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精选9篇)
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提高作为未来公民的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行动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可以说,赢得教师,才能赢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
我们常说“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器”又是指什么呢?成为一个称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哪些方面的积累和准备呢?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和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仅从表层来看,教师的学历就普遍不能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当然,学历教育不是短时间就能突击解决的,学历也不一定能直接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发展就越发显出其重要价值。然而,纵观课改以来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其中存在目标不够明确、内容和顺序安排不很合理等问题,某些重要方面经常被忽视而导致效果不够理想。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还不是很清楚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提高哪些方面的修养。因此,讨论基本修养的问题对中小学英语的自身发展,对于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都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从语言能力、语言学基础理论、二语习得与语言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常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运用以及师德修养等方面谈一谈这个问题。虽然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的素质还不止这些,这里谈到的几点可以看作是一些最基本的前提。
一、英汉语语言技能修养
首先是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毕业生的要求是至少达到二级,那么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的语言水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这个二级要求再低。也许有人会觉得强调这一点有些多余:小学英语教师怎么可能达不到小学英语毕业要求的水平呢?可是,如果真的拿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逐项考核目前在岗的英语教师,也许结果不一定如想象得那么乐观。从课改以来笔者参加过的一些小学教师培训情况看,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构成中,转岗和兼课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无论从学历水平还是语言能力,恐怕离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语言要求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许多教师的语音很成问题,说和写的能力也普遍需要加强。对于刚刚开始学外语的小学生来说,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尤其是语音语调和对一种外语的基本认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能做好。现在很多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上不去,可能不是“不会教”的问题,而是自身的知识积累就很欠缺,是“没啥可教”的问题。用大家熟悉的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教师的“桶里水不够”,而不是“不会倒”。因此,在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时,对教师进行课标理念、教学法、教学技术等培训的同时,非常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小学英语教师把英语语言水平提高到起码的底线。语言素养非一日之功,教师也应该利用一切机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汉语修养也不可忽视。虽然英语教师教的是英语,即使有能力全英语授课,良好的汉语的表达能力也应该是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况且,从目前情况看,要求小学英语全英语授课,在多数地区还不现实。
二、普通语言学理论修养
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语言学基本理论的修养可以帮助教师在更大的背景上理解和认识英语语言,增强教学中的自觉性。使教师教学中不但知道该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那么做。当然,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全面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理论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但至少应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和对教学有直接帮助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常识。比如语言的本质和属性,语言的发展与变化,世界语言的简单类型分类和亲属分类,语言结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语言的对比,语言的精确与模糊,语言和言语,语境对言语意义的影响,语用学常识,以及语言的内部结构(包括语音学知识,词汇学知识,语义学知识,句法学知识和语篇结构知识)等。虽然这些知识不属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对这些问题是不是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英语语言和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因此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然而,眼下适合中小学英语教师自修语言学的文献资料很不容易找到,如果能组织编写一些内容通俗、形式简明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读本,对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效果应该会有帮助。
三、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文化修养
语言从来就不可能离开文化,离开了文化的语言教学往往既不能深入又没效率。教英语当然离不开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单靠语音、词汇、语法、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了解语言形式之外的更丰富的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语用意识、文化敏感性是英语教学由“死”到“活”的桥梁。我们知道,任何两种语言中看似对等的东西实际上很少有完全对等的。举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词什么意思,一句话什么时候能说什么时候不能说,对谁能说对谁不能说,这里面都大有讲究。不是英语的brother就是汉语的“弟弟”,英语的Good morning!就是汉语的“早上好!”。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跨文化意识,并且在教学中时时向学生渗透这种意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也需要特别指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不仅包括英美文化,更应该包括中国的文化, 无论从教师的自身修养,还是从英语教学的需要来说,基本的中国文化修养都是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必修课。
四、二语习得与教学法修养
如果说前面的三点主要是帮助中小学英语教师把握英语教学“教什么”的问题,那么第二语言习得知识和教学法修养则是为了帮助教师解决“怎么教更好”的问题。要成为一个比较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之外,教师还需要了解熟悉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了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些外语教学法流派,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和句法结构教学的常用方法以及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常用技巧。要了解这些教学流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当时特定的语言教学需要,这样便于理解把握各种语言教学流派的长处和局限性。在吸收借鉴的时候也更有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再结合教学实践,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形成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有了这些理论指导,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时就会有更多的根据,安排教学步骤设计教学活动时也会更灵活多样。
