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精选9篇)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展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剧烈。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加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越来越恶劣。如何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生态 环境保护 思考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城市的面积也在逐渐增大。城市的增长以及工业的进步对于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恶劣的环境不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每年世界上都会有城市的居民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而换上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城市生态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当务之急。

1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以及世界人类居住聚集地,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全靠城市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困扰着人类的矛盾。自然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物质来源,但是在人类进行工业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城市的建造以及交通道路的铺设对于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干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开始对城市的生态产生严重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城市的物质资源消耗量增大,逐渐造成资源匮乏的现象。而人口的增加又造成了交通的拥堵,越来越多的汽车的投入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增大,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不仅城市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制约,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因此,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应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的发展,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生态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支撑,城市也就谈不上发展,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城市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样的高度,两者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营造一个优美、清洁、宜居的城市环境,使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与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我国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以加速状态持续增长着,而人口的增长也在三十年时间里增长了几亿人。城市的发展正在随着工业的发展而稳步向前,而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消耗无法满足城市的需求,城市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城市的环境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

2.1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我国城市目前空气污染严重,最近几年出现的雾霾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出行都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灰尘、二氧化硫等由煤炭燃烧造成的烟尘污染以及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北方城市在冬季进行供暖时会燃烧大量的煤,产生的煤烟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投入城市交通中的汽车在逐年增长,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南方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在汽车尾气污染上的问题尤为严重,甚至产生了类似光化学烟雾的现象。城市中居住的人们在这样恶劣的空气环境之下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空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烃类等有害化学物质会使吸入的人罹患癌症的概率增加,据统计,广州人口肺癌死亡率在二十年内增长了近四倍,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另外,空气污染引起的酸雨现象也对土壤以及农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成为城市生态问题的罪魁祸首。

2.2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城市工业污水的排放对于城市水源的污染极其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380亿吨工业废水中,城市工业排放量占其中的4/5,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城市周边的江河湖海中,导致城市周边水源几乎全部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严重超标还会对水系中的生态造成破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中鱼虾等生物无法生存,全部死亡。地表水的污染恶化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根据调查,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水源的严重污染会使城市在饮水以及生产用水上发生危机,如果不能加强治理,还会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是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又一大问题。

2.3城市废弃垃圾污染

我国很多城市中都有着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露天堆放的现象,垃圾处理的不及时会导致二次污染。乱堆乱放的垃圾还会影响城市的市容,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我国目前在垃圾处理方面缺乏先进的技术,不能将垃圾高效地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堆放不但会影响美

观,还会产生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病菌污染等。露天垃圾堆放所占用的土地对于城市的土地利用率也造成了影响。城市垃圾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3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对自然环境以及人口特点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保证城市的美观与交通的便捷。因此,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要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城市分为几个功能区,将居住区、工业区以及经济区等进行分区建设,保证各个功能区之间互不干扰而又相辅相成,将城市构建成一个有条理功能分明的有机体。合理的城市布局可以减轻城市环境的压力,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现状来确定城市的布局,对工业区的规划与建设要重点加强,控制工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人口的增长速度,减轻城市的压力。

3.2加强对城市污染的治理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政府应该对城市中的污染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对环境的破坏及污染进行提前预防,从而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中的工业集中于人口集中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要对城市的工厂进行重点治理,控制工厂的污染物排放量,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污染破坏环境的企业进行经济上的处罚与对负责人的责任进行追究,加大整治力度,从而提高污染治理效果。

3.3合理开发资源提高利用率

城市工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之下,目前我国的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利用率较低,工业废弃物产生的量较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工业技术,力图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对工业废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还要对新能源技术进行重点开发,减少城市煤炭的使用量。要大力发展节能设备,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3.4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

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大可以对城市的污染进行治理。加大城市绿化工作的力度,可以优化城市的空气,减少空气污染。绿地面积的增加还可以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可以提高城市的亲和力以及环境友好度,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总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以自然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将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要加强城市的绿化,并对污染环境的工厂进行治理,从多方面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营造

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使城市与自然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2

1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是国家的中心城市, 是承担多项荣誉的宝地, 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的交流中心, 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不仅仅是在中国, 在海外也享有盛誉, 且由于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 北京的海外知名度在不断提升, 其城市发展备受关注。如今, 北京人头攒动, 很多人都纷纷涌向北京, 导致北京的环境逐渐恶化, 尤其是2014 ~ 2015 年的雾霾现象更为严重。针对此问题, 应加强北京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根据当前北京的实际发展情况, 制定有效的规划书。构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北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在2014 年的全球国际40 大国际城市中, 北京排到倒数第二, 仅仅高于莫斯科[2]。由此可见, 加强对北京市的园林规划与建设工作的迫在眉睫。发展现代化的北京, 不应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 其会危害城市市民的健康状况, 强化生态园林建设是核心工作之一。

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需遵循的原则

2.1 整体性

新时期, 加强生态园林建设, 应保证生态开发与建设的规范性、整体性和统一性[3], 要协调好北京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要具备高度的环保意识, 优化园林景观设计, 提升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一体化。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园林规划, 整体性原则是必备的, 城市街道、景观、居民区等的设计, 应从整体的角度着手, 保证北京市的形象与生态园林设计的气质相投, 在具体的首都形象下合理的进行规划与设计工作, 坚持整体性的设计理念, 可使得城市形象跃然纸上。

2.2 人性化

生态园林的规划与建设, 要充分从市民的角度予以考虑, 提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在进行相关园林景观要素选择与设计时, 要充分彰显园林设计的思想, 如植物的选择、人行道的设计等等。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 应尽量选择吸尘效果佳、降噪能力强、树冠大的行道树, 在草坪中安排一定的小路、设计假山式的石凳等等, 优化生态园林设计风格, 能为日常生活中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

2.3 可持续性

生态园林的规划与建设, 应充分遵循现代生态文明型社会的思想, 打造节约型、绿色性、生态性、可持续性的社会, 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4]。此外, 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 应保证树种选择的规范性, 禁止出现树种浪费的情况, 由于北京日常出行的人口较多, 应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空间, 提高资源使用率, 优化园林绿化材料配置, 节约能源, 营造健康、和谐、绿色、生态的都市生活。

