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篇1

《史记》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千人千面”,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笔下的的人物形象总是那么血肉丰满,神形毕现,淋漓尽致,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以大环境(历史背景、人物经历、主要事件等)作烘托背景,做到有详有略,紧扣人物性格特征,层层揭示成败原因,最终水到渠成。

一、外在性格与内在心理比较

在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中,文章之始这样刻画项羽 的外在形象:“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仅这么一句,就给读者一个孔武有力的高大形象,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戏台上的古代武将。他的暴戾是喜欢 用“坑”或“烧”的办法来对待下层人士或自己所憎恶的东西,使自己失去人心,由义军变为被诸侯讨伐于垓下的“逆贼”。暴戾而无谋,最终的归宿是自刎。然而项羽又是善良的,最讲情面的。一方面是刚毅勇武,一方面是百转柔肠;一方面是温和仁慈,彬彬有礼,一方面是凶狠残暴、杀人如麻。他嫉恶如仇,不惜大肆杀戮,却又极易被别人的顺遂、依附所影响,其脆弱的感情之门极易被虚假的亲敬所攻破,进而表现为错位的 仁爱和荒唐的姑息。

刘邦的心理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豁达大度,却又暗藏心机。他的性格受到他远大抱负的驱动,在长期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经受磨砺,不断优化,从而促成了他一生的事业。起初,刘邦外向豁达的性格中包含着粗疏散漫的一面。他年轻时整日蛰居乡里,四处游荡,好酒色。但是在参加起义之后,“军事斗争的刀光剑影,政治斗争的尔虞我诈,迫使刘邦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刘邦克服了自己的欲望,采取了一系列笼络秦民、收买人心的措施。可见刘邦在起义后逐步抛弃了自己性格中散漫不羁的成分,朝着成热稳健的方向发展。

从总体说来,刘邦的性格中优点的部分是勇敢、豁达,缺点是粗疏散漫。向好的方向发展是豁达大度,敢作敢为,乐观 向上,善于结交。显然,刘邦的远大抱负驱动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严酷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锻炼和他身边智能之士的影响,迫使他由粗疏变为严密,由散漫变为有心机,使自己的性格不断优化,表现了独特的性格魅力。这些性格因素促使刘邦赢得了很好的机遇,并且得到了诸多贤才良将的辅助,增强了自己控制局势、把握机会的能力,从而使自己从一个不起眼的泗水亭长成长为一代帝王。

二、政治、军事才能比较

杀宋义和巨鹿之战的胜利,使项羽军事才能大放光彩,此时项梁已死,项羽脱颖而出。杀宋义,使其“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他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以高昂的斗志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向十倍于己的秦军发起了进攻。他俘秦将斩秦卒,九战九胜,摧毁了秦军主力。赫赫战功中,项羽是年轻英武、勇气超群的,是霸气十足的征服者的形象。应该说,项羽破釜沉舟、勇破章邯的壮举是功不可没的。

但这卓著的战绩却无法弥补他政治手段的幼稚。一是函谷关的两次“大怒”是其由军事斗争为主到政治斗争为主的转折时期,也是他由鼎盛到败亡的转折,由完整庞大的军事业绩到残缺低劣的政治业绩的转换。这两个“大怒”,一方面表现了项羽的豪勇,另一方面也表现项羽缺乏谋略。后来的分封诸侯、杀义帝、逼反齐人,都说明其政治心理的幼稚,被项羽分封的诸王,多忙于维持自己的地位,并不真正服从项羽的领导,没有受封的人,更是心怀怨恨,刚刚一个月就互相攻杀起来。对“得天下”没有全盘考虑,在政治斗争中,他的表现往往是被动的、情绪化的。他的英雄气概,缺乏雄才伟略做基础。

