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篇1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出示课题)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今天我们主要从陶器、瓷器和青铜器来进行欣赏和了解

一、1、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这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制陶技术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胚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炊 器:有罐、鼎、鬲等;

饮 器:杯、角、觚(gu)、(gui)等;

食 器:有碗、钵盘等;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

3.彩陶艺术:

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 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 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 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

(介绍《人面鱼纹盆》)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风采。(介绍《舞蹈纹盆》)

二、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三、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录象:曾侯乙编钟)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篇2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

对称美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一, 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体现了对称美这一思想, 例如女眷的发饰, 窗户上的剪纸。同样对称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 对称无处不在。建筑是一代人生活习惯和思想的沿袭, 所以我国古代建筑也深受宗教思想、文化教育等影响。道家的中庸思想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到了很好诠释, 其具体思想就体现在古代建筑的对称美上。

二、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景色的天然合一

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 淳朴的古人只能用迷信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因此, 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在我国古代的建筑中, 有很多与天最接近的古建筑的传说, 如:云顶天空, 蓬莱仙道等。事实上, 也确实有很多建筑建到了离天空很近。例如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 布达拉宫是13层宫殿建筑,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的地理位置是古时候燃烟较少的西藏, 而且它确实做到了“与天同高”, 给人一种天空的假象。

我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的天然合一还体现在许多其它的方面。例如:我国古代的皇宫里都有御花园, 而许多南方的园林小院里也有自己的后花园、假山、鱼塘等。

三、庭院式组群布局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这些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的追求,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建筑个体的体形体量、外向性格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在古代中国, 封建思想牢固, 有“长幼有序, 内外有别”思想意识, 所以古代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 通过前院到达后院,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 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这种庭院的建筑方式体现了古人门第思想深固, 另外这种庭院结构也能体现当时庭院主人的家世如何。一般情况下, 庭院的规模和庭院主人的财势官力是成正比的。这也就有了古语“庭院深深深几许”, “侯门一入深似海”。

这种错落有致的院落结构不仅加深了古人之间的门第思想, 而且也给我们后人今天参观留下了几许神秘色彩。

此外, 我国还保留了一些老北京四合院的房屋。这也四合院也体现了古人庭院式组群布局建筑。古人不仅爱将生前居住的地方建成庭院式结构, 考察很多官宦人家的墓地, 很多也是“庭院式”结构的, 古墓中主墓是墓主人的死后栖息所, 而除主墓外还有好多坟墓在古墓中, 这些坟墓构成一个“庭院式”结构, 把亲人死后也可以联系在一起, 也体现了古人生死相依, 封建迷信。

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人无疑是最有想象力的。我国古代的建筑多半是以牛马蛇神之类的动物作为依托来建筑的, 在我国许多古楼之中, 有很多房梁, 支柱等建筑上都有龙凤的雕刻, 让人望而生畏。而古楼的楼顶四周也多以神兽动物来装饰, 给人一种威严感。

而中国古代的石狮应该是中外显著的标志之一。石狮多半放在古代权威人家的门口“看家”, 让对主人有非分之想的小人望而却步。同样, 石狮高大威猛, 目光凶狠, 给人一种威严感, 象征主人的财力与权势。是家里、门第雄厚的代表。

《红楼梦》中贾府无疑是当时最为有实力的家庭之一, 而大观园的门面上也同样矗立着两个石狮, 象征着贾府的势力。

此外, 中国古代的建筑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不过, 古代建筑在用色方面也是有阶级之分的。不是每种颜色都是可以随便运用的。即便如此, 我国古代的建筑无不体现了一种大气、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尤其是在佛门之地、皇宫贵族的应用, 让人看后无不感慨天朝的壮观, 浮想联翩。

