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精选11篇)
在小学阶段,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
1、边写作业,边吃东西,边看电视,一心多用。
2、写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工整。
3、没有记录作业题目习惯。
4、缺乏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丢书落本的事常有发生。
5、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希望家长告诉怎么做。
6、家庭没有严格制定出作息时间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现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如一缕春风吹绿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原野, 它适时地在课程总目标中强调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 良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 不是能力, 但它是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 是一种令人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写在前面的话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等等。英语新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 并加以细化,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笔者不揣鄙陋,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进一步研究总结, 整理了一些条目, 虽有挂一漏万之嫌, 但本着竭诚相见的原则, 现分述如下。
一、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材料, 工具书是学习语言材料的好帮手, 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都配备一本英语词典, 如《英汉小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向学生大致介绍查阅方法和相关的内容, 让他们在预习中或阅读后经常使用工具书这位无声的老师, 在它的帮助下做到会读、会拼写、会解释、会运用, 不等、不靠、不放、不模棱两可。教师可以给学生举行“查词典”竞赛, 看谁查词最熟练、最准确。通过反复操作训练, 使之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同时, 还教给学生查阅、使用其他一些参考资料、文献资料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二、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 学英语就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 就要出声朗读。大声地朗读, 就会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课文的境界中, 能够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 体味感情, 加深感受, 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 不加词、不漏词、不读错词、不吞吞吐吐、不平淡无味, 还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 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 也就增强了理解能力。当然, 选择的读书材料不要太难, 要以感兴趣的话题为好, 以免造成不懂、不感兴趣而难以持久。“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只有进行大量的读背,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汲取精华, 得到文化的浸润, 从而积累词语、形成语感、学会表达。古人云:“为文之道, 在于厚积而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心中能装有几千词组、几百句型、几十范文, 就如水成大海, 汇纳百川, 融会贯通, 为我所用,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背诵时应力求准确、熟练, 及时复习, 不死记硬背, 不丢三落四。
三、养成做阅读练习的习惯
经常做阅读练习是提高并检查自己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认真阅读文章之时,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中心、作者态度等, 并在严格查对答案后认真思考出错的原因, 努力寻找并总结阅读方法。做题时做到认清文体, “四联” (联系中心、联系段意、联系写作方法、联系上下文) , “三不离”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 积极动脑, 敢答善答, 总结答题方法。做的练习多了, 答题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四、养成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敢于开口说话的习惯, 这个敢于说话不是指坐在位子上的窃窃私语, 也不是上课插嘴叫一句、嚷一下。这是指学生能够站起来, 甚至走到讲台上, 姿态端正自然, 不慌不忙, 口齿清楚有条有理地说话, 而且能说一整段的话。有识方有胆, 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 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善于回答老师的提问, 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 不仅同老师进行交流, 还要与同学合作讨论。在互相问答中整理语言、交流思想, 在你争我辩的过程中互相启发, 获得更多的收益。发言时应态度大方、不卑不亢、声音洪亮, 不要紧张, 不人云亦云。
五、养成用心聆听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留心听话的习惯, 就是要培养他们听整段话的习惯, 克服只听片言只语的习惯。听一段话要能讲出要点, 要注意里边的词组、句型。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听的能力都比一般同学好, 他们一般都能听整段的话, 不会“听三落四”, 能把握重点。而一般成绩差的学生听的能力都相对地差。他们往往听一句两句话, 就拼命记, 而整个意思却不知道, 在上课时大声嚷嚷要老师再说一遍的都是他们。听, 不仅在课堂上听老师、同学的话, 还要善于聆听街谈巷议、电视广播。不仅听“话”, 而且要听歌、听广告、听大自然美好的声音。让“听”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六、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是改出来的”, 只写不改, 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修改时要严格运用修改符号, 从主题、内容、结构、语法、单词拼写等方面逐一过滤, 不放过任何一处, 哪怕一个标点、一个措词, 都要讲究, 要有“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和意志, 写完就改, 隔天再改, 再三斟酌, 反复修改, “语不惊人誓不休”。收集错误并分析是修改文章的重要一步。要求学生将自己作文中常犯的错误收集汇编, 保留错误之处, 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正确的修改并作相关分析。
七、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英语的工具性特征非常明显, 要想学好英语, 首先需要打好词句的基础, 它们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词+词=词组, 词组+词组=句子, 句子+句子=段落, 段落又聚合成为文章, 因此, 学习英语的核心应该落实到词句上面, 这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要充分地认识到打英语基础既是技艺之学, 也是积累之学, 是检测学生真正英语水平的习惯之学、根本之学。积累运用基础知识更是阅读、作文的一大前提, 必须高度重视。要求学生课堂、课下要善于搜集整理老师讲授的或作业中的各种练习题、课外书中所包含的英语规律性知识, 包括词组运用、词语辨析、语法修辞、典型句型等, 牢记于心, 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句子仿写、排列句序、语言交际、阅读、写作中。
八、养成模仿的习惯
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 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现象。但是儿童却能够在出生后不久, 就顺利地掌握母语。于是外语教学就提出了“习得” (acquisition) 的理论。“习得”就是要模仿别人如何讲英语、写英语、学英语。我们不仅要模仿别人的语音、语调, 还要模仿他们的写作模式、学习方法等, 要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有些学生自己能很流利地读英语, 可是听上去总是那么的生硬、不舒服, 那主要是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没有婴儿时期的模仿环境, 所以, 我们必须寻找模仿的对象。李阳疯狂英语、中央九台、美国之音、英国广播电台等都是我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当然, 要能逼真地模仿, 最需要的还是学生的勇气, 一定要克服害羞的心理, 不能怕犯错, 要勇敢接受自己的缺点, 改正缺点, 从而达到自己希望的目标。
九、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加强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教学的任务, 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听说读写都和思维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思维不敏捷, 思路不开阔, 思考不周密, 思想认识不深刻, 思维缺乏创造性, 那么他的听说读写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创造性、多向性、求异性。另外, 思考的时候不要出声, 也是要求学生严格做到的。我们要逼着学生思考的时候不动嘴巴, 动脑子。
十、养成积极参加英语活动的习惯
