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推荐11篇)

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 篇1

为规范公司生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有效利用再生资源,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生产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3 工作程序

3.1需要拆除的设备包括:

3.1.1报废设备指设备经长期运行使用,不断磨损、老化,生产效率、安全性、可靠性不断下降的设备。设备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申请报废: a、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而无法恢复性能的;

b、设备性能无法满足生产工艺需求,而大修或改造的费用超出原值的50%不经济的;

c、国家强令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d、由于生产工艺的提高,不能满足现生产工艺的不需用并且无处可利用的设备。3.1.2生产设施建设中设计改变而变更设备。3.1.3该设备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3.1.4该设备自身缺陷,未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3.2申请制度和规定

3.2.1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设备设施由使用部门和保管部门申请拆除报废。3.2.2由企管部按公司《设备报废流程》对各使用单位提出的报废申请进行报废处理。

3.2.3特种设备报废后还应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登记。3.2.4要求设施设备变更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交企管部核实,报主管经理审批。3.2.5变更设备的购买严格按公司设备采购(验收)流程执行。3.3安全拆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3.3.1生产设施设备的拆除由使用单位按规定填写申请表。经企管部审核后报主管经理审批。

3.3.2拆除施工前,拆除单位应会同使用单位、企管部进行现场安全风险系数评估,制定拆除方案和安全预防措施,并由企管部制定专人现场负责监督执行,并做好记录。

3.3.3拆除施工前应按规定办理各种安全操作(业)票(证)。

3.3.4拆除作业时,需爆破作业必须提出爆破方案。并报公司保卫处、管理部以及当地公安机关批准。

3.3.5拆除作业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3.6拆除作业时禁止损坏本体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

3.3.7拆除电气仪表和特种设备时必须由企管部批准确认可行性,方可进行作业。

3.3.8拆除后的设备必须进行除锈,除油并保持外观整洁。按规定地点放置,分类标识。

3.3.9拆除后的设备按《生产设施设备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闲置、调拨、报废的管理制度执行》。

3.4设施设备闲置、报废入库的管理规定 3.4.1报废设备申请报废后由公司进行统一处理。3.4.2闲置设备入库前必须做到:

3.4.2.1设备零部件必须完好无损,外观整洁干净。3.4.2.2铭牌,技术参数资料齐全。

3.4.3闲置设备入库后必须建立台帐档案,方便合理调度利用。在能满足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该设备。4 相关文件

变更管理制度 设备报废流程 5 记录

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 篇2

在地质勘探单位中, 设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1设备仪器总量大、类型多、专业性强;2主要专业设备连续运转, 露天作业, 搬迁安装频繁;3作业市场分散, 施工区域广, 沙漠、戈壁, 干旱缺水、人烟稀少, 自然环境恶劣;4以机台承包为生产模式, 人员多以雇佣民工。然而, 现在很多单位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设备报废管理环节, 仅仅重视设备前期使用、维护及修理管理, 而对于设备报废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设备报废处理管理更是无章法可言。为此, 分析设备报废中所存在的问题, 探讨设备报废管理的有效改进措施并给出建议, 以期可以不断提升地质单位设备报废管理理念, 节约社会资源。

一、当前地质单位设备报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设备报废、处置管理不够完善

(1) 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部分设备被随意调入、转出, 但是所需要的划转手续不是很全面, 再加之设备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处理不够及时, 使产权不明确, 账目不清楚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严重影响, 给设备报废工作也带来一定影响。

(2) 一些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 在上级管理部门没有进行审核批准的时候, 使用单位就对零部件进行拆毁和使用, 造成整套设备不齐全, 不仅使其剩余功能不能继续发挥, 而且资产评估和转让出售也受到影响。

(3) 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所以很多地质单位缺乏资金效益意识, 单位内部有着不同的利益主体, 导致单位对资产规模进行片面追求, “轻报废、重购置”的理念可谓根深蒂固。该思维定势导致两种倾向, 一是对于报废的设备低价变卖或者随意处置。因为设备报废监管手段与体制的缺乏, 使得单位从个人利益与部门利益出发, 对报废的设备随意处置, 严重浪费社会资源;二是对于报废的设备少处置或者不处置。此外, “轻处置, 重购买”具体表现在对报废设备处置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理解力不足。同时也因为在处理报废设备时手续比较繁琐, 使得单位设备处理工作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设备报废的相关措施过于简单

一些企业中虽然设有资产管理部门,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也能全面的进行管理, 但某些方面却不能将职能充分发挥, 在对待设备报废及处置的时候, 不能完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不能深入地分析和探索报废的原因。单凭使用年限到期、陈旧状况和所需配件的限制, 或损坏无法继续修理维护, 或修理维护费过高, 就申请办理报废手续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实际中, 一旦使用单位提出报废申请后, 通常都会获得批准。而申请单位之所以申请报废是因为想将性能更佳、功能性更好的设备购置进来。

