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会议记录(推荐8篇)
大新村
现状:玻璃丢在坑里,只要不伤人;旧衣物随意丢弃;垃圾丢在家前方,实在多了,再转移到其它地方;农用膜一次可以用上三四年,最后卖废品站;归九华工业区后,垃圾有稍微的清理;垃圾泛滥成灾,烟蒂和槟榔渣到处可见;能做肥料的就倒在田里,旧衣物焚烧;玻璃有人回收;垃圾焚烧灰屑当做肥料;直接扔掉,每天都有人清理;已无耕地,故农药瓶不存在;垃圾很少有人清理,异味难闻,自建垃圾池,自己出钱请人清理,村里不管;天气好自行焚烧
原因:村里没有资金弄垃圾池;反映多次后还是不见有解决措施;科大的污水排在田里,有毒,种不了地;随意丢弃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地方倒;村民住得分散,垃圾池不好安置;工业区重心在征地和建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还不管环境卫生这方面;道路不好,车进不来,不方便用车把垃圾拖走;垃圾池距离较远,数量少,有时就倒在路边,无分类意识; 村委:村政府只管安置区,不管偏僻位置的卫生状况,有的安置区里也没有统一管理;村里无人统一管理,村里干部没有下村要求居民注意垃圾的处理;村里开会时偶尔会说,但没有到户宣传;村里未曾进行相关环保政策的宣传
村民态度:村民愿意出钱统一建垃圾池,只要村里统一组织;如果村里没有经济实力,愿意和村里合作,各出一份力,处理垃圾;希望村里马上解决,希望户户有垃圾箱,村里及时清理垃圾;垃圾堆会有臭气,但认为没什么危害;知道有危害,但因为没地方倒就只能随处倒;希望村委会能专人专管,希望园区政府能重视;反正被征收了要搬走了,过一天算一天;有拒绝接受调查的,貌似有意回避;只清理垃圾池,其余听之任之,垃圾随处可见,村民意见极大;没必要由村委管,自行处理即可
响水乡雅爱村
现状:烧液化气,烧柴火;能卖掉就卖掉,塑料一般都烧掉;村里一般两三个月组织清理一次;家庭的垃圾一般不回收,不分类;家里倒垃圾一般是哪方便就倒哪里,一般是几户倒在一个地方;建沼气池有五六百元的补贴;电池都是随意丢弃;垃圾直接扔后山,垃圾池太远;可以做肥料的倒田里,剩饭剩菜喂鸡;旧衣物循环利用(家里较贫困);一般家庭都用沼气; 原因:农村组织收垃圾一般只爱村外围大路旁收,只为应付检查,形式工程;村里经常走形式,面子工程
村委:村干部有要求不能随意丢弃;村里没有宣传保护环境的问题;政府有拨款,但是没有行动;村里有组织收垃圾
村民态度:认为随意丢弃没有危害;满意村干部对周围环境的治理,雅爱村是示范村(村委旁边居民);不清楚村里有没有宣传环保,由于经常不在家
响水乡红星村
现状:垃圾堆放在一起没人定期处理,路口的垃圾池很久没人处理了;可回收的物品一般交给家里的老人去卖废品;垃圾三四个月拖一次;垃圾池多,垃圾堆满了才会有人来拖走;垃圾一般不会分类;没有废电池;村里的垃圾一般拖去做建筑填埋,填坑填坝等;村内的垃圾一年拖一次,干道旁的一月拖一次;垃圾要自己送出去,村里没有垃圾池;垃圾成堆后直接烧了;农药瓶随处丢,旧衣服不能卖就直接丢了,直接烧了
原因:村里对这方面不重视,没有这方面的措施要自己花钱处理
村委:很少有人下来宣传;村里没有宣传过环保政策;
会议指出, 为实现今年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 必须明确以下工作重点:
(一) 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要将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二)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三)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四) 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
(五)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六)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七)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八) 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
(九) 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十) 完善节能减排法规和标准。
(十一)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为实现国家的节能目标,交通部要求:“十一五”期间营运车辆百公里能耗下降20% 。因此,政府部门和运输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必须回答和落实的问题。如何清楚地认识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工作的形式、地位和作用:需要研究探讨如何实现道路运输的节能目标。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能源已经是一个全球关注并持续升温的重大热点问题,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导致油价攀升,能源消费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石油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
道路运输业一直被列为能源消耗过多,利用效率低的行业,同时也是节能降耗潜力大的行业,节能不仅可以减轻和缓解石油供应压力,而且能够减少大气污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道路运输业浪费能源的问题很多,但主要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致使营运车辆空驶率比较高。因此,加强节能政策的引导,完善管理水平,是抓好道路运输节能的关键环节。当然,一些地方汽车排放严重超标,油品质量不规范也是导致环境污染,能源浪费重要的一方面。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政府的参与、社会的关注、企业的支持和提高我们每个人对节能的重视。
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规划和价格、税收、投资等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节能;引导运输企业使用节能运输设备,鼓励车辆制造企业生产更加节能的车辆和设备;企业主要通过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降低能耗。
案例
节能减排 宇通成行业表率
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标杆性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宇通发展的一贯立场。宇通倡导“开发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耐用汽车,建设绿色汽车工业”,并一贯身体力行。
宇通集团是以客车为核心、2007年已经连续五年行业唯一入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最大500 家企业集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宇通也面临着节能减排、节约资源、节支降耗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加大投入 建设绿色生态企业
用高污染来换取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建设自身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制造行业,具有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量大等特点。因此,如何结合单位实际切实加强节能与环保专项管理,科学实施节能减排、节支降耗与环境保护管理,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课题。这些年,宇通在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每年都投入一定专项资金和人力用于节能环保工作的治理。通过制定整体节能降耗规划,宇通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对一些高耗能设施进行了技术改造,从能源管理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降低能源消耗,将宇通工业园建设成了全国的“工业游示范点”。
科技领先 引领节能环保
说到汽车的节能减排,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轿车,而客车产品因为市场占有量较小,并且往往以行业用车和商务用车为主,与个人用户关联性不大,成为了机动车污染治理中被遗忘的角落。实际上,在国产轿车已经普遍达到欧II、欧III标准的时候,我国一部分客车产品排放性能仅能达到欧I标准。客车污染不容忽视。同时,由于分工不同,客车主要承载集体客运任务,与社会和人高度关联,直面客车污染问题更加刻不容缓。
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宇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对排放、噪声、材料等指标的要求很严格。积极倡导耐用理念,以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来降低生产量,从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在环保型材料的利用上,尽量采用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和资源。在各系统及部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尽量是可回收、易分解、能再生而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的材料,特别是结构件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比较容易装配和分解的大模块化结构和无毒材料,提高材料的再生率;长寿命、低能耗及减轻重量的设计原则。通常来说,延长产品寿命就等于减少了机器的生产量和降低其报废量,降低产品能耗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减轻产品重量即可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要从减少环境负荷的角度尽可以考虑各系列产品同类零部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尽量采用低环境负荷材料等。
