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中的歌词(通用15篇)
注视着镜中的自己,
那脸孔令我感到恐惧。
黑夜里我难以入睡,
只慢慢将这眼泪擦去。
焦躁的情绪正一步步将我拖向悬崖的边缘。
在那张布满泪痕的脸上,
正在 写满 岁月的痕迹~ (咿耶耶,咿耶唷,)
岁月的痕迹~
看细雨散散落下,
慢慢地落在地上。
这感觉像穿越时空,
那往事已来到眼前。
你的出现像彩虹一样灿烂,
照亮我每一天。
感谢你那阳光般的温暖,
唤醒了我生命中全部的爱。
咿耶耶,咿耶唷,全部的爱~
注视着那镜中的自己,
慢慢将这眼泪擦去,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留下回忆~
留下回忆~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我在期待美好的未来,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继续下去
注视着镜中的自己,
那脸孔令我感到恐惧。
黑夜里我难以入睡,
只慢慢将这眼泪擦去。
焦躁的情绪正一步步将我拖向悬崖的边缘。
在那张布满泪痕的脸上,
正在 写满 岁月的痕迹~ (咿耶耶,咿耶唷,)
岁月的痕迹~
注视着那镜中的自己,
慢慢将这眼泪擦去,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留下回忆~
留下回忆~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我在期待美好的未来,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继续下去
注视着那镜中的自己,
慢慢将这眼泪擦去,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留下回忆~
留下回忆~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我在期待美好的未来,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继续下去
注视着那镜中的自己,
慢慢将这眼泪擦去,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留下回忆~
留下回忆~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我在期待美好的未来,
不知什么还能让我继续下去
20年前的一天上午 , 在盐湖城的一所小学里, 纳塔亚老师所教的四年级正进行数学测验。在考试的过程中, 纳塔亚老师发现有10个男孩互传答案, 但她没有出言制止, 只是默默记下了那10个男孩的名字。
卷子批改 后发下来 时 , 那10个男孩的卷面成绩均为零 , 且每道题后都被打上了一个鲜红的“×”。10个男孩几乎同时大声叫嚷, 说一定是纳塔亚老师批改错了。纳塔亚老师没作任何解释, 而是宣布这10个男孩放学后留下来。男孩们都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忐忑不安地等着放学后的惩罚。可纳塔亚老师没有惩罚他们, 而是给了他们每人一面小镜子, 让他们照一下镜子, 再看一下那一个个“×”。
我不知道 其他9个人有何感受, 只知道镜子中的自己是多么可恶, 那一个个鲜红的“×仿佛一个个十字架沉重地挂在我的脖子上, 让我喘不过气来。
纳塔亚老师用这种方法教导我们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我至今认为这是我学生生涯中碰到的最好的教导人的方法之一。不仅因为它没有伤害我们的自尊, 更因为它使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
父亲的发型很帅。他经常将头发梳成三七分,再喷点定型水,看起来神采飞扬,酷毙了。
可是我只能剪个平头,因为学校有规定。每次,我剪完頭之后,父亲都会嘲弄般地对我笑一笑,说:“不错,不错,真不错!”
那天,父亲又拉着不愿理发的我来到理发店。看着理发师把我的头发一咎一咎地剪落,我真痛心啊!看不下去了,我于是将视线移到了镜子中的父亲身上。平时不好意思长时间地直接看父亲的脸,镜子是个很好的媒介,这次是我第一次仔细地端详父亲。我猛然发现,父亲头上的一片黑中,多了一些白,原本浓密的头发也稀疏了很多,胡须长长的,以往锐利的眼神因时光流逝变得黯淡无光,皱纹也悄无声息地爬上了他的额头,一脸的沧桑。
父亲发现我在镜子里偷看他,笑了,慈祥地看着我。霎那间,时间仿佛静止了,全世界只有我和镜子里的父亲。
不一会,我的头发剪完了,父亲站起来看看我,笑着说道:“不错,不错,真不错!”刚说完,他就咳嗽起来——父亲的哮喘病又犯了。
轮到父亲剪发了,他闭上双眼,仿佛很享受理发的过程。
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再次端详着镜子中的父亲。望着镜子中父亲沧桑的脸,我想起了许多往事。以前,淘气的我总是惹父亲生气,总是将父亲的教诲忘诸脑后,总是把父亲折腾得够呛……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终究没落下来……
父亲理完了头发,站了起来,转身面对着我,依旧是三七分,喷着定型水,看起来神采飞扬,似乎年轻了一些。我也学着他的语气,大声说道;“不错,不错,真不错。”我俩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以后,我爱上理发了。只要不安分的头发爬到我耳尖时,我便会拉着父亲的手来到理发店。静静地看着镜子中的父亲在后面等着我,然后再静静地看着镜子中的父亲理发,那,真是一种幸福……
浙江省永康市龙川学校七(1)班
点评:
这篇文章构思新颖,主题深刻。平时我不好意思长时间地直接地看父亲的脸,在理发时借助镜子,我仔细端详着父亲的脸,发现父亲沧桑了许多。我于是悔恨以往的淘气,不该折腾父亲,虽未明写,但是感恩之情已经显现在字里行间。俗话说“多年父子成兄弟”,父子一同理发,互相打趣,这是难得的天伦乐趣。文章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情感真挚。
首先父母是我的第一面镜子。他们都会了如何表达亲情。从我出生起,是父母在细心地教导我做人的道理。当他们晚回家时,我会泡上两碗方便面等他们回来时吃,不让他们饿肚子;或在父母回家之前把拖鞋放在门口;或在他们过生日时说一句: “ 祝你生日快乐! ” 送给他们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这是父母影响了我。
我的第二面镜子是老师。在学校里,学习是主要的,而老师就是帮我们铺上了知识的道路,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们要团结一致,互相谦让。当同学们向我请教疑问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解除疑问;下雨时,有同学没带伞,我也会立即把自己的伞借给他,自己甘愿淋雨。这是老师影响了我。
同学是我的第三面镜子。当我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总是同学们来帮助我;当我们下课时,他们也会主动来找我玩,我就不会感到孤单。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帮助别人 和安慰别人,这是同学影响了我。
有形的镜子能让我们看到每天自己的容貌、整理自己,买衣服时,我们能从镜子来选衣服,镜子能让我们在开车时看到后方来车,以免发生车祸,镜子能用来反射告诉别人自己的地方,镜子也能用来变魔术,镜子以成了大家的朋友,想想看,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镜子,会变成怎么样呢?