英语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综合学科, 英语学科性质的落实, 靠的是课堂这个教学阵地, 但更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而积极举办、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就成为学生活用会用英语并与生活沟通的一大桥梁, 成为检验、培养、锻炼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途径。通过活动, 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把“学英语”变为“用英语”。学生积极参与, 做中学, 玩中学, 动中悟, 情中化, 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英语角, 办墙报或学习园地, 搞演讲, 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在进行活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 做活动过程的宏观设计者、指导者、引导者。而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实施, 都应由学生动脑、动手, 唱主角, 当导演, 真正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总而言之, 方法不是什么难掌握的东西, 讲一次、做一次都不难, 但要培养成一种习惯, 却是相当的难, 难就难在严格要求, 难就难在坚持到底。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 才能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上也要发扬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 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学自得的本领, 达到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的地步, 这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丁言仁.演讲比赛优胜选手是如何学习英语的[J].中国外语教育, 2008 (5) .
一、 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努力方向和学习动力,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把学习搞好。
二、 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课前自学可以发现新课中的疑、难点,这样,可以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对单词的识记不能只停留在认词及课文阅读的初级阶段,而要自己查词典,记例句,用新词造句,找出一些适用的句式、典型的表达法加以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 专心听课
上课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课堂上,学生要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生词、短语、句式、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堂上就把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四、 勤记笔记
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它既有利于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也有利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也有利于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提高信息加工的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维进程就必须与教师的讲课进程相一致,在课堂上就必须集中注意力,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记笔记时,可用自己的话记录,也可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学生也应扼要地记些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这对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五、 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科学地、高效率地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的知识在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就会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时要将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结合起来。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复习时可以先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并掌握重点内容。
六、 反复练习
语言是在使用中学习掌握的。交际能力只能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利用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在各种英语俱乐部里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
良好的学习态度应该包括:
1、、主动维持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3、诚挚尊重学习的对象,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学习复习计划。学习中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5、不急于求成。做题反思。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养成一种态度,需要磨炼,必然会有所反复,甚至会有所斗争,但只要坚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能够形成的,同时也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培养。
学习态度也是和习惯有关的,也有许多学生的态度,随着习惯而来的,或者说是习惯的表现,家长应该了解到,孩子从出生以来,所以的习惯培养都是与家长有关的,包括说话方式,对于学习的态度等等,许多人之所以被人误解为态度不端正,不是真没有端正的态度,而是一些个人习惯影响了别人的评判,生活中,这种类型的误解太多了。学习态度,也定然与学习习惯有关。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而许多有良好学习态度的人,并不见得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一对一家教指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不会长久的。
年仅13岁的双胞胎兄弟金石、金天双双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的父亲,北京市“好家长标兵”金慰康认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家长绝对不能当家庭法官和警察,也不能包办代替。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金石、金天学习的高效率不仅在于他们学习有正确的方法,而且在于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的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还有助于家长减轻负担,促进家庭教育效益的提高。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在单位时间里最多最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叫做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专心听讲,课前预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等方面。
当孩子坐在课堂上专心地听讲时,大脑皮层相当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与当时智力活动有关的优势兴奋中心,这就是注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孩子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会事倍而功半。一个12岁的男孩说:我特别想好好学习,就是学不好。尤其是算术,上课时开小差是常有的事,两眼盯着黑板,可什么都听不进,满脑子都是好玩的事……由于我白天不会听课,下午自习课就得再看一次课本,晚上回到家里不仅要做作业,还得做两套模拟题,我觉得活得太累。这个孩子的累在于他听课效率低,正因为上课什么也听不进去,所以给做作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完成作业,自己还需花更多的时间“补火”,因此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了。
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小学生的课前预习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使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还可让孩子发现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在听课时具有心理优势。在预习中没弄懂的问题会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询问中找到答案。日本教育学博士松厚达哉教授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人在旅行和登山时,没有预备知识,就感觉不到旅行和登山的乐趣。所以在旅行、登山前要看地图,看旅行知识介绍,同时也可找有经验的人了解情况。在学校里学习也应该同旅行登山一样,一定要把第二天要学的功课预习一遍。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的习惯,有利于及时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及时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
小学生一般为6~12岁,这是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童年期。虽说童年期儿童身体发展相对稳定,但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骨化过程未完成,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完成。儿童神经系统发展较快,控制能力差。由于儿童存在以上特点,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止孩子精神过度疲劳,都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让孩子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使其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孩子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去。有经验的家长会根据自己孩子的体力、能力和性格差异来安排他的学习时间。一般低年级儿童,家庭学习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而高年级学生可用1小时左右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家庭学习活
动,中间可以休息一会儿。家长若发现孩子边学习边开小差,或抓头挠耳,或东摸西摸,眼睛四处张望,便应及时进行调节,让他休息片刻,看看周围绿色,使身心愉悦。?
