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十年感想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改十年感想(精选9篇)

课改十年感想 篇1

金凤凰学校 曾燕华 2011-11-07 11日四日,我有幸参加东莞市体育馆举办的课改十年名思教研活动,聆听了郑毓信《立足成长》的报告、黎锦才、黄爱华、刘松、朱乐平、徐常青五位著名教师的5节数学课,深有感触。名师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名师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是真正的人人参与、生命互动的课堂,它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建构,意味着自主创新。亲临名师的课堂,才感受到数学,可以如此快乐和美妙。

黎锦才老师的这节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抽象化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充分利用教学情境,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比较到位,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每个环节,层次性强,是一节很有味道的数学课: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黎老师选用了数学化的素材来导入新课:“扑克牌中的J、Q、K、A分别表示10、11、12、1。通过利用“猜年龄这一活动,向学生渗透了用字母可以表示某一个特定的数,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接着,教师利用数青蛙的儿歌,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繁琐的内容简单化,课堂教学目标初步落实。并且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学生学习气氛浓厚。然而,课无完课,黎老师在课堂上每个环节过渡不是很顺畅,有点牵强。

朱乐平老师《圆的认识》课末精巧的拓展,将数学学习演绎的如此美轮美奂,让人回味无穷,充分体现出朱老师的数学思想和文化底蕴。再加上朱老师在报告中自己讲到他为了设计这节课所考虑到很多圆的知识点及涉及的方面,让我强烈地意识到: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宏大自己的心胸,让课堂教学厚实起来。也只有如此,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宏大学生的心胸。当然,学习离不开思考,只有通过思考,将书本中的知识为我所用,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才是真正的学习。

特别是听了黄爱华老师的《认识百分比》刘松老师的《乘法分配率》徐常青老师的《重复》,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语言体现了准确与生动、机智与幽默,在他们的引导下,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教学语言既要注重生动形象,又要注重简洁严谨,老师简直就是一个演员、笑星、多么优美的课堂啊,作为他们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啊!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面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也有所思考,努力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但遗憾的是不能持之以恒,不能调整好心态去面对教学中的挫折,容易放弃。听了名师的5节课,细细琢磨,我觉得自己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去思考,去改进。(1)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要加强数学语言中特定词汇意义的理解;加强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训练;拥有幽默带有激情的语言色彩(2)投入自己的学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我应努力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将广泛的知识,尽可能地融入具体的情感之中,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3)投入自己的课堂,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我要向学生敞开心扉,用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琴弦,打动学生的心,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熏陶。教师要创设条件,通过情感的交流,来强化和加深学生的情感。(4)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加强自身教学的反思很重要,成功的点滴经验,失败的点滴教训,都值得自己去反复思考、反复琢磨。

课改十年感想 篇2

【话题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时下, 有些教师矫枉过正, 告诉他要转变教学方法, 教师要讲得少而精, 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 他就干脆不讲或讲得很少, 甚至那些有难度的课文也不作必要的讲解, 语文课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转。有些学生反映, 课堂上的收获反而不如课改前。为此, 《人民教育》就“如何正确处理讲授与探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话题, 组织了专题讨论, 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话题评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讲什么?怎样讲?在讨论中, 业内人士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意见。

1.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

杨旸在《语文教学的减负与增效》一文中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互结合”的内容, 说明教师的“讲”是很有必要的。教师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离不开“讲”;教师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 当学生困惑时, 加以点醒, 思维拐弯时, 予以拨正, 也离不开“讲”;当学生面对文本徘徊不前, 在表层打转时, 更离不开“讲”。教师的“讲”, 彰显四两拨千斤之巧和穿针引线之妙, 是语文教学过程保证教师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的重要手段。当前, 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有淡化教师“讲”的倾向, 这是不正确的。

2.语文课如何摆正讲授与探究的关系?

要摆正讲授与探究的关系, 一是要明确“讲授”的真谛。什么是讲授?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困惑, 想要明白而弄不明白, 想说又说不清楚的时候, 教师以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去开导、启发、点拨, 这就是讲授。讲什么?讲, 应当是精讲。讲知识的重点、难点, 讲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讲, 不仅讲知识, 更重要的是讲学习方法, 即思维方法、自学方法、纠错方法, 要使教师的讲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己阅读、合作探讨,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表明, 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 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 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品词析句, 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与广度。二是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 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讲授点”, 精要地“点讲”。何时进行“点讲”?朱瑛在《人民教育》2005年第6期撰文认为:第一, 讲在“学生”对话对而不明时, 第二, 讲在“学生”体验肤浅时, 第三, 讲在学生“探究”卡壳时, 第四, 讲在多元解读有误解时, 第五, 讲在品析重点词语时。三是要在讲授与探究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合适的“度”。怎样才算是合适?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认为:“这要依据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不同学校班级甚至不同学生的语文教育水平而定”。“教学方式也需要灵活多变, 有些课文, 可以学生探究为主;有些课文, 则可以讲解为主。这节课可以用授受式, 那节课可以用探究式, 决不可以机械地规定每节课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多少分钟。” (《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 温立三《语文教学中的“度”》)

