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童心,构建快乐课堂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呵护童心,构建快乐课堂(共6篇)

呵护童心,构建快乐课堂 篇1

[摘要]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学生学得索然无味的现状。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

点,建立平等对话的平台,采用生动活泼的教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妙趣横生,充满快乐。

[关键词]低年级课堂儿童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04-028

儿童是一张白纸,一泓清泉,一株嫩芽。天真无邪的孩子带着美好的幻想,充满期待和激情走进课堂。而想象总是比现实美好。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而言,心理上他们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较差,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一些教师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导致孩子们学得索然无味。纵观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牵住孩子的手。教师始终“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的手,先“滔滔不绝”,怕漏讲了什么,要求孩子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接着就是“问题轰炸”。这样学生疲于应付,被动应答。

2.堵住孩子的嘴。孩子们年龄小,自控力弱,心里所思往往脱口而出,爱插嘴。有些教师觉得这样扰乱课堂纪律,因而加以斥责。这样泯灭了儿童思维的灵性,浇熄他们创造的火花。3.锁住孩子的心。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权威”,居高临下发出指令,让孩子俯首帖耳不能异想天开,只能读背教师的.“标准”答案。

这样的语文课堂,只能让孩子越来越怕,无奈、恐惧、紧张、盲从……不良心理接踵而来,又谈何学得好语文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要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呵护稚嫩的童心,努力构建妙趣横生、充满快乐的语文课堂,让童真、童趣尽情释放,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老师是朋友”―――建立师生对话的平台“亲其师而信其道。”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空间。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和谐互动、平等对话是成长的前提。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渴望一位富有童心的老师和他们

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播撒了爱和希望的种子。教师没有固守预先设定的答案,否则课堂就会机械、僵化、生硬,失去活力。

四、回归儿童的情感世界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他们的注意力多与兴趣、情感有关。在学习中,他们会经常出现不专心、回答问题不正确、理解不透彻等现象。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讲解时间,保持多种形式的转换,包括语调、节奏,听与说练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呵护童心,构建快乐课堂理特点,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有的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饶有兴趣地获得知识。有的教师结合阅读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枯燥、机械的回答变成浓厚趣味的儿童游戏,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学,在笑声中记,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简单,易受挫折,也易受鼓励,教师要努力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阅读教学只有回归儿童的情感世界,才能让儿童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些现状:儿童精神日趋边缘化,儿童文化关注不够,儿童观念逐渐淡化。因此,只有坚守儿童本位,回归儿童的方式,才能通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理想之境。

呵护童心,构建快乐课堂 篇2

一、少先队工作的创新实践

(一) 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是小学教育中的学生组织形式, 其辅导员在影响学生、相信学生、赞美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要科学的教育学生, 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疏导, 爱护学生并以理服人。做好少先队工作, 对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维持正常教学工作秩序,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1]。

(二) 少先队工作创新实践的策略

1. 创新少先队工作实践内容。

少先队工作以活动为主, 活动必须要有气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的参与情绪, 令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使其情感能够完全释放, 此类活动方可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 具有创新活动意义。少先队活动与其他有教材可参考的教学科目是不同的, 因为少先队活动没有一定的标准和认知规律。在完全无目标、无教材的情况下, 教师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学校支持力度、活动所能够取得的成效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大大降低了少先队的活动率, 亦无法对学生的自主发挥能力进行提升。但是, 若将少先队活动与有教材、有规律可循的学科联系在一起, 将会为学生的少先队活动提供更多的形式。

例如小学的语文作文教育, 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会拟定一个主题, 并在单元学习结束后针对该单元主题进行作文的训练, 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写作。部分写作主题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我的好爸爸/妈妈》是让学生通过写作感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爱护;《我是小小发明家》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创作中体会发明创造的乐趣;《我最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感受快乐。如果单独在课堂上对这些写作主题进行讲述指引, 学生没有亲身实践, 则不能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水平则不能得到提高。若是将这些写作主题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 教师引导其在活动中进行感受, 将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同时也使少先队活动更具意义。少先队活动不仅可以融入语文作文教学, 其他学科均可以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在帮助学科进行有乐趣的教学下, 实现对少先队活动内容的丰富, 一举两得。

