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精选9篇)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篇1

摘要:长期以来城市公共物品是一个城市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城市公共物品却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进行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实现城市居民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界定、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 公共物品 对策

一、理论界定

“公共物品”这一概念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于19在其博士论文《公平税收》一文中正式提出的。而再次正式使用此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认为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布坎南在《民主进程中的公共财政》一书中也强调了公共物品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的不可分性和排他性。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也指出“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除此之外,他还指出,有些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会产生拥挤性,如道路、公园在消费者达到一定人数时就具有拥挤性。

(一)城市公共物品定义

关于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几乎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就其本质来看,他们的观点又都具有一致性,只是在侧重点方面存在某些差异。比如,邢福俊认为,所谓城市公共物品,是指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城市内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我们可以根据各位学者对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把本文的城市公共物品界定为:是指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它包括地方教育、公安、消防、公路、桥梁、航空设施、公共交通、供水、废水处理、内河航道、港口、水源、固体废弃物与有害废弃物的处置设施、公共建筑与庭院、通讯系统等等。可以说,城市公共物品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公共物品城市特征

通常来说,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征:

一般特征即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城市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对于一种纯粹公共物品来说,任何一个人为了消费而实际可以支配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特殊性即空间性。城市公共物品的空间性是指这种公共物品尽管对于新来的居民无需耗费更多的成本便可以获得其收益,然而这种收益却局限在一个社区中,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这个地区内的居民可以受益,而不在这个地域内的居民则不受益。

二、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一)主体选择单一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和一般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对治安设施、环境与卫生设施、防洪防灾设施、文化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往往鞭长莫及,由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性,通过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其结果直接表现为市场失灵,通过政府供应公共物品以弥补市场失灵。因此,提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便成为城市政府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

(二)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不足

一般来说,要先提供基础设施产品,然后才能提供别的公共物品。具体来说,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是安全需要(警察和消防)、社会需要(公园、公墓)、个人需要(图书馆、活动中心、游泳池)、成就需要(高尔夫球场)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博物馆、歌剧院)。如下图所示:

但目前有些城市政府一味追求公共物品提供的第三层次(如公园、草坪的供给)及以上层次,而忽视了作为第一层次的街道、供水、排水与燃气等基本服务,从而阻碍了该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E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束缚了城市经济的腾飞。

只有在第一层次的公共物品的提供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才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以上层次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三)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来源不足。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篇2

1 农村公共物品及其属性

公共物品根据其词条定义, 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 与私人物品这一概念相对应。萨缪尔森认为:“公共品是指这样一类商品, 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 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共享。”由此可见, 公共物品是效用普及大众的、非排他的、不可分割的一种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或服务, 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的著名论断, 可将公共物品划分为以下两类:公有公益物品 (纯公共物品) 、公有私益物品 (准公共物品) 。这两类物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是一种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准确地对其进行明确的划分。共性在于二者皆属于公共物品范畴;个性在于二者的公共性程度不同。广义的纯公共物品既涉及到物质方面, 还涉及到精神方面, 例如涉农法律法规、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农业信息服务、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治安, 还有传统的民兵训练等, 这类公共物品由于其特殊性, 必须由政府来进行供给;准公共物品是指涉及一部分人利益的, 不能由个别农户所承担的那部分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小区域治理、农村电网线路改造、特定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养殖技术、公共牧场渔场、农村教育等。这类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相对来说更为灵活, 政府不再成为唯一供给者, 农户、乡村组织和市场均可以提供。

2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现状

2.1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

近年来, 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整体上呈现出量少、质劣的现状。我国农业投入的不足, 就物质层面上的公共物品来说, 具体表现为:事关农业生产发展的道路交通、水利建设、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不足;事关农民日常生活的医疗服务、教育、法律咨询服务、文化娱乐场所等设施不健全。此外, 精神层面上的农村公共物品也极其短缺。如事关农村整体发展的长远规划、发展图景等宏观战略不清晰;事关农业增产创收的科学技术、养殖技术、农业信息推广等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事关村庄发展的公共资金、财政支持、税收制度、农村基层管理部门服务意识等也相对滞后。

2.2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格局已由单一格局转变为多元格局, 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结构。多元供给主体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 在实际供给中容易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与紊乱:供给与需求呈现错位偏移, 农民的需求得不到相应的反馈, 供给无效、强制供给和需求不满等情况频出。特别是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供给严重失衡, 长久以来, 人们普通重视物质层面产品的供给, 而疏忽精神层面产品的供给, 硬件多、软件少, 重数量、轻质量是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真实写照。此外, 新公共物品供给需求 (养老需求、教育需求、安全需求) 严重不足, 老年人口、儿童及青少年、妇女等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满足。一些乡镇政府机关喜好做一些“面子工程”, 一味追求政绩而置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于不顾, 政绩工程较多, 事关农民生活的实质事情做得较少, 致使涉及政治利益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剩, 而必要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2.3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下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 效率是衡量结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效率低下、甚至无效在实际中都不具有现实意义。在政府办事情愈发精简高效的今天, 我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却普遍低下, 主要表现为:本来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实际上往往由乡镇政府进行承担, 这势必会造成乡镇政府财政资金、公共资源的紧张, 同时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财、物的短缺势必会造成供给效率的低下;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的纯公共物品转变为由农户或农村组织等第三方社会群体机构提供, 第三方社会群体机构由于其特有的不稳定性及掌握资源的片面性, 势必没有政府提供有优势, 极大地降低了其供给的效率;本来应该由政府和第三方社会机构联合提供的农村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由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不协调、信息的不完备等, 极有可能导致供给实施进程中, 政府承担了第三方社会机构应有的责任, 第三方社会机构承担了政府应有的责任, 进而造成供给权责不清, 供给效率低下。

