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状况(通用8篇)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篇1

陆 丹 出版发行研究

多媒体印刷读物(Multimedia Print Reader,英文简称MPR)技术的发明在我国出版史上具有历史意义,它把先进的数字技术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结合,有效地解除了人们阅读图书所遇到的语言文字障碍,让纸质图书“开口说话”,创造性地实现了纸质图书的有声听读,从2008年至今的三年,MPR出版物在我国快速发展,2010年4月1日我国颁布了MPR出版物国家标准,而国际标准已由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标准委联合成立的专项工作组开始申报。MPR图书集声音、文字、图像为一体的特点,使它特别适合教育类和少儿类图书市场的需要。笔者认为少儿图书是MPR图书最具市场潜力的品种。

一、MPR少儿图书出版现状

根据“MPR读书网”()①的信息显示,目前已经出版的MPR图书共有401种,其中少儿读物有256种,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相比纸质少儿图书,这个数量还很少,也反映出MPR图书在传统少儿图书向数字图书市场转型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待开发空间。笔者统计了该网上已经出版的少儿读物,并根据出版社来源将这256种图书进行了分析:

一是选题内容结构单调。MPR图书主要集中于少儿文学、少儿卡通、古典启蒙、低幼启蒙这几种,而常见的少儿科普、少儿艺术和游戏益智比较缺乏。②

二是同质化倾向明显。同一选题版本众多的弊端在MPR图书出版中依然存在。中外儿歌、中外经典童话故事的出版呈现出“换汤不换药”的现象。这样的内容选题,使得MPR少儿读物虽然具有了有声有形的多媒体读物优势,但是技术上的优势不能弥补现有MPR少儿读物内容上的贫乏和缺乏创新。

三是尚未脱离纸质图书固有模式。目前的MPR少儿图书在形式设计上,还停留在对纸质图书进行真人分角色的“声音演绎”阶段,除了MPR阅读器自身的科技属性外,MPR少儿图书本身还未展现出多媒体书籍的优势。

四是价格高。目前MPR图书的价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纸质出版物,一个是MPR阅读设备。MPR图书纸质版的价格和传统少儿图书没有区别,但是购买MPR阅读设备需要一笔不算小的投入,现有的MPR阅读器最便宜的也要590元。所以MPR图书的价格,特别是MPR阅读器的价格对于大多数国民来说还是很贵的。

五是销售网点少。笔者对MPR读书网中介绍的销售网点进行了统计,目前深圳天朗公司经营的MPR图书共有销售网点29个,其中一半集中在广东省,从图书销售地区上看极不均衡,这可能和MPR技术本身属于深圳天朗公司发明的有关系,但是作为一项图书科技成果,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文化科技产业发达地区市场销售点还是空白,说明这项图书科技的推广工作还亟待完善。

二、MPR少儿图书发展策略思考

今年5月举办的第七届“文博会”发布了MPR数字出版新成果,不仅包括纸质印刷的MPR出版物,还包括脱离纸质载体或不作纸质印刷的MPR电子出版物。读者只要使用MPR识读器点触图书,图书不仅能够开口说话,播放音频文件,还可以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上看到与之关联的影像内容。不仅是纸质的图书可以植入MPR编码,MPR编码同样可以植入到电子文档中,将MPR电子文档与音、视频等文件结合,实现图文、音频、影像等不同形态的阅读内容在同一电子载体上关联呈现;同时将MPR电子文档和与之相关的音、视频文件传至网络平台,实现各种手持移动电子终端对内容的通用关联呈现。[1]基于这样的技术优势,MPR少儿图书未来可以纸质媒介、网络媒介和手机等掌中媒介为载体,让家长和少儿读者自主和个性化地选取纸质文本、电子文档和音频、视频内容,进行全媒体阅读联想,享受同步呈现的复合阅读乐趣。那么如何利用这样的技术优势呢?笔者认为在MPR少儿图书发展策略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展现MPR少儿图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首先,在图书选题内容上,要结合MPR少儿图书的固有特点来进行组稿,研究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少儿图书上。例如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MPR图书《飞鸟集》,内容选取了泰戈尔的著名散文诗《飞鸟集》中的50篇,由成年女声朗诵了书中的诗歌。笔者认为这本书的内容选题对于少儿来说理解难度有些大,吸引力不够,缺乏少儿图书生动活泼的特点。这种经典诗歌选题内容的图书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看是否适合做成MPR图书的形式,如果是充满童趣和幽默的儿歌,可以用MPR形式出版,如果是类似《飞鸟集》这样提高诗歌修养的内容,纸质版基本就可以实现效果了。

再如云南出版集团公司的《金牌宝宝第一书:世界国旗》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世界上190个国家的国旗和首都,其纸质书印刷画面色彩鲜艳,文字简明扼要,非常适合儿童阅读,但是其MPR图书的形式是:成年女声和男声分别介绍各国的首都名称。其实介绍各国国旗知识的重点应该在于对国旗色彩和图案形状象征意义的说明,这本MPR图书的声音部分如果改成对国旗色彩和形状意义的解释和分析,其阅读传播效果就会比单一的首都介绍好得多。

其次,在装帧设计上,可以跳出纸质图书形式的束缚,结合MPR全媒体的优势,设计出更适合少儿阅读的新图书形式,多借鉴一下儿童玩具和网络游戏的设计创意,让少儿在阅读MPR图书的过程中能够体验游戏的快乐,以及互动参与的快乐。例如云南出版集团公司的MPR图书《金牌宝宝第一书:儿童安全宝典》的选题很好,书中以对话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熟悉生活中各种安全题目,做好防范、远离危险。笔者认为这样的内容完全可以设计成游戏内容,让幼儿参与,比如遇到抢劫该怎么办,可以设计几种选择让幼儿去体会,而且每种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游戏结果,由此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认知,在玩的过程中锻炼生活能力。

2.多渠道营销和政府扶植推广相结合前文分析过现有的MPR图书在销售方面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问题,目前MPR图书在华南地区销售点比较多,这还远远不够,应该积极开拓北京、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除

了传统的教育书店和购书中心外,还应该关注学校及幼儿园、早教和亲子教育的场所、临近学校及幼儿园旁边的商铺等销售地点。

另外,MPR少儿图书网络销售还可以适当增加游戏和体验功能,吸引一些当地没有销售点的远程客户购买。目前MPR少儿图书的价格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并不便宜,特别是MPR阅读器的价格多在数百元以上,对于众多家庭来说还是消费较高的。

少儿图书承载着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MPR少儿图书文字、声音、视频合一的特性,可以改善少儿教育水平在我国地区间不平衡的现状,例如少儿的语言教育问题,贫困边远地区的教师可能在语言发音方面不够标准,MPR少儿图书中的标注化发声能够使这些少儿获得和经济发达地区孩子们相同水平的教育示范。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投入到对MPR少儿图书的推广中去,可以依托现有的类似“红孩子书屋”这样的公益图书推广活动,用政府资助的形式,让农村的少儿也可以分享高科技创新成果。

3.培养专业的复合型MPR少儿图书创作队伍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和策略的实际运用,最终还是要依靠专业的MPR少儿图书创作队伍来实现,除了传统的少儿图书出版过程中应有的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创作者,MPR少儿图书创作队伍还应该有儿童游戏设计专业人员、视频和音频效果设计人员的加入。只有多方面创作队伍的共同配合,才能实现MPR少儿图书从选题内容、装帧设计到全媒体效果的有效整合。

注释

①MPR读书网是深圳天朗公司MPR项目之一,是MPR成果进入出版与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条件,是实施语音阅读和语言学习的运行平台。作为MPR出版物语音文件的资料库,它将囊括全世界所有MPR出版物的声音文件,从而成为连接出版单位与读者的枢纽。

