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词汇部分(推荐8篇)
与词汇教学和汉字教学有关的部分(语音和语法内容比较多,教学中比较重视)但是语音和**内容不多,课程内容不会很多。课前测试
一 指出下列语音单位中的词
(语素和语素构成词,词和词构成断言)
理发(有争议的离合词)橙(语素)说明 天上(方位短语)高高兴兴 面包车
离(介词)鸟语花香 旷课(离合词)狂奔
高低(可以是词,联合式词,也可以是词组,看意义)白布(词组)走后门(惯用语)三讲(简称式的词)白菜(词)
二 说明下列词的构词法(以下全是合成词)附加式,复合式,简称式
木头:附加式。
老中青:简称式(上题中的三讲是另一种)。
个儿:附加式。内秀:复合式(句法构词)。俗里俗气:。
书本:复合式(补充)。秋收:符合。阿妹:。理工:简称式。第一:附加。说明:符合。绑腿:符合。三 分析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结构关系(主谓,联合,偏正,动宾,补充)
碧绿:偏正(状中)。
面熟:主谓。飞船:偏正(定中)。管家:动宾。花朵:补充(述补,注释)。公共:联合。参军:动宾。改良:述补。目睹:主谓。四 根据例句归纳义项
粗:
1、这根柱子很粗。——直径/横截面大
2、这件衣服手工很粗——粗糙
3、他的声音很粗——低沉,沙哑
4、我比妹妹心粗——马虎大意 五近义词辨析:指出下列近义词的主要区别(求其同,求其异)
著名-有名:程度不同。著名程度要高一些。
企图-意图:感情色彩不同。贬义-中性 于-在:语体色彩不同。于用于书面语。
鼓励-煽动:感情色彩不同。
河流-河:河流集体名称,河个体名称。范围大小不同。藐视-轻视:语体不同。程度不同。六 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留学生问题:不懂成语的意思;知道成语意思但是不会用(结构上不会使用,“我们看的走马观花”“小学老师是两袖清风的人”;因为对意义的理解不对而写错字,把a汉字写成b汉字,为别字。例如:人才倍出,残无人道,气极败坏,暗步就班。不是对某一个字不理解而是对意义不理解 词汇教学参考书目:成果较少 付淮青(1985)《现代汉语词汇》北大出版社 崔永华(1997)《词汇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把词汇教学和汉字教学放一起,论文集 3《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1995),北语出版社。工具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一、外汉词汇教学的难度表现
词汇量大…汉语词汇大纲(留学生要求掌握8800多个字)8000词可以基本表达,2万左右词可以自由表达。现代汉语有37万词(现代汉语大辞典收录)
新词语…语音词汇语法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是新词语最直接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每年大约都有一两千的新词语出现。文化因素…音形意三位一体,汉语中有大量的文化词,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掌握 汉字难记… 词汇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词形以及在外汉教学中的问题 *词汇教学始终贯穿始终,一般第一阶段强调语音;第二语法;第三短文,主要解决词汇问题。中高级阶段以词汇教学为核心。二 汉语词汇的特点 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语音形式的双音节话,构词方法的句法化。
第一,汉语的词汇语音形式有双音节化的趋势,目前双音节词占优势。音节发展方向之一:单—>双音节,如鼻—》鼻子。权—》人权。、如果以前是多义词,到现代汉语会分化;语音简化,中古汉语到现在变化相当大。从36个字母简化成26个。中古时106韵….声调简化,平上去入…双音化是一种补偿手段。音节发展方向之二:多—>双音节
如:马铃薯—土豆
渔翁得利-渔利
科学技术-科技 出于经济型原则。第二 构词法方法句法化
汉语主流的构词方法是句法手段来构词,所以特点叫构词方法句法化,语素构成词,词构短语,短语成句,句法关系大致是一样的。、(二)词义的理据性
词义有很强的理据性。词的意义可由构成该词的语素义推求。如茶馆-见字明义。n87%,v92% 问题:容易望文生义。例:银丝卷-本为食物,但是误认为是老年妇女的发型。出家-…
还会生造词。
(三)造词的灵活性
35000常用字->7万多词。人工-工人,牛奶-奶牛
造词灵活性的问题——生造词,如:集邮展览造出-集石展览。他们是一个很聪明的犯罪界
(四)汉语词汇具有连锁性和可塑性
连锁性:有一些常用的语素可以构成多个词。好多词有共同的语素,这些词很可能在意义上有很多关联。如 物—生物,矿物,药物,动物,植物。花—兰花,菊花,荷花。(有属种关系)这是一种连锁性。但是有一些包含共同语素的词的意义上的联系是很松散的。如 东北虎华北虎爬山虎壁虎。所以不能一味的类推
可塑性:汉语的词汇可以根据(语法、表达、韵律、结构、搭配…)的需要可以对词形进行调整。如 订—制定:订计划(口语)-制定计划(书面语)。自己—己:自己动手-害人害己。
(五)词义角度
汉语词汇从词义角度看有大量近义词,近义词出现可以使语义表达更加丰富。但是在教留学生时,近义词辨析是难点重点。第三节 词形、词义的构词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词形的构成(构词法)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释义
(一)词形的构成
构词法的基础知识(测试中)现代汉语词分类:
1、单纯词(一个音节一个语素)
合成词(两个音节两个语素构成)
2、连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才能构成一个连绵词,不能拆开。整个连绵词是一个语素。包括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非双声叠韵:罗汉
3、拟声词:模拟自然界声音 叮咚,哗啦,轰隆隆,噼里啪啦。大部分是非单音节的
4、叠音词:姥姥,猩猩,潺潺。两个构成成分两个音节相同,但是每一个音节没有意义,只有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词。猩猩(两个音节在合在一起是个语素)和星星(相同词根语素用重叠方式构成合成词),偏偏和翩翩。
5、译音词(音译外来词)
沙发,巧克力,布尔什维克 单纯词—很多都是根据语音手段构词的(双/多音节词),大部分是非单音节词;都是单纯词。
?单音节词
2、合成词
(1)附加式构词—词根+词缀,前缀,后缀,中缀,叠音的构词。
形态构词,派生词
前缀/词头/词头+词根:老 小 阿
词根+后缀/词尾:子 儿 头 性 者 化 家 手 员…
词根+叠音词缀:绿油油 红彤彤
*注意:有些语素汉字看上去是一样的,但是并不同。如 老-老虎 老鼠 老师,其中老的意义已经虚化了。但是“老人”意义不虚化,是个偏正短语,一个词根语素一个词缀语素。
再如 气-俗气 娇气,但是“生气”。再如 子-杯子 胖仔。但是“莲子”(2)复合式构词(最主流)词根+词缀,句法构词,复合词 分为五类
联合式:同义、近义联合:声音、道路
反义联合:高低、是非、买卖
偏义词-动静,忘记
相关联合:山水、眉目、笔墨(都会有比喻义引申义或是转义)
偏正式:定中式和状中式(根据词性质,体词性成分前是定语,谓词性成分前面的状语)如 A->B电冰箱,A->BC面包车, AB->C实验室
补充式:述补型:两个词根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的关系,后面的语素补充说明前面的语素)提高,抓紧,说明。注释型:(表示事物的集合概念)第一个词根语素是事物名称,第二个是事物单位)人口 书本 花朵。、述宾式/动宾式:前面的语素支配干涉后面的语素)守法 绑腿 管家 主谓式(数量最少):(前面的语素和后面的语素是*的关系)(3)简称式构词——
紧缩(最有代表性的词提取出来):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但是取哪个词是有讲究的,哪些成分要紧缩掉,哪些成分要保留。ABCD->AC环保 AD长话BC港澳 BD 影视… 简缩:三好,三讲 **以上内容要非常熟悉**
(二)现代汉语构词的特点
1、复合式构词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双音节、多音节、颠倒语素顺序…
2、现代汉语词汇总体当中,复合式构词是最主要的构词类型
3、复合式构词当中,偏正式和联式是复合式构词类型的主体,因为比例大,比较猛产
4、附加式构词是正在发展中的有较强生命力的构词类型
(三)*重点
构词法在词汇教学当中的作用
1、汉语中的词因为缺乏形态变化,所以形态方面没什么可讲内容,但是理据性非常高,80%以上的词都可以根据语素意义推求词义,要让学生分析语素义掌握语素义。例如 员-演员 指导员
家-作家 画家 艺术家——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准确的掌握词义,比较方便;往往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类推一批词。
2、词义与语素义、结构义的关系
词义往往要结合语素义和结构义一起来推。例如 性急-结构义(主谓)+语素义 猴急-结构义(偏正状中像猴子一样急躁)+语素义(1)词义=结构义+语素义 例如 风沙=风和沙(2)(3)
二 词义的构成和释义法
(一)词义=结构义+语素义+附加义
例如
风雨=附近义+语素义+比喻义
越轨 眼红 词义与结构义和语素义都无关
例如 东西 二百五 挖苦
词汇在意义关系上的联系
1、主题联系:同类事物(同一主题),同类行为,同类动作。看到的各种词在相同的对象事物上有联系
2、横向联系:一个词有同义、近义、反义关系的词,等义词非常少。
3、纵向的联系:具有上下位类属关系的词,例如 饺子-面食-食品
(二)词义的性质
词义的性质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内部,一方面外部
1、概括性
模糊性 跟数量有关或是本身就是表示时间的词,数量不定,例如 清晨、黎明;标准不定,例如 好、幸福、酷、漂亮;伸缩性,例如 青年。
边界不清:婴儿 幼儿 少年 傍晚 晚上 深夜,自身不清:一点儿 大概 差不多 大胡子 秃顶 相对:大 小 高 低 好 坏
语言符号的离散性VS客观事物的连续性 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
2、因外部原因产生的有关特征
(1)社会性:词义的产生和使用是约定俗成的(2)民族性
-词汇总体构成上的差异:独特词语(其他民族没有);特色词语(各民族都有,但是表现功能都不一样),例如 亲属词(汉语的有五六十,但是英语则很少,汉语亲属词细化)官职词(汉语中非常多,会升格,副教授叫成教授)谦卑称-附属意义的民族性:汉语色彩词的双重联系意义(会有多重联想,甚至会是矛盾的意思,例如 红 黄
(三)词义的构成(理性意义,附加意义,语法意义)
1、理性意义 一般就是词典中的概念意义,留学生的问题:知道理性意义但是不知道使用对象。所以要告诉留学生词语的使用对象。例如 这根油条很清脆。
2、附加意义(附属意义/色彩意义..)
(1)形象色彩 具有视觉形象水蛇腰 味觉色彩火药味 听觉色彩叮当、(2)感情色彩 鼓励/煽动
(3)态度色彩 一般场合/正式场合 喜欢/态度 例如 生了个女儿/添了个千金(4)语体色彩 口语/书面语
例如 抠门/吝啬
3、语法意义(词性,词性所代表的词在句子中的功能)
(1)词充当的成分及其成立的条件
例如 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 所以留学生说:我们班上的学生都男。(2)搭配的关系、条件
例如 我们强烈地争吵起来;那个羊很胖。名词和量词的搭配….例如 别提+多+V
(四)释义法(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
1、直观法(或称为形象释义)适用于初级阶段。用教具、事物、图片、体态语、非言语手段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把概念和实物挂钩。图片-龙
看VS看见 深VS浅; 动作演示-掏 端 托 拿 提 握 扛 摸..2、语素法 从语素含义推求词义 例如 服装和店->服装店、自和学->自学
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语素义完全表示词义:缝补 迟到;语素义部分反映词义:艺龄;间接反映:甘苦;语素义失落:窗户 忘记;完全不表示:汗青 东西。
3、搭配法 词语的搭配。有些词与其直接讲义项不如在搭配中看用法。例如 出主意 有主意 打某人的主意
4、出题联系法 按类给学生做一些词语的扩展
5、旧词释义法 词语以旧带新(如果有细微差别的话,要清楚辨析)例如 恰巧-正好 当即-马上、立即 词汇系统自身具有的特征
