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2025-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推荐10篇)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篇1

春天是柳绿花红图,树木换上了绿色的衣服,桃花是粉红色的,梨花是雪白的,杏花是红色的,它们好像给盘龙山戴上了美丽的花环,风一吹,花瓣飘落下来,像下起了花瓣雨,美丽极了,小草也不甘示弱,从地下探出头了,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了看这美丽的世界。

夏天是花团锦簇图,树上的叶子长得更茂盛了,叶子也更绿了,走进盘龙山就像走进空调房一样凉爽,夏天的花有许多,都是叫不上名字的小野花,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美丽极了。

秋天是落叶纷飞图,树上的叶子变黄了,它们要离开大树妈妈去和大地玩耍,树叶落了一地,地上软软的像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菊花开了,有白色,黄色,香味芬芳扑鼻,小草也玩累了,它的衣服也脏了,于是,小草换上了黄色的衣服,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舒服地睡着了。

冬天是白雪皑皑图,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跑得热火朝天,小朋友们开心极了,欢乐的笑声在盘龙山上空回荡。

盘龙山那么美,我怎么能不喜欢它呢?

我参观过金碧辉煌的故宫,游览过气势磅礴的长城,可在我心里却觉得家乡的盘龙山最美,一年四季像四幅优美的图画。

春天是柳绿花红图,山上的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草也揉了揉惺松的眼睛,伸了伸懒腰,从地下探出了脑袋,依偎在树妈妈的怀抱里,和朋友们窃窃私语。桃花、梨花、杏花…….争奇斗艳,粉如霞,白若雪,红似火。一阵风吹过,盘龙山就下起了花雨,异常美丽。

夏天是花团锦簇图,这时,盘龙山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整个盘龙山就变成了天然的空调屋,特别凉爽。树妈妈的身边,是许许多多数也数不清,叫也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孩子,形状千姿百态,颜色各种各样,蓝的、粉的、黄的…….它们就像给盘龙山带上了一个朴素美丽的花环,把盘龙山打扮得格外精神。

秋天是落叶纷飞图,秋姑娘用魔法棒把盘龙山的衣服变成了红的和黄的。秋风习习,树叶宝宝们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飞翔的小鸟,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纷纷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这时,盘龙山上可热闹了。你听,树叶们有的发出沙沙声,像在说悄悄话;有的随风飞舞,像在做游戏;有的…….冬天是白雪皑皑图,一天一夜的大雪过后,盘龙山的每一棵树上都落满了毛茸茸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钻石一样璀璨,整个盘龙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孩子们在盘龙山上堆雪人,打雪仗,欢乐的笑声响遍盘龙山。

盘龙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让人流连忘返,我爱盘龙山。

我向往那气势雄伟的长城,赞美那水势汹涌的长江,但我更爱那美丽的盘龙山。

我从小就喜欢上那去玩,因此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盘龙山一年四季有着迥然不同的迷人景色。

每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时,一根根小草像是从甜睡中醒来,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连成 一片片柔软的草坪,远远望去,犹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簇簇.一片片压满枝头的桃花。它一簇簇,一串串,一朵紧挨着一朵,挤满了枝头。桃花把春光渲染得多么鲜明浓艳啊!

盛夏,草坪的四周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柳树,随风轻轻地飘动,仿佛在为游客驱散热气。

秋天,花谢了,枯黄的叶子满天飞舞,好像要把大地染成黄色。但这时,正是花开的季节。在盘龙山里,到处都能闻到花的香味,那浓郁的幽香,几乎渗透了每个空气分子。这时,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在盘龙山“打响”了。它的菊香真让人陶醉呀!

我爱美丽的盘龙山,因为它使我得到了许多快乐。

逛庙会

这个假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不同的一天就只能想到去庙会那天了——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就起了,我们为了在龙潭湖庙会附近停车足足围着它转了2圈才找到位置。

进入了庙会会场,只见到处都张灯结彩。还有奇特的灯笼。不管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到处都是灯笼,就连树上也是灯笼。灯笼颜色红红的,很是鲜艳。与花啊草啊相暉映,更显得绚丽多彩、喜气洋洋。周围到处都是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脸上,宣闹声、笑语声都带着喜庆。

我拿着刚买的风车一路走着,先去看了拉洋片,看见里面的纸板随着解说一个一个的往下掉,人物不同,而且还有一张纸板的顺序掉错了,我想这就是动画片的前身吧!那里还有很多民间特色,我觉得吹糖人十分有趣,我站在那里看他是怎么吹的。那个人的速度可真快,他先在尾巴上弄了一个洞,然后一吹一捏之间,一个糖人就做成了。还有抬花轿,爸爸告诉我:“抬花轿是北方的习俗,而捏面人的人,手要很巧才能捏成。”我看见那个人轻轻松松就捏成了,我想;他的手一定很巧。

之后,我们接着逛,那里的小吃很多:有炸灌肠、羊肉串、茶汤、章鱼小丸子、酸辣粉等等,看着那些人吃的很香的样子。

庙会还有许多好看的节目,真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知道了许多民间习俗。让我明白了玩也能学到知识。所以,我以后在玩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这样就会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爱美丽的盘龙山,因为它使我得到了许多快乐。我爱美丽的盘龙山,因为它使我得到了许多快乐。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她中等身材,今年12岁,乌黑的头发扎着两条马尾辫,弯弯的眉毛下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微微一笑露出可爱的小酒窝,非常美丽。她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她就是我的同学潘婷。

