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计划(精选7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临沂市卫生局文件(办发„1‟13号)《中医药专家进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室的建设,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的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增强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目标,以中医药专家走进基层为手段,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对口帮扶,每1到3年为一帮扶周期,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室的建设,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服务群众健康、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方式
根据市卫生局统一部署,我院确定对口帮扶两家基层卫生院,分别是。每逢集选派中医药专家按照要求对确定的帮扶对象进行定点帮扶,原则上应选派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中医药技术人员,具有中级职称,但业务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优秀中医药技术人员也可作为进基层专家。
三、活动内容
(一)指导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对于没有中医科(中药房)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基层中医药专家对中医科(中药房)的建设进行指导,在活动周期内要建立中医科或中药房,并负责中医药人员的培养,使其基本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诊疗活动。对于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所需的基本设备由被帮扶单位负责,中医药专家派出单位可给予适当支持。
(二)培养中医临床人才。进基层中医药专家以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为工作重点,对临床医师进行中医理论培养和临床技术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重点培养的中医临床人员,由中医药专家对其进行传、帮、带,被重点培养的中医临床人员也可到派出单位进行临床进修。活动结束后,进基层中医药专家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培养2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使其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能独立开展中医诊疗活动。
(三)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服务。进基层中医药专家要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指导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敷贴、中药熏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服务。进基层中医药专家以市卫生局下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为主要教材、以基层卫生技术
人员为对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在活动周期内,完成所属乡镇(街道)的全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使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2人掌握不少于10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使每个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在农村或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中医药预防传染病、养生保健科普宣传,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妇女、亚健康等重点人群开展养生保健。面向所属乡镇(街道)居民,每年至少开展3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四、活动要求
(一)中医药专家进基层活动从2011年5月1日正式启动,活动周期为一至三年,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中医药专家进基层医疗机构时间每周不少于1天,每次不少于1人。对于基础差的被培养的中医临床人员也可到派出单位进行临床进修,但其临床进修时间不能超过活动周期的一半,临床进修期间进基层中医药专家可减少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时间和人次。
(二)进基层中医药专家要增强责任感,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业务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的优势,为推进基层
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做出贡献。要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己任,以培养中医药人才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广泛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
1.1 背景
甘肃省自2010年开始, 逐步建立了全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 提高了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 切实加强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在省内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并要求县乡医疗机构每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并由省内医学院校负责开展培训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目的
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学习培训系统的开发, 是甘肃省适宜技术推广, 院校培训工作的延伸, 使广大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在系统培训之后, 可以在工作中继续学习, 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1.3 意义
本系统推广之后, 可以更好地提升基层适宜技术的培训水平, 延伸培训深度, 使更多的适宜技术能服务基层群众健康, 推进中医中药在医改中的进程, 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节省医疗资源和学习费用支出。
2 RIA技术简介
富互联网应用技术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缩写是RIA。传统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基于WEB、SERVER端数据传递的模式, 把网络程序的表现形式建立于HTML页面之上, 但是HTML比较适合于文本传输, 基于页面的传统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浏览者日益增长的更高、更全方位的体验要求了, 从而产生了Macromedia公司所说的的“体验问题” (“Experience Matters”) , 而富互联网应用技术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缩写为RIA) 的出现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