在处理报废设备时也存在此类问题。很多报废设备中, 往往还有一些设备通过改变用途或者维修就可实现二次利用, 其使用价值依旧比较大。但是, 一些单位并未充分利用这些报废设备, 而是将其堆放于仓库中或者当废品廉价推销出去, 导致资产的大量流失。

3.设备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当今, 很多单位都实行三级或者二级设备管理, 一些个人与单位拒绝将长期闲置或者短期不用的设备调配出去, 任其自身损坏, 降低了闲置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可利用价值。有的甚至因为长期不使用完全丧失了其价值而逐渐报废, 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此外, 由于设备技术迅猛更新换代等因素, 使得一些地勘单位加大了向国家申请设备经费额度, 这就导致国家财政负担的加重。因为一时无法满足某些单位的申请, 所以产生了设备短缺现象。

4.设备非正常损坏或丢失严重

在一个企业总报废设备中, 非正常损坏或丢失的设备所占比例为3%。其中因为设备保管不善而导致设备丢失的比例为1%。比如, 不完善的企业设备管理安全措施, 造成设备在单位内被盗, 设备领用人因私事离开设备, 设备无人看管而被盗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工作人员维护、操作不当而出现非正常损坏的设备所占比例为2%, 很多设备因为人为的原因损坏后, 再无修复价值。相关单位对于因被盗、丢失等非正常因素导致设备报废后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的追究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禁止按报废处理非正常损坏或丢失的设备, 但实际执行力却不够。

二、设备报废管理的改进措施

从根本上说, 设备报废直接影响着单位与国家对固定资产的重组与利用, 要尽可能做好设备“革新、挖潜以及改造”等工作, 所以, 必须认真、严肃对待设备报废工作。

1.科学鉴定报废设备

一般单位设备报废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技术淘汰。设备结构过时、陈旧, 而且技术也比较落后, 技术指标与精度均不能恢复, 再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旧设备;2自然报废。超过或者达到规定的使用期限, 精度低、性能差、运行不可靠、实验数据不精准或者效能已经丧失, 维修费用与购买新产品价格持平的设备;3严重损坏。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设备零件与部件出现严重损坏, 失去了修复价值, 有的尽管能修理却依旧无法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维修费用;4设备质量比较差。单位原有设备设计缺乏合理性, 粗制滥造, 工艺不过关, 属于质量低劣设备;5影响使用安全。达到安全使用期限, 安全隐患比较大的设备;6能耗大, 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 实施改造不经济的。

2.对设备报废程序进一步加强规范

规范设备报废程序可以说是做好设备报废工作的基础与前提。设备报废处理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相关使用部门提出设备报废处理申请;2相关资产主管部门对报废设备进行技术鉴定;3单位领导与财务部门审核;4根据相关权限上报上级部门接受审批;5设备报废后, 应在《设备固定资产台账》等表单中予以销账处理, 应注明报废日期、批准报废人、报废执行人等信息。此处需要说明一点, 设备报废处理申报还包括固定资产产权与购买发票、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复印件等资产价值凭证证明。

3.对报废设备进行妥善处理

严格遵循及早变现、争创效益的设备经济管理原则, 要不断开发有使用价值的设备, 或者以合理的价格变卖出去, 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在处理报废设备时, 必须构建严格的设备报废处理审批程序, 对审批权限进行不断强化, 以加强处理报废设备时本身所具有的透明度, 严格根据单位规定认真实施, 所有个人与单位都没有擅自处理或者变卖报废设备的权利。设备报废处理管理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

(1) 设备拍卖。根据设备的组成部件、规格以及用途等, 采用分类集中竞卖的方式变卖使用价值荡然无存的设备, 先对外公告需要处理的报废设备, 并对其实施有效评估, 明确设备批量出售与单台出售的实际价格。同时还要防止经销商出现联手压价的情况, 确保经济回报最大化。且报废设备处理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对企业利益进行有效维护。获取处理报废设备收入后一个月内, 相关单位应该上缴扣除资产评估费、税金以及拍卖佣金等后的资金, 确保企业收支两条线管理。

(2) 设备整拆零用。对报废设备办理好报废销账手续后, 移出原单位, 将其运转到设备专用仓库中, 登记造册, 对设备实施规范化统一管理。企业在维修设备时, 可以拆除报废设备中使用价值尚存的机器零部件, 对其进行二次利用, 并做好设备零部件相关登记工作, 将设备剩余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4.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减少设备报废

对于一些因为小瑕疵而未获得及时性检修, 长期带病运转而导致损坏的报废设备, 必须进一步加大及时维修与定期维护的管理力度, 确保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 提升设备使用完好率。对于超过保修期限的设备, 单位每年要根据实际需要与设备总价值在年度预算中下拨设备维修经费, 并对企业现有资源予以充分开发与利用。单位应组建一支设备维护与保养队伍, 主要负责普通设备的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设备使用单位还要和具有良好信誉的销售单位及厂家达成友好合作关系, 确保精密、大型设备能够获得及时性维修与保养。同时定期对设备使用人员开展设备保养与维修培训, 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 及设备现场的维护保养工作水平。从根本上说, 购置设备与报废设备两者密不可分, 所以, 为了尽可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降低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设备报废比例增大问题, 在设备选型方面必须严格把关, 不断加强设备战略性与前瞻性选型。

