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共8篇)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 篇1

心 得 体 会

栗小

陈志娥

2014年9月27日、28日两天,我有幸来到了省城太原,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薛法根、王菘舟、郭学萍、崔云宏四位名师的课堂和讲座,收获颇多。这次活动,各位名师们都是先进行示范课,接着是名师们帮我们指点迷津的精彩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名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精巧的教学设计、细致的点拨、独到的见解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让我们感悟颇多,受益匪浅。本次活动安排的教学内容丰富,呈现出了不同的课程形式,让我们听课的小语教师享受了丰盛的精神大餐。

薛法根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王崧舟老师一环紧扣一环的引导,郭学萍老师儿童化的语言、以及灵动的诗意课堂、崔老师的朴实自然都会一一浮现在眼前。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对着记得密密麻麻的听课记录翻了又翻,看了又看,沉思良久,发现他们讲的课有这些内在的共同点: 首先,这些语文教师的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也很高,能写会说善讲,他们都能深入研读教材,对文本有着独到的见解,这点对于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很高。他们都能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备课,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都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而在这几节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教师则成了引导者、组织者,能使不同程度学生的阅读感受得到发挥,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整节课的。课堂上更是充分展现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了这些课,我深深地被专家们精妙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的教学功底以及他们渊博的知识所折服。也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任重而道远。下面就把我感触最深的几点记录下来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薛法根老师的课扎实而有效

薛法根老师的课从字、词、句、段着手,扎实而有效。他执教的是苏教版五年级的《水》第二课时。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有二点:其一是抓基础教学,薛老师能从最基本的字、词抓起,比如文中有对字的讲解:例如“膝”和“勺”字,薛老师从字形、字义讲解,让学生有了深刻的记忆。再如本文有许多多音字,薛老师都会讲得很明白,注重了语文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教学。其二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对文中每个故事起一个名字。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训练概括能力很重要,这也显示出了薛老师对课标的准确把握。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郭学萍老师的课生动有趣

郭学萍老师很有个性,自称为“长辫子”老师。她执教的是《清平乐·村居》。她执教时采用了对比教学法,用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还有她自己创作的诗《读村居有感》来进行对比教学。很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而且配上漂亮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她给我们展现了年轻教师的青春和活力。而且她有一颗童心,从她的微电影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先进工作者,她值得我们学习。

三、王菘舟老师的课环环相扣

王菘舟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桃花心木》,他的课让我感受最深,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他抓住关键段落引导学生学习,创设语境反复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课上完,学生该背的段落也就基本上能背下来了,而且王老师整堂课学生都是紧跟着老师的引导学,学生完全投入到了文本之中,能有如此的高效课堂,正是因为王老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王老师不愧是全国小语四大名师之一。

四、崔云宏老师的课朴实自然

崔老师是我们山西省小学语文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他执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在他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最朴实、最自然的课堂,我觉得他的课堂完全没有当作是一堂公开课来讲,他就是让学生为主体,顺学而教。虽然课堂上出现了学生的回答离文本稍远,但这也正是最真实的课堂。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问题,从而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总体而言,四位名师为我们展示了语文课该如何去教,那就是要确定“教什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结合本次课改对“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明确提出。我们在教学实践要能够正确的解读文本,领会编者的意图,落实教学目标。不可将语文课上成数学课、美术课、思想品德课,这些非语文的课堂现象透视出来的正式我们对课程、对教材缺乏正确的理解。再者“正确的解读文本”对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所以我们正确的理解教材将直接影响到“教什么”的关键问题。没有这个基础,当然不可能灵活的,创造的使用教材,显而易见这将对我们的语文功底和人文情怀提出更高的要求。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 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在他们的课堂中语文教学已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尤其是薛老师的《水》,在字词教学方面要做到严谨、精确,做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永远是语文老师的天职。再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品读文本。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 篇2

孙双金老师深刻独到的文本解读, 别出心裁的学习活动设计, 独一无二的理解性阅读视角, 独具匠心的批判性阅读尝试, 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让学生领略了别有洞天的风景, 给我们带来了小学语文教学课改的春天。

一、挑战性读书———改变姿态练就高贵

学生阅读了数不清的课文, 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 教师如何转变学生一以贯之的读书姿态, 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体验、不同的冲击, 孙双金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师:请给“站着”找反义词。

生:坐着。

师:这是正常思维。你能否打破常规性思维, 进行创造性地想?

生:“躺着”“蹲着”“趴着”“卧着”“跑着”……

师:今天学习一种新的方法。 (板书:站着读书) 你怎么理解?

生:“站着读书”, 一想站在哪里读书?二想站着读书是一种姿态, 用自己的想法去读书, 用自己的心灵去读书, 读出不一般的思考。

师:“站着读书”要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师:“站着读书”要研究文本、讨论文本。

师:“站着读书”还要学会挑战, 对文本的细节进行挑战、对文本的结构进行挑战、对文本的观点进行挑战。

师:学到这里, 你对“站着读书”有什么体会?

生:读书要深入地读。

生:我们读书要动脑筋, 可以找文章不合理之处, 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师:我们不能跪着读书, 要站着读书, 带着自己的思考读书, 成为思想的巨人, 拥有自己的智慧, 与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师平等对话。

评析: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就是发现自己。孙老师让学生站着读书, 向文本挑战, 用自己的心灵和自己的思想去读书, 读出自己不一般的看法, 旨在练就学生富有创意的读书方式, 练就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 形成学生独特的行走方式。孙老师整堂课贯穿着“站着读书”这一理念, 视角新颖, 先声夺人, 教给学生阅读的新方法, 带给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改变学生阅读的单一视角, 更新学生的阅读理念, “风物宜放长远量”, 努力练就学生高尚的读书姿态, 让学生从小拥有从容、典雅、睿智的人生姿态。

二、理解性阅读———立足整体激发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 授给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的方法, 便于学生举一反三, 从学会走向会学, 因此规律在运用中掌握, 智慧在学习中形成。

【案例一:抓故事主干提炼哲理】

师:了解哲理性课文的题材特点, 这类哲理性文章有什么特点呢?

