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精选7篇)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篇1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墟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设计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篇2

1 突破城市建成区范围, 向城市郊区扩展, 辐射城市周边地区

国内外城市林业建设的实践和有关研究已经表明, 城市林业建设在地域范围上具有明显的拓展趋势, 也就是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向城市近郊区、城市远郊区县延伸, 甚至辐射和影响到城市周边地区的林业建设。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包括两方面:第一, 伴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 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城市及其卫星城镇,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第二, 城市建成区林地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场所等方面的作用固然很大, 但就一个城市整体而言, 相对封闭而又有限的以人工为主的城市绿地, 还不足以形成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最佳效益, 即仅靠城市内部的绿地很难完全解决城市的生态问题。城市林业的发展将打破以往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建设思路,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模拟和再现自然山林环境并从大环境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区域性来考虑, 融城市人工林地和城市郊区、卫星城镇自然林地或绿地于一体, 在整个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全面建设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因此,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整个城市辖区的形态布局将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2 追求城市森林布局与结构的自然化, 实现城市与森林的完美融合

近自然的城市森林, 是通过在城市中模拟植被的自然结构建设森林绿地, 从而提高森林绿地结构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城市森林的整体生态功能, 降低管护成本, 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城市化造成城市人口拥挤, 城市空间狭小, 城市景观设计片面追求艺术美、精雕细琢、令人可望而不可及, 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的渴望愈加强烈, 希望拥有“蓝天—青山—碧水”和谐的居住环境。因此, 城市森林规划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以达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生活空间。在城市森林景观设计中要求具有亲和性、富有人情味、文化教育性和舒适性, 使城市森林景观能够激起人们亲近的愿望, 增加城市森林景观的吸引力。同时城市森林规划与景观设计还要求自然化, 即尊重自然, 以“自然为宗”, 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 结合城市风貌、结构特征、空间属性等进行科学布局、规划, 尊重植被自然分布、生长规律, 体现自然植被景观、群落结构特征, 实现城市森林的自我维持, 协调发展, 最大程度发挥森林植物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创造出“人在城中, 城在林中”的城市与森林完美融合的人居环境空间。城市与森林完美融合的主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空间”构筑“绿色城市及绿色社区”的空间网络。“绿色空间”不是传统城市中的绿地系统, 而是将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机融合, 既把亲地空间、亲绿空间、亲水空间、亲子空间、亲合空间、亲动物空间融为一体, 构成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

3 注重林水结合, 发挥水体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森林与水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两条主线。城市林业的发展在重视林木功能的同时, 要与城市水系、水体的保护有机结合, 一方面发挥森林净化地表径流、吸收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功能的作用, 使城市水系、水体得到较好的保护;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水体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的独特作用。城市水体不仅可以改善绿色植物生长的供水条件, 而且增加了空气湿度, 调节周围空气湿度的时空分布, 还影响植物和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改善森林生长繁育的环境, 促进森林绿地形成更为完善的植被结构和更为强大的生态功能。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森林是“城市之肺”, 而河流、湖泊等各种湿地则是“城市之肾”, 它维持着一个环境的健康但也需要一个环境来维持其本身的健康。前者是因为水系如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结合具有极强的自净能力, 同时对沿岸的小气候产生影响, 它可使周围地面的平均气温降低, 加快空气的流动, 对人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也可为城市中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 并净化水质, 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健全的水系构成绿色通道网络, 最具有蓄洪、缓解旱涝灾害的能力;后者, 是指水系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把他们隔离起来 (如水泥硬化河道岸坡等) , 在失去生态系统之间交流的情况下, 水体的自净能力就大大下降, 结果有可能成为死亡的水面。城市因为有了森林和流动的水体而风景优美, 空气清新, 环境宜人, 因此, 林水结合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 水系也是最重要的景观廊道, 水体本身以及河岸带的植被是动植物的重要通道, 也是城市与外部生态系统的主要交流通道, 因此, 在城市林业建设规划中应充分重视沿河道的森林景观设计与建设。

我国森林文化是多彩多姿的。由森林文化而引伸出来的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桑蚕文化以及园林文化、森林旅游文化等若干分支, 构成了森林文化的架构体系。立足于绿色文化建设, 塑造城市文脉, 提升民族森林文化, 建设新世纪城市林业, 增强国民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必将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提高。

