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精选8篇)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1

第一,高校管理的对象是思想观念等趋于成熟的大学生,对他们不能用普通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只有将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管理工作中,给学生以广阔的生活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并通过教师科学高效的引导管理的方式才能更好的管理大学生的同时,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体会到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从而更有助于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后的健康发展。第二,将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内在要求。它改善了对学生进行机械教学管理和“课本式”人文教育的双重弊病,通过将二者结合,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养成尊重包容、理解的品质,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最终培养出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人文意识。第三,人文教育是一切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应该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机械工作,而应该是在一种积极自由的的环境中,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同时,教师与学生和谐互通的状态,在不压抑同学的同时释放学生的特色光彩。

2目前人文教育在高校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文教育的体现还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是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当中,高校普遍采用的那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过分注重教学过程中老师地位的体现从而没能调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这些都使得学生们觉得政治是一种无味、单调的课程,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整个高校学生管理中贯穿始终的仍旧是限制和禁止,这种管理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们自我个性展现的机会,使同学们对于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造成高校管理工作的困难开展;最后,在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服务意识的体现,高校管理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生,而目前的高效管理体系却将有序性放在了管理工作的首位。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2

1. 构建民主、宽松、愉悦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校园中, 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任务, 更承担着育人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支持他们的个性发展,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 鼓励其自主创新, 信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改变以往单向管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

2. 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管理人、教育人, 更重要的是服务人、关心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 一些学生不免会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 对于是非不清、认识模糊的大学生要以教育为主;对行为怠惰、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以管理为主;对于经济条件较困难的学生, 则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竭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3. 做好宿舍管理工作

事实证明, 和谐的宿舍关系至关重要, 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高校不能将学生宿舍管理片面看作学生的生活管理, 而要经常组织宿舍开展文化活动、交流活动, 融洽学生关系的同时塑造他们良好的情操。

二以人为本, 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1. 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

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高校中存在为数不少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高校要积极实施各种措施,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使其安心投入学习。

2. 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硫酸残害黑熊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 都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进入21世纪, 我们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和学业压力。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 高校要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 缓解他们的压力,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 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

毋庸置疑, 当今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不少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针对此种现象, 高校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促使他们努力增加“含金量”,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三开展人文化的网络教育管理工作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 高校大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 因此他们在利用网络方面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高校要开展人文化的网络教育管理工作, 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1. 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

高校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网络环境, 完善校园网建设, 方便大学生上网, 还要不断充实网络资源, 不要谈网色变, 将大学生不好的行为都归结于网络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 琳琅满目, 其中不乏各种不良信息,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接触积极向上的健康内容, 处理好上网与课堂学习的关系, 使网络服务于学习。

3. 构建一支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管理队伍

网络教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进行交流, 如向教师倾诉平时积压在内心的困惑。教师可合理利用网络技术,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育工作者要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开展管理工作, 将人文教育逐步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 切实为大学生服务。只有这样,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收到明显实效, 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提升。

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践证明,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净化心灵, 使人文教育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 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人文教育,渗透,策略

参考文献

[1]冯玲玲.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2]黄国英.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3

关键字:高校;学风建设;人文精神教育;渗透

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学习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将学风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学校的学风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高校的学风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人文精神教育,因此,需要改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加强对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推进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发展现状

学风指的是学生在品质的内在表现,是一种态度和风气,是学校特有的人文化环境和无形的精神,是一种在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风气。而人文精神是以真善美为核心,以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种精神,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道德层面、价值观的层面、知识层面、社会关怀层面、礼仪层面和态度层面。

在当前的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着人文精神教育缺乏的现状,对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个体发展的差异。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对知识层面过于重视,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其他层面,传统的教育体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受经济利益的影響,弱化了学生的道德理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意识的深入,学生道德缺失现象屡见不鲜,甚至部分学生认为良心不值钱,没有树立合理的伦理道德观,这就需要加强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价值观。另外,教育的不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当前的教育重视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忽视知识的真正价值,是为了工作而学校,将功名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二、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

鉴于高校的学风建设对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改变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弱化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学风建设中的人文教育渗透,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 创新办学思想和办学观念

