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精选8篇)
为改变电力工业在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的一体化垄断体制,国务院于今年3月正式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此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为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首先要实现“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发电环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发电资产直接改组或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5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公司,逐步实行“竞价上网”,开展公平竞争。
电网环节分别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调度,参与跨区域电网的投资与建设;区域电网公司负责经营管理电网,保证供电安全,规划区域电网发展,培育区域电力市场,管理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按市场规则进行电力调度。区域内的省级电力公司可改组为区域电网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我国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 国内的许多经济发展政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表面的、也包括本质的。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 可以将其理解为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无论在任何时期, 关于国家、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 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国以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改革的重点内容来观察, 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2) 我国城市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3) 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 国家宏观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
二、新时期经济制度
1.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变点, 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成为了当前的重中之重。
有些人可能会存在一个经济发展的误区, 就是容易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在这里简单地给大家解释一下, 什么是经济制度, 什么是经济体制。
(1)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的领导统治阶级, 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在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实际发展要求, 而以此建立、维护、发展有利于领导阶级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通俗来讲, 我国的经济制度就是指组织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根本原则, 并且它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过程中, 得到国家民众的一致认可, 并在大家共同遵守之下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规范。
(2) 经济体制。从某种意义上来思考,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属于经济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主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模式, 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在初级发展阶段中最基本的经济制度特征。
关于经济体制, 可以具体从我国社会生产关系来分析, 它主要还是在社会一定的发展基础上, 所有制与产权结构在一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统一, 基本属于我国的经济制度的范畴。通俗点讲, 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者说是经济制度模式。如按照社会资源占有的表现方式并结合着资源配置的方式来进行组合划分的话, 可分为: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公有制市场经济体制;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
(3) 我国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发展关系。
首先,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具体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上的关系, 经济制度是内容, 经济体制是形式。通常情况下, 按照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 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与基础, 无论是在国际上哪个国家、地区, 完全不存在脱离经济制度而孤立存在的经济体制。
其次, 经济体制的发展不会受到经济制度的限制, 但在特殊情况下, 会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 如一些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军事因素 (战争因素) 等。同时, 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对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可以真正地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种完善、科学、系统、先进的社会经济体制, 它就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反之, 对于那些落后的、不合理的社会经济体制, 则会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2.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制度重点发展的方向
国务院批准《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这次文件的主要内容总共包括了八大方面, 共涉及39项2015年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目标, 这也是新时期下经济制度改革的体现, 此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1)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进一步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活力; (2) 落实国家、各地区财务税收改革总体方案措施, 并不断推动国家财税体制在新时期下的改革进程; (3) 持续简政放权, 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 (4) 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保障相关政策的改革, 包括像一些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 并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 (5) 推进我国金融产业结构的改革, 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方案措施, 并在此基础上健全金融服务业实体经济制度; (6)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开放型的新时期环境下的经济新体制, 并且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贸易程度; (7) 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加快完善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领域中的科技体制改革; (8) 加快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 提倡节能减排, 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 关于我国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与见解, 笔者将其具体总结为四大发展方向: (1) 经济转型深化改革; (2) 改善民生深化改革; (3) 社会公平深化改革; (4) 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探索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走过了不少弯路, 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到当前新经济发展环境, 我国对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就从未停止过。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环境下, 我国对外开放贸易程度进一步加大, 经济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 国民生产总值平稳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改善。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 在今后的经济制度探索与改革过程中, 应该着重于社会公平方面的发展。
三、新时期经济环境下,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
1.分税制度改革
关于对我国的分税制度改革方面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就从未停止过。从2010年之后, 分税制度成为了我国在新时期下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分税制度改革总共包含三个部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我国的分税制度是从1994年开始实行的, 至今已有21个年头。分税制度的主要社会作用就是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同时还极大的充实了国家财力 (包括中央财力、政府财力) 。分税制度在我国实行了21年, 从总体上来看, 分税制度促使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结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有优点也会存在缺陷, 旧事物经过实践检验后, 会产生新事物。在我国分税制度实行的21年间, 虽然它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短缺的困难现象, 同时还起到了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作用, 但是它所存在的负面影响, 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 逐渐突显出来, 显然那种传统落后的分税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3年的5月24号, 国家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 共同发布了财税[2013]37号文, 文件宣布了将会从2013年的8月1号起,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开展营改增试点。此项关于分税制度的改革措施, 将会有效地降低我国第三产业的负税、消除重复征税的现象, 将会极大的改善我国以往“重商品, 轻服务”的市场经济格局。总而言之, 近两年我国关于分税制度改革方面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 正朝着科学、健康、稳定的方向上发展, 引导者我国税收体系逐步走向合理化、公平化。无论是对中央政府而言、还是对地方各级政府而言, 这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图1中的虚线表示的是我国国家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实线表示的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以上图表资料信息,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文学资料制作。
