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通用7篇)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篇1

据我所知,我本人应该是清华出国读博的二字班同学中屈指可数的几只非常缺乏上进心的大四狗里最谜之幸运的一个。很谢谢世毕盟和其他一起申请的小伙伴们一直督促我、鞭挞我,让我不仅被天上掉的馅饼精确地砸中,还附赠了佐料。

申请结果: PhD offer西北、宾大、普渡化工哈佛应用物理

Withdraw:哥大化工Rej: MIT Stanford Princeton化工

大二结束我的排名是5/75,没考过G/T也没有任何科研经历。我就是在那个暑假走进了世毕盟的。那时候世毕盟的A项目还没有涨价;那时候和我一起报名的几个同学都没有文章没有offer。现在世毕盟的A项目非常象征性地贵了一点点,但客观的说还是物超所值;现在我的那几个同学每个都有好几篇SCI,某些去了S校,某些去了M校,还有某些被S校和M校疯抢险些造成两强决裂的不堪局面。我还是没有文章,不过我至少不用失学了。

具体来说,成绩、GRE、托福要靠自己点滴的积累。找暑期科研,因为食宿自费,很快就得到了肯定的回复。暑期科研期间我和两位博士后合作,三个人分别负责项目中自己擅长的领域。我努力地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积极学习需要的知识、真诚地和组里的成员们交流。教授和博后们比较满意我暑期的工作并最后给我了博士offer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到我对科研本身的专注和热情,愿意花时间思考更深层次的机理,向身边的人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不是为了发文章急功近利。当然不同的组风格不同,有些教授更希望短期内看到学生有完整做好一项工作的能力。这样看来,找导师和找对象是很类似的,不仅自己要优秀,价值观还得相投。

申请的过程保持与同学们良好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一起填网申、寄材料总比一个人做靠谱得多,一起寄成绩单还可以省一大笔运费[听起来怪怪的]。如果跟比自己成绩好的人关系好,还可以要求他不要申自己想去的学校[听起来怪怪的]。这段话的意思是,保持好的心情好的心态在申请中太重要了,当一个人发现他在长时间的等待、迷茫、未知中难以自拔时,如果认识到身边的一大帮人其实也在长时间的等待、迷茫、未知中难以自拔,就没那么负能量爆棚,而可以继续去干活了[听起来还是怪怪的]。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真的很开心申请让我认识到很多优秀的同学!真的很珍惜和你们的友谊!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篇2

Offer: Northwestern,TAMU,UMich(Interview)Decision:Northwestern Chemistry PhD, 2016 fall 关于选择

对于所有申请者而言,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要转行,决定工作、出国还是保研,若出国,读master还是PhD…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对于身在其中的我们而言,做出选择并不容易,选择也因人而异。我的感悟是遵从本心即可。其实这些选择没有绝对的优劣,有的只是合适与否。对于申请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尽早做出合理的决定,并发自内心地认同、坚持下去。

我在做出这些选择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毕竟做出决定用五年时间读化学博士是需要勇气的。在此期间,世毕盟的龚老师提供了各个专业的详细资料以及申请难度方面的信息。可以想象,若是没有龚老师的帮助,仅凭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想要搜集这么完整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世毕盟微讲座平台也对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关于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不会成为加分项,然而却可以成为申请中的硬伤,或者在申请过程中耽误很多宝贵时间。对于英语功底较弱的同学,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可以避免它占用其他申请材料的准备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学专业的申请而言,标准化考试还包括GRE sub考试。一般会选择在大四时参加sub考试,但是如果大三及海外科研期间时间方便的话,选择这段时间参加考试可以多一次考试机会。

关于选校和套瓷

在此我想着重分享我对选校和套瓷的看法。选校和套瓷是一脉相合成的。对绝大多数PhD申请者而言,套瓷是申请中最重要(没有之一)的一步,也应当是最费心力(没有之一)的一个过程。它贯穿整个申请过程,其中的trick很多。多数所谓“逆袭”的申请者都是凭借套瓷中的优异表现得到对方教授的认可的。然而即便如此,也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申请者是真正在读完教授的文献并与该领域的同学老师探讨后发出套瓷邮件的,也只有更小的一部分申请者可以坚持长达半年的weekly report。其中原因就在于GGU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申请者是否下定了足够的决心,是否足够想去心仪的学校,所以通过选校过程在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非常重要,这是从主观的角度说。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所谓申请,其根本是寻找最大匹配度的过程。这是我整个申请季以来最想与后来人分享的体会。举个例子,有很多大牛拿到了Harvard的offer却被诸如MIT之类的学校reject,其原因不在于能力问题,而在于申请者是否是该校想要找的学生。申请美国学校的好处也在于它不再以唯一的标准衡量每位申请者。于是,学校倾向于找某一类的学生,也就意味着申请者可以通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而提高录取的几率。这个隐藏的机会对于每位申请者都是有效的。比如,绩点的优势在藤校的申请中可能被放大,科研经历的优势对一些很注重发表情况的学校就变得很重要。选校是申请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喜好的机会,后者会直接影响申请策略的制定,因此选校不仅仅关乎学校。

选校的最终目的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划定学校范围,并在大范围的基础上拉开梯度选择三所重点学校,重点学校自然需要重点套瓷。在套瓷中申请者可以做的很多很多,在这一过程中我非常感谢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建议我采取一种简单有效的套瓷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帮我准备好了一套套瓷的资料。我本是内向的人,但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几乎所有我可以参加的本方向的讲座,并在此基础上与国外的大牛交流。至少可以说我在短短的半年间经历了很多次模拟面试,但我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从申请的角度看,世毕盟向我建议的套瓷方法保证了我可以随时抓住机会,同时也为我省去了大量宝贵时间。

关于暑期科研

暑期科研很重要,也确实有很多同学通过暑期科研拿到了很好的推荐信,甚至拿到了大牛的offer。暑期科研是且仅是向教授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这对国际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它并不能改变个人的能力(国外的教授们也都是火眼金睛的)。值得肯定的是,国外教授推荐信的含金量普遍比国内教授的高,因为他们的推荐可信度更高。世毕盟有最全面的暑期科研报名的信息和资源,有志于通过暑期科研为申请加分的同学最好提早打算。

关于文书

很多同学在最初申请时都很关注一个问题,即在申请文书中那一项最重要。我倾向于把申请材料看作一个整体,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向招生官介绍申请者。因此总的来,探明哪一项尤其重要意义不大。但对个体而言,能出彩的文书即是最重要的文书,所谓能出彩是指能很好的展现申请者与众不同的优势。比如若是能很好的挖掘自己学习本专业的GGU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心路历程(对于博士而言能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更好),那么PS就值得花费更多时间和经历凸显申请者的实力。

我不认同“文书对PhD申请不重要”这种说法,曾有招生官明确说明他们是很看重PS的。而且事实也证明,仅有paper和高绩点未必能换取理想的申请结果。我想这也是理工科学生申请愈发需要留学培训和咨询机构的原因。在我的文书准备过程中,我的培训师少芳和mentor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我的所有文书都经过了从思路到内容,从内容到语言的反复修改。在数十次修改的过程中,几乎每次修改都可以在两天之内得到回复,考虑到时差这已经是可以达到的最快速度了。与多数学员一样,我文书的最终版本与第一版本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

关于文书,前人提供的信息已经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最后想强调的一点也与前文一脉相承:在文书的准备过程中,站在招生官的立场上评价自己的文书诚然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但是过度揣测并迎合招生官的喜好对申请只有负面的作用。因为招生老师经验都很丰富,仅凭纸面上的文字并不能改变申请者本身的能力。与其如此,不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以上是我对申请过程的总结。在此要特别尤其郑重感谢为我写推荐信的四位老师们。在大学四年间,他们给予我无数无私的帮助、鼓励、教诲。还有组里的师兄师姐们、化院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以及各位小伙伴们,与大家相识是我的幸运。另外,非常感谢世毕盟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我也希望这篇总结可以帮助世毕盟的学弟学妹们。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篇3

我觉得做什么事情之前目的非常重要,因为目的特别清晰,人才能克服在前行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