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认真领会新课程的内涵, 不要“谈讲色变”。诚然, 教师的讲授, 也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真正做到有质量的讲解, 需要思想, 需要艺术, 同样需要民主, 需要一个平等开放的对话环境。

■话题六:如何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 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

【话题背景】教学目标是师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最终归宿, 是检验、考核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步骤。新课程改革虽有十年, 但三维目标普遍不能很好落实, 一线教师难以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话题评说】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 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 成了语文教师热议的话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1.当下, 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 存在哪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在教学目标设定上, 比较集中和普遍存在着几个倾向性的问题:一是三个维度的目标机械割裂, 二是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 三是三个维度的目标空泛教条。

在教学目标表述上, 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错位, 二是教学目标的行为表述不明, 三是教学目标的预期结果表述过于空泛, 四是教学目标的表述琐碎。

在“教学目标”的称呼上也比较繁杂, 有的称为“学习目的”, 有的称为“教学要求”, 有的称为“预设目标”, 有的称为“设计理念”, 有的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类依次分列。

2.怎样有效地设定教学目标?

刘金星在《如何使语文教学目标准确而具体》一文中提出, 要做到五个“针对”:针对课标实际、针对考纲实际、针对教材实际、针对学生实际、针对自身实际。还要做到四个“力求”:力求适度、力求明确、力求具体、力求简练。还有论者认为, 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设定的三个“度”, 即设定的广度、深度、清晰度。

3.如何规范地叙写课时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 目标的表述与目标的确定同样重要。孔波在《浅谈教学目标的表述》一文中提出, 目标的表述应注意五点:第一, 要明确目标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第二,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第三, 选择恰当的表述方式。第四, 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五, 删繁就简, 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当下, 人们一提到目标, 就会想到“三维”。“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独创, 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相互交融性,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 任何一维都与其它两维有关系,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话题七:“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话题背景】“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后, 课程专家认为:“它 (课程标准) 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而是教学方案 (课程) 的开发者, 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 而不是教教科书”。这一全新的提法, 引起了语文界的关注和反响。“用教材教”一时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褒之者谓其充满了新观念, 贬之者则谓之“食洋不化”。

【话题评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 语文教学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出现了诸多失衡现象, 特别是“泛语文非语文”倾向的出现, 引起人们对“用教材教”这一提法的质疑。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再次成了语文教育界争论的话题。

1.语文教学既要“教教材”, 又要“用教材教”。

一个时期以来, 语文教学出现了摒弃教材文本资源的发掘, 大搞“热闹”的教学活动的现象, 致使语文教学内容空泛化, 引发语文界就“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有恪守“教教材”的, 有主张“用教材教”的, 还有认为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的。

高培权先生在《语文学习》撰文, 列举当前语文课堂的种种乱象, 借此质疑“用教材教”这个提法缺乏科学性, 提法欠周密, 含混不清, 造成了在教学实践中脱离教材, 架空文本。他建议放弃“用教材教”这个叫人既费解又头痛的提法, 借鉴上世纪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中成功的经验, 即“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相结合, 并对这一提法做出新的理性的解说, 在实践中予以创新。他认为,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同义异说, 为了不造成混乱, 还是用“走进教材”并“走出教材”的提法为好。

钱林波先生《“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再辨析》 (《语文学习》2007年第2期) 从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提出“用教材教”来区别于以往一味僵化地“教教材”, 并不是玩弄理论术语, 而是对大纲时代错误认识的有力反拨。“用教材教”取代“教教材”, 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理论进步, 其意义在于观念认识的提升。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 要明确两个问题:对于“教教材”, 要明确教什么教材。语文教材的选文, 一种是作为“教材内容”的例文、样本;一种是直接作为“课程内容”的定篇。如果本是“教材内容”的选文却把它当成课程内容来教, 这当然是不对的, 但作为“定篇”的选文, 语文教学就是要“教教材”, 就是要引领学生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它。对于“用教材教”, 要明确用什么教材来教以及教什么。不应该随便摘取选文的某一点, 随便拾取教材的某块碎片, 然后随便去教一些什么东西。“用教材教”的关键是“教什么”。而这需要联系具体的教材作具体的分析。

2.就一篇具体课文而言, 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有观点认为, 这取决于课文的属性类型。按照倪文锦、王荣生的选文类型理论, 选文共有四种类型, 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一般来说, 定篇是蕴涵丰富的经典, 教学价值在于其中的某种精神营养, 用件的价值在于所述的内容本身, 适于“教教材”;而例文的价值在于显现的读写知识;样本的价值在于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方法, 则适于“用教材教”。即便是适于“用教材教”的例文和样本, 也得先“教教材”, 把这个凭借和例文教清楚, 而后才谈得上用它去教该教的内容。

■话题八:如何理解和把握“训练”的内涵?