6、情景法 典型的情景有利于理解词义的意思。例如 凑合->食堂没有和菜了,凑合着吃吧。设计场景的时候不要设计远的场景,而要设计身边的场景,然后由近及远;设计典型的场景,比如凑合难怪最典型的场景
7、上下文释义方法 上下文中突出词义
8、辨析法近义词辨析:成果-后果
或者-还是(语法条件上对句式的选择是不一样的);翻译词辨析:表扬-批评 成功-失败;同译词:开放-开幕 色彩-颜色 具有-拥有 命令-顺序 在母语中只有一个词,在汉语中却分化出多个。
9、翻译法(用于等价词这很少)、比较法、联想法、词根法、词源法 第三节 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选词原则
汉语的词很多,在教留学生的时候,要选择什么词,标准原则是什么
(一)主要标准
常用、构词能力强(能产,作为要素组成新词)
(二)初级阶段对外汉语凹槽的选词问题
学生母语类型多样,学习目的多样,主要通过综合课程来达到,初级阶段后期增加听力或是口语课。选词的时候,注重实用性(基本词汇,高频词汇。教材基本上都是对话体);注重口语化,不光对于汉语来说是基本高频词汇,对学习者也要是实用的。
(三)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的选词问题
教材出现很多问题,尤其在选词上。
1、中高级阶段教材选词的问题
词语超纲现象严重,缺乏使用性的词,词语重现率低。表现在:现在中高级阶段课文基本来自名家名作,统计北语出版社,1919年以前的名家名作文章占18%,1919-1949占50%,1949-1976占14%,1976以后占18%。操急 错失…2019生词,与汉语等级词汇和汉语水平大纲对比,只覆盖了甲乙丙5000多个词的30%,即70%是超纲词。现代汉语频率词典高频前8000词覆盖41%
2、中高级阶段教材的选词原则应该是
注重词语的使用性,控制常用词和超纲词比例,适当增加反映当代生活与中国文化的词语。
二、词汇教学原则
(一)确定词汇教学中的重点词和非重点词
重点词是高频词、常用词、扩展能力强、能产性高、常用的多义词(打)、重要口语成语缩略语等等。非重点词指那些一对一可以翻译出来的、生僻使用能力不高的等等。
(二)教学中有不同的技能课,不用语言技能和课程所需词汇应提出不同要求。听、读的词汇属于接收型词汇,这些词汇量远远大于写、说这类产出型的词汇。能够阅读的词汇量比实际听懂的多,能够写的比能够说的要多。所以不是绝对均衡的。
(三)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具体词,然后教抽象词,意义上由实到虚发展,多义词先教常用义项,后讲非常用义项。
(四)重视词汇的重现率
要掌握词汇,大约要重复6-8次,记忆停止,遗忘开始。好的教材会有好的重现。可以通过上课老师的操练提高词汇重现率。三、三个思考
(一)思考一:词汇量问题。多少词汇量合适??如果教8000词,每个年级要怎么分布??8000词应该是什么样的词??汉语学院一学年是2500词左右。
(二)思考二:词汇教学与语音语法教学的阶段划分与关系。能不能把语音词汇语法分成3个阶段?这样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吗?能的话这样的顺序对吗?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长期以来,重视语法教学而忽视词汇教学的做法屡见不鲜,致使词汇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是一个词如果单单明白它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词的具体用法才是它的灵魂。
在交际活动中,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对于表达和学习,比语音语法都更加重要。“人们想到语言的时候,几乎总是要想到词汇”,这句话完全体现了词汇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我们能够理解由正确词汇和错误语法组成的话语,却不能明白由错误词汇和正确语法组成的话语。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也说:“没有语法,人们还能进行一些言语交流,但是没有词汇,人们根本无法说话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是初级阶段几周时间内就可以大致解决的,语法的项目也是封闭的,主要集中在初中级阶段,而词汇则是开放的,词汇教学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始终,不论哪一个阶段,不论是语音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不能脱离词汇教学。对学习者而言,词汇学习可以说是终生的,所以也需要教师传授自学词汇的方法。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大量的词汇,能够准确的理解词义,正确的使用。词汇量的多少以及词汇掌握的程度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指标。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词汇教学技巧
1、展示生词的顺序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生词数量都在十几个乃至几十个,这些词语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生词的排列顺序也只是简单的按照课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采用从课文讲起,遇到生词讲生词的方法,一般情况都是先集中讲解生词,在生词都掌握的情况下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所以生词展示的顺序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十分关键,好的展示生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并正确运用。
(1)按词类不同进行展示
把课文中的生词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分类排列。每一种类型词在一个句子中占什么样的成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学生都比较清楚,这样就能使学生大体上了解每个词的用法,对于特殊词的特殊用法再进行单独讲解。这种排列是从词的语法功能出发,便于教师根据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词语搭配的练习,并且有利于学生建立和巩固对汉语词类的观念。这种方法展示词语可以让学生根据词性记忆生词,避免只记词义不记词性导致用法错误。缺点是这种方法造成了难点集中。名词在所有类型词语中最容易讲解和理解,难点是特殊用法的动词和副词,这种方法造成了难点的集中,容易产生厌倦。
(2)按照词义的相关性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根据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相关性,对生词表中的生词进行排列组合。这种顺序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建立语境进行词汇的记忆,可以把孤立的、彼此毫无相关的生词组织成语言材料存入大脑,有益于学生记忆。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给学生一个语言环境方便造句练习和词义记忆,缺点就是不利于按照词性记忆生词的用法。
2、展示生词的方法
不同的生词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展示给学生 ,选择合适的方法展示生词可以给学生生动直观的感觉,有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好的方法能将简单的汉字变成实物,赋予文字生命,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再加上老师的领读和讲解,给学生以眼睛和耳朵的双重刺激,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生词展示的方法利用了语言习得的认知规律,可以有以下这些方法:
(1)运用实物法和图片法进行展示
实物法适用于一些名词的讲解。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或者是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东西。图片法适用于讲解一些平常不会轻易见到的东西或是上课时身边没有的东西。老师可以借助教室中现有的东西或者把方便携带的东西拿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如果是不常见的东西就要借助图片的方法展示,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简单方便,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教学生识别颜色,像“红、黄、绿、蓝、紫、白、黑”比如“白色的墙、黄色的桌子、灰色的地面”这些都能让学生立即理解,比语言的描述更加生动。
(2)体态语展示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讲解一些简单的动词。动词讲解不像名词那样容易,所以借助这种方法既方便又好理解。例如,讲解“推”这个动作。老师可以用教室的门或桌子作为道具,做出推门或推桌子的动作,学生便可以明白。这种方法还可以讲解打、摔、扔、拿等动作。与此同时,还可以讲解一些人的表情,如:哭、大哭、笑、大笑、生气等。老师可以先将这些表示表情类的生词写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在讲台上表演这些表情让学生们猜一下所对应的生词,这样记忆就更加深刻了。随后还可以用一个学生表演一个学生猜的方法进行巩固联系。
3、解释生词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解释生词的办法但是各有利弊,所以不能千篇一律所有的生词都用一种方法解释,这样会造成很多弊端从而造成使用错误。
(1)母语翻译法
用留学生的母语来解释生词的意思是一种最直接最明了的方法,也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可以快速的使学生明白理解,效果显著。这种办法用在名词中没有问题,但是其它类别的生词就不建议使用了。每个生词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例如包贬义、词性、使用范围都可以不同。例如中国的词语“批评”在韩语中还有批注评语的意思,这样就会造成母语负迁移的产生,不利于学生学习。
(2)正反义词法
大家都知道,给留学生解释生词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学过的词语解释新词语,对于刚刚接触汉语的学生,她们的词汇量很有限,不能用过多的词语解释新的生词,这时候就可以采用正反义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词与词完全同义或异义的基础上的。用一个意义完全相同或相反的词讲解新词,意思一目了然。这种方法最适合用来解释形容词,但是仍有弊端。在汉语中,同义词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等义词比较容易讲解,两个词意义完全相同,在生活中用哪个都可以。
例如:相貌和长相、大夫和医生、相互和互相等。而近义词就需要老师们进行词语辨析了,否则在生活中胡乱运用的话就会闹出笑话。肥和胖这组词,指人的时候,“肥”多带有贬义色彩。这种词就需要老师举例子,通过语境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色彩意义。如果把近义词当成同义词来讲解忽略它的色彩意义就容易造成过度泛化。
(3)对比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合讲解词义相近的副词,例如:很、非常、太、极了。在讲解这程度副词的时候可以一起拿出来进行讲解,按程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列,学生很容易掌握。
(4)上下义词法和同类词归纳法
