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3、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1、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2、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 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解题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我们学过或将来要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除《祝福》(收集在《彷徨》)外,都收集在《呐喊》里,《呐喊》一共收集鲁迅小说14篇。《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另外,还有两部小说集《彷徨》和《故事新编》。

写作《呐喊》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怀着强烈的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的激情,积极地投入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运动,创作了杂文、诗歌、小说等许多辉煌的新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以其震撼人心的光辉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使作者赢得了不朽的世界声誉。1922年12月3日,《呐喊》集结成书前,作者写了这篇《自序》。它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鲁迅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在艺术上,《〈呐喊〉自序》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序的写法。娓娓而谈,侃侃有议,在夹叙夹议中述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和文学观点,成为一篇杰出的散文。

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三、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1、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2、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3、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4、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5、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四、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历程。

第一层(1自然段)总括全文,点明创作《呐喊》的缘由。

《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回首往事,固然可因未荒废时光,内心无愧而“欢欣”,却也难免因无人理解而“寂寞”。但是,不管怎样,那救国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萦绕,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使作者心潮难平。当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候,那长期埋藏在心底的理想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就成为投入新的战斗的动力,并凝结成为革命的文艺作品,这就是《呐喊》的缘由。

第二层(2─10自然段)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着重叙述弃医从文的经过,具体说明“梦”的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应该根据地点的变换,来整理作者的生活经历,从中看出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选用典型事例)

1.绍兴父亲患病: 反映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痛恨黑暗的社会,埋下后来学医的种子。(选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学: 反映了作者学习西方科学,接受进化论启蒙,促成他选择学医,以医学治疗国民身体疾病,促进维新的思想。(选用《全体新论》《化学卫生论》等课程)

3.仙台学医: 表现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认识到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民的精神,决心用文艺作武器唤起民众。(突出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

4.东京治文: 表现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克服知识分子单凭热情,只信自己轻视民众的思想,认识到救国救民的大业,需要团结很多的人。(选用《新生》杂志流产一事)

在这一部分中,先写父亲患病一事,再写上南京求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接受进化论思想的启蒙,促成他抉择学医,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美好的“梦”: 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一面又能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表现出他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热情。仙台学医只选了一个最集中、最强烈的镜头──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忆中再不能忘却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给了作者以强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对“国民性”弱点的认识,促使他弃医从文──第一个“梦”破灭了,第二个“梦”产生了。

弃医从文这一行动,标志着鲁迅思想发展的重大进步,说明他早期的爱国主义思想已经提高到更加自觉的阶段,他已经把人民群众的觉悟与祖国的前途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决心着手做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工作。按照鲁迅当时的认识,认为文艺对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的.作用最大,于是他开始提倡新文艺运动。然而,那时社会上像鲁迅这样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少数,在一般知识分子中,如鲁迅那样决心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围的空气是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热烈的愿望得不到人们积极的响应。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筹办《新生》杂志,杂志的命名正表明鲁迅催促“新的生命”的诞生的希望。结果,《新生》杂志流产了,他的美好的“梦”又一次遭到破灭,使鲁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并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经验,促使他严格地解剖自己,认识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救国救民的大业,要团结很多人,决不是一个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知识分子单凭热情的弱点。

作者为什么具体叙述他当时那种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为他当时的心情,与后来《呐喊》的创作密切有关。后来《呐喊》所反映的许多重大问题: 旧社会的积弊、国民性的弱点、辛亥革命的教训等,几乎都在这种“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这是好“梦”破灭与勇猛战斗之间的过渡,是爆发前蓄积力量的沉默,正是《呐喊》创作的重要酝酿准备。着重记叙当时的心情,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呐喊》产生的过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考之韵》1--10题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作业

词语注释:

困顿:⑴劳累得不能支持。⑵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嘲笑,使人难堪。

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随喜:佛教用语,原意是随着别人参拜佛殿或做善事,这里是跟随别人一起活动的意思。

久违:好久没见。      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名,占有。

曲笔:这里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一种写法。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二、课文分析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点、创作态度。

第一层(11─17自然段)创作小说的动机。

5.北京S会馆抄古碑: 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寂寞、苦闷但不悲观的心境,这是冷静分析、深刻思索的时期。