②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划分标准,少儿图书可以分为少儿文学、少儿文艺、少儿科普、古典启蒙、低幼启蒙、少儿卡通、游戏益智、少儿思想教育和其他(包括少儿英语、卡片挂图)9种类型。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篇2

关键词:图书出版业,发展契机,发展趋向,跨越式发展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伴生式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提升的过程中, 图书出版业以为社会提供精神文明食粮的功能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特别在互联网和新的媒介经营理念所提供的条件下, 在我国进一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 我国图书出版业从无序化到有序化格局的发展, 从粗放型到精细型分工的发展;从国有独营到国有民营结合的发展, 从版权引入到版权引入输出并存的发展, 从纸媒传统出版到多媒体数字出版的发展, 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公司化治理的发展趋向。其中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在2009年, 我国广义数字出版的整体收入就达到了799.4亿元, 再发展到目前,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 且还蕴藏着极大地发展空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孙指出, 数字出版作为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已经具备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 与传统出版业并驾齐驱发展的基础, 发展空间、技术基础、政策环境等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 推动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出版业的战略选择。、

一、传统图书出版业与数字出版业相互存在共同竞争的客观现实

任何产业的生发和消亡都与时代的需要和淘汰是密不可分的,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 就会有什么样的商品和经营模式。从图书出版业的生发历史看, 同样符合产业发展的普遍性客观规律, 是与所处时代背景下读者群和作者群的忠诚度呈正相关的, 而利润率的高低则是反映行业地位和竞争力的晴雨表。同样, 目前社会背景下, 互联网和新的媒介经营理念冲击和挑战了传统图书出版业, 新兴的更为便捷更为具有阅读效率的数字图书出版业以黑马之势叫板于传统出版业, 但传统出版业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根基不容轻易动摇, 二者之间互为发展条件的业态现状是醒目的存在, 这样的客观现实理应被我们图书出版业人士所充分认识, 以至于能够厘清本企业巩固发展的位置与谋划和实施适应策略。

(一) 传统图书出版业进入低增长和微利时期, 但仍有生存空间

从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不再是仅仅的利用纸质形式的“读书”, 读系统的书, 读大部头的书, 读名著, 浅阅读、碎片阅读、即时阅读、兼有互动及娱乐尤其是触手可及的免费阅读式的多元阅读, 对读者的吸引力巨大, 时常会看到大量的手机用户在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阅读电子文本的读物, 利用电脑阅读各类信息。而快节奏的生活更加剧了这杨的需求。从利润层面看, 出版业进入微利时代, “公用”数量锐减, “私用”数量递增, 市场图书利润率趋薄, 纸质图书制作成本高、作者版税高、图书库存率高、畅销书少, 自然挤压了市场图书的利润, 使得图书出版品种连年增长, 而实体书店却面临萎缩。上游出版的图书品种快速增多, 而下游发行网点连年减少。从内容资源看, 出版社版权资源的根基被撼动, 作者版税高, 版权资源不稳定, 网络平台版权的争夺使得出版社面临被边缘化, 原创精品稀缺。这些问题都是导致传统出版业独霸图书出版市场的大势失去的必然因素。

但也还必须看到, 尽管数字出版业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已经在总量上超出了传统出版业, 并还有可能再超出, 可传统出版业并非会被淘汰出局, 还拥有生存和生存空间, 只不过要审时度势的找准生存乃至发展通道, 占据应有的地盘, 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优势。如各级各类学校的课本和培训教材的出版和发行就绝不是电子出版物所能够完全取代的, 人们还保存着喜欢到图书馆阅读纸质书籍和喜欢在有充分的阅读时间里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 也有很多读者对阅读纸质书籍的评价感觉是电子书籍所取代不了的, 更有一些知名出版社更拥有者趋之若鹜的有出版文献要求的作者。这些情况都说明, 纸质文本的传统图书出版业还拥有市场, 还不能退出市场, 必将在现阶段甚至在将来都会与数字图书出版业同时存在。

(二) 数字图书出版业呈朝阳业态, 但尚羽翼未丰

随着出版产业与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加速融合, 出版业以传统出版为主, 数字出版为辅的发展阶段已告一段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重发展的格局将逐步形成, 出版产业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 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正如2011我国首届数字图书市场渠道与营销发行高层论坛暨专题研讨所见:数字出版市场需要的是一个有效的市场, 优质内容可以为有效的市场提供保障, 数字图书的阅读需求不仅需要引导还需要提供更便捷、更及时的方式。

首先, 数字出版尚未形成业界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 还未形成规模经营, 产业链的链条中, 上游的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 传统出版单位态度相对漠然;中游的数字媒体提供商的数据整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开发浪费较大;下游的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 尚未完全形成市场化。数字出版潜在市场大、现实市场小、市场需求和运作不协调, 业界管理不规范, 产业制约因素较多。其次, 版权授权渠道单一, “一对一”的版权贸易模式导致运作效率低下。在数字化时代, 数字版权贸易日益频繁, 版权授权需求量激增, 海量作品的海量授权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要求简化版权交易过程和相关手续,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传统的版权交易方式已明显无法适应数字环境下图书版权贸易的要求。再次, 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的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 困扰着数字化进程的提速。数字出版和数字传输、数字流通等都属于高新技术领域, 和传统的出书、卖书的方式不一样, 需要掌握一定技术的人才, 这对我国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对推动我国图书出版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 要正确处理数字化内容建设、数字化生产加工和数字化投送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规划建设、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入手, 深入探索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掌握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动权。他强调, 要加大平台建设, 带动产业整体转型;加快自主创新, 促进出版产业升级;切实加强管理, 提高数字出版的质量;加大建设力度, 构建数字出版服务体系。

第二, 提供国家的政策行导向。据了解, 我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加快修订《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我国电子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为数字出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有了国家的政策性导向, 姜维推动我国数字图书出版业快速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第三, 大力发展民营出版业。我国民营书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从图书印刷发行环节逐渐渗透到核心的编辑环节, 成为业界公认的“新兴出版生产力”, 强有力地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民营书商与国有出版企业的合作模式主要有项目合作、成为国有出版企业内部的编辑部、与国有企业进行资本合作合资成立新的公司等。通过民营书业搭建出版通道, 吸引优秀企业, 打造优秀产品

第四, 借鉴国外经验。在国外一些大型出版集团中, 最近产生了一种新的媒介经营理念。传统的图书出版经营理念是以出版社为中心, 针对相对不确定的读者进行组稿、编审、印刷、宣传。新的经营理念是以信息服务和教育培训为中心, 为相对确定的读者提供信息, 图书或其他媒介作为信息的一种载体。这种出版理念实现了出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 更有针对性, 出版效率更高。这种出版理念也是现代出版集团经营理念的一种:即出版业以信息咨询和教育培训为中心, 并进行多种媒介经营, 媒介产品是实现相关服务的信息载体。而我国的出版机构应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媒介资源优势, 这不仅是我国出版集团经营的有一个广阔天地, 更可以变革传统出版经营方式, 提高出版效率。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篇3

热词:台湾出版业 数字化转型 图书定价 公共借阅权

2016年2月台湾图书馆发布了《“滑世代”后的新书出版样貌——2015年台湾图书出版现况及其趋势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台湾图书出版10年来首度跌破4万种,创下10年来最低;电子书出版虽增长31%,但在整个图书出版业中的比重非常低,

“滑世代”的来临并未让电子书出版成为主流。调查显示,中国台湾地区每人每年平均阅读2本书,远低于韩国10.8本、法国10本、日本8.4本。

数字时代的来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图书出版业呈现结构性萧条,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是未来方向。台湾文化部门在2016年也推出一系列帮助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措施,如协助出版产业健全数字出版环境,拓展数字出版市场;辅导出版业者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发展及创新应用,并办理人才养成,以提升出版产业竞争力。

然而,台湾图书出版业者并未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根据台湾文化部门的数据,41.6%出版业者认为图书销售市场将微幅衰退,30.3%认为会有严重衰退,合计比率达71.9%。

