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通用9篇)
TOPIC
Travel journal
Reading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Part 1
The dream and the plan
一、引言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有五个基本理念:
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以上内容正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
二、教学设计理念
1、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课前任务让学生课前预习,设置课堂任务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从而细化了任务内容,激励学生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感受成功,教学进度整体把握,教学形式不拘一格。
2、实行分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在组内合作、探究,共同学习,相互促进。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教师起到“设计者、研究者、促进者、协调者”的作用。
3、以阅读材料为载体,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技能,优化阅读的策略。能够掌握基本事实,理解文章内涵,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等。
三、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英语基础,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是阅读课,学生对Skimming、Scanning、Careful reading这些阅读的策略还掌握得不够。另外,由于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因而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自信心也不足。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方法,学有所获。
2、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旅游(travel),主要讲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车旅行,主人公“王坤”以旅行日志的形式详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学生通过追随这一段旅程,探讨与“旅游”有关的各种话题,如:如何为旅游做准备,怎样选择适当的旅行方式,怎样确定旅游路线、计划或日程等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与旅游有关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会使学生对旅游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旅行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国际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些重点单词和短语;
②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③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的形式表达将来的计划和安排。教学难点:
①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especially the abiity of understanding implied meanings;
②用英语交流旅游计划,谈论旅游的行为规范、旅游工具、旅游必备品及相关旅游注意事项。
(3)三维教学目标 ①Knowledge aim: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ing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assage:journal、fare、transport、Vietnam、finally、cycle、persuade、stubborn、insist、proper、properly、determine、determined、altitude、valley、attitude、change one’s mind、give in.②Ability aim: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let them learn to use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scanning and so on.③Emotional aim:Stimulate the students’ love for nature by getting them to know the greatness of a river.3、教法分析(1)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问答法(question and answer)
讨论法(discussion)
4、学法指导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吸收、思考、理解、接受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分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表层理解是培养学生对文章表面信息的把握;深层理解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对文章主题或某一章节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而评价性理解建立在从整体角度对课文深层理解的基础上,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或自身生活,对某一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通过一学期的阅读教学,学生已初步建立了阅读的基本技能—Skimming(略读)和Scanning(查读),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
①学习新单词,预习课文,理解大意;
②利用图书馆、网络搜查湄公河和湄公河惨案的信息; ③解读文中地图信息。(2)教师准备
①把54名学生分为6组,9人一组,各组推举一名组长; ②设计好教学步骤及板书,写好小黑板。
2、具体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omment on the daily report.Step 2
Lead-in
1、Boys and girls,please pay attention to listening to me.We talked about travelling and transports yesterday.Would you like to travel to some places?(Yes.)I want to introduce a beautiful place to you.Do you want to know where it is?(Yes.)Ok.Now please open your English books and turn to Page 16.Let’s look at a picture of the place.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Trees,mountains and a river.)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river?(The Mekong river.)OK, this lesson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a text about the river,please turn to Page 17.(板书课题:Journey down the Mekong)
2、Have a student to read and translate the title of the text.3、从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出一个介绍湄公河的句子:They are Dai and grew up in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near the Lancang River,the Chinese part of the river that is called the Mekong River in other countries.从而让学生对湄公河有所了解。
3、回收课前任务:让学生根据课前搜索到的资料简介2011年10月份发生的让所有中国人都感都心酸的湄公河惨案,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保卫祖国的使命感。
4、解读18页地图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湄公河的地理位置。Step 3
Reading
1、Skimming
Go through the text and see how many paragraphs there are in the text.(Three.)
2、Scanning and careful reading
Analyze the text paragraph by paragraph.Paragraph 1:(1)第一段中出现了几个人名?分别是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Four persons: Wang Kun—the writer;Wang Wei—Wang Kun’s sister;Dao Wei ang Yu Hang—their
cousins.)
(2)寻找他们的旅游交通工具。(By bike.)
(3)是谁提出了这个想法并计划了这次旅行?(Wang Wei.)——由此引出第自 然段
Paragraph 2:
(1)从第二段中找出一个用来描述Wang Wei性格的单词。(stubborn)(2)寻找一些说明Wang Wei stubborn的句子。(Although she didn’t know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o places,she insisted that she organize the trip properly;···the proper way is always her way ;She gave me a determined look—the kind that said
she would not change her mind.)另外,从句子my sister doesn’t care about details 也可以得出用来形容王薇性格的另一个单词:careless.(3)讨论Wang Kun的性格特点:careful and consideate.(4)Find ou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ong River:the source and the altitude.(5)除了source and altitude,他们还了解了关于湄公河的哪些信息?