五、古代建筑与“风水”的结合

风水之说也是起源中国, 并且可以说是流传至今, 在现在, 我们很多家庭盖房子还会找风水先生算上一挂。而在中国古代, 由于古人对封建迷信的依赖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所以所建建筑每一处都有风水之说。尤其是国都选址, 皇陵建造, 无不是“风水宝地”。古人崇尚“天时、地利、人和”, 而这里的风水就是讲的“地利”, 而风水宝地之处多是高山多水之处。先不说这些地方是否真是风水宝地, 但是这些远离尘世的地方多少可以使人心灵沉静, 是佛家陵墓的首选之处。也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风水宝地了。

传统风水学所追求的美, 是自然的美。风水所说不需要雕饰, 只需要选择。在选择风水宝地时, 我们首先应当注重地势的“美”与“恶”, 与此同时, 风水之说以天然的美为最好。这种天然美, 就是井然有序的和谐。

其次传统风水学说追求的美, 就是整体的美, 而并非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美, 这种整体美, 就是有机统一的和谐。和谐美, 首先是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上的和谐统一, 而在这个前提之下再追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美。这种和谐, 又和古人中庸的思想和为一体了。

六、总结

建筑的历史美, 主要是体现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上。我们人类的每个时代, 均是用它所有的技术来创造建筑。而那些被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 有它存在的理由, 也有被我们欣赏的道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建立在城市之中, 这些建筑犹如一道人工风景般映入我们的眼中, 让我们对其产生不同的联想。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环境的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了其自身的独特性格。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关键词:对称美,布局,形象美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美学特征.谢承国.20070705

[2]中国古代建筑十三讲.楼庆西.三联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篇3

本节课出自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1.本课分为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一、陵墓雕塑,二、宗教雕塑,而这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一、中国陵墓雕塑欣赏。

2.这节课既是本学期的第一课,本册书又是联系初一和初二美术学习的关键课程,因此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本书是在初一美术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的个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注重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本课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尊重世界文化、人文情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陵墓雕塑的艺术特征。②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风貌,并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创作。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欣赏、动手相结合的设计,以动手来帮助欣赏。在欣赏中感悟,在动手中领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欣赏古代雕塑作品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对中国传统雕塑作品所独具的魅力有更多的认识;②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中国陵墓雕塑两大杰作的主要特点及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2.对比中国陵墓雕塑两大杰作的艺术风格及异同。

3.并能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创作。

教学难点

1.对比两大杰作的艺术风格及异同。

2.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和泥巴、雕刻工具、红花、桌牌、课本。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导入: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国传统陵墓雕塑,那么,中国陵墓雕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哪些?接下来,老师就作为导游,带领大家去欣赏一番。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陵兵马俑

1.电影视频《神话》导入:引出秦始皇陵兵马俑

2.图片配音乐,去参观欣赏:

①秦俑+埙曲《神话》(俑+埙都发现于西安地区,又都是陶土制作,创造意境)

②欣赏顺序: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整体到个体到细节!

③教师引导:开始时,老师给与学生欣赏的引导,得出大、多特点;中间时,学生自己欣赏总结,得出精的特点;结束时,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

3.归纳小结:①秦俑的突出特点:大、多、精、美。②秦俑的艺术风格:生动写实。

环节(二):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霍去病墓石刻

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图《立马》

2.引导学生欣赏:图《跃马》

3.学生独立欣赏:图《伏虎》

环节(三):“议一议”——以马为例将秦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进行比较,找出二者艺术风格的异同,并结合历史背景谈一谈秦汉两种雕塑风格为何不同?

(三)课堂实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尝试制作汉代写意风格的雕塑。也可制作秦代写实风格的雕塑或自由制作,来感受雕塑的魅力。2.班级展示,看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欣赏了秦、汉两种不同艺术风格的雕塑。了解到雕塑风格会因时代、地域等因素有所差异。2.透过雕塑艺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髓,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吃苦耐劳、勤劳和智慧!3.启示我们要热爱传统文化,珍惜和保护我国的优秀的传统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篇4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

目标的设定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八个字既是诗歌欣赏的目标,也是诗歌形象鉴赏的方法之一,是考纲“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这一能力要求在课内的具体再现,也是必修课诗歌鉴赏的延续。它起到了课内外衔接的作用,起到了平时训练与高考规范答题的过渡的作用,所以对这一单元的诗歌既注重诵读欣赏的教学,也要注重欣赏方法的探究。2.