需要注意的是,二语习得理论和目前常提到的教学法如听说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法等,多数都是从西方引介到国内英语教学中来的,这就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和本土化的问题。实际上,根本不会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法”或者什么“外语教学的最优模式”。无论什么教学法都会有它的适用环境和对象,也都会有其局限性。对于教学法理论,特别是国外的理论,要学习要引进,更要思考要辨别。谈到教学法的改进,人们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赶时髦”的怪圈,比如认为新的教学法就是先进的,就是好的;认为传统的就是过时的,就是落后的。这是一种很不理性的认识。理性的态度应该是在了解熟悉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当地的教学实际,包括教师本身的条件、教学环境、课时、教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求等,对各种方法进行筛选和合理吸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不断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策略和风格。
五、教育学与心理学修养
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安排和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要达成教学目标,教师的努力最终还必须通过学生来实现,只有学生“爱学”又“会学”,教师的“教”才有效。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等于掌握了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有效工具。比如要让学生“爱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多个侧面入手,让学生喜欢英语老师、激发动机和内驱力、引起注意、培养和保持兴趣、正确运用批评与表扬、保护学生自尊心、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等等。再如,要解决让学生“会学”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合理分配注意、利用遗忘规律安排复习、形象思维的运用、多感官的刺激等等。这些都依赖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的知识。比如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包括记忆、注意、兴趣、爱好、动机水平、意志品质、创新能力、伙伴关系、个性特征与家长的关系等。这些又是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重要根据。比如小学语音教学中教不教音标,什么时候以怎么样的方式教,什么时候开始要求写,语法讲不讲,讲到什么程度等等具体问题,都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依据。
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不仅在微观的技术层面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支持,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有深层的影响。它实际上是上面所谈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理论基础,帮助解决“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另外,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书之外同样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修养,恐怕很难胜任这一工作。而且,这一修养也有利于教师更客观地了解自己,提高反思能力,有利于“教学相长”和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六、人格魅力与师德修养
以上谈了教师的“能教”和“会教”的问题,最后谈“德”的问题。“德者,才之帅也”,没有师德,教师的“能教”和“会教”之“才”便没有了“帅”,教师的其他修养也就因此失去了灵魂。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对被教育者施加的任何影响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某种情感因素,师生的交流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教师的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自然的,不易察觉的。教师的品德和智慧、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师德修养是所有修养的第一前提,在各个层次的教师培训中都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重视技术层面的东西更多,对师德修养似乎有所忽视。对此也曾有人疾呼:教师培训所注重的不应该是一招一式,不应该是教学的技能、教学的模式,而主要应该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境界、教育的追求,是不断地去唤醒、激活和弘扬存在与每个教师心中的“教育智慧”。
师德修养的内涵丰富而深远,难以简单地言说,这里只举其一二。(1)高尚的品德。没有崇高的品德就不可能有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即使专业知识和能力很高,也不足成为优秀教师。健康的身心,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师品德的基础。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各种心理问题的比例之大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1]。这一方面需要全社会对教师和教育事业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觉地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2)永恒的爱心。“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关爱每个学生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实际教学实践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遵循这一原则并不容易。“赏识教育”和“理解教育”引起的巨大反响,正能说明社会对爱的教育的企盼。(3)严谨与敬业。学生对教师不是“听其言而信其道”而是“观其行而亲其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严谨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只有敬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学生。(4)开放的心态与创新的意识。知识和信息时代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发展。脑筋僵化、知识陈旧的教师不可能抓住学生的心。“教学相长”不是教师被学生的需要逼着学习,而是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每个教师的要求。
六个方面虽然是分开来陈说的,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阶段性地学习和训练。但实际上它们在教学实践中起作用的时候是综合在一起的,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六个方面都很重要,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而师德是其他所有修养的灵魂。
一、双语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要高质量地完成双语教育工作任务,双语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双语教育的特殊性,有坚定的信念,必须热爱双语教育工作,能够把双语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认真对待,把做好一个双语教师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敢于应对双语教育的各种挑战,尊重与理解双语教育对象,具有热爱多元文化的思想。
二、双语教师要具有独特的双语教育知识结构
(一)要具有宽厚的双语双元文化基础知识
双语教育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要求双语教师首先必须是双语双元文化者,这自然要求双语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双语双元文化基础知识。其中双语基础知识一方面包括丰富的双语语言基础知识,即准确的发音、词法、句法与语法知识,两种语言听、说、读、写、译、顺畅交流的水平以及用双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水平,还包括了解一定的语言学知识,了解语言发展的过程,能够廓清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及其良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双元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对双元文化内涵及其本质的理解、双元文化的社会背景知识。
