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验交流稿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稿(精选8篇)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稿 篇1

马桃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衷心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与同行一起来探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英语教学。虽然我从事了十年的英语教学但还是觉得教学经验非常不足教学方式还跟不上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有哪些缺点与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正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英语是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过程。《新课标》要求把时间让给学生要求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手段。我们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农村的教学设施简陋学生素质较低这让我们的英语教学遇到很大的困难,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我们的一些做法是:

一、听和读

从初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听磁带或,每天至少听15分钟边听边跟读这样大部分的单词基本上都会读了。在初一第一学期我就教了音标,一些学生能运用音标来读单词,不会读的跟磁带学,还有再不会的我会让科代表在早自习或是下午自习的时候教读。这样就能节约时间,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情境交际了。重要的句子对话要求学生能背。还有就是值日生报告。内容包括天气,学生出勤上一节课或近期所学的重要句子。以前,我是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安排学生,按位置进行值日生,把星期几和当天的天气情况写在黑板的角落里并在上课时做值日生报告,这样能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并且能迫使较差的学生去询问、去准备。有的成绩差的学生还把发言写在本子上,这种做法目的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暨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到九年级毕业,学生已经能够表达很多的内容,口语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记和写

由于在第一学期我就教了音标,学生可以根据音标来记单词,这样记忆相对就轻松了些,还有就是多听写。每一个单元我会听写一次,讲完一个单元,我再听写,或是默写一遍。短语和句子也是这样进行。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课后再进行辅导。期末复习的时候再把一本书的知识重新过一遍,所有的单词短语句子再重新听写或默写一遍,加强学生的记忆。至于写作,我是从第一学期就开始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每个学生亲自拿到我面前修改,错误的地方及时讲解,这样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即使有时忙没有一个个修改学生写了也是有进步的。这样慢慢的学生就不再惧怕写作了。临近考试大家都将进入总复习,我的做法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优生,二者相辅相成。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优生培养的主阵地也在课堂。为了避免复习课的枯燥无味 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小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知识梳理的复习课上先引导学生归纳要点,展开讨论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首先让学生给以解答,培养尖子生具有代表性的难点,教师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稿 篇2

此后, 便有许多学校、许多老师对此争相模仿, 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笔者认为, 讲学稿的有效实施其实就是集体备课的最佳演绎,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 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开创了一条“教学合一”的教学新路。但若要真正运用好“讲学稿”, 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应注意四个“三”:

一、编写内容要注意做到三位一体

讲学稿是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三者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 即讲学稿既是教师上课时使用的教案, 又是学生上课时使用的学案, 还是学生课后练习的作业本。三者能否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作用、能否帮助教师有效教学、能否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对讲学稿的编写提出了严格要求。

所以, 在经过不断实践与完善后, 侧重于学习过程也即教学过程的编写至关重要, 通常应由三部分组成: (课前) 预习·导学——— (课堂) 学习·研讨——— (课后) 巩固·拓展。

●预习·导学:主要是布置学生课前要预习的内容, 比如:作品背景、作者介绍、重点字词等, 并在其末尾留出空白填写“学后记”, 即写下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以便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

●学习·研讨:紧紧围绕所学课文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对教材重新整合, 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应体现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并布置适当具有一定梯度的课内练习题或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以巩固课时的重难点, 力争体现精讲多练。

●巩固·拓展:根据该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有针对性的选择习题, 如阅读理解题或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型, 要求习题的选择必须与中考接轨, 并根据班级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练习;“讲学稿”的最后部分要留出一定空白撰写“课 (教) 后记”。

另外还应注意不同课型 (如新授课、作文指导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 的“讲学稿”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二、编写过程要注意落实三个步骤

语文“讲学稿”的备课模式符合集体备课模式, 即“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初中语文讲学稿的具体编写过程应侧重落实三个步骤:

1.备草稿:每学期初, 各备课组长做好本学期备课计划, 安排各个主备教师和副主备教师 (主备教师一般应该是较有经验的老师) 的备课任务。各主备教师按照备课组要求必须提前两周备好“讲学稿”草稿, 并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阅;副主备教师服从主备教师的安排做好备课的其它相关工作。

2.集体备课:初审人初审后在集体讨论讲学稿前至少一周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 要求每个教师认真对“讲学稿”进行修改, 并由初审人召集备课组集体审稿, 提出修改意见, 并进行修改。备课组集体讨论要做到“三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

3.审核定稿: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定, 制成正式文本;讲学稿的正式文本必须提前一周完成。

三、具体使用要注意兼顾三个对象

讲学稿正稿形成之后,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 应兼顾教师、家长、学生三个重要对象。

(一) 学生使用要求

1.学生在上课前两天根据“讲学稿”的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讲学稿”中课前练习题,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课内练习题, 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 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在使用”讲学稿”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学生学完一课后, 及时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学后心得) , 即把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与练习及时记录在“学后记”, 以便在“周周清”的课外辅导中向老师提出并加以解决。

3.在每一个单元或一周的学习后, 学生要将“讲学稿”进行按日期顺序进行整理, 装订成复习资料, 并要妥善保管。

4.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课外完成讲学稿中相应层次的课外练习题, 并于第二天上交给老师批阅。

