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实录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主任工作实录(精选4篇)

班主任工作实录 篇1

本章节内容主要涉及网络工作原理中最基础的协议层及其工作流的原理, 要求学生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的工作原理和这两种架构之间的异同点。其中会涉及“分层协作”和“协议标准”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若单纯从这些概念开始讲授, 会让学生感觉空洞和抽象, 不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够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场景中获得体验与感悟, 进而理解“分层”与“协议”这两个基本概念, 将对学生理解网络的基本组织架构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另外, 在向学生介绍OSI参考模型之前, 同样应该避免一开始就让学生面对复杂的七层协议模型, 而应换之以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简化模型来说明网络工作流的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情况。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 对于怎么使用网络大家早就驾轻就熟了,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 你为什么能通过网络浏览到网页?为什么能通过网络播放音乐和电影?这些在遥远地方的东西, 为什么能瞬间呈现在你的面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顺畅的网络通信, 有谁知道网络通信的工作过程?先谈谈自己的认识吧。

通过与学生交谈, 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

(体验活动1)

师:大家可以想象到, 网络的工作原理肯定是非常复杂的。但是, 同学们也不必被它给吓住了, 其实任何看似复杂的概念、结构都是源自于生活的。所以今天, 我们也要尝试着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与体验。现在, 网购已经成了百姓生活的寻常事了, 请有网购经历的同学来谈谈快递收发包裹的情景和流程吧。

生:商家把货物交给快递员, 然后经当地快递公司送到客户所在快递公司, 再由快递员送给客户。

师:你的讲述非常完整, 这个过程也可以用一个U形的图示来表示 (出示U形结构图) 。我们准备在这儿模拟一下这个过程。现在, 我就是远在南京的商户, 你们中有一位同学从我的网店里订购了一枚钻石胸针 (当然是水钻的) , 现在需要快递给在金坛的她, 至于她是谁, 等会儿自见分晓。现在, 请大家来策划一下, 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几个角色, 你愿意当什么角色?

生:还需要商家与客户两端的快递与物流, 一端两个, 共四个。

教师与其他五个角色 (包括事先确定的客户) 配合模拟整个快递过程, 然后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商家没有把货品直接送给客户, 而是层层传递, 这是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由6个角色形成的结构可以分几层?谈谈你的理由。

3.在这个结构中, 上层与下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研讨、交流, 并指出:刚刚对现实的模拟让我们明白了一点, 一项复杂的活动往往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 而需要多人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整个活动过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理解的第一个概念——分层协作。

(体验活动2)

师:接下来, 我们再来模拟一个实际的场景:开一场国际会议 (在屏幕上显示示意图) 。一家跨国公司里有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职员, 他们早上聚到一起开会。一见面, 大家通常都会问声好。从职员A开始分别用各自的母语向右边的职员问好。

教师选定四位学生, 分别教其中三位用德语、法语、日语说“早上好”, 然后组织模拟用法语、日语、德语以及汉语对旁边的“外国同事”问好, 并提出以下问题请全体学生思考:

请大家想象一下, 如果你是这个跨国公司的老板, 你觉得今天这个会还开得下去吗?那该怎么办?

生:可以将各种语言进行相互翻译, 或者规定一种标准用语。

师:大家提出的方案都很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若想顺畅地进行信息交流, 要有一个什么重要的前提?

生:相互之间要统一。

师:非常好!有人提到了“统一”这个词, 现在我们给它一个确定的称谓——标准。如果是我一个人做一件事, 那无所谓。但是, 只要涉及多方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 “标准”就是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首要前提。

师:现在, 我们对刚刚进行的两个模拟情景进行一下回顾, 并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一项复杂的系统活动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生:协作、标准。

(体验活动3)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 我们了解了“协作”与“标准”在现今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到此, 肯定有同学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与我们要学习网络基础原理有什么关系?“分层合作”与“协议”正是构建网络基础结构的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接下来, 我们还是请6位同学来合作模拟一下网络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大家注意:我们是要模拟出网络是怎么运作的。 (向学生展示一幅网络数据流模型图。)

师:我先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模型图。整个流程图表示的是用户A在纸条一面写下一句他想对用户B (是谁别人不知道, 只有用户A自己知道) 的话, 然后用户A在纸条的背面写下用户B的姓名, 接下来用户A把纸条交给中间层A, 中间层A首先把纸条封装进一个信封, 然后根据用户B的姓名在信封上写下对应的地址 (此处我们用座位号来代表) , 接下来中间层A会把封装好的信封交给物理层A, 物理层A收到从中间层传过来的信封后, 就把它送到对方的网络上去 (我们现在假定坐在另一排的同学就是另一个网络) 。到了对方之后, 大家来考虑一下, 信封先到了谁的手上?

生:物理层B。

师:是的, 然后物理层B把信封交给谁?是直接交给用户B了吗?

生:不是, 交给中间层B。

师:非常好!中间层B把信封拆开, 取出里面的纸条, 然后呢?它怎么知道这个纸条该交给谁呢?

生:根据信封上的地址 (座位号) 。

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自然了, 中间层B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将纸条交到用户B的手中, 用户B就可以阅读到内容了。

组织6位学生根据刚才描述的规则模拟网络工作流的状态, 然后请学生继续思考两个问题:

1.网络通信的过程中是怎么体现出协作理念的?

2.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体现出标准的?

生:从用户A写下纸条开始一直到用户B收到并阅读信息为止, 整个过程总共有6个模块参与了, 而且每个模块都各有分工, 通过多个模块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事, 这充分体现了网络通信中的“分层协作”理念。

师:非常好。那请同学们再考虑第二个问题:网络通信中如何体现出“标准”呢?

学生沉默。

师: (走到扮演中间层A的同学身旁) 刚刚这位中间层A在信封上填写的地址是什么?

生:用户B的座位号13。

师:好的, 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 假如中间层A在信封上填写的不是数字, 而是字母如A、C, 这份数据能不能发出去?

学生意见不统一。有的说可以, 有的说不可以。

师:认为不可以的同学请别忘了一点, 中间层A填写好了地址之后它接着做了什么?

生:发送给物理层A。

师:对的, 中间层有自己的职责而且也会严格执行的, 所以它封装好了纸条并填写好了地址, 尽管地址是错误的, 它还是把数据交给物理层A了。之后呢, 物理层A会不会把数据送到对方网络上去?

生:会的, 因为物理层A也只是执行自己的任务。

师:非常好, 大家现在可以做到按照机器的思路去思考了。现在数据到了物理层B, 然后呢?

生:交给中间层B。

师:好的, 现在是关键时刻了。这份数据到中间层B后还能继续传递吗?

生:不能, 因为地址格式是错的, 中间层B就不知道数据该送给谁了。

师:是的, 中间层的地址不能随便写, 其格式应该要遵循一定的什么?

生:标准!

师:大家现在能体会到在网络中标准的重要性了吧。当然, IT人给了“标准”一个时髦的名称, 叫“协议”。以后大家看到协议可别被它给唬住了, 所谓的协议就是指一定的标准。现在, 我们把刚刚的假设再进一步延伸一下, 除了中间层需要采用一定的协议标准之外, 用户层等其他层是否需要协议呢?

生:用户层也需要, 假如这位用户A用法文写了一句话准备给用户B, 这份数据经过几个层的传递好不容易千里迢迢送到了用户B的手上, 可用户B不懂法文, 怎么办?

师:你们已经意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 当然物理层也肯定存在着它自己的协议标准。

师:刚刚我们模拟的就是网络通信的基本流程, 大家从中可以发现它也是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的协作与标准, 技术源于生活。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流程, 实际的情况要比这复杂一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由专家们设计的模型 (出示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图) 。

师:如果上课一开始就给大家看这张图的话, 我估计全班一半的同学被它搞晕了, 另一半早就被它给吓坏了。在大家初步认识了网络工作模型、原理之后再来看这个OSI, 就会觉得也没什么了, 只不过它分的层比刚才的多, 层层之间的协议也多了而已。 (要求学生短时间阅读文本后, 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OSI”后面“参考模型”这几个字?换句话说, 这是一个供参考的模型, 现实中人们也的确只是参考它而并没有使用它, 真正使用的是TCP/IP协议体系 (向学生展示TCP/IP示意图) 。

师:看着这张图, 大家应该会感觉顺眼多了吧。我们先看一下它的名字:TCP/IP协议体系。从这个名字中的“协议体系”我们就可以得知, 这是一个完整可使用的框架, 而不仅仅是一个参考模型。大家可以把它和OSI对比起来看, (当然如果你愿意, 还可以把我们刚刚自己的模型也和它们排在一起看) 你会发现这些模型也好, 协议体系也好, 它们本质上都是基于什么样的思想构建的?