生:哲理性文章通过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哲理。

师:默读全文, 文章讲了什么故事?

(默读, 略)

板书:想摘最大的, 结果两手空空

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1:把握机会, 不能错失良机。

生2:把握住眼前的机会, 不能错失良机。

生3:追求真理是最重要的, 可是, 将眼前的东西拿到手里才是实实在在的。

生4:世界上永远没有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就是你眼前的麦穗。

生5:不要总以为好的机会在后面, 要抓住眼前的机会。

师:追求是最大的, 但是把握眼前的机会最重要。

板书:追求最大, 把握眼前

师:拓展课外阅读短文《闭上眼睛》, 说说文章讲了什么故事, 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案例二:抓故事结局深究原因】

师:苏格拉底的学生都是成人, 都是聪明的弟子, 为什么他们两手空空, 谁都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呢?

生1:第一个原因是弟子们认为机会有很多, 不需过早定夺。

生2:第二个原因是麦地里只有一穗最大的麦穗, 根本不可能碰到它。

生3:第三个原因是即使弟子碰到了最大的麦穗, 也不能一下子确定它是最大的一穗, 极有可能随手扔掉了。

师:苏格拉底跟弟子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 苏格拉底偷换了什么概念, 让弟子上了套?

……

评析:学生学习《最大的麦穗》一课, “抓故事, 悟哲理”, 哲理性课文体裁特点鲜明体现, “整体读、抓关键、学概括”哲理性课文学习方法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孙老师善于抓住关键问题, 激起矛盾冲突, 思维火花碰撞, 学生着眼于全文整体思索, 前后连贯, 具有很大的思维张力。

三、批判性阅读———转换视角看待文本

“批判性阅读”即对文本的观点、内容、结构陈述自己独特的批判观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孙老师抓住核心问题, 带领学生一同研究文本、讨论文本、挑战文本, 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 燃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案例一:挑战细节】

师:弟子们摘不到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到底设了什么圈套?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师:苏格拉底提了几个条件?

生:苏格拉底提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摘最大的麦穗, 另一个是只许进不许退。

师:最大的麦穗只有一穗。我是弟子, 现在下麦地摘麦穗, 这束不错, 摘下来;那束鼓鼓的, 摘下来。摘了四五束, 从中挑选最大的一束, 递到老师苏格拉底面前。我的要求符合吗?我只进不退, 抓住了眼前的一穗, 及时下手, 善于把握机会。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这么傻、这么笨?

师:苏格拉底少说了一个最重要的要求, 弟子们能像我这样见一个摘一个吗?肯定还有一个条件。

生:弟子们不能这样摘, 每个弟子只能摘一束。

生:在课文中补上“只能摘一次”这个条件。

板书:挑战细节

师:谁说小学生不能挑战教科书?加上这个条件有什么用意?

生:人生的机会不多, 有时可能只给你一次机会。

师:想想你人生中什么只有一次。

生:人的生命、一个人的童年、一个学生的中考和高考只有一次。

生:此时此地的上课只有一次, 每年的生日只有一次。

生:一个人结婚只有一次。 (笑声)

【案例二:挑战结构】

师:如果我加了“只能摘一次”这个细节, 与后文什么地方矛盾了?

生:与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虽然, 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矛盾了。

师:与后面不一致, 当场改课文, 怎么改?

板书:挑战结构

生:弟子们看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

生:弟子们比较了几次想摘, 但没有摘。

生:弟子们刚想摘, 想想机会只有一次, 便打消了念头。

师:你改得少而精当。

师:站着读书, 对文本挑战。细节处挑战, 结构处挑战, 观点处挑战。

【案例三:挑战观点】

出示结尾: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 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 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 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师:“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生:最好的机会、最大的成功、最满意的结果……

师:“颗粒饱满”呢?找最好的良机。

师:齐读“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 你同意他观点的话, 请说明理由;你不同意他观点的话, 也说明理由。

生:如果生活中我找到“小的麦穗”, 我要把它改造成“最大的麦穗”。

生:找最适合自己的目标, 找最适合自己的成功。

师:如果人生只有一次选择, 我不会轻易下手, 也不会总是放弃, 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人生有好几次机会, 我会先把握小机会, 再适时把握大机会。

师:请你给“眼前的一穗”前面加上一个词语, 改一改, 让它更完美。

生1: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你认为比较满意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生2: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你认为最大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师:可以。

生3: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你认为最适合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评析:日本佐藤学教授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中指出:“所谓‘学习’, 是同教材的相遇与对话, 是同伙伴与教师的相遇与对话, 也是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通过同他人的合作, 同多样的思想的碰撞, 实现同教材的新的相遇与对话, 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孙老师的小学阅读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充分体现了这一先进教学思想。这样的阅读教学训练了语言、培养了思维、显示了创新、充满了辩证, 扎根于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学生基于同教师、同伙伴合作的有效学习, 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促进了学生自身的精神成长。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四、启迪性智慧———领悟哲思沉淀精髓

学语文不仅要学知识, 而且要学思维、学创造、学智慧、学做人。教学生学语文容易, 引导学生悟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实现这样的飞翔与超越, 孙双金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师:中国人对“悟”字有特别的感觉。“悟”不能说破, 不要别人说出, 而是要自己内心领悟, 这才说明悟性高, 有慧根。弟子们悟到了什么?

……

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你有不同的观点吗?

师:改写观点, 写出你自己的想法。

师:读了课外阅读短文《闭上眼睛》, 说说短文讲了什么故事, 阐释了什么哲理。

师:阅读短文《闭上眼睛》, 同桌讨论是听天由命还是有效应对。

师:你们来挑战这一观点。你有什么观点?

