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精选9篇)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1

邓小平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我认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历史转折时期,是酝酿和准备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转折,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政治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还提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条主要之点,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的最初框架。

第二个阶段,全面改革、迎接挑战时期,是理论提出到逐步形成阶段。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1年底。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大以后,改革全面展开。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还概括了十二个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着重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党胜利地经受住了一场政治领域风险的严峻考验,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第三个阶段,继往开来时期,是发展和完善阶段。从1992年1月到1997年9月。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以新的论述和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历史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理论概括, 凝结着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标志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回顾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近60年的奋斗历程, 笔者认为, 可以大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孕育萌芽阶段

在中共成立以来的80多年的伟大历程中,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个是毛泽东思想, 另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并发展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这是世人公认的历史事实。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付出的努力, 也不能对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视而不见。应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毛泽东强调,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 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这些思想成果主要有: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 毛泽东提出要以“以苏为鉴”,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方面,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方面, 毛泽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提出要用50到100年时间, 把中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方面,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方面, 毛泽东提出要对存在弊端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方面, 毛泽东为我们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毛泽东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监督, 健全法制, 反对官僚主义, 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在对待商品生产方面, 毛泽东提出商品生产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重要作用, 要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 毛泽东提出要与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做生意并认真学习其长处的思想等。

总之, 毛泽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 进行了认真和富有开创性的探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创立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面对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我们党经过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和积极探寻, 于1978年底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通过总结过去2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深刻反思了“十年动乱”的惨痛教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明确地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探索, 开始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 邓小平引领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取得巨大成就,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在理论上, 我们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这些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 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来说,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而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基础。尽管邓小平理论本身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 但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是本源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这样一些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 也从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些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因此,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展开和发展阶段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提出了新任务。从国际来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压力;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使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也冲击着我国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就国内而言, 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 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 稳定面临新的困难, 因为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群众中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 社会矛盾在加剧, 这些变化为我们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就党情来说, 我们党已从一个在建国前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 变成建国以后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这种地位变化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党内党外的形势和压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能不能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严峻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此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 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依靠党和人民,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勇于探索, 不断创新, 实践上取得新的突破, 理论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 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把执政党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一致性, 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和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总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经验总结, 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使其成为该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并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阶段

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 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现期”。

面对发展的新机遇和发展的新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的基础上,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形成了崭新的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创立了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强调发展是为了人民, 发展要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 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 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 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而提出的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的重大理论,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 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在认识上,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视野, 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在实践上,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体现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同时, 也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清楚地表明推动着这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而进行的坚持不懈和与时俱进的探索结果, 它也表明, 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 理论发展永无止境。从毛泽东最初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到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我们党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2]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脉络[J].理论参考2007-12.[3]张远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回顾[N].深圳特区报, 2007-11-19.[5]陈国强.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贡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S1.[6]李仁银.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2]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脉络[J].理论参考2007-12.

[3]张远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4]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回顾[N].深圳特区报, 2007-11-19.

[5]陈国强.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贡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S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篇3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体系;形成过程

列宁在1913 年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这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

(一)博士论文的完成,马克思对实践的观点进行初步论证

1841 年,马克思完成了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的博士论文。论文以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论调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哲学中关于原子偏斜学说的哲学意义,并且对伊壁鸠鲁哲学中无神思想给予充分的肯定。马克思在论文中突出强调了哲学对改造世界的作用。他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的同时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重要观点,他认为自我意识与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就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对实践的初步认识。

(二)《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文章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萌芽

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初步看到了物质利益对国家和法律的支配作用,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萌芽。后来,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进一步提出了在人的意志和行动背后客观社会关系的作用,看到了客观关系对国家制度和管理原则的制约性,更进一步提出了探求国家生活客观基础的问题,标志着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迈进了一步。

(三)《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标志着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完成

1843 年秋,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两篇文章《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对宗教的观点。他认为,宗教并非一切人世间罪恶的根源,只是人间压迫的一种体现。宗教是这种颠倒的世界观,即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种颠倒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只有消灭人间的压迫,才能消灭宗教的压迫。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说明他已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宗教观,真正实现了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四)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1843 年以来,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以求解决国家和市民社会,经济与政治关系的问题,并写出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露了国家观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他认为黑格尔的“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这一思想表明他已开始注意到生产关系对国家的支配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萌芽。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P.141)马克思初步看到了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就使马克思朝着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845 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提纲》的重大意义,就是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世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P.46)马克思对科学的实践观做了阐释,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指出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表明马克思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首先,阐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意识学说的基本原理,即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P.52)其次,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起初是自主生活的条件,后来就变成了它的桎梏。“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用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用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3](P.81)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

(一)劳动价值不等于商品价值,初步建立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起始于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揭露了它的阶级局限性。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论,“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P.91)这个认识为后来能够分析劳动的两重性奠定了基础。1847 年,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过程中发表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阐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本身也是商品,工资最低额的存在使得工人的劳动价值与工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并不相等,也就是说,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与劳动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可见,马克思看到了劳动价值与工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剩余价值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二)批判达里蒙的货币理论,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蒲鲁东主义者达里蒙等人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罪于货币的存在,归结于金银的特权地位。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把商品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起始范畴,他看到了每个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由商品入手,马克思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即“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一般的相同的劳动,而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劳动。”[4](P.24)劳动两重性学说正确地揭示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及如何形成价值以及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三)科学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古典经济学家对剩余价值的形式利润、地租等都作过探究。但直到马克思的《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时,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将剩余价值本身与其具体形式区分开来。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考察和分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剩余价值产生过程,即G__W__G’,在资本运动过程中,价值实现了增值,《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趋势。