无形的镜子就是能从生活中的人事物中看到自我做的事是否对还是错,俗话说的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应时常记得这句话,众所皆知的至圣先师孔子也曾说过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能当们的老师,也能让我们引以为戒。
她的爱好是玩乒乓球,对墙打最多可以打到625下,单板托球最多达到1000多下。每当她看见有人踢毯子、跳绳、跑步……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啊,我要打乒乓球了!有时候,爸爸妈妈在家,她想打乒乓球,可作业没做完,怎么办呢?只能悄悄地关上门,轻轻地拍打,过一把球瘾。
她似乎从没烦恼,脸上整天挂着笑容,还喜欢一边走路一边唱歌,简直像个快乐天使。
“香港意境”, 指的是带有香港整体形象或由若干形象构成诗意空间。因为香港特殊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最终的归属, 使其在文化和民族的意识构建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摸索。
林夕, 原名梁伟文, 香港著名词人。他关注香港社会的变迁和港人心理的变化, 透彻分析种种细节, 用心体会感悟, 把各种喜乐见闻写进歌词中。本文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 对林夕歌词中的“香港意境”进行分析, 探讨图形-背景理论在林夕歌词中的运作机制, 对于受众准确理解林夕作词风格、港人的爱恨情仇、大时代背景下港人的心理以及大都市的生活哲学有所帮助。
二、意象的动静结合:突显港人港事的小细节
林夕的歌词中总有着挥之不去的香港情节, 他关注香港的城市变化、社会变迁、港人心态和港事动态。荣格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一书中说到:“一部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人, 而是某种超越个人的东西。”林夕的歌词虽然不尽完美, 但是字里行间却体现出超越自身的意味, 关注现实的香港, 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都市人群, 从方方面面分析社会的本质。其中, 勾画出很多经典的“香港意境”, 诉说着香港故事。
《吸烟的女人》:“独自驾车与寂寥随处荡, 她习惯靠吸烟, 替代独自谈话, 墨绿眼镜隔绝阳光, 不想愿望, 不需暖光, 因她拒绝期望, 就让一支烟, 点起一张很想见的脸, 冷冷车厢里, 只有这口烟。让上升的烟, 遮掩窗边不想见的路, 模糊的故事, 倒影倒后镜内, 就让一支烟, 烧出一早封锁了的梦, 最理想的戏, 车厢里上演。……不断吐烟, 因为她早已习惯, 将冷却了的眼, 去用力弄熄。不断吐烟, 因她不想去习惯, 剥去了镜框, 看命运在转弯, 拼命循环……”
歌词《吸烟的女人》主题是描绘现代都市人寂寞的内心。林夕主要想表达在香港国际化大都市中, 各种不调和的矛盾和冲突糅杂在一起, 尤其是香港在19世纪鸦片战争后开埠以来, 英国、中国大陆和香港本土的身份纠缠在一起, 各种社会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念相碰撞, 造成了香港都市人的一种尴尬社会意境。
从微观上解读, 我们会发现词人林夕是这种尴尬社会意境的见证人和体验者, 自己切实体会到了一种寂寞、封闭、尴尬的社会意境。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 突出部分一般放在主语位置, 在这首歌词中, “车”“她”“烟”“墨镜”“倒后境”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物是歌词要突出的意象。那么“阳光”“路”“镜框”就是背景。词人目睹了吸烟的女人戴着墨镜, 在静止的车厢内抽烟, 烟雾袅袅上升, 车窗外的路不断变换。这样一远一近, 一高一低,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的空间切换, 通过图形/背景的方式呈现在受众眼前。“墨镜”用来遮挡阳光, “车厢”是空间狭小的地方, 这两个意象都体现了都市人的自我封闭和拒绝沟通。“不断驾车”与“路”形成突显与被突显关系, 暗示了主人公不断逃避现实, 冲出现实的渴望。“看命运在转弯”此处突显“命运”, 而“路”则不容易被受众察觉, 词人意欲突显命运的颠沛流离, 跌宕起伏。词人用敏锐的目光洞察城市生活, 捕捉到细节的外延意义, 折射出都市人的内心世界和世界的复杂无穷的变化。
三、意象叠加:突显港人抑郁生活状态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其经济实力是和港人勤奋努力密切相关。香港生活节奏很快, 地少人多, 购房压力大, 就业困难, 感情困难, 重重压迫下的香港人抑郁成疾, 自我封闭, 不愿沟通使得抑郁症更为严重。林夕本人也是抑郁症患者, 他是“病人”, 也是“医生”, 他写出了《Shall We Talk》, 帮助探讨人与人之间为何会产生隔膜, 亲人之间为什么会日渐疏远, 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隔阂和距离感。
“陪我讲, 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 谁怕讲, 谁会可悲得过孤独探戈。难道可以同座, 何以要忌讳赤裸。如果心声真有疗效, 谁怕暴露更多, 铃声可以宁静, 难过却避不过, 如果沉默太沉重, 不要轻轻带过。” (《Shall We Talk》)
