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与典故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联与典故(共8篇)

对联与典故 篇1

“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出竹叶梅花。”

有位近视眼秀才,一日,正坐在绿纱窗前读书,猛抬头见窗纱上晃动着一束芙蓉、牡丹花,以为是隔壁有人在窗下举花逗戏。秀才踱步出门观看,不料惊飞了树上的黄莺和蝴蝶。这时他才想起刚才窗纱上的那幅美丽画面———芙蓉、牡丹花,却是日照莺、蝶投映到窗纱上的影子。因此,他即兴题一联挂在墙壁上:“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但是他一直写不出适当的下联,每日置身书斋,埋头于故纸堆里,寻寻觅觅,不觉一晃过去了八个月。

这一天下雪了。他父母怕他在家闷成书呆子,就请邻居青年邀他踏雪赏景,他很不情愿地随邻居青年出了门。当二人走过板桥,秀才看桥面雪上有些印迹,如“梅花”、“竹叶”图案,就问邻居青年:“这是谁画的?”邻居青年笑道:“你真是书呆子,这是狗和鸡过桥面时留下的脚印!”秀才一听乐得拍手大笑道:“我对上了,对上了!”他跑回家挥毫写出下联:“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出竹叶梅花”。

“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

古时,有个自恃才华不凡的秀才,要和解缙对对子,便出一上联:“马过木桥蹄打鼓”;话音刚落,解缙不假思索吟出下联:“鸡啄铜盆嘴敲锣”。解缙对得不露斧凿之痕,堪称妙对。

“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

从前,几个秀才外出踏青赏景,偶见一片泥路上有鸡犬足迹,其中一个秀才不禁吟出一上联:“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但众秀才思索良久,仍无言以对。此时,路旁一牧童脱口续了下联:“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众秀才一听,击掌赞叹。

“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少时聪明伶俐,一天放学回家,路过一池塘,但见众乡人对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欲作对取乐。其中一人吟出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众乡人却对不出下联。此时,在旁的林则徐思索了一会,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众人皆啧啧称奇。

“斗鸡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

广西桂林漓江对岸有座斗鸡山,不远处又有一个龙隐洞,有人将此撰联:“斗鸡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此为回文联,组合奇巧,对语熨贴,读来盎然成趣。

“白石白鸡啼白昼;黄村黄犬吠黄昏。”

从前,一秀才于中午时路过江苏泰县一个名叫“白石”的小镇,但见一只白色大雄鸡在户外引颈啼喔,随即吟出一上联:“白石白鸡啼白昼”,但苦思不得下联。时隔数年,秀才又经过一个名叫“黄村”的村庄,时已黄昏,一只黄狗正在街头汪汪大叫,此时,秀才触景生情,终于续了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联语对仗工整,珠联璧合。

“过火运作洒狗血;繁琐唱腔炒鸡毛。”

著名艺术家阿甲,一次在中国京剧院举办的书画展览会上题书一联,联云:“过火运作洒狗血;繁琐唱腔炒鸡毛。”联语巧嵌戏曲界流行的行话“洒狗血”、“炒鸡毛”,可谓构思巧妙,匠心独运。“洒狗血”指演员在舞台上卖弄技巧,“炒鸡毛”指戏曲中重复堆砌的唱腔道白。作者以戏曲表演之两大禁忌告诫年青演员,语重心长,令人敬佩。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

从前,有个财主请一位私塾先生为他的儿子做家庭教师。他为了在私塾先生身上少花钱,便事先对私塾先生说:“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私塾先生看了看说:“我也是这个要求。”于是他们在合同上写道:

东家: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

先生: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

开学以后,财主每天只弄些青菜豆腐之类的素菜待先生,先生不答应。官司打到官府。财主说,我是按合同办事的。这合同上明明写着“东家: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先生说,我也是按合同办事的。这合同上不也明明写着“先生: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

县官老爷看着他们的合同,顺理成章地判了个财主败诉。

“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只要肥。”

旧社会,某地方官做五十寿庆,到处要人送礼。庆贺之时,忽见有人捧着一个匾额而来。主人迎上前去,却见匾额上是一副对联:“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只要肥”,心里立刻不是滋味。可喜庆之日,来了客人,又怎能发火呢!况且,这又是个图吉利的时候呀,于是,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说,乖乖地让客人吃了酒席走路。

“鸡卵与鸭卵同窝,鸡卵先生,鸭卵先生?马儿与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旧时,浙江提举(官名)花某去看望老友。老友是个学官先生。见面时,花某戏言,问老友:“鸡卵与鸭卵同窝,鸡卵先生,鸭卵先生?”学官先生是个文人,听得出朋友在用“鸡卵、鸭卵”嘲讽他,便随即对道:“马儿与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蹄举”谐音“提举”。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输给谁。

“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

政治家林则徐,年幼时即聪明过人。有一次,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见一群人正在观看池塘里的鸭子,作对为戏。其中有个人出了一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却没人对得出下联。他想了想,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众人听罢,无不拍手叫好。

“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明代,户部尚书年富,幼时在家读书。一天夜里,门前大树上的鸟巢和几只小鸟,一起被大风吹落在地。他的老师见此,出上联说:“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恰巧,当时月色明亮,破鸡屋里的公鸡正在啼鸣。聪明的年富随即对道:“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老师上联中的“连窠及地”谐音“连科及第”,一语双关;年富下联中的“金膀啼鸣”,谐音“金榜题名”,亦一语双关,可谓珠联璧合。

“饥鸡盗稻童桶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一年夏天,清代文学家李调元,路过一农家。农家大嫂正在门前的场上晒稻谷,一群饿了的鸡子都赶来吃谷。就在这个时候,屋内走出两个手拿竹筒的儿童。儿童见鸡吃谷,便将竹筒向鸡打去。农妇触景生情,望着李调元说:“饥鸡盗稻童桶打,”言下之意,请李先生对个下联。李调元见农妇能出出这样的上联,又惊又喜。可要对这个上联,却又感到很不容易。他皱着眉头,在农家门前踱来踱去,就是想不出来。正在他绞脑汁之际,一阵风沙刮来,呛得他一阵猛咳。咳嗽间,他忽见农家梁上有一只老鼠被他的咳声惊跑了。这下可好,巧事天成,他的下联有了:“暑鼠凉梁客咳惊。”

农妇听了李调元的下联,十分佩服地说:“到底是大文学家,有啥能难住你的!”