6.北京朋友索稿: 详写寓意深刻的关于“铁屋子”的对话,生动反映了十月革命给鲁迅以“新世纪的曙光”,认识到唤起民众,就能毁坏铁屋子,从此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这就是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情况。

从以上鲁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大致经过: 抉择学医,治病救人;弃医从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挂上阵,呐喊战斗四个阶段,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要实现救国救民的美“梦”,唤醒沉睡的大众,正是《呐喊》的由来。

第二层(18─20自然段)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对小说能成集的心情和小说集《呐喊》的命名。

创作是为慰藉猛士而发出呐喊,当然须听将令,这就是作者创作的指导思想。

先交代一下从寂寞到呐喊的变化,并非“不能已于言”,就是说,年青时候经历了提倡文艺运动的“梦”,破灭以后,已处于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开始动笔,为什么“仍不免呐喊几声”? 就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时候做过的“梦”,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有前躯”。(不畏惧向前冲锋)

“听将令”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解释,是指“那时革命的前躯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自选集〉自序》

“听将令”反映到现实里,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写出了积极的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呐喊》含义的两个方面:

1.为了惊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的呐喊;

2.为勇猛的革命前躯助威帮阵的呼喊。(出于鲁迅的谦虚)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小结

(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

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这条线索即是: 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

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夹叙夹议

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要说明小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

写父亲的病,说“在侮蔑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走异路,逃异地”;学洋务是“将灵魂卖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论: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

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

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以应该说主要是议论。如: 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 希望是不能抹杀的。

3.总结性的议论

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落在文章的结尾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然呼应。

(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

关于铁屋子的争论:

铁屋子: 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示众的材料看客: 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 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 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 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四、作业

完成《考之韵》有关练习

附:

自   嘲

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李泽厚论鲁迅

之一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鲁迅尽管自1918年起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小说、随感,猛烈地抨击着旧道德旧文学,但他所呐喊的所鼓吹的所反对的,如果从思想角度说,尽管深度远超众人,但在基本思想、主张上,却与当时他的朋友和战友们大体相同,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他的力扛九鼎叱咤千军的著名杂文,尽管在狠揭烂疮的思想深度和喜笑怒骂的文学风采上,始终是鹤立鸡群、无与伦比,但在思想实质和根本理论上,与当时瞿秋白、冯雪峰等人也基本相同,也并无特殊。

然而,鲁迅却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里呢?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入里沁人心脾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胡适说过:“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但自称“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肤浅的胡适并不理解这句话。只有鲁迅,才真正身体力行地窥见了、探求了、呈现了这种强有力的孤独。

这当然与他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有观。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不但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从《示众》到《铲共大观》《太平歌诀》),而且也是他的孤独和悲凉的生活依据(从《孤独者》到《铸剑》到晚年的一些心境)。鲁迅那种背负因袭重担,肩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悲凉,已经有好些论著反复讲过了。本文觉得重要的是,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溶合在一起,才更使它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的。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之二

……鲁迅对世界的荒谬、怪诞、阴冷感,对死和生的强烈感受是那样的锐敏和深刻,不仅使鲁迅在创作和欣赏的文艺特色和审美兴味(例如对绘画)上,有着明显的现代特征,既不同于郭沫若那种肤浅叫喊自我扩张的浪漫主义,也不同于茅盾那种刻意描绘却同样肤浅的写实主义,而且也使鲁迅终其一生的孤独和悲凉具有形而上学的哲理意味。……鲁迅虽悲观却仍愤激,虽无所希冀却仍奋立前行。但正因为有这种深刻的形上人生感受,使鲁迅的爱爱憎憎,使鲁迅的现实战斗便具有格外的深沉力量。鲁迅的悲观主义比陈独秀、胡适的乐观主义更有韧性的生命强力。

事实上,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因素或方面的融合,构成了鲁迅特有的孤独和悲怆(悲凉)。一个方面是形上的人生意义的感受和寻求,鲁迅认真钻研过佛经,鲁迅从尼采到安特也夫的现代西方文艺中感受到现代意识,可能还包括日本文学所表达的人生悲哀无托的影响,都使鲁迅的孤独与悲凉具有某种超越的哲理风味。另方面,由于日益卷入实际的战斗历程,与旧文化战,与旧势力战,与章士钊、杨荫榆、陈西滢战,与创造社、太阳社、新月派战,与“革命阵营里的蛀虫”战,与“四条汉子”战……,他所感受、承担和认识的现实的黑暗、苦难的深重、战斗的艰难、前景的渺茫、道路的漫长、人民大众的不觉醒、恶势力的虚伪凶残以及他屡次被革命者和一些青年所误解、反对和攻击,受着来自同一阵营的冷枪暗箭……,都使他感到孤独和悲怆。这是一种具有非常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与悲怆。