——由此引出第三自然段
Paragraph 3:
(1)他们去哪里查信息。(the library)
(2)通过查阅资料,他们发现去湄公河旅行,沿途都可以看到什么?(glacier、rapids、valleys、waterfall、plain、etc.)
(3)湄公河最终流向何处?(The South China Sea)
Step 4
Discussing
(1)小组讨论选择各段的main idea。
①Wang Wei insisted on finding the source of the river and beginning their journey there.②From the atlas,they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Mekong River.③The writer and his sister finally got a chance to take a great trip.(Suggested answer:③—①—②)
(2)引导学生:我们本单元学习的是游记,通过阅读本文,大家觉得这篇文章作者写的是他们旅游的过程呢还是他们旅游前的准备?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之后引出本文的sub-title:the dream and the plan.(3)带领学生参照板书,回顾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4)Read the text quietly as fast as possible and do the following true-or-false questions.①Dao Wei ang Yu Hang graduated from a college in Kunming.②They got the chance to take a bike trip when they were in their college.③Wang Kun dialikes his sister because she can be really stubborn.④Wang Wei was well prepared for the journey.⑤The Mekong River begins in a glacier on a Tibetan mountain,the water there is clear but not cold.(Suggested anwsers:T、F、F、F、F)
Step 5
Summing Up
Get students to know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and the blackboard design.Step 6
Homework
关键词:高中阅读,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引言
高中英语阅读课通常被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第二课时,教师挑选文本中重要的语言点,进行语言点的讲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对文本内容普遍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课文选材较陈旧;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个单元的阅读理解课的教学流程较为相似,教学过程一般是“理解文章大意—分段细节理解—阅读理解练习—总结”,这种教学过程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育部2003)。
针对目前阅读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认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是一种快乐学习;建构主义也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阅读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讲授者、示范者、启发者、管理者、指导者、合作者、咨询者、商谈者和鼓励者(Lan Tudor 1993)。笔者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执教了一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中阅读文本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的阅读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中西方具有幽默特色的名人的了解,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不同文化中的幽默。
2. 能力目标:学生运用学过的对人物生平描写的各种句型介绍谐星,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学会去发掘、感受幽默,能够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幽默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并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各种句型;
2. 学生通过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展示任务。
(三)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 umor的单元话题是“英语幽默”,“幽默”可以理解为:一是指某事物具有的可笑或喜剧性因素;二是指看出、欣赏或表达喜剧性事物的能力(教育部2007)。该单元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表现幽默的不同方式,引起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阅读文本A Master of Nonverbal H umour主要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人生经历和成就,他在无声电影里的精彩表演,尤其在著名影片《淘金记》中,他运用滑稽、夸张的动作表情,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体会社会中底层阶级的艰辛生活。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幽默的理解不同,表现幽默的方式也会不同。
(四)学习者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高一新生已经适应了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并且有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型的积累。这堂阅读课主要是通过介绍卓别林的人生经历和成就,让学生体会中西方不同的幽默方式。由于丰富的课外活动及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经常可以听到或者看到中外幽默大师的精彩表演,对内陆、香港和台湾的谐星特别熟悉。因此,笔者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由发挥,对自己喜爱的谐星进行介绍。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要求学生分组,选择一位共同喜爱的明星,分工合作进行介绍,同时鼓励他们把一些经典的幽默剧表演出来。
二、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wo jokes in the warming-up part on P17 of the text book.
Question 1:Which one can make you laugh?And why?
Look at the chart on P17 of the text book.
Question 2:Do you know some humorists in China?Give some examples.
设计说明: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幽默,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教师又可以了解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第二个问题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他们所知的幽默大师,以考查学生对中外幽默大师的熟悉程度。
Step 2: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by filling the blanks.