纵观台湾图书出版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来自出版市场、出版社自身和政策等方面的多重制约。台湾图书出版业的现状、特点如何,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困境是什么,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台湾图书出版业现状

(一)台湾图书出版概况

1.新书出版种类。自2005年台湾图书出版种类首次突破4万种以来,近些年的图书出版种类曾最高达到20lO年的43209种。2015年则出现标志性拐点,图书出版种类首次跌破4万种(见图1)。

根据台湾图书馆的数据,从出版机构类型看,2015年一般出版社出版35134种新书(占88.46%);其次为政府机关3629种(占9.14%),个人954种(占2.40%)。一般出版社、政府机关出版新书种数和比例均下降,个人出版有所上升。

按照台湾出版业界常用的18种“主题类型”进行统计,“语言/文学/小说(含轻小说)”图书最多,有8793种,占全部新书总种数的22.15%;“艺术”(含音乐、建筑、雕塑、书画、摄影、美工、技艺、戏剧等)3039种,占7.66%;“人文史地”(含哲学、宗教、史地、传记、考古等)3008种,占7.58%;“儿童读物”(含绘本、故事书等)2863种,占7.21%;“社会科学”

(含统计、教育、札俗、社会、财经、法政、军事等)2536种,占6.39%;漫画书2407种,占6.06%。

2.图书销量。台湾文化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台湾全年图书总销量为9007万本,2013年7614万本,2014年跌至6917万本。

在新书销售方面,2013年版新书销售为5398万本,占当年新书印刷量的92.9%;2014年版新书,当年度销售4583万本,占当年新书印刷量的80.7%。

台湾2014年图书出版产业产值为243亿新台币,较2013年减少38亿新台币,比2012年减少109亿新台币,图书出版产业明显衰退。亏损、盈利和持平的出版社几乎各占三分之一。

5.电子书出版。根据台湾文化部门的数据,34%的出版社出版过电子书,其中在2012年至2014年问首次发行的电子书占57.4%。2013年出版的电子书数量为1671种,258种为原生电子书;2014年出版的电子书数量为1998种,原生电子书有272种。电子书发行册数只占总图书册数的5.2%,占比并不高。从出版类型来看,电子书以小说(含轻小说)占比最高,2013年和2014年均为二成左右。

2013年和2014年台湾电子书产值约为5.1亿新台币和5.3亿新台币,占图书出版业产值的1.8%和2.2%,而2012年美国大众图书销售接近150.5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9.69亿美元,这其中电子书销售贡献大约为20%。

(二)台湾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自1999年台湾“出版法”废止以来,台湾的出版生态为之一变。近观新世纪以来台湾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小而散:出版主体以微型企业为主

台湾“出版法”废止后成立出版社非常容易,2001年出版社一度增至7810家,2015年还有5030家,但年出新书4种以上的仅700多家。

台湾文化部门的数据显示,2014年11.2%的出版社只有1名正式员工,25.7%有2至4名正式员工,24.6%有5至9名正式员工,合计61.5%图书出版单位属于微型企业,比例与2012年的60.3%相近。另外,有10到24名正式员工的占18.6%,25至99人的占14%,100人以上的占3.5%(见表1)。平均下来,每家出版社只有9人。

2014年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新台币的微型出版社占84.6%。出版产业“小而散”的特征是在台湾独特的出版产业环境中产生的,其优势和劣势也都是相当明显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出版社的利基市场定位,最大的劣势在于缺少内容和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

2.单书营运:出版社的利基市场模式

台湾图书出版业的市场容量有限,在经营策略上,多数出版社选择利基(niche)模式:即每家出版企业都有特定的出版范围,其出版物基本全在这个范围之内,不断细分、深化。

在利基市场模式下,单书营运的方式较为适合台湾“小而散”的出版主体特征:一本书起印量3000本,一年内实现销售2500本以上,即可盈利。在拥有五千多家出版社的台湾,出版社对利基市场的开拓已经到了相当细致的程度。虽然近些年台湾出版社有集团化趋势,但同一集团内的各家出版社仍专注于各自的分众市场,彼此在业务上并不冲突。以城邦文化出版集团旗下的出版社为例,除了商周和麦田这两家综合性出版公司以外,其他成员均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内部出版格局。

nlc202309082301

3.分级制度:图书出版全过程自行分级

根据台湾《出版品及录像节目带分级管理办法》,出版品和录影节目带实行自行分级制,即普遍级与限制级。这一规定最大的亮点在于,分级不仅是针对出版品的内容,而是从内容、发行,直至最后的售卖都有详细、严格的规定。目的在于防止有害内容向少年儿童传播。

台湾《出版品及录像节目带分级管理办法》对出版品限制级的判定标准是:①过当描述赌博、吸毒、贩毒、抢劫、窃盗、绑架、杀人或其他犯罪行为者;②过当描述自杀过程者;③过当描述恐怖、血腥、残暴、变态等情节且表现方式强烈者;④过当以语言、文字、对白、声音、图画、摄影描绘性行为、淫秽情节或裸露人体性器官者。限制级出版品需在封面明显标示“限制级:未满十八岁之人不得阅听”字样,标示面积不得小于封面的五十分之一。

对于租售限制级出版品的业者,可以通过设置专区、设置专柜、外加封套等方式将限制级出版品与普遍级出版品区隔开。在台湾,限制级图书的种类占比并不算大。根据台湾图书馆的数据,2015年度申请ISBN的新书中,申请“限制级”的图书有518种,占全部新书总种数1.31%。

4.“画”重“文”轻:漫画出版占市场七成比重

台湾图书业的发展极不均衡,这种特征可总结为“画”重“文”轻。虽然每年台湾出版的新书种类在4万种左右,但纯文字书在种类上的占比仅为6%,支撑台湾出版业的则是漫画书。根据台湾文化部门的数据,2013年漫画业务占整体出版图书业务的比重平均为72.1%,翻译漫画占总出版品的91.4%,本土创作的新书占8.6%。台湾人喜欢看漫画,与深受日本文化影响不无关系。不过台湾漫画虽然种类繁多,但单书销量并不高,能卖到5000册就属畅销之作。

二、台湾图书出版业的数字转型之困

台湾图书出版业的数字转型面临诸多瓶颈,是一个系统性、结构性之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市场之困:人口红利减少,电子书阅读未成风气

阅读人口的数量决定着出版市场的容量,通常出版业会从人口红利中获益。近些年台湾的人口红利正在萎缩。儿童人口总数的下降给图书市场带来的冲击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最早是童书,接下来影响的将是教材教辅、青春读物,随后会扩及励志类、经管类、文学类、生活类等大众出版以及畅销书领域。

数据显示,如果低结婚率、低生育率的趋势不改变,台湾总人口数最快将于2019年开始呈现负增长。

在人口低速增长的背景下,人口外迁也减少了阅读群体。目前将近台湾人口1/10的200万台胞在大陆工作、生活,他们都是收入较高的中上层精英。对于以内需市场为主的图书出版业来说,人口外迁的影响不可小觑。

与之矛盾的是台湾图书出版业在面对老龄化社会来临明显应对不足。2015年台湾65岁以上居民有2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1.53%,而2015年面向老年人的图书仅有43种,只占新书比例的0.1%,出版业似乎还没跟上高龄化的阅读浪潮。

被台湾图书出版业忽视的另一个群体是外来移民。目前台湾约有80万外来移民,主要来自于大陆以及越南、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地,不少人是大学以上学历,纵观台湾图书市场,面向这些群体的图书种类极少。

对于台湾图书出版业来说,对市场的洞察,尤其是基于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市场需求变化是需要敏锐察觉和把握的。

虽然台湾进入了所谓的“滑世代”,但电子书阅读并未成为主流风气,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图书出版业的转型与发展。电子书阅读市场的不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台湾的数字出版政策失误,二是图书出版业者缺少长远眼光。