2.4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成本过高

农村公共物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 由于其特殊性, 其供给模式、供给方式和供给主体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不同的供给成本。纵观农村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比, 传统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由于既定利益主体的限制往往导致供给成本过高, 公共物品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市场流通到最后分配, 各个环节中都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也无形中增加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 那就是农村居民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城市部分公共物品的资金。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主要由政府统一配置, 政府从人民那里取得税收收入, 再划拨用于公共物品的专项财政资金, 进而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配置。在政府进行配置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城乡供给不均、不公平的现象, 城乡二元供给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成本。

2.5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滞后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极强的时令性和季节性, 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时效要求较高, 对于关乎农业生产的重要公共物品, 比如农药、化肥、种子、养殖技术等, 如果供给滞后, 会造成供给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 对正常的农业生产造成至关重大的影响;对于关乎农村社会安全的重要公共物品, 比如治安和消防等, 如果供给滞后, 会使正常的村庄生活秩序陷入紊乱的局面。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滞后还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一种公共物品往往与其他公共物品相互关联, 某种公共物品供给滞后, 相应的会影响其他公共物品供给的步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滞后, 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不能及时满足农民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还会引起广大农民的不满。

3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的形成机理

3.1 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渐突出, 得不到合理的协调

纵观近代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不断变迁, 大体上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占主要地位。我国农村依旧沿袭着社队时期的做法: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 生产公共物品的物质成本由制度外收入——“三提五统”及“一事一议”的各项临时收费、摊派来提供, 人力成本则是由农民的义务劳动来补偿。这种机制简单粗暴地为公共物品供给提供了一个固有的思路和模板, 但是没有解决供求不匹配的矛盾。由于决策的制定者往往是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政府官员, 缺乏公共物品使用者——农民的参与, 决策就不能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的呼声, 从而出现一刀切的失灵状况。长此以来, 需求和供给长期脱节, 需求一直得不到重视, 就会致使供给低效。

3.2 供给渠道单一, 无法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高标准需求

公共物品由于其特殊性, 其供给质量、数量和时效至关重要, 因此供给这类产品的准入门槛比较高, 一些第三方机构由于其资质、规模和受政策条件的限制, 难以成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 政府仍是公共物品的单一提供主体, 这又决定着供给渠道的单一。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 有限的资金用到无限的事情上去, 对政府所提供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有一定的局限。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 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人们不只需要吃穿住用行等必备方面的物品, 还需要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 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所以对公共物品的质量和品种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在这种情况下, 单一供给渠道的力量显得愈发单薄。

4 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研究

4.1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加大城市支农、以工补农的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

乡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只有农民富裕了, 手中的钱多了, 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才会充足, 政府有钱了, 才会有更充足的资金去提供公共物品。一直以来, 我国城乡发展失衡, 乡村经济发展较之城市严重滞后。在过去, 一直是以农补城, 农业发展支撑整个城市建设。现在, 我国城市发展迅速, 国家应该不失时机的加大以工促农、以工补农的力度, 调动城市资源增援农村建设。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 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和力量, 可以考虑将部分用于城市公共物品建设的财政资金转移到农村建设中去, 只有财政资金充足了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4.2 改革现有的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 引入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 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当前我国主要实行“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 这种机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地科学地供给决策方法, 具有很强的实施可操作性, 并且在过去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是有一个大的弊端——忽略了农民的需求表达, 这很容易造成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 需要引入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使公共物品的受益人直接参与到受益项目的决策过程中, 更好的发出其呼声, 使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发出思想碰撞, 就会降低供需不匹配的几率。乡镇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更多地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 对症下药, 才能提高我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

4.3 引导市场机制进入农村公共物品领域, 构建农村公共物品一元化和多元化合作供给平台

公共物品供给等同于商品的第二次分配, 要更加注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其中最大的公平问题是城乡分配。长久以来, 政府一直注重城市供给, 而忽略农村的需求, 在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中迫切需要统筹城乡一体化, 只有全国上下实行一致的供给制度, 供给结果才会更加公平。这是一个前提, 一体化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实现供给多元化, 多元化是指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以及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引导市场机制进入农村公共物品领域是实施多元化的题中之意。乡镇政府应该放松公共物品供给准入门槛, 下放权力给第三方社会机构, 适时适当的引导市场机制进入农村公共物品领域。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明晰产权关系、规范市场秩序, 本着“谁投资, 谁收费、谁受益”的原则, 引进企业 (个人) 投资或直接由企业 (个人) 生产, 然后政府购买, 或者采取政府补贴和企业 (个人) 投资相结合的混合供给模式。引进市场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撒手不管。在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同时, 政府还要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不断规范市场秩序, 明晰产权关系, 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合作供给平台, 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非市场供给和市场供给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美) 保罗·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 (17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张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形成机理与路径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 (4) .

[3]王小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7) .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篇3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全民健身已经普遍存在于广大百姓生活中。老百姓运动设备也在不断地完善。政府大力支持全民健身运动,在此方面上给予相应的补助与支持。让老百姓感受到处处是锻炼,锻炼到处都可以的感受。公共体育服务,政府加大力量对体育服务与体育设施的供给。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全民健身体系的必然要求,实现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有些人出现花钱买健康,政府对此做出了各项政策来给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关键词:全民健身 公共体育服务 政府 体育设备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b)-0171-02

1 全民健身的背景

全民健身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基本建设情况而综合创新设计的新型健身方式和手段,它是全民建设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更好地为百姓提供方便的体育锻炼设备,政府提供了很多的补助与支持,给当地居民安装各种体育娱乐休闲设施,为百姓提供免费锻炼场地。聊城市地处鲁西北,具有浓厚的人文地理环境,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地,运河文化历史悠久。近些年,聊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经济收入不断地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地好转和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对从事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且都积极走出门外,面对一些运动项目,聊城铁屯村村民,每天都会出来晨练,打打乒乓球、羽毛球、跑跑步等,这些场面壮观,全面健身在百姓生活中更加火热。该文在分析聊城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现状基础上,找出在全民建设路径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力求提出聊城市全民健身路径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实施步骤,最终为提高聊城市整体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献计献策。

