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教学设计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愁 教学设计(共8篇)

乡愁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2、学习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

3、感受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吗?(学生积极回答)

„„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他们的缕缕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乡愁》。

2、想认识余光中吗?请看屏幕,谁来读读?(学生读)提问:“短短20分钟写出此诗”给你怎样的启示?

余光中出生在大陆,定居于台湾。他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一年。二十一年的生活积淀,二十一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是他的精神归宿,灵魂的家园。

二、赏析全诗:

(一)朗读

1、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划分节奏,点出重读的词语,体会诗的内容和感情。

2、你认为在语速和节奏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朗读,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背全诗。

(二)赏析:

1、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从哪些时间词可以看出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这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你知道吗?(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一]赏析第一节(课件展示少年余光中与母亲)

1、通过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2、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邮票?

3、邮票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4、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二节(课件展示青年余光中与新娘)

1、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船票?

2、船票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3、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三节(课件展示中年余光中与母亲的坟墓)

1、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坟墓?

2、坟墓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3、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四节(课件展示老年余光中与台湾海峡)

1、而现在,海浪滔滔,老人坐在海边,在想些什么呢?

2、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海峡?

3、“浅浅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4、齐背全诗。

[一]概括全诗(课件展示)

诗人的乡愁在最后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在这里,乡愁已是海峡两岸的啼血呼唤,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我们期待着,海峡上空架起血脉的桥梁,让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想象练习(课件展示)

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从“童年、思念”中任选一题,写几句话或一首诗。

(四)拓展迁移

欣赏根据余光中《乡愁四韵》所做的歌曲,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欣赏席慕容的《乡愁》配乐朗诵。

(五)达标检测

乡愁 教学设计 篇2

余光中《乡愁》一诗是借助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为具体意象, 通过丰富细腻手法表达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进而把这种感情升华到恋国, 渴望台湾、大陆统一的深深的爱国情感, 乡愁在他的笔下得到提升, 一种“剪不断, 理还乱”的家国之恋倾泻于笔端。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两年的读诗经历 (七、八年级每册教材都有一个诗歌单元) , 由此可见初中阶段读诗是一个重要内容, 读诗理解意境, 领悟情感是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但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应已具有这些基本能力, 而在领悟, 赏析上还有所欠缺。九年级诗歌教学, 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读诗, 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的欣赏, 并在欣赏品析过程中潜移默化,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以致于达到共鸣的境界。

学法分析:反复的吟咏、朗读是学习、品析诗歌的方法和途径,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更何况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诗歌。但九年级学生却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和许多心理原因, 不愿读, 不爱读, 不喜欢读出声来, 更不用说读出抑扬顿挫。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是主要任务, 而通过不同的形式, 不同手段营造读的氛围, 是教学教程中最主要要的方法。充分的朗读后教师从不同角度引导理解, 激励其自主探究、合作, 把诗读厚, 从而对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激发读的兴趣和热情, 努力让学生能有一种看到诗就有读的欲望, 并成为一种习惯, 使其成为九年级甚至初中阶段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

目标预设:

1、在初读中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结构。

2、在悟读中领会诗歌借助具体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3、在朗读中探讨品析诗歌的语言艺术, 更深层次的感悟其真情和表达技巧。

4、反复读, 在读中激发爱家爱国的情感, 激励其热爱诗歌、朗读诗歌的热情, 在诗歌的朗读品析中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歌曲《我的中国心》师:伴随着这首让许多中国人心情激荡的歌曲, 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

一.导入

师:有人说,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 “家乡”二字便深深的烙在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自我们走出家门离开故土之时, 乡愁便在心底滋生、滋长、泛滥, 这份情感说不清, 道不明, 剪不断, 理还乱, 余光中是如何表达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

二、初读, 感意象

1、学生自由读 (师板书课题)

2、第一次齐读 (老师对学生的读进行客观的评价, 预设:第一次齐读, 学生的朗读中可能因没准确理解诗的情感, 而朗读显得有些粗糙, 不够投入, 不必追究)

3、组织交流

学生自主交流中老师引导明确诗的思路、意象、情感, 板书相关内容,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学生交流中适时指导朗读, 意象词的重读 (加强语气、抬高声音、降低声音或声音延长等处理办法) 。

设计说明: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读诗, 准确把握诗的内容和结构, 初步领悟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学生朗读理解诗的意象, 及意象所表达的情感,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善于从诗的意象入手准确理解诗的情感和主题, 这也是读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听示范朗读 (示范朗读对学生产生听觉上的冲击, 让其自由朗读)

三、自读, 悟意境

师: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感情是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 诗歌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往往蕴含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把握意象是准确理解诗歌的第一步。然而营造丰富的意境是诗歌另一主要特点, 读诗时想象、联想, 感受体验丰富的意境不仅能带来更美的享受, 更能深化对诗的内涵的理解。 (对前一环节进行小结, 指导读诗时抓住诗中的意象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

1、自由默读, 联想想象描写画面。

教师示例: (媒体呈现画面及《乡愁》阅读卡)

余光中《乡愁》阅读卡

诗句: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想象画面:苍天茫茫, 海水茫茫, 没有边际, 没有尽头。他, 白发苍苍, 脸上早已刻满深深的皱纹, 海风撩起他的衣角任意飘飞, 空旷的眼, 望着空旷的天……路在哪里?家乡在哪里?