然而,正是这两者结合交融才构成了鲁迅的个性特色。因为有后一方面,鲁迅才不会走向纯粹个人主义的超人幻想,才不是那种纯粹个人的失落感、荒谬感、无聊厌倦和脱离现实。因为有前一方面,鲁迅才没有陷入肤浅的“人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中,而忘却对个体“此在”的深沉把握。鲁迅后期的政治色彩异常确定鲜明,几乎压倒其他一切,但他却并没有完全政治化。鲁迅是伟大的启蒙者,他不停地向各种封建主义作韧性的长期的尖锐斗争;但同时却又超越了启蒙,他有着对人生意义的超越寻求。他早年所说“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超无限绝对之至上”的精神、观念并未完全消失,尽管他不再认为“迷信可存”,宗教当兴。鲁迅是启蒙者又超越了启蒙,这就使他的启蒙比陈、胡具有更深沉的力量、激情和智慧。

之三

但鲁迅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仍时时抚摸着生和死,惊心目睹着生命的逝去和灭亡的总将来临。鲁迅不象周作人,用麻醉和麻木来抵挡和掩盖深刻的悲观,用苦茶和隐士的自我解嘲来解脱人生。鲁迅恰恰相反,以愈战愈强的勇士情怀来纪念着这生和死,赞颂着这生和死。

正因为“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正因为死亡之后会希望有“坟”,即使不久它也将被踏平;也正因为“问题是从此到那的道路”;所以,生命和死亡于鲁迅便不完全同于现代派。鲁迅把温暖和爱恋仍然留给了人间,即使写于“颓唐”中的<野草>诸篇,仍然洒泻着生命的力量。《希望》、《死火》、《墓碣铭》、《过客》、《影的告别》,在惨痛和死灭中仍有奋起;而《秋夜》、《风筝》、《雪》、《腊叶》、《淡淡的血痕中》,在冷峻中便更藏着极大的和暖、情爱和温柔。鲁迅在这里显然不同于卡夫卡,沙特以及陀斯妥也夫斯基,他更温暖,他的人情味更强。他不是那永远折磨着人的残酷的上帝。鲁迅把他的情感化为本体,放在他的创作中,留给了人间。

也许,这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传统?也许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民族魂”?它毕竟不同于加缪的西西福斯的无谓劳动。但鲁迅已经把传统精神置放在现代意识的洗礼下深化了,升华了,具有了超越的形上光彩。 所以,鲁迅的孤独和悲凉才有这强大的力量。

把体验着生和死、背负着一切苦难和黑暗、面对着历史的废墟和荒坟的情感心理,化为形上本体,它将哺育着人间。他也就是人的主体性,他也就是那“使造物者也羞惭”的人间的猛士。这就是现代人的“参天地,赞化育”。这是一种尼采和中国传统精神的奇异的融合。这是人的主体性的超人式的昂扬,这也就是艺术所呈现的巨大的心理本体。

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潜在力量就在这里。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 篇2

关键词:《呐喊》自序 职校学生 思想转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职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职校学生学习状况不理想,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难以调动。在笔者12级所任班级调查中(笔者所带班级为信息专业,学生总人数为350人),回答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的为20人,约占6%,语文的教学难度显而易见。如何在这种困难局面下走出自己的一条教学之路?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笔者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思想动态。语文作为职业学校文化基础科目,人文性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鲁迅的精神一直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给予人类的正视自己的精神指引,对于职校的学生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心灵引导意义,具有浓厚的人文性的教育特点。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缘由:唤醒精神麻木、落后、愚昧的国民,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本文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走进鲁迅的心灵,让学生受到人文性的熏陶,是笔者所努力的方向。下面就笔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做一个介绍。