Para.1 Comment on Charlie Chaplin
Para.2 Charlie’s own life
Para.3Charlie’s character—the little tramp
Para.4How the little tramp made a sad situation entertaining
Para.5Charlie’s achievement
设计说明:笔者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由于第一自然段的概括比较难,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给予一些引导,帮助学生归纳。
Read Para.2/3 and do the exercise 1 on P19
设计说明:学生对前一部分文章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阅读时快速找出相关细节信息的能力。该部分设计为填空题是因为有了题干的提示,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相关的信息。
Step 3: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show their presentations of humorists abroad or in China.
Group 1:Introduc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Rowan Atkinson who acts Mr Bean.
Group 2:Introduc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Stephen Chow from Hong Kong.
Group 3:Introduc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Wang Cho Lam from Hong Kong.
(They can use some expressions from the passage.Then ask students to vote for the best group,judging from their performance.)
设计说明: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展示十分精彩,用英语流利讲述的同时展示了他们分工合作找到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这是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最好机会。在三组学生展示完后,由学生投票选出展示效果最好的一个小组,在投票之前,教师要说明评价标准,例如,口语介绍是否清晰流利、PPT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介绍的内容是否包含课文的一些句型和词汇等。学生用心准备的展示材料得到同伴的认可,也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最大的肯定。
Step 4:Summarize students presentations and their performance.
设计说明:教师的总结非常必要,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才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应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做得不好,需要改进,以获得进步。
课外作业:Textbook P20,exercise 2.
三、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
这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上课之前,笔者让学生自由组队(笔者也做一定的分组指导,如鼓励个别口语较好的学生带头,与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组队),选择一位他们喜欢的谐星进行介绍;并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分工合作、搜寻资料、整理课件、编写讲稿等,挖掘谐星的艰辛成功之路及他们的代表作。
(二)教学节奏
这堂阅读课节奏紧凑,在知识输入之后紧接着让学生输出,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但是,时间掌握得不好,学生准备好的一些图片或视频因为时间的关系只展示了一部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限制展示时间,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教学效果
在上课前,当听到可以自由做展示时,学生都跃跃欲试,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对文章进行预习后,学生掌握了部分介绍人物的句型并将其运用到了讲稿中;通过了解幽默大师卓别林的经历和成就,学生深切感受到成功的不易。虽然在做演示时,个别学生显得有点胆怯,刚开始不敢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英语,但在教师的鼓励下最终能够大声朗读。教学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在公众场合讲英语的信心。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7.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學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中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二、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三、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
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2.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主张适应各类体裁的阅读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使各种有用信息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方面,这种教学设计克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弊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3.它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Cognition)就是通过学习过程的感知、领悟、推理及转化,从而实现对学习信息的了解、发现、知晓和理解。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信息网络结构,即已有的全部观念的内容及组织结构。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它将学习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并进一步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
一、课程背景简说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英语报刊阅读”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而开设。阅读往往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难点,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快乐阅读尤为重要。报刊阅读区别于传统的教材阅读,报刊上的文章与时俱进,题材丰富多彩,难易适中,再加上精美的插图,学生阅读时热情高涨,兴趣和主动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报刊阅读课程的选材主要来源于21世纪英文报,根据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精选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同时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感兴趣的英语文章,作为课堂阅读材料与大家分享。“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旨在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学生喜欢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时通过课堂上各种活动情境的创设,给学生营造积极、开放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知不觉得学习,既孵化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又激发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
二、课程案例描述
英语报刊阅读本节案例课的精读材料选取有关电子阅读器的文章。选择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部分:快速阅读 Fast reading
Step1.根据图片,找出与图片相关的新闻标题。在学生已经提前预习报纸内容的情况下,本环节以自由抢答的方式进行,检查他们是否对报纸的内容有整体的认知。
