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小学生的心灵(精选8篇)
【内容摘要】儿童诗,是儿童自己创作的诗,语言生动活泼、节奏轻松明快、意思一读就懂,是儿童心灵真实的写照。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情感的喜怒哀乐,尽跃纸上。它,从儿童中来,我们就让它回到儿童中去。每一个孩子,天然地就是一首诗。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年长的爷爷,月亮是美丽的姐姐,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好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如果让孩子自己来写童诗,更是妙不可言了。我从探寻——童诗教育的可行性、实践——撑起诗情飞扬的“篙”、寻梦—— 圆童诗创作之梦这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探寻
实践
圆梦
一、探寻——童诗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诗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一切文学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
儿童文学家林良先生说:“凡是适合儿童欣赏的成人诗,成人特地写给儿童欣赏的诗,儿童写的诗,都是儿童诗。”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律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特别是儿童诗自身拥有的独特之美,因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国是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的国度,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但值得忧虑的现状是:虽然在语文教材编写中明确提出要“多选儿童诗歌、童话、故事等作品”,但现实中很多教师连“儿歌”和“儿童诗”都搞不清楚,更谈不上“诗教”!近年来,刊登儿童诗的文学刊物越来越少,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儿童诗集也一减再减,全国发表儿童诗的专业刊物仅有《儿童诗》一家。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教育在当前的种种不足。加上我们农村学校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阅读量严重缺失。我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写自己爱读的诗,成为儿童诗创作的先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岂不快哉!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学生的阅读量问题,又解决了孩子们写作没有兴趣问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从何入手?我不懂诗!该怎样教孩子们读诗写诗?我到底期望孩子们在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收获些什么?是为了培养诗人吗?是为了孩子们写出几首诗来点缀老师的教学成果吗?不,不是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6期找到了答案。文中介绍了著名作家席慕容指导女儿晴晴写诗的事情,让我若有所悟——
“妈妈!妈妈!你快看,那只蝴蝶不买票,它就这样飞进去了!”晴晴喊道。“快点!快点!现在讲的话就是诗,快点记下来,我们去投稿!” 席慕容对女儿说。就这样,一首好诗产生了:
我们到佳洛水去玩,进公园要买票,大人十块钱,小孩五块钱,但是在售票口,我们却看到一只蝴蝶,什么票也没有买,就大模大样地飞进去了。
哼!真不公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儿童诗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去想、去感受!更何况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有着天然的优势------美丽的田野和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有诗的童年!如何让孩子们在爱读诗的同时,敢于拿起笔用诗这种方式写下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笔者作了一些探索,采撷几枝,与大家探讨。
二、实践——撑起诗情飞扬的“篙”
(一)慎选好诗,润泽童心。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操作理论认为,语文是在语言不断的大量的刺激之下习得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多让孩子们接触、朗读、感悟。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趣优秀的儿童诗作,每天抄一首在黑板边上,让学生能在早自修、语文课前读一读,学一学,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时自由地欣赏。我们也可以在学习古诗的闲暇,开设专门的童诗欣赏课,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教材中已有不少的儿童诗)。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一个课题《柳树醒了》,更是感触颇深。整首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不仅我喜欢,学生也明显受到了感染,把整篇课文读得表情十足,让我忍俊不禁。这篇课文是一首童话诗,是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 2 春意!最让我有意外惊喜的是在课后的问题:“说说看,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一时间,答案五花八门,精彩迭起。小草醒了。小花醒了。青蛙和蛇醒了。小蚯蚓醒了,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要给种子松土呢!还有个孩子干脆来了一个总结发言:动物和植物都醒了!
可爱的张棋还迫不及待地说:“冬天的时候,小河睡了,结冰了,春天来了,冰化了,水醒了。”──“水醒了”,这不正是一句诗吗?思渝急切地说:“冬天我们放假了,我们都在睡觉,现在春天了,我们就醒了。”──敢情他整个寒假都在睡觉呀?!
童言无忌,孩子们纯真的言语真让我感受到那份童真的美好!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诗歌创作,一时间教室里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小脑袋晃动着,小嘴张着,小手比画着,此时此刻看到此情此景我深深感动着,也深受感染,我很快融入到这热烈的场面中去,一会儿功夫,一首首充满着童真童趣的诗歌在孩子们中间传开了。这幅画面不也正是一幅春意盎然的童话吗?
后来,我又让他们画“春天”。这下就更热闹了,孩子用缤纷的色彩画出了五颜六色的“春天”,杭琦笔下黑得像乌鸦的“燕子”、小添漂亮形象的“柳树”„„我欣赏之余,不禁佩服起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小依依的画吸引了我,她的画纸上有一个硕大的绿色太阳,我看看四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画红色的太阳,小依依为什么画的是绿色的呢?我问了依依。她腼腆地说:“春天看上去都是绿色的,我想春天的太阳公公如果也是绿色的,那就有更多的小草变绿了。”──多美的想法!这是一首童话诗,可我的学生用他们的童心和智慧谱写出了另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春天的童话》!
在这样的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中收集同一题材的诗让孩子们听、读、理解、感悟和比较等。在这样的欣赏课上,孩子们就是接受诗的熏陶、诗的洗礼,让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发芽、生长。
袁枚曾云,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一首上佳的儿童诗,拥有率真的儿童情感,丰富的儿童式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这些便是儿童诗独特的诗韵所在。
真正让儿童学会写诗,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会用分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用“诗”这种表达方式传递诗韵。诗韵的承载,不能简单地化解为技术语言的给予,儿童对诗韵的获得,更具感性。而大量的赏读是儿童感受、领悟诗的神韵的最佳方法。教师应在形象生动的童诗品读活动中有意识 3 地、有序列地渗透一些童诗的创作技巧,使童诗赏读活动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打动孩子的耳朵、启迪孩子的大脑。
赏读活动从发生的场所分,可以分为课堂赏读和课外赏读。赏读活动从组织形式上分,可以分为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
赏读活动从内容上分,可分为经典赏读和普通诗文赏读。如果说,经典带给孩子的是享受,那么普通诗文,尤其是身边的同学、老师写的童诗,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而这对于儿童能迷恋上儿童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二)悦赏童诗,妙设氛围,体真情释心灵。
诗歌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不好读,更不好教。面对儿童诗教学,我也一直没有充分信心却只有深深恐惧,因为总觉得无法得心应手将儿童诗引入教学现场里。但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将诗讲得“有趣”一点。
阅读欣赏诗歌固然是以感情为主,但是如何正确地体会到感情,只靠读也还是不够的,还得有点路数。我认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如何一步步地体会到真情实感,让孩子的心灵在诗歌中自由地舞蹈。或许,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教学现场里,当个创意无限的魔术师吧。
在最初决定将儿童诗引进课堂教学时,也有过失败的切肤之痛,那时我的学生上二年级二册,我将一首《春天的手》引进课堂。
这是一首美丽诗歌:春天的手,温暖轻柔。/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唱起了快乐的歌。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枝头传来小鸟的欢叫。/春天的手拍着我们的肩膀,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健壮。/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毫无疑问,这样的儿童诗,宜引导孩子反复读诗歌,让孩子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并充满激情地和孩子一起走进春天,歌唱春天。“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不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吗?
