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检查流程图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放射科检查流程图(通用12篇)

放射科检查流程图 篇1

◆亲切迎:

受检者来到检查室,目视对方,点头并保持微笑,释放给来访者亲切、热心的感觉。说“您好!” ◆双手接

当来访者递出相关物品(申请单)时,检查人员轻轻接过来访者的物件,确认业务:“好的,请问您是XXX吗?”。◆规范检

按规范进行检查操作,注意受检者隐私保护和放射防护。

“请躺下” 或“请到帘子后面更换指定的衣服”或“请站立”,摆好体位后,“请吸气”或“请呼气”等。◆提醒带

检查结束后,“请穿好衣服,携带好随身物品”。◆目相送

在受检者离开检查室时,工作人员要保持微笑,双目注视来访者,说:“报告大约***时间完成,请您在放射科候诊处等候领取”(门诊)或“检查已经完成,请回病房,报告将由工作人员送到您住院的科室”(住院)。使受检者感到温馨与真诚。

放射科检查流程图 篇2

医院的影像学部门如放射科的信息化建设,包括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学信息系统)和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存档及通讯系统)2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其中,RIS提供影像科室日常业务管理,包括申请、登记、预约、检查、报告、审核、归档、检索和统计等功能;PACS将图像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计算机管理下完成多方式的图像存储、处理和归档,具有快速图像检索的优势,使不同科室可以同时调阅处理同一幅图像,克服了胶片系统在这方面的限制,是医院整体数字化、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把RIS、PACS与医院的信息系统(HIS)以及各种检查设备(CT、MRI、DR、CR、核医学等设备)集成起来,能充分发挥这几个系统的效益,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

2 IHE SWF模型介绍

IHE本身不是标准,它推动标准进入医疗卫生信息系统,IHE并不是定义新的集成的标准,而是着眼于支持现有的成熟的标准,例如DICOM和HL7。IHE首先定义了医疗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交互的事务,详细描述了系统级的事务模型框架,这种定义是以对象为基础的。它定义了对象和对象之间所能够接受、处理、发送的消息。以IHE SWF集成模型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患者登记和更改;医嘱下达;预约检查;在执行过程产生检查数据;数据归档。

IHE SWF集成模型包括了9个角色(Actors)和近20个事务处理(Transactions),在这里定义丰富的执行角色和事务处理过程,确保参与医学影像学检查工作流的医学信息系统之间能够有效的系统工作[1](见图1)。

IHE SWF集成模型定义规范在医疗影像部门建立了一个无缝的信息流程来支持有效率的影像检查,它详细说明了从挂号、医嘱、预约、检查、影像获取、存储和诊断的各个环节,来维持患者信息流连贯性的事务组。在本集成定义规范内涉及到的系统包括:管理患者挂号和医嘱的HIS;管理放射科级别的检查预约和报告的RIS;影像通讯与存储归档的PACS;负责影像检查的各种检查设备。

3 IHE SWF模型在放射科的实际应用

3.1 工作流程描述

我们以一个肺结核患者为例,说明整个基于IHE SWF的工作流程。

首先,患者在进入医院时进行登记,信息输入到HIS中。患者登记后,由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根据症状怀疑是肺结核,要求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透视,医生在HIS录入检查申请的医嘱后,HIS把该检查申请医嘱传给RIS。检查申请医嘱包括2种消息:ADT消息和ORM消息。其中,ADT消息传送患者的基本信息,ORM消息传送放射检查申请信息。RIS在收到从HIS传来的患者信息和检查申请信息后,由登记员根据放射科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检查进行排程。然后,RIS把该预约信息通过HL7的ORM消息传送给PACS。PACS可以利用这个信息来预先提取患者以往的历史检查。

RIS在传送预约信息到PACS的同时,会产生DICOM设备工作列表(modality worklist,MWL)。MWL中包括多个预约过程步骤(scheduled procedure step,SPS),每个SPS项包含患者信息和检查预约信息,例如,患者姓名、患者ID、过程编码、过程名字以及过程的日期和时间等。在患者进行X线透视检查时,设备可以从RIS通过DICOM查询获取MWL信息。通过MWL的集成,技师可以不用再输入患者的信息和检查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检查过程的信息可以通过DICOM设备执行过程步骤(modality performed procedure step,MPPS)来获取。MPPS旨在让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向RIS和PACS提供它执行的过程步骤信息,包括成像状态“进行中”、“完成”和“中断”,从MWL中得到的原始预约信息以及过程实际执行的内容、时间和方法等。MPPS信息可以使RIS把实际在设备上执行的内容和SPS信息关联起来,使医生能知道当前检查的状态。

检查完毕后,设备把获取的图像传输到PACS,该步骤是基于DICOM C-Store来完成的。设备要求PACS在收到图像后发送DICOM存储确认消息,设备只有在收到确认信息后才可以删除本地的图像。

放射科医生写报告时,可以在诊断工作站通过DICOM的Query/Retrieve获取最终的图像数据,制作放射诊断报告。报告完成后,临床医生通过获取PACS中的图像和放射诊断报告,进行最终的诊断。

