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文言文翻译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孟子文言文翻译(精选7篇)

孟子文言文翻译 篇1

原文

“孟子妻独居,踞①,孟子入户②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③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④,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⑤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译文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两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对母亲说:“我的妻子不讲礼仪,请允许我休了她。”孟母说:“为什么?”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就是你没礼貌,不是妇人没礼貌。《礼记》上不是说了吗?‘将要进屋的时候,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为的是不让人没准备。现在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进屋没有声响,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没礼貌,并非是你妻子没礼貌!”孟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不敢休妻。

注释

①踞:箕踞,坐时伸开两腿,像个簸箕,这里指坐相不好。

②户:此处指内室。

③去:除去,去掉。此处指男方把女方赶回家,即休妻。

④堂:正屋,客厅。

⑤燕私:闲居休息。

⑥亲:亲自。

⑦备:准备。

⑧责:责备。

⑨请:请允许我。

⑩孰:谁。

文学常识

(1)说古代的坐姿 中国古代非常讲究礼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古人唯一正规的坐姿是跪坐,臀部搁在脚跟上,跪坐是对对方表示尊重的坐姿,也叫正坐。姿势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有时为了表达说话的郑重,臀部离开脚跟,叫长跪,也叫起,乐羊子妻劝丈夫拾金不昧时,就用这个姿势说话。像上文中孟子妻“踞”而坐,即使在家人面前也是不允许的。

(2)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相传为鲁国姬姓贵族孟孙氏

孟子文言文翻译 篇2

关键词:《孟子》,詹姆斯·理雅各,功能对等,翻译对等

1 Introduction

As one part of the orthodox Confucian thinking, as well as an outstanding classic of the“Philosophical Works”, Mencius ha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ideology, politics, culture and literature.Among th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Mencius, the one of Legge’s has won high praises.By comparing Legge's version with Lyall's and Lau's, this thesis claims that Legge's version is more successful in achieving the equivalence to the source text on the lexical level, the syntactic level and the stylistic level than the other tw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ccording to Nida, the minimal level of“functional equivalence”indicates that“the readers or audience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perceive how the readers or audiences of the original text must have comprehended or appreciated it” (Nida, 2001:87) .While the maximal level implies that“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and appreciate it in fundament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 (Nida, 2001:87) .

2 Equivalence of Legge’s version of Mencius

2.1 On the lexical level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孟子对曰:“夫明堂者, 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 请勿毁之。” (2.5)

The King Xuan of Qi said, “People all tell me to pull down and remove the Hall of Distinction.Shall I pull it down, or stop the movement for that object?”Mencius replied, “The Hall of Distinction is a hall appropriate to the sovereigns.If your majesty wished to practice the true imperial government, then do not pull it down (Legge, 2010:29) .”

King Hsuan of Ch’I asked, saying, everyone says that I should pull down the Bright Hall:shall I pull it down, or shall I stop them?Mencius answered, “the Bright Hall is the hall of the kings:if you wish to reign as a king, do not pull it down, King (Lyall, 1932:31) .”

According to Rites of Zhou and the Book of Rites, “明堂”is a palace set up for the Son of Heaven to meet his feudal princes.Zhao Qi noted, “明堂, 太山明堂, 周天子东巡守、朝诸侯之处。汉时遗址尚在。人欲毁之者, 盖以天子不复巡守, 诸侯又不当居之也。王问:‘当毁之乎?且止乎 (Zhu Xi, 2006:22) ?’”Legge translated“明堂”into“the Hall of Distinction”, while Lyall rendered it into“the Hall of Light”by using the literal translation.Evidently, “the Hall of Distinction”implies“eminence, reputation and ranks”and highlights the distinctiveness of“明堂”, conveying both the denotative meanings and connotative meanings.On the contrary, Lyall didn’t get a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it and only translated it literally as“the Hall of Light”which only indicates“brightness”.To a great extent, the readers will not able to grasp its connotative meaning as the source readers would have done.