(二)要具有扎实的双语专业知识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双语双元文化知识与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是双语双元文化者,同时还必须是优秀的双语学科教师,拥有扎实的双语专业基础知识。双语专业基础知识一般指双语教师从事学科双语教育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三)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双语教师要学习并掌握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双语教育的基本概念、双语教育的原理、双语教育的本质、双语教育的个性特征、双语教育的规律、双语教育对象的心理及其特点、双语习得理论、双语教育的实践模式等。与此同时,双语教师要把这些理论与实践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双语教师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
(一)要有特殊的双语教学机智
(1)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能力。从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过程而言,双语教育教学内容需要整合。给双语班用的教材只是为双语教育提供了一些最基本素材,这些素材的内容是否能够真正被学生领悟掌握,关键取决于双语教师能否在学生与双语教学内容之间找到切合点,使双语教学内容能够适合学生的需要及其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双语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双语教师必须对双语教学的内容重新加以整合,使双语教学内容能够从呈现形式上的“静态”变为“动态”,从“抽象”的概念、结论变为可以操作的“具体”的内容。(2)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有效调控和优化双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为此,双语教师在双语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双语教师应该具有创设双语教学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能力。(4)要具有双语表达能力。双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师借助于两种语言文字表达教学内容和自身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表达,是双语教师从事双语教育活动的最起码的条件。(5)双语教师要具备双语教学测量与评价的能力。(6)双语教师要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与效益的能力。
(二)要具有双语教育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双语教育学术水平
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项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双语教育研究能力正是双语教师从事双语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又是双语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需要。双语教师应具备双语教育研究意识,对双语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能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探究的欲望。双语教师要学会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规范双语教育研究过程,揭示双语教育规律,以促进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要具备建构多种人际关系的能力
(1)双语教师要善于与自己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双语教育的实施,则引发了双语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集体行为的变化,增强了双语教师与其他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双语教育的跨学科特征,要求双语教师改变传统教师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其他教师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并通过发挥集体智慧和整体效应,全面提高双语教育质量与效益。(2)双语教师要善于与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双语教师在双语教育课堂教学中能够与学生建构一种民主、平等对话的和谐关系,必然为双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控制双语教学过程,决定双语教育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的双语教育教学观念与工作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影响学生各种社会观念的建构、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双语教师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双语教师还要善于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双语教育是由政府起主导作用,由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完成的复杂、艰苦的工程。因此,双语教师顺利地进行双语教学应该学会与家长合作。
四、双语教师要有科学的双语教育理念
(一)双语教师要具有准确的双语教育价值观与积极的态度
双语教育的价值观,特指双语教师对双语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其功能的总体看法。准确的双语教育价值观与对待双语教育的积极态度是双语教师的行动指南。不言而喻,双语教师如果能够认识到开展双语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双语双元文化水平,从最低限度上讲,能够满足少数民族学生享有接受平等教育权利的愿望、缓解民族矛盾、加强民族团结;从最高层次上看,可以培养双语双元文化人才,进一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互联网的普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对少数民族来说,“复合型人才”是指牢固掌握少数民族教育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熟练地掌握汉语,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就必须依靠教育。近几年来因少数民族学校毕业生的汉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相对差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情况多有发生。多一项技能,自然就多一份竞争力,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的必然结果。开展“双语”教育,实现“民汉兼通”,能够扩宽就业门路。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和就业政策的转变,社会上需要的是双语或多语人才。
五、双语教师要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保证做任何事情都精力充沛而且具有一定卫生保健知识技能,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和体育活动技能。其次,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对自身的能力、性格、兴趣、优点、不足等有正确客观唯物的评价;能正视现实,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能主动的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教师以自身为标尺,精心去教育下一代,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并且形成一定的自控力来抵制外来的诱惑,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挫折所带来的压力。
摘要:文章主要从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双语教育理念、身心健康等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宏德.试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
[2]王莉颖.双语教育国际比较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素质,在整个教师素质中处于统帅地位,是灵魂。教师要有合格的政治素质、较强的事业心、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每一件细小的工作。教师的品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学生就会由尊敬、爱戴老师而发自内心地主动接受教育。
二、较强的业务素质
