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散文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红散文(共11篇)

中国红散文 篇1

红与黑,是我最喜的两种颜色。仿佛这代表着两种极致,鲜艳的极致与深沉的极致。

这大概是与性情有关的吧?我喜欢蚀骨的感觉,但凡蚀骨的东西定要是极致些,或美到极致,或悲伤到极致,那痛快淋漓,像北方三九寒冬的冰凌,落地的声音都脆生生。

黑色,喜了许多年,红色,是最近几年才爱上。

我是那种很难爱上,而且一爱上便不轻易舍却的人,对人、对事物都一样。

年轻的时候总觉那红太抢眼,还有些俗,远不及黑色来得低调,沉稳,故而衣服的颜色基本全是黑色,就算别人磨破嘴皮说我太单一,可架不住我左挑右选,别的颜色始终无法上身,即便想尝试一下,穿于身上却是芒刺在背,羞于出门。

还是选黑色吧,穿着舒服、合身,还自信。

再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习惯把大红披在了身上。红,要那种热烈的、饱满的、干净的,而又稳重不张扬的`那种。像残阳的血红有些凄然,我不要;像烟花女子唇间的魅红,我不要。就像中国结上那温暖的红,像旧时女子嫁取时那娇羞的红,还有像长长的丝带上那飘逸的红,我都喜。

这红,从此像极了心上的一种皈依,我叫它中国红。

和年龄有关吧?开始渴望一种平稳而温暧的生活。将红色着身,裹住世情寒凉,也包紧生命的娇脆。红,是温暖的、安稳的、欢喜的、吉祥的。这泱泱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中国红,便是一道美丽的平安符。

想想吧,女儿红、红肚兜、红绣球、红荷包、红绣鞋、红嫁衣、红漆门、红灯笼、还有红红的中国结,浸染着古朴的温润、神秘,这不正是我灵魂里钟爱的那抹古意吗?

哦,原来我早已爱上了你,只是未曾识得真容。

红色的簪子,深遂的红里住着历史的古味。看见它,我就想起了旧时闺房娉婷莲步的女子,杏目圆脸,唇红齿白,还有柳叶一样的眉。黑黑的发,光光的髻,然后简单地别一支吊着白色珠子的红簪,就是这样单调,却优雅到了极致。

我也买了一支,总感觉这现代的窄袖短衫会坏了它的那份韵,它定是要配那高领盘扣,宽袖长裙的衣服才好看,重要的是颜色一定要的中国红。所以,一直不舍得拿出来,放在最精致的盒子里。

别人都喜欢戴些金啊银啊的戒指,可能我这个人始终是不入流的,独独喜欢戴一枚廉价的镶花的戒指,面上是一株开放的玫瑰,缠绕手指的是一些细小的黑色珠子。玫瑰与浪漫是密不可分的,给它配上钟爱的中国红,那多像陈年的女儿红啊,不曾开封,就醉了心扉。

是的,我喜欢戴的,就是镶着中国红的戒指。

红色的衣服,若缀上几朵刺绣的花,想来,这味道更足了吧?

中国红散文 篇2

不管是抒情, 还是叙事, 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 有神韵。”

——选自《季羡林谈写作》

散文是一种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形式自由、技法灵活、情感真挚, 其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全国各地的中考命题中, 散文阅读在现代文阅读中占有很大比重, 且相当一部分考生感到散文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下面我们有的放矢, 结合考点去揭开散文阅读的神秘面纱吧!

一、认准一个特点:形散神不散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告诉我们散文选材的自由与灵活, 但散文写作也决非恣意而为。我们阅读散文时, 要注意透过“形”来抓“神”, 从而较好地把握文意, 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我们要注意文章的标题、起始段、过渡段以及概括性的句、段, 捕捉其中的动情点, 然后聚焦文章中细节描写的段落, 仔细品读抒情议论的句子, 这往往是作者情感的喷发口, 从中可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必要时还可以联系相关的写作背景。

二、抓住一根文脉:线索贯始终

线索是珍珠项链上的丝线, 它把一颗颗价值连城的珠宝系在一起, 共同构成美丽的奇珍。阅读散文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把握其线索, 理清其顺序。可以作为线索的有: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把握散文的线索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 思考散文的题目。有时题目本身就是线索。第二, 速读全文判断。在速读全文时, 可在文中划出文章叙述最多的人、事、物、情。这些人、事、物、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要求补充线索, 例如2010年福建省永春县中考阅读《囚绿记》选文以作者对长春藤的感情变化线索安排行文:___→观绿→___, 表现了作者对“绿”的酷爱之情。解答这类试题要仔细分析题干中的提示语, 答案要和“观绿”结构相同, 都表现了作者对“绿”的酷爱之情, 在此基础上细读原文, 答案不难浮出水面:爱绿、囚绿。

三、寻找一个交点:情与物契合

文章贵在含蓄, 散文之美往往是因为作者的情感并不是苍白地喊出, 而是巧妙地融于景与物之中, 因此我们阅读散文时, 要善于找到情与物的契合之处。如写竹的散文, 人们发现竹的特点是有节, 空心, 于是就有了“未出土时先有节, 到凌云处也虚心”的赞颂。

四、赏析一些妙处:语言有风格

语言是情感的外衣, 好的散文在语言上一定有自己的风格:或简洁流利, 笔简意丰;或形象生动, 绘声缓色;或朴素自然, 风韵天成;或节奏分明, 读来声调铿锵。常见的考试形式有: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等。

如2010年芜湖中考阅读《鼓浪屿的快镜头》试题:“攀篱翻墙的喇叭花, 广播的是小草小花小道消息。”说喇叭花“攀篱翻墙”, “广播的是小道消息”,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答这个试题, 可以采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结合句子语境) ”的模式答题。答案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表现了喇叭花调皮、热心、可爱的情态。另外, 语言赏析要遵循“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的原则。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要联系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分析句子的作用, 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分析。结构上的作用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内容上则可从表达的情感、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等角度去考虑。