三、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

(一)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证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起点。

(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深入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他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此导致了阶级斗争空前激化,社会革命即将来临。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同蒲鲁东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斗争中,阐述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将导致社会的进步,导致对资产阶级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同时阐明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是要夺取政权,“创造一个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资产阶级社会。”[5](P.197)

(四)《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科学的认识之后,开始将无产阶级革命付诸实践。《共产党宣言》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完整的系统得表述。马克思在系统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彻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4

冷空气引发江苏近海强风形成和发展的物理过程探讨

对一次强冷空气伴随的近海大风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强冷空气影响过程中地面变压场和高空各层温度平流场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面风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强冷空气引发江苏近海强风形成与发展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温度平流与地面风场之间是通过变压场相互关联和促进的,强冷空气所伴随的冷平流增强了地面变压场及变压梯度,是导致江苏近海大风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 者:吴海英 孙燕 曾明剑 尹东屏 沈树勤 WU Hai-ying SUN Yan ZENG Ming-jian YIN Dong-ping SHEN Shu-qin 作者单位: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210008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年,卷(期):200723(4)分类号:P425.4.1关键词:冷空气 近海大风 温度平流 变压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5

过去人们是交互使言论自由(the freedom of speech)与新闻自由(the freedom of the press)二个概念的,各国宪法大多把新闻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或将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等同。[1]依据此种解释,新闻自由只能被视为是言论表达的载体或工具,新闻媒体并没有特殊地位。而现在一些人相信第一修正案将这两个概念分列出来,则意味着它们应承担不同的使命。

一、“第四权力”理论和“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的思想形成的过程

第一部分:“第四权力”理论的思想形成的过程

将新闻出版机构称为“第四权力”的说法似乎颇为流行,那么这个词到底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根据Stewart大法官的说法,该词是由Edmund Burke提出的,原意指的是新闻界是早期组成国会的三种阶级——宗教、贵族及平民——之外第四阶级。但Stewart大法官在使用该词时,指的是新闻媒体乃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机构。1974年11月2日,斯图亚特(Potter Stewart)在耶鲁法学院150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中提出,根据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条款包括了对新闻机构的保障。”他认为:“出版业是唯一在宪法中获得明确保障的行业。”

美国宪法规定的合众国的政体是立法、司法和行政(即总统及其政府)三位权力平衡。宪法赋予每一方的权力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一个制衡体制。在1791年通过的《权利法案》的保护下,新闻媒介在美国建国初期的几十年里变成一支坚强力量。如今美国的新闻媒体确实常常被称为“第四阶级”(the fourth estate),这个名称是不是意味着媒体和宪法创立的政府三方权力享有同等的地位?按斯图亚特法官的观点,新闻自由条款的作用就是直接保护新闻出版业的,他解释说:“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to create a fourth institution outside the government as an additional check on the three official branches)。”在他看来,人们容易认为,新闻自由仅意味着报刊受到言论自由的保障。当然,它们受到这样的保护;但我们普通人也同样因“言论自由条款”而受保护。假如新闻自由保障所包含的意义并不比言论自由更多,那么它就成为宪法的赘言。斯图亚特进一步指出:“通过使第一修正案同时包括两项保障,缔造者相当清楚地承认两者之间的区别。„„根据我的看法,宪法保障的目的是媒介的机构自主权(institutional autonomy of the press)。”

有不少学者的认同斯图尔特的观点,如美国学者约瑟夫·艾尔福特就指出:必须给大众传播媒体提供发表言论的权利,这样单个的记者和广播者方能将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一个渠道来表达他们的言论。其结果是,作为组织机构的权利表达自由权业已存在。英国学者埃利希巴伦特也持有类似见解。他认为一方面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又主张赋予出版者和广播者(电台、电视台)一种机构上和作为手段的自由(institutional and instrumental freedom)。承认此种自由有助于发挥言论自由的价值。因此,报社和电台作为机构,应当享有对抗政府检查和淡化诽谤法效力之作用的自由。

事实上,斯图尔特的理论在美国的司法实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有几个重大案件成为司法部门确立新闻工作者有权追踪信息、公开政府文件和把有损于公众人物的信息公之于众的里程碑。例如,美国最高法院在裁决是否允许公开所谓的“五角大楼文件”的案子时,是站在报纸而不是政府一边。报纸当时不顾政府的反对,发表了这些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得的越战机密文件。美国最高法院还裁决说,新闻媒体应该受到“第一修正案”的某些保护使之不受诽谤罪威胁,从而避免媒体业主因害怕受到诉讼和财产损失而不愿意对公共事务做充分报导。最高法院在沙利文一案(1964)中则早已确定,在以媒体为被告的诽谤案中,一个公众人物要想获胜,必须证明媒体“实际恶意”。按照法院的定义,这意味着原告必须证明媒体明知他们所说的话不实,或者对所说的话是真是假根本不予理会。但如果被告不是媒体,则原告就不必这样做,(事实上斯图尔特法官就否认一般公众在诽谤案中同样具有媒体所享有的这种“免疫力”)。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最高法院已经视新闻自由为一种制度性的基本权利并切实加以特别的保护?