1.完善的知识结构。首先英语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包括标准的语音知识,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比较大的词汇量和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其次,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再次,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育法知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合理的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生动而有趣的课,可使学生兴趣浓厚,注重力集中,产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3)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心,他们就能克服困难,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在初学英语时,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通过循序渐进学习,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成功感、自信心。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学会批评学生
(1)批评的语言力求准确,富有逻辑性。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划分错误的责任界限,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选择准确规范的批评语言,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用些粗鲁、生硬、讥讽的语言和表情,则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日益完善自己的语言。在批评时抓住问题的关键,语言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理,无可争辩。切忌拖泥带水,颠三倒四,文理不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2)批评的语言应形象生动,饱含激情。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从爱护学生的思想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的态度应是热情诚恳的,推心置腹的。避免不良情绪的外露,那些刻板教条、枯燥无味的大道理,毫无个人感情的批评则只会令学生生厌。
(3)批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分辩是非,提高认识,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强词夺理,这样才能实现较好的教育目的。
4.较强的教学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语言力求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
(2)课堂组织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重点突出,精练得当。要善于鼓动、感染学生,力争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要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3)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应熟悉大纲要求,全面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的直观作用,为学生在一定情景下的语言交际的操练、语言能力的养成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
(5)组织第二课堂的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设英语角,教唱英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英文短剧,观看英文电视节目,组织英语能力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这些活动无疑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養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有。
(6)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能力。中学英语教师应能设计出科学性强、反映教学实际、体现学生能力的质量较高的练习、试卷;能有针对性地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系统考核,并能有效地控制题目的难度、区分度,能恰当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知识的疏漏要适时追加纠正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格的身体素质
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巨而繁重的脑力劳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有健康的体格,就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掌握丰富的卫生保健知识,使自己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
四、健康的心理素质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才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创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教师素质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教师 新课标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应该让学生和自己在完成知识的传递的过程中享受教与学的快乐,得到美的精神享受。那么小学英语有效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是什么呢?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认为教师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业务水平。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小学英语有效教师首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是把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事业,一项只求奉献不求所取的奉献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但仅有爱也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注意爱学生的方式方法;作为英语教师除了教好自己的课外,还要关心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谦虚好学和积极探求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是优秀教师个性品格的显著特征;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不单是专业知识,还要有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过渡,才能在教育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奋斗、探索、提升!
二、专业的英语语言素养
小学英语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语言基本功,这是教好英语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其中英语口语,是小学英语教师教好英语的核心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口漂亮地道的英语口语呢?除了准确到位地掌握每一个音标的发音位置之外,我们应该多接触英美地区的各类语音材料,反复模仿、研读,吸纳纯正的英语元素。教师要每天磁带必听,口语必练,时常运用现代技术如:录音机、录像机、电脑、电子白板等,一遍一遍地学习、试听、模仿、对比、分析。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给孩子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技能尤为重要,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过好语音关。
三、过硬的英语教学素养
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多种教学素养,其中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教学专业能力。
(一)教学设计技能: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技能呢?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写教案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教师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教材内容的钻研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个体学习情况的了解,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新课标”要求我们从备课、教学设计开始,力争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技能呢?好教师不应闭关自守,而要有开放的眼界,经常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校内、外的同行切磋,经常阅读学术刊物,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观摩会、交流会。教师有必要多听课,多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名师、能手、教学新秀的课要听,一般教师的课也要听;本学科的课要听,其他学科的课也要听。后者往往被忽视,英语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从其它学科中获得启发。