三、结语

作为管理设备的最终环节, 仪器设备报废意味着设备生命周期的终结, 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自然规律。将设备报废工作做好, 能够对不良资产进行及时性清理, 及时更新设备, 有利于单位工作环境的改善, 提高地质勘探单位工作质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 人们往往受旧观念的影响, 对该报废的设备延期使用, 表面看来是节约, 但实际上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 设备的磨损、老化程度不断加剧, 燃料消耗增加, 修理费用加大, 设备性能降低, 不但增大了生产成本, 安全、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水库工程设施设备管理之我见 篇3

关键词:水库 设备 管理 安全 人才队伍

1 水库工程设施、设备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设备,新的技术在水库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应用、机电设施设备的应用等等,使工程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设施设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分布范围广,数量大 以办公楼为中心,放射性分布于四周。水库主坝长1757米,副坝长6907米,沿线布有大坝安全监测和照明设备;重力坝,正常、非常、新增非常溢洪道、灵正渠电站等建筑物分布了大量的机电设备和监控、监测设备;办公楼与宿舍楼、楼下办公地点布有网络、通信线路;还有为日常办公提供保障的设备。大量设施设备对我们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强度和难度,对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设施设备新老交替 黄壁庄水库初建于上世纪50年代,建库以来进行过多次改建和抢险加固,现仍在服役的部分主体设备制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99-2005除险加固工程结束后,增加了工程管理自动化系统、机电、液压等技术含量高的设备,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逐渐深入到日常工作中。

2 管理总体是到位的,但要达到规范化还要努力

近几年水库不断开展工程规范化建设,以强化工程管理为龙头,制度管理为主线,达标升级为纽带,狠抓建章立制工作,使工程设施、设备的管理成效显著。但这距离规范管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笔者就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2.1 安全管理是基础 水库设备管理中主体是人,对象是设备,如何达到安全管理,要从两点入手:

2.1.1 安全管理关键是人的管理 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各种安全保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只有通过人的行动才能落实和执行。人的安全意识如何,决定工作的成败。通过人性化教育以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用人性化管理来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职工形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潜意识,在日常工作中真正自觉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到遵章守纪、履职尽责、令行禁止。

2.1.2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就是通过各种措施从源头上堵住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使设备在运用全过程中实现安全无危害化,使管理者的安全健康状态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设备、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等,使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规范化管理是关键 在发挥水库职能,保障职工正常工作中,设施设备的完好有效是一个重要物质条件。为了在新形势下管理好水库的设施设备,必须抓好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强设备在购置、安装、技术操作培训、使用和维护管理、档案管理中的规范化管理。管理中除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外,还要对照水库工程管理标准,通过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签订“规范管理协议”,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

2.3 复合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 复合技能型人才就是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要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一线管理人员。可能有人会说,随着工业发展,设备性能、产品售后服务越来越好,设备出现问题,管理人员只需联系专业维修或售后人员,这样处理更专业。但如今水库设施设备新老交替,传统与先进技术相结合,这使得在管理上与企业有所不同,在性能、使用、安全程度上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建设复合技能型人才队伍很有必要。96·8洪水许多职工亲身经历过,据有关统计为50年一遇。假设发生100年、200年一遇洪水,或风雨雷电多种极端天气同时发生,设备出现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这时水库与外界可能会出现短时的交通中断、通信中断、电力中断,处置设备故障依靠外界专业维修人员会“远水不解近渴”,只有利用水库的技术人才队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充分保障水库设施、设备的正常运用。

怎样建设适合水库的复合技能型人才队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①强化培训职能,注重技能人才在工作中实用性和技术性,在考核、选拔、培训、使用、奖励等各个环节,建立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育机制,激发了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规范培训体系,凡是适应水库特点,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水库提供技术动力支持的培训模式就是合适的。比如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培训模式之一。③依托大学及职业院校这个平台,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④施行“轮岗制”培养,增强人才的全面性和适应性,激发对工作的热情。⑤一线设备管理者要克服“干与不干一样”、“干多干少一样”的思想,树立“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事业观,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学知识,钻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水库设施、设备的管理是水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水库保安全、促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设备的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动脑筋,寻找出一些更适合于工程实情的设备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侯爱书,王世坤.把握管理四要素实现本质安全化[J].现代职业安全,2010.

