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精选8篇)

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 篇1

1、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免征营业税。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2、个人或个体工商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捕捞业且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包括农林特产税)、牧业税征税范围的,其取得的上述“四业”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注:国税发〔2004〕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通知》)

3、对进入各类市场销售自产农产品的农民取得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市场内的经营者和其经营的农产品,如税务机关无证据证明销售者不是“农民”的和不是销售“自产农产品”的,一律按照“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执行政策。(注:国税发〔2004〕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通知》)

4、对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小贩,免予办理税务登记。(注:国税发〔2004〕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通知》)

5、对农业科研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注:苏地税发[2002]29号《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江苏省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方案〉中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6、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财税字[1994]002号)

7、对农村信用社金融保险业务收入营业税按3%的低税率征收。

(注:财税[2004]3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税收政策的通知》)

8、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在试点期间的税率参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期间的税收政策执行。(注:苏政办发[2007]142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的意见》)

9、对农村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

(说明:财税字[2008]1号文件规定,企业所得税免征政策已停止执行)(注:财税[2000]42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10、对于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征地单位支付给土地承包人的青苗补偿费收入,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注:国税函[1997]87号)

11、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12、农林作物,牧业畜类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

(注:国税地字[1988]37号)

13、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1)蔬菜、谷物、薯类、油类、豆类、棉花、麻类、糖类、水果、坚果的种植;(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3)中药材的种植;(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5)牲畜、家禽的饲养;(6)林产品的采集;(7)灌溉、家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8)远洋捕捞。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八十六条)

14、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实施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本条规定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方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减免期限届满后转让的,受让方不得就该项目重复享受减免税优惠。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八十八条、第八十九条)

15、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方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减免期限届满后转让的,受让方不得就该项目重复享受减免税优惠。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八十八条、第八十九条)

16、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条例第九十条)

17、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条例第九十二条)

18、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及条例第九十五条)

19、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

20、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一)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二)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向汶川等地震灾区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 篇2

一、现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用分析

目前, 我国没有制定出一套专门地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 在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中包含着一些小微企业的税收规定, 但是这些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小微企业经营者运用和执行过程中有困难, 有些税收政策可能会加大小微企业的纳税成本, 违背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下面将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三大重要税种分析税收优惠政策。

(一) 增值税税收政策应用分析

1.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偏高。

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或13%的税率相比, 小规模纳税人减按3%的征收率计征增值税看似很优惠, 但是由于小微企业实行简易办法征税, 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在进项税额比重较大的情况下, 其税负实际上还是超过一般纳税人。

2. 增值税起征点偏低。

目前, 增值税销售货物的, 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 并且仅限于个人 (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从当前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来看, 这一起征点偏低, 并且主要受益者是个体工商户, 尚有大量的小微企业不符合优惠条件。

(二) 营业税税收政策应用分析

1. 营业税起征点偏低。

营业税起征点存在与增值税起征点一样的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个体工商户每月20000元的销售额, 扣除进货等各项成本费用之后, 当月的利润所剩不多, 营业税纳税人的税负并未因过低的营业税起征点而降低。不仅仅是起征点偏低, 并且仅有个人享受此项政策, 许多小微企业享受不到优惠政策, 这样就形成了税负不公平。

2. 营业税重复征税。

缴纳营业税的企业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其在购进过程中缴纳的进项税额就计入购进成本当中无法抵扣。此外, 营业税规定对纳税人营业额全额征税, 那么就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三) 所得税税收政策应用分析

1. 所得税率优惠政策条件苛刻。

现行企业分类划分中的小型微型企业与企业所得税中的小型微利企业概念不一致, 小微企业必须同时满足行业、资产总额、从业人数等条件才能享受20%的优惠税率, 然而大部分小微企业不同时具备这些条件, 无法享受税率优惠。

2. 核定征收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小微企业受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财务核算水平等因素影响, 主管税务机关往往按核定的征收率征收所得税, 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减半征收和低税率优惠政策, 这样会加重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

3. 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力度不够。

自2012年到2015年,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 (含6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 若按月计算, 每月最多优惠500元 (60000×20%÷2÷12) , 若将此项优惠额与工资、薪金所得中每月减除3500元的费用相比, 优惠差距明显。

4.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存在重复征税。

除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外, 其他类型的小微企业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既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构成了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在该部分所得额上的重复征税。

5. 间接优惠政策匮乏。

国际上通用的税收优惠方式主要是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加速折旧、亏损结转等间接优惠方式, 而我国费用列支要求严格。如企业所得税对加速计提折旧的条件限制较多,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投资抵免等适用范围相对狭隘, 导致企业可以税前列支的费用较少, 所得税优惠作用十分有限。

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结合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 并联系我国小微企业在应用税收优惠政策中的实际情况,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 笔者将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 完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1. 继续降低增值税税负。

小微企业适用较低税率可以减轻税负、降低成本, 使其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拓宽销售渠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将现行3%的征收率降为2%。

2. 扩大增值税起征点的使用范围并进一步提高起征点。

可以将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由个体工商户扩大到所有小微企业, 并将目前增值税销售货物的月起征点提高到20000~50000元, 可能是比较适当的。