评析:孙老师的妙招贵在为学生金手指般地点化“悟”, 点在穴位处, 点到关键处。似懂非懂, 似通非通, 似悟非悟, 这是高超的学导, 让学生窥视中国文化“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的一点美妙。孙老师阅读教学学习活动的精妙设计, 既有基于文本的领悟, 又有超越文本的碰撞;有充满辩证的哲学之思, 更有人生禅意的微涉, 打造学生别样的人生。这是学语言, 这是学思辨, 这是学哲学, 这是学智慧。

总评: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 老师带领学生理解文本, 多个角度看文本, 很好地体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 这是充满创新意味的课堂;孙老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性阅读基础上进行批判性阅读, 学生发言精彩, 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思维碰撞, 擦出美丽的思维火花, 氤氲在活跃思维的情境之中, 这是展示学生才华的课堂;孙老师善于挑动学生发现各种矛盾冲突, 在理解冲突中引发深刻思考, 深化情感体验, 这是尽显情智语文特色的课堂;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 从挑战细节、挑战结构、挑战观点等方面挑战文本, 找到绝佳的切入口, 让学生碰撞智慧的火花, 这是智慧不断生成的课堂;孙老师教学时体现“先学后导、因学设导、顺学而导、多学少导、以学代导”特质,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利, 带领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学习, 这是体现成功学导的课堂;孙老师教学时引领学生对“悟”有一点感觉, 内心领悟, 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只露冰山之一小角吸引学生, 这是博大精深文化的课堂;孙老师尊重学生生命, 提高师生生命质量, 课堂真正成为激扬师生生命的场所, 这是师生生命飞翔的课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 篇3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

唐立娟

2014年3月15日到3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好课堂教 学观摩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了华应龙,许卫兵,蔡宏胜和庄慧芬四位全国著名特级 教师的示范课和他们的优秀经验讲座。我体会到什么是功底深厚,什么是名师魅力。在这里重点与大家分享一下华应龙老师和庄慧芬老师的课。华应龙老师是位理论与实践能完美结合的大师,听他的课确实是一种享受,整 堂课上,充满了人文气息,完全没有了课堂上的约束,让学生自由发挥。课由游戏 “小组口算 比赛”导入,学生们兴致盎然。学生们求出后,华老师围绕这样两个问 题展开讨论:

1、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

2、怎样比?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将平均数的意义讲解得清晰透彻。华老师课堂的最大特点是敢于突破原有思维角度,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 革。他的这节课重点不是计算平均数,而是渗透平均数的内涵和意义。他在课 中放了一段关于平均数的故事,使学生们领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将新课标提倡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华老师喜欢打篮球,他也将篮球融入到 数学例题中。已知篮球队8个人的平均年龄,猜猜他们每个人的年龄,让孩子体 会到平均数的趣味性。随后又让学生比较7个学生队员、1个篮球教练和7个 的平均年龄,让学生发现有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两个平均数差别这 么大?华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更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悟求平均数的一个前提条件:这些数据要很接近、不能相差太多。听华老师的课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学生,被他的睿智和风趣吸引。“我怎么没 想到?”是我最大的感受,没想到他的教学方式如此独特,没想到他的思维模 式如此创新,没想到他的课堂如此有趣。没想到我的收获如此新奇。

庄慧芬老师的示范课《认识图形》,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怎样让学生有一双 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怎样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庄老师整节 课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动手验证、比较归纳来探索菱形的规律,在探索和运用规 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仔细验证,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 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 生命的活力。课后,还听取了庄校长作的《数学,儿童与我在场》的一个专题讲座。在庄 校精彩的讲座中,运用了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分析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老师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 略。其严谨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不时得到我们老师的赞许和阵阵 掌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 篇4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

——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观摩课有感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对象之一,我曾参加过在乌市开展的“精品课堂”观摩课,参赛教师们注重的是自身的教学方法,展示的是教师教法的指导。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对象之一,我也曾去过上海参加过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讨会,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研究学情,以学定教。3月28日,我有幸在乌市现场聆听了来自江苏省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对如何进行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精彩讲座,更是为教学增添羽翼。在交流学习收获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几段教学录音。这是在听课过程中录制的。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翻转课堂,先学后教——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观摩课有感》。

认真聆听盛新凤、宋非、李伟忠、丁雪飞、许习白这五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观摩课及讲座后,我了解到什么是翻转课堂,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自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感受一:翻转课堂,转变学习方式,先练后导,边练边导,导后再练。

反思我们的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指导,可是当学生们走进社会,用的最多的是说的能力。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指导训练。因此,我们要强化练。口语交际课,往往是教师们忽略,甚至不愿选择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盛新凤老师,结合《乌塔》口语交际一课,训练指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扎实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并指出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口语交际教学设为三个梯度分别为“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及难度逐渐增加。如何落实“讲得简洁”,盛老师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方法:抓大放小,指导学生要说简洁,说精确,学会概括。如概括介绍:乌塔都去了哪些地方?乌塔有哪些旅游经验?学会省略具体的地方,学会加序号有序的表达。接着落实“对得自然”,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乌塔说的话,师生进行对话训练,指导朗读中,盛老师强调,读人物所说的话,要自然,和平常说话聊天一样,通过具体的词语把握人物的心情,创设情境,练习人物对话。最后落实到“驳得有理”,指导学生说说乌塔的话有什么道理,对哪一句话进行反驳,假设自己是一个想和乌塔一样独自旅行的孩子,如何和父母进行有效的反驳,师生扮演角色,练习反驳,说出自己的理由,话要有理,有力量,有份量。一节课,盛老师通过三个梯度,以说导学,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提升口语交际的教学效率。我们在教学上最大的问题在于“讲得过多”。这就是学生学习之所以被动的主要原因。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有意无意地放在被动位置,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会产生思想的交流,不占据主体地位。很多教师也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教得多,讲得多,导得多,动得多,演得多,学生则学得少,特别是独立的学,思考的学,探究的学,质疑的学少了。因此,盛老师认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出彩要出在学生的学上,而不是老师的教上。

