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心得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验心得(通用8篇)

经验心得 篇1

一、建造师考试是文科考试。文科考试的特征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清楚,以背为主。所以即使是项目管理和工程经济,对计算的要求也是很浅。100道题目,大多数都是考你书上某一句要紧的话背到了没有,看懂了没有?背书谁都会,因此,千万不要慌,不要在特别难的东西上纠缠。比如网络计划,怎么都听不懂怎么办,别急,先去查查往年卷子看看每年考几分。要是不超过10分,15分,你就拉倒不学又怎么样?与其花半个月还搞不懂,还不如把这半个月花在其他知识点上,确保有把握的地方多得点分。

二、每道题一定都是在考书上某个角落里的某句话。一般来说,只要是一线的老师,对真题有过研究的老师,让你划的重点肯定是八九不离十。但题目很活,书上的一句话,通常会换一个出人意料的角度来出。例如:“监理公司不得与被监理项目的施工单位和供应单位有利害关系或隶属关系”。人人都去背“利害关系或隶属关系”,他偏偏考你“施工单位”和“供应单位”,再难一点,问你:哪个单位不能与本项目的施工单位和供应单位有利害关系或隶属关系。看过历年真题后,相信大家都会发现这种性质的题目到处都是。明明这句话背到了,甚至老师都提醒过是年年都要考的点,仍然会丢分,实在可惜。

三、时间不够的话,如何最省事的通过考试?做好三件事,希望大家看在我20年的考试经验份上,而且从小到大一般都是第一名,务必认真考虑我的建议:

经验分享:给大家分享点个人的秘密经验,让大家考得更轻松。用最合适你的方法去学习,其实考过二级很简单,一级的话稍微花点心思,也就过了。对我们做工程的人来说,实战经验那是不用说的,都很丰富,但是对于考试,复习时间总是很紧,天天在工地上忙,更本就没有时间看书,虽然那大本大本的书毫不心疼的买了,但是有什么用,都忙不过来看,晚上8、9点才下班回到家谁还有力气去看书啊。我前年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就是这样到考试的时候还是什么都没准备,那几大本指导书也就翻了个开头,结果不用说大家也是知道的。我们建筑这个行业,大家都知道考证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去年,我再次报了名,刚开始的时候计划看书的时间总是被别的事占去了,更本就没有时间看书,可是我心里明白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了,不然我还是过不了,眼看考试临近,各种纠结,后来有一次在工地上有个前辈说他前年就考过了,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那个兴奋劲啊就像打了鸡血,当即以师傅尊称,向他取经,他告诉我他不是靠着花大量时间啃书本过的,而是用的一套一级建造师复习系统,他说只要用软件复习,基本上不需要看书,把软件安装到笔记本上,每天来工地不忙的时候就打开笔记本做几套题,再看看解析和大纲,在工地上其实闲杂的空闲时间还是不少,足够复习的了,而且做题库很快,又不浪费时间。后来我也买了一套系统,复习果然轻松了很多,系统功能挺多的,大纲解

读、测试题解析、考点分析、错题收集等:,关键是里面题库都是真题,非常新的,命中率极高,努力复习了2个月,终于考了个很理想的分数。从我自己的复习经验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那系统里面的真题确实有些厉害,考到了很多,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系统复习的另一个好处是效率很高,可以监控自己的复习进度,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我最想给同仁们推荐的。那个软件的地址我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软件我是在爱贝街学习商城购买的,这里一直是打8.8折。想用的朋友可以到这里下载,我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即可连接。既然给大家推荐好东西,我觉得那就要把好的东西都分享给大家,这是给我非常大帮助的学习技巧软件“精英特快速阅读训练软件”,建议有条件的哥儿们购买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没时间看书那就完全不是问题了。也给大家做了个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即可连接

1)第一轮复习,跟大家随大流去听课,课后第一时间尽快完成复习,做点题调剂调剂,保证老师讲的都消化了;真能做到这一点,就足以令你超过大多数人,因为他们都是不复习的;(不怕打击信心的话,马上就开始做真题,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所谓模拟题和密押题上更好)

2)第二轮复习工作非常简单,但比听课还重要。一门课听完后,立即开始做一到两遍历年真题,不要求闭卷,开卷做就很好。但是务必要强迫自己把每一道题考的是哪一页里的哪一句话搞清楚,在这句话边上做记号,例如:一级06单37,二级05多65.这个工作务必做好。我这些年偶尔混混的执业资格考试之所以花两三天看一两遍书就能过,全靠这个秘密武器。大家要明白,我说的执业资格考试可不是考法律。是跟大家一样,考的我自己也不懂的那些东西。我比大家强的地方,是自己命题经验丰富,对能用来出题的考点非常敏感,随便看到一句话我自己编给自己做的题目不见得比真题差。

3)第二项工作做的越早,你走的弯路就越短,否则时间全消耗在瞎猫抓死老鼠上。大家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第一时间围绕着考题来复习,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完全自主的学习,有没有老师,老师好不好,已经不重要。比如实务,三年下来已经有六套卷子了,30道案例题看下来,你还不知道考试重点在哪里吗?做完真题,你对题型就熟悉了,再看模拟题,你就会发现99%的题目根本不值得去做。因为命题水平的差距摆在那里。(好多辅导书,我是看见就想吐的)。再去听老师讲课,也许会发现他抓重点不见得比你准,呵呵。这时一般的老师已经没资格教你了。

4)考前个把月,精力集中没干扰的话只需要一周多点时间。第三轮复习开始,这时候你会对我让你做的第二步工作感激涕零,因为背书太省事了,重点全标在书上,一目了然:每一章,每年考几分;