2.分配制度改革
表1为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期间, 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基本情况信息;表2表示的是2000年至2012年,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情况信息。
从上述表格中, 我们可以得知, 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 正在不断的拉大, 以这种发展的态势来看, 贫富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在当前新时期下,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内容有很多, 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整个经济制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从这两年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来看, 我国在经济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最注重的就是分配制度, 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也基本都是以社会分配制度为着入点。在之前很长一段发展时期, 我国在经济制度改革过程中, 很容易将产权制度与分配制度混淆在一起;更分不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究竟是所有制制度决定着分配制度, 还是分配制度决定着所有制制度?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严重影响着社会财富分配的标准, 而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在寻求经济体制改革路径中, 比较看重企业分配制度在社会上的先进性。前几年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体制改革, 包括一些政企权责分开、企业财务独立核算、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多方面。总而言之, 新时期下的经济制度改革中,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正朝着“同股、同权、同利、同责”的方向发展。
3.社会经济福利制度改革
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或者政府在立法政策范围之内, 为社会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与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公共福利、个人福利、生活福利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社会公共福利制度。社会经济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保险等。它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保险制度, 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经济政策手段, 对全体社会劳动者强制征收的保险基金。但是, 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体制改革还不够完善,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讲, 其缺乏一定的社会公平。
我国在社会保障改革制度上的缺陷也是当前社会矛盾的根源, 主要还是表现为贫富差距, 这种差距体现在城镇与农村经济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根据《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的第四条, “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保障相关政策的改革, 包括像一些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 并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 这正是当前新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下,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总结
根据本文对新时期经济制度改革方向、内容的研究与探索, 可以体会到, 最重要的还是在经济制度发展改革过程中, 着重社会经济制度的创新, 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 对于经济制度改革的总体布局、总体目标以及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因素, 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创新。
摘要: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以来, 在经济建设的带动下, 国家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并且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在2012年的时候, 我国的GDP总值达到了51.9万亿元 (人民币) , 成功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存, 为此我国政府一直未雨绸缪, 并根据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制定一系列的有助于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经济改革政策。本篇文章就以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为研究主体, 重点探索在经济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主要的发展方向、发展突破口以及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制度,改革方向,重点内容,分配制度,分税制度,福利制度
参考文献
[1]朱杰.2011~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研究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3) :1-8.
[2]高尚全.三中全会:新一轮改革的战略起点[J].人民论坛, 2013, (30) :18-21.
关键词:经济地理教学;职业学校;模式创新;以人为本
我们知道,当前我国极度缺乏职业技术类学校培养出来的既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很强的技术能力与社会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这类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现实社会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并未能够在学校学到社会对他们期望的知识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学生之间的联动机制来发挥作用。下面笔者将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对职业技术学校经济地理教学内容改革提
出几点设想。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不免会出现缺乏兴趣甚至厌恶的情绪。这些学生由于相关知识理论基础本来就薄弱,再加上对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充满抵触,将严重阻碍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之路,也为任课教师与学校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想要完成教学任务,并且丰富学生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对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感兴趣或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载体的创新。与传统的教师单一利用课本与黑板板书来教课相比,利用多媒体中的PPT、视频等进行教学,可以非常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们知道,经济地理学会用到非常多的地图,以及世界各地的地理学相关知识,如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中国经济地理》的教材中,对世界各种主要经济作物的经济带有明确的划分,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而加深记忆。
二、加强经济地理学课程中的人文因素
笔者认为,不仅是在职业学校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
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我国当前很多教育,甚至是高校教育都需要在课堂中引入人文因素。我们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因此以人为本才是教育最根本的核心。
地理学是学科之母,很多其他学科都是由地理学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因此,加强经济地理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甚至会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将人文情怀的因素注入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转换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与作用。在创新型课堂中,学生应该成为主体,而不是教师。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进度,自己去在学习中发现经济地理学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理论,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且能够将地理学的知识与自身运用进行有机统一,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学生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学习的信心。
三、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
职业技术类学校学生学习的经济地理学的课本与普通全日制高中的地理课本区别非常大,职业技术学校的课本更加倾向于更加深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运用。但是当前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任课教师并未采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式和
方法。
教师在进行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时,可以把原本单
一的课堂教学改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当然,社会实践课程并不是采用简单的实践,而是应该尽量选取与经济地理课程中所学知识相关的实践地点和实践内容,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此外,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够培养起与他人协作的精神等等。这对学生学习此门课程有非常大的帮助。
经济地理学的学习,对学生尤其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能够打破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与时俱进进行创新,采用与现代社会接轨的、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法,并会在教学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都拥有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才能够真正找到合适的模式,从而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经济地理学乃至其他相关课程指明
道路。
参考文献:
[1]郑春.感受多媒体技术在经济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杨英.关于经济地理教学若干问题的讨论及建议[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3).
[3]凌日平,安祥生.经济地理学教学应注意点的几个新趋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2011(21).
