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共10篇)

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 篇1

欢迎进入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将非常珍惜您宝贵的答案和意见!

(下面三个小问题如果您介意可不填,之后的问题都将不会涉及您的个人敏感信息,请您放心填写。)性别:学院:每餐您的花费平均为:()元左右Q1.1、您最经常就餐的地方是()?

A、中心食堂B、北苑食堂C、东一食堂D、东三食堂 E、清真餐厅F、桃园餐厅G、中快餐厅H、其它Q1.2、承接Q1.1,您最经常就餐的地方是出于什么角度考虑的(第一因)()?

A、饭菜最可口B、性价比最高C、时间原因D、地理位置近E、其它

Q1.3、您对您经常去吃的餐厅的饭菜的口味满意度如何?10分为满分,请您从0到10之间任选一个数字写出您的满意度:()

Q1.4、您最想吐槽的餐厅是:()

A、中心食堂B、北苑食堂C、东一食堂D、东三食堂 E、清真餐厅F、桃园餐厅G、中快餐厅H、其它Q1.5、承接Q1.4,您想吐槽的原因(第一因):()

A、饭菜难吃或种类少B、卫生环境差C、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D、饭菜性价比低E、其它Q2.1、您对国家对高校食堂的补贴政策有所了解不?()

A、完全不了解B、听说过而已C、了解一些D、了解得挺详细

Q2.2、国家对高校食堂有补贴政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希望如何实施?()

A、一如既往,补贴给食堂B、直接补贴到学生身上,如打到饭卡中等C、补贴食堂和学生相结合 Q3、您身边有抱怨过食堂(不包括中快,下同)的同学吗?你估计比例有多少?()

A、没有B、很少C、一般D、挺多的E、太多了

Q4.1、您觉得学校食堂的饭菜更新频率怎样?()

A、高B、一般C、低D、很低

Q4.2、以您的经验,您觉得在来到望江的一年内里,饭菜的味道有没有进步?()

A、有一定的进步 B、几乎没变 C、吃得时间久了,感觉倒退了D、实在是退步

Q4.3、如果饭菜做得不好吃,您觉得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大锅饭本身难做到好吃B、食堂不拿出钱请好厨师 C、请了较好的厨师,他们却不尽力 D、原材料问题,即我们消费水平决定

Q4.4、以我们在食堂内的现有消费水平(加上补贴),您觉得我们有理由期望食堂的饭菜更美味么?()

A、完全可以B、基本可以C、应该不行D、不要期望了

Q4.5、您对我们学校食堂饭菜的改善有期待么?()

A、大有期待B、有一点C、几乎没有D、完全没有

Q5.1、以您的观察,您觉得我们食堂内剩饭现象严重不?()

A、不严重B、正常范围C、有一点严重D、很严重

Q5.2、您觉得剩饭产生的原因是?()

A、饭菜做得不好吃,食堂的责任B、个人习惯,尚需改变C、个人状态不好,发挥不佳D、其它 Q6.1、寒暑假归校后,经过在学校的一段时间后,您的体重一般会()?

A、显著增加B、有一定的增加C、不怎么改变D、有一定的下降E、大为下降

Q6.2、若体重下降(不下降的同学可不填),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在校能量消耗大B、自己三餐饮食不规律C、食堂饭菜不可口,食量下降D、其它

Q7.1、如果您反映食堂饭菜不可口,遇到这样的回复:不喜欢吃食堂,你可以自己出去买着吃嘛,花高价肯定能吃到好吃的,也没人拦着你。您的态度是()?

A、一分钱一分菜,只能期待食堂改善 B、仅考虑方便性,这就不现实嘛,表示无奈C:好,你行,若补贴给我,引入竞争,我就再不吃食堂

Q7.2、如果您抱怨食堂饭菜不可口,被回复:想想几十年前,饮食条件那么差,前人不也过来了,还为国家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再看看你自己就知道抱怨。您的想法是()?

A、有道理,深感羞愧B、不切实际,不因时而言,毕竟我们的生活环境已变。C、就不能有点追求? Q8、若条件允许,可以引入更多的类似中快的餐厅,您的态度为()?

A、热烈欢迎B、挺支持的C、无所谓D、不支持

如果您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留下:

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 篇2

教育理念不正确

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在于通过让学生诵读经典, 熟记名句, 学习掌握必要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从而不断提高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 了解中国传统经世致用的学问方法, 明确中国传之千古的道德精神, 感受中国诗礼传家的特色文化, 并在辩证学习、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把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心灵深处, 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 做一个有君子风范和传统文化气息的中国人。然而不少学校对此缺乏深刻认识, 只是把国学教育视作上级的安排, 或者视作一种潮流, 自己不过是随大流而已。在这样的思想认识境界支配下, 他们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的安排上就难免草率, 难免应付了事, 如此以其昏昏, 而欲使学生昭昭, 则国学教育的效果当可想而知, 最后不走过场才是怪事。