这几分都出在哪一节,而其他几节从来都不考;重点章节里,有哪句话是每年都考,哪几句话跳着考,命题的趋势是什么。80%的题目一定都是考以前考过的话,只不过出题的角度和方式不同而已。

5)最后的这轮复习,就是背书上的重点,同时务必把每一个真题搞通吃透。但你还是不放心,不是说考过的地方只有80%吗?还有20%怎么办。因为毕竟只考了3年,不是考了10年题目都出光了,书上还有很多重要的话没有出过题目。例如公司法、税法、保险法,一年只考一两个题,可以出题的至少有10几个地方,所以命题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必要重复考,以前考过哪些地方对你一点帮助都没有;更糟的是,因为大纲修改,还有些新增加的,如档案法,怎么办?好在这种新增的地方,虽然必考,但分数实在有限,考试过不过跟这些章节实在关联不大,所以你把宝押一半在老师身上吧。老师划过的地方你重点留意,另一半宝押在建设工程教育网校的在线题库上,查缺补漏,不懂的还可以及时在线提问,网校有专业的答疑老师帮大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要浪费在别的乱七八糟的书上,你要没把握分辨书的好坏,拿来问我。

6)注意:法规大纲里新加的《施工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是绝对的重点,估计不会少于5分。希望大家认真听,好好看原文,有条理,好背。

7)对大多数同学,我的建议是集中复习,不要一天看一点。集中两天看完一本书,比零零碎碎看一个月才看完一遍书要强无数

倍。当然对自控能力非常强,学习很有规律的人来说也许我的这个建议不重要。我自己是个懒散的、从来学不会同时应付两件事的人。从来都是集中复习,集中几天,手机关机,什么事都不做。

经验心得 篇2

笔者通过较长时间参与业余钢琴培训教学, 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认真探索, 静心观察, 合理思考, 犹如医学中的临床实践记录, 经过精心整理, 详细解析其教学经验心得。

一、幼儿及低龄儿童钢琴教学

1. 传统模式的初级阶段教学。

此年龄阶段的学员身体与智力都是发育的重要阶段, 由于年龄较小, 身高等触及钢琴此庞然大物难免吃力, 外加手指软, 缺乏力度。因此, 传统教学方法在此意义重大, 我们采用国外先进钢琴教材, 如《汤姆森钢琴基础教程》。对学生的手型, 弹奏力度进行严格把关, 初级入门阶段的要求放在首位。规范要求在众多钢琴教科书以及钢琴教学文章中明确提及。

2. 兴趣引导阶段教学。

幼儿的心理很容易受思维定式影响, 固定手指手型等基础训练很快令其厌倦, 从而加速失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然而更多情况是, 教师配合家长强制性逼迫学员练习, 让其感觉学钢琴是一种课余外的必须的义务, 久而久之, 逃避练习, 恐惧钢琴的心理油然而生, 这对低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此种情况屡见不鲜。补救的措施在于兴趣进一步培养, 用通俗的话讲, 让学员有表现的机会, 使其有成就感。此阶段学员学习的乐曲简单单调, 教师通过伴奏方式协同演奏, 伴奏方式分为两种:一是, 根据乐曲旋律, 通过电脑制作MIDI伴奏, 经多媒体设备播放。如同演唱需要伴奏一样, 清唱艺术效果不明显;二是, 教师通过即兴伴奏编配和声织体, 弹奏为其伴奏, 或通过数码钢琴自带伴奏轨, 选择合适节奏风格为其伴奏;第一种更具专业性, 需要专业性人才, 或教师须进行多媒体音乐制作方面的学习, 第二种较之前者要简单许多, 属于基本演奏技能。笔者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实践, 乐曲如《小星星》《卖报歌》《采蘑菇的小姑娘》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改编, 发现学员学琴的兴趣明显加浓, 热情高涨, 教学效果显著。

然而较多数人认为, 钢琴已是最好的伴奏乐器, 为其伴奏是否多余, 显得不伦不类, 笔者认为, 钢琴是很好的和声乐器, 但其终究音色单一, 需要其它音色在音乐中与其对比、配合以达到音乐的最佳丰富化、艺术化。因此才有钢琴与交响乐协奏这一大型音乐形式。

3. 音乐艺术性讲解阶段教学。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教学培训, 稍大龄儿童学习的乐曲已经具有作品性, 对作品的分析, 音乐内涵的讲解是不可或缺的, 然儿童对文化内涵, 艺术深邃的理解能力还很薄弱, 此时的讲解要更具通俗化, 戏剧化, 表演化;如同讲解通话故事般, 从另一角度引喻式的讲解乐曲, 初步的弹奏好乐曲中的强弱及其它的演奏记号等, 形象化的比喻尤为重要。

二、青少年及成人钢琴教学

1. 兴趣引导阶段。

青少年如无进行过幼儿阶段钢琴学习, 迟来的学习, 兴趣吸引是关键。青少年较之低龄儿童, 德智体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对文化的认识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且身体特征已成人化, 心理特征已然存在, 以中学生为例, 此年龄段是为花季雨季, 情窦初开;是心理成长复杂的阶段, 心理浮躁又充满活力, 对事物有多样化理解, 然而大多数喜欢抒情风格的乐曲, 喜欢阐述自己的内心个人情感心理。由此, 面对此累人群, 需用简单的便于弹奏的抒情乐曲, 流行乐曲, 通俗歌曲等风格, 另其感觉乐曲的表达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使人坚持。

