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整村脱贫自查报告(精选4篇)
关于平桥村整村脱贫自查报告
六塘乡平桥村是2011年16个整村脱贫验收村之一,按照整村脱贫建设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使全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就平桥村整村脱贫建设情况自查如下:
一、平桥村总体状况
平桥村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314户1194人,其中,贫困户73户,179人,纳入低保29户,34人,有劳动力530人,外出劳动力318人。耕地1154.89亩,人均0.98亩(已稳产高产良田0.7亩),林地11391.4亩。
平桥村境内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河,海拔在860—1200米之间,2009年底全村有两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农民纯收入仅3714,建卡贫困户136户,226人,纳入低保户35户,35人。从2010年启动整村脱贫推进工作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等县级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经多方调查和倾听各方意见,采取了“乡政府领导、群众为主、科学规划、项目帮扶、产业推动、能人带动、整村推进”的脱贫推进措施,经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科学指导,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促
进了平桥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劣实了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二、贫困村整村脱贫取得的成就
平桥村自启动整村脱贫推进工作以来,围绕“七有四通三解决”验收标准,已实施各类项目有12个,累计投入资金975.645万,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64.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784.145万元,其中群众筹资投劳27万元。项目分类为:
1、交通建设项目5个,投入资金722万元。先后整修了石柱县至干河沟公路平桥段4.5公里,新修石板头至照兴坪组公路3公里,新建平桥村堰头至上院子公里1公里,新建四带河至老鹰坪公路2公里,新建田坝组至照兴坪公路4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2、产业扶贫项目1个,投入资金50万元。种植辣椒200亩,蔬菜150.8亩,种植前胡300亩,林下养殖业示范户22户。
3、农户危房改造13户,投入资金27.3万元,移民搬迁20户,89人,全面解决了村民居住难大事。
4、发放互助资金15万元,解决了73户贫困户借款发展蔬菜和中药材急需资金的重大问题。
5、投资124万元对平桥村电网进行改造。解决了当地群众照明难,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6、投入6.6万元新建平桥村卫生室80平方米,合格的卫生室条件,改善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7、全村5个组,投入0.945万元,安装地面卫星接收器27套;投入0.3万元资金解决了全村6户无电视户看电视问题,实现了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8、在职教育实现全覆盖。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结业生接收职业教育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9、村级组织建设作用发挥好。该村按《村民自治组织法》和《党章》规定,村委及主任人员配置齐全,村党支部和支委人员配置完善,并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乡党委政府还专门派驻了驻村工作组。
10、群众素质、技能有很大提高。我们多次召开群众会进行宣传蔬菜、辣椒、中药材的种植技术530人次,还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培训100人次,并邀请西南农业大学教授为本村蔬菜种植户进行专门授课100人次,阳光工程蔬菜培训100人次,以及推荐4人参加乡村旅游发展培训班。
11、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健全。通过各类项目实施,保证了96%的农户除粮食外,有两项以上特色骨干产业。全村有92%以上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29户困难户吃上了低保;16周岁以上的参加城乡养老保险的达75%以上。解决了过去群众看病难、吃饭难、养老难的问题,全村人均纯收入达 元,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完成贫困村整村脱贫推进的关键
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工作启动以后,为使整村脱贫推进工作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乡党委、政府按照贫困村整村脱贫推进总体要求,落实了相关责任人,并由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同时要求村支两委积极配合搞好各项目建设,成立整村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推进,形成至上而下、齐心协力、高效运转的工作模式,为项目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后盾。
(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村确定后,一是县委书记郑平了解平桥村整村脱贫进展情况;二是县人大主任岳忠焕到平桥村深入调研指导工作,并与贫困户结成对子;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扶贫办领导经常来村指导工作,督促检查进度;四是县级各本门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鼎力支持,解决了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
(三)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工作扎实有力
按照上级部门对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工作的指导和要求,工作中采取办宣传栏、召开村民代表会和全体村民会议、逐户深入等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了乡村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使农户主动参与到各项工作中,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同时还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工作的开展深入到每户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使规划项目更加科学合
理,将项目支持和群众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处项目资金效益,为整村脱贫推进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明确责任,重点建设项目落实有力
明确乡村两级主要领导的职责,将此项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作的开展,实施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措施,制定详细帮扶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各类人力物力资源,做到项目件件有事管、事事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千方百计整合各部门资金,集中力量完成规划目标。