3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的优化策略

3.1 优化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通常情况下, 在北京平时的园林规划与建设过程中, 由于植物苗木选择不规范, 导致苗木的成活率不高, 甚至一些园艺工人认为北京市应选择更具特色或昂贵的树种, 会额外增加很多支出, 园林植物的观赏性降低。植物配置工作的开展, 应注重乡土植物的选择, 其价格低, 且植物的成活率较高, 要严格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与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树木, 如落叶乔木、银杏、垂柳等等。在植物配置过程中, 为了增强植物配置的灵活性, 应将孤植、丛植、群植等等应用其中, 选择多种乡土类植物相互融合的方式, 其中以乔木、灌木、各类花草等为主, 以此来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魅力。

3.2 加强城市小区的绿色建设

居民小区是市民的活动范围, 为了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对小区进行绿色规划是必然的。但是, 作为首都, 北京市的居民区应保证绿化的统一性, 做到井然有序, 规划保持足够的合理性。在小区周围的小绿化带区域, 可以选择观赏性芳香类植物作为主打类绿化植物, 其具有浓郁的芳香气息, 外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同时该类植物还具备很强的药用价值, 可以在小区内建立专属的养生区, 并设置玻璃花室, 供小区居民休憩、聊天。不同的芳香类植物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如米兰的香味具有抗癌功能, 香叶天竺葵具有镇静的作用, 能对人的睡眠起到改善的效果;桂花所散发的香气能起到抗菌、消炎、止咳等作用。运用观赏性芳香类植物作为小区绿化的重要元素, 是人性化的充分体现, 同时也起到了绿化的效果。

3.3 完善对大树的选择与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 大树是必不可少的, 其在城市绿化中的价值体现是无法代替的。为了保证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规范性, 在选择行道树时, 应选择树冠大、圆润、树干健壮、枝繁叶茂的大树, 能够起到很好的绿化与降噪的效果。由于需用到生态园林建设之中, 对树种的生长期要求较长, 尽量选择四季常青的树木, 做好各类树种的有效搭配, 树种生长期越长, 其绿化的时间就相对较长, 能让北京始终处于园林景观绿化的状态, 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才能持久发挥。同时, 大树的移植工作很是关键, 尽量选择乡土树种, 避免选择外来树种, 既方便运输, 也可提升成活率, 降低成本。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作, 其关乎着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小区绿化、树木栽植、园林景观施工、街道设计等等多项内容, 其会对整个北京市的园林绿化构成影响。北京市若想打造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 应加强生态景观建设, 注重景观设计的全面性与规范化, 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态性的原则, 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扬.建设国家园林城市走生态园林之路[J].林业调查规划, 2006, (2) :132-134.

[2]孔祥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 2006, (3) :62-65.

[3]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 2003, (1) :63-66.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达斡尔族;文化生态;政府主体;文化引领

在国内外文化生态研究与保护热潮推动下,嫩江沿岸的主要城市齐齐哈尔市近年来积极响应号召,在保护本市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引领社会各界为普及大众文化,打造精品文化,构建和谐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内其他一些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还不容盲目乐观,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全力推進嫩江流域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才能与文化强市、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相契合。

结合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现状及现实,我们认为在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中,要着重从政府的主体作用体现、高校的文化引领、博物馆功能作用发挥,新闻媒体传播、法律法规的制定、旅游文化的开发、非物质文化品牌的打造等方面开展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1 发挥政府的主体保护作用,推进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

为加强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齐齐哈尔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成为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利用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制订政策、宣传推广等方式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依法实施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彰显政府主体保护作用,首先,应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转化工作着手,在进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之前,全市各级主体保护部门、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及民间组织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特征、保护的本质和原则、保护参与主体、保护的方式,开发的途径等理论问题深入解读,不然理论上失之毫厘,行为上就有可能差之千里。

要结合齐齐哈尔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发掘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的价值和特色,开展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通过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整合齐齐哈尔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科研力量,加强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方面的理论研讨。通过举办研讨会、推介会、座谈会、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会议研讨,以及宣传、展示、交流、调研等活动,拓展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理论研究的范畴和领域,推进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从概念、内涵、到途径、方法的研究水平。整合齐齐哈尔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力量,依托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研究会和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或齐齐哈尔市历史学会等学会组织,结合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现状,深入开展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调研、普查、研究、整理、保护和宣传等工作。

其次,在加强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建设、专业人才引进,工作骨干培训、组织机构设置的同时,加大对达斡尔族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从设立专项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寻求国家、省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等方面;从深入做好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工作,加快制定完备的名录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建设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编撰《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等方面,以及重点从推进达斡尔族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方面开展工作,从非遗保护的基础培育、氛围营造,观念转变上下功夫,才能适时、实效的参与保护。

2 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推进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传承和研究

齐齐哈尔各高等院校在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能起到文化引领作用,在这个新课题上应该当仁不让,担起保护达斡尔族文化遗产,弘扬、传承齐齐哈尔地域文化的时代重任。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保护现状是紧迫的,而齐齐哈尔各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积极参与到达斡尔文化生态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能够发挥大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

为推进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不可低估,齐齐哈尔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大力加强大学生的达斡尔文化生态、文化遗产教育,把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引入课堂,利用高校的人文教育优势,把达斡尔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大学的校园文化、专业建设、学科体系、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文化活动、学术会议讲座、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弘扬达斡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推进校地合作进程,发挥高校区域文化引领功能,创新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的途径。

3 发挥博物馆的珍藏展示作用,扩大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推介

齐齐哈尔拥有多家博物馆,馆藏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无论是从馆藏能力、运行机构、硬件条件,还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经费条件、机构功能、社会影响等角度来说,齐齐哈尔各博物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优于社会其他的团体和机构。博物馆无论从内部条件和外在条件方面来说,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这一历史的新课题。

齐齐哈尔各地博物馆的收藏多来自本地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而各地博物馆可选择本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发挥在地区文化中的引领作用和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采取多种形式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调整功能定位,拓宽展览主题,开展普查工作,运用影音技术,丰富展览形式,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专题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加强理论研究,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把博物馆的征集、收藏、展示和教育纳入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切实发挥博物馆的情感熏陶、道德教化的功能,通过展览等形式开展对公众的教育,唤起社会和民众对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这一宝贵资源的关注。使博物馆成为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基地,艺术交流和宣传推介中心,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模和层次,并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发挥媒体的传播推介作用,营造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的氛围和风气

