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字教学反思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字教学反思(精选8篇)

美术字教学反思 篇1

七星农场第一中学

朱晓华

在一次的校园海报设计比赛中,许多学生能画很好的画,也有很好的构思。但是,正规的黑体字、宋体字却成了他们的短板。好端端的一幅海报作品,硬是被那几行毫无章法的字体给破坏了。为此,我萌生了给同学们补上“美术字”这一课的念头。

听说要学美术字,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

在课堂中,我首先问学生,写好一个字,最关键的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踊跃发言,有的说是笔画,有的说是大小均匀,有的说要有一支好笔„„ 我告诉他们,一个字,最重要的是间架结构。间架结构稳了,再在笔画上下功夫,不同的笔画可以构成不同的字体。在这些字体中,有黑体、宋体、楷体、隶体、魏碑体等。这就好比楼房,决定它是否平稳的,主要是大支柱和主横梁,至于楼房最重形成什么特色,主要还得靠装修、家私等不同风格的配置。

然后,我分别给他们展示了分别是黑体、宋体、楷体的“永”字。看!它们的间架结构是否是共通的?学生们仔细观察,认识到,同一个字的不同字体,其间架结构大致是一样的,只是笔画特征不同。譬如:宋体的横,右边有个突起尖角,黑体则大小一样;宋体的撇,像一把尖刀,而黑体是等宽的„„,还有,如果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布局不对,不管你笔画写得再漂亮也没用了。

美术字的奥秘被一层层打开!同学们开始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然后,我把所准备好的美术字教学课件,一一向同学们讲解。同学们也拿起笔,按部就班的,跟随我的示范,认真地书写美术字。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课后,我认真地看了同学们的作业。他们的作业完成的如何呢?当然,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美术字作业,总体上还显得比较稚嫩!。于是,在后来的一节课中,我挑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课件向全班展示,让同学们共同讨论他们自己的作品,挑出优缺点,并提出修改建议。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马上就活跃起来了。其中,有几位同学还亲自到黑板上来,做出修改稿,以证明他们的观点。最后,我作了最后的修改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教学,同学们收获真的很大。

我向同学们强调,我们要提高美术字的书写水平,单靠一两节可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好好演练。在日常生活中,美术字到处都有的,平时看书、看报、看广告、看展览的时候,我们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认真

地欣赏周围的美术字,欣赏它们的笔画美、结构美、布局美,以及与环境协调的美!

面对学生对中国汉字艺术的热情,我很感动。我们都曾感到并发现在初中的学校里,有很多学生不懂得正确的写字握笔方法,有太多的学生不会写毛笔字!我在思考,我们在这方面的教学环节是否有些缺失呢?

我的这一堂美术字课,让许多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汉字之美。然而在博大精深的汉子艺术殿堂里,这堂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这一教学领域还有很广阔的拓展空间。在学校,同学们天天写汉字,我们一定要让他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譬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三千多年前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开始学习,临摹其古老的气韵,触摸其古老的文明;继而欣赏和学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小篆,并在王羲之等名家中吸取其艺术和文化的精髓。

美术字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学,教学方式,幼儿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有艺术素养的合格人才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 现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明确目标,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虽然选择了幼师专业, 但美术对于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学生普遍缺乏认知,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种心理, 我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明确学习动机。

由于我上过幼师学校, 当过幼儿教师, 所以我以自己为例, 向学生讲述学好美术对于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在幼儿园, 不只是绘画课, 包括语文课、计算课等, 都需要代课老师有很好的美术功底。比如:上计算课, 讲解加法或减法, 对单纯的文字讲解幼儿不好理解, 也没兴趣, 但配上好看的图画效果就不一样了, 孩子兴趣大增, 一目了然, 很容易就学会了知识点。另外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布置, 更是离不开美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如果你画画得很棒, 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话峰一转, 提醒学生只有在学校期间认真学好美术, 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学生听完便有了学习美术的动力, 取得了期待的效果。

二、转变观念,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 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没有了兴趣, 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还不如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主动探究观察动手, 得到的知识远远要牢固、深刻得多。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形式上多动脑筋。形式可以千变万化, 保持新颖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 这样学生便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 手工课制作收纳盒, 上课前, 我事先用一些不同花色的废旧扑克牌做了几个精致的收纳盒。导课环节, 我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几个漂亮的收纳盒, 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睁大了眼睛, “哇噻!好漂亮啊!”“老师, 这不是扑克牌吗?怎么做成的呀!快教教我们吧!”学生议论纷纷, 马上来了兴致。我抓住时机,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 每个小组发一个收纳盒, 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 主动探究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老师只需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情况下, 进行适当的解惑与点拨即可。一节课下来, 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学得很认真也很快乐, 都学会了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效果显著。

三、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然而在美术教学中, 由于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引导和帮助。

例如, 在讲“简笔画的画法”一课中, 以国旗为例讲解简笔画的画法。教师提问:“哪一个更像国旗?为什么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前面的那个更像, 它抓住了国旗的主要特点, 画上了五颗星星, 而后面的那个只画了个长方形和旗杆, 没有画五颗星星, 所以不像。”由此总结得出, 画简笔画不仅要抓住事物大的外形特征, 而且还要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主动探究, 发现问题, 掌握了简笔画的要领。

四、增强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经过联想、创造, 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 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 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 激发丰富的想象。在美术课堂上, 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尽情地画, 让他们自己通过平常的观察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加工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学生创作时, 老师不要扼杀学生作品中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要多给他们张扬个性、表达内心想法的空间。

比如, 美术课上, 有的学生把柳树拟人化地画成了柳树姑娘, 随风摆动的柳条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的秀发, 弯弯曲曲的树干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婀娜多姿的身躯。绘画作品《带栅栏的小房子》, 学生发挥想象, 用眉笔在画好的栅栏边线上又涂了一圈, 加上水粉纸粗糙的纸质, 出现了别有一番的视觉效果。手工课作品《星空》, 学生竟然突发奇想, 用装饰圣诞树上一闪一闪的五彩小灯泡去制作卡纸上的小星星, 晚上插上电源, 卡纸上的小彩灯一闪一闪, 很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 漂亮极了。作为老师, 只需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 多鼓励和欣赏他们, 学生的心情变得愉快, 想象力变得丰富, 思想活跃, 信心十足, 自然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五、注重落实, 加强作业管理