[2]陈玥,李黎临.基于某水库工程施工总体布置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

[3]张志红,王国安,李荣容.水库工程设计洪水标准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人民黄河,2011(07).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篇4

本制度规定了生产设施安全拆除、报废程序和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陕西比迪欧化工有限公司所属的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的安全管理。2 管理制度

2.1 生产设备由于结构严重损坏,不能及时修复或改装;由于设备结构改造和改型,并易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设备;在企业内已不适应生产能力的、能耗高技术落后的设备、容器;长期搁置、闲置的没有使用价值的设备、容器;超过国家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容器,可作为拆除和报废设备。

2.2 设备的拆除、报废需由使用单位写出书面申请,按照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成相关审批程序方可实施拆除、报废。

2.3 生产设施的拆除须有专人负责,重大项目必须制定专题方案,方案中应有具体的职业安全卫生防范保障措施内容。对拆除和报废的设施要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对一些重大项目,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4 拆除的设备、容器和管道内有危险化学品的,应先清洗干净,由安全环保处和相关处室共同验收合格后认可,并填制验收合格记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2.5 拆除和报废过程中排放或产生的废弃危险化学品,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2.6 参加生产设施拆除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证书,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2.7 参加生产设施拆除的人员,须进行同作业内容相关的安全教育。凡二人以上作业,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国家规定,持证上岗。2.8 生产设施拆除前,必须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安全交底记录。具体项目交底时,须交待清楚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作业前,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2.9 生产设施拆除前,应组织各职能处室、相关单位进行装置交付安全确认,在确认安全的条件下方可把生产设施交付给作业单位施工和组织拆除。2.10 生产设施拆除作业,须严格执行操作票或作业许可证(包括进出料、停开泵、加拆盲板和施工、检修、动火、用电、动土、高处作业、进塔入罐等)制度和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各施工操作人员须持票证才能作业。2.11 生产设施拆除前,须切断进出装置物料。

2.11.1 不允许任意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料。2.11.2 不得向大气或加热炉等设备容器中排放可燃、爆炸性气体。2.11.3 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排放要严格执行国家工业卫生标准。2.11.4 生产设施拆除前,须进行拆除、置换合格。2.11.5 设备容器和管道的清洗、置换要指定专人负责。

2.11.6 凡含有可燃、有毒、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容器、管道应进行彻底的吹扫、置换,使内部不含有残渣和余气,取样分析结果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2.11.7 吹扫置换过程中,应禁止明火作业及车辆通行,以确保安全。2.12 盲板的加、拆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

2.13 凡需拆除设备、容器、管道,必须达到动火条件,以保证施工安全。2.14 拆除期间各级安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必须到装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现场检查确认,使之处于安全受控状态。2.15 动火、用电、动土、高处作业、进塔入罐等各类作业监护人,必须履行安全职责,认真监护,对作业和完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如消灭火种、切断电源、清理障碍等)。

2.16 对遇空气、水易自燃、自爆的物质,如硫化亚铁和一些触媒、催化剂、吸附剂等,要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和措施。

2.17 打开设备人孔时,应使其内部温度、压力降到安全条件以下,并从上而下依次打开。在打开底部人孔时,应先打开最底部放料排渣阀门,待确认内部没有残存物料时方可进行作业,警惕有堵塞现象。人孔盖在松动之前,严禁把螺丝全部拆开。在拆卸设备之前,须经相关人员检查、确认,对所存醇、油气、风、水确实处理干净后,才允许拆开,以防残压伤人。2.18 起重、吊装作业,须按安全技术规范严格执行。

2.19 高处作业人员应系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施工作业上方的牢固构件上,安全带应高挂(系)低用。

2.20 禁止高空抛物件、工具和杂物。工机具、材料、工业垃圾等物品要按指定地点摆放。

2.21 遇有异常情况,如物料泄漏、失火等,应停止一切施工作业,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设备报废管理办法 篇5

1.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设备报废过程的管理,确保设备报废工作合理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

3.内容与要求

3.1 设备设施报废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各单位可申请设备设施报废:

A.因老化、陈旧、技术性能落实、耗能高、经济效益差的设备;

B.不能满足最低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设备;

C.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设备;

D.因磨损、腐蚀、事故或其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坏无修复价值的; E.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无改装价值的设备;

F.国家明文公布淘汰的设备和其他应当淘汰的设备。

3.2 设备设施报废审批

3.3凡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设施,应由使用单位机械员填写《设备报废凭证》(见附表),经单位领导同意后,向生产事业部提出报废申请。生产事业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技术鉴定后,经生产事业部、财务部资产主管审核,报总工程师、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废。

3.4未经总经理批准报废前,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拆卸、挪用其零部件和做自行报废处理。

3.5 设备设施的销帐

3.5.1设备设施经报废后,设备资产的帐、卡及其他随机资料应一并注销。

3.5.2报废后的设备残值处理,获得的资金归公司所有,作为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3.5.3报废设备完整性好,材料消耗与能耗小,修缮后能满足其它工序的产品质量、效率要求的,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可报废后留用。

3.5.4报废留用设备纳入低值设备管理。

附表

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设备报废凭证

设备改造及报废更新管理标准 篇6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改造及报废更新的方法和条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部所有在线、离线设备及其主要零部件的改造及报废更新管理。

3、管理职能与权限

3.1车间负责本单位设备改造和报废更新计划的提出和编制。3.2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车间设备改造和报废更新计划进行审核。

