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读后感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10篇)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1

专业:物流管理班级:物流10-1任课教师:赵芳姓名:叶伟强学号:10054030154成绩:

《西行漫记》读后感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对于不了解红区的人来说,普通人在红区的生活状态,更能真实反映红区的状况,也更为可信。同时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生存状况的描绘,作者在开篇提出的问题也一一得到了解答。对斯诺而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反映主题,只是西方记者惯用的新闻表现手法。但他笔下普通人的群像和生活状态,却在无意之中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看似不加拣析全部写出,但从他们的身上,却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思想、道德趋向的光芒。这些人可能彼此互不熟识,只是凭借当时共同的社会舞台才得以彼此联系。但通过对他们群体经验的描述,却可以清晰展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何由显入微地悄然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的思想,也籍由这些小人物的环绕,获得了更加人性的衡量尺度。如此的叙述形态,恰好在某种角度上符合了历史的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和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相互渗透、相互参照,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多维度、多方位的视角。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2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一本由美国新闻记者埃得加〃斯诺写的不朽名著。埃得加〃斯诺作为一个美国记者,却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对中国GCD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斗争愿意做客观公正的了解。因为当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ZF对所有的新闻记者进行了封锁,而他不畏艰险,排除各种阻挠,于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在我国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向全世界做了真实的报道,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

初读这本书,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斯诺带着和我相似的疑问穿过重重障碍,访问了陕北红色根据地。该书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这书主要包括了: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随着书页翻转,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开始印入我的脑海,似乎引导我置身于70多年前那战争年代,走进西北苏区那充满神密的画卷中,与一个个年轻的红军战士交谈,聆听指战员们对战斗的解说,……。

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是因为团结了大多数人,它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所以给他们赢得了人心。

自古以来,人们最为美好的愿望是‚平均主义‛,这是劳动人民最朴素的理想,当然,这只有在生产力极大发展之后才能实现,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远古的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再到民国的军阀统治,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自由,从来都是受到压迫的,从奴隶主,到封建大地主,再到敲骨吸髓的军阀,实行的都是愚民政策,把老百姓只当墙头草,当没有文化不懂政治的人,再加上统治者随意发动的战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元曲是对这种境况的真实写照。

而在近代旧中国,情况依然是这样。共产党开天辟地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占中国绝大多数生产力的是工人和农民,他们是国家的命脉,同时也是遭受压迫最严重的阶级,但毛泽东看到了这占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贫苦百姓的巨大威力,有组织的民众——尤其是农民大众——在革命游击战争中的不可征服的力量,就像他对斯诺所说的那样:‚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阀手里,争得自由,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反日义勇军从日本侵略者的手里夺得行动自由,也同样地武装了自己。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他深刻地明白,只有领导工农运动,让这一极具先进性的力量发挥其优势,最终夺得土地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还亲自走访了湖南大部分农村地区,了解他们的苦疾,一九二六年,毛泽东还担任国民党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期间,曾经负责搜集二十一省土地统计。这次调查让他知道了,占有农村决大多数耕地的是在乡地主、富农、官吏、在外地主和高利贷者口绝大多数的,而贫农、佃农和雇农,却只占全部耕地的一小部分,这更加说明了他走‚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与苏联恰好相反的道路的科学性,因为农村才是最需要解放的地方。

打土豪,分田地,共产党受到了广大劳苦人民前所未有的欢迎与支持,农民踊跃参军,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就连民风剽悍的西南少数民族,也有很多支持共产党的,所到之处秋毫不犯,解放穷人,让他们有地种,有衣穿,这样谁不欢迎?谁不支持?我想,从这个角度,也许可以解释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军事奇迹可以胜利的原因。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线。面队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里面的惊险万分,但是这确实是千真万确。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一被敌人焚毁,面对这事实,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但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接下来的是巧夺大渡河。这环节主要不是渡河的经过了,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了。红军当时面对着敌人的炮火威胁,还要应付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黎族人民,桀骜不驯的黎族人民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族人征服过,同化过,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更是闻所未闻。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情况也是差不多的。但毕竟是红军,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作为,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了。

除了团结工农外,共产党还积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抗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力量,努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就是最好的例证,张学良与杨虎城的逼蒋抗日,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反映了全中华民族的集体意愿。在书中开始部分,从斯诺在西安的见闻可以看出,共产党所做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否则,斯诺很可能是根本无法到达红色根据地的。