[5]李振泉,杨万钟,陆心贤.中国经济地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7.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学校)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通知强调,本次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基层群众对试点内容高度关注并反响强烈。
此次试点确定了教育改革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长期以来,基层群众对教育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多有微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公立幼儿园入园难,私立幼儿园收费偏高等问题。
二是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质量的下降使得素质教育走到了尽头。优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择校”热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
三是高等教育的产业化以及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和并校风使大学成了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主战场,学术水平不高和学术腐败严重,缺少世界一流大学和不能培养出顶尖人才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将国有林场主要功能明确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功能定位相适应,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组织方式,合理界定国有林场属性。原为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的,继续按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管理,从严控制事业编制;基本不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主要从事市场化经营的,要推进转企改制,暂不具备转企改制条件的,要剥离企业经营性业务。目前已经转制为企业性质的国有林场,原则上保持企业性质不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公益林管护,或者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探索转型为公益性企业,确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其属性。
(二)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国有林场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主权。在稳定现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位、规模和生态建设需要等因素,合理优化国有林场管理层级。对同一行政区域内规模过小、分布零散的林场,根据机构精简和规模经营原则整合为较大林场。科学核定事业编制,用于聘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林业技能人员,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强化对编制使用的监管,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三)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国有林场从事的经营活动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商品林采伐、林业特色产业和森林旅游等暂不能分开的经营活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鼓励优强林业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通过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切实提高企业性质国有林场的运营效率。加强资产负债的清理认定和核查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加快分离各类国有林场的办社会职能,逐步将林场所办学校、医疗机构等移交属地管理。积极探索林场所办医疗机构的转型或改制。根据当地实际,逐步理顺国有林场与代管乡镇、村的关系。
(四)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国有林场公益林日常管护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面向社会购买服务。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划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林场职工发展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企业性质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划分为公益林的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公益林核定等级分别安排管护资金。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益林管护,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
(五)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制度、森林保护制度、森林经营制度、湿地保护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按照林地性质、生态区位、面积大小、监管事项、对社会全局利益影响的程度等因素由国家、省、市三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监管,对林地性质变更、采伐限额等强化多级联动监管,充分调动各级监管机构的积极性。保持国有林场林地范围和用途的长期稳定,严禁林地转为非林地。建立制度化的监测考核体制,加强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加强国家和地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状况,接受社会监督,对国有林场场长实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离任审计。实施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严格控制采伐量为核心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制度,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采伐限额、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和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对所管理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探索建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等,应当与国有林场明确收益分配方式;经批准占用国有林场林地的,应当按规定足额支付林地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植被恢复费和职工社会保障费用。启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工程,合理确定国有林场森林商业性采伐量。加快研究制定国有林场管理法律制度措施和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探索建立国家公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向境外媒体介绍深圳的大部制改革时表示,深圳此轮改革,将在中国地方区域行政体制改革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省委常委、深圳代市长王荣认为,这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注重特区之“特”的要求,涉及面之广,目前在全国还不多见。
即便是已经历过七次行政体制改革,对大部门制度其实并不算陌生的深圳政府官员,在拿到昨日公布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时,仍连连感慨“这次动真格的了。”
委、局、办并行
根据改革方案,深圳政府部门设置将打破现有的局、办模式,按照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市政府实行委、局、办并行,各机构将统称工作部门,根据部门的职能定位作出区分,其中: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称为“委”;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称为“局”;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称为“办”。各委、局对市政府负责。一部分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局,由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的委归口联系。
设31个政府部门
此次机构改革最大的看点,是首次出现了“委员会”这一政府部门架构,对不同职能部门领域进行了分拆合并。设立的7个委员会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交通运输管理委员会、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此外,整合原有的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原文化、旅游、体育局为文体旅游局。成立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卫生局饮食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上述三局不再保留。
据了解,根据方案,深圳政府现有直属机构中除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共7个机构暂不作调整外,此次机构改革后,数量将减少15个,设置31个工作部门。此外,市委驻深单位工作委员会有关驻深单位管理的政府职能划入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驻深单位党的工作职责划入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不再保留市委驻深单位工作委员会。
10月前基本完成
据改革计划,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从今年7月开始正式部署实施,各部门商定规定,落实政府职能转变,明确和加强责任,理顺职责关系。计划到10月1日以前,改革基本完成。
架构:委、局、办并行
委
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
局
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
办
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