要想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需要从办学思想和办学观念方面着手,即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精神,这就需要在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确定时,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衔接,做到高校教育的两手抓,进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完善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传达的重要载体,因此人文课程是推进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设计,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的体系,加强对各项知识的渗透与衔接,进行复合体的学习。同时还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引导,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校内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校园文化成为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手段,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升华思想,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对静态文化的建设,也要重视对人文环境文化和制度环境文化的建设,做到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其次,要加大经费的支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改善教学环境,不断陶冶学生的思想,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为高校的重要培养目标,创新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这就要求学校保持人文本性,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推进传承人文精神的进程。要进行创新,需要以文化为载体和依据,创新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和约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在高校学风建设之中,加强对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视。同时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这就需要加强对社会风气的建设,将学风建设纳入优良社会风气的建设之中,推进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加强对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作优良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艳明.分层次全员推进学校学风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7(09).

[2]季羡林.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教学与教材研究 ,2006(11).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方式

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变革与挑战。当前,由于全方位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也从传统的单一学科本身,朝着多元化、多结构的学科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各个学校所设置的体育课程基本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理论及体育技能为主,缺少必要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户外活动占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有限的室内授课时间也基本上以讲授体育基本理论为主,脱离实际的同时,也忽略了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发展,尤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体育教学课程当中显得有些不足。这里所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的方式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具体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为受教育者提供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内容的全方位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及健身理念要求之下,高校体育课程也势必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剔除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进行体育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所学课程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培养健康向上并具备全方位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出贡献。同时,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来看,当前对于这方面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适当的人文知识补充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增进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内容。体育课当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识,可以起到对学生人文知识需求方面的补充作用。高校课程设置中,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不完全相同,人文知识分布在各个门类的课程当中,作为一门相对比较特殊的课程,体育课程当中所涵盖的人文知识并不在少数。从体育技能角度来看,各个门类的体育项目知识、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事例、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知识、各种体育比赛过程中所出现的精彩瞬间或者典型事件等等,都是人文知识的一部分,适当在体育课程当中增加这些知识的教学,不仅是体育课自身知识体系丰富性的需要,也是学生拓展人文知识领域的需要。从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角度来说,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知识的扩充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多方面给予学生以人生观指导的需要。除了必要的人文知识补充需要之外,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在读书期间获得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一直以来,高校体育课主要侧重大学生体育理论与体育技能的培养,同时更加注重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培养,将对学生的为人处世方法及正确人生观等方面的培养当成其他课程或者科目所应完成的事情。但实际上,即使是实践教学为主的体育课程,也应承担起这一职责。高校在注重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方面,就需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世方法、处事心态及人生观等方面的指导。大学生入学,需要的是从每一门课程当中汲取对身心健康有益的内容,对于体育课同样有极高的期待值。而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及体育竞技等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这方面的契机,体育课只是一门传授体育技能的课程的理念,势必要做出调整和转变。

(三)利用体育精神涵养人文精神的需要。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形成人文精神,将大学生群体塑造成一个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群体。人文精神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事实上,人文精神的含义非常广泛,这一抽象概念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来表示,真正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创新精神、独立自主精神、自我牺牲精神等多个方面,这些具体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群体所应具备的全部道德要求,也很符合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与基本要求,是高校每一学科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校体育课也是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涵养人文精神的有利平台,因为体育精神本身就涵盖了上述人文精神的诸多方面。无论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还是从学生本身的需求来看,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适当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体育精神的传递,都十分必要。

(四)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此外,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式,将体育课与人文素质教育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也是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设置以技能培训为主,除了必须要完成学生体能达标的项目之外,所增设的内容也十分单一,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有限,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技能学习课的设置、反复的技能训练、大量的户外运动将体育课变得单调,缺少趣味性。除了可为学生的体能培养加分之外,体育课几乎没有别的用处。甚至一些同学由于找工作、考研等需要,将体育课视为鸡肋,必要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放弃。很多大学生因为在大