本科时候对去国外读书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当时对科研没有特别的热情,更多的是像对付交作业一样,并没有有一种投入科研的激情,同时对自己选择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发展没有自信。在国内读硕士期间,我的一个好朋友,老同学去了美国非常有名的学校去读博士,他的经历给了我很大震撼,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国外读博士的情况,在对比了毕业后开始工作和出国读博士的各种利弊后,我开始萌生了去美国读博士的想法。

随后因为明确了这一目标,在剩下的硕士学习期间,我的所有时间都围绕着准备出国考试和发表高水平论文两方面来进行安排的,因为英语底子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项英语考试成绩都达到了目标。最开始,我对发表高水平论文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在努力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特别喜欢搞科研这种充实且纯粹的生活方式,在经过长期的努力后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文章最后被Top类SCI收录,伴随而来的是各项荣誉,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篇论文可以成为我申请过程中有力的加分项,并且给我极大的信心去完成博士学业,投身到科研工作中。GRE,托福,雅思考试

我的考试顺序比较特别,因为本科的时候学习过雅思,就先考了雅思,再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考出了满意的G。雅思在美国高校认可度很高,但是在最后选校环节还是有一两个学校只接受托福成绩,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原则,实在不想放弃这两个dream school,还是考了托福成绩。

对雅思,托福和GRE,我个人的经验是它们真的只是考试,既然是考试,就是有一定套路,不需要把它们想象的有多么高深。举个例子,我的好朋友在给我分享G的准备经验时,特别重视逻辑的分析,理解,但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方法。我的方法就是题海战术,山呼海啸般的做题,我没有上过任何一门考试的辅导班,网上的讲解视频也没看过(因为那段时间科研任务非常重,每天只能在晚上挤出三个小时准备出国考试内容),在大量的刷题过程中慢慢就找到了考试的套路,趁热打铁,立刻去考试,结果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很多同学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总是客观去强调考试有多难,宁可浪费好几个小时去看所谓的讲解,也不愿意拿出耐心,严格的按照考试要求去做一套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觉得还是做题来的实在,当然,题海战术也要在保证量的同时保证质。具体说就是分析每一道错题,我觉得这个过程特别有意思。就是当你认真分析大学四六级考试,托福,雅思等考试,你会很兴奋的发现,每一种考试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方式去解释自己考题的正确答案,当你通过大量练习,自己品味出这种套路,再解题就八九不离十了,就像打比赛,天天跟真题打训练比赛,当真正上场那天,你看到他这一拍球,因为太熟悉对方套路,就能猜到下一拍他的球路在哪,估计这个时候,你自己都会在考场笑出声。

再更深一步考虑,出国考试有一套自己的套路也是必然,因为考试是面对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申请者都要参加的考试,如果没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道理来,那这个考试bug就太多了,丧失了公信力也就丧失了市场。我对于托福和雅思的想法,因为两个考试我都参加过,所以想给大家做一些交流,我不会从学术角度去评价,因为这个话题太大了,也跟我们每个学生没多大关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快点通过考试,早日分手。我个人建议如果没有对哪个只接受托福成绩的学校有执念的话,雅思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考试,能让我们尽快摆脱出国考试的折磨。关于选校定位,SoP和CV

我的选校定位,SoP和CV都是在世毕盟的指导下完成的,对于留学文书的构思,我会提出我的想法,指导老师和mentor会给出专业的指导。对于选校定位方面,因为涉及到定位,肯定是越准确越好,大多数同学关心的无外乎两点:1.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能冲刺到最高水平的学校,因此在选校的时候担心过于保守。2.是需要有足够经验的指导老师,保证在这个申请季一定有所收获,拟定的保底学校要真真正正起到保底的作用。我很欣慰,世毕盟完美的解决了我这两个方面的担心。对于选校方面,我的建议是自己的情怀加上世毕盟老师的推荐,这样一份选校名单既有足够的冲劲同时也非常稳健。

SoP和CV在世毕盟的指导下,跟所有人一样,我反反复复修改了很多次,最后一稿在结构与内容上满意后,经过世毕盟专业团队的润色,最终成文。关于CV,我觉得相对简单,简洁且重点突出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内容修改过程中,根据我自己的科研兴趣,mentor对我的科研经历进行了梳理,筛选出非常有利的信息点,分清重点,整理到我的CV中。相较于CV,SoP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最开始的一稿到最后成文的SoP,可以说判若两人。我的世毕盟老师在我交完第一稿后,觉得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让我来到公司跟我面谈,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给我做了一次一对一辅导,使我对SoP的认识又一次加深。除了世毕盟指导老师给我的帮助,我还想提一下mentor对我的启发。一直以来我很大的担心就是怎么能在叙述完我硕士阶段的科研经历后,自然过渡到未来我能将这些技能转化到另一种我感兴趣的材料研究上。Mentor的方法最后完美的解决了我的这个担心,因为mentor本身就是美国超级大牛的材料学博士,对材料科学的理解比我深入很多,建议我将以前的科研经历最后落脚于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而对于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材料,我们的研究无非也是从组织与性能下手,起到了自然的过渡作用。关于GGU

最开始接触世毕盟是从我的好朋友那里了解到的,朋友的申请结果非常理想,并且他在留学服务机构选择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相信大牛的选择,最后一路走来,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世毕盟的服务非常专业,我的指导老师非常的认真负责,mentor能在我非常迷茫时给我最专业的建议,这些都非常宝贵。我觉得一家优秀的留学服务机构应该是能给你提供最专业的指导性意见,就像那个比喻,世毕盟能成为你申请过程中的拐杖,有利的工具,在你说出你的目标后,能给你指出一条能达到这个目标的道路,在我的理解里这就是我对留学中介服务的全部要求。通过交流,我觉得有些同学的想法有一些不足,留学中介的工作并不是你把工作全部扔给中介,觉得中介拿了佣金就要事无巨细全部给你做,自己做就觉得麻烦。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学生来说,自身就应该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世毕盟在此基础上给你最专业的意见与建议,起到的最主要的是指导作用,帮你锦上添花。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篇4

今天的讲座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的L学姐,横扫斯坦福、普林斯顿、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商学院、纽约大学经济系、伦敦政经等经济学博士全奖OFFER。本场讲座主要内容为经济学博士和硕士的申请。

嘉宾分享: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这个讲座,而且非常不好意思的把时间定在六一儿童节,大晚上可能不能浪了,不过如果现在有事的话也可以之后再回听我们这个讲座里面的内容。我的基本情况就写在这个ppt里面了,就是今年的申请结果以及我的一些主要的背景。那我之后可能主要就是讲一些我在申请过程中觉得哪些比较重要,committee比较看重,然后对于在申请过程中比较会有帮助的一些点。

我认为申请经济phd最重要的几个部分。第一排的是:推荐信、top journal paper、国际数学金牌,但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后两个,所以最重要是推荐信。第二排的点的能量如果是炸弹,那推荐信的能量就是原子弹,经济学也是一个圈子,如果圈子里面的人认同你了,那你进入就容易了。

先从获得一封好的推荐信讲起,以及什么是好的推荐信。

Gre和托福是申请中的一个门槛,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不重要了。经济学phd看重的是数学,至少168以上,其次是写作,尽量达到3.5,最好是4.0.我的verbal是155,感觉虽然不高但也没有成为劣势。

托福大部分学校的网站写的是总分100,小分一般会对口语有要求,达到23就基本够用了。芝大有提要求口语26,但是也有朋友是23被录了。所以如果没有达到26还是要有勇气去申请。

那我今天要讲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推荐信。推荐信首先要相关,relevant,委员会希望是经济学教授给你写,其次是商学院或者数学学院的老师写,证明数学能力强也是不错的。

第二点是strong,有的同学交换的时候在某一个课程上得了A,之后跟老师说要推荐信,那可能这封推荐信只能写得分为A,其他的内容没有,这种是没有力度的。如果能写到教授跟你如何认识,你们是如何相处的,做了哪些事情,解决了什么问题,你的品质是什么,比如科研能力,数据挖掘的能力,详细的了解你,这封推荐信就很强。

强推还包括教授对你的评价非常高。至少是他教过的学生中前20%。然后关于教授是不是famous,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Famous的教授有很多RA,你没有特别多的机会被他了解。一个AP的强推也是可以有用的。找famous的教授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事情。假如你做的非常好,他写推荐信的非常强,这个成功几率比较大,但是反之,他任教时间很久,认识很多学生,可能给你的打分比较低,这个就不好。

