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篇1

一、调研背景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营改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自2012年8月1日起至2012年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和湖北8个省市。试点地区简称之为‚1+8‛。2012年10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扩大‚营改增‛试点工作座谈会,要求要有序扩大试点范围,适时将邮电通讯、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改革试点。试点行业简称‚1+6‛即: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建筑安装、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体育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营改增‛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我国税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自‚营改增‛试点启动伊始,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建筑行业就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调研集中的焦点是建筑行业增值税税率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关于改革试点的主要税制安排,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围绕建筑业将实行11%的增值税税率试点地区组织的调研结果是江苏建筑业市场管理协会认为建筑业实行增值税率定在8%比较合理,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建议6%-8%增值税率为宜,陕西对‚营改增‛测算后认为建筑企业增值税率定为8%较为合适。

2012年12月2日中国建设报、浙江省建管局和绍兴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建筑高峰论坛在浙江绍兴召开,论坛研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建筑业‚营改增‛税率问题,争论激烈,莫衷一是。但是有一个共识:建筑业实行11%的增值税税率是无法承担的,将可能导致建筑行业全行亏损,全国建筑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时隔十天12月12日,我们将第十届中国建筑业高峰论坛关于‚营改增‛的讨论情况向武汉建筑业协会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长办公会汇报时,立即引起强烈共鸣。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营改增‛关乎建筑业全行业的发展,要求协会组织调研,提出应对措施,以实现国家实行‚营改增‛的初衷--为企业减负。办公会第二天,我们即制定出协会2013年全年专题调研计划,将‚营改增‛调研放在四个专项调研第一位,并制定‚营改增‛专项调研通知和调研提纲下发各会员单位,开展为三个月的‚营改增‛专项调研活动。

二、“营改增”调研的指导思想、重点、主要对象和调研方式

调研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法规政策,把介绍宣讲国家税改大政方针贯穿在调研的全过程,通过调研活动让武汉建筑行业管理层在思想上工作上高度重视‚营改增‛工作,企业财务人员熟悉掌握‚营改增‛政策法规,各类企业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参加‚营改增‛工作,做好应对准备。

调研重点:建筑行业‚营改增‛税增值税税率问题。通过各类企业对近二年经营状况的测算,用第一手资料说话,测算出武汉地区建筑企业如果实行11%增值税率,企业增加税负情况。

调研的主要对象是各类建筑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主管、财务部门税务负责人员。

调研方式:一是向企业印发详细调研提纲;二是召开不同类型企业财务人员座谈会;三是选择业态不同、资质不同的企业走访座谈。

按照调研计划,从元月17日在市政府礼堂召开武汉建筑业‚营改增‛专题调研动员暨‚营改增‛简介专题讲座开始,到4月25日‚武汉建筑业协会‘营改增’操作务实暨试点行业30个典型案例解析培训班‛结束,历时三个月,我们组织二次税改专题讲座,有300多名财务员参加;向武汉建筑企业印发调研通知和调研提纲300份;在中建三局二公司召开了特大型企业调研座谈会、在新七集团召开中型企业调研座谈会、在洪山区建筑业协会召开辖区内小型企业座谈会,在中铁大桥局召开协会副会长单位总会计师调研研讨会四个座谈会计有150人参加,走访调查了2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近百名企业管理人员座谈探讨,收到各类调研反馈材料50份。调研期间还在协会内部刊物《武汉建筑业》、《武汉建讯》开辟专版专栏开展研讨,共转载和刊发研讨文章和材料10篇。应《中国建设报》之约稿,3月1日在《中国建设报》发表《直面危机,从容应对,搞好建筑行业‚营改增‛工作》的政策研讨文章一篇。通过调研有以下主要收获。

主要收获

一是和初步掌握了武汉地区建筑企业对‚营改增‛税改的第一手材料,掌握了不同类型企业财务人员对‚营改增‛的思想反映。

二是向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介绍‚营改增‛工作进展情况,力所能及地宣讲了国家‚营改增‛税改政策法规,以及外地试点进展情况;在武汉建筑行业营造了关注‚营改增‛,学习‚营改增‛,应对‚营改增‛的良好氛围。

三是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了‚营改增‛的政策培训,使武汉地区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对‚营改增‛税改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消除了一些同志对‚营改增‛‚无动于衷‛、‚等待观望‛、‚希望无限期推迟‛的思想情绪,增强了积极应对税改的自觉性。

四是围绕‚营改增‛建筑企业11%税率进行深入在研讨,进行了各种类型企业或单项工程税测算,得到了比较翔实的测算数据,对武汉地区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变化有了较扎实的调研数据。

五是通过‚营改增‛专项调研,还了解到武汉地区建筑企业经营状况,建筑市场环境,企业税负及税外负担,以及本地建筑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武汉地区建筑企业不仅存在着全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三低一高‛,即产值利润率低、劳动生产率低、资金回报率低、工程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的突出问题。

六是通过‚营改增‛专项调研,对协会开展大型调研活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学习了专项调研的基本方法,锻炼提高了开展专项调研的基本功。

总之,为期三个月的武汉建筑业‚营改增‛专项调研达到了预期目的,形成了初步调研成果,为下一步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反映企业诉求,扎实稳步地推进‚营改增‛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工作措施,编写出了具有本地特点的武汉建筑业应对‚营改增‛的学习培训教材。

三、围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确定的建筑业实行11%税率的测算

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印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给建筑业确定是11%的增值税税率。这个11%的增值税率的理论测算是以一种十分理想的税收环境为前提,假设和建筑业相关的全社会各行业均实行增值税,无一遗漏地取得进项税发票,且在进项税率中,只有国家统一规定的17%、13%、11%和6%四档,不存在小规模纳税人、简易纳税法、进项税比例扣除法、甲供材料等实际问题。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这次税制改革,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率一般纳税人定为11%,小规模纳税人定为3%。按《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而第十四条规定:‚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而只有建筑业进项税扣除额达到经营收入的6.61%、服务业进项税扣除额达到经营收入的0.2%、租赁服务进项税扣除额达到经营收入的9.03%,各专业税负才能与营业税税制下的税负持平,便完全符合这次改革的初衷。扣除额大于上述系数,税负便有所减轻,扣除额若小于上述系数,税负就会增加。调研过程中,我们要求各类企业对2012实际发生的已缴营业税,换算成11%增值税进行税负测算比较。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2012自行完成工作量确认的不含增值税经营收入为1174227.93万元,销项税额129165.07万元,按理论测算进项税额扣除时应交增值税22583.23万元,应交增值税小于应交营业税(1303393万元×3%=39101.79万元),税款减少16518.56万元,下降幅度为42.25%,企业税负是轻了;但按据实统计进项税额扣除时应交增值税76212.57万元,应交增值税大于应交营业税,税款增加37110.78万元,增加了94.91%,不少支出无法进行进项税抵扣,实际税负反而大幅加重了。由此可以推断增值税率在7.5%将于3%的营业税持平,低于7.5%的增值税率可减负,高于7.5%的增值税率将使税率提高。