2. 实践弹奏阶段。

除对手型坐姿等基本要求外, 很快可进入弹奏阶段, 由于青少年心理复杂, 静心是关键, 学习的内容不如幼儿内容的单一单调, 乐曲的美感是关键。最初的音阶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笔者为自然大调音阶编配和声, 以流行音乐织体弹奏, 简单悦耳。以C大调音阶为例:按照四三或四四拍, 每个音级分别为一小节, 音阶上下行CDEFGABC、CBAGFEDC编配和弦为:C、G6 (G/B) 、C、F、A7、D7、G7、C、Am、Em、F、A7、Dm、C46 (C/G) 、G7、C;用罗马数字标级数为:I、V6、I、IV、VI+3、II+3、V7、I、VI、III、IV、VI+3、II、K46、V7、I;通过流行曲子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歌曲《神话》《让世界充满爱》《童话》《爱的供养》等众多经典流行乐曲, 标注简单的和声织体, 在其弹奏的能力范围之内, 收到奇效。

3. 伴奏能力培养阶段。

青少年业余钢琴学习中, 伴奏能力的培养已放置主要位置。一是,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 传统的以古典乐曲作为钢琴教学的基础已然成为弱势, 国人相对而言并不喜欢或接受古典音乐, 大多数热衷于现代音乐, 流行通俗等大众化音乐;二是, 业余钢琴学习的目的倾向于娱乐文化活动, 弹奏的乐曲以歌曲或合唱歌曲为主。由此, 伴奏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 通过基础乐理的学习, 对和弦的认识, 基础和声的理解, 培养学员实践性创造性的能力, 分析歌曲, 理解歌曲, 从而独立的完成歌曲的伴奏任务。参考即兴伴奏教程类的资料, 市面上已是鳞次栉比, 在此不需介绍。

4. 结合数码钢琴练习阶段。

数码钢琴由国外传入, 并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其特点是电声音乐的延伸综合, 可以独立的演奏出电声乐队的效果, 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钢琴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利用数码钢琴自带伴奏功能, 只需编配好和弦, 无需考虑伴奏织体, 简单的演奏操作却能得到极好的效果。教师选择好乐曲, 编配最佳的和弦, 挑选完美的节奏, 无论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还是在学生练琴的耐性中都会收到良好的结果。

三、老年人钢琴教学

老年人不同于青年, 一生的坎坷经历, 一生的艰辛磨练, 对社会的认知, 情感的理解极具成熟。退休后的他们, 安度晚年, 思想清净, 选择乐曲风格应上进、热情、团结、抒情舒展。教学上也不同于儿童青年, 对手型坐姿等没有严格要求, 均以自身条件, 顺其自然而行。教学的方向只限于自娱自乐, 或老年人艺术活动团体, 通过和声编配, 在不失和声大致的效果中, 将和弦简单化, 单一化, 使用分解和弦为佳;讲解一定的乐理知识, 发挥老年人的再创新能力, 以达到完美弹奏结果。老年人心思沉稳, 耐性十足, 所以机械式练习对其效果良好。选择各种上进抒情等歌曲, 如红歌民歌集等, 精心编配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在技能上、学术上无需严格的要求, 随意自然就好。如此才能良好推广老年人学习钢琴, 降低老年人认为钢琴难度大的恐惧心理。

经验总结的经验 篇3

任何组织都存在一个经验的自然传播过程,上下级之间的工作指导,师傅与徒弟的传帮带,年终或季度总结会上的回顾,同事之间平时的聊天,同一个项目组在工作配合时的互相学习等,都会把好的经验传播开。

但是,按照整体目标复制销售团队经验,必须对“经验发现和经验提炼”过程进行管理。这就包含两个过程:

发现和收集经验

实际上,在每一个团队中,每一个销售人员的实践中都隐藏着很多经验教训,但通常是分散的,不成系统。让他们在日常业务工作中整理、加工和传递自己的经验,是不太容易的。这个过程不会自然发生,需要有效的管理,要赋予每个团队和每个人员以承担这项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具体方法就是对日常的销售会议制度和日报制度进行改造。

改造日常销售会议制度的要点

通过销售会议弄清楚:

哪些经验对销售人员最有价值?业绩好的团队与差的团队,其行为和能力差异何在?销售人员当天处理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们在业务工作中感觉最吃力的是什么?他们在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从自身和团队的角度,业绩提高的障碍是什么?

改造日报制度的要点

让销售人员接受这样一个基本理念:要使上司的决策有助于销售业务的展开和业绩提升,他必须向上司贡献自己掌握的信息、知识、经验、对策和信念。他必须时时问自己:应该报告一些什么,才能让上司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依靠制度性规范约束销售人员,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出报告:

事情的背景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涉及哪些关键方面?事情的进展遇到哪些问题?针对问题采取了什么对策?取得了什么效果?有何改进?有何风险或机会?有何具体的对策?