五、发现一些技法:曲径通幽处

散文的写作手法是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内容。例如, 《海燕》 (高尔基) 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知道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并理解各种手法的含义。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虚实相生、象征、联想、对比、衬托 (又称烘托) 、动静结合、卒章显志、象征、以小见大、渲染和托物言志等等。其次, 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判断。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用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等。

六、探求一种高度:片叶知森林

中国年漫话,中国红 篇3

红色的波长在可见光中最长,因此更容易穿透障碍物传播得更远,其视觉冲击力也最强,所以许多标语和信号灯都用红色来表示停止或危险。而且红色容易给人的视神经以刺激并产生兴奋感,或许中国人喜爱红色正是在不自觉中对红色的这种物理特点表示认可。

历史学家说:红色是最古老的流行色

我们发现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石壁上画着一头红色的牛,令人吃惊的是,它经历了一万多年竟依然鲜艳如初。在那荒蛮的时代,人类就已经会使用赤铁矿和兽血等做成红色颜料来绘画了。

中国人自古就对红色十分偏爱,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人们对太阳神虔诚的膜拜。中国人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而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太阳鸟是炎帝的化身,所以“太阳”“赤鸟”均受到先民崇拜,人们也因此以红色为贵。在我国历史上,从周朝起就流行红色,红色拥有着高贵而正统的地位,那时在祭祀等正式场合都得穿着红色的服装。可以说,红色是我国最古老的流行色呢!

矿物学家说:红色的石头也疯狂

人类最古老颜料的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当然在生锈的铁管上也有种红色的物质。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它不光是一种颜料,更是一种中药。鸡血石是一种含有朱砂的红色奇石,它的颜色越红,价格就越昂贵。人类最初用的红色颜料都是用这些天然的红色矿物研磨,再用油脂调和制成的。这种颜色稳定不易褪色,但是不透明。

化学家家:合成红色让生活更美好

矿物和生物红色部属于天然色素,使用天然红色费时费力,而且植物色素还容易褪色。自从我们利用化学反应制成了合成红色后,今天的人们不但再也不必发愁去研磨矿石和寻找植物,而且还创造出了自然界中没有的红色种类。

如今,颜料、染料,油漆等材料中也大量应用合成红色。由于汽车必须要忍受并适应各种恶劣的天气状况,这便对红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颜色鲜艳且不易褪色等。我们应该感谢汽车工业,正是由于它的飞速发展才使得合成红色的品质不断进步。

生物学家说:红色是自然的宝藏

花朵鲜艳的红色引来昆虫为其传播花粉,树蛙穿着红色的“衣服”警告大家它有毒!人体内的血红蛋白源源不断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细胞有了氧气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都含有红色素。中国古人很早就会用茜草、红花等植物来染衣物。地中海地区的人们从寄生在仙人掌上的胭脂虫体内提炼出价格昂贵的洋红。美洲人则用巴西木等做为红色染料。一些生物色素无毒无害,如辣椒红素可以给食品着色,番茄红素还可以有效防治因衰老和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这些是其他类型色素没有的特效哦。

心理学家说:红色是胜利的色彩

我们对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的着装颜色及比赛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穿红色比赛服的运动员在拳击、跆拳道、摔跤等比赛中的获胜率约为60%,在两名参赛选手水平很接近的情况下,红色比赛服有可能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这一发现说明,红色在人的潜意识里象征着某种优势或胜利,有可能迫使对手产生消极的想法,或使裁判及周围的旁观者产生这样的印象。

文学家说:对红色的感悟难以言表

人常说:春之景美如“日出江花红胜火”,夏之色彩犹如“映日荷花别样红”。自然之景是可叹之美,但不管用多少诗词歌赋也说不清中国人对红色的情感,只好将无限的憧憬与美好的话语全部寄托给这一抹红色。

红色吸纳着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着晚霞绚烂的光芒,氤氲着古色古香的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神韵。它就是飞翔在天边的朝阳,跳跃于朱红的宫墙,点缀于含苞的玫瑰,隐藏于华美的乐章……

如今,红色已不单单是一种色彩,它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灵魂。它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个标志,成为了“中国红”。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的中国红和中国文化一起红遍了全球。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挂红灯、贴对联,过起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这吉祥、喜气、热烈的红色,从远古一直流行至今,如今更加绽放光彩。

番外篇:中国传统红花扎染

虽然植物色素不如化学合成色素稳定、颜色鲜艳,但它们更环保健康。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体验一下传统扎染技艺吧。

1.材料准备:红花30g(药店有售),自色棉布一块、碱面、白醋、自矾等。红花要用水冲洗到没有黄色,自棉布也要洗净晾干备用。

2.制奋黎液:用碱水凌泡红花一夜,使其中的色素溶解到碱水中。

3.过滤:用纱网过滤幽染液,再加入白醋,这时黎液会珞有沉淀,澄清几遍后备用。在等待染液澄清的时候将棉布随意扎成造型,由子扎住日匀地方不合彼染色,所以布上会形成图案。

4.染色:把扎好的棉布放进染液中,避免阳光暴晒,浸泡一天。若想染得快可适当加温,但不宜超过50度。

5.固色:将染色的布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再放入自矾水中浸泡,便颜色固定。(若想颜色吏琛可多次重复染色和固色。)

山楂红优美散文 篇4

前不久,我乘班车回乡下老家。那中巴客车驶出小城,欢快地颠进那熟悉的依山傍水的山路。那一座座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山峦被纷纷甩在车后。千转百回、洒脱飘逸的河流和着清风的节拍漾起一颗颗迷人的笑靥,唱着雅俗共赏、婉转啁啾的曲子伴我同行。车里溢动着久违的亲切乡音,我一个个捕捉着熟悉的面孔,侧耳谛听着一串串少时的童音。我想,如能邂逅儿时的伙伴,一路攀谈,重温当时馨香的梦,那不仅是不虚此行,更是“情”上添花。