1.1 公共体育服务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科学发展观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原理和实践意义使其必然成为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和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针,主要体现为:其一,就目前来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与农村发展经济的目标相矛盾;其二,现阶段针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城乡区域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的问题,要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来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加以推动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其三,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地区体育设备依然还是不够完备,场地的缺失,政府在相应工作中依然还是存在一些漏洞,不断地去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体制,让百姓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锻炼,这是最终的目的也是奋斗目标。

针对闫寺铁屯村为例,政府给予该村相应的补助,并且给本村提供乒乓球台、各种健身器材还有安装了篮球架。这些体育设备都是近期布置的。对于村庄上,有关体育方面的消费或者供给政府都会给予相应的补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几乎70%的村民都在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全村人的身体素质。让村民在不花自己钱的前提下,既锻炼身体又增进了邻居之间的关系,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并且不断地促进全面健身的理念思想。使全村老百姓,减少疾病的痛处,免费锻炼身体。在开设广场舞时,所花费的都是由政府来报销,这样大大提高了百姓健身的积极性。

1.2 在政府给予公共体育服务的前提下,参与的人数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对于铁屯村的村民来说,参与的人群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一般都在40岁以上。对于小球类的运动项目,一般只有在寒暑假的时候,才会有人去。因为一般球类的项目,该村民会的人很少,大部分的人都在跳广场舞。广场舞是一项不用于人对抗的运动项目,只要自己能够记住动作就可以。而球类的项目,有的必须要求两个人在一块对抗。这样一些人就会感觉到很麻烦,感觉太浪费时间了,都愿意去选择简单的运动项目,感觉只要运动了就可以了,对于什么运动项目没做什么要求。

2 公共体育服务对策

2.1 政府的大力支持

每个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自身就应该注重体育,把体育放在首要位置,给当地老百姓树立体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是极其有益的,娱乐身心健康,强身健体,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一个地方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不断地促进当地的发展,带动各个方面经济效益的进步。应探索制订《体育事业发展条例》《公益性体育事业捐赠管理办法》《公共体育设施保护条例》《公共体育服务与管理办法》等专项法规;开拓现有的体育市场,开发新的体育建设项目,巩固体育事业的向前推动。给予相应的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更广泛地发展,从本质上,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身体锻炼方式,让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

2.2 不断地给老百姓树立正确的健身方式

政府组织当地有关部门,对当地村民做健身的宣讲,让村民不断地对健身有更高层次的认识,不是政府硬拉着去锻炼,而是村民在健身中不断地感到快乐,并对健身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健身的积极性。

2.3 使运动项目丰富多样

政府和有关部门,找一些体育专业丰富的体育老师教给当地村民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让村民对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项目产生丰富的兴趣,项目的增多,参与锻炼的人十之八九的就会增多。一方面是参与者,有很高的好奇心;另一个方面是参与者敢于挑战个项目。应充分发挥居(村)委会、自愿锻炼小组、各种兴趣小组、单项体育协会、农村棋牌室等基层育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作用,推动这些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允许其他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介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充分发挥基层体育组织在管理及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作用,发挥“百姓身边活动组织者”的功能。

3 结语

针对闫寺铁屯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研究发现,当地政府相当重视体育,让老百姓娱乐身心,强身健体,有了更好的身体素质,在全民健身的体制下,百姓有很高地参与意识,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锻炼身体为基础,娱乐身心。

参考文献

[1] 谢恩杰,王小娟.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与发展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5):9-10.

[2]陶花.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3] 王铎.聊城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使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4.

[4]游俊,刘超,雷泽勇,等.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探析——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13(4):33-37.

[5]崔玉祥.山东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

[6]卢文云.中国农村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451-453.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篇4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垃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由于城市垃圾产量与日俱增,且产生量远大于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量,致使我国城市垃圾历史累计积存量高达60×108t,侵占土地面积多达5×108m2,约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1-3],垃圾污染事故频出,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城市垃圾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城市垃圾的来源与产生现状

1.1城市垃圾的来源及其特征

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机关、学校、工厂和服务业)垃圾三大类。居民生活垃圾来自居民生活过程中遗弃的废弃物,主要有易腐有机物、煤灰、泥砂、塑料、纸类等构成。它在城市垃圾整体中,不仅数量占据首位,而且成分最为复杂,其构成受时间和季节的影响,变化大且极不均匀。街道保洁垃圾来自清扫马路、街道和小巷路面。其成分与居民生活垃圾相似,但是泥沙、枯枝落叶和商品包装物较多,易腐有机物较少,平均含水量较低。集团垃圾系指机关、团体、学校、工厂和第三产业等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的成分随发生源不同而变化。与居民生活垃圾相比,具有成分较为单一稳定,平均含水量较低和易燃物、特别是高热值的易燃物多的特点。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城市的规模、性质、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民用燃料结构的影响。城市垃圾的产生大部分集中于大中城市,其中大城市又占有优势。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有机物如厨余、纸张、塑料、橡胶的含量均较高。以燃煤为主的北方城市,受采暖期影响,垃圾中煤渣、沙石所占的份额较多。

1.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现状

城市垃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总量大幅度增加。自1986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垃圾平均以每年9.1%的速度增长(图1),少数城市(如北京)的增长率达15%~20%。200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1.18×108t。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垃圾产生量方面占有重要比例。生活垃圾产量的60%集中在全国50×104以上人口的52座重点城市[4]。此外,近年来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高速增长趋势也不容忽视。