这首歌词主题是探讨孩子们越长大越和亲人感情生疏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谈话。歌词第一句是说明孩子和父母的隔阂。此处通过意象叠加方式体现图形/背景关系, 主要是根据联想特征中空间大小、突显性、依赖性决定。“明月光”相对于“地堂”是图形, 而“ (孩子) 宁愿在公园躲藏, 也不愿喝 (父母) 的汤?”这句话才是作者想说的重点, 而前面的“明月光”和“地堂”只是叠加上去的意象, 营造出一种很安静的童年氛围。这幅背景有力地衬托了香港人童年的凄清孤寂的意境。后句中出现的“孤独探戈”“铃声”均是凄清孤寂的氛围下的叠加意象, 不需多加说明, 只要通过叠加的意象就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孩童只盼望欢乐, 大人只知道寄望, 为何都不太懂得努力体恤对方……”这一段讲的是孩子长大, 感情疏离。“若沉默似金, 还谈什么恋爱, 宁愿在发声机器面前笑着忙”, 这段讲的是孩子开始谈恋爱了, 结尾的部分写当年的孩子也垂老了, 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这句歌词中“恋爱”和“机器”是叠加意象, 而“沉默”则是词人要陈述的重点。到了歌词的结尾, 当年不理解父母的心境, 现在做父母了才有切身体会, 心如刀割的感觉。图形/背景理论在林夕歌词中运用叠加意象的方法, 使得意象更为密集, 更有层次感, 给受众一种立体的时空感。词人林夕自身也是抑郁病患者他在歌词中是个医生, 在现实中是个病人, 却依然关心香港人的心理变化。
四、丰富的形容词:突显香港男性气质
20世纪末的香港充斥着颓废情怀2。面对殖民统治的结束和“回归”生活开始所带来的历史身份断裂感, 曾经弥漫的惶恐与迷茫, 焦虑与颓废, 也体现在林夕歌词的创作中, 尤其是对男性气质的描写。歌星张国荣曾大胆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而林夕为他作词的歌曲《我》则是对香港男性气质的侧面描写。
“I am what I am.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快乐是快速的方式, 不只一种。最荣幸是, 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开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多么高兴, 在琉璃屋中快乐生活。对世界说, 什么是光明磊落。” (《我就是我》)
这首歌词主题是明星张国荣坦白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身份, 并且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维护辩解。尽管这首歌没有出现一个关于同性恋的字眼, 但是字里行间的形容词却是对香港男性气质的构建。当时的香港, 传统男性价值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而同性恋的男性价值观念则被排斥和边缘化, 不能光明磊落展现在世人面前。林夕的词讲究意境和韵律美感, 有时候一首歌词中尚未出现方位词、密集的意象或动词, 而是通过丰富的形容词来体现图形/背景。其中, “不用闪躲,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表明张国荣不畏惧传统男性价值观念的束缚, 勇敢承认而不“闪躲”。“最坚强的泡沫”是彰显自己的存在, 其内涵丰富, 泡沫本身是脆弱的, 但是“最坚强的”这一形容词说明自己要挑战这种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念。“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说明要展示自己的存在, 从侧面说明同性恋的男性气质在香港不被接受。这些形容词则体现了同性恋的男性在传统男性价值观念中被排斥被边缘化的孤冷凄清意境。“最坚强的”“颜色不一样的”和“孤独的”体现了“泡沫”“烟火”以及“沙漠”的图形/背景关系, 也刻画了香港男性中同性恋者的伤感和苦中作乐的情怀。
五、结语
图形/背景理论最先是心理学家提出用来研究知觉和描写空间结构的, 后来被认知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言的组织结构, 认知诗学家用来研究文学文本。林夕的歌词之所以流行, 在于其中有一个内在空间结构, 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体。本文通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香港词人林夕的歌词进行解读, 分析歌词中的“香港意象”。运用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流行文化, 我们会发现一些传统视角不能发现的意义。这对于受众准确理解歌词原意和拓展想象空间提供了可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林夕歌词中的“香港意境”, 则是为受众理解香港意境和氛围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匡芳涛, 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 2003 (4)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林夕.《原来你非不快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林夕.《我所爱的香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廖蓉.《论香港流行音乐人林夕的歌词创作》.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2010:6-7.
[6]梁丽, 陈蕊.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2008 (4) :31-37.
[7]庄苏《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送友人>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2 (24) :12-13.