同时,该企业还对2012年该公司某项目进行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测算分析。

该项目合同价9839.8万元,完工程度60%,2012年收入5903.88万元(含税),营业税实际缴纳177.12万元,如换成增值税销项税为585.07万元。该项目2012年总成本5587.02万元(含税),其中人工费1475万元,如转换成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79.28万元;材料费3088.26万元,如转换成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223.86万元;机械使用费436.83万元,如转换成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4.13万元;其他直接费299.38万元,如转换成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0.2万元;间接费用287.55万元,没有增值税票可以抵扣。

经过测算,假设2012年该项目营业税改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307.47,扣除应缴纳增值税款为277.6万元,比缴纳营业税177.12万元多缴纳100.48万元,税负增幅为57%。

这个结果是暂不考虑附加税金情况下进行的,而且该项目尚属会计核算健全、资金成本水平较低、上游发票预计取得渠道相对顺畅等条件较好的个案。

(二)中型企业的测算

我们再以湖北某中型建筑企业的测算进行分析。该公司2012年收入为22677.92万元,实际上缴营业税680.33万元,附加税费95.25万元,合计为775.58万元。如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在现有的进项税抵扣条件下,需缴纳增值税1176.06万元,附加税费164.64万元,合计为1340.70万元,这样多缴纳税费为495.73万元,税负增幅为72.86%。

(三)专业建筑公司的测算

最后以某专业建筑公司的测算分析为例。仍不考虑附加税费情况下,参考该公司实际操作中的成本和发票取得比例,进行了相关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测算分析。

假设某项高架桥专业工程收入为100万元,毛利率为12%,工料机的直接费占88%。其中人工占15%,为向个人支付的劳动报酬,无税票作进项抵扣。材料占55%,其中,可抵扣的仅有钢筋和水泥,占材料成本的30%,沙石料和其他辅料占25%,均无税票作进项抵扣;机械占30%,假设全部有税票作进项抵扣。则增值税销项税额11万元,减去可抵扣的进项税额5.808万元,需缴纳的增值税额为5.192万元。这样比实际需缴纳的营业税3万元,多缴纳了2.192万元,税负增幅为73%。

(四)小型企业的测算

由上面四类不同规模但均较为规范的公司实际项目的测算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建筑市场大环境和行业现状下,如执行11%的增值税对不同企业的税负都将是大幅增加,这有违国家执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为企业减负的初衷。

四、“营改增”对建筑产品造价、财务指标、企业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影响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建筑产品造价的影响 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是消费税,其税负应由消费者承担,这就完全颠覆了原来的建筑产品的造价构成。

一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工程概预算、工程计价的构成基础发生了变化,所以《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部分内容必须进行修订,对外发布的公开招标书的内容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建设单位招标概预算编制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二是由于要执行新的国家预算定额标准,企业施工成本单价也需要重新修改,企业的内部相应的各种预算定额也要进行编制。

三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使建筑企业投标必须考虑的问题材料、劳务等一系列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成本和利润的测算。

所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仅仅只局限于建筑企业本身,而是会引发国家招投标体系、预算报价、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国家投资项目)、甚至房地产价格及市场发展一系列的改变,对建造产品造价的构成产生全面又深刻的影响。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

1、对收入和毛利的影响

实行营业税的情况下,营业税是价内税,合同收入是包含营业税的,而增值税为价外税。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于建筑市场是买方主导的,业主在合同价格条款谈判上占绝对优势,即使改变了税别,相同标的物的合同价格变化不会大。

同时,建筑业增加值按收入法计算,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利息净支出和其他支出、大修理基金及营业盈余六个部分。由于企业在项目上取得的合同毛利、甲供材料、劳务、折旧、费用等多种事项都存在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的情况,无法抵扣时又加大了建造成本,这样会出现企业多缴增值税的现象,导致利润总额也将随之下降。

2、对资产、负债的影响。

在资产方面,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建筑企业购臵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可按规定在会计处理上将11%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从原价扣除,资产的账面价值肯定会比实施营业税课税时小。在增值税进项税额从其原价扣除后,固定资产净值即相应下降,而负债总额不变的基础上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资产结构也将随之变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负债方面,在诸多材料商无法提供增值税专项发票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保留其债权关系,导致负债总额增加,同时,税改后的金融业,被划为简易征税类,贷款利息极可能拿不到专用发票,这样就不能进行进项抵扣,就会造成企业负债增加,同样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对企业在各种评级中不利。

3、对现金流的影响

由于建筑行业项目周期长,年内各月度收支不可能完全配比。为按实际情况方便计价,目前建筑业普遍实行的是建设单位验工计价时,从验工计价和付款中直接代扣缴营业税的方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建设单位将不能直接代扣代缴增值税,直接由建筑企业在机构所在地按当期验工计价确认的收人缴纳增值税。现实中,建设单位验工计价后并不是立即支付工程款给建筑企业,往往滞后一段时间。这种种因素会造成销项税和进项税的极大不同步,这样必将导致企业经营性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的程度,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增值税相比营业税,有更多可以进行税务筹划及管理的空间,建筑企业在税务管理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其带来的税务思维的改变,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而是上升到企业全系统的企业策划和管理意识的改变了。如果企业管理层没有对相关规定深入学习,对企业内部构架设臵及管理文化、管理意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求证,将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同时,增值税是采用的是购进扣税法,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应重点关注。企业各部门必须全方位、全流程增加管理意识及管理力量。建设单位招标概预算编制将发生重大变化,由于要执行新的定额标准,企业施工预算需要重新进行修改,企业的内部定额也要重新进行编制,可能分包商多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分包方是否有开具专用发票的资格,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就应当充分考虑等等,不仅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更主要的是企业乃至预算部门、经营部门、采购部门等系列相关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纳税管理体系。

(四)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首先是对纳税核算工作量和财务人员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建筑业营业税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额全额为计税依据,实行比例税率,计算简便,便于征管。如采用增值税,在购进材料、发出材料、与甲方验工计价、给分包方验工计价等各个环节可能都涉及增值税相关的核算。还要注意价外税的问题,将已税收入还原为未税收入。尤其是兼营多种应税产品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按不同产品分项目进行会计核算后进行纳税申报,其复杂性明显增加。

其次是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增值税比较陌生,在财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现在需要一夜之间适应增值税的征管要求,时间紧,难度高,工作量剧增。这不仅要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纳税意识,也增加了大量的企业人力成本。

最后是具体会计科目的操作上,营业税会计核算科目较简单。而‚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企业会计核算科目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一般纳税人为例,为更好的进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会计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内设9个专栏:进项税额(借方)、已交税金(借方)、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减免税款(借方)、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借方);销项税额(贷方)、进项税额转出(贷方)、转出多交增值税(贷方)、出口退税(贷方),会计科目大大增加,核算方式也更加复杂,对会计帐务处理影响极大。

五、基本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1、武汉建筑行业对国家‚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态度积极,坚决拥护。对‚营改增‛设计初衷为企业减负,寄很高期望。希望通过‚营改增‛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先进稳定的税务制度保障。

2、武汉建筑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都认可增值税的先进性,但是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运营实际,又觉得增值税的先进性很难兑现。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对增值税既爱之又畏之。产生这种思想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增值税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产物。增值税的实行需要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规范的市场;二是增值税发票。缺乏两个条件的任何一条,增值税都无法顺利推行。我国现在的建筑业市场不成熟,不规范,大量的经营活动不能提供增值税发票。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行增值税困难重重。