生活垃圾总量大幅度增长首先与我国城市数量增加有关,1986年全国城市数量为353个,2000年增加到663个,增加了近一倍;其次,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是导致城市生活垃圾增加的主要原因,2000年的663个城市中50×104以上人口的城市有93个。以消费性为主的省、市,居民生活垃圾所占比例较大,如北京、海南和上海,工业固体废弃物分别只占城市垃圾总量的2%、11%和15%。以上海市为例(图2):上海市人口密度从1970年的1743人/km2,增加到2000年的2084人/km2,增加了近20%,而同时生活垃圾总量也从1970年的61×104t,增加到2000年的641×104t,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7%[5]。

我国城市垃圾在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生活垃圾中的无机物含量持续下降、有机物含量不断上升、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

加的趋势[6]。

2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主要是以寻找合适地点加以“消纳”为目的。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

2.1填埋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经济、技术,还是废物管理现状来看,垃圾填埋都是一项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技术。目前我国70%以上的垃圾仍以简单填埋方式处理,由于其建设和运行费用比较低(仅为焚烧的10%,堆肥的30%),操作简便,易被决策者接受与采纳。但就此项技术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尚属初步应用阶段,由于技术上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仍很多。例如废物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填埋场厌氧环境中产生的甲烷,增加了大气污染,并易引起甲烷爆炸事故;填埋场的废物受雨水淋滤或地下水的侵蚀,大量污染物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采用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处置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设计没有考虑对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沥水采取相应的防渗、防漏及净化措施[7],今后将逐步为符合国际标准的卫生填埋场所代替。

2.2焚烧

焚烧法因其无害化彻底,减量幅度大,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节约大量填埋土地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垃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与我国城市垃圾中的可燃物含量低,经济技术条件差以及综合因素的影响有关。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城市垃圾中有机物与无机物在构成上分别为15%~51%和42%~81%。有燃气和集中供暖的城市和社区有机物占70%~75%,无燃气和集中供暖的城市和社区,无机物构成占67%~82%[2]。部分大城市和部分沿海开放城市垃圾成分中的可燃、易燃物已增长到40%~60%,垃圾热值基本上适于焚烧处理,加之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垃圾消纳困难问题,因而很多城市都在着手研究开发或引进垃圾焚烧技术。可以说在未来几年间,在大城市尤其对那些土地紧张的沿海城市发展垃圾焚烧技术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言,以焚烧作为主要方式处理仅在少数城市可以考虑,在大部分中小城市尚不具备建设大型垃圾焚烧厂的条件。其原因在于:采用垃圾焚烧处理的一次性投资过高,超出了这些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日后昂贵的运转费用又会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中小城市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能源气化率低,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易燃成分少,不适于进行焚烧处理;垃圾产量小。

2.3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和缺少有机肥投入使农业环境日趋恶化,土质下降。我国城市垃圾中的可堆肥物质,随着城市燃料结构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加。大量城市垃圾加上城市粪便,经堆肥化处理后,可成为良好的有机肥。目前全国有20余处堆肥场在运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广州等市都有一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垃圾堆肥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垃圾堆肥处理不慎也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由于堆肥过程不可能完全去除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会被土壤吸收,传给植物,最终影响到人体。另外,我国城市垃圾堆肥现在还存在产品肥效较低、质量较差等问题。近年来,由于受化学肥料的冲击,堆肥的销售量逐年下降,市场前景欠佳,使企业难以维持运转,有的堆肥场甚至将肥料送至填埋场处理[8-10]。

2.4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由于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水平还很低,各地发展也不平衡。城市垃圾处理今后的大致趋势,将是在不断完善各种传统处理技术的同时,积极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垃圾的资源化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研究的新领域。实践证明,有效地控制垃圾产生的源头,推进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回收,尽可能转化利用垃圾中的潜在资源,科学地填埋废弃的固体垃圾是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1-15]。

3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3.1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城市垃圾治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不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现有管理体制不适应当前形势,垃圾管理一直被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一家包揽,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政企不分。这种体制不能形成有效地监督和竞争机制,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庞杂,多层次而不集中,不利于城市垃圾的管理。

(2)垃圾治理缺乏资金,收费制度尚未建立。随着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需要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建设足够多的无害化处理工程。由于城市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政府的投入大都用于城市垃圾的收运,垃圾处理难以满足无害化治理的要求。

(3)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未引起重视。我国大部分城市垃圾还没有实现分类收集,增大了城市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也增加了城市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难度。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意识的变化,以及包装工业的发展,商品的包装形式越来越多,种类和数量急增。一次性商品消费也急剧增加,这不仅增加了垃圾产生量,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4)法规不健全、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我国已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防治城市环境污染做出了全面规定,是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基础。国务院也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但缺少相应的“子法”及实施细则,给依法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也只有在一个全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好的社会,各项管理制度、防治措施才能得到顺利实施。逐步提高我国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是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3.2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基本对策

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应当从加强管理、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建立完善行政经济手段、提高处理处置技术水平等方面出发,使城市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6-20]。

(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管理走出困境,因此政府应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培养和建立中国的城市垃圾产业。

(2)合理征收居民生活垃圾服务费。建立和完善垃圾服务收费制度是城市垃圾产业

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垃圾产业的投入应由服务收费、废物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和政策性补贴三部分组成。产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以自我盈利为主,服务收费和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收入成为垃圾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垃圾卫生填埋场由于无资源产品,只有靠服务收费。城市垃圾产业由于其公益性的特点,收费标准不可能太高,应该由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监控下,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公众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遵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制定。并且应该每隔一段时间依据当时经济情况进行依次调整。(3)推行垃圾分类收集,选择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设部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焚烧技术,提倡分类收集”的技术政策在现阶段还是适用的。目前国际上通常所用的填埋、焚烧、堆肥3种主要垃圾处理技术,都是以垃圾分类收集为前提,即垃圾分类是实现无害化综合处理的基础,也为更有效、更经济地采用各种处理方法提供了可能。