第二部分:“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的思想形成的过程 列宁1912年7月在《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现状》中说;“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针的一切公开发行的俄国报纸,目前已成为向俄国社会民主党工人群众进行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公开喉舌。”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十分重视新闻工作,把新闻工作看作十分重要的革命工具,认为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同志早在1925年12月5日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就十分明确地说:“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刘少奇同志1948年10月2日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也明确地说:“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中央就是依靠你们这个工具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和政府的工作的。”

党领导的新闻媒介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十分重视新闻工作的耳目喉舌功能。江泽民同志1989年11月28日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讲话说:“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在谈到新闻改革时特别指出:“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了使新闻 更好地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闻媒介要从事新闻报道,传播新闻,这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新闻媒介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不传播新闻,它就不成其为新闻媒介了。但是在阶级社会中,传播什么样的新闻,如何传播新闻,不同阶级的新闻工作者是有不同的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为他们所属的阶级服务,充当他们所属的阶级的耳目喉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是否公开承认这一点。

因此,毛泽东在1942年2月8日的《反对党八股》的讲话中说:“新闻记者是宣传家”;“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不同阶级立场记者是不同阶级的喉舌,这是回避不了的客观事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改革取得巨大进展,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除了各级党委机关报刊、广播电视以外,涌现了大量的行业报、产业报、都市报、文化娱乐性消闲报、指导购物、消费、计算机使用之类的服务性报纸等等。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也由过去的国家拨款逐步转向自负盈亏,有的新闻媒介一创办就是自负盈亏的。在这种新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闻媒介还是不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还要不要当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即然自负盈亏,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江泽民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援引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重要作用的一段谈话后说:“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也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些指示的精神,用以指导我们的新闻工作。”这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闻媒介依然是党的重要工具。新闻工作者要根据这一精神来办好自己的新闻媒介。

近年来,我国个别新闻媒介在某些新闻报道中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忘了自己的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一切向钱看”,只注意新闻的“卖点”而不考虑新闻要正确引导舆论,把经济效益放在社会效益之上,甚至为了经济效益而不惜损害社会效益。

江泽民多次提出,新闻报道要“以正确宣传为主”。邓小平说:“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我们无论办什么新闻媒介,都应当坚持政治家办报,自觉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二、西方“媒体是第四权利” 和 中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各自特点

第一部分: “媒体是第四权利” 特点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介与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平起平坐,被称为“第四权力”或“政府第四部门”,成为一支强大政治力量,给予新闻业如此美誉绝非出自新闻界。人类的认识和社会的实践对媒介有着须臾不可分离的依赖性,它是人类社会的认识系统和调控系统。其主要作用表现为:第一,为政治参与提供通道;第二,加强社会对政府监督制约;第三,维护法制。

其中新闻媒介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媒体有提供资讯成为公意的功能。每天向一般大众提供足够的资讯,让他们了解政府做了些什么;提供并促进公众讨论的机会,以形成公意,藉以监督政府的施政。第二,在现实中,人民并不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尤其是现代政府是一个结构庞大的组织,要监督这样一个组织,必须要有一个结构良好、财务健全、拥有专业评论家、具有获得资讯能力、并且还有将其获得的资讯和评论传递给一般大众的能力的组织,才足以担负监督政府的功能。而具有这一“守望者”功能的组织,也只有新闻媒体事业。

新闻媒介之所以在西方世界被称作“第四权力”,不但社会的三大支柱权力——立法、行政、司法都受它的牵制,而且它对大众也有强大的影响力。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众对事物的态度,引导他们的消费需求与意识,甚至能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虽然“第四权力”说目前在我国新闻界仍然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作为舆论公器,具有公权机关的某些特质,而且它还有着一个诸多公权机关所没有的权力———监督报道权。既然是权力,就拥有与生俱来的扩张本性。第二部分: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特点

1、增强党和人民的喉舌意识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2、发挥新闻的主功能作用是社会的客观需要

3、弘扬五种精神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第四权力” 和“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的说法部分欠缺 第一部分:“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中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此句乃是病句。媒体要保持其独立,为世界(世界一词“并非是指人们通过“工作”或“制作”而产生的持存物的世界,而是指人类进行交往和行动的公共领域(public realm)”,摘自《黑暗时代的人们》中“思考莱辛”。)服务。那么它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于其中人们有权对公共事务作出属于自身的认为合理的评论。它在某个方面来说是一种意见、态度自由交汇的地方。个人对公共领域不仅有权而且也是一种责任来参与。所以毫无疑问,媒体首先不可能是一个党派的喉舌。于是,问题就出在党和人民的关系上了。

假定党就是人民,那么“党”一词可废除。病句可改为“中国新闻媒体是人民的喉舌”。

显然党不是人民,按照党的理论,党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是人民的仆人。这样一种身份在理论上是很尴尬的:一方面是领导,另一方面是仆人。这种身份的转化在现实中就常常弄得颠倒不清:该做仆人时充当领导,该做领导时装聋作哑,不作为。