一、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在《呐喊》自序课学习中,笔者感觉用普通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颇有难度。若是从爱国这方面入手,面对着职校的学生,多数学生会觉得这“与我无关,离我太遥远”,所以《<呐喊>自序》对学生来说,那更是不愿意学习的。于是在设计课程时笔者有一种想法,就是从新时代的角度来看《<呐喊>自序》,真正地做到活学活用。

在导入中,笔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本文。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年轻的小伙子从2003年毕业,到2013年的十年时间里,从刚开始就业时的一名送奶工人到组装电脑,从设计师到设计部主管,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成功。2006年他拥有了自己的房子,2009年拥有了一部不是很高档的吉普车,2010年跳出企业进行创业,自己开淘宝店当老板。在十年中他完成了买房买车创业的三个梦想,还计划2027年还完房贷后去环游世界。此时,笔者顺势导入:鲁迅年轻的时候有没有梦想?是什么?他最终实现了没有?

二、走进鲁迅的心灵,感悟新时代的追求

1.想走异路去学洋务

很多信息专业的学生,父辈并未从事过此类职业。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如何走与父辈不同的路。以前不识字的被称为文盲,而在新时代不懂电脑知识就成为新的文盲。网络的发展让世界成为地球村,而信息专业的学生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使命。

2.学医救国

鲁迅在接触新事物后,决定要去学医。这是鲁迅美好的心愿,救治类似自己的父亲这样被耽搁病情的病人,这一点体现了年轻时的鲁迅有着老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若是发生战争就去当军医,从中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鲁迅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在笔者与学生讨论有关钓鱼岛的事件中,可以了解到学生们都有着一颗爱国的心,相信学生也如鲁迅一样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第三,让国人能多了解一些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这点可以看出鲁迅希望国家能改革的思想萌芽。

3.鲁迅在学医后产生了第三个梦想

当鲁迅看到身体健康,但心理不健康的中国看客时,心里产生了第三个梦想,真正要改变的不是国民的身体,而是思想。在鲁迅心中,要改变国民愚昧的思想首推的是进行文艺工作,对国民进行宣传,让国民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从而能改变国家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这一点对学生的学习心态有着指示灯的作用——人活着要有梦想。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而是经过了不同阶段的努力与付出,无数次的付出,最终才能确定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三、引导学生在鲁迅身上感悟到自己应该怎样走好人生之路

鲁迅确立了自己的梦想,于是陆续进行了几次计划,但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会失败?失败后鲁迅的心态是怎样的?如何排除这种沮丧?又是如何走出来的?

鲁迅失败的原因归纳为两个:一是社会因素,当时国民的愚昧落后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可能马上转变。二是个人因素,鲁迅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片面拔高了自己,有着青年人的那种特有的急进狂热的心理。

失败后鲁迅亦有着常人受挫折后的失落沮丧,但并不是天都塌下来的沮丧,更不是堕落,而是饭照吃,觉照睡,工作照做,用抄古碑的形式麻醉自己来排忧。

请学生联系自己遇到挫折时是怎样的心情,比如中考失败,是用了什么方法来排解自己的郁闷的?多数学生选择了玩游戏来排解,等到开学时在家长等人的劝解下来读职业学校。笔者引导学生这样来想:人生在世十之八九不如意,我们不需要找借口堕落,我们需要的是以健康的方式来排忧。

经过一段时间的解忧后,友人的“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点拨,引出鲁迅对自己梦想的确信:“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开始振笔呐喊,写了《狂人日记》等十几篇文章。鲁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在他未来的生命里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最终成就了鲁迅。

四、职校学生三种类型:清醒型、沉睡型、中间型

在鲁迅笔下有三种人:清醒者、沉睡者、中间者。职校学生可分为三种类型:清醒型学生、沉睡型学生、中间型学生。清醒型学生可归纳为:虽然遭遇中考失败,但来到职业学校后,希望在人生路上重新起飞,得到新生;在学校积极向学,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毕业后的就业充满了向往之心,并为之努力。沉睡型学生可归纳为:来到学校不想学习,靠手机网络等来麻醉自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是连钟也不想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闭着眼睛在喊自己来职校是混日子的。中间型学生可归纳为:有时想学,有时是懒得学,容易受沉睡型学生的影响。这三种类型的学生中,沉睡型占的比例不少。所以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笔者尝试着引导学生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鲁迅,引导学生走与父辈不同的路,反思自己要有梦想,再反思每个梦想的可行性,并为之努力付出,坚持不懈,最终会取得成功。