Step2.给出五篇时事新闻,规定了阅读的时间,然后以4人一小组的形式抽一组题回答。选出的这五篇新闻的趣味性比较强。题目形式包括连线搭配,判断正误,翻译等,题目不是很难,都是有关新闻中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等。以小组抽取题目的形式增加了悬念及小组竞争性。小组成员在拿到题目后,需要互相之间合作完成,此时,学生的状态都很积极。
第二部分:细节阅读 Detailed reading
Step1.阅读文章,找到关于四种电子阅读器的信息,越快越好。本环节的任务是填写一份表格,表格中内容包括了四种电子阅读器的重量,大小和特点,同时也清晰的展示了四种阅读器性能的比较。这为后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器并阐述理由时,学生们就会有话可说,理由也比较充分。
Step2 再读文章,回答问题。问题关于电子阅读器的定义,用途和家长与学生对它的不同看法。更深层次的让学生理解电子阅读器的作用,以及其优缺点,让学生能更理性的看待电子阅读器。
Step3小组合作。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们已经理解了电子阅读器的优缺点,以及家长为什么会与学生持有不同的观点。本环节需要组内2名学生分别扮演孩子与家长,就需不需要购买电子阅读器的话题,自编自演一段对话,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并且达成共识。
本环节需要学生整合之前练习中的知识,并且表达自己观点。小组成员之间要讨论并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层层推进下,这个环节有了复习整合及提高的作用。
三、课程反思追叙
要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那样:“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每周一次的报刊阅读课,时间有限,如何在短时间里促使学生主动高效地去阅读英语报刊文章,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深思熟虑,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难易适中的文章。让学生们自己寻找课堂上的阅读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和同学们及老师一起解决自己挑选的英语报刊文章上的阅读障碍,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还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的学习潜能。但这样操作的同时,教师事先应该过目学生所推荐的阅读材料,并根据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或教学拓展,在老师的引导下,会让学生觉得英语的阅读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那么学生自然会发现英语阅读的乐趣,英语阅读能力必然能够提高。
创设情境,交流互动。情景教学意在给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的学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并使用英语。完整逼真、易操作的情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其次,创设情景要注意其整体性,呈现的内容要与中心内容相关,避免创设单个情景。教师创设的情景应具备真实性,不能是不切实际的。这节课所创设的情景就是根据学生都会遇到的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安排学生自编自演与父母间的对话,简单易行的情景,对学生交际语言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组织小组活动,拓展思维。很多学生在面对新内容时,都会有点望而却步,小组讨论完后,明显感觉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可以展开沟通与交流,过滤出精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小组活动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Ⅰ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以马丁路德金逝世的日子为主线,运用过去进行时讲述了人们能记得自己在某个重要的日子或重要的时刻正在做的事情。通过文章,学生了解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并且从中体会过去进行时在阅读语篇中的应用。ⅡTeaching Content: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ⅢTeaching Targets: 1.to know the dates of some events and their background;2.to master a reading skill---find out relative information.ⅣTeaching Points: 1.help students read in three steps;2.find out key words which connect questions to the text.Ⅴ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English book in Grade8, relative papers ⅥTeaching Procedures: Before-reading 1.Warming up(5 mins)
①write some important dates for you in your daily life;
②talk with your partner about the important dates for Chinese.(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小讨论,让学生对即将要阅读的内容进行初步判断和揣测,由考虑个人重要日子转为国人的重要日子,使学生情感得以提升。)2.Presentation(5 mins)
①play a short film about Martin Luther King’s speech;②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martin.(设计意图:通过短片及简要的人物介绍,学生进一步确认文章的主要人物以及背景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3.Reading aids(4 mins)
①pick out words that students may not be able to read;②students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se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Martin Luther King
Memphis
Robert Allen World trade center event silence recent destroyed terrorist astronaut history April
September
October
July While-reading 1.General comprehension(12 mins)① play the tape, 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s: A.Match the events with the correct dates Dr.Martin Luther King was murdered
September 11,2001 Yang Liwei flew around the earth
April 4,1968 The world trade center was destroyed in new york
July 20,1969 Man walked on the moon for the first time
October 15,2003
B.Giv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磁带,给学生提供语音上的帮助,通读全文后,学生掌握整体大意以及各段的主要内容)(注:学生通读全文后,给学生3-4分钟思考的时间,概括每段大意时由每组负责一段,在对a问题提问时,注重找到相关答案的方法讲述,而在对b问题提问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加以完善。)2.Detailed comprehension(10 mins)
①Read again and find answers to each questions.How many important days are there in the text? A.One
B.Two
C.Three
D.Four Where was Martin killed? A.Memphis
B.New York
C.World Trade Center
D.China Which is true in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Yang Liwei was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B.World Trade Center was destroyed on July 20, 1969 C.I was a bright, sunny day when martin was killed D.Robert and his friends walked home angrily on April 4, 1968(设计意图:通过细节阅读,确立理解目标。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词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在回答此问题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并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以及自己在解题时是怎样将题目与相关句子联系起来的,即确定题目与文章的连接词)