然而那时,我们还太注重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缘故吧,常常不自觉地带着孩子机械阅读文本,过多的分析讲解,并不恰当以实物或某些媒体漂亮的画面,来直接代替孩子的感受、想象、体验和理解。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春天的手”是怎么回事,我让全班起立,打开数扇玻璃窗,这时从窗外吹进来一股早春略带寒意的风,问孩子你们感觉到了什么?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回答:感觉到了从窗外吹进来的春风。“这春风怎么样?”“春天的风温暖轻柔”。殊不知此时的春风并不温暖,这沿海早春的风还有点刺骨,就算是真的“温暖轻柔”,被如此亲身的“体验”和现场的“感受”,这“春天的手”在孩子们心里还会那么“柔”还会那么美吗?如果我们的儿童诗教学让儿童失去了诗意的语文,语文也失去了诗意的儿童,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
有了经验,所以我总结出,在儿童诗教学课堂里,还是让孩子们轻轻握住春天的手吧!但别真的让孩子们去画一双真正的“手”。
我曾选用过一篇课外儿童诗:《秋姑娘的信》进行课堂教学,我的学生们至今对那节课留有很深的印象。课堂里我尽力创造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诗意境界,和审美心理状态,使学生在“秋姑娘”的诗意心灵里徜徉。
诗意境界之一:“枫叶信”飘进了课堂
“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秋姑娘开始担心起来,不知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做好过冬准备。有了,就用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信吧!”课堂伊始,教师生动地描述着,随机课件(枫林,簌簌秋风)“你们听„„起风了,这是秋姑娘的脚步声,秋姑娘真的来给朋友送信来了,枫叶信也飘到我们这儿来了!”教师拿出自制的“枫叶信”,发给孩子们。“啊,这上面的字!”孩子们十分惊喜。他们模仿着课文中的角色,美滋滋地大声朗读起来。
“亲爱的大雁,南去的路上,你们要多加小心啊!” “亲爱的青蛙,冬眠的时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了!” 孩子们互换着枫叶信,脸上写满了兴奋,忘情地颂读着。
这个片段是对课文的整体感受。若只是一般化地读,那种感受只能是生硬的、只触及到文字层面的感受。这里,教师运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诗意的课件画面和富有诗意的制作“枫叶信”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秋姑娘”的心灵相会。
如果教学只局限于课文,不超越课文,不站在更高更广阔的境界,对课文意境进行创造性地开掘、拓展和建构,那教学只能是狭小、逼仄和低层次的,同时也不能全面深入、高屋建瓴地把握课文的内涵。所以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
诗意境界之二:“枫叶信”飞到了窗外
“树上的枫叶全都让秋姑娘给她的朋友写出了信。小朋友,如果你是秋姑娘,你还会给哪些朋友写信?在信中又会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又来劲儿了,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
“亲爱的小燕子,天气凉了,别在北方贪玩了,快飞回南方吧,路上要多加小心那!”
“亲爱的花姐姐们,北风把你们的花朵都吹落了,别伤心,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来的。”
有了这个环节,教学的境界和内涵就显得开阔和丰富了。
孩子们的心灵是蕴藏丰富的矿藏,但他们自己很难凭空发现、发掘和发展,必须在教学中依据具体的媒介和具体的情境才能实现自我的发现和发展。
诗意境界之三:秋姑娘的心灵好美
“大家快把课前采集的树叶拿出来吧!”孩子乐了,各色各样的秋叶从书包 5 中飞出来:枫树叶、银杏叶、桐树叶„„“秋姑娘的心灵可美了,也可会想象了,她不仅要把一片片美丽的枫叶当作信纸,还要把所有的树叶都变成她的礼物,送给她所有的朋友。她会把树叶变成哪些礼物送给她的哪些朋友?学生们凝神静思,浮想联翩,“她要送给所有冬眠的动物,让它们都做个美好的梦。”
“她要送给天下所有的女孩。让她们更美丽”。“她要送给天下的穷人,让他们生活快乐”。
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很有诗意:做一个秋叶的标本,写一首秋叶的小诗,画一张秋叶的画,用秋叶设计一个装饰品。
在这种创造性想象中,学生们更真切地领会了课文的真谛,并与“秋姑娘“的美好心灵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变得一样诗意。
所以我想:我所思考和努力的儿童诗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用诗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孩子们心田,引领他们去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一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着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了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心灵看到的地方”,这说法多好啊!我们的儿童诗教学课堂,应更多地创造诗意的世界,让儿童的智慧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三、寻梦—— 圆童诗创作之梦
讲到儿童诗的创作,身为教师的我们一定会被“孩子行吗?孩子会吗?会不会小孩说大人话,成了瞥脚的假诗人„„”这样的观点束缚在狭小的天地中,我们的孩子也就像捆起了想象的翅膀,无法展开创造。
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大都局限在记叙文、说明文的文体。我们国家一向被称为“诗歌的国度”,却很少让诗歌习作进入作文教学的天地。于是,孩子们心底这颗埋藏已久的童诗种子,得不到引水灌溉,还来不及萌芽,就随着童年成长,遗忘了„„
比比同龄人的诗文,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诗与文,孩子们的诗比文写得好。诗这样的文学样式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更接近,诗的思维更多的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是灵感的,这本身就是低年级儿童特有的思维品质。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我们将看到诗歌作为一种激发想象力和表现才情的最本真的作文样式,散发出钻石般的璀璨光芒。
在最初的童诗创作指导中,我的学生经历了几次赏读之后,有些按捺不住了,也想试着写一写。我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认识来思考诗的写作,我用作文教学的方 6 法去套诗的创作,结果发现学生习作都是些大白话、分分行,好些的再加上一点修饰性的描写。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是诗。
我深信,问题不是出在“创作”上,而是出在创作的指导上,台湾有一位从事儿童诗教学的俊宏老师撰文说:如果把童诗的创作都变成了一堂正经八百的严谨功课,老师只会越教越气馁,孩子也会越害怕写诗,甚至不再写诗了„„诗创作,老师无须刻意指导或规定孩子要用哪些哪些技法写出一首诗,老师要做的是如何勾出孩子写诗本能。