第一面镜子是我的爸爸妈妈。每次回姥姥家时,爸爸妈妈都会买一些姥姥、姥爷爱吃的食物。若是听说哪天有暴雨或是天气要降温,妈妈一定会打电话告诉姥姥……这些不起眼的事儿都铭刻在了我的心里。于是,一有空闲我就帮妈妈做家务,给爸爸捶背,让他们能多多休息一下。每逢母亲节、父亲节我都要亲手给爸爸妈妈做贺卡、送礼物,今年的母亲节我还准备给妈妈编一条美丽的手链呢。从爸爸妈妈这面镜子中,我学会了关爱他人。
第二面镜子是辛勤的园丁——我的老师。在学校里,老师辛苦地浇灌着我们这些小苗,不但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还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当我们有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总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弄明白为止。以前,当有同学问我一些问题时,我总会不耐烦地说自己有事或者不会而推脱掉。现在,由于常常照照这面镜子,我也变得有耐心了,是老师教会了我与同学友好相处。
第三面镜子是我的朋友。这让我想起了《幼学琼林》中的一句话:“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由此看来,交一个好朋友是极其重要的。王容是我的朋友,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每次我有不会的问题请教她时,她都会耐心地帮助我;当我伤心、难过时,她都会想办法哄我开心。从朋友这面镜子中,我学会了做一个热心肠的人。
这就是我生活中的三面镜子,他们是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在匆匆行过街角时,不经意地回首,眼角余光和转弯镜中的女孩相遇,望着那一头短发及一对黑眸,淡然一笑。镜中,是我,是一个全新的我。
或许是因为母亲及姐姐们都是美人吧!自幼,我总对镜子怀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我喜欢看姐姐在镜前整理仪容,不出几分钟,镜中就会映出一个浓眉大眼的明艳少女。但当姐姐离开,我拖着有些羞怯的步伐至镜前时,看到的却是个相貌平凡的女孩,较之于姐姐姣好的容颜,自己粗拙的面貌总令我自惭形秽。渐渐地,我对镜子生出一种摸不透的感觉,我厌恶镜子,因为它忠实的反映出我和姐姐的差别──姐姐美,而我的容貌平庸。但另一方面,我又抑不住自己照镜子的渴望,年幼的我在镜前流连,努力想找出自己五官的优点,并试着模仿姐姐的发型、姐姐的打扮。一次又一次,我期盼着镜中也映出一个清丽的女孩,却一次又一次,失望。
年纪渐长,“女大十八变”的俗谚终未在我身上应验。我一如以往地照镜子,也一如以往的为自己的容貌叹息。直至我在不期然间读到那句点醒我的句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那一剎那间,我心中因相貌平凡而徘徊不去的暗影被点亮了!我一直太过在意自己的.容貌,却忽略了内在;忽略了智慧;忽略了自信的重要!面貌是天生的,但后天所培育出的智慧及气质,更如灼灼的灵逸之气,绝非外貌所能掩盖的!岁月的河流可以改变人的外表,却带不走知识;带不走善良的心地;带不走美好的内涵!那句话使我自执着外表的愚昧中昇华。第一次,我坚定而自信地望着镜子,应许自己将不再为外表而叹,而将努力充实内在!
镜子,有些镜子很好玩,你的头是小的,把它变大;你的手、脚是粗的,就把它变细,就像哈哈镜。另外也有些镜子很神奇,有些镜子很特别,又有些镜子可以拿来玩游戏,有非常多各式各样的.镜子。
镜子,坏人就像一面哈哈镜,扰乱是非,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把胖的说成瘦的,却把瘦的说成胖的,根本就是指鹿为马,无论如何,就是要引导我们走向“不正确”的路。
相反的,老师就像我们每个学生的一面明镜,只要我们做对了,就会不断的称赞我们、不停的鼓励我们;但是如果做错了,便会指正我们,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路,不会半路被“骗走”。
记者:这是一首爱情歌曲,关于一位名叫洛兰的女人的故事,既心酸又甜蜜的歌词是出自她的丈夫,他刚刚失去了75年的挚爱。但他从没想到这首歌会被谱上曲子。
Susan Saulny: The year was 1938 and Fred Stobaugh remembers first seeing the love of his life at an A&W Root Beer stand. She was a 1)carhop, the waitress delivering the food.
Fred Stobaugh: She was just the prettiest girl I ever saw.
Susan: They were married for 73 years. Just this April he lost Lorraine. She was 91. Not long after he began writing a song about her.
Fred: After she passed away I just [sic] settin’ in the front room one evening by myself, and this just come[sic] right to me almost.
Susan: With his song written, Fred then reads in the newspaper of a contest looking for the best song, and the winner would have that song produced. So many sent in videos of themselves singing, but Fred just sent his words.
Jacob Colgan (Singer and songwriter): But, instead of a video, we received a very large manila envelope. The letter he sent us, it was just so heartwarming, and we said, “Fred,” said, “we’re gonna record your song.”
Susan: When it was done, they invited him to listen to it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gave Fred the headphones.
Jacob: Tell me when you’re ready.
Susan: Missing his love. Tonight, Fred with a song to remember that face he first saw 75 years ago.