3、武汉建筑企业无法承受11%的增值税税率。调研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企业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实行11%的增值税税率,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减负,所有的企业都将大幅增加税负。

4、武汉目前正处在城市大发展大建设时期,随着大量的BT、BOT大项目开工建设,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量大幅增加,垫资施工量大幅增加。大量的BT项目长期没有收入,不知如何缴纳增值税。长时间的大量垫资,建筑企业不堪重负。

5、‚营改增‛将大幅增加企业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实行增值税,企业应以法人为单位缴纳增值税,这样企业的当期税负计算较为容易,但因大部分资产购臵行为发生在公司,所以很难单独计算某个工程项目的当期税负。同时,因为增值税发票管理复杂,需要增加专门人员登记、认证、核查、企业将增加较多专门人员。这些都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困难,并增加管理费用。

(二)建议

1、建议建筑业实行6%的增值税税率。

武汉建筑行业不同类型企业调研测算数据表明,建筑业实行6%的增值税税率比较合适。如果执行11%的增值税率将导致几乎全行业的亏损。如果实行6%的增值税税率,少数特级大型总承包企业可以实现幅度不大的减负,大中型建筑企业基本与3%营业税持平,多数的小型建筑企业仍然无法盈利。

我们建议实行6%增值税税率,还考虑到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五档税率中有6%。现在全国各地建筑企业都反映11%的增值税税率高了,建筑业无法承受。我们应该在试点方案框架内向下寻找与11%最近的税率档次。假设发达地区测算出8%税率与3%营业税可以持平的话,在《试点方案》内与8%最接近的税率也是6%。同时,发达地区的建筑市场比较成熟,企业赢利能力较强,统筹考虑全国建筑行业的均衡发展,实行6%的增值税税率是合适的。也符合‚营改增‛为企业减负的设计初衷。

2、建议明确建筑业劳务分包费抵扣政策。建筑业人工成本占比较大,我们调研中测算武汉建筑企业劳务成本占33%以上。而且劳务成本还在不断攀升。建议劳务分包企业实行小规模纳税人3%的增值税税率,施工总承包企业差额纳税比照按3%进行抵扣。

3、建议尽快着手修订《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因为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营改增‛完全颠覆了建筑产品的造价构成。为适应税改要求,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早着手修订《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以维护建筑行业有序运行。

4、建议建筑行业‚营改增‛工作要切实从实际出发,制定周密的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具体建议:

(1)鉴于建筑行业涉及的上下游行业特别多,建筑行业‚营改增‛受制于行业内外多种因素多种条件的制约,最好相关行业都能提前或同步实行了‚营改增‛,建筑行业方有条件实行‚营改增‛。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税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税改政策制定比较完善的建筑行业‚营改增‛实施方案和配套细则。方案应提前半年印发企业,便于企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2)建筑行业‚营改增‛工作,要先攻克难点,再全面推开。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千难万难,最难办的是无法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建议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具体办法,对建筑企业购进的材料进项税抵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

(3)根据建筑行业特殊情况,先制定过渡性税率安排,实行5年,再研究确定稳定的增值税税率。如果国家《试点方案》确定的11%增值税税率一时无法改变,建筑行业又无法承受,是否可以先安排6%的增值税税率作为过渡,实行5年,再研究确定。这样既可以不减少国家税收,又能实现‚营改增‛为企业减负的设计初衷。

(4)先确定期初抵扣政策。‚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期初库存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的抵扣可以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 42号)的规定执行,建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已征税款从‚营改增‛之年起5年内实行按比例分期抵扣的办法。每年抵扣比例为建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营改增‛之年年初期初存货已征税款余额的20%。

六、关于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工作措施

‚营改增‛这项重大的改革,最终要在企业落地生根,结出果实。如果建筑企业要想获得丰硕的改革成果,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做好应对工作。从调研中,我们以为以下几点尤其重要:

一是要对改革抱坚定的信心,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我国30年的改革给中国建筑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建筑业从国民经济 的边缘产业发展壮大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营改增‛也将给建筑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正能量。现在‚营改增‛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家大政方针,是必然趋势,应当引起建筑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切‚等待观望‛的思想都应该抛弃。企业应主动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国家税改方针政策,领会精神实质,消化新税制的内容,做好政策法规准备。

二是要做好测算和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筑企业应该尽早组织财务等专业人员,对本企业‚营改增‛前后税负进行测算对比,摸清存量,测算变量,搞准增(减)量,做出精确的财务、税务报表,做到成竹在胸。

三是收集研究‚营改增‛相关信息,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科学的有价值的政策对策建议。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走访当地税务部门,了解政策信息,了解当地‚营改增‛工作进程与安排,适时跟进,做出相应的工作安排。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篇2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影响研究

一、前言

前建筑行业营业税税目3%,而推行营改增之后的增值税建议税率11%来看,建筑行业在此次税改当中所承受的改革压力尤为巨大。 如何实现建筑行业在营改增背景下的平稳过渡就成为许多专家学者乃至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所非常关心的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就营业税改增值税会对建筑行业产生哪些实际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行业的具体影响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推行力度不断加大的当下, 建筑行业营改增势在必行,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建筑行业在此次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中将面临比其他行业更多也更为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行业特点带来的影响

首先,会计相关工作难度会大大增大。 绝大部分施工企业在项目运作方面都呈现出项目分散的特点, 因此也就连带着材料采购地点出现分散、采购规模大小不一等问题,建筑行业就会面临着零散施工点大量发票收集难度加大以及大多数供应商无法提供有效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问题, 造成企业的大量进项税无法有效抵扣, 增加企业的实际税负负担。

(二)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

与建筑施工企业息息相关的三大相关行业为材料行业、 建筑劳动力行业以及动产租赁行业。 但是就目前营改增在这三个行业的具体推行税率来看,都存在着对行业自身以及建筑行业的严重消极影响。 首先是材料行业,建筑施工过程中用量最大的沙石、土方、石料、自来水以及商品混凝土等,按照国家相关税制规定,可以依照规定施行6%增值税征收计算。 如果建筑企业在采购上述材料过程中都顺利获得增值税发票,抵扣了6%的进项税,但由于建筑行业自身增值税率为11%,同样还是会产生5%的纳税成本,与过去的营业税3%相比,仍然增加了企业的实际税负数额,增大了企业经济负担。 其次,劳动力成本是建筑企业所有成本中比例较大的一个部分, 但是不论是从零散劳动力无法取得正规增值税发票方面还是建筑劳务公司因为基本上找不到进项税抵扣而可能引发企业破产或试图向施工企业转嫁税负成本方面来看, 都会对建筑行业本身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后在动产租赁方面,目前税制推行对动产租赁高达17%的增值税税率也会让许多租赁企业感觉无利可图,从而让许多企业自愿缩小规模转为缴纳3%增值税的个体户或小规模纳税人, 但这样一来建筑行业在设备租赁方面的进项税抵扣又会遭遇不利,增加自身财税负担。