【话题背景】在原来语文教学大纲中出现8次的“语文文字训练”和出现9次的“听说读写训练”, 在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已踪影全无, 取而代之的是“体验”“领悟”等说法。世易时移, 耻谈、羞谈、免谈“训练”成为当今时尚, 似乎一谈“训练”, 便是“保守”“恋旧”, 人们普遍对“训练”存有戒心, 讳莫如深。新一轮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还要不要训练, 成了语文界热议的话题。

【话题评说】“训练”问题之所以得以重新强调并热议, 无疑与近几年来被淡化、被边缘化、被异化, 甚至被“妖魔化”有直接的关系, 也与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有间接的关系。在不少大家的文章中都涉及“训练”, 讨论热烈, 新见颇多。

1.怎样理解“训练”这个概念。

钱梦龙作为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训练为主线”的代表人物, 重提“训练”。他呼吁:“请给训练留个位置”。他认为, 研究“训练”先要为“训练”正名。从“训练”的语素构成看, “训”, 指教师的教导、指导、辅导;“练”, 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操作。“训练”, 是教学过程中作为“训方”的教师和作为“练方”的学生相互合作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师生在教学中这种互动、合作的过程, 就是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师生互动、合作, 就必然有训练。训练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他坚持一个观点:生动活泼的、高质量的语文教育, 只能是生动活泼的、高质量的语文训练的结果。“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有在训练过程中才能实现。

2.训练回归, 有着全新的时代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温儒敏也不止一次说过“语文教学要重视训练”。训练作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已得到人们的认可。树立科学的训练观, 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 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世纪之声。人们重新呼唤“训练”, 显然有着全新的时代内涵。当今的“训练”内涵, 并非传统的“训练”观念的重复。从训练的内容看, 不仅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还包括着深刻的人文内容: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开拓、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培养乃至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都必须通过训练来实现。从训练的方式看, 传统的训练, 学生是被动、被迫的接受者, 而当代的训练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动、自控的活动。新时期“训练”观念的更新和拓展向我们昭示:语文基本技能训练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化, 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3.准确把握“感悟”与“训练”的关系。

课改十年爱的十年 篇3

要让学生喜欢你,首先你得喜欢学生。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是空口说白话。只有这样,作为老师的我们才能把工作和任务转化为如日常生活般的行为,由于繁杂的事务而产生厌倦和压力也将随之减轻甚至消除。同时,心思细腻的学生感觉到老师真诚的爱之后,也会反过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处处拥护老师,这样,知识的传递将更加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进人的精神世界。”

要让学生喜欢你,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跟他们成为好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其中最重要的是朋友之间的尊重和信任、理解和体谅。记得开学第一天上第一节课,自我介绍之后,我就跟他们说,希望能跟他们成为好朋友。平时我会到班上跟他们交流交流,沟通沟通;也会到女生宿舍跟她们聊学习、聊生活、聊娱乐,听她们说心事;下午放学也会跟男生一起去打乒乓球……平时多尊重他们的意见,信任他们的回答,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处境;给他们正确引导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必需的帮助。总之,让学生觉得老师不仅是良师,也是益友。

要让学生喜欢你,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为老师最大的价值是体现在课堂上的。我作为历史科任老师,应把课堂气氛调节得活跃而不混乱,轻松而不懒散,让学生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精华。平时我习惯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生动而贴近口语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赞许,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澎湃的激情,可这正是我的内心独白。一如汩汩流动的溪流,平淡却不平庸,它将润泽出一片又一片的绿荫,这是爱,润物细无声之爱!

同学聚会毕业十年感想 篇4

毕业十年随笔

夜里还是久久无法入睡,想想还是爬起来写点什么,晚上的酒精还是没有麻痹我什么,无法麻痹今天白天的感受,整整十年了,真的,见到大家真的很高兴,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从何说起...见到了多年未联系上的胡湖老师,王艳 老师和她的宝贝,见到了停留在18岁记忆中的面孔。又仿佛看到了年少轻狂的自己。真的,有点岁月不饶人的感觉,那么美好的时光我却是无能为力的把他抓住。永远永远的定格在了自己的这一生的记忆中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快30岁的自己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也或许是自己这些年过得太不容易了,一路的风雨一路的泥泞。没有到会的同学们,你们过得好吗?我真的好想你们...你真的没有什么理由不来。下一次20年的聚会不能没 有你。我们按照运动会时的站姿,按照原先的位置,给没有来的同学留下了空位,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张残缺的照片,残缺的美,如果你不来,我们会永远的把这个位子留着,因为我们知道,普师3班不能没有你。亲,下一个20年,你真的还有理由不来吗?我记得胡湖老师说的一句话,没有什么会比感情重的,也或许是我自己这近30年来坎坷的经历,我把情感看当作了所有的一切,我深知,今天的一切,我们现在能到的一切,一定是我们以前丢掉了什么换取来的。在会上,我也听到了很多同学的倡导,有我多年未见的李兰,她提仪我们1-2年聚一次吧,因为我们这太难得了,人生真的没有几个10年。刘志斌也提仪,我们以寝室为单位,下次聚会要全到。杨亮也说,不管我在新加坡,还是在中国,无论我在那里,我会聚会都会回来,因为 我少不了你们。张咸德更N,这三年,我感觉在南师,我真的白读了,但十年后的今天见到你们这些兄弟姐妹后,我转变了自己的想法。嗯,兄弟姐妹,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为合适的词来形容我们那时的感情了。一起打过架,一起偷过洗衣分类,一起偷过牙膏,一起打过开水买过饭,一起在寝室里打过牌,一起追过女孩,一起踢过球,一起去琴房混掉时光,一起去网吧杀过红警 CS 传奇,一起翻过围墙,一起羡慕过周末有家能回的同学,一起在教室里捣蛋过,一起掉过青春的泪水.........突然间,太多的一起一起了,无法写起。我坐在后面的椅子上,久久热泪盈眶,还有很多的同学也很我一样,把你们没有当作同学,当作一种兄弟姐妹的情谊。当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2000年那次迎新晚会的录像带找到时,播出的那么霎那,分明看到了很多同学的泪花。我们把青春,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南师,现在我们在社会上,都有了现在自己的一分角色,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但我想请所有普师3班的同学,记得,而且要永远的铭记在心里,让我们的普师3班的友谊长青.......2013年2月15日 凌晨3点40分 随笔