自主选择一节或一句展开联想想象, 描写画面。 (呈现两幅教学挂图)

2、自主交流, 感悟意境 (读出意境, 读出诗人难舍的深情) 。

学生交流展示所选的诗节及描写的画面,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指导读诗应学会在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拓展意境, 加深对诗歌感情的领悟, 对学生的画面描写进行评价, 或组织自评, 互评, 根据交流情况, 适时引导学生朗读, 读出意境, 读出情感。

3、再次齐读, 整体感悟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读诗展开联想和想象, 感受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在意境的体验中深化对诗所表达情感的真切理解。教师先示范“《乡愁》阅读卡”, 这样学生有例可循, 有可模仿的方法, 便能更好的自主阅读, 在阅读中想象、联想并进行画面描写, 把诗读厚, 读丰富。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评价、引导, 指导朗读, 强化对这一读诗方法的理解运用。

四、品读, 析语言

1、介绍作者, 加深领悟 (媒体呈现余光中相关信息和图片)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 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香港等地多所著名大学。

2、教师配乐范读

由诗人简介和画面自然引出范读。

师:这就是余光中, 苍白的头发, 憔悴的面容, 虔诚的祈祷, 我们或许无法真正理解他心底那份永远都挥之不去的乡愁, 但我们分明听到他无数次在心底默念:“小时候, 乡愁是……”

教师朗读

师:诗歌的语言是诗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 请再朗读全诗, 品析诗歌语言, 你会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切, 你也一定能真正理解什么叫字字藏金的语言。

3、自由朗读, 品析语言

(1) 探讨交流:你从诗中哪些字、词、句里读到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2) 批注式赏析

(3)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评价、激励、引导、品析诗的语言艺术:

值得品析的语言点:1、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修饰语的表达技巧平淡朴实中见真情, 以物之小反衬情之深;2、“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数量词的表达效果, 以物之少反衬情之浓;3、“啊”这一叹词的巧妙运用, 感叹中流露出惋惜和伤痛;4、“但”这一转折词更加深切的透露出诗人永远挥之不尽的乡愁。

(学生的自主交流中指导其朗读技巧, 对关键字词用不同的方法强调, 朗读中领悟深情。这一环节是本节课难点, 教师组织激励、引导恰到好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应该能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其品析语言, 分析语言文字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学习用批注法品析诗歌语言, 指导学生在诗歌朗读中抓住诗歌的语言领会理解诗的情感和主题。

五、齐读, 整体感悟

1、歌曲欣赏 (媒体呈现佟铁鑫演唱《乡愁》MTV)

2、齐读

师:乡愁是“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乡愁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愁是“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乡愁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乡愁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请听诗朗诵《乡愁》。

学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读了《乡愁》, 在《乡愁》中认识了余光中, 体验到了他那浓厚的思乡情, 感受到了他深切的爱国心, 更从《乡愁》的阅读过程中学到了读诗的方法和技巧, 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诗歌一定会读出更丰富的内涵。

设计说明:通过《乡愁》MTV和一组思乡古诗词曲的积累调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再次对本诗有整体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对读诗的方法进行归纳小结, 激发其读诗的热情和兴趣。

《乡愁》教学环节设计 篇3

一、导读环节,激发创新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导读环节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欲望。

课前,我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我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独立试读,自己解决问题。我总是在上课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新学法,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能感受到独立阅读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二、探究环节,培养创新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教学《乡愁》。在自主探究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完成得十分顺利。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

第二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诗歌与生活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甚至在动情时,有的孩子还掉下了眼泪。

第三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我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我都予以肯定。老师只作适当的总结。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像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赏析环节,强化创新效果

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后,就要加强赏析性阅读训练,以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乡愁》的作业设计还是要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着手。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了宽广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当一次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模糊的离别补充清楚,这也是对诗歌教学的延续。

我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赏折性理解:你认为诗中最精彩的是哪一节?为什么?(2)赏析性朗读:你能把你最喜欢的章节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3)赏析性绘画:你愿意为诗中的一节配一幅优美的图画吗?(4)赏析性表演:你能根据诗的内容自编一个小剧来表演吗?(5)赏析性作文:你能模仿诗中的一节写一段文字吗?

在赏析性阅读的训练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活跃,并在创新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乡愁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听读与诵读,体会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教学重点:

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教学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体会和把握。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查找有关余光中的资料及有关描写乡愁的诗歌。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乡诗句导入新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少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三、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

1、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能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理解作者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表达抽象情感的写法。了解乡愁诗中常用的意象。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四、倾听乡愁

1、自由朗读(①读出节奏;②读出重音;③读出感情。)

2、朗读技巧提示:

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缓慢—思念)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深沉-伤感)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音调上扬-无限思念)

五、品味乡愁

1、可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乡愁”一直萦绕在心头? 小时侯 长大后 后来 现在.这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它们之间是怎样对应连接的?