“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清代,一秀才赴京赶考,中途在一凉亭歇息,看到一农妇带着孩子晒谷,遇到一群鸡吃她的稻谷,农妇让孩子赶鸡,小孩顺手将手里玩的竹筒向鸡砸去。那农妇就以孩子砸鸡为题,出上联请秀才对。上联曰:“饥鸡盗稻童筒打”,此上联有三对同音异字,秀才想了好一会儿,忽见凉亭的梁上趴着一只老鼠,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客人,一咳嗽,老鼠吓跑了,秀才因而得下联曰:“暑鼠凉梁客咳惊”。下联也有三对同音异字,对得十分巧妙。

“和马牛羊鸡犬豕交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对联与典故 篇2

一、重视典故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1. 诗词中使用典故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

诗和词都是极简洁的文学形式。诗有格律, 词有词牌, 它们都是用极短小的篇幅承担着重大而深厚的内涵。虽然诗词中也有“赋”这一叙事性的表现手法, 可以将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关事物表达出来, 但它一般只和“比兴”交相使用, 而且更适用于古体诗、慢词等篇幅较长的诗歌形式。诗词中使用典故可以使诗人避开大量的描述铺陈, 来进行一种替代性的概括描写, 精简其字又深厚其味。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在作品中将传统的女性化的柔情之词, 扩展为男性化的豪情之作, 塑造了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壮士形象。上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描绘出一幅声势壮大的打猎场面, 情感充沛, 言辞豪迈。但在刻画人物形象时, 由于篇幅所限, 不可能进行详细描述, 于是就用了一个“孙权射虎”的典故。孙权, 乃三国时的大英雄。《三国志·吴书二》中曾记载他射杀猛虎之事:“二十三年十月, 权将如吴, 亲乘马射虎於庱亭。马为虎所伤, 权投以双戟, 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 获之。”而在《江城子》中, 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正有着和孙权一样的气概, 也渴望着和孙权一样的壮举。于是, 借用典故, 仅六字, 就写出了太守一马当先, 欲亲身射虎的英姿, 言约义丰, 又给人广阔的想象余地。

2. 诗词中使用典故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典故的使用不仅使文字经济, 而且还能避免直说。当诗人要在作品里表达不便明说或不必明说的感情时, 典故便以一种具有哲理和美感内涵的凝聚形态表现出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 并营造诗情画意。同样以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 下半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由打猎引申到“射天狼”, 表现自己希望驰骋疆场, 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当时,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被长期流放, “有志不获骋”。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造成他矛盾、痛苦的复杂心绪。作者正是借用“冯唐”的故事将这种复杂的心绪表达出来。冯唐, 是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老年的郎官, 当时云中太守魏尚防御匈奴, 功劳很大, 却因为小过失受到重罚。冯唐向刘恒直言劝说, 刘恒便派他带着符节去赦免魏尚, 复任云中太守。这个故事里饱含着辛酸, 也浸透着幸运。作者借此将自己与魏尚相比, 希望有朝一日能复回朝廷, 实现自己的理想, 既表达了作者的壮志, 又蕴涵着怀才不遇的隐痛, 为词平添了几分历史感和现实感。同时, 也留给读者无限的联想和品味空间, 言有尽而意无穷。

3. 诗词中使用典故可以营造美妙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诗歌的传统追求, 圆融优美的意境, 隐约朦胧的“弦外之音”、“韵外之意”向来被认为是诗歌的最高境界。而典故的象征、暗示作用正为创造这种境界提供了帮助。《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律名篇, 也是一首引起无数人种种猜测的谜一般的作品。其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用的两个典故尤为奇妙。“庄生”句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望帝”句用了《华阳国志》里的故事。望帝是古蜀国的皇帝, 他禅位退隐, 死后化为杜鹃, 暮春啼鸣至于口中滴血, 鸣叫声凄苦哀婉。两个典故似乎与诗题的关系并不密切, 两者之间也没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但细细品味, 又确乎感受到它们共同传达出的生命的迷惘感。人生如梦而死生难辨, 青春易逝却醒睡不分, 眷恋故土又魂魄空回。它们与后面的典故叠用, 彼此间相互独立却又水乳交融, 让读者深味着迷茫、悲哀、伤感、恍惚而又极美妙闳约的人生情绪。王蒙在《双飞翼·一篇锦瑟解人难》中盛赞此诗创造了“又寥廓又寂寞, 又悲哀又温暖, 又高贵又无奈, 又阔大又深幽, 又艳丽, 又迷离又生动, 又阻隔又亲切”的艺术境界。其中典故的巧妙使用功不可没。

二、消除典故学习时的畏惧心理

典故因其表达效果上的曲折深婉而给解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有些作品, 典故堆垛, 搜奇猎新, 生硬晦涩, 使学习者掉进故纸堆里爬不出来, 只能生吞活剥。但好的用典会使故事融化在诗句里, 不露痕迹, 就好像糖融化在水里一样, 不见其迹而自有其味。因此, 学习者大可不必望而却步。朱自清先生说:“用典故跟用比喻往往是一个理, 并无深奥可畏之处, 不过比喻多取材于眼前的事物, 容易了解些罢了。”我们知道, 从最早的《诗经》开始, “比兴”就是中国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比兴的作用在于表达的生动形象, 同时, 也都是用事物之间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来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比附象征中心题旨。而用典实际上也是起到同样的作用, 它也是广义比喻的一种形式, 不过是取材于过去的事物或前人的诗句而已。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中, 应该首先将这一点介绍给学习者, 打消他们的疑虑, 使其面对典故就像面对现代汉语中“比喻”修辞格一样, 有一种平和而轻松的心态。