教育内容不规范

1.没有细分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

有的学校把《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大学》《中庸》的大段文字不加分析和选择, 一股脑儿让学生去读去记, 结果里面的一些宣扬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的东西也成天让学生挂在嘴边, 这肯定是不行的。因时代的局限, 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不少与现代精神不相容的消极东西, 这些东西必须在让学生诵读前就剔除, 而且对一些容易发生歧义的, 则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师应结合现代理念, 让学生超越孔子所说的“礼”, 把礼理解成“礼仪、规范”, 让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 也就是在“视”的时候要注意必要的礼仪规范, 以彰君子的德行和作风。国学教育既要诵读原文, 又要去粗取精, 还要引导学生从传统和现代两个角度, 对某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开展讨论分析和比较,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精神实质。

2.没有形成横向的教育重点和纵向的教育梯度

有的学校对国学的内涵没有开展过深入的研究, 也没有对国学经典进行过仔细筛选和系统整理, 就随便找些古文古诗给学生诵读,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根据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授之以相适应的教育内容。这种零散化、碎片化、随意性强的国学教育, 怎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非得贪大求全, 毕竟国学从广义角度看是个相当深广的范畴, 青少年儿童没有必要把所有东西都学完, 加上学制有限, 学时有限, 功课繁多, 要学完学透也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样, 要让青少年儿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精深智慧和博大精神, 就必须对他们施之以相对系统健全而非零散化、碎片化的国学教育。所谓系统健全, 就是要在教育内容上从横向上精选重点, 选择那些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有养份的、相对易懂的文学、文艺类知识和道德修为类主张, 从纵向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建构起一定的教育梯度, 以此达到既健全又系统, 既重点突出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此, 国学教育必须精编教材, 通过去粗取精, 选择一些最能反映传统学问、先贤智慧和中华精神的内容, 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编撰, 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到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基本相称的国学教育。这样的教材编撰工作, 可以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统一进行, 也可由各地各校自行开展。

3.没有平衡协调好传统国学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

所谓公民教育, 也就是现代的“德先生”教育。“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五四时期同时引进中国, 如果我们开展了国学教育, 开展了“赛先生”教育, 但就是淡化甚至不开展“德先生”教育, 或者只开展“假大空”的“德先生”教育亦即伪公民教育, 可以肯定地说, 这样的教育绝不是健全的教育, 也绝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国民, 而没有健全的国民, 也就绝不可能造就健全的社会。须知, 国学与公民学里面的有些东西是共通的, 但也有很多东西是不同的, 因此尽管国学教育可以塑造出具有传统精神的国人, 但唯有公民教育才足以塑造出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公民, 以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华复兴的历史重任。从这个角度讲, 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是互补的。我们在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教育, 做到中学与西学并重, 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并重, 而不要顾此失彼, 更不要因为开展了国学教育, 把老祖宗的精神价值拾起来, 却把新时代的普世价值丢弃了。

教育方法手段不科学

1.没有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而应用是在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可是有些学校只知让学生咿咿呀呀诵读文句, 却忽视了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点拨和教化, 忽视了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 结果学生一边摇头晃脑诵读, 一边不知所云, 就如鲁迅小时不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样, 或者课上读着“谦谦君子”, 课下仍打打骂骂, 举止行为中没有一点君子的儒雅, 没有一点有文化修养的样子。有人主张就是要这样“死记硬背”, 即使暂时不明白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这样一种看法似乎有理, 但如果一点不明白内涵又怎能让学生“记”“背”得牢实呢?又怎能达到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呢?国学教育不是说非得把每句话每个词都分析透彻, 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给予适当点拨, 让他明白基本意思, 这样他才能记得牢, 也才能化为己用。退一步说, 低年级小朋友因年龄过小不太明白让其“死记硬背”尚可理解, 高年级还这样就不应该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国学教育的表面热闹, 而要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 将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 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 如此才能达至国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2.没有精心合理地设计教育形式

有的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没有经过精心思考和准备安排, 教育形式单调, 只是一味组织学生读诵, 有的还一天几读, 但就是忽视了开展形式多样、具体可感的活动。有的学校虽然不是专门的国学艺术学校, 可教育形式却非常复杂, 吹、拉、弹、唱、诵、舞、写、画样样俱全, 结果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 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重蹈了某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让子女学这样学那样的覆辙。因此过与不及都不好, 国学教育应在容量、时间和方式上, 根据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实际,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突出实效出发, 做尽可能合理的安排。

3.没有利用好语文教育这个重要载体

其实, 语文教育本身就属于国学教育的主要范畴之一, 只不过语文课本中蕴含了很多现代精神, 但在语言文字角度看, 语文课本完全就是国学。很多中国学生语文功底差, 连基本的遣词造句都成问题, 作文也写不好。现在虽然推行国学教育了, 有的学校还另编了单独的国学教材, 可是学生的语文成绩仍然没有提高起来。因此, 开展国学教育, 必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热爱中国的文学, 必须要求他们首先把语文学好。要借开展国学教育的契机,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通过“美读、美思、美写”等方式, 把语文教学搞好, 把学生的中文功底打扎实。

4.教育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国学教育要收到良好成效, 主要有赖于良好的学校教育, 但也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不开。而在这几方面, 不少地方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学校教育来说, 不管是制度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 都会影响国学教育的成效。从家庭教育来说, 中国家长其实都习惯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子女, 这种教育其实就属于国学教育的范畴。但现实情况是, 不少家长都出门打工去了, 他们的子女都成了留守学生, 加之某些家庭还存在其他不良问题, 那么生长在这些家庭的孩子, 必然接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 社会环境也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 如果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 又接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可想而知, 我们的学校教育包括国学教育的成效会被抵消掉多少呢?所以, 有必要尽一切努力改变教育的单向化倾向, 应动员学生的家长及其亲属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请求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从而形成多向的教育合力, 确保国学教育收到更好的成效。