对于美术作业的考核, 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美术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一定要达到要求, 因此我对作业的要求和批改, 也有以下的思考和反思:

1.实行面批法。就是在美术课堂上, 当着学生的面批改美术作业。老师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优点, 并给予适当肯定。然后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同时提供给学生解决的方案。

2.帮助修改法。就是在学生美术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 老师直接动手给予修改, 使学生在对比中一眼就知道错误所在。在美术作业中, 有些问题用文字很难讲清, 若采用教师直接修改的方法, 会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作业中的错误, 在比较中了解正确的方法。我在绘画基础课的作业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因为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学生的作业中常常存在一些绘画知识性的错误, 老师在作业上画出正确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茅塞顿开。

经过深刻的反思, 我想通过自己的认真努力, 不断地积极探索, 与时俱进,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评价促学习, 达到教学成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常文化.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与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切入与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8) :117-118.

[2]曾丽萍.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与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6) :104.

[3]朱晴.幼师美术理论教学策略刍议[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11 (12) :20-23.

[4]王红艳.略谈幼师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 (9) :230-231.

[5]杨雪.中专幼师美术教学思考[J].学周刊, 2014 (20) :237.

[6]董鹏志.浅谈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4) :126, 128.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意境 兴趣 方法 手段

一、创设教学情景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二、和谐师生关系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中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四、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中国画《鸟语花香》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七、引导学习方式和习惯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八、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九、合理开展评价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篇4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

园里组织里一次教研活动,我选了一节美术活动《勤劳的小蜜蜂》,虽然课前做好了准备,但由于紧张还是疏漏了个别环节。比如说我本打算在绘画之前让幼儿多了解小蜜蜂的采花酿蜜的辛劳,进而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热爱劳动的教育。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一带而过,不够详尽,没有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此外通过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我发现评价对于幼儿也很重要。因此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其实小朋友们观察得挺仔细的,只是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有些词语不会运用,作为老师我们要及时帮助纠正,并强化某些词语,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指出幼儿不足之处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可打击到孩子的信心,尽量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这次执教后,组内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保贵的建议,如加强美术专业用语的运用,评价作品时多给孩子一些自信等,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幼儿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幼儿生活的综合能力,发挥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一个美术创作的乐园,使他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2

中班幼儿的想象力较丰富,能根据不同的轮廓、线条想象出不同的形象,并尝试动手画出具体形象。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喜欢在自己的手及手臂上印花、贴花或用笔涂涂画画等现象,并以此为豪。本班孩子对玩手部游戏和进行绘画活动都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故我将两者结合,组织了美术活动《会变的手》。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自己的手部用各种颜色的点、线、面进行想象装饰。

2、充分让幼儿感受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上作画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玩过一些手指游戏。

2、观察过手影。

(在以上活动中,幼儿对手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水粉颜料、水彩笔每组一套,手的联想造型图若干,抹布每组2块,棉签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手的联想造型图”,激发幼儿兴趣。

师:<出示“手的联想造型图”>“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有趣的图画,他们是什么?”

幼:“长颈鹿、大白鹅、孔雀、青蛙、琴师吹笛、小合唱。”

师:“你们知道这些不同的动物、人是什么变成的?”

幼:“用颜料在手上画画,是手变成的。”

(评:幼儿对“手的联想造型图”非常感兴趣,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手可以变成许多不同的作品。幼儿的情绪被提升。)

2、组织幼儿玩变手游戏,发展幼儿想象。

师:“这些能干的手变成了这么多不同的东西,你们的小手会变吗?变一变,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变出手的不同形象>。

幼1:“我的小手变变变,成小猫喵喵喵。”

幼2:“我的小手变变变,成小羊咩咩咩。”

幼3:“我的小手变变变,成小鸟叽叽喳。”

幼4:“我的小手变变变,成小兔跳跳跳。”

幼5:“我的小手变变变,成水壶咕噜噜。”

(评:让幼儿的小手变一变,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玩玩想想讲讲,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幼儿边想边说的过程,是自己构思作品的过程。引导幼儿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幼儿体验到变手游戏的快乐,而且为后面的活动做了铺垫。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3、组织幼儿装饰小手。

师:“老师的手也会变,你们想不想知道?”

幼:“想。”

师:“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什么?”

幼:“变成小猫喵喵喵。”

师:“变好了就不动了。

师:<边讲解边示范作画方法>“用颜料装饰一下,它会变得很漂亮。

用棉签蘸上我需要的颜色,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美丽的蝴蝶结。瞧,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喵喵。”

师: “你们想不想也来装饰一下你的小手变出的东西?”

幼:“想。”

师:“自己不好画的地方可以请老师、小朋友帮帮忙。”

(评:幼儿认真地观察了教师装饰“小猫”的整个过程,最后不由自主地拍起了小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听完教师的最后一个字,便急不可耐地走到桌子旁边动起手来。)

4、幼儿作画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

幼儿进行手的变化联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装饰。

(评:绘画创作过程中适时适度的交流,给幼儿创设了同伴之间互动的机会,引发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由此,我们体会到,在幼儿绘画创作中,同伴之间的互动比单纯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影响更大。)

5、欣赏讲评活动。

师:“装饰好的小朋友可以让大家猜一猜,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鼓励幼儿互相讲述,个别幼儿讲述,表扬幼儿不同的作品。>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3