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保护方兴未艾,备受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有动态展示、宣传推介和引导教育的功能。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展新闻媒体推介功能,利用好新闻媒体的各种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能够有效推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生态的概念及其保护在中国刚刚兴起了十几年,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保护与传承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监督在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新闻媒体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通过新闻报道,对国内外文化生态保护领域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及时的报道,澄清非遗保护中的错误取向,纠正方向,警醒世人,指明道路。从而借鉴经验、移植政策、拓宽渠道,促进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沿着健康、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

齐齐哈尔的新闻媒体立足于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的舆论监督和宣传推介作用,强化宣传报道、参与相关活动、开设专题版块、进行影像记录、运用网络传媒等,培育农村达斡尔族居民的文化自觉,使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样既能扩大齐齐哈尔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又增强了社会民众对达斡尔族居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民众主动参与、自觉保护文化生态的良好局面。

5 借鉴国内外的文化保护经验,打造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发展品牌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在城市文化趋同,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各城市的特色日益模糊的背景下追寻齐齐哈尔城市文明的“根”,重视达斡尔族文化生态在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中的作用,打造齐齐哈尔自己特有的文化品牌,就显得异常重要。

在达斡尔族文化生态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发展关系的处理上,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既不能因为传承保护而排斥文化产业发展,也不能因为发展文化产业而破坏、削弱达斡尔族文化的本真性保护,如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是当前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齐齐哈尔拥有丰富的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商品开发、市场开发相对滞后,由于未能有效把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没有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而面临濒危的处境,对有些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政府经济方面的扶持是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强化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造血功能,市场生存能力,实现其自力更生,稳步发展传承,通过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發展文化产业是一条主要的思路,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其影响力,对齐齐哈尔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开发。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旅游产品的深层开发,还是旅游项目的创新,都需要从齐齐哈尔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中寻求支撑。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4

对门源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杨生珍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

摘 要: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具有特殊的作用。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森林植被、建设绿色文明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门源县 生态环境 保护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具有特殊的作用。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森林植被、建设绿色文明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目前门源县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形势堪忧。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为此,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控制水土流失,铸造门源山川绿色屏障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奋斗的目标。

一、门源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环境建设,将极大的改善门源县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温家宝总理指出:“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是最长期的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门源县生态环境脆弱,一些地区由于长期过渡开垦、越载放牧,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施林业生态环境的工程,将有力地推动当地森林资源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善,有效抑制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生态环境建设将极大地推动门源县再造秀美山川的步伐

良好的植被,优美的环境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标志。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河湟谷地和河西走廊两大地理板块中间抬升隆起的祁连山中,地形具有高耸多山的特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构成了祁连山与达坂山东西长、南北短河谷相间的门源盆地。森林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呈现缺林少绿的状态,起不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工作结合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城镇绿化、美化工作,完成了城郊防护林带5.7万亩,街道绿化1200亩。特别是门源县的城镇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共绿地已成规模。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走“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

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路子,使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控制在计划指标内,环境保护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再造门源秀美山川,彻底改善我县形象,是我县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3.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农民增收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仅可以加快城乡绿化、美化进程,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而且将有效地拉动内在需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是一项名副其实的惠民、富民、德政工程。这不仅是关系子孙后代、千秋伟业、民族存续、国家振兴的根本大计,而且是改善全县生态环境的重大措施,有利于全县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速效良策。

二、门源县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门源县总面积690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0.95%。境内山地面积83.1%,盆地面积16.9%,耕地面积50余万亩,可利用草场626万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3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84万亩,有林业中天然林面积19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1%,总蓄积量167立方米,森林公布极不均匀,林地总面积中95.1%为疏林地,65%为灌木丛林地。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部珠固、仙米、克图等地,该地区林地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97%,列为全国500强之中的仙米林区是全省最大的林区,也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水源涵养林区之一。

门源山多坡陡,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稀少,土壤持水力差,沙化现象严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门源县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

1.水土流失严重

据调查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300平方公里,浅山地区1430平方公里,脑山地区583平方公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为地滥垦荒地,破坏了表土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二是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和降水量的不均衡,导致发生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其危害造成泥沙淹没农田林地,阻断交通,坡耕地土层减少,涵蓄水能力下降,抗旱能力削弱,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少;三是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祁连山积雪融化趁直线上升趋势,水干草枯,原本脆弱的山体植被大面积遭受风蚀雨刷,消退现象严重,山体大面积裸露。

2.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过去由于大多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对森林植被的作用认识不清,过度放牧,乱砍烧柴,乱挖草皮,无序开荒,致使对水源涵养起着重要作用的植被遭到破坏,林木密度渐渐稀疏,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涵养作用减弱,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衰退,并产生一系列的具有威胁性、灾难性的环境变化,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如:素有“黄金小道”之美誉黄河二极支流浩门河横贯门源全境,干甜的河水曾以无私的胸怀养育滋润着两岸的群众,但六、七十年代由于人为的破伐垦荒,浩门河两岸密集的黑刺灌木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2万余亩灌木丛被毁后致使河水

频繁改动、河床肆意移动,几年间淹没农田近万亩,现今一遇到强暴雨,河水似脱缰之野马、横扫四不仅给两岸数百户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对我县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和破坏。

3.自然灾害频繁

门源县自一九九六年以来连续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如一九九七年、九八年的雪灾,二00一年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二00六年、二00七年发生了严重的冰雹灾害;二00八年发生了持续时间较长的旱灾,频繁的自然灾害始终威协着我县农业、林业和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4.经济迅速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门源县人均耕地、林业、草地等资源相对匮乏。目前,全县人均耕地不足2.5亩,有些乡镇甚至人均不足1亩。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这些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需求越来越多,农、林、牧矛盾急剧突出,进而引发了大量的垦荒种田,破坏植被以及超载放牧等现象,造成森林资源的质量下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监控坚控力度不到位,社会各方一哄而上掠夺性的开发矿产资源,无序的采金、采煤等乱开滥挖使本来就脆弱单薄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5.认识不到位