三、“营改增”背景下的建筑行业应对思考

下面我们就建筑行业如何有效应对营改增这个问题来进行简单探讨。

(一)树立正确意识

营业税改增值税虽然对于建筑行业目前的具体发展现状来说具有许多不利影响,但是就长期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必然是有利的。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当前情况下积极研究营改增的具体措施,帮助企业平稳过渡。 所以必须树立积极应对的意识而不应该一味逃避营改增, 甚至为了减少当前纳税数额而不惜违法违规, 这不利于企业乃至我国的全面经济建设水平提升。 要树立正确意识,首先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认真学习建筑行业营改增方面的具体知识,从而提升管理质量,其次还要在企业内部组织大规模的学习活动,为积极应对营改增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加快人员素质提升

对于建筑行业乃至各行各业来说, 在企业内部直接接触营改增以及直接进行纳税统筹应对措施操作的就是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了。 因此企业想要更好的实现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背景下的合理化纳税统筹, 避免企业领导者一味盲目降低税费而让企业陷入偷税漏税误区就必须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营改增背景下的纳税统筹业务培训力度,因为建筑行业在推行营改增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必须加强对专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 必须加强引进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认真做好应对营改增的人才储备工作, 这样才能够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进行平稳过渡,实现纳税统筹的改革升级。

(三)加强相关政策有效学习

目前我国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正在全国部分城市和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推行,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学习新政策的思想准备,这里的学习不仅是要加强财会人员等专职工作人员的政策学习力度,同时企业经营者、领导者乃至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基层工作人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学习和研究,因为有效的纳税统筹不仅仅是财会部门的一家职责,同时也影响到整个企业的上上下下, 所以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及法规能够帮助企业在日常工作当中加强应对措施的执行力度, 并且根据新政策的相关规定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及产品生产销售方向, 最大限度争取到政府的专项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度过最初的艰难时刻。

(四)加快全行业营改增税制改革步伐

基于建筑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特点, 想要切实在营改增过程中实现税制负担减小、 企业发展平稳过渡就只有建议国家加快全行业的营改增税制改革步伐。 将工程勘探、工程施工设计、材料运输、工程设备制造、工程零件制造、工程所需设备的租赁、工程建设的劳动力使用、房地产开发等方面全部都纳入营改增税制改革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让建筑行业在进项税抵扣方面能够切实的得到好处, 实现重复征税的消除,促进企业实际税费负担降低,从而切实实现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积极作用发挥。

四、结束语

建筑行业在营改增推行过程中面临着更多难题与挑战, 为了破除这些消极影响实现营改增的积极作用, 我们只能不断转变自己的管理思路、经营方式以及呼吁尽快实现全行业的营改增税制改革,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建筑行业在税制改革大潮中的自身利益, 促进企业及国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彻.“营改增”对江苏建筑企业的影响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5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篇3

【关键词】建筑行业;“营改增”;纳税筹划;具体策略

一、前言

在税收体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两者均属于同一流转税。增值税相对营业税来说,其是一种价外税。“营改增”后,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行业,其是所有企业中营业利润相对较低的行业之一,实行增收增值税之后,名义上是减少税收,实际上是增加税收。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税额扣除过程中出现问题,部分支出没有办法从可抵扣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中免除,使得建筑企业实际的税负增加。因此,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转型后需重新进行纳税筹划,尽量减少企业的税负。

二、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转型后对其产生的影响

1.对建筑材料造价产生的影响

建筑行业实行“营改增”后,参与到建设施工的对应单位其招标预算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相应的施工预算图和设计概要等需要重新调整,招标书的具体内容也要重新书写。加上建筑企业“营改增”后需要执行新的税务定额标准,建筑企业在施工预算布局上必须进行调整和修改,企业内部的税务定额也要调整编制。上述一系列的调整均与“营改增”后国家对应的招标体制、预算造价、房产公司的价格变动和市场发展等变化,进而对建筑材料的整体造价产生了很大影响。

2.对企业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

实行“營改增”后,对建筑行业的企业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企业收入、毛利及成本的影响。因建材交易市场是买方市场,所以企业主在关于价格方面的博弈上占据着有利地位,但实行“营改增”后,因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建筑合同中的总价就包含了税收价格,使得在相同的固定造价合同中,建筑企业的实际收入和毛利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实行“营改增”后虽起到降低流转税重复课税的作用,但该项税收调整还未全面实施,因此还无法完全的解决重复课税的现象,对建筑企业的税务成本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对企业税负成本产生的影响

除了上述讲到的“营改增”后对企业税务成本产生的影响外,还对企业税负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与建筑行业的税率及企业的成本结构有很大联系。每一种税率对应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成本比例之间的平衡点均是不同的。如果说一个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将税率提高了,但因相关成本及费用的进行税额可以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之后,这样一算实际的税负成本反而下降了,反过来说,如果进项税额不够,那实际的税负就会加重。

三、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

1.合理选择符合自身企业情况的纳税人身份

“营改增”后,在实际缴纳增值税中,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纳税人身份。针对不会生成应税的建筑企业来讲,其可以利用税负对比的方式执行纳税筹划工作;针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讲,其纳税人身份转变的同时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体制进行重新调整。“营改增”后,关于纳税方面的筹划首先要考虑纳税人的身份。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充当一般纳税人的身份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不过一般来说,小规模的纳税人身份相较于一般纳税人身份来说其在税负减轻方面获得更多的优势。如果企业的建筑材料采购渠道正规合法,则买方市场的客户均需提供对应增值税专用票据,此时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如若不是,则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2.与供应商建立和谐合作关系,实现税负优化

建筑行业实行纳税筹划首先需要对建筑材料采购时需要缴纳的增值税进行相关的税额筹划。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用的筹划方法就是积极的与供应商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可通过入股、签订长期有效的合作协议等方式加深彼此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与建筑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建筑企业产生的劳务和材料成本可以按照税法进行对应的进项税额抵扣,企业的税务成本就会减轻。增值税的增收特点就是符合规定的税额均可以依法抵扣,而营业税则不行。因此,建筑行业进行“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应从尽可能将所有税额进行抵扣。

3.提前策划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现节税目标

企业的纳税人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活动经营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供应商。“营改增”后,可充分利用增值税可以抵扣的优势,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负。为此,企业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应尽可能的选择能提供增税税务发票的供应商。建筑行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对整个施工项目和施工进度重新规划,有必要对其中某一个施工环节制定对应的税收策略。特别是实施承包合作制的建筑企业,其所需的建筑材料采购渠道不尽相同,在运用增值税抵扣进项税额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困难。因此,建筑企业应事先策划自身的经济活动,与供应商签订包工包料合同,这样技能保证建筑用材的及时配送,又能获得对应的增值税务专用发票,从根本上减低实际税负。

四、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营改增”转型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的建筑材料造价、财务指标、税负成本均会有所影响。上文就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对策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企业在增值税改革的形势下实现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詹奎芳,高群.“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J].潍坊学院学报,2014,10(20):101-102.

