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卡通画视觉

2025-0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加索卡通画视觉

毕加索卡通画视觉 篇1

气质的卡通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迅速走红, 形成一股艺术潮流, 成为70、80后甚至90后年轻艺术家热捧的风格形式。卡通油画的出现丰富了油画的视觉语言, 给当代油画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但是, 卡通油画并不是在继承或者发扬强大的卡通传统, 也不是对卡通进行艺术改良, 而是对卡通的视觉形式进行艺术借鉴, 从而来拓展新油画之路。因此卡通性油画是现阶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法论以及形式语言上的新尝试。在视觉面貌和精神意向上, 拉开了与上代艺术家的距离, 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卡通性语言及视觉面貌”。卡通油画潮流的迅速涌现有诸多现实原因。

一、卡通油画产生的原因

(一) 文化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大众文化弥漫

在中国城市的各个角落。传统单一的视觉形式并不能满足当下新一代的视觉品位。新的图象模式在快餐文化的催生下, 迅速建立自己的受众群体。而卡通图象则是最好的衍生品, 卡通和流行文化、商业广告密不可分, 其可爱、生动、酷和幽默的视觉形式触动所有人的视觉神经, 正如朱其先生所说卡通的视觉魅力是所有摄影和写实绘画有关的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卡通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内容, 其强烈的图式语言迅速的被年轻一代油画艺术家所借鉴, 成为流行、前卫、时尚艺术的标签。大众文化迅猛成长为卡通油画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二) 创作主体的卡通情结

推动卡通油画迅速发展的是一批70后和80后艺术家, 他们生长

在电视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 《变形金钢》、《丁丁历险记》、《铁臂阿童木》、《七龙珠》、《圣斗士》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欧美、日本卡通成为他们童年的最主要的视觉记忆。而卡通其张扬、酷、绚丽、便捷的视觉形式恰好容易引起70后80后甚至是90后心理和生理上的共鸣。在流行文化和前卫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 他们在艺术创作上都不约而同的引用了这些曾经痴迷的视觉形式。他们内心纠结着卡通情结, 也许只有通过卡通才能表现他们对时代感悟和心灵的体验。

(三) 油画语言的视觉变迁

上个世纪进入80年代以后, 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艺术风格基本上

在中国上演了一遍, 是重复别人的历史, 还是寻找新的领地, 是摆在油画家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油画在中国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尴尬的位置。因此, 寻找一种全新的视觉风格或者视觉语言去改变相对陈旧的油画现状, 就成了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任务。而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就像朱其先生所描述的那样, 是一个“消费主义改变中国, 娱乐文化改变中国, 财富分化改变中国, 都市化改变中国, 全球化改变中国, 网络改变中国”这样的市场变革的时代。与这样的时代相对应的必定是便捷的快餐文化, 而卡通恰好成了着快餐文化的形象代言人, 同时也给了年轻的艺术家们更多的视觉灵感。“扁平化、波谱化、虚拟性、幼稚化”等卡通性视觉语言迅速的进入70后艺术家的视野, 并被加以改良, 运用到油画的艺术创作中去。一方面,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材料, 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柔韧性;另一方面, 卡通切合创作者的心灵愿望, 所以卡通作为一种新的视觉形式和语言嫁接到油画创作方法中去, 有其必然的因素。

二、卡通油画的视觉特点

卡通油画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历史进程中, 属于一个特殊的现象。卡通油画对于油画本身的发展来讲并没有多少先进性, 卡通油画并不是对卡通的继承也并非是对卡通艺术的发扬, 而是年轻的艺术家们对卡通文化、卡通性视觉语言的借用。所以卡通油画和其他油画风格相比, 其最突出风格魅力还是在于“视觉特点”。由于卡通油画创作主体主要是生于70后80后的年轻艺术家, 他们不像前辈们受西方前卫艺术影响那么深, 所以作品中更多体现了本土文化环境的绘画性和自我倾向视角, 也集体体现了年轻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因此卡通油画从一开始也就少了些传统绘画的固有语言模式, 多了些年轻人的视觉趣味, 其视觉语言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扁平化

新一代的艺术家生活在电视、电影、CD音乐、酒吧、KTV、时尚街、电脑和互联网、电子游戏以及体育和旅游条件充足的时代, 他们既没有了崇高的英雄主义情节, 也没有要改变时代精神的文化抱负, 他们更多的是身体力行的去体验着美好的物质时代所带来的欢娱, 在创作中更多的是表现虚拟的自我情绪和自我感伤, 少了份社会责任。扁平化的创作态度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所以在创作的内容上没了主旋律的崇高, 也没尖锐的社会批判, 所表达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浅深度”的尝试。在形式上他们屏弃了很多传统艺术的造型、色彩、笔触等形式语言。更多的是采用平涂的手法, 借用了身边的卡通形象, 或者创造新的卡通形象, 借以表达或可爱或感伤、或幽默的情绪。扁平化创作倾向典型的代表艺术家如高瑀, 他的绘画扁平化且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但却隐喻80后的精神特征, 正如朱其先生所评价“高瑀的绘画有些冠以政治和传统的标题, 但几乎都被低和浅的图像游戏风格所轻漫化, 比如《抛头颅, 洒鲜血》表现的是一只只滴淌着一缕鲜血做着鬼脸很漂亮的熊猫头、《隐士之死》是一只在清风漫舞的林阴下死得可爱安详的熊猫…传统的重负和政治的残酷, 对于这一群长在红旗下的小熊猫们, 则好像是一种只跟‘符号’有关的精神现实”。