部分群众对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对生态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清,看得不远,对生态环境恶化,河流干枯的状况熟视无睹,措施不力。特别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认识浅薄模糊,在思想上、行动上生产了松懈厌战情绪,造成全县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减慢。

三、加快门源县生态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我县认真总结产业结构发展经验教训,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立足门源的县情,重新确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落实生态立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来抓,围绕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机构,着力培育农、林、牧、水电、旅游特色经济体系,不断开创门源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1.“保”字为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1普及法律,提高法制意识。结合普法工作,在全县上下广泛深入地宣传了《水土保护法》、《草原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规,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保

护母亲河,保护绿色家园”的主题教育,赢得了全社会的响应和支持,增强了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1.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近年来,我县专门设立了草原监理站、水政监察大队,强化了森林警察队伍,在原有两个林业派出所的基础上,新增宁缠、一棵树两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门源县森林公安分局和门源县环境监察大队,提高执法水平,调整了林政执法队伍,各乡镇相继成立了水管所、护林、护草防火指挥部,并对执法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成了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并且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1.3加大监督力度,依法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近年来,人大、政协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把全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为工作重点,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有力地推进了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

1.4自1998年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的采伐,林场由“采、保”并举转轨为“保、建”并重,争取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项目、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仙米林区已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持了建国以来无森林火灾的记录,加大水源涵养功能,森林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

对于草原保护,主要从恢复生态平衡的起点出发,抓好了封山育林、封滩育草和草原“三化”治理工作,加大了地面地下鼠害灭治力度。坚决杜绝乱挖乱开、毁灭采药的行为和非法开垦草原,肆意破坏生态平衡的作法。积极实行退耕还草,种植了多年生优质牧草,使现有的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利用。全面禁止了毁草开荒,及时查处了毁草开垦案件,对草原上滥挖药材现象采取群防群治和草原监理、公安部门依法处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制止了草原、植被的人为破坏。

2.“建”字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1林业建设: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纽带;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繁衍和生长的摇篮。重点是一、二、三、四期生态建设工程,每年春季和秋季组织全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完成人工造林面积4.3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9.4万亩。

2000年门源县争取到了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县。在近十年的实施中,“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特别是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10-20%提高到30-40%,最高地带可达60-80%左右,遏制了土地沙化的继续蔓延。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34.9万亩;荒山造林种草(封育)16.46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人工造林730亩、非播造林面积3.2万亩,封山育林面积2300亩,大规模的义务植树完成1200万株以上,完成草原围栏封育补播2.4万亩、改良草地47.5万亩、灭鼠38万亩,建成围栏草地275.2万亩,有效地保护了草地资源。尤其使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目前以超过27.1%,收到了良好的生态资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中部浅山和河谷地区,这里应以封山育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坚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这是门源的重要产粮地,也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农业生产要从高单位面积产量为目的,摒弃广种薄收的陋习,把适宜退耕的山坡耕地坚决退下来,大力营造水土保护林,积极开展“四旁”植树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强力推动“造林、造林、再造林”、“种草、种草、再种草”的生态建设政策措施。以大坂山、祁连山两大山系穿衣披绿为重点,对南北两山间的沟谷与坡耕地分步进行综合治理,发动全县力量,积极营造和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快绿化速度,提高绿化防护水平,真正形成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带、片、网、栏相结合的绿化体系,把门源盆地建设成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以浩门、青石嘴、东川镇为核心,积极实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工程,营建城镇防护林,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3.“管”字为重点,加强造林种草的管护工作

门源县认真总结以往重栽轻管“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种草不见绿”的历史教训,从施工设计到种植保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加大了管护力度。同时县政府与主管部门、各乡镇植树单位签定了年度林业生产各项指标责任书,在三年内从整地、种植、浇水、补栽全部由种植单位负责,种苗的选择、调运、技术指导和管护工作由林业部门负责,从而做到了分工精细,责任明确。为了实现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分步治理的目的,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管理工作,近年来的成片造林全部进行了网围栏管护,建起了永久性的守护房。雇佣专门的护林员长年守护,解决以往存在的管护难的问题,这样不仅加快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而且提高了我县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封闭造林造成的林牧矛盾,从调整结构入手,加大了饲草料的种植面积,推行了舍饲为主的牛羊育肥工程,林牧矛盾不但得到了合理的解决,而且在农区畜牧业发展中创出了一条新路。

生态环境建设是整治国土、改造山河的千秋伟业,是造福子孙后代,改善生态环境和质量的战略性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把生态建设同农牧业增长、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结合起来,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形成齐抓共管的生态建设合力,加大林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集中精力解决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搞好科技支撑工作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内在动力,以便形成生态建设的合力,推动门源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5

关于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大家更多的还是基于IBM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由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利益驱动,因此,IBM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侧重于自身优势的技术方案和应用系统层面。

如果我们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必须要找准定位,全面理解和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宁波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认识智慧城市,把它定位为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六个能力”上,即“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不仅是物联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宁波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位抓住了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合适的。宁波市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今年初,宁波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并引起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创造宁波新一轮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当前宁波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3000美元大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意味着已跨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也提出了宁波如何以崭新的城市内涵迎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课题。这是一轮更高起点的竞争,需要果敢应对发展与资源、环境与生态、民生与经济等现实矛盾。宁波市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高起点谋划,运用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新趋势,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谋求运用“智慧”杠杆,积极抢占新的先发优势,确保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这包含着宁波的远大卓识,战略眼光和非凡勇气。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宁波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十分巨大,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城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需要用智慧的技术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宁波着眼于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产业、推引智慧管理、提升智慧人群、提高城市智商,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的宜居质量的目的,破解城市发展难点。这是一个高立意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对宁波市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今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拥有国际级的现代化港口和临港经济群,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体系中应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是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和增长极,其临港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国际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倍增运作。

