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思乡诗有哪些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安石思乡诗有哪些(推荐8篇)

王安石思乡诗有哪些 篇1

1、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7、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8、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0、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11、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1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3、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14、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5、醉后几行书字小。――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1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7、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8、时时自有春风扫。――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9、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2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22、一为钓叟一耕佣。――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23、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4、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25、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26、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王安石《日照绝句》

27、柔蓝一水萦花草。――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28、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29、平岸小桥千嶂抱。――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0、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王安石《春夜》

3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2、忽忆故人今总老。――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3、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4、茅屋数间窗窈窕。――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5、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3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37、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王安石思乡的小故事 篇2

但是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创新型的全面社会改革活动,处于封建社会的人们因循守旧,很难接受新事物,新想法,而且这次变革严重的干扰和触犯到了官僚地主的经济利益,所以他们想方设法攻击变法。守旧派与新法派双双对决。王安石为人刚愎自用,党同伐异,不听取老一辈改革家范仲淹,司马光等人的意见,最终遭到了严重的抨击,让新法的推行难上加难。

王安石则深陷变法中,不能自拔,他急于求成,对于各方面的考虑欠缺周到。不仅如此,王安石在用人方便有着严重的问题,只要同意王安石变法的人他对认为是一派的,不问其人品,从而引狼入室,培养了一批奸臣小人如曾布,魏继宗等人。王安石只知理财和整军,却忽略了行政改革,北宋朝政千疮百孔,王安石在其伤口上继续撒盐,这显然是不可为的`。

新法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与缺点,种种内因外因最终导致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介绍《唐宋八大家王安石》这是一期百家讲坛的电视节目,主讲人是康震,讲述的是北宋名人王安石的故事。

康震先后获得了文学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后一直在从事文学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学院教授等职位。康震发表了学术论文近40多篇,还先后出版了4部学术著作等,是一个资深文学研究者。

这讲内容主要包括22讲,其重点讲述的是王安石变法这一功绩。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自幼聪慧,勤于读书,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年幼时期就能下笔成文,年纪稍长就跟着父亲宦游南北,对基层的人们生活感同身受,这对其的文学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历史上,王安石在文学长成就很高,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作品颇丰,其中留下千古名句被人们广为传诵,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以至于后人对于王安石的功绩全部归于其在文坛山,却忘记了在政坛上王安石也是一个牛人。

赠别诗有哪些 篇3

1、《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赠别二首》

唐·杜牧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6、《送韦城李少府》

唐·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為邻。

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長江天际流。

10、《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扩展阅读:赠别句子

1、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2、分别时,我们没有流连的泪眼,相对,无语。看夕阳透过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晖洒在西清河畔。

3、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4、高山重洋使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

5、挥别的是手臂,更近的`是心灵。

6、白浪给你献花,阳光与你拥抱,海鸥与你话别,啊,生活的大海托着你青春的船只启航了。

7、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8、别离的泪水,为记忆的长河增添新的浪花;别离的祝福,为再一次的相聚拉开了序幕。

9、不要去勉强自己,明天没什么特别!只是想你能完完全全陪我在你有的时间里也在我离开前。

杜甫的诗有哪些 篇4

古诗一、又于韦处乞磁碗

——唐朝的诗人:杜甫

大邑烧磁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古诗二、少年行

——唐朝的诗人:杜甫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素酒尝。

古诗三、赠花卿

——唐朝的诗人: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古诗四、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唐朝的诗人:杜甫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仰望足离筵。

古诗五、答杨梓州

——唐朝的诗人:杜甫

闷到杨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古诗六、赠李白

——唐朝的诗人: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古诗七、绝句

——唐朝的诗人: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唐朝的诗人: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濯锦江边未满园。

古诗九、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唐朝的诗人: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柳拂波涛。