苏珊·索尔尼:那是1938年,弗雷德·斯托巴记得在爱他牌根汁汽水的小卖部第一次看见他的挚爱的情景。她是汽车停靠站的一名送食物的女侍者。
弗雷德·斯托巴:她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女孩。苏珊:他们结婚73年。就在今年四月,洛兰去世,享年91岁,之后不久他开始写这首歌曲。弗雷德:她去世后,有一晚我一个人坐在前厅,歌词就从脑海里冒了出来。
苏珊:歌写完后,弗雷德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比赛,征集最好的歌,获胜者的歌曲可以制作成唱片发行。很多人送去了自己唱歌的视频,但是弗雷德只是寄去了自己的歌词。
雅各布·科尔根(歌手兼词曲作家):我们收到了一个大号马尼拉纸的信封,而不是视频。我们读了他的信,他的话让我们十分感动。之后我们告诉他说,“弗雷德,我们打算录制你的歌。”
苏珊:歌曲完成后,他们邀请他第一次去听了成品。他们给弗雷德戴上耳机。
雅各布:准备好就告诉我。
科幻文学曾一度被认为是通俗文学, 而非经典文学。但随着人们对科学和人类自身认识的提高, 科幻文学越来越被我们所接受, 也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有专家甚至指出, 科幻文学是未来文学及文化的主流, 因为在日益先进化、复杂化和问题化的今天, 科幻文学激励着我们探索人类自身和人类文明的未来。《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指出“科幻小说认为, 现实最重要的是对人类起源、人类目的、人类最终命运的探寻” (吴岩, 2008:33-74) 。本文探讨的对象即为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小说——《变人》, 亦译为《两百年人》 (Bicentennial Man, 1976) 。《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一书中这样写道:
阿西莫夫的这些故事一反先前流行的机器人必邪恶的观念, 而构想了人与机器人的伙伴关系。正当科幻小说主要在谈论战争和冒险的时候, 阿西莫夫则把主题引向了解决令人困惑的难题, 他用故事向人们传授科学和思维。 (阿西莫夫, 2009:455)
我们一般都认为, 机器人无非是一种机械的、生硬的、理性的科学产物, 然而小说中的机器人已经不再是单纯无知的机器了, 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 甚至是一个有智慧、有能力、会创造的人。它已经超越了理性科学定式的机器, 上升为了感性的艺术家。更令人惊讶的是, 小说中的机器人在种种方面都暗示着人类自身, 它已经成为了人类自己的镜子, 反应着我们自身的一切。吴岩在评论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小说时这样写道:
比照人类逻辑和机器人的人性、情感、伦理上的差异, 将机器人当成另类, 当成他者而反观自身。从阿西莫夫奥妙无穷的推理、从疯狂机器人希望统治地球到各类人与机器人争夺地盘、争夺世界主宰权的斗争, 所有这些, 都透露着我们自身本性的延展, 透露着对自身认识的增加。机器人就是我们自己, 机器人的社会就是我们的社会, 这是许多学者对机器人科幻文学的评述。 (吴岩, 2008:73)
2 机器人三定律, 人类的三定律
阿西莫夫对于机器人科幻小说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机器人三定律”。阿西莫夫为什么要制定出该三定律呢?除了让机器人忠诚地服务于人类以外, 它另有奥妙——人自身也必须服从类似的三定律。
第一定律规定了机器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伤害人类, 也就是不得伤害创造出它们的主人。那么, 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上帝抑或是大自然创造了我们, 这条定律都显得十分精当、合理。若从神学的观点出发, 上帝创造了我们, 那么一个不明自白的道理便是:人类在上帝面前应该谦卑、虔诚, 而非试图傲慢地挑战上帝的权威和全能;如果说我们是大自然的产物, 那么同样地,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怀着敬意与感恩, 而非肆无忌惮的破坏伤害它。P科斯洛夫斯基指出, “技术同自然是如何打交道的, 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 而是取决于人对自然提出的问题”。 (1999:4-5) 就好比《变人》中我们造就了机器人, 它们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伤害人类, 这是它们存在的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定律称机器人应该服从人类的命令, 即须遵循一定的旨意。仔细斟酌后我们发现, 这条定律也是为人类自己量身定做的。因为只要人类生存在大千世界中, 就必须遵守上帝的旨意;或者说,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 那么人类要想得以延存, 不得不循规蹈矩, 以符合自然生存法则的方式发展自身。世界的运行总要遵循一定规则和秩序, 不论是上帝还是自然制定的, 我们人类都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事实上, 在自然和上帝面前, 我们除了顺从, 别无选择。
第三定律大意为:在不违反前两条定律情况下, 机器人要保护自己。这里的关键就在于, 很多时候要满足第三定律就难以符合前两条。机器人若要得以保存, 经常需要违背前面两定律, 因为如果“为自己”, 就不得不“舍他人”。人类自身更是如此:为了生存发展, 我们常常不顾一切的寻求进步, 代价便是违背上帝的旨意, 破坏自然的运行法则。张成岗谈到科技时写道,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 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 (2005:5-6) 实际上, 人类多年前已经步入了这种发展轨迹——为了保护和维持自我, 我们常常的“越过雷池”, 尝试着并不属于自己的角色行为, 似乎在藐视上帝, 更没有理会无声的大自然, 其间我们最依仗和津津乐道的便是“科学”。吴岩认为, “机器人小说打破了上帝造人、上天造人的基本理念, 让人类自身成为了造物主。这种变更无疑是一种对自然秩序、神权秩序的颠覆”。 (2008:73)
阿西莫夫机器人科幻小说的目的正在于此——当我们沉浸在科学铸成的大厦中时 (比如能够制造高智慧机器人) , 自以为能征服天地, 于是抛开上帝、蹂躏自然, 却淡忘了我们人类在世界中应有的角色和态度:上帝面前、自然之中, 谦卑、顺从的人。E舒尔曼曾说, “人必须通过顺从和保护自然来抵制技术的毁灭力量”。 (1995:77)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 《变人》中三定律只是最基本的原则, 而人类与机器人一样, 都还面临着其他大大小小许多规律、条令以及法则, 这些规定共同权衡制约着机器人和人类的行为, 让两者在各自的领地发展延存。写机器人就是写人类自己, 机器人就是我们的镜子。“难道人类没有受限于自己的法则吗?”——安德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实质。
3 机器人的双重性, 人类的双重性
相信大家对人类双重性的认识一定不少, 然而, 通过机器人的双重性来反射出人类的双重性恐怕只能出现在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小说中了。《变人》的主角安德鲁已经不仅仅只是循规蹈矩的机械, 它还拥有着与正常人类一样的显著双重性。因此, 阿西莫夫对安德鲁的刻画恰恰是对我们自己的描绘, 通过他来映射我们自己, 人类的双重性也就更加凸显出来。对此, 吴岩一语破的, “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是人类自身的一种镜像。正如当初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虚构了神灵的形象一样”。 (2008:74)