课堂的构建

选修课注重的是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在必修课的所学实际进行分析整合,启发引导,授以探究的方法是制定单元课堂结构的前提。单元课堂结构可形成系列: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交流整合——学生拓展应用。每一课时:学生前半部分把握探究方法,后半部分,用此方法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的认识,完善诗歌意境鉴赏的思路方法,获得审美体验。3.

教材与学情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

特有的意境美。但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如: ①针对意象较为丰富或典型的《春江花月夜》《扬州慢》《菩萨蛮》可采用抓典型意象分析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②对整篇优美、浑成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③对诗中人物形象较为鲜明的《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可采用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2.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歌的意境

3.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习重点】

把握意象,探究方法,品味意境 【学时安排】

8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二学时 【活动内容】 单元介绍

学习《春江花月夜》《菩萨蛮》《扬州慢》 【活动过程】

一、单元介绍

学生了解“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内容及学习目标。

二、学习《春江花月夜》 1.诵读全诗

2.从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中师生共同寻找鉴赏突破口,探讨鉴赏思路和方法。

这首诗作者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越是复杂深邃的,越要找准切入点,可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

例如:可从春江、落花、明月这三个意象入手,分析意象的固定含义,把握诗的感情哲理,从而体会优美意境。

(1)

调动所学知识,联想与江花月有关的诗句,明确三个意象的常见含义。(2)

结合分析本诗中三个意象所在诗句,把握诗句含义,理解诗句感情和哲理。江:“但见长江送流水”——时间流逝——引发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明月1:“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常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明月2:“可怜楼上月徘徊”——思妇望月——相思 落花:“昨夜闲谈梦落花”——游子思乡惜春——相思

(3)整合三个意象的含义,全面把握诗的意境。

三、用以上方法学生探究讨论《扬州慢》(1)

阅读全文寻找典型意象: 荠麦青青 清角吹寒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分析意象含义

战乱 物是人非 黍黎之悲

(2)

学生组织表述本词的意境

四、用以上方法学生独立探究《菩萨蛮(其二)》

(1)

结合歌曲《江南》把握“江南”这个意象的含义(2)

学习本首词进一步把握“江南”的含义和作者的感情(3)

组织表述本词的意境(4)

互相交流 第三、四、五学时 【活动内容】

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师生共同探究欣赏方法 运用所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意境 【活动过程】

一、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读懂文意

二、想像联想,再现仙境

(1)重点阅读“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先之人兮列如麻”,结合所看有关仙境的电视剧拓展想像李白的梦中仙境,并用自己的的话表述出来。力求具体形象,真正置身诗境。(2)用贴切的词语综合仙境的特点(3)仙境与现实比较得出作者感情(4)组织表述本诗的意境

三、有感情诵读全诗

四、学生运用以上方法,自主鉴赏《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 第六课时

【活动内容】

学习《登岳阳楼》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欣赏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旅夜书怀》意境,巩固所学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诵读全诗

二、学习《登岳阳楼》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欣赏方法(1)

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开阔壮丽(2)

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 老病

涕泗流

(3)

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 伤己悲国,忧国忧民

(4)

综合表述本诗的意境

三、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旅夜书怀》,鉴赏意境。第七、八学时 【活动内容】

学生交流整合,理清每一种诗歌欣赏思路方法 相关链接拓展阅读,学生灵活选择诗歌欣赏方法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选择适合与所教方法的学案练习或高考题,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训练

二、交流学习心得,质疑问难,查漏补缺,理清每一种诗歌欣赏思路方法,鼓励学生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其他方法。

三、学生自主选择一道训练题,自主选择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意境,形成文字,师生互评。附: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设想

4.目标的设定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是诗歌欣赏的目标,也是形象鉴赏的方法之一,是考点“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在课内的具体再现。另外,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目标定为“背诵;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诗的意境”。5.

