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日的诗句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秋节日的诗句(精选6篇)

中秋节日的诗句 篇1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8、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9、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湮《洞仙歌·中秋》

10、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中秋月·凉霄烟霭外》

11、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2、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3、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4、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湮《洞仙歌·中秋》

1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6、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7、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8、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9、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2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21、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22、问深宫,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3、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白居易《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

2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5、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6、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8、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2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30、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31、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2、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3、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

3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35、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6、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7、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8、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0、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2、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丘《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4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4、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5、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6、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48、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9、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50、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1、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53、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54、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中秋旅思》

55、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56、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7、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湮《洞仙歌·中秋》

5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9、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60、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61、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2、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6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中秋节日的诗句 篇2

1934年, 鲁迅在致青年木刻家陈烟桥的一封信中, 曾经这样提到, “现在的文学也一样, 有地方色彩的, 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 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后来, 这句话被收录到《鲁迅全集》第12卷, 后人将这句话演绎为“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的确如此, 在璀璨的历史天穹中, 中华民族强有力的脉动催生出耀眼的光芒, 先辈们一路披荆斩棘, 得以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贵文化遗产延续至今。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 中国传统节日亦承载着民俗和历史的诸多内容。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原始社会时“山中无历日, 寒暑不知年”, 人们眼中的世界复杂严峻, 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先崇拜等都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岁时节日的形成是各种复杂文化因素互动的结果, 长期稳定的农耕经济结构与家族组织积淀出岁时节日文化, 使岁时节日得以发挥其功能。”[1]在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发展过程中, 节日渗入了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 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与人生通过仪式类似, 节日是人们的社会时间的通过仪式, 是民俗传统在时间上周期性出现”, “传统节日不断地重温家庭与社会的文化历史, 中国人的伦理感与历史感因此也显得浓厚与突出。”[2]从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到火树银花的除夕之夜, 传统节日不仅适应了大众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 而且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中华民俗需要持续焕发出当代活力。

二、以春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从“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到“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文人墨客们为传统节日谱写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使中国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 春节。

如《汉书》所言“正月朔岁首立春, 四时之始”, 以年终岁首为时间基础的春节, 悠久而活态, 被视为研究中华民族品格和历史的活化石。《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 以辟山臊恶鬼。”[3]元者, 首也, 开始之意。在这里, 农历的正月初一, 即大年初一, 亦称“元日”、“元旦”, 而“三元”意即这一天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中国地大物博, 虽说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但全国各地在过春节时, 除了细节有异, 却基本相同, 主要都是除旧布新, 感恩追始。”[4]在这个新旧交替、欢乐祥和的节日里, 人们无论是拜年、办年货、放爆竹, 还是熬年守岁、送压岁钱、吃饺子或年糕, 抑或是贴春联和福字、以及贴门神和窗花……, 所有要进行的节俗活动均寄寓了美好的愿望。

因为新岁开端, 人们希冀吉祥和瑞的气氛:在“团圆”的基调下欢聚酣饮, 在“五谷丰登”、“五福捧寿”窗花所映衬的喜色喜气中观看春晚, 一家老小共同品尝取“相聚”、“更岁交子”之意的饺子或象征新年“甜蜜蜜”、“步步高”的年糕, 是普罗大众对于春节最完美过法的集体认知。

千百年来, 大多数华夏子孙持久不变的就是希望过一个充满温馨、阖家团圆的中国年。“春节这一集各种民间习俗、信仰、礼仪、文学、艺术之大成的节日, 名为过年, 实际却是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全民性的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品行记忆的一种强化与普及。”[5]可以说, 春节负载着最为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 其背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

在如此沉浸着融融春意的节日中, 春节通过过年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对民族群体发出内聚的号召力, 从而产生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凝聚力, 让更多的人们产生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

(二) 中秋节。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 农历八月十五日, 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 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 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 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 故中秋又称为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据传中秋节的来历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 秋夕月。朝日以朝, 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周礼》有:‘中春, 昼击土鼓, 吹豳诗以逆暑;中秋, 夜迎寒, 亦如之。’此为‘中秋’起源最早之说。”[4]

从祭月敬月到赏月玩月, 从庆祝秋季丰收到合家团圆, 从以吃月饼、赏桂花为代表的节俗活动到斑驳陆离的美丽传说, 中秋节的每一方面似乎都与月亮有关。在中国, 月亮历来是人们寄托美好希望的象征, 月中蟾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传说勾起人们对于月宫世界的丰富想象。中国古代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 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 林黛玉曾经在《红楼梦》第九回对贾宝玉笑言:“这一去, 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 以此来比喻科场得意, 亦反映了古代人对月亮的美好向往。明代陶宗仪的《西湖游览志余》提到, “八月十五日谓中秋节, 民间以月饼相遗, 取团圆之意。”[5]“团圆”二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价值观, “花好, 月圆, 人长寿”是中秋节亘古不变的节日主题, 每个华夏子孙此时都会想念亲人, 祈求团圆有时。