生:分层协作和标准。

师:非常好。这就是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现在我们来通过一个Flash动画来完整地看一下整个工作流程 (播放Flash) 。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通过三个情景模拟逐步地从“分层协作”与“协议标准”入手理解了网络的工作流程。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面对复杂的概念, 而是先模拟了一个简单的模型, 通过这个简单的模型紧紧把握住核心和本质的东西, 在此基础之上来理解真正的OSI和TCP/IP时, 一切都显得是那么自然, 仿佛就应该是这样的。这种先抽象并构建出简单的模型,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最初的模型, 最后达到和真实情况近似的学习方法,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和采用。

评析与反思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本身是复杂且系统化的, 这其中涉及大量的概念与理论, 其中“分层”与“协议”是最基本的概念, 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两个概念, 才能真正对网络通信原理有所认识。本节课的要点就在于剔除其他次要的细节, 着重引导学生实现对于上述两个最基础概念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起网络通信原理的一个简化模型, 这个模型可能并不精确, 但对于学生理解真实的网络会是一个很好的引导。

班主任工作实录 篇2

1、与数量的迅速增长相适应,律师的素质也将水涨船高。目前的执业律师中,本科学历以上者已占绝大多数,由于司法考试的门槛已经提高,未来新加 盟律师队伍的人才学历只会越来越高,在加上外资所的进入与国内律师的同台发展,律师之间 的竞争永远都是强者之间的对话。

2、律师的社会地位将不断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律师寄予厚望。律师正在成为司法界的人才蓄水池。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公开讲话中表示: “提倡具有 多年律师经验
、品行端正、阅历丰富、声名卓著、资产富有的律师来当法官,以改进法官队伍 的构成。”同时,一批资深的学者型律师进入高等学府、研究机构,律师进入学界将解决理论与 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界更增活力。另外,有为数不少的律师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或直接介入商界,在法律空白领域创造规则及保护规则的实施。目前我也兼任杭钢股份等多家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律师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不是赚每年几万元的小钱,在乎的是社会 对律师业的认可程度,比如我们须积极参与立法,这是我们法律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律师改变 社会形象与地位的有力途径。

3、律师的执业领域将继续扩大,将涉足许多高端和新兴的领域。律师的执业范围从传 统的民事、刑事、经济诉讼扩展到证券、税务、金融、投融资等新兴领域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我本人的专业领域就在证券、金融等方面,这些领域的市场潜力非常大,正是我们年轻律师施 展拳脚的大好舞台。

4、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将进一步完成专业化定位,法律服务市场的成熟度日益提高。以 往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的执业模式注定将会被淘汰。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律师必 须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以完成自身的品牌积累,以独特的专业服务占据独特的细分市场。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再来谈谈如何成为一个成功律师。

一、要热衷这个职业。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律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律师成长需 要再学习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时间完成。一个刚刚执业的律师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打拼,才能具 备一定的竞争力。一个年轻律师要案源没有案源、要资源没有资源、要人脉没有人脉,要经验 没有经验,注定了青年律师的成长初期将是一条充满了荆棘坎坷的道路,如果一个人对律师事 业不是最有热情的选择,执业生涯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没有热情就无以持之以恒,更不 能保证做到顶尖水准。热情是事业永恒的保证。对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本人之所以选择 律师职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热爱这个职业,有挑战性并且能带给我巨大的成就感。没有这种 执着的热爱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二、对律师行业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很多人出于各种动机,从事律师工作,对律师行业的现状和挑战缺乏认识,没有长远的打算和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 人生目标,以为只要做了律师就能发财,于是表现出来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让客户“敬”而 远之。我想青年律师可以通过以下这么几步来规划自己的职

业生涯。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想成为怎么样的律师或者说想通过做律师达到什么目的,如果只是想赚钱,那我劝你别做律师,做生意更能发财,做律师我个人的体会更多的还是它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是普通职业所不能带给 你的。分析完你的需求,试着分析自己性格、所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一生中可能会有哪 些机遇;职业生涯中可能有哪些威胁?这是要求你试着去给自己定位。根据你认定的需求,自 己的优势、劣势、可能的机遇来勾画自己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来制定自己的计划,比如说你想成为一个在社会上比较知名的律师,那么也许你就会选择更多地做一些诉讼业务,因为大家都知道做诉讼容易出名,短期的你可以自己设定每年、每个月的任务甚至每天需要联 系哪些客户,需要看哪方面的书,需要写哪些文章,没有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年一年很快就 会过去,回过头去看才发现浪费了很多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 青年律师会忽略这一点,那就是及时地反省和总结。通过反省和总结自己的缺点,所处环境中 的劣势。这些缺点一定是和你的目标有联系的,而并不是分析自己所有的缺点。它们可能是你 的素质方面、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创造力方面、财力方面或是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当你发 现自己不足的时刻,就下决心改正它,这才能使你不断进步。

三、要有敬业精神。做事先做人,做律师也一样,尤其是青年律师必须做到真诚待人,做到百分之百地忠于自 己的事业,百分之百地忠于当事人的利益,百分之百地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工作要主动和及时,要具备专业的精神,只要达成协议,不管收费与否,收费多少,都要以同一水准提供服务。这 样才能积累自己良好的口碑,才有发展的基础,否则一心想着赚钱,颠倒了处理事务的顺序关 系,往往欲速则不达。

四、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成为专家。一个成熟的律师成长大致需要在实践中磨练3到5年,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律师一般都要 社会上跌打滚爬在1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没有专业的坚持,是很难走完这漫长的10年路的。对 专业的坚持还表现在对理论研究的重视上,我的体会是理论研究对律师综合素质的完善及实际 业务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千万不可小看了理论研究。

王崧舟教学实录《一夜的工作》 篇3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1998年的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与爱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师朗读宋小明的诗。大屏幕打出这首诗。)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师:相信这首诗一定让咱们有所感触,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这首诗的哪些地方,让你有所触动?放开声音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你是这样的人》)

说一说,读完这首诗什么地方触动了你?

生:我觉得是第二段:“不用多想,不有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我觉得总理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对每个人都充满爱心。以前在看《延安颂》的时候,我看到周恩来总理和他的妻子为福利会的孤儿捐献了许多。

师:是的,她从这两句诗,想到了总理的爱心,想到了总理的心与孤儿院的孩子连在了一起,说说你的触动。

生:我的触动是:“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我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反正也是在电视中看到过的,总理在刮胡子时动了一下,给他刮胡子的叔叔不小心在他的脸上划了一下,那一定是很痛的,而且是在脸上,我想周总理平时也是很劳累的,也会形成一些伤痛,但是不管是身上的伤痛还是心里的伤痛,他都会藏在心里,总是把微笑带给别人。所以,这句话对我有很大触动。

师:你的体会太深了。这份伤痛不仅仅是表面的伤痛,而且是内心的伤痛。而无论是内心的伤痛还是表面的伤痛,我们的总理都把它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心中,只把那微笑的一面留给了世界,这是怎样的一位总理啊!你还有感触要说?

生:周总理是一位好总理,是我敬佩的总理,是我心目中最美最美的总理。

师:我相信你说的是真话,我相信你说的话也是其他同学最想说的话。同学们,为什么宋小明会有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看课文。

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一夜的工作》,读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你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听明白了吗?

学生轻声读课文。

师:好,同学们,读了、看了总理的一夜,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对总理这一夜的工作的最大感受,你用哪个词语?请高举你的小手,让老师看到你那自信的神情。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负责的总理。

师:(板书“负责”)这是负责的一夜,他读出了“负责”。

生:这还是“劳苦”的一夜。(师板书:劳苦)

师:王老师知道,这个词书上有,但是我非常佩服你,咱们这篇课文983个字,你独独注意了这两个字,可见你目光是多么的敏锐,老师想问你一下,你为什么不用“辛苦”这个词?(师在“劳苦”后面板书“(辛苦)”)

生:因为我觉得“劳苦”比“辛苦”应该更深一层。

师:你体会到的“更深一层”在哪儿呀?

生:因为“劳苦”的意思是又劳累又辛苦。

师:说得多好!又劳累又辛苦,这只是总理的一个晚上的情况。

生:我还觉得这是一个“简朴”的夜晚。

师:是的,(师板书:简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简朴的夜晚。

生:他还是一个爱民的总理。因为作者说他把椅子弄歪了,而总理自己把椅子搬正了,也没说他。

师:(板书:爱民)你体会到了他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用“爱民”这个词来概括,是吗?

生:是的。

师:是啊,爱民的背后是一颗博大的爱心啊!

生:我觉得他是繁忙的,(师板书:繁忙)因为它说:写字台上面有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一尺来高已经够多的了,而且还说“你送来的文件我放在最后”,说明在这之前,肯定还有很多东西送过来,因此,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繁忙的夜晚。

师:说得真好。你注意到了这个晚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而且这一细节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那就是“一尺来高”的文件。是吧?你从“一尺来高”这个词读出了这一夜的繁忙。有没有同学能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你这一夜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是“为国为民”的一夜。(师板书“为国为民”)

师:是的,总理在思考的任何一件事情不正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吗?