2.2 On the syntactic level

1) 从许子之道, 相率而为伪者也, 恶能治国家? (5.4)

For people to follow the doctrines of Xu, would be for them to lead one another on to practice deceit.How can they avail for the government of a state?” (WOM, P.102)

2) 以德, 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 (10.7)

With regard to our virtue, you ought to make me your master.How may you be on terms of friendship with me? (Legge, 2010:202)

3)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 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11.14)

If a man, fond of his eating and drinking, were not to neglect what is of more importance, how should his mouth and belly be considered as no more than an inch of skin? (Legge, 2010:222)

These are typical examples of rhetorical questions Mencius used in strengthening the persuasiveness of his speech.The answers are self-evident.In the ST, such interrogative words as“何……哉”, “恶”, “奚”and“岂……哉”, makes the ST even more powerful and eloquent to utter the message.Similarly, Legge was flexible and adequate in the choice of such equivalent structures as“how is...”, “how can...”, “how may...”and“how should...”In this way, the messages in the ST are fully conveyed and reproduced in the TT.Legge not merely adopt the formal structures between the two texts concerned, but strived to approach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o help the target readers comprehend and appreciate essentially the same way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would have done.

2.3 On the Stylistic Level

Mencius is characteristic of concise, powerful and eloquent stylistic features.

Hyperbole is the employment of overstatement as a rhetorical device to stir up strong feelings or to make a strong impression, but is not meant to be taken literally.It is flexibly adopted in Mencius.

经始灵台, 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 不日成之。 (1:2)

He measured out and commenced his marvelous tower;

He measured it out and planned it.

The people addressed themselves to it,

And in less than a day completed it (Legge, 2010:2) .

Zhu Xi noted in Mencius Variorum:“不日, 不终日也 (Zhu Xi, 2006:202) 。”Literally, “不日”means completed in less than a day.According to Yang Bojun (2011:3) , “不日”means“很快”, that is, in just a few days.Clearly, it is not 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marvelous building in merely a single day.From the context, we know that Mencius used hyperbole here to stress King Wen was so loved by his common people that his order would be implemented pretty rapid.Legge’s translation would evoke puzzlement in the target readers by translating it literally into“in less a day”without any notes.Thus, he failed to achieve the maximal equivalence.

3 Conclusion

孟子文言文翻译 篇3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之后周育站了起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十者’怎么翻译?”

这也有疑问?我以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周育的语文基础应该是不错的,于是我把问题抛了回去:“你以为呢?”

“‘五十个人’,还是‘五十岁的人’,我拿不准。”

“嗯?还可以理解成‘五十个人’。”于是我把这问题让全班学生讨论。

“五十岁的人”“五十个人”,教室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讲台前面的黄晶晶在小声嘀咕:“百分之五十吧?”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理解,而我从读这篇文章开始就只有一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听个究竟,于是大声说:“是不是还可以理解成‘百分之五十’呢?”

学生争论得更激烈了。

“所有的观点都必须遵循文本。”我提醒,“大家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这一段,思考后再交流。”

两分钟后,谭波第一个发言:“我认为是‘五十个人’,因为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是要向梁惠王说明,要使国家百姓数量多,必须让老百姓有粮食吃有衣服穿。‘五十个人’表示人多,许多人有衣服穿,这样说的意思是指社会的物质储备非常丰富。”

谭波的话还没说完,下面已是一片躁动。

“不对,不对。”张林林大声说道。

我看他很激动,笑着说:“有理不在声高。我们请张林林谈谈他的看法。”

“依原文看,这种理解是不太妥当的。文中这样写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课文注释告诉我们,五亩相当于现在一亩二分,这样小的面积是不可能提供五十个人的衣服材料的。”张林林说。

学生纷纷点头。

我接着问:“那你也不赞同‘百分之五十’一说吗?”

“是的。都是表示人多,自然说不通。”

讲台下的黄晶晶看着我说:“我觉得谭波说得非常有道理,我想问的是文言中百分之五十,该怎样表示?”

“我知道。”

又是周育。

“与现代汉语不同,文言中的百分比多用分数表示,大多数是‘十……’的格式。”

“能举一个例子吗?”