如何勾出孩子的写诗本能?当孩子因着我们的活动,因着我们的带领,心底就会有感觉。有了感觉,有了感动,借着老师的引导,小诗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藉着诗的形式,诗的感情,写出他们的无穷尽的想象与令人神往的意境啊„„
(一)灵性捕捉,诗情引导。
在创作指导上,经历了实践与思索,我想我们老师应重在捕捉孩子创作中的闪光的诗句,再加以诗情的引导。自然界的许多生命是脆弱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泽写道:“你踏上了林中小路,阳光透过树梢照进了路面,鸟儿在歌唱,许多昆虫欢乐地嗡嗡叫。但是,你对此无能为力的是:你的路意味着死亡。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由于无意的罪过,美好的生命之歌中也出现了痛苦和死的旋律。”史怀泽呼吁人们“敬畏生命”,“深刻地理解生命,敬畏生命,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华兹华斯说:“他(诗人)认为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互适应的,人的精神自然而然地成为自然界最美丽最有趣的属性的一面镜子。因此,在他的整个研究过程中一种快感始终伴随着他,在这种快感的刺激下,诗人与自然的普遍万物交谈。”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都像谜一般地吸着儿童,要多组织儿童去郊游,去寻找,去猜想。要学会摒弃那种熟视无睹的陈腐表象,而形成婴儿第一次见到蓝天白云般的新奇表象。儿童的天性最容易与自然界融洽为一体,因为儿童“不仅是自我与客体没有分化出来,而且自我与别人也没有区分开来。”(皮亚杰)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如初冬冒着寒气的红日、池塘深处的咝咝声、蚕豆叶柄上的小耳朵、蜻蜓翅翼上的纹路、早春河岸边的芦芽、夏日瑰丽的晚霞、大雪笼罩的除夕„„这一切能激起儿童多少神奇的想象啊!可以设计一些童诗训练题,这些童诗训练题会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去尝试解答,同时也培养了儿童进行童诗的思维方式。例如以下童诗训练题:
《小太阳》有只老母鸡在下蛋/咯咯嗒、咯咯嗒/一不小心/鸡蛋被石头磕破了___。《萝卜》萝卜妹妹/你真粗心/捉迷藏时把___ 忘在外面。
《螃蟹》螃蟹/你为什么老是横着走?是不是___,/还是___。《圆规》圆规是个___,/他总是___。/可惜/他只会跳___。《星空》老师是一个美丽的月亮,我们是___,那教室是___。《树叶》嫩绿的叶子是大树的___/在微风中___。
(二)点亮童心,生活是诗。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地给孩子创造做梦的条件,给他们做梦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做梦的氛围,使语文成为梦想的栖息地。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感知美、发现美,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让他们在语文这个精神乐园里积极地梦想他们的将来,并执着地追寻。可曾几何时,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心灵的触角不再敏感,心灵的空间日趋狭窄,语文教育囿于现成的教材,囿于预设的课堂。语文教学就是做不完的习题和练习卷,就是坐在课堂上聆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这样无疑是将蝴蝶和小鸟放置于无色透明的玻璃罩里,它们四处碰壁,失去生命的光泽。怎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把自然天性还给孩子,润泽孩子的生命,让蝴蝶回到花丛中自由自在地起舞,让小鸟回到树林里婉转地歌唱?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只要在儿童的学习中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使之从符号化、抽象化的书本中,从说教化,指令化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激活生活体验,接受生活的感染和召唤,让儿童的心灵回归自己的家园,完全处于自由、快乐的状态,那么他们的生活依然会是斑斓的,他们的梦想依然会是圆满的。只有童心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在孩子眼里,“一切皆有生命”透射出的人文情怀正是我们追寻的。看来,教师只需给儿童一个他们熟悉的信息,他们就会把自己对世界最真切的感受如诗如画地告诉你。那是他们天生的智慧和财富,老师该好好地加以爱护.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情感的思维,儿童的本质是诗,诗的本质是儿童。”我们应该相信,天籁的声音在儿童世界,教育不要让他们丢弃了与生俱来的童贞,教育工作者不要淡漠了他们好奇的眼睛。用诗、画去放飞孩子们的心灵吧!语文课堂,就应该这样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在一节童话诗指导课中,我尝试着让孩子们写写自然现象,如风、云、雷、电、雨、雪、霜等等。一位同学写了《风》:风,是大地的音乐家。奏响春天的赞歌,给大自然带来勃勃生机。风,是大地的栽培家。栽培夏天的精灵,给大自然带来淳淳热情。风,是大地的搭配家。搭配秋天的穿着,给大自然带来浓浓厚意。风,是大地的 领导家。领导冬天的雪花,给大自然带来丝丝清冷。一位同学写了《雨》:雨,是小草的甘露,滋润了小草。雨,是种子的催芽剂,催醒了种子。雨,是柳树的浴液,梳洗了柳树。雨„„
一首首生动而活泼的小诗产生了,它们来自生活,体现着孩子们在生活中最有趣、纯真的生活画面,用天真的口吻,浅白的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抒发着真切的感情。相信。只要心中充满诗情画意,一样有写诗的能力。
晶莹童心,我们让诗在孩子心灵里滋润萌芽。诗情飞扬,我们让诗在语文课堂里熠熠生辉。
(三)形式多样,诗韵不同。
1、用寻因法创作儿童诗
寻因法就是给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寻找一个原因,由于儿童的想象幼稚天真,而使得理由并不十分符合常理,但这样的创作往往富有童趣,用这种方法创作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像。这种创作方法常以疑问的形式如“为什么„„、是不是„„、是„„还是„„”等来表达。例如:
《小草》小草是千万条透明的带子/在绿色的颜料桶中/泡了整整一个冬天/又被顽皮的春娃娃撒满大地
全诗不到50个字,却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特点。绿草难道原来是透明的带子?难道在绿色的颜料桶里泡了一个冬天?难道是春娃娃撒上去的?作者寻找的原因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我们却很喜欢这个答案,天真幼稚的想法构成了这首精彩的儿童诗。
2、用夸张法创作儿童诗
儿童诗要写出童趣,要写出天真,可以写得有点傻乎乎,夸张一点,含糊一点,儿童诗才会更可爱。例如:
《腰带》咦/是哪个调皮的小鬼/给大山系上腰带?//噢/原来是一条小山路
给大山系腰带,恐怕这腰带是世界上最长,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够傻够夸张了吧!这首诗,小作者抓住了山路的特点,以夸张取胜。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趣味性,“咦”、“噢”两个语气字的运用,使诗更富可读性。
3、用阅兵法创作儿童诗
把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串连起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把事物的几个方面特点以自然段的形式表达出来。用这种方法创作要注意列举的事物、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把握事物的各方面的特点。其长处在于能较好地表现景物的层次。例如:
《摇篮》宇宙是摇篮/摇着地球小宝宝/银光微微照/地球宝宝睡着了//地球是摇篮/摇着山宝宝/球儿悠悠转/山宝宝睡着了//大树是摇篮/摇着果宝宝/叶儿轻轻扇/果宝宝睡着了//校园是摇篮/摇着小朋友/书声琅琅响/小朋友长大了
小作者抓住了摇篮的特点,列举了宇宙、地球、果树、校园四个具有典型性的事物,全诗紧凑,读起来很有韵味。
4、用比喻法创作儿童诗
比喻是童诗创作中基本的一种方法,以此一物比作彼一物。一个富有创意的比喻就是一首儿童诗成功的第一步。例如:
《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
把云比作画家和小捣蛋,就是很好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推进和发展,就成了一首很不错的童诗了。
5、用拟人法创作儿童诗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情,显得活泼可爱、生动有趣。这个事物的范围极为广泛,上天入地,大到宇宙,小到蚁蝼,都可入诗,在儿童的眼里都可以成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事物。例如下列句子:
A.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B.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C.月亮害羞地跑到云里躲起来了。D.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得笑了。
又如《汽水》这首诗: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干脆脆/一口把你喝下去/看你还/神不神气
小作者在这首童诗中,把汽水当作一个易怒的人物来写,语言极为活泼,充满了童心童趣。
6、用摹声法创作儿童诗
对于儿童来说,任何过于抽象的理论他们都不感兴趣,吸引他们的是色彩和声音。生活和大自然中本来就有丰富多彩的声音,如同天籁一般,激动着儿童的耳膜。在童诗中运用摹声词,可以增加诗的韵律,同时也可使童诗更有趣味。例如: 《风》风最讨厌了/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然后在旁边大叫/羞!羞!羞!/真是气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齿》时间真是恶作剧/爱在祖母的牙齿上开山洞/风儿更顽皮/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嘘!嘘!嘘!/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去!去!去!/逗得我们笑嘻嘻
这首童诗中由于运用了摹声词“羞!羞!羞!”“嘘!嘘!嘘!”“去!去!去!”使人物的形象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7、用假设法创作儿童诗
假设法就是使用“假如”、“如果”等假设性的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运用这种方法,给了儿童一个表达内心美丽愿望的绝好机会。例如:
《如果我变了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
《如果》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常常上体育课/免得学生失望//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要戒酒/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在“如果”二字的帮助下,儿童打开了心扉,把内心最美好的愿望都展现出来了。特别是最后一句“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爱”,真是儿童才想得出来的绝妙的理由。
8、用呼告法创作儿童诗
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如同正在同某人说话,能使童诗显得更加亲切、生动。例如:
《换新装》妈!/花园更换了/彩色鲜美的春装/树木也换了/淡绿色的新衣裳/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穿上浅绿色的衬衫/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在春风里摆动着呢/妈!/您看看/都换了新装啦/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在孩子一声声的“妈!”里,一种亲情油然而生,使这首童诗更能打动人了,仿佛母亲正拉着孩子的手走在春天的小路上。
9、用对比法创作儿童诗
在对比中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等等。例如: 《私房钱》爸爸的私房钱/藏在工作帽上/妈妈的私房钱/藏在皮鞋下/我的私房钱/藏在肚子里
《路灯》白天/路灯是一棵棵的树/晚上/就变成一朵朵的花
前一首通过描绘一家人对私房钱的不同藏法,从中凸显出每个人面对私房钱时的不同心态。后一首童诗,只是用了白天跟晚上的对比,就写出了路灯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状态,全诗仅20个字,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尔写道:“童年持续于人的一生。童年的回归使成年生活的广阔区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有时,在我们心中,会出现一个孩子,在我们的睡眠中守夜。必须和我们曾经是的那个孩子共同生活,从这种生活中人们得到一种对根的意识,人的本体存在的这整棵树因此而枝繁叶茂。诗人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在心中发现这生机蓬勃的童年,这青春常在的持续而静止不动的童年。”确实,童年贯穿了人的一生,这使成年人永葆一颗童心成为了可能,而使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指导下的儿童诗写作成为了一种追忆和发现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论》
2、王尚文《语感论》
3、《小作家摇篮》
4、《儿童文学研究》杂志
一.巧用名篇引领学生释放心灵
释放学生的写作心灵,借助《丰碑》的解读,让学生感受写作的顺畅和情感的自然宣泄。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
《丰碑》中的将军是在不间断的前提刺激下完成富有个性形象的刻画的。
第一处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行军途中意外的“许多人围在一起”———将军喊——警卫员回复。思维合理,情节真实简练。
第二处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冻死一个人”。将军的一系列反应:神态“发愣”、动作“走去”、视觉所见、心里所想。滴水不漏地表现了一个将军对普通士兵的关注。
当将军知道“冻死的士兵身上没有御寒衣物”和“这就是军需处长”时,作者同样表现了将军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
通过对《丰碑》的解读,学生似有所悟,发现了自己写作的误区。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不断运用教材或类似《丰碑》型的短小的文章,或题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强化学生放飞写作的意识,适当引领,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