摘要:城市林业作为世纪的新兴学科, 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重视,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世纪, 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作为城市服务系统之一的城市森林的建设, 在地域范围、主导功能、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 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城郊化;城市生命周期;城郊发展模式;城市规划适应性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尽管最近国际处于金融危机的危害之下,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如火如茶地进行着,丝毫没有势头减弱的趋势。我们可以说现阶段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人口向城市中心区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现阶段城市化程度逐渐提升的中国,尽管目前对于中国城市是否进人了城郊化阶段这一问题许多学者的意见都不统一,但有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一些主要大城市中心市区的人口增长比较缓慢,人口密度出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中国城市已有进入城郊化的前兆。

城郊化是指城市人口、经济活动等从城市移出,分散到郊区的过程。它反映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之后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推动的。而城郊化的主要作用力是离心力,是在中心城区的向心力吸引大量人口集聚后的离心运动。这两种力量会相互消长,从而形成城市的生命周期,根据国外专业学者的研究,一个城市的生命周期分为向心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阶段。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如纽约、费城、波士顿和芝加哥等城市已开始进入再城市化的阶段,而中国目前则是处在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的关键阶段。

城郊化之所以成为趋势,必然有其优点。如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集中、住宅紧张、交通拥挤的现状,改善了城市的工作生活条件。其次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协调,有机促进了各种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再次通过把原来在城市区域的污染工业迁往郊区,建立集约开发的工业园区,大大减少了工业区所带来的噪声、废气等污染,改变城市面貌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中国目前的城郊化格局虽然仍处于萌芽的不明朗阶段,但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其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及时妥善处理的。(1)我国城市城郊化还停留在近域城郊化的阶段。一些城市的郊区化范围还只是停留在近郊,而没能对周围郊区地区经济形成有效辐射圈,城市郊区化的现象还不能有效突破城市城市行政圈,大都市圈的格局离形成还有很大一段距离。(2)中心城区摊大饼似的恶性膨胀造成中心市区交通拥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一个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大量小城镇的有机集合,而不是无限扩张中心城区来实现城市的扩大。(3)中心城区的低价居高不下,与郊区地价梯度不断加大。这也是因为中心城区的恶性膨胀,而不能发挥郊区地区地价便宜的优势所造成的。(4)商业及配套设施郊区化过程的滞后。城市生活方式郊区化滞后于产业郊区化和居住郊区化。许多居住区及工业产区的配套商业设施没有跟上建设进度,导致郊区往往缺乏人气,大量居民仍选择居住在城市中心区而驾车去郊区上班的逆通勤的模式。(5)郊区化假象和忧虑。许多大城市的郊区房屋空置率较高,买了郊区房却没有进住的业主大有人在,这样反过来又为商业配套设施的郊区化带来投资回报隐忧,从而两者相互拖缓形成了一些城市的郊区化假象。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篇4

班级:109069902(CIMA 1班)学号:姓名:

摘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商业银行结构呈现出三个层次: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二是跨区域的股份制银行,如交通、民生、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独资的中信实业银行;三是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市场环境将更为复杂多样,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金融业所代表的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银行业无疑又在整个金融行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银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环境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众多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

(一)、国家调控宏观经济,银行经营风险增大

①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银行业原有的经营优势逐步丧失。从我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来看,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经济运行机制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供求结构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供给制约转向需求制约,经济波动的周期也由计划周期转向商业周期。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销售困难,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系统性风险增大,开始逐步进入高增长之后的大调整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结构和效益有待改善,社会平均利润率降低,这都将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式和盈利能力,使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优势逐步丧失。

②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到位,国内金融环境暂时陷入萧条。一方面,受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因素影响,致使我国在90年代末金融运行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造成了重大影响。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惜贷和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派生存款减少,给城市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业务的增长带来较大阻力;二是大中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企业改革滞后、效益低下且负债率较高,使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累积的不良资产总额迅速攀升,有的银行甚至已经接近国有商业银行水平。另一方面,为启动内需和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宏观上来看,这一政策的确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储蓄存款增长率明显回落,社会经济也有了新的起色;然而在微观上却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使得部分稳定性较好的存款减少,既给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匹配带来了很大难度,也对其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入WTO,业界竞争日趋激烈