汉高祖刘邦以谋略胜,得天下。那么他的形象则不可能用“纠纠武夫”表现。“仁而爱人,喜施”六个字,就把刘、项性格的 截然不同表露得淋漓尽致;一个是宽厚畅达的,一个是彪悍易怒的;一个以仁交人,一个以力服人。两者作比,项羽的政治才能远逊于刘邦;而刘邦的军事才能又逊于项羽。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反秦,得楚人之心,六国人之心,故能率领六国诸侯军推翻暴秦。但在胜利的同时,他所过之处无不残灭,逐渐失去人心,特别是秦人对他的怨恨。刘邦与他不一样,既不扰秦人,也不增加秦人的负担,原任官职的照旧,连降王子婴也保护起来。对于暴秦的苛政峻刑尽除去,只与秦父老约法三章。两相对比,一仁一暴就极其明显。凡此种种,不单说明刘邦治军有方,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代君王的雄才伟略,于“治”,是用了“方法论”来解决问题、平缓矛盾。再后来与项羽兵戎相见,更表现出他对项羽性格的了解,于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是逃跑,或是反间,或是激将,或是诈取„„处处击中项羽要害,以细腻胜粗犷,以智慧胜鲁莽,以众智胜寡断。

三、文化修养比较

初始阶段,刘邦、项羽所处的层次几近相当,而且都有惊人言词。二者文化水平都不高。然而二人后来的性格却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其所处环境和接触的人存在着差异。项羽因与秦有家仇,从小就受到叔父项梁的管教。而且项梁略有指挥才能,所以在其战死之前,项羽并没有得到独立应付社会的机会,对社会上奸诈、丑恶的一面可谓“知之甚少”,这就为他以后悲剧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刘邦呢?虽然看起来德性不佳,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却是积极的、主动的、有独立思考的。做泗水亭长是他自己的选择,在声色、酒水与小吏朋友们的薰染下,他的社会经验无疑比项羽要丰富得多,所以敢大肆赊酒喝、敢不持一钱却假报进款目。可见他不仅熟识社会的林林总总,还谙熟其中技法。从朋友那里赚好处,是他使用的最娴熟的技法之一:开始是萧何,再是曹参、樊哙,对他的举荐与“保”。可见这里刘邦注重的是对人的关系的运用,是通过感情联络来换取忠实友谊的。

刘邦从一个小吏开始起义,最终消灭群雄,吞并天下。善于用人可以说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项羽继承祖业,拥兵百万,骁勇善战,最后却落得自刎乌江的结局,用人不善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刘邦曾不无得意地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刘、项二人的斗争史实际上就是二人网罗人才、驾驭人才的斗智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性是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即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他的思想观念、性格特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一定的环境形成一定的性格,而一定的性格又决定一定的命运。项羽之 败印证了这一真理:性格即命运。

性格与机遇往往决定人的成败,在客观机遇相同的情况下,怎祥利用良好心态来争取和创造更大更有利的条件,刘邦与项羽的形象和个性心理比较正好说明这个问题,引申于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意义无不大同小异。

[参考文献]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篇2

一、远交近攻战略

秦朝末年, 推翻暴秦的农民起义揭竿而起, 众多起义军开始了抗秦的艰难历程。与早年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闲散人刘邦不同, 项羽作为楚国遗后, 很早就开始了反秦、抗秦的历程。刘邦参加起义军, 源于秦朝过于严酷的株连刑法, 作为亭长的丢失了犯人, 犯下死罪, 无奈之下只得加入起义军, 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善变的机智, 很快就拉起了一支规模较大的起义队伍。在成就自己帝业的道路上, 刘邦最强大的两个对手, 一个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的暴秦残余势力, 一个是军事天赋过人百战百胜的项羽, 尤其是项羽, 让刘邦在争霸路上吃足了苦头。刘邦在这两个强大对手的夹缝中之所以能屡次逃生, 不仅是由于他善于机变, 总是寻找到当前利益最为一致的盟友联合作战, 更是因为他对人才的挖掘和应用。