[2]吴楠.“营改增”后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11):145-146.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篇4

根据调查研究,并经反复座谈讨论、征求意见,中国建设会计学会于2014年11月24日向住建部报送了《关于<对“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办法和过渡性政策规定”的建议>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对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办法中一些长期性政策规定的建议

(一)关于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人问题

所谓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建筑业,是对建筑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或提供建筑劳务的生产部门。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人,应该是销售其加工制造的建筑产品、或提供建筑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但是,现实中的这种“单位”有多种形式,其中,按法人级别划分,就有一级法人单位,二级法人单位和三级法人单位等;按机构设置划分,有集团公司或总公司等总机构,有分公司、专业公司、工程处等分支机构;还有流动的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项目部或工程部等等。在交纳营业税的情况下,只要是法人单位,就是纳税人。法人单位内部的分支机构、内部核算单位、独立的工程项目承担单位,都是在企业法人授权的情况下,代表企业法人在其注册地申报纳税。说到底,最终纳税人还是法人单位。所以,鉴于建筑业的这种实际情况,为了减少歧义,且便于理解和操作,我们建议,在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办法中应进一步明确: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人,是销售其加工制造的建筑产品、或提供建筑劳务的法人单位和个人。

(二)关于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产生纳税义务的时间点。它意味着从该时间点起,纳税人对国家就有了一种“债务”,纳税人有义务支付税款,偿清“债务”。在营业税的情况下,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在实际执行中,补充了“依据合同条款征收营业税”的规定:即“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如合同明确规定付款(包括提供原材料,动力及其他物资,不含预收工程价款)日期的,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合同未明确规定付款日期的,或者是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证的当天”。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这种双重标准同时存在,给交缴双方留下了各自的自由裁量权。一方面,一些建筑企业不得不提前交税、贷款交税,严重影响企业利益和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建筑企业又可以坦然的欠缴税金,影响国家税金足额按时入库。

建筑业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价外税属性和销项税减进项税的计征方法,决定了“没有销项税,就无法准确计算增值税的纳税额”。因此,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同时吸取营业税时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经验教训,我们建议,应该而且必须革除缴纳营业税时关于“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为“纳税人收讫加工制造建筑产品、提供建筑劳务的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其中,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操作上“以票(销项税)控税,按票(销项税)纳税”。

与征收营业税相比较,这样规定建筑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其有利条件之一,是因为税控机的普遍应用,为“以票(销项税)控税、按票(销项税)纳税”提供了技术手段上的保障。另外,由于营改增的普遍实施,发包单位(甲方)为了自己的进项税抵扣,按时索要发票是必然的,会遏制建筑业企业企图“晚开发票、延迟交税”的行为。

(三)关于在法规规定范围内延长建筑业纳税期的问题

纳税期是指纳税人在其纳税义务发生后,实际缴纳税款的日期。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的纳税期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根据建筑业的产品和生产特点,在缴纳营业税的情况下,我国建筑业的纳税期普遍规定为1个月。营改增后,根据建筑业的特点,考虑进一步支持建筑业的发展,缓解11%增值税率可能增加企业税负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在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范围内,适当延长建筑业的纳税期限,全国统一规定为“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为一个季度,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四)关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地点和交税方法问题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在交纳营业税的情况下,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同时也是从“地方保税源、企业揽任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筑业普遍是在企业分支机构注册的工程项目所在地申报纳税,取得完税证明后,再提交给法人单位机构所在的税务机关,由企业法人在其机构所在的税务机关统一结清税款。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1、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3、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建筑业企业具有固定业户和非固定业户的双重特点,产品固定,生产流动,总机构所在地基本不变,项目所在地经常变化。总结交纳营业税的历史经验教训,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并参照对已经试点行业、企业的有关政策规定,我们建议,建筑业在纳税期内交纳增值税,采取“单位法人向其分支机构注册的工程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预交、与向法人单位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清缴相结合”的方式。预交比例为开票额的1.5%;最高不超过2%。

(五)关于商品混凝土增值税简易征收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税负问题 据建筑业的全行业平均估算,商品混凝土在工程项目的中间投入当中,占比超过15%。商品混凝土税率的高低,以及能否取得进项税发票,关系建筑施工企业进项税的扣除问题,对建筑业税负影响极大。

今年6月13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财税[2014]57号文件,规定从7月1日开始,将商品混凝土原来的6%简易计征率合并调整为3%简易计征率。使本来就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商品混凝土进项税抵扣问题,又增添了再次降低税率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负担。

理论上说,国家运用税收政策支持某一方面的发展,其支出应当是由国家负担,不应该转嫁给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而在行业内自行消化。为此,我们要求,作为建筑业主要材料的商品混凝土,其增值税简易征收所带来的建筑施工企业进项税的抵扣问题,应当在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办法中作出明确规定。我们认为,即使要求商品混凝土销售方必须到当地税务机关开具专用发票,但其扣除进项税的比例(3%)也很低,难以使建筑施工企业获得公平的进项税扣除。因此,我们建议,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以有效的商品混凝土购进发票额为计算依据,按6%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扣除额,进行纳税扣除。

(六)关于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沙石等地方料的进项税扣除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普遍比较分散,且有些工程项目所处地域偏僻,大部分砖瓦、白灰、砂石、土方等地方料以及部分小五金等零星材料,多数是就地取材,当地采购;采购时所面对的供应商,一般均为小规模纳税人,甚至是个体户或农民,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获得纳税抵扣。这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是一种极其普遍的客观现象。

参照财税[2012]38号文《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我们建议,经过工程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认定,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以购进砖瓦、白灰、砂石、土方等地方料的实际支出额为计算依据,按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进行纳税扣除。

(七)关于甲方供料的进项税扣除问题

甲方供料是建筑市场中长期存在的“发包单位(甲方)向施工单位提供建筑材料,但不提供进项税发票,施工单位无法进行纳税抵扣”的一种经济合同关系。此类客观存在的市场经济合同关系,今后无论怎样加强市场管理,都很难完全消失。在营业税的情况下,它对企业税负并不产生影响。但营改增之后,因取得不了进项税发票而必然增加建筑企业税负。为了让建筑企业能享受到公平的纳税环境,在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办法中,应该对(仅仅对)甲乙双方经济合同中明确的此类甲方供料问题做出规定。我们建议,对甲乙双方经济合同中明确规定甲方向乙方提供建筑材料、且甲方不能向乙方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准许以甲方向乙方转入的供料款额为准,从建筑施工企业计算销项税的销售额中予以扣除。

二、对建筑业营改增短期过渡性政策规定的建议

(一)关于区分新老合同工程,分别纳税问题

建筑业无论在哪个时点上进行营改增,普遍都会有一大批老的合同工程存在。据估算,平均约占全年合同工程总量的50%以上。这些老合同工程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竣工已经结算的老合同工程。这种形式的老合同工程,在企业账面上,多数已经形成了长期拖欠的应收工程款。这些应收工程款已经没有了进项税,但需要在营改增以后的时间里收讫款项并向甲方开具发票。二是竣工未结算的老合同工程。这种形式的老合同工程,与竣工已经结算的老合同工程相比较,除了绝大部分还未形成账面上的应收工程款之外,同样是已经没有了进项税,需要在营改增以后的时间里收讫款项并向甲方开具发票。三是没有竣工、也没有结算的老合同工程。这些正在建设的老合同工程项目,在全部老合同中所占比重很大。营改增前的已完工部分,已经没有了进项税,但相应的工程款同样需要在营改增以后的时间里收讫并向甲方开具发票。营改增后收讫以上三种形式老合同工程的款项,如果均按11%税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将全额承担纳税,极大地增加企业税负,极其不公平。