“让我想一下。”其他同学小声议论起来,在同桌的提示下,周育说:“初中课文《塞翁失马》中有‘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这里的‘十九’即‘十分之九’。”

“好的,我在这里还可以给大家补充一个例子,《游褒禅山记》里有一句‘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这里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根据黄晶晶刚才讲的,如果这里是百分之五十的话,应该是‘十五’。”

我突然发现以这个细节为依托去探讨孟子的思想别有意味,于是说:“我们通过排除法否定了两种翻译,可是孟子在这里为什么特别提到五十岁和七十岁?也就是说,既然孟子要表示的是让老百姓生活有物质保障,为什么没有说成是‘黎民可以衣帛矣’,也没有提让小孩和壮年人有衣服穿、有饭吃?”

因为有了前面的思考,持应该翻译成“五十岁”观点的同学快速说出了他们的理解。

邬翔:“‘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可以看出孟子非常重视对百姓进行教化,如果老百姓知‘礼’,社会就会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境界。”

“我还是没明白这跟五十岁有什么关系。”我不失时机地提醒。

“这里的五十岁不是确指,而是虚指,包括后面的七十,都是泛指老人。孟子的意思是说,社会要让老人有衣服穿有饭吃,这不仅需要物质保障,而且是社会尊崇礼的结果。”

“好的,你能概括出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吗?”

“课文倒数第二段有这样的句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直接说出他的主张,即要让百姓归顺,需要做到两个方面:‘黎民不饥不寒’指有丰厚的物质储备;‘七十者衣帛食肉’指社会推崇礼教。因为‘帛’是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期,我想无论物质多么丰富,普通百姓能享用丝织品的还应是极少数,肉也是。当有稀有品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人享用,这体现了社会对礼的推崇。”

同学们都为他思考的细致和表达的严密鼓起了掌。

我说:“哦,邬翔同学的观点让我想起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即,两手抓——”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学们笑着高声回答。

“我们都知道物质是基础,孟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片刻安静之后,几乎是同时回答:“是。”

“有文字依据吗?”我看江旭成非常想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点了他的名。

江旭成:“‘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说,让活着的人有饭吃,让死者得到安葬,这是王道的开端,开端即基础。”

“非常好,我很佩服同学们能从细微处察出文章的宏旨,这种探究精神难能可贵。接下来我根据同学们的观点,总结和补充一下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王道’和‘仁义’,在政治上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其中‘制民恒产’是基本手段,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产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君王的地位才会稳固。孟子还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是非知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明人伦’的教育。在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向善,社会就可以形成一种‘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局面。”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 篇4

《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A.行拂乱其所为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B.必先苦其心志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C.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D.人恒过,然后能改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小题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小题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明确作者观点,但,“死于安乐”似乎未加论述,你能举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论证么?(2分)

【小题4】孟子认为“忧患”使人生存发展,韩愈《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但是身处逆境的.“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结果是“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或“骈死于槽枥之间”。两者的观点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2分)

答案

【小题1】A(2分)

【小题1】C (2分)

【小题1】例证要点:历史人物;安乐表现;萎靡死亡之结果。(2分)

【小题1】两者的论述的内容中都涉及逆境,孟子着眼于谈论获得成功的主观因素,因而要求不畏艰险,主动发展;韩愈则侧重议论人才成功的外在力量,即伯乐的作用。两者角度不同,因而观点各异。(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解析【小题1】A中二者都是“使动用法,使……乱”。

【小题1】A中“说”通“悦”;B中“忍”通“韧”;D中“厝”通“措”。

【小题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孟子》原文及翻译鉴赏 篇5

《孟子》三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③张仪:纵横家。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

(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

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往之女家()

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 _____.义和 。

参考答案

1.①的确,确实;②到.往

2.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仁 礼。

三:

[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③古时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1)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具有“一怒天下恐”的威力应该可称大丈夫吧。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不符合“仁”“礼”“义”的条件。

C.孟子认为“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意思是说这一般人所要遵守的“礼”,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通俗的讲就是”在其位,就和人们一起努力;不在其位,就独自努力。

(2)这段话里孟子提出什么样的主张,请简析。

参考答案

(1)C

(2)①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

②要在“仁”“礼”“义”上行动;

③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作大丈夫。(意对即可)

四: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分)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分)