如果需要寻找系统思考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经验典范,就要找到最优秀的团队和最优秀的销售人员,追踪业绩最好的团队,追踪最成功的案例。

因此,日常销售会议制度的重点是:关注优秀的市场和优秀的团队,关注成功的典型案例。日报制度的重点是:关注所有团队、全部销售人员,关注他们每天的具体业务工作。

提炼和总结经验

销售团队的经验要能大规模、有组织地复制,必须经过系统化、知识化的总结提炼,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提炼成完整的案例,展示一个团队对市场的系统思考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进入一个空白市场的案例,主要表现为团队作业的整体经验;

二是提炼出解决“关键过程以及难点”的有效办法,主要表现为个人的独到经验。

完整案例提炼法

要提炼完整案例,就需要在每项重要任务或者关键活动之后,进行回顾总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而且,必须以故事的方式进行总结,使之富有感染力,易于接受。

这些经验案例中包含着创新的方法、有效的谈判技巧、团队的良好合作、对市场的独到理解、思路复杂而操作简单的方案等,都需要演绎成故事,不仅要经常被讨论、学习和思考,而且要被口头传播给新员工。

演绎成故事并不需要夸张,而是把经验发生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在陈述事实之外,多去关注当事人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强调达成目标的阶段、困难和方法。像传诵英雄事迹一样去重视这些最佳实践,这样经验才更容易传播。销售人员也因为感觉被关注、被依靠、被认同,而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总结案例时,容易产生的误区是:当面交流起来很好的经验一旦变成纸上的,大部分信息就被遗漏,活生生的事例变成死板的文字。我们需要的经验,变成文字后往往只是一些信息。那些让人豁然开朗、激动人心的东西再也找不出来,经验复制就会变成形式主义,毫无价值。

要避免这个问题,重点案例一定要讲清楚来龙去脉,与其给团队员工提供10个简单故事,不如把一两个案例阐述透彻。真正产生价值、达到复制团队效果的经验案例不是普遍性的原则,而是具体的做法,是事情发生的过程,是经验教训。

这就需要企业安排专门的人员,比如人力资源部的培训部门,跟踪重点案例的采集,而不是让销售人员自己总结——他们往往没有精力,也没有专长去用文字阐述一个完整的过程。

有效的做法是:让有营销工作经验的培训部专门人员,按照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采访每一个重要的当事人,详细记录每一个重要的细节。案例总结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个人经验提炼法

总结日常业务工作的经验,是每个优秀业务员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这种制度在大多数企业都被使用过,但做得好的很少。大多数时候都会走样,变成应付上司的任务,或变成不认真填,或者确实不知道怎么填写报表反馈的信息没有人去关注,提出的困难没有人去帮助——本来还有一部分人在认真填写,因为管理者不关注,逐渐地也丧失了积极性。

如何避免这种形式主义,让销售人员养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不是靠几张表格可以实现的,必须通过会议和讨论等方式,围绕他们日常工作流程上的要点和难点来总结,帮助他们深入剖析业务过程,关注那些花费他们大量精力、让他们头疼、又能让他们一讨论就兴奋的事,让他们体会到通过反思和讨论找到成长的兴奋感。

关键过程和难点上的经验,可以从每周总结“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做起。

1.总结。

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的总结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尤其需要基层团队经理的重视和组织。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把每个人的经验教训拿出来讨论,每次指定2~3人,不仅把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说出来,更要回顾事情发生的过程,回到事情的目的、计划和实际的进展上。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要多问为什么。主管上级要指导帮助,提出具体改进建议,让当事人体会到反思和总结的价值,最终让其进入反思角色,养成反思习惯。

如果每周总结太频繁,也可以在完成一项工作后总结。尤其是团队协作的活动中,小而简单的事可以少花时间,比如一小时;大而复杂的活动结束后,就是花上半天或一天的时间来总结,也是值得的。

2.汇邑。

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汇总起来,就是关键过程的操作指南,是难点问题的改进办法,是销售人员能力提升的经验点。

汇总要从基层团队开始,从5~8个人独立的行动团队开始,比如一个项目组,或一个地市业务团队。汇总时不需要掺杂个人意见,录入电脑并按照要求归类即可。

然后以分公司或业务部门为单位,进行第二次汇总,这时候就需要总结提炼而不仅仅是汇总。按照专题和重要顺序整理好,从中发现可以进一步挖掘总结的经验亮点,总部可以围绕这些亮点进一步编写专题性的案例。

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到公司总部再进行第三次汇总,根据实际运作的成效,一般在第二天就可以下发到各分公司供学习参考。

提示:团队经验总结提炼能否执行到位的关键

基层团队和营销人员的经验能否转变为原始信息,取决于团队经理能不能让他们把有效的信息表达出来。

为让基层重视,可以把经验总结作为基层团队经理和分公司经理的考核指标。基层团队经理由他的直接上级评价,分公司由总部的培训部门评价,评价的依据就是信息反馈的情况。

育儿经验心得 篇4

2、只要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出息的,孩子就真的会有,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皮格马利恩效应。

3、任意责骂打骂孩子会使他丧失思考能力。

4、没有笑声的家庭养不出脑筋好的孩子。

5、给孩子一个独处的空间,可养成他们思考的习惯。

6、当孩子解决难题时,不要单单指出他的错误,要承认并夸奖他做对的部分。

7、有人说,孩子成长的历程也是父母们塑造自己的历程,这是不无道理的,父母要习惯于和孩子一起成长。

8、多让孩子动手,可以训练他们的头脑。

9、禁止孩子自言自语,等于迫使孩子放弃思考。

10、父母对孩子的“新发现”,要率直地表示惊奇。

11、让孩子自由行走,有益头脑的发展。

12、“扮演角色”可增进孩子的想象力,同孩子一道游戏吧。

13、如果孩子们跳舞、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他们几乎能学一切东西。

14、孩子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15、发展孩子的天赋,重要的不是你的孩子有多聪明,而是如何聪明

群众工作经验心得 篇5

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群众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一项全局性、经常性的工作,必须用心用情用力,抓紧

抓实抓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一、用心研判群众工作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在我国,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的兴盛都离不了人民的支持,每一个朝代的没落都是背离了民心,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是对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经验总结。历史一再表明,只要言路畅通、民生安康,得到了人民群众拥护,国家就会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反之,就会民生多艰、国运多舛,甚至政权颠覆、走向灭亡。我们党正是深刻汲取了这一经验教训,从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组织和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斗争、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可以说,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发展阶段,都要传承、发扬和深化。