(二) 调整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

1. 继续降低营业税税负。

建议降低小微企业应税劳务的营业税税率, 将中小型服务企业营业税税率降至3%, 并将营业税的起征点改为免征额, 可以将企业按期纳税的免征额规定为10000~30000元/月, 将按此纳税的免征额规定为800元/次。

2. 要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

上海等地开展“营改增”试点以来, 多数服务业小微企业按5%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 按3%缴纳增值税。这一改革使相关服务业税负降低效果较为明显, 建议从营业税改增值税入手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

(三) 优化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1. 放宽小微企业口径标准, 扩大小微企业的范围。

既然国家的税收扶持主要通过企业所得税来实施, 建议国家对小微企业有关标2013年第7期中旬刊 (总第522期) 时代Times准进行修订, 扩大小微企业标准口径, 且与企业所得税法口径一致, 建议国家明确按《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范围来实施年所得额6万元以下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让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

2.简化和放宽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

可以放宽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条件, 将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改为同时满足其中两个条件即可。改进小微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逐步扩大查账征收范围。将适用核定征收所得税的小微企业, 按照核定后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收优惠政策。

3.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 进一步扩大所得税优惠范围。

可以将现行所得税率20%降为15%。考虑将年所得额6万元以下所得税全免, 将适用标准由现在的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提高至10万元甚至更高一些, 在此基础上, 研究采用超额累进的计算方式, 并明确适用于所有小微企业。

4.避免重复征税。

建议允许对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之外的其他小微企业投资者从投资企业获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个人所得税, 或者对企业按规定支付给股东的股息和红利允许税前列支, 使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之间实现公平合理的衔接, 避免重复征税。

5.给予小微企业缴税选择权。

为营造公平的税收竞争环境, 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面, 赋予小微企业缴税选择权, 允许小微企业合理选择纳税方式, 自主决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或是企业所得税, 选择以后不得变更, 以体现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6.综合采用多种税收优惠形式。

综合运用税率优惠、税基优惠金融Finance NO.7, 2013 (Cumulativety NO.522) 和税额优惠三种形式, 从不同角度对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比如可以放宽小微企业费用列支标准, 增加广告费、业务招待费、捐赠支出等费用在税前列支的比例。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范围, 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等。

摘要:小微企业作为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 在扩大就业、繁荣经济、增加税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 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着诸多生存和发展困境, 需要政府从税收政策上给力小微企业。本文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三大重要税种分析小微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我国小微企业在应用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高建生.优化小微企业税收政策[N].中国企业报, 2013-3-9.

[2]李香菊.完善和落实我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J].涉外税务, 2012 (9) .

[3]蔺红.税收政策持续给力小微企业增添活力[J].中国税务报, 2012-4-20.

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 篇3

【关键词】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一直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税收优惠政策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了帮扶小微企业成长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支持和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当前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相关税制不完善,宣传针对性不强,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确等,影响了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成效。因此,有必要探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以便税收优惠政策更好的为小微企业发展服务。

一、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

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2016年的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小微企业印花税优惠政策、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为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税务总局要求从“全力宣传、全程服务、全年督查、全面分析”四个方面,并通过持续开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开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周”活动,开展对税务干部的业务培训,完善小微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软件,严格定额征税管理,建立小微企业咨询服务岗和12366反映诉求平台等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工作。这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每一户应享受税收优惠的小微企业“应享尽知”,努力让每一户小微企业办理享受税收优惠手续更为便捷,切实让每一级税务机关履行好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责任。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减税效果明显,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让更多创业者增强了信心,为小微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契机。

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发展空间仍有待提升,具体还存在以下不足:

1.缺乏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虽然国家在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扶持,但是这些政策涉及多个税种,散见于各种文件和法规中,无法有效的进行衔接,导致小微企业无法及时享受应有的优惠。同时,没有对小微企业的划型标准进行统一,关于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都是临时性文件,稳定性不足,缺乏延续性,且这些规定法律级次较低、法律效力不足,很难为小微企业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对纳税人在掌握运用法律规定的时候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小微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的初衷相违背。

2.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足

技术创新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内在动力。目前,小微企业提高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显得力不从心。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不仅要减轻其税负,还应该促进其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但是现有税收优惠政策集中于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压力,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例如,按15%的税率征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这些企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范围,但是大部分小微企业还未达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因此,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并不适用于小微企业,也无法为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帮助。

3.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够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小微企业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必要的资金供给,需要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扶持。但是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国家虽然出台了不少财税扶助政策来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经营状况,但都是鼓励、号召性政策,针对服务于小微企业的民间金融机构很少有实质性的税收激励政策。例如,民间金融机构适用5%的营业税税率,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有很大的差别,民间金融机构也享受不到金融企业的税收待遇。

三、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建议

针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加以完善:

1.建立统一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规范系统的法律体系来扶持小微企业,这是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借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法律体系,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法律依据。具体来说,需要对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进行统一规定,根据行业特征、企业规模、企业数量、纳税规模来控制比例,事先小微企业的自动识别,降低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在此基础上,出台和完善小微企业税收规章制度,为促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动力和法律保障。