十年课改体会 篇5

东港市东尖山学校 周 伟

十年课改,坎坷跋涉,风雨相伴,酸甜苦辣,喜忧参半。为了教育的明天,我们必须平心静气地回顾和反思,诚恳深刻地探讨和总结。

首先我们可以坦然面对课改十年的历练和些许成果及经验。十年来,我们始终坚信教研兴校的目标,科学管理,坚定不移地走“教、研、训”的研改之路,建立合理地教研机制,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自觉、自愿、自主、合作、乐学、善为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令我们深思、阻碍我们前进的问题。

一、属于主导地位的学校管理人员和个别教师,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思想懵懂,课改意识不强,观念陈旧,工作上出现“懒、散、浮”的现象。将课改当成一时的冲动和形式,机械应付,不能蹲下身子,深入学生了解。课备不透,备不到位,教学设计只是将教参翻抄,甚至将教参拿到课堂上去读,学生被动应付,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课堂上有些教师不注意角色定位,教师仍然是讲师、主角,学生是听众、观众。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换汤不换药,教师独霸课堂,教师死灌,学生硬记。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热情,表情木然,感情冷漠,课堂沉闷,学生被动厌学和机械应付,整个课堂缺乏激情力。

三、个别老师不能抵制外界的各种诱惑,只把课堂教学当成谋生的职业场地,事业心不强,缺乏责任感,情淡意冷,不讲奉献,追求回报,缺乏课改动力。不注重专业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注重自身基本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课堂语言贫乏、平淡,缺乏艺术性,与教学无关的废话较多,不能及时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驾驭不了课堂,堂上乱哄哄,堂下一团糟。

四、在课改的浪潮中,个别学生较狭隘自私,缺乏感情交流沟通,学习品质较差,缺乏恒心和毅力,坐享其成,学习没有目的,一副与世无争,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的心态,使正常的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得无力、无助、无奈。

五、课改虽已蹒跚十年,各校都相继构建了较为适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但仍有部分教师对模式促进教研的意义认识不透,单打独斗,不能适度的把握运用环节进行教学,预习流于形式,预设问题不明确,学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下马赏花,目标设计过泛过大,预习检测方法不当,只是无效重复,不能精讲、精练、精点、精评,落实不到位,教师对学生心中无数,多媒体教学过程只是装饰。

点点滴滴虽不是什么大错,却是我们课改路上隐形或显形的坑凹、障碍,我们只有主观分析,客观面对,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使我们在课改路上走远、走好、走向成功境界。所以,我们今后必须做到:

一、要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引导教师客观的面对现实,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更新理念,强化教师课改意识,指导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态度决定一切,相信只要教师思想意识健康,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遵循教育规律,制定科学、合情合理的评价机制,跟踪评价,充分调动师生的课堂积极性、主动性、生成性。

三、进一步塑造学习型、专业型的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学习,理论研究,深入实际,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互动交流,提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强化校本研训,设建校本教材、教研档案,构建完善教学模 式,运用模式促进教研,利用教研积极推进模式构建完善。

五、要注意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师注意角色定位,注意教学环节、知识、能力、情感等递进意识的培养,增强面向全体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教学品质和习惯,渗透情感和健康心理的教学意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虽然我们现在的教育出现百花齐放,课堂教学改革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基层管理人员,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以生为本,以师为根,以校为基”,“学懂为人之道,学会做事之理,学通学习之法”,让师生“愿学、乐为、善做”,才是课改的真谛,才能把课改推向成功的彼岸。