一、大二阶段体育成绩优秀可在大

三、大四免修体育课而沾沾自喜。体育教学长期与其他学科分裂,存在距离,难以与其他学科建立起一致的培养目标。从这些弊端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进行改进,增加授课内容、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等方式,也就成了必要选择。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教师具备自我提升理念,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之前,教师本身首先应当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这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首先需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及所应涵盖的内容,并能够据此对自身知识结构、道德自律意识等进行调整,要明确如何在体育课中传递给学生人文知识,以及可在体育课当中增加的人文知识内容。高校体育教学既然承担着给学生灌输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本身就要承担起必须承担的责任,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不断提高自己,起到示范作用。另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如深化体育知识的学习,扩大体育知识的外延,增进自己在体育这一范围内的人文知识含量,只有如此,才能够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真正做到时时刻刻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这方面,高校也应为体育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增加体育教师的学习和提高机会,从而保证自身知识水平及人文素质能够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

(二)改变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对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传统教学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教学环节简单枯燥,难以承担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也难以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调整,可为在教学过程中增进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寓教于乐,从而增进体育教学的效果。如在传统的以强化训练、单一技能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增进室内授课、体育比赛等环节,就可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全新的舞台。室内授课环节可传授体育发展史、体育项目知识和该项目的发展史、体育竞技类型与相关规则、体育竞技当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与体育精神等内容,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并让他们看到一个完整的、新奇的体育世界。通过户外活动及必要的比赛环节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比赛所必须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等。除校内的授课环节之外,高校体育课也不妨将视角扩大到整个社会,如带领学生去观看比赛、关注身边的体育新闻、进行体育相关知识与健康养生知识的宣传等,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动态的体育世界中感受体育竞技及体育精神的魅力。这样就会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一举两得,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也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效果。

(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除了体育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的转变与调整之外,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状况、学习需求、兴趣所在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此进行综合分析及考量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体育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一场游戏、一次健身或者一场比赛,而是知识、技能与思想的有机结合,教师只有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在当今时代,体育教学同样需要在实际操作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教学器具等手段多样化教学,如在进行篮球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篮球的产生、发展历程给学生做详细讲解,同时将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图片分解,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深入人文素质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通过“参赛队员”“裁判员”“啦啦队”等具体分工方式,让学生在热火朝天的教学实践中学会体育规则,也明晓体育精神,从而达到技能培养与人文培养的双重效果。

(四)认真与学生沟通互动,从而达到对学生人生观进行指导的目的。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掌握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接受情况,从而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还可起到对学生人生观进行指导的目的和效果。因为耐心细致的交流不仅可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也可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及时帮助解决。具体沟通环节的设定可以是随机的,也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不仅可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倾向等有所了解,还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纠正和指导。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当中,给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充分契机,如对某些体育事件的点评与认识,就可反映出学生的处事原则与处事心态,对此作出及时调整,就可保证体育教学当中所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与学生的互动还可体现在体育课趣味性的提升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积极参与的机会,可让学生更加充满自信甚至热爱生活,从而提升其人文修养,达到潜移默化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综上,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尝试对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与手段进行探索,从而解决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如何能够让体育教育当中所渗透的人文素质教育与教学本身有机融合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本身也需深刻认识到学科改革的必要性,并积极从自身进行改变,增进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从而在体育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达到在体育课教学中也能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智峰.试析优化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创新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57,159.

[2]谢志鹏.优化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对策探讨[J].学校体育学,2016,(12):57-58.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5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倪志梅1,唐虹2

(1.南通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2.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本文中的人主要指的就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管理的学生。本文将针对高校这两类教育管理的主体对象提出相应的人文关怀的具体实现措施,最终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

关键词: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 ) 10 - 0067 - 03

作者简介:倪志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唐虹(1968-),女,江苏南京人,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纺织服装教育研究。