各委、局对市政府负责。一部分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局,由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的委归口联系。
【整体架构】“委”、“局”、“办”政府架构初步建立 早在2003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大部制”改革的探索,建立起了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经济的格局。然而,当时所设想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互相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一直以来并未能够实行。
2008年的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深圳明确提出将以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在随后获批的《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与《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深圳的行政体制改革都被置于重要地位。
在这一次改革里,深圳建立起了“委”、“局”、“办”的政府架构:“委”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局”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办”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这一番调整组合,使得原来的46个工作部门减少到31个,机构精简的力度、涉及的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看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刻不容缓”,这一次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深圳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王荣表示,中央和省对深圳率先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寄予厚望,“只有勇于先行先试,在机构改革中大胆创新与突破,深圳才能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才能为全国城市政府改革提供示范,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路子”。
经过近30年来的高速发展,深圳正面临着空间、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也较早地遇到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要实现新一轮科学发展,必须深化改革,靠制度创新”,只有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才能消除影响深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强化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自主性功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已进行过七次政府机构改革,但王荣坦陈,深圳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够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权责不对称等现象依然存在。王荣表示,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功能组合】
宏观上厘清边界,微观上改革审批制度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并不是对机构进行简单的拆分。”王荣说。据记者了解,与深圳以往的7次行政体制改革相比,此次的改革重点更加明确,既从宏观上重点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又从微观上改革现行审批制度,既克服了城市政府这个“大基层”的特点,又注重特区之“特”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服务质量。
另外,这次改革也打上了“纵深推进”的标记。2003年,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深圳已经没有改革的激情,引发了许多深圳人的深思。随着《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推出,不少专家纷纷表示,深圳再次点燃了改革的激情,并跨出了在经济、行政体制、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先行先试的步伐。
深圳在进行机构改革动员时明确表示,此次机构改革不是简单地完成地方机构改革任务,而是着重解决制约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着重解决行政运作不协调、效率低下的问题,又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政府定位,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既强调完善经济管理,又把加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放到突出的位置;既着力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又重在解决特区内外二元化发展问题,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机构整合解决“九龙治水” 产业管理,5个部门被整合为一个委员会 此次改革中,和产业发展相关的贸工局、科技局、高新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等5个部门被整合为“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局被整合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此次改革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记者从深圳市有关部门获悉,在改革前,深圳涉及产业管理的部门较多,资源分散,多头管理,聚合度不高,存在着宏观与微观管理不分,在实际工作中微观往往冲淡宏观,批钱批项目重于产业政策、发展计划的问题。另外,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在产业准入审批、项目引进、资金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政出多门、职责交叉等问题十分突出,而现行的园区管理体制增加了企业的办事环节,弱化了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为此,深圳此次改革在统筹发展和产业能力提升上进行了突破。为加强发改部门的宏观统筹功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将物价局属于宏观调节的“定价”职责,统计局承担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密切相关的“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职责划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该委员会的重点也转向统筹深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交通管理,地域上二元化将走向终结
深圳和新加坡、香港等世界名城相比,最大的差距是什么?不少深圳人会给你这样一个答案———城市建设和管理。以交通运输为例,深圳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情况错综复杂。一方面在地域上存在二元化管理,特区内及光明新区的交通管理由市交通局垂直管理,宝安、龙岗两区则实行分级管理;另一方面,城市市政道路和公路在种类上存在二元管理,市政道路由不同部门实行规划、建设、管养三分离体制,公路则是由另外一个部门实行三者一体化管理。
在执法方面,公路路政执法由交通部门承担,市政道路执法由城管综合执法队承担,既割裂了道路管理的整体性,也不利于城市化水平提升。另外,道路管理域交通设施管理也是脱节的,道路上的路灯、绿化等附属设施由城管部门负责,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牌、标识、护栏等交通设施则由交通部门负责。
在本次改革中,深圳力争谋求在整体协调发展上取得突破。首先,新组建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统一负责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综合协调与平衡各职能部门编制的专业规划,强化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掌控。
同时,成立交通运输委员会,统筹负责特区内外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养、执法以及运输管理,特区外的交通、公路也由原来的分级管理调整为市垂直管理。重组城市管理局,实现林业和园林的统一管理,统管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作。
市场监管,市场监管局统一承担多部门职责 一瓶罐头质量出了问题,到底找哪个部门投诉?可能难免遇到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等多个部门互踢“皮球”的无奈状况。此次,深圳的改革将致力于杜绝这种现象。
改革前,深圳市场监管多个部门参与的现象很普遍。在商品质量方面,质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等多个部门对食品链的不同环节或不同品种进行监管;在知识产权方面,商标和专利、版权管理职能分离,分别由工商局、知识产权局承担。
改革后,新成立市场监管局,统一承担由原工商局、质监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职责,以及卫生局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这将使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由5个减少为卫生、农业、市场监管3个部门,知识产权交由市场监管1个部门负责。
另外,新成立的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幅降低企业注册登记门槛,将有关技术性评审及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组织承担。
可持续发展,由“三废”治理为主转向全面加强生态建设
深圳河、布吉河、坪山河、龙岗河、观澜河、茅洲河个个被人戏称“黑龙江”,灰霾天气愈来愈多„„深圳的环境保护一直受到市民的诟病。在环境保护中,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深圳的水污染治理由水务局主管,其他环保事项则由环保局负责。在此次改革中,深圳专门增设了“人居环境委员会”,负责统筹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止、生态保护、建筑节能、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管等工作,力图实现环境保护职能由“三废”治理为主转向全面加强生态建设。
同时,与涉及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务、气象等部门,也由该委员会归口联系。