记得有一次放学,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下起了大雨,我连忙跑到一个店门关上的屋檐下躲雨,可是雨慢慢下大了,我被雨水淋到了一点。忽然,背后传来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你是不是没有带雨伞?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我点了点头,她说:“我们一起回家吧。”我高兴的点了点头„„

一路上,风刮的越猛,雨下的更大了,哗啦啦的雨水不停的拍打着雨伞和周围的事物。潘婷悄悄地把雨伞向我这边移动,我发觉了,便又将雨伞向她那个移,接着对她说:“我不用那么多,你还是„„”我还没有说完她便打断了我的话:“老师说过,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这伞欧我们一人一半。”听了这话,我只好点点头。走了没多久,潘婷又把雨伞的一大半给了我,我却没发现。到了家门口,我才发现潘婷的衣服打湿了,我不好意思地对她说“谢谢你,请到我家里来把衣服烤干吧,不然会着凉的。”她说:“不用了,我该回去了,不然爸爸妈妈会担心的。”我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里不禁的赞叹。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我还是记忆犹新,这就是我们班爱助人为乐的人。

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她,爱读书,爱写作。她,热情开朗,心地善良。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极了两颗黑葡萄。她做事雷厉风行,一丝不苟,总是把事做得井井有条。她时常受到家人的赞赏和表扬。原因就是,她的作文写得总是令人赞不绝口,她总是喜欢读一些精彩的课外书。她喜欢如火如茶的夏天,因为夏天是个热情的季节。而她,也像夏天一般,常常给人一种熏风拂面般的热情。她喜欢牡丹,因为,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娇艳欲滴,万紫千红。她热爱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也热爱着每一朵开得欣欣向荣的牡丹。她喜欢粉色,因为粉色是一种暖色,它象征着童年。而她,则拥有一颗孩童一般的心灵,天真无邪,善良纯真。在书的世界里,知识的海洋任她遨游,有时,她像鱼一样在书的世界里游来游去,有时,她也像一个老师,为别人讲着书里的故事。在她笔下写出的东西栩栩如生,可称得上是:妙笔生花,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她日日夜夜积累起来的。她的文章时而行云流水,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飒爽英姿,时而可歌可泣。让人看了不禁称奇。她还喜欢唱歌,她的歌声如百灵般低回婉转,如银铃般清脆动人,她没事古曲诗句,也喜欢古代诗人,更喜欢朗诵古诗,还忘不了领略其中的含义。她最喜欢的乐器是古筝,因为古筝有着古典的风韵,总之她喜欢一切古香古色的东西。她憧憬着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她热爱大自然里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她的眼里,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每一天都是充满活力的。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格外的温暖;爱是沙漠里的一口清泉,使口干舌燥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爱更是久旱大地上的一场倾盆大雨,是孤苦无依的人得到温暖的慰籍。爱无处不在,爱不但能温暖别人,还能温暖自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人人需要爱,世界更需要爱。让世界充满爱,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因为只有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我们的心里才会有爱。你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的那次汶川大地震吗?你们又曾聆听过那一声声撕声裂肺的呼救声吗?你们还曾望见过那一具具血淋淋的尸首吗?你们又曾嗅过那一滴滴血鯹鯹的泪珠吗?那是失去亲人的泪珠啊!那滴泪表达了对亲人的所有情感,更是对失去亲人的一种和情感的流露,那又是谁逼他们留下的泪呢?是苍天吗?是养育他们的地球吗?不,都不是。是那无情的灾难,无情的地震。然而地震无情,人却有情啊!

是的,在那一堆堆废墟里,我们看到了那一位位熟悉的面孔。啊!是救援人民,武警官兵„„他们来了,他们来了,希望来了,我们又救了,那是废墟下一个个脆弱的生命不停的呼喊声。紧接着,救援队伍分头在废墟里卖力地找寻那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此时汗水从他们的脸颊上滴下来了,可他们不屑一顾,继续履行他们的职责。他们的信念:只要有一丝的希望,他们就会付出千倍甚至万倍的努力,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当一个又一个幸存者被救出来时,他们即便全身伤痛,也不曾忘记说出最简单、最质朴的两个字:谢谢!

这就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品格啊!

余震仍在继续,而他们——救命的天使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这是多么伟大而无私的奉献精神啊!正是这些伟大无私的人,他们用自己那一颗心爱过太多的人,那些被爱过的人才能将爱延续下去。

是啊!地震无情人有情!正是那一线的战士们,给予我们这个世界太多的爱,才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即使我们做不了星星,那就先做一只萤火虫,虽微小,但也能照亮世界某一个角落;即使我们做不了鲜花,那就先做一株小草,即便脆弱,但也能有一身新绿;即使我们做不了英雄,那就先做一个有爱的人,虽身份卑微,但也能使受难者得到一点温暖。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篇2

一、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与要求

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主题为“自然奥秘”, 安排了这些内容: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开启大自然之门, 领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文题蕴涵丰富而又明快生动, 召唤学生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营养。在文本诵读中, 培养学生观察的热情,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主要叙述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一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 到傍晚忘记了回家;二是放鸭子时, 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 父亲的责骂并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虽然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样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 但正是由于他对昆虫具有浓厚的兴趣, 并养成了耐心观察的好习惯, 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 体会要打开自然课本、走进大自然不仅需要观察, 还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