对学校有效管理的几点看法 篇3

一、实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师参与决策

领导对学校工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学校教育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又在于决策者。因此,只有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才可以减少决策中的错误,纠正偏差,才能使决策既体现学校大多数员工的意愿,又反映出学校领导者的要求和期望,进而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将决策顺利贯彻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有管理的基础,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明义之举。具体工作中可采用:1、鼓励教师在学校重大问题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教师也介入学校管理,知道学校面临的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使他们意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这样便能达到学校人与人关系和谐,产生向心力和责任感;2、领导者和教师一起制定措施、方案;3、建立教师参加评估学校的制度,并实行之。

二、从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正确评价教师

学校领导应介入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密切地与教师建立关系,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

教师创造更多的方便。这样,有利于及时得到教师信息的反馈,有利于对教师做出具体、深入、正确的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荣誉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工作热情,达到教学技能日臻完善。采用的方法可有:1、对新老师分别进行有计划的课堂评价;2、运用绩效强化对教师的成绩和效果公正评价;3、组织教师听优质课、标准课、改革型课,广泛宣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等。

三、帮助受挫折的教师

消除教师在工作中受到失败时产生的心理挫折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问题处理得好,不仅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教师在受挫折后产生出的破坏性消极反应,学校应给予同情心、忍耐心,善于帮助,创造解决问题的气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其心理治疗,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个别谈话、生活会、意见征求会等方式,让受挫折的教师有抒发怨气和不满的机会,达到心理平衡,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之放下包袱,轻松愉快的把本职工作做好。

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人的需要。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求外,还有其自身需求的特点,即工作的需求,希望有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根据我的经验,在现有的条件下可采用:1、为刚到学校的教师编制一个有节制的课程表,安排好工作地点、教学工具和生活住处,使他们对学校有一个良好、舒服的感觉;2、把学校各项活动综合起来进行,避免教师过度疲劳;3、为退休、离校的教师举行欢送会,使在学校的教师也受到教育,产生一种荣誉感;4、办好食堂,尽量满足教师的饮食要求;5、关心年轻教师的婚姻大事,并努力创造条件;6、针对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病多,学校应每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减轻教师的压力,增强体质,增加教师队伍的凝聚力;7、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建设,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8、同上级、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联系,筹措资金,改革教师的生活等等。总之,学校可根据教师的需要特点,正确诱导,尽力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使教师在工作中不受干扰。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一所学校带来教学工作的生机。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就非常重视领导者与教师、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稳定和融洽。因而,1、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善于在集体面前维护教师的声誉,善于同教师勾通,虚心接受批评和意见,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和相互尊重的氛围;2、对教师取得的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对学校做出的贡献;3、加强本校教师与兄弟学校教师的联系,在工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4、发动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互帮互助。

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 篇4

【摘要】 反思使我们在教学中能够不断获得进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他的课堂也不一定是完美的.我们对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有不停地超越自己,不停地追求更好,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也能不断提升.因此,教学中的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想起每次学校在开教学会议的时候,总是不断要求老师们对教学要积极去反思,反思的频率无论是一星期一次还是半个月至一个月一次,无形中都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只要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去做反思这项工作的.反思不但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反思就是对所做工作的总结和思考,方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提高工作的效率.但反思该怎么来进行呢?其实反思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或方法.每个教师的思维方式不一样,那么他们反思的方法应该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反思应该要全面,要各角度多方面去进行反思,特别是初中数学的教学反思,也需要从多方面去进行,那样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反思效果,可以更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工作,从而利于自己的成长.我认为反思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我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 篇5

中国教育制度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企业中苦苦最求人才,二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这不得不使人们想起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

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教育的产业化

教育本属于服务性的第三产业,“教育产业化”本来就是莫名其妙的提法。目前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包含理论和实践上的两个重大错误。理论方面,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并改进教育机构乃至整个国家教育的效率,是正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实施研究成果,但在理论上把不管什么教育机构都当普通的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把绝大多数理应属于非营利机构的学校与以赢利为目的普通企业混为一谈则纯粹是理论上的错误。实践方面,民众交纳了税款,即应当获得国家政府在教育方面一定程度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要安排得尽量公正合理、有效率,民众不应当为这些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服务重复交费,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承担部分成本,却毫无疑问不应当承担公立大学党政后勤等非教学研究机构极其臃肿等问题导致的额外成本。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正好相反,从思想、理论到实践,全面混乱。