营改增后,如果不能给予建筑业3—5年过渡期和实行“即征即退”(超征返还)政策,则我们建议,要区分新老合同工程,原则上老合同老办法,新合同新办法,分别纳税。具体来说,营改增后承揽的新合同工程,严格执行新的增值税税率和一般纳税人的纳税方法。增值税前的老合同工程,仍然按照原来的营业税税率继续交纳营业税;或者采取按3%的简易计征率交纳增值税。执行时间可以限定3-5年,也可以到在建项目全部竣工并结清税款为止。

在营改增的过渡期间里,采取上述区分新老合同工程分别纳税的过渡办法,好处是公平、合理,但具体操作上,交缴双方都很麻烦和繁琐,需要事先做出更详细的设计和安排。

(二)关于生产用存量资产的进项税抵扣问题

建筑企业的生产用存量资产,如固定资产、周转材料、临时设施等,其净值或摊余价值,还要在营改增以后的一些年代里转移为建筑施工产值,同时产生销项税。但可扣除的进项税已经无法取得。造成了“营改增”后的销项税和进项税不匹配,产生纳税的不公平,相对增加企业税负。它涉及建筑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量大面广。

营改增后,如果不能给予建筑业3—5年过渡期和实行“即征即退”(超征返还)政策,则我们建议,以建筑企业营改增时点前生产用存量资产的净值和摊余价值为准,按照“营改增”时点后被使用而转化为销售额的实际数乘以相应进项税率,逐月计算出进项税额,在相应的纳税期内,在相应的合同工程上作纳税抵扣。抵扣时间可以限定为3—5年,也可以到各项存量资产的净值(或摊余价值)至零为止。在营改增的过渡期间,采取上述办法对生产用存量资产的进项税进行计算抵扣,对企业是公平的,但具体操作上,与上述采取区分新老合同工程分别纳税的过渡办法一样,交缴双方都很麻烦和繁琐,需要事先做出更详细的设计和安排。

(三)关于给与建筑业3-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即征即退”(超征返还)政策问题

2013年1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向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函送了“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研测算情况和建议”,提出,按照11%税率和一般纳税人计税方法进行营改增,建筑业虽然理论模拟测算可以减轻税负,但主要由于进项税扣除不足,建筑企业的平均实际税负将增加85.6%。要求将增值税率由11%降至6%。

时至今日,上海“试点”已经过去将近三年,此间,虽然建筑业营改增的外部环境已经有所好转,但影响建筑业税负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消失;同时,降低建筑业11%试点税率的可能性极小。为了确保建筑业营改增健康推进,综合考虑了区分新老合同工程分别纳税和生产用存量资产进项税抵扣等问题的操作难度之后,我们建议,在建筑业实施办法中,全国应统一明确规定,给予建筑业3-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即征即退”(超征返还)政策。

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实行“即征即退”,是财税部门在营改增试点中总结和倡导的一项有效措施。给予建筑业3-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即征即退”(超征返还)政策,还具有以下好处:

1.既能有效落实不增加企业税负的要求,又不严重减少国家税收,同时还能使建筑企业平稳、健康的推进营改增。

2.有了这3—5年的过渡期,就可以不再单独考虑解决新老不同合同工程的纳税问题和存量资产的进项税扣除问题。

3.即征即退政策,是一项“符合条件即退,不符合条件必然不退”的定期过渡性政策;全国统一做出规定,由企业法人机构所在地相应税务机构具体承办退税,公平合理,简便易行。既没有任何麻烦,也不会产生任何混乱。

营改增对电信行业影响 篇5

你认为营改增对电信行业会是怎样的影响?

电信行业是于2014年6月1日纳入营改增改革试点范围内的,基础电信服务税率为11%,增值电信服务税率为6%。从收入而言,增值税是价内税,营业税是价内税,总体收入会有所下降。从成本而言,电信行业目前最主要的成本为固定资产的投入费用,由于营改增前购进的固定资产无法抵扣,而电信行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周期长、更新周期慢,且电信行业的变动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较高,短期内,电信行业的税负会增加,但从长远考虑,一旦企业新投入的固定资产,便可以抵扣,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税负,且营改增后消除了重复征税现象,故长远税负会有所降低。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篇6

(十一)出租车行业征收管理

出租车行业承担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责任,从维护稳定和保障城市公共事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为确保出租车行业“营改增”试点政策的平稳过渡,理顺和完善出租车行业“营改增”后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结合我省出租车行业的经营特点和原营业税征管现状,按照提高征管效率,以及不增加出租车行业税收负担的原则,在营改增试点实施初期,对我省出租车行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提出如下原则要求:

一、从事出租小汽车客运经营的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经营出租小汽车客运、汽车租赁、广告业务等属于“营改增”试点范围的应税服务。

二、纳税人取得出租小汽车客运收入按“陆路运输服务”征收增值税;汽车租赁收入按“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征收增值税;广告业务收入按“文化创意服务”征收增值税。

三、纳税人取得出租车客运收入的征收,继续按原地税部门的征收方式执行。对原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由各地市国家税务局统一核定车辆营运收入额。具体核定办法由各地市国家税务局确定,报省国税局备案。

四、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含)的,应当向国税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五、出租车客运属于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出租车经营企业,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式依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六、考虑到出租车行业发票使用的实际情况,纳税人可向国税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印制冠名发票。在“营改增”试点前已向地税部门领购的冠名发票的衔接问题应按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发票管理工作指引的有关规定执行。纳税人不申请使用冠名发票的,应及时向国税主管税务机关领购使用相应发票。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篇7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这一规划, 在2009年增值税改革基础上, 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 (财税[2011]110号) , 正式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以下简称“营改增”) 的改革序幕。2012年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上海等地试点营改增, 取得良好成效, 改革步伐不断加快。2013年8月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014年, 铁路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也纳入营改增的改革范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安排, 预计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等行业将在2015年全面完成“营改增”工作。

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一直以来在税收、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 建筑行业基本处于微利水平, 以营业税为主体的建筑行业税制结构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由税制而引发的建筑行业工程分包、建筑质量层次不齐也为社会各界所诟病, 建筑行业市场乱象丛生。

从已有营改增的改革成效看, 大多数企业降低了税负, 以营改增契机同步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核心, 意味着新的利益格局调整。此次营改增对建筑行业内企业的影响几何, 既与企业原有的管理水平、经营范围、经营模式等密切相关, 也与企业在营改增后如何顺应改革快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密不可分。可以说, 营改增, 对建筑行业企业来说, 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