首先, 安德鲁与人一样, 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在常人眼里, 机器人都是生硬的、惯性的机器, 因为它们不得不按照设定的程序和人类给予的命令行事。在小说开端, 安德鲁的确表现出了作为机器人的直率, 他的作用便是直接听命于主人。然而, 小说才开篇没几段, 安德鲁就俨然是一位艺术家了:他只用了一把小刀和木头便徒手雕刻出了一个让大家惊叹不已的精美木雕。其间主人称赞道:“安德鲁, 这些制作太了不起了。”他的另一个举动更清晰直观地展现了他的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性——在他的词库中, 并没有“艺术家”这个词, 但他竟能马上查阅词典并认识了该词。毫无疑问, 安德鲁已经从理性上升成了感性, 他也许做着机械的工作, 但他从不停止对未知的探索, 因而他是一台理性的机器, 同时也是一位感性的艺术家。反观人类自身, 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么?大多时候我们靠着理性行事, 合理、缜密地处理问题, 但也有很多时候, 我们会让感情、感觉压过理性成为主导, 即“心理”超过了“头脑”, 从而能够进行体验、品味和创作。这里, 安德鲁向我们很好地展示了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性, 其实写的都是人类自身。
其次, 安德鲁所拥有的人类的双重性还表现在既追求知识、寻求进步, 又为过多知识和文明带来的结果而懊恼, 而这也是理性与感性相矛盾的体现。佟立谈到科学时说道, “自文艺复兴以来, 科学一直被人们视为‘理性与进步’的事业” (2003:95) 。安德鲁之所以能够如此出众,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着知识。他毫不隐晦地说道:“我想知道更多关于人类、世界和其他任何事物”。然而, 他的不断学习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随着他不断认识自己和人类, 他开始了一些让人吃惊、甚至是让人不安的举动, 例如要求穿上人类的衣服, 写自己的书, 为机器人争取权利等等。舒尔曼引用维纳的话指出, “我认为机器人可能并且确实超越了其设计者的某些局限, 而在这个时候, 它们既是卓越的, 又是危险的” (1995:182) 。怪不得机器人生产公司一心想把安德鲁召回进行研究并试图改造甚至摧毁他。安德鲁不仅理性地助人, 更拥有令人类瞠目的感性潜质。我们人类其实也一样: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思维越来越缜密细微, 但是也越来越特立独行、掩饰自己甚至伤害他人, 同时也容易被自身感情左右着。所谓的进步与文明真的那么积极美好吗?其实不然, 人类世界已经开始变得虚假、复杂和矛盾重重。因此, 在进步面前, 安德鲁和人类都在双重性之间痛苦徘徊。
最后, 安德鲁和人类都面临诸多约束和限制, 但从根本上说, 二者都不懈地追求着所谓的“自由”, 而这正好是上述双重性的升华。伊始两者是理性的载体也是感性的艺术家;结果使得他们既追求知识进步, 也为其后果担忧;而现在, 一方面, 理性让他们制定、遵守一定的规则, 例如机器人的定律、程序设定, 人类的法律、道德等, 另一方面他们同时在为“自由”而奋斗。当安德鲁越来越聪慧时, 他向主人索要“自由”, 让人类吃惊不已, 他竟问道:“主人, 难道你愿意做一个奴隶吗?”;而人类更是如此, 当我们意识到自身的成就和智慧时, 似乎在想尽一切办法获取更大、更主动的自由, 以至于有些过了头。当人类上天入地、发明飞机大炮、甚至是创造与人类近似的“机器人”时, 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角色, 抑或是淡忘了生物最基本的自然法则。在约束面前, 机器人和人类都选择了较大程度的“自由”——安德鲁不做机器人了, 而人类在创造更伟大的机器人。
因此, 不难发现, 在《变人》中, 机器人和人类的感性都超越了理性。但滑稽讽刺的是, 人类绞尽脑汁设计能够代替自己的机器人, 而创造出来的机器人却想方设法成为人类生物。最终, 他们都成功了:机器人越来越智能, 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而安德鲁也如愿地摆脱了机器, 成为了真正的人。
然而, 小说不经意间已经透露出了阿西莫夫对于人类过分依赖科学、挑战上帝和自然的看法。吴岩认为, “阿西莫夫所致力的是人类与机器人不渝的友谊, 是所谓‘碳/铁’文化的共存共生” (2008:72) 。人类惊叹机器原子细胞的伟大并自豪于利用该技术代替人造器官, “但是, 原子细胞是非人类、不合人性的”, 这一句话似乎在宣告:人类终究是生物, 生老病死乃天道, 阿西莫夫在其《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100个问题》说道:“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从最简单的细胞到最大的红杉树, 都包含着水作为它们的最普通分子, 这似乎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生命特征” (1980:187) 。若人类硬要创造长生不老的奇迹, 已经违反了自然法则, 犯了大忌。安德鲁“变人”后的命运也证实了——人, 终究是要受到自然定律的约束!不要试图违背、挑战天道!当然, 阿西莫夫也曾说,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这个物种比别的物种更凶狠和更邪恶, 而是因为更聪明的缘故” (2000:320) 。因而, 人类与机器人必须在属于自己的文化下共存。“人类虽犯过种种错误, 但从文明产生以来已走过漫长的历程, 并且仍有漫长的道路需要奋力跋涉”。 (1998:210)
4 结语
《变人》给我们展现了机器人安德鲁成功的从一个机器变成人的生动故事。他的成长暗含了他从理性到感性的蜕变——前者使得他很好的服务于人类, 而后者则让他认识世界、追求权利自由、摆脱人类, 最后变成人类而终老。显然, 他早已超越了一般理性逻辑的机器, 感性让他成为了追求梦想、争取自由、创造珍品的艺术家。从机器人三定律到安德鲁的种种矛盾和双重性, 作者都在向我们展示:机器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机器人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里人类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试图依靠科学的力量忽视“上帝”的存在、挑战自然的规律。阿西莫夫似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机器人是人类的镜子, 机器人违反三定律的结果也映射了我们违反自然规律的结果——死亡!因此, 不要信奉科学之神, 而应遵循自然之道, 做好一个真正的“人”。
摘要:阿西莫夫的《变人》是机器人小说的典范, 从三定律到双重性, 安德鲁和人类都要受到相似规律的束缚;他们都追求知识和进步、争取自由, 但同样面临困惑和矛盾。最后二者似乎也选择了相同的出路:人努力造机器人代替自己, 机器人梦想变人。阿西莫夫通过安德鲁告诉我们:与机器人一样, 人本来就受到相应自然法则的约束, 此乃天道。人类要做的是:遵循自然之道, 在“上帝”面前做好一个真正的“人”。
关键词:三定律,双重性,镜子,理性,感性,天之道
参考文献
[1]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5:77-165.