2. 创新自主活动、自由发展的管理模式。

在创新管理模式方面, 学校可以开展多项活动共同进行的活动模式, 重点在于学生的全身心参与[2]。学校所组织的活动不应该是单一的书法、绘画、钢琴、奥数等课外课程, 应该加入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 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 或者旱冰、空竹等技术类的杂技项目。对展业性比较强的课外课程, 学校要派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对技术类的体育项目, 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要点指导, 使学生在了解具体规则的情况下自主参与、自由练习。对其他类型的活动, 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大胆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

在此类型的少先队活动中, 没有了规则性的限制, 使学生能够完全放松的投入活动, 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还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责任心等, 有利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构建童心特质快乐课堂的创新实践

(一) 童心特质快乐课堂

简单而言, 童心特质快乐课堂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毫无负担、轻松自在、充满乐趣的课堂, 童心特质快乐课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加强童心特质快乐课堂创新实践的策略

1. 重视学生本体。

学生是构建童心特质快乐课堂的本体, 对学生的教育要重视其童真、童心[3]。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了解学生的思想, 分析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以及基础, 并且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所要提问的问题进行斟酌, 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明白其想要表达的意义, 在思考中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点。更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 学生讲, 教师听, 面对不足予以指导, 优秀方面予以褒奖, 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对知识产生较深的印象。此类方法能够适应学生内心对问题的思考方式, 使其保持童心。

2. 重视学科本质。

教科书的制定为教师的课堂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进程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而课堂反应才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对于一堂课, 要重视其目标、内容、方法、学生反应等多种因素。好的课堂为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反应速度、语言功底等提供有力的依托, 是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具体可以表现为,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进行回答, 在主动参与中收获知识, 引起课堂兴趣, 对建立童心特质快乐课堂有一定的助力。

总结

综上所述, 在少先队工作与构建童心特质快乐课堂的创新活动上, 学生是参与活动的关键, 只有将学生视为活动主题, 在能够真正发挥出少先队工作与构建童心特质快乐课堂的真正意义, 同时亦能使学生对学校生活、学习生活产生更大兴趣, 有利于对学生知识和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奚一琴.做快乐的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 2012, 05 (11) :4-9.

[2]唐芬.静思“三童”教育花开的“声音”[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2 (40) :131-133.

呵护童心 篇3

一、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焦虑。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无端哭闹。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不值一提的事显得过分焦躁。

(二)好动。主要表现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几个方面。喜欢跑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或凝神发呆。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怒或冲动,不考虑后果,会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和破坏行为。

(三)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爱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癖。

(四)人际关系紧张。在同伴关系中,总是与别的幼儿相互攻击、猜疑、排斥、攀比或独处,任性霸道、粗暴妄为或怯懦孤独、不合群。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意志和性格,任何轻视他们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他们不喜欢甚至对抗。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尊重幼儿,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活动中。

(二)非价值评价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心理测量,诊断是必要的,但这些测量,诊断应谨慎使用。

(三)发展原则。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心理及其问题。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应以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主要任务;其次,有些心理问题只是一阶段,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这些问题会自然减少,甚至消失,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四)游戏性原则。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游戏、学习和劳动,而游戏最适合儿童特点。游戏,可以使幼儿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五)成功的原则。幼儿积极关注的时间很短,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专注于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举隅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目的的形成、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等均与课堂密切相关。在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心理互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课堂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塑造学生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象,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充分赏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地比较和评价学生,不囿于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的思维定势,要看到每一个学生原有的基础、努力的程度及上升的幅度等。评价学生要客观、公正、慎重,多进行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切不可随意给学生贴消极标签。

(二)游戏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孩子寻求心理满足和自愿参加的活动,是儿童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幼儿时期是在适应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过程中不断实现社会化,由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限制,所以只能在游戏中去满足现实社会生活里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社会。孩子在游戏体验和训练中,可以不断地表达情感,暴露充分,让智慧能力得以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幸福、成功和自信。可见,游戏可以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在环境创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在丰富、自由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在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物质环境应该是安全、舒适、健康、功能实用,课堂活动的材料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儿童和各种不同需求。对心理环境方面,教师应该用照顾、承诺、尊重的心态和儿童交往,建立平等、尊重、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及时和孩子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相互了解、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尊重,让孩子有一个安全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孩子保持活泼、开朗的心情,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要因材施教,接受孩子的个性,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原则,让孩子能充分表现,逐步树立自信心。

