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精选9篇)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篇1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究个性、尊重个性,并试图塑造自由个性的时代;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秩序,谋求秩序,并试图构建良好秩序的时代。一个良好的现代社会总是既要保证人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正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其核心主旨可以说就在于解决好个性与秩序的现实问题。然而,在当代,特别是立基于风险社会的现实,人的个性与秩序有着十分复杂的矛盾关系。

个性是个人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独特的人格、思想、社会形象和能力体系,主体性和差异性是个性两个最为重要的特征。个性的主体性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能动性的方面;差异性则是指个体因为各自的独特性而彼此区别的方面。个性因此体现为个人较为稳定的主体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与生活中人们对个性的理解不同,从哲学的角度看,主体性才是个性最为本质的特性,没有主体性的差异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的。如果说相对于社会而言,个人往往代表着个性的话,那么,相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就代表着秩序的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个性与秩序的关系问题可以视为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古老问题的现代表述。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有规则的状态;这种规则所束缚的主要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顺序;人藉此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顺序所需要获得的是整个系统的功能——协同彼此的行动,分享自然和社会的资源,以保障自己的存在和发展。[1] 35-36社会秩序并不神秘,一定的社会秩序总是人们活动的产物,社会秩序是由有个性的个体相互作用、合力的结果。比照于个性的主体性、意向性与差异性,社会秩序表征着人的活动的受动性、外延性与同一性的方面。

总的来看,目前人类已基本进入人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当代全球化也因之表现为“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中国已经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但从人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当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社会主义大国,一方面,她必须尽快摆脱封建血缘的“人的依赖关系”,另一方面又必须把“自由个性”的高远理想具体化为行为的规范,尽量减少“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处于努力使偶然的个人向有个性的个人、自由个性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目前个性发展的阶段就决定了个性与秩序之间还远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统一的状态。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先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个性与秩序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社会秩序是个性解放的手段,是否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是现代社会秩序是否良好的重要判断标准,或是其合法性的重要根据。离开人,秩序并没有独特的价值,人们追求秩序一定是秩序能满足人的需要。人们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最初是为了获得一种本体性的安全,但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秩序有着更高的合法性标准,而不止于一种本体的安全。作为社会秩序的组织者、维护者,政府往往成为社会秩序的代言人,而确如保罗·库尔兹指出的,在当代社会,“无论社会接受什么样的政府,都必须以人类自由——即为保证每个人类个体在经济上、社会上以及文化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他或她的个性的那个自由为基础。” 64如果我们把历史看成是有个性的个人对偶然的个人的生成的话,社会秩序则只是人们个性发展、解放的手段,是否有利于此文章采集自778论文在线人的个性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秩序合法性的标准。一种社会秩序,如果不能允诺和保障个性发展的自由,这种社会秩序就不可能获得人们的持续认同,这种社会秩序就面临着合法性的危机。

另一方面,个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中形成的,社会秩序既为个性的形成提供条件,也以内化为人的社会性的方面对个性形成一种制约与规训。有个性的个人,即主体性的个人之所以可能,来自于对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的全面、充分的占有与驾驭。对于个人而言,这些社会条件、社会关系总是编织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中,对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的占有与驾驭也就是社会秩序的内化。对于有主体性的个人来说,这种内化首先不应该理解为一种受动和压迫,社会秩序的内化以“一般化的他者”造就了“宾我”,使个体自我成为可能。“一个人之所以有一个人格,是因为他属于某个共同体,是因为他接受整个共同体的各种制度,并且使它们转化成为他自己的行为举止。” 176也就是说,个性化与社会化并不矛盾,只有在社会化中才能个性化,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中,个性才得以可能。同时,社会秩序也是个性、自由得以扩展的条件,没有秩序就没有确定性,个性的主体性就无从显现,个体的自由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当然,社会秩序的内化必然表现为对个性的某种规范,只有这种规范才能保障其他个性的显现。也就是说,秩序对个性的规范使得作为复数的个性成为可能。从根本上,与其说秩序对个性的规范是出于秩序自身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其他个体个性、自由成为可能的需要。

如果说个性与秩序的关系问题从来都很重要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界和中国,个性与秩序的关系则因为其高度的复杂性、敏感性而被极端地突现出来了。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篇2

1以礼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1.1 以“礼”为表现形态的建筑等级制度

子产说:“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行动的依据。天地的规范,百姓就应该效法。”因此,“礼”是人的行为规范,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对长幼、尊卑、贵贱有着严格的规定。荀子曰:“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同时,这个“礼”又强调整体利益,个人只能在既有的规范等级内安分守己,各个等级之间是不可逾越的。孔子起初就是试图以“礼”来维持等差分明的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把建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看成是兴国安邦的人伦之本。墨子的“官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比孔子的“非礼无以别男女”更为具体,所以后世在修造住宅时,大多建有高大的围墙,而且一围就围了数千年。传统宅院中也往往用一道俗称“进”的中门隔开,以便界定男女、主仆、上下之间的区域。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等级制社会中,历代帝王对此都很重视,“不同等级建筑的形式、屋顶的式样、面阔、色彩装饰、群体组合、方位朝向、建筑用材,几乎所有的细则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建筑就成了传统礼制的象征与载体”[2]。城制等级、建筑组群的规制等级、间架做法等级、装修、装饰等级等,规定之严格,限定之细密,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

1.2 建筑中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中心的表述,也是整体的权衡反映,它如同天平中间的支点,这个支点是人类理性的反映。中,有中和、不偏不倚之义;庸,有平常、常道之义。

孔子所称“允执厥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乐而不淫的中和尺度;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规矩中有自由,自由中有规矩的境界。儒家强调的就是这种恰如其分的分寸感,追求的是与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筑之中充满了矛盾,运用辩证的中庸思想才能使矛盾的解决达到最佳程度。

《吕氏春秋》说到:“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圣人之所以养性也”,可见当时的建筑尤其是民居特别强调居住空间的适中性。民居建筑中也强调选址,注意将建筑组织到自然环境中去,提高整个自然环境的美学质量,而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建筑布局上崇尚中央、中轴线,即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传统庭院式建筑的基本特征都是以中轴线为主,在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左右布置次要建筑或四周围以高墙。这正体现了“执用两中”,符合中庸之道,达到了仁和礼的完善、和谐与统一。