在环保型产品设计方面选用低公害发动机。发动机是工程机械所有系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部件,采用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高效率的环保型发动机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负荷;另外提高系统可靠性设计。尽量运用高可靠性的成熟技术和借用经市场考验后的成熟系列零部件可延长各关键系统或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就相当于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在宇通,每年销售额的4%以上被投入用于研发。依托国内客车行业首家博士后工作站、首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海外研究中心,不断改进客车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形成了产品独有的技术优势。如发动机和舱体热管理技术、大顶蒙皮焊接工艺等。以宇通独创的发动机热管理技术为例,采用发动机热管理技术后,发动机能够始终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环境下,一方面减少了发动机附属设备的能耗损失,另一方面使燃油燃烧地更加充分,油耗降低5~10%,从多个角度达到节油的目的。
宇通拥有行业内惟一的博士后工作站,其主要功能就是进行节油、降噪、减振等基础研究。尤其在节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超过90000辆社会保有量的宇通客车,在节油贡献上扛起了一面大旗。2005年12月30日,由宇通客车和深圳巴士联合成立的中国首家城市公交“节油”博士后研究点——“燃油经济性研究”博士后研究点在深圳香梅北车场挂牌成立。该研究点的主要使命是进行客车发动机节油技术研究和攻关。这种联合进行节油项目研究的合作模式,将有助于研发出更环保更节油的城市公交车型,效减少尾气排放,推动城市环保事业的发展。并有利于降低市民的交通成本,并使行业进一步树立节能观念。
同时,宇通还与国外企业一道探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和新途径。目前,宇通已经与美国铝业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应用世界领先的客车结构设计,材料及制造技术,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公共交通事业共同开发新一代的节能环保客车。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是共同开发一部全新的、可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客车。样车预计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可以展出。宇通客车与美铝公司在开发新型环保客车上的合作,充分证明了双方对于支持政府在创建大量运输车辆,与社会、人和环境和谐发展政策的长期责任。
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是为了最后能应用到实际中。宇通在保持技术前沿领域的探索同时,积极推广现阶段的成熟环保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宇通和广州公交的成功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公交车“冒黑烟”曾经是国内各大城市头痛的问题,在宇通等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支持下,经过8年不懈努力,广州公交系统基本完成LPG(液化石油气)改造,公交车告别了“黑尾巴”现象,尾气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截至目前,广州市6400辆公交车和1.6万辆出租车使用上了清洁环保的LPG,这个数字分别占到公交车、出租车总数的80%和100%。广州不仅成为全球LPG公交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也是目前国内“清洁能源替代”唯一获得成功的城市。
多年的技术积累成就了宇通业内领先的地位。在日前刚刚闭幕的第九届必比登国际挑战赛上,代表中国客车领先技术水平的宇通客车一举拿下了同类别汽车中的“环保A类奖”、“燃油经济性A类奖”和“特别造型奖”三项大奖,显示了中国客车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水平。该挑战赛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大汽车企业超过120部各类拥有尖端科技的车辆,展示了道路安全、交通流量、环境保护以及替代能源领域新科技的进步,目前已成为展示、测试全球尖端可持续移动科技的顶级盛会。
“节能”和“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作为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宇通公司在做好自身节能环保工作的同时,不断致力于推动社会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带动我国客车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客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市节能办:
10月23日全市召开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电视会议,市领导结合会议精神作了重要指示,对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作出工作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抓落实,并就我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提出如下工作措施: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来抓,多次召开会议,听取节能减排工作汇报,部署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任务,认真研究制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实施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健全制度、源头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督促检查等多项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全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要完成目标任务,目前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个别部门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激励政策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
根据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为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今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必须按照“四个围绕”要求开展工作:一要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点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环保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市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二是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工业增长,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紧紧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四是紧紧围绕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抓好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领导,营造氛围
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好各部门工作,使各部门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落实工作责任。市节能、环保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建立监督机制。要加强各级节能环保管理队伍建设,配备充足的力量,开展节能减排监察执法。完善能源利用和环保统计、监测体系,尽快建立建筑、交通能源消耗统计基础数据,建立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和全区污染减排台帐。在已建立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基础上,研究建立和完善建筑、政府机关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这次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上半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一步明确下半年节能减排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坚定的决心,更有力地措施,确保完成全市今年和“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刚才,各县(区)政府和平凉发电公司、xx煤业集团公司汇报了上半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国安同志分析通报了上半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提出了下半年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任务,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采取措施,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了停产治污,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3.1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7%;万元gdp电耗1527千瓦时,同比上升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6.29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93%。