2.完善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

首先,进一步扩大对小微企业在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例如,有些小微企业无独立研发能力,可鼓励其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若小微企业的投资用于企业自主研发,则允许其从应税所得额中作为费用扣除;并且对于研发成果收益,则应予以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则有利于进一步鼓励小微企业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最终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其次,加大小微企业在引进技术人才方面的税收优惠,人才缺乏也是小微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有效地帮助小微企业引进人才,鼓励小微企业与高校联手,开展专业的职业培训,所产生的教育培训费用,允许小微企业在国家规定的职工教育经费列支标准以外据实扣除。

最后,完善税收抵扣和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在研发技术、职工培训和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小微企业所得税中,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其购买的实验设备可缩短折旧年限,从而加快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最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制定小微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更大程度上鼓励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国家出台了印花税的相关优惠政策,但由于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加上融资方式过于单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迫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多数小微企业就会选择民间借贷,但随之而来的是过度借款带来的资产负债比率不断增长,从而影响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从小微企业的发展周期来看,企业需要借助更加切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并且具有稳定性的税收扶持政策来提高其融资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可以考虑给予小微企业不同于大企业的税收政策,考虑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给予再投资退税优惠或缓征所得税优惠,以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困难和融资难等方面。

四、结论

小微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应该建立统一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体系,完善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制定小微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优惠政策顺利实施,实现税收征管与小微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冠豪.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4,03:16-20.

[2]岳树民,董正,徐廷玗.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J].税务与经济,2014,06:1-4.

[3]肖春明.扶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中国物价,2016,04:19-21.

[4]姜亚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及改进建议[J].税务研究,2016,08:116-118.

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 篇4

赣州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赣市地税发„2012‟98号

关于印发《赣州市地方税务局

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及

纳税服务措施50条》的通知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市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经研究,制定了《赣州市地方税务局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及纳税服务措施50条》,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四日

赣州市地方税务局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及纳税服务措施50条

一、大力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助推赣州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

(一)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单位和个人因土地被征用而取得的不动产拆迁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免征个人所得税;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形式补偿的,被拆迁人因房屋结构和面积原因所取得的结算价款,不征收营业税;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将其土地使用权归还给政府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于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单位支付给土地承包人的青苗补偿费收入,暂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因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搬迁企业根据搬迁规划,用企业搬迁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搬迁企业的搬迁收入扣除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和安置职工费用,其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四)支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

(五)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不征收印花税。

(六)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自2011年11月1日起,对按期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20000元,其中房屋出租起征点为月租金收入5000元;按次(日)纳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每次(日)营业额500元。自2012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盈利点标准调整为:从事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的,月销售额(营业额)为20000元;房屋出租的,月租金收入为5000元。

(七)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办法。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对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月平均实际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25%)且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高于10人(含10人)的单位,减半征收该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

(八)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各类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企业发生的对教育等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科研的,免征契税。

(九)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

(十)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十一)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十二)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征营业税。

(十三)自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对家政服务(婴幼儿及小学生看护、老人和病人护理、孕妇和产妇护理、家庭保洁<不含产品售后服务>、家庭烹饪)企业由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提供的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积极落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全力策应和培育壮大赣州特色产业基地

(十四)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设立在赣州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具体执行时间由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十五)2013年12月31日之前,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十六)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免征营业税。(十七)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十八)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行为免征营业税。

(十九)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征印花税。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不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二十)优势矿产企业经省级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一)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十二)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三)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二十四)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十五)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或再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不含信用评级、咨询、培训等收入),三年内免征营业税。

(二十六)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比例减计收入。

(二十七)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二十八)邮政电信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他服务并由邮政电信单位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对国家邮政局及其所属邮政单位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业务(具体为函件、包裹、汇票、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享受免税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按邮政企业报刊发行收入的70%计算。

(二十九)对动漫企业为开发动漫产品提供的动漫脚本编撰、形象设计、背景设计、动画设计、分镜、动画制作、摄制、描线、上色、画面合成、配音、配乐、音效合成、剪辑、字幕制作、压缩转码(面向网络动漫、手机动漫格式适配)劳务,以及动漫企业在境内转让动漫版权交易收入(包括动漫品牌、形象或内容的授权及再授权),在2012年12月31日前暂减按3%税率征收营业税。

(三十)对企业在创业初期,或改制过程中,资金周转确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给予延期缴纳税款,缓缴期内免予加收滞纳金。

三、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现代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把赣州打造成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十一)到2012年12月31日止,对全省城乡公共交通车船继续给予免征车船税政策。

(三十二)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货运代理企业的计税营业额可在扣除支付给其他单位的保险费、陆路运费、海运费、空运费、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包装费、仓储费、报关费、代缴港杂费、三检费、装卸搬运后计算缴纳营业税。

(三十三)对纳入试点范围的物流企业及所属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试点企业将承揽的仓储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四、落实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赣州构筑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三十四)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三十五)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三十六)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支持赣州发展成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三十七)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三十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十九)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纸质图书超过五年,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投影片(含缩微制品)超过两年、纸质期刊和挂历年画等超过一年的,可以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已作为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呆滞出版物,以后年度处置的,其处置收入应纳入处置当年的应税收入。

(四十)企业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四十一)2011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对科普单位的门票收入,以及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上党政部门和科协开展的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境外单位向境内科普单位转让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四十二)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土地,免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纳土地使用税。