生:他还是不辞辛劳的。(师板书:不辞辛劳)

师:正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讲的一样,这的的确确是劳苦的一夜,是辛苦的一夜,然而加上“不辞”,这才是总理光辉的形象,他永远是那样不辞辛劳。谁还能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请你。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认真工作的夜晚,因为它说: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提笔想一想,这说明他很认真地在批阅文件。

师:是吗?这是一个“认真工作”的夜晚,老师建议你为“认真工作”再换一个词儿,你一定能说出来。

生:认真负责。

师:你看看,词语就在你的口中,就在你的心中啊。(师板书:认真负责)“认真负责”说得多好!谁还有四个字的词语?

生:他还是个艰苦朴素的总理。

师:这还是个艰苦朴素的一夜,是吗?(板书:艰苦朴素)是的,这是艰苦朴素的一夜。

生:他还是个任劳任怨的总理。

师:任劳任怨,多好啊,我相信这个词总有同学能从口中喷出来,(师板书:任劳任怨)说得太好了,这是任劳任怨的一夜啊!如此的繁忙,如此的艰辛,如此的简朴,但是,他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一丁点儿的劳骚,这才是我们的同总理啊!非常好。王老师相信,对于总理的这一夜,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这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对于总理的这一夜,光有这点感受是不够的,是吧?让我们从那么多的感受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点(指点板书的那些词语),那是你感受和感触特别深的地方,抓住它,带着它,再走近总理的一夜看看,你是从什么地方,哪些文字,哪些句子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点,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可以轻轻地读,也可默读。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好的,所有的同学都已将自己的理解转化成了一条深深的波浪线,非常美丽的波浪线。老师想问一下,哪些同学对总理这一夜的简朴感触特别深?而且已经找到了一些细节?告诉大家。

生:“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从这里我看到,原来这房子挺大的,但他却很简朴,只拿了“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这一点东西。

师:找得非常准,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也不少。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位同学了不起的发现。

同学齐读一遍。

师:再读一遍。这样的文字,读一遍两遍显然是不够的,再读一遍,细细地读,不要放过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感受,你会发现,这一段话中突然有一个词从你的眼中跳出来,哪个词跳入了你的眼帘?把它抓住,不要放过了,知道吗?

同学再齐读。

师:告诉大家哪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

生:极其简单。

(师板书:极其简单)

师: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个词会突然跳入你的眼帘?

生:我觉得因为总理很简朴。

师:你的回答也很“简朴”,再说说为什么这个词会突然跳入、映入你的眼帘?

生:因为总理一般都是比较高等的大人物,像日本的国家总理都是很有钱的,但他只是在房间里放一些和平民百姓一样的东西。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极其简单”后面的话,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简单”之前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极其”呢?来,读吧。

生再读一遍。

师:假如把“极其”这个词儿换掉,你会换哪个词儿?怎样的简单?

生:我会换“非常”。

师:“非常”,不够啊!

生:我换“特别”。

师:“特别”,还不够啊!

生:“十分”

师:更不够啦!

生:我换“如此”。

师:“如此”?非常、特别、十分„„这些显然不够,唯有“极其”才够味道。我们再读一读这句。(教师轻声地引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读——。

生读。(师接:“„„如此而已。)

生:这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里面有“不大”两个字,“不大”说明这张写字台很小,而且只有一张。

生:我注意到这里只有一盏台灯,一般来讲,像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像会场里一样的很漂亮很大的灯。

师:那叫什么灯啊?(师用手势启发)

生:水晶吊灯。

师:水晶吊灯,通体照亮整个屋子,是吧?

生:是的,那样才能显出总理的气派。前面还说,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师:你注意到了“高大的、宫殿式的”这个词儿,是吧?你说下去。

生:一般宫殿式的房子,里面装修都是很漂亮的,很气派的,但是,他却只有一盏台灯,而不是水晶灯。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由一盏台灯联想到了宫殿式的房子。请大家放下语文书。你们由宫殿式的房子想开去,猜测一下,这间屋子原来的主人可能会是谁?

生:我猜可能会是毛泽东。

师:毛泽东有另外的屋子。(众笑)注意“宫殿式的”。

生:我猜可能是一个很有钱的外国人。

师:一个很有钱的外国的大富豪?他还没有资格住这样的房子呢,告诉你!

生:我想有可能是以前的皇上。

师:比皇上还大呢!你猜猜他是谁?

生:我想可能是蒋介石。

师:跟蒋介石没有任何关系。我说,这个地方住的人比皇上还大„„

生:我想可能是太上皇吧。

师:太上皇,是啊,想得合情合理。我告诉你们,同学们,原来这房子的主人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赦政王,什么是赦政王?就是管着皇帝的那位亲王。大吧?厉害吧?

再由此想开去,你估计这座屋子里面原来可能会有些什么?看过电视、听过故事,你由此想开去,可能会有什么呢?

生:我想这房子里原来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仆人,而且陈设很好,一些餐桌也很好„„

师:那是什么做的,你知道吗?

生:是用黄金做的。

师:那是白银做的,所有的餐具都是白银做的。有这些餐具你觉得过分吗?

生:不过分。

生:我想可能会有很多名人字画。

师:说得真好,肯定会有的。

生:有很多奇珍异宝。

生:古代的瓷器。

师:古董文物、奇珍异宝„„肯定会有的。

生:还可能会有一张用金子做的床。

师:金床?金子是很有限的,不一定是用金子做的,也许是用红木做的。

生:肯定有很多装饰用的钻石。

师:许多钻石、玛瑙、翡翠„„同学们,由此想开去,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面肯定会琳琅满目、金壁辉煌„„但是,拿起书,当这座曾经是如此金壁辉煌、如此价值连城的屋子,现在成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办公的地方,我们只看见——读——

生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有名人字画吗?

生:没有。

师:我们看见了——读——

生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有银器、银具等这些古玩珍宝吗?

生:没有。

师:有水晶的吊灯吗?

生:没有。

师:有迷人的字画吗?

生:没有。

师:有大幅的地毯吗?

生:没有。

师:有金子做的大床吗?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只有——

生: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师:只有——

生:两把小转椅,师:只有——

生:一盏台灯。

师:如此而已。你说,这简单前面怎么能不加上“极其”这个词啊!也难怪“极其”这个词会首先映入你的眼帘。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再来感受一下总理这“极其简单”。

生读:“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现在屋子的主人是谁?

生:是周总理。

师:是总理,是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啊,他的权力大不大?

生:大。

师:大得很啊。那么你想,作为一国的总理,手中握有如此大的权力,肩上挑着如此沉重的担子,你想,他的屋子里应该有些什么?

生: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一个高大的文件夹。

师:大一点的文件夹,是吗?还不是高大的文件柜,只是大一点的文件夹,这过分吗?

生:不过分。

生:我觉得还应该有台流声机和几张古典的碟片。干什么?

生:因为这可以让人心情舒畅。

师:你是想让总理在劳苦工作之后能够恢复一下、休息一下?

生:对。

师:你看,女孩子就是心细。(众笑)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生:我想,总理的房间里应该有三张大一点的沙发。

师:干什么?

生:总理累了,可以在上面坐一会儿,歇一会儿。

师:女孩子的心就是细腻。三张沙发,过分吗?

生:一点都不过分。

生:应有一个非常舒适的床,让总理在夜晚工作了以后,非常劳累的话,就在办公室睡一觉,也好继续工作。

师:隔壁到是有一张床,舒适不舒适就不知道了,我没有睡过。

生:我觉得总理的地板应铺有很软的地毯,踩上去很舒服的。

师:是啊,这都不过分啊。应该有沙发,有吗?

生:没有。

师:应该有地毯,有吗?

生:没有。

师:应该有文件柜,有吗?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请你告诉人们,我们只看见了——读——

生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简单吗?

生:简单。

师:怎样的简单?

生:极其简单。

师: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在我们的心中涌动,什么东西让你感受到极其不简单?

生:总理的艰苦朴素。

师:总理的艰苦朴素的作风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

生:总理的工作真是繁忙。

师:他的工作真是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

生:他不辞辛劳。

师:这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

生:他认真负责的精神。

师:他认真负责的精神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好,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再读这一句话,你的感受、你的感情肯定和刚才初读那一句话的时候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

师生同读这一句。

师:看得出来,你们的眼睛、你们的眼神告诉了王老师,你们感动了。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在你的心中涌动,是吗?来,再一次把你们的感动用你的朗读告诉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学生齐读这一句。

师:同学们,王老师完全有理由相信,让你感动的地方彼彼皆是,比如„„比如„„(把话筒给学生,示意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生:比如,“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师:你感动吗?

生:我感动。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说“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这等于是很少的。

师:是啊,你能想像出,一国的总理应该吃些什么?