以上这些步骤描述了整个放射检查中涉及的HIS、RIS、PACS和影像设备基于IHE SWF技术框架的工作流集成方案,它通过在系统间(HIS、RIS、PACS和设备)进行基于DICOM或HL7标准的数据交换,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自动化。IHE技术框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面的信息集成,并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

3.2 问题探讨

遵循IHE的SWF模型,我们在放射科的实际应用中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求影像设备具有DICOM接口。新采购的设备一般都支持DICOM标准,但当前很多医院使用的是老设备,并不支持DICOM标准。例如,有些不支持Storage SCU、MWL或MPPS。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的解决方案是:(1)首先建议医院采购新的设备,新采购的设备我们不仅要求开放DICOM Worklist功能模块,对于DICOM MPPS和DICOM Storage commitment SCU也作为标准配置要求一起采购。把影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数字化医院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没有DICOM接口而且暂时不能更换的设备我们通过PACS厂商购买DICOM Gateway进行数据采集和转换。(3)如果确实不能按照上述方案来进行,则对于缺少DICOM Worklist模块的设备,则由PACS厂商在RIS提供质量保证工作站(quality assurance),技术员再利用手工方式把患者的检查信息和图像匹配起来,衔接这一中断的数字化流程。对于缺少DICOM MPPS模块的设备,则当设备把图像推到PACS时,由PACS触发一个预先定义的消息给RIS,RIS在收到消息后把状态置为“检查已完成”。如果是取消检查,则由技术员在设备取消检查后,再到RIS手工取消检查。

(2)要求HIS与RIS之间,RIS与PACS之间的集成都遵循HL7标准。当前各医疗信息系统厂商之间的技术实力参差不齐,有些厂商技术实力强的,在HL7这方面投入较早,所研发的信息系统就提供HL7接口;而很多厂商在HL7这方面经验不足,其信息系统也就不支持HL7。因此,我们建议采用集成平台[2]来集成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是用来连接各种信息系统的平台软件,信息系统通过集成平台提供的接口,把数据传入到集成平台,再由集成平台通过另外一个信息系统的接口,把数据传送出去。例如,如果同一厂商的RIS和PACS都支持HL7标准,而另外一个厂商的HIS不支持HL7标准,HIS与集成平台之间可以通过数据库中间表的形式集成,集成平台与RIS之间通过HL7集成,PACS与RIS直接集成。集成流程如下:首先,HIS把患者信息和检查申请信息写入到集成平台的中间表中,集成平台通过定时轮询中间表,获取患者信息和检查信息,转成标准的HL7消息发送到RIS。RIS预约后把预约的HL7消息分别发送给PACS和集成平台。集成平台再把预约信息写到中间表,HIS轮询中间表获取预约信息。这样就使在信息系统不支持HL7的情况下,也能实现IHE SWF模型的工作流程。

4 总结

综上所述,放射科影像检查工作流最复杂的预约检查流程基本梳理清楚了,我们按照SWF的工作流定义去完善工作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例如登记员不用在RIS重新登记患者信息,技师不用在设备重新登记检查信息;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放射科的工作质量,例如不用重新手工登记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检查状态可以及时获知,提高了检查过程的可跟踪性,图像信息及时保存,保证了图像的完整性。

本文讨论的集成规范在放射科流程改造中的应用仅仅涉及到SWF,我们在遵循IHE规范的同时对DICOM标准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我院医生工作站与PACS/RIS集成中对HL7和HIPAA等医疗IT标准的研究和学习也开始慢慢起步,并在我院PACS/RIS构建中逐渐理清了思路,从无处下手到从先进模式学习再到实时改造逐步实现医学影像学全面数字化。

参考文献

[1]王海洋,薛卫京,孟健.多层架构体系的PACS构建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55.

[2]Gregor Hohpe,Bobby Woolf.企业集成模式:设计、构建及部署消息传递解决方案[M].荆涛,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儿童可以做放射检查吗? 篇3

当孩子患病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常常会根据病情需要,让孩子做放射检查。许多家长对放射检查很担心,拿着检查单犹豫不决,害怕它危害孩子的健康,担心“杀死细胞”、“影响智力”。儿童可以做放射检查吗?

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放射检查,它就是我们常说的X线检查,包括X线照片、X线透视以及各种造影检查(如胃肠造影、静脉尿路造影),CT扫描也是利用X线。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会杀伤和破坏生物细胞,积累到一定剂量便会危害人体健康。受照射的组织细胞由于电离及生物效应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辐射剂量越大损害越重,不同的的组织器官的敏感性也不一样,儿童比较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性腺、甲状腺和眼晶状体。因此专业的儿科放射工作者会特别注意遮盖脖子、眼睛保护好甲状腺和眼睛,并且遮盖男孩阴囊保护好睾丸、遮盖女孩下腹部保护好卵巢。

放射检查是现代医学中诊断价值最大、是任何其他检查所不可替代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一般较低,特别是数字化X线摄影(如DR)替代传统X线摄影后,辐射剂量又有明显的减少。同时人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有一定量本底辐射的庞大的宇宙空间,而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其危害是极小的,因此一般不必过于担心“杀死细胞”,更不用担心“影响智力”。就如手机有辐射你照样会使用、电视有辐射你同样会观看一样,孩子可以接受合理的放射检查。重要的是家长需要提高放射防护意识、做好适当的防护并尽可能选择辐射相对较低的数字化X线摄影。