一路遐想,“格格格……”倏地,从身后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这笑声是这般的熟悉,我不由自主地回头循声望去。一下子,我的视线定格在那张蛾眉黛眼俊俏姣好的脸庞上。咦,这张脸,怎么这样的似曾相识?霎时,我的脑海在翻腾起来,迅即寻觅着记忆的旮旯。“哦,这不是阿月么?”我惊奇地脱口而出,周围的眼睛唰唰地齐聚过来,惊诧着我的唐突和失态。坐在旁边的售票员先是一愣,之后就明白过来,说道:“那是阿月的女儿。”我从窘态中慢慢的舒展开来,“阿月母女何其相似乃尔,简直是从一个美人模子里倒出来的。”只不过是阿月的女儿比其妈妈皮肤更白皙些,穿着时髦些。

记忆的脚步把我拉回到30年前的岁月。阿月和我住在同一个村子,彼此朝夕相处,年龄相仿。那时,我念高中,她念初中,经常同道上学,每到周末或放暑假时,我上山打柴,她上山打猪草。虽然各结各的伴,但很多时候,咱们都同道上山,彼此心中都有某种默契,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心中溢动。山楂树的年龄青涩的山楂梦,那样的清纯,那样的`质朴无华,那样的平凡纤柔。阿月,高挑的身材,姣妙的面庞,玲珑的鼻翼,尤其是那睫毛镶嵌在稍隆的眉峰上,就像蜻蜓的羽翼在俏皮地翕动,那眼睛就像山中的小溪,清澈透明,从那眼神中流淌着一行行小诗,让你奉若圭臬,耐心咀嚼,回味无穷。她不仅人长得漂亮水灵,而且精明、懂事、善良、乖巧、温驯,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淡淡的幽雅清香,杜娟花的粉红肌肤,喜鹊般的嗓音,真是大自然的造化!那时,虽然物质还很匮乏,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很充实丰富,人们相处坦荡如砥,心无芥蒂。尤其是年轻人在一起欢快达观,驭风憧憬,纯洁无瑕,举止端庄,从不放浪形骸,率性由尔,玩世不恭。

不知何故,当时,虽然读书比农耕樵夫要轻松,但是我还是巴望着周末或严热的暑假早早来临。我记得,那是一个夏秋之交的夜晚,我砍柴回家浑身累得像散了架一样,洗浴后扒上几口饭就在躺椅上微闭双眼,任由从窗棂中斜射进来的月光轻轻地按摩与舐舔。忽然,我的窗前掠过一曲小调,“是阿月”。我一个鲤鱼打挺,所有的疲劳与困盹逃遁得无影无踪,我飞身跑出,阿月的倩影在我的眼前晃动,我紧随其后,拽着她的影子向前向前……我们来到一片竹林的小溪,就着溪坝坐下。她仰起着粲然的脸庞,“打柴累么?”我说,“不累!”“不累是假话,就是老农们一天柴砍下来,也累得腰酸背胀,何况你是一个书生。来,让我慰劳慰劳你”。说罢,从衣兜里掏出用手帕包着的东西,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哦,原来是一包如算珠般大、粉红的山楂果,她笑吟吟地说,“今天真是运气好,我打猪草时碰到几棵山楂树,那树上满是一嘟嘟一嘟嘟的山楂红。我摘着这些熟透的山楂红,给你打打牙祭。”我拾起一颗放在嘴里,轻轻的咬着,细细的嚼着,那山楂果粉粉的,酸酸的,甜甜的,醇醇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醉在骨子里,美在汗腺里。“好吃么?”“好吃。”她乜斜着漂亮的眼睛,情笃笃地深望着我看。那一颗颗醉人的果从手帕中跳跃到垂涎浴滴的嘴里,温驯鱼贯地滑落到我蠕动的胃肠里……

如银的月光洒落在窈窕婀娜的竹篁里,泻落在细细潺潺的溪水里,跌落在憨态可掬的山楂红里。除了竹林的OO@@声、小溪的窃窃私语声,大地显得特别的静谧,仿佛都陶醉其中.银盘的月儿遥坐在浩瀚的海空,似乎也醉酥忘却,荡桨游弋了。我贪婪地吸啜着山楂红的幽香,如饥似渴地嚼吞着山楂鲜果,沐浴着柔情似水的月辉,阿月的呢喃温语,含情脉脉的眼光……这夜晚多美!那只属于我和阿月的夜晚呵!在那纯洁无瑕的时光,那个林边,那山脚下,那小溪畔深深烙下我和阿月多少行行温婉夯实的脚印,曾留下我和阿月多少深情丽挚语,尤其是那一方手帕中算珠般红嘟嘟的山楂果,深笃笃地嵌进在如梦如幻的时光里。

突然有一天,乖巧孝顺的阿月带着满含无奈的眼光,背负着父母之命,远嫁家境殷实的山外。我的初恋随着那方飘逸的手帕而夭逝。

寂寞红散文欣赏 篇5

如果,在那些懵懂的青春岁月里,我曾有过一丝淡淡的忧伤,那一定是因为你的缘故;如果,无数个不眠的夜里,我曾流过一些感伤的泪,那一定是因为你的缘故;如果,在长长的一生里,我觉得此生没有虚度,那一定也是因为你的缘故。

――题记

青春芳心的萌动只是一刹那间的事,也许是一个背影,一个侧脸,微风里的一段衣角,足以打开一扇小小的寂寞的心扉。

认识河源有多少年了,无双已经无法准确的一下子说出,记忆在心里已荒芜纠缠成一片杂草。往事如烟,所有的往事都会被时光慢慢冲淡,可是无论怎么变淡,无论多少年过去,多少个白天与黑夜的轮回,无双还是能清晰的看见那张脸,记得那场铭心刻骨,心碎肠断的往事。那是她青春岁月里最美好,最浪漫的回忆。正因有了这些回忆,她才觉得此生了无遗憾,才能坚强的在这世上存活下去。感谢河源给了他一个无怨的青春,给了她一份最宝贵的财富。