(4)从源头抓起,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产生量。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垃圾源头削减。通过改变居民地染料结构,提高民用燃气的使用比例,降低垃圾中的煤灰含量,减少生活垃圾总量;大力推行精、净菜进城,减少城市垃圾中厨余物的比重;提倡少用包装物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应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篇5

首先是城市资源配置相对较晚,发展较慢。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实在最近十年完成的,而这十年当中,由于过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伍,所以最近十年主要是基础设施新建,在这个新建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主要看到的都是带有城市形象的各种高楼大厦,而对于不起眼的城市体育资源配置问题却忽视的较多,所以对于这些中小城市而言,城市体育资源配置比较晚,而配置过程中,因为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资源配置相对比较滞缓,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很多城市仅仅在一些大的公园和街边公园有体育设施,而在小区和小区周围却没有,这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城市百姓而言,要想使用这些基础体育设施,必须去这些活动场所,而大多数中老年人,更愿意在家附近参加体育锻炼,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实施起来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次是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缺乏灵活性。很多管理部门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和显示工作业绩,在体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兵没有做成熟的市场调查,一些设施的配置地点往往都是荒废的人员较少的地点,而这些地点由于人流量相对较少,这些设施使用率非常低,导致很多设施往往在未使用就已经因为老化和认为破坏而导致不能使用,这在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中是非常多见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体育设施资源的使用率和降低损坏,必须在配置前做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该区域配置情况和使用情况,让更多的人能够合理的选择设施区域,帮助自己获得更多健身的机会。另外,笔者认为在体育资源配置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注重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将一些可以合并的区域根据区域人口的多少和使用率来增减,而不应该无论什么区域配置的数量和种类完全一样,这样的配置会使得一些区域使用不够,另外一方面也会使得一些区域出现设施闲置。

其三是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缺乏连续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配置比较早的区域,使用的区域由于时间太久,器械使用都出现了问题,甚至一些器械都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并没有很好的管理机制,所以资源配置方面仅仅统计了配置的区域,而对于区域的使用状况和完好状况并没有详细的登记,这就造成了管理部门不管的增加新的配置区域,但是一些老的区域却出现劳损而不能使用,而这些区域往往都是比较成熟的区域,所以使用的人比较多,所以面对这方面政策的缺失,笔者认为在管理部门不断追求业绩的同时,应该将现有的工作做的更细致,对于城市每一个区域体育资源配置时间和配置内容做详细的登记,并定期的对配置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维护,保证提供的资源能够正常的安全的使用。

其四是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缺乏财政支持。目前我们了解到,在现有的体育资源配置方面,目前各种体育设施的配置主要依靠体育福利彩票等措施来获得资金,而大多数中小城市在财政上给与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面对诸多需要提供资金的非盈利性方面工作,这些提供的资金捉襟见肘,所以只能依靠自己来获得资金,而对于中小学城市,由于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城市能够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非常有限,在有限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能够获得的资金也非常有限,所以能够提供的持续性服务业得不到保障,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增加中小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的渠道,单纯的依靠彩票业来增加收入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我们获得更多资金来源渠道才能保证城市体育设施配套政策能够持续有效的持续下去,而不是一时兴起。

其五,体育资源配置缺乏新颖性。目前城市体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是健身器械,而我们走访一些地区和城市,发现在同一个城市,配置的体育设施基本上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和差异性,而且大多数配置的器械都过于简单和重复性过高,比如说在相互间隔只有100米的两个街边公园,配置的体育设施完全一样,从健身理念来看,这是不符合人们的.需求的,笔者认为在诸多体育器械上,管理部门应该在同一个区域配置的器械上采取差异性配置,让两个区域的设施有互补性和替代性,这样人们通过一些联席会选择另外一个区域,这样就增加了人员的流动性,也提高了设施的使用率,所以在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个需要配置设施的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好区域规划,以防盲目性工作而导致配置资源的重复性。

最后,在配置政策和资金来源上,通过了解现在主要是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把一些区域的健身设施要求相应的部门来配置,比如说在很多社区,由于人口居住较多,而大多数区域都属于比较封闭的社区,所以这些区域应该要求开发商或者社区来提供,并且给与政策上的一些支持,因为一方面这是改造小区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另外一方面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增强健身意识的重要途径。

城市土地有效供给现状与对策 篇6

(一) 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普遍不足, 土地储备有限

现行土地供应制度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不匹配, 供地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形成“倒挂”。

(二) 土地资源利用强度较大, 有效供给不足

新增建设用地供给紧张与存量用地粗放低效之间的矛盾突出。土地供应结构中的“二三”产业用地分配比例不合理。

(三) 土地产出率低, 集约化水平不均衡

新增土地使用与存量土地盘活比例失衡, 例如“十一五”期间广州年度供应土地中, 约80%为新增土地, 土地利用方式仍处在粗放扩张型管理阶段。同时各地城市政府热衷“土地财政”, 推地热情不减反增, 今年5月1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2222.2万平方米, 环比增长41.7%。

(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

(五) 人地矛盾突出, 城乡土地结构不平衡。农村土地违法粗放使用与城市土地集约化发展相矛盾

保障城市土地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 会用先手:做好土地规划和用地设计

在新的形势下, 城市要破解土地有效供给难题, 必须实行新的土地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以土地为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把宜人、宜居、宜业作为根本取向, 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城乡发展协调、发展与保护兼顾贯穿于新型城市化进程;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中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建设与生态的关系;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统一、城市建设规划与生态规划相融合, 突出规划、生态优先, 坚决杜绝人为因素随意变更土地规划, 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控制污染、美化环境, 努力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先配套后施工、先绿化后建设;树立节约集约、统筹协调的理念, 强化成本效益分析, 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佳的建设成效, 把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科学谋划决策, 稳妥、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应该灌输“设计城市”的理念, 做好用地“概念性规划”, 对土地实行“精细化管理”, 建设集约型紧凑型城市。