感受二:设计前置性学习单(理解为学生预习导学单),变“讲”为“不讲”,“教”服务于“学”,让学生成为主角。这五节观摩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师课前都精心设置预习导学单,指导学生自学,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丁雪飞老师执教的《黄果树瀑布》一课,记得这是人教版语文书后自选课文中的一篇,丁老师却进行了教学的亮点创新,训练了学习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学环节一,就是学生预习单的检查反馈:①学生提醒字音,如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替代老师的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明显高于教师的主讲,加深记忆。②同音字的区分:“泄”“泻”。学生先查字典解释字义,然后结合字义理解进行选择填空的练习。扎实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③在文中勾画作者观察地点的句子,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④写字指导,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并用红笔标注易错笔画,加深记忆,提高书写正确率。⑤搜集资料:搜集黄果树瀑布的资料,并用两、三句话记录要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概括能力。5个预习点,教师通过学生预习单的反馈,训练指导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段落较多的课文,教师要选择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段落进行详细教学以及学法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透一点,并掌握方法。丁老师的课堂,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谈感受,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如“飘”“拂”形容轻柔,“盖”“涌”“人喧马嘶”所表达的不同效果。开展练习:下面括号里可以填什么词?看谁填得最准确生动。出示四组练习:A壶口瀑布从高处()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B泉水咕嘟咕嘟往外()。C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了我一身泥水。D丝丝春雨()落在草地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准确填写词语。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这启发我们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这一教学特征体现了两个理念:“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这个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这个先学,可以是学生先“读”,也可以是学生先“练”,也可以是学生先“做”,甚至是学生先“议”。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 篇5

地址:河南商业学校

时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

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老师

生:老师好。(弯腰鞠躬)

师:同学们真精神。

师:看老师写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有无数的先烈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在这些烈士中就有这么一位,请同学们深情地来呼唤他一遍。(指黑板)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再自豪地喊一声。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文章写邱少云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书,师巡视。

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这么投入,说明同学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也说明邱少云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感到邱少云特别伟大。

师:哪位同学有被水或火烫伤过?你当时有什么感觉?

生:马上缩回去。

生:不敢再伸手,感到火辣辣的疼。

师:我们被火或水烫一下,就受不了了,那么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是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呀!谁再来说。

生:“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师:你是怎么想的?读这段话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情绪高涨。

师:继续找。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你读到这个地方,你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非常激烈。

师:刚才我们才读了一遍,就对邱少云有了这么深的了解,但这样学语文还不行,还要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去认真揣摩、体会。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把这个词圈出来。

生再读书,师巡视。

让圈出词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

第一个学生:千斤巨石。

第二个学生:没挪动一寸地方。

第三个学生:没发出一声呻吟。

第四个学生:纹丝不动。

第五个学生:一动也不动。

第六个学生:纹丝不动。

师:同学们抬起头,齐读这个词。(师指着“纹丝不动”)

怎么读才能读出这个词的感觉,(学生读时提醒)再读,轻点,再轻点。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其实就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没发出一声呻吟、一动也不动”也是——生:纹丝不动。

师:请大家再来默读,看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

师巡视。

师:刚才发现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地方,有些画了两个地方,还有的画了三个、四个、五个地方的,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不同的方式来读懂纹丝不动的,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师: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说不出来。

师:这位同学是从原因的方面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板书:原因)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再找一名学生读。

师:读得很流利,但我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没有感情更没有。你能再来读读吗?

生再读。

师: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一种什么感受?

生:隐蔽性高。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你再试一次,好吗?

生又高声读了一遍。(已是第三遍了)

师:你觉得读得越高越响,就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找一生读。

师:他读得紧张得都哽咽了。

再找一生读。

师:就是这种感觉。

生齐读。

师: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纹丝不动的?

生:“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我几乎找不到他。”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表现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表现)

师:继续。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王老师发现他是从结果这个角度来说纹丝不动的。(板书:结果)

师:自己来读读刚才找的这段话。这段中每个词,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都在刻划邱少云被烈火烧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1:铁的纪律。

生2: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生3:痛苦。

师:读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应该突出,以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再读。

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真读懂了。

师:战斗结束了,指战员、其他志愿军战士、战地记者、志愿军首长都来采访你,邱少 云的战友,你怎样告诉他们,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再读。

师:你们推选一位,通过他的读能打动每一位战士,以及首长和记者。

被推选的学生上台读。

师:你还从什么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他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后果的角度来体会“纹丝不动”的?(板书:后果)

师:如果被敌人发觉,还会夺下“391”高地吗?(生:不能)整个战线还能向南推进吗?(生:不能)抗美援朝还能取得胜利吗?(生:不能)

师:那么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练读。指名读。

生1读。师:这是位年轻的邱少云。

生2读。师:这是位慢性子的邱少云。

生3读。师:这才是位真正认识到严重后果的邱少云。

生齐读这段话。

师:这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是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是邱少云的伟大壮举。

下课。

第二课时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再接再厉。

师: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看看课文称邱少云是一位怎么样的英雄?

生:伟大。(板书:伟大)

生:年轻。(板书:年轻)

师:你知道年轻这个词在课文中意味着什么吗?

生:岁数很小,牺牲太早了。

师:还意味着什么?

生:还意味着意志可能不坚定。

师:那么这个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称为伟大的战士呢?请放下课本,听老师读一段课文。

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

师:感动了吗?感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像王老师一样读读,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

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在读这段话时,你感觉到自己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不断地翻滚,不断地起伏。请你再读一遍。

生读。

师:这段话中你有没有一种特别地感动,有没有想流泪的地方。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情。

生读。

师:这一段话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哪儿,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为什么这一段特别令你感动?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什么意思?

生:像用刀割、砍。

师:你们看到过搅拌机没有?就像刀刺进去在绞一样。真的有刀刺进去吗?

生:没有。

师:那是什么让我感受到像在“刀绞”?放开声音再读,是什么像刀在绞“我”的心?

生:邱少云身上的火。

师:烧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像烧在我身上一样,像刀绞一般,找一找刀绞的感觉,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才二十一岁啊,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再来读。

师:我们这样痛苦,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找一找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己读读。

生1:都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生2:不管怎么烧,他们都一动也不动。

生3:都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再读这句话。

师:此时被烈火烧身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支持着他呢,看书,读。

生:为了整个班,为了……

师:此时的邱少云,是多么需要力量,需要精神的支持呀。来,我们给他以力量。女同学读第一个为了,男同学读第二个为了,全班读第三个为了。

师:正是在这种精神,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五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二十分钟过去了……(让学生接),半个小时过去了……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战士,多么英勇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战士。

师: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你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心情,你就怎么来读。

生自由读。

再齐读。(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英雄的崇敬心情读出来。)

师:一个邱少云倒下去,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黄昏时分……”读。

师: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只有二十分钟,这胜利是由谁的生命换来的?