1“营改增”改革给建筑行业企业带来的机遇

借鉴已有营改增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成效看, 建筑行业企业必须紧抓降低税负、提升管理水平两大机遇, 努力享受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1) 合理税收筹划, 降低税负。对建筑行业企业来说, 在原有以营业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下, 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建筑类材料如水泥、钢材、管材、预制构件等一般是从一般工业生产企业所采购。这些一般工业生产企业所处行业实行的是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结果建筑行业企业采购的工程建设用材料已经在流转环节依法缴纳了增值税。但建筑业企业缴纳的是营业税, 为建设工程所采购的建筑类材料及相关物资所负担增值税中的进项税不能在缴纳营业税时抵扣, 需要按建筑企业的营业收入全额缴纳营业税, 造成了重复征税。营业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下, 造成重复征税还与建筑行业市场特征密切相关。现有建筑行业大多以集团公司形式存在, 在工程投标时一般以集团公司层面统一参与, 待中标后再根据集团内各个子公司、分公司实际进行内部分解, 然后具体由各个分公司、子公司进行施工建设。在已有税制模式下, 集团公司不能对分公司分包的工程履行代扣代缴职责, 集团公司按照扣除子公司分包的余额缴纳营业税, 现实中, 这种分包的金额很难全部扣除, 也会造成重复征税。因此, 建筑行业企业如果能够在税制改革后利用进项税可以抵扣的条件降低税负则成为企业面临的机遇之一。

要获得降低税负的改革收益, 需要建筑行业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首先要明确不同税制模式下的税负平衡点。根据不同学者计算, 在3%的营业税税率、11%的增值税税率下, 税负的平衡点在69%—72%之间, 即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占全部销项税额的比重达到上述比例时, 缴纳营业税或者增值税的税额相等。因此, 要降低税负, 建筑行业企业必须尽可能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获取正规、可用于抵扣的增值税发票。如果建筑材料采购主要来源于非一般纳税人, 则很难保证获取合格的可用于进项税抵扣的合格凭证。其次是纳税人身份筹划。与营业税不区分纳税人类型不同, 在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下, 建筑业企业一般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其中, 一般纳税人适用基本税率, 比如11%, 这个税率下可以扣除建筑行业企业采购的建筑材料、购买的劳务等包含的各种进项税额, 而小规模纳税人统一适用3%的征收税率, 且不能抵扣上述采购行为产生的各种进项税额。对建筑行业企业来说, 集团公司层面一般会以一般纳税人形式体现, 一些项目可能会成立一些分公司, 则有可能以小规模纳税人形式存在。集团公司则可以利用不同的纳税人身份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 达到合理降低税负的目的。再次是计税基础的确定问题。建筑行业企业在承担工程时往往采取项目制、分包、甲供材料和实物对价等多种经营方式。不同经营方式下, 选择的计税基础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 建筑企业以实物对价获得建筑施工的回报, 假设为房产, 那么房产是以成本价还是以市场价作为计税的基础, 显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法律框架下选择合理的计税基础对建筑企业合理的税收筹划十分重要。最后, 不同经营内容的建筑行业企业在税收筹划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以工程设计和咨询为主业的建筑企业显然区别于其他以工程施工为主业的建筑企业。

(2) 规范企业管理, 提升工程质量。在营业税为主体的行业税制模式下, 建筑行业往往存在几个倾向:一是层层分包、转包的现象十分突出, 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比如集团公司中标了某个工程项目, 通过层层分包、转包, 集团公司在缴纳营业税时可以大量扣除的分包金额。由于每一次分包、转包都意味着上一级发包单位获得了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 最终的工程施工方为降低成本, 可能再资质、施工能力、安全防范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工程的中标单位与具体的施工单位分离, 工程质量难以监督。二是热衷于上下游联合, 扩大企业规模。通过上下游联合, 组建全能型的集团公司, 一方面可以利用各个环节的实际税负税率差异等进行税收筹划, 降低营业税的缴纳。另一方面, 通过联合, 扩大了企业规模, 可以在资质、施工、筹款能力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但联合意味着排斥外部的优秀供应商, 部分建筑设计、材料价格、施工成本长期难以下降, 陷入低效状态。

在增值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下, 税种的设计内在抑制了企业在传统模式下的一些行为动机。比如, 建筑企业为获得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 在建筑材料采购、劳务购买等方面, 一般会在价格与税负上平衡后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供应商, 其结果便是建筑企业会在市场上选择最经济、最优秀的供应商。结果将激发集团公司内部的子公司不断改善自身管理水平, 努力参与市场竞争, 尽量压缩成本, 提高效率。而且, 通常情况下, 一般纳税人供应的材料质量或承担的工程建设质量会优于小规模纳税人或没有任何资质的生产组织、施工队等, 这些都会促进工程质量改善。再比如, 在层层分包、转包下, 由于非合规的分包金额一般难以获得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增值税发票, 发包方税负增加, 自动压低了分包的价格, 这种机制的传导便压缩了分包、转包的可能性。

综上, 增值税在建筑行业的推行, 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建筑行业鱼龙混杂的状况, 推进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从源头上改善建筑工程质量。当然, 增值税作为价外税,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收入规模。对目前规模较大、以集团公司形式存在的建筑企业来说, 即使存在企业排名、信用评级变化, 综合影响也相对较小, 而且这种降低收入计量方式的影响呈均衡状态, 即对各类型企业的影响是一致的。

2“营改增”改革给建筑行业企业带来的挑战

已有其他行业的营改增实践也表明, 企业能否享受此次改革红利取决于自身在改革来临前的准备、取决于改革过程中的行动和决心。对建筑企业来说, 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才能真正享受改革红利。

(1)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与营业税相比, 增值税的管理更加严格, 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 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新梳理。建筑行业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 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 在法律框架内重新梳理、修订完善企业现行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以适应增值税税制模式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其次, 需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成熟经验显示, 一是从外部招聘有相关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 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的重新修订, 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二是组织内部财务人员的多轮培训, 特别是邀请其他行业、税务部门的专家现场指导, 模拟纠错, 提升现有员工对增值税相关业务的熟练程度。

再次, 要高度重视增值税执行过程中的流程管理。对建筑企业来说, 执行过程中主要有两大风险需要高度重视。一是发票管理风险。包括发票的开具管理和来源管理。作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的开具范围都有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超限定范围开票, 会造成发票收取方多抵扣或少抵扣进项税额, 从而直接影响政府税收。因此超范围开票, 往往会触犯相关的刑事法律。在发票收取方面, 建筑行业企业也面临诸多难题。比如, 增值税发票只能在建筑企业总部所在地进行抵扣, 而建筑企业项目分布一般比较分散, 收集过程长, 风险大。再比如, 增值税发票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抵扣期限, 如果没有及时送达, 也会造成损失。二是合同管理风险。建筑行业企业在具体承担工程建设时一般以项目指挥部形式承担施工任务, 除集团层面统一采购的部分建筑材料外, 项目指挥部也需要临时性、小批量采购各类建筑材料、预制件等。这些临时性采购往往时间要求紧, 所签订的合同往往直接由项目指挥部直接签订, 合同非统一管理由此可能引发合同条款争议风险。加上项目指挥部往往没有现场财务人员, 具体管理人员水平层次不齐, 对发票管理也不尽规范, 可能造成收取的发票不是可用于抵扣的合格凭证, 甚至很多采购都没有任何合格票据。