很多年前,一个春天的黄昏,河源从无双家的小木屋前经过。无双到现在还记得,那天的河源穿着一件深蓝的夹克,头发是卷曲的,眼睛明亮而略带笑意,表情带有夕阳般的温暖。不知为什么,无双觉得这个人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就像电影里的男主角,带有一丝神秘感。

河源抬头,见开满小雏菊的篱笆边站着个小姑娘,一袭碎花裙子,正羞涩的看着他。这眼前的一切仿佛是列维坦笔下的油画,有一种诗意婉约的美,竟让他有了写诗的.冲动。

河源走过去,低头微笑问无双,这条路是否能通到苏校长家。河源说的人竟然是无双的父亲。无双有一刹那的吃惊,但她只是平静的低低的说,跟我来吧。

那天傍晚,这个人和父亲坐在藤椅上聊天,他们聊书法,文学,还有好多她听不懂的东西。无双坐在旁边看书,可是心思却全然不在书上。其实,无双的心思好像也不在他们的谈话内容上,她的头好像被灌了酒一样,晕乎乎的,轻飘飘的,不知身在何处。偶尔,无双会装作无意的冲他们那边望一眼,朦胧的电灯光斜打在那个人的头发上,使他的头发显出一种金黄色,脸因为在光的暗影里,有些模糊,更让人有了一种无边的神秘想象。

无双会暗自嘲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怪念头呢?

临走的时候,河源摸了一下无双的头,拍拍她的脸,冲她笑笑。那笑容还是那样温暖,而且那双黑色的眼睛真的是很迷人。父亲让无双喊叔叔,不知为什么,一直文静温顺的无双,第一次没有听父亲的话,转身就走。

门前的小河依旧像往日那样静静的流淌着,依然是平静的春夜,可是这一切好像和往常有些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了呢,无双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这小木屋看起来特别的温馨,夜晚的星星看起来特别亮,门前小河的流水声是那么悦耳动听那一夜,无双第一次失眠了。那一抹蓝色的背影,还有那温暖的笑容,那双黑黑的眼眸,竟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成为寂寞少女心里最浪漫的想象。未遇见河源之前,无双的生活是平静而简单的,而河源的出现,就像是一块小石子投在平静的湖水里,一下子激起难以阻挡的美丽的涟漪。这一记,就是一辈子。

那一年,无双十三岁,还是一朵青涩的小棉桃。河源二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

后来从父亲口中,无双才知道,河源在报社当记者,是父亲的一个忘年交。他和父亲志趣相投,文学与书法是他们的共同爱好。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无双都会在家门口呆到很晚,只是盼着那个身影再次出现。可是,他却再也没有出现。那个人,他知不知道,他达达的马蹄曾惊动了一个少女的梦?他知不知道,他无意的一个微笑会使这个梦枝繁叶茂,结很多思念的果?很多次,无双急切的盼望着自己能快快长大,那样就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去了,生活就不会这么单调。或许,还可以遇见他,就像电视里的男女主角,不期而遇,那该有多么浪漫。

可是现实总是会淹没很多奇妙的幻想,无双不得不重新埋入学习中,像从前那样重复单调枯燥的生活。至于那个人,就先让他沉到记忆里去吧。

橘子红了散文 篇6

望着红通通的橘子,我的思绪飞到了春暧花开的季节,纯白娇小的橘子花一团团、一丛丛、一簇簇地在枝头骄傲热烈地绽放,如梦如幻。悠然散步在花树下,不管有风还是无风,都有阵阵淡淡的芳香氤氲在空气中,舒张口鼻,暗香顿时沁入心脾,滋润肺腑。有风的时候更浪漫,小小的花瓣随风摇曳,宛如纷纷扬扬的白雪精灵在欢快地舞蹈。望着绿荫下一地纯白缤纷的落英,多愁善感的我心生怜悯,轻轻将残花捧入心怀,莫名伤怀,甚觉可惜。舍不得花瓣凋谢,舍不得芳香流逝。

现在想来,我为自己幼稚的想法而好笑。其实橘子花并没有凋谢,那些单薄的花瓣成长蜕变成了丰盈的橘瓣;芳香也没有流逝,淡淡的花香沉淀酝酿成浓浓的.橘果香。只有这样,花朵才能开得更美更久,芳香才会更长时间慢慢释放。这世间永远没有结束,当我们认为是结束时,其实正是另一种开始,所以没有必要自己感伤满怀,自寻苦恼,学会乐观看待和接受生命中的一切,能改变的就尽力,不能改变的顺其自然。

轻握一枚橘子在手中,我仿佛看到橘子慢慢长大,变圆变大;味道由涩到酸,由酸到甜;颜色从浅绿渐渐转换成深绿,由深绿变黄,由黄变红。手感冰凉冰凉的,可心里的感觉却是暖暖的,因为它的颜色红艳艳的,像太阳光一般温暖着我。为什么橘子这样红?也许是因为灿烂金黄的阳光驻进了橘子里面;也许是因为橘子大口大口地张嘴吸收了缕缕阳光;也许是因为橘子本身就属于那片金色的阳光,它就是太阳的一部分。

世间没有谁永远是生活的宠儿,人生的道路也不可能永远一帆顺,可能有烦恼,可能有忧伤,可能有无奈,可是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面对阳光,接受阳光,不要让自己的心灵乌云密布,而要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以阳光的心态面对挫折和烦恼,生活就不会永远酸涩,甜的一天会更早到来;让阳光照亮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自己乐观坦然生活,温暖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人;用阳光的能量充实自己,如橘般红红火火的事业和生活指日可待。问橘哪得红如许?为有暖阳照我心。