台湾数字出版政策的失误是由于台湾的数字出版政策由图书馆学背景的教授策划执行,推出的则是以知识的公共化为诉求的数字出版仓储政策,而非数字出版产业推进政策,导致台湾数字出版陷入难以产业化之境。

此外图书出版业者还缺少长远眼光,台湾一些传统出版社可能担心电子书快速流通会造成版权及利益损失,仍以纸本图书为主力,对比欧美部分国家的电子书比率已达20%至30%,显示台湾在电子书出版方面有很大差距。

根据调查,即使台湾民众上网时间增加,也没有让台湾电子书更普及。近八成(77.1%)民众仍偏爱纸本书,半数民众(53.4%)至今仍未读过电子书。17家图书馆共推出电子书47万册,借阅人数83万人次。值得注意的是,55.1%民众不太愿意付费阅读电子书,24.1%非常不愿意,合计有79.2%民众无法接受付费阅读。

(二)生产之困:本土原创内容与数字出版技术的双重匮乏

在内容生产方面,台湾本土原创内容生产遇到瓶颈,出版社无力也无法培养、支持本土作者,转而经营已在海外有一定畅销度的翻译书种,使得岛内创作环境失去应有的平衡,版税的降低,直接挤压创作者的生存空间。台湾文化部门的数据显示,2014年台湾出版的新书中,43.4%出版单位购买了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图书版权。台湾图书馆的数据也显示,在2015年出版的39717种新书中,有9503种图书标示为翻译图书,占全部新书总种数近四分之一。有研究者评价,翻译书比例之高,不能不说是台湾的出版特色。

在数字出版技术方面,台湾文化部门的数据显示,从曾出版电子书机构的电子书编辑情形来看,47.1%全部自行编制,33.5%全部委外制作,15.5%部分委外,0.6%采纸本扫描方式制作。只有不到半数的出版社具有独立的电子书出版能力。由此可见,台湾数字出版技术环境并不成熟。台湾大部分出版品生产都由中小型出版社完成,而这些中小企业的业者,面对数字阅读、数字出版潮流,仍有诸多资金、人力、技术、产品规划、版权管理等层面的经营障碍,造成台湾出版业目前仍无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环境。

(三)政策之困:图书统一定价与公共借阅权前景不明

对于台湾出版业者而言,扭转当前的颓势是当务之急,他们希望在顶层设计上主管部门能有切实的举措。图书统一价格(Fixed Book Price,FBP)和公共借阅权(Public Lending Right,PLR)是目前图书出版业者与主管部门谈判、协商的重点。

图书统一定价是指图书在出版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进行折扣销售。这一政策针对的是图书折扣战,目前台湾新书上市通常低于八折出售。2005年台湾文化部门认为与其让财政部门减税,不如推动统一价格制。

实行图书统一定价制度,可以保证出版社利润、图书品质和作者的积极性,避免压价竞争,还可让小书店、独立书店得以生存。负面影响在于书价将上扬,不利于出版社问的自由竞争。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正在实行这项旨在保护图书出版业的制度,现在关于这一政策的讨论还在继续,主要焦点在于实施后是否会如政策所愿,平衡各方利益。

阅读与购书看似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实则不然。不买书并不代表不读书。在台湾,公共图书馆普及,根据台湾2015年阅读习惯调查结果,全年借阅达1879万人次,借阅总册数为6943万册,均比2014年增长9%。日趋增长的图书馆阅读趋势,对台湾出版业者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读者借由图书馆渠道看书,很可能会使购书的可能性降低。于是台湾图书出版业者提出“公共借阅权”的理念。

公共借阅权是指图书或其他媒体数据,透过图书馆出借给读者,而相关机构以补偿金或酬金形式支付作家(或其他版权拥有者)的一种权利。自从丹麦于1946年建立了世界第一个PLR制度以来,截至2012年底,全球至少已有56个国家在本国法律体系内承认PLR。

2008年台湾出版业者首次提出PLR,呼吁政府必须增加图书采购预算,并以“公阅版”价格购书;2012年和2013年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针对PLR实施的可能性进行讨论。现实问题是,鉴于台湾图书馆普遍缺乏购书经费,即使实施,未来该由政府付费,还是使用者付费?如果因此减少民众借阅意愿,降低普及知识功能,在台湾实施公共出借权是否仍有意义?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出台一个规定就能解决的。公共借阅权虽然讨论火热,但前景尚不明晰。台湾文化部门目前的表态是:将努力说服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管辖的学校图书馆采购不要采最低标,而严重压缩出版界利润。这一表态没有指向公共借阅权。

图书出版流程 篇4

(一)一、图书出版流程:

1、作者向出版社投稿

2、编辑与有价值的图书作者联系

3、编辑上报选题,出版社选题论证

4、出版社向所在省市区的新闻出版局申报选题

5、批准选题,受理图书文稿,订出版约稿合同

6、图书编辑订出版合同,办理出版手续,选印刷单位

7、办理印刷委托书,监督印刷,图书验收,收回胶片,送达样书。

二、出版社编辑工作流程:

策划编辑市场调研—→提出选题策划—→约定作者(或者接受作者投稿)—→审查目录样章,交互式编辑—→作者交稿。

选题报批—→签订出版合同—→来稿登记—→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加工—→电脑排版,打印初稿—→一校—→电脑改错改版—→二校(其中部分送作者校);

稿件返回—→电脑改错—→编辑室主任复审—→社长/总编辑终审或签发—→三校—→电脑改错—→责编通读清样,对红—→封面设计,审核—→印前审读—→电脑改错—→印刷厂印刷、装订—→样书检查—→新版书审读。

三、图书出版的时间:

因为出版社的流程长,涉及人员和部门多,一般来说,30万字左右的图书,其正常出版周期为3到6个月左右。

(上面的介绍,没涉及到封面,版式策划制作流程。没有涉及到装帧印刷流程,没有涉及到市场销售部门工作。)

四、关于签约合同相关问题:

1、一次性买断

就是出版社根据稿件质量,给一个价格,作者也同意,就签订合同。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出版社用在那些不太好计算稿费的领域,比如说画册。

2、字数稿费

这个在我国使用多年,就是按一千字多少元的标准支付。字数计算方法也不是很多作者认为的按照Word中的计数功能,而是按照版面字数计算。

比如,一般16开本的一页,因出版社的不同,版面字数为1.5到1.6千字。这就避免了图片如何计算的问题。

3、版税稿费

这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计算办法。就是让作者的稿费和实际的销售数挂钩。

计算的方法为:图书定价×版税率×发行数

一旦图书畅销,作者的收入也就相当可观。这种稿费方式和作者劳动质量及发行市场相关,相对更为公平。采用这种稿费方式,作者对读者的服务也比较容易实现,也有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发行数”是指实际销售图书的数量,而不是“印数”。

当然,在这三种基本稿费的基础上,也还有一些互相补充的稿费支付方式。

比如,第一次印刷按字数稿费支付,每次重印再支付一定印数版税稿费给作者。

4、稿酬收入怎样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照有关规定,稿酬所得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每次稿酬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扣除800元的费用;在4000以上的,扣除20%的费用。

图书出版流程(二)

1.选题介绍。与责任编辑联系,使出版社方面明了选题,列入出版登记表。具体要求作者提供书稿简介、作者简介,以及应责任编辑之请提供其他相应材料,以裨深入了解书稿详情。

2.书稿审读。在初步认可(题材内容适合在我社出版,但质量细节需要进一步求证)前提下,经责任编辑要求,作者方提交全稿,由责任编辑组织审阅,并就书稿质量拟就《审读报告》,评估以专业学术性、内容创新性、结构完整性、题材丰富性以及是否符合出版方向等为基本依据。此节《审读报告》由责任编辑负责,并提交社选题论证会、二审、终审参考。