(二) 教师使用要求

1.教师在上课前两天将“讲学稿”发放给学生, 精心布置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 同时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工作, 保证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做到扎实高效。

2.教师使用“讲学稿”之前, 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研究讲学稿, 熟悉讲学稿, 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时有的放矢。

3.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 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 (多少酌情而定) , 以了解学情, 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4.用“讲学稿”进行课堂教学时, 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5.原则上教师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 教师要对“讲学稿”中的课外练习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布置。

6.教师在使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后, 要及时在“讲学稿”的空白处撰写“课 (教) 后记”, 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三) 家长使用要求

1.要求学生要将当天完成的讲学稿及时交给家长检查, 以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从而对学生实行双重教育, 以保证学生能高效使用好讲学稿。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点滴谈 篇3

[关键词]答题技巧积累中考语文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

不知不觉,我已送走我的第一届初中语文毕业生。

回想走过的这三年,亦喜亦忧,有苦有甜,风雨坎坷。对于教第一届学生,摸着石头过河的我来说,确实不容易。

教学工作是一个枯燥乏味却又兼怀希望的高级劳动过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分析试卷……将这样的教学程序贯穿整个初中阶段,说难也易,说易也难:说它容易,是因为它的教学目标简单:无外乎教授知识给学生,只要加以时日达到熟练,教学就变得非常轻松。说它难,是因为要想让每个学生明白教师讲授的内容,甚而爱上这门课程,并在考场中考出高分,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

在这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算是边教边学吧;没有经验,只有靠自己边积累边总结。不知道重难点,只有向老教师请教。虽然这三年的教学时间很短,但因为我平时就注意把每次教学后的一些感想写下来,然后从中总结经验得失,所以三年下来也有不少的心得与感悟。下面,就中考语文各类题型,来谈谈与之对应的答题方法及技巧。

一 基础拼音,字形。

字义的考察。这一部分虽说是考查基础知识点。但得分率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它考查的是学生最容易读错,写错,对字音,字形记忆模糊,混淆不清的内容。比如2009年资阳中考第一题;苦心孤诣(yì).莘莘学子(xīn ).酗酒(xiōng)纤维(xīan)。 这几个字音都是常见却非常容易读错的。又如,2011年资阳中考第二题:

.下面书写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脏款 旁征博引金榜题名走投无路言简意赅

B.脉搏 礼贤下士自暴自弃一愁莫展 眼花潦乱

C.震憾 迫不急待一如既往草管人命 一诺千金

D.膺品墨守陈规 谈笑风声 滥竽充数 洁白无暇

此题难度较大,考生若不是有较强基本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正确答案的。

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应对此类题型,在中考考场时间相当紧迫的情况下,有一对“火眼金睛”迅速找出正确答案呢,我认为,功夫还得下在平常。那就是建议每个学生人手一部字典。随时遇到生字生词随时查。这样学生对拼音,生字生词的敏感度将大大提高。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李瑞英几乎认识字典里所有的字,所以播音二十多年来,即使在新闻联播开播前一分钟才拿到稿件,也很少读错过字。这就是她平时扎实的字词积累的结果。她说她的工作间随时都放着一本最新的新华字典。没事经常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这对于她的工作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学生若也能像李瑞英一样,在课桌上随时放一本字典,一本成语词典,遇到生字词随时查阅,那么三年下来,该要多积累多少生字词啊。另外,从初一开始,对于课本上出现的生字词,老师完全没必要包办,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查阅。这样做,比老师直接板书字音,讲解字义效果不知好多少倍。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爱动手的习惯,对他们高中的学习也是不无裨益的。

二、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是这几年资阳中考必考的一个题目。其命题范围是中国古典的诗,词,曲名篇。重点是唐诗和宋词。但此类题要求学生能对诗歌主旨有全面把握,能体会作者写作此诗(词,曲)的意图,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但受个人阅历和知识面的有限,在答题时,往往肤浅而不透彻。学生无法将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还原在答卷上。故得分率不高。

那么,对于诗歌鉴赏题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我觉得只要考生善于总结思考,是有办法提高分数的。比如可以这样做:

1,从题目,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去把握作品的情感倾向。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名家名篇。李白,王维。杜甫,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的作品是考试常客。因此考生在平常学习中就应该注意了解和把握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们的性格爱好。人生经历。这样,再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鉴赏就有了大致方向。像李白生活在国富民强的唐代,他的个性又开朗洒脱,因此他的作品多呈现飘逸豪放的特点,而同时代的杜甫因安史之乱多辗转逃难,命途多舛,因此他的诗歌多忧国忧民的特点。南宋的陆游,李清照,辛弃疾都遭遇金兵南下,家破人亡的惨境,所以他们的诗歌中很多都流露出对收复失地,渴望建功立业,盼望山河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意……考生若能在平常就有意识的关注名家名作,相信在考试中会有更多的得分机会。

2,要将作家生平资料,作品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三方面结合起来记忆。

①熟练掌握作家生平资料。

我们先抽取近几年资阳中考的几道题目看看:

2007年诗歌鉴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008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011年陶渊明《饮酒》。

这三道诗歌鉴赏题都涉及到对作品作者的考查:2007年考题中D项陈述:苏[苏轼],李[李清照]两人是宋豪放派代表。2008年考题中D项陈述:在唐代,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2011年考题中C项陈述:晋朝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从这三道题考查的内容来看,考生务必要熟练而牢固的掌握作品涉及的作者相关资料。因为它能让你迅速找出正确答案。

②诗歌中使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也是常考的一方面。

2007年考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008年考的王湾《次北固山下》都涉及到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而2009年更增加了难度。要求考生从抒情方式上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把常见的几类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的用法及作用弄透彻,这样方能在考试中对答如流。

③全面理解诗歌主旨。

资阳中考语文中诗歌鉴赏的篇目一直来源于教材。因此,考生除了要在平

常学习认真听讲外,在中考临近前,将平常所记的课堂笔记重温一遍,尤其是对教师讲过的诗歌中心,题旨进行重点记忆,相信会在考场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

1.资阳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部分一般有两道大题:试题类型从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种体裁中任选两种。从我三年的改题感受来看,此类阅读题得分率普遍不高,但得分空间较大。

从学生答题试卷来分析,答题时思路不清晰,分析概括文章主旨能力较差,甚至有的考生连文章写的什么内容都没搞懂……因此,学生普遍不擅长做阅读题,拿高分的人少之又少。当然,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做此类题的能力较不现实,因为它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理解分析能力,概括文章的能力的高低是分不开的,而学生的这些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因此,我们就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了。

多做题。做好题。做题好。正所谓“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写手生”。熟才能生巧。巧才能生精。学生只有做得多,见得多,他们的做题速度和答题思维才能被训练出来。因此,从初一开始,教师可安排每周一节课专门用于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一篇现代文的阅读与解答。]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体裁交叉练习]。然后教师统一讲解,分析文章。再督促学生找出自己的错失,从中总结答题方法和技巧。真正做到将阅读题训练落到实处,那么三年下来,还愁学生做不来阅读吗?

就答题技巧来说,可选用倒读法。即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找答案。这样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另外,尽量在答题时列出番号。例如;① ,②,③点。这样,阅卷老师一看便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在无形中就为考生增加了印象分。

2,古文阅读因为远离学生生活时代,再加上大量文言生字,生词充塞其中,因此读来拗口别扭,做起题来就更如坠雾里,不知所云了。因此,学生说古文好难学,老师抱怨‘古文好难教’就不足为奇了。

我在最初教古文的时候也觉得很难,明明自己觉得很容易就能翻译出来的古句到了学生那里怎么就变得那么困难了呢。学生也时常抱怨根本都不懂一篇古文到底在讲什么意思,因此学习古文成了老师学生倍感头疼的事情。那时候,看着学生们做古文题的迷惘和艰难,我心里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想帮忙又帮不上,别提有多困惑了。好在,我后来时常向老教师请教他们的教学经验,经常去旁听他们讲课,然后查阅网络书籍上名师们教古文的方法与技巧,慢慢的,我边教边思考总结,就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了。原来,只要有方法,文言文教学并不是那么恐怖。。

如同学习英语一样,教授学生古文语法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在教学要求中不再将语法学习纳入其中,但若能系统的讲授古文语法,让学生弄懂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间的结构关系,那么在分析文章主旨的时候,难度将大大降低。反之,没有接受过文言语法系统讲解的学生,他们分析起文章来,是很困难的。比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句中“安”的意思是“什么地方”,那么按照我们现在的说话习惯,应该是“沛公在安?”,学生就无法明白为什么会把安字提前。原来按古文语法来讲,这个句子是宾语前置句,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在这里就提前了。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又如,隧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这句按现代语法结构应该是隧率子孙三夫荷担者。那在古文中为何不一样呢?原来这样的情况叫定语后置。[文言文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因此,可以推断,学生若没学过语法,他们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往往是顺序颠倒的。因为文言中的句式实在太讲究了。若不知它属于什么句式,那翻译的时候语序就会搞错,就会丢分。因此,教师应该花时间来专门讲解语法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基础打扎实了,成绩自然会提高。

将文言中常见的实词的释义整理出来,让学生反复记忆,以至背诵。同学习英语一样的道理,谁掌握的单词越多,谁就能更容易读懂文章。古文也如此,在一篇陌生古文中,势必会出现一些学生没见过的词语。那么很明显,平常就记住了很多古文词语释义的同学肯定比掌握得少的同学更能读懂文章大意,因此,要求学生记忆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是大有裨益的。

课内课外抓紧时间要求学生多读简小精炼的文言小文章。每周可安排一节课用于阅读。文言阅读材料来自学生手中的语文读本。上面的古文难度适中,篇目短小。很适合学生做课外阅读材料。可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读完。并指名学生轮流翻译,讲解词义。明确主旨。这样,多练多做,积累扎实了,学生的文言语感,阅读能力就练出来了。