从理想状态来考虑,人们对在公共领域对事物发表见解的判断往往在于见解本身的适合与否,而不是见解者的身份。可在现实中,身份的不平等(政治身份以及社会身份)极为严重地阻碍了意见的自由竞争。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可以在媒体这个公共平台中出现,媒体人在其中对意见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富人的声音往往更容易被大众所听到,而底下层的声音则需要靠媒体人亲身去聆听。社会身份不平等从生来就有的,有些人生于贵族,城市,富人家;有些人则生于山沟沟里的农村,穷人家。意见自由竞争交流的平台也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冲击。由于政治从来都是低于社会,所以政治身份的改观多少比较于社会身份要容易些。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同样都有而且只有一张选票。当在美国的黑人享受到了选票的权利时他们便开始不满足于政治身份的平等,而转而寻求社会身份,比如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同等条件下在工作上黑人和白人的差别。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流行“政治正确”。从南北战争到马丁路德金再到如今的美国总统,虽然不能说美国人已经完全圆满地解决了种族歧视,但至少在政治身份上黑人争取到了平等。这也难怪美国人吹嘘自己国家充满了机遇。这样举例子并非是说社会身份的平等要从政治身份开始,而是说明追求政治身份的平等比社会身份要容易得多。

每个党派都吹嘘自身代表了先进,共产党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所谓科学理论来证明自身的伟大。既然党不同于人民,那儿当一个党员和一个非党员在对公共领域发表意见时人们对此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其起点就有了一种不公平,党员比非党员更具有表达意见的权利(这句话和《动物庄园》中的“人人平等,但有些人更加平等”极为相似)。

现在可以做个总结了,一方面媒体自身的要求做到公正,成为意见自由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是意见者在政治身份上的不平等(暂且不论社会身份)而导致意见竞争的不公。那么要求“中国媒体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就像认为可以给和尚理发一样是做不到的。做到了喉舌则是不合格的媒体;做不到喉舌就会立马被封杀。

第二部分:“第四权力”

由于各种原因,欧洲人权委员会并没有接受英国反诽谤委员会提供的通过制定法来授予报纸有限的特权的提议。他们认为,这种提议中的特权“会把报纸、广播及电视机构放在一种特殊的位置上。而我们”,委员会宣称,“反对创设这样一种地位。”[xv]其次,委员会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出版界由于缺乏这种正当保护在发挥其正当职能时遇到障碍。法律上的这种变化会导致不利于原告的严重失衡。委员会认为这是“根本不应追求的”。它还考虑到:如果新闻界坚持不公开机密材料的原则,这种提议中的特权就无法发挥效用;而这种情况是会时常发生的。最后,委员会认为:一般法律规定的特权在适用于其他人的同时,也可以丝毫不差地适用于报纸、电视和广播机构。[xvi]

事实上,从第四权理论推导出新闻自由的纯粹制度性还容易造成一种误解,那就是作为制度性权利,新闻自由相对于其他自然性权利可能使得其保护范围过于狭隘。[xvii]诚如第四权理论所述,新闻自由的最大职责即监督政府,保障民主程序。但我们认为新闻自由应当是兼具自然权利性质和制度性权利性质的,其制度性权利性质可能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并不能完全涵盖其自然权利性质的一面。同时其作为自然权利性质的一面不应受到过多限制,而作为制度性权利的一面则可能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因而受到一些限制。我们之所以说新闻自由是制度性权利,是因为社会赋予新闻自由对政府的监督责任,其中有了很多的人为因素对其进行架构。

其实“第四部门”之说不过是美国自由主义派三大神话之一,事实上,美国宪法从来没有给新闻界这种地位。其实我们也注意到,斯图亚特法官在使用“第四阶级”(the fourth estate)一词之时,他并不是特别的坚定,因为他是从约翰·亚当斯的一句话——“自由的出版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中读出这种“隐义”(metaphor)的[xix]。

如果说新闻媒体是政府的“制衡”力量,那说意味着新闻媒体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但这样又与“第四权力”的概念相矛盾。因为新闻界不可能既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权),又是政府的“制衡”。四、“第四权力” 和“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未来的建议 总之当好党的喉舌,反映人民的心声,重要的还有要了解新闻是什么?新闻事业是什么?新闻事业是精神武器,不具有强制作用,但是是媒体运用新闻的手段反映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政治性很强。因此如何把握好这把精神武器,如何更好的反映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都需要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的,在此同时要时刻坚持党的本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完善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科学发展新闻事业。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一定能够逐渐的让新闻工作着全面的,及时的向人民传播党和政府观点、动态,也能够及时的,真实的向党和政府反映人民的迫切需要,真正做好党的喉舌,反映人民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也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保障社会的繁荣和谐。

引用:

林子仪:《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15页。

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9页。昝爱宗等著:《第四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制》,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378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91页。另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52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53页。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6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能力、需要、态度、信念等因素。正是人格因素的不同组合及不同表现水平使每个人都表现为不同的个体,每一个个体以此不同的表现而相互区分。例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有的人性格开朗,能与人积极合作、愉快地交流,不断进取完善自我;有的人则孤僻冷淡,对人对事消极对待,萎靡不振等等。那么,人格由何而来呢?