放射科影像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篇4

一、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均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书写相关的诊疗报告,并提交上级一时审核。

二、签发报告的医生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上岗资质。取得主治医师资格以上的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严禁未经上级医师审核出具相关的诊疗报告。

三、审查报告时要审查:申请单的申请内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等基本信息,与医学影像图像、报告上的基本信息是否符合,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检查资料及相应影像表现提出合理的意见或者相关建议,审查报告时要认真仔细,不得遗漏。

四、每天在科主任领导下和总住院医师指导下集体阅片,由当班医师统计并阅片,经常研究影像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五、工作人员应将每位患者的申请单进行扫描并保存。

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1、经手术行病理检查的疑难病例,均列为诊断随访对象。

2、每月派专人到临床科室进行追踪随访。

3、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4、随访的目的主要作为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依据;其次作为积累经验,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5、每月定期将追踪病例集中,由CT、普放组共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6、年终将追踪的病例汇总,由专人保管,作为医学资料存档。

放射科消化道造影检查需知 篇5

1.胃肠造影室检查时间:

门诊:周一—周五上午7:30—12:00,下午14:00—17:00;

急诊:每天下午17:00—次日晨8:00。2.造影剂(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道造影):

钡剂:硫酸钡(首选),疑有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等患儿禁用,不需另外开取; 碘剂:碘海醇,适用于新生儿或钡剂禁忌症患儿,需另外开取。

3.患儿及其陪同家长(至少两名,孕妇及哺乳者禁入)于上午7:30直接到放射科门诊三楼第四检查室排队等候检查。因患儿自主能力差、配合欠佳,所以需两名家长分别扶稳、按牢患儿上肢及下肢,以免影响检查效果、拖延检查时间,造成患儿不必要的X线照射。4.检查前准备:患儿检查前晚应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当天检查前4小时禁止喂食、喂奶、喝水。灌肠患儿检查前晚使用开塞露清肠。申请单注明需碘海醇造影的患儿家长应携带碘海醇20ml或50ml及注射器,所有检查患儿家长应携带卫生纸,上中/全消化道造影检查另需携带患儿自用的水杯、勺子(吃奶的患儿请自备空奶瓶)。

5.检查室中准备:患儿家长将准备好的奶瓶、勺子、卫生纸、药水及注射器等交给检查医生;配合医生除去摄片部位周围影响观察及操作的衣物、饰品等,灌肠患儿需脱去裤子及尿不湿。将患儿按头里脚外的方向放在检查床上,两名家长轮流穿上防辐射服,按照医生指示分别扶住患儿肩膀及膝盖,尽可能固定患儿避免其摇晃摆动。

6.检查过程中,请按照检查医生的指示服用造影剂及在检查床上移动方向。部分上中消化道造影及全消化道造影需要多次进入检查室内进行摄片,以观察不同时期造影剂的通过情况,因此每次摄片结束后请继续在门外等候下次摄片,待检查医师告知检查结束时,方可离开。部分患儿因拒喝造影剂、钡剂漏出等自身条件原因影响检查及诊断,甚至导致检查失败。此种情况下,检查医生会向患儿家长说明情况,如无法完成检查,请与临床医师沟通,改换其他检查方法。7.消化道造影取报告时间:

病房:无需自取,有专人送;

门诊:上午检查者下午14:00取,下午检查者17:00前取; 急诊(空气灌肠、气管透视等):即时发放。

8.如决定不检查需退费,请家长于预约当月月底之前前往我科退费,逾期不予退费(因当月费用均于月底统计上报)。

省放射质控检查汇报 篇6

12月5日,放射科迎来了XX的省放射质控检查。检查成员是XXXX主任,检查时间半天。

当天,省放射质控组的专家按照卫生部和省放射质控中心的要求,对我院放射科今年以来的学科建设、人员编制、设备仪器投入情况以及质控质量如投照标准、放射防护、病理随访及报告质量等进行详细检查后,认为管理有效,诊断无原则性错误,报告质量好,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明显的医疗差错是难能可贵的。

专家在检查结束后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现整理如下:

一、人员及机器设备配置

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现代化设备应用到了医学上,绝大部分医生在给患者诊断前,要依据医技科室提供的各种报告、诊断,然后结合患者症状来下定论,这样,医技科室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风险大,责任重。相对于三甲医院的规模及放射科病人检查数量,我们医院放射科医生人数配备严重不足,容易对日常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同时机器设备配置与三级医院不相符,设备更新慢,也制约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PACS系统

我们医院PACS系统存储量小,在线图像最多六个月,其功能也极不齐全,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时与重要的其它医技检查部门没有联网(如:病理科、胃镜室及住院病历没有联网),极大的制约着科室的日常工作以及日常的统计和质量控制,希望加快统一的PACS的招标和联网建设,真正发挥的优势,同时也为今后成立市医学影像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投照标准