县扶贫办和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在整村脱贫推进项目建设上,以专业合作社为支撑,对能促使当地农户增收的特色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分别对种植业辣椒产业按照100元/亩的补贴标准、蔬菜产业按照300元/亩的补贴标准、中药材产业按照550元/亩的补贴标准对购买种子、肥料和农药进行补贴;另外全面推动林下养殖业示范户的发展,分别按照养殖山羊70只以上的户,每户补助2000元;养殖肉牛10头以上的户,每户补助3000元,用于购买幼种和圈舍修建。
(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1、在贫困村整村脱贫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下,村支两委积极配好,调查全村的综合情况,实事求是的按照村情、民情拟定2010年整村脱贫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注重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注重整体规划与局部建设的和谐同步。
2、为使工作有序开展,积极配合了工作组成功实施帮扶措施,为其提供可行性方案,争取主动协调各项工作,使各项配套政策及时有效地得到落实。
3、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对村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发动群众,利用大好机遇,发扬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作风,在老百姓得到扶助的同时,激发村民的劳动积极性,艰苦奋斗创建和谐平安平桥。
4、切实有效的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问题,急农户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把帮扶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困难户的手中,让农民群众得到真正的温暖。
5、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合理开发运用,使资金发挥最佳的效益,切实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困难,为配合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8月24日县整村脱贫工作推进会以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该项工作进行落实,并分别专题召开了两次平桥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会议落实当前应做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确保验收一致达标。
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平桥村整村脱贫工作重点突出,成绩显著,实现了绝大部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有效推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县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县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以及县级各部门和六塘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在下阶段我们要继续跟进整村脱贫项目
建设,壮大骨干产业,一如既往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和不足,务实工作,力争使全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今年底整村脱贫销号和贫困群众全部越过贫困标准线,全面迈进小康社会,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根据《梁平县2015年扶贫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梁委办【2015】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及XX村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 “137”总体部署和我镇建设“生态蜜蜂之乡、风情滨河小镇、特色边贸集镇”的战略目标,强化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突出生态涵养发展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发展能力,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大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我镇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上级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上级扶贫政策的精神,以自力更生为主,抢抓上级财政扶贫的绝好机遇,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坚持综合开发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和修建基础设施,同时,要集中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群众最亟需解决的困难,力争通过项目实施,将该村芝麻、榨菜、李子产业做大做强。
——坚持群众参与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群众既是扶贫的对象,又是项目开发的主体和内因。因此,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不论在贫困户的确定,项目选择到项目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应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项目的财务、物资、管理及建设进度上要及时向群众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在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布局等方面为群众搞好指导和服务。
——坚持整村推进与扶持贫困个体相结合的原则。以贫困户为主,着眼贫困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以贫困村为单元,整体推进,在此基础上,对建卡贫困户针对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扶贫规划,重点扶持,使建卡贫困户到2015年底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三、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南方,距XX场镇7公里,县道“石白路”穿境而过,与我镇骆马村、龙坪村、翟溪村和忠县汝溪镇交界,由原XX村、双河村、新元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面积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6亩,属于半丘陵地带,海拔221-500米。有8个村民小组665户2316人,其中,在家357户857人,外出1459人,其中全家外出308户993人。现有建卡贫困户76户243人,低保户16户49人,五保户9户9人,建卡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11%。传统农业主要以水稻、玉米、薯类、油料、豆类为主,全村粮食年总产量600吨。特色农业主要为种养殖业,全村现有养蜂100群以上的大户5户,养鸡大户2户,养猪大户3户。全村现有公路24公里,其中已硬化10.6公里,有山坪塘18口,其中已整治8口,有自来水厂1座。该村现有党员69名,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其中非公党支部1个。该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民生产技术较落后,规模化经营尚未形成,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2014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0元,属市级贫困村。