(二)用现实的眼光分析。当今世界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一是社会稳定压力空前。从国际形势看,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打着维权的旗号借机插手人民内部矛盾,蓄意制造各种事端。从国内形势看,由于地区、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加之群众的思维观念也不断发生新变化,导致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潜滋暗长,触点多、燃点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二是社会管理工作滞后。由于我国现阶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法规政策配套不尽完善,管理服务方法相对单一,缺乏成功经验的示范引领,因此社会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存在着薄弱环节甚至空白地带。三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但当前我们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感情不深,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明哲保身,不敢做群众工作。于是出现了遇到责任就推、遇到问题就绕、遇到信访就躲的现象,其结果是导致群众利益得不到保护,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用发展的眼光判断。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就巴中而言,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两地两区一中心”目标定位,全市的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陆续落地实施。这些都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将产生不稳定因素,并主要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因此,如何在围绕发展大局、紧贴中心工作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不断宣传、组织、发动群众支持和参与社会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考验执政能力、工作作风和诚信建设的新课题。

二、用情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高度关注民生,提升群众满意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为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动真感情关注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拿硬措施保障群众的“衣食住行教医保”,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通过现身说法、算帐对比、以案示范等多种形式,最广泛地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取信于民,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二)集中群众智慧,依法科学决策。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建议,真正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贯穿各项工作始终。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开展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避免因决策不当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坚决避免因政策制定顾此失彼、配套不力导致群众心理失衡、引发连锁攀比,真正把民生工程一件一件地办成民心工程、和谐工程。

(三)掌控舆情动态,畅通诉求渠道。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领导善于做群众工作,有效畅通了诉求渠道,那个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就很融洽,那个地方的信访形势就比较好,社会和谐稳定系数就高。一要关口前移,公

开接访。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必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敢于面对各类矛盾和问题,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把公开接访、主动约访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工作来抓,作为体察民情、化解民怨的政治任务来做,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党和政府的工作。二要力量下沉,主动下访。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引导干部在同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群众感情,增强服务本领。要带头到基层和一线去,带头到矛盾和问题较多的地方去,带头到工作推动慢的地方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解决群众困难。大力倡导各级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优良作风,在深入交流、真诚交往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用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全力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一)落实“一岗双责”是关键。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责任机制,做到属于哪一级的问题,就由那一级负责解决,属于哪个领导分管的工作,就由那个分管领导牵头解决,属于哪个部门的责任,就由那个部门负责处理,绝不允许上推下卸。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主动下访、约访、接访群众,每月专题研究一次分管领域信访个案,每季度研究部署一次分管领域信访工作,及时解决分管(挂联)工作中的群众诉求。

(二)推进“事要解决”是核心。信访工作的核心就是“事要解决”。一要逗硬矛盾排查。坚持定期全面排查、重点专项排查、动态滚动排查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确保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化解时限。二要落实领导包案。领导干部除了要定期公开接访、真情下访、主动约访外,还要包案化解分管(联系)工作中的疑难信访问题。包案领导要履行包案责任,加强与分管领导的衔接沟通,杜绝“假包、转包、只挂号不看病”的现象,做到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三要突出化解实效。责任主体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整合力量、到位人员,创造性地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社会救助及思想教育等不同手段,采取咨询、听证、教育、协商、调解等多种方式,做到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群众的特殊困难帮扶到位,对非访、缠访、闹访行为教育到位,对违法上访行为依法处置到位,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目标。

(三)加强督导考核是保障。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的目标考核机制,提高考评分值,并将信访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的重要范畴。各级党委、政府的群众(信访)工作督导组要针对全年目标任务、重点难点和阶段性部署,深入开展下访督导活动。重点督查各地各部门矛盾排查是否准确、积案化解是否有力、领导包案是否落实、接访下访是否到位、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并书面通报督导检查情况,将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那些信访问题突出、社会矛盾聚集、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或部门,要约谈党政主要领导,责令其亲自向上级党委、政府交账。对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实行综合目标考核和评先选优“一票否决”,并根据相关规定严格倒查问责,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强化队伍建设是基础。做好基层信访工作,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信访工作队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群众(信访)工作机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充实加强工作力量,改善办公环境条件,保障后勤经费投入,解决好有机构干事、有人员办事、有能力做事的问题,为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区”奠定坚实基础。加大对信访干部的教育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的能力;积极安排中青年信访干部到综合部门挂职、交流、锻炼,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信访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职场求职经验心得 篇6

你今年想找工作?想找一份好工作,那你就耐心把下面的看完吧。

经验一:找工作时光鲜的招聘现场背后不一定代表一个正规友善、蓬勃向上的公司。比如2004年初我经历过一个大型超市,它很快就倒闭了,招聘现场非常热闹,招聘手法非常有现代感——但是,两个月后,这家公司倒闭了。所以判断一个公司的实力,最好还是上网查一下、到公司问一下,像这个公司的供货商或者合作伙伴打听一下,绝人不能看招聘时的场面或者招聘人员的自我宣传。

经验二:找工作时招聘人员的高素质,不代表将来直接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同样素质高;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知情达理的HR,谈得也很好。去工作了以后,才发现那个公司很乱套,除了那个HR以外的人员都非常差,甚至你会发现那个HR也很差。

经验三:经常招聘的公司,基本都不好地方,多数还有圈套。广为人知的就是证券、建材、保险,别看他们还是上市公司,骗起人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在国外店越大越得谨慎,但是目前国内越大的店越具有欺负人的潜质,还没人管,建材就是典型。

经验四:找工作时招聘人员夸夸其谈的、使用煽动性语言的,多数都是陷阱。这样的有很多,一般都是几个穿着西装领带的人在招聘现场唾沫横飞,职位一般都是销售,许诺只要你能干,月薪3000、5000、10000,甚至100000都不在话下。比较出名的还有保险的“保险,永不失业的朝阳产业”,靠,如果是永不失业的朝阳产业,你怎么还每周都到人才市场招人?