富互联网应用技术最早是由Macromedia公司 (现Adobe公司) 在2001年提出的。现在已经有很多的服务性网站或企业级的网站正在逐渐采用RIA技术。RIA与以往的互联网程序相比, 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客户端不同。实际上RIA并不是一门专门的技术, 也不是哪种开发语言, 它是Internet应用和软件开发的一种流行发展趋势。它是一种具有既兼有传统桌面应用软件系统功能, 又具有网络应用系统特性的开发平台。RIA系统的优点是将处理任务从用户操作界面转移到客户端, 仅保留一些必要数据与服务器端进行信息交互[2]。图1为RIA的应用程序模型。
在一个典型的RIA应用体系结构 (如图2所示) 中, XML一般被用作传输数据和构建窗体的布局。客户端可以保持与数据源的连接, 这样服务器能够实时地对客户端数据进行更新。对数据的访问可以通过Web服务调用来完成[3]。
2 开发工具的选择
目前RIA开发可选择的工具 (技术) 比较多, 典型的有:Flex、Java FX、Silver Ligh、Curl以及HTML5。笔者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了Adobe公司的Flex作为系统开发的技术支持。
2.1 Flex简介
Flex能够满足企业级的RIA应用需求开发, 包含表示层服务和程序框架, 能够运行在.NET和J2EE平台上。Flex技术为开发者提供基于标准、声明性的程序设计方法及流程。开发人员能够基于Flex技术开发出复杂的用户交互界面, 最后编译成*.SWF类型的应用程序, 该应用程序能够在浏览器的Flash Player中运行。
2.2 MXML语言
MXML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记语言, 在Flex技术中, MXML用于设计用户操作界面, 实现Flex的表现层。从作用上说, MXML和HTML的功能非常相似, 都是用来设计用户界面的, 但是MXML比HTML提供了更多的界面控件, 并且在开发结构上和条例上更为清晰。
2.3 Action Script语言
Action Script是最早用于Adobe Flash设计的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 Action Script的基本作用和传统网页开发中的Java Script类似, Action Script的功能主要是负责Flex程序的流程控制和功能建模。Action Script遵循ECMAScript标准, 而ECMAScript出自Java Script派生出的标准ECMA~262, 因此, 在使用语法和开发技巧方面, Action Script和Java Script都非常相似。
2.4 Action Script类
Action Script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而类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精髓。面向对象的特性 (封装、继承和多态) 都被Action Script很好地支持。使用Action Script进行开发时, 可以使用所有面相对性特性。
在SDK的功能支持上提供完善的API, 使用Action Script类可以实现系统的所有逻辑操作和数据模型处理, 实现对系统的分层开发, 同时, 也用于进行企业级模块的构建;对于界面开发, 可以使用Action Script类对现有的MXML类继承并进行定制化开发, 也可以在组件操作上实现自定的功能。
3 系统设计与开发
3.1 设计思路
本系统选择基于RIA技术的B/S模式, 前台利用Flash Builder作为主要的IDE开发环境, 后台采用ASP+Aceess2003;图片处理以及图像教学资源制作工具使用Photoshop cs、视频转换大师等工具。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操作的简便性、易维护性和内容的全面性, 以及适合基层医疗需要。
1) 安全性:
由于本系统采用B/S模式, 因此,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本系统通过设置用户权限, 实现对用户的分级管理。普通用户仅提供数据浏览和少量操作功能;系统管理员拥有全部操作权限, 通过网站后台登录实现对课程数据和学生信息的日常维护。
2) 良好的用户体验:
本程序可运行于现阶段的大部分浏览器中, 因此, 客户端配置要求低, 只需要安装IE等网络浏览器及相关office办公软件就可满足基本要求。同时,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 结合RIA技术, 能够展现丰富的教学标本照片, 配以相关文字解释, 完整地展现教学内容; (通过视频或动画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播放;通过RIA技术在界面表现上的优势, 通过多种交互操作, 从声音、图片、视频、思考练习等多方面使学习者达到手脑并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
3) 维护性:
考虑到系统运行后维护的成本, 以及内容的不断补充和完善等需求, 系统设计了管理员后台管理界面, 能够极大地方便系统后期维护。
3.2 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用户主要针对县、乡及村医疗卫生人员, 系统完成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3个部分:
1)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基层常见病资料, 包括疾病的基本资料, 中医治法。重点突出针灸、拔罐、推拿、刮痧技术, 并为以上技术提供丰富的图片和视频, 增强演示性, 达到一看就会的目的。
2) 涉及的药物, 提供甘肃省道地药材、常用药材的植株、饮片图片, 使基层医生可以采集当地药材, 提供规范加工、炮制, 在临床使用, 增强疗效, 减轻患者负担。
3) 简单学习自测工具, 可提供答案演示, 使学习和测试同步进行。
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
3.3 系统模块设计
3.3.1 用户登录模块
学生和管理员通过系统登录界面登录本系统, 以不同用户身份登录, 系统操作界面主菜单不同。
3.3.2 学习模块
学生可以通过常见病及道地药两个功能按钮进入相应课程的学习, 以文本、图片和视频对疾病名、临床表现、病因、中医证型、中医治法的内容进行学习。
3.3.3 自测训练模块
提前将试题信息导入到数据库中, 通过页面表单实现简单的单选、多选、判断以及填空题的自测训练。
3.3.4 后台维护模块
通过编码实现用户添加和角色添加功能, 如果用户名已经存在, 则提示重新输入。通过对tb_Student表记录的操作, 来完成对学生信息的维护;通过批量导入的功能, 实现课程数据的维护操作。
3.4 数据库设计
为了灵活地维护系统, 设计了后台管理员模块, 通过后台管理员模块可以方便地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这时, 必须建立一个数据表用于存储所有的管理员信息。当学生登陆系统成功后进入系统主界面,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点击所要学习的内容, 如, 图片、视频等, 也可以在线做练习或通过留言板和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因此, 在数据库中应该再建立一个管理员信息表、一个学生信息表、一个图片库的数据表、一个视频库的数据表、一个试题库的信息表, 它们的关系结构如下:
(1) 管理员信息表 (tb_Admin) (见表1)
(2) 学生信息表 (tb_Student) (见表2)
(3) 图片库数据表 (tb_Tpk) (见表3)
(4) 视频库数据表 (tb_Spk) (见表4)
(5) 试题信息数据表 (tb_Test) (见表5)
4 结论