(四十三)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六、全面落实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管理效能,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措施到位

(四十四)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法宣传与纳税辅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电子触摸屏、地税刊物、税收讲座等多种媒介宣传税法,免费提供针对性的税收政策资料,重点做好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宣传。

(四十五)加强网上办税平台建设,逐步实行所有税务事项的“一网通”,积极引导纳税人网上办理日常共性化业务,节省办税成本。按照全省统一、集中呼转与远程坐席相结合的模式,以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载体,实现纳税人咨询办税的“一号通”。

(四十六)规范税收检查,对初创业者,以开展纳税辅导为主,原则上不得进行检查;对经营成熟的创业项目,每年最多检查一次,严禁多头、重复检查。除举报、上级交办、转办和专案稽查案件外,在实施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前必须通知纳税人开展自查,并进行必要的查前辅导。对纳税人进行实地检查时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实行调账检查时,调取纳税人当年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不得超过30日,调取以前年度的不得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实地检查时限的,必须按程序报县(市、区)及以上地税局批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拟处理的意见等,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

(四十七)对纳税人在办理各类涉税事项时,严格履行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在限时内未审批完毕的事项,视同同意审批。

(四十八)全面落实税收公开制度,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尽可能扩大税收政策的公开面,增加透明度。在新闻媒体、地税网站、办税服务厅等载体及时公告税法,为纳税人查阅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便利条件,帮助纳税人全面掌握和用好用足各项税收政策。

(四十九)建立市地方税务局与所属县(市、区)地税局联动工作机制。市局成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政策研究小组,具体负责相关税收政策研究和落实办法,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县(市、区)地税局应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各项政策落实和服务保障工作。

(五十)建立政策措施的责任追究制度,将此项工作列入市、县地税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跟踪问效,调查督导,促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以一流的纳税服务、高效的办税效率、优良的执法环境,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政策解读选项:不需要

抄送:江西省地税局,市委史文清书记、王少玄副书记,市人大,市政府冷新生市长、邓又林常务副市长,市政协,发改委

赣州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12年7月5日印发

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 篇5

发布单位:广东省地税局时间:2011-11-28查看次数: 183

一、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的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机构按照其机构所在地地市级(含)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收入(不包括信用评级、咨询培训等收入),自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之日起,三年内免征营业税。

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

三、对中小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对中小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对中小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一律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六、中小企业从事农、林、牧、渔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七、对正常纳税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可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给予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地方税收促进农业发展优惠政策24条 篇6

二是搞好税费关系的整治与协调,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创造条件。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33%)并不高,在我国周边的14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在30%以上。33%的税率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水平。况且近些年来,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若把名义税率降得过低,不仅影响其应有的财政收入保障功能,而且将使我国所得税税收的优惠空间受到局限。当前企业之所以普遍反映负担过重,其根源并不在于税,而在于名目繁多的非税负担。因此,尽管廓清混乱的税费关系,加快税费体制改革步伐,既是减轻企业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要同时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既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总体负担,又要考虑国家财政的真实收入和可支配财力。在现阶段,如果只考虑税而不同时考虑各种费,就可能出现因低税而高费导致企业实际负担反而比过去更高的不正常现象。总之,税与费的关系只有同时解决,才有利于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长治久安”,并为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创造基础性条件。

在复合税制下,政府赋予整个税收体系的政策目标必须在不同税种之间有所分工,不同税种在实现政府政策目标过程中必须协调平衡和相互衔接。所得税的政策协同包括所得税与整个税收体系中其他税类的协同。即与流转税的协同、与财产税的协同,还包括所得税内部各税种之间的协同。协同的目标是使政府赋予税收的各项政策职能得以全面的贯彻和实现;协同的手段机制是相关税种税制要素的设计,如纳税人的确定、征税范围(税基)的选择、税率的设计与调整、核心问题是相关税种税收负担的平衡与调整。

二、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地区之间所得税的协调

在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和个人所得税法中,对企业和个人在外地获得的收入在收入来源地缴纳的所得税是用抵免法来解决双重征税和地区间收入分配问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所得税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包括地方所得税的开征。但地方所得税一旦开征,不同征税主体之间的所得税协调将会产生大量新的问题。

1.地方所得税对中央所得税税基的依赖与协调实行中央与地方所得税分税制以后,就得确定地方所得税的税基。但地方所得税是由地方税务管理机构自行单独核定税基,还是依据中央所得税的税基征收,或者是按地方所得税与中央所得税合并立和的税率征收入库,然后再由国库按预算级次划分收入,这在不同国家有不同选择。如果选择地方独立自行核定自己的税基,其优点是可以独立灵活地贯彻自己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如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的政策,发挥自己的地区产业优势政策,鼓励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捐赠的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和设备的快速折旧政策等),其缺点是会增加本地区税务管理部门与纳税人的征纳手续和困难,增加税务成本。如果选择地方依赖中央所得税的税基或者与中央所得税合并税率征收的方法,优缺点正好与前者相反。对于我国未来将要分设的地方所得税,我们认为,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收入水平、财政状况、经济结构、民族构成等差异较大,以及地方所得税新开设征管经验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地方所得税宜选择与中央所得税共享税基,但允许地方为贯彻其社会经济政策作少量调整。