三、了解典故的几种形式

典故是一种广义的比喻。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 典故也有不同类型。

1. 是典故, 本身又是生动的比喻。

这种故事, 有时不用知道其出处便能明白。如杜甫《古柏行》中“大厦如倾要栋梁”一句, 原出自《晋书》中袁粲赞美王俭的话:“栝柏豫章虽小, 已有栋梁之器。”此句暗用这一典故。但栋梁本身即是指可用之才, 它既是历史故事, 又是事物的比喻。这样的用典读者如果看出来, 会更觉诗句意味深厚;若看不出来, 也照样可以欣赏其形象, 明白其旨意。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句, 其中“歧路”也用了《列子》中杨朱临歧而哭的典故, 但因为“歧路”本身就是一种比喻, 故“用典使事”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并不形成障碍。

2. 古人的事迹。

这种典故即是用古人的身世暗示自己的遭遇, 以过去的情怀抒发今日的感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其中, “闻笛赋”暗指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 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 写了一首《思旧赋》。“烂柯人”出自《述异记》, 晋人王质进山砍柴, 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棋还没有下完, 自己的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里, 才知世上已过百年, 相识故交都已死去。此诗是刘氏被贬22年后重又被朝廷召回, 返回洛阳的途中所作。两个典故的使用, 既表达了对同遭贬谪的旧友柳宗元等人的思念, 又抒发了物是人非、人世沧桑、世事蹉跎的感慨, 厚重沉郁, 感人至深。对于这类典故, 就要清楚地知道其出处和故事原貌, 才能正确了解作者的用意, 体会其高妙。

3. 成辞。

成辞是指诗词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作者将它们巧妙化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贴切自然, 如同己出, 就像杜甫笔下的春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有时甚至让人忘了它的出处。它本身也常因新作的化用而光彩重生。北宋词人晏几道有一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后二句本出自五代诗人翁宏的《春残》:“又是春残也, 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 经年梦亦非。”但将两首作品相比, 不难看出, 此二句放在晏几道词中更显和谐融贯, 美丽晶莹的回忆交织着怅惘孤凄的梦境, 今春双飞的无知燕穿越雨中, 独立的有情人……这种难堪和伤感用“成词”表现出来, 具有了更强的暗示作用和含蓄的艺术效果。仿佛卓文君只有再嫁司马相如才能扬名于后世一样, 此句也是在被晏几道用过之后才成为千古名句。

四、掌握典故的两种基本用法

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即典故本来的意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具有一致性。反用, 即反其意而用, 来表达一种与典故本身相反的意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后二句“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意为招隐逸者出山。这里王维在描绘了山中傍晚秋雨后的清新幽丽景色后, 以此二句收尾, 表达的却是一种归隐之思。反其意而用, 不仅有力衬托山中景物之美, 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更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意趣, 读到此处, 仿佛看到作者的莞尔一笑。

五、注意典故解读中的几个问题

1. 典故的解读不可游离作品之外。

典故的学习之所以让人感觉麻烦,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往往只说明典故本身的意义, 而忽略了它在本文里的作用。这样, 学生便只记得其出处而体会不了其用意。典故一旦游离作品, 就变成了一个无头无脑的“断章”, 生硬而晦涩, 理解起来尚且困难, 更谈不上欣赏了。

2. 要和作品背景、作者经历等其他信息有机结合。

典故既是一种婉曲的表达方式, 就会有许多言外之音, 韵外之意, 来表现作者特殊情景下的特殊心境。也就是说, 诗人多用“典故”, 不排除“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陈贻焮先生在谈到诗歌用典时曾说“都有缘故, 并非完全故意为了求深求博”。因此, 学习诗词中的典故时, 应重视作品背景、作者经历的适时补充介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了周瑜的故事:“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如果在学习时只介绍周瑜的年少得志, 春风得意, 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作者后面的“人生如梦”的感慨。这时候适时地补讲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就能明白, 42岁屡次被贬的苏东坡在24岁即任东吴统帅的周公瑾身上所寄寓的钦羡、仰慕、无奈和痛苦了。

3. 有多样化的解读方式。

最常见的典故教学方法就是在讲解作品时, 碰到一个讲一个, 结果把作品弄得支离破碎, 典故没讲透, 作品也丢了。其实, 对待不同形式、不同作用的典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学习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全诗四句二十个字, 却用了两个典故:“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后二句中, 用了谢安隐居会稽山和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故事, 用典简洁, 也常常给学习者带来困难。如果教师能先用这两个故事作引子, 让学生了解、讨论, 然后再讲就会容易得多。

施蛰存在谈到“典故”时曾有精辟的概述:“早期的诗, 都用物作比喻……汉魏诗也是用物作比, 晋代左思作《咏史》, 阮籍作《咏怀》, 才用历史事实作比兴手法, 逐渐盛行起来……唐宋以后的诗人, 以用物作比为肤浅, 用事为高深渊博, 于是用事的手法愈来愈复杂, 有明用的, 有暗用的;有正用的, 有反用的……”几句话, 理出了中国诗歌“用典”的轨迹。应该说, 精彩贴切的典故是诗歌的一种特殊词汇, 也是一种精美的意象。解读了它, 也就解读了深邃的意蕴和作者的良苦用心。

参考文献

①朱自清《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②施蛰存《唐诗百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趣谈风俗习惯与英语典故 篇3

1. be left in the basket (字面意思:被置于篮中)

源自英国旧时习俗。旧时英国一些育婴堂门边放置几个篮子或筐子,以便收留弃婴,免得他们因无人照料而夭折。这些弃婴多为私生子或穷苦人家的孩子。由此产生be left in the basket一语,用来喻指“被遗弃(忽视、搁置)”或“落选”。例:All other plans are left in the basket. (所有其他方案都被搁置在一旁。)