2以崇尚自然为中心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2.1 崇拜神仙的宫观建筑

道家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崇拜神仙,这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建筑,古代的宫观建筑可谓是哲学与宗教的结晶。宫、观是道教祭神和举行法事仪礼的场所,也是某一道派的传教点。道教创立之前的道家认为“仙人好楼居”,楼乃高层建筑,所以道教早期建筑中多楼阁与台,即使普通房舍也多在二层以上。《东观汉记》有“公孙述造十层赤楼”,《道德经》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说法。有诗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道教的宫观多建于山上,且四周青山环绕,鸟语花香,松柏苍翠,观内则幽静深远,一楼一台,一塔一炉,一花一木无不显示出教徒们成仙得道的愿望;即便是城市中的道观也是古树参天,优雅深邃,极力营造人间仙境。

2.2 崇尚自然的建筑风格

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崇尚自然,中国传统民居受其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国民居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现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尊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真正融为一体,达到了“宅以形势为身体,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的境界。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所依据的基本标准更多地倚重于道家学说顺应天然的思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西堤一带除了桥以外未建其他高大的人为实体建筑阻挡视线,靠近西山的这一侧又有足够的长度,从而使得西山群峰能够安然倒映于湖面,尽管源于人之巧思,但却宛如天成。此外,园林中的围墙容易给人以突兀呆板的印象,而西堤的一岸垂柳却恰到好处地掩饰了绵延的墙体,抹去了内外僵硬的界限,从而使西山峰峦、西堤烟柳,昆明湖水浑然一体,整个园景无形中扩大了、丰富了,巧妙自然地融入了天地山水之间。就连为园林建筑的取名上都显得那么自然。

发于自然、归于自然的道家思想,在典型的前庭后园式的中国庭院建筑中也可略见一斑。在前庭后园的空间结构中,整个建筑群的前部是主体建筑,包括厅、堂、楼、馆等,供人日常起居和社会交流。后部的花园布局迂回曲折,他们在这里休憩养生,悠闲自得,享受着世外桃源般幽雅无羁的生活情趣,无不体现出道家对于自然情趣的追求。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来自于自然,追求天与人在自然生命上的一致性,满足人的生活方式、心安自得感的需要。这也许是道家思想中给人以天人合一、自在出世、无为而治的印象之根本原因所在。

3以法治为中心的法家思想的影响

3.1 否定“礼治”的思想

法家是儒家的反对派,坚决否定儒家的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和“礼治”思想,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史记·商君列传》)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城起初的设计理念就来自于这一思想。正值强调“礼治”的春秋末期,在建筑领域里顽固地推行“城市等级制”,吴国依照《周礼·春官典命》的规定,是一个城方为七里,“东南僻远之地,险阻润湿有江海之害;内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的二等城市。而伍子胥打破“先王之制”,不受礼制的约束,主张“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伍子胥这种打破陈规,因地制宜,独立思考,自成设计系统的做法,体现了“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进步观。

3.2 主张“法治”的建筑产物

韩非子认为“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阙”便是“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的建筑物。汉代刘熙《释名》说:“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白虎通义》说:“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阙起初仅限用于封建帝王宫门之前,东汉始普及至一般富豪家的祠墓前,不仅有“标表宫门”、“饰门”的作用,还标志着宫殿、居室、神祠、坟墓的范围。“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是说到这里已经进入帝王的宫禁之地,要必恭必敬。因此它又成为一种特殊的界碑。“刑”是法家认为君王统治百姓的工具,随着刑的运用,肺石与嘉石成了城市中的重要设施,监狱也遍布各地。这些都是“法治”思想的产物,法家建筑的代表。

3.3 注重城市规划的军事布局

法家主张现实主义,排斥书生气和不切实际。在诸侯分立、战乱纷争的历史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们,如春秋时的管仲、伍员,战国时的商鞅、尉缭,汉代的晁错以及墨家之祖的墨翟等,无不强调城邑的军事功能。有着“军工祖师”美名的墨子对城市规划主张从军事出发作布局,提出城的位置要选择有利防守的地形,边境的城市和兵寨要选择在险要的地形和必经的要道上,以阻碍敌人的进攻。城的大小要与人口多少和经济条件相对应以及在筑城、守城方面都有详尽的论述。法家提出“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所以坚持“高筑墙”,“城厚以高”以加强国防性建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的万里长城便是最典型的一例。法家极力主张绝对的君主集权,城市的布局不仅是以保证帝王的使用和安全为目的,也是为了更加强有力地统治人民。

3.4 强调建筑规范成文化

法家认为国富民强的前提是一定要发展生产、改进技术并总结经验,制订可供全国遵循使用的成文法,在建筑方面也应如此。这一思想无疑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一套完整的技术性建筑成文法典直到北宋才出现,但之前已有诸多建筑法律规范制衡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早在公元前8世纪的东周初期,就有了法定的建筑制度。

我国建筑史上第一部系统化的建筑成文法典是北宋的《营造法式》,第二部是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其间相隔六百余年,又不能不说我国建筑发展的缓慢。

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以“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对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讨。同时法家诸家学说关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筑城防敌的要领,具体规划当时一座城市,已经综合考虑到社会、经济、军事、气候、地理、工程技术、建筑艺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对后世的建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纵观历史,建筑是与一个民族血脉相连的象征和标志,映射积淀着传统的思想理念,成为文明的精神载体。古代哲学思想对传统建筑的深刻影响远非一篇短文所能尽述,并且儒道互补、儒法交融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相互渗透、融汇交聚的思想体系构筑了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永远是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孙宗文.中国建筑与哲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1.

[2]秦红岭.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J].新建筑,2004(7):65-67.

[3]刘成华,孔令思.建筑的哲学之思[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3):52-53.

[4]汪洪澜.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J].宁夏社会科学,2006(3):117-120.