活动开始时给孩子们看的图片不够清晰、明确。虽然孩子之前已经欣赏到了许多民族,但还是不太了解的,把太多的民族放在一起,能让孩子观察到的只能是:少数民族的衣服很有趣、帽子很特别。要一下子了解这些民族是很难的。这么多图片一一放在一起没有重点,如能让孩子直观显示一民族特点的真实民族服装,我想孩子们就能有重点的去了解,效果会更好。然后在活动的最后再出示多一点的其它民族的照片让幼儿了解感受他们的服装特点,这样效果可能会比较好。

其次让幼儿画民族服装太难,绘画时有好几名幼儿对我说:“王老师,我不会画。”所以我可以换个方式让幼儿来画,比如可帮幼儿事先画好衣服,然后让幼儿根据各民族的服装特点进行添画,这样子可能相对简单一点,比较适合我班幼儿。

再次在活动的目标和设计上还要再好好推敲推敲,如何设计出一个符合我班幼儿特点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底还是由于课前的经验准备不够。这包括物质准备与经验准备。经验准备主要是课前与孩子们共同围绕少数民族这一主题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或是让孩子回家与父母共同寻找相关的书集。在物质上应为孩子准备带有民族特点的真实服装,挂在活动室的周围,这样更能诱发孩子的兴趣,直观地欣赏到民族服装,了解各民族的习性。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4

一、案例背景

在幼小的孩子的心中,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会把自已想做的,想说的,甚至有可能是说不出来的做不到的事情,统统通过画表现出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绘画技术的提高,我发现最近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总喜欢创造出各种奇形怪状的事物,而且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二:案例描述

今天我让小朋友进行制作纸版版画《蜗牛》的活动中,我讲解了剪贴版画蜗牛的方法,讲完后请小朋友自己制作,并要求幼儿在版面上添一些背景来构建作品的情节。小朋友开始按照我的要求来做了,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费逸杰,制作的蜗牛是比较好的,正在我想拿他的作品,给小朋友欣赏的时候,发现他又用剪刀剪了许多的长条,粘贴在蜗牛的身上,把蜗牛也遮盖住了,我忍不住问:“杰杰,你这是做什么?你的小蜗牛呢?”“老师,你别急,你看,我的小蜗牛都躲到草丛里面去了。”“为什么小蜗牛要躲到草丛里去呀?” 杰杰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接着他的回答继续询问他。“因为小朋友们老是要去抓小它,我叫它躲起来。”想不到杰杰的回答尽如此简单,但却是来他的生活经验。

三、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孩子的眼里绘画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同一回事,他们可以让自已生活到虚拟的世界中,也可以让虚拟世界中的美好事物满足自已的需要,而且孩子在绘画时把自已对事物的看法,自已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里面。

案例中的杰杰,虽然没像其他孩子一样听话来为蜗牛增添背景,但是他有的是自已的思想,他能够联系生活中小朋友们经常捉小蜗牛的情形,替小蜗牛感到担心,他用自已的方式帮助小蜗牛,早退一片绿草地叫小蜗牛赶快躲起来,虽然他的这片“绿草地”并不能够让小蜗牛避难,但他却表现出不同一般孩子的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德。

四:案例反思

1、情感在版画作品中的表达

最常见也是他们最乐意来表现的,是孩子们的情绪。一个小孩是很容易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的,因为他们的情感是那么的外露和不善隐藏,如果给他们一张画纸,他们会毫不迟疑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一个孩子可能在画中反复地出现同一个人物,并把他们的画得尽善尽美,这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人物,一个乐观主义的陔子,总喜欢在一切事物上面都画上阳光明媚的天空。

2、对事物的看法在版画作品中的表达

不可否认,任何人对这个世界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孩子也不例外。仔细分析他们的画,可以看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是十分夸张和有趣的。

3、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在绘画中的表现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反映一个孩子的性格和身体状况。在我的美术课上,我仔细分析过孩子的作品结果发现,性格外向和大多数女孩子喜欢用红色,而喜欢蓝色的孩子当中大多数不善于交往而且性格内向。他们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喜欢沉浸在自已的空间里,多数脾气古怪。

总得说来,看待一个孩子的版画作品,除了技能上的评估以外,更重要是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美术不单单是美的一种体一方式,它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用来表达思想,交流体验的方式。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5

本次活动是一次画动态人物的活动。小朋友已经画过几次简单的动态人物,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画得不是很好。主要的问题表现在:

1.人物画得太小,画人物的时候不够大胆,线条画不长,如果你要他画大的话,他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各个部位的比例,不是头画大了,就是腿画短了。

2.人物各个部位画得简单,还不能很好的表现细节。比如有些小朋友只会画手臂和腿,不会画脚和手;部分小朋友会画头颈,但是比例不对,总是会画得太长;对衣服的表现也不多,基本上不会画裤子,只会画最简单的裙子;头发的表现也不好。

今天的人物动态的绘画,是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导他们画跑步的人物和领奖的人物。

从今天学习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收获:

1.小朋友拓展了画动态人物的思路,他们学会了画跑步的人物和领奖的人。他们知道了通过变化人物手脚的形态,可以改变人物的动作,使人物动起来。尤其是领奖的人物,小朋友基本上画出他们的神态。

2.激起了孩子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尝试将自己思想融入到画中,对画面表达的内容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反思今天的作画过程,我有几点思考:

1.画动态人物还处于基础状态,小朋友的水平还不是很高,稍简单的能画好,稍难一点的就画不好。比如画领奖的人物就要比画跑步的人物画得好。主要的原因是跑步的人物在腿的动作上有两个变化,而大部分幼儿只能考虑到一个变化,所以画出来的人物有一点不像。相反领奖的人物的变化相对简单些。

2.小朋友在构图的时候没有整体的观念,他们还是局限在单个的物体上,不能将整个画面进行排版,所以在排版上老师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这样想要孩子一个整体排版的思路,可以引发他们在下次的作画中学习整体排版。

3.在领奖的人物绘画中,学习了短裤的画法,许多小朋友还是没有意识去画裤子,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只画两条腿的做法,所以还需要在以后的绘画中进行引导,逐逐步培养他们丰富人物表现的意识。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6