上下义词法就是通过具体列举下义词来解释上义词意义或通过上义词来解释下义词意义的方法。例如在解释“蔬菜”一词的时候,老师可以列举出一些常见的蔬菜的名称,“黄瓜”“土豆”“茄子”等。这种方法也可以结合联想法进行教学,一次可以交给学生很多新的她们感兴趣的词语。同类词归纳法可以帮助学生将学过的词语在头脑中整理归类。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词与已学过的语义密切相关的一类词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如学习“酸”,教师就可以把“甜”、“苦”和“辣”这些表示味道的词一并教了,学生更易于记忆。
(5)语素法
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构词的最小单位是语素,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层级就抓住了汉语词汇及汉语词汇教学的根本特点和诀窍,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语素法”的词汇教学思路。这种词汇教学方法仅适用于汉语程度比较高的留学生。把一个新词拆分开进行讲解,同时理解两个字的意思,组合在一起自然就明白了。这种教学方法既扩展了留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生猜词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这不仅有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和扩展。
三、结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医汉语词汇认知策略
一、词汇教学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语言对人类来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信号系统,相对于直觉,它是更高级的信号系统,心理学称之为第二信号系统。母语和目的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第二信号系统,它们各有自己的词语系统和语法系统”。可以说,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储备,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语言的交流与运用。那么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学习者在学习、接收词汇的过程中就涉及到感觉、注意、编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环节。由此得出,在信息传递即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
此外,学生学习词语的心理反映是深入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对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反映。这就要求教学时注重语义教学,同义、近义、反义词的教学尤其值得注意。
二、中医汉语词汇的分布特点
从专业性角度来看,我们将中医汉语词汇分为初级中医词汇和专业中医词汇两大部分。
初级中医词汇在一般生活中使用率不高,所以在现有综合院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中很少出现,但对于中医院校的留学生却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是他们接触中医内容的开始。如人体各部分及各器官名称,穴位名称等。
专业中医词汇,主要是讲解中医理论时常用的较抽象的专业术语,如阴阳五行、辨证施治,气、血、津液等。这些词汇专业性很强,较之前面部分的内容就更深入地涉及到了中医理论的内核,在掌握初级中医词汇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会更感兴趣,以为此后中医专业课学习扫清基本的词语(术语)障碍。
三、中医汉语词汇在不同课型中的教学策略
中医汉语的定位决定了词汇教学主要是在阅读课中来进行的,口语、听力、写作课等更多的是起一种辅助作用。换言之,不同于一般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相关教学,中医汉语词汇教学的特殊性不是那么强。因而,我们更多的是从理论上来梳理。
(一)阅读课,主要是精读课的中医汉语词汇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拼读、识记、积累词汇是个艰巨而又细致的教学任务,听力、会话、写作等各门课虽然也有词语教学的环节,但相比之下精读课负有更多、更大的责任。因为基本词语和常用词语大多在精读课中出现,词语的正音、讲解和辨析,主要也是在精读课中进行。因而,精读课的词语教学,对于提高学习者的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直观法。利用人的直接感知将客观事物与第二信号系统——词语联系起来,直接形成概念。虽然这是初级阶段的词语教学最有代表性的方法,但实际上是更多地利用非语言手段来展示直观性强的词语的最好途径,此法尤其适合中医汉语词汇的教学。
a.图片实物。利用图片(甚至实物)简单明了地给留学生展示难用语言表述的各种中草药名称、用人体模型直接而形象地教授人体穴位、借助模型来呈现身体器官等。
b.借助表情体态进行现场教学。如中医的针灸疗法、推拿的手法(推、拿、按、摩、揉、捏、掐、拍);以及中医诊疗方法的望、闻、问、切等都可以借助一定的动作、体态、表情等来形象地帮助学习者区分不同的词义。
c.影视录像。教师也可以使用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多媒体课件系统介绍上述所涉及到的与中医有关的词汇,以便帮助学生完成最基础的词汇学习。
2.联想法。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具体到语言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将所教生词以及相关的词语进行适当扩展以达到强化记忆和举一反三的效果和目的,即学术界所提到的语义场理论。中医词汇尤其是术语体系,具有很强的语义场特征。如中医院的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穴位“太阳穴、天枢穴、太白穴、中极穴”,经脉“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阴跷脉、阴维脉”,身体器官“耳、鼻、舌、口、肝、胃、脾”等就可以运用分类语义场的理论来教学。
3.语素教学法,也叫词素分析扩展法。其方法是将词语中的语素(字)加以离析,然后以一定的义项为单位与其他已学或未学的词素再行组合,从而巩固所学词语(包括目标词语和已学词语)和扩大新词的学习范围。如“急忙”,“急”的语素义在学习“着急”时已经掌握,再教给学习者“诊”的语素义是“医生检查病人的病情”的意思。“急”“诊”结合就是“需要马上检查病情”的意思。这是借助已知语素理解新词的方法。如“病位、病邪、病因、病症、病变、病机、病理、病例、病脉”“耳垂、耳廓、耳环、耳甲腔、耳甲艇、耳轮、耳针、耳舟”这几组词语的教学都可以借助语素教学法来进行。
4.对比法,可分为内部对比、正反对比以及语际对比。内部对比就是在目的语内部用两个词语相对比较的方法来解释词语。相比较的两个词语的词义通过对比可以突显其本质属性,又能补充正面释词的不足。如阴—阳,盈—亏,清—浊,邪气一正气,阻滞一通畅等等。这种正反对比的方法可以增强词语信息的刺激,使词义更加突出,从而巩固记忆。
语际对比,就是利用学习者母语来解释目的语词语的方法。这种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对应关系被认知心理学称为匹配对子。如果这样的匹配对子相互联系紧密,则会取得“遇此现彼”的效果。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实际上就是寻觅和积累匹配对子,从而形成词语转换的网络的过程。但是,分属于两个语言系统的词语完全对等的情况极其有限,也就是说目的语和母语之间整齐单一的匹配对子有限,所以此法适用的范围有限。中医汉语中除了某些身体器官可以借助此法之外,几乎是不能运用的。
5.文化因素释词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点鲜明,词汇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这在中医词汇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因而,中医汉语词汇教学尤其要注意“文化”到位,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留学生“专业知识交际文化震荡症”的出现。因为中医词汇中有些来自于中国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也有源于中医理论体系的穴位、经脉、精气等词汇,这些都是需要从文化角度来阐释的。
(二)口语课的中医汉语词汇教学
学习者学习中医汉语除了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打下基础,也有部分是为了兴趣或生活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实际的交流中进行应用,词语的学习和训练便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者要通过种种训练方式,做到把积累起来的词语按一定的结构形成相互沟通的网络,并在说话时能根据交际和语境的需要,从网络中选取相关的词语,自动地(不假思索)或半自动(略加思索)地组合成为句子、话语。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法、直接法、情景模拟法使得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中出现的中医汉语词汇的感知度,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中医堂坐诊”的模拟交际,将抽象术语立体化,从而使学习者不仅能应用在跟范文例句相同的情境之下作水平迁移,且能应用于跟范文例句不同的情景之下做纵向迁移。
1.情节性训练。教师规定一个故事或一种情景,并提供若干与之有关的词语,要求学习者选用其中的词语表达规定内容。如去中医院看病:发烧、疼、感冒、体温、西药、中药、开药方、打针、舒服、休息。
2.主题性训练。教师规定一个主题,并提供若干与之有关的词语,要求学习者选用其中的词语表达规定内容。如中医院:内科、外科、中医、针灸、推拿、中药、西药;中医保健:养生、药膳、食疗、人参、免疫力、感冒。
3.专题性训练。教师规定一个专题,并提供若干与之有关的词语,要求学习者选用其中的词语,就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中医和西医”专题:优点、缺点、诊断方法、中药、西药、科学、态度。
四、結语
本文参考词汇教学的认知心理学原理,结合实例,主要探讨了中医汉语词汇在阅读、口语等不同课型尤其是阅读课的精读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窥见中医汉语词汇教学之一斑。
参考文献:
[1]李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与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2]齐春红.词汇教学的特点及其认知理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2,(2).
[3]胡炳忠.基础汉语的词汇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4]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4).
(行玉华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00193)
文新系2010级5班