课堂的构建

选修课侧重的是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教师启发引导,授以探究的方法是课堂前半部分的内容,后半部分,学生用此方法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的认识,完善诗歌意境鉴赏的思路方法,获得审美体验。6.

教材与学情的分析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意象不够典型,不宜深究典型意义。意象不多,组合的画面变化不大,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诗人描绘的画面再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是可以做到的。《登岳阳楼》《旅夜书怀》两首诗的精妙之处不在整个诗篇的精妙浑成,而在于颔联营造的意境之美,所以突出对这一联的涵咏品味,从此入手,联系全诗,缘景明情,感受意境,理解诗歌内涵。

教学目标

1.背诵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意境 教学重点

学习缘景明情的方法,探究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联想想象诗人形象 课时安排 1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明确目标

欣赏古典诗歌,品味优美意境,就要缘景明情。今天我们通过诵读《登岳阳楼》来学习一种缘景明情的方法。

二、诵读《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朗读全诗和注释,理解诗句,学生质疑、解疑

师:同学们大声读一遍全诗和注释,读懂诗句,有疑问请提出。学生读后 生:“凭轩”的含义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靠着窗子。或靠着栏杆。师:根据词义读出诗句的停顿。两名学生读。其他评价,有缺点再读、齐读

三、分析缘景明情的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我们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师:颔联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或颔联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

生:吴楚两地被洞庭湖水划分开来,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描绘了一幅浩瀚壮阔的自然景象。师:“坼”和“浮”是如何体现这个特点的?

生:坼,分裂,引申为划分、有力度。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洞庭湖包容了天地万物,比天地还广阔。

师鼓励学生读出颔联的气势(声高、速慢)。

师:诗人也是这是幅图的景,只占一隅,却是点睛之笔,关键之处,不容忽视,那么,这幅图里的诗人的外貌神情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根据最后两联想象诗人形象。指名一学生朗读颈联、尾联。生:孤、老病、涕泗

师:诗人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生:“戎马关山北”,忧国忧民。(对当时动荡时局的担忧,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师:同学们根据板书提供的关键词,添加适当的词句,系统地组织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生:诗人描绘了一幅洞庭湖水划分开吴楚两地,天地日月都漂浮在湖水之上的浩瀚壮阔的图景,自己孤单无依、年老多病,却仍担忧战乱,抒发了忧国伤时的伟大胸襟。师:置身诗境,大声诵读,试着背诵。背诵。

学生总结缘景明情的方法:先找景物抓特征具体描绘自然图景,然后联想想象景中诗人形象,最后追根溯源就可以理解诗人感情。

三、运用这种缘景明情的方法阅读《旅夜书怀》,体会意境。师:同学们自由朗读《旅夜书怀》然后从颔联入手缘景明情。学生朗读后

一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他学生写在课本或笔记上。星、平野

阔 月、大江

似沙鸥 名岂

官应

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 漂泊无依的凄苦

学生组织表述诗的意境:明星低垂、平野无际、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壮阔景象中,诗人呆江边孤舟上像一只天地间无所依存的沙鸥,渺小孤寂,抒发了漂泊无依的痛苦和罢官后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之情。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齐读

五、延伸读本,自我实践

师:杜甫的这些诗能用这种方法感悟意境,其他人的诗能否也可以?(探究)阅读《赋得暮雨送李曹》,锁定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缘景明情体会意境。学生朗读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学生分析:

能用。细雨分飞,打湿船帆、鸟翅,营造阴沉压抑的氛围,雨中岸边,诗人清泪沾襟,对朋友离别依依不舍,表达离别愁绪。师:这种方法适合写景抒情的诗。

六、布置作业

背诵《旅夜书怀》体会意境 朗读《倦夜》,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板书:

缘景明情的方法

描绘自然图景

星、平野

月、大江

人形象

似沙鸥

追溯诗人感情

名 官

岂 应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一、在熟读课文基础上,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文言句式、通假及词类活用。

二、了解本单元作者散文的特点及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三、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四、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因声求气,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气脉),认识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五、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流露的情感和阐述的道理。