生:应该吃“鲍鱼”之类的!

师:是啊。以你的生活体验,他应该吃这些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是吧?没想到他吃的竟然是花生米,而且数得清个数。你为此而感动。再比如——

生:再比如“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说明总理非常认真,而且是看了一遍还看一遍。

师:是啊,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一份感动。拿起书,读一读刚才这位同学发现的这一处。

生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问我一两句”

师:再读一读,你是从哪儿读懂“审阅”这个词儿的?

生再读这句。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审阅”一词儿的?从哪儿读懂他绝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生:“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有时问我一两句。”这就是周总理怎样审阅文章的。

师:能把你的目光再缩小一下,缩小到一个词,缩小到几个词来谈谈你对“审阅”的感受吗?突然你缩到了哪个词儿?

生: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你想说的是哪个词?

生:思索

师:把“思索”这个词再放大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周总理是想到了人民的困难,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师:是啊。她聚焦到了“思索”,然后就想到了总理可能会想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只有这样看文件才叫“审阅”。再找。

生:“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放在最后。”他的稿子一尺来高,说明很多,而且他还说,把你们送来的稿子放在最后„„

师:这和“审阅”有什么联系吗?

生:他是很仔细地“审阅”这一尺来高的文件的,会花去很多时间的。

师:对呀,这一尺来高的文件他“审阅”了多长时间?

生:整整一夜。

师:如果用四个字的一个词来概括,那是“通宵达旦”啊。这一尺来高的文件,他通宵达旦地看,得花多少时间啊,这叫“审阅”。谁还有不同的体会?

生:“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这句话写出周总理不是很简单地看一遍就算了,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对,说得挺好,要大声地说,自信地说。这才叫“审阅”。由此你想到,假如请你在“审阅”前再加一个词,你认为总理这是怎样地“审阅”这叠文件?

生:他是在负责地审阅。

生:我觉得他是在用心地审阅。

师:多好啊,这个“心”用得太好了。

生:仔细地审阅。

生:专心地审阅。

师:再加一个词,专心——

生:专心致志地审阅。

师:对,这样语气就更强。

生:认真地审阅。

师:再加一个词——

生:对了,认真负责地审阅,语气更强。

生:细心地审阅。

师:换一个词儿——,还可以是“一丝——”

生:一丝不苟地审阅。

师:是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周总理这专心致志,这一丝不苟,这认真负责的审阅。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话。

生齐读这段。

师:同学们,难道总理他这样认真负责审阅的仅仅是最后一个文件吗?不是,让我们随着王老师的描述,进入这个简单而又极其不简单的晚上吧。

师导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示意学生接读)

生:“只见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的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继续:夜很静,人们早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只见他——(示意学生读下去)

生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的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继续:东方发白,天将破晓,敬爱的周总理揉了揉疲倦的双眼拿出了今天晚上他要审阅的最后一个文件,只见他一句一句他„„(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了起来)

生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的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师继续: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夜晚啊,这是一个多么艰苦的夜晚啊,这又是一个多么不平常的夜晚啊,因为,在那个夜晚,我们的总理思考着许多许多问题„„(音乐自然响起,《在宁静的月光里》,同时出现字幕: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他想着)

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在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在想些什么呢?用你的笔写下来,写在练习纸后面吧,用你的心去写,用你的想像去写,告诉自己,那是一个大国的总理,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以后的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总理!上自国家大事,下自黎民百姓,他有多少多少的事要思考,他有多少多少的问题需要解决,想吧,写吧,写下来吧,写下总理的思考,也写下你对总理的那份感受和体验。

(学生在音乐声中写作,教师边行间巡视,边请起几位写得有代表性的同学)

师: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这一个夜晚,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去倾听总理在想些什么。

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他想着„„

生:这个村里的粮食不够了,明天得给他们送去。

师:是啊,这是一些芝麻琐碎的小事,但是,民以食为天,如果老百姓过不上温饱的生活,国家怎么能够安定啊!总理会想这些问题的。

生:为了新中国的强盛,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师:对啊,总理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中国强盛起来。

生:我要为人民奉献,要做个好总理,我一定要一句一句认真负责地审阅这些文件。

师:说得多好啊,他一生的诚诺,就是要做一个人民的好总理。是啊,他想着——

生:今晚我一定要把这些文件看完,明天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师:是啊,明天一定还有更多的文件等着我。

生:加油啊,我不能睡。辛苦一点又如何,我一定要把这些文件批完。

师:是啊,只有他加油了,祖国和人民才不加油啊。他在想——

生:今天晚上我一定要把这些文件看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不能睡„„

师:是啊,明天还会有更多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呀!他想着——

生:我一定要一句一句地审阅,辛苦一点也不要紧,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师:辛苦一日又如何,为了人民、为了党和祖国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他想着——

生:怎样才能让贫困地区富裕起来,又怎样才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总理就是这样,大事小事他都要做得十全十美,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举轻若重啊。他想着——

生: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让所有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师:是啊,他心里装着所有的人民,而唯独没有装着他自己啊!(音乐停)

所以,在回来的路上,我对自己说,我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是这样地劳苦,这样地简朴,我这样想着,我又想高声地对全世界说:看吧——(示意学生接读)

生读: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同学们,请问,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

生:我是带着自豪的心情读的!

师:来吧,带着自豪的心情告诉全世界!

生读: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你感受到了自豪。(对另一生)请问,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我是带着“佩服”的心情„„

师:佩服是不够的,带着敬佩的心情来读,好吗?来,读吧。

生读: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是啊,(对另一生)你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感动的心情来读的。

师:来吧,读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受感动吧!

生读这一段,(读得非常投入,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你们谁受到了感动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感动地告诉全世界!

全班齐读这一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仅仅是总理的一个晚上,但是,你们为什么如此坚决地告诉全世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凭什么?你们凭什么会如此坚决?你们凭什么会如此感动?你们凭什么会如此大喊告诉全世界?你们凭什么?凭什么?

生:凭总理是个不辞辛劳,认真负责的总理。

师:凭你对总理一生的了解,是吗?

生:因为周总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不辞劳苦地工作。

生:凭我相信,周总理他一生都是为国为民的。

生:凭周总理这一夜的做法。一个人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转变一生的做法。

师:说得多好啊!这一夜所习惯足以证明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

生:为了全中国,为了全中国人民,他值得,他想:他值得!

师:凭着他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信念,是吗?说得多好啊!

(师深沉地)是啊,正像你们所讲的那样,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生病的那最后的一段日子吧„„(出示课件: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师快读)

课件内容: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着。

6月7日,周总理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8月26日,周总理在医院会见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

9月7日,周总理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

9月20日,周总理做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的前一刻,躺在推车上的周总理吃力地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作做好。

10月24日,周总理做了第五次大手术。这次手术过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昏迷了过去。

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师:„„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问一学生)你哭了,为什么你哭了?

生:因为周总理为了人民,他生病了也还是为了人民,所以我哭了。

师:你感动了。(对另一生)为什么你眼里包含泪花?

生:因为周总理为了国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关心着其他的人。

生: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总理也是病人呀,他为什么又要让护士去照顾别的人呢?

师:是啊,你想问问总理,为什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你还不想想你自己啊!

生:我想说,总理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人民,为什么到最后还是想着别人!

师:是啊。

生:我还想问问总理,为什么还要告诉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肯灰?

师:对呀!他连骨灰都没有留下来,撒向了碧蓝的大海!

生:我想对总理说,总理啊,您已经尽职了,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呢?

师:我知道,这“不负责”是带引号的。所以,同学们,了解了总理事迹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他人格的深深的感动。我们的诗人宋小明,我们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作曲家三宝,在1998年3月5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作曲家三宝也还着和我们一样的感动,为《你是这样的人》这首诗谱了一首极其感人的旋律。来,我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伟大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走进我们的周总理。

(学生起立,大屏幕播放总理的一生的事迹片断,画面配有戴玉强原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师生共同观赏,全场隶穆,师生泪下。)

师: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好总理。下课。

张华教授评王崧舟《一夜的工作》

我很希望你们能与王老师再多接触一会儿。但主持人把我推到这儿来,我就开始谈。

无论是我对王崧舟老师的评论,还是我接下去要谈的话题,请各位老师都不要太认真。我在开始讲之前,想说明一点,在我们国内的大学里工作的、专门写各种教育学、心理学、包括写如何进行语文教育的这方面的书的所谓专家、教授们,他们在讲课或作报告的时候,不让大家昏昏入睡者,寥寥无几,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太对他们充满一种神秘感,我坦白地讲,刚才王崧舟老师的这堂课,我就上不了。于是,我没有资格评王崧舟老师的课。但因为我过去也是一个老师,只是遗憾没有亲自教过语文,但是,我教过初中,也教过不少学科,于是,我是从作为一个老师的角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回味这节课,而不是对他做什么评论。接下去,我要和大家一起用一个半小时,来谈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和大家一起共同欣赏一下王崧舟老师刚刚领大家进入的、至今使大家眼泪未干的这一堂课,准备讲几句话。