[2]阿西莫夫.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一百个问题[M].暴永宁等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0:187-191.
[3]阿西莫夫.诠释人类万年[M].梁鸿鹰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8:209-210.
[4]阿西莫夫.终极抉择[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320-321.
[5]阿西莫夫.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M].吴虹桥等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9:454-455.
[6]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得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4-5.
[7]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95-96.
[8]吴岩.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33-74.
“魔镜魔镜,你能告诉我,我的梦想会成真吗?”少年时期朝气蓬勃的我,经常会询问神秘莫测的“魔镜”。
你或许会有疑问,这“魔镜”到底是什么来头,竟会让我如此迷恋,似乎都快变成了信仰。其实她啊,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镜子。可是我视她为珍宝,它不仅是我的“好朋友”,我成长的见证者,更是我最信任的“好伙伴”。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悲欢离合……她和我如影随形,感同身受。
我会时常站在镜子前,端详着自己:身高170,一头齐肩短发,标准的鹅蛋脸上镶嵌着一双丹凤眼。柳叶眉,高挺鼻和微红的嘴巴。看着看着,注意力似乎已经梦幻游离,我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此时,我看到镜子里有位端庄儒雅的老师。她的课生动有趣,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她耐心地教学生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界的多姿多彩。夜深人静时,她时常伏在台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她认真的模样,辛勤的身姿多么迷人!
霎时间,镜子里飘起一股迷雾,她又从端庄儒雅的老师变成一个珠光宝气,出手阔绰的有钱人。她拥有一座古老、梦幻,如城堡般的庄园。一道矮篱把草地和庭园分开,草地上长着一排排巨大的老荆棘丛,强劲多节,大如橡树。庭园中有一个圆形的喷泉,白色的柱子巍峨耸立,大理石卷起的雪白涡花,乌木门窗皆是精雕细琢,树木掩映之下,更衬出钧深宏美。她昂首矫步,高傲冷艳。闲暇之余,还会精心打理这里的一切。
一眨眼,这个高傲的冷美人又变成了一位誓要环游世界、征服地球的旅行家,她肩上背着行囊,脚上穿着登山鞋,双手拿着专业摄影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以旅行的方式让人们通过镜头,直观的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文风情和自然之美。
高2013级3班 丁永安
歌词里处处蕴含着知识。有的歌词优美典雅,富含着语文的多种修辞与文化;有的歌词逻辑缜密,充满了逻辑学的各样思维;有的歌词描绘的是唯美优雅的画面,那是用艺术填充的画卷;有的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那是历史辄印;而有的歌词却阐释着复杂的地理知识,让我们在无形中了解了各界的人情风貌。我们欣赏这些歌曲时,不仅可以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通过仔细体会歌词中所蕴涵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获得更为丰富具体的地理学知识。对此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歌词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梳理。
一、蕴含地理现象的歌词
周杰伦的《龙卷风》中有一句是“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从中反馈给我们的一个地理信息就是龙卷风的特征,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它的生命史短暂,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一二小时,移动的非常快,一旦进入其中心便是相当危险的,根本来不及逃脱。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在70年代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这首歌曲既融入了军人深深思念亲人的情感,又包含了许多有关月相的地理知识。歌词“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指在一个农历月中,月亮最圆的时刻往往不出现在十五日的晚上而出现在十六日的晚上。根据有关部门自1987年到今年的19年的统计,在农历八月,月亮最圆的时刻出现在十五日的有7年,约占37%;月亮最圆的时刻出现在十六日的有9年,约占47%;月亮最圆的时刻出现在十七日的有3年,约占16%。
此外,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有一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它描述的是与蒙古高原有关的地理知识:“我国降水在400mm以下的半干旱、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地面植被多为草原和耐旱植物,适宜放牧马、牛、羊、骆驼等牲畜。还有歌曲《青藏高原》中的“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此歌词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白雪皑皑、群山巍峨的世界屋脊,形象地表明了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远看成山,近看成川。二.蕴含地理原理的歌词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拼搏了20年后重夺冠军,《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反映中国女排姑娘们努力拼搏精神的歌曲也随即唱响了大江南北。但为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呢?我国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多为锋面雨: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多为冷锋,当冷锋过境时,我国常会出现刮风、下雨等天气状况;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会控制我国,我国会阳光明媚。当暖锋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同样会出现阴雨天气;而当阴雨过后,我国同样会天气晴朗,因而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阳光总出现在风雨之后。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歌曲《黄土高坡》中唱道:“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这正说明厂我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这正说明我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句歌词,不仅揭示了雨、雪出现的地区差异与季节差异,也揭示了台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位处低纬度,是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三.体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歌词