而另一个方面,在写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的时候。在书中,作者坐火车去红都的途中,特别描述了他与一老一少的谈话,年轻人认为共产党所做的好事不假,但他们是坏人,因为他们杀人太多,看看作者对老者的描述:‚那花白胡子忽然抬起他那温和的脸孔,十分心平气和地说出一句惊人的话来:‘杀得不够!’我们两人听了都不禁目瞪口呆地望着他。‛看到这里,我也吃了一惊,心生疑惑,老者为什么突然这么肯定?‛其实,他道出了中国农民大众的心声,说的直白些,就是为人民做主,让穷苦的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这在过去是穷人们想也没想过的,但现在变成了现实。

中国共产党在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看似浅显却极为重要的经验,直到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个当代人学习和实践。尤其是作为团员、党员,更应该把工作是否符合人民需求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样我们党和国家才能保证长期稳定,更好、更快的实施经济建设,早日实现最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西行漫记》读后感1000字 篇3

《西行漫记》作为第一部描写中国红色革命的小说。对中国革命的进程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它不仅让国外读者了解到中国还有个为人民的幸福在不断奋斗的政党,也让全国的贫苦老百姓找到真正的依靠。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篇4

很长时间没有静下来读书,这本书的感受比较多。一是对作者的评价。作者在第一篇中提出要了解的未获解答的问题,体现出作者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锐敏的分析能力。思考问题全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见解,对马克思主义也有所了解,还提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同时也表现出对中国现状的同情。读完整个作品,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整个描述,包括领导人的性格的详细描述,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客观、全面和细致,并且有自己鲜明的见解。也是第一次通过外国人的公正客观的描述,了解到与以往不一样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历史的认识。

二、主要内容

1、介绍了人物,有着鲜明的描述。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介绍了周恩来、贺龙、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朱德是别人介绍和韦尔斯女士的话。还有一些学者、专家,比如徐特立(教育专家),林祖涵(经济专家)。

2、书中对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经济、红军的日常生活、游击队取得胜利的分析及战术、长征、西安事变等都进行了叙述。

3、第一次了解到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在第五次围剿中,对老百姓实施了灭绝政策。因为南京政府终于充分懂得,农民才是红军的基地,这种基地必须毁灭。

三、思考

1、学习是共产党人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道路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有着艰辛的求学和寻找中国发展道路经历,求学之路是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校和学校方式,曾经有半年制定自修计划,半年时间在图书馆度过。求学的同时,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从钦佩梁启超、康有为,到胡适、陈独秀,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并坚定地信仰,再没有动摇。由于生活的贫困,也是经常半工半读,不仅读著作,而且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所以能对中国现实情况有着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在找到方向之后,毛泽东就开始实践的过程,成立新民学会、组织罢工、起义等,并且及时认识到农民的力量,从而最终带领中国共产党夺取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对共产党领导人的描述中,几乎都是有着强壮有力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毛泽东就曾经在湖南徒步旅行。在国民党部队中当过军官的领导,会戒除一些陋习,比如吸食鸦片。

3、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初识字时,学习通过简单的口号来学习,既学会字,也对共产党的理念和做法有了认识,同时也是宣传和灌输。二是随时随地进行宣传。长征被称为历史上最盛大的武器巡回宣传。在战斗的间隙,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喜剧演出,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同时没收“卖国贼”的财产,分给穷苦的农民。三是宣传的内容切合老百姓的需求,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4、红军战士能取得胜利的因素:一是扫盲,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二是加强对红军官员的培训,每个指挥员都要定期进行学习培训。根据地重要的工作就是办教育。有各个层级的学习班。三是红军战士有组织的生活。不作战时,每天进行训练、上政治课、运动、识字课,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竞赛,有鼓励等机制。比如办墙报、表扬、批评在黑栏里,对训练好、识字好的红军战士进行鼓励,办墙报,如实反映实际情况等。有组织的生活,让红军战士有着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又充实又为作战做好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准备。

通过看这本书,一个深刻的体会是学习的重要性。从马克思的博览群书,才能最终有《资本论》的巨著,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读书精神,才有了革命的道路和最终的胜利。

读西行漫记有感 篇5

斯诺的所作所为真正体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原则。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革命的先烈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包括抗日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斯诺没有像其他西方的记者一样,片面听取国民党的“一面之词”,而是深入实地,深入前线,用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感而真实的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恐怖统治”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其用自己的行动真正体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忠实的报道事实”的天职。