课改十年 感悟点滴 篇6

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琚芳芳

时光荏苒,围绕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十年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翻阅教科书,细数所讲过的各节课,回想着教学过程中的欢声笑语与温馨,这些都伴随着责任感。下面结合自己十年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以及所听、所看、所想,谈谈对数学教学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我听过这样一节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师先让学生模拟乌鸦喝水的实验,给了学生很充裕的时间,学生把石子放入水中又拿出,拿出之后又放入,在意犹未尽的玩兴中,学生们说“石子占据水的空间,大的石子占据的空间大,小的石子占据的空间小”。紧接着教师问到:“只有石子占据空间吗?你能不能举出一些其它例子?”学生马上联系到生活中,说:电视机占有一定的空间,水占有一定的空间,书占有一定的空间„„,在学生意识到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后,教师马上指出,这就是它们的体积,你能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体积的概念就这样从学生的口中说了出来。这一模拟乌鸦喝水实验的过程看似没有什么意义,但学生正是在这“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体积。

接下来,教师在教学体积单位的认识时也是一样。让学生充分的感知,看一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这些体积单位的大小?立方米这一体积单位很大是学生认知的难点,教师不怕麻烦、不怕出乱,让学生拿着卷尺亲自量一量,几个人在一起上前面空地上搭一搭,在这样亲身的实践感知下,学生们建立起牢固、准确的表象。

亲身感受得出的结论要比老师告诉的结论产生的效果高出几倍,让学生充分实践、充分摆弄,虽然无声但胜有声!我还听过《轴对称图形》一课,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完全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完全领会了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的特点,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因此,一节课要充分让学生放开想、放开说、放开做。

二、数学课堂教学不单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数学的思想。

数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方法,即把其特有的思考方法以及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眼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在很多数学课上,老师们始终强调的是有序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当学生说出了长是24,宽是1,高是1的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最大的时候,老师马上说到:我现在不服,用理由说服我。这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带给学生的却是用缜密的思考、有序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又如,伍辉老师的《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课,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中,学生们先估计了转一圈的大概长度,又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实际测量转一圈的长度,学会了测量的方法,计算出了转一圈的近似值,接着进行了探究、验证,最后在总结中让学生都学会了估计、实践、验证、反思、归纳、应用这一数学研究的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虽然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数学知识会渐渐淡忘,但那种铭刻在心头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式永存,它将长期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技巧。因为思想方法学会之后,可以解决一类问题,而技巧只能解决偶尔碰到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如果每道题都要用到技巧,那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同时学校教育也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能用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却使人受益终生。

三、数学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是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上好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应当是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创造的框子;课堂上的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不能无视这个存在。

一堂五年级的《分数化成小数》一课,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熟练的将分数化成小数,可是到总结判断一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学生总结的不是很准确,这时时间剩的不多了,教师就直接把规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这种方法远没有经过学生观察、交流、验证,失败了甚至再重新来得出的规律印象深刻!后面学生在练习时几名学生出现的错误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我们的老师上课时还缺乏这种等待,老师们的顾虑很多:怕讲不完课、怕说不到点子上、怕学生跑题、越轨,所以设置“栏杆”挡住;当几个学生的回答都不合老师意时,便强迫学生超过过程,直达结论。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只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学生思维受阻、徘徊时,教师应耐心等待,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一节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周老师和王老师带49个同学去博物馆参观。门票1元。老师拿了50元去买门票。钱够吗?”学生看到这道题后都很兴奋,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按以前的标准,答案绝对是唯一的———明摆着还少一元嘛。可这节课老师给了每个同学解释的机会,回答“够”的小朋友都能自圆其说。有的说老师是可以不买票的——老师评价他有观察生活的经验;有的说一个老师带学生进去参观,一个教师在外面等,怕同学私自跑出博物馆——老师评价他考虑问题周到;还有的说老师就不进去了,在门口等,让同学们进去好了——老师的评价是这些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强。最后教师还肯定地说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是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正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好学生的标准正在不断地被刷新——“听话、安静、给出标准答案”等等不再是好学生的主要特征,相反,独立思考、活跃、能给出不同答案的学生在现在的课堂中越来越成为主流。应当说,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我们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在课改十年中比较重视的一些教学理念与实践,与大家分享。

第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对概念、法则的学习要重视背景介绍。

新课标教材提倡情景教学,我认为对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要恰当的介绍其丰富的知识背景。有些老师可能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在平日的教学中往往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节省了时间,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如方程的概念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给出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若干式子让学生判别哪些是方程。探索式教学的做法是,先给出若干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数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数的,我们就把这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样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程的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会更形象、深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不让学生去“背”概念,而总是让他们去“理解”概念。

第二、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一张数学卷中,光计算就有二十多分,包括口算、列竖式计算、解方程、脱式计算、简便计算等。解决实际问题中也需要计算,再加上填空和选择中需要计算的题,合起来计算的分值很高,所以平时加强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训练尤为重要。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聚沙成塔。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是我利用每节数学的前5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二是每天的家庭作业都留几道计算题。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更要教给学生计算的技巧,能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正确率。

第三、重视解决问题的教学。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我利用网络学习关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专题报告。知道了解决问题和应用题教学的区别,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解决问题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下面我主要说一下我在平日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给学生必须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有: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两个数的差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标准量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些都是必须要扎实地教给学生的最基本的东西。