呵护童心,构建快乐课堂 篇4

讨论素质教育思想范畴的家庭教育,不由得使人想起了中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好一个“轻拢慢捻抹复挑”!看琵琶、古筝精湛的弹奏技艺,与教育艺术达到的境界何等相似!拢、捻、抹、挑,不过是几种指法而已,关键还在“轻”,在“慢”,在“复”。我们从北京的清华著名学子马宇歌身上,感到其父马弘毅先生的教育艺术,更胜于“弹琵琶”的精湛艺术,他大器育人,已臻化境。

一、神话般的马宇歌

马弘毅先生的女儿马宇歌,5岁应邀在北京电视台开始播映个人绘画;6岁发表文字作品于报刊;8岁以综合评比成绩第一,入选CCTV

“大风车”栏目首批考试录取的30人小记者团,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位首席小记者;10岁利用每一个长假独闯天下,并给高校师生演讲;她只身登上过青藏高原、南海军舰……两只风行天下的小脚丫,至13岁时已经踏遍了中国大陆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1个至200多市、县、乡、村,总行程30多万公里;同时读完了600多种中英文各类课外书,结识社会各界朋友1万多名;她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2003年寒假步入欧洲进行学访。她的事迹还被选入了现行我国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等各地教科书;2005年6月,通过参加中国全国统一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的清华大学,成为该校建筑学院、该校法学院的一名攻读文理科双学士学位的的2005级本科生,兼马拉松运动健将、清华电视台女主持、记者及该台学生播音负责人。在互联网上,输入天下唯一可见的马宇歌这个非常的名字,你会惊奇地看到海内外无数人,在关注和讨论着这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及其揭示的教育真谛。

马宇歌在少年壮志闯天下的长期过程中,并非没有遇到过任何艰难险阻。但是她说:“人只有经历的事情越多,遇到的风险越多,才会更安全。因为,只有经过社会的锤炼,一个人独立处理险情、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提高。”

听马宇歌的真实故事,如听神话。这种神话,并不复杂,是由最普通的东西所构筑的。这种最普通的基础材料,就是你我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好奇心”、“善心”和“童心”。这“三心”,原本是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可随着岁月流逝,还有多少人把它们视之为宝呢?根据马宇歌的爸爸马弘毅先生的介绍,我们可以窥见宇歌按照她的人生美好天性,健康成长的一些轨迹:

二、在好奇中发展

宇歌与任何一个普通的聪明孩子一样,幼年时,对世界充满好奇。刚出生几天,便被爸爸抱到云南省玉溪市小宇歌的公公家大门外的松林草地上。她独自躺着,仰望蓝天一片片飞过的白云,兴奋地挥拳蹬腿,与天呼应。小宇歌刚会下地跑时,曾蹲在潮湿的地上,两眼低头瞪直了盯着一只快跑的蜈蚣,在当时围了一圈人的注视下,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把那条小虫子捏起来竟然放到了自己嘴里。宇歌爸爸敏锐地感到“孩子能够对陌生的东西这么好奇并勇于接触,那绝对是好事儿。”

宇歌的大多兴趣爱好,不少都是三、四岁得到开发的。小时候除了在托儿所、幼儿园学习以外,她的爸爸还经常有意带她到北京住家附近的少年之家或儿童活动中心去玩儿。她看到什么,喜欢什么,就由她去参加什么。顺应她的成长需要,开启她的潜在智能,保护她的求知欲望。回家后,她爸爸更喜欢和小宇歌一起玩儿,同时应她要求,认真教她画、教她做……带她去串门,等等。

小学六年级,她爸爸和宇歌1999年5月31日一起路过住家附近的北京青年宫剧场。那里正在举行北京市西城区企业工委系统“红五月”歌咏比赛。没经任何人安排,小宇歌在爸爸的鼓励下,居然大大方方地从后排大门外,走向最前面,边招手、边上到舞台中央,向中场间歇正在坐那喝水聊天的几千观众,主动表演了节目。大家十分惊喜,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宇歌爸爸说:“其实,我们本应着意培养孩子合法合理、敢想敢干的类似品格。跳出那些莫名其妙的条条框框,才能让人性中最美好的童真个性,得到充分伸展和发扬。以此,孩子才能对什么都更好奇,勇于探索、勇于追求。”