只有个人走出了自己的路,才能为社会作贡献,不枉此生。让学生懂得:为社会作贡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从自身出发来讲为社会作贡献,不是要做英雄才是为社会作贡献,而是先讲个人的成功,个人为自己的生活而做出正能量的努力,就是为社会作贡献。在信息专业班级的教学中,结合其专业特点,笔者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在网络方面,应该是一个守护神的角色,而不是毁灭者,学会做新时代的网络守护神,成为网络里人类精神家园的战士。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鲁迅的《呐喊》自序课程渗透人文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呐喊〉自序》 篇3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不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而且交待了作者一段重要的心路历程——弃医从文,之前之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还有哪些重要阶段?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自序》,对鲁迅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呐喊〉自序》是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二、明确学习重点

1、从鲁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入手,梳理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段落研读,扣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理解呐喊的缘由和目的。

三、整体感知

下面请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浏览课文:

1、序言中交代了作者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的那些重要阶段? 2、理解呐喊的缘由和目的要抓住那些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浏览是快速阅读,择其精要,要求大家读完全文用时不超过5分钟)

四、梳理脉络

1、明确作者人生经历的四个阶段:(请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选择学医——弃医从文——寂寞苦闷——振作呐喊

2、抓住重点句子,明确作者选择学医和弃医从文的目的。3、教师简要概括作者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摸索与探求——反思与抉择——反省与酝酿——超越与升华 4、衔接过渡

教师提问:作者呐喊的缘由和目的是什么?过渡到下一环节。

五、重点研读

1、学生找出重点段落,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自主研读。

2、研读第一段:

在朗读的基础上,扣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不能全忘却”的“梦”的含义。(步骤:读—找—交流)

点拨:鲁迅的“不能全忘却”的“梦”指他救国救民的理想和愿望。3、研读第七、八两段:

朗读讨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寂寞”的含义。步骤:朗读—讨论—引导—交流—小结

引导:寂寞不是鲁迅的专利,古来文人多寂寞。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诗圣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寂寞;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那我们如何理解鲁迅的寂寞呢? 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及小结:没有寂寞苦闷,《离骚》也许不可能流传千古;李煜也许成不了词帝;杜甫也许难成“诗圣”。鲁迅也可能难以一出手就是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写出《呐喊》中一系列小说。可见,寂寞苦闷并不可怕,它实际上是一种积蓄和酝酿,它教会一个人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战胜自我最终超越自我。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鲁迅的“寂寞”(出示幻灯片并朗诵)„„从鲁迅的寂寞苦闷中我们看不到“小我”,鲁迅的寂寞、孤独、悲怆是大孤独、大寂寞、大悲怆!鲁迅愈是孤独寂寞,我们愈是感受到他伟岸的形象、崇高的人格和救国救民之心之切!4、研读“铁屋子”相关段落: 齐读(“铁屋子”一段),分析几个喻体的含义,归纳呐喊的第一个目的:唤醒民众。5、略读“在我自己”一段:

学生自由朗读,抓住关键句,明确呐喊的第二个目的:慰藉猛士。

六、课堂小结

学习方法概说:①从梳理脉络入手把握文章的内容;②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综合梳理脉络和重点研读两个环节的内容进行小结。(扣住《呐喊》“唤醒民众”的目的或意义过渡到下一环节)

七、延伸拓展 出示问题:

结合以前学过或课外阅读过、选自《呐喊》的小说,谈谈对《呐喊》意义的理解。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在今天还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幻灯片出示中学阶段的《呐喊》作品)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我们从《狂人日记》中看到了封建思想的血腥和丑恶;从《孔乙己》笑声中的悲剧嗅出了封建时代的陈腐和死亡气息。闰土木偶般的呆滞、杨二嫂的自私刻薄,华老栓抱着人血馒头像抱着新生命的愚昧,阿Q的健忘和“精神胜利法”,这一切都让我们警醒:不改造国民精神,中华民族难于真正崛起。鲁迅对封建思想和国民劣根性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永远是我们民族自警自省的不竭动力源泉!