【单元导读】

本单元所选文章,照顾到不同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利用对比推论,最后告诫北宋统治者不可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语言多用对偶、排比,感情愤郁,沉痛激切。

《伶官传序》是议论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通过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气势旺盛。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是韩愈为悼念其侄写的一篇祭文。文章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作者很重视语言的复沓重叠,回环转折,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叙了作者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情厚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创作理论,是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虽为悼文,语言却凝练生动,活泼幽默,乐中寓悲,凄恻动人。

本单元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或忧愤于家国破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学法导引】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关系角度欣赏古代散文,通过提要钩玄、沉思力索与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文气、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另外,要继续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并关注背景、了解作者,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及创作风格。

总之,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多读、多品味,注意不同作者、不同文体散文的风格特点及语言韵味,逐步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同时,还应有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更深刻的理解。

【课时安排】 8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1.学习单元“赏析指导”,理解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初步了解本单元散文特点,并进行本单元学法指导。

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六国论》文意,做《学案》“积累整合”

4.通过“赏析示例”,初步了解《六国论》文章脉络及主要思想内容。

【活动过程】

1.自主阅读单元“赏析指导”,谈谈对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的认识。

2.教师讲解本单元散文特点,提出单元教学目标,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指导预习“赏析示例”,作《六国论》一课的《学案》“积累整合”。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

1.通过提要钩玄,梳理归纳,弄清《六国论》的论证结构。

2.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把握文章意脉、情感及写作特点。

3.通过探究讨论,认识苏洵观点的片面性。

【活动过程】

1.自主朗读课文,列出《六国论》的结构提纲。

2.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

3.齐读第二、第三自然段,弄清二、三自然段是如何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的,这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4.指名朗读最后一段,归纳比较的内容,理解比较的意图。

5.重点朗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体会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在增强文气、体现情感方面的作用。

6.探究讨论:六国破灭,真的弊在赂秦吗?如果你认为本文观点欠妥,对你今后读书有什么启发?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

1.通过质疑解难,归纳梳理《伶官传序》一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作《学案》“积累整合”。

2.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3.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本文语言特点,了解欧阳修散文语言的多样性。

4.通过探究讨论,理解本文观点,明确写作目的。

【活动过程】

见“教案示例”

第四课时

【活动内容】

1.通过质疑解难,归纳梳理《祭十二郎文》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抒发的骨肉之情和宦海人生的感慨。

3.品味本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语言。

【活动过程】

1.默读《祭十二郎文》,利用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归纳梳理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和一般的祭文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指名朗读课文,并从文中画出句子说明韩愈对侄儿的死为什么会这样悲痛欲绝? 4.重点朗读第五自然段,揣摩语气助词在表达感情上的重要作用。

第五课时

【活动内容】

1.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3.通过诵读品味本文语言凝练生动、活泼幽默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自由诵读,提要钩玄,梳理归纳,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朗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说说本文记叙了有关文与可的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文与可怎样的个性?

3.朗读第一自然段,概括本文阐发了怎样的创作思想,并谈谈你对这些思想的理解。

4.巩固练习

⑴完成《学案》“学练平台”第5题。

⑵完成《学案》“拓展应用”

(三)第4题、第5题。

第六课时

【活动内容】

单元拓展巩固

【活动设计】

比较阅读《六国论》和《伶官传序》(或《祭十二郞文》和《祭妹文》),分析其异同,看看是不是比分别阅读有更多收获。把自己比较阅读的心得写下来。

回顾本单元课文,体会它们紧紧围绕中心取材、“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模仿其中一篇文章的写法,自己写一篇小论文或抒情性的文章互相交流展示。

第七、八课时

【活动内容】

单元小测

【活动设计】

作《学案》“单元检测”,教师讲解部分题目。

附:教案示例

《伶官传序》教学思路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赏析示例《六国论》,学习了提要钩玄,逐层梳理文章脉络的鉴赏方法,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继续认识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观点呢?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课文中的观点句划出来,并试着翻译。

三、品读欣赏

欧阳修散文作品有很多,体裁也丰富多样,我们接触到的就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泷岗阡表》、《朋党论》等,可是据说欧阳修认为,《伶官传序》是他平生最得意之笔,文章好在哪里呢?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对本文的看法。

(一)问题导读:

1、《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明确:本文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2.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

重点是强调人在主观上是否努力

小结:本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很值得我们在作文中学习和借鉴。

3、文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庄宗忧劳?