①金融业对外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开始竞争国内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外资银行无疑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构成了极大威胁。面对世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银行业面临着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从目前已经对外开放的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实践情况来看,外资银行的引进已经给当地的城市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其主要表现在:市场份额下降,中间业务量减少,大批业务骨干和优质客户群流失。

此外,从世界金融发展的态势来看,与经济全球化伴随而至的金融一体化,辅之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都提出了挑战,金融业未来将面临着国际化、市场化和知识化的三大发展趋势。就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国际化意味着其要面对国内大商业银行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的双重竞争;市场化则意味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城市商业银行将失去政府在业务、地域等方面的保护;知识化虽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对城市商业银行却可能意味着经营成本、融资成本的扩大,因为其资金实力能否支撑设备的更新与网络的维持是一个问题。

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国内竞争加剧。在入世五年后,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随着国内外市场经营环境的改变,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市场定位重新部署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来自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也将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传统的大宗业务绝大部分仍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资金的趋利性原则在计划指令和政策干预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竞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同时,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快改革转轨步伐,并将业务发展中心转移到中心城市,使平均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开拓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且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重点被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领域,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优势和网点优势相比,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城市商业银行在利润和收益上付出代价。其次是跨区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承担着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所不具有的生存发展压力,因而从一开始就注重按照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确立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基本上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结构,产权清晰,制约力强。它们虽然没有政府补贴,但不承担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很少有政府干预,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发展的行为目标指引下,管理严密、机制灵活、经营规范、服务完善,利用竞争手段开拓市场,其行为特征的市场化和竞争性远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甚。

③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政策环境日趋严格。

第一,国家利率连续下调和财税制度改革,使银行利润空间缩小。1993年7月到2002年3月不足十年的时间里,央行连续八次下调利率,而且从我国新发行的国债利率低于银行利率的情况来看,在近期内央行极可能将继续下调利率。由于我国金融产品的单一现状,银行的主营收入是存贷利差,利率的迅速走低致使存贷利差明显缩小,银行失去了高利润收入的政策空间。

第二,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银行资金与用户大量分流。近年来,为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完善,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三类企业、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入市,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大大分流了银行的资金来源,特别是保险资金入市后,对银行的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影响巨大;二是分流了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公司直接通过一级或二级市场筹资后,其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明显削弱,而这些企业通常是效益较好且具有发展前景的客户,这部分客户的分流和退出,使得银行贷款客户资质相对下降。

第三,国家对银行监管力度加大,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一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安全防范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我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更引起了央行的注意,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安全的考虑,中国人民银行全方位加大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票据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专门的法规性措施的出台,都表明了金融当局对商业银行业务监管日益加强和规范。但由于现行法规在很大程度上过于粗略,以及政策执行本身存在随意性与模糊性,又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在公平、有序、健康的原则下拓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1.出资人缺位与越位并存。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银行,就像众多的国有企业一样,没有人来代表出资人对其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虽然国务院对国有商业银行派有监事会,但一方面由于与其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联,难以实行真正有效的监督,形成出资人缺位;另一方面,由于是国家独资银行,各级政府非凡是一些地方政府借此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出资人越位,使国有商业银行政企不分,承担了大量政策性金融业务。这是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2.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不规范。由于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惟一股东,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股东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于一身,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治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这种没有制衡机制的治理结构是不规范的,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经营治理明显滞后

1.资本金不足。根据年统计,2002年末,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15%外,其他3家银行都在7%以下,未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超过一半的资本金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上。随着近年来非凡是去年以来资产的快速增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根据年统计,2002年末,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方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21371.58亿元,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5.39%,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最高,为36.63%;中国建设银行最低,为15.17%。

3.呆账预备金严重不足。根据年统计,2002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预备金余额为1547.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率为1.84%,其中:中国银行最高,为5.20%;中国工商银行最低,只有0.45%。相对于巨额的不良贷款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预备金可谓杯水车薪。

4.经营效益低。从账面上看,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但是,假如按贷款风险足额提取呆账预备金,足额提取定期存款应付利息,足额消化表内应收利息挂账,则实际财务成果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与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相比较,差距是很大的。