通过这本书,我更深刻的体悟到共产党员的含义。正如斯诺在接触指挥员李长林之后所感悟的:有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或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又发现存在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他认为这种特有品质铁一般的团结在中国革命家身上。这是一种什么品质?这是一种被千百年来统治阶级压迫下自发形成的革命的品质,这是由于共产党是真心为解放群众而形成的品质,这是天下所有共产党团结一致的初心:为人民谋幸福。

通过这本书,我更深刻的明白了群众的力量。正如斯诺在书中所说,国民党也意识到了苏区之所以在前四次围剿中能取得胜利,是因为红军的唯一真正基础不是枪支弹药,而是他们真正在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是真心拥护共产党,他们不是在和共产党打仗,而是和共产党和苏区的几百万人民在打仗,所以,国民党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采取了“有步骤的消灭老百姓”的丧尽天良的无耻手段,企图根除共产党的根基。一个政党以消灭老百姓为手段,一个政党以解救老百姓为宗旨,其实,在这时候,中国革命的胜负已经定了,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决定了一个政党的命运。

通过这本书,我更深刻的了解了革命胜利的不易。斯诺了解的长征数字: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斯诺评价这是“近乎奇迹”。我觉得世界上除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应该没有别的军队能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进行这样的战略转移,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员改变中国旧命运的无比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明白,我们的革命成功胜利的果实的来之不易。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次长征将我们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保存下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我们现在很难有如此幸福美好的生活,更不用说现在的小康生活。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宣传的重要性。《西行漫记》对共产党的宣传可以说是功劳巨大,这本书反驳和纠正了在当时对共产党的众多误解,让人们认识了真正的共产党,尤其是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身份讲述的事实。他不仅如实的反映了苏区人民的生活,也如实的反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传奇人物和党中央领导的丰富人生经历。可以说,斯诺在介绍这些情况的时候,已经无意识的对共产党进行了公开的宣传,为日后组建抗日统一战线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6

杨可

批语:不错,态度认真,写作规范,确实读进去了,颇有收获与想法,值得肯定和表扬!

当然,斯诺及其《西行漫记》是个老问题,老问题如何发现新意自然较有难度。

[摘要]《西行漫记》又译为《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二十世纪二十年到到三十年代采访中国红色根据地后写成的新闻著作。透视这部作品,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和思考。就新闻记者而言,斯诺身上展示的独具魅力的职业素养,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其中包括独到的新闻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不怕牺牲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西行漫记》 新闻视角 职业素养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二十世纪外国记者采访中国苏区后所写成的第一本新闻著作,而斯诺本人也是第一个进入中国苏区进行采访的外国记者。可以说这本著作记载了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革命在红军时期的重要信息,令当时全世界都开始关注发生在红色中国上的故事。

毋庸置疑,《西行漫记》是斯诺的一部成功的著作,在这部著作的创作出版过程中,斯诺所表现出来的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一、独特的新闻选材

首先,新闻敏感是必不可少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可以说是华夏大地上发生新闻最多的年代,军阀混战、地方割据、日寇侵华。在如此混乱的社会局面中

寻找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情报作为切入点,是一篇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在此情景下,具有灵敏的新闻嗅觉、找寻独到的新闻视角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埃德加·斯诺听到蒋介石关于通过五次围剿终于把红军消灭的谣言,立即认识到,这个传闻的真假绝对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爆点。因为当时苏维埃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新闻封锁,中国人和外国人全部都难以分辨这些传闻的真假。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1936 年6 月,我的一位密友带给我一个关于中国西北的惊人的消息,也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蒋介石被捕事件以及中国现代史为之改观乃是这一局势发展的结果。然而对我来说是与这一消息同时传来的另一消息。也就是我知道可能有办法进入红区, 要立刻动身,机会千载难逢,不能失之交臂,于是我决定立刻动身,试图打破持续了几年的新闻封锁。”

正是这种新闻敏感奠定了《西行漫记》的成功的基石。

其次,独特的新闻视角也是很重要的。在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的同时,从何种角度评价看待这种新闻也是决定这个新闻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国民党的统治以及政权是合法的,而共产党属于“共匪”。当时的主流新闻报道无一例外地站在民国政府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但是斯诺在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亲身经历后,认为苏维埃政府是一个真正的穷人的政府。所以他一反西方媒体一贯的一边倒的报道视角,而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评价了红军队伍的情况,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的红军队伍与革命队伍。