学习中的读写姿势、用眼习惯也很重要。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写字时手离笔尖一寸,看书时眼离书本一尺,坐在桌边身体离桌有一拳。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姿势正确,腰不弯,背不驼,有利于孩子正常生长,教育孩子走路时不看书,光线昏暗中不看书,躺着或乘车时不看书,阳光强烈时不看书,都能保护孩子的视力,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愿望。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拔尖,能成为尖子学生,许多家长不惜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辅导和“陪读”,弄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还有的家长不惜用重金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谋求好的老师,真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如同给了孩子一根学习的拐杖。有了拐杖,孩子就能自己攀登知识的高山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20万个儿童做过调查,调查的结果是除智力超常儿童约占3‰,智力低下儿童约占3.4‰以外,其余均为正常儿童。绝大多数儿童所表现出的智力上的差别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说明后天培养和教育在起作用。?
广东省1996年理科高考状元温阳的母亲伍洁怡在手记中这样写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一二年级是关键,开好头很重要。这样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上处于上游,孩子便有一种保持上游的动力。重要的环节是使他听好课,做作业则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决不能由家长代劳。我们对儿子说:“作业的对错要自己检查,我们只负责签名,不包你改错。”这样,逐渐消除了一般孩子常有的依赖父母把关的思想。老师要家长给学生听写的作业我们也让他自己先录音,然后放录音自己听写。这样使我们摆脱了陪孩子读书的麻烦,赢得时间用于应付自身紧张的工作与学习。
温阳的母亲从孩子入学起,就注意培养他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都应该由自己来解决。温阳按妈妈的要求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使其父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对孩子的学习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作为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要帮助孩子找到搞好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要给孩子的学习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使孩子知道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一旦孩子的学习行为规范起来,他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1.遵守学习纪律
遵守学习纪律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是体现学习责任心的一种表现。遵守学习纪律是对一名小学生在学习上的最起码的要求。《小学生守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十条指出:按时作息;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在孩子进校的第一天,就要教育他遵守学习纪律。
各门学科的知识都具有连续性,中断听讲会影响学习。孩子一上学,就会有学习纪律的约束。一二年级的孩子大多愿意上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奇感吸引着他们,他们最听老师的话,愿意维护班集体利益,不愿因为自己而给班级丢脸。可有的孩子到了中年级后突然不想上学了。这时,当家长的要冷静地帮助孩子寻找原因。是学习中遇到困难感到压力大,还是觉得学习负担重,没玩的时间了。讨厌某一学科或是跟同伴相处不好也会影响孩子上学的情绪。还可以分析其他原因,和老师联系,商量对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爱护学习用具
“镰刀不快不割麦,菜刀不快不切菜”。这说明工具对于劳动和工作的重要性。书包、课本、笔等都是小学生必需的学习用具,爱护学习用具是小学生最起码的学习行为要求。老师
通常会打这样的比喻:小学生上课不带书就像战士上战场不带枪一样。上课没有书不能阅读,没有笔不能写字计算,没有本子,不能做练习。?
许多家长从孩子将要入学时起,就为他准备了合适的书包,买回了铅笔、橡皮、文具盒、涂改液等学习用具,为的是孩子学习便利。在书包的选择上,注意选择双肩、宽带、好质地、轻巧、图案活泼的书包,既考虑到孩子背书包时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至于斜肩驼背,又能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买铅笔时,注意选择中性铅笔,使之耐用,且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使用简洁、软材料的笔盒不仅安全,而且上课翻动时不会发出噪音,也不会因厂家设计的各种花哨装饰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新课本一发下来,就要指导孩子包书皮。这样会使天天翻阅的课本在学期结束时仍完好如初,更不至于由于课本损坏或遗失而影响孩子的学习。?
教育孩子爱护各项学习用具十分必要。从刚上学起,父母就开始督促孩子经常整理书包,把书包放在规定的地方,保持书包的清洁。养成随时收捡的习惯,把各种学习用具分门别类地放在书包里的适当位置。一旦学习需要,就能准确无误地拿出所需用具,不仅方便,也节约了时间,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自理的好习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材、科技教材、劳动教材中都有相当部分的手工制作,忘带一次材料,就会影响一次操作能力的锻炼。爱护学习用具,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将为他搞好学习打下基础。?
3.掌握写字规范?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从小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要按照“三个一”的要求教给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及握笔、运笔的方法。使学生在小学五至六年的学习中,逐步做到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毛笔字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匀称,纸面干净。?