二.勇于用学生的败笔引发学生自我绽放
学生的生活体验其实一点都不少,他们是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学生单亲家庭多,生活条件差,远离老家的多,父母在外为了生计打拼的多,遭遇生活偶然变故的也比较多……,针对这些情况,学生的心灵体验会更丰富,然而学生总是抒发不出来,好像自己是旁观者。我针对学生思维封闭的状态,通过课堂会诊的方式借此打开学生的思路。
【原文1】那天,学校要交饭费,妈妈把钱给我放进了书包里,并告诉我千万别放在手里,可是我觉得放在书包里不好,在路上,我还是把钱拿了出来。
首先我让小作者向同学交流他的写作背景,便于其他学生正确诊断。该生交流中我们知道:“妈妈给了我钱,我不听叮嘱,最终把钱丢了,而妈妈意识到我的固执,一路跟着我,半路捡到钱并送到学校的故事,反映妈妈对我的无奈和关注。”
学生1:既然这是文章的引子,建议详写:详写出母女对话,详写出我的固执的心理,从而为下文丢了钱自责内疚做铺垫。
学生2:可用对话描写表现我的不耐烦,或用神态描写表现妈妈对我的失望,这样文章的人物形象更丰富。
【改文1】那天,学校要交饭费,妈妈把钱给我放进了书包里,并告诉我千万别放在手里,我想,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也不是第一次带钱到学校,妈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真是烦人,妈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爱唠叨的呢?还是我和妈妈间有了鸿沟,听着妈妈的唠叨,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折磨。下了楼,我还是自作主张的把钱从书包拿出来,放到了校服的上衣口袋里,这样我随时都可以摸摸它的存在,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改写后的版本各有侧重,选取一例,足以展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趁热打铁,我抛出了第二篇败笔。
【原文2】那天,刚放学就下起密密麻麻的大雪,我匆匆忙忙的快跑回了家,回到家,我把身上的雪全部用手帕把雪拍了下来了。换好了鞋,一走进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正躺在床上,我于是就把书包放下了。上前,摸了摸妈妈的额头,一摸觉得妈妈发烧了,于是,我便拿出我自己存的钱去给妈妈买药,没过十几分钟,我把药买回来了,就急忙给妈妈倒水,让妈妈起来吃药,吃完以后,就让妈妈上床去睡觉,我于是就去写作业去了。当时,我在想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是最开心的。
学生1:“密密麻麻”用的不恰当,应改为“纷纷扬扬”;“匆匆忙忙”和“飞快重复”;“换好了鞋”与中心无关,去掉。
学生2:“前面张杰说的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个同学和她妈妈一点感情也没有,也许是两个个聋哑人,为什么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语言描写?妈妈病了,神态如何?动作有什么变化?我的内心是怎样的?我是怎样关心妈妈的?我对妈妈说了什么?我内心是怎么想的?遗憾,太遗憾了,感觉是第三人称写的,细节没有写出来。”
虽一针见血,却掷地有声,小作者本人还有其他同学都受到了启发,围绕小作者提供的写作背景和学生的评改意见,我让每个学生改写,学生改写后的作品生动、细腻、感情真挚,如身临其境。
更麻木的是下面同学的作文,她写的是由于妈妈的唠叨让她反感,所以一气之下离开家门。到了车上,得到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奶奶的关照,通过对比更表现妈妈的冷漠。
【原文3】她见我转过身来,就急忙的说,“车上人太多,你没地方把,怕人摔着,所以我把着你。”我不好意思的说了声谢谢。(她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在评改作文中,我反问学生,这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到你个子矮既够不着公交车上方的把手,又因为人多,没地方把住身边的把手,在你难以保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老奶奶看在眼里,担心在心里而把着你,面对这么善解人意,这么慈祥和蔼的奶奶的举动,你难道就一个“谢谢”就表达了你的当时感情么?学生马上否定了这个同学的这种近乎窒息的思维,七嘴八舌开动脑筋,回放当时受助画面展开思维进行想象。
第一种思路是:当奶奶说明她的善意后,我对奶奶进行观察,写奶奶的外貌,着力表达奶奶的慈祥。
第二种思路是:写我与奶奶的对话,诠释奶奶关注我的内因,表达奶奶的善良。
第三种思路是:写自我感受即心理描写,表达我对陌生奶奶的感激之情。
……
国庆节前夕,我上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欢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写给祖国妈妈的诗歌。词美、景美,让人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诗歌。当我朗读诗歌时,我被深深地感染了。然而,那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学生却无动于衷。我的劲头一下子消退了。我想,也许是自己投入不到位,还没有真正感染学生。于是,我又抖擞精神,清了清嗓子,又重新读起来,读到动情之处,还情不自禁地加上了肢体动作。没想到,就是挺随意的几个动作,竟吸引了孩子们,脸上多了许多惊喜。有的学生还饶有兴趣地表演起自己中意的动作来。我想,何不抓住句中的动词,配合适当的动作朗读课文,我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个性化地朗读,配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沉闷的课堂转眼活跃起来,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增,孩子们那“欢庆”的情绪尽情地释放了出来。紧接着,我播放雄壮的乐曲,指名朗读,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在纵情的朗读声中,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他们仿佛看到了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了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这样教学,使学生很好地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含义,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了文章的寓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时,可以用表情、动作朗读,重点辅导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根据青蛙和小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抓住时机,配以美妙、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诱导学生进入角色,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不由自主地动起来,表情也更加丰富起来,有声有色地朗读。随即,让同桌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学生个个活灵活现,有的像一只只傲慢、自信的青蛙,有的像一只只诚恳的小鸟在劝说着青蛙……这样文中所描述的青蛙、小鸟的形象在学生的表演下变得栩栩如生。太多太多情感的流露,让我深感孩子们是多么的天真可爱!