2. bury / dig up the hatchet (字面意思:埋入 / 挖出战斧)

源自北美印第安人风俗习惯。在印第安人部落中,斧子不仅是生产工具,也是战斗武器。印第安人常在斧子上刻上条纹以记录自己杀敌的数目。因此,当敌对双方讲和时,双方都要将战斧埋入地下,代表摒弃仇恨、敌对和厮杀,以示和解。当他们重新开战时,又会举行仪式,将战斧挖出。后来,人们就将bury up the hatchet比喻“休战;重归于好”,而dig up the hatchet则喻指“宣战”。例:The two men had been enemies for a long time, but after the flood they buried the hatchet. (这两人敌对甚久,但一场洪水使他们重归于好。)

3. come hat in hand (字面意思:持帽而来)

源自英国民俗。根据当时英国的民间习俗,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无以为生时,就可以手持帽子,低声下气地向别人乞讨,以获取他人的同情。所以,come hat in hand 常用来比喻“走投无路;穷困潦倒;有求于人”。例:Retired workers need not come hat in hand to ask for supple

mentary allowance. (退休工人就不必卑躬屈膝地请求追加补助费了。)

4. free lunch (字面意思:免费的午餐)

源自19世纪中叶美国、加拿大等地。免费午餐其实是酒吧和沙龙老板招徕顾客的花招和促销手段。在提供“免费午餐”的酒吧里,要么收费高,要么供应的饭菜不足。因此,free lunch 常喻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优惠”。例:Even though voters want tax reductions, they were skeptical of a scheme that sounded so much like a free lunch. (尽管选民希望减税,但是他们对于一项听起来像是“免费午餐”的计划持怀疑态度。)

5. go to ones account (字面意思:去清账)

源自西方宗教习俗。按照西方的迷信说法,人死之后,其灵魂都要到上帝那儿去交待自己在人间的所作所为。因此,go to ones account即指“去见阎王;一命呜呼”。例:The old man

went to his account last night.(这个老人昨晚去世了。)

6. have a green bonnet (字面意思:戴绿帽子)

源自法国习俗。在17世纪时的法国,破产的人必须戴上一顶绿帽子,以表明自己的经济现状,提醒别人在与他进行财务往来时务必小心谨慎。后来,人们就用have a green bonnet喻指“生意失败;破产”。例:Mr. Brown had a green bonnet because his company couldnt sell its products. (由于布朗先生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他破产了。)

7. knock off work (字面意思:敲落工作)

源于中世纪欧洲航海传统。中世纪时,在欧洲许多国家流行一种用长桨划行的单层甲板平底帆船,它依靠众多奴隶或犯人一起划桨前进,后传入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地。为使划桨的人保持步调一致,船长会安排一人手执木块有节奏地敲击。到了该休息或换班的时候,那人就在木块上敲出一种特殊的声响,以表示划桨的人可以“停止工作”了。后来,人们就用knock off work来喻指“停止工作”。例:The kings health compels him to knock off work.(国王的健康状况迫使他不得不停止工作。)

8. left-handed compliment (字面意思:左手的恭维话)

按古代日耳曼人的婚俗,若是贵族子弟娶了一位门第低微的女子为妻,结婚时,他不能按惯例举右手盟誓,而只能举左手。另外,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握手、打招呼、致意等都用右手。因此,left-handed compliment往往带有贬义色彩,表示“虚情假意的恭维”。例:Esther

smiled to herself at the left-handed compliment but understood well enough what her mother-in-law meant. (埃斯特听了这言不由衷的恭维话,心中暗自好笑,但她完全懂得婆婆的真正用意。)

9. mustard after dinner (字面意思:饭后的芥末)

源自欧洲人的饮食习俗。芥末(mustard)是欧洲人用餐时常用的佐料,如欧洲大陆爱用黑芥制品,英国人爱用白芥。芥末通常和其他食品一同摆上餐桌,如果等大家都吃完饭后,才把芥末端上桌,似为时已晚,没有必要了。因此,mustard after dinner 的含义与汉语中的“雨后送伞;马后炮”意思相近。例:I could have given you advice, but now its like mustard after dinner. (我本可以给你一些忠告,但现在却像雨后送伞,为时已晚。)endprint

10. not worth a rush (字面意思:不值一张草席)

源于旧时的西方习俗。rush指“灯心草”,这里指草席。过去西方人家里铺的不是地毯而是草席。如果有贵客到来,主人会换上干净的草席;倘若来了普通客人,一般不换草席;要是客人不受欢迎的话,那主人干脆什么也不铺,这样的客人就是“不值一张草席”的人。后来,人们便用not worth a rush来表示“毫无价值”。例:The stock of this company is not worth a rush. (这家公司的股票形同废纸。)

11. on the cards (字面意思:在纸牌上)

源自欧美常用纸牌算命的习俗。算命时,要求算命的人先从算命先生手里抽出一张牌,然后算命先生便根据这张牌的花色和点数进行预测。由于这些花色与点数是纸牌上本来就有的,所以人们就以on the cards 来喻指“意料之中的;可能会发生的”。例:Its on the cards that I may go to Japan this year. (我今年可能会去日本。)

12. paddle ones own canoe (字面意思:划自己的独木舟)

源自南美早期生活习俗。当时的哥伦比亚人常把大树劈成两半,掏空后制成独木舟作为交通工具,使用起来十分轻便。因此,人们用paddle ones own canoe 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生”。例:Dont worry about your son. He is old enough to paddle his own canoe. (别为你儿子担心,他已到了可以独立谋生的年龄。)

13.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字面意思:铺上红地毯)

源于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惯例,当迎接他国国家元首的来访时,总要在地上铺上红地毯,以示敬意。而今在一些较重要的场合也铺红地毯,对到场的贵宾表示欢迎。roll out the red carpet 逐渐转义为“隆重接待;热烈欢迎”。例:Margarets family rolled out the red carpet for her teacher when she came to dinner. (玛格丽特全家热烈欢迎她的老师到家里赴宴。)