经验五: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决心要通过考研究生改行,那么不必在考研究生之前找工作,考完后也会有工作的,尤其是春节以后。人的精力有限,集中兵力做好一件事情。反正你都想改行了,就不要想工作的事情。《圣经》中

说,上帝要毁掉所多玛城的时候,透信给一个哥们,让那哥们赶紧走,就是不能回头,回头就变成盐柱了。结果那哥们,哎„„

经验六:找工作时资方不谈给多少钱的,多数都是给的很少,不好意思说,先把你人忽悠去了再说。谈薪水这个东西是非常非常非常正常的,刚毕业的学生可能还有点扭转不过来,以为谈钱是多不好意思的事呀。被雇用不就是出卖自己么,卖自己之前怎么也得有个价码呀。绝口不谈薪水的公司,多半都是给的钱非常少;当然也有一些国际大公司,事先不谈薪水的,因为行业内的人都知道薪水肯定少不了。

经验七:找工作时交押金的、押毕业证原件的都是一些不爽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我遇见过要求抵押毕业证原件的,是一个台资企业,也遇见过要交押金的,是一个四川民企,说是公司有很多商业秘密,所以要押金。你把青春压上了,还要压毕业证或是现金,这样的地方是无论如何也不要理会的。

经验八:找工作时老总亲自去招聘的,基本都是很小的公司。中国的民企长不大,和老总的素质关系极大,当然了老总的素质低下也是全民整体素质低下的表现,不是说素质低的人才做老板。在招聘会现场,凡是那些一脸深沉、浑身霸气、看人的眼光挑三拣

四、交谈的时候很没有礼貌、张口我的公司现在已经很大了、闭口你要是来我们公司还得试用半年„„的老总,基本上都不要考虑去他们的公司了。

经验九:关于各种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第一不要相信企业的许诺,他说有,但是很多时候没有。第二,即使有,也可能很少很少。我的一个朋友每个月的工资在3K左右,公司给缴了3年多的医疗保险,但是一场感冒医保卡里面的钱就全都没有了,因为那个公司是按照月工资300元给缴的保险——他的工资的确是三百元,剩下的都是奖金。

经验十:绝大多数公司定下的面试时间都不准确。从招聘约会的时间上看,目前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企业实在还是停留在很低级的管理水平上,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到了,还要等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在招聘的人眼里看来那都是很正常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差,可见一斑。有些大企业要好一些,很守时。甚至告诉你8:55到什么地方,9:00到什么地方,有专人接送。如果有公司迟到什么,不要太生气,都那味,不守时的公司不见得是很差的公司。

经验十一:找工作时女孩子要注意的。有一些公司是来招儿媳妇的、招小姐的,这是比较明显的骗局。还有一些公司需要大量的文员,他就不断地招聘女生以很低的薪水去做那些基础性的工作,试用期一过就说你不合格。另外企业人员素质非常差比如说什么司机保安都能甚嚣尘上的公司,或者男女关系很复杂的公司,也都不要去。

经验十二:找工作时广结善缘、不去那里工作,也不要弄出点仇来。踏入社会后每接触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都可能与你未来生活产生关联。如果你不想被他雇用,也不要和他结下梁子,无论他可能多么没礼貌、或者他开除的薪水是多么没有礼貌。和颜悦色的表达你的拒绝的意思就行了。我仍举上面说过的那个四川的网络公司,他们对有1年经验的员工给出的待遇是,试用期500、转正700,试用期三个月,无论试用转正都没有合同,头两个月要扣除300元押金(第一个月扣200也就是开300,第二个月扣100也就是开400),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助、奖金、保险、公积金,每周休息一天。但是随时加班,没有加班费。加班到晚上没有公交车的时候,也不给报打车费,公司内有大通铺,爱睡不睡。

这个公司把我激怒了。因为我在填写薪酬待遇的时候添了2k,而且特意在人才市场现场询问了招聘者,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字。那个招聘的女士很礼貌的说,你下午来吧,这是地址条。我下午推了很重要的事情去的,并且那个公司的面试迟到了少一个小时,结果那个给我递条的人,也就是人力资源主任,在她的办公室同样优雅的说着上面的待遇的时候,我彻底被激怒了,不待脏字的把她骂了,为了我付出的那些时间。

但是,事后反省,我觉得没有必要骂人。因为那不能是我自己的境遇有所改善。在那以后无论碰上多么差劲的招聘者,我都没有发脾气。我可以选择不被他雇用,但是可能以后这个公司就是我的客户,何必呢。

经验十三:找工作时小心“后备主管”“储备经理”等。这些职位一般都是招男生,招进去了以后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因为你是“后备”“储备”呀,所以什么活都让你干。这种把戏多见于那些季节性的行业,比如夏天的酒店和旅行社。

经验十四:找工作时永远不要相信承诺,也不要相信合同。这是目前我国的国情。空口固然无凭,盖上了红章章的黑纸白字一样也是废纸。对于一个公司对待员工的状况,口碑这个东东要比承诺、合同都更稍微可信一点。