教师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即兴朗读,就是要把作者透露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信息在读的时候真切地传达出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帮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对词语、文意的理解和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现代社会,若说自由,生活越来越方便,交通越来越快捷,能带我们到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可是,为何?我们却感觉生活得很累,感到心灵得不到自由,空虚,无法解脱。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生存,我们常常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身不由已的事,人与人不能真诚以待,我们常常感叹人心不古,我们有着太多的顾忌与不舍,背着沉重的包袱,却没勇气割舍,去寻求心灵的自由,压力反而使我们比前人生活得更累。
我们终日忙忙碌碌,有时却不知究竟为了什么,要追寻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有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权吗?我们常说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那么我们究竟是为了生活而活,还是应该享受生活,想这样生活而这样生活呢?待得岁月流逝,白发苍苍之时,回头想一想走过的路,在茫然的追寻中是不是早已忘了我们的初衷,而为现实生活所奴役了呢?是否会感叹此生心在天山,却身老沧州?路漫漫,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想一想,我们究竟是要追寻什么,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自由。活着,就应该清醒地活着,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想要怎样活着!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能来这世上走一遭并不容易,不要去寄希望于下辈子,哪一世都不应该浑浑噩噩地活着。我们要享受生活的过程,不管是酸、甜、苦、辣,要勇敢地追求心中所想,走自己梦想的路,而不是为了生活而活,为了别人而活,心灵得不到自由。
自由不是逃避,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驾驭生活,有一颗真诚、坦荡、纯净,追求梦想的心。那么我心中就是自由的天堂,世界就在我心中。
我们感到压抑,感到不能呼吸,似乎有无形的枷锁在捆绑着我们,不得自由。但是难道我们真得不能挣脱吗?有人说过:对于能够改变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不去面对,就是懦弱;对于不能够改变的,我们要勇敢地去接受,不去接受,就是强求。那么我们,只能选择改变环境或是接受环境。只有驾驭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自由,实现生命的意义。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认自己的懦弱,于是抱怨社会与环境。一生怨天尤人,碌碌不得志。到头来白白活一场,想做的事一件也没做,辛苦了一辈子,不知为谁活!相信,谁都不想这样活着。
——第十三届“春蕾杯”征文总主题阐释
人人皆有一颗属己的心灵;人人皆愿属己的心灵蕴含美质。著名童话故事《绿野仙踪》中,有一位笨拙木讷又憨态可掬的铁皮人,他整日怅然若失、闷闷不乐,只因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心”。
人无心,则犹树无根,无生发之泉源;人心之不美,则如日月之形隐,失灿然之华章。童话中铁皮人的困扰,是否暗示我们:一个人没有心,一个人的心灵缺少美丽,永远只会是一部死灰槁木般的机器?因而,放飞心灵,需要先行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世界之美,美在千姿百态;心灵之美,美在寒木春华。孟子“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左传》“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以及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像这大千世界一样,人的心也是千差万别的”,凡此种种,皆在强调人心自有其不同特质之理。
世界既然尚无两片相同的树叶,千人一面之念,未免苛求。放飞心灵,就是要探索、发现和感知一己具有的心灵之美,也就是在放飞个性。惟其如此,才能有深入的自我认知和认同,才能收获自信,最终成就丰富多彩的人生。
然而,人生之多彩,非在渲染其形似皮毛之光鲜,实为感言其质同山路泥径之遍布坎坷磨难。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把自己培养成为人,这是头等重要的事。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人的心灵。”培养具有“人的心灵”,就是培养人的宽广心胸、温良品质、坚强意志和博大精神。惟有如此的身心谐和,一旦遭遇人生逆境,方能勇于放飞心灵。
贝多芬27岁时听力就开始减退,这一不幸几近使心志高远、风华正茂的年轻音乐家精神崩溃。“在没有把我内心感觉到的东西全部创造出来之前,我还不能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我只好忍受这惨痛的人生。”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贝多芬放飞了笼罩于死神魔力之下的心灵,成功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作出《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不朽华章,同时也谱写了人之生命旋律的最强音。
孔圣弘道,难免厄蔡之困;刘邦霸业,尚有白马之围。人生是一种修行,一帆顺境虽言可遇,实不可期。锋从砥出,香自寒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放飞心灵,就是要以博大的精神,恢弘的气度,勇敢地面对人生困厄之境。惟其如此,方能更好地承受和应对生活的考验与磨难,宝剑般飞散鬼魅之魂胆,梅花般不失迎雪之傲然。
放飞心灵不仅抚慰人生,还带来促生发现、发明和创造的契机与灵感。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神灯”的故事家喻户晓。在那只破旧的毫不起眼的灯盏中,蕴藏着能使乾坤巨变的神秘力量:只要轻轻擦拭灯身,就会唤醒沉睡其中的精灵,实现持神灯人梦寐以求的夙想宏愿。
阿拉丁的神灯和寓居其中法力强大的精灵,是否只存在于故事?现实里能否有此等的神迹?其实,如若把神灯看作人的脑袋瓜儿,而万能的精灵就是人无拘无束“接千载”、“游万仞”的心灵,可别小看了它哦,它的“法力”丝毫不逊于故事中的神秘精灵。中国古代就有这么一个“阿拉丁”,不过他的名字叫张衡。正是这位幼年爱瞪大了眼睛数星星的苦孩子,成年后转动脑瓜儿,放飞了内心的精灵,在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辛勤耕耘一生,成就之卓然斐然,令后人徒留望尘之叹!
大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亦不例外。一颗落下的苹果,砸到了正在树下看书和思考问题的年轻人牛顿。这一下触动了他内心的“精灵”,启发他揭示出苹果落地的亘古秘密——地球万有引力。此后,经多年努力,他最终实现了对万有引力定律的阐述、数学证明及公式推导。
试想,如若当初苹果没有“擦拭”牛顿头上的那盏“神灯”,如若他没有放飞自己“神灯”中的“精灵”,如此重大且影响深远发现,将会何时以何面目得以呈现呢?有多少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发现、发明与创造,最初不是源于苦苦冥思之人放飞心灵时的灵机一动?!
人生舞台,演绎世间百味;生活天地,涵养万众心灵。生活是个万花筒,也是块儿演练场,既让我们观赏斑斓绚丽的五色七彩,又让我们体味辛酸苦涩的失意怅惘。然而,不必遗憾生活的色彩不如心爱的衣衫,可以随时更换;不必感叹生活的滋味不像中意的菜肴,可以任意调拌。只要用心地走进生活、拥抱生活和热爱生活,生命就能焕发青春,青春就能充满活力。放飞心灵,是让我们放飞一颗爱生活的心;放飞心灵,是让我们积攒对生活的爱。
生活是一本无字“书”,而书教会我们过有教养的生活。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位叫格里美尔斯豪森的德国人说,“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看来,人心灵这块“田地”要靠教养和学识的耕耘、播种,才能长出鸟儿一样自由翱翔的翅膀,才能迎来生活温暖和煦的阳光。然而,何来对教养和学识的获取?无他,唯有亲近涵养人文精神的书籍!