下面以轩轩为例来详细说明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他人格的形成的。

轩轩是个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六岁小男孩;待人热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喜欢和同伴玩耍,爱讲话,一讲就停不下来。反应机灵情绪丰富多变。但是事不遂心则热情锐减,易见异思迁。气质类型偏向于多血质,属于冲动型认知风格。

人格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等的影响。各个影响因素在幼儿人格形成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健全人格的因素很多,现着重从家庭中家长的人格特征、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等方面阐述其对幼儿的人格建构的影响。

首先,在家教诸多因素中父母的人格因素是施教的核心力量,它对幼儿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由于幼儿的模仿性极强,幼儿一生中待人接物、处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向父母学习模仿而来。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幼儿的人格形成。轩轩的父母为人热情诚实、做事认真踏实,往往会融洽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使他形成热情、诚实、友爱、善于交往等人格特征。加上他家三代同堂,人口较多,他同时和几代人交往,习得了与长辈们的相处方式,社会性发展比较好,交往能力强,很讨邻里喜欢。

其次,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人格建构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是父母人格、父母对幼儿的态度以及教育方式的整合体,一般来讲,可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保护型、放任型、民主型和混合型几种。很明显,在所有的家庭教养方式中,民主型是最好的。民主型家庭的父母认为:幼儿不只是属于 1

家庭的,同时更是国家的、社会的一员,将来他总要独立生活,走向社会,从小就应教给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而不是处处事倍恭亲、包办代替。然而,他家的教养方式倾向于保护型,因为生长在主干家庭,他爷爷从小对他宠溺,对他百依百顺,养成了他的任性霸道习性。小时候,有小朋友来家里玩,他会很乐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别人玩,但当小朋友走的时候想把它借回去玩时,他怎么也不会肯让其把玩具带走;然而他去别人家玩,看到喜欢的玩具时,就硬要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否则就哭闹,直到得到为止。

第三、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建构起关键作用。就家庭教育环境而言,既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家庭内部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并不是指家庭的豪华装修,而是整洁有序、健康向上的环境,幼儿应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和活动时间。家庭的精神环境内容很多,它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家风家规、家庭气氛等多方面,对于幼儿的人格发展来说,精神环境更为重要。由于轩轩的爸爸常年不在家,妈妈忙于操持家务,很少注重对其情感意志方面的培养与引导,导致他意志力不强,耐力较弱,遇到比较难完成的任务很容易放弃。比如当他搭积木的时候,刚开始热情高涨,但当搭了一会搭不起来时,就直接放弃转而玩其他的玩具,不能坚持下去。

社会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塑造了每个人的不同人格特征。

在农村,邻里关系密切,邻里间会互相帮忙,有需要的东西也会相互借用,大家和睦相处。同时家长也会经常带着幼儿到邻居串门,经常交流感情。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使其形成活泼开朗热情的性格。每次有客人来家里,他都会跑去冰箱拿东西给客人吃,表现的非常热情。

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旨在使幼儿形成社会所期望的人格素质,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师的师德以其真实内在的自我品质和精神面貌呈现在幼儿面前,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吸引和逐渐渗透、2塑造着幼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教育影响力。它对幼儿人格的定向和引导起积极作用,有利于幼儿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为幼儿提供积极的人格示范和榜样。

有一次,轩轩妈妈因为有事耽搁了接他的时间,很晚才去。到幼儿园时,只剩他一个人了在那里整理杂乱的椅子。尽管看到妈妈很高兴,很想和妈妈立刻回家,但是他还是坚持把椅子摆放好。完成后高高兴兴的和妈妈回家了。回家后,妈妈问:“你为什么要把椅子放好后才和妈妈回家呀?”他说:“我们薇薇老师说过,要把随便乱放的东西回原处。”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对他人格影响颇深。

在学校,老师提问,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起来回答,并且回答的很认真自信,但是答案往往是错的。后来经过了解,其老师经常盲目表扬起来回答的幼儿,不管其回答什么,导致幼儿为了得到表扬,经常对问题不加思索,一听到提问马上举手,随便抛出一答案,常此以往,形成了一种认知习惯,很冲动。综上,家庭是“幼儿性格的生产工厂”,它塑造了幼儿不同的人格特质。家庭教养环境,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环境,它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家庭教养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幼儿人格的建立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幼儿人格形成过程中占据很大比例。因此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幼儿的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学校教育与社会是“幼儿性格的加工工厂”,对幼儿人格起指导定向塑造的作用,引导幼儿人格朝着健康积极向上方向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7

自从1938年战略管理分析的鼻祖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提出战略因素的构想, 认为创造组织的效率、组织与环境相适应和匹配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企业战略才被当作一种理论来研究, 并先后出现了由明茨伯格提出的十大战略管理流派, 出现了如同管理学理论的丛林的情形, 21世纪现今新战略管理理论仍不断涌现。但是, 战略管理理论缺乏一个统一主导的研究范式, 难以在该领域以前的研究结论基础上形成累积, 而如何认识和理解战略管理, 形成一些共识并进一步推动战略管理的发展是当前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 有必要发现和总结战略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生成机制和推动力量, 为预测和推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方向奠定基础。

二、推动力量的假设

(一) 环境变化是推动力量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其演变始终与企业管理的发展密不可分。企业管理经历了从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到战略管理三个阶段的发展。18—19世纪伴随着产业革命, 欧洲产生了以亚当·斯密、斯图亚特等为代表的管理思想, 之后美国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到20世纪初, 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进行了总结, 提出管理的六项基本活动, 迈克尔·波特称其为战略管理的第一种观点。早期的企业管理思想与简单的卖方市场相对应, 不存在大规模的竞争, 其思考的重点在于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 主要针对生产管理活动。