对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侵权;平等;死亡赔偿

一、对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简要分析

我国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始于1992年1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10年,不满16周岁的,年龄每小1岁就减1年;对7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5年。”[1],明确了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直到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从这两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法律对于侵犯生命权的赔偿标准是依照受害人的生活水平来计算的。并没有对死者的生命做出任何评价。法律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只能在受害人所受的损失范围内作出规定,这是由法律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且法律也不能去定义生命的价值。因此,死亡赔偿制度是法律从公平的角度设定了赔偿金的计算方法,给与受害人的近亲属的一种物质上的补偿和精神上的抚慰。

二、结合案件对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分析

(一)案件评析

2005年,重庆市3名女学生同乘一辆三轮车时被一辆失控的大卡车压住致死。在事故处理时,赔偿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两位城市户籍的受害者近亲属20万元的赔偿,而给予农村户籍的受害者近亲属不超过5.8万元的赔偿。三个年龄相仿的女孩,仅因户籍的城乡之分,在同一起交通事故中所得到的赔偿竟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在当时引起社会各界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法律的规定有失公平,是对生命做出的不平等的评价。之所以在同一个侵权案件中农村居民所得到的赔偿金额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其实质是户籍制度造成的, 因而呼吁取消户籍制度。我们单从这一案件的赔偿结果来看确实有失公平,但是,这种不公平并不是法律造成的,而是由于城乡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死亡赔偿标准的城乡二元结构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象是一致的。我国现阶段仍处在城乡二元结构当中,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水平相差甚远,城乡的贫富差距较大。 而死亡赔偿金又是从受害人的近亲属所遭受的损失的角度进行的陪偿,而并不是对受害人生命的价值所做出的规定。正如王利明先生所说:“生命权一旦受到且还,任何法律救济对于权力主体都是毫无意义的,法律救济的位移功能在于使权力主体使权利主体的近亲属得到财产上的补偿和精神上的抚慰[2]。”因此,在同一交通侵权案件中,因受害人的户籍不同且受害人的生活水平和基本收入不同,受害人的近亲属因受害人的死亡所遭受的损失就不同。因此才会出现不同的赔偿结果。其实这恰恰是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体现,形式上看似不平等,实质上法律只是从公平的角度对受害人的损失做出了评估。

(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对于死亡赔偿金,理论界主要有两种学说:扶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

抚养丧失说认为, 由于受害人死亡导致其生前依法定扶养义务供给生活费的被扶养人因此丧失了生活的来源,所以,赔偿义务人赔偿的范围就是被扶养人在受害人生前从其收入中获得的扶养费的份额。然而,继承丧失说认为,因加害人的侵害行为导致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在将来能够继承的受害人的财产也减少了。因此,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的是因受害人死亡而丧失的未来可得利益[3]。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不论哪种观点都表明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给予受害人的近亲属的一种补偿。并且,从上一案件的分析中,我们也能看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对受害人家属的赔偿,是用来弥补死者近亲属的利益损失,根据城乡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做的规定。所以这一制度本身并无对生命的价值做出评价,而是依赖现有的物质生活水平所规定的。法律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及其所以依赖的物质基础而作出规定,而只能在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范围内作出规定。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自然不能参照同一个标准来作出赔偿。这正是法律公平的体现。所以,就死亡赔偿金制度所引起的有关同命不同价的说法是对法律的误解。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事不同的工作,获得不同的收入,完全的所谓“同命同价”,在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彻底消除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律是公平的,上述案件的处理结果也是公平的,也许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原因,是出于人们的道德观念,而不是法律制度本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麻昌华.论死亡赔偿的立法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

[2] 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15.

对民法的哲学思考论文 篇4

民法是一个外来文化产物,最开始是发源于罗马法,另外也有称为“市民法”“私法”“私权法”等。民法本位的研究应该植根于社会基础。因为家庭和市民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个人的生存才是民法保护的最终目标。

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民法的本位研究对执法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法律理论界也一直没有停止对民法元理论的研究。从民国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都有人员在研究和探讨民法的本位,在研究中,这些研究者都更多地从民法的本质、目的、任务、作用、指导思想、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表面看内容很多,研究的面也很广,但是一直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学说,业界的研究表现为莫衷一是,又说法不一。

一、民法的含义理解

民法是一个外来文化产物,最开始是发源于罗马法,另外也有称为“市民法”“私法”“私权法”等。我国的民法就是通过日本间接模仿了罗马法的表征,修订了民法法典。在西方,民法本位主要是从个人和国家对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讨。民法是设计个人福利的法律名词,该法的颁发直接遵循个人的.福利并将其作为最高的原则执行。以调整和解决私人之间的关系为执行目标,从而确定个人的福利界限和利益条件。民法的一个特征就是平等,是维护个人权利的法律。我国的民法是规定个人权利的法律,“个人”是民法的主体,这是民法创立的根本所在。

二、民法本位的社会基础研究

尽管民法研究和讨论的是私人主体间的人身、财产关系,但是,这两种关系都属于社会关系,民法本位的研究应该植根于社会基础。因为家庭和市民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个人的生存才是民法保护的最终目标,市民通过活动、劳动等方式体现自己的存在。在法律体系中,私法和公法是两大主体,体现的也是私权和公权两大利益。民法是市民社会法律的体现,也是法律存在的形式。民法是通过认定市民的权力从而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并且以私主体的原则确定了民法的内容。在我国,由于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在传统伦理上,人们是以伦理为本位建立社会制度的。发展到今天,在社会不断转型时期,市民社会的模式建立起来并逐渐成熟,也是私法——民法建立和健全的最好契机,通过民法维护私主体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的市民秩序。

叔本华和尼采死亡哲学之比较研究 篇5

叔本华和尼采死亡哲学之比较研究

叔本华和尼采是当代西方死亡哲学的杰出代表,他们同属于意志主义,其中叔本华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尼采则是他后期的著名代表.他们的死亡哲学是建立在他们的意志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因此具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内容或特征,但二者在死亡哲学方面却有着分歧.本文是叔本华和尼采死亡哲学的比较研究.