第一点,我想对《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发表一些看法。

这篇课文描述的是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平凡的一夜的工作,但在这平凡的一夜工作中揭示了很多道理和很高尚的一种情愫。对这篇课文,对周恩来总理,我觉得这样的主题太沉重。我非常崇敬这个人,这个人的特点如果概括起来的话,第一点就是人格伟岸。这个伟岸的人格是跨越阶级、跨越国界的,于是,谁和他接触,谁都会崇拜他。他是靠那种伟岸的人格感染人。第二点是他的包容精神。那是常人难与比拟的,海纳百川,任何对立面他都能够包容。这是一种不得了的精神,比方说,周恩来在后来临去世的时候,也就是王崧舟老师说的做第五次大手术的时候,当把他的腹部切开,因他患的是晚期膀胱癌,他的小腹里整个肠子都拧在了一起,根本没有办法做手术,怎么样切开又怎么样缝合,一动都没动。这种痛苦是难以想像的。因此,我说他的包容、容忍的精神,是不得了的。第三点,他是那种儒家精神在当代的复演、复制最好的人。他是共产党的大儒,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新,也就是儒家的那种崇高的精神在他身上特别突出。但第四点,我必须再说一点,那就是,周总理的人生是一个悲剧的人生。这一代的领导人很多人都是悲剧的人生,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太多的悲剧我们不堪回首。比方说,中华民族历史上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发生灾荒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三年自然灾害,那是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饿死三千万人。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情,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对周恩来这个伟岸的人格、这个伟大的精神,在当时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他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所以,这个话题我都不大敢想,而这样一个话题让我们的小学生来接触,必定是永远也不能理解这一点的,只能是理解某一方面的情感,或者说是体验某一方面的情感。所以,我想讲,首先对这篇课文,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安排这篇课文,在我个人来看,恐怕不是最恰当的,这是其一。其二,这篇课文恐怕和王崧舟老师选的那首诗比起来,其可解读的价值远远比不上那首诗。我在想,如果把那首诗做为正文,把课文作为一种辅读的材料来说明那首诗,效果恐怕还会更好一点。但我不知道,教材的选编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篇课文,目的我不清楚,但我觉得这样一个话题,让五年级的学生来接触的话,是太沉重,太沉重了。这是我对课文的想法。

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如此艰难的题材,我们王崧舟老师把它上得如此的有声有色,这就集中显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风范。我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怎么样,王老师就像一个艺术家一样,是一个艺术家在上课,而不是一个平常的老师在上课,我真的是有这种感受,老师们,因为我也被他的课所感动。

第二点,我想谈一谈学生给我的印象。

这班35个学生,他们给我的印象是那么好,那么可爱。尤其是孩子们和王老师一起在上这节课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呈现出令我非常感兴趣、印象很深刻的情景,集中反映了我们的孩子可爱的一面。比方说,他们在学习课文时有一些非常有趣的镜头。第一个镜头就是导入的时候,也说不上导入,其实就是在进入学习,在读宋小明的诗的时候,在我看来那已不是一夜的工作的导入,而就是在接触周恩来的精神境界,读后让学生来谈对那首诗的感想时,有一个同学说“周总理充满了爱心”,而且联想到了他所看到的一些情节——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到孤儿院去照顾孤儿,一下子就把这首诗和他的生活经历结合了起来,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使我们想起了周恩来那种充满爱心的、无边际的,可以跨越种族的爱心的博大。这是第一个镜头。再比方说,他能够把痛苦藏在心里,把微笑留给别人,我们的小朋友讲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就是周总理在理发、刮胡子的时候咳嗽了一下,结果朱师傅不小心把总理的下巴刮破了,我们的学生理解为这是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微笑留给朱师傅。这个例子非常有趣,但是从这有趣中你们想到吗,非常宏大的在成人看来那么有意义的,能够提高人的精神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的非常有意义的东西,成人想像出来的东西,在孩子看来可能不是你所想像得那样。我们的诗人宋小明写出的周恩来把痛苦埋在心里,那是什么样的痛苦呀?这个痛苦反映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痛苦,我们中国的政治是政道和治道,两种东西合起来叫做政治。政道一般是由皇帝、第一把手来负责的;治道是由宰相来做的,这两者之间在历史上充满了冲突。一方面他的功劳要给毛泽东主席,就像过去的宰相要把功劳给皇帝,当然另一方面自己还要做工作,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还要拼命在政治上保全自己,要在政治上不倒是很难的,所以这种痛苦太复杂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们只能意会。而我们的孩子理解到的痛苦就是刮胡子刮破了的那点痛苦。这使我想到了一个例子。在古希腊的时候,有一个国王,他有个爱将,这个爱将骁勇善战,所向披糜,特别厉害,敌方就想,我要想战胜这个国家,必须得离间这个国王和他的爱将的关系。于是,他们就用离间计,对国王说,你的爱将要谋害你,而且说有什么什么证据。而恰在这时,他的爱将端来了一杯水,拿来几个药丸,国王马上把敌方来的使离间计的这个人送来的那封信丢在一边,顺手把爱将拿过来的药丸接过来,一口就吞了下去。这个故事,经常被人们拿来称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说明国王非常英明,非常勇敢。但小孩子看了这个故事怎么说呢,孩子说:这国王真厉害,他一口就把药吞下去了,他怎么不嫌苦啊?——孩子这样来理解。所以,从刚才我举的有趣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我们认为,我们赋予某篇课文或某一个情节的价值或追求,在孩子看来,可能根本不是成人所想像的那个样子。这是我听课后的第二个印象。第三点印象,也是令我非常感动的,就是孩子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那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这具有强烈对比关系的情节,而且发表了非常好的评论。第四点,就是在文章的后面,渐入佳境,进入高潮。孩子们在练习纸上所写的东西,孩子们所表达的一种想法,以及一种情感的流露,孩子们都有情感的投入,让我们感动。这是从孩子们身上,给我留下的几点印象。

第三点,我来谈一谈对王崧舟老师的印象。

我的第一个感受,王崧舟这节课之所以上得好,首先是因为他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因为他有这样的心灵,于是,他在上这样的课的时候,首先感动的是他自己。他自己首先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于是,用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感染了我们在座的学生。所以,他的课自始至终充满情感,最后,一个堂堂男子,也涌出了激动的泪水。整节课,我都看到他的眉头紧锁着,因为他被一种情绪所控制着,所感染着,所以,当他的课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道始于情”。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来到课堂上会是什么样子?但如果一个老师带着充满了激情的心灵来到课堂上,又会是什么样子?在我看来,老师充满激情地来到课堂上,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也是我们教师从你自己工作的异化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的一种思路。老师最大的悲剧,或者说成人的最大悲剧之一,就是不得不接受他的工作的异化。

我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就是我们的工作尽管让我们养家糊口,让我们活下去,但同时也异化我们。什么叫异化我们?就是说我们和我们的工作是分离的,或者说我们并不真心喜欢我们这份工作,我没有溶进这份工作当中去。比如说,我是个语文老师,但我和我教的语文是分离的,我和我教的学生是分离的,于是,你每工作一天,都在经受一次苦役,但你又不得不去做,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来选择。而且,就这项工作还有很多竞争,这样,人就不得不面对自己每天所从事的工作的异化。而当人充满激情地和自己的工作融为一体的时候,首先对老师来讲,是摆脱了一种异化的状态,所以自己就活得好。因此,这首先不要把它看作是拯救学生,而要看作是拯救自己,对我们自己好。所以,从王老师充满激情的心灵当中,我感觉到,他喜欢这项工作,他爱学生,他爱语文,我看到的不是王崧舟老师在讲,而是语文在说什么,而换一个角度,又好像不是语文在说什么,而是王崧舟老师在说什么,在这节课中,由于他充满激情,也就把他所教的课文以及这35个孩子,都在心灵上面融为一体,这是他为什么能够达到较高的境界的一个理由。

第二个印象,王老师是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他充满了教学的智慧。比方说,当孩子有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及时地捕捉这个问题的实质;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有特殊需要的时候,他能够及时出现在学生的身边;当孩子想说某句话而没有说出来,但他能够带着孩子说出来„„这都是智慧的体现。比方说,老师们,有一个情节你们注意到了吗?当孩子们描述这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的时候,王老师有句话:你们说说这宫殿式的房子里面应该有什么?这一个问题就把我们的孩子们一下子拉进了周总理工作的场景,孩子和周总理拉近了,孩子和课文拉近了。孩子们说,应该有个文件柜,还应有几张沙发,还应有个留声机以及几张古典的碟片,还应有一幅走起来轻软一些的地毯等等,当孩子们描述还应有什么的时候,事实上,他们的心里就在想: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里,既是课文在呼唤着孩子的心灵,也是孩子在发自内心地想,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于是,情感就自然展现出来了,这一个问题,就让孩子们进到课文中来,这就是智慧。再比如说,到后来,当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饱满的时候,王老师又放出了音乐,屏幕上打出了几个字,后面是,总理当时正在想什么呢?一下子就把孩子和周总理融为一体,就是假如我是总理,我当时在想什么,我要把它写下来。这许许多多的环节,都是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