因此,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必须废除,改之为“教育公正合理化”政策。所谓教育公正合理化,即政府承担必须承担的提高教育投入等责任,保证并实现个人的自由选择等权利,依据公正的规则同等对待个人或机构,并依靠有关各方运用知识智慧在互动中达到实质的公正,依靠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和信息公开化来保证拥有权力者执行公正的规则,最终实现教育的公正、高效、优质化。当然,首先政府要大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教育服务,并首先保证贫困学生的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的公正合理化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主管行政机关与教育机构的公正合理化,适合教育机构自行决定的事项如人员招聘、专业设置、学生招收等由教育机构自行决定。二是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即实现公立教育机构、民办教育机构、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教育机构的公平竞争,为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提前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各类教育机构,包括教会大学,而且平等对待,但必须区别是非营利机构与还是以赢利为目的普通企业。三是要实现教育机构内部的公平合理化,教育机构内部必须保障教师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实行民主自治,如教授治校、终身聘用等,并全面实现信息公开化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保证权力的拥有者执行公正合理的规则。

当然,中国教育必须有资金作为后盾,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很大一部分也跟资金有很大关系。

现在,贫穷的学生上不起大学,高等教育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但这实在是一个误区,许多的教育问题,实在是各种社会问题,如政治体制、人口、经济等等问题导致的,实际上是社会问题,教育本身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贫穷的学生上不起大学这个问题这么受关注,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等级社会,贫苦人家的孩子改变社会等级、以及国家选拔人才几乎全依靠在中国相对最公正最不坏的高考,考取大学意味着登上了一个高台阶,还可能登上更高的等级,如果因为缺钱导致这一切不能够实现,毫无疑问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损失,但损失更大、更不公正、未被特别关注的是贫穷的孩子们连义务教育都不能够得到。中国教育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 社会的问题,借用一位网友的话是:社会问题的大象踩在教育的图钉上。对中国教育情况熟悉一些的人都知道,教育等级越高,知识性的教育就更加次要,研究性的教育就更加重要,对教师研究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中国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相对水平最高,其次大学教育,最差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在目前中国教育中是相对效率最高的。

一个孩子获得义务教育乃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的义务教育法虽然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权利,但贫穷的农村,孩子们仅仅因为缺几百元钱就不能够受到义务教育,缺乏教育会导致孩子们一生甚至下一代贫穷的延续,这对那些孩子是明显的不公正,因此必须在义务教育上实现公正,让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不分贫富,都能够在教育上得到起点的公正和基本的程序的公正。而且,一个国家,教育的资源始终都是有限的,必须首先集中教育资源在中国教育最有效率和最能够实现公正的地方,另外大学教育并非义务教育,所以,政府应首先在资金投入上确保义务教育,至少保证贫穷家庭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免费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最好是实行“学券制”改革以提高效率,但政治体制不改革,这是无法实施的。

虽然中国中小学教育相对水平最高,但也问题很多,一言以蔽之:中小学教育做了太多无用功,知识性的教育太多,意义不大的重复性练习太多,学生自己太缺乏必要的自学时间,太缺乏研究性的教育,已经大退步到比八十年代还不如的地步了,几乎就是分数教育。学生的作业负担考试负担太重,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某些教师在课堂、考场上公然教学生作弊的现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样能教出什么样的人?这样下去中国人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全部要被打穿,师道尊严和教育都会全面崩溃。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量化考评制度、砸教师铁饭碗的劣化改革,把中小学教师都变成了一年或几年任期的临时工,教师们比拼学生成绩如平均分等等,成绩下降就要被学校或主管上级解聘或者低聘,哪个教师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学生考试成绩高则在提升、职称、工资奖金等方面得到好处,把复杂的多因素的教育效果的评价简单化到了只看学生考分。这样断送了很多孩子的前程。

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 篇6

您好,为了了解大家对学校保险市场的看法,请您针对以下问题给出意见,谢谢!(请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前打√,可多选)

1、您所在学校的学生平安保险与哪家保险公司合作,保险费为____元,保险金额为________元。

□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其他

2、学生平安保险在校采取哪种投保方式,投保率为____%。□学生校外自行购买 □保险公司设点销售 □学校统一组织

3、您对保险公司在学生平安保险方面的服务是否满意? □满意□一般□不满意

4、您对教育部门统一规范管理学生平安保险的看法? □促进保险公司做好理赔工作

□统一管理,避免市场混乱□规避政策风险

5、您通常了解的购买车辆保险的渠道是什么?

□保险公司业务员代办□单位集体购买□委托中介机构

6、您选择车辆保险注重哪方面的因素?

□价格□理赔服务□ 保险公司的品牌

7、您的学校公、私车辆保有量?

□1-10辆□10-20辆□20辆以上

8、你所在地区的教职工医疗保障项目有哪些?

□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单位补贴□个人自负

9、您认为开展教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需要补充哪些保障项目。□医保自负部分报销教

□门诊医疗费用补充

□职工意外伤害的保障

□教职工因大病或疾病身故对家人的补偿

□其他无法处理的相关费用(体检、疗养、医疗器械等)

10、当地的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自付比例。

□自付30%以上□自付30%-15%□自付15% 以下

11、当地财政、社会保障等部门是否有教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方面的经费支持与开展商业性教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计划? □有□没有

12、您对教育保险市场的开发有何建议(请附上文字材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您的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方式:

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 篇7

关键词:文人论政,俄国,社会主义,反感

张慰慈 (1890—1976) 字祖训, 江苏吴江人。早年与著名学者胡适一同在上海澄衷学堂求学, 1910 年考上上海复旦公学, 1912 年赴美留学, 1917 年获得依阿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回国不久, 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陈独秀就希望他能发一些政治性的文章, 而其同窗好友胡适, 更是希望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独特的政治见解。关心时政的张慰慈也不甘落后于时代, 刚进入北京大学任教不久, 便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思想前沿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劳动运动、时局政治问题等文章。如在1920 年5 月1 日, 张慰慈在《新青年》发表了《美国劳动运动及组织》一文, 详细介绍了美国工人运动情况, 从政治及法律角度阐明了资本家与工人是天然阶级对头的关系, 揭示了“工资制度”和“工厂制度”是引发劳资纠纷的内在机理, 并对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进行深入分析。1920 年10 月, 张慰慈与李大钊、陶孟和、陈启修等四人一道担任北大政治学系教师。一同对劳工问题、巴黎和会及国际联盟问题等进行研究及授课, 其中张慰慈负责《平和会议与平和会条约》课程的讲解。另外在张慰慈任教期间, 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如1920 年中国北方天灾导致灾民横行, 流离失所, 张慰慈就与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人向北大校园师生发起了赈灾活动, 募捐善款予以资助。

一、新文化运动中的张慰慈

1.站了新文化运动右倾阵营的队。五四时期前后的张慰慈是新文化运动中自由主义者, 与胡适一样, 主张以“文人论政”的方式, 发表政治见解和文章来影响国家政治。这与李大钊和陈独秀以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来参与国家政治有很大区别。因此当1921 年的新年钟声刚刚飘远时, 陈独秀就与胡适便展开了对《新青年》的激烈讨论。胡适认为《新青年》“颜色过于鲜明”, 建议《新青年》迁往北京。陈独秀立即回信道:颜色问题我认为还算适当, 并坚决反对《新青年》迁往北京。胡适看完信后十分恼火, 回信说“:北京同人抹淡的工夫决赶不上上海同人染浓的手段之神速”, 并决绝地表示:一是如果《新青年》任由政治色彩继续浓烈下去的话, 则另创办一个哲学文学刊物;二是将《新青年》马上移到北京来, 并发声明与政治话题脱钩;三是《新青年》停刊了事。胡适还在信中说“:此信一涵、慰慈见过。守常、孟和、玄同三人知道此信的内容。他们对于前两条办法都赞成。”陈独秀针锋相对地回信道:《新青年》就在上海办;不同意“声明不谈政治”建议。之后, 陈独秀又分别向“北方同人”张慰慈、高一涵等人告知说:《新青年》编辑事宜已由陈望道先生操持, 以后诸位稿件陈望道仍照收。胡适与张慰慈、高一涵等北京同人讨论后认为“:若不解决《新青年》地点问题, 无法另建杂志。”可以看出, 北京很多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学者都赞成胡适的建议。独有李大钊则声明反对, 他说“:我希望《新青年》能够成为一个有‘特别色彩’的杂志, 若不改变此风格, 那在哪里办刊倒没什么, 但不赞成停刊, 因为停下来比分裂影响还坏。”不过, 胡适此次与陈独秀的一番争论后, 《新青年》在事实上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派是李大钊、陈独秀为首的社会主义思想流;另一派则是胡适为首的北大自由主义思想流, 张慰慈是其中重要成员。《新青年》分裂后, 苦撑到1922 年7 月停刊, 而以胡适为主, 张慰慈、高一涵、陶孟和等为骨干的《努力周报》于同年5 月创刊。本文认为, 其所谓的思想文化革命的精神, 实质是主张以“文人论政”的方式, 进行思想层面上的斗争, 而不想进入中国政治生态内, 进行你死我活的政权争夺斗争。另外胡适是想在现任政权基础上, 争取一个资本主义“好政府”而已, 他本身也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而当时,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宣传, 以及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不了解, 因此一提到俄国十月革命及布尔什维克主义, 就如同闻听洪水猛兽一般唯恐避之不及。但苏维埃政权到底什么样?布尔什维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这反倒引起了政治学科班出身的张慰慈浓厚兴趣。

2.做了些新文化运动“左倾”阵营的事儿。《努力周刊》建刊后, 张慰慈除发表一些分析西方现行政治及纯学术文章外, 还发表了多篇研究俄国苏维埃政治制度的学术文章。在《俄国的新宪法》中他对1918 年7 月俄罗斯“第五次全俄国大会议”通过的宪法进行分析后认为:这部宪法不是独裁者单独创建的, 也非地方会议、人民投票通过的, 而是由“一种革命机关”制定的。讲到“全俄会议”时他说“:在俄国, 宗主权在于地方会议, 或地方上工业、军务与别的职业所举的代表委员会。各地方可临时与中央政府脱离关系。”对此他评价指出:一旦俄罗斯“政治权利限于工作的人民”的国家政权成熟, 一定会有“许多国家攀仿”。随后, 张慰慈又连续发表了《俄国的婚姻制度》、《俄国的土地法》、《俄国的婚姻制度》一文系统介绍了俄罗斯苏维埃政权婚姻制度, 并分析说:俄罗斯婚姻法“民事的结婚”与西方“宗教的结婚”形式完全不同;提到对待私生子问题时张慰慈认为:除俄国、日本法律外, 其他国家“私生子”是被斥逐法律之外的, 这是一件最不公平最不道德的事。最后张慰慈说:这篇文章旨在澄清和改变中国人以往认为的“俄国妇女也是国有制”这样极糊涂的认识。而在张慰慈的《俄国的土地法》一文中更是认为:俄国的“土地国有制”如通过了时间考验, 将是世界的创举。从张慰慈在《努力周刊》发表的文章看, 其对俄国十月革命及苏维埃政权的政体及宪法、法律的研究态度是积极的, 承认了其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李大钊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 认为张慰慈以政治、法律等专业视角介绍研究了俄国宪法及法律, 极具研究和参考价值。在这前后, 张慰慈还在1923 年出版了《英国选举制度史》、《政治学大纲》, 1924 年出版了《政治学概论》, 1925 年出版了《市政研究》, 而其1923 年的《政治学大纲》是我国系统和科学阐述政治学术研究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而张慰慈在1924 年的《政治概论》一问世, 胡适就评价道:“张慰慈的书虽然是高中课本, 但可以当做一本政治普及的书籍推广到全社会, 让所有国民来读。”