中国红散文 篇7

一、“中国元素”中的红色表现

1.红色象征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激情、性欲、生命力、生存本能、自然伟力、恐惧、坚强的意志或自信、忠诚、动机、大度、财富和幽默等。

2.按照我国传统习俗, 春节里运用最多的色彩是红色, 红色是喜庆、高兴、吉祥、发达之色;是阳刚、坚强之色。每家都要贴春联, 以示辞旧迎新。红色透着喜气、吉祥, 加上祝福的话语, 更表达了驱邪避灾、保佑平安之意。

3.南北民俗中, 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红色是太阳、血和火的颜色。因此每逢本命年对红色特别钟爱, 在大年三十, 穿上红色内衣, 系上红色腰带, 佩带用红丝绳系挂的饰物, 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来趋吉避凶, 消灾免祸。

4.年画是表现“中国红”的代表。它题材广泛, 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等。年画中运用红色, 必在精华之处, 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 有画龙点睛的美感。表现吉祥吉庆之事的年画, 以大面积红色为主色, 年节之时象征着吉庆和幸福。

5.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 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 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单一的大红色, 透露着红火之意, 使人们联想到年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配以精巧的剪纸艺术, 剪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 其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二、“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寓意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用红色呢?

1.在中国人心目中, 红色意味着吉祥。请柬, 光荣榜, 春联都是红色的, 年馍要点红点, 压岁要用红纸包, 新娘子要穿红衣坐红轿。

2.在汉语里, “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 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 有名的歌星叫“红歌星”, 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中国人习惯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红尘”是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给员工的奖金;“红包”是表示奖励或祝福的财礼。

3.红色是喜庆和光荣的颜色, 大红花向来都是成功和荣誉的标志。表彰先进要带大红花, 这样可以说明被表彰的人是优秀的, 是光荣的, 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大红色的花戴在胸前, 不仅是美丽喜庆的代表, 同时从另一面说明了做人的成功。

4.“红”还表示热情和正义, 如《西厢记》里的丫环就叫红娘, 她让人联想到热情和成人之美的品格。红脸关公则是义气的化身。

5.“红”又意味着精神饱满, 如果说一个人“红光满面”, 那是说他气色好、很健康。

6.“红”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刺激, 所以在当代汉语里, 它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红色的正义, 在“红军”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军人的红色情结中, 红色代表勇气、斗志。现代人每看到猎猎飘舞的红旗, 就立刻热血沸腾, 充满热情和朝气。红色不仅是现代中国旗帜的颜色, 也是中国古代旗帜的颜色。中国的军事家和将领们深悟红色对战争的作用, 所以他们用红旗凝聚军心, 鼓舞斗志, 激发勇气, 召唤勇往直前, 英勇杀敌, 不畏牺牲的精神。

7.“红”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装为“红妆”, 也把女子称为“红袖”, 指女子美艳的容颜叫做“红颜”等。

三、“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情结

1.帝王的红色情结

(1) 在我国古代, 皇帝们都喜欢用红色和金色搭配, 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富贵。北京紫禁城, 建筑近千幢, 房屋近万间, 用的最多是红、黄两种色彩。远观最夺目的是红色宫墙、红色宫门, 近看最醒目的是红色的大立柱、红色的门窗。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能衬托皇帝的权势和威严。古代富贵人家的建筑, 也多用大红大紫来布局和衬托屋宇的气势, 更喜用红紫来表现自己的财富。

(2) 中华民族素以红色代表吉祥富贵, 红色瓷器也是历朝历代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玩赏佳品与镇宅宝物。红色瓷器因为稀有, 所以在历代拥有红瓷的人, 同时也象征了他们的地位与财富。

(3) 古代正红色称“朱”, 又称“朱红”, “朱”又可泛指一切红的颜色。朱红在古代服饰文化中是贵族或高官服装的用色。唐朝制度规定朝廷命官五品以上着朱服。能穿上这类衣, 代表着成功与尊贵。《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太庙……衣朱衣, 服赤玉。”

2.百姓的红色情结

(1) 中国国旗:旗底红色, 象征革命;旗面的左上角有五颗金色五角星, 其中四个小星环绕一颗大星, 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形式上紧凑美观。红色与黄色是中国的传统喜庆颜色, 同时也具备生命、蓬勃特色。

(2) 在民间传统婚礼上, 张贴大红喜字、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 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 新娘穿吉利的大红袄, 新郎佩戴的大红花, 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气氛, 同时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3) 我国传统设计中, 唐装是最富有传统味道的民族服装。大都选用大红色, 鲜艳的大红色与金色搭配, 更显富贵之气。

四、“红色情结”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影响

1.2010年世博园中国馆是我国现代红色建筑中典型的最新建筑。

它的优美造型以及独特的红色运用, 都使人惊叹!一幢优秀建筑就是一种精神的标志。对于这组红色建筑物的色彩设计, 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喜庆和幸福的象征;二是传承, 中国古建筑中重要部位都使用红色。

2.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激情的红色仍然为当今时尚主流色。

不论何种质地、或浅或深的服装, 在与其它服饰搭配下, 都可呈现红色风情万种的时尚魅力。大红色色泽艳丽, 在现代人眼中, 代表着热情美丽、温暖欢愉, 总让人迷恋, 它能成熟妩媚, 亦能青春活耀;能古典气派, 也能大胆前卫。

3.当今购买红色轿车、红色手机的人数急剧上升。

心理学家分析, 红色波长最长, 穿透力强, 感知度高, 选用激情的红色, 不仅可以使人享受红色靓丽色彩, 更带给人刺激心跳的心理感受。红色是现代激情、速度、力量的象征!