生齐答。

师: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生: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

师:看大屏幕。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深情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

生读。

师: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这句碑文。

生读。

师: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 篇6

走进朱乐平老师的课堂,时而欢声笑语,时而万籁俱寂,时而轻松愉悦,时而发人深思。谚语云 :“语言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对于朱老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通过这多彩和富有个性的课堂,通过这通向智慧的窗口,我们可以感受到朱乐平老师对教育的反省,对教学的沉思。“言为心表”,心为言动,在做课堂实录,反复回放录像的过程中,笔者深深地被他的语言所感染,被语言背后所支撑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所震撼。

一、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1. 巧妙类比,化抽象为具体。荷兰数学家弗兰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现实、植根于现实。”因此,为了使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应当恰当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活动结合起来。如数学中“对应”的思想,就可以结合“一人一椅对号”的现实生活,用现实的材料来刻画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给学生以生动的现实写照,易于为学生内化。

数学在生活中有“原型”,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这已经在广大教师中达成共识。但不同的“原型”,所产生的效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朱乐平老师以其对数学特有的敏感性,独具慧眼,善于找到有趣的“生活原型”,巧设情境,进行教学。使置身其中的学生感到数学好玩又亲切,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案例一 : “与众不同”教学片段(一)

师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我或我的照片吗?(没有)

师 :看到过牛或者牛的图片吗?(见过)

师 :那你看,“我跟牛”有什么不同?(学生哄堂大笑)

生 :你是人,是高级动物。(众生笑。)

师 :哦,你是从“高、低级动物”这一角度来区分的,是吗?

生 :你没角。(众生笑。)

师 :是的,他是从“有没有角”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生 :你是用2条腿走路的,而牛用4条腿走路的。

生 :你的眼睛没有牛的大。(众生笑。)

生 :牛没穿衣服,你穿了衣服,牛有尾巴,你没有尾巴。(笑)

师 :你后半句话我没听出来。

生 :牛有尾巴,你没有尾巴。

师(笑):是啊,我的尾巴到现在还没有长出来。

生 :交流的方式不同。

师 :他的意思说,牛不会说“人”话,而我不会说“牛”话。

生 :牛吃草,而人什么都能吃。

师 :他是从“吃”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生 :人的耳朵是圆形的,而牛的耳朵是三角形的。

师 :以耳朵的“形状”来区分。

生 :牛的鼻子上了一个环。

师(笑):如果我的鼻子也上了一个环,那得有人牵着我了!

生 :牛有斗牛比赛,而人没有斗人比赛。

生 :人有头发,而牛没有头发。

生 :牛有四个胃,人一个胃。

师 :从胃的“多少”来看待问题。

生 :没有牧童从背后抽你。

师 :一句话,我跟牛的不同,可以从多种角度来看。其实数与数之间也有不相同的。看,同学们作业纸上也有的。看得清楚吗?

屏幕出示 :在2、4、6、7、10这五个数中,找出“与众不同”的数。

【赏析】:幽默风趣但绝不插科打诨。别出心裁的类比让人忍俊不禁,但又让人肃然起敬。巧妙闲聊,自然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是一堂借班上课的观摩课,台上学生情绪紧张,简单随意的聊天使紧张、沉闷的空气一扫而光,学生的眼神开始灵气飞动了。贴切答问,紧扣目标。3分40秒的导入中,学生不停地笑着、想着,老师笑盈盈的,但适时地提炼着学生的每一种说法。数学好玩,但玩中自有章法。一张一弛,看似随意简单的的聊天,却暗示着孩子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的思想方法。巧妙的类比,化抽象为具体,自然完成了由“人跟牛的不同”到“数与数的不同”这样由此及彼的思想飞跃。

2. “暗度陈仓”,化枯燥为生动。“暗度陈仓”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其原意是隐蔽攻击路线,迂回到敌后,进行决定性的突袭。而用在教学上,则是通过创设语境,援引知识等手段,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接受所学知识。

案例二 :“回文数”教学片段

师 :我们先来看一类语言的现象。请把下面这些话 ,分别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一句一句地读一读。[课件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师 :这句话大家可能见到过,读出来是一样的吧?

[课件 :歌唱家在家唱歌。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学生自由读)]

师 :大佛寺,在哪?知道吗?(不知道)

师 :我们浙江的新昌。

[课件 :我笑猫小,小猫笑我。]

生 :我笑猫小,小猫笑我。(自己读)

师 :“这是一类十分奇妙的语言现象!从左往右,从右往左,它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我们把这件种现象,引入到数学里面来,引申到两位数的乘法当中来,这是一个跨越了。(课件 :把这种语言现象引申到两位数乘法中)。如果我出示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 :12×42),那么倒过来它应该是怎么样一个算式?

生 :24×21。

师 :都会说 , 没问题 ( 课件出示 :24×21)。

师 :再来一个(课件出示 :62×13),倒过来。

生 :31×26。

[课件 :31×26]

师 :刚才我们看到的语言现象是,倒过来完全一样。现在我们将算式倒过来,还完全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 :这很显然,它已经不一样。哎,它可能会有些相同的地方,至于是不是相等?我们数学可以来研究一下。

[课件出示 :

12×4224×2162×1331×26]

师 :来,我想请你,拿出纸,算一下。下面我有一个要求[课件出示 :先估算是否相等,再精确计算验证]。

学生操作。

【赏析】:“回文数”的教学,其实是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内容枯燥乏味 ;但朱老师把“回文”这一种语文学科的修辞手法,借用到数学里来,由“回文”来引入回文数计算,就平添了许多趣味。一开头,朱乐平老师用自己的名字很风趣地引出“回文”的意思,由此导入新课,特别自然、亲切,一下子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搭建了一座和学生零距离交流的平台,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兴趣盎然地寻求回文数规律的过程中,做了几十道练习题,不仅巩固了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能力,同时掌握了有关回文数的知识。