3.选题论证。二审环节就此书出版动议是否开会讨论,由业务、营销、财务、编辑、行政等部门依不同角度讨论决定此书出版与否。如出版,在何种出版条件(或评判此前由责任编辑与作者方达成之出版条件是否成立)之下开展。

4.出版意见。专门会议之后出台“出版意见”,责编据此“意见”拟出《二读报告》,并负责提交《一读报告》及《二读报告》,报总编辑审批,确定出版社关于此书出版的正式意见。纳入业务手续办理流程。

5.出版合同。一待决定正式出版,由出版社与作者方签订《图书出版合同》,以法律文书形式确认关于此书出版的合意行为。

6.进度规划。包括正式交稿时间、交稿形式、发排要求、作者返校、回稿时间、纳入二、三校对安排等等。

7.图书编辑。完成新书内容之后,对图书版面编辑、校对、美编等进行统筹协调。

8.封面设计。同步进行,编作沟通,共臻完善。

9.印务制作。三校完毕,最后一次核对校检,确认后出片,再次扣片确认后,领导签字,送印制部门下印。

10.样书检查。印制工厂先期出品样书,交责任编辑、印制部门核查,确认无误后批量生产、包装、发货,仓管。

说明事项——

(1)、出版意见

审稿之

1.选题介绍。与责任编辑联系,使出版社方面明了选题,列入出版登记表。具体要求作者提供书稿简介、作者简介,以及应责任编辑之请提供其他相应材料,以裨深入了解书稿详情。

2.书稿审读。在初步认可(题材内容适合在我社出版,但质量细节需要进一步求证)前提下,经责任编辑要求,作者方提交全稿,由责任编辑组织审阅,并就书稿质量拟就《审读报告》,评估以专业学术性、内容创新性、结构完整性、题材丰富性以及是否符合出版方向等为基本依据。此节《审读报告》由责任编辑负责,并提交社选题论证会、二审、终审参考。

3.选题论证。二审环节就此书出版动议是否开会讨论,由业务、营销、财务、编辑、行政等部门依不同角度讨论决定此书出版与否。如出版,在何种出版条件(或评判此前由责任编辑与作者方达成之出版条件是否成立)之下开展。

4.出版意见。专门会议之后出台“出版意见”,责编据此“意见”拟出《二读报告》,并负责提交《一读报告》及《二读报告》,报总编辑审批,确定出版社关于此书出版的正式意见。纳入业务手续办理流程。

5.出版合同。一待决定正式出版,由出版社与作者方签订《图书出版合同》,以法律文书形式确认关于此书出版的合意行为。

6.进度规划。包括正式交稿时间、交稿形式、发排要求、作者返校、回稿时间、纳入二、三校对安排等等。

7.图书编辑。完成新书内容之后,对图书版面编辑、校对、美编等进行统筹协调。

8.封面设计。同步进行,编作沟通,共臻完善。

9.印务制作。三校完毕,最后一次核对校检,确认后出片,再次扣片确认后,领导签字,送印制部门下印。

10.样书检查。印制工厂先期出品样书,交责任编辑、印制部门核查,确认无误后批量生产、包装、发货,仓管。

说明事项——

(1)、出版意见

审稿之后,五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1.径行出版:接受出版,无需作修改;

2.小修出版:原则上接受出版,但需要作一些小的修改补充;

3.大修出版:原则上可以出版,但必须作出重大修改;

4.大修再审:先作出如此这般的重大修改,然后再考虑重新审阅,看看是否够格出版;

5.退稿:没有修改重写的必要,拒绝出版。

(2)、出版条件

涉及稿费、版税、出版方式、后续环节的分工等可变因素,此类内容在签约之前均谈判合意,附于《审读报告》之后,供社领导拟出版意见时参考。

(3)、其他

后五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1.径行出版:接受出版,无需作修改;

2.小修出版:原则上接受出版,但需要作一些小的修改补充;

3.大修出版:原则上可以出版,但必须作出重大修改;

4.大修再审:先作出如此这般的重大修改,然后再考虑重新审阅,看看是否够格出版;

5.退稿:没有修改重写的必要,拒绝出版。

(2)、出版条件

涉及稿费、版税、出版方式、后续环节的分工等可变因素,此类内容在签约之前均谈判合意,附于《审读报告》之后,供社领导拟出版意见时参考。

图书出版流程 篇5

1.选题介绍。与责任编辑联系,使出版社方面明了选题,列入出版登记表。具体要求作者提供书稿简介、作者简介,以及应责任编辑之请提供其他相应材料,以裨深入了解书稿详情。

2.书稿审读。在初步认可(题材内容适合在我社出版,但质量细节需要进一步求证)前提下,经责任编辑要求,作者方提交全稿,由责任编辑组织审阅,并就书稿质量拟就《审读报告》,评估以专业学术性、内容创新性、结构完整性、题材丰富性以及是否符合出版方向等为基本依据。此节《审读报告》由责任编辑负责,并提交社选题论证会、二审、终审参考。

3.选题论证。二审环节就此书出版动议是否开会讨论,由业务、营销、财务、编辑、行政等部门依不同角度讨论决定此书出版与否。如出版,在何种出版条件(或评判此前由责任编辑与作者方达成之出版条件是否成立)之下开展。

说明:此流程介绍仅供参考,不明之处,请与责任编辑联系。

Email:hangbinwu@126.com

4.出版意见。专门会议之后出台“出版意见”,责编据此“意见”拟出《二读报告》,并负责提交《一读报告》及《二读报告》,报总编辑审批,确定出版社关于此书出版的正式意见。纳入业务手续办理流程。

5.出版合同。一待决定正式出版,由出版社与作者方签订《图书出版合同》,以法律文书形式确认关于此书出版的合意行为。

6.进度规划。包括正式交稿时间、交稿形式、发排要求、作者返校、回稿时间、纳入二、三校对安排等等。

7.图书编辑。完成新书内容之后,对图书版面编辑、校对、美编等进行统筹协调。

8.封面设计。同步进行,编作沟通,共臻完善。

9.印务制作。三校完毕,最后一次核对校检,确认后出片,再次扣片确认后,领导签字,送印制部门下印。

10.样书检查。印制工厂先期出品样书,交责任编辑、印制部门核查,确认无误后批量生产、包装、发货,仓管。

1、出版意见

审稿之后,五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1.径行出版:接受出版,无需作修改;

2.小修出版:原则上接受出版,但需要作一些小的修改补充;

3.大修出版:原则上可以出版,但必须作出重大修改;

4.大修再审:先作出如此这般的重大修改,然后再考虑重新审阅,看看是否够格出版;

5.退稿:没有修改重写的必要,拒绝出版。

2、出版条件

涉及稿费、版税、出版方式、后续环节的分工等可变因素,此类内容在签约之前均谈判合意,附于《审读报告》之后,供社领导拟出版意见时参考。

现在,自费出书已经不再是件神秘的事。

如何自费出书呢?越来越多的自费出书的方式和途径,让任何人出版自己的作品都成为可能,并且由此应时而生的自费出书代理公司,让这种可能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有高品质的保证。

自费出书,也同样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的正式出版物,因此,要经过选题申报、三审三校等严格的步骤,在出版社通过选题配发书号后,还需要进入正规的印刷程序,最后才能有具备完整形态并且符合国家出版法律法规的图书出来。但是,虽然步骤看似并不复杂,但每一个环节,对于没有参与过的作者来说,也是比较麻烦的,如果要想弄得清楚明白,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目前代理公司的出现,为作者省去了相当多的繁琐的工作。作者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摸清出版流程,了解出版社的程序,包括最后找设计公司印刷厂之类的,而只需要将全部的书稿交给代理公司,并将相关的个人说明提供清楚,其他的工作就都将由专业人员来完成。

好的出版代理公司,不仅应该为作者提供全套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整个书稿的参与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书稿性质提供多种出版方案,选择最为经济简便的方式。在策划过程当中,从设计到整体的文字策划,都可以提供专业的方案,以求使书稿最大限度地达到形态和内容的高度切合,并最大限度地追求高品质高品位。

更为具体地说,想要自费出书的作者,在找到一家值得充分信任的自费出版代理公司时,最好是对自己的书稿作多一些的准备,包括书稿的完整内容,书稿的性质,作者的情况,作者自己对书稿最后的形态,后期发行的想法,都考虑充分,并将自己的想法尽可能详细地告诉自费出版代理公司,由代理公司提供出版方案,并向能够出版此类书的出版社申报选题,最后再由自费出版代理公司来完成全部书稿的出版工作,直至印刷成书,送达作者手中。

费用基本就包括:书号管理费,审稿费,代理服务费,设计排版费,印刷费。

怎样出书?