由此可见,独特的新闻视角往往会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一个新闻事件,从而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整个事件。这也是成功的新闻报道所应具备的特点。

二、深入基层的采访

深入群众是现今新闻界格外关注的重点。优秀的新闻通讯大都是朴实无华但内涵深刻的。如何做到内涵深刻,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深入基层,了解最广大人民的实际情况。最近中国国内“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口号正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但是生活在在大半个世纪以前的埃德加·斯诺就已经意识到并成功地践行了这一原则。

斯诺从1928年到1936 年在中国进行了七年的生活经验和采访积累,再加上他娴熟的汉语,使他成为首个深入苏区的外国记者,并且成功地采访了大量的红军领导人、战士和当地老百姓。他对当时中国苏区的报道与预见分析正是基于他的深入群众、认真观察和反复的调查采访。在前往苏区的和离开的路上及在苏区遇到的每个人都会是斯诺的采访对象。这使他得以在《西行漫记》中展现不为外界所知的苏区。在此期间,他为了提高报道的真实性,对同一问题采访了许多人,多方面的采访让他能够有机会整合他所采集到的信息,做到删繁就简、去粗取细、去伪存真,获得对事物本质性的了解和认知。

斯诺的的写作过程告诉我们,在进行报道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真正地全面了解情况,然后才能做出深入的分析。

三、不怕牺牲的精神

真相也许就在最危险的地方。追求新闻材料的真实性使得无数新闻记者想要进入新闻发生一线来采集信息。在一线,特别是战争年代,这样的渴求与欲望往往会令他们陷入险境、困境,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但是为了实现新闻人追求真实的目标,他们一定要不怕牺牲,进入事件发生最前线。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这样做要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 我可不知道。但是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交战的这些年月里, 已经有无数人牺牲了生命。那么, 以一个外国人的生命去冒险, 以求得对事实真相的了解, 还有比这更值得的吗?”在进入“红区”之前,斯诺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怀着对新闻事业的无比热爱投入到了他的创作中去。一路上在国民党的重重关卡的阻隔下,他冒着生命危险,把12本笔记,24卷胶卷带出了“红区”。采访过程中,他还遇到了瘟疫,饥荒,还曾亲自到达战争前线,近距离采访红军战士。

凭着这种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斯诺完成了异乎寻常艰难的采访,他冒着生命危险掌握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成为《西行漫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西行漫记》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在于埃德加·斯诺所具备的种种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独特的新闻选材、深入基层的采访以及不怕牺牲的的职业精神,不仅奠定了这本著作的成功,而且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新闻工作者崇高的职业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在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充实自我、完善人格、提高认知,努力是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仕生,名记者必备的素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2、吴松江,斯诺精神,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毛新,埃德加·斯诺的成功之因,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读《花树漫记》有感 篇7

读《花树漫记》,我的感想十分复杂。一是愤怒,二是惋惜,三则是与作者相同的爱物之感。

先谈这愤怒何来。“在抗日战争以前的一些年代中”,“天坛的古柏有许多株被砍伐盗卖了”,“当地的驻军将较大的竹子砍伐盗卖”,“群众在愤怒之下,索性砍掉当柴烧了”。这一句句话包含着对侵略军、对盗贼们毁树之举的多少愤恨呐!让人读后真感这简简四子——“痛心疾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整表达出那种惋惜与痛苦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美国在大力发展工业,却将工厂建在其他国家,只为不污染本国环境;日本所需用来制作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大都从中国及其他国家进口,只为不破坏本国生态。而中国呢?则是大肆砍伐树木、大肆出售木材,只为获得眼前一时利益,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啊!