小时侯-----子思母念-------乡愁可人 长大后-----夫爱妻怜-------乡愁动人 后来------祭母奠地-------乡愁感人 现在------愁系祖国-------着笔惊人

3、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里?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4、“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几个词好在哪里?分别改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不是更能表现乡愁的浓重吗?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运用叠词,反衬乡愁之浓郁,增强诗歌表现力。

邮票的“小”、船票的“窄”、坟墓的“矮”、海峡的“浅”,跟母子分别、夫妻分离、生死相隔、同胞相去的凝重的愁思恰好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更突显出“愁”之深之重。

六、感悟乡愁

1、意境美 结构美 音乐美

小时候—邮票---小小 , 含情依依 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 , 相思殷殷 夫妻情 后 来—坟墓----矮矮 , 哀痛深深 生死别 现 在—海峡---浅浅 , 乡愁浓浓 故乡情

2、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七、我们先来欣赏台湾女作家席慕蓉的《乡愁》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有何异同点?

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 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 模糊的怅惘 仿佛/ 雾里的/ 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 是一棵/ 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 老去 两首诗的主题一样,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席慕容的《乡愁》新奇的比喻显示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缠绵的情思表现了女诗人所特有的细腻。

八、《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试以“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九、当堂检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以上两首作品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物象上,乙曲则寄托在()、()、()等物象上。

2、甲、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感情上有何异同? 同:甲、乙都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异:甲诗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之情。

十、课堂小结

故乡、故土是长说不衰话题。我们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着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一纸家书,一句乡音,往往让我们激动不已。不论你走多久,不论你走多远,请记住回家的路。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小小 , 含情依依 长大后—船票---窄窄 , 相思殷殷 后 来—坟墓----矮矮 , 哀痛深深 现 在—海峡---浅浅 , 乡愁浓浓

《乡愁》教学设计 篇5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学习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

1、深情地朗读;

2、细腻地品读;

3、优美地解读;

4、丰富地联读。【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探究*探究

(一)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并试着做标记。

(二)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

(三)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笔记本中抄下这些比喻句。

(四)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可全写)。[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六)请你从古诗词中查找几句抒写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读一读,背下来。

(七)把自己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在小组内探究交流。

(八)比较赏析:请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交流后面的问题。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席诗共用了哪三种意象表达乡愁?这三种意象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两首诗有何异同?

(九)想象和联想是诗歌创作最基本的要素,请同学模仿《乡愁》以实写虚,以具体表现抽象概念的想象方式,就下面的句式作一下想象练习。乡愁是(也可以写“友谊”“母爱”等。)

(十)课外延伸:可以改写成散文,可以谱曲歌唱,有条件的还可以尝试用flash制成动画。【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日积月累】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声 声 慢 》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丑 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剪不断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请你把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写在黑板上。(学生朗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二.深情地朗读:

1.听读。播放《乡愁》的配乐朗读。

教师提示:要把一首诗歌读好,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音的修饰、调的把握、速的调控、情的渗透、节奏的明晰,在对诗歌意象想象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发之于声,见诸于音。

2.试读.学生选一段展示朗读才艺,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幻灯片出示:

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小小”)我/在这头(重读“这”,以下类推)母亲/在那头(重读“那”,以下类推)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窄窄)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而/现在(语气转平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浅浅”)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3.练读、展示。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4.赏读。欣赏配乐朗诵,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三.细腻地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幻灯片出示: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2)从构思立意上,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优美地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集体(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生(读文):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

集体(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生(读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集体(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读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

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亲!”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五.丰富地联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1、《乡愁》在体裁风格上的“模仿”(承继和借鉴)。虞 美 人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讨论:《乡愁》相对这首古词,有哪样一些“模仿点”?

2、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后,我好象也沾上了几分诗情,突然间诗兴大发--师作诗:“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依依的挥手。” 啊!我发现同学们好象也跃跃欲试了!好,你们也来试着表达心中的那份浓情诗意吧!请展示你们的才华吧。(多媒体出示:乡愁是„„ 母爱是„„ 友谊是„„)

六、结束语:

1.通过补写,大家更好的了解了诗歌所包含的感情,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吟诵,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吧。

2.听啊,这样一曲时时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一分钟吧。七.布置作业:

乡愁 教学设计 篇6

知识与能力: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过程与方法

运用品读诗歌的已有知识,从多角度理解诗歌,以培养学生鉴

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鉴赏诗歌

难点学习本诗的写法,自写诗歌。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点拨法创作理解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照本期语文教学的程序,课前背诵古诗引入

相见欢黄鹤楼

二、展示课题《乡愁》

三、简介作者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四、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能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运用品读诗歌的已有知识,从多角度理解诗歌。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4、学习本诗的写法,能够写作诗歌

五、新课

A:朗读诗歌

朗读技巧提示:语气语调舒缓深沉,感情思念而又忧伤,语速稍慢,

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

(自由朗读,听读,自由朗读,齐读)

B:理解诗歌(我们理解诗歌,可以从哪些方面或角度去理解?)