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参考答案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2)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解释

(1)岂:难道

(2)安居:安静

(3)是:这

(4)焉:怎么

(5)子:你

(6)命:训导

(7)之:去,到

(8)戒:告诫

(9)戒:谨慎

(10)居:居住

(11)居:住所

(12)之:的

(13)得:实现

(14)移:改变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译文二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赏析: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 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 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 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 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 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 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 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 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 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 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 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 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 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 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文言文翻译技巧探析 篇6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难点,方法

阅读古代典籍, 翻译必不可少。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 句子中的每一个字词 (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 都必须落实到位, 对号入座, 并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 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翻译时, 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而意译是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 (有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 或直译后会改变原句意义) , 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 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 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在下面这段文字中, 第一个划线句子能够直译, 而第二个句子就只能意译。

例:杨朱之弟曰布, 衣素衣而出。天雨, 解素衣, 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 迎而吠之。杨布怒, 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 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岂能无怪哉?” (《列子·说符》)

下面几种情形往往需要意译。

1. 使用了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例:侠曰:”以口腹役人, 吾所不为也。”———《北史·裴侠传》

这里的“口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所以在翻译时要意译。

2.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例: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这个句子中, 作者为突出秦的野心, 使用了铺陈的手法, 翻译时直接意译为“ (秦) 有吞并天下, 统一四海的雄心”就可以了。

而高考翻译以考查直译为主。考查的要点有三:结合语境把握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以及词类活用的能力为主;考查借助语境正确理解句义的能力;考查对一些文言特殊句式的把握, 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通过学习高中教材, 学生能够掌握特殊的文言句式, 能掌握基本的文言虚词, 但实词因意义丰富, 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常常会造成翻译的错误。因此能结合语言环境, 理解句子含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准确的翻译, 使每个字的意思落到实处, 是翻译的难点。

要解决这个难点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方法, 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推测词语的含义。

首先, 推测词语含义的前提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迁移运用能力。没有这两点, 任何方法都无济于事。

第二, 推测的方法主要根据汉字汉语的特点。

1.根据字形推测:汉字中形声字的比例很高, 所以根据字形推测词语含义应是很实用的方法之一。例:及将葬, (阮籍) 食一蒸肫 (《晋书》)

“肫”字为月字旁, 月字旁的字与肉有关, 故无论“肫”字是什么肉, 总之阮籍是在母亲的葬礼前吃了肉, 不符合礼教, 恰恰表现了他不拘礼教的性格。

2. 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推测:

词语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不同, 含义也就不同, 所以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推测词语含义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例: (张) 承业奋拳殴 (阎) 宝踣。 (《旧五代史张承业传》)

“踣”字在这个句子中可能做两种成分———宾语或补语。如果做宾语, 那么“踣”应为人体的一部分, 根据字形推测, 应该与脚有关, 可是一个人用拳头打另一个人的脚基本不可能, 所以做的不是宾语。那么就只能做补语, 也就是补充说明用拳头把阎宝打怎样了。既然是“奋拳”, 就是很用力, 所以应该程度较重, 那么“踣”就该是跌倒的意思。

3. 根据句子中短语的内部结构特点推测:根据句子中短语的结构特点推测, 一般指并列短语或短语中有互文现象的。

例1:茶坊酒肆。这个短语为并列结构, 所以由“茶坊”即可推测“酒肆”的“肆”应是店铺的意思。

例2:因利乘便 (《过秦论》)

这个短语中有互文的修辞,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推测, “因”与“乘”意义相同, 即趁着。

4. 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1:籍乘到郡, 坏府舍屏障, 使内外相望。 (《晋书》)

籍“坏府舍屏障”的目的是“使内外相望”, 所以“坏”译为“毁坏”不够准确, 应译为“拆除”。

例2: (总督胡) 宗宪子过淳安, 怒驿吏, 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 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装盛, 必非胡公子。” (《明史.海瑞传》)

“胡公按部, 令所过无供张”与“其行装盛, 必非胡公子”两句是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所以“曩”与“今”亦构成对比, 因此“曩”应译为从前、以前。