作者是热爱植物的,门前屋后种植了不少植物,有很多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他想让我们深入了解国情,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回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每每看到大自然被慢慢毁灭,我的心底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我是十分热爱大自然的,家里种了不少植物也养了一些动物。每每望着它们我便会发上半天呆,呆于它们的姿态,呆于它们的动作。

西行记游记的散文 篇8

又是一年鱼跃龙门的季节,又是一场选择的盛会。夏日的热烈加上学子的热情使得这个季节特别“火。”每个人都在忙,带着希望,带着力量,带着爱,奔向梦的远方,这使我想起了去年和女儿的一路奔波。各种纷繁的考试落下帷幕,走出高考考场的女儿稍事休整便又踏上了“自招”的闯关之旅。

没有出过远门的我陪着初次远行的女儿踏上西行的列车去往兰州。女儿有一点小小的激动,我看见她随手在本子上写下了“兰州之行”四个字并标上了时刻。我却是满满的担心,因为前方是未知的一切。虽然我时常把“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挂在嘴边,但当“远方”就在路的尽头时,我的担心却把“诗”厚厚的掩盖住了……我貌似平静的关照者正在看书的女儿,尽显一个母亲在陌生环境中应有的本能。女儿却非常淡定,表示她会照顾好自己,让我休息一会儿。

贯穿东西的陇海线上有着太多的景色和故事,随着站点的停靠,上下车的人们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列车员甜美的声音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渐渐地我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流动的世界里,开始观察车厢内的旅客。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可爱的儿子到西安看望家人;一群打工的中年男人占了几排的座位,其中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他们聊着各自的经历。没多长时间“眼镜”的目光就被一个打扮新潮的姑娘给转移走了。他不再侃侃而谈,而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回应着同伴的话。我们的对面来了一位上年纪的男人,黑红的脸膛,结实的身体,花方格的短袖衫,一双夸张的圆眼睛透露着质朴,大嘴岔,嘴角流露着善良。人还没落座,话就来了:“又坐上这趟车了,又是十几个钟头。”声音中带着豪爽和无奈。听口气是个熟客,话语中得知是德州平原的,要去兰州的儿子家。我于是暗自庆幸有了同路的。

一直坐在过道对面的女孩很安静,她正低头摆弄手机。扎个短短的羊角,衣着朴素。一个精致的粉色小行李箱放在她脚下。看模样像个学生。

女儿还在看她的书,时不时用笔做着记号。我有点累了。列车不间断地在站点停靠,有人上有人下,然后一路前行。

忽然,风风火火到来的两个人引起了大家短时间的关注------原来是看错了座号,一路顺车厢找过来的。一对年龄相差不少的父子。年轻人一身崭新的衣装:纯白的T恤,元白的长裤,脚上是一双雪白的运动鞋。瘦削修长的身材,戴一副近视镜,头发是刚理的,很精神。略显稚嫩的脸上有几颗明显的“青春痘”。长者则是一件肥大而略旧的浅色长条衬衫,一条宽松的深色旧长裤,一双半旧的黑皮鞋擦得很干净。一阵忙乱,有两个人起身离开座位和“眼镜”他们站到了一起。父子俩各自坐了下来。年轻人坐在了女大学生的里面,靠近车窗。我看见他使劲儿往窗户靠了靠,尽量离女孩儿远一点,而后便一直盯着窗外;年长者则坐在女学生的对面,和一个商人模样的时髦男子同座。

车上开始供应晚餐了。女儿和我都不饿。我坚持让她喝了一点酸奶。很明显女儿累了。

我对面的“平原君”和同座吃起了碗面,吃得开心聊得尽兴,有一种说不出的豪爽,让人不禁联想到刘欢的《好汉歌》。“眼镜”一族们在分享着自带的一大包美食,每个人都嚼得津津有味,他们是出行还是回归我不得而知,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希望正在内心随着路的延伸而升腾……对过的女学生没有吃饭,大概是给家里报了个平安。后来从她与朋友的通话中得知她是在山东学医的,要回家办事情。

“哎,姑娘,咱俩换一下座位行吗?”那位坐在女孩对面的长者说。女孩先是一怔,继而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长者。

“我是说,咱俩换一下座位,换一下。”长者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你坐在我这里,换一下。”

“我的.座号就是这个。”女学生轻声但很坚决地说。我看到她白皙的面孔微微泛红。

“换一下,换一下……”长者说着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座位,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黑色双肩包。

出于礼貌,女学生把自己粉色的旅行箱换了地方,起身和老伯交换了位子。女孩脸上的微笑消失了好大一会儿。我善意的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表示赞赏,她客气的笑了笑。女孩戴上耳机听起了自己的东西,脸上又渐渐浮起了自信的笑容。