一、引言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管理处于有序状态,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率。但是,制度管理具有规范化和强制性的特点,单一的制度管理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与构建和谐社会及文明校园的宗旨不一致。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还应该从严格呆板的制度管理中寻求一条全新的管理方式,那就是从人的情感和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动机,让人们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以“以人为本”为根本指导思想,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取向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内涵解析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它与人的理想、生活意义和命运紧密相关,代表了先进的价值观和核心文化,其基本内涵为:以人为关心的主体和中心,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尽可能地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文关怀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即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运用人文关怀的模式,关注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侧重于理顺教师、学生及其他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通过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来赋予人一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之下,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显然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选择,更是为了迎合人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因为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转而向精神层面的需求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高校教师学生尤其如此。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剖析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制度限制人、规范人、控制人,保障组织的正常高效运行。教育管理取向人文关怀是要解放人、发展人、培养人、塑造人,提升管理层次和效果,契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可以共融、共生、共建,而且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取得最为理想的管理效果,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统一和融合并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步于制度建设,提升于人文关怀建设,高校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偏重于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容易出现无头绪状态,这时就应该侧重于制度管理,依靠外部的强制手段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从而确保高校高效运行。当学校顺利通过了初期建设阶段进入到发展和提高的阶段,教育管理工作就应该转向侧重人文关怀取向,在师生能够普遍地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后,加强对人思想情感和需求方面的关心和关怀,即学校发展提升阶段,应该更多地运用情感手段,从思想和心理方面约束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动机和行为,使得他们与教育管理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内心主动加强自律性,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独特机制。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表面上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区别在于:一个约束动机,一个约束行为;一个通过自律发生作用,而另一个必须通过外部强制手段进行约束,从而产生他律的效果;一个是从情感方面尊重和关心人,另一个是不顾及感受强制执行。但是。它们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既加强制度管理,又实施人文关怀,使二者有机统一,这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两者应该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而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即制度管理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保障,人文关怀又为制度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开展制度管理。

四、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人人文关怀

既然我们已经知晓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除了需要一定的制度管理进行约束以外,还应该构建一个张弛有度的工作秩序和充满人情味的人文环境,尤其对一些发展中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的学校来说,制度管理更应该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除了刻板严谨的规章制度以外,还要有充满团结互爱精神的校园氛围,以蓬勃的生机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高。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恰当地融人人文关怀呢?换句话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和实施人文关怀呢?(论文范文 )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然后再从人文关怀不同的受益对象人手,即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受教育管理者――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冲突:虽然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它们毕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有着一些矛盾和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当严谨刻板的制度与人的情感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针对这种“情”与“法”的较量,学校到底该如何来直面问题,处理矛盾呢?学校应该首先分清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执行标准,然后以“利于教育管理者的团结,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根本宗旨来解决矛盾,处理冲突,应对问题。我们知道,学校制度属于强制性的约束手段,但是,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的人却是有情感的。因而,在执行制度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内涵,即以人为本为指导来推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制度管理,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对于一些已经过时了的.制度,学校应该在重新调研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废除或者修订,让新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使“情”与“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学校制度管理才能真正与人文关怀有效结合在一起。

(2)高校要重视对于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人文关怀渗透: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管理者,他们既需要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同时需要得到学校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现代高校很多管理制度只是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实施的过程强制性明显,当前高校的一些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被压抑,对于学校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尽快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从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设计中来,突出他们的权利意识,体现激励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工作与生活、高尚与世俗、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就能够得到他们的内在认可,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出制度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让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能够在关注自身需求的人性化管理氛围中感受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3)高校尤其要重视对于受教育管理者――学生的人文关怀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对象――学生群体,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仍然偏重于对他们进行单一制度管理的弊端,尽快加强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阶段,其中的科学发展观重点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而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与时代发展潮流是一致的,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彰显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要充分关注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教育性、人文性、发展性、个体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理顺人文关怀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依靠多个部门和领导实施合力作用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益。具体而言,高校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唤起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要确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反省自身与学生相处的状况,建立平等、友好、和睦、和谐、长效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思想,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应该来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是非常丰富与多元化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工作具体化到课程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网络教育管理、创业教育管理等等方面中去,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知识,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

五、结束语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6

摘 要: 普通话课程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特点,而且是一种人文教育。中国人运用汉字书写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汉语典籍。在数千年汉语发展的历程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凝练典雅的文学语言与鲜活生动的俗话俚语,相互渗透而彼此相得益彰,汉语本身即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走出纯工具化误区,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增进其母语文化素养;应加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精选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裁的文学经典作为发声训练和朗读教学的文本语料,丰富课程教学的文化内涵,充分实现语言教学的文化传播与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 普通话课程 技能教学 人文教育 文学经典 文化素质