龙小丹 100105009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我国历来重视汉语的普及和推广。在词汇方面讲诉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汇的构成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用词的能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教学技巧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对外汉语的研究者把语音、词汇、语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三个部分,而语音是针对组成词汇的字的读音,语法也是词汇组合的规则。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之一,是学习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内容,故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可以按照有关语法规则组合造句进行交际。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216页)同时,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学术界经过30年的讨论,在文化该不该教这一问题上基本形成共识:语言和文化是下位和上位的关系,文化教学应该与语音、语法、词汇教学具有同样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不仅包含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还包含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文化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
外国人学习汉语基于不同的需要,但是无论出于何种需要,都与文化密不可分。
以美国AP汉语课程为例,在2006年,美国中学正式开设了AP汉语课程。这种AP课程在美国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它带有强烈的应试色彩,学生选修AP课程的目的就是参加测试,获得学分后可以在大学免修该课程。
“由于是应试型的教学,这种课堂十分紧张,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课堂上,歌曲、故事时时穿插在语言的讲授中,对于语言的分析也常常会涉及历史、文学、甚至哲学的内容。……与美国高中学生,特别是非华裔学生接触时了解到,悠久的中华文化往往是他们学习中文的最初始动机和最经常的诱惑”。
对外汉语教学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双重任务,为此,必须重视文化教学,并以文化带动语言教学的发展。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词汇教学是除部分语言教学阶段外,一切课堂教学建立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且多数课堂教学往往是从词汇教学开始,所以搞好词汇教学对课堂教学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学方法可分为:展示词汇的技巧、解释词汇的技巧、词汇练习技巧和词汇的积累。(崔永华、杨寄州《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3页)(一)、展示词汇的技巧
1、独词展示
(1)、听写:是一种常用的展示词汇的手段。听写的过程是学生回忆预习过的生词的过程,也是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手段之一。
(2)、领读﹕教师对每个生词做示范朗读,学生跟着教师念。(3)认读﹕教师请学生认读黑板上的生词,并适当地向学生说明词的音、形、义。(4)、卡片(5)、实物(6)、图片展示
2、综合展示
(1)、按词类排列﹕把生词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等不同词性归类排列。
(2)、相关排列﹕根据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相关性。(3)、串联排列(4)、分话题排列(二)、解释词汇的技巧
1、解释词义的技巧(1)、以旧词释新词(2)、根据语素推测词义(3)、形象释义(4)、表演(5)、利用语境释义(6)、例句释义(7)、利用上下文释义
(8)、近义词比较﹕(a)、词义的细微差别(b)、词义的褒贬(c)、词的用法
(9)、反义词比较(10)、扩展词义(11)、归纳词义(12)、对外比较(13)、翻译(14)、回答
2、解释词的用法(1)、词语搭配实例(2)、直接说明
(三)、词汇练习的技巧
1、记忆练习(1)、直接回答(2)、利用图片(3)、实物(4)、说出同义词(5)、说出反义词(6)、说出动词(7)、说出动词的宾语(8)、说出量词
2、辨别练习
(1)、辨析一个词的不同用法(2)、选词填空(3)、改错(4)、辨别词语类型
3、理解练习
(1)、用汉语口头解释(2)、概括成语或俗语(3)、词语联想(4)、画面联想
4、用法练习(1)、模仿造句
(2)、用指定词语提问并回答问题(3)、设置情况(4)、词语提示(5)、利用图片(6)、扩展短语
(7)、根据语境用指定词语对话(8)、用指定词语复述故事(9)、填关联词语
(四)、关于词汇积累
1、归纳同素词
2、利用学过的语素扩展新词
3、利用附加法类推
4、根据意义或语法归类
5、重复
(五)、课堂游戏
游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说文解字、闪现记字、填空比赛、词语接龙、歇后语比赛等。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学习语言,词汇是基础,它应当贯穿学习的始终.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学习词汇也连带学了语音和语法.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的整体水平.然而,词汇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难的环节.因为汉语词汇数量庞大,系统繁复,外国学生又全然没有语感.至今为止,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尚未建构起一个理想的词汇教学体系,尚未找到高效的词汇教学途径.要建立这样一个词汇教学体系,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如实地把握语言的层次,严格区分字,词的频度,贯彻常用先教的原则;理清字义和词义的种种关系,贯彻由字及词的学习导向。
一,关于区分频度原则
任何事情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语言教学更是如此.国外语言教学界早就注意到利用计量统计的结果,注重语言教学中的词量控制.30年代英国的语言学家帕默尔就指出,任何语言里最常用的1000词总要覆盖用词频度的85%.后来的许多研究证实了,这个数据大体不差.在我国,从陈鹤琴的《语体文应用字汇》算起,汉字频率统计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词汇频度的统计研究,也有了《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现代汉语1频率词典》(以下简称《频率词典》)等成果.汉字,词汇教学首先可以在计量统计的基础上,抓住常用先学,常用多学的频度原则.二,关于语素分析原则
(一)语素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语素分析法的运用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由于词汇的数量大,而且变化快,更新速度快。给学习者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困难。但词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已产生“词本位”、“字本位”、语素教学三种模式。
参考书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2、崔永华、杨寄州《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
3、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
4、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地位的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热”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
在此潮流的影响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蓬勃发展。而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留学生的汉语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词汇掌握量的多少还对留学生的汉语表达是否合适、得体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在综合课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让留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理解汉语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习得汉语,顺畅地用汉语进行交际。
而作为普遍存在于汉语词汇的一种现象——近义词,常常给学生带来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始终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首先,不同语言的语义系统不完全一致,汉语中有的近义词在英语解释中是同义词。如:了解——知道、参观——访问等词语在学生印象中是相同的,所以使用时就会出现“妈妈不能知(理解)道我。/我们访问(参观)了这次画展”此类的错误。其次,含有共同语素的词很多,如:产生——发生、气候——天气、到达——达到等词语,因为词形比较相近,留学生往往出于直观记忆而将其混淆,造出“ 气候(天气)变凉了。/火车准时达到(到达)了”一类的错句来。
有人统计过近义词运用的错误率在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达30%之多,留学生向老师请教解释的也大多是近义词,如:年—岁,参观—访问等。其实,在实际中的情况是,不管词本身是不是近义词,只要留学生分辨不清它们,他就会认为它们是近义词。如:接待—招待—对待;赶忙—连忙—赶快。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范围远远比我们认定的近义词的范围要大得多。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帮助留学生进行近义词的学习呢?以下是我认为的几种可取的反方法:
一.同义词释词法:用一个同义词义项作为释义的手段。如:非常—很—十分,美丽—好看—漂亮,经常—常常等。这种方法在初级阶段是非常可行的,解释直截了当简洁通俗,便于留学生理解。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很难被揭示出来,同时在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语并不多,很难找到有同意联系的词。由于上述不足,学生就会造出“我的作业还没结束呢”“我跟他并不很了解”等这样的错句。
但毕竟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不多,用同义释词法还是最基本也是最好用好的方法。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上面所提到的错句,也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和交际。并且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词汇量不断扩大,就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近义词的比较,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近义词的差别。
二.从一个词的意义方面入手对比一对近义词。(1)对比基本语义的重点有何不同。例如:淡去 ——淡忘
“淡去”是指逐渐的离去,“淡忘”是指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淡去”强调客观性,“淡忘”强调的是主观性。