2.所得税税基的选择

在不同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计算所得税税基时是否可以扣除中央所得税税额和其他地区的所得税税额,方法是不同的。就中央所得税来说,有可以扣除地方所得税或不可以扣除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但多数国家的中央所得税税基是可以扣除地方所得税的,如美国的联邦所得税税基可以扣除州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所得税额。就地方所得税来说,也有这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从技术结果看,如果都允许互相在自己的税基中扣除其他征税主体的所得税额,除了一些地区不征所得税或收入来源地的税负低于居住地的税负之外,原则上等于各个征税主体都只实行收入来源地征税。但是受到国际税收惯例的启示,也由于所得税在地方税收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国中央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也都行使了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因此,在征收地方所得税时也产生了较为突出的双重征税问题。有些国家的一些地方所得税允许扣除中央所得税和其他地区的所得税;有些地区的地方所得税则允许扣除中央所得税但不允许扣除其他地区的地方所得税;还有一些地区的地方所得税则对中央所得税和其他地区的所得税都不允许扣除。我国将来开征地方所得税后,这一问题也会十分突出。对此的选择,我们认为:(1)如果不允许扣除中央所得税和其他地区的所得税,将阻碍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2)由于难以统一衡量各地的所得税负担,势必造成纳税人的税负不公平。所以应该允许在自己的所得税税基中扣除其他征税主体的所得税。同时,也应该采取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模式,通过全国税收征管立法的途径或由各省市参加的避免所得双重征税协定的形式,来解决地方所得税中其他征税主体所得税的扣除问题。不同征税主体均所得税负担水平的综合与选择,在实行地方所得税独立征收以后的所得税分税制下,一个纳税人的同一笔所得将可能被多个征税主体征收,这时就要综合衡量,才能合理设计各个征税主体的所得税负担。从考虑的层次和顺序来说,首先是要确定中央所得税的负担,再确定地方所得税的负担,但在确定中央所得税负担时,也应该考虑有多少给地方政府征收。

在确定地方所得税时就应考虑纳税人已经承担了多少中央所得税。另外地方在确定所得税负担时,也应考虑在本地纳税人的公共产品受益与纳税成本的关系,既要考虑筹集财政资金的需要,也要兼顾吸引税源、发展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目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篇7

1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简析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1]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粗放性和一次性的利用,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没有可持续发展性。循环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所构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的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十一五”期末,要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有关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降低2.2%,前4年完成进度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加上2010年一季度能耗强度上升,下半年不仅要完成本来任务,还要弥补前面的差距。2010年一季度,由于高耗能产品需求旺盛,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全国有12个地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上升;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9.6%,同比加快17.3个百分点。经初步核算,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3.2%。因此,2010年,我国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任务相当繁重。[3]

2 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国外实践

在经济学中,如果某种生产或消费活动给他人带来了福利上的影响,就称该活动具有外部性,若这种影响是增加他人的福利,则称之为正外部性,否则为负外部性。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会引发负外部性问题,即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的背离,各种环境成本不能在市场规律作用的价格机制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得污染的市场价值偏低,进而导致过多的污染排放需求。由于污染者往往不用承担环境污染给其他微观经济单位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环境污染属于典型的外部不经济。

2.1 庇古税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是外部效应,为了解决外部效应,就应该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企业收费或征税,对产生正外部效应的企业给予补贴。庇古税即用税收手段迫使企业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污染者必须对每单位的污染活动支付税收,税额等于负的外部性活动对其他经济行为者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即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的差额。但庇古税的征收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十分难以估算。在环境产权无法界定、环保责任无法划分的情况下,一国单纯实施庇古税存在经济与福利上的风险,所以各国对环境税收改革均比较慎重。[4]

在实践中,普遍通过设定环境标准来替代理论上的最佳点,并以此为目标来设计税率。虽然税负不能完全等同于理论上的理想水平,但若实际税负与之越接近,则能发挥作用。从国际经验来看,欧洲国家采用税收政策较多。如碳税最早由芬兰于1990年开征,目前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已经相继开征了碳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在酝酿针对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税收制度。欧盟一些国家征收碳税的效果表明,碳税能够较好地起到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实现了各自的减排目标。欧盟1990-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5%。在1990年-1998年,芬兰因为碳税而有效抑制约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990年-2006年,瑞典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下降了9%,而同期GDP却增长了44%。有研究表明,如果税率保持在1990年的水平,瑞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比现在高出20%。[5]

2.2 双重红利假说

“双重红利”的最初思想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如Sandmo对于Ramsey模型的研究等,但当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也没有明确提出“双重红利”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发布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经济学家对环境税的研究越来越多,Pearace明确提出“双重红利”的概念,“双重红利”假说提出为环境税收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双重红利”假说的基本含义是:第一重红利是指环境税收改革,促使进行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的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获得了 “绿色红利”。第二重红利是指通过收入的返还来削减具有扭曲效应的税收税负,减少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投资税等,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增加个人福利、提高了就业水平,又获得了“蓝色红利”。基于双重红利假说的综合性税制改革不仅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热点之一,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挪威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许多研究表明,环境税收改革可以实现第一重红利,但是否能实现第二重红利,一些实证研究结果尚有分岐,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如Bovenberg和Mooij针对第二重红利的产生条件提出了环境税收入削减扭曲性税制的两种效应:收入循环效应和税收交互效应。当收入循环效应大于税收交互效应时,双重红利假说成立;当收入循环效应小于税收交互效应时双重红利假说不成立。[6]