找AP的风险是可能不是很有名,其他教授对他的了解不多,不知道这个教授推荐的可信度高不高。但是AP会把学生rank得比较高,因为他们见过的学生还不是很多。不过这些都是很难控制的因素。尽量在做科研的时候尽量做好,尽量mpress老师,但是不要挑老师,不用一定找大牛或者AP,有机会就强烈把握。另外一个相关性,我们申北美和英国,尽量找在北美的老师。那第一步是出国,去上他们的课或者做科研。怎么出去,第一是交流,选比较难的课程,或者问老师能不能跟着做科研,拿到推荐信。第二个是暑期科研。我参加的是UCLA的CSST项目,这是一个官方的科研项目。那么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需要海投邮件。海投一定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有时候学校会请大牛教授来做讲座,可以把握机会。我认识的同学中这个渠道成功率比较高,face to face的沟通还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尽量是科研方面的推荐信,也可以是课堂的,最好是数学课,或者高级的经济学课程,比如博士的高级微观经济学课,高级计量、高级宏观。一定要利用office hour的时候多跟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你,这样在写推荐信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细节。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以我为例,我在ucla的教授,我自己提出的课题,他来指导我。结果因为是里约奥运会,他女儿是新西兰国家队的,他陪了女儿去打比赛。我很担心。虽然见不到他,但是我每周写weekly report,虽然没有回复,但是回来之后把报告都看了一遍,知道我没有偷懒,很努力,所以印象也很好。老师总有一天会看到的。每周汇报这个形式非常好,你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接下来要做什么。从1,2、、等到老师要帮你写推荐信的时候,他就比较容易,他可以通过邮件知道的非常详细。

科研有两种。一种是你提出的课题,老师指导你,还有一种是老师自己的课题,你做RA。两种都很好。不用担心。做RA的时候可以不止做RA的工作,比如你做数据分析,你可以从数据中思考,想问题跟老师交流,这样也非常好。

如果你做RA是在一个很大的组,教授有3-6个RA,大家都希望教授写推荐信。那推荐信有强弱,就是看他记得谁,经常交流、有想法的学生。而默默无闻的ra就只能拿到很平淡的信。做的时候要totally nvolved,要跟老师多交流,让老师知道你有想法,你有思考。

如果因为凑不齐推荐信,就去找不是很熟悉的教授,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是2封好的,1封不好或者黑推,那还是有可能所有的学校都拒绝。去要推荐信的时候最好是面对面要,你看看到老师的反应,邮件是看不到这个的。要给教授拒绝你的机会,如果教授主动提出来就非常好。如果老师愿意帮助你,你也要相信他不会给你写的不好。

推荐信完了之后,下面一个比较重要的可能就是你的选修的课程以及成绩。因为在申请经济学PhD的时候,在填写网申的时候,有的学校是让你在成绩单上,把所有的数学课和经济学课程画出来。看你每一个数学课的成绩,或者是有个表让你填出来的。所以说明他们是非常注重这些的。那么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面都会写出他们基本要求是会calculus,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是基本的。那么real analysis实分析是一个推荐。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也是可以申请的,但是real analysis态度比较暧昧,他说没有这个也可以申请,但是越来越多成功的申请者是修了这门课程的。可见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说,real analysis是第一门不是计算,而是写一些分析推理的,证明的一个数学课程。因为高级微观经济学都是大量的数学证明。他就希望看到你有这么课,说明你是有能力上那些课的。

当然这些数学课的话,修了就一定要努力的拿A了,因为他到时候是让你写出来你的这个成绩的。如果不是A的话可能就有一些折扣了。除了数学课程是他们最看重的,其次就是经济学课程,其实本科生的经济学课程不重要,如果没有的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可能基本上只要有基础的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就可以了,那比较好的就是她们觉得是一个很强的signal信号,就是你修过经济学PhD的课程像是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高级计量。有一门其实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多修几门,反正以后也是要修的。那么高级微观宏观计量这些课程。一方面要拿到好的成绩,他是个

很好的信号,一方面的话,如果表现非常好,并且你是在国外上的话就可以找老师要推荐信。因为这门课还是很有含金量的,所以老师如果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你表现非常好的话,这个老师来一封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推荐信。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之后就要讲讲文书了。Sop,writing sample,这块是世毕盟的强项,mentor会结合你的经历给你建议。不建议sop太长,不超过2页。

writing sample芝大是强制要的,而UCLA是强制不要的。具体的比重我不太清楚。我建议,如果是临时赶制的,就算了,如果是展示了很多数学能力的技术型的,我觉得可以提交。

套辞也是很多同学问的。化学、生物等是申固定的老师,但是经济学不同。前两年先修课,第三年才会选导师,所以你不会先套一个固定的老师。经济学会有委员会,成员是随机确定的,每年都可能会换。所以套磁的作用有限。奖学金也是整个系出的。教授不会说要了某个同学,没有决定权。套的概率小,老师也不一定帮你讲话,投入产出比低。没有时间就不用做。

经济学phd申请难度比较大。如果没有跟国外教授很好的学习和合作的机会的,可以考虑先申请硕士项目。我们知道比较有名的就是杜克,威斯康星还有LSE经济学项目或者是一些统计项目,比如说耶鲁的statistics,或者芝加哥的statistics都可以作为一个预备的项目,之后也可以做一个跳板。而且有可能你之后不想读经济学PhD想读金融了,想读运筹了,就可以改,所以master program是一个可以做的选择。

那full time RA话就是,如果你真的确定了自己要做经济学PhD的话,full time的RA,你跟一个教授做了一年,让他给你写信。只要你认真去做,他给你写的信肯定不会差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如果能有找到这样全职RA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这是个相当好的方法。而且我今年在visiting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学生就是本科GAP了一年做了一年的RA,然后拿到了好的教授的推荐信。所以申到了top的项目,这样也非常好。

然后大家不要担心说我先去读一个master或者是先做full time RA会不会浪费时间,其实比如说,如果本科生直接进这个经济学PhD项目其实没有prepared的话,就像我自己就进去后可能会很痛苦,因为很多课都没有学,那如果你学过一年master项目话,很多高级微观宏观经济都学过了,那再进去就很轻松,甚至你可以waive掉一些课。那时间可能也就缩短了,就是之前你的经历绝对不会浪费,你在做full time RA的时候累积到的跟老师学的科研的经验都是不会浪费的,所以不要担心说我可能被别人迟了一年两年,会不会不太好,其实到最后的话都是一样的。

最后还是要推荐一下世毕盟,因为我决定申请出国也是比较晚,是我大三上去UCLA交流的时候才如梦初醒,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所以决定要去出国,然后要做科研所以比较迟,没有什么研究。在GGU,我觉得对于我这个一开始对申请好没什么概念的人来说还是可以给我很多指导的。GGU最好的部分,我觉得就是可以给你一个同行业的mentor。就我被分到的mentor是现在在耶鲁大学读经济学PhD,博三的一个学长。本科北大毕业的。所以他刚刚也就没几年经历了这个申请所以他很清楚,整个申请过程中的流程,而且知道这过程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我也就可以知道我以及的话,他也是经济学的PhD,所以一些科研上的东西,选校还有选研究方向,这些也都可以交流,我觉得这最好的一个地方。他这个mentor非常专业的。然后我的咨询师的话就会时刻提醒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了。有时候我有很多网申的问题可能就是问他,然后也能够及时的回复我。就这种基本上属于二十四小时陪聊的感觉就让你从早上八点钟到晚上十二点,给他发微信他都可以回复我说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所以我觉得有一个人去指导你感觉还是蛮好的。

那么以上就是我想分享的内容。可能不是很全面,然后大家等会儿有问题,可以在下面问,然后我来进行补充。这个也是我自己的申请的过程中感悟到的一些东西,也不能保证是对的,所以大家也要理性看待这些我提出的建议。如果有机会到美国的话,也可以和那边经济学的PhD的教授聊一聊,他们是有最新的最权威的录取人的标准信息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多多多方打探一些消息,然后来做好自己相应的这个准备。

大概就是这些啦!希望大家申请能有好结果!offer多多!