刘邦从起义开始到最终成就霸业, 总共花了七年时间, 他在家乡召集好友萧何、曹参、樊哙组建起义队伍, 时年48岁, 七年后, 他推翻秦朝, 打败项羽, 开始了西汉王朝长达数百年的统治, 在这个过程中, 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刘邦草莽出身, 行军打仗并不是他所长, 因此前期几乎是个常败将军, 对军队的掌控力也较差, 起义军转战途中, 经常被秦军逼到走投无路, 幸亏项羽和项梁几次挥军救援才顺利逃跑。相对而言, 项羽却是个军事天才, 尤其是巨鹿之战时, 凭借三万军力对战围困巨鹿的秦军二十万, 在楚怀王命令下, 项羽凭借自己过人的军事才能打了一场漂亮仗, 不仅解了巨鹿之困, 还成功反击秦军, 为秦朝统治的崩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此时, 刘邦借项羽牵制秦军主力之际, 挥军西进, 在遇到了几次不成样的抵抗之后, 成功兵临秦朝都城墙下, 正式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 也开启了他与项羽争霸的开端。

秦朝灭亡之后, 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矛盾缓冲地带彻底消失, 二者之间的争霸战争开始白热化。军事能力相较项羽差了许多的刘邦在前期连连失利, 只能狼狈逃跑。前206年, 刘邦趁项羽离开都城镇压诸侯叛乱的时候, 率领五十多万大军直接进攻彭城, 想要借项羽后方空虚之际打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他的信心在攻占彭城不久后被项羽彻底摧毁, 项羽率三万人马回军彭城, 力克刘邦五十万大军, 就连刘邦自己也不得不坐上板车连夜出逃。逃跑途中, 追兵紧跟不放, 为摆脱追兵, 刘邦将年幼的儿女多次扔下车, 幸亏好心的车夫将其捡回来。虽然最后仍旧捡回了一条命, 但是刘邦至此下定决心找一个能与项羽相匹敌的军事人才。韩信, 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韩信最初跟随项梁, 项梁死后, 他投奔项羽, 虽然满腹军事才华却只做了一个郎中小官, 期间, 他多次向项羽献计, 却从不被重视, 因而最后灰心离去。他投奔刘邦时, 最初也不被重用, 但是夏侯婴和萧何均向刘邦建议重用此人, 刘邦在认识到其才华之后, 开始重用韩信。

韩信的出现使刘邦和项羽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 前202年, 韩信率军灭掉了黄河以北的所有诸侯, 以黄河为界, 楚汉两军对峙, 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河汉界”。楚汉实力对比随着刘邦与项羽管理智慧的实施发生了变化, 汉越来越强, 楚则慢慢衰落, 直到亥下之战, 成为了楚汉之争的终结点。以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落下句点的楚汉之争, 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对人才应用的决定性差距成为了刘邦项羽成败的关键。

二、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是刘邦取胜的关键性因素, 也是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纵观刘邦争霸途中, 无论是行军治军、管理城池、出谋定计, 他自己都做得不多, 他只有一件事, 就是善于发现不同人的长处, 并且加以应用。所以才有了武靠韩信, 文靠萧何, 定国安邦靠张良的局面。

楚汉争霸时, 项羽和刘邦手下都有众多慕名投奔而来的人才, 但是纵观两人的智囊团, 刘邦知人善任, 人才济济, 项羽却人才凋零, 虽然还有一个范增, 但是也遭他疑心, 项羽的刚愎自用让众多人才选择离开他这个主君。刘邦的知人善任主要是根据这些人才的特长和特点进行应用。他手下的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世之才, 从起义时就跟在他身边并且忠心不二的人, 比如萧何;一时之才, 在争霸夺天下的关键时刻帮助他的人才, 比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一事之才, 在某件事上为刘邦作出贡献的人, 比如丁公和侯公等。