关于庇古税及双重红利假说的研究对我国循环经济税制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前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税制正处在一个调整期,有必要将环境税与其他税制改革进行组合,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税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 现行税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

自我国1994年实施税制改革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出台了大量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可以说是我国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雏形。但由于以往对循环经济认识的局限性,在实际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3.1 从整体层面分析

①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没有建立体系。目前缺乏一个独立的环境税种,环境税收政策分散在增值税、资源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从而弱化了税收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调控职能,难以发挥整体效应。②税收政策调控仍侧重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非系统性、零散的特点,优惠项目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企业缺乏改进生产技术、进行节能环保、循环生产的动力。③税收政策工具比较单一,主要是减税和免税形式,没有充分利用延期纳税、税收抵免、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工具,相互之间缺少配合。

3.2 从单一税种分析

3.2.1 资源税存在问题

①现行资源税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只是以调节级差收入为主,没有传递出政府想保护资源、限制资源开采的信号。②征收范围过窄,调节力度太小。现行资源税采取列举方法,仅把煤炭、原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品、非金属矿产品和盐等七种资源产品列入征税范围,因而征税范围窄小。③计税依据不合理,单位税额太低。现行资源税实行从量定额征税,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这种从量定额征收方式,不能显现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地质环境问题突出。[7]

3.2.2 增值税存在问题

①税率设计上没有按照可持续发展分类,没有体现出对于环境的保护,如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农药、农膜产品等实行13%的低税率政策。②增值税抵扣范围过窄,外购无形资产也没有列入抵扣范围,所包含的营业税,没有合适的抵扣途径,不利于高新技术的转让。③环保优惠政策仅适用于很少的产品,优惠范围有待扩大。

3.2.3 消费税存在问题

①征税范围太窄。现行消费税征税税目只有十四个,一是还没有将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列入税目中,如电池、剧毒农药等;二是没有将再生资源缓慢,不宜大量消费的产品如实木家具等纳入征税范围。②税率过低。有的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消费品虽已列入征税范围,适用的税率设计不合理。如鞭炮、焰火、一次性木制卫生筷子和实木地板等。

3.2.4 企业所得税存在问题

①优惠范围过窄、且不配套。如增值税的征收中,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收入按一定比例实行先征后退政策,但企业所得税中却未列入减计收入范围。②优惠形式较单一,没有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政策。③优惠力度不够、期限过短、抵免比例过低。我国税法规定: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该减计比例偏低。又如我国投资专用设备抵免比例为10%。根据美国1978年的《能源税收法》规定,购买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的房屋主人,其投资的30%可从当年需交纳的所得税中抵扣;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地热发电投资总额的25%可以从当年的联邦所得税中抵扣。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规定,企业用太阳能发电和地热发电的投资可以永久享受10%的抵税优惠。[8]与之相比,该减计比例明显偏低。

4 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利用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充分考虑和纠正负外部性效应,促进资源节约、循环使用和环境保护。在规范与完善现行税收政策时,要惩罚和激励手段并用,增加激励力度,建立目标明确、形成合力的税收优惠体系;增加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行业和产品的高惩罚性政策;应开征碳税,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4.1 改进现行税种

4.1.1 资源税

①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不可再生的资源全部列入征收范围,将森林、草原、滩涂、海洋和淡水等可再生但影响环境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并入资源税征收。②改变资源税的计量依据。由现在的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征收改为按划分给企业的资源可采储量征收,促使企业尽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③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提高资源税税负,限制掠夺性的开采。在进行税率设计时要考虑二个因素: 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挂钩,将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指标作为确定税率的重要参考指标,资源开采率越低,环境修复程度越差,资源税率就越高,以促进保护资源和环境;对战略矿产资源确定合理税率,限制掠夺性的开采,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以保证国家的战略安全。

4.1.2 增值税

①优化税率设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法国、荷兰、丹麦为代表的欧盟各国,启运了绿色增值税改革,根据欧洲法令将征收增值税的产品和劳务分为可持续性和不可持续,制定了生态化的差别税率。欧盟国家的税率主要有三个档次:基本税率、低税率和超低税率(为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而设)。超低税率在5%左右,比基本税率至少低12个百分点。如增值税制最发达的法国,基本税率为19.6%、低税率为5.5% 、超低税率为2.2%。我国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迫切需要引进为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的超低税率。首先,要按可持续性和不可持续对产品进行生态化的分类,将低碳产品、节能产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品列入超低税率目录,对有害人体健康或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农药、农膜等应免除13%的低税率。第二,分档次税率的设计要有鲜明的差异,增设的超低税率以2-3%为宜。第三,通过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退税率来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②扩大增值税的优惠范围。除现有的对国家急需鼓励发展的项目通过专项政策直接减、免税或先征后退方式进行鼓励外,还须将风能、太阳能等产业纳入增值税优惠范围,并进一步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存储设施等减免增值税。③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第一,对企业购置的用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设备,除正常进项税额抵扣外,可以考虑加计扣除进项税额。第二,外购用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允许按一定比例扣除,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