本系统设计比较合理, 操作方便, 对运行环境要求低, 能够极大地简化中医药适宜技术学习培训工作, 缩短了培训周期, 快速有效地扩充培训资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加味酸枣仁汤 适宜技术 更年期不寐 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84-02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血中激素水平低落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引起一系列症候群,如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头昏目眩、烘热汗出等为主要表现。其中,又以不寐临床表现尤为突出,给患者以沉重的精神枷锁,甚至能导致抑郁症。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笔者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使用加味酸枣仁汤配合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更年期不寐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年龄在44岁-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3岁。主要彻夜难寐、寐而易醒、寐而多梦、醒后不寐、健忘、白天感觉周身不适、头目眩晕、异常疲乏、困倦、夜间盗汗、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多数患者思想压力较大,苦闷、脾气暴躁、甚或抑郁等。所有患者经相关理化检查除外其它器质性病变,符合更年期诊断。
1.2 分组方法。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不考虑其年龄、临床症候轻重、病程长短。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15g、知母15g、茯苓15g、川芎10g、甘草3g、麦冬15g。气血不足者加黄芪15g、当归10g 或龙眼肉10g;血不养心者加阿胶10g、白芍10g;心胆俱虚者加朱砂3g、琥珀6g、夜交藤15g;心肾不交者加二地各12g;肝肾阴亏者加龟版15g、龙骨12g、枸杞10g;心脾两虚者加白术12g、陈皮8g;盗汗者加五味子5g、浮小麦12g、煅牡蛎20g。上述方剂煎成汤剂200ml,每日两次,于饭后温服,2周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以服用2个疗程。中医药适宜技术:采用磁石60g、菊花20g、黄芩15g、夜交藤20g、酸枣仁20g加水煎成2000ml左右汤剂,每晚将药液加温至400C左右,有电热泡脚桶、电动按摩更佳,药液温度容易掌握。每次每晚泡脚30-50min,以全身舒展放松出汗为度。
对照组:睡前30min服用安定20mg,谷维素30mg/3次/日,维生素E100mg/2次。两组疗程均为4w。
2015年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总结
为提高广大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我院根据《宿迁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2015年09月18日由沭阳县卫计委主办,沭阳县中医院协办,300名乡镇基层、乡村医生,在我院住院部四楼多媒体会议室,举办了2015年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颜东明、胡玉龙、周立亮、翟德胜等我院副主任中医师会中做了精彩的授课,详细阐述了艾灸疗法、推拿手法、针刀、穴位敷贴等技术在常见病、多发病中临床应用,达到了适宜技术要求的“安全、高效、成本低廉、副作用少” 的特点。此次培训顺利,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受到了县卫计委及参加人员的赞誉。
医务科 朱海峰 2015年09月18日
一、工作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全面开展“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利用单方、验方以及一些简单易学、治疗效果好的服务手段,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中医适宜技术工作计划。以中医中药服务工作为切入点,加强中西医结合,以中医养生保健为工作重心,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指导活动为载体,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促进两个效益同步发展。
二、具体方法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1至2名具备中医药技术资格的工作人员负责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积极与市中医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同时也要大力开发的中医药社会资源,引进各种“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于社区,提高中医药的使用率。以“针炙、推拿、熏蒸、贴剂”等简便技术为慢性病人解除痛苦;请名老中医开展疼痛性疾并哮喘特色治疗,开设煎中药与送药的配套服务,让居民享受更加便利的社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
1、在铁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康复理疗、慢性病防治为主的特色服务,强化整体效应与实际效果,体现康复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名老中医的方剂整理与收集,并做好“传、帮、带”的教育模式,真正形成中医品牌优势,扩大社会影响,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手段,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工作计划《中医适宜技术工作计划》。
2、在全区五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开展各种“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基础上,力争实现服务内容有特色,形式有创新。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方面的特色,铜鼓地、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突出中医康复理疗特色,九龙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突出中风后遗症治疗特色。
3、在全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以保健操吸引居民参加养生保健活动,并建立相应的健身组织。以保健激活中医药的需求,通过针炙、拔火罐、推拿等方法诊治好小病,满足一些下岗人员、外来打工人员或老人都希望能就近看中医的愿望,推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4、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做好相应工作记录的收集与整理,做到工作有记录,资料保存规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对新业务做好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善于总结,提高服务水平。以健康指导为基础,上好第一课“怎样做一个健康长寿的人”。负责医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诊疗经验,用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疾病的转归过程,最后提出“四个基幢,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用讲座的形式,回答居民们最关心的糖尿病的饮食控制、痛风防治、癌症手术后怎样正确运用化疗及手术康复期等问题,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热情。
班(第一期)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11〕179号 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省、自治区卫生厅局中医处、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