(二) 活用抓手:针对空间约束增加土地储备

首先各级领导要提高“增加土地储备”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其次要加快建立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土地整理储备机制。重点是在存量上做文章:

1. 从老企业中“挖地”——尽量提高土地容积率, 向高度要发展空间。

重点是找园区内的老企业“挖潜”。

2. 向闲置地“要地”——挖掘土地使用潜力, 向横向要发展空间。

这方面的潜力很大, 关键是要动真格:一是“严厉清理”, 以最严格的态势清理;二是“动态清理”, 不能搞一劳永逸。还要重视缓坡山地的开发。

3. 向地下“增地”——充分挖潜地下土地资源, 向纵向要发展空间。

各地城市地下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要抓紧探测、规划, 充分挖潜。

(三) 善用手筋:针对四大薄弱环节提高土地集约度

1.在产业用地中“拓地”——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探索差别化土地供应管理政策。突出资源环境战略, 加快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制定符合广州特点的产业发展目录, 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严把项目用地门槛, 努力提升产业层次。科学高效配置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在基础设施用地中“节地”——及时调整基础设施用地新政策。

应建立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正常运转同时又避免重复建设, 严格审批、高效利用、复合效应的基础设施用地新政策。建立“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节地示范。完善立体城市开发方式。

3.在农村用地中“省地”——及时调整政府主导思路。

重新确立政府主导思路, 把旧村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纳入统一规划。分层次和多形式治理“空心村”。

4. 在低效用地中“夺地”——及时调整低效用地评价体系和退出机制。

全面开展城市低效用地普查工作。对产业园区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更新评价, 全面摸清、摸准低效用地的家底情况。抓紧研究制订用地效率评价体系和低效用地退出机制。总结和完善“三旧”改造的土地政策。

(四) 巧用综合拳:针对土地乱象多管齐下

1.多方面加强土地执法, 为土地有效供给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土地法律法规宣传, 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土地执法力度、国土执法队伍建设。设立土地庭来专门负责土地补偿争议裁决。

2.多渠道搞活资金, 为土地有效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开发融资渠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地“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和“城市改造建设有限公司”的蓄水池作用。

3.多形式搞好信息化系统建设, 为土地有效供给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管理精细化。

4.多层次创新, 为土地有效供给提供配套保障。

抓紧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新项目利用土地进行优选, 大力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

(五) 使用重拳:引入土地发展权改革

土地发展权改革建议分四步:第一步是承认土地发展权。要开发土地只能租赁土地发展权 (即除了要交开发税, 每年还要交地租) ;第二步是将集体所有农田部分确权给农民, 宅基地经过重新调整后确权给农民 (发给产权证) ;第三步将土地分为农地、商用、住宅、交通、公益等类别予以价值评估, 再按照离城市中心不同的距离设置不等的发展权价值;第四步是建立土地发展权交易市场。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篇7

【关键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利用率

On the Current Service of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CHEN A-qi, ZHU Ji

(Department of Public Sport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service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It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Keywords】Henan Province,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y

引?摇言

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是继《全民健身条例》后,国务院颁布的又一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新时期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规划,也是“十二五”期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依据。在《计划》“保障措施”部分,提出在加大各级财政全民健身事业投入,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八项要求。同时,在《计划》“工作措施”部分,提出了十二条具体措施,明确了相应部门的职责。尤其是在“工作措施”中第二条更是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河南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群众体育活动普及率不高,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对河南省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河南省城市居住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现状

根据调研分析,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基本上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经济越发达,城市社区建设的功能越齐全,公共体育设施配备的数量越多,居民的健身条件越好。

1.1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城市社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多社区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现有的社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锻炼身体的要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缺乏立法保障和标准制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一边是体育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要求愈加迫切。另一边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这样一来,在我省大多数城市的居住小区中,居民的体育活动根本无法得到正常开展。于是便有不少喜欢运动的青少年在社区住宅楼前后的空地上踢球,造成玻璃破损、花草被毁、行人受阻,严重影响生活安宁的局面。小区好住健身难,这就是刚刚从乔迁之喜之中平静下来的居民新的烦恼和感慨〔1〕,居民日常锻炼身体的迫切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矛盾日益加剧。

1.2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居民锻炼需求与场地设施供给的矛盾

我国于2004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场地设施较第四次普查有了明显增幅:但是这些体育场地设施主要集中在单位系统,而公园、广场、居住小区等承载着绝大多数的锻炼人群的公共场所体育场地实施却严重不足。在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中,分布在校园的有54965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分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楼院内的有7503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2%,居住小区39477个,占4.86%;厂矿28198个,占3.47%;其他22074个,占2.67%;老人活动场所13842个,占1.64%;宾馆饭店7195个,占0.89%;公园5712个,占0.7%;广场4987个,占0.61%。〔2〕在这些场地设施中学校和机关内的场地设施就占了近80%,而承载着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社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只占全国体育场馆设施总量的4.86%。就是这不足5%的场地设施其分布也极不合理,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发展,一大批规划合理、服务完善的新社区迅速崛起,使一批在经济利益上处于相对优势的富裕群体从旧城区中脱身出来,造成了城市社区间的贫富差距。从公共体育服务的角度看,由于新城区集中了城市精英人群,因此在城市公共体育服务领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旧城区或相对贫困社区拥有的话语权相对削弱,再因旧城区改造的社会投入成本大,使得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质量较新城区存在一定差距。而这部分人居住在新社区的精英人士基本集中在青壮年阶段,《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30~3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仅为6.1%,而中老年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高,60~69岁年龄组达到11.7%。在20~69岁年龄段,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步上升的趋势。因此,虽然学校和机关拥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比例较大,但是其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这进一步加剧了河南省社区居民实际体育锻炼需求与场地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