第六课《变色龙》采用叙事的方式, 巧妙地展示了变色龙三个方面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看、问、试验等方法进行观察, 描写了变色龙的静态、动态的主要特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多种方式观察动物的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七课《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蝉儿脱壳前后的颜色变化以及动作过程, 不仅是因为观察仔细, 更重要的是进行了持久的跟踪观察, 并通过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观察内容, 让学生领悟跟踪观察的方法和有序生动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以上的四篇课文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知识点“学习观察”而构架安排的, 主要聚焦“动物”。“慧眼细察出佳作”, 习作2是写一个小动物。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写出动物外形或动作的主要特点。巩固过渡句的使用, 使文章前后段之间更紧密, 从而有条有理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形成观察能力。

练习2的内容也突出了“学习观察”这个核心知识点, 其中两个部分与观察有直接的联系。一是“诵读与积累”, 内容是三位名人有关“观察”的名言, 从不同方面强调了观察的意义与价值。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 深刻感悟观察对于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二是“想想说说”, 这是口语交际训练, 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话, 教学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注意前后联系, 发挥想象, 合理推想。这样的训练除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外, 还注重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协同发展。

可见, 这一单元围绕核心知识“学习观察”系统地编排了教学内容。观察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乃至自身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探索大自然奥秘发挥重要作用。语文学科视野中的“观察”与培养学生的“说”“写”等能力是分不开的, 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丰富自己的感受, 更能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升表达水平。本单元在第三学段的开始, 既要注意与前面学习的联系, 又要注意区别, 突出本学段的重点,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溯源:前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一、二学段中, 围绕“观察自然”的课文很多, 包括观察植物、动物、景物的, 还有观察的小故事、实验文章等。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之前, 学生对观察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知晓一些观察方面的知识, 如观察要有目的, 由上而下、由远而近, 由整体到部分等观察顺序;初步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通过看、听、闻等手段进行自然观察、实验观察、跟踪观察、对比观察等。在习作上, 一、二学段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书中图画、自然界植物、生活中景点等, 让学生积累素材, 写出图意或事物特点, 适当展开想象。另外, 口语交际训练、综合性学习也注意训练观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训练, 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在一、二学学段中, 与本单元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着紧密联系, 教学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这些内容:

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通过介绍达尔文对海洋中小岛上昆虫的观察从而感悟道理, 培养学生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这与《装满昆虫的衣袋》都是介绍名人观察的故事, 以榜样感召学生观察大自然, 培养热爱观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一课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这与本单元第七课《金蝉脱壳》有相似之处, 两位作者都采用的是同一方法, 即跟踪观察的方法。但在表达观察的结果时, 前者是粗细条勾勒, 后者是细描刻画, 语言表达更加生动。这种安排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

四年级上册“培养学习习惯”中将“留心观察事物”作为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看图表达内容时, 初步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留心观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 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不仅对语文学习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十分重要, 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初步让学生知道观察静态事物时应注意以下四点:要按一定顺序观察;有重点观察;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四年级下册一单元的《燕子》这篇写景散文描写了燕子外形、飞行和休息的情景,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作者通过看、听等两种方式仔细观察, 既描写静态、又描写动态, 而且语言准确生动。这与本单元第六课《变色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有些类似, 但这两篇课文的文体显然不同。

三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的新发现”。教学前先布置学生到校外去有目的地观察, 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而且要写得有意思。通过例文, 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力求有新的发现。例文就是通过小作者细心的观察、简洁的描述, 展现了一个表面静悄悄、实则活生生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生活中的新发现”,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新发现, 具体地写出来。通过这次作文训练, 使学生明白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四年级下册习作5写“一两种植物”, 要求学生先确定观察对象, 对选择的对象进行仔细观察,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最后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习作的练习为五年级上册习作2“写动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延展:后续学习的巩固与提升

第三学段中除了这一单元外, 与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关的课文不多,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我们要利用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继续巩固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表达观察, 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讲了作者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 生动具体地描写鸟儿归林与栖息的壮观场面, 表达了作者爱鸟的心情并赞扬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 让学生体会作者有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观察, 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观察内容。

六年级下册四单元《夜晚的实验》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实验, 终于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 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的科学精神。这一课很好地回应了伽利略的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

学生平时观察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看后印象不深, 笔下写不来。这是学生普遍的问题。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中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观察要有顺序, 否则观察显得乱七八糟、杂乱无章。观察时, 在对事物有了比较清晰的全貌了解之后, 要抓住重点进行再观察, 否则观察的主次不清。只有突出重点、细致观察, 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惟妙惟肖。在观察过程中, 边观察边想象,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事物相交融, 深刻体验自己的感情变化以及心理活动的过程, 这是因为写作不仅要写观察到的人、事、物, 还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积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基础。课标在第三学段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这样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学生“有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 要求学生的观察目的更明确、方法更具体, 观察与积累、想象等相结合, 提高表达水平。

五年级下册习作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后写一篇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 把它的特点写出来。训练学生仔细观察与跟踪观察相结合, 写好习作。六年级下册习作4“记一次实验”。习作要求就是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或自己边实验、边观察, 做好记录, 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 多动脑的良好习惯。这些习作训练都是对本单元教学后的巩固与提升。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篇3

( ) ( ) ( ) ( )

( )中 ( )断 ( )疑 灵( )

二、请选择合适的拼音、汉字或词语填空。(7分)

1. 削( )弱 河畔( )

2.谦 歉 燥 躁 费 废

( )意 ( )虚 ( )水 浪( ) 干( ) 急( )