作 者:周峰 李主林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刊 名:学习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TUDR 年,卷(期):2003 “”(11) 分类号:B516 关键词:叔本华   尼采   死亡哲学   比较研究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篇6

效慢,作用不大”,抓理论学习不静心、不用心、不虚心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从新视角,用新观念、以新对策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开展工作凭“老底子”,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开展、难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一些工作开展中遇到阻力,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从内因上找原因,经常是怨天尤人。一旦跳出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会有新的方法,也能收到新的效果。如,面对不宽松的质监工作外部环境,固然需要费资、费神、费时的“协调”,但不是长久之计,不是治本之策。如果在深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指导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一靠严格自律,加强队伍监督管理,理顺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乱作为,依法树威;二靠按章办事,按规定办事,尽职尽责,履行职能,杜绝不作为,有位争有位;三靠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主动服务中求贡献,开展工作的“外耗”会大大减少,质监工作的外部环境压力可以有效缓解。淮阳县局实行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的做法,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排除杂念和干扰,端正抓学习的心态。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到为自己修身启智明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党的事业负责、为单位建设负责的“讲政治”高度来认识。要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须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把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内容上,要抓好“三学”:一是系统学。注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质量标准化计量基础理论》等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夯实政策理论、业务理论功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选择学。注意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书刊,拓宽知识结构,吸纳有益营养;三是广泛学。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既蓄远水,又解近渴。”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方法上,坚持学习、工作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做到经历一次、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学、为解决问题学,不断地“充电”、“造血”、“吸氧”,真正解决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抓落实的习惯性,尽可能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理论功底厚实不等于指导实践管用,注意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践和认识脱离,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空对空”;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上下一般粗”,甚至以中听、中看不中用的“花花点子”当措施,结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对上级指示要求学深悟透的前提,也是有可能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理论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度”。如果抓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认识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上级指示要求“精准”把握、抓不住“纲”;在抓落实的决策过程中,不能科学筹划组织,不能把上级指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具体化,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抓落实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形成“调查-决策-部署-督查-落实”的“闭合回路”,抓落实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实施“五大工程”这是省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结合到本单位本部门采取什么措施途径加以实施,要善于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化,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工业大市应着重在质量振兴工程上下功夫,农业大区则着重在农业标准化工程上多出亮点。舍本遂末的削足适履则表现为教条主义。

浅析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 篇7

在海德格尔看来:“就人作为有理性的生物而言, 他属于现象世界, 属于‘存在者’;而就人自在, 就人自己领悟自己、自己显示自己、自己规定自己而言, 他属于本体世界, 属于‘存在’”。海德格尔之所用两个世界来划分人的存在属性, 在于以往的哲学家始终是把人看作是存在者, 把人等同于其他存在物, 统统看作是存在者, 抹杀了人存在的个体性和具体性。他认为, 人作为有理性的动物, 与其他存在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人不仅具有存在者的属性, 同时还具有“此在”的属性。海德格尔对人的存在属性的规定, 一方面说明了人同世界上周围的存在物一样,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是存在者;一方面又说明, 海德格尔把人看作是具有个体存在属性的人, 是区别于其他存在者的存在, 同时还是区别于他人的存在, 因而把人称之为“此在”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 人之所以是一种此在的存在, 在于人具有特殊的个体性、具体性和可能性, 其他存在物的存在, 是在其存在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规定的存在, 如杯子、桌子, 这类存在, 就其存在的意义而言, 是人为的被规定了的存在, 是经过外在条件加工之后才得以杯子或桌子的形式存在的存在, 是先天被规定了的存在, 因此, 是一种本质先于存在的存在。但是此在的存在不同于本质先于存在的存在者, 此在的存在是在存在的过程当中确定其存在的, 这种存在的过程就是可能性, 人的本质具有何种属性是不能确定的, 只有在过程当中才能形成此在的存在, 因此, 此在在形成的过程当中所经历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才是人之为人, 此在之为此在的本质。

二、向死而在

关于死亡, 我们总是自认为很了解, 因为我们曾经通过各种方式看到过或者是听说过关于他者的死亡。但是,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道听途说的关于死亡的故事, 不过是对死亡最一般的表象的了解罢了, 而对于其本质, 我们却从未知晓。在他看来, 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死亡的真正意义不是终结, 而是确定自身, 生活中充满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的可能性, 而只有死亡是所有不确定关系当中唯一无法回避和不能逾越的关系, 只有透过死亡个体才能真正明确自身的个体性存在。

死亡是唯一也是最极端的使此在明确其何以为“此”的方式。我们曾说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物, 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在他所有的生产生活和交往关系当中确定的, 而诸多生产生活和交往关系也就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可能性条件。海德格尔认为, 如果个体的存在转变成了大众的存在, 那么这种存在并不是人本真的存在状态, 只能说是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着的存在者, 是抽象的存在, 这种存在早已失去了他本真的存在状态。

海德格尔把人规定为此在的存在就是要把人从抽象的存在者状态下超拔出来, 回归他本真原有的存在状态。在他看来, 在人的存在过程当中, 虽然面对着多种可能性的条件, 但是唯一不可跨越的不可能的可能性就是死亡。当此在面对非死亡的可能性条件的时候, 此在不是真正的此在, 而只是存在者;当此在面临死亡这一不可回避的条件的时候, 他是本真的存在, 是作为存在本身而直接的面对自己的此在。

死亡在降临的一刻, 同时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因此, 就这一层面来看, 这是生存论意义上的死亡。死亡, 不仅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同时也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 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人在生存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诸多可能性, 以及在复杂的生存环境当中, 容易沉沦, 容易迷失自我, 容易失去自我的个性和具体性, 是“常人”。所以, 海德格尔才说, 常人的存在是此在丧失自我个体性的最直接的表现。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是唯一能够把此在之“此”真正确立和凸显出来的途径和方式, 是把此在从常人的沉沦中超拔出来的最有效的手段, 是此在从此获得新生, 具体的、有个性的存在于世的保障。