Q&A Q: 您好,请问您刚刚提到的斯坦福和UCLA的暑研官方项目分别是? A:UCLA CSST项目和斯坦福UGVR

Q: 请问econ phd申请过程中有面试吗? A: 经济系的经济学phd没有面试,商学院的econ phd可能会有,不过stern没有

Q: 学姐可以介绍一下stanford的ugvr吗?

A: ugvr我不清楚,我没有申请过,只是听说过。

Q: 请问申请经济学硕士与申请博士相比,看中的东西一样吗?比如硕士项目会不会更看重GPA? A: 申请经济学硕士与申请经济学博士看重的确实不一样,因为申请经济学硕士的同学大部分没有美国教授的推荐信,所以是更看重三围,就是你的成绩,托福和GRE这些硬性条件。我之前申请duke的经济学master的时候,用的三封都是国内老师的推荐信,然后也申到了。这说明master项目更看重你的硬性条件。

Q: 请问学姐修过数双吗,谢谢

A:没有修过数双,复旦没有数双~所以有数双很有优势的!

Q: 申请如果有accepted 或者R&R的英文paper,会有很大作用吗?能否弥补推荐信不够的劣势?

A: 如果不错的journal我觉得也是很有帮助的!我在耶鲁读econ phd的mentor北大ccer毕业三封推荐信是国内老师,但是有一个发表所以我想发表是有帮助的!

Q: 想问问学姐是怎么找导师的,包括暑研和phd(申请phd的时候需要确定导师吗)

A:申phd的时候是不需要确定导师的,需要确定你自己想要研究的一些方向,譬如微观宏观计量这些,一般博三才会确定导师。我之前找导师的时候是因为我本身想到了一个课题,是关于拍卖的,所以我就去ucla的经济系里找一个研究拍卖理论的教授,我就把他写在我的mentor list里,然后ucla的csst就帮我匹配到了。

Q: 您好,能具体说一下你推荐信老师的分布么?十分感谢!A: 我的两封推荐信是ucla的教授都是科研的。第三封穿插着用复旦的三个老师,有上高微的,也有做科研的。如果要申top10 一般要两个北美教授的推荐信。

Q: 学姐可以简单说说csst的申请难度吗?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更看重什么呢? A: 申csst项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他是一个针对自然科学系同学的找他们暑假到ucla做实验,只有近两年才招一些社会科学系的学生,像我去的时候是总共八个同学来自社会科学,一个金融的两个经济的,其他是国关的以及历史系的,然后申请的同学也比较多,所以我觉得申请的难度还是有一些的。那么他第一关的话,其实主要卡的是绩点,然后第二关的话就是面试,面试其实我认为就是他问的问题,并不是很科研的,因为我当时面试给我面试老师是一个化学系的教授,所以其实他并不是很了解经济学科研,经济学研究所以我我跟她说什么,可能他也不是很难判断,我说的对还是错,最主要面试应该就是看我这个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科研的热情,还有前期的一些准备。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面试时候比较看重的。

Q: 请教学姐经济学phd基本最后都是走学术路线吗,谢谢

A: 经济学PhD读出来的话,并不是都是做学术的,你可以到他的网站上就是北美经济学系PhD项目的网站上看他们的PhD placement,就是他说的pHd之后毕业了去了哪里都可以看到。那主要的分三个,一个是学界,那就是走学术路线,然后是公界还有个是业界。公界的话比如说到IMF, world bank或者是美联储之类的地方,或者是政府智库。然后业界的话就是可以去咨询公司或者是金融机构。还有一些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他们会专门设置一个职位叫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的这个职位就是专门为经济学PhD准备的,让你去做分析经济形势或者是分析市场形式或者是做数据分析或竞价pricing之类的,都是让经济学家去做的,那么这可能是个单独的职位专门为经济学家准备的。

Q: 请问那些在美国做过教授之后回国任教的教授,他们的推荐信有帮助么? A: 我觉得就是关于这个回国的教授的推荐信的强度,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有的教授,他可能他在国外的connection很多,认识很多有名的教授那个教授也认识他,那么他的信可能就是有用的。如果这个教授在国外没有什么connection,就是国外的教授都不太认识他,知名度并不高的话,可能他的信用处不是特别大。所以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不一定是在国内的教授的信没有用。

Q: 学姐有修过数学系的课程吗?

A: 我这学期修过一些数学系的课程,但是我修统计系的课程可能更多一点。我觉得比较好的英文课,可能是一些统计学的课,当然不是说回归分析这种,回归分析可能是对他们来说含金量是比较低的,那修的话可能修时间序列或者随机过程这些课。那么它的含金量会高一点。

Q: 都是自然科学类的吗?理工科比如EECS的多吗?

A: eecs的也很多,理工科比较多,社会科学少,数学统计也有一些

Q:请问女神,仅有数学背景去申请经济学硕士或博士,这样的情况你身边有见过吗?能不能推荐一些弥补经济学背景不足的方式?谢谢声音甜美哒女神 A: 只有数学背景的话,其实并不是一个劣势,因为他们经济学PhD招生很喜欢数学很好的学生或者是物理物理系毕业的他们也非常的喜欢。我知道的就是一个北大物理系的本科生,他GAP了一年在美国做了一年,之后申请到一个很好的学校,所以我觉得只有数学背景,完全不是一个劣势,他甚至可以说是优势。那么要补经济学的课程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去修一修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微观宏观计量你知道经济学是干什么的,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能一点点经济学都不知道,因为这样的话你的这个motivation是有问题的,就是在你都不知道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情况下你就去申他你要去研究他这个。那么大家就回去question你的motivation了。

Q: 学姐你好!请问一下,你的两封ucla教授的推荐信都是在做暑研的时候拿到的吗?可是,做暑研一般不是跟着一位教授做吗?也是能和两位教授同时做的吗?能分享一下最终怎么拿到那两位的推荐信吗?谢谢女神学姐!

A: 我的两封推荐信都是在暑研的时候拿到的,虽然UCLA CSST那个项目只给我分配一个导师。但是我刚才也讲了,当时我的导师去巴西度假了一个月。所以我也很担心到时候不给我写一个好的信,所以我自己又发邮件,去找了UCLA的另一个经济学的老师。最后才有两封推荐信。因为当时也比较焦虑了,但没想到就是多了一封信,反而又增加了我的机会。我觉得任何机会可都是存在的,大家要去努力的去寻找吧,就不要给自己设限。

Q: 请问学姐有见过CS转申经济的吗?

A: 我有见过各种理工科背景的同学转的经济学PhD。大家真的不要担心就是本科不是经济会有什么影响。我在四月份我再选学校的时候又去美国school visiting。有见到拿到普林斯顿offer的一个同学,他在MIT读CS硕士,然后现在才转经济学PhD。还有在NYU读数学PhD的一个学长,今年好像是数学PhD的第一年还是第二年,他打算转经济学PhD,他也拿到offer。所以任何理工科背景的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Q: 数学经济学双学位申请phd有优势吗?女神

A: 数学和经济学双学位申请,我觉得是有优势的。当然其实它的优势就在于你会多修很多的数学课这就是他们看中的。那么如果你这个数学你的双学位的分数很高很好看的话就是优势。如果你是数学双修的分数不好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优势。所以我们要知道他看中的是什么,然后你就可以自己去分别,它到底是不是一个优势。那我刚才讲了他看中的就是你上来数学课多不多,你的数学课修的分高不高。那这就是他想看中的东西。所以你如果有而且高的话,那么它就是个优势。

Q:学姐,请问本科EE背景呢?有人说先申请有关的金工或者金数master再去申phd比较好?请问是这样吗?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篇5

一、案例

北语国际政策 GPA第一 Columbia MPA,JHU IR, Brown MPA,Cornell MPA,Georgetown MPP;清华心理系法国巴黎政治商学院和哥大SIPA双学位录取; 北大经济学院 GPA3.51 Columbia MPA; 北航本科,三年工作经验 HKS MPA 全奖;

北大政管 MIT城市规划 Columbia MPA,Uchicago MPP,Cornell MPA

二、每年战绩汇总

2016 Fall Columbia SIPA MPA 20+;Oxford MPP 1; UChicago MPP 12;Cornell MPA 15+;2015 Fall Columbia SIPA MPA 18;Berkeley MPP 2;Uchicago MPP 11;Cornell MPA 9;Harvard HKS;