学生在校练习书写的时间有限,老师往往只能在整体中提出相应的要求,家长则能经常发现孩子是否在认真书写。孩子刚入学时,小肌肉不发展,因此执笔时手指离笔尖近,握得紧,捏得死,生怕拿不稳笔。这时,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力求做到身直、头正、脚稳、臂松。左手按纸,右手握笔,防止手臂夹得太拢,这样就容易做到横平、竖直、撇捺均匀。?
讲究结构,是书写规范的基础。中国的方块文字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常见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写字时要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恰当的搭配,使之比例适中。横平竖直,能使汉字看上去平正;疏密匀称,字就整齐美观;比例适当,看起来舒服;重心平稳,字就庄重。由单个字组成一行一篇,还需注意字间距离,行间距离,由楷入行,循序渐进。通过小学几年的规范要求,你的孩子一定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产生了家庭教育的竞争观念,对独生子女的精心培养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流。在人才双向流动的影响下,家长从小就注意孩子的各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书法、绘画、弹琴等兴趣,意在使孩子具有竞争力。“见字如见人”,一笔好字,它带给孩子的将是稳重、自信与成功。
4.阅读规范?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学习字、词、句,弄懂文章内容,抓住中心思想,它对于孩子发展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培养道德,增长知识,独立思考,培养自学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杰出的人才都爱读书。唐朝诗人杜甫,自幼聪慧勤学,读了不少书,七岁便能挥笔做诗。大文豪高尔基,没上过多少学,全凭自己刻苦读书。他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少年时酷爱读书,除上课学习外,常一人在走廊的路灯下、城门边专心读书。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非常爱读革命故事,她把《我的一家》从头到尾抄了一遍。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才干,能使人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还可帮助孩子树立崇高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
世上的书万万千千,帮助孩子选择好的书籍很有必要。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首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再找出相关的书给他看,读完后和孩子交谈,使他尝到读书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需为孩子选择与其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相适应的书,里面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多,使他基本能读懂。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使孩子抓住重点,明了细节,记住内容,引起联想。家长可以让孩子将阅读的内容进行复述,以此检验其阅读的效果。让孩子掌握阅读工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家长可以先为孩子准备好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在孩子阅读时让他充分利用工具。不会认的字查字典,弄懂读音和字义,这样便于孩子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不至于囫囵吞枣。工具书的使用是否熟练,对阅读的效率影响很大,查一个词由于不熟练而浪费一二分钟,那么,查得越多浪费的时间越多,很不划算。因此,要让孩子多用多练,做到熟能生巧。?
适当地作读书笔记,是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革命老人徐特立的名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是只要读书就要勤作读书笔记。这不仅是一种积累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而且能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有利创造。列宁在学习和研究哲学时所作的《哲学笔记》就是用笔记形式积累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可见笔记对于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小学生的阅读常和自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必将会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各类电视节目受到了儿童的普遍欢迎,它形象直观,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活跃了文化生活。但它却在和青少年抢夺时间,会使孩子的阅读时间减少。许多国家发出了“防止出现不读书的一代”的警告。家长在规范孩子阅读行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要适当控制看电视时间,使孩子少受干扰,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读书。?
5.听讲规范?
学校对小学生各门学科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的,老师讲课是落实各项教学要求的要一环。上课专心听讲是小学生的重要行为规范之一,从小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可使孩子能系统地学好各门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提出了“听、看、用”的三阶段学习法。他将听课放在第一位,听讲效果好,看书就会更加明白,做作业就不会感到困难。?
当教师反映你的孩子上课不专心时,不要轻易忽视,认为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而应认真分析孩子不专心的种种原因。是太疲倦了?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有什么心理障碍?原因找到后坚持和老师配合,力求尽快改掉孩子上课不专心的毛病。?
专心听讲就是要做到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某个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他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注意的集中指人从事某项工作聚精会神的程度,集中的稳定指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注意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孩子的听讲活动规范化。教育孩子专心听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问问孩子上课时老师都讲了些什么,听懂了多少,以此摸清孩子上课专心的程度。其次可以给孩子讲些专心听讲的故事。当孩子做一件事有专心的表现时,应及时赞扬与鼓励。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三、让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坚持正面引导,长期外部灌输?
家长指导孩子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十分必要。要让孩子在自觉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年大学生谢彦波上小学时就有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早晨六点起床,搞十分钟的体育活动,然后开始学习。上午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用一个多小时自学中学数学。星期天和寒暑假,适当增加自学时间。就这样,八九岁的孩子三年如一日坚持自学,终于提前掌握了中学的知识,迈进了大学课堂。相传孔子的学生子夏曾为自己订了一项学习制度并严格执行,即每天记一条知识,经过十年八载,他最后终于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为使记忆得到发展,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就要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复习,做到趁热打铁,这样最有效。在完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习,不同学科交叉复习能提高复习效率。复习的方法很多,可以按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进行逐一复习。也可以有重点地复习词、句,或做一些综合练习。?
在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中,家长可选择如下办法:?
(1)启发诱导。明知故问,指点途径,让孩子想办法来回答和解决问题。以此唤起孩子求知的欲望。?
(2)以身示范。家长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上长期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示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正面引导。对孩子要充分信任,充满希望,引导孩子学习同伴们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对于孩子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在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端正态度,不断地磨炼其意志,知难而进。?