鲁迅《〈呐喊〉自序》赏析 篇4

《〈呐喊〉自序》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我们要理解鲁迅忧愤深广的思想和简括鲜明的艺术风格,都应该从这篇序文入手。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我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因之,在艺术表现上,作者突出了在表达自我感受过程中素朴、简括而又丰富、深厚的艺术个性。

述说过去的事情,容易失之流散。而在这篇序文里,自己的故事、遭遇,被作者紧紧抓住。“医病”这一问题,成了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群看客的`身上,看到的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对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

鲁迅显然意识到,要救治精神上的病痛,是多么的不易。他所走入的必将是一条寂寞孤单的路途。在序文里,作者不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取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从事写作的原因、目的和将他的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教学设想:

在学生课外自读,对课文内容熟悉的机车上,就重点、难点做指导、点拨。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联系旧课,导入新课。

一起回忆进入中学后已读过的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社戏》《孔乙己》《故乡》等。指出它们都出自《呐喊》,它收集了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板书:“《呐喊》”,提问该词的本意。明确它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板书:“自序”,提问鲁迅取书名为呐喊的原因,导入课文。明确我们读完这篇鲁迅自己写的说明写书目的和经过的自序,就可以知其用意何在了。

二、理清全文的叙事线索。投影: “好梦”(青年时代的三个梦)——“寂寞”(梦境破灭后的沉默)——“呐喊”(沉默后的爆发)

三、分析课文要点。

本文叙事线索清晰,划分两大部分的界限很分明。以“S会馆”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

1、有重点地分析第一部分(1-10)节。回顾自己青年时代到“五四”前夕所走过的一段曲折的历程,着重说明写作《呐喊》的思想根源。教师范读第1节。读后抓住词语“梦”“欢欣”“寂寞”“而”“偏”等。着重讲析第1节。指出其为全文总纲,是理解这篇序言的关键。板书:“梦”,不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呐喊》的由来。(第1节)粗笔勾勒第(2-6)节框架。板:书:第一个“梦”,到南京去学洋务,寻求别样的人们。(第2-3节)第二个“梦”,到日本学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第4节)第三个“梦”,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精神。(第5-6节)

第7-10节主要写作者梦后的寂寞及在寂寞中继续探索、追求。对此点到即可。后面讲写作手法时可适当展开。

2、有重点地分析第二部分(第11-篇末)。记叙《呐喊》的诞生和有关问题,着重说明创作《呐喊》的直接目的。

对11节,讲明S会馆里钞古碑,让生命“暗暗的消去”,反映了作者在“冰冷”的环境中求索,为日后的呐喊作准备。景物描写待讲写作方法时展开。

齐读与金心异谈话的段落。读后指出老朋友金心异的来访,关于打破铁屋子的谈话,是鲁迅生活、思维的一个新的起点。抓住“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等词语的比喻意义重点讲析此部分内容。指出“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中国、旧社会;“熟睡的人们”比喻当时“愚弱的国民”;“大嚷„„”“受无可挽救的„„”比喻宣传的力量使一些较为清醒的人提高觉悟,使他们认识到黑暗的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浓重,处境的险恶,如果这样做的话,无异于使他们身受的苦痛比许多“从昏睡入死灭”的愚弱者厉害得多。

上面的比喻,表明鲁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我的确信”,是指着眼于眼前铁屋子的“无窗户而万难破毁”而言。旧的统治势力和观念力量还很强大,而人民又正“熟睡”(愚昧落后)。这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旧“好梦”破灭的教训。对金心异所言“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鲁迅是同意的。可见,鲁迅当时对于推翻黑暗的统治势力,既怀疑其可能,又存在着希望。“希望在于将来”。正因为如此,他终于答应金替《新青年》写稿,写出了第一篇《狂人日记》,写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呐喊》。教师范读“在我自己„„”到篇末,重点讲析: 《呐喊》的动机和目的:(1)唤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2)“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的方法和原则:(1)“听将令”。(2)“不主张消极”。(3)不使青年“寂寞”。

四、课文总结

提问:

1、鲁迅的这篇《自序》主要叙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鲁迅在这篇《自序》中叙述了他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和文艺观点 说明了他写作的起因、目的和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来由。

2、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两大两大特点?(1)、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附表如下)时间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1898-1897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1898-1902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1904-1906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1907-1909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1912-1917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思,思索追寻 1918-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2)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呐喊》中未读过的篇目,写一篇读书笔记。

用心

爱心

专心

上一篇:践行新党章,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下一篇:形容桥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