随着生成作坊及厂家越来越多, 产品也逐渐丰富, 进入向买方市场转变时期, 企业考虑问题也由生产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以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 营销、生产等得到平衡发展, 但并不强调竞争, 只是对企业活动的分离和规范, 这个时期里巴纳德将组织理论首次从管理理论和战略中分离出来, 提出组织要与环境匹配, 战略管理已初漏尖角。

由此环境的改变使得战略管理出现, 战略管理不得不独立于企业管理而深入发展, 到现如今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条件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发展起来的, 因此, 提出假设一:环境不断的变化是战略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 企业自身实践调适环境是推动力量

虽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 到现在仅70多年的时间, 但已经历了几次飞跃, 战略理论风起云涌, 还有加速发展趋势, 包括明茨伯格《战略历程》里的十大学派以及近现代新发展的一些流派在内, 各种理论显得些许杂乱无常, 但从中还是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内在的发展规律和顺序。

肖小勇、肖洪广 (2003) 认为这种发展是一种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自我完善过程, 其理论也相应经历了由建立框架到填充框架:设计学派基本观点奠定框架, 计划学派和结构学派提出的追随环境是对“框架”“企业能做方面”的填充, 学习学派、能力学派血承一脉填充了“框架”中有关企业内部能力方面的内容资源与能力学派基于资源观点全面填充了“安德鲁斯框架”。另外, 唐震, 张阳认为身处战略管理实践最前沿的经营大师对战略管理的发展功不可没。由此, 提出假设二:企业自身战略实践调适环境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三) 物竞天择原理是最终推动力量

不可否认, 战略来源于竞争, 而竞争来源于生物学进化论法则。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表明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 物种竞争是为了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源, 并使自身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从而物种具有差异, 弱者强食, 最终保持有限资源条件下生态的动态平衡, 这是一种自然选择过程。夏清华认为企业具有生命特征, 物竞天择同样存在于商业竞争中, 企业为使自己比竞争者更强大, 其结构特征和行为模式会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 自然选择适应竞争环境的战略管理理论继续发挥作用。由此, 提出假设三:物竞天择的竞争法则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推动因素的分析验证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70多年来的发展基本上分为四个时期, 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战略管理思想萌芽期、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的传统战略管理理论成型期、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期和90年代后期至今的动态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期。下面就从这四个阶段的发展环境、自身调适和怎样体现物竞天择三方面来分析和验证假设。

(一) 分析战略管理思想萌芽期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全世界出现了经济危机, 全面的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罗斯福政府从宏观上对经济实施管制, 管理学者们则开始从微观上研究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影响因素。因而, 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 首先提出了战略因素的构想, 把战略因素考虑进影响企业效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这被认为是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的先河。

环境的突然改变, 造成了实践的措手不及, 进而决定了理论研究的需要, 这其中决定性的推动力量就是环境的改变, 企业管理学者同时联系企业实践做出反应行动, 即开始研究其影响企业效率下降的因素之一是战略因素, 就是企业自身实践调适环境, 得出的结果则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开端, 以此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 分析传统战略管理理论成型期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 全球竞争加剧, 消费者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变, 同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使得国内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在这样一个环境渐变条件下, 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同样要结合管理实践开始考虑关于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方向性决策问题。

1962年管理学家钱德勒发表《战略与结构》首次定义战略是“确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 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 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在此基础上, “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相继形成和发展。设计学派的真正动力源于哈佛商学院的综合管理集体[4], 以安德鲁斯为代表, 主张使组织自身条件与所遇到的机会相适应, 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SWOT战略分析, 阐明了战略构造分为制订和实施两大阶段, 其基观点可用图1表示。

几乎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学派是“计划学派”, 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 安索夫相继出版《公司战略》《战略管理》, 研究企业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 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系统提出战略管理模式。

这两个学派提出的观点核心思想基本一致, 把企业本质看作业务组合, 认为战略管理必须通过企业的精心战略规划和设计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战略规划与实施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企业高层负责战略管理。但其隐含的前提是环境是可预测的, 可以通过高层的逻辑分析能力、经验和洞察力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 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 着重于对企业外部现存的、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的考虑, 但忽视了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个不足为接下来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同时, 这两种传统观点一时间成为主流观点, 是因其符合六、七十年代相对稳定的企业经营环境, 这体现物竞天择的本质, 实质上也是企业自身实践调适环境的思想表现。

(三) 早期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竞争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变得更加恶劣, 迫使企业从关注其外部产品市场环境转向关注其内在环境, 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这种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环境的突飞猛进地变化和发展, 也使得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也相应的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层面上, 并深入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特殊源泉。另一方面,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分析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战略研究, 也为战略管理理论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企业自身实践调适环境的结果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战略管理的多学派争鸣的现象, 出现了以波特为代表人物的定位学派、以奈特等为代表的企业家学派、以西蒙等为代表的认识学派、以奎因和彼得·圣吉等为代表的学习学派、以麦克米兰等为代表的权力学派、以艾瑞克·莱恩曼等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坎德瓦拉、明茨伯格为代表的结构学派、以汉默尔、普拉哈德等人为代表的核心能力学派、以柯林斯和蒙哥马利等为代表的战略资源学派。经过大浪淘沙般的物竞天择, 主要战略学派有定位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定位学派太过注重于企业外部环境, 没有突破企业“黑箱”局限, 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都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 对企业内在因素做了深入研究, 突破了企业“黑箱”, 由波特的结构定位观转向了能力观, 从企业外部转向了企业内部。至此, 充分显示了物竞天择的推动作用。