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在我国的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促进信息化和对外开放中彰显出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各级各类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在“推普”工作中发挥着领头示范的作用。加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运用能力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语言学科长期以来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从普通话课程教学推动母语文化传播、渗透人文教育的视角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一、在“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语言教学具有工具性特点,普通话课程必然有一整套知识技能教学体系,如语音教学之声、母、调、音变及声韵配合规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练,如词语教学之词语组合规律等相关理论教学及读词语的发音训练,如朗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及对诵读训练的设计,如即兴谈话、命题谈话、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各种类型的说话教学与实践练习,如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的教学与应试能力培训等,以上内容构成了普通话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课程教学的基本框架。普通话课程教学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技能”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中传播母语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回归语言教育的本质。

“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任何一种语言的符号系统都是使用它的社会群体“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1]P56。汉语有三、四千年的书面语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运用汉字书写和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文化典籍;在汉语史上,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凝练典雅的文学语言与鲜活生动的俗话俚语,相互渗透而彼此相得益彰。中国人不仅创造了《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辞章灿烂的经典韵文,而且创造了先秦诸子著作、唐宋八大家散文、《周易》、《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聊斋志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非韵文的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所以,汉语本身即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普通话课程首先是一种母语教学,在解析语言的结构规律的同时,应该带领学生走入语言结构深处的历史文化语境;母语教学应该走出纯工具化教学的误区,教者和学者共同怀着虔诚与敬畏的心情进入母语与母语文化学习的神圣殿堂。

语言学家说:“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1]P1“汉语„„是我最后的栖身之处。语言世界是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世界„„我们在语言的存在中比在现实的存在中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可靠性和具体性„„生活在语言中就是生活在更深刻的意义中,就是生活在所能展示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中。”[3]P136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够给语言学习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才能够心怀诚意地确认普通话作为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学习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走入母语的心灵深处,感知祖先赐予的那份温暖和亲情,从母语学习的“切磋琢磨”和“吐字归音”、“咬文嚼字”中,发自内心地升腾出一种对传自世世代代祖先的这种语言的穆然敬意,才能够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地刻苦学习。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曾经把母语教学仅当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培训课,以解析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书覆盖母语教学的课堂,几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语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忽略语言内部结构中的词汇、语法及其外部结构所蕴藉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满足于对母语的结构分析,而忽略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这种民族语言所携带的厚重历史与精神层面的丰富元素,满足于钻研语言表述的种种技巧,而忽略语言教学的本质即是人文教育,等等。

二、语言素材选择的母语文化取向

语言教学必须通过语言素材分析、典范作品阅读来完成。所以各种普通话教材都提供了声、韵、调、音变及声韵配合规律教学用的字词语料,设计了朗读教学的散文、诗歌、顺口溜、绕口令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说话训练范例等。上文已强调,普通话课程教学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应该努力营造文化氛围,渗透人文教育,所以,在语料选择,特别是朗诵语料选择方面,必须兼顾人文教育取向。

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打破语料选择“厚今薄古”、排除古代文化经典的狭隘倾向,摒弃忽略域外文学经典和现当代多样化文体语料的偏颇。普通话课程固然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己任,但语料选择可以突破时代、地域局限,精选多种文体语料,从那些具有文化经典与文学经典意义的古今、中外作品中,选择适合普通话教学的文本语料。

首先,应该选择优美的古典诗文作为发声训练和朗读教学的语料。某些长期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已经意识到,针对大学生语言规范意识淡薄、表达能力不强的现状,通过经典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强调“经典诵读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质,乃至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4]P142。所以,普通话课程的朗读材料可以选取《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意蕴丰富、风格典雅的古典韵文,选取《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礼记》、《史记》、《汉书》,以及唐宋八大家散文等凝练优美的古代文章的段落,指导学生在理解这些古典作品文化意蕴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让他们不仅感知其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而且感受其中蕴藉的厚重历史气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