韩红的《天路》其中有这样几句:“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是一首赞美青藏铁路的歌曲,青藏铁路的建成这标志着西藏正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它克服了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多年冻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市、区全部通上铁路。促进了汉藏地区间的多方面交流与合作,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大团结。同时,让我们在听歌唱歌中学习了人文地理。
关键词:方文山,解构主义,解构意义
1. 引言
流行天王周杰伦出道十年间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中国风音乐作品, 从《娘子》到《东风破》, 《发如雪》到《兰亭序》, 每一首歌曲都令音乐爱好者深深陶醉, 在他成功的背后, 词作者方文山功不可没, 他以独树一帜的文风, 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创新, 对中国传统诗歌语言进行一系列解构和重构, 既保证了歌词作品的文学性, 也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文拟从解构主义视角对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进行解读, 寻找这些歌词中的解构主义特点以及解构背后的意义。
2.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解构主义及解构意义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 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它主张以解构消解结构, 因为文本在认识论上会不断的消解乃至自我消解, 在方法论上解构先于、大于结构, 可以作为对结构不断消解的过程。巴特认为, 文本是创造之物, 差异即特色, 无差异不仅消除了文本的特色, 而且不符合文学活动的特性。 (Barthes, 1974, 转引自张首映, 2008) 。
方文山采用独到的手法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语言、意象及场景进行解构和重构, 本节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的解构主义特点以及解构背后的意义所在。
2.1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文字论以其意义
解构主义主张文字先于语言, 目的在于用文字的差异性说明文化和文学的开放性、边缘性、多重性和多义性, 否定结构主义的语言乃至语音中心论、文本的封闭论、语义的简单论。所以说, 解构主义是以文字学、文本论、阅读论为主体的。德里达与索绪尔所持观点完全相反, 他认为“在狭义的文字出现之前, 文字早已使人能开口说话的差异即原在文字中出现了” (Derrida, 1974, 转引自张首映, 2008)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自古以来便有“炼字”一说,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便是最佳写照, 而在方文山在创作中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其中国风歌词中, 文字常以一些超越常规的方式予以表达, 大致说来, 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非常规搭配, 如在《东风破》中,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的原意应为“墙上粉刷的漆剥落, 表明了时光的流逝, 我看着斑驳的墙壁, 回想起我的小时候我们在刚粉刷好的墙壁前玩耍的时光”但作者却说剥落的是岁月, 而它又“看见”小时候, 这既生动了语言, 也体现出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无奈之情;二、静态词动用, 即将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用, 《青花瓷》“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一句中, “伏笔”本为名词,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中的“美丽”本为“打下伏笔”和“展现美丽”, 但通过用作动词的方式既节省了空间, 使行文更加紧凑, 音韵更加和谐, 又增加了词语的感染力。三、类比推进, 主要指前后结构上的反复, 《青花瓷》中频繁使用此类表达, 如“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又如《兰亭序》中“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及“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 此类类比推进使前后两个小句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意义上都紧密的联系, 使作者意图突显的文体效果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更加深刻。这些“超常规表达”大多游走在“创新”和“语病”之间, 既增加了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魅力, 又促使人们重新关注和思考或许早在踏入社会之时就不再过问的中国古典诗词及文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2.2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互文性以其意义
“互文性”是解构主义的关键词之一, 解构主义的“互文”表现为文本内部的文字符号、语言系统、社会情节、知识话语与其他文本及广泛的知识话语有复杂的联系;及读者阅读原文前已有这种互文性的类似阐释学讲的前理解结构;以及读者与文本交流时产生一种新的“互文” (张首映, 2008) 。方文山歌词中的互文性体现在他沿用、化用乃至创造性的使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诗句、场景、典故, 如此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爱恨情仇便通过解构主义中所称的“延异”而在歌词中一览无余。如《发如雪》中, “发如雪”本身便化用自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联想《将进酒》全诗, 一份浪漫主义情怀便浮上心头;在“是谁打翻前世柜, 惹尘埃是非”, “惹尘埃”源自于南北朝禅宗慧能大师的名句“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平添一分自嘲的味道。方文山通过这种陌生化的互文性表达, 适当保留了读者“前理解结构”, 又大胆的打破了这种已有的互文性, 将传统的意象已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引导读者在自己的解读中形成一种新的“互文”, 对中国古典文化在当代的复苏与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可以看到, 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流行音乐界的复古风潮, 使中国风歌曲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还对百家讲坛等一些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传播的平台影响深远。
3. 结语
总体而言, 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获得如此赞誉, 与其体现出的解构主义特点是分不开的, 方文山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构和重构, 其中国风歌词中体现的无中心乃至多中心, 文字论, 互文性, 以及“游戏”等解构主义特点也使其在良好的继承古典诗词的同时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将中国古典诗词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其解构背后的意义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镜子中的歌词】推荐阅读:
成长中的镜子作文07-03
镜子中的我初三作文800字10-16
歌词中的修辞学11-17
镜子人生初二作文11-30
公鸡照镜子作文07-03
镜子的秘密教案免费09-12
镜子的作文550字11-30
照镜子教学反思 文档06-17
照镜子作文400字10-22
照镜子作文500字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