随着自费出书热潮的到来,出书的途径由原来作者投稿或者出版社约稿出版常规书,发展为出版社自费书与常规书并重,因此,出书的方式更为方便灵活,出版物的品种和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以往市场不太好的书稿,现在也都有了面向读者的机会,由此很多自费书由小众走向了大众,并且有的还成为畅销书,这确实是自费出书为文化和思想的繁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怎样出书,目前在出版社还是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侧重,针对的书稿也不尽相同,找对了途径,才能找到最为便捷的方式。

先说常规书。出版社出版常规书,也就是作者不付钱,还可以获得报酬的书,考虑的是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当然是重中之重,一本社会效益好的书,即使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地差,出版社作为传播文明和提升精神的重要阵地,需要也应该出版,这是为人类文明进步所作的贡献,也是社会付与出版社的使命。除此以外,出版社对一般图书,所

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经济效益。由于出版社性质、传统、市场流行甚至编辑的个人偏好,都不尽相同,有相当数量的书稿被出版社舍弃,不是书稿本身质量的问题,而是由以上多种因素决定的。很多图书虽然有尖锐甚至的闪光的思想,有高卓的艺术品位,一方面可能是受众群体比较小,市场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很大的可能,也因为书稿本身并不是太符合出版社的风格。出版社也会有长期和短期的战略,一个时间内大力发展什么类型的图书,也是出版社的一个战略方针,适合的书很容易就得以出版,不适合的书稿,即使再好,也很难得在这个出版社通过。

因此,具备相当高的水准的书稿,也不妨多试几家出版社。对于这类书稿来说,关键问题不是好不好,而是适合不适合。

不过,自费出书,情况就灵活得多了。自费出书,出版社没有纳入市场发行的常规选题之内,因此,图书的经济效益就不是主要的考虑方面,这时,一本高品位高质量的书稿,它的出版就不再会遇到诸如“市场不佳”“受众面小”等等瓶颈。所以,自费书和常规书,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对于一定的市场环境,一定的时期来说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也正是有了这两种最最基本的出版方式,我们的图书市场以及精神生活,才得以如此繁荣。

自费出书在目前潮流所向的情况下,已大大降低了作者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变得方便快捷,也由于专业的自费出版机构的出现,自费出书的周期变得非常短,整个出版过程都井然有序并且相当紧凑。

自费出书,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常规出书有所不同,更为便捷,但与常规书一样,都是受国家出版部门管理的,所以有些程序必不可少。

具体说来自费出书流程如下:

一、当作者完成书稿,并对书稿有一定的想法后,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书稿的基本情况告知一家专业的自费出版代理公司,双方可以协商出版方案。

二、当出版方案商谈定下以后,作者将完整的书稿以及作者简介交于自费出版代理公司,由公司帮助作者完成选题申报工作。这个工作对于任何一部书稿来都是相当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无论什么书稿,只有通过了出版社的选题论证,才可能得到出版社的批准,最终才能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出版发行。

另外,只能通过了选题,才能保证这部书稿是确信无疑可以出版的,任何人或者公司在刚刚拿到书稿之时或者还未拿到书稿时就大包大揽,保证可以出书,也是一种不负责的承诺,因为书稿的审稿权最终是由出版社来行使的。

三、书稿通过选题后,就需要将原始的文字或者图片通过设计排版加工成具备成熟形态的书版。这个工作包括图书内文的排版设计,封面设计等。这些由作者最后校定的书稿,即清样最终还要交由出版社进行最后的签字发稿。

四、当出版社配发了中国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和书号后,整个书稿的基本工作就已完成,由负责设计排版的公司出菲林片。

五、交付印刷厂印刷成书。最后送达作者手中。

六、进入流通发行环节。

基本的自费出书流程和步骤就是这样的,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家专业的自费出书代理公司,然后把书稿交给公司,就可以等着拿到成书了。

当然,其间也需要作者的一些参与,例如装帧设计上的意见、印刷上用纸以及工艺的选择等等,都是由公司提供方案,作者来选择。这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往往很多作者都愿意以大量的精力参与其中,毕竟一本书,是作者的心血凝炼而成,看着它历经千锤百炼最后闪亮出炉,也是人生一大快慰。

自费出书目前在整个图书出版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目前潮流所向的情况下,自费出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自费书品质的提升,人们的偏见与误解也已大大消减。同样大大消减的,是自费出书周期,即自费出书所需要的时间。

出书,从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术业有专攻,作者可以在个人领域内创作出精彩之作,但在出版环节,这些工作,最好是交给专业的自费出版机构来完成。专业的自费出版机构由于长期从事出版事业,熟悉了解出版流程以及各出版社的情况,可以为每一部书稿都量身打造出版方式,将这些作品变成图书,并让它们以完美的姿态闪亮登场。

自己的作品当然希望能早早与读者见面,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所以说,自费出书,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常规出书有所不同,更为便捷,但并不代表自费出书就可以不遵循出版程序。因此,自费出书也必须有一定时间的周期。

不同于常规图书,自费书在很多环节上,都可以做到尽量简化,因此时间大大减少,常规书半年一本已不算是速度缓慢,自费书最快的也有月余的时间,这也是在书稿本身没有问题,各环节都相当紧凑的条件下。图书毕竟是相当特殊的产品,所以出版上追求周期短是一方面,最为重要是还是在图书的品质。

一本书毕竟凝结着作者的心血,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这种劳动的创造,只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不在细节上下足工夫的做法,都是不对书稿的不负责。

很多作者以出书的迅速与否来判断一家自费出书代理公司的优劣,这样是非常片面的。一个公司的好坏,不在于帮书稿找到出版社和印刷厂,让它匆匆面世,最重要的,是要为作者的思想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载体,让思想因为形态而闪亮,让形态因为思想而不朽。当然,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往往很多书,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时期内的迫切需要,所以我的观点并不是不顾速度,而是不要让速度超过一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出书时间的迅速,同样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尽力提升品质。这两方面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而以速度为出发点,对于需要用自费书来评职称或者其他方面用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自费书,都是作者对自己思想或者艺术创作的一个总结,这样的书不太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对于这类书稿来说,何不细细打造,好好琢磨?