三、向死的自由

海德格尔把存在者区分为常人和此在之存在, 常人生活在世俗的沉沦之中, 此在面对着他最本己的生活。常人把死亡看做是在某一时刻将会降临的一个偶然事件, 也就是说, 常人不否定死亡的确定性, 他把死亡视作尚未发生的悬临事件, 死亡终会发生, 作为常人的存在也终将面对, 但不是现在。此在之存在把死亡看作最本己的可能性, 视作自身无所关联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 把死亡视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必然事件, 在此在之存在看来, 死亡不是悬临, 不是未来事件, 而是就在此刻。常人陷在无穷无尽的烦忙、烦神之中, 被生活中无所意义的烦忙所拖累, 把本是最本己的可能性推迟到“某一天”, 延迟在未来的某一天之中, 常人沉沦在繁忙的琐事之中, 无暇顾及这已经延迟了的“某一天”, 从而失去了关心自我的条件, 失去了此在存在的意义, 丧失了此在之存在的个性和具体性。此在之存在把死亡视作随时随刻都会发生的必然事件。一方面, 此在把死亡视为确定可知的, 因为死亡的降临是不可避免的, 是任何存在物都不可避免的终结;另一方面, 此在之存在坚持死亡的不确定性即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就表现在死亡是随时随刻都有可能会发生的, 而不是常人意义上的悬临或是一种未来状态下的时间概念。所以, 在这里此在之存在是本真的向死而在的存在, 此在之存在把自身从烦忙的琐事之中超拔出来, 直面自身, 关心自己。此在之存在超越了常人在世俗当中的沉沦, 直面死亡, 在最本己的可能性当中重新认识自己, 摒弃在沉沦中被烦忙和烦神所扰乱的不安定状态, 回归本真的自我。因此, 此在的存在是面向死的存在, 是面向死的自由, 是此在超越常人, 超越世俗的本真的存在。此在之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是自我, 回归的是本真, 是以真正的个体性、具体性的本真的面貌生活在世界当中的个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段德智.《死亡哲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商务印书馆

哲学—对人生智慧的终极思考 篇8

关键词:哲学;人生智慧;终极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33-01

在距离我们时空非常遥远的古希腊,聪明的人们创造了“哲学”一词。“哲学”一词在英文中是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的意思。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求知”。

由此可见,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是一种求知,探索的智慧。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理性世界观。之所以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哲学体系,哲学思想,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和逻辑结构,是一种讲的通说的清的道理。

哲学问题关注宇宙,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哲学从本体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世界观,从善恶价值判断上来说是一种价值观,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人生观,从对事物的真理性判断上来说是一种真理观。哲学在西方古典哲学中叫做“形而上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叫做“玄学”。从中西方对哲学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哲学探讨的智慧并不同于我们生活中对于某个具体感性事物的认知或者理解,而是有一种像宗教一样的“终极关怀”在其中。这种智慧探求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终极性目标,似乎总是试图冲击我们人类思维的边界。或许有人会问到:”我们学这种东西有什么用?这种看似这么玄幻的东西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是金钱?是利益?还是是幸福的生活?是的,或许哲学给我们什么都带来不了,也就是说和我们当下的直接利益或许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可是正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直接性的关系,才更能体会出哲学智慧的高贵和它的尊严,更能体现它的高大上的特质。哲学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一种求知,本身这种求知就是一种纯粹性的知识追求,例如我会问:宇宙有没有边界?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追求这些终极性的知识并不是为了我当下可以得到什么直接的利益,可以得到哪些好处,如果我出于这样一种动机追求哲学智慧,我可以这样说:我什么也得不到。

但是哲学恰恰又是这样一种智慧:即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它可以给你你所想要的所有帮助。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以往的哲学家都专注于认识世界,可是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句话即是说,哲学虽然看似无用,可是它确足以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试想,哪一门学科敢挺起勇气说自己可以改造世界,没有,也不会有!只有哲学,只有哲学可以做到!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因为哲学追求的是终极智慧,是最高级的东西。每一个具体科学或许在自己的领域内都研究一个问题。但是哲学所研究的,在我看来,并不是“问题”而是“难题”。

而且是亘古不变,时常翻新的难题。通常来说,具体的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相对一致答案,可是哲学问题或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出来这样一个标准答案,或许唯一不变的答案就是答案一直在变化着,例如“什么是爱情”,“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一些问题。古人问过,我们现在也在问,以后的人一定还会问。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相对一致的答案,可是我们为什么会追问这些问题呢,并且总是企图为之找到一条可能的出路呢?

因为我们来源于自然界,但是我们又高于自然界我们有理性,我们需要满足我们的求知和好奇的心理,我们有对事物“终极关怀”的心态。我们人类拥有理性这一武器,而它也绝对不会仅仅满足动物似的需求,不会仅仅满足感官上的需求,我们需要精神食粮,我们需要达到一个智慧的边界,我们也要证明我们自身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是高贵的,是有尊严的。虽然我们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即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可是在追求这个终极智慧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满足,也正是在这一个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我们超越了我们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那个无限自由的境界,实现了我们的理想。在一个人的有限生命中,实现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只有过程而没有结果,可是在人类的生命延续中,这种理想会一步一步地实现,会慢慢地成为现实,会越来越多地满足我们地自由,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

简言之,哲学是对人生智慧的终极思考,它不可或缺,就像我们每个人需要空气,需要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如果哪一天我们缺少了这种对智慧的终极思考,那一定是我们灭亡之时!!

浅论冰心散文创作中爱的哲学 篇9

摘要: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她的诗歌、小说和散文等创作,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在其作品中她用“爱的哲学”歌颂母爱、赞美童真、礼赞自然。本文将着重论述冰心散文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具体内容及在其作品中的创作体现,并结合社会现实对“爱的哲学”的意义和影响作进一步的阐述。关键词:冰心散文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

提起冰心,我们总会想到那位用爱和真情赞美母爱、童心与大自然,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总是以温柔细腻的笔调、纯洁率真的思想和清丽委婉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风格。冰心的创作文体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但她比较喜欢运用的体裁还是散文。她曾在《关于散文》一文中说到:“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冰心散文创作开始于“五四”时期,“五四”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斗争的时期,冰心在“五四”革命文学浪潮的推动下,结合自己民族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土壤,同时也吸收了外国文学的某些养分,并在这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旧文学的崭新的文学体式。其作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旧文学的重大突破。可以说,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先驱者,用白话创作的叙事抒情散文,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观念,显示了现当代散文的创作成绩。

冰心作品给我们呈现的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知识女性向往现代文明的真我形象,它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闺阁文学封闭纤弱。她的散文的审美方式以心为文,交织古今,融会中外。从她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之后,就开始了散文写作。她的散文创作数量近140万字,代表作有《笑》、《往事