专家访谈
此次机构改革力度最大
听闻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公布的消息后,广东省社科院丁力教授语气中有难以掩饰的兴奋,“这是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机构改革”。
制定与执行分设能有效避免寻租
“深圳的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我看来是一次了不起的变革。”丁力认为其中两项变革的意义很大,第一是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就是分设制定政策部门和执行部门,“一旦成功有可能在珠三角推广”。
“政府机构转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增强服务功能,削弱利益功能,尤其是精简了这么多的部门,削弱了这么多部门的利益”。另外,丁力认为很重要的是“深圳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将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部门分开”———制定政策的“委”与执行政策的“局”分设,“这能够有效避免寻租现象”。
一直关注深圳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圳大学马敬仁教授表示,这是深圳启动行政体制改革以来,出台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案,基本上体现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实现了决策和执行两个部门之间的分开,“就目前而言,部门裁减和机构调整是比较大的动作,现在已经架起了一个架构,关键是以后相关制度的完善。”
区一级政府改革将面临更多困难
对于这次机构改革可能存在的困难,丁力认为,部门合并,“口子少了”,“委”和“委”的跨度大了,每个“委”管理的人也多了,可能会面临人员的压力。丁力表示,深圳的这次改革是“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要减少中间环节,增加效率,减少工作量,那最后就是要减少人员。
丁力认为将有三个方面考验着深圳这次机构改革能否成功:一是能不能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二是能不能减少腐败产生的可能,三是能不能降低公共管理的成本。
至于如何解决可能面临的人员安置问题,丁力表示可以借鉴中央大部制改革的方法,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公务员提前退休,年轻的公务员出去学习或者分流到一些国有企业。“官员的合理利益要保证,但改革也要牺牲一部分利益。” “与深圳市一级政府机构改革相比,未来在区一级层面上的改革将面临更多困难”,丁力认为,“市里面机构改革对于公务员还有一部分包括国企的分流空间,而区一级分流空间更小,改革任务更重,作为深圳的区一级政府来讲,未来变成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有大量公务员需要解决,人员将是机构改革很主要的压力。”
盘点深圳前7次行政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先行先试的优势,深圳先后进行了4次审批制度改革和7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推进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 第一次:1981年底到1982年初
基本思路是精兵简政,通过改革撤并了10多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20多个行政单位,建立了各类经济实体,为特区迅速启动、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第二次:1984年
围绕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在政府体系中建立“四委五办”,将计划委员会改为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并设工业发展委员会领导工业引进,加快建设外向型经济的速度。
第三次:1986年
改革使特区的行政管理开始形成特色,即将一级政府普遍实行的三级管理改为二级管理,整体上减少了一个行政层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监察局,完善了行政监督体制,并新组建贸发局。第四次:1988年
行政改革重点是调整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的管理机构,浓缩其管理实务,以经济发展局替代原有的贸发局、工业办和引进办,以建设局和建筑工务局替代原有的基建办、规划局和国土局,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架构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管理体系。
第五次:1992年至1993年
改革内容是在政府部门普遍开展“三定”(定职能、定内设机构、定编制),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干预。同时进一步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把一些社会性事务从政府的职能中转移出去,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六次:2001年至2002年
参照国务院1998年进行的机构改革,深圳主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部门和市区两级关系中进行了改革微调,同时还对审批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逐步完善了大部门体制机制;
第七次:2004年
改革的重点是整合政府机构和转变政府职能,在总编制量不变的情况下,市政府工作部门由45个减少为35个。同时市直机关4个编制以下的处室进行归并,实行“大处制”。此次改革进一步将政府职能转向公共领域,加强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先行先试的优势,深圳先后进行了4次审批制度改革和7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推进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 第一次:1981年底到1982年初
基本思路是精兵简政,通过改革撤并了10多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20多个行政单位,建立了各类经济实体,为特区迅速启动、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第二次:1984年
围绕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在政府体系中建立“四委五办”,将计划委员会改为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并设工业发展委员会领导工业引进,加快建设外向型经济的速度。
第三次:1986年
改革使特区的行政管理开始形成特色,即将一级政府普遍实行的三级管理改为二级管理,整体上减少了一个行政层次。并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监察局,完善了行政监督体制,并新组建贸发局。
第四次:1988年
行政改革重点是调整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的管理机构,浓缩其管理实务,以经济发展局替代原有的贸发局、工业办和引进办,以建设局和建筑工务局替代原有的基建办、规划局和国土局,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架构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管理体系。第五次:1992年至1993年
改革内容是在政府部门普遍开展“三定”(定职能、定内设机构、定编制),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干预。同时进一步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把一些社会性事务从政府的职能中转移出去,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六次:2001年至2002年
参照国务院1998年进行的机构改革,深圳主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部门和市区两级关系中进行了改革微调,同时还对审批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逐步完善了大部门体制机制;
第七次:2004年
改革的重点是整合政府机构和转变政府职能,在总编制量不变的情况下,市政府工作部门由45个减少为35个。同时市直机关4个编制以下的处室进行归并,实行“大处制”。此次改革进一步将政府职能转向公共领域,加强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深圳大部制改革实现行政权力间相互制约
http://news.QQ.com 2009年11月08日20:51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11月8日电 从7月30日深圳市公布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到9月8日精简后的31个工作部门正式挂牌,再到10月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基本就位,不到3个月时间,深圳建市以来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因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深入改革,深圳此次改革更受到人们的瞩目。新任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邱宣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并不能挡住深圳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脚步,而且通过部门合并整合,政府机构运作效率高了,服务改善了,有助于更好应对金融危机。”
此次深圳行政机构改革,力度之强、范围之广、进度之快,前所未有。原先46个政府工作部门减为31个、“瘦身”近1/3,80%的工作部门纳入整合范围,涉及的600多项行政审批事务减少近200
项。
以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为例,这一新机构就是在撤并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新技术产业带领导小组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多家机构基础上重新整合组建而成,原先55个处级单位,整合后变成29个,公务员从原先400多人减少近百人,变化最大的是正处级岗位,从42个减少到29个。
邱宣说,创业板近期在深圳启动,对深圳中小科技企业赴创业板上市是个很大的促进。整合后的委员会十分重视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前的辅导和培训工作,下一步还将安排专门上市辅导培训资金,力争企业实现“零成本”上市,更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实行“大部制”后,大大减少了原先各个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现象。这里的一位处级干部告诉记者,深圳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很多项目审批上,既牵扯到贸易工业局,又与科技和信息局有关,以前部门间容易扯皮推诿,整合后变成一个部门,大大简化了审批程