其次,突破当前普通话教材朗读训练材料的体裁局限,不仅经典古诗文,而且现当代作家优美的白话诗歌、戏剧与影视剧台词、小说等,都可以成为普通话朗读教学的文本语料。如郭沫若的诗歌、戏剧,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名篇,以及梁启超、冰心、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艾青、贺敬之、郭小川、海子、顾城、舒婷等作家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语言材料。

再次,改变当前普通话教材朗读训练忽略选择域外经典作品的偏颇,但丁、雨果、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泰戈尔、普希金、惠特曼、济慈等国外著名作家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作品,也应该成为普通话课程教学可供选取的文学经典。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童话、谚语、绕口令等作为朗读练习的文本作品。

我们强调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引进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希望通过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平台,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古今、中外文化经典的光辉照亮普通话教学的课堂,让这些具有“人类文明核心成果”意义的文化经典进入学生视线,既成为语言学习的文本语料,又成为哺育和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努力实现母语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我们应该相信,当普通话课程能够承载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融入浓郁的人文教育情怀,便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学习这种语言的极大兴趣。

语言学是一门领先性的学科,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正是语言学发挥作用的时刻,也是语言学家观察语言变化,从应用中发现语言理论努力方向的大好时机”[5]P1。在新的历史时期,语言学科不仅要推进语言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而且要推进语言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创新。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强化语言教学传播和弘扬母语文化的价值功能,普通话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规范意识、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7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教育的理论基础,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重“才”而轻“人”,忽视了人的个性、理智、道德的培养,出现了片面甚至畸形发展的现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是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分析和计算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人文素质在国民素质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石油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应尽之义。中国高等教育从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教学模式以后,由于试图急于摆脱落后面貌进行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理工科专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位置被抬高,人文素质教育受到忽视,据一项对毕业生的调查材料显示:刚刚毕业的人希望能学到更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十年左右工作经历的人后悔没有学到更多的商业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人则后悔没有更多地学习文学、哲学和历史方面的知识。[2]这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石油高校理工科专业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管产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教学对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3]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心作用是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的培养。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修养,给学生做出无言的表率,而且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专业教学中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促进专业教学的效果,也以专业教学拉动人文精神的渗透。

2 人文素质教育选择的素材

在人文素材的选题上,结合石油高校理工科学生主攻专业知识学习,但以专业为出发点纵向、横向的拓展比较薄弱的特点和各专业的学科特色选材。在编写上力图反映自然科学学科的历史背景、历史发展脉络,对于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都有所体现,以著名专家、校友刻苦钻研、探索真理的高尚的人文素质为案例,分析提炼出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应用。从而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同时也对其进行科学普及知识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

人文素质教育素材的范围涉及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中国油气资源远景展望,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三大支柱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石油科普知识,简要地介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和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的发展过程及发展前景,结合典型事迹介绍我国著名的地质科学家和石油战线涌现的英模事迹,在此基础上,还针对我校事迹介绍部分知名校友和他们艰苦创业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3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3.1 开展人文素质讲座,搭建素质教育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质,才可能在本专业领域具备更广的视野和更强的突破能力,注重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的平台,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讨论会、教书育人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针对学生比较关心的石油工业发展前景、大庆油田的发展趋势、学科发展史及展望、我国是有企业的概况等内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讲座。针对每一个选题认真选取素材,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平直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收到了预期效果。

3.2 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弥补过窄的专业教育

现代科技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双重态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学科体系结构日趋复杂,知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长期以来,文理分离,理工分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造性活力,缺乏对社会、人生的完善理解,缺乏对复杂经济社会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要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一个战略任务来抓,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介绍专业的一些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弥补过窄的专业教育。通过结合相关课程内容介绍一些科学家刻苦钻研、探索真理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去教育学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我校办学特点,每年的短学期都组织各专业的学生去铁人纪念馆、地质博物馆等地参观,通过活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些豪言壮语触动了大学生的灵魂。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时间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造就出富有创造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

4.1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石,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