4.1.3 消费税

①扩大征税范围。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如电池、剧毒农药、一次性塑料袋、发泡塑料餐具等纳入征税范围。将再生资源缓慢,不宜大量消费的产品如实木家具、高档建筑装饰材料、高档纸类用品等纳入征收范围。将畜牧业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世界银行环境专家Robert Goodland和Jeff Anhang在《畜牧业和气候变迁》中称:最保守估计畜牧业至少占了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1%。畜牧业大国新西兰政府决定,自2004年起凡饲养牲畜的农场主在今后都要为牲畜排放的臭气缴税。考虑到畜牧产品为居民生活必需品,我国可以只对高档奶、肉制品和高档动物皮毛制品征收消费税。②调整税率。进一步提高鞭炮、焰火、一次性木制卫生筷和实木地板等对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消费税税率,鼓励广大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清洁消费。

4.1.4 企业所得税

①对综合利用资源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可按60%~70%计入收入总额。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按其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收入明确给予减、免税政策。②对企业环境保护研发、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等,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改善标准的,所发生的费用加大在税前加计扣除的力度,如200%扣除。③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实行严格的环境评价,制定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对不能完成目标的企业,其环保投入不得在税前扣除。④提高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投资抵免的比例,如达到20%~30%。⑤综合采取再投资退税、扩大扣除范围、延期纳税等多种税收政策工具优惠形式。

4.2 开征碳税

碳税是对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征收的一种税。2007年荷兰环境评估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由于经济发展蓬勃,能源消耗量因此剧增,中国现在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了我国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展现负责任大国风范。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视“低碳经济”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极大。2009年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美国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该法案将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与其让西方国家对我国征收的碳关税,去补贴他们企业,不如我国开征碳税,所得的税收再补贴自己的企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碳税设计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纳税人。碳税的纳税人是向自然环境排放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位和个人。但考虑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水平现状,可以仅对城市生产企业征税,其余暂不征收。②计税依据。若采用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则可以准确反映纳税人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并且有利于纳税人对生产原料的循环使用,但是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的监测成本较高,目前在中国并不适用。目前可以根据生产燃料的含碳量估计排放量并作为计税依据,待监测技术进步,再以实际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③税率。碳税是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征收的,所以宜采用从量征收。碳税征收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改进技术、节能减排,所以碳税税负应当高于企业改进技术所产生的边际成本。④收入使用。按我国国情,碳税的收入归属上有三种选择,即地方税、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由于碳税对整个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又涉及国际协调的问题,所以不宜作为地方税,作为中央税更为合适。但考虑到我国目前地方税税收收入过低,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议将碳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为7∶3。碳税收入专项用于支持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开发以及其他节能事业的发展。

4.3 对生态工业园区实行倾斜税收优惠政策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遵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 或尽量少排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众多国家已把规划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并取得良好成效,如丹麦的卡隆堡工业园区就是成功典范。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个生态工业园的项目在规划或建设之中,其中多数是在西方,如奥地利、瑞典、爱尔兰、荷兰、法国、芬兰、英国、意大利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项目。[9]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实践开始于2001年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据统计,截止 2008年7月已批准建设26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26个园区中,按照类型划分:综合类园区17个,占总数的65%,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保税区1个,环保产业园1个,省级工业园区6个;行业类园区8个,占总数的31%,覆盖了制糖、电解铝、盐化工、矿山开采、磷煤化工、海洋化工、钢铁和煤化工等行业;静脉产业类园区1个,占总数的4%。[10]我国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已取得了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效益,对生态工业示范园,我国应实行比高新技术园区更倾斜税收优惠政策,如考虑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长期的减、免税,促进其高效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属于粗放型增长,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需要通过税收政策的运用和监督管理,调节不同主体的经济利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现行税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种种制约,有必要改进现行税种;开征碳税;对生态工业园区实行倾斜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碳税,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循环经济促进法[J].资源再生,2008(9):10-14.

[2]李菲.王汝堂.什么是循环经济[EB/OL].(2006—04—18)[2010-06-12].http://finance.sina.com.cn/g/20060418/11382509195.shtml.

[3]江国成,王洪江.我国将努力按期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EB/OL].(2010—06—12)[2010-06-1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12/c_12212389.htm.

[4]关小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108.

[5]王楠.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几点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9(12):73-75.

[6]BOVENBERGAL,RADEMOOIJ.Envinonmental TAX Reform and Endogenous Growth[J].Joum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3):207-237.

[7]郭晓红.论可持续发展与我国资源税完善[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21-25.

[8]周篁.美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情况考察报告[J].可再生资源,2007(2):98-101.