4、管理工作内容与要求

4.1 根据公司产品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造和设备技术状态,制订设备改造、报废和更新规划,纳入企业技术改造规划中,并制订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4.2设备改造是指用先进技术,通过改造恢复或提高设备技术性能。

4.3设备报废更新指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淘汰技术性能落后或无法修复改造的老设备,报废国家明文规定需要淘汰的设备。

4.4设备改造要考虑设备的寿命和进行技术经济分析。4.5设备改造一般结合大修或单台设备大修进行。

4.6单台设备改造所需资金,一般不超过所改造设备价值30%。4.7设备改造一般符合以下条件:

4.7.1设备经过多次大修,损耗严重,技术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或保证不了 产品质量者,但经过改造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

4.7.2技术性能落后、效率较低、经济效果差,通过改造能够提高有效效率的。4.7.3设备主体没有缺陷,通过改造可以另作他用的设备。

4.7.4设备虽然运行良好,但可以采用新技术,充分发挥设备潜能,具有经济效益的。4.8设备报废更新符合以下条件 4.8.1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4.8.2设备运行时,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环境目标,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者。设备改造及报废更新管理标准 YZ/HHS-03G22.05 4.8.3虽能修理能够恢复精度,但经济上不如设备更新可行的。

4.8.4整体遭受重大破坏、无法修复的,或虽然可以修复,但修复费用超过设备再利用价值的,应予整体报废。

4.8.5重要零部件损坏导致设备无法运行或设备性能下降达30%以上,且损坏零部件无法更换的,应予整体报废。

4.8.6起重设备关键的零部件损坏,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予整体报废。4.8.7设备达到规定报废年限,无修复价值的,应予整体报废。

4.8.8压力容器通过检测,不符合《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应予报废。

5、设备改造、报废更新工作程序

5.1设备技术改造由使用单位提出方案和资金预算,由生产部相关部门审核,生产副总批准,重要改造需要出具项目建议书,按有关规定执行。

5.2设备报废更新由车间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和固定资产购建申请单,按照有关程序执行。

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 篇7

关键词:校园网,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处置

高校的仪器设备是保证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顺利进行的硬件条件,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科研实力的标志之一。认真研究、探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规律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促进高校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报废处置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仪器设备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注重报废过程的管理,寻求严密、可操作性强的仪器设备报废流程,丰富处置方式,对促进仪器设备正常的更新换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仪器设备报废的原因

现实中仪器设备申请报废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国家和现行高校资产管理制度的规定,仪器设备的报废认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仪器设备购置年代久远,超过使用年限,效率低,有更好的机型替换或基础部件已无修复价值,一般进入报废程序。

(2)技术落后,性能差,精度低,实验数据不准确,结果不可靠,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3)耗能高,不符合环境使用标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机电设备,属于淘汰型仪器设备,需要申请报废。

(4)进口仪器设备受国外公司制约,重要零部件补充困难,故障不能及时排除。

(5)由于人为或自然灾害造成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维修费用过高等原因。

2 基于校园网的仪器设备报废操作程序

2.1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2000年初,山东省教育厅召集省内部分管理专家,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随后与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开发团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2002年11月,顺利完成了开发任务,并通过了鉴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依托校园网,由各级管理人员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结合实际管理活动合理配置、综合运用。主要特点有:

(1)全面性。通过校园网,全校所有资产使用单位、所有资产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应用同一套软件系统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来,解决了原来不同部门之间管理脱节和对账困难的问题。

(2)严密性。基于该系统,建立严密的账、表、卡体系,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人员;从业务流程到管理范围,从权限分配到数据库管理,都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

(3)实时性。对每一件固定资产从采购验收直到报废的整个周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实时记录管理活动,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状态。

(4)规范性。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财务与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制定规范的体系结构、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等。

系统根据网络化管理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业务进行了必要的规范:一项资产增(减)业务须由多个管理部门参与完成,如使用单位(仪器设备所在院系)在任意一个终端提交新购置资产(验收单)后,归口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处设备科)即可对其进行审核,待一切手续完成后提交财务待审;若使用单位在任意一个终端提交处置资产时,由国资科组织复查核实报批手续完备后交财务做凭单备案(审核),此时归口审核完成提交。这些操作都在网上进行,实现了事前的前馈控制和事中的实时控制功能,这是传统管理无法做到的。系统还提供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账、表、卡,无论在哪一个管理环节上都可以随时弹出规范的业务处理表格,如:验收单、变动单、处置单、资产卡片等,填制完毕,提交审核后随时打印,所见即所得,非常方便。

2.2 认真组织仪器设备的申请报废工作

高校各院系应该对破损、闲置不用、丢失的仪器设备及时上报办理核销手续,避免长期挂账,也避免了占地堆放,影响教学环境及实验室安全。

申请报废的流程如下:

(1)使用单位内部统计上报。使用人员将需要报废的仪器设备报给本单位资产管理员,由资产管理员打出资产清单,进行逐件的账、物、卡清点,并确定其资产是否报废,然后资产管理员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上做处置,认真填写报废原因,并打出《固定资产处置报告单》一式5份,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国有资产部门、财务部门、省财政厅各1份,报资产管理处国资科。