为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央财政从2010年开始支持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省、县两级中医药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依托省、县两级推广基地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为做好视频网络平台建设,我司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于2011年11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设系列培训班。现将第一期培训班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一)开展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设备配备目录、参数选型,安装,使用等培训。
(二)讨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县级基地建设要求。
(三)研究部署视频网络下一步工作。
二、参加人员
项目单位主管院长和负责具体工作的技术人员各1名(项目单位名单见附件1)。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的需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向我司请假。
三、会议时间
2011年11月14日(会期1天),13日报到。
四、会议地点
北京黄河京都大酒店(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中街29号,宾馆总机:010—51335588,酒店地址及路线图见附件3)。
五、其他
(一)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本省项目单位参会,并统一填报培训班回执表(附件2),于11月7日前传真至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
管理分会。
(二)参加人员食宿费自理,并缴纳培训费和资料费300元。
(三)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
联 系 人:陈 靖 韩翠景
关键词:中医药,农村适宜技术,技术推广,医院管理
中医是我国的一门国粹, 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千百年来, 中医学造就了诸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著名医家, 流传下来诸多带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 如针法、灸法、推拿等,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以来, 由于西医学的崛起和中医传承的自身局限性, 加之近来市场经济的冲击, 使得大量中医诊疗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运用。为此, 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在“十五”期间设立重大课题, 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总结和推广加以研究[1~3], 2006年该项目已通过验收。如何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和发扬项目已取得的成果, 并进一步促进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 使之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为此, 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就不同诊疗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推广示范模型探索,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 增强中医药工作者的能力, 提高中医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建立的思路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研究是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目前我国中医诊疗技术推广市场的现状, 针对当前诊疗技术推广中所存在的问题, 选择特定的诊疗技术、地区和医疗机构进行推广, 总结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模式, 探索目前医疗市场下符合各方面需求的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典型地区, 对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 了解诊疗技术的应用需求。在对中医诊疗技术进行筛选、分类的基础上, 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 进行诊疗技术推广示范单位建设, 建立示范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 进行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管理、网络、信息等方面的模式研究, 并进行中医诊疗技术推广机制的探索和研究。虽然本课题没有以往相关研究的参考模式, 整体研究过程需要进行大量实际调查和大规模的分析、筛选, 而且在示范模型的建立中, 会涉及到有关单位的自身建设等问题, 本课题将从中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教育学等, 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医技术的推广进行取证分析, 首次建立示范模型, 开展探索推广模式和长效模式的专题研究。
2 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的确立与区域医院整体发展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想通过对中医诊疗技术的推广而摸索出一条中医诊疗机制的新路, 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 与各地方医院密切合作, 就不同诊疗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推广示范模型进行探索, 共同建立一个研究网络;另一方面, 在共建过程中, 由于中医诊疗技术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推广, 也必然会给各基层医院带来新的变化。
2.1 通过诊疗技术引进和应用, 加强医院的专科建设
目前, 许多已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也只是在局部地区或个别医疗单位应用, 尚未得到普及。我中心以各项诊疗技术为基础平台, 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著名老中医专家去各级医院讲学并指导临床, 把各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到各级医院;而各级医院也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特定的诊疗方法, 因地制宜, 建立专科。如唐山丰润地区中医院根据当地煤矿较多, 许多矿业工人患有肌肉关节等疼痛性疾病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疼痛专科, 与我中心合作, 引进中医诊疗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且收费低廉, 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不仅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病痛, 而且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各级中医院均设有针灸科室, 而平衡针灸、赵氏雷火灸等诊疗技术也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鉴定, 并以通告的形式向全国推广。医院可以有选择性地引进技术疗法, 结合原有针灸科室的诊疗技术, 进一步提高专科的诊疗能力, 在促进中医诊疗技术推广、提高中医药诊疗知名度的同时, 还增大了门诊量, 促进了医院的专科发展, 为医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促使医院继续增大对特色诊疗技术的投入,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技术引进只是长效模式的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技术持有人提供广阔的施展能力的舞台, 从人事制度、奖金分配制度等方面加以扶持,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使专科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 以促进医院专科的可持续发展。