合作探究,交流意见后学生漫谈从哪些方面理解了诗歌的哪些内容。

(学生漫谈时,老师适当地补充)

六、小结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1、内容方面;2、愁的内涵

七、主旨升华:改写最后一小节

例:而现在,乡情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你来这头,我往那头

齐读所改的诗句后,再读背全诗,看谁背得最快

八、再次回忆本诗的构思技巧

作者写这首诗,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乡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九、学生自定一个主题或一个内容,自由作诗

十、作业: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发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课后作业四)

思彬

乡愁 教学设计 篇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课《桂花雨》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 说教材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与第三单元其他3篇课文都是“抒情”为主题的散文, 主旨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浸润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但各自的侧重不同。《桂花雨》注重叙事, 在叙述中回忆童年的快乐, 再现淡淡的乡愁。本文以“桂花雨”为题, 以“桂花香”为线索, 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XIAOXUE JIAOXUE YANJIU念和挥之不去的乡愁。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感受作者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

二、以人为本, 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一般关注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本文的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 而对文中散落的思亲怀乡之情则缺少情感体验, 品读时缺少一定的深度, 无法触及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 本课的教学就需要教师抓住文本的精要内容, 点拨、引导学生去静静阅读、细细感受, 让学生从浓浓的花香中体悟淡淡的乡愁。

三、紧扣文本, 说方法

教法:1.角色体验法:感知人物的内心, 加深理解和感悟。

2.想象教学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情境创设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学法:以读促思读写结合。

四、遵循文本, 说过程

1.偏爱是花香

教学开始先运用白板遮挡功能逐一出示一组词语:“笨笨拙拙香气味儿姿态迷人香飘十里前后左右茂盛 沉浸”让学生读一读, 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将理解表达出来。然后再出示说话练习:因为 () , 所以我最喜爱桂花。学生口头作答。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一组对桂花外形、花香描写的词语, 同时完成说话练习。引领学生明白了解, 桂花吸引作者的不是树、不是叶, 更不是花, 而是那迷人的花香。

2.乐在摇花中

体验“摇花乐”即教学第三自然段, 也是本次的教学重点, 下面将分自读品悟和交流分享两大环节来进行教学。

首先自读品悟, 出示自学要求: (1) 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圈画关键词句, 体会作者的“摇花乐”。 (2) 将关键词句多读几遍, 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维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本环节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静下心来阅读、思考、品味, 真切体会那份乐趣。

其次是交流分享, 分三个场景进行教学。

场景一:摇花前, 感受我的“迫不及待”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交流, 白板相机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 没开足, 摇不下来的。”抓住一个“缠”字, 通过偏旁的认识、理解以及学生反复朗读, 真切地体会“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我是多么急切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场景二:摇花时, 感受我的“欣喜若狂”

教师引用过渡语:“哎呀, 不好, 天要下雨!阴云密布, 云脚长毛。学生, 我们提前摇桂花啦!听到这消息, 你会怎样?”巧妙引入“摇桂花”。

【设计意图】这样的过渡语源自文本, 既能创设课堂情境, 引学生进入情境, 同时又与文本浑然一体。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 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 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抓住“帮着……铺;帮着……摇”两组动词, 以及作者的语言描写和连续三个“!”来体会作者的“欣喜若狂”。接着, 教师运用诗意的语言:“你抱着桂花树摇啊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像轻柔的雨丝, 夹杂着迷人的香味, 落到了你的头上、脸上, 有的溜进了你的脖子里。你高兴地仰起脸, 香喷喷的桂花落到了你的脸上, 这时你想说些什么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走进了作者的回忆, 共同感受了这份飘香的花雨。为了更好地将作者的这份回忆再现, 此处播放摇桂花的动画片段, 配上欢快的乐曲, 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让学生共同朗读摇桂花的部分, 让作者清新的文字在学生心间流淌, 让那缤纷的桂花雨也扎根在学生的记忆中。

场景三:摇花后, 体悟父母的“乐在其中”

教师引用过渡语:“看着这纷纷落下的桂花雨, 闻着这浓浓的桂花香, 快乐的又何止我一个?谁也体会到了快乐?”既引出下文又提出思考。

出示:“母亲洗净双手, 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父亲点上檀香, 炉烟袅袅, 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大发, 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你从哪里看出父母的乐在其中?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圈画关键词, 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感受, 都融进了父亲的诗中。

【设计意图】该教学环节关键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真切感受桂花给作者一家带来的乐趣, 而吟诗也仅是父亲表达内心喜悦的一种方式, 教学中只需引领学生感受这份“乐”, 无需拘泥于理解诗意。