5. 根据熟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特别是成语都是从古代汉语中传承来的, 所以把不懂的词语放到熟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中很容易推测这个词语的含义。

例1:籍沉醉忘作, 临诣府, 使取之, 见籍方眠。 (《晋书》)

把“诣”放到我们熟悉的成语“苦心孤诣”中, 即可推测其含义———到。

例2: (刘平) 倾其创血以饮太守 (《后汉书·刘平传》)

“倾”可以放到我们熟悉的词语“倾其所有”中, 推测其含义为全部倒出。

例3: (海瑞) 署南平教谕。 (《明史.海瑞传》)

“署”字可放到词语“签署”中, “签署”是签字委任 (官职) 的意思, 所以“署”是委任的意思。

例4:《宋史.汪应辰传》中说一个人被人迫害, 他父亲去世的时候, 汪应辰去吊唁, “人皆危之”。

这个“危”字是意动用法, 大家都能看出来, 但如果把它解释为危险, 就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如果把它放到“危言危行”这个成语中, 就很容易解对, 应为“正直”。

例5: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梅者。 (《病梅馆记》)

这个“鬻”字在“卖官鬻爵”这个成语里经常见到, 而这个成语又是并列关系的, 所以可推测“鬻”的含义是“卖”。

在文章的最后, 还必须强调的一点, 就是不管用哪种方法, 都必须结合语言环境。有了这个环境才能把握句子的大致意思, 在此基础上, 才能实现准确的认识。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这样的句子:至南郑, 诸将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上不我用, 即亡。因为“亡”的含义丰富, 难免有人把它解作“死亡”。这样就无法与下文想衔接。这就是忽略了词语的语言环境。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篇7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八)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说:“古代的贤君好善而忘记自己的权势;古代的贤士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乐于行道而忘记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大人不恭敬尽礼,就不能常常见到贤士。相见尚且不可多得,更何况要把他们当臣属呢?”

(九)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注释】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十)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说:“等文王(那样的圣君)出现才奋发的,是平凡的人。至于杰出人物,即使没有文王出现,也能奋发有为的。”

(十一)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①,如其自视■然②,则过人远矣。”

孟子说:“把韩魏两大家的财富增加给他,如果他还自认为没有什么,那他就远远超过一般人了。”

【注释】①韩魏之家:指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中的韩魏两家。这两家当时拥有很大的权势和很多的财产。②■(kǎn):“坎”的假借字,视盈若虚的意思。

(十二)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说:“依据(让百姓)安逸的原则去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劳累也不怨恨;依据(让百姓)生存的原则去杀人,被杀的人虽死不怨杀他的人。”

(十三)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孟子说:“霸主的百姓愉快欢乐,圣王的百姓心旷神怡。(圣王的百姓)被杀而不怨恨谁,得了好处而不报答谁,一天天趋向于善,却不知道谁使他们这样。圣人经过哪里,哪里就受感化;住在哪里,哪里就有神奇的变化,造化之功上与天齐下与地同,难道说只是小小的补益吗?”

(十四)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十五)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

(十六)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说:“舜居住在深山里,与树木、石头作伴,与鹿、猪相处,他区别于深山里不开化百姓的地方是很少的。(可是)等他听了一句善言,见了一种善行,(就会立即照着去做,)像决了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势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

(十七)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说:“不要让他干不想干的事,不要让他想不想得的东西,这就行了。”

(十八)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①。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们持有警惧不安的心理,考虑忧患很深远,所以通达事理。”

【注释】①疢(chèn)疾:义同灾患。②孤臣孽子:孤臣,受疏远的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十九)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①,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专把侍奉某个君主当作快乐的;有安定国家的人,那是把安定国家当作快乐的人;有不在职位而保全天理的人,那是知道‘道’能在天下推行了然后来行道的人;有圣人,那是端正了自己而外物随之就端正的人。”

【注释】①天民:朱熹《四书集注》云:“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

(二十)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包括在内。”

(二十一)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孟子说:“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君子是想得到的,但他的快乐不在这方面;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君子对此感到快乐,但他的本性不在这方面。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实现了,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隐居,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正和润的,显现在脸上,充满在体内,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该怎样做了。”