智慧是什么?在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智慧叫做“以道观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出来的都不是智慧,你只能去体会,这叫“以道观之”。意念是“以我观之”。说那些不可说的东西,就是在体会智慧、表达智慧,这是非常悬妙的,是把人和这世界融为一体的,用孔子和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智慧的境界了。在西方,智慧还是什么?它源自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来自一个叫赫尔莫斯的神——智慧之神,他是专门在上帝和人间传递信息的,是上帝的信使。到后来,在20世纪,在西方诞生了一个词,这个词叫“解释学”,解释学就是集中体现出一种智慧的表达。作为一个老师,说出学生想说而没有说出的东西,这就叫智慧,这是西方人的概念。总之,王老师体现出了一种教育智慧的力量。

第三点,总体来看,这堂课给我的感觉,是登山,就像登泰山一样,一开始是缓缓的,然后渐入佳境,到了一定程度来到中天门,再后到南天门,一览众山小。它是层层的一种递进,然后层层地提高,渐入佳境,最后达到高潮,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他不是按着一个个环节,按着备课本中的那样按部就搬地下来,而是像登山一样,不断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体验一种更高的境界。

第四点,这堂课王老师上得美伦美幻,但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路来上这堂课呢?

如果你来上这节课,你准备怎么上?你再怎么向王老师学,你终究学不来,因为,你不是王崧舟。于是,我们就要想,我们到底要向王老师学什么?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

让我来想一想,我想到这样几点:

1、这堂课首先是从用两个字的词来概括,到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直到后来用一句话来概括,然后又来替换文中的一些词,如“极其简朴”,它是这样从部分到整体,直到一个较高的境界。但是,假如我们不从部分到整体来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从整体到整体行不行?我们一开始,首先不把这篇课文用几个词来概括它,而是整体感受这篇课文。我甚至觉得我们能不能不把宋小明的那首诗与课文分离开来,而是整体地把它读完,体会完,然后再去谈对这篇课文的想法。一开始就进入一个整体的境界,一开始就饱受一种情绪的感染。然后等我们的学生已经充分地表达了对这篇课文的想法的时候,再来谈对某些词的含义的理解。这样处理行不行?是不是一条思路?

2、王老师在后来的45分钟时间里,他的语言和情感是一体的。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他的很多情感还没有调动起来,所以他的很多话是主持人的语言呢?还是平常我们上课的语言?一开始,王老师是主持人的语言,每个地方都是非常优美、流畅、充满激情的。所以,我在想,假如我们不用这种主持人的语言来上,而是用一种自然的语言,就像我们平时谈话的语言来上课,又会是什么效果?就是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究竟是要把它“做出来”,做得尽善尽美地那么好呢?还是让它自然流畅?这两者可不可以结合?这有没有可能来探讨?

3、这堂课让学生读得再多一点,体会的再多一点,然后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达,可不可以?

4、这堂课使我想到一个西方学者的话,就是:有时候我们追求意义,不需要解决问题。这节课是一堂意义的课,是完全在一种情感的包容当中,在一种情感的体验当中走完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觉得累。但是,我们要想,我们追求意义和提出问题这二者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能不能把追求意义和让学生提出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什么问题呢?提出这篇课文本身的问题,提出其它的问题,可不可以?就是说,能不能让学生在一种情感的氛围当中,再做深入的理性思考当中,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看法,谈自己对总理的看法。当然,这种谈并不是用怀疑主义、玩世不恭地谈,而是负责任地谈,是自己动脑子去谈对问题的看法,行不行?在我看来,我们这堂课还可以把对意义的追求,情感的体验和对问题的质疑,这几者结合得更加紧密一点。

班主任工作实录 篇4

地点: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学观摩室 执教班级: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六(2班 时间:2004年9月10日

一、引课: 师:今天是九月十号,什么日子? 生:教师节。

师:今年又是第几个教师节? 生:第二十个。

师:是呀,今天的日子非常不一般,我想我们全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教师节这一天听到你们的心里话。听到你们向老师倾诉些什么,表白些什么,或者希望和期待些什么。有话想说吗? 生:(思索着有。

师:有话想说吗?大声点。生:(大声地有!师:有就把手举起来。生:(犹豫着,个别举手

师:没举手的就是对校长有意见。

生:(笑着纷纷举手

师:没意见的就把手举得高高的!还有谁没举手的?(环顾,发现全班学生都已举手,就走到一位学生面前。

师: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是最后一个举手的。来,自报家门。你姓什么叫什么? 聪:姓王。

师:好啊,跟校长同个姓,三百年前咱俩是一家。生:(笑 师:叫什么? 聪:利聪。锋利的利,聪明的聪。师:好,又厉害又聪明。生:(笑

师:(笑着没想到你是最后一个举手的。但是,但是,校长十分佩服你。因为我知道,通常情况下,最后一个举手的同学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他要犹豫好长一段时间才最后把手举起来。告诉大家,从不举手到举手,你在想些什么?来,面向大家大声地告诉他们,让大家都能听到你又厉害又聪明的回答(拍拍他的肩膀。

聪:我……在想……到底要不要举手,我在犹豫。后来,我决定举手。师:是什么力量让你决定举起手来? 聪:我想,我要为六(2班……争光荣。(掌声

师:好,这叫为荣誉而举手,境界很高啊!(示意王利聪坐下去。

师:(目光投向另外一位男生假如我没记错的话,陈波你是第一个举手的,说说你为什么举手? 波:我为了我们的老师,老师是这样的辛苦,我理应第一个举手,向老师倾诉我的心里话。师:听到了吗?还要我带头吗?(鼓掌为感恩而举手,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激,他第一个举了手。(该生坐下

师:(目光扫视全班同学平时咱们班里边举手最少的是哪位同学? 生:(几乎异口同声地王利聪。

师:就是王利聪?(俯身王利聪啊,能不能想办法改变同学对你的印象。就从今天开始,就从二零零四年的九月十日,记住从第二十个教师节开始,你将成为咱们班举手越来越多的同学,好吗?来,校长跟你握握手。(搂住王利聪握手校长的手是有魔力的。这话谁说过的?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在2002年的开学典礼上。有五位同学被你表扬,你说你的手是有魔力的,握过你的手的人都会进步,更好一些。

师:你羡慕吗? 生:羡慕。师:相信吗? 生:相信。

师:想满足这个要求吗? 生:想!师:来,校长跟你握握手。请把掌声送给他。师:我知道咱们班还有学生写过校长的手,谁呀? 生:陈雨佳。

师:来,说说怎么想到要写校长的手? 佳:在2002年前,我比较内向,不敢举手。但是自从校长跟我握过手后,我上课都非常相信自己,很有信心。我觉得这是王校长的手给我带来的魔力。所以我把校长的手称为神手。师:她说校长的手是神仙的手,我太感谢她了。每次我看到她写的文章,感动的都要掉眼泪,眼泪就在校长的眼眶里打转。校长其实很普通很平常很一般,其实校长就是一个人,但是校长在你们面前努力想成为一个好人。没有想到咱们的同学给了校长这样高的评价。感不感动?(带头鼓掌不要每次都要校长带头好吗?会举手吗? 生:会(举手。师:争先恐后地举手。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师:好样的!记住一句话—— 生:(齐答相信自己,一定成功。

二、上课: 师:上课,相信自己!生:(齐答我能成功!师:请坐!同学们,一年有许多个日子值得咱们去纪念。比如今天这个日子,二零零四年的九月十日,将会载入王利聪同学的人生日记。有那么一个日子,应该让我们终身牢记!1998年3月5日,这一天,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课件展示,师有感情地诵读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 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人们在心里呼唤 你是这样的人(生热烈鼓掌

师:请读一读宋小明为总理写下的这一首诗,读一读,诗的什么地方感动了你?(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师:来,举手告诉大家,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1:诗里写了这么多“你就是这样的人”,说明诗人非常爱戴周总理。师:是呀,你注意到这首诗当中“你就是这样的人”出现了几次呀? 生1:4次。师:几次?大声地说。生1:4次。(大声地(班级学生自动纠正5次 生1:5次。

师:对5次。来,继续说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生2:“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因为这里,总理把伤痛藏在自己身上,他用微笑回答。

师:不是一点点伤痛,而是——(生跟着说:所有的伤痛,有哪一位能把所有的伤痛都藏在自己的身上?(学生情绪激动

师:来,王利聪,好样的!王利聪(教师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聪:“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师:你感动吗? 聪:嗯(点头 师:为什么?