投照标准是否与报告诊断的准确性是密切相关的,如体位不标准,往往会造成重叠、伪影等,如增强扫描时间掌握不好,往往会造成病灶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等,容易造成诊断医师的漏诊、误诊。头颅CT检查中机器需要倾斜一定角度进行扫描,由于病人较多,部分技术人员为了缩短病人等待及检查时间,进行简便化操作,扫描时没有倾斜角度,没有按扫描规范进行操作,科室将组织技术人员再次集中学习扫描规范。

四、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病人要求有术前会诊记录单和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检查两份归档病历中发现没有,检查者认为欠妥,为此科室将与医务处沟通,希望今后也要把放射科的会诊记录单放入病历里,同时确认是否需要介入医生书写介入治疗后首次病程记录。

五、病例读片

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检查标准中要求每周不少于3次,发现1月份有一周只有2次记录,漏记了一次,为此科室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防微杜渐。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1.加强科室人才的培养,科室诊断医师出去进修,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同时利用省、市读片会、年会、质控会等各种平台,提高业务水平。

放射科检查流程图 篇7

据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对1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后发现,英国每年诊断出癌症病例中有0.6%是由X线检查所致。在美国,每年有160万儿童接受头部和腹部CT检查,其中有1 500人由于辐射诱发癌症而死亡。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研究证实,做一次CT全身扫描体检,使受检者受辐射致癌的危险性增加约8%,且受照射越多,患致死性癌症及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越大。在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3.2%是由这2种检查造成的(健康报2007-5-28)。

使用放射检查过度或不当,会给人类带来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危害,为了更好地利用放射影像技术为患者服务,推动临床医学向着科学、安全的方向发展,现就目前存在的辐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

1 造成辐射危害的因素

1.1 重复检查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院的影像检查结果还不能互认。这主要有2方面的原因:一是影像图像质量的认定没有统一标准,二是医院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据报道,一颅内肿瘤患者,为了明确诊断,在2个月内在不同医院进行3次头颅CT、6次头颅MR检查(健康报2007-1-3)。

1.2 不合理检查

申请放射检查不符合适应症,或直接选择昂贵的、有辐射危害的影像学检查。如对用B超就能确认的肝肿瘤患者直接进行PET扫描,对有肺内病灶拟诊肺癌患者进行MR扫描等。前者应首选超声检查,不能确诊再做CT扫描,只有在诊断不清、肿瘤分期不明、评价全身转移时才选择PET扫描。后者应选择CT扫描,因为MR显示肺内结构有限,显示肺癌病灶不清楚。CT既比MR便宜,而且对诊断效果更佳。

1.3 滥用检查

由于患者对CT的迷信和医生对CT的依赖,患者稍有问题即做CT检查。有人甚至在1个月内检查数次或在一天内对几个部位同时做扫描。卫生行政部门对三级医院放射检查阳性率的要求为70%(实际上大多数医院根本达不到此项指标要求)。而据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医院放射科门诊的统计,其放射影像检查的阳性率仅为50%。

1.4 扫描范围不精确和扫描程序不合理

如针对眼部疾患,是对眼部及整个头部进行扫描,还是选择眼部以上的某个部位进行扫描,其患者吸收的X线剂量是不一样的,并且扫描定位越精确,越不容易漏掉微小的病灶。是否每个患者都需要平扫加增强二次扫描?肝脏部位的检查是否都必须做双期或三期的多期相扫描?儿童细胞增殖旺盛,对放射线敏感,如何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体质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是需要医务工作者用责任心和爱心去认真把握的。

1.5 单纯追求图像质量

CT的图像是用不同的灰度来表示,灰度的深浅反映了器官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数字图像总是以噪声为伴,增加X线剂量,能够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提高图像质量。但高质量的图像是要以患者接受过多的辐射剂量为代价的。对于同样满足诊断需求的照片来讲,剂量可以相差几十倍。对图像质量的追求,导致医生忽视患者吸收的辐射剂量。

1.6 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医用辐射源

医用辐射源是列入国家计量强检目录的医疗设备,政府主管部门指定法定计量检测机构每年要对医院在用辐射源进行强制检定,其目的就是对医用辐射源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严格把关,防止其对患者健康造成伤害。但仍有医院没有严格的执行周期检定制度,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医用辐射源,给医疗安全埋下隐患。

2 对策研究

2.1 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强制检定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要求,医疗机构每年应对在用的医疗放射设备进行严格的计量检定,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放射设备不得使用。基层医院更要严格控制二手放射设备的配置和使用(不合格的二手设备往往会通过加大辐射剂量来改善其影像质量)[1]。

2.2 严格把握放射检查的适应症

临床医师在选择检查方式时应考虑到放射线对人体的副作用,使用此类检查要谨慎。能用非辐射方法(如超声)的就用非辐射方法,能用拍片解决的就不做CT检查。

2.3 对接受放射检查的人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如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及未成年人尽量避免CT检查,检查时,应尽量避开性腺、眼晶体、甲状腺等重要器官,还要考虑和防止散射线对患者的伤害,对非照射部位的重要器官要进行屏蔽。孕妇和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下),一年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应限制在1m Sv以内。