树立——竖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后者指事物垂直立于地面,多用于具体的事物。(2)对比语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如: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 称道)的事。
“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这里用“称奇”。爱财如命——毛不拔,都是形容极其吝啬(非常舍不得花钱),但“爱财如命”偏重性格方面,语义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方面,语义轻。
(3)对比词义范围的大小。
例如生命——性命,“性命”只指人,而“生命”除人之外还指其他生命物体,语义更大一些。风气——风俗,“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范围较小;“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
(4)对比语意的具体与抽象
例如:河—河流,车—车辆,书—书籍,前者都是抽象的,后者是具体的。
(5)对比感情色彩的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如:成果——结果——后果,“结果”较为中性,“成果”含褒义,有夸奖的意义,而“后果”则含贬义,有批评的意思在里面。
面目一新——面目全非,前者指崭新的面貌,形容彻底改变原来的模样,褒义词;后者指面貌完全改变,形容变动极大,甚至是向坏的方向变,贬义词。
(6)对比语体含义: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从 “小明特别擅长画画”和“妈妈最拿手的菜就是麻婆豆腐了”这两个句子中不难看出“擅长”是书面语,”拿手“是口语。
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对事)心里老想着,老也放心不下,常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敬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多用于书面语。
(7)对比上下的差别,即年龄长幼、职位高低等。
例如:关怀(上对下)—关心(下对上)、吩咐(上对下)—告诉(下对上)、询问(上对下)—请教(下对上)
(8)对比一组词哪个表主动=哪个表被动: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例:就此事件,我新华社(授权/受权)发表声明。
“授权”,是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是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因此这里我们应说“受权发表声明”。
(9)对比一组词哪个是表整体概念的,哪个是表个体概念的。
例如:他身上很有古典(风范/ 风尚)
“风范”是指(书面语)风度,气派,而“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这里说“他身上有”,是个体具备的,而不是“社会上”群体具备的,因此,我们这里应该说“古典风范”。
(10)对比一组词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进行描述。内部是指主观意识、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等;外部是指动作表情和一切客观的事物。
例如:慈祥(外部)——善良(内部)
悄悄(外部)——暗暗(内部)
三.从用法上对比近义词
(1)对比词形
偶尔—偶然。前者是形容词,但只能作状语,“我偶尔去一趟超市”“他经常吃米饭,偶尔也会吃面条”。“偶然”也是形容词,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件,不用担心”。(2)对比造句能力。
听说——据说,“据说”不能带主语,不能说你“我据说······”只能说“据说,昨天他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
(3)对比适用的句型。安静——宁静,“安静”可以用在祈使句中,在医院我们可以说“请保持安静”但不能说“请保持宁静”。
还是——或者,二者都是连词, 而“还是”用在疑问句中,”或者”则用于肯定句中。(4)对比使用的场合。
头儿——领导,“头儿”是在非常随便的口语中使用,如“这是我们头儿”,而“领导”一般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开大会时领导要发言”。
(5)对比构词能力和构形能力。
一组近义词,一个可以继续构成一个新词,而另一个却不行。如:“重要”,可以说“重要性”,而“主要”却不能说“主要性”。
四.对比近义词的搭配对象。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讲清每组近义词可以和哪些词语搭配组合,让学生从中体会不同之处,这对提高留学生使用词语的正确性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馈赠——捐赠
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 捐赠)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我们应说“捐赠”。
交流——交换,前者多用于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如“思想、经验、文化”等词;后者则用于意义较具体或范围较小的词语,如“礼物、意见”等词。
在启发学生搭配组句的过程中,我们还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来,以便使其能更好地把握区分一组近义词。
五.把一组近义词放在句子中比较,这样两者的意义及用法的差别就更显而易见了。
例如:“小明很有才能,一年内搞了好几个小发明创造”“叔叔在国外工作了十几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现在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CEO了”。
从以上两个句子中,不难看出“才能”侧重知识和能力,“才干”侧重于办事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六.利用每一个词相应的反义词进行对比辨析。
当一个词难以解释清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学过的它的反义词来进行辨析。反义词从反面限制原词的语义范围,便于留学生理解。
例如:复杂——丰富
“复杂”的反义词是“简单”,而“丰富”的反义词是“单调”。
林
师
范
大
学 成人学士学位论文
专 业:对外汉语 论文题目: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与“六书”学生姓名:于航航年 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结合的重要性 陈薇 2011年 2月27日
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与“六书”结合的重要性
摘要 在对外汉语的汉字教学中,为交流的需要,一般的教育过程都是首先进行现代汉语体系下的基础教育。在现代汉语的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下才系统介绍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但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联系很大,尤其是文字的传承,在造字法中有“六书”之说。六书不仅是造字法应用得当,更是识字法。在对外汉语的基础教学中应该加入“六书”的文字知识。古代汉语的加入会使教学过程可操作性、理论性更强。是学生们对汉语有深刻的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字 “六书”
对外汉语文字教学
文字理论
在语言教学中,文字教育一直是重点,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有其特殊性,与日本的片甲文、拉丁语系的文字都有着很大区别。这也是各国学生学汉汉字的主要问题。所以汉字教学在汉语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但是纵观我们的汉语对外教材竟然和我们的小学教材的教学方法大致一样。是现代汉语的教育方法,但是这种教育是启蒙教育的模式,我们的受众是已经成年的留学生这种教育会在受众上造成隔膜。而且现代汉语的教学只是就事论事并未有对文字的概述不成体系。对应于一个第二语言这种不成系统的教育会在外国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毫无头绪。
文字的理论在古代汉语里是十分健全的,就是“六书”在简体字盛行的今天也是应用于大多数汉字中的。所以我们设想应该把对外汉语的汉字教育和古代汉语通论的文字部分进行结合,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六书”之说在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
文化教育是对外汉语的一个大的教育方面,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文化环境进行介绍使学生们有深刻的了解。“六书”的文化底蕴和汉字文化交相呼应。以六书的文化意蕴构造汉语文化环境是再合适不过的。
“六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官名,掌教育)以六艺教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六书是六艺之一,但是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艺、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以为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以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由此可见六书的历史是很长的,在汉字体系的成型伊始就已出现,在简体字普及的当代也是通用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广泛的应用范围,“六书”理论可以在汉语教学中有一席之地。
六书的文化底蕴极为浓厚,在汉字的表意理论里阐述得极为透彻,这对我们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学对汉字有一个直观的文化背景的认识。而且六书的运用不知对汉字有解说而且对中国文化也是一种阐释。
自清以后我们大多数采取的是许慎的“六书”之说(1)象形Pictographic(2)指事 Indicatives(3)会意Knowing(4)形声Phonogram(5)转注 Extended(6)假借conversion 六书之说虽有争议,但是以主流的看法介绍即可,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对表意体系的文字造字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表意体系文字是一种可传承度高但是极难贯通的语言,而六书理论正是这驳杂的文字体系的连带。六书造字理论可以给学汉语的外国同学构建一个简易而宽广的平台。
中国文化的互通的,在六书中可以从六书的表意来推测出古汉语的表意规律和一些现代汉语的字意。而且六书它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课题,可以让我们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多了解。任何一家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都有本源根基和一直坚持的理论。而六书正是汉字字义的根基。所以六书理论的介绍可以打开一个表意体系文字的文化背景的窗口。在一个文化基础的影响下,学生会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六书是一种造字方法,更是一个有数代人的智慧的结晶,带有历史传承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识字的过程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缺失之处