人文精神,维系着一个人、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健康和良善。人文精神的力量,是放飞心灵的力量,是战胜生命坎坷磨难的力量,是创造、革新、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力量。然而,这种力量的获取,唯有通过亲近传承人文精神的宝贵典籍,唯有通过滋养心灵的教育,唯有通过使教育面向无比广阔的现实生活。无论如何,真正贴近人生命和灵魂的教育,才能使心灵真正得到滋养,才能给心灵以真正放飞的力量。
放飞心灵
告别了蒙蒙阴雨天,天气渐暖,春花开放,阳光总是伴在身边,世界一片欢愉,但我心中的失落仍挥之不去。
伫立江畔,碧水粼粼,虽已是初春,杨柳仍黯然无泽,又不禁想起我自己,月考出师不捷,各科平平,担心着成绩如这杨柳,该鲜艳时仍然沉寂,便从此一蹶不振。
我寻根望去,企图发现一丝新绿,好让心中有些安慰,可望到的只是蓝天白云下残端枯槁的杨柳,唯一一丝希望也破碎了。在要离开的瞬间,猛然抬头,看见一只燕子,不,是一只风筝从对岸升起,彩色的翅膀在耀眼光下熠熠生辉。
风有些大,“燕子”在空中努力寻求着平衡,冲破风的阻力,摇摇晃晃地飞向更高更蓝的天空。它勇敢着,努力着,奋斗着,但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他不放弃。突然,一个踉跄,它要掉下来了,任风吹着,东摇西晃,但它无畏,它努力寻求重心,挥动翅膀,终于在即将失败的那一刹那又飞了起来,我不禁为它松了一口气。我暗自佩服这个放风筝的人,他一定经常放吧,思衬着,却发现,主人竟是一位残疾人,他有亲人陪着坐在轮椅上……线渐渐放完了,突然,这位残疾人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拿来一把剪刀,“咔”,剪断了风筝线,声音清脆而响亮,他望着风筝,目光里满含期待与憧憬。
我恍然大悟,脱离了线,风筝不就能飞的更高更远吗?它之前那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即使它最后会掉下来,即使它最后的结局并不美好,但他曾经高飞过,自由过,幸福过,它不会留下任何遗憾。再看看这位残疾人,他的身体虽然残缺了,但他的心灵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完整,他的心灵还是自由的。他和风筝都那么执着的面对苦难,我又有什么理由消极,我不是应该更努力,不管结局如何吗?
的确,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是放飞心灵,让心灵去旅行,让心灵获得自由。即使在我们最无助、最困顿的时候,只要心灵是自由的,我们就能不惊不惧、乐观向上;我们就能拨开生活的迷雾,放下身边的.琐碎,把尘封的心胸敞开。所以,只要我努力了,问心无愧了,我不就成功了吗?
放飞烦恼,放飞无奈,放飞心灵,放飞希望,放飞幸福,无论何时,都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放飞心灵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秋意颇浓的季节,黄花堆积成伤,秋风辗转流浪,血色残阳,慢慢被黑暗吞噬那窗帘,卷起伤愁几许;那窗棂,融进凄迷几分;那窗台,被黄色染成空白!
我彷徨在这片忧伤的云雨下,感慨着渐行渐远的成绩的背影,忧郁着那大片大片的冰凉!
徘徊复徘徊,哪里容的下自己满腹的心事,那里可以雕刻自己无处搁浅的回忆一片灰色的云,被抛向天空,织成一个茧,我蜷缩其中,让痛苦煎熬破碎的心灵!
一片深黄的秋叶,从我迷离的眼前闪过,打在我同样破碎的梦里!
然而,我看到的是,一片深黄深黄的秋叶,悠悠然地飘落,像江心泛着的船儿,载满童年的青葱记忆,它清清地落在黄色的泥土上,被秋风淡淡地一吹,有星星点点的尘埃,然后,它如婴儿般被托起,打着旋儿落在阳光直射的位置,鲜亮的黄色秋风萧萧的声音,像一曲夏日丰盛浓烈的歌,飘扬着秋叶,像美丽的童话!
我定格在时间的方向盘上,心中有液体流过,簌簌的,清凉的感觉,我紧缩的眉有了舒展的趋势!
我费力地蹲下,轻抚那片秋叶高低起伏的梗,让我的手不禁一颤,指尖被刺痛略带些残破的身躯,透射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抽尽晶莹的干涩,美丽的像一首夏日绝句!
一滴泪,划落在指尖,我将它抖落捧于手心,凝成颜色一滴的倾城容颜,凝聚成唯一不灭的记忆!
心灵被震撼着并感动着,那是一种精神对肉体的升华,是心灵对躯壳的延伸泛着透明的黄色,带着残缺,让完美的心灵完成了一次跨越,一次永恒!
我慢慢站起,身体仿佛要飞起来,我知道那是自己心灵的蠢蠢欲动往日灰色的画面染上橙色的艳丽,昔日破碎的瞬间化成完美的执着!