(一)》、《到青龙桥去》、《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等,还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等。冰心的散文创作长达七十多年,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其创作可划分为早期(“五四”时期)、中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晚期(建国以后)三个阶段,创作风格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早期以“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笔调,运用委婉含蓄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曾被人赞誉为“冰心体”;中期随着生活的转折变化,一改前期婉转、清丽、典雅的艺术风格,代之以苍劲、明快、幽默和刚健的风格;晚期的创作风格随着时代与自身气质的变化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前期是温柔伤感的情调,中后期则呈现出清朗秀逸的风貌。

在冰心七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有许多优美的散文篇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母爱、童心、自然美的成功描写,这也就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的具体内容。正如秦牧所说:“她望着繁星,对着大海,赞美自然、讴歌母爱、爱慕善良,探索真理。在夜气如磐、大地沉沉的当时,她告诉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恶丑,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说到“爱的哲学”,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伟大诗人泰戈尔,他对冰心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爱的哲学”的创始者。徐志摩曾经评价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特别是在散文创作方面,冰心更是汲取了其思想的精华,并结合自己对人生的感知和理解,对于爱的独特的心灵感受,给予“爱的哲学”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形成了她的别具一格的“爱的哲学”。

一、爱的哲学的具体表现

冰心一生都信奉“爱”能引导人们向善向美。母爱、童真、大自然,这三者构成了她爱的世界。她赞美母爱,曾深情地说,“这样浓深,这般沉挚,开天辟地的爱情啊!愿天下一切有知,都来颂赞!”她觉得母爱可以引导人类走向新的文明,靠着它,便能建造一个“个个自由、个个平等”的世界;她赞美童真,描绘儿童稚气娇憨的情态,欣赏他们的智慧聪颖。她觉得大人的世界充满互相残杀、争权夺利,而儿童的世界是纯真无邪、互爱互怜的;同样,冰心倾心自然也表现了一种追寻,希望在自然的清新里,平息人间的恶斗,融化人类的怨嗔。为此,她常常徜徉于大自然,流连忘返,与大海为友,与湖泊作伴。春风、秋云、碎雪、微雨、明月、星晨,无不倾注她美好的情思和善良的祝愿。她对人类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她希望人们真挚地去爱、去共同创造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生。

1、无私的母爱

冰心“爱的哲学”的核心内容是母爱,在她的笔下,母爱是圣洁博大的,是她精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她心里永恒的话语。在《寄小读者》中可以体会出她的这种“爱的哲学”。例如其中的通讯十,作者对母爱给予了非常高的赞扬,文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发上的两根发丝,也不能一般长短。„„只有普天下母亲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冰心说:“母亲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事物毁灭而变更”,“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寄小读者》通讯十),热情地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与宽厚。又如在《往事

(一)》第七篇中,她借助荷叶与红莲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唱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母爱之歌。文章中写道:“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在冰心的眼中,母爱是无私的,是战胜一切邪恶的力量。《超人》就是冰心传达爱的哲学的重要篇章,文中通过一个叫禄儿的孩子向世界告知了自己爱的哲学。公寓里的何彬是一个性格冷漠的青年,他认为“爱和怜悯都是恶”。而公寓里的小杂工禄儿的生病呻吟打动了何彬,他拿出十块钱让禄儿去治病。禄儿感激他,由此联想到慈母之爱,得出“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的结论,何彬也因此悟出一个新的人生观“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冷心肠的何彬因为母爱的回忆而重新唤起对生活的热情,其中母爱的温暖便是作者冰心转奉给世界的母性关怀,全天下的子女都应该受到这种母爱的恩惠。正是因为冰心这种对于母爱的无限夸大,并竭力鼓吹爱世上所有的母亲和所有的儿子,不分阶级地爱一切人也是爱的哲学的局限性所在。再如她出版于1931 年的散文名篇《南归》,是作者在丧母一年半后所作的思念母亲的杰作。作者采用“痛定思痛”的写法,完全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笔极为哀婉凄绝,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篇散文中,前半部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唯恐失去母爱的惶恐、竭力延续母爱的焦虑,把作者服侍母病过程中内心的煎熬和情绪的复杂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后半部分则痛述了失去母爱的无限悲恸,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完了,过去这一生中这一段慈爱,一段恩情,从此告了结束。从此宇宙中有补不尽的缺憾,心灵上有填不满的空虚。”“窗外是苦雨,窗内是孤灯。写至此觉得四顾彷徨,一片无告的心,没处安放!”字字发自肺腑,浸透着无法排解的忧伤、痛失母爱的悲痛及无助。其实,冰心的母爱哲学并不仅仅是安慰那些受伤的心灵,而是把他们从现实带入哲学的世界,在母爱的哲学里受到灵魂的问籍,从而获得新的认知。

2、纯洁的童心

冰心散文中的另一个重点是描写歌颂童心童真。就像对母爱的歌唱一样,冰心对童心的歌唱也有多层面的内涵。其中既有对自我童心的关照,也有对儿童本真世界的理解关怀,还有借童心来慰籍成人世界的内容。她认为:“给儿童写作,对象虽小,而意义却不小,因为,儿童是大树的幼芽,为儿童服务的作品,必须激发他们高尚美好的情操,而描写的又必须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关心,而能够理解、接受的事情。”

在冰心的许多篇章中,儿童被描绘为天使,是“爱的哲学”里的天使,传达的是冰心本人的思想。她的散文《笑》就表达了这种从天使到儿童的转化过程:“凭窗站了一会,微微的觉得凉意浸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我微微的笑。”由此联想到五年前,古道边,一个孩子:“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想着我微微的笑。” 关怀儿童世界,冰心首先是超越任何功利目的的去理解儿童的喜怒哀乐,捕捉儿童世界的天真童趣,表现儿童稚拙的内心世界。如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就是孩子们的一个伙伴,她娓娓动听地跟大家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和小朋友们谈心,同时也夸赞孩子们的稚气和善良,以独特的通讯形式和小朋友交谈,以真挚朴实自然的话语创作出许多精美的篇章。又如在《通讯六》中,她和小读者说心里话,完全是一片孩童之心。冰心说:“小朋友,我有一个建议:‘儿童世界’栏,是为儿童开辟的,原当是儿童写给儿童看的。„„大人的思想,竟是极高深奥妙的,不是我们所以能测度的。„„总而言之,他们的事,我们不敢管,也不会管;我们的事,他们竟是不屑管。所以我们大可畅胆的谈谈笑笑,不必怕他们笑话。———我的话完了,请小朋友们拍手赞成!”这完全是小孩子群中的一个,用大姐姐的口气,和小朋友谈心,讲悄悄话。她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们交流,用自己的热情真诚地同孩子们交朋友,与小读者息息相通。