2.及时纠偏?
孩子常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毛病。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已经听懂了,就是粗心,一做题就错。不是把“+”号看成“-”号,就是容易写错字,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训练人们精细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学会在万事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引导孩子多看,细心观察各种事物,让孩子发现事物的异中有同。虽然鹅比鸭大,脖子也比鸭的长,但是体形相像,都是小眼睛、扁嘴巴,都会在水中游。一个孩子总是忘记“臭”字边上的一点,妈妈给他猜了一个字谜: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在游戏中,孩子牢牢地记住了臭的写法。儿童歌曲《粗心的小画家》通过歌声教育孩子要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当孩子学习中遇到问题并有依赖思想时,家长可做必要的提示,不能直接告诉结果,要让孩子自己多动脑筋。当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向老师请教,向同伴学习。帮助他寻找原因,帮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问题与对策
1.孩子太贪玩怎么办??
常听有些家长在抱怨:你看人家的孩子多听话,能静下心来学习。我的孩子太贪玩,你说该怎么办?
一般说来,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会变得机敏,会启发创造性思维,会巧妙地和小伙伴配合。孩子能在玩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贪玩是指孩子对玩的欲望难以满足,无休止地,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玩,总觉得玩不够。家长可采取如下办法来改变孩子贪玩的毛病:
(1)明理,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搞好学习是为了适应将来作为建设者和
接班人的需要。?
(2)帮孩子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并逐渐增加其学习时间。?
(3)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在玩中学。?
(4)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点滴进步或达到一定要求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
(5)让他多和能安心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受其影响和感染。?
2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注意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孩子上课注意力可采取以下办法:?
(1)摸清情况,摸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了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
(2)让孩子复述教师当天讲课的主要内容。带着任务听讲,孩子会尽量集中注意力将课听明白,以便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得好一点,以争取家长的鼓励。?
(3)家长可对照课本对孩子进行提问,促使其上课注意听讲。?
摘要:古谚曰:“磨刀不误砍柴工”。想做好一件事,掌握正确的方法,会使你做起事来事半功倍。就学习而言,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了学好习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事半功倍;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犹如自己身上产生强磁场,一与书籍接触,每个磁分子都会处于一种极基活跃和兴奋状态,随时随地准备吸取营养物质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增值。一个学生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习惯,无发愤之心,无常恒之志,或者被一些旧习、陋习、恶习以及那些懒惰亲散之风所支配,学习当然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提高认识。
通过介绍中外科学家善于培养和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事例启发学生。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嗜书如命的习惯,在一生中博览群书,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古今中外,上下纵横,简直于学无所不窥,鲁迅写的《小说旧闻钞》就是从一千五百卷书中摘录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勤奋学习,融会贯通,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还介绍自然科学界爱因斯坦、钱学森等科学家如何学习和研究的事迹,并通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谈个人学习自然科学体会,让学习好的学生谈如何能“熟能变巧,巧能变精”剖析不养成好习惯的害处,使大家从切身体会中感受到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产生培养好习惯的强烈欲望。
二、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要具体明确,整个初中阶段自然科学有一个总的目标,各个及每个学期应有各自的目标,每节自然科学课根据教材特点又可提出具体要点。全班应有全班的目标,个人又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提出要求。二要切实可行,确定目标既不能要求太高,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又不能太简单,让学生感到唾手可得,而是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能够达到。最好办法就是确定目标时让学生充分讨论,畅所欲言,使学生们感到这些计划不是教师强迫的,是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
自我管理就是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语言行动,不做自己认为是干扰学习或不利于学习的行为的能力。而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中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有明确的目标还不行,还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具体做法:
1、设立座右铭,如“学而不厌”、“学习,学习再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以此来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例如可介绍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力,毅然从国外返回祖国怀抱的事迹激励学生。
2、从小事易事做起,因为小事易成功,使人树立信心,逐步养成克服大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例如在开始学生实验时,可以把简单最容易成功的实验先交给学生做,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3、对照个人计划,定期进行自我总结,不仅要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还要检查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情况拟订下一阶段的计划。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学生们天天生活在一起,相互间的情况在某种意义说比教师更了解,因此让学生间相互监督,评选最好与最差的学生,组成结帮对子,定期召开班委会进行检查。开展除“三闲”活动,三闲即闲事,闲话、闲心,要求闲话不讲,闲事不做,闲心不用,一心一意学习。形成正确的学习风气,让好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巩固,让坏习惯加以曝光,如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也需要发挥教师的正确指导。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要抓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一点一滴抓起。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坏都是从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开始形成的时候,教师更要抓得具体,善于从一点一滴中来培养学生。如自然科学课前预习,学生开始时不知如何预习,常常看一遍算了或每个角落都仔细看守,眉毛胡子一起抓,或看看黑体字了事。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预习,如何预习才有效,有进可出预习提纲或预习思考题。经过多次预习指导以后,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把预习的热情和兴趣集中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新知识的要点难点上来。同时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生活。学习习惯是在条件反射的联系基础上形成的,时间也是一种条件反射,有规律地生活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要求学生要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既要抓好课堂学习,还要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
2、要严格要求。这里除了要抓得细,抓得认真,注意把它设计在自然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善于引导学生同自身不良的学习习惯作斗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的娇生惯养,以及小学教学模式的限制、常常养成一些坏习惯,如好奇、贪玩、惰性、散漫等等。它们总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顽强地表现出来。教师要大力宣扬好的学习习惯,时时处处注意抑制坏习惯和各种不良风气,消除滋生坏习惯的土壤,建立起严格的学习制度和生活制度。