三、怀着童心长大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宇歌直到初中二年级,还认为圣诞老人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从宇歌懂事开始,每年圣诞节,她的父母人都会准备一份礼物给她,基本上是一本书、一个益智玩具和一些好吃的。但是,这个送礼物的人,必定是“圣诞老人”。她的父母把礼物偷偷藏在院子屋门口,然后诱使小宇歌自己去找。每一次看着宇歌找到礼物后的那份惊喜,她的父母都很激动。这个纯洁天真的孩子,到了学校里,还会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知道吗?我今年又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同学们大多会取笑她。但宇歌却一本正经认真地说:“圣诞老人不会偏心眼儿的,他也会送礼物给你,不信你再回家好好找找!”

有一次,宇歌捅了漏子,恰逢圣诞节又快到了。宇歌忧心圣诞老人不再送礼品给她了。他爸爸安慰小宇歌:“圣诞老人不仅喜欢乖孩子,也喜欢淘气的孩子;不仅喜欢好孩子,也喜欢„坏‟孩子……”12月25日,宇歌又盼来了圣诞老人留在她家门外的雪中礼物。这孩子拿到礼物的那一霎,喜乐!鼓掌!欢跳!当夜,她背着全家人,在台灯下撅着小嘴儿,伏案持笔良久;给她认为一直心里装着每位孩子的圣诞老人,工工整整写了一封信;叠了又叠,偷偷放在了小宇歌找到圣诞礼物的那个角落。她爸爸偷偷拿走这封信,拆开一看,自己泪如泉涌:这孩子,她对圣诞老人的感情竟是那么真挚!

宇歌爸爸告诉我们:“其实,童心也是许多人都想留住的最美东西。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经受越多、对我们社会了解得越多,人们本性中那些美好的坦然流露,越来越少了。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留住„童心‟呢?要寻找一切契机鼓励孩子童心永驻!”

四、用善心来浇灌

小宇歌胸前,从小到大一直轮换着别了两枚徽章:上面一个刻着“博爱”,一个刻着“天下为公”。这是爸爸马弘毅先生在她出生前一年,就为自己将来的孩子准备好的终生礼物。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做完作业,小宇歌父女俩穿好御寒的长袖衣服,顶着满天星斗,像往常一样到外面散步。走到离家不远的北京人民医院门口,小宇歌很想去里面看看。于是,爸爸领着她来到了那里一楼最北边,灯火通明、空气十分畅通的急诊部。在一间危重病人门口,小宇歌久久地望着里面发生的一切,无意离开。她揪心地、长时间地注视着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奶奶,就在宇歌自己眼皮底下,抢救无效去世了。小宇歌十分难过,忘掉了自己是谁,像亡者的亲人一样,双眼浸出了泪花。她跟着那群悲泣的逝世者家属,看着他们推车把浑身蒙上白布的老奶奶,一直送到拐了好几道弯的太平间,放进冰柜才离开。

爸爸马弘毅先生,任由自己孩子怀着发自她内心深处、感同身受的这种悲怜之情,融入到周围人的命运中去,特别有意地让小宇歌早早借此,见证了挽留不住的一个真实而宝贵的生命,刚才存在,转眼即逝的全过程。

回家的路上,父女沉默良久,在小宇歌的突然一连串追问之下,俩人讨论到了人的生死问题。他们从当时正在全国首播收看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现实到底有没有死说起,使小宇歌这次出来,明白了一条可能会影响她一辈子的重要道理:一个人做的事,只要能让更多人感念和欢迎,大家就会永远记住他,把他以各种形式重新“复活”起来;只要一个孩子一生能够不断地做好事,做有益意的事情,就会像诸葛亮长期活在人们心里一样,得到“永生”!