(四) 动态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美国带领全球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加快, 程度加剧, 此时要识别竞争者或预测竞争的形势已比较困难, 适应变化的能力比预测变化更显重要, 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 并找到协助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自然就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方向。环境作用的结果就是使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动态竞争发展。在环境多极化变化的条件下, 企业自身的实践调适结果是出现了很多动态学说,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只提及两类新发展的学说, 同时也是物竞天择原理在此阶段的体现。

1. 企业战略生态理论。

其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应该是包括环境在内, 类似生态系统的相关利益者的共同体结构管理。这与其产生环境有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 技术创新加快, 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使企业逐渐认识到, 如果想要发展得与其他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在此背景下, 通过不断创新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企业战略生态理论应运而生。

2. 合作竞争学说。

进入21世纪, 全球竞争日益激烈, 全球化趋势明显, 风险也越来越大, 许多事情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要么难以办到, 要么所担风险特别大, 如高投入、高风险的R&D。因而, 企业间出现了寻求合作的潮流, 这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管理理论也就应运而生。

(五) 结果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假设一:环境不断的变化是战略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成立。从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 无一不是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 但需要修正的是, 虽然战略管理理论飞速发展归因于环境的飞速变化, 但影响环境飞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可以看到从战略管理出现到每次大的飞跃, 几乎每次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三次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影响着环境, 并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假设二:企业自身战略实践调适环境促进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量, 成立。但应准确修正为企业自身战略实践调适环境的需要对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者根据环境变化所在, 通过研究每一阶段理论存在的缺陷, 不断完善了战略管理理论, 即能应对已变化的新环境的解决办法就藏在之前理论缺陷的修正中, 由此出现了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先关注企业内外环境的匹配, 后注重外部环境、又注重企业内部环境、最后回到同时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匹配”的钟摆现象。因此, 企业自身战略实践调适环境的需要对学术界产生的积极影响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假设三:物竞天择的竞争法则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量, 成立。经过大浪淘沙后, 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战略管理理论扳指可数, 只有被企业应用于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战略管理理论,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之后, 才能成为进一步推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动力。

四、结论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70多年来, 其成长速度之快, 理论发展之多, 这是罕见的, 究其原因, 是什么在推动其发展, 各方观点也并不一样, 但本文分析了战略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环境背景、实践对学术理论提出不断完善的要求后, 认为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影响着环境改变、企业自身战略实践调适环境的需要对学术界产生的积极影响、物竞天择的竞争法则共同推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已有战略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观点, 提出环境变化、企业自身实践调适环境和物竞天择原理三个力量推动其形成和发展的假设, 并通过梳理战略管理理论从出现到现今的理论及其发展阶段, 分析其中主要理论学派的来龙去脉, 并分析三个假设的推动力量怎样对其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最后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文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演变和述评[J].当代经济, 2008, (06) :144-145.

[2]肖小勇, 肖洪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动力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3]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 2002, (04)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8

一、水利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国家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对水利行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安全发展空间,保持社会的稳定,首先要求防洪安全建设。因此,水利建设的初期,多以大型防洪工程建设为主。经济发展过程中,用水需求的增加导致供水紧张,供水设施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的主要要求。在防洪安全、供水问题基本解决后,社会经济会有较快的发展,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水系污染问题突出,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期对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社会经济实力较强时,水系的污染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假期的增多,旅游业迅速发展,它要求水系周边有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此时以水边景观建设为主的水域周边空间管理成为水利工作重点。在社会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人们将不再满足水清、景美,而要求有更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因此,对水系的生态修复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

以上的论述说明,水利建设内容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是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经济现代化的,水利事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也同时实现了现代化。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15000亿美元,人均7000美元;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GDP约5000亿美元,人均4000美元。我们可以用亚洲国家日本作比较,把人均GDP4000美元作为我国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经济指标。那么,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了这一经济指标。所以,谈论我国的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已不是遥远的将来。但是,现代化是有起点而无终点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GDP已达70000亿美元,人均20000美元。相比之下,我们所谈论的现代化标准还只是一个起点标准,或称为“门槛标准”。

二、水利现代化理论指向

水利现代化的理论阐述可以有很多,各地已经出现了各类论说,多的可达百余条。尽管各地条件千差万别,但是最基本的涉及面可以归纳为几个大方面。

1.观念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形成了许多科学的现代化观念,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方向。目前,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的新观念有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必须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2.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水利事业要广泛地应用现代技术,如通讯、监测、分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流域规划、设计、施工等技术,以及大型水利施工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

3.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形成现代化管理体系,实施体制改革,适应当代发展对水利事业的需求,加强管理人员与国内外交流;建立现代化管理法规,依法治水,实现公众参与、公众监督;采用现代化管理。