2014 Fall Columbia SIPA MPA 13;UChicago MPP 6;Cornell MPA 8; 选校tips

三、专业简介

旨在培养一批精通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各级政府部门及非营利性组织的领导者,能在现实中应付社会政治发展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所带来的新挑战,切实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种组织中的各种问题。MPP 偏Quant;MPA偏管理

Leadership+Quantitative=MPP/MPA

MPA核心课程

      公共管理 预算/财政 管理经济学 政治和法律程序 定量分析方法 职业伦理

     

MPP核心课程

公共政策基础 统计和数据分析 公共财政

宏观/微观经济学 政策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  

哥大SIPA下面的方向:

1、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2、Energy & Environment: Global Energy Management & Policy Track/Energy & Resource Management Track/ Environmental Policy & Management Track

3、Human Rights & Humanitarian Policy: Human Rights Track/ Humanitarian Policy Track

4、International Finance &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ck/ Economic Policy Track

5、Inter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6、Urban Social Policy: Urban Policy Track/ Social Policy Track

工作经验:平均录取的人是3-5年,本科生也可以申请 硬件:基本G320 T100;要求更高,T108左右比较稳妥 软件:

本科直接申请,学校上清北复旦交大有优势

专业选择的话,经管稍有优势,因为会在量化课程以及实习上会比较占上风;如果是其他社科类专业的,建议补充上经济统计类的相关课程比较好,加上做相关的实习

对于申请,两大类:1.走学术路线的,本科就读社会学或者政治学,会做一些国家政策的宏观研究,这

个是最对口的;2.那种实习经历比较多的。如果是应届生申请的话,建议实习的段数多一些,3-5段会比 较好。(普遍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环保部、基金会、国际NGO等仍是录取委员会青睐的实习经

历。需要注意的是,参加的实习项目一方面要与申请专业有一定相关度,另一方面

也最好是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

Cornell MPA分支方向

Economic and Financial Policy Environmental Policy Government, Politics, and Policy Studies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Policy  Social Policy

四、申请要求

1、GT高一些;

宏观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课程,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软件-SPSS STATA SAS R;像Columbia, Chicago, Harvard几个学校在申请时除了传统的CV以外,都会要求申请者再额外提交一份quant CV,里面的内容就包括你上过的数学、统计、经济、编程类的课,这些都是policy analysis中非常看重的素质。

2、实习体现领导力,分析能力;科研和申请track相关就可。

政府部门、NGO、Consulting Firm、投行以及企业中的PR部门或者媒体都是相关程度较高的实习。关于申请人的工作经验问题,对于那些曾经在国际大型NGO,类似于Red Cross, UN, World Bank, Green Peace等等;以及在中国国家机关、部委、国企系统工作实习的同学,这些都是非常适合申请MPA 社会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对于做义工,志愿者是非常好的体现社会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的方式方法。如:在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志愿实习的经历,红十字会、妇联这些都是简历的闪光点。扶贫教育,在边疆志愿民主建设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申请。(比较看重志愿经历)

五、学校list 1.Harvard Kennedy School MPP 2.Columbia MPA(MIA)3.UChicago MPP 4.UPenn MSSP 5.JHU MPP 6.Brown MPA 7.Cornell MPA 8.Georgetown MPP 9.UC Berkeley MPP 10.CMU MSPPM 11.UCLA MPP 12.Duke MPP 13.USC MPP 14.USC MPA 15.UMich MPP 16.NYU MPA 17.Syracuse MPA 18.Princeton MPA(2年工作经验)

六、学校项目preference Harvard:leadership Columbia: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background,比如海外交流,海外volunteers UChicago: academic 成绩 Berkeley: academic Cornell:绩点> UCLA: academic&professional experience NYU: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Michigan: academic或者research&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对于文科,普遍是语言好,有交换,国际经历丰富(视野广,了解不同国家的情况

七、毕业去向

MPA/MPP相比其他纯文科的专业,毕业后会有更多比例的同学去投行、咨询公司,也有很多在think tank或者政府智库做政策评估分析。那除了IEFP以外呢,就是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EPD),这个方向我感觉就是UN的预备役啦。学的内容围绕公平啊, 人权啊,消除贫困, 区域冲突,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毕业去向多为非营利组织, 政府, 国际组织等。分布比例上:最多去投行;70%

私营机构;30%非盈利组织如智库

八、具体案例

1、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GPA:3.5+ 交换经历:

Cambridge Summer School且有independent research 科研:UNFPA;挑战杯

实习:UNDP;UNICEF;自己的志愿者组织 其他活动:学生会;模联;各种志愿者活动 推荐信:本院老师;UNDP的supervisor 申请结果:

Cambridge: Mphil in Development Studies

2、北大历史系2011本科生 GPA: 3.45/4.0;

实习:银行,咨询,投资公司和基金,基本和Finance相关; 推荐信:3位老师+1位老板

Offer:MPP/MPA: Columbia,Cornell,CMU Finance: JHU

3、港大社会心理学,dual major 人力资源 GPA 3.45/4.5 T105+G157 165 推荐信: 港大老师+小学校长一封+县社保局一封(实习的两封都是纯编)实习:

1.县社保局纯编 2.小学实习纯编 3.课堂作业; Offer:

1.Columbia MPA 2.Harvard 教育 3.Stanford 教育

4、清华外文系,经济双学位 GPA: 3.45/4.0;

科研:舆情分析的SRT 深圳做女工调研 首都职工素质工程 劳工NGO实习

实习:万博宣伟公关公司和国资委新闻中心 推荐信:3位老师+1位老板

Offer:牛津 MPP(全奖);

期间完成了两篇几万字的关于国企改革的论文,也发表了一篇关于南北车合并的政策评论。牛津的MPP项目很注重governance

5、北大 Econ 有发表 GPA 3.38+ 托福 107,口语24 GRE 153 168 3.0 Cam exchange;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Chin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udy,Academy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NDRC,Baker Tilly Chin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咨询智库调研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篇6

入读常青藤盟校是广大留学生的梦想,但申请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一个成绩平平的小本生去留学机构咨询,希望申请全额并冲击美国顶级名校,估计除了得到一堆安慰之外,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承诺和真诚的帮助,因为这听起来确实有点像天方夜谭。当然了,据说有黑中介瞎承诺奖学金的,今天还听一个同事讲,接到一个咨询电话,学生表示某中介承诺给他申请30-50名的大学以及全额奖学金,问金东方能够承诺申请什么;一问学生条件,连GRE都没有考,托福也就考了个78;这种条件,金东方实在无法承诺30-50的大学,更别提奖学金了。如果遇到这种天花乱坠的中介,大家还是擦亮眼睛吧!