2.4 图像质量以能满足临床诊断为标准

针对不同的诊断目的,提供不同噪声水平的图像。如轻微骨折、原发性骨肿瘤,需要高质量图像。对于显示脱臼、异物、退行性病变及各种感染疾病、肿瘤仅需要中等质量的影像,对于假肢植入的观察、肺炎复查等只需要低质量的图像就可以满足临床诊断。

2.5 严格掌握放射线使用的剂量

医生应该熟悉各种不同部位病变检查需要的剂量,CT报告上必须注明患者在什么剂量内或是否在安全阀值内进行的扫描,让患者了解自己在某时间段内所吸收的辐射剂量(年接受剂量不超过15m Sv和一生中的累计剂量不得超过250m Sv)[2]。

2.6 根据扫描模式确定最适宜患者的使用条件

对使用配有针对受检者体型选择扫描模式(CARE DOES 4D)的CT,在正常情况下,要求按该模式进行操作。对于使用没有配置此模式的CT,在检查前,技术人员必须准确测量受检者的身高、体重、询问病史,选择合理安全的扫描条件。对一些身体条件比较特殊的患者,如10岁以下儿童、体重偏轻、体质较弱的患者要进行个案讨论,然后再定出适合的扫描条件。

2.7 严格把握同一患者2次检查的时间间隔

没有特殊情况,不提倡平扫后再进行增强扫描。非因病情及治疗的特殊需要,更不允许在1天内对多个部位同时进行扫描。同时应嘱咐受检者在检查后多吃海带、水果、多饮水,以帮助排出因辐射在体内产生的毒素。

2.8 在为患者做放射检查时要有一定的时间等待

做检查时,X线扫描室内会产生一定的电离辐射气体,电离辐射是能量最高、潜在危害最大的辐射。故在2名患者检查之间应留有一定的时间,等待上次检查产生的电离辐射气体释放或能量衰减后再安排下一个患者检查。

2.9 放射检查的环境应符合环保要求

对放射检查设备的安装、房屋的修缮、周围的环境,必须符合环保部门的规定,对于陪同检查的人员应给予关注。医生要告诫陪护亲友,检查时要尽量保持距离(照射距离增加一倍,受照射剂量会减少到原来的1/4),要缩短在辐射场所的停留时间,对于确实不能离开的陪护者提供必要的防护条件。

2.1 0 提高医务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

要对放射专业医生加强剂量安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使其建立起“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患者减少辐射危害”的责任感。

摘要: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放射检查已经成为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放射检查在提供医疗便利的同时,其安全隐患日益显现,危害日趋增大,而社会与医院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医院临床的角度分析归纳了在放射检查中易造成危害的6条主要因素,并提出10条防范措施,以期达到满足临床需要、减少辐射危害的目的。

关键词:放射检查,安全隐患,对策探讨

参考文献

[1]JJG961-2001医用诊断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线检定规程[S].

[2]GB Z131-2002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S].

[3]JJG44-2004医用诊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S].

浅谈医用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 篇8

关键词:X线;防护

【中图分类号】R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75-01

1?X线防护目的

作为辅助检查的X线检查,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体各组织部位的检查中;威康.伦琴发现X线后,X线就成了人类的福音;但伴随而来的是X线较大的潜在危害;由于X线的生物效应,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损害,尤其使用及防护不当,还会造成巨大危害,所以说X线的防护也极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低剂量高质量的X线设备不断涌现,大大减少了X线对人体的损害?

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基层医院,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农村乡镇卫生院,仍在使用传统X线机进行检查?要想在检查中大幅度降低曝光量,仍然能达到最满意的图像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强X线防护,减少X线对人体造成损害,是每个放射工作者追求的目标?X线防护的基本任务就是保障X线工作者和公众的康健安全,提高X线防护效益,促进X线工作的合理发展?

2 ?目前医用X线防护的薄弱环节

目前大中型医院发展迅猛,无论医疗技术还是医疗设备都是较先进的;在X线医疗设备中拥有代表时代的新型设备(如大型X线机?CR?DR?CT等),有条件和技术力量配置合理的机房?合理的辅助设施等完善的防护设施?所以大中型医院的X线工作人员的X线防护较乐观,达到了标准的X射线防护要求?农村乡镇医院几乎普遍配置了X线机;据了解,X线机可大都较陈旧或部分X光机是大中型医院所淘汰产品,大多数是上世纪70~80年代产品,甚至更早时期产品?机器本来的防护就较差,加之机房设施落后?不合理?一些乡镇医院X线机房就是普通房间改装,其机房墙壁?门窗无特殊处理;操作控制室缺乏必要辅助防护设施,所以很难达到X线防护标准?少数X线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X线防护知识和防护观念?对接受X线检查患者的X线防护无论是在实际的防护上还是在防护观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对患者的防护开始重视,但距患者的防护要求还做得远远不够?X线是肉眼看不到,手摸不到的东西,它损伤人体是不能一下子感觉出来的?况且,很多患者并不了解X射线,缺乏对X线的防护知识?所以缺乏对患者的X线防护,也就等于埋下医疗上的隐患?