最后是对下属单位的管理。根据下属单位是否独立核算、是否为法人等因素, 确定集团公司与下属单位会计报表编制的责任界限, 一方面, 降低重复报税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另一方面也避免核算不当造成漏税引发的监管风险。由于增值税涉及流程多、环节多, 集团公司与下属单位的职责划分就尤为重要。

(2) 以战略视角重视固定资产的处理及决策。

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后, 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取得合规的增值税发票后, 可以作为进项税额加以抵扣。同时, 建筑企业购买的劳务支出往往又不能获得抵扣资格。这一新规对建筑行业企业综合影响下, 有利于激发企业重视购置设备、机械等固定资产, 提高资本劳动比, 提升企业的装备化、机械化水平, 提高施工效率。同时, 相对降低劳务支出, 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在目前新政尚未正式实施背景下, 建筑行业企业原有采购的固定资产、存货、设备等能否进行抵扣, 按照何种比例纳入进项税额抵扣尚不明晰, 这对不同类型建筑企业的影响也不尽一致。如新政关于此类条款不能提前公布, 势必在近期影响建筑企业在涉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经营决策。如果在新政实施前投入的大型设备、机械类所带来的效益不能弥补预期减税所带来的税负降低收益, 那么企业可能会转向设备租赁市场, 影响企业当期损益。

(3) 高度重视工人工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 建筑行业吸纳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农业流动人口, 即农民工。其中, 直接受雇于建筑企业约占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 建筑企业平均约雇佣了四千多万的农民工。在税制改革后, 由于农民工工资不能直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对建筑企业来说就是增加了税负。按照之前论述, 建筑企业存在以设备、机械替代人工的动机。在当前民工荒以及物价快速攀升的大背景下, 建筑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议价能力相对过去明显下降,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稳步提升, 建筑业企业必须尝试从正规的劳动派遣公司招聘农民工, 通过建立成熟的模式, 经与税务部门协商, 将农民工工资转化为从劳务派遣公司购买的劳务费, 争取由劳务派遣公司开具 (或由税务部门代开) 的可抵扣类合格凭证, 从而实现建筑企业利益与农民工利益的统一。

(4) 重视现金流可能的增减。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在计税方式、纳税环节、税收征收等多个方面的显著差异, 从而直接和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首先, 如前所述, 增值税施行带来的企业税负下降将提升企业的利润, 这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现金收入来源。其次, 增值税一般实行预缴统扣制度。针对建筑企业业务实际, 税务机关一般依据工程建设进度确认企业的收入并以此征税, 在工程竣工后再统一决算, 多退少补。一方面, 建筑企业需要垫付一定的工程建设资金, 工程完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又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 在此期间, 现金支出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造成财务费用快速增加。另一方面, 税务征管部门对企业在年度经营期间的可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只能在月末、季度末或年终统一清算, 税金预缴与统一抵扣也造成企业现金流的压力。为此建筑企业应当尽量压缩工程完工到竣工验收的时间跨度, 及时获取可用于抵扣的各类合格凭证, 缩短资金垫付时间, 改善企业现金流。再次, 建筑企业改善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回笼, 也有利于改善现金流。最后, 建筑企业集团公司与分公司、其他供应商的合作模式调整后, 有可能改变集团公司统一垫资进行工程建设的现状, 有利于集团公司层面的现金流改善, 对合作伙伴的现金流影响则尚不明确。

参考文献

[1]王素荣, 蒋高乐.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研究[J].会计研究, 2010, (02) :40-46+92.

[2]平新乔, 张海洋, 梁爽, 郝朝艳, 毛亮.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税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3) :6-12.

[3]杨默如.我国金融业改征增值税的现实意义、国际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 2010, (08) :42-50.

[4]施文泼, 贾康.增值税“扩围”改革与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调整[J].财贸经济, 2010, (11) :46-51+145.

[5]聂辉华, 方明月, 李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J].管理世界, 2009, (05) :17-24+35.

[6]潘文轩.增值税“扩围”改革对行业税负变动的预期影响[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 (04) :47-54.

建筑行业营改增规定 篇8

关键词:营改增;行业;影响;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D9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39-2

0 引言

“营改增”,就是我们所讲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重复纳税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营改增的概况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三大产业都属于营业性征税范围,以货物与劳务价款作为计税依据,在货物与劳务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普遍征税,存在着税上加税、重叠征税的问题,且生产经营环节越多,重叠征税问题越严重,阻碍商品生产与经营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经济效率。“营改增”统一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税收制度,平衡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特别是解决了第三产业重叠征税问题,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会从中分析具体的原因,了解该种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等。

2 营改增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2.1 营改增对运输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业的增值税通常情况下适用于一般计税方法,其销项税额按照11%的税率进行计算,而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就是应缴纳税额,其计算公式表示为: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缴纳税额;不含税的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而不含税的销售乘以税率就等于销项税额,其计算公式表示为:不含税的销售额×税率=销项税额。当前,交通运输企业中包括项目购进的机器设备、材料、应税服务及应税劳务等可以扣除进项税额,而过去交通运输企业不会抵扣在购买生产设备、燃料及原财料等项目中所缴纳的增值税,从而减轻了其所缴纳的税负。

2.2 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首先涉及到建筑企业期初库存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期初库存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也可以分期抵扣。其次对建筑企业当期税负的影响。为了直观反映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通过以下例子进行分析:如某建筑企业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1000万元,实际成本10000万元,按《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2011》中有关建筑行业上市公司价值分析来看,2010年在建筑业工程结算成本中,原材料约占55%,人工成本约占35%,其他费用占比不超过10%,按此比例计算,改革前,年应交营业税330万元(11000×3%);改革后,在考虑当年没有新增能够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情况下,能够抵扣施工项目现场进项税额654万元[(5500+1000)÷(1+11%)×11%](按现行规定人工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加上企业机构所在地还可以取得的能够抵扣进项税额50万元(估计能够取得的增值税税票总价500多万元),年应交增值税1210万元(11000×11%),应征收增值税506万元(1210-654-50),比交营业税时略高;但如果企业当年新购置用于施工设备总价1000万元,相应增加能够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99万元[1000/(1+11%)×11%],增值税可相应少交99万元。这是一个相当客观的数据,当我们在进行科学化的营业税改革后,发现改成增值税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形成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对于各行业的发展来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在于有利于各行业进行优化资产结构,从而改变其自身的装备情况。这些有利的因素将在指导各行业的实践中会不断地推进,从而形成有利于行业财务更加明晰化。

2.3 营改增对租赁业的影响

我们通过认真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实对于“营改增”的积极意义还在于优化行业财政管理,这主要体现在营改增的措施完善上。以前,我们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影响了具体的融资租赁的手段发挥,现在看来,该种增值税不能够进行税额抵扣,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制约租赁行业的发展。我国有关文件对其做了规定,要求各行业中一定要将具体的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给予提供优质的服务,因为该行业的发展也将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所以,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够忘记了进行营改增的方案实施。如果不考虑营改增的实际情况,就会对租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出现阻碍该行业的规划实施,所以,要充分考虑到营改增对租赁业的影响,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4 “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上一篇:二年级写范文的格式下一篇:欣赏是一种美德的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