在春节和中秋节中, “团圆”的主题同时以浓重的形态有所体现, 可见, 这种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节日心理, 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它潜藏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底蕴深处, 并且根深蒂固、流传甚广, 成为中国民俗中极富有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 更是生发和集结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的巨大价值体现。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与人文精神

纵观中国传统节日, 无论是在植物符号方面、礼品食物符号方面, 还是居室装饰和衣物配饰符号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丰富的内涵凸显出其自身的社会功能。“一是缅怀先人, 借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二是节日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 是中国古代烹调技术的集中表现。三是通过节日活动可以防病去灾。四是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如踩高跷、耍龙灯、划龙船等, 其初衷虽是为了悦神, 但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 对于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6]毋庸置疑, 这些传统节日都各自在适当的时间、适宜的场合, 运用节日中的各项活动, 来适时地调节和协调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也就是协调着“天、地、人三才”的关系, 以期达到人人和谐的社会与“天人合一”的境界。宋代著名哲学家程颢亦有诗句“四时佳兴与人同”, 就意在说明岁时习俗的生命力在于“天人合一”。

的确, 在这些文化事象中, 传统节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民族的符号象征, 体现出祖先崇拜的人文倾向、以及天人合一的万物圆融的文化特质。“一种以情义为中心、以家庭伦理关系为基础的感性文化”, “以人为本、观感化物、中道和谐和天人合一”[7]为底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得以一一印证。

四、作为传承与保护的节俗文化进行推广

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 如何以传承与保护的形式促使节俗文化在当代的推广, 维系并建构中国传统的当代传承, 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生态的传承与保护、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当下, 以圣诞节为代表的舶来节日冲击着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中国传统节日, 一方面, 中国青年一代盲目追求着外来文化, 另一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的关注度日渐式微, 传统民族价值认同体系日趋淡化。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民族传统节日几乎沦落为“文物”, 是亟待抢救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历史的文化陈迹, 节日规定着一个人的文化身份, 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传统节日具有重人伦、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的特点, 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和礼俗, 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可以说, 中国节就是‘中国结’的表现。而作为文化象征的中国传统节日, 我以为它还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这就是追寻家族和族群的共处与和谐, 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处与和谐。”[8]

在一定程度上,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大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 人们借助这个契机调整休息身心, 通过参与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得到愉悦和满足;而且也是大众情感的重要寄托点, 它为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礼尚往来以及凭吊先人提供了依托;更重要的是, 在传统节日中, 大众和自己的民族历史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 它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

可见, 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 依据时代的诉求而改变节日文化活动的模式, 使传统节日中的现实价值凸显出来;同时, 强调与提倡民族节日中礼仪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文化事象, 汲取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大众的文化心理, 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进行当代传承时可以为之推广的维度。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 凝聚民族性格、民族精神, 建构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价值体系, 至关重要。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背景下, 立此存照丰富悠远的民俗传统,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随时代的诉求推广中国传统节日的节俗文化, 使优秀传统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于当代人而言, 任重而道远。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智慧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节日仪式中的文化元素及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如何随时代诉求而持续传承, 对于中华民族集体价值体系的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追溯民族节日的意义, 以春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特质与人文精神、作为传承与保护的节俗文化推广四方面, 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当代传承。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当代传承,节日习俗

参考文献

[1]常建华.古代社会生活图记: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2]杨琳.节日中国:重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3]聂鑫森.走进中国老节日[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

[4]盖国梁.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庆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5]郑一民, 武哗卿.春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

[6]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7]季鸿崑.岁时佳节古今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

描写节日的诗句 篇3

2 、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4 、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5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6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8 、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9、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1 0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 1、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1 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1 3、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 4、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 5、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 6、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 7、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 8、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1 9、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 0、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2 1、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 2、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 3、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2 4、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 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节日民族的诗句 篇4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寒食》

1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清明》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抛梭振镊动明,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21、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2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0、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31、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2、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5、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7、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38、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5、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51、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52、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53、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54、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55、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56、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57、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8、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9、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60、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61、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2、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6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64、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65、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6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6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9、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70、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I女。——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71、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72、柳餮汤嫜┎尾睿犬吠柴荆,燕语茅茨。——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73、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74、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75、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76、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77、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78、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9、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80、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节日思念亲人的诗句 篇5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此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在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此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著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此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此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词人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了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是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词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轼的词作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描写节日气氛的诗句 篇6

2、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6、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7、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8、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9、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0、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2、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1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4、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7、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18、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9、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0、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1、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2、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24、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25、行云去后遥山暝。——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6、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7、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28、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30、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3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2、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3、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34、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6、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37、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38、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9、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40、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41、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3、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44、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45、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46、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7、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8、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9、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5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1、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2、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53、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54、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55、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6、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57、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8、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59、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60、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1、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62、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3、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64、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5、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66、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67、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68、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6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70、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7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72、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上一篇:学校年度科研工作计划下一篇:阿房宫赋学案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