四、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实现XX村整村脱贫销号,全村76户243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2300元(2010年不变价);2016年查漏补缺;2017年巩固提高。
(二)具体任务。
到2015年底XX村实现“八有”:
——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覆盖70%的农户,其中建卡贫困户不低于30%,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以重庆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80%的农户参加合作
制、股份制等现代经营组织或者独立经营家庭农场;使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以上。
——有一条硬化村社公路,至少6个村民小组通泥结石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
——有一个便民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并配套建设便民超市等设施。
——有一套落实社保政策到户的具体措施,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贫困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有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推广清洁能源,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两委班子团结,工作思路清晰,群众基础好,有较强战斗力。
——有一支稳定的驻村工作队,驻村蹲点开展工作,群众不脱贫、工作不脱钩、队伍不撤离。
——有一个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对建卡贫困户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几”帮扶,确保贫困户按期脱贫。
为XX村贫困户解决“八难”:着力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
五、具体措施
(一)核查调研,摸清底数。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镇村干部下村逐户摸清贫困户数量和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落实帮扶责任人,建立脱贫台账、列出扶贫清单,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同时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
(二)抓住重点,奋力攻坚。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亟需解决的难题。一是解决群众便捷出行难的问题。利用扶贫资金和帮扶资金硬化和整治村级公路2.0公里、组级公路3.5公里,受益人口达1000余人,解决产业发展交通瓶颈。二是解决安全饮水难的问题。管理维护好8口已整治的山坪塘,新整治山坪塘10口、堰渠8公里,新修堰渠3公里,全面完成投资340万元的自来水厂和入户管网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测,确保农民饮用水质合格率达70%以上,新修积雨池24口,打卫生井40口,使XX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三是解决住房改造难的问题。C、D级危房改造指标重点向贫困户倾斜,完成2户D级危房改造任务,另争取10户住房困难户危旧房改造。四是解决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管理维护好XX村标准化卫生室,确保人员设施配备齐全,把贫困户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象,扎实做好农村医保和医疗救助工作,贫困户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五是解决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对
XX村双河口村小加强管理和支持,全面摸清贫困学生数量和情况,让贫困学生全部享受到县里相关优惠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贫困户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苦辍学,“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比例达80%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0%以上;考上高等学校的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六是解决用电难的问题。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户户通电,户户用上安全电。七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管理运行好XX镇污水处理厂,对XX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定期进行河道清漂,加强深丘地区生态屏障建设,整合“鸡窝地”“巴掌地”,发展林下经济,进村入户大力宣传环保知识与法律法规,建立门前垃圾“三包”和垃圾定期清运机制。
(三)做强产业,持续扶贫。分析致贫原因,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多方征求意见,因地制宜确定扶贫产业,支持XX村发展种养殖业。一是打造1000亩芝麻种植基地。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300余户农户种植芝麻1000亩。二是发展榨菜500亩,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三是发展李子、枇杷、竹笋等经济林木200亩,由建卡贫困户成立合作社,统一栽植、管理。四是发展蜜蜂产业,购买76群蜜蜂,发放给建卡贫困户养殖,使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县发改委牵头的扶贫集团、县财政局、县农委、县水务局、县交委、县林业局等县级部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人饮安全资金、交通发展资金、农村危旧房屋改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巩固退耕还林资金等资金,用于贫困户解决“八
难”,实现贫困村“八有”。充分发挥帮扶集团的力量,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和完善基础实施及公共服务功能。广泛宣传调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按“四议两公开”方法讨论资金筹集方案,完成群众自筹部分资金,确保XX村各个项目有序推进、按时按质完成。