直到长者坐好,一直望着窗外的小伙子才回过脸来,清澈的目光中有一丝的忧郁。他喝了几口水,水壶很好看。长者的心终于放下了似的将头靠在椅背上眯起了眼睛。短而稀疏的一头白发,深深的皱纹镶嵌在宽宽的前额,黑黑的面庞有着太阳的印记。魁梧略胖的身躯显示出他的健壮。不一会儿,长者重新坐好,用极快的方言和年轻人交流了几句,年轻人开始在手机上写东西,放下手机他笑了,给长者轻声说了几句话。他把眼镜摘下来趴在桌子上,脸冲窗外不再说话。

长者喝了几口水,开始在包里掏东西,好大一会儿,他拿出一个红色的布包,里面用塑料袋裹着什么。他一样样都拿出来,原来是一摞煎饼。他拿出一张煎饼又拿出一小袋孩子们爱吃的辣条,撕开,均匀地铺在煎饼上,然后仔细的卷好,便大口大口地嚼起来。

列车继续行驶,沿途经过的城市已经华灯闪烁。车厢里开始安静下来。“平原君”打起了盹;“眼镜”和伙伴们小声地聊着养生话题,小男孩一家人相互依偎着休息。女儿靠在我的肩上小憩。这时我看见长者拿出一碗上好的面,一根火腿肠。两个熟鸡蛋。他把面用开水泡上,鸡蛋剥好,静静地看着东西出神……

“请问,你们这是去哪儿啊?看这孩子像个学生。”我好奇的问道。

“要去兰州考试。”

“大学面试吗?”

“啊,对”

“我们也是去考试的,真巧。我们是聊城的,你们是哪儿的?”我有点小兴奋。

“沂蒙的。”长者的回答很简短。一向健谈的我想把谈话继续下去。

“您的孩子报考的是什么专业?”

“物理吧?我不太清楚。”

“看来学习肯定很棒。他是老几呀?您的孩子都学的这么好吗?”我觉得这几个问题有点唐突。

长者轻声笑了一下:“还行吧,拿了物理和数学的什么一等奖。这不是我的小孩,是我闺女的孩子。他妈身体不好,爸爸不在家,我就来陪他考试了。这也离家太远了……不过,这个大学挺好的。”

“是啊,孩子们的理想都远大着呢。”我笑着点了点头。

长者轻轻拍了拍外孙的肩膀,示意他饭一定要吃一点。我不便再打扰。女大学生向长者投去尊敬的目光,她大概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吧?长者看着外孙开始吃饭,自己拿出一本厚厚的有些磨损的书,戴上眼镜认真地看了起来。

西行散记生命的摇篮散文 篇9

在将要进入额济纳旗的时候,前面出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这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看到那浑浊的水流,你就会想到,那是从黄土高原上流过来的。黑河,在过去,由于水流比较浅,不能承载舟楫,所以,又被人们称作弱水——这当然不会是《红楼梦》里面贾宝玉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耳”的那个“弱水”了。黑河,在进入额济纳旗以后,又被叫做额济纳河。她的长度是250公里,平均宽度150米。她是一条季节性很强的河流。到了冬天,她就会因干涸而被封冻;到了春暖花开的春天,当祁连山上的冰雪消融的时候,那条僵死的“黑龙”就会恢复生命的活力,又浩浩汤汤地翻腾起来。

我们可以想到,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7毫米的戈壁荒原上,对于生命,这一条河流将意味着什么。所以,凡是有河流经过的地方,两岸草丰林茂,郁郁葱葱;各种植物在这里聚集,生命的活力在这里尽情地演绎!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黑河,也仿佛疲倦了,她蜿蜒着穿过了额济纳旗,在北部距离额旗(额济纳旗的简称)40多公里的地方,走完了她艰难的旅途,完成了她神圣的使命,注入了居延海。

居延海,因过去匈奴族的居延部落曾经在这里居住和生活而得名。她有着27平方公里的水域,周围是密密麻麻的芦苇。如果说居延海是莽莽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那么,那密密麻麻的芦苇,就是为这颗明珠镶嵌了一条充满活力的花边!居延海,那明镜般的水面,那粼粼的波光,让人沉醉;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开阔,让人向往;这海里,不仅有鱼,而且有大量的螃蟹。我们在额旗住了三天,就有三顿饭是在吃着那鲜美而肥大的螃蟹。在戈壁滩上吃螃蟹,乍一听,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居延海,似乎是专为胡杨而存在的。在她的南面,就是黑河入海的方向,各种植物郁郁葱葱,连绵不断;可在她的北面,超出100米以外,就是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这似乎又是一个不可思议!在炎热的夏天,到了傍晚,会更加美丽;唐代王勃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更是给这辽阔而粗犷的茫茫戈壁平添了许多柔美和绮丽!