一本书是否是正规的合法的出版物,书号是最关键最直接的反映。书号是一本书的身份证,一本书只有具有了国家正规的书号,才能算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书,可以具备书的一切身份特征,比如可以定价,可以有版权页,可以进入市场发行等„„如果一本没有书号的书进入销售环节,那就属于非法出版物。

买书号和卖书号都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图书本为是特殊的商品,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只有符合国家出版法律法规的图书才能得以出版,这样才能保证图书的思想性艺术性,而不会让品质低下精神恶俗的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人民的精神生活。书号通过国家审批发放给出版社,由出版社行使审稿权,才能保证图书这种特殊商品的品质,而买卖书号逃避了审核,将图书与其他物质产品同等对待,出版社则放弃了对图书的质量把关,是忽视了图书这种特殊商品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影响。国家通过对书号的管理来具体对所有出版物进行管理。

因此,无论图书是以出版社常规形式出版,还是通过自费出版的形式,能获得批准出版,也就是出版社给图书审定书号,都必须是经过出版社的正规审稿程序,符合国家出版图书的各种法律法规。自费书所交纳的书号费,只是出版社收取的管理费用,也是出版社对图书负责的一种形式,绝对不是买卖书号的关系。

自费出书也是需要出版社完成三审三校的,因此也是出版社出书的一部分,受到出版部门的严格管理,只是因为特殊的情况,例如发行量小,发行范围窄等,也一般图书有所区别,而本质上也是出版社的出版物,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所要负责的方面,与任何同书都是相同的。

任何个人和机构,都没有可能在对书稿没有了解的情况下保证图书是否能够得以出版。任何不经过出版社正规程序的选题论证的书稿,是不能获得书号的,在选题论证前保证书能出版,都是不负责的说法。中华自费出版网以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操作,对于任何一部书稿,都会严格地遵守出版程序,以保证所出图书的合法性以及品质。

附:书号小常识:原来我国的书号是10位,以7打头,目前我国书号已升至13位。

自费出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自己的作品可以找到一种适合的载体,并闪亮登场的时候,最最欣慰的,莫于过作者了。

但目前,对于作者个人来说,如果没有长期从事出版,想要自费出版一本书还是比较麻烦的,主要是时间上花费很大。要摸清楚自己的书稿适合什么出版社出版,如果进入出版流程,都是个很繁琐的事情。但目前有一些自费出书的代理机构,由专业的出版人策划人来操作,作者就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自费出版虽然一直与常规出版并存,但是也是到了最近,才发展迅速,比重慢慢上升,成为出版非常重要的一块,所以有很多对自费出版理解上的偏差和不成熟的看法,也在所难免。

就自费出版,很多观点认为只要花钱,什么书都可以出。这当然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无论是

什么书,都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其内容都要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书,是绝对不能出版的。

另外,自费出版的图书,其著作权方面必须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作者必须保证是该著作的著作权人,因此,同样作者的著作权也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也无权侵犯。有些偏见以为,能自费出书就不错了,哪管这些,或者认为保护自费出书作者的著作权并不重要,都是错误的观点,往往还有很多作者也同样不太重视自己的著作权,这些都是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著作权赋予作者的一切权利,无论是怎么样出书,作者都完全享有。

图书出版合同(自费) 篇6

____,出版社,以下简称甲方;

____,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 甲方同意将乙方的《____》书稿列入甲方____年自费出版计 划。

第二条 乙方在__年__月__日前将完整的书稿交付甲方,并保证书稿质 量,文责自负。

第三条 甲方负责对书稿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书稿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和有不 健康内容,应在接到书稿的__个月内将书稿退还乙方,不予出版,本合同失效。

第四条 甲方接到书稿__个月内完成其编辑加工,复审,终审,封面设计和 版式设计,以后并承担校对、书籍订价及质量检查工作。

第五条 乙方负责出书的全部费用,并按标准向甲方予付下列款项:

〔暂定:书稿字数为__万字,

总码洋为__元/册×__册:__元〕

┌────┬──────┬────┬────┬────┬───────┐

│费用项目│ 管理费 │ 编审费 │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校对费 │

├────┼──────┼────┼────┼────┼───────┤

│ 标 准 │总码洋的 %│元/万字│ 元/幅 │元/万字│ 元/万字 次 │

├────┼──────┼────┼────┼────┼───────┤

│ 计 ││ │ │ │ │

├────┴──────┴────┴────┴────┴───────┤

│总计人民币(大写):│

└──────────────────────────────────┘

甲方收款后发稿,负责“齐,清,定”。

第六条 乙方负责印刷,装订,保证书籍质量,出书15天内,按本合同第四 条标准以书籍实际总码洋和字数向甲方结清各款项,并交甲方样书__册及全套纸 型。

第七条 本合同有效期限为__年,从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 _日,甲方享有本书稿的专有出版权。

第八条 违约责任

1.甲方未按本合同规定将乙方的书稿列入出版计划,应退还乙方的预付款, 并向乙方偿付违约金__元。

2.甲方未按第四条规定完成书稿编辑等工作,每延期一个月,应向乙方偿付 违约金__元。

3.乙方未按期向甲方交付书稿,每延期一个月,应向甲方偿付违约金__元。

4.乙方未按期向甲方交付预付款,每延期一个月,应向甲方偿付违约金__ 元。

5.乙方未按期向甲方结清各款项,应向甲方偿付未结清款__%的违约金。

第九条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代表:____

开户银行:____

帐 号:____

乙方代表:____

开户银行:____

帐 号:____

促进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篇7

一、出版企业的企业重组和业务整合

第一, 促进出版产业的兼并和重组。世界上的不少老牌出版集团都是在兼并重组和业务整合之中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 如兰登书屋、贝塔斯曼集团等。我国出版集团需要吸取这些老牌出版集团的历史经验, 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 对出版产业的存量资产进行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 在出版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改造中, 集中整合出版资源, 打造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航母”, 并以此改变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大而不强”的局面, 以及民营出版公司规模过小、力量散乱的局面。第二, 构建出版产业的发展链条。第一是进行产业链的系列化工作, 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数字多媒体进行整合打通, 以不同的媒体形式对媒介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和利用, 从而形成相得益彰的文化产品格局。第二是进行产业链的一体化工作, 打通造纸行业、图书版权贸易、出版物市场监测分析、印刷发行等出版产业上下游相关的产业链。第三是进行产业链的多元化工作, 始于出版而不止于出版, 注重关联行业发展, 注重产业链间的互补。

二、转变增长方式, 集团化、市场化、产业化“三体一化”

第一, 继续深化出版发行集团的产权改革。在出版集团普遍进行转企改制的当下, 应及时在出版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要进行产权结构改革。以多元化产权结构以及股份制为基础,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 任命总经理及领导班子成员, 并设立监事会。其次, 积极稳妥地进行人事改革、劳动改革以及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 实行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 量化指标和考核业绩, 任人唯才, 分配体制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第二, 积极走市场化路线, 从市场经济中寻找出版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国内市场, 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市场, 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之下致力于满足读者需求, 在对消费者深刻的体查中, 在“内容为王”原则的指导下, 繁荣出版市场, 力争将图书出版产业做成文化产业中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板块。另一方面, 要积极响应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工程等国家工程, 将优秀出版资源向农村、向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及严肃书籍倾斜, 承担起出版业的社会责任。第三, 深化出版产业化道路, 实现出版产业融合。一是积极拓展数字出版领域, 与网站、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 推进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领域发展。同时, 还需致力于开发具有我国本土知识产权的、符合科技发展和读者需求潮流的移动阅读终端。二是整合数字资源, 实现管理转型。三是搭建网络销售以及服务平台, 实现图书出版销售模式转型。

三、平衡产品结构

一方面, 平衡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大产品门类。出版产业门类包括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类。当今的中国出版市场, 这三者的关系严重失衡, 畸形发展, 突出表现为出版产业对教育出版的高度依赖, 教材成为支撑我国出版产业的单一出版物类别。从这个意义上讲, 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和教育出版, 建立三者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出版产业格局。第二, 着力发展新生数字出版。在当前技术背景下, 出版产业升级就是要加大现代数字出版门类的发展力度, 提升数字出版在我国出版产业中的比重, 形成以数字出版为主导的新型出版产业格局。并以此为整个图书出版行业在信息技术时代至关重要的突破点, 使出版单位完成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 从经营图书出版产品到进军文化产业的转变。

综合前文所述, 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 我国的图书出版产业结构应该在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走产业升级的道路等方面入手, 认清国外出版力量、新媒体以及网上书店等新生事物对于传统出版的冲击, 应对挑战, 抓住机遇, 致力于出版单位的业务创新与整合, 关注产业化、集团化、市场化“三体一化”的格局, 努力平衡产品结构, 力求扬起时代风帆, 在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实现新的突破。

摘要:本文讨论了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 以期促进图书产业更好的发展。本文认为促进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出版企业的企业重组和业务整合;二是出版企业转变增长方式, 集团化、市场化、产业化“三体一化”;三是平衡产品结构。

关键词:图书出版,产业融合,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昕.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John Rodzvilla.Modern Book Publishing:Web Sites for the Trade[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5 (No.2) .