初中三年会做很多古文练习。为方便学生中考集中复习,可让学生将每次做过的报纸上,考卷上的文言题部分用小刀裁下,将它们整理出来用订书钉装订好,这样,复习起来就集中方便多了。而且,多看自己做错的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不足,查缺补漏,以后就不会再犯相同的错。

四,作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问题,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写。甚至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这真是何其悲哀啊。本来写作是一种尽情释放,是学生对生活体验的尽情抒写,是他们情感的强烈迸发,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举目望去,每到作文课,往往是唉声叹气,一片抱怨,如进刑场了一般,这真让人寒心。若不是中考要考写作,相信不止学生,老师们也要大呼万岁吧?!而那样的场景,已经远远的背离了写作的初衷。几乎所有老师都认同,作文要写好,功夫必须下在平时。而怎么来提高写作技能,靠什么方法呢,那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而在这里,我将结合自身教学的经验来谈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1.连词成文。

写作是一种快乐释放,前提是吸收和积蓄。没有不断吸收,写作就如同无源之水,很难下笔。因此我在教课文的时候就让学生把每一课课后的词语连成文章,顺序不限,数量不限,多多益善。学生在最初觉得有点困难,因为他要想方设法把不相干的词语按照某一定顺序连起来,还要意思通顺,这是很费脑筋的,但后来慢慢的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做得多了,也就得心应手了。这样连词成文的做法,实际上相当于一次小作文,它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词语去想象各种情景,然后再把它们合理的串起来,这就大大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每一课都能得到小作文训练,而不仅仅是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课上才能写作。真是一举多得。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作文教学课上,教师往往讲的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却不尽人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泛泛而谈,缺乏新意。究其原因,就是平时积累少,胸中无物,自然内容空洞。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来自生活,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观察累积,哪里来的知识与经验呢?所以古人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学生善于饮取生活的这股“活水”,就不愁没有好素材了。那么,如何来具体实施呢?

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并且要求他们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以情去体会。自然界的美好风光,花鸟虫鱼都能引发人们美好的遐想,社会生活中每天都有大事小事发生,多看电视,多听新闻,必定受益匪浅。因此,只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写作素材是不难发现的。

其次,要求写生写周记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写周记不强求学生必须写够规定字数(有的老师要求写600字,有的要求写800字)但务必选取每周新鲜有趣,有感的事情写下来。譬如和同学在教室中对学习的讨论,在宿舍和朋友的有趣谈话,每周周末在家和父母的交流沟通,节日上街买菜,逛街看到的新鲜事物,人们在四季穿着有何不同,春夏秋冬植物的变化……总之,求质不求量。这样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又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不再无话可说。

3.重视学生作文书写。

中考作文分值50分,几乎占了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作文的书写又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正所谓“人靠衣服马靠鞍”,这作文的衣服就是学生的书写了。毋庸置疑,衣服干净,工整,规范,自然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反之,那些字迹潦草的作文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因此,结合这几年来学生中考作文字迹普遍需要规范的趋势来看,抓好学生的书写训练实乃当务之急。语文教师应从初一开始就注意搞好学生书写工作:在平常作业中要加大监管力度,对那些字迹不规范,潦草的学生要进行专门指导,督促他们抽出时间多写小字,把字迹规范好。另外,可在班级举办书法大赛,鼓励学生热爱书写,争取都能写一手好字。在寒假暑假中,亦可做相应写字要求,这样,三年下来,学生的书写就不成问题了。

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稿doc 篇4

逸 夫 中 学 沈 兰

大家好!我是逸夫中学的老师沈兰,非常荣幸能够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中考语文复习的工作,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谈不上什么经验,只能算是我们学校在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的汇报。

一、思想上确立目标,明确复习的方向,制定复习的计划

《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因此为了在中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首先我们确定了思想目标: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效率,因为我们深知题海战术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找出最实用的习题和最高效的复习应对方法。其次我们认真解读、研究、分析2011年和2012年的《鸡西市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这样能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查找不同,确定复习的方向及重点。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学习《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师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我们研究近三年来的鸡西市语文中考试卷,分析试卷的命题特点,我们发现试题中显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比如说在口语交际这个环节中09年的第四题就是这样设计的“在鸡西市文化广场,你要采访一位正在参加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的老人,请你设计一个采访问题。10和11年都是如此。从试卷的体例来看一共四个版块,没有太大的变化;试题的类型稳中有变,只在细微上有调整;从内容上看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悟;从试题命题的素材来看来源非常广泛,归纳起来有三种:来源于教材文本、来源于名篇名著、来源于社会生活。根据对试题的分析,我们制定了复习计划。这样有了目标、方向、计划,复习起来井然有序,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专题突破,讲究实效。

专题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按照鸡西市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我们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训练五大板块进行专题复习。力求达到逐一突破,讲究复习实效。

(一)积累与运用部分。

字词复习:立足于教材,按册复习,加强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和理解。先引导学生整理每册书中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然后引导学生看教材中课下注释的字词,重点放在学生易写错读错的字词和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上,每复习完一册都设计一份达标测试题,力求让学生们逐一达标。