3、要长期坚持。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同学的指导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依一定的顺序,需要反复多次的重复后,使得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区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作出反应,并越来越精确,随差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形成而形成的。同时,好习惯的养成总是在同坏环境的不断消除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学生们的一些坏习惯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取得的。因此教师应有常抓不懈思想,要长期坚持抓。其次要有耐心。特别是有些差生,在解自然科学习题时,常常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书写糊涂,不按规范要求解题,教师只有通过反复的耐心批改、及时让学生订正,正确指导,通过反复多次才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良好的解题习惯。
4、多学科同时配合。学习习惯渗透入各个学科及各个教学五一节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各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靠班主任,或者自然科学单一学生是不够的,需要各学科步调一致,步调一致
才能防止“内耗”。班主任或单一学科的教师要与其他学生教师共同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相互之间经常互通情报,采取共同对策,常常可以取得较效果。参考文献
1.王新明,巫惠茹.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研究.2001.1
2.李铣著.怎样培养学习能力[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5-105
3.刘晓.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百教育.2003.5.24
一、阅读习惯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 阅读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学习的学习方式。阅读是认识过程, 不是盲目去读, 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所需的阅读技能都是经过学习才能掌握, 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 在平常教学中, 部分学生对化学阅读不重视, 影响了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使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不深入。针对这种情况, 我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1.抓好课前阅读。学生在课前阅读预习, 避免了课上学习的盲目性, 对课本内容有初步的掌握, 了解要讲的内容和重点, 对于自己不会的做标记, 以便课上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在阅读前,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阅读提示, 用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导读提纲”, 将本节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觉悟三方面) 明确告诉学生。2.课后阅读。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 很容易遗忘, 因此在课后要多阅读, “温故而知新”, 加强知识的巩固。3.课外阅读。书本理论性强, 学生阅读起来感到单调、乏味。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使其思维更开阔, 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内容, 发挥了对课内阅读补充的作用。比如, 阅读一些化学名人传记, 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4.个性化阅读。学生要有自己的意识, 对知识的理解上, 教师要允许他们有与众不同的观点。
二、复习习惯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这句话说明了学习需要经常性的复习, 复习是对知识巩固和加深理解的学习过程。常有学生这样抱怨:课内基本上听懂了, 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没有进行有效的复习, 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有必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还存在盲点、漏洞。如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有效概念或原理掌握不准确、不会应用, 某些知识点有遗忘等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复习时, 立足基础, 回归教材, 看书思考, 针对问题加强专项练习。2.针对学生在某些问题上总是犯错, 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似乎很清楚, 但是一等到考试就做错的问题。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总结、反思, 不断强化, 扭转思维定势。3.针对学生在考试或练习时, 经常遗漏或误解题中的条件或信息, 导致答案错误。这需要学生在复习解题时, 要提醒自己认真审题, 边读题边用特殊颜色的笔对题中所给条件作标记。4.学生要把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综合各部分的内容, 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1) 总结归纳。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 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 通过对比, 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 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 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 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 教师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 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2) 立足于主干知识和主干知识之间的结合点。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有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化学能量、化学理论、元素周期表等, 另外要特别关注与知识有关的新科技发展、社会热点、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 (3) 实验是复习的重点, 学生在实验中锻炼了实验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在复习时, 学生在做题后进行题后思考, 探究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 考查的技巧有哪些, 解答的思路是怎样的, 自己在什么地方不甚清楚, 这道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变换一下题目的问题又该如何解答等。
三、睡眠习惯
睡眠是大脑休息和调整的阶段, 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睡眠能增进大脑记忆力, 使学生思维敏捷, 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习效率高。然而, 现在有很多学生习惯熬夜, 他们给自己制定了很多学习计划, 定了较高的学习目标。因为担心完不成目标而有巨大的压力, 利用“开夜车”来挤出更多的时间, 不给自己留遗憾。表面上学生在努力学习, 但是睡眠不充足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课上容易出现打瞌睡、走神问题。因为熬夜, 学生大脑得不到休息, 体能和精力不足, 学习注意力、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比较迟钝, 导致了不仅达不到学习的效果, 甚至严重扰乱自己的生物钟。因此, 中学生要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为学习保驾护航。
四、善于倾听的习惯
课上听讲是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 在45分钟的课堂上, 学生首先要集中注意力, 认真听讲, 思维紧跟教师的讲解脉络。其次, 要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以听为主以记为辅, 光听不记, 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同时, 要选择性的记。部分学生上课的时候记笔记特别认真, 几乎能把老师所有讲述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 真正理解的却很少, 结果影响了听课质量。因此应该记下重点和难点, 问题的分析、知识的联系, 教师补充的知识点等。第三, 听讲的过程要积极思考, 开展思维探究活动。没有思考的学习活动是无效的, 不能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学生要边听边动脑子, 对教师表达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比较, 分析综合, 抓住中心, 记住要点;要学会“听话听音”, 听出“话中之话”, 言外之意;要边听边“察颜观色”, 留心说话者的语气情感, 以求进一步理解对方讲话的含义。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家长、老师只关注学生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能否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很多学生根本没有预习的习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学习的第一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和上课听讲的有效性,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学习日利用课前十分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晚上预习明天上课的内容,周末预习下周的内容,还可以在节假日进行阶段预习。