5.劳动效率低。主要是分支机构庞大,治理层次多,人员多且素质较低;经营治理费用高。

6.内部控制乏力。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服务质量比较低,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违规违法行为和金融犯罪案件仍然较多。

商业银行的上述问题,既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也是内部治理长期积弊的表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治理体制的影响。

三、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争取上市筹资,提高资本充足率

银行企业与传统的企业不同,它的发展往往是通过资本金的增加来扩大规模进而提高效益。银行最大的无形资产是“信用”,银行最大的风险是经营风险,而风险是大是小,信用度是高是低,关键要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核心资本的充足率至少应达到4%.从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状况来看,虽然远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好,但与发达国家的城市银行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提高资本充足率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而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国家不可能对城市商业银行注入太多的资金,因此,争取上市成了其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关键和不得不走的一招棋。从已经成功上市的我国四个股份制银行深发展、浦发展、民生和招商银行的情况来看,上市后其资本充足率得到了跨越式的增长。

(二)、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寻求资本重组与合并

“大企业是有效率的,规模成为效率的代名词”,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银行并购案依然层出不穷,规模越来越大,走资本重组与合并的道路依然是银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抵御市场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手段对于总资产只有一两百亿的我国许多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则显得尤其重要。城市商业银行寻求重组与合并,主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增资扩股,由金融投资人发起兼并、重组,降低地方财政的控股比例,把自身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二是由个别相对而言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牵头,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实现联合,组建强有力的新兴的银行集团;三是引入外资银行参股投资。不过,资本具有趋利性,银行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一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因此不管是哪一种重组合并的方式,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千方百计壮大自身实力,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多合作对象的青睐和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重组与合并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三)、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夹缝中求发展

市场定位是指银行对其核心业务或产品、主要客户群以及主要竞争地的认定或确定,从而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选择、确定“客户—产品—竞争地”最佳组合的系统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银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简而言之,就是银行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正确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服务区域、服务行业和业务品种等。纵观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无不经历了激烈市场竞争的洗礼,从幼稚到成熟,从实力薄弱到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定位。

一是体现在客户群体上,多数中小商业银行都将自身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实践也证明,城市商业银行在自身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支持了大量资信低、规模小、风险大、难以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并开发出许多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二是体现在金融产品上,城市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要,为中小企业度身定做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方面的便利和服务。三是体现在服务区域选择上,城市商业银行往往以地理条件作为选择放贷对象的重要参考。

(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虽然在发展的初期,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战略上一般选择了跟随型,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上,在目标客户选择以及主要竞争地确定上,显

示出强烈的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但随着国家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的洗礼,对内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激励与约束机制,确定了“产权明晰、职责明确、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灵活”的多种优势,对外则形成了良好的、具有较高市场灵敏度和效率的金融服务.虽然,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实力对比来看,在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始终会占据着银行体系的核心位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在日益凸现。一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金融需要;二是城市商业银行具有体制新、包袱轻、机制灵活的特点,同其他跨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在金融创新方面起到了“领头羊”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同。

按照国务院商业银行的总体改革思路和要求,除农业银行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当向大中城市收缩,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这种转变留下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中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二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国有大商业银行从这两个领域收缩后,国民经济体系在区域与行业中所形成的资金空洞,就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将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争取较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五)、提倡城市商业银行联合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贷款

目前,四家国有银行都先后建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并剥离了一万多亿元的不良资产。相比之下,城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改革比较滞后。从总体情况看,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和资产总额呈现继续上升趋势,但到目前为止,处理和化解这些不良资产仍然缺少有效手段,不能像国有银行一样,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法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综合运用债务追偿、资产置换、资产转让与销售、资产重组与企业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全银行资产。这就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问题,不良资产的处理和化解成本高,损失大,缺少有效转换的途径和方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参照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模式,多个商业银行联合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市场原则,城市商业银行以适当的价格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在这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处理。这样既能减轻城市商业银行在处理和化解不良资产问题上的压力,使各级经营者能够集中精神,抓好银行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而且也能使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价值回收做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曾凡银,冯宗宪。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与路径选择。[J]财贸经济,2001,(2)