对外汉字教学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领域。早在三世纪,就已经有了对外汉字教学活动。据史书记载,公元三世纪,汉字传到了朝鲜;此后,又相继传到了日本、越南等国,成为上述国家记录自己民族语的符号或辅助符号。汉
①字的对外传播需要对外汉字教学。因此,从理论上说,自我国与异族他国开始进行文化交流之后,对外汉字教学就已经开始。只是由于有关史料的缺乏,我们难以了解其详细情况。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需要显得日益迫切,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据1989年统计,全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等院校达到100余所。制定科学的用字标准的要求,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90——1991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和北京语言学院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联合研制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这份大纲是我国初等、中等汉语水平考试的主要依据,也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的重要依据。大纲中汉字的分级与词汇的分级保持一定的联系。汉字大纲收字2905个,分为四级: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601个;丁级字700个。这2905字中,有2485字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一级常用字。
但是对外汉语的教学比较特殊,它是针对在语言上零基础的但是心理成熟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当今对外汉语的一个尴尬的局面。教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教学方法是针对理解能力与汉语能力一样的人,忽略了学生们的年龄因素。“汉语作为母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汉字教学,但两者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至今尚未分开。”
③ ②当下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拼音为语音的标准先教授一些独体字,教授汉字的模式还是如小学的教学方式一样,以偏旁部首为主由独体字过渡到结构复杂的汉字。在模糊的规律下达到一种机械的记忆与积累。在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然后学生们会有了自我积累的能力。因为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在启蒙汉字教育时适合我们的小学教育差不多的主要是一种感性的习惯性的认识。但是因为中国小学的学生因为年龄问题才退而求其次,其教育的受体不同方法自然也不同。
所以上述这种教学方法并非是效率高的方法,因为忽略了学生们的智力因素。是用字来认字,在基础教育时因为文化的差异无疑是绕弯路的。
语言的基础是文字,文字代表的一个民族的文化,脱离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来认字无疑是无益的,中国有如此深厚的汉字理论为什么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应用不广呢?
根据接受学生的年龄与成年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应该进行先规律、再现象的教学方式,因为成年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与分析能力。所以我们要先把汉字的规律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而这规律就是一种文化。“六书”正是汉字的规律,《汉书• 艺文志》说,六书乃造字之本,这是不够全面的说法。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至于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因为根据转注和假借的原则不能产生新字。
汉字是有字理的,造字法决定的是字形,用字法则可以推敲字意。所以应该用理论来指导汉字学习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应考虑到汉字教学中来,这样我们才会有效率的进行教学计划。在考虑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时应该尊重教育的主体,所以有学者呼吁“当代教学论的主题是:以学生发展为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所以我们要深入对外汉语教育的受众的内心中,不光是文化差异还有心智上的考量。
三、“六书”之说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考虑到来接受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生都是一些已经成年并且有着学习经验的外国友人,要是用这种启蒙似得教学会对我们学生的文化积淀与学习时间造成浪费。对于我们的学生在其构成主体来讲都是善于理性思维的年龄,所以应该用造字的理论用来进行识字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不妨在正式教学之前先进行一些汉字的理论的教育,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汉语汉字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而且一个理论的背后是文化的涵养,在“六书”里他们就会对表意的文字与汉语的精神有一个前瞻性的视角。六书是一种关于字的理论,是造字的理论也是识字的理论。
因为“六书”在古汉语的地位,而文字的字形与字音的变化也是极大地,但是理论都是同源的。所以在理论教学之后,还要把六书运用到识字教育中,因为识字教育的复杂性和六书理论在古代汉语中的领导地位。所以在识字教育中应该把我们的简体字教育和图画性极强、表意性极强的甲骨文和“六书”理论结合到一起。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六书”、甲骨文、简体字来进行识字教育,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对汉字的演变,汉字的字形、汉字的字义有比较直观的认识。这样我们的同学就会对汉字有立体的了解。而且这种理论强度一定要比中国的启蒙教育更加深刻,更加系统。做到识字有方。西方的文字大多是语法规律作为中国的表意体系文字的独特性也要做到识字有方,这样才会不对我们的学生的年龄优势进行浪费。识字教育的主要的三个部分字音、字义、字形。运用“六书”和⑤
④古汉字的结合就可以大范围的解决字形、字意的问题。而且对字意与字形的联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六书之一的形声的运用也可以解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形声字的读音问题,一举数得。在简体字普及的今天,简体字大多是形声字,所以六书的运用不应只局限在古汉语中,而在现代汉语中仍会发光发热,这一理论也可帮助学生学习新字,举一反三。
所以用六书法认字的过程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六书理论的介绍,二是六书在具体的例子中的运用。这两点就是六书认字的主要两个部分。用理论作为基础,用例子深化认识可以从文化方方面来对汉字进行深入的了解,不是在机械的识文断字,而是有文化背景的认识。用文化的眼光来识字,我们的汉字会更加生动
四、结语
从六书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中的理论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另外古代文论是不是也有可以借鉴的价值都是值得考量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家的语言应有一家的教法在五四之后教育形式的西化造成了中国汉语教育的过度西化。方法可以西化但是所用的理论应是本土的为好,正因为原汁原味才会展示出民族的魅力。而且教学的要求会造成教育的变化,向外国友人们展示的中国应该是有自己的视角与窍门的。
参考文献:
①、王力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1999年5月第三版 P160 ②、《汉字学概要》
第六章 汉字与汉字学概要
③、柯彼得《关于汉字教学的一些新设想1993》载《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④、王力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1995年5月第三版p160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语言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征,各个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都可以从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根据。语言中的这些文化因素, 广泛体现在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
从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一定要弄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赵贤洲(1989)深入研究了汉语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在对比汉语与英语后,指出二者在12个方面存在着文化差异,而这12点都与词汇有密切关系。陈光磊(1992)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分为三类:语义文化、语构文化、语用文化。体现在词语中,即文化对词汇系统成员的影响,对词形(词构)的影响,对词义的影响,对词语运用影响。
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是汉语交际技能培养和汉语交际文化知识传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国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点在语言学界已达成共识,也有许多学者从静态角度(即词汇系统成员、词形、词义)探讨汉语词汇中蕴含的文化因素,而从动态角度(即词语使用)来探讨的还很少。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词语在使用中体现汉文化的现象,希望能引起对外汉语教师的注意,进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2、词语使用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中有一些语言现象,是汉语所独有的,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大容易为外国学生所掌握,因此,这部分内容是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注意的。
2.1副词修饰名词成分
汉语中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就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这类副词不多,有“就、仅、 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用来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如:只这家鞋店才卖雪地靴。| 今天就你一个没过关。| 光书就有十箱。