“智慧城市”将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创新特征的重要标志。宁波市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曾获评“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和“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示范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应用基础。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取得了信息化宣传展示和项目合作的重大成果,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汇集全球智慧、建设智慧宁波带来了难得契机。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应始终坚持体现宁波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相关重大战略和政策。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与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相一致。尤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从而,从全局上把握好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体现宁波特色。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独特个性,能够支持该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发挥城市特色的承载体。要着力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型、先导型产业,产用互动,以用促产,以产推用,打造新一轮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宁波优势,强化“智慧港口”的建设,重点推进港口物流产业链和智慧贸易产业链的发展,创新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服务外包服务模式,促进宁波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智慧系统建设应优先实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会安保等重大民生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意志,要融入宁波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宁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在认真研究,宁波应该抓住时机,用创新的理念,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功能再造,研究制订高起点的、具体的、实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健的组织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并且受体制和机制方面问题的制约,推进难度大,因此,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更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

导部门和一系列支持系统。主导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与协调作用,整合和集中智慧城市各参与主体的力量,同时还要推动智慧城市研究机构、专家咨询系统和知识支撑体系的建立,加强和深化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充分挖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努力形成“顶层管设计、中层管协调、底层管落实”的工作机制。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6

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下简称“IT”)作为银行可持续的竞争力,伴随着银行业成长和发展,几乎与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融为一体。

中国现有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银行机构,可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等。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监管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该采用怎样的IT战略去满足业务战略的需要?IT管理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通过IT技术来有效引领企业业务创新与发展?这些问题一直备受我们管理层和很多同行业管理者的关注和思索。

一、银行业IT管理现状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子化货币的产生,互联网的普及,银行业越来越多地依赖IT技术谋求发展,跨行业、跨地域、高度精确和具有前瞻性的数据分析和大规模的计算机后台处理也是大势所趋。银行业IT管理现状可以概括为4点。

(一)银行业IT战略规划备受冲击。近年来,非金融服务企业开发打造的支付宝、财付通等金融网络平台的上线,以及所推出的余额宝、理财通、零钱宝等理财产品,对银行业IT战略规划影响之大已超过预期,甚至将主导着银行业业务支付手段和理财产品设计的发展与变革。

(二)银行业IT人才管理参差不齐。随着金融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高层次、国际化的现代金融IT人才

—1—

必须能有效利用高技术手段,为金融业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空间。由于大型银行机构和各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存在较大差距,他们在引进IT人才、IT人才管理、科研部门规模也存在较大差距,这都直接影响着各自数据系统的更新和维护,以及新的服务方式开辟。

(三)银行业IT服务管理目标不一。企业的IT服务管理分为资源整合、服务整合、业务流程整合三个阶段。我国银行业在进行数据大集中后,IT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日趋复杂,成立了专业运维IT系统的数据中心、运行中心、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已不再偏重于基础设施投资,IT服务管理被提上日程。为了提升自身的IT服务管理水平与国际标准接轨,银行业引入了ITIL、ISO/IEC20000。但各银行的服务对象和客户数量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程度影响着IT服务管理上的发展进程。

(四)银行业IT风险管理执行欠缺。银行面对的风险大致分为四大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银行业以《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为主线,已经从2006年开始了IT风险管理。2009年借《指引》迎来了更新的机会,又开始了新一轮检查,并将IT风险管控长期化。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要将信息科技规划纳入总体发展战略,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切实加强信息科技治内控机制和合规建设。但由于各银行的业务范围不同,IT风险管理的要求和发展不一致。

二、城市商业银行IT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大型银行机构的自身的优势和资源非常明显,比如,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国际化的管理体系,超豪华的人才阵容,专业化的IT管理、研发、运营部门,等等,这些都成为中小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难以逾越的事实和压力。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和挑战。

(一)城市商业银行IT战略规划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更新速度。比如,网络支付平台的运用,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支付平台融合,利用最新社交工具宣传品牌、推广产品,等等,都是被动地进行开发、运用、更新,缺乏前沿战略思维和战略目标。同时,信息化建设领导者错位,IT应用方案和企业业务需求之间逻辑错位都是战略规划思维滞后的直接影响。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IT人才储备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相匹配。比如,银行内部的科研部门设臵和规模,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严密的制度措施,同时受品牌效应和自身需求的影响,在吸引和培养IT人才上远远落后于企业全面发展和革新要求。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IT服务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大众需求。信息化时代的大众需求以便利化、及时化、高效化、融合化为主。对缺乏与其他行业企业的衔接服务、融合服务产品,缺乏金融服务消费的便利性、高效性,必然受到大众消费者和核心客户的淘汰和摒弃。

(四)城市商业银行缺乏更为有效的IT风险管控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部分银行管理层认为信息技术风险所造成的威胁也不大;认为信息技术风险基本上是小概率事件;或

者建立质量最好的IT基础设施就可以防范风险,等等,导致对学习、运用国外的IT风险管控体系和应急处臵机制力度不够,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机制措施把握不足。

三、关于城市商业银行IT管理的几点思考

在越来越依赖于IT的今天,打造与企业整体战略相适应的IT战略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市商业银行IT管理变革应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着眼未来,制定“量身定做”的IT战略规划。积极实施信息化战略,建立以客户为基础的大数据中心,实现管理流程的改造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二)多点开花,寻求更为广阔的IT人才使用平台。培养和引进具有高超科技水平和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实施科技人才战略。采用项目或人才外包策略,积极利用专业公司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减少储备人才的各项需求,外包服务公司的稳定、流畅、安全、高效,以及具备未来兼容性的IT架构确保企业在多个金融业务之间进行价值传递,从而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7

1 植物配置

由于城市绿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 使得绿化项目在苗木选择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越来越多地选用外地苗木, 盲目地引种, 不仅使苗木成活率下降, 进而影响绿地的观赏性, 也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破坏。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1 物种乡土化

要注意适地适树, 适景适树。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当地或经过长期的驯化证明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具有适应性强、抗性强的树种。应与外来树种相结合, 做到宜树则树, 宜花则花, 宜草则草。

1.2 品种合理化

在选择地方特色的绿化树种时, 要注意选择生长期相对较长及速生的树种合理搭配, 树木生长期长, 可以保持相当长时间的景色;而生长快的树种, 则能较快地形成一定层次的景观。

1.3 生物多样性配置

遵循以乡土树种为主, 生物多样性,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相结合, 以乔木为主, 乔、灌、花、草等合理配置, 在各个层次上, 充分使植物各得其所, 展现其特有的魅力。