数学好玩,但要玩好数学却非易事。“找与众不同的数”“回文数”,品味课题,幽默又饱含数学味。赏析这些片段,语言幽默却不插科打诨,问题好玩,但玩中自有章法。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但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能感悟到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看问题不可太片面等受用终身的体验。

二、清晰阐释,课堂有实效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同伴交流日益得到重视,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但是因为缺乏一些清晰、明白的指令、要求,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示范,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收到实效。。

对于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题目做完了,比如与人合作,比如怎么来交流?”朱乐平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走进他的课堂,我们会听到很多指导学生“如何合作”、“怎么准备小组发言”等的阐释语,能真正感受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也认识到了在这一学习方式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清晰、明确的语言使合作、交流具有了可操作性,合理化的建议为学生思维的深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也给数学教师提供了一套可以应用的操作模型。

案例三 :“与众不同的数”教学片段(二)

师 :一句话,我跟牛的不同,可以从多种的角度来看。其实数与数之间也有不相同的。看,同学们作业纸上也有的。看得清楚吗?

[屏幕显示 :问题 :在2、4、6、7、10这五个数中,找出“与众不同”的数。]

师 :那就独立地找,把你认为与众不同的数写在纸上,开始。

[屏幕显示 :1.每一个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地找出“与众不同”的数。]

(师巡视)

师 :同学们稍停一下,我看有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出来了,过会儿交流。但是老师先有一个要求。

[屏幕显示 :2.每位同学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小组汇报 ;(想一想,你在小组交流中,准备说哪几句话。)]

师 :清楚了吗?(清楚了)

师 :准备好了吗?(好了)

师 :下面我们开始小组交流。

[屏幕显示 :3.小组交流 ;(小组内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轮流说,听不懂要问,前面已经同学说过的内容,后面的同学就尽可能不要重复说。)]

师 :我们有可能两个人想得一样的,比如“7”,那我想很多人会想得一样,那后面的人就不用再说了,只要补充就行了。来,我们现在以4人小组交流。

(生交流,用时3分钟)

师 :稍微停一下,我看交流得差不多了,你们小组整理一下,能不能把你们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屏幕显示 :4.小组整理成果,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确定一个同学记录小组成果,要记录。)]

(1)你们小组认为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

(2)与众不同的理由是什么。

全班同学讨论好,你们组准备向全班同学报告哪些成果,说哪几句话?由哪一个同学代表你们组向全班报告。)

(生交流。)

[屏幕显示 :全班交流,每组要记录你们组没有想到的内容。]

师 :好了。

师 :看清要求了吗?(看清楚了)

师 :我们刚才要求是四人小组选一个代表,如果四人小组中有一个同学举手,那是正常的,如果有2人举手,就不正常了。看他们组是正常的。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说。但是站起来以后,说了,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生1 :我们组认为2与众不同,因为2像鸭子,其他不像。

【赏析】:引用的上例中,其语言远非无懈可击,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欣赏到朱乐平老师阐释语言的一些特点。

1.指令语清楚、明白。

从节选的片段中,我们可以发现朱老师对于一些用来组织教学的日常用语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像案例中的“稍停一下”“开始”等。正是这些明确的语言把学生的行为引到了认识活动上来,达到了对合作教学的控制和管理的效果。只有学生“停”了,才能安静地听。听清楚了,准备好了,才会有有效的合作与汇报。

2.口语与书面语言(幻灯片)相结合,清晰阐释了合作的方法与要求。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一个人必须养成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具体方法的指导。上例中朱老师把口语和幻灯片这种书面语言相结合,非常清晰地告诉了学生合作的方法和要求,如,交流之前要“静静地独立思考”“要准备小组发言,想想要说哪几句话”“组内发言要一个一个地轮流说,听不懂要问,已经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组内交流时要记录,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时要记录自己没有的方法”等。合理化的建议为学生思维的深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使“新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花架子”,也为教师提供了一套可以用来指导高段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案,建立了一套可供操作的应用模型。相信语言可以“超越时空,在学生心中弹奏,经久不衰。”

三、大智若愚,趣妙横生

美国东宾夕法尼亚精神病研究所学者、非语言交流研究的先驱之一伯德维斯特尔认为 :“语词仅仅表达了我们意思的一小部分 :约30%~35%。”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中的语词所表达的意思可能远远大于这个百分比,但是毕竟不能完全表达。因此,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表演性的语言需努力借助于自然协调的手势、表情、姿势等态势语,以达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国外心理学家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信息的总量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因此数学教学中除语言因素之外,还有如点头、手势、走动、眼神、表情、语调、速度、停顿、沉思、感叹等非语言因素(或称态势语),它对学生的认识可起到定向、调节、加深、强化、鼓励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产生干扰、削弱认识效果的负性作用。

“咦 ? 什么意思 ? 你‘听懂 ’了吗?”“诶!你们听明白了吗?”“哦,你的意思是说什么什么?”“他是不是说……”等等。当朱老师这样说的时候,他总是前倾着身子,专注地、求助地看着你,表情好奇而又充满了期待。“好为人师”,我想是一部分人的特点之一吧。朱老师“傻乎乎”的表情强烈地刺激着学生,学生回答了,可是朱老师的表情还是有点不理解……望着好奇的老师,一个个的学生就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说清楚。

“藏起一点巧,露出一点愚”。智者的大度给孩子的是一份信心,是一种鼓励,赋予孩子的是一股急欲表达清楚,让人明白的激情,耐心的等待又给了学生无限的说话勇气,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潜能。

朴素、平实的语言背后体现的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对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视,是一种很高明的教学策略。一个学生急着回答问题时,往往表述不准确,层次不清楚,内容不全面。朱老师以这种语气追问一遍,既不挫伤回答问题同学的积极性,又让全班同学共同梳理一次概念,既强调了关键词语,又巩固了知识。同时,他“迫使”每一个学生都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去理解别人说的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学生正确的精彩的回答,他更是要让其他学生反反复复地去解读这位学生的意思。

虽然这样的课堂学生回答的面可能会少一些,但学生真正独立思考的空间却更大了。每一个同学都努力地去理解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在这个基础上去补充与丰富。这样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可以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朱老师的课堂教学总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沉默是金,精彩留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教学过程是信息交流和控制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言语与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儿童的思维过程往往从惊奇开始。当惊奇感用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时,学生就开始明白,什么使他惊奇,并产生探究的心理。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保护儿童的惊奇感,并引导他们把惊奇感转化为求知欲,成为思维过程的比较持久的推动力。

案例四 :《分数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 :用1和2,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算式?