天空渐渐步入夜暗的起点,我静坐在屋中,静静的回想着今天上课的过程,反思着、沉浸着。

今天的课我上的是一堂小班的美术活动《彩色石头路》,我以小兔回家道路难走,请幼儿观察ppt,动脑想办法用什么办法为小兔铺一条漂亮的路,宝贝们很聪明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就有想到了用石头帮小兔铺一条彩色石头路,我先请幼儿观察ppt,石头有些什么形状的,再到我示范绘画石头,我选用了小班幼儿喜欢的情景导入,但是在时间的控制上有点长了,第二部分我边画边提要求“石子要铺得平一些,石子多一点,排得紧一点,画完石头的轮廓再给石头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你可以是一块石头一种颜色,也可以一块石头多种颜色但是不能混在一起涂,间隔的两块石头不要涂一样的颜色,这样就不漂亮了哦”让幼儿明白画涂的要求,教师示范的时候我自己没有顾及到颜色的配对,没有给孩子很好的渗透,示范讲解完,我以一句:“我一个的力量太小了,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助小兔家铺一条漂亮的路。”渗透了要求幼儿合作来完成。第三部分作画,孩子在不同形状的纸上绘画出不同形状的石头,由于我实现没提到要画石头画得大一点,大部分幼儿画的都很小,画的时间有点长,再请幼儿送过去,自己铺垫,学会在别人铺垫的画后面接上,共同完成这条路。最后部分是评价,这也是一个关键点,我以玩偶“小兔”要回家了走在小朋友们设计的彩色石头路上,美丽的石头路完成了“正是人多力量大呀!”以小兔的身份说说喜欢的石头,请幼儿说说小兔为什么喜欢?最后我以头尾呼应的方式还是选用ppt结束,以“我把小朋友们铺的彩色路给拍下来了,看看小兔走着开心吗?”(开心)小兔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结束。

整个活动,绘画石头,我在幼儿学会画圆的基础上今天还学会画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状,在原有的基础上跟进了一步,涂色我没有强调的很深,孩子画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好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把配色也放入其中,让孩子更会颜色的搭配。想了很多感悟很深,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我将这些不足在今后的活动中完善,今天,这样的汇报课让我感觉像重新沐浴了“阳光”,我会学会用今后的时间、实践来感谢阳光,让我有这样的成长机会。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7

美术活动《好大的爸爸》是让幼儿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爸爸的高大形象。一开始,我让杰生穿着他爸爸的衬衫,从午睡室里走出来。一下子,全班小朋友大笑起来,并大叫:杰生怎么这样了呀?真滑稽!杰生刚穿上爸爸的衣服的时候还很高兴,能穿爸爸的衣服了,有点自豪,再加上我说:杰生你穿上爸爸的衣服真象你爸爸,他高兴极了。被小朋友怎么一笑、一叫,杰生的脸一下变了,并耍起了脾气:我不来了。两只小手赶紧脱衣服。我也一下呆了,我知道孩子们会觉得滑稽、会笑,但没有估计到孩子们会笑成这个样子、还会惹得杰生很生气,马上要脱衣服。我马上说:“小朋友,杰生穿上他爸爸的衣服真象他爸爸,真帅。”教室里一下安静了,35双眼睛都看着杰生,杰生也不那么生气了。涂婕说:“有点象,但他太小了、衣服太大了。”“是的,他爸爸也是这样一点一点长大的。那我们看看杰生小朋友今天穿了爸爸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马上回答:“衣服太大了。”“手看不见了、脚也不见了”“肚子也看不见了。”“你觉得杰生穿着爸爸的衣服滑稽吗?”“很滑稽,好笑死了。”“那是因为杰生个子很矮,爸爸个子很高、衣服大,所以手、脚都看不见了,”我说。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爸爸相比,“爸爸个子很高,自己个子很矮”。第二个环节里,我请小朋友画一件爸爸的大衣服,让自己穿一穿,感受一下自己穿上爸爸的衣服的样子。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一个个都很快地描绘出这样一副画:爸爸的服衣大大的,自己的头会变得很小,手会藏起来看不见,衣服下面只能看见自己的一双小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穿上爸爸的衣服真滑稽。

整堂课上下来,我觉得孩子们都表现不错,就是开始的一环节,我备课时认为这一环节效果会很好,但没有想到就是我认为设计挺好的一环节,居然引起孩子们哄堂大笑,差点收不住。是呀,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所选材料要新颖、有创意,但怎样的创意才能恰到好处,正好被幼儿接受呢?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8

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作画形式,可以让幼儿深入的了解绘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遵循幼儿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蔬菜印画活动,探索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创新,体验活动过程,获得成功喜悦。

蔬菜印画活动首先老师帮助幼儿认识菜名,激发幼儿印画的兴趣。在认识各种蔬菜时,个别幼儿不能准确的说出菜名,经过介绍,幼儿们掌握了这几种菜名。蔬菜是人类生活中必需的食品,饭桌上少不了它。

幼儿对蔬菜并不陌生,常见的蔬菜在菜地或菜场里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引出蔬菜还可以印画,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很自然地呼唤并激发幼儿印画的积极性和想创造的愿望,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作画时,让幼儿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教师详细清楚地讲解示范,有助于幼儿操作时更自如。首先由老师示范用不同的蔬菜,不同的颜色印画,使幼儿学得更轻松、更易掌握。

在运用蔬菜示范时,次数不宜太多,可减少到示范两种,如藕和胡萝卜,这样幼儿听讲的兴趣很浓。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兴奋。一朵朵漂亮的花儿,就像一个开满鲜花的大花园。

在《纲要》的指导下,老师抓住了教育锲机,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

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在活动中也注意到了对幼儿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

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9

美术活动《围巾工厂》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用不同的图形和对比色有规律的进行装饰围巾,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自己设计围巾的快乐。