14. skeleton at the feast (字面意思:宴席上的骷髅)

源自古埃及人的习俗。古埃及人在举行重大宴会时,常在宴席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放一具骷髅,用以提醒在座的宾客居安思危,不要忘记死亡和苦难。后来,skeleton at the feast被戏谑地用来喻指“令人扫兴的人或物”。例:Whenever I invited my friends to our house, my mother used to tell them all about her most recent illness—she seemed to get real pleasure out of being the skeleton at feast. (每逢我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母亲总要向他们唠叨她最近的病情——她好像是扫他人之兴能真正得到快乐似的。)

15. trail ones coat (字面意思:拖着外衣)

源自爱尔兰人旧时的一种习俗。如果某人将外衣拖在地上往前走,这就是在向别人挑战,谁要敢踩,谁就接受了此人的挑战。所以,trail ones coat 用来表示“寻衅;惹是生非”。例:That young man is very quarrelsome, and he is always trailing his coat. (那个年轻人很爱吵架,他总是惹事生非。)

16. wear the pants (字面意思:穿裤子)

苏辙巧改对联历史典故 篇4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与其兄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 巧改人称变美文

★ 醉翁亭记读后感

★ 《醉翁亭记》导读

★ 醉翁亭记教案

★ 《醉翁亭记》 3

★ 简单赏析鉴赏《醉翁亭记》

★ 《醉翁亭记》一词多义

★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 《醉翁亭记》词类活用

与关羽的历史典故 篇5

他千里走单骑,一路夺关闯隘,化险为夷,这只是过的有形“关”,其实,他在曹营还过了五道无形“关”:一曰金钱关。曹操纳降关羽,即在许昌拨一府与他居住,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此后上马金,下马银,又赠锦袍,又赐赤兔马,源源不断,可谓至丰至厚。二曰名位关。曹操初封关羽偏将军,既封其为汉寿亭侯,始终以礼相待,可谓尊崇之极。三曰美女关。曹操先让关羽与年青貌美的二位嫂嫂同居一室,诱使其乱伦,先见他秉烛立于户外,通宵达旦,知不得逞,又拨美女十人,但关羽皆令服侍二位嫂子。四曰生活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口腹之欲足矣。五曰人情关。除了曹操百般用情外,还令张辽多番通融,千方百计以情打动关羽,让其留下,但机关算尽,关羽始终不为之所动,到底还是挂印封金,决然而去。

关羽温酒斩华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

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 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连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此时,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进川的时候,把守卫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并嘱咐他一定要联孙抗曹。可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硬是把孙权推到曹操那边去了。

早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就派人约会孙权,共同夺取荆州。孙权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愿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关羽听说大怒,对使者说:“我的虎女什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见关羽实在无礼就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夺回荆州。

他的大将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在吕蒙渡江的同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带大队人马攻打关羽。徐晃的兵比关羽多,他把关羽包围起来。关羽带着关平、廖化拼命冲杀出一条血路,退到荆州城外的一个小城---麦城。

这时,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派廖化找刘封求救,刘封胆小怕事,不敢出兵。吕蒙派诸葛亮瑾劝说关羽投降。关羽拒绝道:“你要不是诸葛亮的哥哥,我早就把你杀了!”

吕蒙看关羽不投降,就派兵加紧攻打。关羽知道麦城马上要被攻破,就留下王甫、周仓守麦城,自己率领关平、赵累和200名士兵从北门冲了出去。

关羽在狭窄的山间小路上遇上两次伏击,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关羽一心想快点跑回成都,别的什么都顾不上了。突然一声炮响,关羽的`马被绊马索绊倒,他从马上摔了下来,伏兵立刻把他捆得结结实实。

孙权要劝降关羽,关羽大骂孙权。主薄左宪对孙权说:“曹操当年对关羽那么好,可关羽还是杀了他的人,去投奔刘备,你现在能留住关羽吗!”孙权就把关羽杀了。

关羽败走麦城

孙权接获曹操书信,欣然答应攻取荆州。便将取荆州的任务交给大将吕蒙。

吕蒙到陆口,探子报告说沿江都有烽火台,荆州军马也有所防备。吕蒙闷闷不乐,便躺下称病不出。孙权便派女婿陆逊去看他,陆逊知道吕蒙无病,却劝他装病辞职。

孙权依计召吕蒙往建业养病,于是攻打荆州之事,便让年轻的陆逊接替。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信中对关羽大肆吹捧,关羽走麦城。关羽从此松懈了对荆州的防备,并将荆州的兵力调往樊城,关羽走麦城。

孙权得知荆州防务空虚,便拜吕蒙为大都督起兵攻荆州。吕蒙将战船伪装成商船,精兵扮成商人,骗过烽火台的守兵。当夜二更船内精兵杀上岸来,占了烽火台,拿下了荆州。

公安守将傅士仁见荆州已失,又对失火之事对关羽怀恨在心,便到荆州投降了。孙权要他去南郡劝说糜芳,最后糜芳也投降了。

屯兵于阳陵坡的曹将徐晃得知东吴攻下了荆州,也出奇兵攻下了偃城、四冢。关平兵败,逃回大寨告诉关羽,荆州已失,关羽却不相信,关羽走麦城。

徐晃兵到关羽寨前,关羽箭伤未好,仍亲自出阵与徐晃大战八十余回合。曹仁也因曹操领兵前来相助,便杀出樊城,徐、曹两下夹击,关羽不敌败走。关羽引兵渡过襄江,探马报说荆州失陷,又说公安、南郡守将投敌。关羽大怒。昏绝于地。待关羽醒来,便依赵累之见,一面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去夺回荆州,以为安身之地,关羽走麦城。