(三)综合能力: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音乐、绘画、歌舞表演的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包括唱、玩、演、画以及其它的能力。平时要学习简笔画,提高自己的板书设计能力。上课唱首英语儿歌,调动课堂氛围;做一做小游戏,既巩固所学英语知识又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简笔画自然不用说啦,在英语课堂是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我还参加了省级英语教师素养简笔画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新颖,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图片、实物、挂图、自制教具等,具有经济实用、操作简单的特点而深受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喜爱。特别是在我们农场的小学,由于条件所限,自制教具就成为教学中最主要的辅助工具。我们学校在2017年安装的新设备电子白板,为我校各科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翻转课堂、慕课和改进合作学习方面的知识,并取得了优秀的好成绩。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五)有效组织校本课的能力:校本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校开设英语角,教唱英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英文课本剧,组织各项英语能力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这些活动无疑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从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来看,核心素养为教师指明未来的方向,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科业务精通熟,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的动向,争做一名真正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教师,更好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工作。
创新课堂教学研讨会
自然拼读法故事会及小学英语戏剧教学培训总结
庄晓珊
作为这次培训班的其中一名学员,我深感荣幸,并十分感谢上海来的专家和老师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帮助。本次培训活动拟邀美国著名自然拼读法专家 Lynn MaslenKertell,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龚亚夫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梅德明院长,全国特级教师、英语名师夏春娥、沈峰、田湘军、林丽等 23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一线操作型名师与会;特邀全国英语戏剧教学名师团队带来了小学英语戏剧教学课程。
社会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教学目的外,英语教学应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英语教学中推进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英语教学中进行多元目标、多元智能、多层思维”创新教育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者。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亲其师,信其道”。本人从以下观点进行论述内容:
一、多元目标、多元智能、多层思维”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任务。新课标大纲前言就指出,“外国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
二、多元目标、多元智能、多层思维”创新教育推行的必要必要性
1.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既要吸收外部信息,也有义务向外传播中华文明。作为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的英语教学必须注重道德渗透功能,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弘扬民族文化。没有本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人,是价值取向上的外族人。
2.教师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能够考出好成绩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轻德育渗透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忽视了英语课堂的德育功能。
3.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课堂.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多元目标、多元智能、多层思维”创新教育具体对策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传播民族文化。目前英语教材中专门介绍中国文化内容含量较少,没有足够的接触。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同样的话题,比如授课教师在介绍国外传统节日时,传授了一些我们本民族相同话题的词汇并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有条件还可安排一些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版赏析。总之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来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推动英语的素质教育。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在英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中加入德育指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3.提高英语教师的德育素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利用教学来实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实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加强学生对道德品质的理性认识,提高道德意识。
总之,通过英语教学推进学生创新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途径。利用所授教材中的道德意识与伦理道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把语言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增加语言教学的意义。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新课改下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课程标准解读与分析及教法、英语听力、口语强化训练、优秀英语教师的成长和教科研方法等课程。
在各门课程中老师们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使我们从内心中深处愿意接受培训的内容并尽可能加以內化。通过此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对本次培训作以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老师们都精心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深入浅出的解读了新的课程标准,重点讲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再构,好课标准的讨论,应用性阅读教学实践等理论学习。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深入细致的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备课、评课的基本环节和要点。口语老师还根据课堂实际,摘选了多篇英语绘本供我们学习,鼓励我们多运用英语口语来表达意图,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授课中老师语音示范标准到位,耐心纠正发音、纠正语调,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使我们知道了自身的薄弱之处,并能改之。老师还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了儿歌的特点、教学优势、以及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我们深受鼓舞。