3 ?完善防护措施

3.1机房?机器及投照技术上防护要求?机房宜较大,就200mA双床双管X线机而言,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m2,并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尽量避免开窗(如必须开窗,窗口必须开向空旷而无人行走动的方向)?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钡粉或铅皮构成,以达到能防护X射线为准?X线机房门应加贴0.3cm以上厚度的铅板,铅板大小与门的面积大小一致,防护门以能完全密封门口为度?所有的放射工作场所要设置警示标识,按国家规定医院放射科必须在每个岗位上(X线机房外门口)设置放射工作场所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在此范围内有X线辐射污染?

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球管套内,球管套窗口应有一定厚度铝板及缩光器作适当调整,尽量减少无用的软射线及原发射线?X线检查床应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影像增强电视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地减少医务人员及患者的X线照射剂量?

3.2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人员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下;使用传统的透视方法,要尽量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透视时须使用各种防护器材,如铅橡皮手套?铅围裙及铅玻璃眼镜等?利用缩光器使透视野尽量缩小,毫安量尽量降低,曝光时间尽量缩短?透视前应该有充分的暗适应,以得到良好的透视效果?照片时要避免接触散射线,一般用铅屏风遮挡或机房内设置一个防护好的控制室(用铅皮或砖?小泥?钡剂砌成)?

3.3患者的防护?患者受检部位距X线球管要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小于40cm?这是因为患者距X线球管愈近,接受的X射线量就愈大?在患者受检部位外要给患者配戴铅围裙?铅帽?铅围脖?铅背心等防护用具,特别是患者性腺?甲状腺?乳腺等对X射线敏感部位进行屏蔽防护?患者应尽量避免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检查或不必要的复查?对性成熟及发育期的妇女作腹部照射应尽量控制次数及部位,避免伤害生殖器官?早期怀孕前三个月内,胎儿对X线特别敏感,易造成流产或畸胎;故对早期孕妇避免放射线照射骨盆?儿童施行X线诊断检查,也是患者防护重点,因儿童对X射线敏感?其身躯较小又不易控制体位等特点,需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要尽量减少患者陪伴进入机房内,如必须有陪伴的患者也应有适当的X线防护措施?

放射工作者必须加强?提高放射防护意识,除加强自身的X射线防护避免X射线损伤外,还要树立保护患者免受X射线的损伤?对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必须讲清,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损害,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我们的防护措施;同时尽量减少X线辐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严格按照X线防护要求,遵循X线检查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规范我们的工作行为?

4讨论

自从伦琴发现X线100多年来,X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医学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类刚把X射线用于医学时也不知道它还会对人体有害,在实践中发现使用X射线过多的人出现脱发?腹泻?皮肤溃疡甚至皮肤癌?白血病等,才逐渐认识到X线射线对人体有害;所以有人把X线比喻为是把“双刃剑”;如果超剂量使用,对人体的损伤是很大的?随着X线检查的推广和应用,现在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这就是我们广大放射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X线诊断中,充分利用X线有利一面的同时,X线防护就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放射工作者及广大的受检X线患者的防护还较落后,还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和防护意识?乡镇卫生院放射人员的培训?X光机配置?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需要医院及相关机构重视,提供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一些传统的检查方法,如传统透视方法应该被隔离的电视透视系统取替而淘汰?这些措施都能有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医务人员对受检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要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组织应进行屏蔽防护;尤其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医务人员有责任应事先告之X线对健康有一定影响,并为患者佩戴防护设施?同时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尽量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X线检查,避免资源浪费?

目前,媒体?互联网上可见到很多关于我国医用X线在应用上对患者缺乏必要防护措施等方面的文章很多,部分文章說法非常尖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放射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是的,我国在医用X线检查对患者的防护较发达国家是落后一些,一些外籍患者就诊接受X线检查时无法接受缺乏X线照射防护的事例不少,这无疑会促进?加快广大医患人员对X线的防护意识,净化环境及促进放射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996,[GB16350-1996]

放射科检查流程图 篇9

温馨提示:接受放射线检查

注意事项公告牌

一、医用放射诊疗是一种损伤性诊疗,诊疗过程中产生的X线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采取防护措施,有可能使身体某些敏感器官受到损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长远的,射线照得越多,诱发一些疾病的危险性越大。从预防角度讲,原则上应尽量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照射。

二、在医生建议做放射线检查时,可以与医生讨论或咨询检查的必要性和效果,有能替代的.最好先做无辐射危害的检查。

三、接受放射线照射前,患者有权向医务人员索要

防护用品,尽可能对邻近照射部位的生殖腺、胸腺、甲状腺、眼睛等射线敏感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四、婴幼儿、少年儿童、育龄妇女、孕妇等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应慎行或尽量避免放射线照射。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要掌握清楚月经周期,对下腹部的检查应严格限制在月经来潮后的十天内进行;非特殊需要,怀孕8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要做下腹部的放射线检查。

五、在实施放射诊疗时,非受检者不要进入操作现场;确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护时,有权向医务人员索要防护用品,对陪护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当您的健康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拨打卫生监督执法举报投诉电话:xxxxxxx

x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附件2:

放射检查质量保证方案和管理制度 篇10

对于接受放射性检查的患者,依据卫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制定万众医院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和管理制度。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按照医疗放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小化的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放射检查质量保证方案和管理制度,应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

一、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管理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