3.Target reading(3 mins)Underline important phas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one of +adj 最高级+名词复数
最……之一 hear about
听说
in silence=silently
安静地 take place=happen
发生
一.词汇教学与高中英语阅读课
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学好英语,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关键。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无论学生的语法多么熟练,发音多么纯正,没有词汇都无法进行有效地交流。这点也不可避免的体现在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文章综合信息的能力等。
除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外,在中学的阅读教学中,也必须重视词汇教学。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新课程的教材中生词量大,大部分生词都被涵盖在了每单元的阅读文章中,这足以说明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过程中词汇的重要性。要大量阅读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要拥有大量的词汇必须大量阅读。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在教学实践中词汇量的大小从侧面上决定了阅读理解的程度。对于阅读理解题,一句话或一篇短文中。只要有几个生词很可能就会影响一句话或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词汇量小不仅限制着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最重要的是影响学生们阅读的信心。相应地,词汇量越大,阅读面越广,视野就越开阔,阅读理解的准确度也随之提高。阅读兴趣也就越大。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正稳步提高,在高考中已经占到40%。
二.当前高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问题
词汇教学是贯穿于整个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词汇处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词汇教学相对较少,很少受到重视或没有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高中英语30多节阅读课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只有两节课直接涉及到了词汇教学,连总数的10%都不到。
进行观察后发现.课堂教学过程基本都是由以下环节构成:lead-in-+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直接进入reading环节,整个reading的过程基本不涉及到词汇教学。这些课堂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从课本后面的《各单元生词和习惯用语》中,可以看出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有超过20个生词。在所有阅读课堂所没有涉及到词汇教学的阅读课型案例中,生词在上阅读课之前都经过“处理”。其中有25节也就是近90%的是通过“早读学生预习”的:有2节,即7%的案例是在“第一课时wanning-up”中解决的。还有l节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即3%的案例“是学生自己预习解决的”。
从观察的结果看。大部分的老师都是通过早读解决生词的。“早读解决生词”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是老师或录音材料领读正音。然后学生自读,记忆,占71%;二是学生自己先试读,然后老师或录音材料领读正音,然后学生自读,记忆,占ll%。三是老师领读并讲解部分单词,占4%;四是完全有学生自己预习。占14%。
那么,占71%的第一种方法——学生自读掌握生词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在某校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4,reading:A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课后词汇表中涉及到本阅读文章的生词共有35个,包括打三角符号的词三个(三角符号表示该词不在大纲要求内)。这三个有三角符号的词分别是:crack,survivor,miner,其实这三个词都是高频词。该校早读为20分钟。在早读开始时,先由老师领读一遍,然后学生自主预习记忆。整个早读20分钟,教师都在教室观察,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2个小时之后,在英语课上,对这35个生词进行了听写。听写的方式是由教师读英语单词,请学生写出英语单词并注出汉语词义。两个班级共96人。
三.有效提高高中阅读课词汇教学质量的对策
阅读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技巧。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和掌握语篇所承载的语言知识。但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理解文章,在课堂预习、学习词汇的基础上,在不分散阅读中心的前提下,课堂中适当的词汇教学是必要的。对于那些就学生的认知水平讲比较难的,学生通过上下文很难猜测其词义的词汇,或是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在课前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先行处理。根据词汇的特点以及他们在阅读材料中的必要性.可以灵活应用适当的方法。
1.如果需要处理的词汇较多,可以对需要强调的词汇集中强化。因为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将需要强调的词汇和其英语解释(explanation/definition)同时出现,让学生做配对练习。这样不仅复习了词汇,也训练了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2,reading:弧eRoad To Modem English的教学中,由于本单元生词较多,可以在课前用配对的方法进行集中强化。
2.图片帮助法。对于一些用文字解释比较麻烦,或用文字解释很难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词汇.可以借用图片帮助。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2,reading:neRoadTo Modem English为例。像identity和lorry这一类的词用英语释义比较麻烦,可能释义比原词更加难懂,而用汉语解释则失去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如果用图片帮助释义则有很好的效果,学习记忆的效果也会很好。学习identity完全可以用一张身份证,而lorry则可以用一张卡车的图片,这样学习者就会很容易的记住这类词汇。
3.句子语境暗示法。将比较难的单词放在比较简单或能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句子中,让学生推断词义。这样学生对词汇的使用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2,reading:TheRoad To Modem English的生词actually为例。Actually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词汇,用英语释义法比较困难,而如此抽象的词汇使用图片帮助法等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可以用句子语境法在读前解决。
4.猜词游戏。猜词游戏可以用在阅读之前,也可以设计专门的环节进行。课堂中常用的有词语接龙,背猜单词,词义竞猜等方法,对学生加深理解词义有较明显的效果。如词语接龙,可以让一组学生报中文,另一组学生讲出英文,然后互换的形式来进行,以巩固词义。背猜单词,词义竞猜则可将学生分为两大小组,然后报出单词中文意思,让小组成员抢答出正确英文单词,以正确率高那组获胜。通过游戏的过程记忆词汇,能使得学习过程更为轻松愉快,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生词填空。老师将课文改写,其中设计一些空格,让学生在这些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本单元生词。这项活动主要在读后活动中使用,有时用来检测学生预习生词的效果也很有效。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Reading:A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如需复习cracks,smelly两词时,可设计如下填空让学生在读后进行巩固:Fromthe——of wens a gas come out.