古诗文积累和名著阅读:复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记忆过程中经

常会出现记忆混淆,张冠李戴;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等现象,因此我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重点理解体现古诗词中点明主旨或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含有哲理的句子,颇具文采的句子。另外,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该题即不得分),要求学生时刻牢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古诗文积累我们贯穿教学始终,直至中考,每节课回顾一到两首,这样学生循环记忆,非常地扎实。名著阅读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去大量的阅读,主要靠老师的讲解,范围主要是初中四年来语文书后的名著阅读。

关于语言运用的复习,主要通过专题训练来落实。如病句修改的训练:针对常见的病句类型进行训练,因为辨析和修改病句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而我们学生的语法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在复习中主要提醒学生注意病句修改中十种常见的题型,如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类词的句子;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复习中将讲练相结合,每讲一个病句类型都搭配相应病句加以巩固,最后再做综合训练,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于仿写句子和图表、漫画题的复习,仿写题几乎年年都有,而且综合性还很强,这类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训练:仿写名家名句、摘抄精美文段、与名著结合、让学生命题。具体方法是看(要求)、析(句式、修辞、句意)、撘(骨架)、装(血肉)、读(查漏洞)这五点。图表、漫画主要训练学生准确归纳、简明表达的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的复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篇目尽管每年都有部分删减,但每年考完之后

都有一种做了很多无用功的感觉,所以今年我们尽量简化对文言文的复习,抓考点,重方法。如: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思想感情,都要找出要点,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训练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三)现代文阅读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部出自课外,考试说明中将阅读分为记叙文、说

明文、议论文三个板块。

具体的做法是:

1、分文体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让学生有文体意识,注意答题时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的语言,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在训练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文体将相应的知识点做比较系统的归纳,以利于学生架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为学生介绍不同文体的常见考点,记叙类文章的常见考点有词语含义;句子含义或作用;揣摩心理;概括事件;辨识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概括或评价人物形象;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插叙或倒叙的作用;赏析优美精辟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谈阅读收获或感受等。议论文的考点主要有提炼概括中心论点;论据的判定及作用分析;补充论据;论证思路的分析;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准确严密的语言风格;理解关键词语、句子含义及作用;开头的作用;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拓展迁移等。说明文的考点主要有认清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中心;概括事物主要特征;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结构层次的梳理,说明顺序的辨识;准确的语言特色;拓展联想等。

2、教给学生解答阅读的方法。比如:①我一般会要求学生一定要先耐着性子把文章读完,然后要求学生把重点放在审题上,(这就是审题的能力)一定要知道题目问什么?要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你的答题思路才会清晰,这样才不会下笔千言而离题万里(我觉得学生阅读题做错,并不是不会答的问题,而是答的不是题目中所要问的)②接下来根据题干回原文找相关的语句或段落,(这就是筛选信息的能力),③这个步骤要是能完成,学生只要能够引用短文中的词或句来回答,答案就八九不离十(这就是概括的能力)。④剩下来的这个答案是不是规范,完整,那就是学生表达能力高低的问题(这

就是表达的能力)。这里我会很明确地告诉学生阅读水平一般的学生一定要争取达到第三个步骤,要是实在不行就用原文的语句来回答,这样也能得些分,而优秀的学生不仅要完全把握短文还要求能用准确、完整、简洁的语言在表达上争取不被扣分。

3、采取讲评练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一般在复习

完文体知识之后,我们都要精选典型的阅读题编辑成套,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一般是两天一考试,即一天测验,一天讲解,这样做的原因是学生平时一般不喜欢阅读题,即使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也不能认真对待,效果很差,而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训练时,学生的态度会更加认真,答题效果也就更好了。同时因为能够及时的批阅学生的考卷,所以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在讲解试题时及时的总结和纠正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这样在下一次测验时学生就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4、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对学生进行个别辅

导,这样会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答题技巧,效果很显著。

(四)作文部分。

作文一直是让学生和老师都十分头痛和困扰的问题,如何在短

时间能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显得更为的紧迫和重要了,在作文复习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要求学生多积累,学习他人的长处。学生每周完成一篇周记,周记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录现实生活中值得大家关注的人和事,比如说最美的妈妈、最美的女孩等、记录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事,目的是让学生积累素材。再就是摘抄中考满分作文并进行赏析,目的是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补充新鲜血液。学生练笔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一般情况下学生练笔都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当堂完成。

第二,上好五节作文课:《审题构思训练》、《选材与组材》、《拟题的技巧》、《开头和结尾的写法》、《细节描写训练》通过这几类作文课的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作文的一般技巧,争取使学生的作文能够达到中考的要求:①符合文体特点;②内容符合题意,要充实;③结构要完整;④语言要通顺。

第三,作文训练中仍然强调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鸦,只有这

样,优秀作文才可能被阅卷老师发现。

三、学会割爱,针对训练。

一般老师在中考前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就是担心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总想把知识讲的面面俱到,到最后效果却并不显著,所以说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而要学会忍痛割爱,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对于语文这个学科来说需要的是平时的功夫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