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训练展示,我感受到学生们都非常重视这次展示自己语音活动的机会。他们认真听,发音清晰、准确、流利,大胆说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课堂上与老师配合融洽,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为自己今后的语音教学指明了方向。
美国一位教育家在对九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1)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2)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
(4)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5)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6)讼正——“她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
(8)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10)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我能顺利念完课本,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在今天的假期培训班里,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和讨论.在我的16年教学经历中,体会到做一个好教师,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局限于自身知识的渊博,更需要教师的心情充满阳光.树立服务意识,做好人与人的主动交流与沟通的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
首先,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学生都具“学生感”,都感觉到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要听老师的教导和指挥。这是学生的一种自然倾向和基本心理特征。学生不论学习哪一门课,都希望有个好教师;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个好班主任。也许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支配下度过的。学生还有一种共同心理:希望自己能引起教师的注意。当然,这里所说的是教师热情的注意,而不是冷眼的监视。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具有什么的素养才是好老师.一、语言具有魅力
1、具有较好的语言素养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壳。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2、具有煽情的素质。
像优秀班主任李艳敏老师讲的:“新时代下的老师必须具备煽情的素质”,是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钩起孩子学习的欲望,这是老师组织好课堂、上好课的前提。一位名师必须具有煽情的能力。在数学课上能够听到诸如“情真真意切切、凄凄惨惨、红花与绿叶”等悲凉的声音,也能听到“耶、耶、耶”的欢呼声,可想而知,这是怎样的课堂。这样的课怎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3、具有一颗等待的宽容心。
只要给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就不要掠夺他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等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一颗宽容的心。有的学生语言跟不上思维走的快。脑子里想到的不一定能及时表达出来,这时老师最需要耐心的等待,精心的引导,直到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二,具有良好的肢体动作语言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同样的道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达到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这里要特别强调微笑的价值。微笑是最能表情达意的面部表情动作。微笑能表达友好态度,微笑能使学生的心里感到轻松。借助微笑可以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发自内心的微笑意味着:“我喜欢你们”,“对你们的回答我很感兴趣”,“和你们在一起我很愉快”,以及“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微笑,那么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教师对他们并无好感,或者认为这个教师冷漠无情,不好接近。
三、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还必须在课堂上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2.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3,眼睛要有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俗语说:“眼睛会说话”,就是指不用有声语言时,眼神也能传递情感和态度。课堂教学中的眼神交流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对流,使连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请同学起来回答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亲切地注视着他(她)。4.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一、中小学外语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的缺失
课程改革以来,虽然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当前课堂教学凸显的一些问题还应引起关注。下面的几则课堂案例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案例1:
(片段描述)在一节关于动物话题的课上,教师请学生观看《动物世界》的视频之后请学生复述在短片中所看到的动物。
S1:I can see a leopard.
T:What?A lemon?Lemon is a kind of fruit.Sorry,sit down,please.
(片段分析)由于教师未能听清学生的回答,对自认为错误的答案没有进一步追问,导致一个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小学生能够说出leopard的人数不多)被误解。教师缺乏对话与倾听的意识,说到底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缺失。
案例2:
(片段描述)在一节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课上,教师在请学生画自画像之前率先进行示范。
T:Look,I am a drawer.I can draw a picture of my⁃self.
(片段分析)此情此景估计教师是想表述I am an artist.“draw”一词虽然表示“画画”,但drawer完全跟画画没关,其真正的汉语应译为“抽屉;开票人,出票人;起草者;酒馆侍者”。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学科素养中语言知识的欠缺。其实,这样的情况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绝不是个案。
案例3:
在一节以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谈论职业的课上,教师忽略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What’s your mother’s job?She is a...”而是把整堂课定位在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上,基于这样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产出的语言全部为“I want to be...”,尽管课堂上教师采取的方式新颖有趣,但是根本没有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情况在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的课堂上比较普遍。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因此也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内涵。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匮乏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案例4:
(片段描述)在一次主题为“同案异教”的教研活动中,两位任教年限不同的教师按照学科组共同备好的一课书的教案上课,教学效果反差很大。
教师A(4年教龄):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1:I am going to the cinema.
T:Good.What about you?
S2:I am going to the park.
教师B(17年教龄):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1:I am going to the cinema.
T:Everybody,What is he going to do?He’s going to the______.You,please.
S2:Cinema.
T:Maybe he likes seeing Gongfu Panda.What about you?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2:I am going to the zoo.