“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 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例如:用了恰好500元| 出国已经三年了| 将近30人被困| 还没有协商好的就十户人家。
此外,近年来书面中出现一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以“很+ 名词”最为典型,例如“很淑女”、“很雷锋”、 “很现代”、“非常专业”等。这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邢福义先生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从语言角度和文化角度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从语言角度看,“很名”结构槽的名词, 可以指人,可以指事物,可指方所,可以指时间,例如:很绅士| 很母性| 很香港| 很现代。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在此类名词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例如“很绅士”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 等语义特征。“很淑女”中的“淑女”则有“美好、文静” 等语义特征。所以并非所有名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像“很苹果”就不能成立。从文化角度看,近年来“很名”成为一种相当“时尚”的说法,这跟改革开放以后内地同香港一带的频繁接触不无关系。这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了语言运用的相互撞击与交融。
2.2词语重叠
2.2.1动词重叠
汉语动词重叠式“V.V”或 “V一下”,可以表示所进行的动作较短暂或者尝试等语法意义(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在交际中,说话人把“V.V” 或 “V一下”等形式还用在祈使句中,以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例如:让一下。| 老师你给我解释解释。| 你来帮帮我吧。这种语言运用行为是非常符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 可这种特殊的“礼貌式”并没有引起教学者及其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对“V.V”、“V一下”的处理一般都只是说“表示动作短暂”或“表示尝试”,“带有轻松意味”。 这让汉语学习者很纳闷儿,因为在外国留学生看来,汉语中表示短暂的词语多的是(瞬间/一眨眼/一会儿/刹那/很快),为什么还要使用“V.V”、“V一下”这种奇怪的格式来表示呢?教材或教师只揭示了其表层意念,而未解释深层的语用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外国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对该改格式采取回避策略。
2.2.2量词重叠
汉语中量词不仅丰富,而且还能通过重叠表示特殊的意义。
1)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 状语、主语和谓语。例如:
a. 条条大路通北京。(作定语时,表示“每一”)
b. 代代相传|步步升高。(作状语,表示“逐一”)
c. 个个都是好样的。(作主语,表示“每一”)
d. 白云朵朵| 歌声阵阵(作谓语表示“多”)
2)数量短语也可重叠,组成“一A一A”式,或“一AA”式。 这种数量短语重叠后作定语,表示数量多;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做主语表示“每一”。例如:
a. 湖面一个一个闪亮的波纹,像许多眼睛看着我哩。(作定语)
b. 她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作状语)
c. 我们部队新来了许多小伙子,一个一个都是好样的。(作主语)
2.3人称类量词的使用
汉语中的人称类量词主要有“个、名、位”,其中, “个”“名”表现出一种中性特点,不含表尊重、尊敬的情感色彩。例如:
a. 远处走过来三个中学生。
b. 这个女警察抓住了两个小偷。
c. 在这次油轮撞击事件中,有五名中国乘客失踪。
d. 两名长期作恶乡里的歹徒,今天终于受到了惩罚。
可见,“个”一般用于比较随意的非正式的言语交际场合;而“名”则常用于较正式的场合,而且在规范的书面文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位”则明显带有表示尊重的情感色彩,一般不宜与贬义类称呼搭配使用。例如:三位客人| 各位嘉宾| 七名教授
2.4敬辞、谦辞的使用
在交际中尊敬对方和自我谦虚,是中国人交际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言语表达上,提到对方时常常使用敬辞,说到自己时就使用谦辞。这来源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表敬的,例如:贵(贵公子、贵姓、贵校、贵国),敬(敬请、敬祝、 敬告、敬悉),惠(惠临、惠顾、惠存),令(令尊、令郎、 令爱、令堂)。表谦的,例如:家(家父、家母、家姐、家兄), 贱(贱内、贱女、贱姓),敝(敝人、敝校、敝国)。表示谦虚的词还有“拙”、“浅”、“陋”、“奉”、“舍”等。这些敬辞和谦辞大都是书面语词,在古代汉语中十分丰富,现代汉语中虽有减少,但有些仍在广泛使用。
摘要:汉语词汇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而词汇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外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指出一些汉语词汇在具体使用中体现民族文化的现象,以期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这些现象,进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使用,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01).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03:19-30.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邢福义.《文化语言学》(增订本)[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关键词:本位 教学法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本位”及相关概念
要讨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本位,首先要了解何谓“本位”。有关于“本位”的问题在近几十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对于“本位”的定义,各家的理解并不相同。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可分为两个大板块:一是对汉语言本身的本体研究,二是对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理论与实践体系和学习与习得规律、教学规律途径与方法论的主体研究(杨庆华,1997)。“本位”的问题也分为本体研究中的本位问题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位问题,一者基于教学实践,一者基于理论分析。虽然处于两个范围内的各本位观在名称上大体一致,但内涵常常不同。
本体研究中“本位”的定义既可以指作为语法研究的最重要单位和作为语法研究出发点的的单位,也可以指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之一,还可以指语言基本结构单位,大部分的本位观都是基于第一个定义。大体而言,传统语言学的各级语法单位都曾经被当作某种本位,如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小句中枢以及语素本位、字本位等。
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位问题,则是指以什么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近些年教学本位问题也论争不断。其中对字本位和词本位孰是孰非的论争最为突出,还有语素本位,句子本位等等。
综上所述,可以简单地说,基于某种本位的研究和教学,都可以称作“本位观”。而本文主要评介“词本位”“语素本位”和“字本位”的本体研究本位观和教学本位观,并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角度,思考不同的本位观在教学中协同合作的可能性。
二、词本位的本体本位观和教学本位观
无论是要介绍本体研究的本位观还是教学本位观,“词本位”作为汉语第一个语法研究本位都不可忽视。词本位即词类本位,以马建忠为代表,是提出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本位观。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诞生,黎锦熙从出提炼出了“词类本位”的概念。《马氏文通》的创作是“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马建忠,1898),马建忠先生主要借鉴的就是西方的早期普遍语法理论,它将汉语研究传统和欧洲语言研究传统结合起来,建成的是一个西方语言式的汉语语法体系。虽然在之后的“词本位”和“字本位”之争中,词本位的“印欧语眼光”饱受诟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词类本位的确立完全改变了汉语语法乃至整个汉语研究的格局,其影响极其深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本位”是指把词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教学中词语选择以语法教学内容和课文内容为主要依据,词语释义主要使用翻译法。具体操作就是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时,将词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由词开始向上学习其他层级的基本单位和语法规则。也就是说,先学习词,再学习用词造句,接着学习用句子组成的课文。按照词本位原则编写的教材通常分为中外文对照词表、课文和语法规则三个部分,实际教学时也按照这三个部分展开,这与西方第二语言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和我国外语教学主流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别无二致。虽然现在我们提倡将“字本位”引进汉语教学,但在实践上词本位教学法依旧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要地位。
三、语素本位的本体本位观和教学本位观
语素本位与词本位一样都是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提出来的。最早提出“语素教学法”的是盛炎,后来肖贤彬提出“语素法”应称为“语素扩展法”,即在词汇教学中除了讲练目标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外,还要分析词语中的语素(字),然后以一定的义项为单位与其他已学或未学的词素再行组合,从而巩固所学词语(包括目标词语和己学词语)和扩大新词的学习范围。王又民是“语素教学法”的最早实践者之一,他在《汉语常用词分析及词汇教学》中,对汉语3000最常用词进行了分析统计,认为单音节词、复合词构词的意合特点是贯穿汉语词汇体系的中心链条,介绍了“一体化教学法”的词汇教学方式。
语素教学法的优点是有助于汉语学习者准确理解词义,通过对语素义的由此及彼可以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并且对学生掌握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因素也大有助益。
四、字本位的本体本位观和教学本位观