(2)国资部门现场鉴定。国资部门根据情况组织专家对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评估,进一步确定是否达到报废条件,并提出处理意见。使用单位将符合报废要求的仪器设备送交回收仓库。

(3)财务销账。使用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国有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在《固定资产处置报告单》上签字盖章,报学校批准,由分管领导签字,报省教育厅备案批准,对单项账面值在2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需由省财政厅审批。然后由国有资产部门持批回的报废处置文件和《固定资产处置报告单》到财务处销账。

(4)归口管理部门与财务审核部门根据有完整批示及完整签字的《固定资产处置报告单》审核通过。

至此基于网络的报废流程完毕。

流程:使用单位自查—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科)复查并组织专家技术鉴定评估—使用单位根据主管部门的意见将报废资产按清单送交回收仓库—各相关部门签字盖章—报学校和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持批回文到财务做处置账—归口部门根据完备的手续审核通过—财务部门审核通过—财务处销账。

2.3 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丢失赔偿制度

根据使用单位报上来的《固定资产处置报告单》进行现场鉴定时,发现了一些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仪器设备丢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使用单位资产管理员变动时无交接手续造成仪器设备丢失;使用人调离或出国时带走;离退休人员离退时未进行移交;去世人员生前经办手续不完整无法查找;未经批准擅自处置等,有的使用单位情况比较严重。

为减少或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需进行定期清查,及时健全账目外,报废程序中的清查与追责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按照报废时提交的《固定资产处置报告单》,现场清点,详细记录有账无物的仪器设备,然后根据相关赔偿制度,对使用单位做出经济惩罚,增强使用单位爱护和管理仪器设备的责任感,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清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丢失现象较多的主要是公、私两用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如:计算机、相机、摄像机、电视机、音响等。根据《曲阜师范大学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办法》,采取两种赔偿方式,一是赔偿现金,二是赔偿实物。即属个人责任或单位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一律按同规格型号资产的现行市场价赔偿,也可以买同规格型号的设备补上。

3 报废仪器设备的再利用

对于审核通过报废的仪器设备,采取资产剥离的办法,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从使用单位转移到已处置资产栏中。对可以再利用的仪器设备采用建立新账目的办法,国资科进行单独记账,录入的数据重新编号,这些仪器设备同样要明确责任人、使用人,加强管理。需要说明的是新账目是利用管理系统中导出Excel表格的模块建立,以后二次报废时无需再次建账。

报废仪器设备处置的方式可归纳为:

3.1 利用淘汰仪器开发实验项目

实验室报废的仪器设备中,有电子、光电设备,力学、热学、生物学设备,化工设备,机电产品等,将这些仪器设备集中起来,建立综合技能实验室,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拆解仪器设备,了解仪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并体会理论知识如何得到实际应用;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利用拆解下来的元器件进行重新组装,制作成新的仪器装置。如:学生拆卸分析天平后了解到光电指示系统和振动阻尼系统的应用,体会到空气阻尼盒的巧妙设计;还利用报废线圈缠绕机、废旧铜导线、废旧演示电表、泡沫包装盒等做成手摇发电机。

3.2 利用拆解零件建立备件仓库

有些老型号的仪器设备生产厂已不存在或不再生产,配件很难找到,给设备的维修带来一定的困难,此种情况下可以从同种型号的报废仪器设备中获得维修配件。对报废仪器设备进行现场鉴定时,维修中心的教师负责甄别,将具有可拆解价值的仪器设备单独存放于维修仓库,并分门别类,编号建账,供维修时使用其零配件。

3.3 利用旧仪器设备丰富校史展馆

校史馆是学校重要的文化传承机构,真实记录了高校发展的历程。可以将废旧的仪器设备或其零配件在校史馆内建立展台,充实校史馆的科技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如将计算机各个时期的典型硬件(如CPU、内存条、主板、硬盘)放在展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3.4 捐赠给地方中小学

高校报废的仪器设备,有很多因技术寿命原因淘汰,如计算机、语音设备,它们不能满足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但在一些农村中小学仍能发挥其相应作用。捐赠在客观上为报废仪器设备找到了出路,使国有资产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同时还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增进了高校与地方教育的感情,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也为大学生进行见习实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3.5 规范电子产品类资产处置

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类资产的报废处置事关环境保护,处理不当会造成电子垃圾污染。这类产品需由有关部门备案注册的电子产品回收企业统一回收、销毁,以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这种做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条途径。

3.6 公开竞价拍卖处理

在集中处理报废仪器设备前,资产管理处会同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对其进行必要评估,摸清批量出售的底价。资产管理处发放竞价书邀请废旧物品回收公司和个人参与竞价,让废品经销商互不见面,避免联手压价,这样能够最大限度收回残值,维护学校利益。残值收入全部上交学校财务处,纳入专门账户。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废旧仪器设备的装运、清理工作,确保安全和规范。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基于校园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资产更新报废和处置的效率与准确性,变过去单纯报废处理为主动科学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者应积极主动研究如何使仪器设备物尽其用,充分回收残值,维护学校利益,使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春龙.从报废处置探讨仪器设备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377~379