3.陶冶 陶醉 增加 提高 展示 显示

(1)( )能力 ( )风采

(2)法布尔整天( )在昆虫世界中。

(3)好的文章能( )人的情操。

三、请按要求写成语或诗句。(13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安然无( ) ( )断丝连 ( )负盛名 风( )雪压

顶( )立( ) 低头( )节 能( )善( ) 守望相( )

用画“ ”的词语写一句话:

由画“ ”的词语我想到了 、 等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2.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浮云终日行, 。 (2) ,春生江上几人还?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 ,行人临发又开封。

(5)秋风杂秋雨, 。 (6)自在飞花轻似梦, 。

四、请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眼前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换一种说法,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2.根据“欣赏”一词不同的意思写句子。

欣赏:A.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B.认为好,喜欢。

(1)

(2)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句)

4.根据带点词的提示补充句子。

(1)如果同学们勤查字典, 。

(2)我们上课不要三心二意, 。

五、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课文《梅花魂》,其中“魂”指的是 ,“梅花魂”指的是 。

2.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没有 ;一类是 ,有 。( 选自《鲸》)

3.“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六、阅读与感悟。(22分)

(一)仔细阅读课文片段,轻松完成练习。(8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梅花魂》节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欺凌( ) 秉性( )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1分)

3.当读到“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时,我不由想起了 、 、 等人。(3分)

4.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认真阅读课外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4分)

天鹅的见解

一匹骏马在湖边饮水;一条鲤鱼在湖里吹气泡;一只雄鹰在湖面上空盘旋。

雄鹰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滑翔,不屑一顾地对骏马和鲤鱼说:“天空广阔无比,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快活呀!”

骏马毫不示弱,绕着湖边转了一圈后说:“我既可以日行千里,驰骋疆场,又可以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悠闲地散步,我的生活其乐无穷。”

鲤鱼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浮上水面,摇头摆尾地说□□我住在水晶宫里非常安全舒适□你们谁能比□□

一只天鹅飞来了。它对大家笑了笑说:“我习惯在天空中飞翔,在陆地上散步,也喜欢在水中游泳……这些地方都不错,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生活,何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呢?”

听了天鹅的话,雄鹰猛地钻进了云霄;骏马红着面孔撒蹄就跑;鲤鱼则一下子躲到水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的意思。(2分)

各执一词:

其乐无穷:

2.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方框内加上标点。(2分)

3.初读课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读完短文,得到的答案又是什么?(2分)

问题:

答案:

4.短文中的角色有: 。你印象最深的角色是 ,它喜欢的生活方式是 。(3分)

5.找出描写雄鹰、骏马和鲤鱼神态的词,用横线画下来,并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2分)

6.每个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了短文,你对“快乐”有什么独特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3分)

七、语言表达。(5分)

考试的时候,你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做,想叫你给他看看答案,这时你该怎样拒绝呢?

八、习作百花园。(30分)

八年级上册英语五单元知识点 篇4

(1)find out 查明,弄清

(2)be ready to do 准备好做某事

(3)dress up 装扮,乔装打扮

(4)take sb`s place代替,替换

(5)do a good job 干得好??

(6)think of +名词或动词短语??认为….

(7)game shows游戏节目

(8)learn from向…学习从…..获得

(9)talk shows 脱口秀

(10)soap opera肥皂剧

(11)go on 发生

(12)watch a movie观看一场电影

(13)one ofthe main reasons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4)watch a sitcom观看一部情景喜剧

(15)action movies 动作电影?

(16)come out 出版,发行

(17)try one’s best 尽力,竭尽全力??

(18)a pair of一双,一对…

(19)as famous as一样著名

(20)look like 看起来像

(21)around the world 世界各地

(22)have a discussion about…就…….讨论

(23)one day有一天

(24)such as比如

(25)a symbol of…..的象征?

(26)something enjoyable令人愉快的东西

(27)interesting information有趣的资料

(28)happen to do sth.碰巧做某事

(29)expect to do sth.盼望做某事??

(30)TV shows 电视节目

重要句型:

(1)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s?I don’t mind them.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篇5

1、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则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例:3×4=12,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如果a×a=c(两个a是相同的乘数),则a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例:3×3=9, 3是9的因数,9是3的倍数。

2、找因数的方法:找因数就是找所有能乘得这个数的乘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是这个数,直到两个乘数逐渐接近,没有其它乘数能得到这个积为止。(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找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就是倍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2,3,5的倍数特征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2的倍数)。

2、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

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2和5公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共同的倍数。

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先满足个位上是0,再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例:690,30,660,780,1110……

7、性质:一个数的倍数的倍数,依然是这个数的倍数。例如:3和9,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4和8,8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

四、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3个因数)

五、100以内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79,81,83,85,87,89,91,93,95,97,99共50个奇数。

2、偶数: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6,84,88,90,92,94,96,98,100共51个偶数。

3、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合数: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6,27, 28,30,32,33,34,35,36,38,39,40,42,44,45,46,48,49,50,51,52,54,55,56,57,58,60,62,63,64,65,66,68,69,70,72,74,75,76,77,78,80,81,82,84,85,86,87,88,90,91,92,93,94,95,96,98,99,100

六:数的奇偶性

1、加减法中:同为偶,异为奇。

2、其他运算:自己举例验证。

3、若干个奇数相加,如果奇数的个数是偶数,则结果为偶数;如果奇数的个数是奇数,则结果为奇数。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篇6

Monday 星期一(Mon.) Tuesday 星期二(Tues.)