(二)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应用题,每一道题都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已知量的数值; 2.已知量与已知量之间,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3.所求的未知量。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在题目中找出数量关系。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我是引导学生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系句找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关系句其实就是题目中包含两个以上数量的句子。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还可以通过标准量找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标准量就是指一个单位的量或每份中的量。

(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学好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一题多解训练的目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而“多题一解”的方法是对题目的归类与系统化。我认为归类后找特征,总结每一类题的特点来学习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化,记忆更深刻。

教学工作有得有失,存在的问题,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一部分学生参与,而另一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课改十年感想 篇7

一、醍醐灌顶期——投身课改的第一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 广大体育教师经历了课改“通识”培训期和“专业”培训期, 两个阶段统称为“醍醐灌顶期”期。

1.“通识”培训期

在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世界上许多国家,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 都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 并把这作为增加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一项战略措施。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基础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所产生的危害影响深远;素质教育效果不明显, 应试教育未得到根本改观——“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 难以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2.“专业”培训期

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时间安排比较灵活, 有暑假、寒假的县区体育教育培训, 省市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有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报告会, 县区体育教研员对广大体育教师的培训, 县区运动会前对体育教练员进行的新课程培训等“搭车”培训。培训的主讲教师有市级教研员、院校级教授到县级基层学校的体育交流培训;有县区主管部门的督导室、教研室、体卫艺办公室人员对基层学校全面的课标督导、指导。体育教师则学习下发的课改资料或购置课改书籍进行自我训练。当然, 体育教师不是纯理论的工作者, 所以大家从开始接受新课改理念时, 就一直在边学习, 边思考, 边领会, 边实践。虽然体育新课改没有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 但大家一直努力地根据专家、教授们的指导路径“摸着石头过河”。

和其他学科一样, 在体育课改初期, 有不少教师对体育新课改精神领会肤浅, 有的认为“新课改既然倡导尊重学生需要, 那么学生就可想怎样就可怎样”;有的认为“新课改倡导尊重学生个体, 所以学生练得怎样都

课改十年回顾与反思——体育教师在实践中

李玉建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中学, 223200)

可以”;还有的甚至认为体育课整队都是多余的, 这叫放得开;对待评价这一块, 很多体育教师很不适应, 甚至于对体现新课标课的体育课内容和组织出现“好”、“坏”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结论。有些针锋相对的评价交锋直到目前都没有停止过。

二、摸索前行期——投身课改的第二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 广大体育教师带着疑惑, 走向教学, 走向实践;不断求变、求新, 企图打破旧框框, 建立新结构;并逐步重视“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终身体育”等理念, 努力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由重教学单一的“教”向重学生积极主动“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整个过程方向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学生个体差异等教育方面转变。

在这一时期, 基层体育教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摸索:一是怎样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怎样制订学校课程教学方案;二是学期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怎样体现新课改精神;它们和传统的计划有何区别, 又如何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三是否每节体育课都要考虑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5个学习目标;四是水平目标怎样分步实施、分层达到;教师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在课时体现;五是每一节体育课的过程评价需要多少次为合理、多少人次为合适等等以上方面让体育教师感到都是一头雾水, 无从下手。但工作中毕竟有很多学者、专家在研究着体育课改, 毕竟有千万个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实践中摸索, 所以学校体育一线课改实践的星星之火也逐步形成了燎原之势。

三、突飞猛进期——投身课改的第三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 基层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对体育课程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用自己最为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来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突破。体育教师逐步掌握了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独特的教学形式, 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参与活动与练习的亲身体验。广大体育教师能厘清课改的精神, 理解课改理念并纷纷以体育课改建设为抓手, 在学校体育的体育课 (课) 、大课间 (操) 、活动课 (动) 、运动队训练比赛 (赛) 、教科研 (研) 中, 形成校本体育与健康体系。从教育行政方面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建设, 继续推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 对课改“以生为本”, “健康第一”, 保证课改的大方向;“每天锻炼1小时”, 从时间方面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体艺2+1”为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确立了的“底线标准”;重视体育场地、器材场馆建设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新课改的健康前行。

通过对省内外多节体育课的观察, 笔者能感到多数体育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理念, 着眼于学生体育活动的养成教育和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这是反映体育教师通过研读课标在教学实践中的显著特征。体育教师对专家倡导的课改和国家推进的课改精神, 有了感性的、理性的认识, 把课改这一外因转为自己要改革的内因, 并在教学中尽力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练习动力。这构成了体育教师投身课改突飞猛进期的主旋律。

四、课改向纵深发展——体育教师任重道远

十年课改中体育教师的困惑 篇8

我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并且一直带着学校的田径训练队,从近几年的运动会和新泰市长跑比赛成绩上看,学生的体育成绩明显比前几年的低,说明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下降。这个原因有很多,那么,现在我们体育课程,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勇敢地负起我们这个课程的责任,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来自社会的责任

应该所有的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开放;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设施少,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体育中的经费就更少了。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因此,学校经费不足,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二、来自家庭的责任