曹操见樊城已无危险,便不再追击,反而观看东吴与关羽交战。此时,徐晃领兵来见,曹操因他杀得关羽弃寨而逃,亲自出寨迎接,并封他为南平将军,驻守襄阳。

关羽行至荆州,正在进退无路时,得知吕蒙用计来瓦解他的军心,许多将士半路而逃。便愤恨地说∶“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

关羽率军继续向荆州前进,一路与吴军不断战斗。走到一个山谷,被吴军四面包围。关平见军心已乱,劝关羽到麦城驻扎,让廖化到上庸向刘封、孟达处求援。

刘封听了廖化哭诉后,想前去解救关羽,但孟达却尽说关羽的是非,使刘封一改初衷,不愿出兵援救。廖化见哭诉无用,便往成都去了。

关羽身临绝境,东吴便差诸葛瑾前来劝降,但关羽却不为所动,说∶“若城破,最多一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我身虽死,却可名垂丹青。先生不必多说,我要与孙权决一死战!”诸葛瑾再三劝诱,最后仍然无功而还。

诸葛瑾回报孙权,吕蒙说他已有计策擒拿关羽,便让朱然埋伏在麦城以北,潘璋引兵埋伏在临沮。又令将士三面攻打麦城,只空北门。

关羽走麦城,不愿困死麦城,欲从小路突围前往西川。王甫劝他走大路,关羽说就是有埋伏,他也不怕。王甫见他不听,便与关羽哭别。

关羽率关平等二百余骑,从麦城北门冲出。走没多远,遇朱然伏兵四面杀来,关羽逃往临沮。行到决石地方,潘璋引伏兵截路,将关羽等人用绊马索绊倒,关羽走麦城,被马忠捉了。

关羽走麦城失败,孙权爱关羽才德,劝他投降,关羽两眼圆睁,厉声大骂。孙权考虑良久之后,才叫人将关羽父子推出斩首。

吕蒙设计害了关羽,便觉心神不宁。一天,孙权为他庆功,他精神失常自称关羽,要杀吕蒙报仇,喧闹一阵后,便倒地而死。

张昭向孙权献转祸之计。孙权便依计把关羽的首级送与曹操。曹操明白孙权的用心,便将关羽的首级配上沉香木身躯,用王侯之礼安葬了。

关羽走麦城,关羽父子被害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毛泽东与邯郸成语典故 篇6

郭振兴 李广

仔细阅读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你会发现有大量的邯郸成语典故被恰如其分地引用,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到第五卷,达数十条之多。

纸上谈兵是著名的邯郸成语典故。这则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喜欢兵法,他把兵书背诵的滚瓜烂熟,说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他的父亲赵奢并不认为他行,并明确指出:“兵者,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可谓知子莫若父。公元前260年,在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接替廉颇为将,执掌了兵权,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战术,只论兵书,不知合变,结果被秦国军队打得大败,不仅自己死于万马军中,也使得45万赵国军队被尽行坑杀。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那些死啃书本、不联系实际的人隐喻为“纸上谈兵”。

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65页,下同)这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帝国主义入侵和国民党三番五次向红军展开空前规模的军事围剿之时,工农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民族危亡、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这篇文章,号召全党全军研究战争,制定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显然,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引用“纸上谈兵”一词,就是反对“纸上谈兵”,倡导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能不切合实际,夸夸其谈,否则,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

在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多次引用了“以一当十”这一词语。“以一当十”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曰:“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揣恐。于是,已破秦军。”事情的大致经过这样的:楚霸王项籍,字羽,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秦朝末年,秦王派兵攻打赵地,赵军大败。这时,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率军逃到巨鹿固守。楚王为了救赵,派大将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率领楚军前去救援。宋义止马不前,被项羽杀死。接着,项羽率楚军渡过漳河。楚兵过了河以后,便把船都凿破,沉入水中,把做饭的锅和蒸饭用的瓦甑都敲毁,只保留三天的粮食,用以向士兵表示,如不能战胜秦军,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退回去的可能,借以激励士兵拼死而战。楚军一到,立即把秦军包围起来,一时间,战鼓齐鸣,杀声震天。项羽挥戈跃马,带头冲入敌阵,把秦将苏角一刀砍于马下。楚军的士卒,个个勇猛无比,以一当十,大败秦兵。前来救赵的各路将士见楚军与秦军奋勇血战,都站在自己的营垒上观看,不敢出兵,惊得目瞪口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在长达几十年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对战略战术的研究,提倡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军事法则。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第209页)高度概括了“十”与“一”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了战略与战术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还进一步说道:“„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是战略的说法,是对整个战争整个敌我对比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是如此。不是对战役和战术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决不能如此。无论在反攻或进攻,我们总是集结大力打敌一部。”(第209页)表现出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领导艺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这篇光辉著作中,毛泽东同志使用了著名的邯郸成语典故“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教育全党同志全面地看待问题,多方听取意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出自于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据记载,在唐代政治生活中,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谏议大臣魏征:“君主怎样才能明智,怎样就会昏暗?”魏征(邯郸馆陶人)答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思是说,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达事理,偏听偏信就会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显然,这个成语典故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思索。因此,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第288页)毛泽东同志还以水浒为例,进一步说道:“《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况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络,……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就是最好的一个”。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还对以往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认为“中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们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不全面的。”“只看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第229页)毛泽东同志的一番话可谓一针见血,对于解决党内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3月6日为中共中央写的对党内的一个指示,指出:“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探史可以看出,“盛气凌人”一词初见于《战国策·赵策四》。有文曰:“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妻,孝成王之母。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卒,赵孝成王年幼,赵威后执政。这时,秦王趁机攻打赵国,连拔三城,形势危机。此时,只有连齐抗秦才是救国之策。但齐国要求以太后溺爱的幼子长安君为人质,方才出兵,否则,拒绝赵国的要求。群臣力谏,太后不准。最后,老臣触龙通过一番巧妙地游说,终于使赵威后答应了齐国的要求,送幼子去齐国为人质,换取了齐国的救兵,解救了赵国的危难。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又一次把邯郸成语典故“盛气凌人”应用于笔下,驾轻就熟地把邯郸古代历史文化融会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借以扩大革命阵线,争取中国革命的早日胜利。