聪:因为他把所有的心装在他心里。

师:(点头肯定为什么诗人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究竟是总理的什么感动了这位诗人?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大家拿起课本,大声朗读《一夜的工作》。注意,读的时候,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琢磨一个问题:读完总理的一夜后,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明白吗?(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走动,时而听听学生读到哪儿了,并帮助一个同学纠正了坐姿。师:(拍掌示意停止来,说出你对总理这一夜最大的感觉,一个词儿。请你说,在你的心目当中,这是怎样的一夜? 生1:我觉得总理这一夜是劳苦的。

师:(板书我知道这个词儿书上有,(师面向全体你们有没有找到? 生:(齐说找到了!师:(面对生1但王老师要夸你,这篇课文751个字,她什么都没找,就找到两个字“劳苦”,厉害!目光非常犀利。(师面向王利聪继续说。

聪:勤奋。

师:(板书该词后轻轻走到王利聪跟前,俯身轻问王利聪啊,我想问你一下,你是怎么想的?聪:一般的总理晚上不会工作,白天工作。周总理是一夜的工作,而且人也没有睡过觉。师:以你对总理工作的理解,一般的总理晚上不可能工作整整一个晚上,但是我们的周总理却熬了一个通宵。多么勤奋!真好!(师指一生来,说出你对这一夜的感受。

生2:俭朴。

师:(板书真好!除了两个字的词儿,我觉得用四个字的词儿更能表达我们的感受,谁有四个字儿的词?(师扫视全班,目光中充满期待

生3:我觉得周总理的一夜是劳苦功高的。

师:够厉害的,功高两个字加得好。(板书这样的劳苦是多么值得呀,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复兴,多大的功劳,这个词加得真好。来,四个字儿的谁还有?请你。

生4:漫漫长夜。

师:(板书漫漫长夜,奇怪啊,怎么会想到这个词? 生4:因为文章中说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而这一夜都是在看稿子,处理国家大事。

师:是啊,在你看来这个长夜怎么样? 生4:非常长。

师:太漫长了,是吧?而漫长的背后,分明让你感受到了总理工作的—— 生4:我觉得应该是非常……艰苦。

师:是啊,“漫漫长夜”给你加个括号,你在漫漫长夜背后读出的是总理工作的艰苦啊。(指一生请你说。

生5:通宵达旦。

师:(板书,这个词,一般的同学不一定想得到啊,你说说通宵达旦是什么意思? 生5:就是在晚上的时候也要做,在白天的时候也要做。师:通宵,宵是什么意思? 生5:夜晚。

师:旦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5:白天。

师:准确地说,是指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通宵达旦是干了整整一个晚上而没有休息,真好!(师举手还有谁? 生6:我认为应该可以用鞠躬尽瘁。(师欲板书而又转身对学生

生6:因为总理他为全国人民的事情,付出自己非常的努力,一定要把它在晚上完成。

师:(感动地说得真好,你知道校长刚才听到你说出“鞠躬尽瘁”这个词儿,第一反应是什么吗? 生6:开心。

师:请坐,所以我忘记了怎么把鞠躬尽瘁写上去,我被你那个词儿感动啊。(板书还有吗?(学生举手真的还有?(面对举手的同学,开心的真的还有? 生7:丰功伟绩。

师:(板书说吧,怎么会想到这个词儿。

生7:因为书上写道,写字台前厚厚的一叠文件,这些文件可能都是涉及全国各地的大事、要事。而总理把这些文件用一夜全部批阅完了,解决了很多问题。

师:(赞赏地太厉害了,厚厚的一叠,这小小的五个字他竟然看出背后有那么重大的事情,想到了丰功伟绩这个词儿,语文就应该这样学。我知道可能还会有一些感受,你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没关系,慢慢地看多了书,想多了问题,自然就会跳出来。(学生纷纷点头会意

师:你们提出来的这些词当中,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可能有人对劳苦感受特别深,可能有人对鞠躬尽瘁感受特别深,也可能有人对简朴感受特别深,好,就把这个词儿抓

住,带着这个词儿,再去读书,看看书的什么字里行间,书的哪些句子,让你对这一点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请把它用波浪线划下来,明白吗?(学生自由读书,有的轻读,有的默读,边读边划有关的句子。教师来回巡视,不时俯身,或细细观察、或低声交谈。

师:(击掌示意,现在了解一下,哪些同学对这一夜的简朴感受特别深,而且已经找到了相应的句子,哪些同学?好,这位男同学,请你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生:(读文中句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说得非常好!非常流利。来,咱们一起读一读刚才他发现的这几句话。生:(齐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几句话中突然有个词儿跳出来,跳到你的眼前。来,再读一读,看看哪个词儿在你的眼前突然跳了出来。

生:(齐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告诉大家,哪个词儿在你的眼前突然跳了出来。(学生纷纷举手

生9:在我眼前突然跳出来的是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师:哪个词儿? 生:简单!师:怎么样的简单?

生9:极其简单。

师:极其简单,两个词儿同时跳出来了,是吗?(板书“简单”,意味深长地在“简单”下面划了两条线没有想到,在“简单”前面还加了一个“极其”。(师在“极其”上圈了一下换个词儿? 生10:非常。师:非常?还不够。生11:很简单。师:很,也不够。生12:十分。师:不够。生13:尤其。

师:还是不够!只有这个词(教师手指黑板上的“极其”两字才够,一起读—— 生:(齐读极其简单。

师:一起读这几句话,体会体会,为什么作者在“简单”前面还要加“极其”,而且加的不是“十分”,不是“非常”,不是“很”,而是“极其”,再读。

生:(齐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说说,你肯定有话想说,为什么在“简单”前面要加“极其”。

生14:因为它实在太简单,只有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其它什么都没有。(生一边说,一边还一五一十地扳着手指。

师:(感动地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在发言的时候,加了手势,一起看看,我觉得他的那

个手势,不仅从语言上理解了,而从身体上也理解了“极其简单”的“极其”,来,你再说一遍。

生14:因为它实在太简单,只有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其他什么都没有了,(生边作手势。

师:看到了吗?看到了他的手势了吗?我们一起来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总理极其简单的办公室,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办公室。

生:(齐读“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板书“宫殿”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词,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要注意到这个词? 生15:这座房子是很大很大的,而且室内就只有这几样东西,非常不像宫殿。师:女孩子读书啊,心就是细。注意“宫殿”这个词儿,想开去啊!你们会想到这个房子过去的主人可能会是谁?(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若有所思地找一找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宫殿,回忆一下你曾经在小说里读到过的宫殿,所有你听到过的、到过的、读到过的宫殿,都与什么联系在一起,它的主人可能会是谁? 生16:它以前的主人可能会是皇帝。生17:达官贵人或富人。

师:一般富人绝对住不了宫殿式的房子,可能会是谁? 生18:可能会是富豪。

师:富豪,(手指生16他刚才说,可能会是皇帝,你们信吗?

生:信!师:我告诉你们,这座房子过去的主人比皇帝还大,(学生小声议论不敢猜,是吗?你想想看,比皇帝还大,会是谁呢? 生19:我想到了上帝。(哄堂大笑 师:没有上帝。生20:教皇,因为——

师:中国没有教皇,不猜了,我告诉你们,这座房子的主人就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的摄政王载丰,什么叫摄政王?管皇帝的那个亲王,比皇帝还要厉害的那一个亲王。你们不妨想一想,比皇帝还大的亲王,他的房子里曾经会有些什么东西?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可能会有些什么东西? 生21:古董。师:什么古董? 生21:瓷器古董。

师:那可不是一般的古董,加一个词儿,这是怎么样的古董? 生21:价值连城的古董。师:说得好,价值连城的古董。生22:还有金银珠宝。生23:我觉得有精美的雕像。生24:绫罗绸缎。

师:绫罗绸缎更不要说了,还会有什么?