3.乡情融花间

课文学到此处, 学生已从浓浓“花香”中读出了“乐”, 读出了“甜”, 那是留在作者记忆中美好的情思。而第四自然段的描写则表达了一份萦绕在心头散不开也忘不掉的乡情。

出示:“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如何让四年级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怕是很难。在这里我用了引读的方法:俗话说得好, 好花不常开, 再好的花都有谢的时候, 为什么这里的桂花全年都香呢?原来是勤劳能干的家乡人在摇落桂花以后, 全家动员, 先 () 然后 () , 再 () 。桂花晒 干了就 () 。收藏好的桂花可以 () , 可以 () , 过年时还 可以 () 。每年, 母亲总会把摇落的桂花分送给村里人。大家还会把自家做的桂花食品互相赠送给邻居、友人……你吃着我做的桂花糕, 我品着你泡的桂花茶, 此时除了一缕淡淡的桂花香,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引读—感悟的方法替代了教师单一的讲授、解读, 既很好地开展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 又引领学生感悟到了比花香还浓郁的乡情。

4.乡愁更情浓

简单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 及“外地的桂花”就是指著名的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指导学生朗读、体悟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母亲说的, 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联系上文的学习,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而对于外地的桂花是否香?旧宅院的金桂又为什么最香?而作者为何多年之后又独独还记得母亲的这句话等问题, 四年级学生是无法想到的。而这也是我们真正走进作者内心深处的障碍。于是在教学中, 我尝试补充了作者的简单经历, 期待能帮助学生在此处读出深意。

此刻, 学生的情正浓时, 直抒胸臆是最佳时机。先出示一段小练笔:他乡的桂花再香, 也香不过家乡的金桂 ;他乡的山 再秀 , 也 () ;他乡的 () , 也 () 。和着悠扬的乐声, 让学生在纸上静静倾诉。之后伴着音乐进行深情交流。紧接着再出示:正如杜甫诗中所说“月是故乡明”。故乡的一草一木, 都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对亲人的思念。母亲如此, 我也一样。每到这时, 引读:最后一段。

最后出示:爱家乡的桂花, 其实就是爱 ( ) 。

【设计意图】对于文本的解读, 不单单是我们教师自己, 更要考虑到我们的学生, 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性格、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知识背景。教师只有和学生一起努力去阅读、理解、寻找文本中的聚合点, 引导学生去思考, 这样才会把文本变为真正的知识, 学生能够悦纳的知识。此处小练笔的设计就是尝试让学生与作者的思绪进行碰撞, 内心进行交流。尚处在父母呵护下, 从未离开过家的学生也许无法真正理解作者那抹不去、挥不走的乡愁, 但通过这样一种思考、内化之后的倾吐, 学生与作者心的距离应该近了。我想也许有学生在若干年之后远在他乡时, 也会想起琦君美好的童年回忆。

5.最甜童真时

这是本堂课的最后环节, 教师一段优美的结语归纳文本, 学生在舒缓的乐声中深情朗读文本第3~6自然段, 再次重温作者的童年回忆。

最后出示作者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的一段话: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 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 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 像花木草树似的, 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 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 忘掉童年, 忘掉故乡, 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 此生永不再写, 然而, 这怎么可能呢?

希望学生读了这段话, 课后记录下自己内心的丰富感受。同时向学生推荐几本关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 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书。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鲁迅的《朝花夕拾》,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愿学生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拓展阅读是以语文教材为核心, 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一种阅读。它能解决语文学习中“多读”的问题, 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课堂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从节选课文扩展到整篇文章;从课文扩展到内容类似的其他文章。把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效延伸扩展到整个阅读教学中来。

五、点睛之笔, 说板书

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 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板书应该一目了然, 言简意赅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思路及重难点, 折射出作者的精神世界。板书如下, 既体现文本的思路又归纳写作方法:

12. 桂花雨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

《乡愁》教学纪实与评析 篇8

师:同学们,我记得你们!现在来听一听我记得对不对:昨天上午,你们和赵莹老师一起学习“打折与策略”时,我看到了你们的聪明与睿智,昨天下午你们随着迟开鹏老师一起到泗水河边游春时,我又看到了你们的“沉着与冷静”,我说得对吗?我的记性还可以吧?

生:可以(点头)。

师:你们的记忆力一定比我强。我想考一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测试:我来说一首诗,这首诗共有两节,每节有4句话,我每次说两句,而且只说一次,听清要求了吗?

生:听清了!

师:“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生:“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师:鼓掌!你真行,老师只说了一遍,你就把这样复杂的两句诗背下来了,你觉得你行不行?

生:还行吧!

师:挺谦虚的,看来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师:“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生:“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师:你能再把这4句一起背出来吗?

生:……

师:你看你多行,一次背出了4句诗!今天回家一定告诉妈妈,就说赵老师夸你表现得特别好!

师:我要接着说了啊!“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生:“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师:“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生:“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师:谁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背出来?