[2]甘晓晔,刘志远,吴健,等.利用淘汰仪器开发实验项目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03~105

[3]胡鹏飞.对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9,22:35~36

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 篇8

【关键词】“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52-02

【作者简介】1.张广敬,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4)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2.张梦瑶,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4)教师,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工商管理。

课程标准是实施专业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开发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设计和实践分析

表1(见下页)是笔者根据修订的“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进行的一次实训课教学的教学设计。

从该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教者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试图通过现场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将手动液压搬运车和手动液压堆高车综合操作技能、技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有机组合起来,不仅真正实践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且采用多元评价模式,将专业素养、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查。

二、课程标准的开发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新课标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整体结构的把握上,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所有的知识分为三大模块:一是整体认知(对应项目一);二是功能性设施与设备应用(对应项目二到项目九);三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应项目十)。另一方面,在功能性设施与设备方面,根据物流的功能分为运输、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仓储等几个项目。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与物流的功能相对应,便于学生更加完整和系统地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方面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新课标在内容和要求的把握方面更加注重学生“应知应会”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往,有的学校在物流设备的教学中过多强调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参数。比如:在讲到汽车的结构时,过多强调对发动机的原理和性能、轮船的性能以及起重设备的绳索补偿原理等内容的讲解,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背离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第三,新课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专业岗位开展的就业教育,学生不通过大量的校内外实践和锻炼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基于此,新课标的五条教学建议中有四条涉及实践性教学。通过这种设计,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几年,各职业院校开始投入资金进行物流专业实践开发,但信息时代各方面更新都比较快,仅按照“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进行实训器材引进,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实践需求。另外,对于一些学校而言,该课程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比较困难,无法为学生提供将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的场所,也就很难发挥实践课程的教学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开发结合当下物流市场人才的需求、现代职教教学理念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网络化教学的建议,在保证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同时,解决了资金不足、场地不够等问题,有利于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的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教学观念合理化、实践化。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强,缺少足够的经验,往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影响教学效率。

(二)加强工学结合

开发“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目标,应该针对物流管理岗位需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实现生产和学习的良好合作。

(三)优化教学条件

如今高职院校的设备条件,很少能符合教学标准。一方面由于资金匮乏,另一方面也因为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实践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学校必须优化条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际训练场所和校内模拟仓库。对于产品的出库、入库或库存商品的存储和配送等内容,要能够结合专业知识,采用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唯有优化学校的教学条件,才能使课程标准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中发挥最佳效用。

(四)注重过程的控制和监督

仪器设备报废审批管理制 篇9

(一)教学仪器设备报废的条件

1.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常规仪器设备22年、通用仪器设备同其它工业产品),无修复价值的教学仪器设备。

2.主要结构和部件陈旧或损坏,精度丧失或严重降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无法修复的教学仪器设备。

3.先天不足,又无法改造利用的教学仪器设备。

4.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会引起危险事故的教学仪器设备。5.大修一次费用超过原值的50%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

(二)教学仪器报废的程序

1.低值易耗品,由实验室每学期汇总一次,列出品名、数量与 金额,经实验教师签字后报分管领导批准即可。

2、单价在 20 元以下的低值易耗品,(如部分玻璃仪器、石膏模 型、标本等),累计全额在 500 元以下的仪器设备,由实验老师提出申请,报分管领导批准即可。

3、凡属固定资产(单价 20 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累计全 额在 500 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报废,应由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 废审批单》,再由教导处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教学人员参加的鉴定 小组,对淘汰报废仪器进行技术鉴定,报学校校长批准,并由管理 和财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最后上报县(区)教仪站备案。

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 篇10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规定设备迁动、封存、报废的管理方法。

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2. 职责

设备基建部负责设备迁动、封存、报废的管理。3. 具体实施

3.1设备的迁动

3.1.1设备的迁动是指由于生产或管理需要,设备改变安装地点。

3.1.2设备基建部填写《设备迁动单》,报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迁动。3.2设备的封存

3.2.1凡符合设备封存条件之一的,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封存单》,报设备基建部部主任审核、最高管理者或专职副总批准后进行封存。3.2.2封存条件

1)连续停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设备;2)被使用部门提出停用的设备。

3.2.3 封存前,设备基建部应组织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并由设备基建部部主任授权人员验收合格,以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完好性。

3.2.4需启用封存设备时,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启封单》,报设备基建部主任审核、最高管理者或专职副总批准后进行启封。3.3 设备的报废

3.3.1凡符合设备报废条件之一的,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填写《固定资产(设备)报废单》,设备基建部、生产管理部评审通过,交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生效。3.3.2报废条件

1)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2)结构陈旧、精度低劣、性能降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被淘汰的设备; 3)因事故造成损坏,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3.3.3设备报废后,设备基建部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零部件,并记录备案。