(片段分析)分析两位教师的话论,不难发现,对比教师A,教师B在与学生个体交流的同时,还能够关注全班同学,反映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的差异,说到底,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存在差异。
上述四个课堂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英语教师极力追求教学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但个人的学科专业素养成了课堂教学优质有效的短板和软肋。
二、中小学英语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的界定
国内学者早就对英语教师的素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与界定方式。陈冠英(2000)教授认为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四个方面:(1)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2)懂得相当的外语学习理论;(3)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4)现代教学的意识和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束定芳、庄智象(1996)认为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六个方面:(1)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2)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3)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4)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知识;(5)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6)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朱浦(2008)老师则从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的角度阐述了英语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即学科基础能力、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将上述专业素养对应素质冰山模型再次聚焦,不难发现英语教师所独有的核心专业素养说到底就是指显性的英语学科素养和隐性的英语教学素养。
(一)英语学科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就英语学科的教师而言,他们应当对包含语音学、形态学、词的分类等在内的语言学知识与包括二语习得理论在内的外语学习理论有最为基础的了解。以词汇为例,如知道词汇和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一样,是语言结构系统的要素之一,而且是各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跃的部分;其二是指英语教师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在内的专业知识与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其三是指包含语用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内的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虽然语用意识较为抽象,但对言语交际实践有着能动作用。语用意识强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灵活、机动地用英语组织课堂,从而间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如果说语用意识强调语言使用的主动性与得体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则主要体现的是语言使用的有效性;其四是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意性思维等在内的英语思维能力。表现为英语教师一方面遵循语言的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又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教学充满创造与挑战。
此外,英语教师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同时也应具有所教语言所承载的百科知识。英语教学绝不单指词法、句法的教学。语言作为媒介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传达百科知识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这正是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二)英语教学素养
每一位英语教师在经历教学的经年沉淀后,课堂教学逐步从入格、定格走向风格。无论哪个阶段的教师都需要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知识,以及符合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知识。对于那些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的新教师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了解那些关于教与学的概念在特定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实际含义,以及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如何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而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可能更需要了解自己每天所选择的或创造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否符合学科知识系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怎样从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原则出发来分析、反思、归纳、解释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韩刚,2012)。
英语教学素养往简单里说就是关于文本解读的知识和教学的策略知识在内的学科教学知识以及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的学科教学能力。对英语学科而言,文本解读需要教师拥有四个意识:(1)资源意识,即善于整合多版本的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改变原先只关注一本教材的状况;(2)体裁意识,即做好课型定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可以参考已有的课型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熟手型教师可以基于现有的课型模式进行课堂创新,寻求新的变式;(3)课程意识,即教师要做好教材知识内容的梳理,明确教材之间的前后内容的关系,做好单元统领下的内容整合;(4)目标意识,即对照布鲁姆教育认知目标分类,基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做好从学段、学期、话题单元到具体课时四个层级的目标分解与细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才会有可以信赖的依靠。
此外,英语教师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更是体现教师教学素养的关键。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简单过程,也不仅仅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策划和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教师在瞬息万变的课堂环境中与复杂的课堂环境因素进行互动性协商和决策的过程。执教年限的不同往往决定了教师在课堂管理、课堂话语等方面策略选择的不同。
三、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在师范院校学习四年的新教师多数会遭遇一种尴尬:纵使拥有一系列的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却发现根本驾驭不了课堂;入职没几年的小老师又会自满于自己的教学现状,少了对照先前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的教学反思。由此看来,英语教师的培养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都势必要经历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这五个阶段。
职前教育接地气
所谓职前教育接地气是指两个方面:其一,课程设置要着眼于新教师在入职后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大学第四年可以专门请一线中小学骨干教师为学生开设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基于课例的教法指导,师范生能够在登上三尺讲台时多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其二,师范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这些毕业生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课堂教学的锻炼多数都成了一线教学骨干,聘请他们为在校大学生的影子教师,每学期要求师范生跟随影子教师见习不得少于一周,四年下来,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也可以积累不少实践经验。
职后培训重反思
职后培训重反思是针对当前一线教师疲于教课,缺乏对已有的实践经验反思、归纳与提炼的现象提出的。教师缺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深刻认识,无法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们只顾埋头工作,受应试观念与教法束缚较多,不注意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在倡导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这部分教师往往教育技术落后,教育思想陈旧,教育观念闭塞。长此以往,这些教师只会成为缺乏教育情怀、没有职业理想、专业理论知识匮乏的平庸的教书匠。职后研训有必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组织和开展多种基于课例的反思、评析与研讨的培训活动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
夫为大雅,卓尔不群。归根结底,我们所要培养的英语教师一定是那些具有教育情怀、职业追求、仁爱之心的,同时又学识渊博、专业过硬、能够驾驭课堂、勇于创新探索与实践的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韩刚.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2]朱浦.教学问题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字:小学英语教师;语言素养;影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教师能否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语言的好坏,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什么有些英语教师在讲课时能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却是沉闷,缺乏生机活力呢?我想这与教师个人的语言魅力是分不开的。
一、注意英语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英语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小学生会不加过滤地直接吸收。英语教师错误的语言示范,会导致学生跟着错误地去模仿,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二、注意英语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英语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在表达形式上要做到规范以外,还要在表达内容上做到准确。如果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准确无误,学生就能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样,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也才会准确,从而有所启发。
三、注意英语教学语言的简洁性