6.分散突破。将比较难的词汇分散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可使难点分散突破。如将对文章理解有困难的词汇,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此方法在课堂具体实施时可与以上五种方法相结合,根据阅读文章的重难点灵活运用。
阅读教学的原则
探索学生的背景知识
学生的背景知识影响阅读理解(Carrell, 1983, Carrell and Connor, 1991)。
教师可通过设置目标、提问、要求学生预测阅读内容、讲授文章结构等方法激活学生背景知识。
如果学生对阅读文本不熟悉,教师应当提供背景知识。
构建强大的词汇基础
作者认为,基础词汇应该公开讲授,低频词则应当通过文本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Levine和Reves(1990)通过研究发现,学生阅读学术文本时更容易猜出专业术语的意思,而非普通词汇。
Nation (1990, p4)建议教师在讲授词汇前,问三个问题:
1)我学生需要了解哪些词汇?
2)他们如何才能学会这些词汇?
3)我如何检测他们是否学会了这些词汇?
为理解而教学
监控学生的理解对于成功阅读至关重要。该监控过程包括,帮助学生检验阅读预测是否准确,当学生无法理解意义时,是否作出调整。
作者认为,学生应当与同伴或教师讨论,他们采用了什么策略来帮助自己理解。
Beck, Mckeown, Hamilton和Kucan(1997)建议采用“质疑”作者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且该方法应当在阅读中而非阅读后使用。该方法要求教师演示如何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问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作者在这里到底想表达什么?作者暗示了什么?作者在说什么?作者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作者是否解释清楚了?”等。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教师必须平衡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理解阅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流利阅读,而非快速阅读。作者认为这里的标准是,学生每分钟阅读200字,能理解70%的内容。
要让学生逐渐摆脱对词典的依赖。学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分析和合成阅读的内容,而非把目光聚焦在表面的词汇上。
教师要记住:阅读的兴趣在于拿到一本书能够读懂,而非挣扎在阅读的各项任务和练习中。
教授阅读策略
策略性阅读指的是学生不仅知道使用什么策略,也知道如何利用和综合利用各种策略(Anderson,1991)。
一个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边读边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听别人的阅读思维过程来学习如何阅读,教师也可以进行演示。
鼓励学生将策略转换为技能
策略与技能的区别是:有意识的使用则为策略,无意识的使用为技能。当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和练习具体的阅读策略,这些策略就已从有意识转向无意识,从策略转向技能。
在教学中构建评估
量化评价包括阅读理解测试,已经阅读速度的数据。
质性评价包括让学生撰写阅读日志,填写兴趣调查和阅读技能的使用情况等。
教师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First-reading采用自上而下模式, 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 (Goodman) 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 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 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 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 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 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 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 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 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 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 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 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 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 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 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 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 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 因此, 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 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 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二、Second-reading采用交互作用模式, 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 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 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 (即图式) 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 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按图式阅读理论, 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 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 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 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 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借助内容图式, 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没有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
总之, 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 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三、Post———reading采用自下而上模式, 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 (从底或下层) 识别开始, 逐步弄懂 (在顶或上层) 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 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 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阅读理解的问题, 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 通过阅读, 可以学习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语言知识, 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 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