二、消极评价俄国社会主义实践而遭到胡适的抱怨

1923 年10 月, 自由主义思潮的《努力周报》被北洋政府勒令停刊, 张慰慈对苏俄态度开始转向消极。在1925 年, 张慰慈参加了《晨报副刊》编辑徐志摩发起的“仇俄友俄”讨论。他撰写了《我也来谈谈苏俄》的文章, 较明显地指责苏俄社会主义。文章说:俄国虽然在1920 年表示将清朝的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 并宣布取消了沙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也愿意为中国民族解放斗争及抵御外国侵掠提供必要的帮助, 但是在俄国势力范围, 特别是广州等南方地区基本上被“赤化”掉了。临近俄国的北方也会在地缘政治影响下, 进而同化之。另外, 在《阿玛那———一个试验共产制度的社会》一文中张慰慈指出:俄国苏维埃政权并非美国“阿玛那”孤僻的共产公社, 他希望通过“宣传”寻求全世界人类的思想认同。这与“阿玛那”共产公社只想过好自己小日子有本质区别。言外之意, 俄国要比“阿玛那”孤僻的共产公社更具影响力。此次“仇俄友俄”讨论中胡适并没有参加。虽然两人关系仍很良好, 但胡适对张慰慈对俄国所持的批判态度有所不满。1926 年胡适途经俄国到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委员会议时, 在莫斯科给张慰慈的信中写了自己的看法。信中说:原也有人希望我加入“反赤化”一方, 但出于严谨, 或不知晓“赤化”到底是什么样子之前不便发言。此次路莫斯科不能实地详细调查一下也是一件憾事。胡适在其信中还说“:研究政治制度和民主思想的朋友们, 我们最少要承认苏俄有试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权利, 如同美国经理制城市政府的试验一样, 他们共同拥有试验的权利, 这是最低限度的实验主义态度了。”胡适认为, 张慰慈在此次讨论中掺入了更多个人的主观好恶观, 没有从他政治学专业角度, 客观严谨地审视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此次争论之后, 张慰慈虽然也参与一些新文化运动活动, 但“文人论政”对中国社会及政治影响很小, 因此使其参与的积极性慢慢消退。1928 年后, 张慰慈也认识到这点, 因此选择了弃笔从政。先后在大学、国民党政府财务部、铁路管理局等处任管理职。虽然张慰慈在1930 年出版了《政治学》、《妇女论》, 1931 年出版了《现代民治政体》, 1932 年出版了《宪法》, 但他已失去了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影响力。解放后, 张慰慈被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聘请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1976 年3 月去世。

张慰慈优秀的学术背景及对社会现实的真知灼见, 使其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例如他1925 年出版《市政制度》一书时, 胡适就评价道:这部研究市政的书, 先从市政制度的发源及历史沿革讲起, 一直深入到制度研究, 是一部很好的书。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市政研究著作。不过民国时期社会持续动荡, 政坛上大军阀、封建人物、资本主义民主革命人士如走马灯似的相继登场, 他们共同特点就是“独裁”, 在这样社会背景下“文人论政”张慰慈的自由主义思潮及“文人论政”的做法, 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力较小。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日记全编[M].教育出版社, 2001.

[2]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M].三联书店, 2005.

[3]易竹贤.胡适传[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8.

[4]胡适, 耿云志, 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5]胡适.胡适自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8

一、搞好课程结构改革

目前,计算机教材大多与社会实际脱节,教材中充斥着过多的计算机术语,缺乏形象直观的适合中职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在计算机教材的编排和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应该由浅入深,年级之间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做到知识趣味性强和科学性严谨,注重发展学生特长与个性。同时,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完成其他学科作业,写作文或进行计算机辅助学习,效果都很好。这样做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二、突出教学内容实用性

教学内容应该以实用为主,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地普及计算机教育。例如,课前用于知识记忆性质的检查提问可以取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安排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利用这个思考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已学知识构思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分析学生上机实习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设计排除方法。思考题的设计应能够温故知新,导出本节所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能力和学习兴趣,允许学生查阅资料或进行讨论。