Wednesday 星期三 (wed.) Thursday 星期四 (Thur.)

Friday星期五(Fri.) Saturday 星期六 (Sat.)

Sunday 星期天(Sun.)

2.watch TV 看电视 do homework 家庭 read books 看书

wash my clothes洗衣服 play football踢足球

3.本单单元重点学习怎样问星期及怎样回答。

今天是星期几? 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是星期一。 It’s Monday.

4.问星期的某天常干什么事及回答。

你星期六常干什么?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Saturday?

我常做家庭作业. I often do homework.

你们星期三常上些什么课? What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

我们上语文、数学和英语. We have Chinese math and English.

3.What about you? 那你呢? (用于来问别人同样的问题而又不重复前面的问句。)

4.John likes Mondays and Fridays, because he likes P.E.

Unit 3 What would like?

1.食品类(hungry 饿的时候吃eat)

ice cream 冰淇淋 hamburger 汉堡包 sandwich 三明治 salad 沙拉

2.饮料类(thirsty 渴的时候喝drink)

tea 茶 milk 牛奶 juice 果汁 water 水

3.形容味道类单词

delicious 好吃的 healthy 健康的 fresh 新鲜的 sweet 甜的 hot 辣的

4.吃饭时,询问他人想吃和想喝什么时,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你想要吃喝什么?)

----I’d like a sandwich/hamburger/ an ice cream, please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篇7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篇8

◆in order to 为了……

课文原句:In order to survive, Chuck develops a friendship with an unusual friend — a volleyball he calls Wilson.

In order to后接动词原形,多在句中作状语,表目的。这个词组经常和so as to放在一起考查,所以一定要弄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In order to 和so as to 都表示“为了”,都作目的状语,都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其一般现在时或将来时的主动语态为to do;完成时态则用to have done;一般现在时和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则分别用to be done和to have been done。二者的区别在于:so as to一般不放于句首,而in order to 放在句首、句中和句尾均可。

真题演练:

All these gifts must be mailed immediately ____ in time for Christmas. (2005辽宁)

A. in order to have received

B. in order to receive

C. so as to be received

D. so as to be receivin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in order to和so as to作目的状语时的语态。很明显句中“礼物是被收到的”,应使用被动语态,而A、B、D三个选项都不是被动语态,只有C选项正确。整句话的意思是:所有这些礼物必须马上寄出去,以便(收件人)圣诞节时能及时收到。

◆should have done 本应做(某事)

课文原句:He also learns that he should hav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

Should have done表示“本来应该做某事但实际没有做”,含有责备的意味。在这里的意思是:他认识到他本来应该多关心他的朋友,但事实上他没有做到。其否定形式shouldn't have done则表示“本不该做某事,却做了”,如:I feel sick. I shouldn't have eaten a lot. (我觉得难受。我本不应该吃那么多)。此外,情态动词may/must/can后接完成时态,也可表推测,如:have done表示对过去的推测;may have done表示过去可能做了某事;must have done表示过去肯定做了某事,语气较may have done更为肯定;can't have done表示过去不可能做了某事。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真题演练:

Mr. White ____ at 8:30 for the meeting, but he didn't show up. (2004全国)

A. should have arrived B. should arrive

C. should have had arrivedD. should be arriving

解析:本题考查的就是should have done的用法,这句话的意思是:怀特先生本来八点半就应该到会场的,但是他没有出现。整句话用的是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应该做某事,但实际上没做,用should have done暗含一定的责备意味,选A。

◆so... that + 从句如此……以至于……

课文原句:Chuck is a businessman who is always so busy that he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friends.

这是结果状语从句最典型的句型之一,原文中定语从句的意思是:他这么忙,很少有时间和朋友们交流。其实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结果状语从句除了such... that,还有so...that。二者引导结果状语从句有所不同,要注意区分。

So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有:

1) So + 形容词 + a/an + 单数可数名词 + that从句,如:He is so good a student that all teachers like him. 他是这么好的一个学生,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他。

2) So + many/much/few/little(表数量) + 复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 + that从句,如:There is so much water in the bucket that he can hardly lift it out of the well. 桶里有这么多水,他几乎无法从井里把水提上来。

Such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有:

1) Such + a/an + 形容词 + 单数可数名词 + that从句,如:It was such a moving film that he burst into tears. 这部电影如此感人,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2) Such + 形容词 + 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 + that从句,如:It's such fine weather that most of us want to go on an outing. 天气这么好,我们大多数人都想出去玩。

总之,判断到底是由so还是由such引导结果状语从句,关键是要抓住紧接so/such后的词是形容词(副词)还是由形容词修饰的名词,前者用so引导,后者由such引导。

真题演练:

We were in ________ when we left that we forgot the airline tickets. (2003上海)

A. a rush so anxious

B. a such anxious rush

C. so an anxious rush

D. such an anxious rush

解析:本题考查的就是so和such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要注意so和such后面的语序,so后面紧接形容词构成so + adj. + a/an + 可数名词单数,而such后的语序则为:such+ a/an + adj. + n.,只有D选项的语序是正确的,符合语法结构。

[Unit 2]

◆except for 除了……以外

课文原句:In China students learn English at school as a foreign language, except for those in Hong Kong, where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a first or a second language.

Except for 意思是“除了”,后面一般接名词。在这句话中,except for后面的those指代的是香港学生。Except for从“中国学生”这个整体中排除了“香港学生”这部分。 但“those”一般指代较近的名词,所以这句话最好改为“English is learnt as a foreign language by all the chinese students at school, except for those...”