经验十五:关于劳动合同。多研究一下《劳动法》《合同法》吧,签合同之前要把一些问题搞清楚。很多时候,签还是不签,那是一个问题呀!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说不太清楚。因为种种种种的原因,我从来就没跟雇主签过合同,虽然我希望做一个守法公民。

经验十六:在选择被谁雇佣之前,仔细计算一下投入产出比例——薪水不是唯一应该被考虑的元素,甚至连重要因素都不是。比如说一个人挣5k,另外一个人挣2k,表面看来收入5k的要比收入2k的收入高很多。但是如果这个挣5k的每天10小时严重超负荷工作,每两周只有一天休息,而且他从事的工作比较封闭,拓展的空间比较小,接触的人也非常少;那个收入2k的每周工作5天,一天8小时,公司有各种培训,工作很开放,拓展的空间也很大。那么我想这两个人五年以后的健康状况、做人境界、收入境界的差别都会非常大的。

经验十七:找工作时穿着打扮。面试的时候算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了,所以就要打扮得有那么一点职业气息,绝大多数的公司都需要规矩人。所以如果应聘的不是很需要创造力的职位的话,还是在头几次打扮得乖巧一点,以后模着到

了,再怎么舒服怎么穿。女孩子面试的时候,不必特意打扮的,又是做头发、又是买衣服的,不是很有必要。如果一个公司因为你打扮得妖艳看上了你,那才是需要担忧的事情。更有甚者,我听说过有很多人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整容,呵呵,那种自我摧残就不要了。一个员工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单眼皮合适的双眼皮,在于她眼睛的洞察力。

经验十八:要不要美丽的撒谎。有一些谎言,还是要有的,那种善意的。比如人问你打算在北京定居么,你总不能实话实说这个鬼地方风沙大停车贵总堵车我干两年就回九寨沟老家。

经验十九:刚刚毕业找工作时尽量进大公司。应届毕业生,对于公司的选择更要慎重,哈佛的几个心理学家研究过人的第一份工作和一生发展轨迹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第一个工作的对一个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因为那奠定了一个人很多的思考习惯,行为习惯。在高效率的公司干过,到了低效率的公司也能适应。不过要是在一个小公司养成了一身坏毛病,以后的发展就很受限制。大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大公司,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进一个好公司相当于上一个好大学,不知不觉中就出息了。

其实,把这些都写完以后,我心里也知道,几乎没有公司能够完全按照法律条文上说的那样用工,尤其是对待像大学本科生这样的低级劳动力。既然大学本科生就是过剩劳动力(无论你多牛,从经验这个角度上,你都是过剩的,官方公布的9%的失业率就意味着你将近一成的师兄师姐还没工作呢),所以你必然要碰上一些情况,碰上以后比较合理的选择就是忍气吞声,知道要计较什么不要计较什么,反抗不了就尽情享受吧。

经验二十:招聘人缺少教养的,不管工资给到多高,也不要去。比如我自己是做化工行业的,一个公司让缺少礼貌的人去负责化工人才招聘,这个公司根

高职软件工程教学经验和心得 篇7

软件工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指导软件系统的开发。有些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把软件相关专业定位为培养单纯的coder, 并因此不开设软件工程课程。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和programmer需要熟悉软件工程相关理论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很多人认为, coder只需要按照程序流程图编写相应的代码, 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熟练工种, 是否具备软件工程相关知识并不重要。

从管理角度来说,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岗位在整个工作链中的位置。有了这种整体观、大局观后, coder在代码编写过程中就会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规则, 而不会自作主张。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任何环节的小错误都可能造成比较大的损失。从技术角度来说, 学习软件工程有助于编写更规范、更清晰易读、更具执行效率的代码。

笔者所在的软件设计专业一直开设软件工程课程, 并由笔者任教。从学生就业状态调研结果看, 软件工程无论在学生的应聘上还是工作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创立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 至少可以分为八种, 比如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理逻辑数学智力、肢体运动智力等。同时, 其他研究多元智力的专家、学者认为, 人的智力除了以上分类方法外, 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记忆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创造力等。

当今升学考试的人才选拔方式基本上采用形式单一的卷面考试。这样的考试只能考察考生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按照多元智力理论, 这种类型考试的成绩并不能说明考生的智力的高下, 只能说明成绩好的考生在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方面是强项, 而成绩差的考生有可能在其它方面智力上有较强的优势。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角度来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它高校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在于类型而非层次。

实践证明, 高职学生的数理逻辑智力和抽象思维智力相对偏差, 而肢体运动智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则较强。由于高职学生的以上特点, 他们对实践性的课程更有兴趣, 也更容易接受。象软件工程这种理论化的课程一直是高职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但是, 如果能够把握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兴趣特点, 理解课程的定位, 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完全可以把晦涩、枯燥的软件工程变得形象、生动、有趣, 从而改变学生难学、厌学的被动局面。

三、课程定位

根据高职软件相关专业的目标, 和高职学生的智力特点, 软件工程应该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软件工程是用来指导软件开发的方法和工具, 它的最终目标是按时、高效、高质地开发软件项目。把软件工程课程停留在纯理论层面没有实质性意义。根据教学大纲, 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课程的目标大致定位如下:

1、知识目标:

对于“软件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些学科性的知识仅要求学生做简单的了解;必须彻底理解软件工程的实用意义和实用价值;对软件的生命周期有清晰的认识, 能够阅读需求文档, 理解系统模块图, 掌握程序流程图, 深入理解程模块之间高内聚, 低耦合的原则。总的来说, 理论性、学科性的知识仅做适当的了解, 对软件开发具有指导意义的实用性知识则做为课程的重点要点。