三、要以能力培养为主

计算机教学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应该精讲多练。“精讲”就是对于学生自己看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文件、目录、路径等理论概念,则应该突出要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洁地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要领就可以。“多练”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参加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以能力培养为主就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让学生各抒已见,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最后教师要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不可以“放羊”。

以能力培养为主,就要注意“因材施教”。青少年时期可以说是学生们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加强计算机教育事半功倍,效果最佳。因此,对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因为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

四、要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计算机教学手段应自觉走在多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注重以計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建立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师生互动。教学不能再是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应是师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可以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让学生用Windows或WPS或Word设计生日或新年贺卡,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有利于完成计算机教学的任务,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当然,计算机教师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内部丰富而不繁杂,精彩而不花哨,教学进度紧张但不忙乱。自身的教学效率与计算机的高效性一致,让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今天刚教会学生的技术也许明天就已经落后。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自己更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阅读电脑专业书籍的能力和对计算机的精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立于不败之地。

六、注重德育目标渗透

教育必须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爱国敬业、自尊自信的人才,计算机教学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多媒体”和“信息高速流通”已经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和生活。正如美国Intel公司前总裁葛鲁夫所说:“在当今世界上,一切能做到的,终将做成,技术的力量不可阻挡。”作为一名计算机学科教师,笔者会进一步坚定信念,从自身做起,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科教育德育目标等方面的探索,更好地胜任教学,为社会培养高新人才。

对学校渗透企业文化一些看法 篇9

对学校渗透企业文化一些看法

前言

业化的学校管理是没有止境的,各个企业在与时俱进,让自己不在没有硝烟的企业竞争中淘汰,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就是企业供应链的人力资

源供应方,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快速达到要求的技术类、操作类员工。

作为从通用学校毕业,而又回到母校工作的学子,我和其他人一样,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方法,让学校能够更好、更快发展。我相信企业化学校管理将会是中职学校竞争的核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经常给学生说这样一句话“我能做的不多,但是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努力”,在学校三年有余,学校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的很多文化已经慢慢的滞留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一点点努力,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一点支持。

我经常会想起一些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执行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在学校,我从事了机房管理工作三年,自己已经有很大的进步,我多次尝试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机房的管理中,在失败之中不断的改善,现在机房管理团队的企业化管理已经初见成效,这说明企业化的学校管理并非难事,这是一种创新,需要不断摸索,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企

实行学校渗透企业文化的作用

1、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适应企业文化

2、学校更加科学、规范的对学生进行准员工制度的管理

3、提升教师自身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提升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归属感

4、品牌化学校文化

5、提升学校内部的运行规范化,实现制度约束人,学校无限正循环发展

学校企业化具体内容

(一)、学校运作

1、信息化办公

信息化办公,指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达,如内部邮件系统、OA系统、外网邮件、QQ、MSN、ICQ、飞信、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多种形式。信息的快速传达,可以大大提升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和执行力

建议:

(1)各部门或各办公室配备联网计算机,通过软、硬件等技术手段对所有计算机进行监控管理,最大程度确保计算机用于办公和信息传递

(2)要求所有员工加入集团V网,充分发挥手机通信功能

(3)各办公室、各部门安装固定电话,并开通内部使用功能,提升部门之间的办公协调能力

(4)各部门、各教研组配备专用邮箱(内部或外部均可),并建立学校内部网络通讯录,对于文献资料内容直接发送至邮箱,同时要求给予设备和网络支持,并建立邮箱使用制度

(5)建立学校OA系统,让教职工的工作可以无缝覆盖(出差、休假等情况下也可进行办公)

反 思 者 方 能 进 步

(6)建立学校(各校区)资料服务器,并设立相应的权限,对于各类资料,按照保密等级对相应人员开放不同权限,实现资料快速查阅,提升办公效率

(7)开通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让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发展开源节流

2、制度标准化

制度标准化指对所有规则制度进行统一制定,并通过信息化快速传达,适当进行制度培训和考核(开卷、闭卷、出席)。

制度标准化可以让学校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实现准确、统一。

(1)专人负责制度的建立、审核

(2)所有制度使用规范模板

(3)所有规章制度使用学校专用模板进行制度(包括各类资料、文献)

3、权签制度

权签制度,指为主要负责人配备副手,或由主要责任人进行指定人员,指定的副手在主要负责人暂时离岗、请假、休假、离职等情况下,拥有主要负责人的签字权利。权签制度可以缩短学校各类办事流程所花费的时间,提升办事效率。

权签制度需要制定严谨的规章制度,并且涉及人员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4、保密制度

学校做大做强,资料的保密工作迫在眉睫,部分敏感部门(如财务室、采购部、助学金管理等)的很多资料(如学校新生详细信息、财务资料、采购信息等等)存在很高风险。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可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

(1)建立保密等级制度

大部分企业均采用四种等级,即内部公开、秘密、机密、绝密

(2)建立保密协议签署制度

对于核心和敏感部门及人员,签署保密协议

(3)所有资料建立保密等级制度

给所有资料在使用统一模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页眉页脚标注保密等级,时刻进行提醒