古诗十、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唐朝的诗人:杜甫

草堂堑西无树木,非子谁复见幽心。

青春的诗有哪些 篇5

岁月逝川里,阳光品咂金波

子在川上曰,岁月如鱼

而鱼在川里,吞吐一川高歌

我在梦中,点泪敲响雾钟

总想跟鱼共鸣一曲,鱼却随波逐流

我曾在昔日流浪,与鱼决裂

流浪至今。于星光中编织残梦

鸟语把日光吵醒,而我不愿醒来

我欠青春的梦境,一份痴情

我送过往的日子,一串蹉跎

昔日的河边,鱼还在唱歌

忆起岸边的绿草地,我这么走过

一袭风,灿烂了欢乐的堤坝

朴实无华的草,或梦或醒着

迎风的太阳,正挂在腮边

阳光,晾不干我晶莹的伤感

曾经的诗稿,在火光中渐行渐远

眼泪与浊酒,让我的思维酸痛

诗情澎湃,成灰飞的蝶影

一汪一洼,都渡着从昨天摇来的脚印

汗的滋味比泪复杂。青春能逗留多久

牛犁弓背的剪影,铺遍天涯

种子追随地垄伸向茫茫,我无法驻足

预知自己的终点,谁能成真正的卜者

每个人的终点,一定不是天堂

青春的墓碑,只弹奏天堂的谎言

一任风清月白,陪伴着遗憾

为什么,青春画不圆一个结局

请在青春的浪尖,设祭

绝不做一条无奈的鱼,注定

陆游的绝笔诗有哪些 篇6

诗词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

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词语注释

1.元:同“原”。

2.但:只。

3.悲:悲伤

4.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5.同:统一

6.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7.乃翁:老人自称,指陆游自己。

8.北定:收复。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写的绝笔诗内容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了政权后,不但不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竟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绢,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及宁宗,照旧屈辱求和。这一历史时期,不知有多少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上的杰出代表。

1210年农历除夕这一天,人们都忙着守岁,而陆游家中的气氛却异常沉重——身患重病的陆游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他的六个儿子寸步不离守在床边,静静地望着这位戎马一生,饱经风霜的老人。陆游紧闭双眼艰难地呼吸着。突然,他“回光返照”似的睁开了双眼,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儿子知道父亲要说些什么,连忙拿过纸和笔。在儿子们的搀扶下。

陆游艰难的支撑起身体。他望着窗外想:人死后万事皆空,我本来可以闭目而去。但唯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呀,那就是国家统一。随之他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他吃力得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在南宋军队驱除敌虏,统一山河时……祭祀我的亡灵……把这凯旋的喜讯告诉我,让我在九泉之下也好……安……息……呀!”说完,他继续吃力地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手中的笔落到地上,身子无力地倒在床上,闭上了双眼。一只手直挺挺地指向北方。

李白的山水诗有哪些 篇7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夏赠韦南陵冰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一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延伸阅读

李白人生的重要时期。

李白的一生主要活动在唐玄宗、肃宗时代。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 也是潦倒的一生。

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 , 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

(l) 读书漫游 (42 岁以前 ,701-742)。这一时期 , 诗人的生活主要是漫游、游山览水 , 所以其诗歌创作主要是山水诗。江陵和金陵是六朝乐府民歌西曲歌和吴声歌的发源地 , 李白漫游于此 ,深受影响 , 因此也写了不少优秀的乐府诗和一些赠别诗。山水诗著名的有《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以及《望天门山》、《横江词》六首、《望庐山瀑布》二首等。乐府诗著名的有《江夏行》、《长干行》、《乌栖曲》、《越女词》等。著名的送别诗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等。还有《江上吟》、《丁都护歌》、《金陵酒肆留别》等。

(2) 长安三年 (42-44岁,742-744)。在这一时期 , 诗人政治上失败了 , 但创作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诚如安徽马鞍山采石矶的太白楼上的对联所云 :“荐汶阳再造唐家 , 并无尺土酬功 , 只落得草石青山 , 供当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谗学士 , 不是七言招怨 , 怎脱去名缰利锁 ,让先生诗酒逍遥。”三年的京城生活 , 尤其是直接与皇帝大臣们的接触 , 使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藏在“开天盛世”后的腐败黑暗的现象和宫廷内幕有了初步的认识 , 并用他的诗歌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比前一时期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这时期的作品有《蜀道难》、《梁甫吟》、《行路难》三首、《古风》第八、十五、二十四、三十九、四十六等 , 还有《乌夜啼》、《子夜吴歌》以及《送友人入蜀》等。