实践证明, 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 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非常恰当的。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它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 它将学习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 并进一步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摘要: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 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 在阅读教学中, 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阅读达标要求,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水平, 进而提高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阅读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99-01
阅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各种考试中,阅读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那么对于我们外语学习来说,情况更是如此。阅读是学习一门外语的主要途径,也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中学阶段英语的教学及学习也主要以阅读为主,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相关的语法项目,和语言现象(词汇,句型)。因此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就至关重要,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更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保证。
然而由于在实践教学中,课文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这样是整个课本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教师一位的进行语言灌输,这样一来占据课堂大多时间的课文教学和学习就极大减小了教学的效果。
为了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在平时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读前预测
目前所采用的各种版本的英语教科书,在文章的选择和设置上话题多样,内容丰富,使学生学习语言和了解社会各个方面极好材料。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对每个单元话题产生兴趣,在做阅读前,让学生根据单元话题,课文标题,及课文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比如在学习新课标选修7Unit 3 Under the sea 课文 Old Tom the killer whale 时,首先让学生预测本课的写作手法(文体)—anecdotes(轶事)。预测文章内容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展开想象,因此对于学生的预测应以鼓励为主。
二、读中从大到小理解
在读中要先进行以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线,甚至段落大意为主的目标性阅读。阅读时给出指导性的问题,应从易到难。比如在讲述Old Tom the killer whale 这篇课文时,首先在同学预测的基础下,提出课文中的讲道几件奇闻轶事,分别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在学生把握文章框架和大意之后,对文章中精彩的段落,或句子进行细读,可以先让学生寻找精彩段落或句子,学生先理解欣赏,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A few minutes later,there was no Tom, so George started beating the water with oar and there was Tom, circling back to the boat,leading us to the hunt again.”这段描述生动的表现出捕鲸人和鲸鱼的关系,正如同自家的宠物狗和主人一样。当Old Tom(虎鲸)不见时,捕鲸人怎样召唤他回来?——beating the water with oar正如主人吹着哨子召唤自己的爱犬。细节之处理解应用心去体会,联系生活,从而与作者有心灵的交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时刻——语言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只有用心去体会才会感觉语言的美。
三、读后信息应用
学完一篇课文后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或联系实际写读后感,课文对自己的启示等。读后任务既是对文章的升华,同时学生也需要再次细读课文,从中获取信息和灵感。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能使用文章中原句,对多个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起到炼句作用)。比如在学完课文Old Tom the killer whale 学完后让同学分析Old Tom 和捕鲸人的亲密关系。
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文,和以前所学旧知识,或学生生活相关信息和知识相关联,寻找学习课文的突破口,导入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认真研读文章,设置课堂脉络问题,从浅入深,层层深入。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性,切记流于形式(如,问题信息寻找——信息推理——信息总结)。再有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要考虑到问题的可操作性,同时又有延展和启发性。最后,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新课程理念。
总之,阅读课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轻理解而一味的讲解词汇的用法,而应该在把握主题和写作主线的前提下去感受一句话甚至一个词的使用方法,从而使阅读课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曹明杰.基于情感教学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考试周刊,2009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宗旨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是我国第一份面向中学生的英语时事周报,它以时事文化为主,安排了校园热点、文化知识、休闲阅读等内容,文字浅显地道,文章短小精悍,兼具时效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适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报刊阅读课是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英语教学的一个特色,我创建的“报刊阅读”模式 以阅读报刊为载体,利用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将其分解为联系教材的导入环节作为阅读的铺垫;报刊阅读作为核心环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然后师生一起解读,获取信息并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这是报刊阅读的主要环节;最后是总结提升,主要体现学以致用。下面就报刊教学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理论依据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人的70%以上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所获得。“阅读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makes a ready man;and writing makes an exact man.)阅读和表达(讨论交流、谈话、写作等)是人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自主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是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素质。