受、藏、遣、告、请、盛、负、前驱、纳

欧阳修为什么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得天下呢?

明确:欧阳修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就是为了突出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个主题。

4、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论证观点的呢?

明确:使用正反对比举例的论证手法

(二)朗读品味

1.读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和“及仇雠已灭这两个句子”

注意感情和语气。

第一句赞叹,庄宗意气风发,应该读得激昂、振奋;第二句惋惜,庄宗败绩可叹,读得低沉、缓慢、哀伤。

2.将这些句子改为两两对偶的句子让学生评价

优点:使用对偶,朗朗上口;使用短句,干脆利落。

缺点:呆板,无变化。

在表达情感上平淡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句子的特点。

明确:(1)本文有陈述句,有感叹句,有反问;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

(2)第三自然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巾,何其衰也!”

这是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壮哉,在赞叹中有轻蔑;衰也,在惋惜中有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和“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反诘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文章感情充沛,语言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3.同学们再齐读一遍体会。

4.回顾《醉翁亭记》中的句子:明确欧阳修散文的语言特点:

骈散结合、行文流畅,“也”字的运用构成反复咏叹,却毫无拖沓之感。

(三)探究讨论

1.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本文的主人公却并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明确:本文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2.欧阳修为什么要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呢?

(四)拓展提高

让学生发表对课文的观点的个性评价。

(五)结语: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篇5

满分;100分

一、注音。(2分×9=18分)

被十余创()鹧鸪()扁舟子()...1.词是在时期产生,从中唐后流行起来的一种新诗歌体。词是的简称,就是歌词的意思。

2.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主

旨,第二单元则是怎样以“置身诗境,”的方法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觱篥.()消溽.暑()万乘.(遘.者()以粝.()报粻.()

二.名句默写。(1分×16=16分)1.出师未捷身先死,2.心非木石岂无感? 3.袅袅兮秋风。4. 5.天长地久有时尽,6. 7.春江潮水连海平,8. 9.,不能使我开心颜? 10.吴楚东南坼,11.,凭轩涕泗流。

12.钟鼓馔玉不足贵,13.五更鼓角声悲壮,.六王毕,蜀山兀。

1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 篇6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3、况,大块假我以文章。,序天伦之乐事。

4、?吞声踯躅不敢言。

5、丞相祠堂何处寻?。映阶碧草自春色。

6、,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各抱地势。

8、,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不知西东。

9、,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10、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

11、春水碧于天。

12、,芙蓉泣露香兰笑。千岩万转路不定。

13、,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4、?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5、卧龙跃马终黄土。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篇7

一.创设活动,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创设一些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 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既让学生消化文言知识, 接受审美鉴赏方法, 也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 使他们徜徉其间, 学会感动和欣赏。

如为了落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我借鉴“开心辞典”节目形式, 组织了几次知识抢答活动。由各小组出题 (题型为字词释义、语句翻译、句式判断等) , 然后以组为单位抽签决定主考官和应考者, 最后以组为单位记总分, 胜出者给以奖励。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热情, 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是“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为此, 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诗歌朗诵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诗歌单元中一首或几首诗进行朗诵, 可辅助以其他任何手段来突出朗诵效果, 更充分地表现诗歌情感与意境。结果显示, 学生的创造力超乎我的想象:

第一组选的是《将进酒》, 他们在朗诵中穿插演唱。用《Sand dream》来配乐朗诵, 富有激情;组员们自己依据《将进酒》创作歌词并进行深情地演唱。

第二组选用《虞美人》, 形式是歌曲串烧加小品剧。她们将《虞美人》配上几首流行歌曲的曲调, 并将它们串起来。之后她们还自创了李煜被俘后的小品剧, 再现当年沦为阶下囚的君王的凄苦境地。