[9]刘美华.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之——世界生态工业园的起源与发展[EB/OL].[2010-06-12].http://cydb.getdd.gov.cn/view.asp.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篇8

一、完善增值税,通盘考虑解决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问题

1、修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小规模纳税人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不能申请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向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如果要销售货物,也只能依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由税务所为小规模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通知》的规定。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不具备一般纳税人的资格,只能是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与民营中小型企业打交道的企业感到吃亏,不愿与民营中小企业发生业务往来。这严重影响了民营中小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更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建议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企业不分大小,只要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资料齐备,有固定经营场所,对所有符合要求的民营中小型企业都应享受一般纳税人的待遇。

2、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在于不利于我国民营企业新增投资,不利于加入WTO的民营中小企业降低出口成本,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应尽快转型。同时建议适当降低对民营中小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可修改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固定征收率为浮动征收率,在3%~4%的范围内调整。

二、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继续对民营中小企业实行低税率的优惠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由于我国外资企业实际税负非常低,仅相当于内资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1/3—1/4,因此,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并轨趋势势在必行。建议以外商投资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为基点合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合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规范统一所得税税基,使内资、外资及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统一的税前扣除标准,规范税基。这将进一步从源头上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公平竞争的因素。

2、改革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目前,世界各国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负均比我国低得多。如美国实行15%、18%、25%和33%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日本为30%,德国为25%,最高税率大多低于我国,加上西方国家的税前扣除项目又较多,实际税负大大低于我国。因此,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应考虑适当降低税率,可由33%降到25%左右。

三、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

1、给予高新区外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区内企业同等税收优惠。目前实行的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以其是否经国务院批准的,或是否在高新区内为标准决定的。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头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以后减按15%征收。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产品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核定,减按10%的税率征收。建议取消按地域给予优惠的作法,改为按企业是否为高新技术产业为标准实行上述优惠政策,对处于区域外的民营企业应一视同仁。

2、给予民营企业R&D费用的列支。我国现行的税法规定,国有、集体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应纳税额。亏损企业发生的R&D费用只能据实列支,赢利企业的R&D费用增长达10%的,其实际发生额的50%可就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予以抵扣;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抵扣。从以上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少有两点不足:首先,享受R&D费用列支优惠的企业范围太窄,仅限于国有、集体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R&D费用增长达10%的赢利企业,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种政策上的歧视;其次,50%的超额扣除要受到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这对相当~部分利润水平仍然很低的民营中小型企业来说,优惠的力度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可取消有关政策中对民营企业造成歧视的限制,规定只要符合条件的R&D费用,就可按150%的享受税前扣除优惠,不足抵扣的部分还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

3、给予民营企业推行加速折旧。较之常用的“直线法”,加速折旧可让企业获得递延纳税的好处,相当于给了企业一笔无息贷款。从我国现行对加速折旧的规定来看,措施的范围和力度都十分有限,主要针对进行中间试验的设备以及船舶、飞机、汽车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设备,缺乏对设备更新快的民营企业的优惠。因此,建议借鉴外国的做法,一方面,明确规定民营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新设备、新工具等,可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另一方面,可考虑对民营企业中技术先进的环保设备、进口软件的购置以及风险资本的投资实行“期初扣除”的折旧方式,允许在投资当年就扣除50%一100%。

四、实行统一平等的出口退税政策

近年来,国家几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平均退税已由1997年的8.3%提高到15%左右。在执行退税指标分配管理办法中,民营企业常常由于出口退税不及时、不到位,形成较大的资金缺口,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出口。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决定对所有的生产型企业自产出口货物统一实行“免、抵、退”的出口退税政策。民营企业已经不再是国民经济的配角,而是和国有企业一样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两翼,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要进一步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一视同仁,使民营企业享受完整的进出口经营权。

五、结合税费改革,进一步清理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收费

我国民营企业税(费)赋负担沉重。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私营企业主和主要的投资人认为,现实中不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的社会问题首先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经济政策中排位第二的即是税收政策问题。民营企业的税(费)赋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税收政策对民营企业投资扩张存在不利的影响。如现行税收政策规定,民营企业除了和国有企业一样缴纳33%的所得税外,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办法》将私营企业排除在外。再如所得税减免政策,对外资企业是从“获利年度”起,对民营企业则是从开办期起,而企业在开办初期往往没有利润或获利甚微,优惠政策的效用大大降低了。=是不合理收费问题严重。收费项目“杂”且“多”。大部分民营企业要应付30多个部门。上交50种税费(其中大部分是各种收费),一些问题更加严重的地方收费种类多达70余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收费。另外,收费不规范,随意性大,表现为收费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税外收费过多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家财税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作为财税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之前的过度措施,可以借鉴我国一些地区采用的“一次费”的做法,即取消形形色色的不合理收费项目,代之以政府规范的一次性征收规费。这样,自身承受能力与谈判能力地位较弱的民营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一次费”,来抗拒政府各部门各个方面向企业的乱收费。清理税外收费、取消“三乱”收费,对民营企业实际上也起到与减税等价的效应。

六、建立以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民营企业税收服务体系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其地位越来越显重要,在税收管理工作上要纠正在服务上的“重公轻私”倾向,转变观念,应做到一视同仁。要转变以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直接干预的作法,突出服务与扶持,在民营企业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减少民营企业申报纳税的时间,纳税程序给予简化和规范化,进一步降低纳税成本,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上一篇:一次深刻的教训作文下一篇:这就是生活阅读题答案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