冰心在作品中,讲了许多小道理,与小朋友促膝谈心,谈社会公德,谈知识就是力量,谈我们当前存在的一些困难等等。在她的《三寄》中,冰心的心情是宁静多于兴奋,喜悦多于感叹,处处把小朋友看作新长征的接班人,希望小朋友既觉察肩头的重任,又能踏踏实实地身体力行地去做日常生活中的小道理。这种心贴心的平等姿态,使得小读者在这种难得的信任尊重之中,激发出自己的爱心和美感。冰心活到99岁,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她始终保持着童真之心。她始终觉得和孩子们“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病中不必装大人,自然不妨重做小孩子”(《山中杂记》)。

在她的笔下,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的化身,都有着不一样的可爱之处,读她的散文总是能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因为只有用童稚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才能有如此生动形象的描述,这些饱含童真的文字是冰心女士由内而外的孩子气使然。她时常勉励自己“在平凡的小小的事物上,我仍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栽下平凡的小小的花,给平凡小小的人看”。的确,冰心用晶莹无瑕的爱和坚定的信念执着于自己率真的性情,在文学的园地里寻找适合自身心性发展的一方土地。这也使她成为我国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的同时,也成了小百花园中一位先驱者和和贡献卓越的儿童文学家。

3、优美的自然

冰心对自然之美有着极为敏锐的感受力。无论是雄伟的高山,还是辽阔的大海,甚至是细小的蒲公英,都是冰心喜爱的自然景物。在她的笔下,大自然的春日秋色、花晨月夕、丛林小溪都是如诗如画生机盎然的,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目不暇接。

冰心热爱大自然,她的爱很深沉,就像她热爱的大海。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情感,可以堪称一位“海化”的艺术家。她曾说:“每次拿起笔来,忆起来的头一件事就是海。”大海的广阔深远陶冶了她的思想和性格,海风、海浪、潮涨潮落滋养了她的心田,融入了她的生命和灵魂。她笔下的大海形象是异常美丽的。辽阔的海面,蓝色的海水,汹涌的海浪,骀荡的海风,绚烂海霞,飞翔的海鸥,漫长的海滩„„这一切构成了冰心散文中多姿多彩的大海的形象。在她的作品中,曾多次用大量的笔墨描绘大海辽阔深邃、博大精深的形象,把大海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自己被称为大海的女儿,海的歌者。冰心的《往事

(一)十四》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海上不同时节的变幻莫测比作海的女神喜怒哀乐,时而活泼放达,无拘无束;时而多愁善感,喜怒无常。把大海写得有神有韵,整个画面绚丽多姿、光彩照人,字字句句蕴藉着对大海的无限深情。在感悟大海的同时也被大海同化了,她赋予大海的灵性又无疑融入了自身的襟怀和抱负。冰心之所以对大自然有如此深厚的眷恋,是为了将自然和社会割裂开来,使自己的目光不再倾注于现实人生,而去体验自然的壮美。“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既然大家都同睡一个大摇篮,人人都受到大自然的爱护,人人都是平等的,于是便能在“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人类的怨艾。” 冰心不仅以灵敏的感性体悟到大自然的美丽,而且还常常把自然拟人化为自己心心相通的朋友,以女性细腻的感受描绘出每一个能表达其内心感受的景致,用典雅的语言表达出来,赋予大自然无限的情思。她常常坐在湖岸边,边写作边看“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也经常面对着青山村落,看“夕照里,牛羊下山了,小蚁般沿走在青岩上”。寥寥几笔,几种景物已淡然而出,月明、落日、浓阴、微雨、夕照、牛羊、青岩,犹如一幅水墨画色彩鲜明,淡雅清晰,蕴藏着真情写出了自然的美妙动人,让人回味无穷。尤其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桠,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在冰心的笔下,田垄、水车、茅舍、水波等本来很普通的山水景物都成了有诗情画意的佳山丽水,一幅幅秀美明丽的风景画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喜的不忍释卷。再如《往事(二)》:“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明艳照人,却不飞扬妖治:是低眉垂袖,璎珞衿严。”月光下的青山,在冰心的笔下,成了一位明艳照人,默默不语的女子形象,更使她的散文充满了无尽的柔情蜜意。冰心大量抒写自然美,从一个侧面也展示了以冰心为代表的第一代现代女性心灵解放的高度。她的写景写人散文,始终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沟通和协调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从而在生态环境和人际领域拓展了她的审美天地,人与万物相通的精神家园。

二、爱的哲学的形成原因

冰心的散文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爱的颂歌。这些饱含着对母亲、童真、大自然的爱,孕育于她的成长历程,一方面受益于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外文化对她的熏陶。尤其在早年,冰心大量阅读了托尔斯泰、泰戈尔等外国作家的优秀作品,深受基督教教义和泰戈尔哲学中的入世救世、普度众生的爱的影响。此外,“五四”时期西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广为流传,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冰心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冰心爱的哲学的形成,首先归功于她优越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冰心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她的父亲担任海军军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思想开通,这一切为她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父母的厚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海边的生活体验让冰心始终有一片明净的空间,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她说:“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二十岁以后的我,不能说是没有经过风吹雨打,但是我比较是没有受过感情上摧残的人,我就能够经受身外的一切,有了健康的感情,使我相信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在螺旋形上升的路上,是峰回路转的,但我们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来克制外来的侵袭。”的确,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冰心,“爱”从小就渗透在她的心田里,成为她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的出发点。长大成人后,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成为她创作的旨趣。我们读冰心的诗歌、散文,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浓浓爱意,如春风拂面。她曾在《寄小读者》中这样描述她的生活“我的生活只有花和光和爱,我生命中只有祝福,没有诅咒”。父母的爱心是冰心“爱的哲学”形成的重要因素。