印象中国红 篇8

“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介质。从美学的角度讲,人长期对某种颜色的偏好会转化成一种审美情趣;从哲学的角度讲,这种偏好会抽象到形而上来。这种形而上的审美情趣经反复强调,便成了一种君临其个体的意识形态。中国红就是这样一种颜色。她是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色,是中华民族对日的膜拜、对火的皈依后燃烧起的精神的嬗变。它是炎黄子孙永不割裂的血色传承。

作为渗透到中国文源和奔流在中国文脉中的一种独特颜色,我们对它的认识至少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尚红的源头。阳光是生命的源头,火是人类进化的“利器”。所以人类在幼年阶段都曾经崇拜太阳、崇尚火,中华民族也不例外。在“炎帝故里”陕西省宝鸡市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太阳躲在汤谷一棵扶桑树上睡大觉,懒得出工,闹得天下一片黑暗,五谷不生,野兽横行。炎帝为民请命,从西王母处得到伸缩木仗,拨开云雾,赶出太阳,百姓得救。所以,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炎帝是管理火和太阳,创造生机和战胜邪祟的大神,理所当然地被人们顶礼膜拜。在解放前的中国大地上,几乎村村都有火神庙,足见这种崇拜的普遍性。由于火性的“炽热”和“刚烈”,于是逐渐演变成由红色所代表的“火德”。这便是中国人尚红之始。在今天我们仍能有幸看到宝鸡一带用木勺绘制的社火脸谱,脸谱上以鲜红的颜色画出火焰,用来表现人物的热忱刚烈和忠勇,应该算是以尚红而致崇德的最好实物佐证(京剧中红生的脸谱也应以此为源)。

二是尚红的流变。世界各大陆上几乎所有民族的先民都有过崇拜太阳或火的历史,且创造过各具特色的动人神话。但是只有中国,从这种崇拜和神话中抽象出的红色得以传承不息,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易》所创造的阴阳五行理论。易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两类物质,按照金、木、水、火、土在相生相克运行中,交合嬗变演化而成的。东周直到秦汉之际,儒学家在整合易学过程中,把五行配以五德,又用五种颜色来表示:金德为白,木德为青,水德为黑,火德为红,土德为黄。这些儒家的谶纬学者还以五德生克的变化来附会王朝的成败迁变。红色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传布成为中国的文化底色的。周秦以降,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四个主体民族(汉)王朝:汉、唐、宋、明,其中汉、宋、明三朝都对应红色所代表的火德。唐朝虽然对应土德,主尚黄色。但由于在五行生克推演中,有“火生土”的前提,所以在德行上唐代强调“炎黄子孙,火土相乘”,红色依旧处于尊崇的位置。中国红从源到流,从炎帝火德王一直“红”了下来,正是汉唐宋明这些声名显赫的王朝政治接力棒传递的结果。

三是尚红成海。如果说红色在朝代中纵向传递,负载着“君权神授”政治含义的话,那么,红色在民间广泛普及则是因其表征着日的生机和火的驱邪。在中国民间“红火”一词极为流行。这一俗语词汇,既表现热潮涌动的活动场面,又表现生机蓬勃的生活愿景。这些古往今来约定俗成的丰富内涵已经深深植入民族的生存热土之中。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红火”象征意义的,莫过于中国一年之际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和中国人一生最珍重的时刻“婚礼”了。春节俗称“过年”,过年的本初意义是用“红火”赶走“邪祟”,所以要挂红灯、放爆竹、贴对联、穿红衣,等等。有不少地方元宵节闹社火时,要点燃篝火,全村人围着火堆呼喊雀跃,并用木棍击打火灰,溅起火星愈多,愈显吉利,这显然保留了驱邪的原始风貌。婚姻的本初意义是“繁衍”,追求的是喜庆吉祥、生机活力,因此,挂红灯、放爆竹、贴对联、穿红衣这些与“红火”有关的事物肯定一件都不能少,此外,还要加上“火种”的传承。在尚红的宋朝,商品贸易极大繁荣,市井生活极度丰富,节日庆典十分奢华。那时便已完成了中国红的普及。

古城六月樱桃红散文 篇9

古城六月暖风吹,樱桃惹得游人醉。

长期在古城山海关工作生活的同学加挚友小文儿打来电话说,山海关的樱桃熟了,快组织几个同学采摘樱桃来吧。

放下电话,不禁感慨:这时间过的也太快了。一个月前,他还约我去赏樱桃花呢,那时,当春风略过美丽的古城山海关时,角山,长寿山长城脚下的坡坡岭岭,沟沟岔岔,集中连片的樱桃树花开了,清白色的樱桃花漫山遍野,朵朵美丽的樱桃花,芳香四溢,淡红色的花蕊上,那许许多多的花粉,微风一吹,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清香,引来了许多蜜蜂、蝴蝶采蜜跳舞。久居都市的人们远离尘嚣,携亲朋好友,走进樱桃园,感受樱桃花儿开,赏花,拍照,乐此不疲,这才几天那,还没从盛开的樱桃花的美丽中回过神儿来,大樱桃树上那青中带紫的果子就由浅黄变浅红;由浅红变深红,转眼就熟透了,怎么不令人欣喜和陶醉呢?