生:……

师:精彩!这么长的诗你只听了一次就背了出来,老师真佩服你惊人的记忆力。(幽默地)同学们还不鼓掌等什么呢?

师:这首诗其实还有最后一句我没说,这句写得特别好,会让人觉得很震撼,现在同学们一起背诵前面的部分,然后我背诵最后一句,好不好?

生:……

师:“到处都是开门的声音!”

【点评】教师以挑战学生的记忆力为由,引入了一首意境优美的小诗,让学生在练习背诵的同时学会认真倾听,为学习《乡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消除了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再“沉着与冷静”,快速进入了快乐学习的良好状态。

师:刚才我们背的是现代诗,现在我们再来背一背古诗吧。就背首李白的吧,你们会背哪首?

(学生争相发言,多数人要求背《静夜思》。)

师:那好吧,我们就来背这首同学们最熟悉的《静夜思》。

(生齐背《静夜思》。)

师:(板书:“思故乡”)同学们,你们说李白思念故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忧愁的。

师:(在“思故乡”后接着板书“的忧愁”)同学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生:6个字。

师:你能从中去掉一个字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吗?

(学生争相发言,分别去掉了“的”“忧”“故”“思”。)

师:现在就剩下了两个字“乡愁”,谁能来说说乡愁是什么意思?

生:思念故乡的忧愁。

师:那思念故乡的忧愁就是……

生:乡愁。

【点评】对“乡愁”二字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静夜思》入手,通过对“思念故乡的忧愁”的逐字删减。“乡愁”二字的含义一点点清晰起来。这样,省去了直白无味的解释,既降低了难度,活跃学习氛围,又训练了语言,设计甚妙。

师:《乡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它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小诗,我们也来用一边听、一边学、一边背的方法来学习,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就这么决定了。

师:这首诗的作者叫余光中。有谁听说过这个人?(板书:余光中。)

(学生沉默,表示都没听说过。)

师:现在我来介绍作者余光中。我说3句话,这3句话里蕴涵着我将要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要注意听,认真想。

师:余光中是我国台湾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1928年出生于南京,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学生专心倾听。)

师:余光中还活着吗?还在世吗?

生:在世。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他今天多大岁数了?

生:77岁,因为他1928年出生,用2005—1928就得到了他今年的年龄。

【点评】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强化了听力训练,把“听”与“思”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积极思考。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余光中还活着吗?”这个问题简单易答,于瞬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本课学习的诗比以往学习的古诗更加亲近。

二、艺术引领体验诗情

师:你猜猜余光中的乡愁,可能是思念哪里的忧愁?

生:南京、祖国。

师:有一定道理。这个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乡愁”这个东西你们摸过吗?

生:没有。

师:看见过吗?

生:没看见过。

师:这样一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让你写,你会写吗?

生:不会。

师:其实就是让作者余光中来写,也是件很难的事。但是余光中用了一个方法,真就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写出来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生:想!

师:这个方法就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指代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师:同学们,如果你很小就去外地上学,你最思念家里的谁?(板书:小时候、少年。)

生:母亲、父亲、亲人。

师:那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呢?

生:打电话、写信。

师:对!对家信的等待就是对乡愁的等待,余光中爷爷就是用信上的一样东西说出了自己浓浓的乡愁,你们猜是什么?

生:邮票!(板书:一枚。)

师:说对了,现在我就把第一节读给同学们听。

师:(幽默地)我可就要读了啊!有没有掌声我不是很在乎!

(生鼓掌、笑。)

师:“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师:谁会背?

生:……

师:厉害厉害,一次就能背对,一个字也不差,真行!谁还能背?

生:……

师:现在全班同学起立,一起背第一节诗。

(学生背诵的感觉不对,很生硬。)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我就是你的母亲,已经好久没有见过你们了,我想你们想得眼泪都快哭干了,你们看到了我,会用怎样的语气跟我说话呢?

生:……(朗读效果明显好转,掌声。)

【点评】在这里,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学生因难题而生困惑,思维机器便快速运转起来。这时教师揭示诗的

nlc202309010354

意向(邮票)的重要性与可感性便水到渠成了。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背诵指导,方法独特。他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只用朴实的几句话,就把学生带到母子分别的情境中。学生已有的相似的生活体验激活了情感,一分钟内,学生前后两次朗读效果判若两人,足见学生读进去了,读懂了,体悟到诗句的情感。

师:慢慢地,作者长大了,从少年变成了青年(板书:青年、长大后),而且还娶了一个温柔贤慧的女孩儿做妻子。可是刚刚结婚不久,他又不得不与新婚妻子离别,坐着轮船(重读)到外国留学。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时乡愁对于作者来说,还只是一枚邮票吗?

生:不是,是船票。

师:有道理!第一节诗同学们没忘吧?

生:没忘。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第一节诗的结构和形式自己写出第二节诗。可以独立编诗,也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板书:新婚离别思念娇妻、夫妻离愁。)

(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创编,学习热情高涨。)

师:谁来朗读自己编的诗?