一、导入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天气冷了,小朋友们都带上围巾,今天老师也为大家设计了3条围巾”来引出内容,在这个环节上我觉得还可以,能够正常的引入环节。

二、观察围巾的装饰图案和色彩

在这个环节中,我提出了几个问题,一是围巾上有什么图形,二是这些图形有什么变化,三是颜色有什么规律。我发现在活动中,幼儿对第二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反应,他们没有达到点子上,有些幼儿甚至都直接说了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所以我就直接问了第三个问题。可是现在反思起来,我觉得要是当时问“这些图形是怎么排列的?”可能幼儿就会有所反应了。在问第一个问题时,有幼儿说有尖尖的图形,之后,我就直接让他坐下了,并没有对其正确的进行纠正,或是说“那尖尖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呢?”更进一步的进行引导,这样幼儿应该会有更深一点的印象。而且,以后在设计问题时,在问题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上我还是应该有所改进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具体情况,比如理解力之类来更切实的设计问题。

三、制作围巾

在这个环节上,我请幼儿在设计围巾时用我们刚才说过的图形来设计围巾,在涂颜色的时候请幼儿用两种深浅不同的对比色来装饰围巾,

我说完要求之后,又请幼儿复述一遍,而且在颜色上我还特别强调是两种。可是,当幼儿正式开始作画时,才发现,有好几个幼儿用了超过两种颜色来装饰围巾,而且有的幼儿画的太密了,还有个别幼儿在画的过程中用了花的草来装饰围巾,脱离了用几何图形来装饰围巾的要求。可能我在提出要求的时候有个别幼儿没有听明白,又或者是幼儿已经习惯用各种颜色,对于现在只能用两种颜色有些没反映过来。

对于作画的结果来看,我觉得我在提出要求时应更明确、讲的更清楚、语速稍稍放慢。或是举一些例子,如:“一定要用几和图形来设计围巾,不能画花、草、小动物之类的”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了解这次作画的要求。

四、讲评、总结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没有进行集体点评,而是让幼儿把自己的画放在自己的作品展示袋里。

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了解了一些自身的问题,还有就是在设计问题和对幼儿提出要求时的一些注意点。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我会不断提高和改进。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0

前不久,我们教研组内进行的跟进式研讨活动,我执教了一个中班美术活动《瓶子的五彩衣》。本活动选自主题活动《红黄蓝绿》中的一个,活动目标是:1、学习给瓶子穿衣服的方法,尝试用点、线和各种图案装饰瓶子。2、感受水粉晕染的效果,在游戏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前,我请幼儿收集各种饮料瓶,然后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来。我还准备了许多操作用品,如:四色颜料盘、面巾纸、海绵、棉签、一盆水、照片人像等,这么多的东西摆放在桌子,如何使每个幼儿都能方便地取用,成了我伤脑经的事。后来我想到,把幼儿的每一样都分好,最终桌子中间只放一盆水、一套颜料、一个放有头像图片的篮子,虽然放得少了,但是活动中还是发现有幼儿在蘸颜料时,显得不方便。

活动第一环节是给瓶子穿衣服。我直接引出活动主题,出示瓶子说:今天瓶子要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可是没有新衣服,这可怎么办呀?。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办法,幼儿看到桌面上准备了餐巾纸,他们想到了用餐巾纸做衣服。接着,我示范做新衣服的方法:(1)先用海绵吸水淋湿瓶身,给瓶子洗个澡。(2)再用餐巾纸把全身包裹住,露出脑袋(瓶盖)(3)然后用海绵亲亲瓶子,使餐巾纸紧贴瓶身。活动第二环节是把瓶子的衣服变成五彩衣。这个环节我本来的设计是打算把准备的头像图片贴到瓶子上,给瓶子赋予人物的身份和衣服相吻合,还准备了两个范例,让幼儿的作品变得更丰富。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我把这两个设想忘了,导致活动最后,幼儿呈现的作品不够丰富。后来,到幼儿作画的时候再想到要补救,给幼儿再看范例意义已经不大了,真正听懂老师用意的幼儿不多。在幼儿的作画过程中,幼儿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所以老师的每个提醒,幼儿听得很认真,如:给瓶子穿衣服的时候要轻轻地、画画的时候也要轻柔、蘸颜料时要小心,保持衣着桌面的干警等。

当然,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这次执教后,组内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保贵的建议,如:活动中对瓶子的称呼要统一,不能一会儿瓶子一会儿瓶子宝宝,最后评价作品时要加情景氛围和加音乐等。通过大家的讨论,进行反思和修改教案进行了第二次执教,本次执教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相较前一次的执教效果好了很多,这就是进步,是反思的结果。

活动反思对于我们来说如同一面镜子,成功的失败的,尽在反思中显现,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加得心应手。反思在教学上指引我们前进之路,在业务上指导我们更完善,更成熟。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幼儿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幼儿生活的综合能力,发挥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一个美术创作的乐园,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1

妈妈在宝贝们眼里永远是最美丽的。结合母亲节的到来,毛老师设计了小班美术活动《妈妈的头发》。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的绘画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手部小肌肉发展还不够,所以毛老师设计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妈妈的头发,练习直线和曲线的组合,符合小班孩子的学习特点。

活动前,毛老师做了充分的活动准备。孩子们在准备好的妈妈头像上进行添画,毛老师还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了互动式指导,鼓励孩子勇敢的表现妈妈的头发。