四、通力合作,集思广益。

我们初四语文组有三位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我们在复习中注重集思广益,坚持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明确复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把握正确方向,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认真去探讨复习技巧,总结语文复习经验,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中考语文总复习的教学工作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初中班主任工作交流稿 篇5

努力成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李行冬2010-11-

3自今年9月份至今担任八(1)班班主任,现就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要忠于教育这份事业,在摸索中前进

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忠于自己的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守住对平平凡凡事业的爱,守住自己心灵的宁静。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来看待,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们不可能没有失败的经历,如果我们能够把失败的经历化作成长的资源,我们就有可能在摸索中获得进步,在进步中获得教育的智慧。

二、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怀随处可见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有62位学生,绝大多数的同学起点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心思花到每一位同学的身上。首先,在我们心里要有一杆天平,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对自己都能够树立足够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很关心自己的,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都能过的舒心。对待后进生我们要格外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要让他们格外的感受到自己被老师重视与关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表扬与鼓励,有时候你一句不经意间的嘘寒问暖或是抿嘴一笑或许就会激励一个学生一辈子。

三、学会正确处理好权威与关爱的关系,益友胜良师

教师对学生事务的处理,按规章制度办事,这就是严,就是权威,在此前提下,老师能够从学生具体处境出发,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态度处理,这就是宽,就是关爱。总之,老师不能没有权威,但也不能滥用权威,不能没有爱,但也不能只有爱。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要始终处在一个松紧动态平衡的状态,他松的时候你就要紧,他紧的时候你可以适当的松一下。老师要做到既要装糊涂,又要学聪明,有时候知道了的事情要装作不知道,但有时不知道的事情也要装作是知道的。老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我们要宽容的是有过失的学生,而不是学生的过失行为。

四、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动力

班级体就是在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他能激发学生的共同情感,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只要学生能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就能不断的奋发上进。

五、巧妙处理一些小事

1、切勿在一个时间段上找班级的多数后进生谈话,可以差生和好生混杂着谈话,要不然有可能会伤了那些后进生的自尊心。

2、安排座位应考虑学生的单科成绩有效安排,比较调皮的小孩可安排坐在靠近走廊的窗户边上,因为在这些位置不认真听课是最容易被班主任逮到的。

3、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奔头。

4、选拔好班干部,培养积极分子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6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我先来谈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桃花源记》选自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九课,文章借渔人行踪,将现实和理想联结在一起。作者通过对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学生学习此文,能够感受桃花源的人美和景美,感受作者所处时代的特点。

二、说学情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加之,本文言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较为流畅易懂,文本理解上难度不大。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事物的美”的归纳方式以及引导学生学习透过背景看文章抽象的情感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学生解决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及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解决基本问题;

2、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会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

3、学生通过分析桃花源的描写语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会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桃花源的描写语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取如下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发、小组合作探究法和圈点勾画法等方法,实现课堂的生动高效。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伊始,是课程学习的第一步。良好导入往往充满激情、引发互动。我将通过提问学生问题来导入课题:提问学生――“有没有在行程中突然迷路的经历以及在没有前进之路时,突然发现三两处美景,顿时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是怎样的心情?”通过提问,引出今天的课题《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通过问题导入,学生对文章产生一定兴趣,新授环节也水到渠成了。整体感知是学生对文章进行的整体的、宏观的解读。此环节主要分为以下两步:

1。首先,安排学生初读文章,找出关键词句,解决基本问题――“俨然”“叹惋”“垂髫”;

2。安排学生再次阅读全文,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对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通过世外桃源的刻画,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对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此程序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提高整理与概括信息能力。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环节是教师传道授业、答疑解惑、解决重难点问题的重要环节。我将设置如下重难点问题:

重点问题1:桃花源是旷世美景,更是世外桃源,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学生自主研读相关段落,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分为两部分回答,学生随后给出自己的见解――①自然风光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体现优美的自然美景和纯粹无暇的世外花源;②人文社会之美:“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体现出热情好客和淳朴的民风。在如此之世外美景中,令人充满无限向往和沉醉。教师随即补充――此外,还可酌情答“朦胧的意境”之美等。

重点问题2桃花源总是令很多人赞不绝口,不同人有什么态度和做法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此问题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准确定位给学生答题区间,学生找到答题范围且进行尝试归纳,教师提问学生并转述回答

①渔人――甚异,欲穷其林――好奇,惊奇以及想要一探究竟;

②太守――遣人随其往却不复得路――向往,急切之情,无功而返;

③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期望。教师顺势补充――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百姓居无定所,朝野动荡不安,人们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与无奈,充满了对虚幻世界的向往与期盼。才会有幻想出来的“桃花源”。

难点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重点是要体现怎样的意旨?此问题属于文章主旨情感类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且相互补充。教师提问学生并转述学生回答――“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虚构出来的图景。教师随即补充――虚构桃花源,主要是为了反衬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不堪和寄托自己对于和平、安稳和淳朴的社会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心怀大志,想要“救济苍生”,但是,政治黑暗,相互倾轧,赋役繁重,一腔热血无处施展、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介、清正廉明,不愿攀附权贵,因此,自我与现实之间产生极大的隔阂和矛盾,这才想要一个脱离人间的世外桃源。最后,学生总结归纳出――文章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到课外,由理论到实践。此环节,我将讲解渗透有关“世外桃源”的成语。启示学生――如果用成语概括文章,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指的是与世隔绝、不受战乱危害的美好世界,更是我们向往的精神家园或者美好愿望。