到小宇歌10岁的时候,她爸爸又带她走进了没有多少人会带自己小孩去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即北京当时处在天坛南门外不远、护城河南岸,极其简陋不堪的全国唯一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亲密地接触了那些被送到这里来即将辞世的老人们。出乎意料的是,小宇歌对这个群体没有任何疏离感。她竟十分投入地扒上去,搂着每个人的头,亲吻了那些将即辞世、不能吃饭、不能说话,躺着的老奶奶。小宇歌将自己多日来在家精心叠好的五颜六色纸鹤,一捧一捧放到每位病人床头,喂她们用小宇歌自己挣的稿费买来的水果,还把小宇歌随身带的众多彩色气球,拿出来吹得满屋漫天飞舞。

小宇歌很懂事,也很知道感恩。这些年来,只要是全国各地哪儿有什么森林火灾、蝗灾、泥石流、旱涝灾害……她总会用自己的稿费,献上微薄之力。并主动去看望那些失学的同龄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等,竭尽所能主动帮助他们。马弘毅先生说:“孩子,只有从小充满良知和爱心,信念坚定,长大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雨,永远不失尊严、不被屈服。”

五、用脚步去丈量

小宇歌在爸爸妈妈的赞同支持下,第一次独自远游是在刚进入10岁的1997年7月18日,乘的是始发站北京K65次,终点到南京的列车,整个行程基本都在夜间。当时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宇歌,那次出了家门连续只身行走了28天,历经祖国南方苏皖两省、辗转4400多公里。由此,小宇歌探索大千世界的心扉,一下子被彻底打开了!就在10岁这年,她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到初二时的大致发展规划,共五项,其中之一便是要在14岁之前,在父母的赞同支持下,把祖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主要、有代表性的一些地方,都能任由自己独立走上一遍,实现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名友”的自定目标。

后来她实践诺言,果真只身来到那些地方,其中有大城市,如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等等,也有较贫困的地区,如青海的湟中县、湖北大别山上的罗田县……更有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还有的是从了解地形地貌角度考虑出发自己去的,像东北的小兴安岭,东海上的舟山群岛。海南岛、西藏……那也全是她一个人自己去的。小到边陲村落,上入蓝天,下潜海底,包括各少数民族地区、陆军、海军、边防军、坦克部队等等,整个社会景象与自然山川都让她独自亲身经历了。

六、选择教育时机

马弘毅先生强调:“

三、四岁对儿童来说,是其人生重要的„第一期‟阶段,昭示着人生„启步‟由此真正开始。这时的孩子求知欲望,爆炸性地逐渐极度扩张,渴望了解一切,特别是什么都想着手亲自尝试一下。然而我们往往看到是,特别聪明的孩子早在这个阶段,就被一些家长的无知或误导给彻底压抑了!”

小宇歌全家很喜欢一块儿聊天儿。爸爸尤其爱和孩子在两种情况下好好交流,一是父女两人没事躺在床上的时候;一是领着她夜深人静上街散步的时候。小宇歌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经验是,谈话特别是谈问题,最好捡最好的时候谈。而这两个时候谈,效果比什么时候都好。

马弘毅先生说:“现在的教育存在一个明显缺陷:电门的插头和插座只有一一对应,才能起作用;如果插头两个眼,插座缺一眼,肯定没用————我们不应控制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只让孩子了解正面的东西,阻止他(她)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与复杂社会的完整性和事物的完整面目。一般情况和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重性,所以闻香不要忘了臭,见善切忌忽略恶,谈生、讲幸福追求更不能够有意徊避人的老和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尽量得到比较全面的完整认识,并且还要善加引导。教育内容的真实完整,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结果,反而没有害处。否则,初衷再好,也难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因为你的„插头‟本来是两个眼的,孩子或学生只知其一的结果等于被你把他的„插座‟变成了一个眼,双方作用在一块不能一一对应,自然发生不了预期回应。这是很多人和很多时候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马弘毅先生的比喻和他揭示的真理,让我们联系实际发自内心感到信服。

七、尊重·弘扬·借鉴人类文明为的是有利我们自身

作为老师,我们十分惊奇:马宇歌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有着什么背景的人,他超前的正确教育思想理念和非凡有效的教育方法从何而来?他居然会用圣诞老人,来保持小宇歌的童心;用带小宇歌去看望素不相识的垂危陌生病人,来从小培育并夯实自己孩子的善心,使下一代牢固地树立正确而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与世人的心态和忌讳,是多么地大不相同,大相径庭啊!