[2]吴太普,江波。关于对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不良资产进行置换的操作构想。[J]金融参考,2001,(2)

[3]黄正威。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探索。[J]中国金融,2000,(12)

[4]范丽红。城市商业银行应走联合与合作之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12)

[5]容明高,莫建强。城市商业银行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的探讨。[J]桂林发展研究,2001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篇5

今天,我们踏入了新世纪的门槛。可能比此更为本质性的是,今天,我们踏入了一个新时代的门槛,我们进入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全球的城市化时代和的全球化时代。一方面,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基础上,人类的大多数即将第一次告别乡村居住生活,50%以上的人口将在城市里生活,这就是全球性的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结构格局的变化,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性流动,这不仅造成产业的全球性迁移,经济活动中心的全球性变异,而且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促使区域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的重新定位和重新组合,全球性统一的城市体系正在形成,这就是城市的全球化时代。

从城市研究方面看,我国的城市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步较迟。一方面,与国际城市科学研究长期隔离,与近年国际城市学理论研究动态严重脱节,对国际城市学界研究热点缺乏跟踪,无法借鉴国际城市学界的经典成果。另一方面,城市研究与 展中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脱节,对直接关系到近50%国民生活的城市人民经济生活状态,对城市社会的安定和对影响城市城市环境质量的重大问题,缺乏法定程序的、操作性强的和政策导向性研究成果。少数学者关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即无扎扎实实地国际文献追踪和研读,又缺乏实实在在的实际城市管理实践参与,或写一些无关实际城市发展痛痒的教科书式的常识性的文章,或浮躁地疾呼政治运动式的口号,研究与发展政策实践脱节十分严重。世纪转折点上城市管理研究的八大热点

分析国际城市管理学界近五年来最关心的、讨论最热烈的热点研究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国际城市研究最近动态的全貌。按照大量收集阅读到文献的出现频率,世纪转折点上国际城市学界的课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八大研究热点。

2.1有关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竞争力的空间经济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在全球化趋势下空间经济布局的动态发展,以及全球和区域城市体系内部结构重组研究,分析评介城市个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城市的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以研讨提升城市在整个全球和区域城市体系中竞争的政策导向。

2.2有关信息系统支撑的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规划编制、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新技术系统支撑,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新技术达到城市管理更有效的支持,此类研究包括大量城市发展政策与管理的网络信息系统实例和分析比较。

2.3有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虚拟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应用数码信息技术思考和制作城市空间发展的剧本情节模拟(scenario),对城市的建筑工程、未来建筑群体和环境进行空间虚拟,发现将出现的城市建设问题和指出城市规划管理将面临的任务。

2.4有关城市和各区级别上的公共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研讨信息管理系统的导入以及未来的城市公共信息系统管理的不同可能性,这里包括重要的内容有新技术带来的市民的公共参与,城市管理的民主化等社会进步问题。

2.5有关“精干/Lean”的城市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从机构的机能上分析和比较研究城市管理体系,指出当前城市管理机构的机能性臃肿和混乱的所在,提出精干的(lean)城市管理机构方案的可能及其实施效果研讨。

2.6有关城市地段和城市地域的振兴(Revitalization)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在城市空间管理中,如何通过采用权利下放的工业政策导向(decentralizing policy for industry)和经济现代化的控制(controlling of modernization),以及通过规划管理达到城市特定的局部地段的振兴。

2.7有关促进城市经济的企业外部管理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分析研究通过改善企业外部经济领域管理机构的高置和管理机制,达到促进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任务,有不少的实践案例。

2.8有关城市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的重点在于:城市新移民的管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人群,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在城市中混合居住的社会管理,新旧移民社会集团在城市空间上的分离(segregation)的防治,新移民的溶化(Assimilation)管理;

以上是个人大量阅读文献整理为基础的统计结果,可能有所偏颇。

3.纪转折点上大都市的四大挑战

提到的当前国际城市发展与管理科学的八大研究热点,并非偶然,它们是世纪转折点上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这些大趋势带来的城市问题所决定的。

3.1大城市全球化

1)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性流动,产业的全球性迁移,经济中心的全球性调控,经济全球化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促使全球性统一的城市体系的形成。一个城市能否得到充足的外来资金,直接关系到其是兴旺发达还是逐步衰亡,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就业岗位的保障,关系到城市社会和家庭的稳定祥和,这有时甚至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命运。