在导入环节,孩子们能通过语言准确的描述出自己妈妈的发型。在活动中用线条表现妈妈们的头发是个难点,孩子用组合的方式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孩子初次接触直线和曲线组合的画法觉得很新奇,也画的很有耐心。不时会问:老师我画的对吗?教师也能积极的肯定的给予肯定和鼓励。新奇的事物对孩子永远有吸引力,他们有的说我妈妈的头发是长长的,有的说我妈妈的头发是卷卷的,有的说我妈妈的头发是直的......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毛老师注意指导,及时协助能力较弱的孩子。小班孩子的绘画水平不强,画出来的画相对来说并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儿作品时,教师只请孩子说一说哪个作品好,为什么好,其实孩子画出来的画不好看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下次画得更好。孩子们能很好地添画直线和曲线,但是孩子的作品呈现不够丰富,想象力没有打开,作品中缺乏孩子添画波浪线、电话线等不同形式的曲线头发,我认为教师在示范和指导作画时教师没有充分预设到。教师在示范画时可以只示范不同的曲线画法,不要示范直线画法,在个别指导时可以提醒孩子用更多的线条来进行添画头发,这样作品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本次活动中,毛老师活动前准备充分,活动目标明确,目标达成度也较高,活动流程清楚明了,活动内容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阶段与发展水平,整个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也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去。从作画方式上讲,孩子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尝试本次添画妈妈的头发,在之前的绘画上孩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孩子们的作品整洁度有了一定的进步。整个活动,教师营造了母亲节氛围,对缺乏经验与自信的孩子积极通过语言激励、亲情指导的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孩子都能迈出勇敢自信的第一步。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2

“老师,你看,太阳是个可爱的娃娃,真漂亮啊,我喜欢太阳娃娃。”

“老师,你看我的圆形变成了什么呀,它变成了太阳、西瓜、糖葫芦、还有小朋友的头。”

“老师,你看,我画的鱼妈妈和鱼宝宝,还有小螃蟹、小虾在河里跳舞呢。”

这些就是我们小班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则把美术活动内容设计成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美术,对美术产生兴趣。在美术活动中他们自己去观察、去表现、去创造。

在美术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小班幼儿由于才初入幼儿园,对于美术还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年龄小,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很好的握笔,因而开展美术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我们老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来教孩子,孩子对美术一定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开展有趣的美术活动,并产生有益的熏陶。

一、把美术活动融于游戏,让孩子充分感受其中的乐趣

在小班的“认识颜色”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游戏“彩色的手、彩色的脚。”首先我们准备了几

种不同颜色、无毒的颜料,然后让孩子们蘸着颜料,在一张大白纸上印出彩色的手印,用小脚踩出五彩的脚印。我则在其间画上红色的太阳、绿色的大树等图案。活动中,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也十分投入,不知不觉知道了各种颜色的名称,还知道可以用颜料来涂抹出许多形象。

二、把美术活动融于整个教育活动中,发挥美术活动的多种教育功能

在活动中,孩子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他们愿意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还愿意给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什么,在干什么,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将美术活动与语言、音乐、舞蹈联系起来,在画小鸡的活动中,孩子们首先了解了小鸡的外形特点及用途,然后了解了其它常见的家禽种类,最后了解了鸡的种类,。一节美术活动下来,孩子不仅学会了画小鸡,而且还知道了有关鸡这种动物的各种知识。

孩子由于年龄小有时完成一个主题比较困难,常常要借助语言和动作来补充自己画中的不足,所以我们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在一次贴画活动中——美丽的鱼,孩子们贴出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鱼,接着,孩子兴奋的说起了自己的“ 创意”:“鱼妈妈和鱼宝宝做游戏,小鱼宝宝躲起来鱼妈妈找不到了。”“小鱼一家去公园玩了,可高兴了……”瞧!孩子们贴得好,说得更好!

三、美术活动的开展 ,要循序渐进

通过上课,我发现小班美术活动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逐步掌握。如教幼儿画圆的活动中,我在幼儿刚入

园时让孩子给小鱼添画泡泡,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画圆;然后再画气球,掌握色彩等知识;第三步练习画苹果,学习双向画圆法。第四步手工活动自己用橡皮泥做汤圆。第五步孩子们玩变圆游戏,如用圆变成太阳、西瓜、糖葫芦等,用半圆变成刺猬、小伞等。

四、对幼儿的作品重其意而不苛求其形,重其趣而不苛求其法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3

根据主题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今天我组织了美术活动《彩蛋》,蛋宝宝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小朋友甚至每天都能吃到,但是幼儿看见的蛋宝宝是一种颜色的,而这节美术活动是让幼儿感受蛋宝宝穿上衣服后变成了有鲜艳的颜色和好看的图案的彩蛋了,从而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美。目标定位于1.欣赏彩蛋,了解彩蛋装饰的多样形式。2.尝试用简单的点、线等花纹装饰鸡蛋。通过整个活动,我发现了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且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反思和总结。

第一、两条目标的定位都在于技能方面,缺少情感的目标。

小班幼儿应以情感和兴趣为主,而本活动中我所订的目标太多于技能化,注重强调技能,却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可以将目标改为注重色彩搭配和通过画彩蛋来感受艺术的美。

第二、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达成度不够,并有所偏离。

第二条目标为尝试用简单的点、线等花纹装饰鸡蛋但在我执教的整个过程中却未将这条目标进行解决,而是草草带过,没有给孩子经验的一个提升,而在欣赏过程中,图片上的彩蛋以线条和简单的小图案居多,可以将第二条目标改为尝试用线条和简单的小图案来装饰。而且我的示范图过于复杂,与目标也不符合,在示范时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但也不能一味的照着幼儿所说的意见进行示范,我应该加入目标中所需要达成的内容进行示范,这样会更有针对性。以前上的美术活动都是提前准备好范画让幼儿欣赏,而这次是第一次当场和幼儿一起来画范画,由于经验不足,大大的偏离了目标,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改进不足之处,让自己不偏离目标,将目标把握好。

第三、引导环节很重要,教具需要有针对性。

本次活动中,欣赏环节的图片太广泛,准备的蛋宝宝太多,不具有针对性,不能让幼儿很好的欣赏到本次所需要达成目标的几幅关键的画,幼儿变得漫无目的,导致后来幼儿进行绘画时画出的画都是随意性的,在这方面,我在课前还考虑的不够充分,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在课前考虑的更充分一些,特别是在选择让幼儿欣赏的画应该更有针对性,能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第四、讲评环节问题过于简单,幼儿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