一世之才如萧何, 从起义之初就跟在刘邦身边, 是他的好友、同乡和同事, 两人关系密切, 曾经共同熬过最艰苦的日子。但是坐上帝座之后, 刘邦被权力腐蚀, 疑心增重, 因害怕位高权重的萧何篡位, 因而对他多加防范。与早年的意气风发不同, 晚年的萧何意志消沉, 几乎不过问国事, 委曲求全才得以保存性命, 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对于“跳槽”而来的韩信, 刘邦起初并不喜欢, 韩信与夏侯婴和萧何交好, 托言希望能够成为刘邦手下的将才, 刘邦觉得此人轻浮、贪得无厌, 热衷权势, 因而不太喜欢。直到韩信对刘邦失望, 决定离开汉营, 夜晚离营而去, 萧何了解韩信才能, 不愿痛失人才, 因而在月下骑马苦追, 才有了后世“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此事发生后, 刘邦出于对萧何的信任, 因而决定接见韩信。韩信用自己对天下大势的犀利分析和出众的军事才华成功博得了刘邦的信任, 刘邦决定将其作为自己争霸的前锋大将。韩信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自己曾说:“狡兔死, 走狗烹。”之后, 正如韩信这句话, 在功成身退之后, 他也因为刘邦的猜忌最终不得善终。

第三种一事之才, 刘邦对待这种人的态度更加鲜明。比如丁公, 这个人原本是项羽的部将, 与刘邦的因缘在于当年的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是刘邦起义史上最为惨痛的失败, 这个失败并不是暴秦加诸给他, 而是他自己太过志得意满, 与项羽硬碰硬遭遇的正面战场最悲惨的失败, 也正是这次失败, 让他迫切地想要笼络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彭城战败途中, 负责追击刘邦的就是丁公, 这个人追上刘邦之后, 并未杀他, 而是放了他一条生路。后来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而死, 丁公投奔刘邦, 他以为自己救过刘邦会得到接纳, 但是刘邦派人带他在军营巡回示众后, 却杀掉了他。在谈及杀掉这个自己救命恩人的缘由时, 刘邦说:“不忠于自己的主公, 最终害项羽失掉天下的就是这个人, 后世做人部下的, 绝不能效仿此人。”此时, 刘邦已经成就霸业, 只等登基为帝, 身为皇帝, 最需要的品质是忠诚, 这才是他能确保国家安稳、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保障, 通过自己救命恩人丁公的死, 刘邦向天下人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有过何种成就, 只要是叛徒, 绝对不容于帝王。逃命时, 刘邦利用别人的悲悯之心侥幸不死, 胜利之后, 又利用这个人的死杀一儆百, 以儆效尤, 达到了为新王朝建立造势选拔人才的效果, 真可谓是物尽其用。

侯公这个人则更加有趣。这个人的一事之才是刘邦与项羽交战失败时家眷被抓得到体现的。当时刘邦只顾着逃命, 结果妻小家眷均被项羽所抓, 相持阶段, 刘邦项羽两人势成水火, 刘邦多次派人去向项羽要人, 但是均遭到拒绝。最后被派遣而去的, 就是侯公。关于此人的记载较少, 尤其是当他成功将刘邦妻小家眷带回军营的时候, 自信自己为汉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肯定会得到重用。史书上并未记载侯公对项羽说了些什么才使得他愿意放人, 但是刘邦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先是大喜, 继而大惊。他深觉此人过于厉害, 实在是巧舌如簧, 居然能够说服项羽将自己这个不死不休的死对头的家眷放回来, 而不是借机要挟, 此人实在是心机极深, 说不定哪天自己也会着了他的道, 因此, 下定决定绝不重用此人。侯公回营面见刘邦后, 自信满满地等着赏赐和重用, 赏赐确实很多, 但是伴随着赏赐而来的还有刘邦的一句话:“离开这里, 永远都不要再回来。”成功的领导者管理智慧的精髓就在于抓住战略和人才两个重点, 刘邦在战略上远交近攻, 与项羽时而合作时而对立, 几次成功地破除死亡的命运, 并且推翻秦朝, 在争霸过程中知人善任, 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人才为自己服务、造势, 最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一统霸业, 这种管理智慧方面的决定性差距造就了他与项羽截然不同的命运。