1.3 现有设施缺乏管理与维护,丧失了其原有功能

调研结果显示有73.36%的社区体育设施部分受到损坏,设施完好的仅占被调查社区的26.64%,由此可以看出公共体育设施受损情况十分严重,甚至不少健身器材已名存实亡:篮球架没了篮圈,转体训练器上的转盘被人偷走,蹬力器上的坐椅已没了踪影,单杠没了横杆,伸展器变得残破不堪,还有一些器材被人刻划得伤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一类字句几乎随处可见。这些设施遭人为破坏基本上只能顺其自然,或者是损坏一件、拆除一件。而一些在小区外面的全民健身路径更是有人用无人管,有的虽然在旁边竖有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条例,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处于无人管理和维修的状态。很多器材设施遭到人为损坏甚至盗窃,这种状况极大影响着城市居民的锻炼的条件。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全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无法对其进行全天候监管。部分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不当,一部分人不爱惜器材甚至故意损坏,加上部分器材本身建造时间已较长,造成相当一部分器材设施已不能正常使用而成为摆设。〔3〕维护和保养是社区体育设施创建、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保证。据一些社区居委会干部反映,政府投资在小区内建造健身设施,没有出台相关的维护管理办法;其次,由于社区人手不够,不可能落实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及维护;再者,维修经费也没有完全落实,有时候因没有维护费用而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1.4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单一化与社区群众需求的多样化相矛盾

调研中发现一些社区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才不得不配备部分公共体育设施,这些场地设施器材的规划布局、设计配备等标准统一、不同社区的健身器械的数量、种类一致化,本该生动地吸引大众参与、刺激健身欲望的东西被模式化了,而不同性别与年龄、不同活动目的的需求被忽略,成为“为建设而建设,为了数量的增加,为了相关部门领导的政绩工程”的建设目标导向。每个社区都无外乎这几种体育设施,而这些器材设施是否受欢迎及其利用率高低则无人问津。不少社区的体育虽然配备有不少体育设施但是其利用率很低或根本未被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配备与人们的真正需求存在显著矛盾。

面对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及利用率不高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仅靠增加物质投入来解决。投入再多,器材闲置也无济于事,必须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事实上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文化沉淀,它融会在人们的生活里,也就是说,社区作为人类生存活动于一定区域的社会结构体,而每一个区域性社会结构体都有其地理、文化、习俗、组织行为、心态上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社区的主流文化,社区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成员文化素质、民族意识等,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种文化内核,认同的主流文化使得社区居民会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生活、行为习惯,它影响着这一区位成员的生活方式。〔4〕这就要求在进行器材设施配备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应从健身者的具体需要出发,否则,不仅在资源上造成浪费,而且在人们的心理上难以形成有效刺激,难以激发人们的运动热情和兴趣,健身冲动会因为缺少适宜的物质环境而被扼杀,僵硬的器械罗列变成表面的摆设。

2 河南省城市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有关问题的原因探析

2.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城市社区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它同样深受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体育政策等发展变化的影响。在这几个因素中,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本国大众体育发展的首要问题。社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上,而其发展水平也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河南省的GDP已经跃居全国前五,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仍处在较低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步伐。

2.2 有关部门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及监管不到位

当前,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了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等法规,以确保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到实处。〔5〕例如,《规定》要求区级社区需有1.5-2.0万座位的体育场一个,2000~4000座位的体育馆一座,居住小区需配备体育场所200-300m2/千人,并且,国家对新建小区体育设施配备标准也做出了严格规定。而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规划中没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甚至有些职能部门出现行政不作为。

2.3 权责不明,导致管理与维护的缺失

权责不明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出了问题去找物管,物管往往会推到社区,无钱无权的社区又会“转嫁”牵扯上体育部门,而体育部门又明确表示,东西赠出后管理权限已移交。弄到最后,大家还是一头雾水。〔6〕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建在居民区的健身点是由辖区负责管理,但财政相对拮据的基层管理部门在建了健身点后就很难再出钱承担维修了;而物业公司也不愿意接受这块“只有投入、不见回报”的“烫手山芋”;公共场所的全民健身路径,是由体育部门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专项资金建设的,体育部门的说法是只负责项目审批、器材购置和免费安装,以后的器材管理和维修问题应由受赠单位解决。这种由权责不明造成的管理与维护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居民健身需求与公共体育设施紧张的矛盾。

2.4 房地产商过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致使公共体育设施只存在于设计规划中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下,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关注新建小区的体育设施配置,不少开发商甚至将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当做小区楼盘销售的招牌,作为楼盘销售时吸引业主的卖点,推向市场。〔7〕但是,事实上不少开发商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原规划中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严重缩水,许多在最初的设计规划中存在的体育场地设施没有实现同步建设,居民一旦入住,其体育规划用地不是被挪用就是被占用,规划与现实出现了较大反差。还有些开发商将本应该在住户入住时交工的配套体育设施,推到二期三期建设甚至一拖再拖,最后将本该用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用地挪作它用。由于业主维权意识的缺乏,致使开发商承诺的公共体育设施只存在于设计规划中。

3 小结

河南省体育人口稳步增加,而相应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相对落后,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存在显著矛盾,近80%城市居民反映公共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健身需求;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不合理,新老城区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质量较新城区存在一定差距;权责不明,使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与维护缺失,导致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受损情况十分严重,甚至成为摆设;对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与验收机制,使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只存在于设计规划中,侵害了广大居民的健身权利。

建议相关部门协调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体育场地较为丰富的部门,逐步实现场地共享,同时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在现有空间、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改建、扩建等途径,进一步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和布点,方便居民就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需要;建立和完善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机制,探索一条适合河南省省情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加强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相关法规建设,完善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制约机制,确保广大社区居民的健身权利。

参考文献

〔1〕杜建辉等.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社会体育发展〔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11:91-93.