1、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影像诊断医师、放射技师组成。

2、科主任负责制定质量保证工作管理制度和实施细节,定期检查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实施。

3、影像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参数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报修。技术人员负责X线检查摄片及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

二、放射科工作人员要求

1、从事影像诊断医师和放射技师人员应上岗培训,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后,需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建立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档案。

2、从事放射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放射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取得技师资格职称。

三、影像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1、放射诊断人员、技术人员各负其职责,做好影像质量管理。

2、X线机器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 护和故障维修。

3、制定放射科符合口腔影像诊断的标准。

4、定期组织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放射技师人员学习新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四、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1、对X线片的影像质量等级进行定期的评价。对放射技术操作人员进行技能质控,核查X线牙片摄片患者体位,X线投照垂直角度与水平角度,投照技术是否符合标准。牙片影像放大失真比例,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评价影像质量,提高甲级片率,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2、放射诊断医师负责影像诊断报告,组织阅片,从诊断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监督,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与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提高影像诊断正确性。

五、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1、摄片前要做到:

①查患者申请单,核对姓名、性别、出生年

月、医生,及摄片部位。

②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

③查摄片曝光条件,如:KV、mA、mAS等,核对机器检查模式设定程序。

2、摄片患者的体位标准、X线球管中心线投照垂直角度与水平角度,投照技术符合标准,牙片、全景片、TMJ张闭口位、头影测量正侧位片的影像,放大失真比例在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

A、甲级(优质)片标准

①X线甲级片影像密度合适,层次分明清晰。

②数字化成像与CBCT,患者体位头位端正,要求检查的部位全部显示于成像。牙片的检查部位应包括相邻的牙位及相邻的解剖结构,传感器边缘应高于牙合平面5-7mm,牙根尖显示清晰完整,下颌埋伏阻生牙应显示下颌神经管。全景成像定位规范。需牙列清晰对称显示,上下颌骨,关节头清晰。头影测量牙咬牙合对位,眶耳平面呈水平线,眼睛平视前方,睑部肌肉放松,嘴唇自然。

③无技术操作缺陷,无体外伪影,无污片、漏光、静电等阴影。B、乙级(良级)片标准

乙级片中有1项不足,但对影像影响不大。C、丙级(差级)片标准

差级片中有2项以上不足,尚能用于诊断。D、废片标准

不能用于诊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影响无法诊断则定为废片。产生废片现象,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及时整改。

六、放射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1、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医生,检查目的和要求,正确登记数字化摄片及CT的患者信息,并将所有的资料输入电脑保存。

2、按顺序开机,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仔细核对申请单、检查部位和要求,准确无误后进行检查。完成摄片后观察影像质量是否符合临床要求和诊断要求。

3、摄片操作流程。依据X线检查单,核对摄片部位,确定投照条件,患者摆位,嘱不动,曝光。

七、资料的记录、保存

1、使用日志。记录患者摄片信息,保存摄片电子文档、数字影像资料,做好备份。

2、记录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等情况。

八、医疗安全保证

1、控制影像质量,提高准确率。

2、对育龄妇女及儿童的X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周密的防护措施并行知情告知。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3、加强应急能力:机器发生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向上级和主管部门汇报情况,通知厂家,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排查,分析原因。机器故障排除,恢复正常运行后,将处理情况记录,并书面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4、信息安全保证,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的影像资料的管理、查阅、修改、打印、刻盘的设置,做好资料备份。

九、影像检查设备的质量控制

1、日常维护:X线检查设备,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有提示错误等,应先排除。

2、定期维护:(每月进行一次)对设备性能、各种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检查。

状态监测:每年一次,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十、X线机房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1、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备有患者防护用品,铅衣,铅围脖,铅帽等。

3、执行各种防护规程,做好医患防护工作。

4、机房门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指示灯,提醒周围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十一、监测计划

1、委托有资质部门每2个月对放射技术人员个人剂量进行检测,简历完整的个人剂量档案。

2、备有一台便携式的x-r剂量率测量仪,定期(每周一次)对X线机机房周围环境进行监测。

3、监测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并纳入档案进行保存,监测数据每年年底向当地环境保护局上报备案。

十二、污染防治措施

1、射线装置机房的辐射防护能力应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的防护要求。

2、机房的防护门上的上方设置工作警示信号灯,并注明X射线装置开机时严禁人员进入。

3、机房外有规范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加中文说明。

十三、辐射环境管理

1、设立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小组,有辐射防护监督员,负责机房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并制定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内容包括: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以及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估算等。

2、定期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射线装置机房周围环境进行辐射监测和评估;每周一次监测并记录。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并建立监测技术档案,监测数据每年底上报当地环保局备案。

3、建立并执行辐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操 5 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并加以严格执行。遇到情况变化须及时修订。