JJCY-SBB-04 设备动迁、封存、报废管理制度 版本状态:E/0 页码:47/282 4 记录

设备迁动单

设备封存单 设备启封单

设备设施报废管理规定 篇11

[关键词]消防设施施工;日常维护;相应对策

一、消防设施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火栓系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消火栓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压力不符合要求

现在常用的组合式消火栓箱,暗装在墙体内,一般的消火栓箱洞口没有设置过梁,在墙体荷载作用下箱体常常会变形,导致箱门开启不灵活;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了图方便,还会随意改变消防箱底预留孔的位置,导致安装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与设置消防箱的墙面成90°直角,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使得消防水带不能安装至消火栓口或水带弯折影响出水量,有的甚至出水口与墙面平行,根本无法使用;有的在二次装修时将消防箱进行了掩盖,没有明显的标志,不熟悉环境的人根本找不到消防箱,导致火灾时消火栓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消防水压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建筑很多,有的建设单位为应付检查,在消防管网上增设管道泵,在检查和验收时启动管道泵以达到验收的目的;有的建筑尽管满足了最不利点的水压要求,却忽视了次不利点的水压要求,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之中为消防系统埋下一个隐患。

2.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众所周知,水泵接合器的主要用途是当室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遇大火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由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灭火使用,两者的使用性质完全不同,但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却将两者混装在一起,同时由于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两者的距离在规范中要求在15~40 m 之间为宜,而在实际施工中却要么距离过大,要么距离太小,有的甚至安装在消防车无法靠近的部位。部分建筑使用地下式的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却没有明显的标注。有的建筑同时设置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在安装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也未加明显的标志以区分。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有的由于喷头与楼板之间的距离太远,造成在火灾时,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灾蔓延迅速;或者喷头距周围物体太近,存在消防用水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

2.施工中随意更改房间吊顶等设计,妨碍灭火系统的安装

按照规范的要求,在无吊顶的场所应选择直立型喷头,有吊顶的房间应采用下垂型或吊顶型喷头,但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房间由于改变使用性质,增加或减少吊顶,而施工单位按照原设计安装喷头,使得使用不合理。

3.防晃支架不安装

按照规范的要求,为防止喷水时管道沿管线方向晃动,在配水干管、配水长度超过15 m 时等部位应设防晃支架,而施工单位往往都是使用普通的支架或吊架,基本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4.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不符合要求

在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共用水箱施工时,往往忽视或未做用于保障消防用水的技术设施,无法满足消防水箱应储存10 min的消防用水量的规范要求,同时在发生火灾时,未设置防止消防泵加压供水进入水箱的措施,这些都会成为消防隐患。

二、日常维护中的问题

第一,许多建设单位在消防竣工验收合格后,就以为万无一失了,没有建立健全和落实有效的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保养机制,对消防设备长期不进行运行、检修,致使部分元件发生松脱、老化、损坏,火灾时不能发挥作用。

第二,对于自动消防系统来说,需要有专业的维修使用人员,但很多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会正确处理运行中出现的错误,致使设备缺乏经常性的检查维护。

第三,建筑灭火器失效,配置的灭火器超过了有效期,一直未对其进行更换,导致小的火灾事故不能及时扑灭,从而演化成重大的火灾事故。

三、相应对策

第一,对施工单位,首先要加强资格认证管理,要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批制度,杜绝一些无场所、无技术、无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获得消防设施施工资格,严肃查处无证从事消防设施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对具有资格的单位要强化消防安全主体制度,明确职责。同时加强对消防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加强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国家的规范标准,杜绝施工过程中各种质量通病,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图施工,不能随意更改消防设计。若需改变消防设计,必须取得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从源头上杜绝安装质量的下降;对建设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舍得在消防设施上投入,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图纸、改变消防设计、降低消防标准。

2.加大消防设施检验中介机构的检验力度。由于消防设施在工程竣工的验收中,验收人员只能通过眼睛来看,充其量也只能现场作出水测试,观测水量和水压,很难作深层次的检测检验。这就要加大消防设施检验中介机构的检验力度,全方位地跟踪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使消防设施真正发挥作用。

3.加强和完善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强化监理单位的职责。监理单位应根据监理规划从严监理,防止不合格的消防工程流向社会。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搞好日常维护保养。一套完整的消防设施在通过检测、验收合格后,要想使其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建设单位从领导到维护管理人员都要制定专职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保证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到位。确立的维护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并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熟悉掌握系统的性能、操作方法及一般故障的处理等知识。

5.消防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状况严格监督、科学管理。平时要开展经常性抽查,督促业主对设施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发生火灾时完整好用。在对消防设施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时,要尽可能全面,特别是对于单位消防员日常不敢自查的设施,更应认真检查。对没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严格落实专业检测制度,每年按期上交检测报告。对建筑消防设施有重大隐患的单位,应建立专档,跟踪督查,直到隐患整改完毕为止。

上一篇:施工技术方案编写要求下一篇: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