生!“长大后,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生:老师,船票不应该用“一枚”,应该是“一张”!

师:说得对(板书:一张)。谁知道船票是什么形状的,也是小小的吗?

生:应该是窄窄的。

师:现在谁来再朗读自己编的这节诗?

生:……

师:说得好!自己都会写诗了,多了不起!谁还能再背一遍?

生:“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第一节诗同学们没忘吧?谁能把一、二两节诗一起背诵出来?

生:……

(生鼓掌。)

【点评】此处教师采用移位创编法。确实匠心独具,也出乎常人意料。但细细想来又合情合理: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不但理解了第一节诗,而且熟读成诵,把握了诗的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去创编,自然顺理成章,不会感到困难。采用让学生自己创编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诗文的结构特点,体验诗的音韵美,同时,有利于学生进入作者的创作状态中,与作者同呼吸、同感受——这是很好的学诗方法。

师:我们这样吧,大家挑选两名同学,一人背一节诗,等他们把前两节背完,我的感情就酝酿好了,然后我背诵第l-节,好吗?

生:好!

(学生配乐背诵一、二节诗。)

师:同学们,对不起,我的感情没有酝酿好。刚才两位同学背诵得很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没有赶上,我们能不能再来一次?

生:行!

师:这次我再指两名同学来背诵。

生:(背诵)小时候……长大后……

师:(背景音乐响起,教师背诵第三节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音乐渐强,静默十几秒。板书:后来啊、中年、生死离别哀思难抑、丧母哀愁。)

师:记住这段的同学点点头。

师:(配乐)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背一遍

师:(配乐)把这首诗的前三节完整地背诵一遍。

(生背诵前三节诗。)

【点评】这个教学片段很精彩。教者没有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而且审时度势,以当时的教学场境大胆地修改预设,即以情感为引线,让学生多背诵几遍。强化情感体验,在情满欲溢时才娓娓道来——背诵第三节诗。这种对教学中“火候”的准确把握,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浓浓敬意,还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节奏超强的调控能力,更表现出了教师努力追求完美的严谨的教学风格。背景音乐的运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渐强的音乐与长迭十几秒钟的安静无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瞬间让人潸潸泪下、如哽在喉。教师让记住第三节诗句的学生点点头,此处无声胜有声,比之用“谁记住这节诗”的问句效果更好,因为此时,丧母的哀思已经弥漫了整个课堂,这样做更能准确地触及学生心灵的脉搏。

三、静思默察体悟诗理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板书。第一节诗作者写的是母亲,第二节写的是妻子,第三节写的又是母亲,这三节诗写的都是女人,那么第四节作者会写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这是你们绝对想象不到的,绝对超出同学们的想象,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老年。)

生:想!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背前三节,然后老师接着来背第四节,好吗?

生:好!

生:(学生背诵)小时候……

师:“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板书:一湾、国土分离忧思绵绵、思归浓愁。)

师:记住这节诗了吗?谁来背给同学们听?

生:……

师:男同学背一、二节,女同学背三、四节。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第四节写的是谁了吧?

生:是祖国。

生:是祖国母亲!

师:对,是祖国母亲!作者在写完前三节诗时思路忽然断了,不知该如何往下写了,这时,他猛然想起了祖国,对,祖国就是我的母亲,是我更伟大的母亲!脑子里便跳出了这样一句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于是便有了这节诗。

师:同学们再看黑板,(指板书)第一、二节写思念母亲和妻子,他们还能再见到吗?

生:能!

师:对,所以这是生离之愁(板书:生离之愁。)

师:第三节写母亲去逝了,还能再见到吗?

生:不能!

师:对,所以这是一

生:死别之愁。

师:这都是作者自己家的事,对吧?所以这又叫做——家愁。(板书:家愁。)

师:而国土分离,还是自己家的事吗?

生:不是!

师:所以这是一

生:国愁(教师板书:国愁。)

师:这家愁和国愁合在一起,就是作者的——

生:乡愁!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作者写的乡愁是什么了吗?

生:就是国愁和家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思乡之情中,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美妙的《乡愁》。(播放课件、发课文。)

(学生捧着课文,随着课件轻声地跟读着。)

师:(配乐,教师充满深情地)同学们,相信余光中爷爷所写的《乡愁》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其实,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的祖国。

(教师深情地朗诵。)

“也许——

到将来,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虹桥,

我去那头,

你来这头!”