放射科检查流程图 篇11

关键词:胸部放射,异常,术前检查

近年来,胸部X线放射检查应用十分普遍,不仅是诊断病症的重要方法,也逐渐成为患者术前检查的一个重要环节[1]。许多临床医师均将X光检查视作常规临床检查的延伸,使放射诊断在非体外循环手术的术前检查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临床诊断的附属物变为一项常规的术前检查手段。与此同时,对诸如童年时头骨急性创伤后的颅骨造影、神经放射成像、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常规的胸部放射检查、外科手术前的胸部X射线检查、静脉泌尿系造影、医护人员的侧位胸部X光检查及急诊室的放射诊断等进行常规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本文从放射检查和临床检查的参照性出发,对放射检查中的异常现象进行研究,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7例进行非急性、非体外循环的手术的患者。其中515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X线的表现以及放射科报告医师的姓名等信息均有完备记录。另外152例患者的记录中又补充了吸烟习惯、距离上次拍摄X光片的间隔时间以及慢性支气管炎,Ⅲ级呼吸困难,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和肺结核等既往病史的类似信息。

1.2方法异常的X光线发现被归为六类:心脏、织脉和肺动脉、肺野、胸膜、骨系统以及胸腔纵膈。对这六类的放射结果分别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与全麻和外科手术的相关度将在每个部分发现的异常分为显著的和无关紧要的两类。

2结果

如表1所示,放射结果显示有126例显著异常和173个无关紧要的异常之处。男性患者的60例重要发现中,27例(45%)为心脏肥大,10例(17%)为慢性阻塞性心肺疾病,而女性患者中的60例重要发现中41例(62%)是心脏肥大,7例(11%)为慢性阻塞性气管疾病。

表2显示,根据年龄和性别统计的总的异常情况。年龄在20岁以下的患者未发现任何异常,30岁以下的患者也未发生显著变化。

表3显示出,X光放射发现和既往临床病史之间的一致性。X线的变化支持7例患者中有1例曾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另外4例的放射结果在缺乏既往临床病史的情况下,为慢性阻塞性心肺疾病提供了佐证。在有明确结核病(5例),高血压(14例),心绞痛(6例),三级呼吸困难(10例)以及心肌梗塞(1例)病史的患者中,X线放射报告分别证实了1例,3例,2例,2例和1例的临床诊断。在没有既往临床病史的情况下,另外6例患者的X射线变化与陈旧性肺结核的诊断相一致。

3结论

研究表明,对30岁以下患者进行的术前胸部X线放射检查基本未见异常。如果将此类人群排除出术前检查的筛选过程,放射科在术前胸部X线放射检查方面的工作量大为减少。研究表明,放射发现异常中有54%源自心脏肥大,19%源自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肥大的普遍性因年龄而异(年龄在30~49岁占5%,50~59岁占8%,60~69岁占15%,70~79岁占27%,年龄超过80岁的为40%),显现出显著的年龄依赖性。

发现表明,在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呼吸困难等疾病的检测方面临床检查更加灵敏、高效,而放射学对肺结核等疾病更敏感。两者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方面的差异则尚不明确。然而放射线所带来的辐射备受争议[2],接受放射检查的利与弊引起重视和关注,故而应将放射与临床检查有机结合[3],增强术前放射检查的合理化程度,以提高临床操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J W D Bull.What Is Diagnostic Radiology's Place In Medicine[J].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74,10(5927):394-400.

[2]Emillington.Radiology[J].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43,4329(25):829.

放射科检查流程图 篇1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我县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安全,根据武威市卫生局《2011年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要求,我所于2011年7月——10月组织卫生执法人员对全县放射诊疗机构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摸底情况

从调查摸底情况看,全县现有放射诊疗机构29家,其中二级医院2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包括片卫生院、分院)20家、其它医疗机构4家;共有放射诊断设备41台,其中X射线摄影机26台、荧光屏透视机7台、数字X射线摄影机1台、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1台、CT机2台、牙科机2台、其他放射诊断设备2台;放射工作人员50人;2010X射线诊断共49007人次。

二、重点检查情况

本次重点对各级各类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情况、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放射工作人员及患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1.放射诊疗机构持证情况。在所检查的29家放射诊疗机构均持有有效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开展放射诊疗活动,且按时进行了校验。所有机构全部建立了应急预案、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2.放射工作人员情况。在岗从事放射诊疗活动的50名工作人员中,41人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2011年有36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和专业培训,有7人分别在所在医疗机构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经检查,各放射诊疗机构均不同程度配备了铅手套、铅围裙、铅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其中,25家放射诊疗机构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防护用品;10家放射诊疗机构为受检者配备了防护用品。4.警示标识设置情况。29家放射诊疗机构均在放射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有警示标识,但部分放射诊疗机构警示标识设置不规范、不醒目。

5、放射诊疗设备检测情况。41台放射诊断设备中仅有县人民医院、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康复医院等放射诊疗机构的8台设备经有关部门进行了状态检测,其余均未进行检测。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情况。已有7名放射工作人员分别在所在医疗机构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放射诊疗机构对《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认识不到位,防护意识淡薄,特别是缺乏对受检者的防护意识,不能按照要求配置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2、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比较淡薄,不能严格按照放射工作程序操作,工作时不能正确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较低,个人计量监测档案建档率为零。

4、尚有部分放射诊疗机构警示标识设置不规范、不醒目。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和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增强放射诊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对放射防护工作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督促各放射诊疗机构配备足够数量供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指导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把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相结合,不定期对放射防护用品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提高各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放射防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放射诊疗工作安全规范开展。

上一篇:邮政支局局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火影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