(二) 波谱化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 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卡通本身产生于大众文化之中, 与波普艺术之间, 存在纠结不清的关系。曾经有人说卡通艺术就是波普艺术的延伸, 不少70后80后艺术家都受过美国波谱艺术的影响, 而在卡通油画中出现波普化倾向则是年轻艺术家的一种必然趋势。生活在物欲横飞的商业社会, 他们不自觉的把卖当劳标志、LV包、口红、毛主席、颓废少年、变形金刚等杂糅在画布中, 成为所描绘的日常主题。同时, 像安迪沃霍尔那样的大脸手法去表现卡通人物早已成为一种时尚。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卡通化, 卡通人物政治化是他们惯用的手法。卡通艺术波普化的典型代表画家有川美的赵波和罗丹, 前者把日常生活用政治波普的手法去表现, 形象极为卡通;后者让人对后政治时代的日常生活产生遐想, 把普通青年卡通画, 政治化。

(三) 幼稚化

幼稚化是卡通绘画的主要视觉特点, 中国年轻的卡通油画家们普遍吸收借鉴了卡通绘画这一传统,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形象主体的幼稚化, 二是主题的幼稚化, 三是表现手法的刻意幼稚化。典型的艺术家代表如:陈可和欧阳春。陈可选用看起来比较幼稚的小女孩子做为系列作品的主人公, 其看似清纯、可爱、略带幼稚的外表却栩栩如生的刻画出80后新人类的人格特征。而欧阳春在主题的幼稚化和表现手法的刻意幼稚化做足了工夫, 他的油画难以归类却易于言说, 他用纯真、大胆、直接、本能、接近儿童化的手法去描绘他对生活的感受, 重塑绘画的意义。例如他最近在上海沪申画廊展出的作品《摩天大楼》, 像儿童那样仰慕似的表现东方明珠高楼群。

(四) 炫“酷”

在创作中使用炫“酷”的表现手法, 在当今卡通性油画家群体中具有普遍性, 炫“酷”本身不是油画的语言, 炫“酷”是卡通艺术的特点, 在卡通油画中采用炫“酷”的表现手法更多的是为了突出主题, 夺人眼球。采用的手法更多是引用商业广告和漫画的形式, 同时炫“酷”本身更适合表现当下艺术青年迷茫、拜金、脆弱的本质。卡通油画创作中采用炫酷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家有很多中, 最具代表性的有孙晓枫、熊莉钧、罗丹等艺术家。他们在画面上有几个共同的艺术特征, 首先人物形象造型很酷、表现大都为新新人类;其次画面基本上采用七八十年代类似广告画平涂的表现手法;第三色彩鲜艳逼人, 极具的视觉表现力。第四画面本身的视觉张力更多的超越所表现的内容, 达到是炫“酷”的效用。炫“酷”的视觉表现手法在年轻的艺术家中使用的频率是最多的。

(五) 虚拟性

虚拟性是卡通艺术的特点之一。由于卡通油画里面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卡通性的人物或事物, 因此在画面中本能地抛弃了对西方油画艺术语言的模仿, 更多的是对卡通语言的吸收和借鉴。在卡通油画中就大量地吸收虚拟性的艺术手法, 像那莫名的感伤、细腻灵动的虚拟物、和对不知所云的异样环境的描绘, 都是年轻艺术家所热衷的表现形式。虚拟性艺术表现手法的出现, 对于画面来说, 增加了神秘性和可阅读的情节, 从而在视觉上加深了一种陌生感, 从本质说是一种“视觉的超现实主义”。才华横溢的70后艺术家韦嘉就是虚拟情绪和神秘画面制造的好手。他善于控制灰色调、营造陌生的气场, 婉约感伤的情绪不经意的会浮现在所描绘的小孩童的眼睛中。他的画面通常静美、含蓄、把你带入虚拟的现实中去。代表的作品有《照亮夜色无限》、《无处可逃》等。

(六) 游戏性

热爱游戏是人的本性。进入网络时代后, 各种游戏迅猛发展, 当代青年沉迷游戏之事件历来不绝于耳。游戏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 艺术也从神圣的殿堂走入了坊间, 年轻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并不认为艺术就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的东西, 不少年轻艺术家把自己的创作当作一场游戏, 不自觉的会描述一些游戏的场面, 甚至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个游戏过程。

三、结语

卡通油画的视觉特点是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视觉趣味的集体呈现, 表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青年人对传统架上绘画的新思考, 新探索。卡通油画是在本土文化环境中自觉发扬起来的对绘画形式语言、形式风格探索的一股艺术潮流, 由于年轻的艺术家过于迷恋绚丽的艺术形式, 表达更多的只是“浅深度”的自我痛苦感, 所以更多的缺乏独立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价值批判。卡通油画所对油画视觉语言的探索也因年轻艺术的自我局限而难以有更大的突破, 等待时间检验的不单单是这些视觉形式的生命力, 更多的还有这代年轻艺术家所秉承的艺术价值。

摘要:文章针对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卡通风格”现象, 分析了当代油画创作中“卡通风格”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从扁平化、波谱化、幼稚化、炫“酷”、虚拟性、游戏性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卡通油画中的视觉特点。

关键词:卡通油画,视觉特点

参考文献

[1]邬国宝.油画创作中的卡通风格[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9:64-66

[2]朱其.关于漫画一代极其争议[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5 (4)

上一篇:员工离职名单下一篇:街道换届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