2 小区绿化建设

小区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切身体会生态城市的起点。但现在的小区绿化建设大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房产开发商在绿地的规划设计上弄虚作假, 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建设;二是建设单位根据绿地的规划设计要求, 进行了较好的绿化建设, 但在移交给物业公司管理后, 绿化养护不到位, 部分小区的绿化一年不如一年。

2.1 重视绿化, 统一规划

一是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 提高小区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确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二是要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各类建筑平面、立面、色彩和风格, 并对整体环境空间、绿化、小品主要景观进行同步设计。

2.2 进一步提高小区绿化设计质量

在做总体规划的同时, 重点提升小区绿化水平。小区环境设计要重视利用各种不同的自然因素, 使之与小区道路骨架、建筑布局以及功能分区相协调。

2.3 施工与养护

为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作用, 这就要求绿化施工企业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不得随便更改图纸或者降低苗木规格, 要严格按照绿地施工规范要求。同时, 在交予养管单位后, 也要配备专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力求达到绿地最大生态作用。

3 大树进城

一些城市为了尽快达到建造“生态园林城市”的目的, 不惜花巨资兴起“大树进城热”, 期望通过移植大树快速致“绿”, 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可供移植的成年大树数量有限, 出现了很多大树在移植过程中不讲科学、不讲道德, 甚至违法的事情。应正确处理好大树与绿化的关系。

3.1 大树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选择园林观赏树种, 特别是那些大树, 对改善居住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树不会占有太大的绿化空间, 但大树树体高大, 树冠开阔, 枝繁叶茂, 其垂直投影面积显然要比使用灌木、草坪大得多, 除提高绿地率外, 还可以较大地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绿视率指标。

3.2 大树进城带来的不利后果

大肆移植大树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势必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并将造成一定的自然灾害隐患。大树一旦移植, 树体加速老化, 移栽后2~3年内处于假活状态, 即使3~5年后能成活, 由于被移植大树的根系和树冠创伤难于恢复, 树体也会逐渐衰弱。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实质上不是绿化, 而是从总体上削弱了绿化的环境与生态功能, 降低了绿化质量。

3.3 正确应对大树进城热

为适应城市绿化发展需要, 要大力加强城镇园林树种规划和苗圃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快繁、快育大规格苗木, 切实保护原生大树。同时充分利用旧城改造和新区扩建中的大树资源。

4结语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8

人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中国加入WTO的实现,特别是面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渗透,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工艺、手工艺以及民俗传说(礼仪、节庆)等,正渐渐地远离我们而去,抢救与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时不我待。

一、充分确立政府在保护与抢救中的主导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范围,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布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和领导,由各地文化部门牵头来实施完成。首先,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是抢救和保护的关键所在。没有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和各地各级政府的相应规章制度,人们是不会形成自觉参与保护的有力保障。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工作。深入基层采风、收集整理所需的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大多数文化馆只能维持人员的人头经费,业务开展经费相当匮乏,用于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费几乎为零,面对一些濒危的民间非物质文化束手无策。因此,只有把抢救与保护工作变为政府行为,以政府出面协调,把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只有资金落实、配套到位,人们的保护意识才能加强,抢救与保护工作才能有保障。当然,仅仅靠政府加大投入是不够的,要合理使用和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此外,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形成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第三,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如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奖励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资源整合、经济扶持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使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公众的保护意识

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劳动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民族民间语言和艺术、习俗、礼仪、节庆等,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本方式,传递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拥有了真正鲜活民族精神的,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创造的文化。”(孙家正语)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指出:“‘实施保护工程,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资源、人文环境、民族素质等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功能,可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民间非物质文化是原生态的,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要珍惜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应通过报刊的副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工作,配合文化部门,组织开展具有高水准、高品位的民间艺术展览、展示以及比赛、交流等群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再有,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优秀的精华部分纳入大、中、小学教材,培养青少年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良好氛围。抢救与保护,我们责无旁贷。

三、认真普查,摸清家底,是我们文化馆人的职责所在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保护物质形态文化遗产的同时,应重视保护好散布于民间的各族人民创造和流传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处于原生态,更鲜活、更生动、更具生命力。它是我们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文化创造,其中虽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更多的是民族的精华,承载着鲜活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基石。抢救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的主力军应是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政府文化职能部门领导下的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文化站。文化(艺术)馆是国家设立的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事业机构,其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档案,做好宣传保护工作。从省、市到区、县到乡镇都有群众文化的机构和人员,开展工作的对象触及千家万户,便利的工作条件和与广大群众的近距离接触,更容易发现并搜集到流传和散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馆拥有音乐、舞蹈、文学、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等艺术门类人才,在搜集、整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理所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份责任。第一,要尽快组建摸底班子,深入基层开展普查工作,普查摸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与配合,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要调动各种人力、物力,组建子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拟出专项经费,为普查、摸清家底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二,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深入乡、镇进行地毯式的调查,可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民间艺人交朋友,进行尊重和谐、轻松式的调查访问以及走访民间老艺人等多种方式收集素材,全面了解并掌握本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状况,在分析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哪些该保护,哪些不该保护提供依据。第三是在摸底、收集素材中,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录像、录音、图片、文字记录等材料,在普查基础上编制名录,分门别类,建立好档案资料,为深入研究、整理、挖掘、保护、开发奠定基础。第四,在摸底调查中,要注意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不漏项目,突出重点。通过抓试点,推出典型,形成示范,总结经验,摸索出开展保护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四、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走向市场,产生品牌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品类繁多,不仅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工艺、手工艺(如雕刻、年画、剪纸),还包括民族语言、服饰、饮食、风尚习俗以及民间仪式、节庆、竞技活动等表现形式,我们可一边保护、抢救,一边开发,如可将民间美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用品中,或产品的包装上面;将传统工艺、手工艺制作成有特色的纪念品;结合旅游开发,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让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一个鲜活再现的载体。如在景区的某些景点上,用民间故事、传说、典故等加以渲染,由此吸引游客兴趣,开阔游客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趣。使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既为旅游事业增加了文化内涵,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两者互动互进,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2003年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使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走向制度化,有章可循。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努力吧。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篇9