家长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眼前成绩的好坏,反而对孩子体质健康考虑的不够多。学生作业量过大、无暇运动。问题是,体质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大问题。假期前,我每天让孩子放学后跑600米。假期,我每天早晨就让孩子骑车5公里,以经济报酬刺激她,一公里一元钱,她很愿意接受。

三、来自学校的责任

1.领导对体育不重视

学校管理者往往打着“体教结合”的牌子,事实上却是一个空壳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在学习成绩代表一切的标杆下,体育课被忽视,主课挤占了体育课。

2.体育运动的缺乏

体育运动的缺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但作为学生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体育理应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我认为体育课“缩水”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因素。所谓“缩水”,即:少上或不上体育课;体育课不进行体育运动,而是“放羊”式体育课,或主课挤占了体育课;体育课活动降低难度程度,敷衍过关等。笔者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中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改善的措施。

总之,十年课改中体育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我相信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学生的身体素质才会大幅度上升,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强盛,更加发达。

全县课改十年总结 篇9

我县全面实施新课程十年以来,我们在教育观念、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着眼全局,突破创新,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步伐,全县各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迸发出浓厚的时代气息。新课程的实施,为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认识,理念先行

课改之初,理念先行。在课程改革启动之初,我们充分发挥我县教师进修学校职能,派遣教研员奔赴省里参加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学习,认真研究把握新课程的特点,然后分批、分层次召集全县各校行政领导与教研员、骨干教师进行座谈研讨,从而发现,新课改实验工作有一个显著特点:从全面推进转变为重点突破;从构建实验整体框架转变为有重点地精雕细刻;从讲求角色转变、理念落实转化为讲求实际,讲求效率。课改实验工作的推进,更加讲求效果,更加注重实实在在的改变。结合国家教育部推出的以“综合素质评定”为核心的评价改革举措,和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教研改革新措施,不断展开针对新课程改革实验具体环节与问题的深入探讨。课改新气象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于是,我们确立了课改工作的指导思路。具体说就是:创新机制,突破难点,分类指导,努力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十年

来,我们按照这个工作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探讨与实践,加强督导评估,促进教学管理体系的重建;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加强教学研讨,促进教学问题的不断解决;加强阶段性总结,促进重点工作的落实;加强基地校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取得了不少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发现了不少问题。

二、机制创新,制度保障

1.政府主导,确保课程改革扎实推进

课程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课程改革首先是政府行为。课改要去的成功,必须有政府支持。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由教育副县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组,加强对全县课改的统筹领导。坚持把课程改革摆在全县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狠抓落实,在全县形成课改一盘棋,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抓课改的良好局面。

2.不断总结,及时交流课改先进经验

为了及时推广课改先进经验,我们非常注重进行阶段总结,并建立县、校两级阶段交流推进机制。县级交流着重于管理层面、教学层面的交流和总结,突出课改的重点工作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学年一次。校级内部交流着重于解决教师的困惑和学科课程实施的问题,每学期一次。通过研讨,加强反思,不断总结和推广课改经验。

3.考核评估,促进课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为了促进课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教学管理的重建,教育局组织各股室、教师进修学校成立考核评估小组,每年对全县21所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的课堂教学、队伍建设,校本研训,常规管理等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在“求实、求细”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查”、客观准确地“评”、科学有效地“结”。从评估结果来看,各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师培养、学生特长发展等方面比以前均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评估,行成竞争机制,充分激发了各校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课程改革实施的深入发展。

三、抓住关键,加强研训

1.创新工作思路,针对实际开展校本研训

为了确保课改顺利实施,我们建立县、校、学科组三级研训活动制度;组织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的校本研训活动;以“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研讨”、“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课改论坛”等为主要形式,辅以“校长课改讲坛”、“专题讲座”、“做学习笔记”等理论学习及外出学习、交流的“以校为本”的研训方式。

在校本教研管理上,狠抓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明确责任,认真履行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义务。做好校本教研的机制建设,认真制定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二是打破多

年不变的年级、学科组的布局及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三是坚持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的方法,灵活有效地将教研重点指向课堂,着重抓好研究课,搞好案例教研,加强行动研究;四是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寻求教学得失,不断进行反思、提炼和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五是善于捕捉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鼓励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教研员进课堂活动,深入学校,扎根课堂,示范引领课程新理念,开展“定点指导,联片教研”,集中优势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07年全市校本教研(培训)工作在我县举办,第一小学全面开放课堂,欢迎全市各级各校领导老师走进课堂。第一小学、小佳河小学的师生同台读书论坛充分展示了我县校本研训的成果。副市长李吉林对我县的校本研训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强化学科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本着“注重研训一体,讲究培训形式,增强培训实效”的工作思路,我们以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学科新教材为重点内容,以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将新课程的培训工作贯穿于课改的始终。十年来组织全县教师参加省、市中、小学学科培训5000多人次;组织全县17个学科51名教师“十一五”教育规划调查问卷活动;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学科教师500多人次赴北京