(二十二)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七十非肉不饱。不■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说:“伯夷躲避纣王,隐居在北海之滨,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就说:‘何不归到他那里去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躲避纣王,隐居在东海之滨,听说文王兴盛起来了,就说:‘何不归到他那里去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天下有善于奉养老人的人,仁人便把他当作自己要投奔的人了。五亩的住宅地,墙下栽上桑树,妇女用它养蚕,老人就完全能穿上丝棉衣了。养五只母鸡、两只母猪,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期,老人就完全不会缺肉吃了。一百亩的耕地,由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完全不会有饥饿了。所谓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就在于他)规定了百姓的田亩宅地,教育他们栽桑养畜,引导他的妻子儿女奉养老人。五十岁的人,不穿丝棉就不暖,七十岁的人,没有肉吃就不饱。不暖不饱,就叫挨冻受饿。文王的百姓中没有挨冻受饿的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十三)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食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

(二十四)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二十五)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说:“鸡叫就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舜一类的人;鸡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跖一类的人。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在行善和求利的不同罢了。”

(二十六)孟子曰:“杨子取为我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②,为之。子莫执中③;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墨子提倡‘兼爱’,(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干。子莫持中间态度,持中间态度就接近正确了。(但是,)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执着于一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损害了道,抓住了一点而丢弃了其他一切的缘故。”

【注释】①杨子:即杨朱,见《滕文公下》第九章注。②摩顶放踵:摩,假借为■,《说文》:“■,烂也。”引申为损伤。放,疑为“致”,前人引此多有作“致”者。③子莫:战国时鲁国人。

(二十七)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好吃,口渴的人觉得任何水都好喝,这并没有尝到饮食的正常味道,而是受了饥渴损害的缘故。难道只有嘴巴肚子有饥渴的损害?人心也都有损害。人们能够不把(类似)饥渴的损害变成对心的损害,那么(一时)赶不上别人,也不必为此忧虑了。”

(二十八)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说:“柳下惠不会因为做大官而改变他的操守。”

(二十九)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①,犹为弃井也。”

孟子说:“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注释】①轫(rèn):同“仞”。古代七尺(或说八尺)为一仞。

(三十)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说:“尧、舜是本性具备仁义,汤王、武王是亲身实践仁义,五霸是假借仁义。假借久了而不归还,哪能知道他们本来是没有仁义的呢?”

(三十一)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不遵循仁义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非常高兴;太甲变好了,又让他回来(作君主),百姓非常高兴。’贤人作为臣,君主不好,本来就可以将他放逐的吗?”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孟子说:“有伊尹那样的意图,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意图,那就是篡位了。”

(三十二)公孙丑曰:“《

》曰:‘不素餐兮。’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公孙丑说:“《诗经》上说:‘不白吃饭啊。’君子不耕种,却也吃饭,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孟子说:“君子住在这个国家,这一国的君主任用他,便能得到安定、富足、尊贵、荣耀;他的弟子跟随他,便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尽心,讲求诚信。‘不白吃饭啊’,哪样比这功劳更大?”

【注释】①此句出自《诗经·魏风·伐檀》。

(三十三)王子垫问曰①:“士何事?”

王子垫问道:“士该做什么事?”

孟子曰:“尚志。”

孟子说:“使自己志向高尚。”

曰:“何谓尚志?”

王子垫问:“什么叫使自己志向高尚?”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说:“遵行仁义罢了。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的,不该是自己的东西而取来,是不义的。该住的地方在哪里?仁就是;该行的路在哪里?义就是。能居住在仁上,行走在义上,(那就连)君子该做的事都齐全了。”

【注释】①王子垫:齐王之子,名垫。

(三十四)孟子曰:“仲子①,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孟子说:“陈仲子,(如果)不合道理地把齐国送给他,他不会接受,人人都相信这一点,(不过)这只是拒绝一筐饭、一碗汤那样的小义罢了。人的罪过没有比不讲亲属君臣尊卑关系更大的了。因为他有小义就相信他有大义,怎么可以呢?”