英语自主性阅读,能给学生足够的语言“感知”和“体验”;能给他们足够的语言“输入”,以促进他们的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能实实在在地给他们以 1 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伴随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的听、说、写等能力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自主性阅读,既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课题研究,既基于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又基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和教师状况的实际,有助于我国较大范围内英语教学的现状的改变,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实现英语教育的价值。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而英语报刊以它独特的优势满足了《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要求。
21世纪报社的TEENS英语报刊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贴近时代、语言鲜活、能适应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学习和欣赏。阅读该报能够有效地弥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用渠道。通过指导学生关注报纸的不同版面形式和丰富内容,并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分析和通读,使学生能够较快把握文章脉络和结构,获取有效信息,进而理解和体会报刊文字传达的主旨大意和深刻内涵。
报刊教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培养其英语阅读的兴趣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把握文章脉络和结构,理解和体会报刊文字传达的主旨大意和深刻内涵,拓展话题,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基本程序
一堂好的课堂如同一部好的交响乐曲,报刊阅读课也是如此,即高质是全体学生高质量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高效是教师在有效时间内高水平的完成教学目标,高质是教学的灵,高效是教学的魂,两者相制约,高质主要体现在备课与课后,高效表现在课堂上,高质高效在课上相辅相承、融为一体,构成一部 和谐的课堂教学交响乐。
1、导入— 铺垫环节 人们读报往往都是先看自己最喜欢的版面,比如娱乐新闻,时事新闻等。所以可以问学生:哪一篇文章是你最喜欢的?怎么样选择你最喜欢的文章?目的是激发兴趣并指导阅读方法,通过标题、图片来预测文章内容,进而决定是否细读。
上课伊始,引导全体学生轻松愉快地步入学习新内容的大门。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导入,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但总的原则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自然的进入共同探索的课堂。
导入部分,还可以采用“快速抢答”的方式。英文报纸上的内容原汁原味,文章中蕴含了很多美国俚语和成语。通过“智力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抢答幻灯片中所给成语或俚语的中文含义,再自编一个情景造句。学生又学到了教材中没有的地道的美国和英国的生活俚语,大大了激发了他们的外语学习兴趣。
总之在导入部分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兴奋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教学情境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让学生感悟情境,一类是让学生体验情境,这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确定。在报刊教学中也是如此。
2、主旋—核心环节
(1)阅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阅读,阅读方式有导读、范读、畅读等。
交响曲的主旋是紧紧围绕乐曲的主题展开的,在千变万化的交响中,主旋律始终不变,尽管有时重奏、变奏、协奏,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的主旋是课堂教学,课堂是由50多种个体思维,100多只眼神,活生生的动态因素的组合体,它的复杂性、不定性,远远超出交响乐,因此,建构随机、有序、和谐、即兴的教学结构是开创高效课堂教学重要内涵。
(2)解读:包括理解、翻译、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作者情感态度的研究及对一些语法结构的剖析等,联系课标教材,由教师进行解读。
当然作为教师,首先得端正学生对报刊阅读的思想认识,注意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防止阅读流于形式。其次教会学生怎样阅读英文报刊,提供报刊常用术语,介绍报纸的版面内容,或提供必要的阅读背景。再者教会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查读法,猜测法,略读法等。比如拿到一份报纸通常通过让学生阅读导读部分和浏览报刊文章标题来了解报纸的主要内容,然后让 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细读研读。因为报刊的文章内容和题材都非常丰富,有时必须教会学生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对于时事报道或叙述性的文章,注意抓住标题,采用提问式阅读方法;对于科普或者应用说明文注意文章的层次和逻辑结构;议论文注意作者的观点、意图及评论。
3、尾 声—升华环节
这一环节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问题讲解升华,一场精美的交响乐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同样,一堂课上完后,并不是教学的结束,成功的执教者,往往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延续下去,并盼望下一课的到来,为此,设计好结束语至关重要,要有教学的生成与结束前的质疑。
报刊阅读课可以以本期报纸的主题为升华点,让学生感悟;也可以以某篇文章的内容作为拓展点,引发学生思考。总的原则是:充分拓宽探究问题的思路,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创造生成。
4、谢 幕—延伸环节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以及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学优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学困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 4 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多鼓励引导,少批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课活起来,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以上是笔者对报刊阅读课堂模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几年来的报刊阅读课使教师和学生收获都很大,了解了最新的消息,拓宽了视野,更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接触到了最时尚的英语和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扩大了词汇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提供给学生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阅读速度明显提高,同时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探12-05
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10-06
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的特点及教学策略09-1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11-20
初中英语课中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06-20
b5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10-07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10-01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