2012年07月17日 13:24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 作者:吴娟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内容提要: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了8年连续增产,但是,从外部环境、市场供求价格、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据此,必须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正确看待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服务外包,让地尽其力,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从宏观整体的高度协调好政策环境、资源供给、市场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各种关系,确保国家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从2004年到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8年增产,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迹。但是,从粮食供求的角度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一是世界粮价在不断的上涨,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世界的高粮价必然会冲击和扰动国内粮食市场;二是虽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持续增产,但与粮食安全及供求形势密切相关的CPI持续上升,粮食价格持续上扬。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食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1%,反映出粮食供求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三是2010年我国的大豆进口5480万吨,相当于国内粮食产量的110②,已经突破了粮食安全白皮书规定的目标,进口玉米157万吨,为2009年的19倍,进口小麦120万吨,较2009年增加36%,加上687万吨的食用油进口量③,使我们的粮食生产资源配置和资源供求压力日益增大。据此,必须认真的分析和探究我国的粮食安全保护问题。

一、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任何生产都必须是能够通过市场交换而能获得利益的生产,否则生产无法持续,生产者会放弃该生产。粮食生产作为农民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在粮食生产区更是农民获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如果粮食价格低迷,农民种粮无利可图,则粮食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粮食安全。据此,应该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让粮食价格适当上涨的理由是:

1.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从2010年到2011年4月底,受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和石油生产出口国国内局势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飙升,我国也多次上调燃油价格。粮食生产的投入品大多数都是石油的衍生品,如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从这个角度讲,粮食生产的投入品价格上涨,成本上升,不让粮食涨价是没有道理的。据笔者在河南、湖北等地调查,2011年和2010年相比,农民种粮每亩地的生产资料费用上涨30元,耕地租用费及外包费用上涨30元,由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导致的用工价格上升,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用工短缺导致的雇工费用提高,每亩粮食生产的用工成本上涨40~50元。

2.粮食价格与其他农产品比较相对较低。用于生产粮食的土地具有多宜性,既可以生产粮食,也可以生产果、菜、油、棉等其他农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农产品率先进入市场,而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但粮食价格一直受到政策控制或政府收购价格的引导,虽然也多次上调,但仍然较低。2009年国家先后5次调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2010年水稻国标三等最低收购价为2.1元公斤,农民种水稻亩产400~450公斤,一亩地的纯收入也就300元左右,而生产果、菜、油、棉的每亩纯收入一般为生产粮食的3~10倍。但从生产周期和不确定风险看,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周期和风险并不小。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价格,服务外包,宏观调控

3.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收入的增加靠产量的增加潜力有限。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再生产,技术进步要受到旱涝病虫等诸多自然因素的制约。如粮食育种技术,虽然几十年来先后经历了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杂交育种、生物工程技术育种多次技术进步,但单产的提高仍有限,如河南、河北、陕西的小麦亩产20世纪80年代一般就是400~500公斤,时过30年,品种更新换代几次,亩产仍然是400~500公斤,仅有一些小面积的试验田块个别年份可以达到600~750公斤。同时,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农民要想增加收入,也很难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因为一方面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地制度是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农民只具有对有限土地(从集体那里承包经营的土地)的使用权,根本无法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规模而增加收入。种粮农民的收入增加除了期待粮价的提升再无它途。

4.工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不等速,导致粮食与工业品相对价格和相对收入越来越低,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高产典型水稻亩产400公斤,农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湖北省应城县种粮模范由于给国家交售的粮食过万斤而受到表彰,政府奖励他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当时的自行车价格150元,稻谷价格0.24元公斤,600公斤左右的稻谷可以换一辆自行车;20世纪90年代,工业技术进步,农民出行的工具开始使用摩托车,摩托车的价格一般4000~5000元,高档的达万元,农民生产粮食的技术水平也有提高,水稻亩产高产田可以达500公斤,稻谷价格也提高到1~1.2元公斤,4000~5000公斤稻谷可以换一辆普通的国产摩托车;到了本世纪以后,工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小汽车开始下乡进入农民家庭,一辆普通的小汽车价值10万元左右,农民种粮食的技术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水稻亩产达到600公斤,高产典型可以达到750公斤,稻谷价格提升到2元公斤左右,农民的5万公斤稻谷才可能换回一辆小汽车。可以明显的看出,由于技术进步的不等速,粮食与工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差距越拉越大,从这个角度讲,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适当提高粮食价格非常合理。也正因于此,与中国有人多地少相同国情的日本,大米的价格提高的很快,目前日本国内大米的价格是我国的6~10倍。

5.粮食消费在居民家庭消费中的比重已经很小,适当提高粮价不会推动CPI上升。从居民家庭的生活支出结构看,现在的消费支出主要是教育、住房、交通和通讯,真正推动CPI攀升的也是这几方面的消费价格上涨过快,而代表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的恩格尔系数和10年前相比已大幅度下降,在食品消费支出中的粮食直接消费量也大幅度减少,现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每月直接消费的粮食一般仅有10多公斤,如果粮食价格每公斤提高2~3元,对于一个3口之家的居民家庭来说每月增加的消费支出也就是100元左右,相对于每平方米1万元甚至是3~4万元的房价或每月1500~2000元的托儿费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6.国际粮价上涨很快,如果我国不适当调高粮价,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对我国不利,另一方面还会引发粮食出口走私等行为的产生。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上升了15%,只比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历史高位低3%,其中小麦价格翻了1倍,玉米价格上涨了73%④,而我国粮价相对较低,上涨幅度也相对较小,2010年从年初到年底,粮食平均涨价18%,2011年3月与2010年同期相比粮价上涨幅度不超过20%,仅相当于国际粮价上涨的15~14。如果我国长期通过政府的宏观控制手段压住粮价不让上涨,会产生三种不良后果。第一,粮农的生产成本得不到弥补,利益得不到回报,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带来的后果更可怕;第二,我国在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和结构性平衡的过程中,粮食不同品种有进有出,如果我国国内价格很低,按WTO规则我国出口的粮食价格也不可能抬高,进口的粮食仍然要接受国际市场上的高粮价,这样就会造成我国粮食的价格双向流失;第三,粮价大幅度低于国际粮价,利益的诱惑,会引发一些投机商贩的走私行为,2009年我国的一些边防口岸就曾查获把大米装在水泥袋子里,伪装走私粮食的行为。