表:国际城市学界研究热点与城市发展趋势

2)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快速工业化与其全球化过程相互推动,大都市周边的新型工业区(开发区)、新居住区迅速崛起,城市以其工业加入“一球装配线”。而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的衰落,大量旧厂房、旧仓库、码头闲置,急切需要注人新的经济活力,以求复兴,重新开发和利用。

3)全球城市体系中跨国集团控制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产业、就业岗位和产品市场。两大类“全球城”(Global City)开始出现:“全球城A型(Global City A)”成为世纪经济组织的高度集聚点,金融和服务业的重要节点,产品技术创新基地和工业产品输入市场。“全球城B型(Global City B)”则以其工业化为主导,利用其工业产品占领全球各地市场,并在积累一定的全球化基础后,能否抓住机遇向“全球城A型”转变,实现历史性的空间经济地位的提升,事关该城市乃至全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整体地位。相反,大多数城市在全化后的全球城市体系中将处于被“全球城”控制的地位,将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4)城市政府普遍被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经营组织作用,在国民经济越来越受到跨国集团的影响的时候,城市作为全球化经济网络中的节点,其政府在经济指挥经营作用却在日益提升。

3.2空间市场化

1)由于在本世纪末的20年间市场经济的地域在世界范转内大规模扩大。城市空间在土地级差的作用下,出现大规模置换和结构重组,原有建筑的功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正在以空前的规模改变和改造,如厂房成为办公楼,仓库变为商场,码头改为娱乐中心频繁出现。城市空间规划布局中的社会原则、生态原则、长远原则、整体原则和美学原则在市场机制的利益驱动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2)城市旧市区功能正在发生置换和更新。这引起经济发展对文化传统保护的空前挑战。而在发展中国家,普通受到经济力量和城市规划管理力量不足的困扰,受到社会和政府控制力不强的影响,受到急功近利的心态的支配,造成城市文化传统的大规模破坏。城市传统保护在总体上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3)对于城市空间发展,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核心区别在于建设投资的多元化。城市发展在不知未来的投资者、未来的投资项目、投资规划、投资时间的情况下,如何编制其空间发展规划,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规划,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的规划管理者无所适从。

4)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原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利用市场机制更有效地调配资料,发挥个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以更以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在市场化了的代间,在缺乏健全和明确的法治条件下,在法律法规未能充分实施之前,常常会走向异经,反过来否定了原本的目的。

3.3信息网络化

信息的网络化、虚拟社区和虚拟城市的出现带来了今天大城市时空的重新定义。工业化大生产曾使人口在大都市集聚,今日的信息技术有可能减轻大都市内部的人口密度压力和交通的压力。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也都需要重新定义。信息网络化对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的挑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除了大都市传统真实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未来理想空间外,正在创造一个虚拟的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在网络上不断扩张,城市生活工作交往的时间距离正受到根本性的改变。

2)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的可能性和问题研究的模拟手段。

3)提供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入口,这可能是更重要的。这类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导入,将会引起社会控制网络化的革命性进步。

3.4全球城市化

1)全球的城市化和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都已经达到或即将越50%的历史性的关键点。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人类在过去100年对自然资源和能源泉的消耗,达到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程度,造成全球环境的恶化。19世纪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280PPM,到20世纪中期上升到350PPM。我们的城市文明方式足以对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构成严重的威胁。

2)发达国家大致在本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华沙 于70%,步入后城市化阶段。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新移民的吸纳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大城市的承担的任务极为艰巨。

3)中国城市化从80年代的14%,提高到1995年的29%,现在的实际城市化水平,经我们的计算,已经过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达到45%左右。目前的大城市一般集聚了其常住市民总数的1/3到1/4不等的活动人口,其中大多数是潜在的新的城市移民。我国大城市如何吸纳这1/3到1/4的新市民,事关中国大城市其经济活力保护和社会稳定维护。