小T个人条件一般,211 +985 院校小本物理专业,GPA 3.1,TOEFL 90+,GRE 1200-,没有论文,没有特别的研究经历,在南方咨询了一圈留学机构之后,和父母专程来北京咨询,带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情绪走进我的办公室。在初步评估他的条件之后,我也觉得想申请哪怕是前50名校以及奖学金的难度都是非常大的,由于之前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我也没有把话说得绝对不行,只表示申请难度比较大,同时也说,物理相关专业的申请难度倒不大,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教授并恰当联系,获得录取的机会也是有的。学生家长倒是眼睛一亮,有个大学同学就在布朗大学做教授呢,乐意提供一个推荐信,应该会很有帮助的吧,我当时想,有这种关系当然很好了,适当编一些资料,还是有所为的。想到学生的毕业院校还不错,每年都有大把大把的学长出去,在美国学术圈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这对小T的申请确实会有促进作用,因此还是决定接手这个申请。慎重起见,还是请那个布朗大学的教授先打个头阵,去物理系问问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学生条件虽然符合大学的招生要求,但近年来申请激烈得很,建议考虑别的大学吧。这条路就走不通了,本校教授问了都不管用,那谁还有办法呢?这个教授由于得到了这种答复,对小T的事情也冷淡下来,不愿意再掺乎其中了。学生家长由于得到了教授的这种回复也更加客观地认清楚了自己的条件,把名校录取放在首位,表示奖学金可以作为争取而非留学必要条件。这样事情就好办了许多,根据这个情况,我将申请计划做得更加谨慎,将选校计划拉到前100。出于职业习惯,我还是愿意帮助小T申请几个顶级名校作为冲刺,布朗也算入了申请计划,因为她也是小T的dream school。由于申请博士需要选定研究方向的,并且最好能够寻找对应的教授。小T的研究背景一穷二白,选择方向也只能够从成绩单入手了。通过认真查看小T的成绩单,我发现其中有一些生物学方向的课程,成绩不错,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竟然获得了满分!我就问原委,原来小T其实对生物学非常感兴趣,只是高中时代获得了全国的物理奥林匹克一等奖,成绩也非常优秀,直接被保送到物理专业了,但大学期间一直没有放弃对生物的热爱,坚持修读了很多相关课程,并且取得了比物理专业课程还要高的成绩。根据这一特性,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帮助小T申请生物物理方向的博士生。其实我的大胆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学生自身很喜欢生物,又是物理学本科背景,这是一个独特的优势,而且经过认真查看相关专业介绍和研究领域,小T也表现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是交叉学科,其学习内容还是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本科阶段很少涉及,因此,生物物理博士的申请人数也普遍少于普通生物或者物理博士。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金东方有好些海外顾问均是生物物理方向的博士生,可以给学生的教授寻找,文书写作和后期申请方面提供全面指导和帮助。综合几位海外顾问的意见,我给学生制定了更加周密的申请计划,在写作文书的时候,着重强调了学生生物物理方向的研究潜力和相关背景,并就目标大学的申请动机和研究兴趣方面做了针对性的文书包装,其中特别说明了对哪几个目标教授的实验室感兴趣;当然这些教授的信息是金东方多为海外顾问根据自己的资源整理提供的,每个教授都有招收中国学生的先例,而且也有足够的研究经费。由于是小本经历,无法强调太多的科研背景,在申请的时候也没有特别联系教授,而是给学生找了个国内相关专业方向还比较有名气的教授助研的职位,事实上,这给接下来的成功申请埋伏下了最强的一支奇兵。在申请完成两个月之后,学生的助研工作也小有成就了,虽然还没有论文发表,但学生在生物物理方向要求的实验室技能确实得到了提升,也对试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于是,根据海外顾问的精心策划和指导,选择了PS中提到的几个教授发出了套磁信,表达了对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的关注和兴趣,并表明了相关的研究经历,由于已经申请了该大学,PS里面对教授的研究兴趣也写得非常正面,几个教授陆续给了积极回应,其中布朗大学的教授直接给了个面试机会。给学生准备面试更是金东方海外顾问的拿手好戏了,巧的是,金东方有一个顾问恰好是布朗大学该教授的门徒,对老师的了解自然是了如指掌。由于是视频面试,不能拿着问题生搬硬背,我们给学生做了全方位的面试指导,从面试问题,面试答案,回答方式,语音语调以及打算问对方的问题等等,能够想到的都做了精心准备。面试自然是顺利过关了,然后教授表示3月中旬左右会出结果。面试之后,我们又连夜根据学生的面试反馈给对方写了个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并表示入读的意愿。在3月5日左右,估计教授们一起开会商量发offer 的事情,我们又请布朗大学的顾问去问教授对小T的申请如何看待,得到的回复让我们大家都大吃一惊,教授竟然表示对小T没有什么印象!这种情况的解释只有一个,申请者实在太强了,教授可能就没有把小T考虑在内。不过这也难不倒金东方的海外顾问,要加深对方的印象嘛,只要有素材就好了。这个时候,小T在实验室呆的时间也超过三个月了,老板念他诚心可嘉,愿意帮忙推荐下;就这样,一个强有力而且专业非常匹配的教授级别推荐信出炉了,送得也非常及时,因为在快出结果的端口,没有比这种级别的推荐信更有杀伤力了。接下来一切就理所当然了,布朗大学如期发来了生物物理博士的录取以及全额奖学金的书面通知,full tuition waiver and an annual stipend of $23500。在美国还未摆脱经济危机的漩涡中,小T 却成了获得全额奖学金录取的幸运儿,委实可喜可贺的。要知道,近两年硕士毕业申请美国博士拿一堆博士录取的学生不在少数;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DIY的博士录取学生问我怎么继续争取奖学金。当然了,我今年也有博士录取的学生,目前还在积极争取奖学金的机会。今天写出这篇文章,也给大家和我自己一个安慰,小本都拿到全奖了,硕士的机会要更大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 篇7

0.说在前面

想想自己的留学申请历程,我就觉得应该要写这么一篇东西,以飨后人。

但是,我最想强调的,也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记住的一件事就是,申请实在是一个太随机的过程。在收到结果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拿到的是offer/ad,还是rej.这几个月来,我见过太多(包括我自己)突如其来的狂喜和难以置信的沮丧。可能你在地里或者gradcafe看到那些报offer的背景觉得不过尔尔,他们却拿到了比你好的多的结果。毕竟,影响申请的因素太多了,三围、research、connection甚至包括当年是大年还是小年,同类竞争是不是激烈,committee的口味和偏见。所以,我希望大家也不要过分严肃的对待学长学姐们的申请经验,从中取其精华即可。

第二,就是我在这篇总结里不会说太多很学术的东西,因为我实在是啥也不懂,自我评价对OM/OR这个领域的了解连皮毛也算不上,不想误导大家。相反,我会说一些我觉得很性价比比较高的申请策略,或许会显得有些功利主义,但是确实是我经历这一轮申请下来积累的最深刻的感悟。当然,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

Ps.如果希望看一些学术,关于项目比较的申请日志,我推荐以下几篇,都是在申请过程中对我帮助非常大的,在此默默感谢各位学长学姐造福后人!

上交密西根学院的学姐,Wharton OM

申请过程中认识的清华研究生学长

交大09数学系,西北IEMS

清华自动化,Stanford MSE

另外还有两位清华自动化的学长也写过疯传一时的申请总结,其中对各个项目和一些老师的方向有了深刻的总结,可惜刚刚看到已经被删了,可能是学长不想太过招摇,所以这里我也就不细说了。

最后,我申请的主体是Phd,所以以下内容只保证对Phd有效。申请master的同学谨慎选择参考~

1.背景结果

 背景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 上海交通大学,CS2年后转专业到BBA(工商管理学士)2年,最后拿BBA的毕业证书

GPA: 3.93/4 90,91左右

Ranking: 1/45

GRE: 164+170+3.5;Sub(无)

TOEFL: 108(23)

Research: CS密码学一段,大三下OR方向一段,无paper

Reference: 导师一封(强推),任课老师兼系主任一封,安泰院长一封,CS任课老师一封 获奖经历: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以及大学生数学竞赛之类  结果汇报

Interview(按照时间顺序,都是Phd):Berkeley IEOR, Cornell OM, Northwestern Kellogg OM, UMich Ross T&O

Offer: Cornell OM, Kellogg, Umich Ross T&O

Ad: Stanford MS&E(Phd转Ms)

Wl:Berkeley

Rej:Chicago Booth, CBS, Stern, Duke, UCLA, MIT MST, Harvard CSE

Withdraw: UBC Management Science Phd, Columbia MSOR, Cambridge MS

下面就是申请感悟了:

1.背景组成因素分析

第一个讲Connection,是因为我觉得这是申请过程中比较重要却又往往会被我们忽视的点,特别是在商学院这个小圈子里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我去visit的时候遇到一个拿着西北和斯坦佛的finance phd offer的美本就跟我说,感觉大陆本科申请比美本要难得多,毕竟这个圈子就这么大,不认识的话没人愿意跟你玩,发paper也不愿意带你。我面试cornell的时候那个教授也说,这个圈子实际上是一棵巨大的family tree.例如,在我申请的这个领域(OR/OM),清华申请者的优势是显著的。因为他们有着优良且悠久的申请传统。点开各个学校的主页,那些活跃在一线的中国老师十有八九都是清华毕业的,再看招的大陆学生,也基本都来自清华。其实很好理解:老师往往会更倾向于招母校的学生,校友情节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自己从清华毕业,对于清华的生源情况和教学质量也更放心。加上招的学生表现优秀,第二年第三年学校更会格外青睐清华的学生。这种Connection一旦建立,就是一个长久的良性循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且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最后关节对学生的选择上,在申请前期,这种Connection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难得的科研机会,特别是一些在国外的科研机会。据我所知,清华的很多小伙伴们都通过暑假自己联系师兄师姐们去美国的各大高校进行summer research,而这种经历不仅能为CV增色不少,还有可能得到强有力的牛腿,可谓一举多得。加上清华在OR/OM的师资投入异常强大,各种海归大牛不说,还经常邀请领域大牛来开短期课程班,学术研讨会等,如果对这些海量资源加以利用,套到牛腿或者科研机会想必并不困难。而这些经历对于申请的影响往往是重量级的。