(五)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通过反复调查核实,对全村243名贫困人口分成6类,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人头”。做到六个一批,即产业带动一批,搬迁转移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就业安置一批,医疗救助一批,教育资助一批。
(六)强化服务,提高质量。一是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升贫困户能力素质,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借助“雨露”培训,为贫困户提供汽车、挖机、计算机、建筑施工等就业技能培训,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利用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各种种养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生产和创业技能,确保青壮年劳动力均接受过实用技术、非农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有剩余劳动力的贫困户。二是投入资金5.3万元修建村务、党务公开栏,硬化村委会院坝,购置村民培训用设施设备等,进一步完善便民设施,建立村干部坐班制度和服务代办制度,切实方便群众办事。三是通过召开院坝会进行政策宣讲,通过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发放、张贴宣传资料,让社保政策家喻户晓,镇便民服务中心,整合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办公,让社保政策落实到户。四是统筹有线、无线、卫星等方式实
现村村通广播、通电视、通互联网;保证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正常运行,加强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六、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强化领导。一是县里成立了 “XX村市级贫困村整村脱贫帮扶集团”,帮扶集团由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孙代勇和县政协副主席王峻波为牵头领导,由县发改委牵头,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司法局、县统筹办、县投资促进中心、县烟草专卖局、邮政银行县支行7个责任单位组成。二是县里成立了“XX村整村脱贫驻村工作队”,由县司法局副局长李承兴为队长,分管领导向杰和XX村第一书记赖兴为副队长,陶有斌、谢光琴为成员,驻村蹲点开展工作,群众不脱贫、工作不脱钩、队伍不撤离。三是成立“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人大主席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由农服中心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四是镇党委班子成员包组、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包户,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充实力量,强化考核。一是把XX村纳入后进基层党组织,利用党校培训、远教平台、专题党课等形式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二是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派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到村挂职。三是选派优秀干部到XX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脱产驻村1年,专职开展扶贫工作,责任到人,扶贫到家,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验收销号的,优先推荐提拔。
四是明确XX村两委扶贫攻坚直接责任,党总支书记负总责,成立村级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书记任组长。五是出台扶贫脱贫攻坚专项考核办法,将扶贫攻坚工作纳入村综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监督机制。成立由镇纪委、财政所、经发办、农服中心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力度,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严格按要求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实行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制、业主负责制、施工监督管理等制度,建设的内容、地点、规模不得任意改变,不得乱用扶贫资金。产业项目要落实到户,全面确保建卡贫困户切实享受到项目政策,通过项目实施,实现稳定增收。
(四)加强研究,强化运行。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每月向镇党委会汇报上月工作的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打算,每月召开扶贫攻坚推进会议,听取相关单位、相关办所和各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每周向县扶贫办上报扶贫信息(工作动态)至少一篇,每月至少上报一期扶贫简报,年终及时报送工作总结。
(五)充分发动,强化宣传。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宣讲工作,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全面准确宣讲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政
策举措以及具体实施项目等。同时强化进村入户一对一宣传发动,提高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七、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5年6月至7月22日)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市委孙政才书记和县委蒋宜茂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研究制定行动方案,组建领导班子、帮扶集团和工作队。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层层分解任务。
(二)调查摸底。(2015年7月23至7月31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深入到全村,逐组逐户摸清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落实“一对一或一对几”帮扶责任人,建立台账,精准扶贫。
(三)组织实施。(2015年8月1至12月31日)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具体台账抓落实、抓进度、抓质量,确保圆满完成2015年扶贫脱贫攻坚任务。
(四)自查验收。(2016年1月1至1月10日)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照目标任务对XX村整村脱工作逐项进行自查验收,查漏补缺,完善有关验收资料,并做好迎接市、县级验收准备工作。
(五)迎接县级验收。(2016年1月11日至1月30日)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验收人员,采取对表找、入户算、现场查、问卷答等形式验收。
(六)巩固提高。(2016年2月至12月)
情况汇报
中共甘草店镇委员会 甘草店镇人民政府
(2010年6月11日)