作为老师,我不禁扪心自问:难道童心、好奇心和善心真是素质教育中,家庭教育乃至我们整个学校教育应有的教育灵魂吗?结合这么多年来的深入实践、长期学习、认真反思,我发自内心拿出的最终答案的确是肯定的,毫无疑问我相信像马弘毅先生这么做是正确的!保护童心、发展好奇心、培育善心,说起来多么普通,可对今天的世人来说,又是何等地久违而陌生啊。按照现在一般人的认识理解:童心不是与幼稚、长不大相连吗?好奇心不是与学习态度专一相悖吗?善心不是与好欺、愚蠢同义吗?然而我却坚定地认为,马宇歌自幼有幸从爸爸马弘毅先生那里得到有意保护的、小宇歌与生俱来的这“三心”,恰恰是我们当今所有新的、时髦的、“与时俱进”的大多数人,亟需立即洗心革面务必重新具备的一种良好生活态度和起码的为人准则!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比这还好的价值标准了。

作为老师,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马宇歌的父亲马弘毅先生,熟练地好似著名大师在弹琵琶,“轻笼慢捻抹复挑”的教育艺术,其真其妙,确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极高境界,实在可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马弘毅先生倾吐着“切切如私语”般穿透时间隧道、深入天下人心的先进教育思想理念,他弹奏着“嘈嘈如急雨”响彻寰宇的时代教育乐章,把一颗颗照亮人心的“大珠”、“小珠”撒落到业内外一切有心人的视野和心田之中。无论哪个人能够对文明做出这般贡献,都是值得推崇的。

呵护童心,构建快乐课堂 篇5

一、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材料

要呵护学生的个性习作首先要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个性化语言,为学生个性习作奠定基础。善于积累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将平时学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作为习作素材,只要学生能坚持每天读书和积累好词佳句,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而语言材料的积累首先来源于对课内课文的积累, 学生接触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名家名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学习这些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对于学生习作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养成有很大帮助,通过对文章精彩段落、语句的朗诵和摘抄可以启迪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习作的创造性思维,但要防止学生陷入模仿抄袭的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呵护学生个性习作的目的。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使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都有所了解,开阔视野,并在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中逐渐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厚积薄发,在作文中运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二、 讲究评价艺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讲究评价艺术,给予学生充分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呵护学生的个性习作。之所以称课堂评价为一门艺术,正因为它具有丰富灵活的方法和手段, 教师应该多采取激励评价法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正确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不断完善自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使相对落后的学生树立自信、打好基础,树立习作自信。教师在对学生习作评价时要遵循全方位、多方面的原则,注意评价内容的多维性,不要对学生下结论性评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路、行为表现、条理整合、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不要局限于固定写作模板,要对学生创新给予肯定,然后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指导。

三、 丰富生活体验,合理开发资源

学生的个性习作来源于个性化的生活体验, 而现在学生习作之所以千篇一律,模式僵硬死板,正是由于缺少个性化生活体验,缺乏写作素材,导致作文内容空洞、宽泛,言之无物。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合理开发资源,丰富生活体验,学生才有可能写出个性化习作。教师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一定要给予充分鼓励,绝对不能给学生的习作定下所谓的“模板”、“标准”,首先教师要肯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然后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具体来说,学生个性化的生活体验获取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现实生活获得直接经验,并将这种生活中的体验升华凝练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二是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观看各类影像视频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获取个性化体验。另外,进行习作创作时要讲究方法,可以根据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丰富的联想对课文进行续写,创作不同的结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实物进行习作训练,习作训练不要固定在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常见的文体上, 可以鼓励学生创作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力。

四、加强习作训练,拓宽习作思路

练习是提高学生个性习作能力的主要方法, 教师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习作训练, 为学生讲述写作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拓宽习作思路,呵护学生的个性习作。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视点、方向、层面分析同一题材,指导学生在选材、文章立意、整体构思、写作手法等多个方面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地进行个性化习作,这要求学生发散思维,利用灵活表达形式。写作不能拘泥于形式,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自由地创作,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进行习作训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变换文体形式,变换角色叙述,给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体裁方式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创新,颠覆传统结构章法,变换结构模式,不断尝试新的布局,力求使学生写出新颖独特的习作。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命题形式, 如自由命题式、半命题式等形式,让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总之,呵护学生个性习作,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习作环境,为学生讲述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开发资源,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环节,尽最大努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作受到各种束缚,习作处于千篇一律的状态,陷入僵硬的写作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我们提倡的个性化习作正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新课改要求产生的,个性化习作是在保护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实际能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进行多元化习作内容练习。个性化习作要求在习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独特的见解写进作文中,真正达到“言童心之乐,书个性之彩”的教学效果。