自《马氏文通》开始,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界在当时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套用、引进西方的语言学理论框架,朱德熙称这是汉语研究的“印欧语眼光”。然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以西方的语言学理论框架来解释汉语的语言现象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字本位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字本位理论最早由徐通锵(1997)提出,他最早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地阐述,并发表刊印了一系列相关专著。1997年徐通锵的《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出版标志着字本位理论发展成型。此书对印欧语系语言的特点和汉语的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强调汉语的独特性。徐通锵(1997)认为,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汉语和印欧语的编码方式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深刻影响了语言的结构基础。汉语的突出特点是语义,而印欧系语言的突出特点是语法结构,因此称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称印欧系语言为语法型语言。语法型语言的“主语—谓语”的结构框架和词类划分,语义型语言不能单纯套用。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应是“话题—说明”,其结构单位的序列应是:字、辞、块、读、句。徐通锵认为“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为了与词本位的“词”的概念区别,用“辞”来指由字组成的字组;块是因交际的需要而临时组织起来、表示某一种意义的字组,是大于辞的结构单位;读是语意未完而在语音上可做短暂停顿的结构单位,它小于句而大于块,由“句读”而来。徐通锵还提出了向心、离心构辞法,对汉语音韵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声调的特点做了详细论述。
徐通锵通过一系列的论著建立了字本位理论体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支持这一具有开拓性的理论,其他主要代表学者还有鲁川、潘文国、孟华、杨自俭、陈保亚、王洪君、汪平、李树俨以及吕必松、张朋朋等人。他们有的侧重于本体研究,有的侧重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字本位理论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字本位体现为以“字”为教学的最基本单位,充分发挥汉字形音义结合的特点带来的作用。教学中突出字的书写与识读、字的理据性和构辞法扩展。目前公认的贯彻字本位理论的汉语教材是20世纪末法国汉学家白乐桑与北京语言学院的张朋朋合作编写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教材的主体内容分为课文、生词、汉字的介绍讲解、语法的讲解运用和文化几个部分。《启蒙》十分重视汉字教学,将汉字教学分为汉字介绍和汉字记忆两个部分。该书于1989年在法国问世以后,一年多就创了法国汉语教材有史以来年销售量记录。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本教材采用的“字本位”与徐通锵提出的“字本位”不太相同,也有学者提出应将徐通锵提出的字本位与白乐桑提出的字本位区分对待。
进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字本位”的确与本体理论的“字本位”存在一些差异。就词汇教学来说,贾颖提出的字本位词汇教学法,实际上是将字本位等同于了语素本位,他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先教基本词汇中的单音节词,然后让汉字与复合词的教学同步进行。李开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强调语素和构词法,提出了“语素层级说构词法”,从语素构成的等级分类角度,对词汇的构成再进行分类。可以把语素构成系统用于词汇教学次序,在语素和构词法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词汇教学。之所以会出现将字本位等同于语素本位的观点,根源在于汉字的性质具有特殊性,后文会进一步探讨。
学界对于字本位理论既有支持,也有批判。对其支持和赞同的观点主要是认为字本位理论摆脱了印欧语研究的束缚,为一些汉语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找到了突破口,如汉语词性、主谓语关系和汉语的语言类型等,并且展现了一种勇于开疆扩土的学术态度和批判精神。实际教学中,也有证据证实了字本位有利于解决的汉字教学的难题。而对其持反对和批判意见的学者主要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首先,字本位理论内部的观点不一致。如关于“字”的命名和定义,对字本位和语素本位的认识等;其次,徐通锵提出的“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一一对应关系也有待商榷,汉字的形音义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这样的一一对应。
五、三个本位的评价及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学界对以上三个本位的看法不一。有认为要完全摒除词本位、大力推行字本位的极端字本位观,有提倡以字本位为主、配合词本位有效的部分的字本位观,也有认为应该将词本位和字本位结合的复合本位观。还有人认为字本位教学法的本质是语素教学法,应该取消字本位教学法,以免形成混乱。综合上述词本位、语素本位和字本位的观点,本文认为各个教学本位都具有其他教学本位不能替代的教学优势,试图寻找一种贯穿始终的“最佳教学本位”是不可行的。这主要是由汉语语言系统的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词本位、语素本位和字本位都是基于汉语语言单位提出来的。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各语言单位无论是在西方语言学的语言系统中还是在徐通锵提出来的语义型语言系统中本质上都是呈层级排列的,每个语言单位在自己的层级上都会呈现出其他语言单位无法替代的特征。这就决定了词本位、语素本位和字本位间也可以形成一个系统层级关系,处于具体层级的本位观无法“单凭一己之力”解决整个语言系统的问题。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复杂而特殊。语言是符号和意义的结合体,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但同时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它又是以义为本的形、音、义结合体,与汉语结构单位有密切的关系。词和语素在书面语言中,都可以用字来记录,三者有对应的情况,但不能说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因此谁也替代不了谁。
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来说,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多种教学任务,至少要涉及词汇的释义和词汇运用等的讲解,还要考虑选择的词汇内容和数量。词汇运用的讲解既要包括进入上级层次单位的规则,又要包括词汇隐含的文化因素的介绍,还要兼顾在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中的运用。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任务还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词本位教学法与西方第二语言教科书惯用的教学法相似,符合部分外国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习惯,对词汇运用的规则讲解比较重视,有利于交际。字本位教学法重视汉字和从字到词的扩展,有利于解决词汇“会说不会写”的书写问题。语素教学法在词汇量的扩展和词义的联想上都卓有成效。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任务应该综合不同的单位进行教学。
本文所述观点只是本人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本单位问题的一点愚见,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郭建芳.词类理论演变与汉语词类研究[J].学术论坛,2012,(02).
[2]李彤.近十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中的三大流派[J].语言文字应用,2005,(01).
[3]刘社会.评介《汉语语言文字启蒙》[J].世界汉语教学,1994,(04).
[4]刘颂浩.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样性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06).
[5]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潘国文.“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11).
[7]钱玉莲.现代汉语词汇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任瑚琏.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及教学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04).
[9]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0]施春宏.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及其现实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2,(03).
[11]石如玉.汉语字本位理论研究综述[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2]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3]王又民.汉语常用词分析及词汇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4,(02).
[14]肖贤彬.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2002,(06).
[15]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6]张朋朋.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1992,(03).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词汇部分】推荐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语言禁忌的方法07-2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10-13
对外汉语教学反思11-11
对外汉语书法教学11-28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学06-08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06-24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07-07
对外汉语课堂活动游戏07-23
对外汉语教学自我介绍10-11
汉语言要素教学课-结构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