在高考题中,要区分四个表示“除了”的词:except/but/besides/except for。Except/but用法相同,表示“除了……以外”,用于同类事物的排除,后面可接名词、介词短语或that从句,如:We have lessons every day except/but Sunday. (除了周日,我们每天都有课)。Except for是从整体中排除,但排除的是不同类的事物,后面接名词,如:I like your apartment except for the decoration. (我喜欢你的公寓,除了装修)。Besides意思是“除了……之外还有”,包括所排除的部分,后面多接名词,如:She helps to cook and wash besides looking after the child. (她除了要照看小孩,还要帮着做饭和洗衣)。

真题演练:

The suit fitted him well ____ the color was a little brighter. (2005 上海)

A. except for B. except that

C. except when D. besides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except和besides的用法,空格后面是一个完整句子the color was a little brighter,只有except后面可以接that从句,besides不可以接从句,因此只有B选项正确。同样,A选项错在except for后面多接名词,不接句子。

◆come about 出现,发生,产生

课文原句:How did this difference come about?

Come about表示“出现”或“产生”时,相当于happen,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后面一般不接宾语。与come有关的词组还有很多,如:come across突然想起来,偶遇;come along一起来,跟着来;come back回来,苏醒;come by从旁走过,得到。

真题演练:

It's already 10 o'clock, I wonder how it ____ that she was two hours late on such a short trip. (2006 湖北)

A. came overB. came out

C. came aboutD. came up

解析:本题考查的就是come组成的短语。根据题意:现在已经十点了,我想知道她怎么走如此短的路程要迟到两个小时。How it come about意思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可能?”;come about作不及物动词,相当于“happen”,表示偶然发生;it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that从句。其余几项意思分别为:come over过来,顺便来访;come out结果是,出版;come up 走近,显现,出现,均不符合题意。选C。

[Unit 3]

◆see sb. off 为某人送行

课文原句:Is anybody seeing you off?

See sb. off 意思是“为某人送行”,如果sb. 是代词,则放在see和off之间;如果sb. 是名词,则既可放在see和off之间,也可放于off之后。易混淆的词组有see about(料理)、see to(照料)。

真题演练:

John is leaving for London tomorrow and I will ____ him ___ at the airport. (2005 广东)

A. send away B. leave off

C. see offD. show around

解析:根据语境暗示:约翰明天就要离开伦敦了,那我去机场自然应该是送他。为某人送行用see off。A选项是“派遣,打发”之意;B选项是“从……中去除”,D选项的意思是“带领某人参观”,均不符合题意。选C。

◆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课文原句:You should not go rafting unless you know how to swim, and you should always wear a life jacket.

Unless意为“除非,如果不”,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相当于“If...not...”,后接表示条件的句子,且所接的句子要用肯定形式(不能用包含not的双重否定),翻译为“如果不……就不……”,或者“除非……才能……”,如:You will miss the bus unless you get up early. (除非你早点儿起床,你才能赶上公交车)。另外,这句话中的should表示一种警戒或劝告。

真题演练:

We won't keep winning games ____ we keep playing well. (2006 浙江)

A. becauseB. unless

C. when D. whil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连词的用法。根据语境,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不继续好好打下去,我们就不会在比赛中一直赢。“如果不……就不……”,应选用B项unless,引导条件状语从句。Becaus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when多引导时间状语从句;while多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或让步状语从句,均不符合题意。

◆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

课文原句:The name "whitewater"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water in these streams and rivers looks white when it moves quickly.

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多作fact/news/explanation等抽象名词的同位语,即that后面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说明前面那个名词的具体内容,此时,that在句子中不作任何成分且不可省略。需要注意的是,that也可以引导定语从句。判断that引导的是同位语从句还是定语从句,要看that在从句中是否作成分:如果没作成分则引导的是同位语从句,如果作成分则引导的是定语从句。同时还需注意:that引导定语从句时,若作从句的主语则不可省,但作从句的宾语时,可省。

真题演练:

Along with the letter was his promise ____ he would visit me this coming Christmas. (2004上海春)

A. which B. thatC. whatD. whether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篇9

第一课《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

一、字音

(窃)读qiâ

(腋)下 yâ

贪(婪)lán(惧)怕 jù

饥肠(辘辘)lù lù

支(撑)chēng(踮)起脚尖 diàn

(依依)不舍yīyī

二、字形

辘(饥肠辘辘)檐(屋檐)

腋(腋下)

撑(支撑)漉(湿漉漉)

瞻(瞻仰)

液(液体)

掌(手掌)

三、词义

1、重点词。

贪婪:贪心而不知满足

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

2、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担忧——担心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适宜——适合 反义词:担忧——放心 贪婪——知足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品味语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快乐:“我”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作者在窃读中因学到了知识,获取了智慧,认识了书中的人物而感到快乐,惧怕的则是怕店员发现她只读书而不购买,而把她从书店里赶走,从此不让她来看书。)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5、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6、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我感受到作者非常想读书,已经迫不及待了。从“跨、踮、挤”等动词中我感受到了作者为了尽早读到书而万分急切的心情。作者连把短发弄乱也不在乎,说明她非常想看书,而且也说明了书店的顾客很多。)