在讲评环节中我只是问幼儿你最喜欢哪个蛋宝宝,为什么?在幼儿回答时我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总结,让幼儿得到提升。可以将问题变得更全面一些,可以问你画的蛋宝宝用了什么装饰的,用了什么颜色?让讲评更有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班的美术活动不应以技能为主,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上一点点的进行提升,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点、线,对于幼儿原来的经验这样的跨度太大,幼儿消化不了,或许将本堂课定位在色彩上会更好,让幼儿去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和自己所画的不同的图案所带来的美,让幼儿觉得其实我这样画也是美的,让幼儿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过本堂课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改进,并深思自己在美术活动中所缺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并且不断的去学习。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4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绘画活动多以“勾线笔勾线,蜡笔涂色”的形式进行,象局限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部分幼儿对绘画活动少了一点兴趣。为了丰富美术的表现形式,本期我们美术兴趣班开展了线描画。尽管我的教学内容不能说最好,但我敢肯定的说,自己在不断反思教学行为,争取做的更好!

近几周,我结合了季节特征绘画了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今天,〈蜗牛的新家〉美术实践活动的效果不错。

教学设计:

一、情景设置,介绍蜗牛

在老师楼下有一片菜园,(出示背景图)在菜丛里藏着一种小昆虫,它总是背着自己的小房子在菜叶上爬来爬去,它是谁?(蜗牛)

二、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结构

谁知道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亲眼看看吗?(展示蜗牛的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三、画蜗牛

观察了蜗牛,谁能画一只蜗牛呢?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哪一个画得又快又好就有机会领养小蜗牛。

(老师巡回指导,并画一只蜗牛。)时间到,举起你们画的蜗牛吧!

四、装饰蜗牛

1、引导语:小蜗牛们正为装饰新家烦恼着呢,听说我们班的宝宝会设计各种线描花纹的瓷砖,所以想来请你们帮忙,用你们设计的瓷砖来装饰它们的新家。

出示“瓷砖”,师幼共同欣赏、讨论花纹(寻找规律、线条接头等问题)。发现产生这些视觉效果的秘密,教师总结:线条排列的紧密,则看上去颜色较深,线条排列的疏松一些,则看上去颜色较浅。

2、观察、讲解范画。这么多深浅不同的瓷砖,小蜗牛都很喜欢,它们决定多选几块深浅不同的瓷砖来装饰自己的背壳,我把这只小蜗牛的背壳分成了四个部分,作了装饰,想看看吗?

了解分背壳的方法并知道不同视觉效果的花纹组合在一起很漂亮。你想给这些蜗牛用几块瓷砖,怎么分?(个别幼儿为教师出示的蜗牛分背壳。)

3、为蜗牛装饰新家。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线描画为蜗牛装饰背壳。

体会:对于美术活动来说,技能的教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预设更要细致而周密,如何把枯燥的技能学习过程转化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呢?这次线描画的导入与教授过程是我的一种尝试,今后还要倾注更多的思考与实践,“立足于以幼儿发展为本”,力求把美术教育做好、做扎实。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5

《向日葵》是主题《夏日总动员》中的一个活动,它是一个以欣赏为主的美术活动。对于中班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欣赏油画是比较枯燥的,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活动前我仔细阅读了教材,反复推敲活动过程,最后决定以欣赏为主,绘画为辅来开展活动。

美术听课教学反思 篇5

今天我在实验中学参加了《初中音体美课堂教学研讨会》,并观摩了陶向荣老师的《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和吕红俊老师的《变废为宝因才适艺装饰画》两节课例,让我充分认识了学习新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一名乡镇美术教师,我深感自己做得还差很远。下面是我今天学习的一点感受与反思:

吕红俊老师的《变废为宝因才适艺装饰》一课巧妙的避免了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只是一味的欣赏图片,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单纯的教师唱独角戏,而忽视了师生互动等,将多媒体教学与其他课程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有效进行了思想情感的教育,如让学生对废旧物品进行装饰画创作,激发同学们对变废为宝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课程显得饱满、轻松、和谐!这节课的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

实际上,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陶向荣老师的《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一课中,教师注意让学生谈自己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的体会,并且积极参与绘画创作,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很和谐。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教师能够精心设计,热心搜集相关素材,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我想我们的学生也会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脚踏实地的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让我的学生真正在美术课堂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教育,积极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研究中去。

美术教学反思 篇6

今年我带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美术课程,整体学生年龄特点比较小,基本上没有美术知识基础,只具有一点美术绘画技巧。我觉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让他们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美术。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也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改革课堂旧式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仅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而且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做个了小结了,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可以采用的开放命题形式.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用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可以才用开放的题材形式

美术字教学反思 篇7

一、反思导入,追求教学丰富性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初始环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导入方式,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导入方式进行反思,需要关注几个维度问题:教学导入方式设计与教材学习内容、学生学习实际是不是高度契合;课堂导入方式是不是具有灵动、形象、直观、热烈、启迪等特质;课堂导入方式是不是简约便于操作。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方式众多,故事引导、案例分析、实物展示、课堂演绎、问题设计,以及多媒体介入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筛选导入方式,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看花灯》,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各式花灯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花灯,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促使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各种花灯摆满了课堂,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视线,花灯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不安定因素。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花灯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气氛,然后让学生具体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的外形、结构、制作和材料等特点。课堂教学呈现热烈有序的态势。

教师让学生展示花灯,目的是引发学生关注力,让学生感受花灯节的气氛,可学生被花灯吸引了目光,无心关注学习内容了,教师随即进行教学调整,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其吸引力更强,将学生关注力集合起来。教师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特点,也属于教学反思的结果,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利因素,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调整,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符合教学反思的基本要义。