破茧而出的我,彩衣斑斓,那是心灵的颜色!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习作时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俗话说“言为心声”。那么, 心声来自何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
1、定格“生活小镜头”
其实生活就是一本丰富的书, 写作素材处处可见。作为教师要按《语文课程标准》上讲的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充分利用不同地方, 不同时间的课程资源。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 捕捉丰富多彩的生活小镜头。学校开展的运动会、秋游、各种竞赛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进行习作的很好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 注意观察、积累, 学会怎么做就怎么写,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
2、融入“社会大自然”
大自然的一切都与我们的内心世界相通。结合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 引导学生经常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多观察, 多感受, 并用语言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春天的校园, 生机盎然;夏天的绿荫, 怡人心田;秋天的果实, 喜上眉梢;冬日的飘雪, 浪漫纯洁。这一切, 教师都应敏锐地抓住, 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表达。
二、情有感触言自真, 学有所用笔自勤
有这么一个教例:老师让学生写一篇以《小草》为题的作文。在写作中, 学生大多是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或表现小草默默美化环境的无私奉献精神, 这当然好。但有一个学生却是批判小草, 认为小草软弱, 没有骨气, 风吹两边倒。结果, 老师判这位学生的作文不符合要求, 理由是离题。相反, 另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的妈妈》时, 有一个学生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妈妈的自私、小气。这位老师对这个思维有独创性的学生却特别欣赏。因为他能认识到妈妈的不足, 写的角度与别人不同。很显然, 后者贴近我们的新理念。早在1924年, 叶圣陶就指出:“我们作文, 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少写命题作文, 提倡自主拟题, 让习作选题更加个性化。提倡写生活笔记, 爱写的内容。从写话到习作, 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 哪怕在老师看来是优雅可笑的, 也是珍贵的。老师要以孩子的眼光看作文。当然, 其间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规范性训练, 为以后学生长远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教师, 不但要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 不人云亦云, 还要学生个性化地表情达意。
三、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小学生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处在创造想像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将学生比喻成一只可爱的小鸟, 那么想像力就是可爱小鸟的双翅。丰富的想像力让孩子翱翔于广阔的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灵性的天使因此, 我们的作文教学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着力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和想像思维,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1、借助童话故事展开想象作文
童话借助想像, 把动植物拟人化, 把平凡的人物、现象错综地编成一幅幅不平常的图画, 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一个五彩斑斓的“幻想王国”。童话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每个学生, 利用这些特点, 教师可提供材料, 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
2、利用绘画图象进行想象作文
根据图画, 推测、想象故事情节, 灵活构思, 编写故事。还可以用几何图形拼图, 根据图意, 写想象作文。
3、通过憧憬未来放飞想象作文
学生对未知的世界, 不论是自己的未来还是社会的未来, 都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情景, 让学生发挥奇思妙想, 大胆设计新世纪新生活。如《未来的房子》, 学生设想的房子有人体形的, 可以移动, 可以折叠等。还可写《我登上了月球》、《外星人》、《长翅膀的鞋》、《一百年后的城市》等。
4、借助听音练习进行想象作文
先让学生听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或听一段没有说明的音响, 然后让其通过想象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比如:放一段鸟儿们及小动物们的鸣叫声, 学生可能以《森林王国的故事》、《森林法庭内外》等编成故事。又如放一段敲门声或脚步声, 学生可能会写出《邮递员叔叔来了》、《爸爸回来了》等。
5、根据给定词语进行想像作文
出示一些词语, 让学生想像一下, 可能发生什么事, 用这些词语说成一段话, 编成故事。比如用“沙滩、贝壳、可乐罐”写成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作文, 呼吁人们保护好环境, 保护地球。
【关键词】语文;日记;学生;放飞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写日记能练笔育人,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又不使学生负荷过重、束缚过多的有效方法。但以往我们指导学生写日记,总强调内容要有意义、有思想性,侧重于它的社会价值取向。放眼学生的日记,品读不到娇憨逗人的童语,感觉不到纯真朴实的童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写日记更是如此。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可选择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的内容,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要珍视个人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写出童心、童趣、童语、童真。
一、接近学生,共同感悟生活
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亲密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世界,满足他们的愿望。喜学生所喜,忧学生所忧。你该知道“小丸子”是何许人也;你也该悉知“奥特曼”变身的奥秘……惟有如此,教师才能牵着学生的手在日记的天地里遨游。一同感悟生活,品味生活,引导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的美。
二、点缀日记本,展示“真我”的风采
当学生刚升入二年级时,教师就送给他们每人一本崭新的日记本,请学生为这个“新朋友”设计形象,自己动手剪剪、贴贴、画画,并起一个最美、最富有诗意且最能体现自己个性魅力的名字,来展示真我的风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小朋友手捧这本经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日记本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写日记的欲望已经在心中悄悄萌发。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留给学生更多空间
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或不善于观察,所以一开始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指导他们。平时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条件。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精神饱满地参与生活——劳动、参观、游玩、采访、家庭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动腿,当学生们在一起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记日记的兴趣和冲动已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内心。例如:在学校生活中,为了参加呼啦圈比赛,小朋友们认真练,以至于走起路来都要情不自禁地扭啊扭时;一次有趣的参观,令他们大开眼界时;学了一个童话故事,不满足于平淡的结尾,想要为它“狗尾续貂”时;班队会上“小主持人”、“小演员”纷纷施展自己才能,获得好评时……日记应运而生就不足为怪,学生写作时兴趣盎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日记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精神产品。所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不应有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要允许学生充分放飞自己的思维和心灵,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选择材料的能力,而且他们的观察视角也许更独特。看!目睹“美伊战争”,小朋友呼唤世界和平;抗击“雾霾”天气,他们感受到“洗手”“戴口罩”是“小公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他们的文笔还很稚嫩,但我们从他们的言语中仍感受到满腔的童真。
日记并非只能写事,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或信笔涂鸦一幅画,或随笔吟诵几句诗;或采撷几片秋的落叶拼个有趣的图案,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几句话;或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倾吐,把高兴的笑、悔恨的泪融入日记;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任你放飞理想……
四、运用评价,激发兴趣
(一)语言激励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我们可以常在日记末写上几句真诚、温馨的评语,常跟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向学生在日记中挥洒的快乐表示祝福,对倾吐的烦恼给予安慰,尤其要给学生保密,尊重学生的隐私,使学生敢于倾吐真情,唤回学生的童心。
(二)在学习园地内开辟《笔尖上的梦》日记专栏
由教师推荐,把一些学生的优秀日记和进步快的学生日记刊登出来,使大家把能在学习园地内登出自己的日记看作是很光荣的事。
(三)举行日记朗诵会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写得最满意的一篇日记在班上朗读,每周一次,由师生共同评选出优秀日记。
(四)寄日记
向父母、亲戚、远方的朋友、同学寄日记卡,卡片上写一则日记,请他们给予指导和评论,然后收集起来,在班上通报。
(五)主题游戏
开展“我是怎样写日记的”主题游戏,让学生自我总结,谈体会,找差距,交流观察和写作的经验。
(六)争取发表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投稿,因为有了“争取发表”这个目标,学生写日记就有了主动性、目的性,写日记的积极性会更高涨。当学生的日记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或获奖、发表时,心中自然会涨涌起成功的喜悦,并成为今后努力的动力。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日渐浓烈,写话水平也逐步提高。生活需要记录。对学生而言,一篇真正的好作文是不可能一下就写出来的,它必须有积累,很可能首先就出现在日记里。因为那不仅是一个材料的仓库,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的仓库。由此可见,日记,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学生放飞心灵的自由空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学生打开那尘封的日记,看看他们那时的童真,那是多么珍贵的一份记忆……
【放飞小学生的心灵】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放飞06-30
小学六年级作文放飞理想11-23
放飞梦想青春飞扬演讲学生11-03
小学生放飞梦想演讲稿500字11-11
大学生村官演讲稿:让青春放飞梦想01-14
放飞信笺的作文06-16
诗歌:放飞的心01-14
放飞梦想的句子摘抄07-12
放飞爱的梦想11-12
放飞理想的优秀作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