二、正确看待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服务外包,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是关键。而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莫过于耕地的有效供给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提高。从我国近20年来的粮食生产及产量变化看,耕地的有效供给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有效增加,对粮食产量的增长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从1990年起,我国粮食产量开始跨上4亿吨的台阶,1993年达到4.5亿吨,1996年达到5亿吨,1998年达到5.12亿吨,可是从1999年开始,中国粮食产量出现了持续的下滑,到2003年,粮食产量下滑到4.31亿吨,比1993年还低,分析其原因,播种面积减少是关键。由于当时不适当的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牧,使2003年与1998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8160万公顷,下降幅度为25.9%。从2004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使粮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5.46亿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07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分析增产的原因,播种面积的增加是关键。

但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播种面积的稳定,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挑战。一是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难以阻挡。199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而到了2003年就下降到了18.51亿亩,7年减少耕地1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428万亩。据统计,我国城市面积每扩大10.2千公顷,城市化水平可增加1%⑤,从1998—2009年每年因建设占用的耕地平均为165.3千公顷,最低的2005年为138.7千公顷,最高的2009年为319.0千公顷,呈现出波动中增长的态势。二是受利益的趋使,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农业,到外地或城市去打工经商,2010年全国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总量已经达到24223万人,使大片的农田荒芜和复种指数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一些地形地貌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土地田块零乱、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的丘陵山区,劳动力向外转移、农田荒芜的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压缩粮食播种面积和减少耕地,据统计,“七五”到“十五”,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从74.9%下降到66.8%(见表1)。因结构调整而减少的耕地面积2000年为578.2千公顷,2004年为204.7千公顷,1998-2008年因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863.8千公顷。四是生态退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从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还牧为主的生态退耕,1998—2008年因生态退耕的耕地面积为7571.2千公顷,最高的2003年退耕2237.3千公顷,最低的2008年退耕7.6千公顷。在“十五”期间全国共减少耕地753万公顷,而因生态退耕减少的耕地为537.7万公顷,占70.9%。五是种粮比较效益太低,不吸附土地资源向粮食生产配置。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和外部性”课题组在武汉市洪山区对187个农户调研,2009年农户采取“中稻一晚稻一油菜”的种植制度,每亩耕地的年纯收益为613元,种植水稻的利润率约为0.5108,纯收益为261.11元亩⑥,也就是说种粮一年的每亩纯收益仅相当于农民工在外打工三天的工资,致使弃耕抛荒的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保证耕地不闲置,粮食生产有一定面积保证,近年来学术界和中国政府一直倡导土地使用权流转和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等,但是严酷的事实是农地流转一直受到产权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制度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流转率很低,1999年农户平均转包出去的耕地仅为0.2亩,即只有2.53%的耕地发生了流转;2006年为4.57%,2008年为8.6%⑦。分析土地流转率低,耕作使用不充分,抛荒现象依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地使用权流转,流入农地者(农地经营者)要为农地使用权拥有者(原集体耕地的承包经营者)付出一定的佣金,这就加大了土地经营的实际成本,如果农地流人者获得农地后,老老实实的按照现有法律制度规范,坚持农地农用和从事粮食生产,其收入必然低于粮食生产的平均利润,因而会从根本上失去转入农地而从事粮食生产的动力。二是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流转的信息渠道不畅,目前发生的农户间的农地流转,其信息大多数靠熟人间的口口相传,因而流转地仅仅发生在乡邻、亲戚、朋友之间。三是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在落实中偏误或曲解,影响了农地流转和充分利用。从2004年起我国在粮食主产区开始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其出发点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于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因市场粮价扭曲、利益受到损失予以补偿,也就是谁种粮就应该获得政府的补贴,但是这一政策颁布时对于补贴到底应该补给谁,如何补、按什么标准补,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各地理解不一,补贴的对象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地方按人口发补贴,只要你是农民身份政府就给补贴,把补贴看成是政府调节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一种手段;有的地方按土地承包面积补贴,由于当时农户承包集体的土地时是按人平均分配,这样把承包地的农民理解为种粮农民来予以补贴似乎更为合理公平,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解决和防止领了补贴而不种粮的问题;还有的地方是按实际粮食种植面积发补贴,这样做可以防止得了种粮补贴而不种粮的问题,但一方面仍无法解决领了补贴种了粮而对粮食不投入、不管护的问题,和土地流人者(规模经营户)种粮食土地流出者得补贴的问题。基于以上三方面的问题,致使目前真正种粮的农民得不到粮食直补,不种粮一样拿补贴,土地流转的过程也常常因谁得国家补贴的问题而流人流出双方发生争执,甚至使土地流转失效或流转合同终止,出现了一些农户宁肯耕地荒芜也不流转而让他人耕种的现象。另外,规模经营并不等于一定可增加耕地的产出率,据笔者对一些种粮大户调查,他们的单产并不比一般农户高,种粮的成本也不低,之所以他们愿意大面积种植粮食,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以众数效应、集小成多而取胜。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推进农田种植经营服务外包。所谓农田种植经营服务外包,也就是经营者根据自己的经营项目(粮食、棉花、蔬菜等)及农事活动需要,与农事服务公司签定合同,由农事服务公司根据农事活动的需要和季节变化进行农事活动,完成农田种植的全部过程。法国有个由农民组织的社团——农业器材利用合作社,拥有4500多个常年雇工和季节性雇工,主要从事谷物种植、饲料青贮、葡萄收获、土壤改良、施肥、杀虫、农田管护等方面的农事服务,对于拥有农田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农场提供方便。在我国目前城市里的一些公司的花卉布置更换,一些公司里花草的种植、更新、养护,大部分采用的是服务外包的办法,即承包给一些花卉艺术公司来完成。我国目前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等多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几乎全部转移进城,使农村呈现出空巢化,农田种植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因此,积极推进农田种植服务外包,让农村的空巢家庭仍然有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及粮食生产,使地尽其力,这无疑会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粮食生产经营必须有丰厚的利润,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在全部种植过程实行外包(雇工)的情况下,仍然有利可图,否则,即使有强大的农事服务公司存在,农民也不会让他们为其种粮。

上一篇:办公室节约成本措施下一篇:二分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