二、反思引导,提升教学实效性

引导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一教学环节的落实,只有追求细节性,才能提升教学实效性。对教学引导进行教学反思,需要找到适当切入点:教学方法应用是不是恰当;学情调查是不是到位;文本解读是不是细致;学生反馈是不是有价值;课堂互动是不是高效。这些都是教学引导反思需要重点考量的指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效度如何,关键要看教师教法应用是不是科学合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其课堂教学自然呈现高效性。

《纸卷魔术》教学时,教师给每一学习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要求学生观察分析,找出制作方法,然后模仿制作一个动物模型。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可有个别小组将纸卷动物模型给拆开了,而且不会复原了。很多学生不知所措,教师发现问题后,并没有责怪学生,而是主动介入到小组之中,现场给学生制作展示,将动物模型复原,学生细致观察教师操作,很快找到了制作途径和方法,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教师给学生发纸卷模型时,应该想到学生会拆开,当学生拆开不会复原时,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设计的失误,为弥补教学过失,教师主动深入到小组学习中,帮助学生复原模型的同时,又给学生进行现场展示制作过程和方法。学生从教师展示中获得重要启发,教学效果呈现出来。这是教师教学反思的结果,及时纠正教学过失,采取个性化教学行为,说不定还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收获。

三、反思训练,体现教学分层性

课堂训练是学生巩固学习认知的基本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组织时,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悟性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实际学力情况展开课堂训练设计,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此展开教学反思非常有必要:课堂训练内容设计是不是体现梯度性;课堂训练任务是不是具有选择性;课堂训练展示是不是具有激励性;课堂训练评价是不是呈现多元性。

《我设计的车》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车的图片,让学生对各种车的特点展开讨论。小组综合成员创意性观点,在班级内展示。有小组展示:自动汽车将成为未来社会主要交通工具,车辆外形用韧性更强材料制成,而且能够根据道路情况自动变形,或者按照飞行机翼,可以在空中行走。教师给出评价:这个创意太美了,到那时再也没有车祸发生了。我们今天是美术课,好像美术因素少了一些,要说外形、说颜色。其他学生再进行展示时,自然修改了陈述方向。

教师对学生表现给出肯定评价,对学生存在问题给出针对性纠正。这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实际应用,学生表现纯属教学生成,教师不可能进行预判,针对学生表现给出纠偏,这当然是教师的即时反思矫正行为。

谈美术课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反思;改进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有所改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亟待改善。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教学也要提升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纯地教授美术技能,转变为添加一些人文性质的教学内容,更好得提高教学质量,这要求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好对美术教学的反思。

1.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目标的反思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了四种学习层次: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这和以往教学《大纲》中以“绘画”、“工艺”、“欣赏”的三分法相比作出了很大改变。

基于这一要求,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凸显出一定的问题,体现如下:第一,过去《大纲》对教学内容过于本位和笼统,没有突出学科的专业性;第二,当前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了,对素质教育更加的重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具有不同的心理。第三,将教学设计的更加生活化、自主化、综合化、探究化,使小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教师应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完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辅导来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要在教学模式中添加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元素,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权利,使课堂教学变得和谐舒适。

2.新课改下对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

美术课不应该只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的过程。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使得美术教学的地位得到提高,作用更加明显。因此,美术教师应当做好“三个钻研”,第一,钻研业务——将自身素质提高;第二,钻研学生——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里特点了解清楚;第三,钻研教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不同心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美术可能教成一门教学艺术,这样才能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2.1突破美术课授课地点限制,走出课堂寻找灵感

人们经常会产生思维定势,即提起上课便会联想到教室。但是,凡事无定律,课程并非只能在课堂上开展。教师应当打破这种固定的思维,让课堂内容走出教室、贴近生活、面对大自然。与其让学生在教室里空想,还不如让他们身临其境进行作画。学生在观赏美景时,教师就可以将色彩、色调、线条等理论知识结合现实情境教给他们,然后再布置作业让他们锻炼。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教师应当耐心指导,有些特殊问题要单独对待。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这里提及的“一切手段”,包括歌舞、图像、动画、图片和文字等,但不限于这些。教师可以运用创新思维,灵活选取各种辅助的手段来开展美术课程。

例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它能同时将图像、动画、图片和文字直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多器官、全方位的接受信息,调动身体和心理来学习理论知识。音乐动听的旋律可以缓和课堂紧张的气氛;而图片则以清晰的画面将抽象的语言表达地更为直观。所以,在美术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将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跃,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和创作灵感,还让他们的精神得到享受,心情得到陶冶。

2.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不同的学生在想象力、创造性、学习思维和知识接受等方面能力存在着差别,所以他们创作的作品体现出参差不齐的创作潜能和创作状态。美术教师应对对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认真对待,采用层次化的教学方法,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作能力。有些学生想象力较好、绘画能力较好,则应给予较多启发;而有些学生想象力较差、绘画基础较差则要进行更多的直观教学,通过自身的演示,让学生学习模仿,逐渐锻炼他们的想象力,最终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2.4创新学生作品批改方式,侧重以趣味引导兴趣

小学生基本都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渴望自己成功,希望被他人认同。但是教师在批改美术作业时,有时会像批改语文、数学作业那样,简单地写上一个等级。其实,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情况较为特殊,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作业一直是同样的评价方式最终会变得麻木、乏味,最后对老师的评价漠不关系,进而导致失去对美术课的兴趣,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尝试不同的作业批改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业被老师注意了,具有认同感,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使用常见的英文评价(如Great,Cool等),也可以使用星级评价:如智慧之星(代表有想法创意)、进步之星(表示有进步、有提高)、勇敢之星(代表胆大,敢想敢画)、速度之星(代表速度快)等。采用这些有趣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更喜欢,更乐于接受,并对美术课充满期待,对每一次美术作业都认真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卓.做好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5,04:255.

[2]徐依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小学美术教学[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5,02:31-34

[3]于慧珍.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2:117+120

【作者简介】

蔡正勇(1974.10-),男,江苏射阳人,汉族,就职于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美术教育专业。

上一篇:公共管理硕士生的开题报告下一篇:童话故事小红帽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