“不教而诛”一词曾出现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见于《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不教而诛”意思是说,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误就惩罚。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其他错误,也是这个办法。预先出告示,到期进行整风,不是„不教而诛‟,这是一种小民主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28页)毛泽东引用此语意在说明,我们不主张不加教育就给予惩罚。对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

毫无疑问,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成语典故俯拾皆是,举不胜举。而一些邯郸成语典故的运用,更增加了邯郸地方文化的魅力,并赋予了邯郸历史文化以永久的生命。古语新用,使得毛泽东同志的文章更加新颖别致,意味深长,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地方文化树立了光辉典范。

毛泽东同志曾二十六次莅临邯郸,对这片土地的发展寄予了无限希望。

对联与典故 篇7

一、小学对联教学现状

信息时代, 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针对现代小学生而言, 缺少相关的对联知识, 甚至不知道对联是什么, 关于对联的印象仍旧停留在“春联”层面, 这是因为在孩子接受的教育体系中, 根本没有涉及关于对联的教育, 致使对联教学陷入困境, 处境十分尴尬。 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 教师对对联文化缺乏清醒的认识, 不能发现对联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应试, 忽略对学生进行对联知识、习惯的培养和指导, 更别说为学生的对联创作提供机会和平台;第二, 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合适的对联教学方法, 而且在业余时间没有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 这样的冷眼旁观, 显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第三, 应试教育体制, 直接决定了各个学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致使对联教学一直“被冷落”, 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二、将对联教学融入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 进行故事教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 往往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充满畏惧和厌倦感, 但喜欢听故事,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对学生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述, 而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文化及艺术的熏陶。 同时, 在每一个脍炙人口的对联背后, 其实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有的委婉动听, 有的跌宕起伏, 有的诙谐幽默, 有的趣味横生。 试想, 教师若主动地将这些有趣的故事融入对联教学过程中, 那么不但不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 反而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听故事”中对对联文化有所了解, 有效激发学生对联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二) 读写结合, 用读促写。

课堂是教学环节的关键,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强调, 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不仅要能读、会读, 还要能写、会写。 对小学高段的语文教材进行细读后, 就不难发现与新课程改革尚未实施之前的语文教材相比, 阅读课文的篇幅明显增多, 且增设以对联、对句为主要内容的“语文园地”。 另外, 在许多版本的教学参考或教学指导等书籍中, 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文园地相关知识的学习, 通常以诵读的方式, 让学生记住这些对联或对句, 最终通过熟练地记忆, 在潜移默化中对这种文学表达形式有所了解。 然而当前形式下, 要实现学生对联知识和对联创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做到“读写结合, 用读促写”。 值得一提的是, 许多学生不愿意接收相关的对联知识, 认为对联的应用面窄, 出现率不高, 没有进行系统学习的必要。 殊不知, 在传统古诗词中蕴含大量的对联, 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等朗朗上口的对仗联句。 语文能力及素养的提高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无论是阅读理解能力, 还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有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 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使得相关的创作能力不断提高, 读写结合, 感受对联的魅力。

(三)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因此, 在落实对联教学走进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做到循序渐进, 切忌急于求成、突飞猛进, 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浅入深, 由简到难。 例如在进行对句创作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进性反义词的对句, 最初可以是一个字, 然后是一个词, 最后到一句话。 这样进行反复练习, 不厌其烦, 日积月累, 并且及时地温故知新, 自然会有效提高对仗联句的应用及创作能力。

新世纪, 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潮流。 为摒弃应试教育的旧模式, 提高学生的发展与创新能力, 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基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标, 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联对于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 只有正视传统对联文化面临的困境, 并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更璀璨夺目, 融入对联教学的语文教学自然更有趣、有效。

摘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联一直有独特的魅力与个性,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别具一格的表达形式获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传统文化渐渐被人“冷落”。本文以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为例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将对联融入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高段教学,对联,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淑莲.对联教学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 .

[2]彭小明.对联与现代语文教学[J].兰州学刊, 2013 (4) .

对联与典故 篇8

关键词:《圣经》,英语典故,文化内涵,翻译

一、引言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五类,即(1)生态文化;(2)语言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Nida:1946:91)其中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宗教文化属于深层文化,则较难沟通与交流。因为它涉及人物的精神生活,包括价值标准、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观念定势等。作为四方语言之一的英语,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而《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可以说在中世纪欧洲各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它之所以如此非同凡响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蕴含着很多脍炙人口的典故。“这些典故不仅记载了当时宗教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和古希腊、罗马文化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两大来源。”(陈钦庄,2004:18)因此,只有了解《圣经》内容,认真研究《圣经》中的典故,才能把英语句子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有效地翻译出来。

二、以具体、有形的实物设喻的典故及其翻译

(一)以人物设喻的典故及其翻译;

《圣经》中众多人物,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形象、性格和经历,经过长期的传诵引用,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从而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这些人物大多寓意深刻,含义丰富,其中不少已经成为英语的正式词汇,用以日常生活中喻指一类人、一种状况或一种行为。如果不熟悉圣经文化,不了解其渊源,难以把握其隐含之意。

如:源于《创世纪》19章17节中的Lot’s wife(罗德的妻子)常喻指“好奇心过重的人”,例如,Curious as Lot’s wife, he has made himself unpopular among his friends by introducing their privacy.(他像罗德妻子一样好奇心太重,总是触及朋友的隐私,使他在朋友中不受欢迎。)

(二)以动物设喻的典故及其翻译;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人与动物相依共存,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必然存在大量的反映动物名称的词汇,存在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短语,并依据动物的外貌、颜色、习性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和喻义。《圣经》也是如此。