[3]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4]梁彩虹.教辅图书出版的发展趋势[J].出版参考.2014 (9) .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篇8

热词:俄罗斯出版业 发展现状 运营情况

2015年,俄罗斯共有5399家出版社,与2014年相比,出版社数量略增1.4%。其中包括年出版12种书以上、印量不小于1.2万册的出版社,也包括那些一年中仅出版一种书、印量为1册的小型出版机构。在俄罗斯出版体系中,较为活跃的出版社是年出版12种图书(月均出版1种)、年印量达1.2万册(月均印量1000册)的出版社。

俄罗斯出版业现状:活跃度不高,重组并购成热潮

1.出版社數量略增出版活跃度不高

俄罗斯5399家出版社中约1/3(34.1%)在2015年仅出版了一种书;超过3/4(77.1%)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不足12种;出版12种名称以上书籍的出版社有1239家(22.9%),其中,年印量超过1.2万册的有943家。1239家年出版12种名称及以上图书的出版社中,年出版12 49种名称图书的出版社占多数,比例达67.2%。年出版50-499种名称图书的出版社比例为31.3%,而年出版500种名称及以上图书的出版社所占比例很小,仅有1.5%。

据统计,2015年俄罗斯所有出版社中,年印量不足1000册的出版社约占出版社总数量的35.3%,而年印量不足1.2万册的出版社所占比例达82.5%,仅有约1.5%的出版社年印量超过50万册。

2.前20大出版社市场占比扩大

2008 2015年,俄罗斯前20大出版社的出版量萎缩2%,而2015年他们在图书市场的占比却比2008年提升了2.1%。2008 2015年,前20大出版社的总印量缩减了26.1%,但在俄罗斯整个图书印量结构中,其2015年的占比比2008年扩大了12.2%。

以出版图书名称的数量为准来看,2015年俄罗斯出版界的老大是埃克斯莫

阿斯特联合出版集团,共出版14603种名称的图书;位居第二的是奥尔马

教育出版集团,共出版2738种名称的图书;位居第三的是标准信息出版社,2015年出版了2709种名称的图书。

就总印量来说,2015年位居第一的仍是埃克斯莫

阿斯特联合出版集团,共出版图书9298.4万册图书,位居第二的是奥尔马教育出版集团,共出版图书6551.85万册,位居第三的是艾格蒙特出版社,共出版图书1758.68万册。

3.出版业集中在莫斯科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有不少出版业务已经迁移到其他地区进行,但俄罗斯国内的出版业务仍然像以往一样集中在莫斯科。近几年,在出版图书名称数量指数方面,虽然莫斯科的份额减少了5%(从61%减少到了56%),但总印量却增加了1%(从84%增加到85%)。毕竟,莫斯科集中了国内一半以上的出版社,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型出版社都在这里。

莫斯科、彼得堡的出版社除外,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出版社大约有2500家,其中,排名地方前十出版社的多是高校出版社。

4.重组并购成热潮

目前,俄罗斯一些大型出版机构继续通过重组并购中小型出版社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出版实力。近两年,俄罗斯出版界大事件之一就是埃克斯莫-阿斯特联合出版集团收购了教材类第二大出版社——德罗法出版社和文塔纳-格拉芙出版社。通过并购,埃克斯莫-阿斯特联合出版集团获得了中学教材市场1/4的地盘。至于埃克斯莫-阿斯特联合出版集团力竭开拓教材市场的原因,众所周知,目前俄罗斯图书市场在走下坡路,其它各类型图书的销售都在减少,但教材不同,教材是硬需求,无论何时,对教材的需求都不会减少。

法国Hachette Livre出版社收购了阿兹布卡出版社25%的股权,使其持有的俄罗斯阿兹布卡

阿提库斯出版社的股份提高至49%;教育出版社也力图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比,计划收购具有20多年历史、专门出版信息数学和物理方面科学书籍和教材的比诺姆

知识实验室出版社,以此巩固出版社在科技类书籍和教材市场的地位。

5.出版业世界排名第四

2015年4月,由澳大利亚分析家柳吉格尔·维斯陈巴特及其团队承担的全球电子书研究报告出炉。根据这些公开的资料显示,近几年,在国际图书出版市场领先的一直是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名称约有45万种;其次是美国,每年出版30多万种名称的图书;位居第三的是英国,每年出版18.4万种名称的图书;俄罗斯位于第四,2015年出版了1万多的图书。

根据2015年6月公布的全球出版企业50强排行榜,英国的培生出版集团一如既往稳坐第一把交椅,其2014年收入达70.72亿美元。位居第二的是加拿大的汤森路透集团,收入达57.60亿美元。第三是英国、荷兰与美国共同成立的跨国出版集团励德爱思唯尔,收入为53.62亿美元。2015年,俄罗斯埃克斯莫

阿斯特联合出版集团排名从2014年的第45位下滑至52位,其2014年的收入达到2.U亿美元。

出版机构运营现状:经济危机导致困境,数字出版渐受重视

1.受危机影响面临困境

2016年1月,俄罗斯联邦报刊与大众媒体管理局对本国出版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15年俄罗斯67%出版社销量滑坡、印量萎缩,而且对于2016年的发展也不乐观,预计其颓势进一步延续。此外,由于国际印刷服务价格提升和卢布大幅贬值,俄罗斯出版机构印刷成本提高,40%出版社计划2016年将国外的印刷业务转移至国内。

2.书店是最大客户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书店在出版社客户群中占有不小的位置,比例高达27%;客户群中占据第二位的是小型批发商,约占19%;第三位是网上书店,比例各占14%;第四大型批发商,比例为13%;第五是图书馆,占比12%。但在地方,出版社客户群情况略有不同。和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相同的是,书店都是出版社最大的客户群,约占23%;不同的是,图书馆在地方成为大客户,占比与书店相同,达23%;第二是大型批发商,占比20%;第三是小型批发商,占比达16%;第四是网上书店,占6%。

3.销售主要流向经济较发达区域

通过调查发现,俄罗斯图书销售流向的主要区域是俄罗斯经济较发达的联邦管区,如,中央联邦区,约占所销售图书的35%;其次是西北联邦区,约占18%;再次是伏尔加河沿畔联邦区,约占13%;其余34%则流向经济欠发达联邦管区,各区占比从3%10%不等。

4.积极利用网络推动销售

不管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出版社,还是地方出版社,都非常积极地利用网络来推动销售。他们最常用的策略是发展完善自身网站,利用自己的网络来销售;其次,积极把自己出版的图书推入社交网络;再次,通过在网络上做直接广告、参加各种相关论坛等方式来推动图书销售。此外,在网络上做关键字广告、开设与图书相关的博客也是出版社常用的方法。

5.越来越重视电子图书出版

近几年,不管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出版社,还是地方出版社,其电子图书的销售在其销售结构中的占比逐年增长,所以,出版社也越来越重视电子图书的出版。2015年,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当中,电子图书在其出版结构中的比重约为30%,而其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约占6.5%。但在地方出版社中,电子图书占其出版结构的1%,销售额占1%。俄罗斯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中约45%的出版社,纸质图书一出版会立刻出电子图书,40%出版社会在纸质图书出版1-2个月后出版。

上一篇:合作社报告下一篇: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