生25:所有的东西都是用金子做的,连椅子都是。

师:有可能的,完全有可能啊,因为他是个摄政王嘛,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古玩器皿,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价值连城,但是……但是,你们看,当这座房子成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办公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什么?来,拿起书,一起读。

生:(齐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有黄金铺地吗? 生:没有。师:有金银珠宝吗? 生:没有。师:有古玩器皿吗?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只有什么,再读。

生:(齐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简单吗?(面向黑板,指着“简单”二字 生:简单!师:这才是极其简单呀!(在“极其”上又画了两个重点符号同学们不要忘记,现在房子的主人是谁呀? 生:周总理。师:周总理是谁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师:周总理是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想一想,他的手中握有怎样大的权力?再想一想,他的肩上挑着多么沉重的担子?你说这样的一位总理,他的办公室里边,他的房子里边应该摆上些什么?你来替我们的总理放一放,在他的办公室里,你觉得应该放些什么? 生26:放些豪华的书架。师:书架上再放些什么? 生:书架上放些古董,和国家的一些资料。师:过分吗? 生:不过分。师:为啥? 生:因为他是总理啊。

师:对,因为他是总理啊,要放,应该放。生27:应该把以前摄政王的东西,全部放进去。

师:全部放进去?你的心愿是好的,但你想一想,总理会答应吗? 生27:肯定不会答应。生28:还应该有仆人。

师:不叫仆人,叫什么?仆人,那是旧社会的称呼,叫什么? 生28:佣人。师:不叫佣人,叫什么? 生:服务人员。

师:对呀,叫服务员,叫工作人员。而且,服务员和工作人员,绝对不是解放前的仆人和佣人,他们是人民,是当家作主的主人,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哎,王利聪,(师充满爱意地你想说什么? 生:应该有助理。

师:是该有助理。但是,我们再看一看,当这个办公室成了我们总理办公的地方,你们看到了豪华的书橱吗? 生:没有。

师:你看到了书橱上的古玩器皿吗? 生:没有。

师:你看到了所有曾经在摄政王官邸里出现的陈设吗? 生:没有。

师:我们只看到——

生:(激动地齐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是啊,这才是我们的总理啊,陈设极其简单。但是,同学们,在“极其简单”的后面,我们分明感觉到有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那是——

生29:周总理的那份心。生30:我觉得也是一份心。

生31:我觉得极其不简单的是他简朴的精神。生32:是总理的高尚品质。

师:是的,总理的品质,总理的为人,总理的精神,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极其不简单。所以,当你感受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别样的感情来。生:(齐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真好,看得出,咱们一起被总理的人品和精神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感动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生33:比如第八自然段,“我”说的这一段话: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又比如——

生34:我也站起来,站起来的时候,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转歪了,他走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然后,就走进了后门。

师:还比如——

生35: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想必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师:肯定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36:总理招呼我坐到他的写字台对面,让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这是被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来,我们一起再经历一回感动,读她刚才读过的话,从这个地方开始:“他一句句地审阅”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地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请问,这几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这不是普通地浏览,而是在审阅。(板书,并在审阅下面画上三角形,又在审阅上画了一个圈,回过头细细地读。

生37:他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些什么。师:说出你的感觉。

生37:我觉得如果是普通的浏览的话,就不会一边看一边思索着,还问我一两句。

师:一边看一边还要思索,这才是审阅。

生38: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师:为什么要划一个小圆圈呢? 生38:因为他看得很仔细,他要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师:只有这样才叫“审阅”。还有吗? 生39: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他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如果是看一下就好了,就会马上把稿子给我,但是他是细细地看,慢慢地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师:说得好,相当长的时间才看一份文件,这才叫—— 生:审阅。师:你还有吗? 生40:总理招呼我坐到他的写字台对面,让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这是被咨询的意思。我想这句也是,如果是普通的浏览,就根本不需要我来,就直接看一下就可以。

师:对呀,你们所说的这一切,足以让我感觉到总理看一份文件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极其的不容易啊,来,我们一起读这几句话。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审阅啊? 生41:仔细。生42:认真。生43:全神贯注。生44:一丝不苟地审阅。生45:极其认真地审阅。

师:是啊,同学们,总理这样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生:(齐答不是。

师:是呀,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心走进这极其不简单的一夜。

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生齐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夜很静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却依然坐在那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审阅着他的文件,只见他——(生齐读,同上。

师:夜很静很静,我们只听到了时钟上“嘀嗒嘀嗒”地走着,总理揉了揉疲倦的眼睛,又拿出了一份文件审阅起来,只见他——(生齐读,同上。

师:东方发白,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拿出了今天晚上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生齐读,同上。

师:同学们,他在思考些什么?一个堂堂大国的总理,从政治到军事到经济到文化,从国家大事到平民百姓,想一想,他有多少问题要思索,有多少疑难要解决。今天晚上,总理在想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抒情委婉的音乐缓缓响起,学生开始写话

师:千万不要忘记,他是一个大国的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很多重要问题,重大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生:(练笔题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地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他想着:。

(教师巡视,并请几位学生起立,包括王利聪。

师:来,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夜晚,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夜很静,周总理一句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地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他想着——生46: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决不能休息,我今天晚上一定要审阅好文件。国家大事,千万不能疏忽,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这样付出是应该的。

师:说得好啊,为了人民,我这样付出是值得的。他想着——

生47:明天,我将要参加一个重大会议,这次某某地又发生灾难,不知救灾工作有没有做好,这次某某村又是特困村,不知干部有没有做好工作,这次某某市发生特大火灾,不知道伤亡人员家属有没有得到安置? 师:这才是我们的总理啊,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我们总理的身影。他想着—— 生48:新中国成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任务做好,使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师:这是总理最大的心愿!他想着——

生49:这件事是不是要我亲自去一趟,那件事要不要多救助他们?那件事做了,这件事就无法去做了。他在思索着。

师:他在比较着,什么事儿更重要,什么事儿需要他亲自出马,这才是我们总理的工作作风。他想着——

生50:明天,不知道大家怎么样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天已渐渐转凉了,老百姓有否衣服穿,时间一天天过去,农民们应该丰收啦。

师:他想着——

生51:现在解放了,人民该过上好日子啦,有没有人还缺衣少食,外国还会不会再来欺侮我们的人民呢?不行,明天,我得亲自去慰问群众。

师:他想着——

生52:他想着,没有工作的下岗工人有没有找到工作,过上美满生活。师:他想着——

生53:我以后还要关心与各国的关系。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不让外国再欺侮我们。师:他想着——

聪:我要尽快地完成各项工作,报答人民群众对我的恩情。

师:(深情地多么朴素的感情啊!他要报答党和祖国人民的恩情,他要完成的是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一个夜晚,不简单,不平凡,我们的总理要思考那么多那么多的问题哦!难怪,那天晚上,在回来的路上,我对自己说,我看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一夜,他是那样得劳苦,那样得简朴。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课件呈现课文语段。

生:(充满激情地齐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请问,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读这段话的? 生54:带着激动的感情读的。

师:激动,行啊,把你激动的感情读出来,告诉全世界。

生54:(激动地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读问,你是带着怎样一种感情读这段话的? 生55:我是带着敬佩的感情读的。

师:敬佩!把你的敬佩化作朗读的声音,告诉全世界。

生55:(敬佩地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看得出,他的确被总理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和敬佩。请问,你又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读的?生56:我也是带着敬佩的感情读的。

师:这样的总理,我们怎能不敬佩啊?来,告诉全世界,你是这样得敬佩我们的周总理。生56:(敬佩地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请问,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读的?(期待地 生57:(迟疑地感激。师:你感激谁? 生 57:感激周总理。师:感激我们总理的辛劳,来,大声地读出来。生 57(低声地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 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看得出,你是用心

在读,但是王老师知道,你平时读得不多,来,叫一个同学帮助你,一起表达你对总理的感情好吗?你想请谁来帮助你一起读。生:陈波。师:好的,陈波,你帮助他一起表达我们对总理的感激之情,两人一起读。生:(两人一起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 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在座的同学,你们还有谁愿意帮助他,愿意帮助他的站起来。(学生纷纷起来,最后全 班学生都站了起来。)让我们一起,把我们对总理的崇敬、感激和敬佩之情,告诉大家,读 吧!生:(齐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 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的仅仅是总理一个晚上的工作。但是,你们怎么敢断定,怎么如此肯 定地告诉大家,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工作的,你们凭什么?凭什么你们这样肯定?凭什么 你这样坚决? 生 58:凭着他那一晚的劳苦。生 59:凭着他爱国之心,爱民如子之心。生 60:凭着他鞠躬尽瘁地对国家事业地付出。生 61:凭着他室内放置的一盏台灯。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总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师低沉地介绍)1972 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1975 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下 30 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的工作。6 月 10 日,他会见了菲律宾总统马克斯。8 月 26 日,他在医院会见柬甫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9 月 7 日,他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与医务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9 月 20 日,他做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一刻,他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 作做好。10 月 24 日,他做了第五次大手术,这次手术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12 月 20 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说话不到 十五分钟,他就昏迷了过去。1 月 7 日,深夜 11 时,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什么,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活着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1976 年 1 月 8 日上午 9 时 57 分,我们的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教师读至此声音哽咽,许多学生的眼里充满着泪水)师:面对这样的总理,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 62:我想对总理说,你对我们中国做出的付出,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师:我们永远记住地,你虽然走了,但是你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

63:我想对周总理说,周总理你放心吧,以后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更加强大。师:说得多好啊,这是总理的一生的最后的心愿!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生 64:我想对总理说,你所付出的一切,我们会牢记在心,看我们吧,我们会在二十一世 纪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小兵张嘎观后感300字观后感想下一篇:建党节系列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