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作者:张钫

一、字音

水(浒)传hǔ

(彭)公案pēng

(侠)士xá

二、多音字

接(济)jì

旺(盛)shâng

(藏)书cáng(绿)林好汉 lù(济)南jǐ

(盛)饭chãng 宝(藏)zàng(绿)色

二、词语积累

绿林好汉

滚瓜烂熟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三、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喜欢——喜爱

困难——艰难

起码——至少

鼓励——激励 反义词:喜欢——讨厌

困难——容易

起码——至多

鼓励——打击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1、本文是一篇访谈录,记述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老爷爷的交流对话,在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中,让我们感觉到了苗苗的稚气与礼貌,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表达了季老对下一代成长的深切关爱之情。

2、重点句: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是指“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只有具备这三种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五、品味语句

1、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我的理解:“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与苗苗交流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列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表明了自己是支持儿童读课外书的。

2、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我的理解:“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学习偏科而说的,对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只有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3、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我的理解:这句话是季老直接指出有些人的认识是片面的,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早学比晚学好”。

4、我觉得,一个小孩子起码要背诵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我的理解:“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的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字音 伴(侣)lǚ

(娱)乐yú

毫不犹(豫)yù

一(趟)tàng 背(诵)sîng

二、多音字

(供)应gōng

相(似)sì

(处)分chǔ 提(供)gîng

(似)的shì

到(处)chù

三、词语积累

1、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义

方式

毫不犹豫

2、近义词:毫不犹豫——毫不迟疑

熟悉——熟识

品味——品尝 欣赏——观察

3、反义词: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熟悉——陌生

欣赏——讨厌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主题:本文作者以独自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了“以书为侣”的观点。进而说明了反复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挚爱以及用自己的读书方式将书读精的独特见解。

五、品味语句

(一)修辞手法: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设问)

2、这有什么关系呢?(反问)

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吧?(反问)

4、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反问)

5、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比喻)

6、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比喻)

(二)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句话既是上一自然段作者比喻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下一自然段要进一步说明的引子,在行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我的理解: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说明里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2、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我的理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说明书在作者心中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这句话还与课文题目相呼应、相对照。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我的理解:“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通过“„„就是„„也是„„”的层层递进,愈加表达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4、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我的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读书的特殊理解。首先,是指每个人的阅历不同,读书的方式、方法不同,即使是读同一本书,感受和收获也会各不相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作者倡导用自己的方式阅读,将一本书读精,读书要有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将书中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5、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读文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其次,品读精彩段落,感受文章写法妙处,试着续编故事;最后,在读某些细节,寻找自己忽略的地方,进而写体会、做积累。(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

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一、字音

喻yù

扉fēi

呐nà

瘾yǐn

囫hú

囵lún 莎shā

磁chí

锻duàn

鉴 jiàn

呕 oǔ

沥lì

二、多音字

禁止jìn

差劲 chà

奔跑bēn

播撒 sǎ 情不自禁jīn

差错 chā

奔头bân

撒娇sā

参差chī

出差chāi

三、词语积累

1、流光溢彩

呐喊助威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花纹驳杂 黯然神伤

千篇一律

沉甸甸

天高气爽

云淡日丽

香飘四野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眼泪花花

真情实感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2、近义词:愉悦——喜悦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领悟——领会

3、反义词:愉悦——不快

悲惨——幸福

寂寞——热闹

模仿——独创

四、课文主旨(中心思想)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

己生活的影响,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五、品味语句

(一)修辞手法:

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快之情。(比喻)

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3、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比喻)

4、后来,我又不满足于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比喻)

5、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比喻)

6、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引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我的理解:“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2、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之意。我的理解:“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不求甚解”指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去透彻。这里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读不懂而放过去,不得已而为之。

3、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我的理解:“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鲜味”即新鲜的味道。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4、小时候受过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的理解: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为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篇10

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单元知识点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

.《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四.《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歇后语列举: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六、练习三、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还要充满胜利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七、综合、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开天辟地等。

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一鸣惊人、入木三分、三顾茅庐、胸有成竹等。2

4、含有“月”的成语有: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等。

5、描写“月亮”的诗句有: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②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四单元知识点

3《在大海中永生》、《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事件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使读者深受感染。

2、全文围绕一个“情”字,因伟人的离去而悲痛,语速要徐缓、沉稳。

3、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地域渐次增大,暗含他制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方针影响深远,“一国两制”中“一国”指一个中国;“两制”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从时空两个方面说明小平同志影响的深远。

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2、“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3、“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对人有益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

4、“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给予;“拿”,索取。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5《艾滋病小斗士》、《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故事。

2、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他不但能坦然面对艾滋病,不悲观,不消沉,还能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轩然大波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勃然大怒浑然一体荡然无存井然有序泰然处之

练习四、读读下面的名言

①给予是快乐的。②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造句。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悬崖峭壁锦绣山河

江山如画

4、赞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5、《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雄伟的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宽,声音响。它位于我国贵州省,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6、形容气势大的成语:浩浩荡荡

排山倒海

气贯长虹一泻千里

千军万马气吞山河

7、形容瀑布的古诗: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8、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

9、《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0、“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面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展开想象,还可以怎样描写壁画的飞天呢?如:“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

1、有关丰富繁多的成语: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

无所不有

2、公益用语:①小脚绕一绕,小草笑一笑。②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后来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揭开了雷电的秘密。他还发明了避雷针。他是一位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和政治家。

2、谈迁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写了《国榷》,在本文中“厄运”指的是他花费20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国榷》被偷走,此时他已经年老体弱,难以再重新编写。然而年过花甲的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倒,而是经过几年的奋斗,完成了更加翔实《国榷》。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数据,更清晰地表现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出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

3、诺贝尔一生在_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就是炸药。诺贝尔热爱人类、热爱科学,无私奉献,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1901年起每年12月10日下午4点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诺贝尔奖后来还增设了“经济学奖”、“地球奖”、“环境成就”等3个奖项。曾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华裔科学家获物理奖,李远哲获化学奖。高锟获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滴水穿石的启示》

1、课文中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美好的理想!