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培训,学生不仅增长了人文知识,提高了自身人文素质,树立了文化意识,而且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教师从“高尚的情操、刻苦勤奋的精神、艰苦奋斗、判断能力”四个方面,广泛收集了铁人王进喜、新世纪铁人王启民等先进人物以及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材料,在教学中穿插讲授,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深感这种教学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善了人格,促进了思想素质的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珍惜光阴,学而不倦,学以致用,掌握过硬本领,努力成为适应21世纪竞争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形成高尚情操,宽阔胸襟和恢弘气度的基础。在石油高校理工类课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使课程更加生动、丰富,显得更具有生机和人性,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及社会责任感。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授感受到了人文修养对成长的影响,受到了熏陶和激励。

4.2 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在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提倡广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信息化的程度,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课件授课,可以更形象、直观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技术修养,还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非理性的思维因素,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另外,通过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塑造了学生诸如情感、意志、信念(包括爱国心,关心他人,关怀自然及团结精神、献身精神等)等方面的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适能力及自律精神。

4.3 确立自由的培养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将着眼点投向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科学试验精神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能力、素质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借助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思考问题习惯及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自律精神,为同学们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开展各种典型榜样教育,激发学生自我设计,塑造自我的激情和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潜力,从而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把石油科普知识、相关各专业及各学科的发展史、石油行业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石油行业著名科学家刻苦钻研探索真理以及对石油勘探发展的重大贡献、著名校友的成长历程等各方面的内容提炼成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以人文素质讲座、社会实践等为载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了解石油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石油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宗文举,常辽华.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245-249.

[2]荣文仿.理工科专业课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2):76-78.

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生物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价值,如何结合课程标准来挖掘课本中和课本外的人文教育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方法有哪些,目前的研究还不够详尽。本研究建立在调查人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来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资源,通过案例分析和随堂观察来发现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中的途径和方法,旨在详尽地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为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电子产品的影响。高中生在生活交流中越来越少。逐渐的,人文精神了不断消失。主要是看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不断变化逐渐渗透到家庭中去,学生利用这种电子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发生较大认识误区。在教学形式上,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被认可。而且,先进家长对孩子的不断溺爱,导致学生在思想发展中只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仅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在个人品质以及学习态度中也存在消极影响。由于中国在经济变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学生在意识形态上逐渐发展为享乐意识,在学习上也没有体现较大积极性,不断的,也导致了道德水平的下降趋势。不仅在社会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素养,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

(一)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理念

人文精神在生物课堂上渗透方式可以创设一定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对问题的能力,还能丰富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如:在生物教学中学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师可以根据近几年的生态变化进行分析,如社会中相关的发展事件等,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下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石油与农业形式,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对自然灾害以及生活环境变化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在生物课堂中发挥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实际的生活方式,认识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从而建立良好的发展习惯,并创造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形式

人们精神的创建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良好的实践精神,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多样性教学理念,不仅要丰富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体验学习,还要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稳态环境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该环境进行创建,使学生能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兴趣,还要利用PPT形式将生物变化形式进行展示,利用两个不同的植物生长,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交流与协作,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联想能力。

(三)开设人文精神课外形式

生物教学与生活中的多种事物具有较大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与生物课堂上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能促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因为课堂教学并不是生物教学中发展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也能实现更多的创造形式。如:在细胞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模型实施知识教学模式,根据食物的解剖形式以及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结构知识的理解,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健康成长。

(四)通过教学评价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

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做好教学评价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倡导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及时更新教学评价方式,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己,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入手,进行全面评价。全面发展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其次,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人文教育评价。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选择评价方法上,要科学合理,重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再次,对于评价结果,要及时做好反馈和记录。评价结果可以用评价表、档案袋、成长日志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馈,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进而促进进一步的成长和提高。

总结:

人文精神是在人的文化形式上,形成尊重、重视以及关注等。在物质文明发展形势下,高中教育学科。特别在生物教学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形式。我校根据高中生在人文素质发展上的表现,在生物教学中实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提升了该学科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郝雪,龚大洁,王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125-126.

[2]肖永红.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10,22:162-163.

[3]徐慧琴,曾丽霞,何桢,张灿,杨雪,熊丽,刘德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學报(自然科学版),2010,05:92-94.

[4]谭艳秋.生物教学中多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人文教育[J].高师理科学刊,2010,06:109-111.

[5]范玉英.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8-19.

上一篇:信用社考试综合类题库下一篇:建筑居间合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