呵护童心的恩物 篇6

拿到样书后,我请中国海洋大学的朋友帮助寻找合适的译者。经过试译,我们最终选择了韩语系研究生王淑君同学来担纲翻译。此后不久,王淑君打来电话,说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书,希望能和我当面聊聊。于是,我从她口中第一次知道了朴志殷女士的故事:2007年,朴志殷凭借《飞翔的“小花”》荣获《儿童文艺》新人奖,在万众瞩目中正式登上文坛,紧接着又发表了《懒人国》《奔跑吧,达蒙》《大海和小白龙》等优秀作品,迅速成为继方正焕、马海松、姜小泉之后韩国儿童文学界的又一领军人物,甚至被誉为“韩国的安徒生”。东西文化出版社还专门为她设立了一个儿童文学奖项——“朴志殷童话奖”。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颗耀眼的新星同时又是一颗流星:在2010年便离开了人世,年仅40岁,留给后人无尽的惋惜。在听闻朴志殷女士英年早逝的那一个瞬间,我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下,莫名地对这本童书有了更多的期待。

及至拿到翻译稿细读,我发现朴志殷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她的作品情感澄澈,文字细腻,故事温暖,想象奇特,能够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是那种充满爱意并富有美感的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带有幻想的成分,朴志殷就是用幻想带领读者进入到了一个爱的王国。在她的眼里,孩子是地球上最为美好的一种存在,是纯洁的象征。为了让孩子们成长为正直、成熟的个体,她付出了一生的努力,用文字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童话世界。这些可爱的文字,都可以让幼苗般的孩子们在体味快乐的同时,读懂人世间的爱与真情,从而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即便是成年读者,读来也会感到饶富趣味,并唤醒自己那沉睡已久的童心。

幻想与思考虽然重要,但都不过是载体。爱,才是朴志殷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其实,朴志殷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用诗意的语言写成的爱之结晶。《爱的礼物》中既有对兄弟手足之爱的描摹,又有对父母子女之爱的勾勒;既有对朋友之爱的刻画,又有对师生之爱的赞美;既有对泛众之爱的呼唤,又有对人与动物之爱的讴歌。最难得的是,在朴志殷的笔下,种种“爱”都能翻出新意。举例来说,在短篇小说《一千只纸鹤》中,学生们由一开始对老师不信任,后来慢慢改观,再发展到对老师产生依恋之情,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故事以热闹的班长选举开头,在窗玻璃被打碎后,蔡老师并没有惩罚两个学生,反而首先关心他们有没有受伤,这让孩子们跟老师的关系近了一步。过了不久,老师生病了。孩子们一下子意识到了老师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性,对老师的思念也与日俱增。而蔡老师在医院也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孩子们,竟然亲手为他们叠了一千只纸鹤。这让孩子们深受感动。拿着盛放纸鹤的玻璃瓶,“大家就跟欢迎打出本垒打的棒球选手一样,纷纷伸出手去轻抚瓶壁”。最后,他们用热烈的掌声和心底的那句“我爱你,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情。在这个故事里,一千只纸鹤代表了蔡老师对孩子们的希冀、信任和关爱,而孩子们对纸鹤备加珍视也反映出了他们对蔡老师的信任与敬爱。

“朴志殷的作品没有所谓的代表作,每一篇都优美如诗。”这是韩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泰东教授的评价。完成编辑工作后,我为本书撰写了如下封面文字:“朴志殷,女,韩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与法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作者)、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美男吉、中国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唤的命运相似,朴志殷也是英年早逝。在短短40年的生命中,她留下了多篇感人至深的童话和儿童小说。作为朴志殷生命的结晶,《爱的礼物》文学造诣极高,语言温馨可爱,故事娓娓动听,而且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浓浓的爱意,读来令人不忍释卷,诚可谓送给8-12岁孩子最好的爱的礼物。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说:“童年时期的孩子虽然生活在乐园里,但他们的生命并不完整,他们需要经历更多。”这是儿童文学得以存续发展的最大缘由。在编辑《爱的礼物》的那些夜晚,我学到了许多许多,并把它所传达给我的爱与美好写进了自己的作品《辣椒红了》中。在中文版《爱的礼物》付梓之际,作为责编的我的这篇小说获得了2012年度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这当然是另一个美好的收获。

上一篇:地大平时作业下一篇: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