(3) 再度漫游 (44-55岁,745-755)。这时期诗歌创作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更加无情地揭露、讽刺和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穷兵黩武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如《远别离》、《古朗月行》、《古风》之三、之六、之十四、之三十四 , 以及《战城南》、《北风行》等;二是以诗歌创作寄托其愤世嫉俗、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 如 《梁园吟》、《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三是描绘祖国山水风光的诗歌。著名的《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也作于这一时期。

(4) 身经战乱 (55-62岁,755-762)。这一时期的创作 , 有不少是反映安史叛军破坏、蹂躏中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 如《古风》第十九 ( 西上莲花山 ) 、《猛虎行》、《经乱后将避地郯中留别崔宣城》、《奔亡道中》等 , 有些是抒发他报国靖乱的壮志 , 如《永王东巡歌》、《赠张相镐》、《南奔书怀》等 , 也有不少是表现他蒙冤遭贬的悲愤。

★ 李白的山水诗

★ 李白山水诗的现代意义

★ 李白唐诗赏析

★ 山水诗有哪些

★ 梦李白原文赏析

★ 望天门山 李白赏析

★ 李白的古诗赏析

★ 李白《将进酒》注解及赏析

★ 李白的边塞诗赏析

杜甫和李白的诗有哪些 篇8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4、《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从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相关阅读】李白和杜甫友情

他们在杜甫父亲杜闲家里相识,两人不仅有诗歌往来,而且共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李白与杜甫相会是在李白因触怒权贵放归山林时。杜甫在诗中描写当时情形是:“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人可谓一见如故。李白当时已经是诗名远扬大诗人了,而杜甫还默默无闻。

性格孤傲李白和杜甫应是很投缘。后来两人各奔东西,但有诗互相寄赠。杜甫诗中充满了对李白崇敬,而且对李诗风格评价甚恰。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日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白大杜甫11岁,他们常以诗相赠.他们友谊纯净如水!《杜甫诗集》可以见到10来首,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等。但李白写给杜甫,找遍了《李白集》也只见到三首即《戏赠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就此也可以想见两个伟人曾经关系。

李白与杜甫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了,但他们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多情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诗句;李白应该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名字再也没有在他诗中出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种巨大不平衡,但天下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美好承担。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天宝十五载,李白参加了永王起兵与肃宗争夺皇位行动,被唐中央王朝所疾视。此时李白是孤独而落魄,但是,却有一个人,对李白认识和崇敬并没有随着朝中舆论而改变。他写诗为李白抱不平、为其剖白辩护。他说“处士祢衡后,诸生原宪贫。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意思是李白之下庐山从永王,乃是为生活所迫要讨碗饭吃,并非有什么野心;“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说是如苏武欲归汉,夏黄公不事秦始皇一样,李白追随永王也并非是其心甘情愿,乃至于愤怒地喊出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在众人对李白避之不及情况下,此人却句句为李白开脱,真可谓用心良苦啊。而这位与李白患难见真情诗人,就是杜甫!

杜甫对李白信任,笔者认为,是他对李白崇敬之情根深蒂固体现。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种“偶像情结”.而如若要追溯这份情感,那要从李杜相识时说起了。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杜甫和李白初识于洛阳。当时,李白四十四岁,因不为权贵所容而被唐明皇赐金放还②,而小他十一岁杜甫则在十年前考进士不第后,就一直游历四方,正好这个时候游到了东都洛阳。这或许就是所谓“宿命”相遇吧。

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一刻,或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相遇能与之相比,并把这次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相碰”。那么李白和杜甫二人,谁是“太阳”?谁是“月亮”呢?从创作风格来看,李白是太阳,热情奔放;杜甫是月亮,内敛深沉。从当时影响力来看,李白依旧是“太阳”,诗名远播,光芒四射。李白此时虽已丢掉了御用诗人宝座,却仍然是钦定桂冠诗人 ,“天下无人不识君”。

上一篇:我喜欢太阳花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小学生常用的比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