序,提高了政府效率。
不只是部门间的整合,一些内部事项的处理也在这次改革中加深了整合。从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来看,因为新部门现有15个处有对外审批许可业务,为方便企业办事,委员会新设立“业务受理处”,对全委所有对外行政许可业务集中受理,对企业而言,就变成了“一站式”的窗口,办事不需要往每个处室跑,大大方便了企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此轮机构改革核心就是对行政权进行“三分”改革,分别设置委、局、办三种机构。其中“委”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局”是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办”是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委”“局”之间最终将形成“行政合同制”,以此来考察绩效,实现行政权力间的相互制约。深圳此次共成立了7个像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这样“大部制”的委员会。其中,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划入价格综合管理、国民经济统计分析等职能;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由规划局和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合并而成。此外还设立了财政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深圳的率先突破,为其他地方的改革提供了参考“样本”。仅在珠三角,今年以来,继深圳之后,珠三角的佛山顺德区、广州市、珠海也都相继启动了“大部制”改革。
对深圳而言,此次“大部制”改革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的第7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行政权三分”的“深圳模式”继200
3年之后再次上路。
有调查显示,“政府职能转变”是近年来企业家们最迫切希望推进的改革之一。不少企业经营者意识到,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只有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其他改革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
不过,此次改革的效果有多大,邱宣说现在还很难判断,可能还要等2到3年后才能看出。“但通过近一段的实践,能深切感受到,这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绝不是简单的精兵简政,而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整合资源,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力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参与采写(韩洁车晓蕙王传真王
为了深入贯彻邓小平倡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切实解决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我们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这对实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颇有意义的。
一概论课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
第一,概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与教学时间的特定性和有限性的矛盾。目前,在高等院校开设的概论课,是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理论组合而成的,其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庞杂。既有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军事、党务、外交和不断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纵向的重大理论的提出、形成、发展、完善以及与时俱进继续创造的新理论。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而且也具有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对具体内容不敢做任何的调整,对每个理论问题的讲解都力求做到全面、完整、系统,结果只能是面面俱到、平淡无味,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概论课教学内容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横向交叉性和概论课自身内容的纵向重复性,与大学生个体需求教学信息新颖性的矛盾。从概论课与其他思政课的横向看,“思想路线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部分内容有重复。“市场经济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有重复。概论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更多的内容重复。从概论课各个章节之间的纵向看,第五章、第八章和第十章都有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内容。第三章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其中有“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第三章的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其中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实际上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虽然所讲授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从标题和内容方面看也存在着重复。第五章第一节中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其中讲到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七章第一节中又有“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节内容又出现了重复。另外,大学的概论课与初中高中部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多重复。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这些重复,不分主次,那就会使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新鲜感,由此便会萌发一种强烈的厌学情绪。
第三,概论课教学内容鲜明的政治原则性和理论指导性,与大学生面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一般说来,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从现当代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治国方略和政治原则,是指导我们深化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国际社会问题、国家现实问题、群体利益问题、个人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等等,都是一些实际问题,有的还是极其严肃的政治敏感问题。对这些极为具体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本人往往把解决的期望,不恰当地寄希望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答案,而主要的又是寄希望于概论课给出具体而又明确的答案。可是,概论课所提供的理论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进行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概论课不是解决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的答案库。这种认识上和要求上的误差,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概论课学习的兴趣。
二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确立精讲原则,把握重点问题。概论课是高等院校的公共理论必修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在教材编写上要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课时方面,明显不如专业教学的课时多,因此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自然体现出教学时数的有限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确立一个“精讲”原则,通过精讲,利用有限的时间解剖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以“精讲”原则开展概论课教学,必须在“精”字上下功夫,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革新、教学内容要更新。在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的同时,必须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因此对每次课的课型设计要精心,教学的内容要精选,对概论课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和重新整合,形成专题,力求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达到教师讲解精辟,学生掌握精华的效果。
以概论课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为例。根据“精讲”原则,应当把这两章整合为一讲,即“第一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这一讲可讲四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讲的“精讲”,应该强调几点:第一,对每个理论成果形成的基本过程不必详细讲解,直接讲该理论提出的起点和形成(确定)的标志。至于理论形成的过程,只做简要的说明即可。因为有些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表述并不成熟,尚未确定,讲述起来不仅繁琐,而且给学生一系列的没定形的甚至是不需要掌握的“准理论”,对学生理解最后成熟的理论本身并无意义,甚至受先入为主等因素的影响而干扰了对成熟理论的记忆和理解。第二,在这一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只做简明扼要的介绍,每一成果的具体内容不展开讲述,避免与其他各讲的内容重复。第三,每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不单独讲解,而是集中起来作为一个问题统一讲述,重点讲述共性,对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个性略加说明,减少讲述中的重复和混乱,便于学生消化和理解。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不单独设为一讲,将其作为“第一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讲述。应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讲述是题中应有之意,没有必要把产生于成果的精髓与产生该精髓的成果分别设为一讲。另外,在讲述每一个理论成果时,也不必单独讲述各个成果的精髓,防止给学生造成视乎每个理论成果有其各自的精髓的错觉。