5、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访名医、尝草药,走遍大半个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数十年来“不教一日闲过”,从没停止过作画。

6、飞行器:直升飞机、热气球、飞艇、直升飞机、航天飞机

7、关于励志的名言:①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张海迪②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8、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日雕月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虚稳重的人,洪教头是个骄傲自大、鲁莽冲动、有勇无谋的人。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的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

3、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林冲雪夜上梁山》《误闯白虎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4、与《水浒传》有关的成语:逼上梁山扶危济困不打不相识官逼民反劫富济贫

5、出自《水浒传》的歇后语: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6、《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

7、《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林冲-豹子头柴进--小旋风

吴用--智多星

李逵--黑旋风

鲁智深--花和尚

8、《少年王冕》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作者吴敬梓。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9、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六神无主

心花怒放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0、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鞠躬尽瘁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不屈不挠

拾金不昧

1、表现优美风景的: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桃红柳绿

风光旖旎

美不胜收

2、表现热爱祖国的: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

3、描写场面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热火朝天

4、背诵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5、背诵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背诵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背诵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词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全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9、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菩萨蛮、如梦令、卜算子等,辛弃疾的词还有《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20、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1、写出下列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吴王夫差()

林则徐()

王勃()

苏轼()

越王勾践()

诸葛亮()

李白()

刘备()

22、有一些姓氏,读音和我们通常的读法不一样,你能读对吗?

任达华()

华国锋()

冼星海()解东()

单田芳()

朴诗礼()

燕子平()应强()

23、熟记跟新年有关的成语。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焕然一新

百废俱兴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24、背一背几条春联。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梅最风光。

看拼音写词语练习:

第一单元

zhāopái

dānyōu

jíqiè

jùpà

huánjìng

zhīqù

guānggù

kǒngpà

chōngzú

lǐyóu

wūyán

qíshí

zhīchēng

gǔlì

huánrào

yúlè

gǎntàn

zhōuyóu

sīkǎo

pǐnwèi

piànduàn

hūlüè

yìyì

fāngshì

tānlán

tōngshùn

kěkào

péiyǎng

qǐmǎ

bǐyù

xīnfēi

nàhǎn

bǎolǎn

guòyǐn

bǎocháng

bōzá

kuìzèng

císhí

duànliàn

jièjiàn

qīnpéndàyǔ

hǎobùyóuyù

jīchánglùlù

gǔnguālànshú

liúguāngyìcǎi

jīnjīnyǒuwèi

tiānchángrìjiǔ

rúzuìrúchī

fúxiǎngliánpiān

hūlúntūnzǎo

bùqiúshènjiě

bēihuānlíhé

qiānchángguàdù

rújīsìkě

bùyánéryù

qiānpiānyílǜ

biéchūxīncái

dàxiǎnshēnshǒu

xīnānlǐdé

niànniànbúwàng

ǒuxīnlìxuè

第二单元

yōufāng

piāobó

wéidú

dùnshí

cíxiáng

xīhān

líbié

dàdǐ

jīngshén

pǐngé

línghún

gǔqì

mínzú

qìjié

mónàn

qīlíng

jìngyù

bìjìng

suǒwèi

shūlǐ

shuāilǎo

zhēncáng

shǒujuàn

huáqiáo

zhānwū

bǐngxìng

juànliàn

zītài

mírén

zhìshǎo

línjū

chéngshú

wánzhěng

yóuqí

tíqián

chánchán

ēnuó

wǔzī

línlín

bōwén

gānhé

diǎnzhuì

pángxiè

fúxiàn

cháoshī

liútōng

shūfu

yìnxiàng

liángsōusōu

pǒfùshèngmíng

xiāngpiāoshílǐ

shǒuwàngxiāngzhù

néngshūshànhuà

fēngqīxuěyā

dǐngtiānlìdì

dītóuzhéjié

第三单元

mùqián

shàngè

bǔrǔ

tuìhuà

chuízhí

jīngyàn

pànduàn

tāishēng

tèzhēng

shòumìng

zhēnguì

jícù

bàojǐng

dàoqiè

fànzuì

xiányí

jīnshǔ

yínháng

túzhǐ

jíshǐ

guīdìng

chuānglián

bǎochí

zàoyīn

fèishuǐ

jízhōng

chǔlǐ

duìfù

yánzhì

qíjì

guāiqiǎo

xùnliáng

qīngxiù

jiǎojiàn

jījǐng

duǒcáng

zhuīzhú

qiángliè

xīliú

jǐngjué

chùdòng

ruìlì

cuòzá

táixiǎn

xiázhǎi

miǎnqiǎng

zhēbì

ránér

miànlín

kēlì

láiyuán

fēnliè

piāofú

xuēruò

róuhé

xìngnéng

yīfù

wěndìng

zhāohuī

dāndiào

bówùguǎn

ānránwúyàng

ǒuduànsīlián

gǔwǎngjīnlái

pángrándàwù

上一篇:高电压技术试题第八套下一篇: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