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市县扶贫办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现就我镇车道岭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车道岭村概况
车道岭村位于榆中县东部干旱山区,距离镇政府9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52户986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00人,低收入人口768人。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7.5度,年降雨量400毫米,平均海拔1860米,无霜期159天。全村现有耕地7034亩,人均耕地7.13亩,其中25度以上的坡地3700亩,梯田2000亩。农作物主要以玉米、豌豆、小麦、洋芋、胡麻为主,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99元。由于受到地理位臵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群众生活困难,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同时,该村无科技培训和文化活动设施,村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
二、项目建设内容
我镇车道岭村整村推进项目于2009年6月2日由榆扶办【2009】35号文下达计划,实施期限为1年。项目总投资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5万元,自筹16万元。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增收项目和科技扶贫项目3大项7个子项目。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投资10万元在高家渠社机修梯田250亩;
2、投资10万元拓宽、砂化黄草湾至大湾脑道路5公里(宽6米);
以上2项总投资2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5.5万元。
(二)增收项目:
1、投资7万元扶持农户种植马铃薯350亩(示范户5户)。购进新品种马铃薯5万公斤,单价1.4元/公斤;
2、投资28万元扶持200户舍饲养羊420只(示范户10户)。其中投资14万元购进小尾寒羊400只,单价350元/只;投资6万元购进特种种羊20只,单价3000元/只;投资8万元建成羊舍200座,每座补贴400元。
3、农户发展种养殖业贷款项目。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投资贷款贴息5万元
以上3项总投资50.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万元,群众自筹(投料、投工投劳)10.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
1、投资2万元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次);
2、投资3万元新建村文化卫生培训设施1处 以上2项共投资5万元。
三、项目整合资金使用情况
车道岭村新建村文化卫生实施,总面积270平方米,主体工
程需资金21.6万元,硬化场地等配套工程需12万元。镇政府积极争取县委组织部配套资金6.7万元,尚缺23.9万元,将通过多种渠道筹措。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项目下达后,镇党委、镇政府对项目实施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强调该项目是我镇首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项目的争取。要求镇、村项目领导小组、实施小组、监督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工作,同时在人力、财力、交通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保质保量完成,为其他山区村扶贫开发工作树立样板,为以后争取项目创造条件。
二是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按照县扶贫办的要求,车道岭村整村推进工作从2009年6月份开始启动。工作中采取召开会议、制作宣传牌、办黑板报、深入农户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在宣传发动阶段召开“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会议。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使项目实施家喻户晓,极大的调动了全体村民参与和支持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的积极性,为项目顺利实施打好了基础。在项目建设中,群众自筹资金16万元,用于道路和羊舍建设。
三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镇政府与车道岭村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村委会与200户舍饲养羊养殖户及350亩新品种马铃薯种植户均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从而把建设任务落实到村到
户到组到责任人。并制定了相应的检查验收考核办法,对完成建设任务好的个人给予表彰,对无故不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要求标准完成任务。
四是严格施工,确保质量。高家渠社机修梯田250亩机修梯田、拓宽、砂化黄草湾至大湾脑道路5公里以及村科技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等基础项目是车道岭村整村推进项目的重要内容。为此,镇村两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按照要求和招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并由监理小组跟踪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达到质量要求。
五是加强监管,专款专用。确保扶贫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是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的重要环节。为此,不论是国家专项资金还是自筹资金,镇村均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资金审批使用程序办事,特别是在自购项目材料时,坚持质优价廉的原则,通过群众代表实地考察、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等形式,避免一言堂和各种违规问题的发生。
六是加大培训,增强后劲。为了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车道岭村按照项目要求,先后三次对农户代表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发放科技书籍,使全村250户户均一人接受了培训,基本掌握了至少一门农业科技知识,为以后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增强了发展后劲。
五、项目完成情况
从2009年6月到2010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项目实施工作,目前文化卫生培训设施正在进行后期粉刷外,其他项目内容均已
按要求全面完成,经镇政府前期验收合格。
六、效益情况
(一)经济效益:(1)马铃薯种植项目。通过扶持该村农户种植优质新品种马铃薯350亩,按每亩产量2000公斤,每公斤马铃薯平均售价0.4元计,2010年可实现经济效益28万元,户均增收1100元。(2)舍饲养羊项目。扶持200户贫困户养殖母羊400只,按每只母羊年产羊羔3只,每只售价250元计,年实现经济效益30万元,户均增收1500元。通过以上增收项目的实施,全村可增加经济收入58万元,户均增收2320元,人均增收590元,全村人均纯收入在原基础上达到1380元以上,达到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基本目标,从而实现整村脱贫。