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熏陶中提高英语的听力和表达能力。英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能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去表达以外,还要注意使用语言时尽量简洁些,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小学生来说,更有此必要。如果教师能使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去表达,那么学生就更容易听明白,才能按教师的要求去进行课堂活动,学起来就感觉到轻松愉快。相反,枯燥难懂冗长的语言,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说出一大段的英语,没有使用任何肢体语言或图片加以说明,结果学生听完后,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然后,教师只好再用中文解释一遍。试想这样的英语表达能对学生起到什么作用呢?久而久之,它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与降低课堂的效率。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必要的时候辅之以肢体语言,图片等,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点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尽量避免使用从句或被动语态等句式,力求做到语言的简洁性,使得教学语言简单易懂,使学生清楚明白,使教学过程干净利落。
四、注意英语教学语言的“丰富性”
这里所谈的丰富性主要是侧重在语音、语调方面的丰富多变,与前面所说的简洁性并不矛盾。我们知道,同一句英语,如果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情感,有时甚至会相差千里。比如:当别人问你,“Can you give me a hand?”这时,如果你回答时用升调来说“sorry”,那么别人会以为你听不清,然后再问你一次;但如果你回答时用降调来说“sorry”,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你拒绝向别人提供帮助。此外,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地方重读,所表达的意思也会有差别。比如句子:“ I live in Beijing.”如果重读“I”,则有可能暗示在场其它人不是住在北京;如果重读“live”,则强调“我”只是仅仅“住在”北京,而不是在北京工作或其它意思;如果重读“in”,则强调我是住在市里,而不是市外。所以英语语言因语调、重读的变化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就相当的丰富。
五、注意体态语言的配合使用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并不仅仅使用口语(有声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面部表情、所使用的手势以及肢体动作等也属于语言的一类,这就是体态语言,也叫无声语言,它是不需要翻译的世界通用语。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所在做某个实验时得出一个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无声(体态)语言。由此可见,体态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其原因就是体态语言具有直观、形象、提示、交际的特点,它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轻松和谐,更容易让学生心领神会,还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使用体态语不仅能补充和加强讲述的内容,而且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注意。这种以多种形式跟学生交流信息,使听者大脑的两半球同時活动,能产生多种神经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理解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体态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更有必要。因为小学生对于英语教师的某些口头语言与文字表达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但他们对形象和动感的事物更有兴趣,而且更容易理解。
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口头上的语言素养外,还要提高体态语言的素养。在使用体态语言时,英语教师要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学生面前要大胆地、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力求把体态语言表达得更优美流畅,更富有创意,更具幽默感,那么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更好了。
参考文献
[1] 王忠民.浅谈英语教师的语言修养[N].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5):127-129.
[2] 王济卓,王海霞.浅谈英语教师的语言素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9(7):235.
[3] 周陆晓,邓志琴.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素养[J].小学教学设计,2008,(6):28-29.
[4] 乔宝玲.英语教学语言特征及英语教师的语言素质[N].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56-57.
基本模拟测试题.doc 菏泽市教师职称评定基本素养模拟测试题.doc 默认分类 2009-12-07 14:34:20 阅读195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填空题及答案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育学)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
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79、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97、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101、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02、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
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104、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
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10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
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108、《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岁)
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
110、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11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术)(持工学校)
113、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115、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等
116、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7、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118、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119、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
120、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学民主原则)(主体性原则)
121、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12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12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5、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126、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12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2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9、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3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13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13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133、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134、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考试大论坛
135、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136、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
137、德国教育家(福禄内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138、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
139、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不要过早定向)。
140、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14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142、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143、在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144、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45、中学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4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47、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148、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149、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50、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51、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
152、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153、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基本素养模拟测试题(仅供参考)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
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刑·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
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
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A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
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推荐阅读:
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新途径09-22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个人基本情况07-04
第五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10-05
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论文10-2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初中英语研修总结10-03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试题07-1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10-05
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景题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