综上所述, 刘邦与项羽管理智慧上的差别主要是战略层面和用人层面的差异, 战略层面, 刘邦远交近攻, 在乱局中得以保身, 用人层面, 搜罗人才, 知人善任, 为自己争霸事业服务, 最终成就了西汉王朝扫除障碍一统天下的局面。

摘要:刘邦与项羽的截然不同命运是由二者管理智慧的水平高低所决定的。从战略层面的远交近攻和用人层面的知人善任刘邦都要高过项羽, 因而实现了自己的争霸目标。

关键词:刘邦,项羽,争霸,战略,知人善任

参考文献

[1]王恩涌.刘邦和项羽争霸与西汉建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 (9) .

[2]朱宇航.不懂地理学害惨了项羽[J].大科技 (百科新说) .2009 (8) .

[3]邢怒海.试论刘邦、项羽的战略政治理念之冲突[J].许昌学院学报.2009 (4) .

[4]阎盛国.论刘邦、项羽的劝降行为及其对成败的影响[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 (5) .

[5]伍丹丹.浅析刘邦、项羽的性格对楚汉战争结局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 (13) .

[6]蒲宁.攻其心夺其志——评垓下之战中汉军的决策[J].科学决策.2005 (12) .

[7]冯兴振.知人善任汉刘邦[J].决策.2010 (12) .

[8]石俊志.刘邦与榆荚钱——大汉王朝在黎明前的黑暗[J].金融博览.2011 (9) .

[9]丁启阵.二十六计成就刘邦帝业[J].西部大开发.2011 (8) .

“刘邦、项羽”文言文比较阅读 篇3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 ①上:皇帝。这里指刘邦。 ②禽:通“擒”,捉住。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训练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

(2)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3)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毋妄言,族矣!”一句中“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臣,多多益善耳。

B.陛下不能将兵

C.项籍少时,学书不成

D.梁与籍俱观

3.乙段中项羽少时是一个怎样的人?楚汉之争,项羽被刘邦所败,最终自刎乌江。你觉得这样的结局与他少时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1)讨论,谈论 (2)暗中 (3)放弃,丢下

2.B

3.项羽少时脾气傲慢,不肯细心学习,缺乏谋略。后来的结局正是他这种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 篇4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项羽、刘邦作为争夺天下的两位英雄,其性格对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对其领导能力有何影响、对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有何启示,都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两人都胸怀大志。秦始皇巡游天下,经沛县,刘邦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好酒及色、不事生产的汉子说出这话实在令人刮目。到了楚地时,项羽观看时候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第二、两人都不甘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当年进攻秦都的两路义军同时出发,刘邦先入关,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作为对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观之,二人皆不甘平凡,胸怀大志。

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逆境中又过分自卑。刘邦在几次打败之后欲自尽了事,都是左右劝谏而止,而项羽最后放弃了回归江东,东山再起的机会,选择了自刎而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两者在性格上及处事的差异则更为明显。

第一、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反观刘邦,则是能忍能退,随机应变。陈平用反间计,项羽就对范增生出疑心,《史记》载“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被项羽的进攻的质问,项羽出卖了自己的亲信曹无伤,《史记》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项羽一句话断送了自己的眼线。而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后来又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亲赴鸿门宴,委曲求全。