4.结语

浅谈城市园林规划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6

城市的园林是城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着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 反应出人与城市的和谐和统一。是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同时也维护城市的生态的平衡。每个城市的形成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 是城市的特性所在。这些特性都和这个城市的园林规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城市的变化和发展可以通过园林的规划体现出来, 反应历史彰显今朝。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水平也是可以通过园林的规划来体现出来的。园林的建设和管理是不可以分开, 如果片面的建设没有管理, 园林的存在仿佛一个活着人没有灵魂一样, 它存在不会有任何的意义。在过去园林发展中往往忽视城市历史和背景, 过度追求新颖和快速, 结果很多城市的园林规划都是一个样子。当代城市的建设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一味向自然无限度的索取, 最后要人付出代价进行弥补, 得不偿失。所以重视人与自然的合一, 注重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 体现现代气息的城市文明。

2 目前城市园林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片面化

在城市园林规划忽视郊区和城乡结合处的建设, 特别是古老城区的绿化往往很稀少, 只重视城市内部园林景点建设。有时将一片地区的自然环境大力的破坏却是为了建造一个所谓美丽的人造景观, 这样规划是不科学的。

2.2 在规划上注重各种指标的完成

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往往体现的生态作用不明显, 大面积的植物栽培的品种单一生态脆弱突出, 过度的重视园林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的完成, 将草坪大面积的栽种, 忘记了各种植物相互结合统一。

2.3 园林风格单一

现代的园林景观往往是抄袭国外的样式, 忽视了我国传统的园林样式。这造成千篇一律的园林规划, 将当地的人文环境和传统艺术忽略殆尽。

2.4 园林规划管理没有形成管理体系

园林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 市政、园林建设部门、这样规划、建设、维护部门相互脱节, 分工不明。

3 城市园林规划的原则

3.1 结合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原则

园林的规划要以本身的自然环境和建设地本身的地容地貌进行规划, 把自然景观运用到实际的园林当中去, 以自然为主、人为为辅。避免刻意追求宏伟, 将自然的高低起伏, 将本身的植物现状运用其中。

3.2 植物造景为主原则

在园林规划中种植的挑选要有着多样性, 乔木、草坪和灌木要穿插其中, 做到层次的鲜明, 尽量避免过度铺张浪费选用珍贵的植物, 要轻人为建设重自然的景观。要根据当地气候的环境种植适合的植物, 不要把热带植物放在北方寒带栽种。在绿地建设中要兼顾城市的特点, 避免盲目扩大绿地面积, 合理的种植植物倡导本地的植物移栽。

3.3 综合考虑全面发展的原则

城市的园林建设在保障城市绿化的同时要兼顾城市居住的情况和工业交通等多种的因素的结合。要做全面的统筹, 因为园林的规划和管理是长期的、中期、短期掺杂其中的内容。将目标分为远期和近期进行合理的安排。

4 城市园林的管理

4.1 实行城市整体的园林管理机构

组建城市园林管理专业部门, 统一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扭转多部门管理城市园林的不利局面, 进一步推进城市园林管理工作。

4.2 城市园林管理的法治化

城市的园林管理要通过完善法律条文和明确管理条例在制约, 建立完善色法律体系来管理园林。通过法律来约束人们,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可治。改变以往出现问题被动局面, 用法制有效的保护园林景观。

4.3 加强城市园林建设质量管理

园林的建设的初期对于承建单位的审核要进行严格的把关, 单位资质是否健全, 保证园林的建设从开始到最后竣工都是没有瑕疵的。那些滥竽充数的, 以坏充好的, 用科学验收程序将他们拒之门外。竣工验收的时候要有完整的数据和签订的质量保修合同。将这些数据资料和协议进行统一的归档, 保证在以后保养过程中有数据可以参考。

园林规划是生态保护、园林绿化、城市的管理多方面的内容参与进来的和涉及多个部门协调统一的大工程。这就要求院里工作者在考虑到居民感受的同时, 要做到传统园林最高的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进而全方面的考虑。做到每一个城市的绿化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参考文献

[1]刘祯宇.中国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分析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十大趋势 篇7

更多互联网企业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据预计,2015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快速转变,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将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阿里和百度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将会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国家层面将通过财政改革、购买服务和政府引导等多种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多个层面,需要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厂商共同合作,才能做好,需要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因此,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必将在今后几年快速转变,从而有力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大数据发堀将提升智慧城市体验