十几个同学乘坐两辆汽车,沿102国道,转燕赛湖路,只用30多分钟就来到长寿山脚下的樱桃园,那一望无际的樱桃林,集中连片,郁郁葱葱,层层密密,蓊蓊郁郁。走进樱桃园,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棵棵樱桃树,树影婆娑,色彩青绿,煞是迷人。树上,鲜红鲜红的大樱桃成嘟噜成串儿,在阳光的照射下,鲜红欲滴,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红宝石,十分耀眼,不用吃,看一眼大樱桃,口水就忍不住流出来,来到树下,轻轻的摘一颗红的发紫、带着清香味道的大樱桃,放进嘴里,咀嚼,品味,哇,甜甜的,酸酸的,咽下满口的果汁,通体的舒服。吃一颗根本不解谗,于是爬到树上,边吃边采,越吃越想吃,看着、吃着大樱桃,不禁想起王安石描写大樱桃的诗句:一树笼松玉刻成,游蜂多思正经营。攀枝弄雪时回顾,还绕樱桃树下行。

樱桃园里欢声笑语,南来北往的中外游客,深深地被大樱桃所吸引,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游客,看上去大约有五十多岁,他和家人一起,每年都在这个季节来山海关,主要是摘樱桃、品美食。在樱桃园里,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满是络腮胡子的方脸上写着笑意,边摘边吃,樱桃把腮帮子塞得鼓鼓的,我们和他打招呼,他伸出大拇指,用发音不准的汉语回答:“大樱桃,好吃,哈拉少!”说完,笑声朗朗。那是开心的笑,那是对山海关大樱桃由衷的赞美。

一位来自杭州的姑娘,第一来山海关,第一次来樱桃园采摘大樱桃,见到樱桃树,她感到新奇,新鲜,看到红的发紫的大樱桃,更感到惊讶,惊叹,她说,古城美,樱桃红,太壮观了,此时少女的羞涩,早已被她抛在脑后,她像孩子似的不停地吃,爬到树上摘。有几次好险从树上摔下来,但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感,依然不停的采摘,不停的吃,不停地从嘴里吐出樱桃核儿。摘了满满的一篮子,她才意犹未尽地从树上爬下来,和正在忙碌的樱桃园主老李攀谈起来,她好奇地问老李:为什么你们这里的樱桃又大又甜呢?老李说,我们这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啊,特适合栽樱桃树生长,昼夜温差大,所以樱桃特别甜。她还问老李,能给我几颗樱桃树苗吗,我把树苗带回杭州,栽种在我家乡的山上,让茶树和樱桃树一起生长,到五六月份,既采茶,又采大樱桃,那我们杭州不是更吸引游人了吗。老李被她给问住了,说:来年春天我可以把樱桃树苗赠给你,但能不能在杭州栽种,成活不成活我就不知道了。姑娘说,我一定要在杭州栽栽试试,要是大樱桃树能在杭州生长,我们就不用大老远的来这里采摘大樱桃了。她的一席话,把老李逗笑了,说,我不知道这里的樱桃树品能不能在杭州栽种,要是能栽种,我就白送你树苗。姑娘开心笑了,说,那可太好了,一言为定,明年开春,我一定来拿树苗。

我们十几个老同学,兴奋异常,在樱桃园门口拿上篮子,分头去采摘,满园子的樱桃树,枝繁叶茂,红红的大樱桃挂满枝头,一伸手就能采摘到。我和庆新来自农村,小时候,经常爬树摘果儿,我们俩密切配合,他扶梯子,我爬到树尖儿,专拣最大最红的樱桃摘,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大篮子。而同来的女同学,不好意思爬树,登高,尽管也摘了一篮子,但无论个头儿,色泽都不如我们俩摘的好。不知不觉,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尽管天气十分炎热,尽管大家的额头上都渗满了汗珠,但采摘大樱桃的乐趣依然不减,兴趣盎然。什么炎热,什么劳累,什么疲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

载着满满的收获,我们回到了樱桃园门口,过称付账之后,和樱桃园园主老李聊了起来,老李今年50多岁,高中毕业,当过民办教师,精明强干,是山海关区的人大代表,具有丰富的大樱桃管理经验,一年四季,不离开樱桃园,他告诉我们,他家有1000多棵樱桃树,每年可产大樱桃4万多斤,收入20多万元。虽然劳累,但看到可观的经济收入,心里像吃了大樱桃那样甜蜜无比。说道这里,他那张满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突然老李话锋一转,慨叹道,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啊,说起栽种大樱桃,我们山海关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这里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土壤微酸,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角山,长寿山沿线的丘陵地带,虽然土质瘠薄,但经过专家的`土壤测定,极适合大樱桃生长繁育,可当时我老百姓对再栽种樱桃根本不认识,没人敢栽啊,政府就多次组织我们到山东烟台等地考察,看到人家种植大樱桃富起来,我们怎么不眼热呢,回来后,我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上山开挖“围山转”,栽樱桃树,修水库,建水渠,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全区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栽培的品种有红灯、意大利早红、美早、砂蜜豆、黄香蕉、拉宾斯、滨库等20多个,樱桃总产量2万多吨,产值达3亿多元,栽植范围覆盖3个镇53个村,1.1万多农户。我们山区里的农民靠着种植大樱桃一举摆脱了贫困。

说起大樱桃的好处,老李如数家珍,一套套的,他还告诉我们说,大樱桃的营养可丰富了,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花青素、花色素等多种生物素。这些生物素有很重要的医药价值,是很有效的抗氧化剂,比维生素E抗衰老的作用更强,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的排泄,能缓解因痛风、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特别樱桃中所含的花青素,对消除肌肉酸痛和发炎十分有效......

老李讲的津津乐道,我们听得入耳入脑,快要中午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樱桃园,告别了精明、健谈、朴实、热情的樱桃园园主老李,棵棵樱桃树,粒粒大樱桃,承载着农民的梦想,给农民带来巨额财富。

回到车里,细心的同学玉甫打开车内音响,我们一起哼唱起那支熟悉的山西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

樱桃好吃树难栽,

不下苦功花不开,…..