生 :1 + 2 = 3 、2 + 1 = 3 ;2 - 1 = 1 ;1×2=2、2×1=2 ;2÷1=2。

师 :有没有小 朋友列出 :1 - 2 = ?1÷2=?

生 :没有。

师 :其他几道算式感觉都很舒服,这两道不是很舒服,1-2等于几今天我们不研究,1÷2=?你能根据除法的意义,独立地、安静地想一想 :1÷2是什么意思?

(学生安静地想了约2分钟,渐渐地有小手举起来,也有举起来一下,又有些疑惑地放下。)

生1 :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人一半。

生 2 :1÷2=0.5。

师 :你真了不起,知道0.5。

( 投影出示 :被除数÷ 除数 = 商→4÷2=2→2÷2=1→1÷2=1/2)

【赏析】: 从以上课堂谈话看出,巧设问题促思考,“1÷2=?你能根据除法的意义,独立地、安静地想一想 :1÷2是什么意思?”正是思维的目的性引起思维的灵活性。用朱老师的话来说 :“看到课堂先是一片寂静,接着有两三只手举起来了,慢慢地多了,有些手举起又放下……这一过程最舒服!”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关键是引导学生分析和综合。

整体性提问,留白现精彩!朱乐平老师很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一节课要研讨的核心问题,教师总是会大方地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以使其获得广泛的体验与感受。他的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总是有足够多的思维空间,提出问题后总是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独立活动或小组交流的时间超过五分钟是件经常的事。因此,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有时间去独立思考,有时间去小组活动,有时间去回顾反思。朱老师总是把自己在课堂上讲话的时间,压缩得十分“精致”,有时沉默是金。

著名特级教师精妙的课堂过渡语 篇7

著名特级教师精妙的课堂过渡语

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过渡工具。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每上一节课,犹如写一篇文章,又仿佛是演一出戏,何尝不需要“过渡”?大凡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几乎每一节都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高超的“架桥搭梯”艺术,即善于精心设计和运用课堂过渡语。

一、引人入胜

悬念过渡

悬念式导语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亲切沟通,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课上,以达到亲切自然、引人入胜的目的。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韩军老师教《大堰河——我的保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堂课一开始就设置悬念,将人带进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

我这个人有很多优点,有的优点大家一看就能发现。比如我朝这一站,诶(阳平调),身材还不错,蛮苗条;模样也还可以,挺潇洒的;这脸上优点就更多了(微笑着指着自己脸上的痘),这个,这个,还有这,共有二三十来个呢。看不到的优点也不少,比如我音色好,歌唱得很好,今天我就给大家唱一首歌。

唱歌还得有音乐伴奏。(只见韩老师走到电教平台前伸手轻按,一曲沉缓、悠扬、深情、动人的笛子协奏曲,回响在整个教室中,一种动人的气氛形成了。曲子名叫《遥远的思念》)

韩老师的自我介绍并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以一种自嘲的口吻,暴露自己的缺点,把最平凡的一面显示出来,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些学生原本不认识韩老师,刚开始还有些拘束,听了这番话,都觉得很亲切,很快在心里接受了他。韩老师上的是语文课,可一上来却要唱歌,让大家既感新奇,又觉得纳闷。这一个悬念设得好,既是导语,又是过渡语,可谓一箭双雕。

韩老师接着说:古人所说的“唱诗”的“唱”,实际就是吟唱,就是朗诵。诗歌本来就是拿来作吟唱的。今天我给大家吟唱的,是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至此,听课的老师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韩军老师导入的新颖、过渡的自然。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韩老师饱含感情地朗读着,其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缓起伏、感情的含露收放,无不把握得恰到好处。全场非常寂静,有学生在擦眼泪,有老师已红了双眼,韩老师都几次掏出手绢来拭去眼角的泪。全诗读完,掌声雷动。

这一悬念式导语,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同时加强了师生情感沟通,缩短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接纳教师,让教师走进学生心里。形式上水到渠成,内容上意味无穷。

二、随文入境

自然过渡

除了需要教师充满激情、声情并茂地诵读、讲解外,还必须随文入境、巧妙过渡。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新型玻璃》一文时,就是这样巧设过渡的:

于老师问:“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然后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看划得是否准确。于老师适时过渡说:“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这个教学片段,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于老师结合课文特点,随文入境,精心设计了富有艺术情趣的过渡语,以写促读,读写结合,颇具匠心。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这样随文入境,把学生顺利地从读书环节过渡到写作训练上来。老师处处引导,适时点染,体现了一个特级教师的质朴而又韵味无穷的语言功底。

三、拢好缰绳

结语过渡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老师常常要放手让学生回答或讨论问题,有时学生兴致很高,发言踊跃;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发不可收的局面,面对此情此景,许多特级教师既能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不任其发展;既有放得开的本领,又有收得拢的能力。他们善于通过巧设结课语使课内与课外相互勾联。

1997年10月,四川省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大赛,李镇西老师一堂《孔乙己》征服了所有听课老师,产生了轰动,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第一名。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性的结课语设计。其创造性表现在设计精巧的过渡语言:

好,非常好!对不起,快下课了,我不能再抽更多的同学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还会有更多的同学用更好的概括。我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乙己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接着鲁迅的文章继续写孔乙己,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出他最后具体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乙己的身份和性格。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倾听了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发出的改造中国的第一声“呐喊”!这声呐喊,到了40年代末,发展成为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为代表的全民族的“呐喊”,一个崭新的中国由此诞生!现在,我们又来到了21世纪的门槛,在就要告别20世纪之际,我们通过《孔乙己》回眸本世纪初中国那充满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进而展望即将迈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同学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历史使命。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永远留在20世纪的绝唱!