通过“精讲”,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整合,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突显出来了,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坚持求是原则,突破难点问题。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理论课。受这一特点的影响,有些政治敏感问题不好展开讲,有的甚至采取回避的方式干脆不讲。有的不得不讲也是不痛不痒地照本宣科、鹦鹉学舌般地重复教材上的结论。使学生听起来如同八股,没有味道。凡是这一类的问题,一般都属于教学难点问题。突破这种难点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坚持求是原则。
例如,在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这一讲中,应该坚持求是原则:第一,应该给学生们讲清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已经打开了国门。当代大学生常常把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截然分开,甚至有意无意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因此也就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内在规定性。在讲述有关对外开放的问题时,应该简要介绍一下建国后中外关系的变化,尤其是要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在这些重大变化时期开始引进先进设备的问题等。这些重大事件为确立对外开放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在讲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没能明确制定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时,既要讲清我们党认识的问题,也要讲清当时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实行和能否实行对外开放,不完全取决于中国方面,因为这里有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的问题。第三,我们党和国家重视对外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开始的,直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才把对外开放定为国策。这种国策的制定,与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关,但是也要说明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总趋势有关。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和不断改善领导非常有利。
在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教材上强调了“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这种解释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不科学的,是传统性思维的延续。因为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并不一样,如果一样为什么在宪法和党章里不直接写无产阶级专政而写人民民主专政?实事求是地说,直接阐述人民民主专政要比强调“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好得多,既客观又科学,同时也比较符合现实中国的实际。忽略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差别,有意无意地把人民民主专政等同或归属于无产阶级专政,恰好是我们党曾经发生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重新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正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纠正,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地强调这个“实质”呢?实事求是地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涵效果会更好,更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还有诸如“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表述问题,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章、节、目中的地位和科学阐述问题等,都需要坚持求是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述,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涉及某些重大理论问题应该慎用绝对性的语言表达,特别是有些缺乏前提性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不顾及几十年改革实践已经显现的实际后果,尤其是不能与后面重点讲述的科学发展观相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虽然很大,但是如果不能坚持求是原则讲清楚,想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是不可能的。
概论课就其性质来说属于理论课,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就是解决世界观问题。无论是改变错误的思想认识还是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都需要坚持求是的原则,没有求是原则的理论说教是没有实效性可言的。
第三,贯彻管用原则,破解疑点问题。解决概论课的实效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的问题。仅从内容方面说,就是要把抽象的理论讲活,把具体的问题讲真,把模糊的问题讲准,把疑惑的问题讲明。让学生感到可信才能真信,感到该学才能真学,感到有用才能管用。
学生不学不信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疑点没能解开,使他们感到我们讲解的内容没有可信度。这一点几乎成了大学生厌学和不学思政课的拦路虎。当然,解决“真信”“真学”问题实际上是很难的。
比如,一些政治性极强而大学生又不太认可的问题往往就是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当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所产生的疑惑并没有完全解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材回答得不到位,缺乏针对性,使人有一种打隔山炮之感。在强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根本不同的时候,所提出的三点本质区别过于原则和笼统,而且是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优点与西方国家议会的缺点进行的比较。这种比较方法本身和比较的结果不可能让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信服。当然,对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是应该强调的,但是非本质的东西对学生理解本质的东西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化。
其实大学生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疑问,只能通过客观地全面地科学地比较才能得到排疑解惑的教学效果。在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时,也把实践中已经暴露的不足讲清楚,在讲述西方议会制度的不足时,也客观地介绍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方面,这样对学生正确判断和理解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性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国家多党制的比较问题。在当今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大学生能够获取很多有关西方世界的信息。比如有些西方国家总统或政界要人,不管他是在任期间还是卸任之后,只要是违法就会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各政党之间的监督关系和解决问题的力度,并不是教材上所说的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那么简单。大学生看到的是西方国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实(尽管存在现象与实质之别)。与此相关联,他们也看到中国有些党和政府官员身上出现的腐败现象,法律在这些人面前某些时候无可奈何。各地连续发生由于官僚主义导致的群体事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利益驱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而得不到惩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加以科学说明和解释,就无法解决大学生的“真信”问题,概论课的实效性也就自然流于空话。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无须回避更无法回避的问题。
还有诸如两极分化的标准和标志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问题,中国共产党内腐败程度及其底线问题,都是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难以回答的疑点问题。在教学中不解开这些疑点,思政课就无法达到“管用”的目的。因此,必须坚持“管用”原则,有理有据地破解这些疑点问题,才能达到开设概论课的目的。
关键词:水彩画;人体;教学;创新