“沂源红”与青春共舞散文 篇10

记忆中,我的农村老家第一次有了自家的苹果树是在1987年的冬天,父亲和叔、伯等4、5个家庭自发组成的承包小组,承包了当年村里划分的一份10多亩的承包地:昏暗的灯光下,父亲一遍遍的清点着树苗,母亲坐在床头做着布鞋,“好点的地块种上果树,整出荒坡要多加肥料栽上山楂树,再找个地边栽上几棵杏树……”父母亲一遍遍的重复着经营计划,语气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许。

整穴、栽树、引水,盖看护房、建水窖、挖条状沟槽追肥……经过几年的持续管理,那块贫瘠的土地,终于在金秋时节孕育出了一片片可人的红。下午放学后,和小伙伴们在果园周边牧羊、割草,再爬到看护房的平屋顶上读书、写作业,都成了儿时记忆中最难忘的事情。

管理苹果园需要技术和经验,更需要辛劳的付出。青年时代,带着叛逆的我没能更多的继承父母的勤劳,最讨厌的农活就是蹲在果树下拔草,“那么热的天,真怕自己晕倒在纹风不动的树下。”回想往事,现在只能给那个无良青年这么一丁点儿的安慰了。

县城三年高中,上海四年大学,再到毕业后的就业、安家、育子……回想往事,在我生命里父母资助的每一笔款项,80%都来自那一株株苹果树带来的有限收入,然而也正是那些年苹果带来的有限收入,赋予了我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过日子的机会。

春华秋实,沂源红苹果带给人们的幸福和喜悦,自不必多说;然单单在苹果摘袋这一简单的繁琐中,我对人生有了再一次反省和“苹果化”认读的机会。

关于岗位:枝壮果密,不是每一个果袋都是容易摘下来的,当你站在摘袋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无论翘足,抑或躬身,都应该摘掉触手可及的所有果袋,否则你就需要再次回到这个点上,或者重新寻找站位点。这就像我们在工作中没有选择服务对象的权利,没有取舍工作职责和担当的权利,你所处的岗位、面临的各项工作都是必须要认真面对、妥善处理的。

关于价值:在一支支筷子粗细的枝条下,常常倒垂着7个以上“肩并肩”生长的苹果,摘果袋时一不小心就会碰落已经脱袋的苹果,而就是这个一不小心很可能让苹果的价值缩水90%以上,因为掉落的苹果摔出了无法弥合的硬伤。或许这也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有相通之处,若不遵纲守纪,严于律己,认真做事,或许我们也会动摇了“果蒂”,摔出“硬伤”。

关于创新:国庆假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东里镇福禄坪村见到不同的摘袋——制作艺术苹果,爱情系列、祝福系列……想象着10多天以后整个果园不仅弥漫着果香,更增添了一份视觉冲击,苹果论个销售、价值倍增,不由让人充满期待。正如邓公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艺术苹果虽已不是新鲜事,但她确确实实的能够让果农的收益实现倍增,其中道理非常值得用心品味。

新春喜庆中国红 篇11

千百年来,中国红成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主色调。中国红,是三原色中的大红,一种鲜艳的颜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

红色吉祥,红色辟邪,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中华民族视红色为平安、吉祥、喜庆、尊贵、热烈的象征,寄寓百事顺遂、逢凶化吉的心愿,绵延地传递恒久的喜庆气息。

唐代时,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为“驱邪”和躲避瘟疫,正月初一全家老少喝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屠苏酒,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清代顾轮在《鹊踏枝》词中这样写道:“昨夜春声喧爆竹,郁垒门边,红出斜幅。腊味登盘尝已足,檐前更挂风猪肉。”词中点出了过年时就有红色的春联。

清康熙年间,通用红色硬纸制作的贺年片,因为红色有喜庆、吉祥之意,清人称之为“红单”。这象征吉祥的红色,氤氲着古色丰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尽管时代变迁、岁月更迭,但中华民族这种尚红思想却没有变,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逢年过节,张灯结彩,服装用具,装饰配备,无不用大红的颜色来体现喜事的丰采。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祝贺,内心的喜悦也从红红的喜气当中散发出来。在改革开放的当今中国,人们更是从红红的喜庆年味中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表达着对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祝愿。

喜庆吉祥的中国红,不仅闪耀华夏大地,也映衬在历代诗人吟咏春节的诗句中,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诗中写道:“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大红烛点燃了,烛花盘绕,喜气洋洋。唐代杨巨源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将万道霞光比作万条红烛来赞美新春佳节,何等壮观。宋代姜夔《元日》诗:“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新春佳节,人们一大早起来祝贺新年,以期望来年生活更加美好。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写出了家家爆竹、户户焰火的景象:“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宋代席振起在《守歲》中有云:“相邀守岁阿成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那红色的蜡烛烘托了几分喜庆气氛。

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若狂。正是今年风景好,千红万紫报春光。”写得有声有色,无疑是对祖国的美好礼赞。

中国年,中国红,中国人喜欢红红火火过大年,当红不让。红色无疑最能表达中国人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喜气洋洋的新年里,人们穿起“红装”为节日妆点喜庆色彩,红色唐装、红色大衣、红色长礼服、红色小洋装;点缀红色配饰,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红”起来。此时,不论城镇,还是乡村,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中国结挂起来,红红对联贴起来,大红的福字“倒”贴出来,红底的“大吉”两字亮出来,处处是吉祥喜庆的中国红,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当阳光把南国的迎春花照得更加艳丽的时候,北方的窗花也红得鲜亮明丽。城市霓虹流光溢彩,乡村农家的炉火也映红了人们的脸膛。点起红色蜡烛,品味红萝卜点缀的年夜饭,其乐融融。吃完年夜饭,长辈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也叫“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满屋瑞气,喜气洋洋。

在欢度中国年时,除了贴红对联、红福字等之外,各地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尚红习俗,如温州人吃年夜饭时,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每碗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讨个吉利;福建闽南一带乡村过年时,在农户房门上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广东潮汕地区正月初一时,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用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陕北人过年时,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谓之“枣牌牌”,以示避邪祝福;浙江洞头县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正月初一早上,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讨个吉祥;山西大同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欢度中国年的美好时光,喜庆热烈的中国红必将带给人们无限的希冀和美好。

(摘自《养生月刊》)

上一篇:液化石油气经营协议书下一篇:基层武装工作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