这段过渡语可以说是用火热的激情写就,既是旧课的“收场”,又预示了新课,为旧课的“收场”和新课的“开场”作了自然的过渡。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还激发了学生在课外仍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收到了过渡语与结课语交相辉映的效果,这是教师和学生同呼吸、共起伏的结果。这就是特级教师的过渡艺术!这就是大家风范!

“教亦多术矣”,特级教师的课堂过渡语精彩纷呈,归纳起来,他们设计的过渡语并非卖弄文采、哗众取宠,其设计的关键是教学内容中交换处的意义关联或关节点,其目的都是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引路搭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得明白,学得轻松,学有收获。精妙的课堂语言

听过特级教师讲课的老师和学生们,都不得不承认特级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他们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来自他们那幽默机智、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堂语言。

一、讲述性语言: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特级教师于永正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亮色。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

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

“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 ……”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

“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在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讲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二、问答性语言:巧设机关,一问一答求互动。

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犹如一个个路标,可以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教《两个名字》一课中的“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一句式时,信步走到学生们中间,同学生们进行了轻松愉快的对话。

“你好,我有一支铅笔。”贾老师左手举起一支铅笔.右手握着一位小朋友的手说。

“您好,我也有一支铅笔。”小朋友高兴地站起来.也举起了自己的铅笔。

接着,贾老师亲切地示意这位小朋友和自己一起说:“哈哈。我们都有一支铅笔。”

孩子们纷纷争着和老师对话。这时,贾老师却让孩子们先说.自己后答。并且这样启发孩子们:“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对话的难度增加了。学生们在认真地思索后,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生:“您好!我有一颗爱心。”

师(激动得竖起大拇指):“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

合(愉快地):“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就这样,贾老师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在一次看似随意的语言训练中,显示出了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

三、情感性语言:春风化雨,一吟一咏润心田。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课堂上。老师那饱含着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拉近时空距离,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在低沉哀壮的乐曲声中,屏幕上出现了高高耸立、庄严肃穆的抗美援朝纪念碑。待乐曲结束后。王老师动情地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修建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千千万万个为祖国和朝鲜人民,为世界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修建的。在这些烈士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略一停顿后.王老师以更为深情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情感已被激发起来了的学生们.和王老师一起深情地呼唤道:“邱——少——云!”紧接着,王老师以更为饱满的感情,再次激发着学生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们以更为洪亮和更为深情的声音呼唤道:“邱——少——云!”

王老师动情的语言.激荡着每个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们整节课都处在深情怀念伟大战士邱少云的氛围中,以至在王老师于铃响后喊“下课”时。竟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他们好像还都沉浸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此情此景,令听课的老师们都情不自禁地、热烈地鼓起掌来。

四、激励性语言: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失当的、不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课堂激励俯拾皆是,或以含糊其辞的“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或一味给以“你真棒”、“好极了”的廉价表扬,而一些讲公开课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完美”的教学效果,更是常常只提问和激励那些回答问题正确率高而且流畅的学生,而对那些思考问题较慢、回答问题经常出错的学生,则置之不理。

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却不是这样。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同学们读课文,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学生读后纷纷举手。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于是王老师起了头。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后来越读声音越大。越读越流利。待她顺利地读完后。王老师问她:“你现在还紧张吗?”小女孩答道:“不紧张了。”王老师又问:“你知道你在多少人面前读书吗?”“不知道。”“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你在四千多人面前读书,多不简单啊,回去告诉你爸妈。你敢当着四千多人的面读书。多么了不起,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小女孩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笑容。

由此可见,老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问形成良性互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 篇8

全国小学语文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的评课(崔峦讲话)

各位代表,各位老师,全国小语会希望大家在观摩和研讨的时候,对以下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行深入的思考.1.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前七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承继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要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改革本身包括继承.改革弊端需要勇气,继承好的传统同样需要勇气.譬如,对知识的看法.有一种错觉,以为新课程不大需要知识了.我们要在思想上十分明确,知识是必需的,否定知识,课程便不复存在.关键是学习哪些知识,怎样获得知识.知识要不断地除旧布新,要学最必须的,先进的知识.拿语文课程来说,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知识以及词句段篇等基础性的知识,怎样听,说,读,写等策略性的知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综合性学习等所必需的新知识,都应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学之中.知识的获得,以往的教学,过于注重口耳相传,甚至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语文课改倡导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以往的语文教学把目标主要定位在认知上,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改倡导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学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又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育者,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就是服务.因此,对目前并不少见的角色错位的教学,突出教师“自我”,追求形式翻新的教学,甚至是以作秀来吸引眼球,用噱头博得掌声的教学,要有分辨能力,不仅不要效仿,而且要敢于说“不”.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薄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甘霖的滋润;学生更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火,使他们爱语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导读,导思,导练,使他们爱学语文,并逐渐会学语文,学会做人.这就要培植每个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要千方百计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力和潜力,期待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是学好语文不竭的动力.这就要加强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与指导.譬如阅读教学,怎样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怎样在学生每次读书,实践之前把要求提得明确,恰当怎样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读,议教师怎样在指导学生读议的过程中,通过点拨,示范,讲解等进行指导怎样围绕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练习和适度拓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是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下去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和放声朗读,培养语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就能做到凭直觉和自动化,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就要探索不同课型,不同课文基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拿阅读教学来说,“整体——部分——整体”是不是最基本的教学过程先是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困惑.再是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接下来走出文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文章的写法.最后,是适度拓展.如,开展相关阅读,进行灵活多样的小练笔.我们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又要针对不同课型,不同课文,探索简约,有效的教学模式.我们鼓励,提倡在相互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形成有个性色彩的教学模式.有专家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把握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导学的艺术×人格魅力.我们衷心希望,在这次观摩活动中上课的34位青年教师,用成功的,真实,朴实,扎实的,又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学,给大家许多有益的启示;衷心希望每位老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课程改革一同成长.

上一篇:生日鲜花大全下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