(二)、教师管理

1、流程化

利用制度的标准化,将校内所有常规办事流程进行制度化,及时传达给学校每位教职工(流程应当拥有适用范围),并进行流程培训考核。

流程化之后可以让教职工办事实现高效,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2、培训提升

(1)制度化培训文件,硬性规定培训的时间规律和纪律及其他相关规定。

(2)在培训之后给予考核并加入学校OA中的教师档案资料库。

(3)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中进行企业管理的学习

3、新进教师管理

(1)教师的招聘尽量招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优秀者

(2)系统化的对新教师进行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强制执行考试制度(企业中通常是培训后尽快考试,对于考试不及格人员,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再不及格,根据其表现给予最后一次补考或开除)

(3)对新进人员指定导师进行工作指导,让新员工快速成为骨干

(三)、学生管理

1、常规管理

(1)更改“打扫公区、教室卫生”“整理内务”等为“整理6S”,从语言文化上渗透企业管理(如:将“机房管理员”更改为“机房管理团队”)

(2)针对教室、公区、寝室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6S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6S意识

(3)德育处制定类似企业管理的相关制度

(4)设立6S专员(学生、教职工)

2、军训及进校培训

(1)军训采用严格的军事化训练

(2)对新生进行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各类制度的培训考核

(3)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3、责任连带制

(1)建立学生之中的责任连带制度

(四)、实习实训管理1、6S管理

6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6S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成功的标志

(1)在学生加入实训前进行6S培训和强化,合格者进入实训,不合格者进入6S强化班,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入实训车间开始实训任务

(2)每月进行6S考核,逐步提升学生的6S意识

2、绩效考核

(1)建立工时管理制度,给准员工(学生)进行工时考核,提升工作效率

(2)对学生进行月考核制度,适当的进行奖惩

(五)、就业培训管理

1、就业培训

(1)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工作意识

(2)定期对面临就业的学生进行集中讲课

(3)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就业学生的团队意识、安全意识、ESD(ESD为静电放电,对电子类产品质量影响极大)意识等等

2、模拟就业

各专业分别建立模拟就业机制,严格的通过招聘流程(面试、笔试)加入团队模拟工作

企业化学校管理的实施过程

(一)学校建立健全制度,组建企业化管理专项工作组(预计时间:两个月)

(二)学校提供软、硬件支持(预计时间:一个月)

(三)工作组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考核(预计时间:一个月)

(四)工作组让各部门配合下制定各类针对性的制度(预计时间:一个月)

(五)工作组组织学生进行培训考核(预计时间:一个月)

(六)全体师生正式开始实施企业化管理并不断进行改进,工作组全职进行评估和改善(长期)

(一)至

(五)为准备阶段,预计时间为6~12个月

唐乐冬

对学校制度的看法范文 篇10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确定的因素”。可见领导班子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事业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从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抓起。对此,我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便抛砖引玉。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方面,我认为首先要抓好班子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思想,突出按制度管人、管事,通过思想观念的进步和对制度建设的深刻领会,形成个人内在的自我要求与约束。同时,要对领导班子成员落实目标责任,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个人分工责任,在目标责任上形成大局共识,以学校发展的大局增强团结和凝聚力,增强事业的进取精神,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此方面,我们还须向教职工公布学校发展目标和班子成员的分工责任,完善公开制度,让教职工的知情程度符合民主管理的要求,使领导集体和个人的责任置于群众舆论监督之下,使他们更好地为教职工和学校的教育事业服务,做到廉洁奉公,守法敬业,团结协作,积极进取。

对领导班子成员个人而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必须要做到“六慎”。

一是要“慎思”。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多思考、勤于思考,凡事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二是要“慎独”,就是要在别人看不到、听不见的地方要谨慎小心,事事注意,做到在公开场合和隐蔽场合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

三是要“慎欲”,就是要谨慎地对待金钱、物欲、美色的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制非分的欲望,追求健康的生活。

四是要“慎权”,就是要谨慎对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为群众掌好用好权,不能以权谋私。

五是要“慎微”,就是要防微杜渐。时下,极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组织会宽容、原谅。其实,任何人都不应该有投机心理。小事见精神,小节见品行。

六是要“慎好”,就是要正确对待个人的爱好,谨防别有用心的人对“好”下药,拉拢腐蚀。

对于上述提到的各项要求,必须要花大力气抓落实,否则,将会造成一些好的政策的措施因“落实不够”而大打折扣,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因而,校长必须积极部署,制订实施方案,带领班子成员做到有效落实。

在学校领导班子队伍中,校长是“班长”,是整个班子的核心,因而必须为整个班子成员做出表率。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要做到以下十点:一是要有远大的抱负、理想,有学校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二是要能及时决策、正确决策,并对决策失误有勇气承认并改进;三是要能坚守操守和职守,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全体师生的表率;四是要能信守诺言,不能朝令夕改;五是要能对学校、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六是在待人接物上注重礼节,对师生有礼貌,平等待人,尊重家长;七是在打开学校新局面,解决学校存在问题方面有计谋,有对策;八是能做到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不在不适当的场合批评或表扬;九是要有自我反思、反省的精神,对自己的言行、管理具有自我评估的能力,能注重发挥下属和教师的积极性;十是对待事故、事件,不能感情用事,而要冷静、理性地对待处理,否则,会将问题弄得更复杂,将矛盾弄得更激化。

上一篇:代理软件产品协议下一篇:GMAT备考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