(五)小结作业

小结作业环节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课程回顾、收束与总结过程,小结是收束和总结课文的过程,课下作业是巩固学习成果的过程。于此,我将采用通过板书总结本次课程:请同学捋顺板书内容。课下作业可以布置为: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渔人从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的行程。

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交流的多样化 篇7

一新课导入——学生的脱口秀

我的语文课有一个习惯, 就是在课堂开始前的1~3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 (轮流演讲,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 , 让学生设计针对课文内容的演讲话题, 由话题而导入新课, 讲得好的学生为小组加分。

讲《口技》第一课时, 演讲的小姑娘上来先给我们放了一段很high的Beatbox表演, 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而后她说:“首先, 感谢我们小组的同学为我下载了这一段视频。Beat Box起源于美国, 是用嘴巴、嘴唇、舌头和声音来模仿鼓声、节奏以及音乐的一种新型艺术。我们中国虽然不是Beat Box的发源地, 但是我们的老祖先却能用嘴巴来模拟和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发出的各种声音, 同时配以表情动作进行表演。今天, 就让我们和尹老师一起来学习《口技》这篇课文吧。有请尹老师, 大家欢迎!”小姑娘主持人一般的演讲让大家乐开了花, 我仅有的一丝不安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堂课很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已具备的好奇心, 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把新课导入交给学生来完成, 不但让脱口秀表演者充满自信, 也能让其他孩子产生兴趣, 何乐而不为?

二问题展示——小组答记者问

语文课不可避免地要提问。这些问题谁来提?谁来解答?谁来补充完善?我想最好是学生。

小组合作无疑为学生交流提供了便利。我们班共有8个小组, 每组6人, 我给每个孩子都编了号。由于分数最高的组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分数最低的组会遭到相应的惩罚, 学生们对加减分很在乎。

上课前一天, 我把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任务单去预习这篇文章, 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重点语段的含义、提出自己的疑惑。课堂上, 通过老师抓阄的形式, 产生两个组, 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其他组员的提问 (随机抽号) , 并给出让大家满意的答复。如果答得不好, 别的组可以补充。问题提得好和答得好的学生都能得到加分, 那些提出怪问题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会被扣分。

开始的几次尝试不是特别顺利, 但是慢慢地, 我发现他们学会了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找写作背景, 有的负责研究文章主旨, 有的负责分析优美语句……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些平时吊儿郎当的孩子也开始在课前拿着任务单四处询问, 他们进步了。

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感知、领悟、实践的机会, 而“小组答记者问”像开发布会一样, 孩子为了应对“记者”的提问去读文章、找资料、问同学, 为了小组加分而不落伍、不放弃, 即使有的孩子要玩, 也有小组的其他同学制约他。每次考试后, 按成绩分出进步最大的团队, 然后由那个小组的成员投票选出我们班的“MVP (最有价值的小组成员) ”, 我们班“MVP”的标准不仅要自己成绩好, 而且会帮助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好学生不应该只是体现在成绩上, 人品道德上也不能落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也能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帮助他人的意愿。

三检测反馈——谁能一站到底

学了, 就要检测。我在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时, 借鉴了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竞答模式, 将这种竞答模式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使孩子快乐地竞争与合作, 掌握更多的知识。

我给每个孩子都编了号 (如3组2号) , 把组名和编号写在小卡片上, 用盒子分别装起来。上课时, 我先抽出一位学生, 作为擂主, 然后由擂主从盒子中抽取一位同学作为挑战者, 这时候比赛就开始了。每打败一名对手, 就给胜利者的小组加上2分, 如果连续打败5名对手, 小组加分外, 挑战者本人还能获得一枚由语文老师颁发的“免死金牌” (可以免部分抄写作业、免做错事之后的扣分等) 。经过不断改进, 不但能够让一些有上进心的孩子更加认真准备, 并且能利用小组的力量督促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多掌握些知识。

当然, 我会提前告诉孩子们要检测的内容, 孩子们有了求胜的动机, 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努力掌握应学会的知识, 随机抽组抽号又借助小组合作避免了孩子偷懒逃避。愉快的课堂氛围也能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更轻松。

一篇语文课文往往不是在一节课之内就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 我有时候把检测反馈放在下一节课的开始。这样, 就能给不同学习速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 让他们享受到真正的公平。

四课堂小结——师生互动桥梁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很敏感, 如果不断能得到肯定和赞扬, 他们就越发有精神、越发喜欢老师、越发爱学这门课。

一次语文课, 一个腼腆但很踏实的学生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表现不佳, 在讲台上的时候有些局促, 回到座位以后一直低着头, 虽然该记的笔记都记了, 可是我还是能看出他的失落和消沉。临近课堂结束, 我决定不再自己进行课堂小结, 而是在班里宣布:“两分钟内自己回顾今日所学, 然后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总结。”而后我走到他旁边, 拍拍他的肩膀, 他吃惊地抬起头, 我笑道:“看你的!”看着他惊讶的眼神转为坚定, 我知道, 他一定能找回自信。果然, 两分钟后, 他的总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他笑了, 我也笑了。