2、能力目标:

能够阅读需求文档, 理解系统模块图, 能够熟练使用程序流程图, 特别是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UML, 掌握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在实际开发过程中, 能够遵循软件开发的一般原则。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培养目标。一句话, 能力目标的确定是以适用、够用、实用为原则。

四、选用合适的教材

大多数软件工程的教材理论性、学科性过强, 不够显浅易懂;喜欢对知识点的发展历史寻根究底;喜欢对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细节问题展开学术性讨论。这样的教材用在高职教学中显然是不合适的。

近几年, 一些高职院校、或者相关部门组织教师编写了专门的高职软件工程教材, 虽然一定程度改变了上述情况。但这些教材中, 大部分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适合高职教学, 有些教材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 甚至直接是本科教材的缩编版;部分教材过于强调项目化, 整个教材从头到尾套用某个大型的工程项目展开讲解。学生毕竟是初学者, 很难全面把握大型项目的各个方面, 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笔者选用教材的原则是具体、实用、易懂。如上所述, 笔者并不跟风地选用大型项目化教材, 而是选用小项目、特别是各知识点使用独立项目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还会自编大量各种形式的讲义, 有网上下载的视频、PPT等, 这些自编讲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晦涩艰深的术语, 同时搜集大量的案例配合书本的章节内容。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软件工程本身是属于偏理论性的课程, 高职学生本身语言智力、逻辑智力和抽象思维智力就相对偏弱。如果按照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不但觉得难学, 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现象。所以, 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合高职学生的智力特点, 做到具体化、案例化, 同时,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还可以使用讨论法。

1、具体化

软件工程有很多理论性的内容, 比如模块的耦合理论。模块的耦合按照模块之间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数据耦合、控制耦合、特征耦合、公共环境耦合、内容耦合几大类。对于没有开发经验的初学者来说, 是很难从字面上理解耦合的真正意义的。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明白其中意思, 可以为每一个耦合分类做一个示例代码。比如内容耦合情况之一即是某一模块直接访问另一模块的内容。使用示例代码如图1:

2、案例化

软件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使用理论指导软件的开发, 使软件开发能在时间、费用、质量上取得一个较好的效果。所以, 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本文的两位作者都曾在企业中从事软件开发多年, 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使用案例讲解软件工程理论, 学生容易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的应用对应起来, 同时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讨论法

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无法参与其中, 所以不但教学效果差, 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厌学。软件工程在实践中需要软件开发商和客户进行深层次的沟通, 所以, 沟通技巧本身就是软件工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这样的课程在教学上更不应该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对软件工程行之有效。

六、结束语

高职软件相关专业是否需要开设软件工程课程, 课程如何定位,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目前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都是相当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从事高职软件工程教学多年,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成文于此, 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同时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立智, 软件工程教学与实战剖析, 计算机时代, 2010年第8期

[2]《人有八种智能》http://www.bokee.net/company/we-blog_viewEntry/3329445.html

[3]刘黎明, 张晓民, 王水, 项目管理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年第19期

经验心得 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经验;开发;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其获得数学直觉的源泉。那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什么才是可以用来做“根”的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我们如何应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呢?温师院附小的李炜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一课,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细细品味李老师的课堂,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一个个精彩的教学细节。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立足学生认知起点探索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已有经验对学习新知有的起正迁移作用,有的起负迁移作用,这就需要老师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分析学生的经验。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错误,找到学生思维的冲突点,这样才能知晓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李老师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小数加减法”的前测,分析学生的经验,正确把握了教学起点。新课伊始,李老师从学生的前测作业入手,“你认为这六道题中,哪道题容易出错”,“我认为第3道容易出错,因为1.2的百分位上没有数”,“我认为第6题容易错,因为是整数减小数”……学生回顾做前测作业时遇到的困难,李老师顺势出示了前测作业学生计算结果的真实统计情况,在立足学生认知起点的前提下引入新知的探索。

二、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有目的地激活数学经驗,使其自然衔接

李老师先以“3.52+1.45”教学,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数学经验,引发学生对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两种猜测:一样或不一样。接着,李老师从“3.52+0.2”为例,出示学生前测作业中的两种不同做法,学生判断并说理由,找到学生思维的冲突点,有效追问:“0.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3.45的4的下面,有没有办法证明0.2中的2必须与3.45中的4对齐?”学生开始了结合实际例子或数学知识证明自己想法正确的自主探索学习。汇报交流中,有的学生从元角分的生活常识入手证明,有的学生从计数单位入手证明,还有的学生从米、分米、厘米的长度单位入手证明,算法算理的理解水到渠成,自然引出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从而达到了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的自然衔接,师生互动,学得精彩。

三、正确把握教材内涵,有效开发和利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和有关人员应依据本标准,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面对传承知识的教材,需要老师做的不是教教材,而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材。李老师在正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的前测作业成为李老师本节课有效的教学资源。李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谋篇布局,利用课件有层次地出示一组组的典型错例,学生在“诊断”、“开方”的过程中,逐步有序得出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

在最后的“巩固应用”环节,李老师依然有效利用前测作业,要求有错题的学生在旁边订正,同时出示另一组练习题,请学生选出与前测作业同类型的易错题练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做自编的星级作业。李老师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真正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素材,从而使课堂充满智慧、富有活力。

此外,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李老师在从学生的发言中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时,数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让我们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精心选择和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数学学习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炼学生需要习得的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璐.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02):257.

[2]凌寿设.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5(12):190-192.

上一篇:青岛市场监督管理局下一篇:制药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