在预习时,应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出或记入笔记,这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更会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听讲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认真听讲,特别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老师所讲的一些好的思路,解题方法,或者精彩,重要的地方记到课堂笔记本中,“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记下来,下课问老师。还有听课最忌讳的就是挑剔老师,嫌老师讲得不够生动,枯燥无味,然后自己趴在课桌上睡觉,或者想心事,其实这样只是害了自己。即使老师讲得再不好,还是要认真听,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自己而学的,应该要主动,积极。我本人就有一次经历,嫌数学老师老,讲得干巴巴,自己做其它事情,结果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下降了许多。所以我告戒大家一定不能挑剔老师!并且做到要集中注意听;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独立完成作业。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论语》说“温故而知新”,而根据遗忘曲线我们知道,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及时复习的优点就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并且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还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因此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手段。如果做作业很顺利,从某种角度上说明预习、听讲和课后复习的效果是好的,并且及时发现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通过做作业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利用做作业促进知识的“消化”,使知识的掌握迈入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我们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新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思维得到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通过做作业还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因此我们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叶圣陶老人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习惯的培养,这恐怕是我们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误区。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培养习惯方面我们最大的感受是:
一、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般的情况下,通过奖励和惩罚(注意:绝不是体罚,“惩罚”孩子是一门艺术!)反复几次,一个好的习惯就可形成了。
二、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
我只知道有认真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积极应考的习惯、阅读自学的习惯、观察的习惯、切磋琢磨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等等。据报道:锦州已经有11所中小学入选了国家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的名单,这十一所学校将在普遍开展好习惯培养的同时,各有侧重的对108个好习惯进行不同类别的研究,以后这一教育手段将向全国的中小学推广。锦州市一所中学,学生正在接受一系列良好习惯的系统培养,而这好习惯的数量有108条。实际人的好习惯要是真的细数起来,可远不止 100多个,这些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经过认真研究之后,反复筛选出来的。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这样,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定义有好几个,大致差不多)
培养孩子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破难的习惯。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或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或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此时,教师或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还可以跟孩子讲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很重要的。就是说,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有浓郁学习兴趣的儿童能自觉学习,由学习兴趣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的动力。要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困难吓倒,应以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战胜困难。
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有关调查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同时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而不是
学习时摸摸这儿、看看那儿或迟迟进不到学习状态中,有的在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写着写着就站了起来,或者说几句闲话等等。这些孩子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既白白浪费了时光,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以至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教育孩子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长、教师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一般学习行为习惯的内容及培养要求
年段习惯内容培养要求
幼儿阶段:
1.听故事:聚精会神,每天定时。
2.用笔画画:每天画一页画。
3.观察说话:每天观察一两件东西或一两个事情,能简要说出。
4.正确握笔:训练正确的握书写姿势。
5.喜爱图书:不撕毁,不折叠,不乱扔,很珍惜。
6.整理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会分类。
小学阶段
7.爱书:学会包书皮,在合适地方写名字,不磨损、折皱书角,不在书皮、书中乱涂乱画,常到书店购买新书。
8.写字:握笔姿势正确,坐的姿势正确,不折皱本角,书写整齐,力求美观。
9.听课:集中精力,坐端正,不做与听讲无关的事,积极回答问题,有问题向老师请教。
10.作业:独立思考,书写整齐、规范,按时完成。
11.思考: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力求知道原因。
12.用工具书:会用老师推荐的工具书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
13.记笔记:凡读书读报、听课、听讲话都动笔记录,能抓要点,力求记原话。
14.写日记:坚持天天做,学会拣重要的记,力求有新意。
15.提问:每天向老师或同学提一个问题。
16.和同学争论(讨论)问题,既能正确理解对方观点,又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17.读报刊:每天读,成为必做的事。
18.积累:摘录、剪集好句子、好语段、好文章、好例题、装钉自己的报刊。
19.建立作业规范:各科作业的书写格式规范。
20.参加课外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听报告、看演出、看比赛、投稿、竞赛等。
21.预习:建立预习常规,根据各科特点决定。
22.复习:遵循记忆规律,掌握各科复习方法。
初中阶段
制订学习计划:对一学期学习任务、目标、措施、时间和学习内容等作出安排。
自学:按照计划,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检测。
质疑:学须有疑,于无疑处生疑,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询问老师和同学。
探究:有对疑难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有打破沙罐纹(问)到底的习惯。思考:每天有一段时间静静地思考一点问题。平时学习先思考,以求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向。
专心: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毅力,坚持专一地做下去,不要心有旁鹜。
讲效率:心中有时间观念,做事力求快速准确,力避拖拉。
我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做学习的主人》。“习惯”这个词我们大家都很熟悉。那什么是习惯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以前,我早晨起床不爱刷牙,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养成早起刷牙的习惯,真是没少下功夫,他们总跟我讲不刷牙的危害,告诉我如果长了虫牙,到医院拔牙是非常痛的。但我还是不以为然,就是不肯刷牙。有一天,我早晨起床正在扎小辫,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闺女,你张开嘴巴,让爸爸看看你的牙齿。我张开了嘴巴,爸爸说:你自己照镜子看看,牙齿跟以前比是不是有一点黄了呀;你的槽牙上有小黑点了,是不是已经长虫牙了”。我一看,果然有,想一想爸爸说过的到医院拔牙的情景,我真有一点害怕了。爸爸说:“要不然你今天认认真真的刷一次牙,看看会不会好一些”。我听了爸爸的话,刷完牙之后,我觉得牙齿真的比以前白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爸爸妈妈提醒了,每天准时刷牙。我已经养成了爱刷牙的好习惯。