2014年,诸多具有行业特点的新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2014年是4G元年,4G的移动高速体验为智慧城市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而IDC建设原本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基石,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各地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均加入了云计算的概念,通过数据中心的云化建设,更大化地提升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支撑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智慧城市产业链的成员,如IBM、阿里巴巴、银江股份等均开始在大数据方面加大投资,同时也将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大数据获取的来源。预计2015年,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和商业变现的成功案例将明显增多。

民生类的服务平台涌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4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通知》。通知指出,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教育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中,要注重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同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计80个城市。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旨在通过试点城市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探索信息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据预计,2015年,民生类的服务平台将在中国各地快速涌现,并且会结合政府的政务云建设,因地制宜,结合4G网络推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覆盖,以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智慧城市物流转实为虚

商品与服务数字化是实现电商的前提。城市空港、内陆港、保税区等实体商品集散地将利用云平台实现数字化仓储、物流、分销等一系列环节,在物流配送之外添加信息和支付,补足电商体系的铁三角。

中搜云商城正是实现商品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与上海、宁波、烟台等多个城市的保税区、自贸区合作,将商品汇集在虚拟货物中心,呈现在全国各地手机用户的移动应用上。商品被检索、下单、支付,配送信息跟进等在线购物环节都将以信息流转;仓储、渠道突破地域局限,实现全国范围内货物调配和全用户分销。云商城极大丰富了城市商品品类,加速了商品流动性。

高速网络的推广将加速智慧旅游建设

高速网络在中国大范围的推广将会为各地的智慧旅游建设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高速网络的支持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等智能终端获取位置定位、路线导航、天气走向、寻找美食、酒店预订、景点推荐、购物导航、互动分享、网上购票等多种服务,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位一体的旅游服务。据预计,2015年,智慧旅游建设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高速网络的推广,突破了数据传输的瓶颈,使得基于大数据的高效数据分析和信息获取等旅游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游客的体验逐步提升,将逐渐形成网络效应,在未来的几年,智慧旅游将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政企协同为主逐步替代政府投资为主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政府若既抓管理又管运营,将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而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则可既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为此,2014年各地政府陆续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与神州数码、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与阿里巴巴集团、江苏省南通市政府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华胜天成等,均在智慧城市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智慧城市有效推进奠定资金和专业运营基础。事实已经证明,政企协同比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因此2015年这种趋势将更明显。

智慧医疗将加快产业链整合,向大健康体系发展

2014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智慧医疗行业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应用,智慧医疗作为新兴的服务载体,为用户提供了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将会成为政府的重要抓手,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优化产业链,以缓解当前突出的医疗问题。据预计,2015年,智慧医疗的建设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产业链将加速整合。政府方面将逐步扩大区域卫生平台的范围,将更多的医院、妇幼保健、疾控中心和药房纳入到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中来;市场方面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进行模式创新,以满足用户健康方面的需求。

智慧杜区将成为智慧城市入口的争夺点

近些年,各类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当中。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其中数字社区、智能家居、社区养老和智能生态社区等各类智慧社区项目层出不穷。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因此,2015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将实现快速拓展。据预计,智慧社区建设将在2015年取得快速发展,各企业将会加快在智慧社区行业的布局。智慧社区入口的争夺,将会随着模式刨新、技术推广和数据沉淀而日趋激烈。

中国将稳步推进政务云采购工作

2014年8月,政务云服务采购试点启动。自2010年财政部和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开展云计算示范工程以来,政府积极展开了云计算新型服务采购的模式探索,并不断拓展服务采购种类,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试用)》,将云计算服务纳入其中。国家采购中心将完善采购标准和流程,从中央政府机关开始试点,向地方政府推广。据预计,2015年,各地方政府将会积极推进政务云的采购工作。各地政府应该重点研究和关注服务标准、服务安全及服务量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积极响应国家云战略服务推广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身的采购标准。

信息安全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成效将会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体现。而信息安全作为辅助支撑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建设信息安全综合监控平台,如何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据预计,2015年,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更加关注信息安全。政府方面应该着力将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继续深化在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方面的安全防护企业方面应该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安全信息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下一篇:撤销备案行政起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