(二)社会效益:扶贫项目的一次性启动和全面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因地制宜,多业并举,形成优势产业,促使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并走上农业稳步增效、农民稳步增收的路子。同时,通过机修梯田、村社道路建设和村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基础条件,逐步提高村民素质,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打好基础。
(三)扶贫效益:项目完成后,使全村252户986人,人均产粮由140公斤增加到23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799元增加到1380元,实现全村整体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和谐小康社会迈进。
七、下一步打算
整村推进是一项涉及面广、群众期望值高、收效快的重要项目载体。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把扶贫开发工作做的更好,一是要继续加强与各级扶贫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大力的帮助和支持。二是继续抓好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三是抓好“三个结合”。结合本镇实际,因地制宜,坚持特色产业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与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相结合,使扶贫开发项目充分发挥其效益,在推进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汉中市扶贫办(2010年8月)
镇巴县渔渡镇九家榜村位于镇巴县南部,距县城34公里,210国道贯穿全境。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28户1686人,耕地面积1733亩,其中水田706亩,旱地1027亩,2009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21元。农民以种养业、茶叶生产和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来源。
近几年,该村紧紧抓住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财政、水利、交通、发计、城建、农业等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投入,以实施村容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改善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硬环境,倾力打造全县高标准的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建设示范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主要做法和显著特点有六个方面: 一是精心制定方案,绘制建设蓝图。制定了《渔渡镇九家榜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任务,规范了工作程序,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包抓、群众参与、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同时,按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总体目标要求,渔渡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多次邀请县城建局对九家榜村进行规划设计,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具有陕南民居特色的中心村庄,打造扶贫新村亮点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解决项目资金瓶颈制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实行“县级部门出资金、乡镇挤资金、农户出劳力”的投入机制,九家榜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共筹措投入建设资金990.21万元,其中整合扶贫、县财政、农业、交通、水利、城建、发计等部门涉农资金488.15万元,渔渡镇政府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含劳力折价487.06万元,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三是突出重点,狠抓村容环境整治。村容环境整治主要以压檐坐脊,墙壁粉白,勾画排列线和砖格线,室内地面和院落硬化,到户路硬化,修建花台改厨改厕为主。按照农户自愿、政府补助的原则,每户补助项目资金2500元,农户自筹3500元,实施村容环境整治项目。刚启动时,大部分农户认为没多大意义,不愿意进行环境整治,为此,镇村干部首先确定了2户率先实施环境整治示范,多次召开动员会和实地观摩会,以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在示范户的带动下,村民们通过实地观察,逐步转变了思想认识,觉得还是把院落拾掇一新,人看起来也有精神。主动要求进行村容环境整治的农户逐渐多了,纷纷与村委会签订了村容环境整治承诺书。目前,该村已实施村容环境整治和农户住房改造185户,硬化入户道路1.6公里,硬化院落5790㎡,修建花台230个,建绿化带600㎡,种植行道树1100株,安装了10个垃圾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在县发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占地14亩的九家榜村移民搬迁点,目前已安置25户112人。移民点采取中欧混合的模式建设,前排为欧式建筑风格,后排为川东民居建筑风格,二者有机结合,别具特色,有力推动了全村的村容环境整治工作。
四是挖掘乡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在实施村容环境整治的同时,积极挖掘整理富有民间乡土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通俗易懂、群众容易理解的民间常用谚语、民俗、歌谣、书画、格言、诗词等,聘请当地书法绘画能人书写绘制上墙,形成了浓厚的乡村文明文化氛围。该村共手工绘制墙壁书画34幅,制作温馨宣传牌52个。这些书画墙既美化了环境,陶冶了情操,又起到了良好宣传教育作用,倡导了文明新风尚。五是着力改善交通、人畜饮水等生产生活硬环境。首先,由全村农户自筹20万元,县交通部门补助50万元,硬化了该村村级主干道和部分通组公路2.5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该村交通运输难的问题。其次,争取县水利局投资20万元,建成了100m³蓄水池一座,铺设引水主管网长达3300m,使315户实现了自来水入户,解决了占全村总人数70%以上125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第三,积极倡导群众使用绿色环保型能源,大力实施农村节能工程。全村共建沼气池22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90个,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能洗上淋浴、用上沼气”已成为村民们一致认同的时尚,绿色环保观念也逐渐在群众的思想意识中发展和普及。
【村整村脱贫自查报告】推荐阅读:
村整村脱贫工作总结09-18
执法局脱贫攻坚自查报告06-01
整村脱贫推进工作总结汇报07-03
脱贫攻坚意见06-14
脱贫攻坚工作方案05-29
脱贫攻坚我先行07-20
脱贫攻坚优秀范文07-25
脱贫攻坚宣传标语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