当然,正是由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冰心“爱的哲学”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她弄不懂造成社会现实和自己理想产生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她认为社会之所以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是因为“人心不好”,而改变人心的方法就是“爱”,爱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是万能的钥匙,主张用爱来感化人们的心灵,拯救全人类,这是不切实际的。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时代潮流为“爱的哲学”的形成准备了客观条件。“五四”时期,冰心看到了中国的苦难现实,敏锐地感到自己以及当时的“青年人的危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他们被“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烦闷》)。她将当时某些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知识青年的思想危机夸大成全体青年的问题,因而开始以“问题小说”开始创作。但由于思想上脱离当时的现实斗争和广大人民,冰心只能以自己“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当作灵药,推荐给当时的青年,同时也以此安慰自己寂寞和苦闷的心灵,这就是冰心倡导“爱的哲学”的起因。早年的《往事》、《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等作品,以“爱的哲学”领悟人生,讴歌亲情、友爱、童真和自然美,寻味人生的乐趣和慰藉,通过“爱的哲学’告诫青年用爱引导自己的人生。但也给一些文学青年带来过负面影响,他们一味追求模仿,沉浸在爱的幻觉里。那时年仅19岁的冰心积极投身于那个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的洪流中,她以优美舒缓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字表达了她那丰富内涵的爱。“爱”是她讴歌的主旋律,对“爱”的思考陪伴了她的整个创作历程。从“小我”之爱到“大我”之爱、再到“忘我”之爱;从爱的萌芽幼稚、天真的“爱”到“爱”在冷风中呻吟、在战火中磨练„„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下,冰心从未放弃对“爱”的思考和赞颂。随着这种不放弃、不断思考与研究“爱”为主题的深入,逐渐形成了冰心自己独特的“爱的哲学”思想。

3、泰戈尔的影响

泰戈尔是冰心“青年时代所最爱慕的外国诗人”。他的哲学思想对冰心爱的哲学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最鲜明地体现在她的小诗《繁星》与《春水》中,对大自然的礼赞,对父母家人的眷恋,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基本确立了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系:母爱——童心——大自然。

泰戈尔的“泛爱论”与冰心“爱的哲学”似乎有着不可言喻的关联。泰戈尔“以一切亲子之爱、夫妇之爱、恋人之爱、爱国者之爱、自然崇拜者之爱、醉心于神者之爱为吟咏的诗材。”冰心则认为:“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爱的起点,是母亲的爱”。她热情讴歌母亲的无私和宽厚:“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就这样,冰心辩证地吸收了泰戈尔的这些思想并加以发展,奠定了自己爱的哲学的基础。冰心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写到:“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句,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冰心对泰戈尔的崇拜和敬仰。

此外,冰心还吸收了泰戈尔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泰戈尔极为倾心大自然,他认为,人只有投入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无尽的幸福。冰心对大自然更是特别热爱和欣赏,因为她和泰戈尔一样,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忘却现实的污浊和烦恼,才能使心灵得到净化。

三、爱的哲学的意义及影响

爱的哲学既是冰心作品中的一个主题,也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冰心是爱的追求者和探索者,是美的雕塑家和绘画家,她改造的是民族的灵魂,发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赋予孩子们的是圣洁的情操,给一代又一代的心灵送去的是永恒的信念、智慧的光芒。这也显示出冰心爱的哲学的特点,她对于人类生存方式的选择是和谐而不是对抗,是友谊而不是冲突,这种文化抉择充分显示了她作为中国人的智慧。

冰心“爱的哲学”体现其创作的一种特殊的情怀。冰心不太注重使用女性作家常常着力表现的爱情题材,不去构造曲折复杂的故事,而往往在简单的人、事和叙述中完成“爱的哲学”的书写。在母亲面前她永远是一个女儿,在朋友面前她永远是一个信的过的大姐姐,作为母亲的女儿,冰心感受到的是爱,作为朋友她给予的也是爱;母亲的爱转化为她对朋友兄弟的爱,而这种爱是超越世俗超越现实的,母亲的爱“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母亲赋予我的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魂来探索人生。”在冰心的写作世界里,她既是作为女性性别而存在着,这时她的爱具有母性特征,她又是超越性别的,这时她的爱是抽象的、哲理的,由母亲的爱转化为哲理的爱。

冰心的“爱的哲学”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淡化了爱的意识,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权力至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具有功利性,甚至有些人为了钱和权为所欲为,道德败坏。我们今天要重新认识冰心爱的哲学,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认真思考,它不仅可以促进人际物我之间的沟通与亲善,还能启发人们思索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追求合理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在审美教育上也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并且与当今建构和谐社会所倡导的诚信友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有相通之处。冰心的爱是一盏明灯,一种力量,一代代人在冰心的爱里成长。冰心用爱承担起抚慰生命脆弱的使命,抚平人们心灵的创伤,给人以生的勇气,激励人们奋勇前行。人们从冰心那里得到了爱,体验着爱的温馨与魅力,又用同样的爱去待人、做人,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关系得到很好的调和。

“爱的哲学”是诗意的哲学,是冰心散文书写的灵魂,在爱的歌唱中,冰心用女性细腻的心感受世间的一切爱。爱的哲学不是一种哲学概念,而是渗透于冰心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冰心成为五四时期最杰出最有个性的作家。用茅盾的话说:“在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属于她自己。她的作品中,不反映社会,却反映了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是的,冰心属于她自己,她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她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种本原性的追问和解答,她执著探究的是那个本真的、活生生的世界,她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更属于不老的散文。

纵观冰心的散文,爱与美的主旨一脉相承,贯穿始终。冰心笔下的母爱是深沉、真挚、忘我的;童心是淳朴、天真、活泼的;自然是壮美、寂静、安详的。冰心引导人们一步步走向她散文描绘的爱与美的世界,她用智慧凝结而成的爱与美为主旋律的文学,滋润着一代代读者的心田。冰心的爱的哲学让人满怀希望,满怀激情,它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正如她自己所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样至真至纯的爱的体现,才是婉约典雅、轻灵隽修的美丽。

上一篇:技术经济学课堂练习题下一篇:稻盛和夫读后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