虽然这些都是我在申请过程中才慢慢认识到的,我也知道这种海量资源的配置可能短期内无法复制,但是回过头来想我申请的整个过程,我觉得还是可以通过许多自身努力来改善、甚至毕竟这一结果的。比如说海外的summer research,对于申请博士来说其实是性价比非常高的经历,在清北的同学中也格外风行,几乎成为一种传统。但是在交大,在我周围的同学

中却非常少见。如果可以,我强烈建议目标是top phd的学弟学妹们尝试。Summer research 基本有两种途径,一是走学校的暑期科研项目,这点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中科大、浙大等之前都有在做,交大目测起步比较晚,今年才开始第一届的UCLA暑期科研项目选拔,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申请比较容易,而且费用什么的学校也会有补贴,学校基本都不错,但是竞争也就比较激烈了;第二种,也是在清北高校比较风行但是在我们这里很少见的就是自主申请,自己联系教授询问。其实没有那么难,因为这种情况大多是自费,教授多一个免费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你有机会去最顶尖的学校进行科研,而且更有针对性,坏处就是自己承担所有费用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一旦成功,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一封国内本科生梦寐以求的超级牛腿就唾手可得了。对于交大的同学,其实还可以走学期交换这一途径,特别是安泰自己的交换项目,有很多学校都非常好,密西根、威斯康星等。如果有心的同学,其实可以在确定交换的时候就开始提前找教授联系机会,但是学期中可能还要面临着课程压力,所以很难像暑期科研一样完全专注,往往要有所取舍。

至于短期课程,学术研讨等,其实安泰每周三都会开设学科讲座,也会不定期的邀请大牛来上硕博的短期课程,如果感兴趣的本科生可以去蹭课听。这里要特别推荐一下葛冬冬老师在上财开设的各种暑假短课和学期课程。葛老师的资源非常丰富,请来的大师阵容都是超级豪华的,并不比之前所说的清华的要逊色。

ps.感觉上财信管以后要成为运筹在上海的大本营了,各位小盆友不要错过啊!

第二点讲讲科研和推荐信。科研神马的,其实申请商学院和理工科不同,因为审稿时间一般要一两年,所以本科申请者很难在申请的时候有paper。不像eecs,有些小盆友大二大三就有paper了好嘛!但是科研却是很重要的。我是主张如果一开始就有出国决心的小盆友,越早接触科研越好。并不是说越早做科研出结果的可能性越大,而是真的要经过一番尝试,才能找到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而且,在大学早期如果能有一段完整的科研经历,即使很稚嫩,即使最终失败了,也是非常好的经历,对于以后申请暑期科研、寻找新的机会也是很好的。这种早期科研我并不推荐所谓的prp和大创,这种多人合作的模式最终很大的可能都是水掉。最好直接发邮件给你感兴趣的老师,单独面谈,建立合作。OM领域安泰有很多不错的老师,但是我们的眼光其实可以不仅限于商院,数学系、致远、自然科学研究院有很多做优化、网络的老师,CS最近也引进了许多大牛,方向是博弈、优化等。OM/OR是一个学科交叉非常活跃的领域,许多在领域中活跃的牛人都是数学或者工程出生,所以大可以把眼光放的长远些。联系老师的方式就是cold mail即可,这些老师虽然看上去高不可攀,实际上都很nice,聊一聊的机会总是有的,剩下的就看自己怎么把握了。

至于推荐信,之前看到网上说牛腿可以横扫,也内心惶惶,因为科研开始的晚,也没有暑期研究什么的,感觉自己的推荐信跟那些美本或者top 2的相比都没什么分量。但是面对最后的结果,我的感觉是,在没有牛腿的基础上,一封情真意切,内容丰富的强推也并不差。因为我的推荐信基本都是老师写的,所以我没有看过。但是我觉得,一封好的推荐信,应该是和我们的 ps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Ps弱化的地方,推荐信里可以详细写,Ps里浓墨重彩的部分,推荐信里大可以云淡风轻。而且,如果不是科研达人,每段科研都非常impressive,我觉得不同推荐信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一封重科研、一封重学业、一封重个人的personality。毕竟申请的时候,特别是申请商学院的时候,一个package最好能体现我们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把我们描绘的像一个学霸或者nerd。

第三点谈三围,就是所谓的GPA,GT.GPA没什么好说的,对于芸芸众生的我们来说能刷多高刷多高吧,虽然很多人说GPA没用,但是申请商院的小盆友们基本都是Top,一个高的GPA

起码可以显得你不比人家笨。但是我不主张为了刷高GPA而反复重修,只是大家要仅早培养起这个意识,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就差不多了。GT,对商学院申请,T挺重要的,尽量刷上110,特别是口语最好刷上26吧。G的话,verbal真是看得过去(155+)就好了,但是写作很重要。我跟UBC的老师聊天的时候告诉他我3.5,他叹息了一下,说最好有4。至于sub,我没考,但其实后来有点后悔,觉得最好考一下。因为我本科先工程再管理,比较深入的数学课都没有怎么上过,其实成绩单是很难看的。导致面berkeley的时候candi特意问了我本科的数学背景,上过什么以证明为主的课。感觉如果考一个数学sub会convincing一些吧。如果是早有准备的同学,我建议可以选数学二专,再不济,也要再申请前把实分析和随机过程给上了,这样整个package会好看得多。

相关得活动经历,感觉这点比重不大,正常的那些就可以了。因为商院最后其实还是做

research为主,leardership、teamwork之类得看的比较淡化。但是如果有一些创业得经历,或者做过一些比较优质的实习,也算是一个plus吧。

最后就是关于陶瓷。我整个申请过程中基本没有陶瓷。因为商学院都是committee制度的,陶瓷也没什么用。不过真的遇到非常match的老师感觉联系联系也没有坏处。之前所说的wharton学姐就有成功套上的经历。

2.关于面试

申请商学院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面试。No interview = rej。我感觉面试中观察口语表达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看气场是否相符吧。毕竟进了面试的shortlist的都是很优秀的候选人。面试的问题没什么好说的,都是那么几个。但是!一定要准备!哪怕你开始打好了腹稿,真正实战的时候也完全不一样。我是之前找了许多资料面经,问了一些经验,然后对着自己的CV和PS整理了一个问题的list,准备好答案,再读熟、背熟,找同学或者对着视频练习到比较自然为止。可能会有人觉得这太刻意了,但是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那些我们看了觉得很优雅的presentation,其实都是经过数不清的训练和反复得来的。我只是希望申请中自己可以控制的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而且,在接到invitation的时候,我还会针对相应学校制定不同的问题和答案,在面试结束后我也会丰富完善这个题库,争取做到面对任何问题都手到擒来。

这里还要讲一个小tip,也是我自己总结的。基本每个面试结尾教授们都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么,这时候常规的方式就是问一些你们招多少人,什么时候出结果之类的。但是其实,这个环节也可以成为你表达自己的绝佳方式。你可以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老师回答完之后你能接上话题并且发挥自己的那种。比如说,和西北的面试原定20分钟,gad上来高贵冷艳的问了我七分钟不到就让我提问了,连我的科研都没问,顿时我心都凉了,但是我还是迅速打起精神开始发问,并且成功将话题引到我之前看了他们的operationsroom的一篇blog所引发的思考上,blabla讲自己觉得什么模型可以apply到这个问题上,尽管只是讲了一个粗糙的idea,但是我看gad点点头在纸上刷刷写了几笔。最后整个面试被我成功撑到了20分钟。虽然不知道最后的录取是不是和面试的表现有关,但是我想说其实在申请的很多环节我们是可以反客为主的。