观摩名特级教师讲学活动;组织各学校领导班子、优秀教师教师200余人赴山东、上海、江苏等地如:杜郎口中学、东卢中学、洋思中学等名校观摩学习。每年每学期派遣教师不少于300人赴哈尔滨、牡丹江、双鸭山等地参加各级各类研训活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办公室即教研室,教师即研究者”,把培训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能力,成就事业的舞台。

3、推进教育科研,打造高效理想课堂

教育科学研究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县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科研优势,从2006年开始尝试校本科研。先后在县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小佳河中学、小学开展了“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剪贴绘画式习作”、“音乐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导学、双训教学模式”、“小学语文略读教学模式”、“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学数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生物多元化探究教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校园制度建设以人为本”“走近历史,探究历史”等10多个课题研究。其中很多课题已经成功申报为省级新课程对接子课题并顺利结题。这些课题立足课堂,问题产生于课堂,实践在课堂,最后服务于课堂教学,科学地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局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

验。全县各学段、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案例50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同时,通过“校本科研先进分子”的评选,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四、打造特色,全面发展

课改十年来,我县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内的三级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富有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彰显个性风采、满足主体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像第一小学的《论语选读》、《成语接龙》、《古诗精选》、第一中学的《饶河地理》、《饶河旅游》、《国学经典选段》、第二小学的《学生手抄报汇编》等。另外各校还因地制宜的开设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书法课、武术课、读书课等。全县各学校都有计划地建设自己的第二课堂,文体艺术类课、信息技术类课、校园文化类课、制作探究类课等开展得朝气蓬勃,还有校园广播电视台、科技制作室等。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庄严殿堂。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改以来,我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散发着优秀文化的气息。一是设置“硬性”的校园文化标志,比如在校园内专门辟出空间作为“艺术墙”、“生物角”、“文学园”“文化长廊”等,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二是结合各种特殊日子举办各种活动,如国庆节、教师节、妇女节、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三是开展学生的自我展示、自我创造活动。如开展学生的读书交流、演讲、书法比赛,创办学生广播站,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活动月等等。四是建立开放的图书馆。课改以来,各校都加大投资,建立了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室,为学生提供着须臾不离的精神食粮。

五、实现转变,提高质量

课改实施以来无论是教师行为还是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可喜的转变。

1.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了。

一是师生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传授者正逐步向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转变,在评价学生时,自觉地减少了批评与否定,增加了鼓励与表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呈现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往氛围。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了由“教”向“学”的迁移,由“学”向“悟”的迁移,由“悟”向“行”的迁移。基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占据讲台,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现象。课堂教学中注重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开放民主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过去的被动的听,而是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构建,形成了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风气,教师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促进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发

展。由于新型的教法和学法被普遍用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二中学的将洋思中学与东卢中学的“三清”教学思想和“讲学稿”教学创新结合,实行“课前设计,课中设计,课后设计”三设计的思路。在具体实施中,形成了“七环节备课、设计模式”,即“同组协议分工----个人定量主备---同组集体备课---主备设计打印---上课教师调整---课中现场生成---课后教学反思”。这样每位教师都要把自己自觉地融入教研组内,把个人和集体、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个人设计和集体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组集体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从过去那种简单重复的抄写教案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着、实践着、反思着,使教师的灵感迸发和思维碰撞成为时常发生的事。迸发的灵感成为提高教学技能的助推剂,思维碰撞的火花加快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速度。

全县各学校自己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成着。小佳河小学初步形成了语文课“四程序”教学模式---“激情预学—学情交流—精导巧练—展示提升”;第三小学数学课形成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问题引入--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第一中学英语课形成了“程序法”教学模式---“示范—练习—检查—补充”;第二小学的音乐学科构建了自主学习模

式。总之,课改以来,每位教师都努力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建立了适应自己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大佳河学校、山里学校、西丰中学等学校还创造性地将落实弟子规活动与教育教学行为紧密结合,优化了学校管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学习主动性。

十年来,我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每年都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竞赛、课改骨干教师评选、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使近两百名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一批教改典型脱颖而出。课改十年来,共评出市教学能手200多名,县级教学模范100多名。教师能力提高了,教学行为转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直接表现在全县中考、高考成绩的逐年提高。

2.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摒弃习惯的思维方式,重视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发展。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习惯了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无疑处生疑,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探究蔚然成风。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师,走到沿江公园、小南山、社区进行实地观察实践,学生的学习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全新的开放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3.素质教育评价方式转变了

课改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构建全面系统、导向正确、绩效显著的评价体系,特别是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不仅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显著功效,而且也能在实践中促进学校课程管理机制的完善。为此,2006年我们专门组织了评价和考试改革培训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开展《饶河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讨论与制定。评价改革涉及每个学生,各学校都高度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方面的评价都做到了“以生为本”,积极、激励、指导性评语常见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了师生间民主和谐的氛围。县教育局还开展了“一百条优秀评语”征集活动,通过活动,有效引导教师增强评价意识,转变评价方式。

上一篇:关于梦想励志小故事下一篇:学习“四德工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