作为外来画种的水彩画,自传入中国至今,已经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随着中国当代水彩画的日臻成熟、走向繁荣,目前全国已有二十多所院校开设了水彩画专业方向的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水彩画由基础课上升为专业课。《水彩人体》作为水彩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么怎么样能通过《水彩人体》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迪学生从一种被动式的学习进入一种主动式的学习状态,是在当今高校水彩画教学中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1 《水彩人体》课程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水彩人体》课作为高校水彩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通过运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进行写生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色彩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观察、理解、分析、研究与表现的能力。
水彩画自传入我国以来,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影响,水粉被积极地利用,水彩画在技法上多以色彩渲染为主,画面层层薄罩、刻画充分。在高校的传统水彩画教学中,教学方法上过于重视水彩画技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艺术本质的追求。特别是对于高年级水彩专业的学生来说,水彩画的基本技法、技巧已经基本掌握,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水彩画的艺术语言、风格嬗变、新媒材的应用以及发展个性方面的教育。水彩画教学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发掘水彩画里的人文精神应该作为高年级水彩画教学的重点。
2 《水彩人体》课程改革内容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水彩人体》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水彩学科、深入研究造型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尤其在解决人物复杂形体问题上,水彩人体课程训练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在以往的水彩人体教学中,把水彩技法、水分控制以及肌理效果的制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在课程改革后,应把这一重点转向培养学生拓展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来。所以,在水彩人体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绘画过程中对于色彩、材料以及绘画技法的掌握,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人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成长背景、性格以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不能以偏概全,抓住他们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来引导他们进行艺术实践。
在《水彩人体》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要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独特性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水彩作品的理解,使得学生在创作作品时融入自己情感,避免一个班级最终的作业如同流水作业一样千篇一律。学生个体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对于皮肤的色彩、环境的色彩、造型上的理解、把握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水彩人体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整体上的训练,也要注重学生个体上个性化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其个人的艺术感受和表现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将传统的临摹教学方法转变成带着问题与思考的临摹。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以及绘画风格的主要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在长时间的临摹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的对大师绘画作品表面的摹写,缺少对作品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以至于盲目崇拜作品的技能、技巧,这样就片面的造成了学生失去对艺术本质的追求使作品流于表面形式。每一幅优秀绘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时的思想情感,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情感表现。所以,学生在临摹作品时首先要了解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索,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对作品的理解运用到自己的临摹作品中,这样的学习过程就不单是简单的摹写,而是使临摹学习变成了一种带有个人理解与情感的创造性学习。临摹不仅只是学习优秀作品的表现形式、技法、技巧,而是要通过临摹理解作品,学会如何发现美、观察美。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延续以往合理的临摹教学模式,还更应该将传统的临摹教学方法变成带着问题与思考的临摹,引导学生学习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了解每幅优秀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技法,更深层次的领悟作品的含义。《水彩人体》课程的教学改革在临摹学习的环节中,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深刻领悟大师作品的精华,学会带着问题与思考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对以后独立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介、新材料。如今,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媒介的发明可以说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在古典绘画中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兄弟发明了油画颜料,它的出现使古典绘画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早期文艺复兴期的作品色调多成褐色,色彩透明性弱,油画颜料发明以后作品在色彩上更明快、在色调上更富有变化、更具有感染力。在中国画领域,石青、石绿颜料的使用也衍生出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形式。可以说一个画种的发展与材料、媒介不断的更新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水彩画领域,水彩画的新媒介、新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着,如笔性材料,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异型笔、各种纤维笔等,纸性材料可以使用亚麻布做底、玻璃卡纸、有色纸等,颜色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水溶铅笔、色粉笔、丙烯颜料,媒介剂我们可以使用牛胆汁、沉淀剂、润色剂等等。可以说如今水彩画的工具材料非常丰富,在高校水彩画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水彩画的新材料、新媒介来提高作品的精神意蕴,增强作品表现力。在广州美院的水彩画教学中,已故的王肇民先生建立了一套教学模式,他的教学方法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水彩画的综合材料来丰富水彩画的表现语言。广州美院学生的水彩画作品,画面厚重、肌理感强可以说超越了傳统水彩画工具材料的限制。水彩画的各种媒介、材料运用到水彩画的创作当中,这极大的丰富了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也拓展了水彩画的“本体语言”。水彩人体课程中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新材料、新媒介,进行创作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3 《水彩人体》课程内容改革的意义
艺术创作需要有创作的热情,需要作者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高校的艺术教育,要避免高考培训式的千篇一律,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及创作能力的培养,打破“统一性”的教学模式。《水彩人体》课程内容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构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方法,水彩画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画种,但一味地把教学重点放在技能、技法的训练以及流于表面的摹写,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挖掘作品的深层次含义是不随时代的,也不符合当代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水彩画教学需要科学的探索和实践,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大众审美的优秀人才,水彩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湘东.创新教育在水彩画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
[2] 杨君.探究式学习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200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09-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06-08
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经济06-04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11-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09-25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06-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困境07-09
乡镇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总结06-10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07-25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