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习惯,有学习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当然有好的习惯,也有坏习惯。在学习方面,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勤思善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就是好的学习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坏的学习习惯。
以前我上课的时候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课上爱有小动作;作业很潦草,总想着快点完成好到外面玩;课前也不知道预习;每次作业、考试之后,出现错题之后也不知道吸取教训,总是不了了之。现在,我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学习起来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制定简单的计划
时间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公平的,有时候我们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但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做,让时间白白溜走了,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合理的安排时间。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把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做作业、阅读课外书、预习、复习、和爸爸妈妈做的游戏等等,把时间做个大致的安排,学习和休息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帮助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随时约束自己,提醒自己还有哪些学习任务没有完成。
2、选择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舒适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学习内容,不被外界打扰。家里来了客人,或是家人在客厅里看电视,我总是能够自觉得到里屋,把房门关好,踏踏实实的学习。我还在写字台上贴了几张便签纸,上面写着我在学习时不太好的习惯,这样可以随时提醒我现在是学习时间,不应该做什么,时间久了,我就慢慢的把原来不好的习惯改过来了。
3、阅读课外书
以前,我不爱读课外书籍,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经常带我去新华书店、图书馆、报刊亭,让我自己选择一些爱看的书籍,学校为我们推荐的书目爸爸妈妈更是想方设法给我买齐,他们还经常为我推荐一些书籍,鼓励我尝试着读一下,渐渐的,我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现在,我每天都会计划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4、课前预习有规律的复习
每天,我都会将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一下,不认识的字查一查字典,不理解的概念问一问爸爸妈妈,或是做一下标记,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放学回家,安排一定的时间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今天老师讲的知识,想不起来的,就翻看一下上课记的笔记,这样,我就可以检查出来自己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
家长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位同学成长的基石,进步的动力,当然也离不开各位家长的培养,只有我们每位同学养成了好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培养做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良好的数学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要利用刚开始上课的时间里强调学生的课前准备,书放在什么地方,数学学具放在哪里,一切准备就绪怎么坐,学习内容重点是什么,做好课前预习。这一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能夠安静快速的做好每一件事。
二、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就会专心听教师讲课,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由此可见,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就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枯燥难懂、单一无趣的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神饱满、条理清晰、循序渐进,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能专心致志地听课。此外,小学生都爱表现,所以课堂提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讲完一个数学知识点后可以提问学生这个知识点是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或是这个知识点和以前学生的知识点有什么联系等。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能更好地专心听讲,在此基础之上能更牢固地掌握课堂知识。
三、培养仔细阅读的好习惯
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念,即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数学学习的关系并不紧密。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通过对数学教材的阅读,学生能进行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方面的思考,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若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容易出现很多错误,如审题不清,不能完整地概括题意,不能全面了理解题目要求等,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快速有效地解答数学题目。例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中,学生在看到“多”的时候就采用加法,在看到“少”的时候就采用减法运算,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对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阅读。所以,教师要重视阅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四、培养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分类计数统计”的时候,教师可先播放一段交通视频,让学生统计一下在一分钟内各种类型的车经过了几次,视频播放完之后,很多学生反映速度太快,没有时间进行记录,此时我就要求学生想办法,怎样才能进行完整的记录。学生经过思考,想到了分组合作的方法,有的组员记录小轿车、有的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大货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这样,学生经过合作就很容易地完成了任务,在互助合作中他们也慢慢理解了“分类计数”这一知识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这一良好的教学习惯不仅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六、培养学以至用的思维习惯
数学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运用这种思维能力去解决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处处是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可以通过家长的引导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四下学习了方向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家到学校的平面图,这样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学生就形成了运用这种能力去思考身边的问题的习惯。
七、培养总结知识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并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八、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回家先做作业,书写时要规范,书面要保持清洁保持。我特别注重学生书写格式要求学生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这样对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有很能够大的帮助。作业时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能抄别人的作业。学生必须有验算的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九、结语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推荐阅读:
九、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06-16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09-16
如何帮学生养成良好习惯05-29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10-07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05-24
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班会06-30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09-1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演讲稿09-29
如何养成思考的习惯10-18
如何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