【注释】①仲子:即陈仲子,见本书《滕文公下》第十章注。

(三十五)桃应问曰①:“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桃应问道:“舜是天子,皋陶是法官,(如果)瞽瞍杀了人,那该怎么办?”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孟子说:“把他捉起来罢了。”

“然则舜不禁与?”

(桃应问:)“那么,舜不阻止吗?”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孟子说:“舜哪能去阻止呢?(皋陶的权力)是有所承受的。”

“然则舜如之何?”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广西■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②,乐而忘天下。”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看得如同丢弃破草鞋一样。(因此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海边住下来,一辈子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了天下。”

【注释】①桃应:孟子弟子。②?(xīn)然:高兴的样子。

(三十六)孟子自范之齐①,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从范邑到齐国去,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很感慨地说:“居住环境改变人的气质,奉养改变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真是关系大极了!他和别人不都一样是做儿子的吗?”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说:“王子的住房、车马、衣服多半跟别人的相同,而王子却是那样(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居住的环境使他变得这样的;何况居住在(‘仁’这个)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中的.人呢?(有一次)鲁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垤泽城门下吆喝,守门人议论说:‘这个人不是我们的君主,为什么他的声音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所居住的环境相似罢了。”

【注释】①范: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省范县东南。

(三十七)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说:“只给吃而不爱抚,那就像对待猪一样;爱抚而不恭敬,那就像畜养牲口一样。恭敬之心是礼物送上之前就该具有的。只有恭敬的形式,却没有诚心实意,君子就不能徒然地受它的约束。”

(三十八)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孟子说:“形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成了圣人才能无愧于(他的)形体容貌。”

(三十九)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齐宣王想缩短服丧的期限。公孙丑说:“(为父母)服丧一年,总还比不服丧好吧?”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孟子说:“这就像有人在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对他说暂且慢慢扭罢之类的话,(能有什么用呢?)你只要用孝父母、敬兄长的道理去教育他就行了。”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①。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有个王子的生母死了,他的老师为他去请求君主,允许他服丧几个月。公孙丑问(孟子)道:“像这样的事该怎样看?”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孟子说:“这是想服丧三年而无法办到的缘故。即使多服丧一天也总比不服丧好,这是针对那些没有谁禁止他,而他自己不肯服丧的人说的。”

【注释】①以上两句,据《仪礼·丧服记》,王子在母亲(诸侯之妾)死后,因父亲还在,不必服丧,只在下葬时穿穿麻衣而已,因此“数月之丧”也就不是短丧了。

(四十)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①,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沾化的,有帮助养成品德的,有帮助发展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靠品德学问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注释】①财:同“才”。

(四十一)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学它,)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的;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①,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注释】①绳墨:木工取直用的工具。

(四十二)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孟子说:“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乱黑暗,不惜为道献身。没听说牺牲了道去迎合别人的。”

(四十三)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①,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时,似乎是属于要以礼相待的人,然而您却不回答(他的发问),为什么呢?”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孟子说:“倚仗地位来发问,倚仗能干来发问,倚仗年长来发问,倚仗有功劳来发问,倚仗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不愿回答的。滕更占了其中的两条。”

【注释】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就学于孟子

(四十四)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说:“对于不该抛弃的人却抛弃了,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抛弃了。对于该厚待的人却给予薄待,那就没有什么人不可薄待的了。进得太快的人,退得也快。”

(四十五)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而不必施予仁德;对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视作亲人。(君子)首先要亲近亲人,进而把仁德施给百姓;把仁德施给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四十六)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①;放饭流■②,而问无齿决③,是之谓不知务。”

孟子说:“聪明人本该无所不知,(但总是)急于知道眼前该做的事情;仁人本该无所不爱,(但总是)急于先爱亲人和贤人。尧、舜的智慧不能遍知所有事物,是因为急于去做眼前的大事;尧、舜的仁德不能遍爱所有的人,是因为急于先爱亲人和贤人。(如果有人)不实行三年的丧礼,却讲究缌麻、小功这类(三五个月的)丧礼;(在尊长面前用餐,)大吃大喝,却讲究不用牙齿咬断干肉(这类小礼节),这就叫不懂轻重缓急。”

上一篇:苦与乐刘启航六年级作文下一篇:节约用电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