第二、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虽能与士兵同吃同睡,帐下不缺乏人才和谋士,但独信亚父范增之言。韩信原从项羽,但不能人尽其才,而后归于汉王刘邦;陈平原亦为项羽谋士,终不为所用转而投汉王。刘邦则相反,手下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史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有自知之明,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充分信任部下的能力并且正确地发挥他们的才干。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刘邦目光长远、胸有城府。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项羽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刘邦虽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是街头无赖形象,却能为了大业舍小求大。“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第四、项羽赏罚不明,吝啬财物官职,将士多有不满。而刘邦赏功罚过,将士甘效死命。项羽定鼎关中后,分封天下诸侯,不以功劳大小分封,而是以亲疏论功封王,诸侯多有怨气。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反观刘邦,帐下大将各得其所,功过赏罚分明,并不吝啬财物官职,立功便财务官职加封,有过则贬斥,进军过程中将士士气高昂。同时刘邦还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一言以安抚之。

总的来说,项羽有勇无谋、为人自负、目光短浅、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莽夫英雄。而刘邦则是城府极深、能伸能屈、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是诡计多端的政治家。

最后说说两者领导能力的差异和结果。

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归附的根本原因。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信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其服务,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反观项羽,不但偏倚亲信,还对范增的才能见识不能善加利用,最终导致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羽原来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到最后都全部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控制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项羽,可以称之为好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敌人手里,竟能说出“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们都会认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惜牺牲。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这可以解释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对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可以看出而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对于关中这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由此可见,二人都有严重的故乡情结,但是二者的高下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放弃对故乡的思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放弃了称霸的机会。所以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仔细权衡,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对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经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刚镇压,那边又起事。再看刘邦,首先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才完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过了项羽。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避免激情决策。

最后,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刘邦的百折不挠,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差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胜利的经典。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但是,其人过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屠城、坑杀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当有机会过江东时,如果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过钢易折。而刘邦,可以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放弃。约法三章收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就了霸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努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篇5

今天早上呀,我二姨又给我打电话了。这打电话干吗呢,在那跟我抱怨呢。又抱怨什么呢?抱怨我表姐和我表姐夫呢。要说我这表姐和表姐夫呀,他俩可是大学同学,可是现在这都参加工作好几年了,还没有结婚。为什么呢?因为我二姨不同意。我二姨说了,我这准姐夫呀,嘴巴太甜,太会哄人了。这本来会哄女人不是什么坏事,可是我二姨说了,会哄女人的男人,都是花心男。他今天能哄你,明天就能去哄别的女人。所以嫁人就要嫁给一个一心一意的心眼好的人。我又一想呀,这不是和我们今天的辩题很像吗?刘邦是个流氓,他能哄你,自然也能哄别的女人。可项羽呢,一个性情中人,愿意随着自己的女人而去的男人,我有什么理由不选择他?

我们来回顾一下本场比赛。

一辩申论中,对方辩友说女人最大的幸福是加一个对的人,要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可是吕雉在四年楚汉之争中一直被囚禁在楚军营中,受尽侮辱与折磨,可是他的老公刘邦在哪?花天酒地,美人在怀。这样一个花心狠心没良心的男人,你还愿意嫁给他吗?对方辩友还告诉我们,刘邦性格沉稳谦逊。试问对方辩友,一个痞子,一个街头混混,您如何指望他谦逊?一个莽夫,你如何指望他沉稳?对方辩友还告诉我们爱与嫁不同,加人需要物质基础。楚霸王项羽贵族出身,你怎么就知道他给不了你想要的物质?

而我方分别从军事才能与女人对婚姻的需求两方面进行对比,项羽刘邦1:0,得出我方观点:我们更愿意嫁给项羽。

我们再来看看质询环节。对方辩友不停向我们强调虞姬是个姬(鸡?),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您嫁的是人,还是身份?对方辩友依然不停向我们强调虞姬不是正室。那我想请对方辩友思考一下,项羽为何无子?只能说明虞姬那方面有问题。女人不能生子,可是项羽依然不放弃她,如此重情重义的男人,我不嫁他嫁谁?

上一篇:用人单位录用证明模板下一篇:分团委工作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