就是这样,由黑河——居延海形成了一个生命之源的水系,就像一个辛勤的乳母一样,为了这一片神奇的胡杨,为了这一片沙漠绿洲,在悄悄地灌溉着,在默默地奉献着!如果说,这一片胡杨,这一片绿洲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的话,那么,这居延海就是一个神奇的摇篮;如果说,这居延海是一个神奇的摇篮的话,那么,这黑河,就是那栓系着这个摇篮的飘带!正是有了这个摇篮的呵护,这一片胡杨更加神奇,这一块绿洲更加葱茏!

以前,黑河曾几次断流,随之而来的是居延海的干涸;一时间,胡杨的生存告急!绿洲的生命告急!人们的心头,被沉重的阴霾笼罩着!消息很快传到了最高决策层!具有一亿三千万年历史的胡杨,这古老的树种,这个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的濒危物种,面临着“生,还是死”的巨大威胁!国务院做出了重要决定:拯救胡杨!拯救绿洲!拯救生态环境!于是,黑河又翻起了欢快的浪花;居延海又荡起了笑靥一样的涟漪;胡杨,在微风中轻轻歌唱;绿洲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人们的脸上,又漾开了灿烂的笑容!

伊犁草原漫记阅读答案 篇10

每逢想起在伊犁草原上度过的日子,我心中就泛起童话般、诗一般的意境。

迷人的春天来临时,乘上六根棍马车来到伊犁草原,首先沁人心脾的是那弥漫天地的嫩草的清香。闭上眼睛,尽量扩大肺叶,这香味不像北京陶然亭玫瑰园的玫瑰那么浓郁,也不像杭州西湖的桂花那么淳厚。它,是那么淳朴,夹着泥土的芳香,裹着大地的慈爱,叫你一闻就爱上它。睁开眼睛,蓦地,眼前出现一片片畜群。那马群,由带头的公马扬鬣(liè)在前边领着,几十匹小马驹跟在母马群后边,追着向前奔驰;那羊群,静静的,就像是被牧人用笛声从天上引诱下来,飘落在草原上的白云;那驯养在草库仑里的梅花鹿,则圆睁着眼睛,在不远不近处好奇地望着过路的人。

再一抬眼,前面又出现了一处被原始杏林包围的村庄。那杏花正开得倒海翻江。我读过“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但我做梦也从来没见过竞能“闹”得这样热闹,它们就仿佛都要笑出声来。走进“杏花村”里去喝一杯吧!村里的人告诉我们,到春深夏初,这杏子是没有人吃的,任它自生自落。杏核在地上层层叠叠,往往由孩子们在游戏时敲出杏仁来,送到油坊去换杏仁油。主人说着拿出用杏仁油炸的点心来待客。这种清香酥脆的食品吃在嘴里,竞让人联想到西天王母蟠桃会上的珍品……

1、在原文中,用“_____”画出一组排比句。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我心中就泛起童话般、诗一般的意境。”是比喻句。

(2)“羊群就像是被牧人用笛声从天上引诱下来、飘落在草原上的白云。”是比喻句。()

(3)“那驯养在草库伦里的梅花鹿,则圆睁着眼睛,在不远不近处好奇地望着过路的人。”是拟人句。()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以下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在后面括号打上“√”,其余的打“×”。

(1)本文通过对草原春光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伊犁草原林木兴旺、物产丰富的喜爱之情。()

(2)本文通过对草原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伊犁草原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

(3)本文通过对伊犁春天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勤劳好客的草原人民的热爱之情。()

4、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伊犁草原春天的景色?

参考答案:

1、那马群,由带头的公马扬鬣(liè)在前边领着,几十匹小马驹跟在母马群后边,追着向前奔驰;那羊群,静静的,就像是被牧人用笛声从天上引诱下来,飘落在草原上的白云;那驯养在草库仑里的梅花鹿,则圆睁着眼睛,在不远不近处好奇地望着过路的人。

2、错对错

3、错对错

上一篇:会计学教学方法方面下一篇:钢筋工清包承包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