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 正是鼓舞本节课表现不佳的学生的大好机会。既能让学生更愿意回顾今日所学, 也能让他重塑自信。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稿 篇8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交流

引言

新一轮的课标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原则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响应、自觉配合师生交流活动,锻炼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共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体会、了解、参与、感悟、总结,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优化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理论,而且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误区

1.1提问就是交流互动

大多数的课堂无非是教师在上面讲夹杂着不断地提问,学生们都不断地机械性地回应。表边上看起来也很热闹,但是这样做就是真正沟通么,就像某些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讲授《琵琶行》。

教师:诗人感到弹琵琶的女子所传达的矛盾情绪,从而有“感我此言良久立”这样的感叹对不对?

同学:“对”

教师:很好,诗人对弹琵琶的女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从而写出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那么是如何描写琵琶女子的琴声呢?

同学:“却坐促弦弦转急”

教师:“非常好,那么诗人这里有种怎样的情绪呢? ”

同学:“江州司马青衫湿”

教师:那么最后一次的琵琶曲是不是将诗人的感情推上了顶峰?

同学:对

以上举的例子就是众多语文课的缩影,看似教师和学生们之间交流得很火热,其实是不是真正地达到了融会贯通呢?这個有待考量,这样的课堂只是起到了传播作用,只是讲,没有授,学生们了解的就只是简单的这首诗,或者这首诗的表面意思,教师并没有引导同学去进行自我的思考,学生们的思想是怎么样的,以及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什么,教师似乎都不关心。这样的课堂只是表面形式的沟通没有达到沟通交流的真正含义,因此,这样的提问不是沟通交流,高效的提问才能达到沟通的效果。

1.2交流互动越多越好

现在我们实行了新课程的改革创新方案,许多教师也纷纷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认为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生,然而并没有真正掌握应如何融会贯通,真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在课堂中过于烘托学生,过多的提问与活动,令有些讲课内容无法体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初中课本中的《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讲授中,有些教师布置了各个不同方面的分析,比如“科举制度”,“主人公的特点”等,这些点都太过大而空,没有实际意义,同学们也不知道应该把目光放在哪里。结果就导致这篇文章没有主题,从而导致了失败,进而我们可以得出,不是让学生多多的参与课堂就是新课程改革的真正的含义,要理解其内涵,掌握到方法,有质量的沟通才能使课堂进行得更为成功。

1.3交流就是言语过程

其实,我们从课堂互动交流的定义中可以看到,交流互动所利用的信息既包括言语信息也包括非言语的信息,提问、发言是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但却不是唯一的形式,交流不等于提问和发言。学生每天上课节数较多,每节课都有提问和发言的话,过多的提问和发言容易使学生疲劳,并且产生说话的抗拒感。如果教师能够明确交流互动不等于言语过程,适当地采取其他的方式,如把发言改为书写、听音乐、看视频,那么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优化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基本策略

2.1有价值问题的提出

(1)设计的问题要独特,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就会很快地让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交流表达的愿望。只要学生愿意学习,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乐意学习,就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习热情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设计有趣的问题一步步地培养的,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设计有趣的问题,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故意错问。举个例子,《愚公移山》中的“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教师只字不提"遗男”。直接说“他的父亲愿意让孩子帮愚公移山吗”,同学们猛地一愣,很快就会明白过来,这样的一惊一乍会让学生对“孀”和“遗”的掌握更牢固。

从不同的侧面提问题。例如《卖炭翁》这一课中。我这样问的:“‘半匹红绡一丈绫’,官吏还真够客套的,如果他们不给,卖炭翁也是干着急啊。”同学咋一想,觉得好像有问题,很快会有学生发表看法。这是官吏经常用的招数,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这样一来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2)要设置适度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抛出问题后要看同学的表情,假如他们皱眉思索,面露为难之色,可以肯定出问题了,问题的高度太高或者是教师语言叙述不够清晰,这时教师要及时地予以提示,来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正常的思维状态上来。

(3)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一环套一环,可以让同学的思维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极大的激励着同学们去积极思考,课堂上交流会稳而有序地进行。

2.2投同学之所好,让同学乐于学习,构建交流环境

罗杰斯提出:“学生只有在身心感到安全下,学习才最有效”,鉴于此,教师就要结合学习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去营造轻松,和谐,让学生感到安适的交流的环境,教师与同学之间要民主,融洽,如亲人一般。在这种环境中,对学生的内心触动才最深刻,有利于他们打幵思维的大门,更能挖掘它们内在的潜力,创新往往从这里开始,还能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积极交流。这样有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使同学认识到自己的发光点,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机会,和他们经常谈心,创设舒心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很有用的。

3结束语

只有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更多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更好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娜.论新课标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 3.

上一篇:政治理论基础知识1下一篇:快乐的学习生活叙事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