【点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领学生从情感的漩涡中跳了出来,和学生一起作理性的思考。这也是学诗的重要方法:在感受的基础上领悟。教师对文本的剖析相当深刻,不仅找出了四节诗描写的内容都与“女性”有关,同时又以“家愁”和“国愁”再次点题,揭示出了“乡愁”的深层含义,与上课伊始提到的“思念故乡的忧愁”相比,又深入了一步。最后的结语。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延续着说不尽的盼望祖国统一之梦,设计之妙、构思之巧让人回味无穷。

【总评】

nlc202309010354

赵昭执教的《乡愁》是一节体验性阅读教学的范例。

《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多次提到,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体验性阅读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值得大力提倡。

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理性分析,深恐教材挖掘得不深,生怕学生理解得不透。教学全程滴水不漏,牵着学生步步入瓮。教师把教材掰开、揉碎、嚼烂。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抛绣球一般抛向学生。学生处在被动的接收容器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有很大的弊端,必须摒弃。赵昭在本课的教学中没有做语言文字的拆分游戏,从表面上看,教师没讲什么,就是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编诗句,然而,学生却学懂了,并且都背得很熟练、很有感情,实现了教学目标。其根由在于:教师深刻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通过参与对话、独立思考,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在本节课中赵昭的体验性教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和诱发。读出活性

儿童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趣味上来了,思维也就活跃了、敏捷了。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讲究生动活泼。赵昭是一个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很有心计的语文教师,他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努力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赵昭教学的学生,此前曾与另外两位教师一起上过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由于学生对环境与教师都不熟悉,在课堂上显得比较沉默。针对这种情况,赵昭在上课之初组织学生比赛背小诗《门》。他先展示自己的良好记性,再与学生一道比赛看谁的记性更好,能把新诗《门》最快地背下来。在这里,赵昭很好地利用了两个优势,一是自己语言幽默和较强的童心的优势;二是儿童好胜心强,乐于成为赢者的心理。他将两个优势有机融合在一起,一下子打开了僵局,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燎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创造出欢快、和谐、鲜活的学习氛围。接着,赵昭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在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鲜活不止,风趣频生。

二、友善赛比。读出记性

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听力训练。赵昭特别重视听力训练。他认为,背诵既可以练记忆,也可以练朗读,还可以练思维,加强听力训练能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从这个观点出发。赵昭把朗读背诵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贯穿全堂。一开始便与学生比背诵,背诗歌《门》。进入新课后,又和学生一起一节一节地学、背诗歌《乡愁》。一节课下来,学生学、背了两首诗歌,背得有声有色,诗歌的语言变成了学生的语言储备,学生的记性也更强了。

三、巧引妙导,读出灵性

学习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行为。思维的过程,即摄入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储备及表象快速结合并形成系统的内部言语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知识的再现、加工、创造。语文课不训练学生的思维不行。袁微子为了强调训练思维的重要,曾说,从某种意义说,语文课就是思维训练课。赵昭的阅读教学,总是在语言熏陶感染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以产生独特的体验。本节课中引出新课《乡愁》的教学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极为艺术。常规教学中的“破题”,大都用解词的方法,给“乡愁”下个定义。赵昭独到之处在于他不去直面讲解什么叫“乡愁”,而是从学生熟悉的唐诗《静夜思》入手,背诵、回忆诗句及其思想感情,总结出“思念故乡的忧愁”,再与学生饶有兴趣地玩词语减字游戏,即意思不变,减少字数。最后突显“乡愁”一词,点出课题。由于有这样的过程,学生十分自然地明了“乡愁”的含义。学生在这样的语言训练过程中,快乐地接受了思维敏捷性的训练,由然生出了“灵性”。

四、自觉体察。读出悟性

感悟是体验的较高级的阶段。所谓感悟,指深刻感触后的领·悟。学生阅读中的感触,就是指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接触语言文字,获得对语言文字中传导出来的情感、内容以及独特体验。再通过思维去悟出其中的道理,吸收其中的营养。感悟是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密切关系,它超越经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色彩的一种形式。感悟是体验性学习中的重要方式。是不教而教的艺术。在这一节教学中,赵昭摒弃了繁琐分析式语文教学,花大气力帮助学生去深刻感悟。赵昭采用了四种方法指导学生感悟:其一,经验联系法。比如在第一节诗的学背时,他提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乡愁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你写,你会写吗?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出表达思念的方式——写信,进而导出“邮票”。其二,移位创编法。在学完第一节诗后,教师没有马上进入第二节诗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效仿第一节诗的结构,自由创编第二节诗。这是深刻理解前一节诗之后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十分有意义。其三,情景烘托法。赵昭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他总是把计算机当作学生认知的工具。在本节课第三节诗的教学时,赵昭借用音乐,渲染诗情,营造出生死离别的丧母哀思的氛围。全诗学完之后,他借助计算机演示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置身于生动的音像情境中,去体验、感受,产生共鸣。其四,缘情悟理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对的,但是,如果陷入情感而不能自拔也不尽完美。赵昭善于诱发情感,同时他又善于择机引领学生从情感的氛围中跳出来。做理性的思考。比如,在三节诗学完后。他结合板书和学生一起研讨蕴含在诗句中的道理,将诗情由对亲人的思念提升到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再提升到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这样做,不仅对学生感性认知有帮助,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作用。

编辑/黄耀强

上一篇:司法所普法工作计划下一篇:第三次专题讨论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