〔2〕姜同仁.我国两次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比较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6-119.

〔3〕黄静珊.陕西省城市小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14-16.

〔4〕宋杰等.对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5:49-52.

〔5〕尹玲.关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1.

〔6〕陈旸等.社区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22.

〔7〕张吉慧等.我国社区体育场地建设与社区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6:62-6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分析 篇8

关键词:供需失衡税收改革农民负担创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3(2010)012-144-01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公共产品的供给。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当前,我国城乡差距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严重脱节,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及农民负担减轻的“瓶颈”。在农民与乡村组织的长期交易过程中,不管农民在改革前后有没有意识到负担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还是无情地让弱势农民承担了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

农村税费政策与农业税取消的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然而与此同时,一贯依赖于农民负担的农村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处境也将更加尴尬,只有选择好与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公共产品的生产路径,才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一个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下都做了不少努力,但至今成效甚微,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努力,还未涉及到本质性的问题,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重建。笔者之一所处的地区是甘肃省陇南农村地区,我们以此为优势就此现状对西和县一个乡镇24.个行政村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80%的农民就化肥涨价和农业成本增加,种粮的代价远远大于收粮的效益。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让农民不能满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求,导致了一系列农业问题,致使一些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不到实处。

综合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现状和原因,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关键在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及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需求,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因此,研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对改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综上,我们认为要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当前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此项工作。农村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导致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存在,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该在矫正市场失灵方面发挥作用,提供公共产品。但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分析,政府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产品。建议各级政府应把特色产业和高科技经济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特色产品营销,特别是市场出路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根本上解决公共产品收益与成本不一致的问题。

(2)加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从投资总量、投资渠道、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和投资结构五个方面全面加强管理,加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不足资金缺乏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的现状。

(3)各级政府要把促农民增收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运行机制。着眼于中国国情,着眼于当地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真正发展好特色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公共产品市场营销问题,从特色产品上做文章,运用品牌创效益,利用合作社方式最大效益地保护农村公共产品的效益。

由以上事实,我们认为,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的问题对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建议各级政府一定要把此项工作列入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为了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应该深刻理解农村公共产品的有关内涵,从理论上加深认识和理解,并正视我国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改革思路,构建新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从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切实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冬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利益均衡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2]陈龙,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5

[3]陈晓珍,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D],厦门大学,2009

[4]王磊,我国的公共支出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7)

[5]周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一体与多元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6]熊国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透析与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李昭楠,甘肃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

[8]贺沁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黑河学刊。2006,(06)

[9]王彦,秦传熙,曹莹,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8,(11)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篇9

1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定义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是从2003年开始的。公共安全管理是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为目的的。运用经济、法律和政治等管理方式,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社会安全管理水平与危机处理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城市安全事件和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四部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布,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间接损失也超过1000亿元,事故灾难给我国每天造成死亡的人数达300人。以上这些数据主要集中城市地区,因此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城市地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认清我国目前城市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方式,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2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2.1 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公共安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对于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尤为重要。由于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多发于基层,基层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范围广,且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的编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资金缺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导致基层地区的安全监管工作不理想,存在遗漏的部分,阻碍我国基层公共安全管理的发展。

2.2 城市化带来的安全风险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增加、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发达。城市中应用大量的易燃品和电器、基础设施存在维修不到位、人为破坏等现象,使我们应该警惕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灾害的发生通常是突发性和复杂性的,一旦城市发生重大灾难,会给其他方面来带巨大的连锁反应,后果十分严重。

2.3 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就是培养群众的安全意识,这也是评价城市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于安全意识的缺乏,是我国当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是范围广,但我国很多地区并没有将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在危机事件的预防上投入资金少,对城市公共安全抱有侥幸心理。据统计,我国城市重大灾难事故有超过八成为人为导致的,事故受害者多为女性、儿童和老人。因此,我国城市居民的自救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

3 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我国目前的体制,公共安全监管部门只设立在县一级,工作人员较少,监管能力不足。为了避免基层公共安全工作的不足,需要完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地区政府需建立食品药品监察站,安排专职的管理人员,并将监管工作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部分。此外,还应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将安全监管落实到每个社区,解决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

3.2 强化风险意识

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属于“风险社会”行列,社会矛盾突出,公共危机发生的几率加大。需要政府对各层党政干部进行危机意识的培养,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对人民群众开展危机的宣传和自救能力的培训。国外发达国家就是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公共安全危机的产生,因此我国应吸取国外发到国家对于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经验,强化风险的防范,培养自救和预防能力,减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完善城市应急制度

建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应用城市应急信息平台等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准确预警安全事故,使相关部门可以做好事故的准备;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信息传递机制;完善社会机构的动员制度。

3.4 落实问责制度

公共安全管理中地区政府负有主要的责任。应推行公务人员的问责制度,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在危机事件中出现失职等现象,明确错误应承担的责任。严格执行问题制度,保证权责一致的效果。

4 结论

总之,加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预防公共安全危机,是我国政府需要履行的社会管理工作和公共服务义务,是考验我党执政能力的关键。我们需要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理性判断,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我国综合管理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红昌.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教育、科研及应用现状与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02).

[2]饶彩霞.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3]孙启泮.城市化进程对公共安全管理影响的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上一篇:部编本怀疑与学问下一篇:燃气公司安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