第三组选的是《春江花月夜》, 采用诗画结合的形式。由一位同学配乐朗诵, 其他五位组员在要求观众闭上眼睛后开始在黑板上作画。当诗歌朗诵完时, 学生睁开眼睛, 看到的是一幅已经完成的“春江花月夜”粉笔画, 山水相间, 明月当空, 完全将诗中的意境展现出来, 创意非凡, 赢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第四组以配乐朗诵和情景剧的形式为大家重现了《琵琶行》中琵琶女与白居易的相识过程, 最出人意料的是扮演琵琶女的女孩用琵琶演奏了《十面埋伏》。他们的配乐与旁白、朗诵、表演搭配得很和谐, 将整个朗诵会推向了高潮。

这样将朗诵与音乐、歌唱、写作、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使学生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 沉浸在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里, 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可谓一举多得, 效果明显。

二.因材施教, 用心取舍

针对这门选修课容量大、课时紧等特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 即对教材的处理因“文”制宜, 用心取舍, 做到“详略”得当, 在教学中精心选择适合各单元教学目标及各篇目内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方法。

比如第四单元教学重点在于从形象性入手赏析散文, 而《过小孤山大孤山》虽列为“赏析示例”, 但文章词句障碍不多, 所附赏析清楚, 所以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充分预习记忆的基础上要学生完成一套课内练习题, 达到“以练代讲”的目的。

而我把《庖丁解牛》列为精讲篇目, 从对庖丁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描写及与其他厨师的对比等方面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庖丁的形象特点、他独到的“解牛经”, 从而循循善诱, 让学生明白文本的思想内涵。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鉴赏分析使学生掌握鉴赏散文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项羽是学生非常熟悉且喜爱的一位历史人物, 再加上这篇古文文字理解上障碍不多, 难度不大, 我便布置了学生自学《项羽之死》。具体过程下文将详述。

这几篇课文的教学安排, 既传授了知识技能, 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突出。选修课教学要更多地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是教师备课的策略, 更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三.开设“百家讲坛”, 鼓励个性化解读

本课程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为此我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形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如执教《项羽之死》, 我在班内开设学生“百家讲坛”, 让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 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平台。

我在上课之前先布置预习要求:围绕“项羽形象”这一主题每人写一篇鉴赏文章, 可以就局部的描写做深入赏析, 也可就全文对项羽做全面的分析评价, 篇幅、形式不限,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选出三篇左右在课堂上朗读。在后来的汇报课上, 学生的赏析不仅深入, 而且很多文章感情饱满, 对项羽或褒扬或贬抑或惋惜, 读来很有感染力。异彩纷呈个性鲜明的文章, 使课堂高潮迭起。摘录几段文字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当漫漫长夜和着四面的楚歌送来末路的讯息,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吟唱出这首柔肠百转的《垓下歌》。勇猛无敌的大丈夫面对注定的结局, 面对忠心跟随的江东子弟, 面对最宠爱的女人, 他也会多情善感, 也会潸然泪下。悲壮而又哀婉的《垓下歌》, 为这位曾所向披靡的汉子增添了一份柔情, 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霸王豪气万丈中的刻骨柔情, 随着那一剑挥去的悲壮, 融入了乌江之水而流传了百年、千年。

叹英雄末路, 慷慨悲歌, 万丈豪气中星星点点的柔情, 让项羽离我们更近。

———沙诗怡《从〈垓下歌〉透视项羽的性格》

我们用现代人的理性去审视项羽:哈,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连分析内因外因都不会, 还想在乱世中独占一席?回家洗洗睡吧。诚然, 失败是决策的失误还是天意的捉弄, 答案不言而喻。但我宁愿相信, 他是不愿看清。试想, 曾经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叱咤风云的男人, 会承认如今的落魄吗?他只能把满腔的无奈与痛苦归咎于天, 以保存自己最后一丝骄傲:

你知道么, 虞, 我命不久矣, 我的江山, 我们的承诺, 都将化作尘埃。但我想在最后一刻打一场快战, 横扫千军威震四海。我曾经是英雄, 现在是, 将来也是。只有战场能撑起我卑微的骄傲, 我要让我的敌人在飞扬箭矢中为我折服。天黑了, 我们来打仗。即使我死了, 也要人会记起, 我曾经是王, 是那个英姿勃发、谈笑间灰飞烟灭的王。

——袁小也《天黑了, 我们来打仗》

我想, 他便是这样一个王者, 在生命的最后一缕血色滑入汹涌的乌江之后, 在漫长无止境的黑夜里用仅存的勇气去快战一场的王。

此次尝试的成功, 使“百家讲坛”成为了我教学中常采用的特色课堂形式, 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不同的学生极富个性的文本解读时常会给老师意外的惊喜, 给同学以智慧的启迪。

四.转换角色, 学生争当小老师

我的选修课教学大都以学生为主体, 大胆放手,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如诗歌单元教学, 放手让学生来讲, 先由学生申报所讲课题, 然后在充分备课反复修改教案的基础上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解诗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解《旅夜书怀》时写的“教案”, 节选两段如下:

天地间一只不屈的沙鸥

———浅析《旅夜书怀》的人物形象

胡学文

细草微风, 月朗星稀, 诗人漂泊寄居于一叶扁舟之中, 不得安睡。安史之乱未定, 国家时局未稳, 自己又失去依靠, 不得不再次离开安逸的草堂, 顺江漂流。星光低垂, 旷野无边, 江水奔涌, 冷月无声, 面对茫茫宇宙, 诗人归程无处, 悲愤难平。他曾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济世报国之志, 可是在生命的壮年之时便失去了问鼎功名的机会。即使因诗文超群, 声名远播, 但终不是诗人本意。“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与其说是写“生命的伟大、胸襟的旷远”, 不如说是突出诗人自身的渺小、前程的无依。尾联“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诗人以沙鸥自况, 这只沙鸥曾经有翱翔蓝天的梦想, 然而在这个旷野无边的暗夜里, 沙鸥失群, 漂泊无依, 天地何其大, 沙鸥何其小, 多么悲苦孤寂!可是透过全诗, 我分明看到的是诗人在孤独中的不屈。诗人此时已进入人生的暮年, 可他对自己无辜被黜始终愤难息, 意难平, 这冷嘲热讽中不正透露出诗人虽然被朝廷遗落于江湖但是大济天下的梦想他却从未弄丢过吗?

《旅夜书怀》浓缩了诗人一生悲苦却又时刻不忘梦想的不屈的高大形象。历史虽已远去, 但是因为《旅夜书怀》我看到了一个贫穷但“未敢忘忧国”的杜工部。

这份特别的“教案”足见学生态度之认真, 思考之深入, 见解之独到, 实在难能可贵。他探究思考的精神, 他对一个伟大诗人所倾注的满腔热情, 让人感动。听了胡学文这篇文章后, 其他讲诗的同学纷纷效仿, 使得这项教学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给我的启示是,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教师做好导演的角色, 给学生足够的舞台, 他们就能够演好“老师”这个角色。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篇8

一、理清选修与必修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误把选修教材与必修内容割裂开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教学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真是不变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前后贯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前就要预估学生什么地方可能会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开展侧重点的教学。 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議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笨拙,实则质朴。至少用这种理念去授课,学生不排斥,也不觉得枯燥,而且会非常配合。

二、把握选修特性,选修≠必修

误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 。“诗歌与散文欣赏”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扩展性的目标侧重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形成宽广多元的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较必修有明显的扩展。如果完全照搬必修教学,自然是不合时宜的。

三、走近高考,教学与专题复习挂钩

高中的主要任务是高考,因此可将选修教学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这样一则可带给学生愉悦感,二则可避免教学单一枯燥。所以在诗歌部分,可以与古诗鉴赏的专题复习配合教学;散文部分,则可以安排与古文阅读相配合教学。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写作教学相渗透

上一篇:浅谈体验教育的功能与特点下一篇:企业营销部下半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