还有就是面试结束最好给申请官写一篇thank you letter。我没有套用固定的模板,表忠心至于也引用了我们交谈中的许多内容。每个学校写的都不一样,大概每篇有五六百字。这样

一是表现出你的诚意,二起码表现出你们的交流很顺畅,你确实听懂了,并且有共鸣。老师的回复基本都是官方的,不用care。当没看到好了。。

3.选校

最后等于是拿到了四个录取。其实可以看到我的申请策略基本是自杀式的,申的都是top。这跟我个人的目标有关,对我来说读博不是必要的选择,我只想有一个机会,通过这几年更深入的去了解我感兴趣的领域,做一些好玩的东西,所以如果要读就想读最好的,当时想着申不到大不了就读master再回来工作好了(对所以你们看我申了疙瘩or。)。最开始给的是cornell Johnson,那时候就很高兴了,虽然他们家的om group很小,但是老师非常nice,在面试的时候就开始为我规划今早科研的事情。但是拿了kellogg后还是据了他家。这里要提一下,感觉johnson 大家还是可以尝试的,虽然他们这几年的placement并不出色,但是他们在面试中也提到some changes might happen.他们的计划是非常hand on的带学生科研,并且一去就开始research,面我的教授带的学生,据说第一年暑假就有paper投出了。而且交大的学生在那里目测口碑很好。Cornell的ORIE项目也非常好,去年数院的wcg学长也拿到了他们家的offer。

其实最后在纠结的就是kellogg 和 ross.很多人包括我的导师都建议我直接选择kellogg,但是对于ross不知怎么就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大概是去年wl学姐去了之后,就开始梦想着自己也能去。所以visit的时候还是去蹭了一下,看了看魂牵梦萦了一年多的地方。这里要提一下,ross的老师真是感动的让人要哭了,为我单独安排的visit两天之中见了十几个老师!而且都是大牛。而且感觉老师真的都非常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很好。这里要特别提一下ross的几大优势,第一是科研开始的早,学生八月份过去会有一个师生互相匹配的环节,那个时候就开始选择导师了,而且每个学生会有两名导师,一个senior,一个junior,第一年就开始做科研。这种组合的好处在于,junior可以给你非常hand-on的指导,而senior在你上market的时候能给你写极有分量的推荐信,而且这里的老师都是可以随便选的啊,你能想像wallace hopp、bill lovejoy还带学生么;第二就是在ross,如果一门课程拿了A以上,是不用考qualify的!!不用考qualify!这要省了多少时间精力做科研啊!而且据那里的学长学姐说,中国人基本没有不全A的啊!第三就是phd在第三年会有自己单独教一门课的机会,不是以ta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instructor独立的带一门本科生课程,有自己的ta,最后也和其他老师一样有评教。这种难得的经历在上market的时候很有分量。而且,ross还为学生提供专门的presentation的培训。总而言之,感觉ross现在的体系非常适合一个phd成长为合格的faculty,他们的placement也越来越好,今年毕业的anyan qi学长据说四个fly out 都拿到了offer。所以,立志当faculty的同学,ross真的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所以,最后放弃了ross选择了kellogg也是经历了一番纠结的。最后还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其实自己对于将来是否一定要做faculty并不是那么完全的确定。之前和很多老师的交流也让我很迷茫,像UBC的老师说,if you don’t want to go academic path, don’t come here.但是我感觉,这个领域最初吸引我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用能带来的可见的价值。所以我内心其实并没有完全cancel掉进入industry的可能性,毕竟我现在更喜欢visible impact。其实美国的很多产业,比如医院等对于优化的知识知之甚少,有时候利用很简单的scheduling model就能节省很大一部分开支。所以,当我在西北第一次听到学长对我们说 you should always have a plan B并且说他打算今年去google实习的时候,我觉得心里的某一部分是被触动了的。所以最后选择西北,也是看中了他能带给我的更加flexible的未来吧。说不定五年之后,我还会乖乖的上market,但是现在的我对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还是充满好奇和希冀的。

4.是否该找中介

关于是否该找中介这个问题,我相信已经有太多的争论。但是我觉得现在找中介的人越来越多了。起码我认识的很多人,包括一些超级牛人们都着了中介的。很多人都觉得中介很坑,但我的看法是,是否选择中介,要看你如何定位自己的申请,以及如何定位中介在你申请中所起的作用。在申请之初我也咨询了许多学长学姐,得到的反馈都是负面的,几乎所有人的反应都是只要自己足够积极的去网站上获取资料信息,或找到靠谱的小伙伴一起合作,DIY就足够了。但是我思量再三,还是选择了寻找中介帮助我完成申请。因为我仔细分析,觉得自己内心还是非常渴望去名校的好项目,而要申请这种级别的项目,我自知凭借自我实力还差的很远,亟须要一个在申请这类项目中有丰富经验、对这个领域有深刻了解的人带我一把。而我们院、甚至我们学校在申请商学院博士、特别是OM方向的商学院博士的先例都非常少,在学长学姐这个沟通渠道上有着很大的缺失。而且,与EECS等每年都被强势申请的方向不同,网上对于OM/OR方向的申请总结、感想也只有寥寥几篇,而且大部分都年代久远了。所以我选择中介的第一标准就是能够有对申请商学院博士,最好是顶尖商学院博士的申有足够了解,并且能够给予我实质性帮助的牛人。这也是我选择世必盟的最重要原因:他们的Mentor制度会为每个申请者匹配一位该申请者申请方向的名校Phd(基本都是Top 5院校的,我的Mentor就是Chicago Booth的在读OM Phd)。这点对于我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第一,这些在读学长学姐们自己在两三年前都亲身经历过申请,深谙此道;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学长学姐们都活跃在学术前沿,加上彼此同仁之间互通有无,他们对各大名校的项目、以及每个项目中老师的研究都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这些在申请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我毫不犹豫的就签约了。当然,如果你能够从学院、学校获得极为丰富的资源,我觉得DIY也是行的通的。就像我知道的很多清华IE、自动化的大神们都是DIY的,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当然,这与他们优良的申请传统和给力的资源匹配是分不开的。第二,我觉得大家要清楚,即使你花钱请了中介,你也不能觉得将一切完全托付给中介就高枕无忧了。我觉得好得中介并不意味着帮你包办一切,而是能在关键处帮你提纲挈领、让你锦上添花,起的是一个细致的咨询顾问的职责。归根到底申请是我们自己得事情,别人再怎么为你卖力也不如你自己珍视。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尽管世毕盟(GGU)给我们都匹配了网申老师,所有的网申填写都是经过我自己再三修正和核实的。因为我很清楚网申老师的工作量很大,很难做到对每一环节都细致入微。各种文书的撰写也是我先起草,与Mentor邮件往返二三十遍才最终定稿。我觉得这是一种效率比较高、也比较让我放心的理想合作模式。我知道我周围有同学放手将网申、文书都交给中介去做,结果漏洞百出,有填错了项目和入学时间的,也有PS写的极其僵化生涩的。这种因本末倒置造成的后果,也可能是大家都不推荐中介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关于到底要不要找中介,找什么样的中介,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吧。因为这与每个申请者的背景、申请环境和申请目标都有关系。但是我还是建议,不管怎样,都不要一个人单打独斗,现在也有许多咨询培训机构可以选择(bebeyond,nuts等,我们学校的GOA,GAUnion也很好),他们会教你一些申请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避免犯低级错误。毕竟现在申请越来越激烈,一分规范漂亮的package可以说是入围的底线了。

最后,一路走来真的要感谢太多的人。感谢爸妈全程给我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感谢 @龚学长创立了一个这么棒的组织,感谢luyi学长一路的支持和引导,没有你们可能就完全不会有这篇申请总结;感谢我的导师和所有给我写推荐信的老师虽然你们木有人人。。感谢和我一起奋战的小伙伴们 @屈@静哥@汤圆,我还记得那些焦虑的电话和信息,好在现在我们都有了满意的结果;感谢一直听我诉苦的男闺蜜女闺蜜们,我会在卖青春的时候飞回来当你们的伴娘的!感谢fyf小盆友,申请中一直互相交流信息,求当co-author!还有jiankun 妹子,以后要一起愉快的玩耍啊!

【世毕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全奖录取申请总结】推荐阅读:

上一篇:橡胶硫化体系下一篇:数据库试题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