三、新水利理论的形成

实现我国的水利现代化要有新的水利理论指导,新水利理论应当充分体现现代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理论。我曾把新水利理论称为“大水利”,因为与传统的水利工作比较,现代水利的工作内容要扩大了许多。

传统的水利理论是20世纪初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以改造自然为主、以工程建设为主、理论基础以力学为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水利建设过分干扰了流域的水循环。

新水利理论的形成要在传统水利理论的基础上,引进21世纪的新观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对水系影响较大的因素,重新定位水利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建设目标。

新水利理论的一个重要进步是更加重视流域的概念。传统的水利理论虽然也提出了流域的概念,但是只注意到流域的物理特征,即由降雨和地形决定的产汇流特征,比较多的是研究流域的水文变化规律。而新水利理论除了流域的物理特征之外,还注意研究流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流域的自然特征要从“天—地—生”大系统来考虑流域,即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系统的基本单元,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由流域的天象、地象条件所决定。流域的社会特征是指流域内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流域社会的发展受流域的自然条件制约,而流域的生态系统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流域为单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篇9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设计人与自然形式与内容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设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二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比较分析入手,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总览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从而解决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设计的关系。

人体感知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代设计的主要内容仍是视觉艺术,相对而言,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理论思想首当其冲是美学思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博大精深,其中当然也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特点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思想杂蹂一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学思想。所谓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只是后人的总结和发展。而对于西方设计思想而言,自产业革命后便逐步产生了相对独立的设计体系和完备的设计理论。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并使之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一直是中国设计界关注的问题。正确把握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发展脉络等问题,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的设计形式和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而借鉴西方设计思想与完备的设计理论,并比较其特征的关联性,是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发展脉络

中国的美学思想主要基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其后又受儒、道两家的影响产生了楚骚美学和禅学的美学思想。究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做以简要阐述。

中国的传统美学主要基于先秦的美学思想。而先秦的美学又尤指儒、道。此时的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己经形成。但是,如前所述,这些思想主要倾向于社会学领域,对于美学的研究没有专门系统的著作。但也正是从这些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完备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体系。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孔子的美学主张建立在他的“仁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所谓“仁学”的核心思想是“爱人”。在此基础上,又要求人的审美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准则,即所谓“道”和“德”。“说之不以道,不说也”;“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八情》),都体现了这种观点。在儒家美学思想中,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形式与内涵的关系问题,即“质”和“文”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有文无质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同样的有质无文也是不正确的,而应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这在子贡批驳棘子城“君子质而己矣,何以文为”的思想中可见一斑。

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这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道”的重要概念。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庄,在其著作中把自然与自由的境界视为审美的最高层次。《庄子。缮性》中就提到:“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这正体现了道家的基本美学观。体现在具体的审美标准中,就是把所谓朴素、无为、澹然无极作为审美的至高境界。

其后的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各自在综合、继承和发展了儒、道两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身的美学思想。简言之,楚骚美学以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一支奇葩。其中以屈原为代表的文学上的美学观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禅宗的美学思想兴起于中唐时期。在继承儒、道及楚骚美学思想的同时,其最大贡献即是将美的产生归为“物与心”的统一之中。这在世界美学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

二、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形成过程

所谓西方现代设计思想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生产力空前提高,其巨大生产力使得设计产品的数量和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享用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受众数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以往精致美观的.手工艺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成为相对粗糙、简陋的机器产品。根本矛盾是艺术与技术的不同步产生的矛盾。受众的审美发生混乱和与现实的不协调。以威廉·莫里(WilliamMorris)斯等人为首的进步艺术家领导了新艺术运动,提出了从纯艺术到物质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但这仅仅是现代设计运动的第一步。工艺美术运动并没有真正解决工业化大生产同大众审美之间的矛盾。其后又经历了弗兰克赖特、泽姆佩尔等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德意志制造联盟直至包豪斯设计学校等一系列设计理论与实践活动,但这些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也只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设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现代设计。直至国际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等设计思潮的发展和完善,使现代设计理论逐步完善,加之设计师的设计实践活动,才逐渐形成了今天意义上的现代设计。

三、二者比较分析

首先,二者的产生和发展在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但主要可归纳为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社会形态的变革而产生发展的;西方设计思想的基于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应运而生。中国的美学思想产生之时正值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儒家思想虽产生于春秋时期,但其仍根基于周代的思想理论)。这时,新的社会形态已经产生,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生活仍然存在。这也是产生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礼”文化的基础。这使得人们在肯定了阶级、等级等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而源自西方的现代设计的产生则是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产物。其根基为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从而导致的受众审美倾向的混乱和偏差。其根本目的是使受众的审美与大工业的背景相符合。这是二者产生条件的本质不同。

但是,二者也存在着相同或相通之处。一是二者都是为解决人与自然产生的矛盾而做出的人为的努力。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是为解决原始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产生的血缘关系与奴隶制的建立之间的矛盾;现代设计是为解决过快的生产力发展同大众审美之间的矛盾。二是二者关注的核心内容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就明确提出过“文”与“质”的关系问题,“物”与“心”的关系也是其后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而现代设计的奠基人A}格罗庇乌斯(WalterGropius)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一文也旨在解决艺术(“文”或“形式”)与技术(“质”或“内容”)的关系问题。从这一角度说,无论是现代的设计审美特征的产生还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产生,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上一篇: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下一篇:供应商货款结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