如:We enjoy our holiday by the sea there was one fly the ointment ;a circuss set up on the beach .”a fly in he ointment ”,源于《圣经 传道书》第10章第1节:死苍蝇,使作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此句将“愚昧”比作“苍蝇”,将“智慧”比作“油膏”。据此,该句可译为:我们在海滨欢度假日,但美中不足的是海滩上建立了一个杂技场。

(三)以植物设喻的典故及其翻译;

《圣经》中有许多以植物设喻的典故,这些典故因具有形象鲜明、喻义丰富、委婉含蓄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应用。这些植物在一定的背景中具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必须熟悉其具体的颜色、形状和特性,了解短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喻义内涵,如对其出处或背景情况一无所知,翻译时往往无法落笔。

如:Their new constitution was fig leave to conceal their betrayal of the masses .不熟悉圣经内容,不知道fig leave在句中的寓意是很难理解该句的。fig leave源于《圣经 创世纪》第3章第7节。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羞耻。他们见自己赤身裸体,便在附近采了一些宽大的无花果树叶遮三体。后即以“fig leave(无花果叶)”喻指遮羞布。因此,该句可翻译为:他们的新宪法是一块遮羞布,用以掩盖他们对人民群众的背叛。

(四)以食物设喻的典故及其翻译;

《圣经》中描述的食物很多,根据食物的色、香、味等特点或其特性赋予它们特定的内涵和喻义。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逐字翻译,否则就失去了其隐含之意,译文也会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

在《圣经》所描述的食物中,盐具有极高的价值。有一句谚语说,“没有别的东西比太阳和盐更有用处。”可以形象的说,《圣经》是一本带着盐味的传世经典。因此,the salt of the earth 常喻指“社会中坚力量”;此外,有关食物的典故也很多。例如,manna 一词源于《出埃及记》,当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在旷野绝粮,此时天降食物,众人取而食之,称之manna。现在该词指“不期而遇的东西,令人振奋的东西。”例如:Her inheritance came as manna from heaven.(这笔财产对她来说好比天赐之财。)

三、源于抽象、无形事物的典型及其翻译

(一)典故出自《圣经》中的教义及其翻译;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经典,对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圣经》中的创世论、摩西十诫和末日审判等宗教思想早已广为人知,很多英语经典都源于这些教义。

例如:Although he had been unkind to us ,we heaped coals of fire on his head by helping him in his misfortune .其中heap coals of fire on one’s head(以德报怨)源于《箴言》第25章22节。故此典故很多,如:Let the dead bury the dead.(既往不咎,不要提往日怨恨);It’s better to give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es;(美名胜过财富)等。

(二)典故出自《圣经》中的仪式及其翻译;

基督教的礼仪因教派不太而有所不同。天主教和东正教都认为有七桩圣事:分别是洗礼(Baptist),坚贞(Configuration),告解(Confession),圣餐(Holy Communion),中傅(Extreme Unction),圣职(Ordination),和婚配(Matrimony)。

其中,Baptism常喻指“初次经历”。例如:That was my baptism into weather wisdom .(那是我首次预测天气)。有关仪式的典故还有in sackcloth and ashes (身穿麻衣,头抹炭灰)。它源自古希伯来人的习俗。在参加哀悼或忏悔的宗教仪式时,人们常披上一种驼毛与绒布混纺而成的单色粗布,并且头上抹上炭灰。后来,该短语常比喻“在悲哀中,忏悔中”。例如:He was almost in tears with regret,speaking metaphorically, he was in sackcloth and ashes because of his offence .(他悔恨的几乎流下泪来,打个比喻说,他因过错而悲痛忏悔)。

(三)典故出自《圣经》中的事件及其翻译;

《圣经》中有许多历史传说,记述了当时发生过的事件,这些时间也反映在英语词汇里,人们常用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来比喻相同或相似的事件。其目的是以史为鉴、警世喻理,其中某些词语因广泛应用而成为人们所熟悉的典故。但对于此类典故涵义的理解,必须以熟知《圣经》内容为前提。

如:It was argued that by joining the Conmon Market Britain would be giving away the National rights and advantages for a mess of pottage.

“sell one’ 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 ”源于《圣经 创世纪》第25章31-34节里关于以扫的故事,以扫是希伯来族长的长子,雅各的哥哥。以扫因又饥又饿而将自己的长子名分卖给了雅各,换取了饼和红豆汤。根据这一圣经故事,后人用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 (为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继承权)来比喻“因小失大”或“见利忘义”。故上述例句可译为:有人争辩说,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其实是图小利而损害国家主权和利益。

(三)典故出自《圣经》中的地名及其翻译。

《圣经》中的地名主要集中在巴勒斯坦地区。许多圣经故事都涉及到这些特定的地名,如基督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Bethlehem),生长之地拿撒勒(Nazareth),被俘之地客西马尼(Gethsemane)和殉难之地各各他(Golgotha)等。这些地名都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的范畴而被赋予了深邃的文化内涵。

源于《圣经》中的地名的典故很多,例如,《萨姆耳记上》第3章20节中的from Dan to Beersheba,Dan(但)是古巴勒斯坦最北面的一座城镇,而Beersheba(别是巴)是最南部的一座城镇,因此该典故的意思为“天南海北”。如:You might travel from Dan to Beersheba without finding such agreat building.(你走遍天南海北也找不到这样宏伟的建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源于《圣经》的典故在英语中占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这些典故的文字简练,语义含蓄深邃,回味隽永。读一读《圣经》,熟悉《圣经》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文化内涵,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而且对于了解西方文化,扩大知识面,理解和大量掌握英语,提高英语水平是大有益处的。在为数众多的典故中,本文仅仅触及冰山一角,大量的典故则有待我们不断探究和钻研。只有我们认真去挖掘《圣经》典故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够正确地了解西方文化精髓,准确地了解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英语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1964):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Dell Hymes,Allied Publishees pvt,Ltd.

〔2〕陈钦庄.基督教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陈琳霞.《圣经》典故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2005.

〔4〕田雨三.圣经典故与用法实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上一篇:农业银行笔试真题下一篇:托班开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