2.2 通过诊疗技术的引进, 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
我中心所推广的各项诊疗技术, 均是从事中医事业多年的老专家、名中医的临床经验, 并通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诊疗技术, 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技术水平。我国基层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医院为了掌握这些宝贵的临床技术和经验, 必然要组织专门的科研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师从著名专家学者, 如丰润地区中医院的两位医生就直接师从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路志正教授。通过学习, 他们掌握了实用的中医诊疗技术, 还学习到先进的科研思路和方法, 使个人的理论素养、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回到各基层医院后, 他们就有望成为某专科或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从而推动医院整体科研水平的发展。由于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就更需要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长效模式, 在技术推广到医院后, 继续帮助他们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 如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等, 既可进一步推广技术, 又能促进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
2.3 通过长效模式的建立, 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在广大农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对患者多、就医条件差、诊疗水平较差的情况, 许多昂贵的诊疗方法超出了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 而“简、便、验、廉”的中医诊疗技术在基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中医类医院的中医诊疗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因此我们建立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把合适的诊疗技术有的放矢地带到基层单位去。通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密切合作, 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建立共同调查研究的渠道, 使先进、合理的诊疗技术与当地医疗现状有效结合,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信随着中医诊疗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 必将带动专病专科的建立、院内制剂的研发、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等一系列有益于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长足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 我中心和各级医院进行的共建工作, 不只是为了推广中医诊疗技术, 部分培训班授课老师有自己的诊疗单位, 面对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西方医学的咄咄逼人, 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因此,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 广大学员带回去的不单是中医诊疗技术, 还有一些全新的管理理念, 这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及自身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 中医诊疗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 培养了一批技术持有人, 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为医院和科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医诊疗技术推广长效模式的建立, 从临床应用、科研总结、医院管理等各方面保障了中医诊疗技术的长效发展,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广中医诊疗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还能在和各基层医院合作共建的过程中, 提高医院的科研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 进而推动医院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 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 (9) :789-793.
[2]刘峘, 闫世艳, 张军, 等.农村医生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筛选指标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7) :775-776.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计划】推荐阅读: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09-25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手册11-27
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09-18
中医药培训计划11-14
中医院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试题09-23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年度计划10-25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耳针法)09-26
中医工作计划总结09-11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计划09-14
基层中医医生工作计划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