全市万元gdp能耗仅下降1.67%,距年降耗4.4%的目标差2.73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电耗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总的来看,全年节能减排工作成效一般,名次落后,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分析综合能耗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电力、冶金等高能耗企业生产增长较快,特别是xx发电公司、xx乐华冶炼公司等6户企业的先后投产,以及主要煤电骨干企业产销形势较好,综合能耗增速高于增加值增速。同时,由于农业受灾严重,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了8.8%,成为万元gdp不降反升的又一重要因素。但是,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认识不清楚,措施不落实、投入不到位、协调不得力。特别是有些地方对抓住节能减排的有利时机,加快结构调整缺乏紧迫感,迎合一些客商的投资需求,热衷于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完成今年节能减排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后果非常严重。
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王
勇
(2010年6月29日)
同志们:
今年5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的节能减排工作形势,就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要求,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会后,我局已对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部署,下发了文件,提出了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国质检系统视频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质检系统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部署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为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质检系统应有的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近年来质检系统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国家《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赋予总局的职责要求,质检系统在标准、认证、计量、监督、执法、特种设备、进出口检验等方面都承担着节能减排的重要职责。
— 1 — “十一五”期间,全国质检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部署和总局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真抓实干,在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领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发展。技术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按照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和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编制了《2005-2007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和《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60多项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标准;组织制定电解铝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家用电冰箱等28项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3项节水国家标准,还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节能监测、经济运行、能耗计算、合理用能、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等方面的标准。同时,总局积极开展10多项节能标准化科研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已经制定发布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国家标准600多项,初步建立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废旧产品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八大领域标准体系框架,为促进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强化认证认可工作,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节能产品认证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质检系统积极建立和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工作,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建立了风电、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产品认证制度,健全了资源节约产品认证指标量化体系,完善了节能产品相关检验检测体系,已授权和批准筹建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家,— 2 — 组织31个省(区市)的认证机构在国家10个重点行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同时,制定了我国重点节能工程节能量认证的政策措施,应用于2800多个项目节能量的第三方审核,有力推动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三)创新能源计量措施,为节能减排提供强有力的计量测试基础
能源计量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和基础环节。近几年来,总局把能源计量作为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组织全系统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服务活动”。总局与国家发改委积极推进能效标识制度,先后发布6批21个产品的能效标识产品实施规则,组织开展了过度包装监督抽查和专项治理。各地质监部门成立节能降耗服务队,制定计量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制定节能措施,开展节能测试、节能改造和节能挖潜工作。福建等9省(市)质监局建立了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通过采集、分析能源计量数据,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部分省质监局还开展了企业能源计量综合评定和行业能效对标等活动,有力推动了企业节能降耗。据初步统计,仅实施能效标识制度这一项措施,5年共累计节电1500多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二氧化硫60多万吨,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四)加大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力度,促进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降耗。
锅炉、换热容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既是安全监察的对象,又是节能监管的重点。国务院在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3 — 时,提出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要求,总局专门制定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对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等环节的节能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逐步实施了准入和退出机制。连续两年开展了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专项行动,实施“三个万、四个五”节能工程(即:1万台工业锅炉节能改造,10万台锅炉水处理达标,20万名司炉工节能知识培训;5万个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50%以上工业锅炉水处理达标,5000名节能监管与能效测试人员节能知识培训,5项以上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完成工业锅炉节能改造9600多台、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4.5万个、工业锅炉水处理达标10.6万台,推广节能技术181项,有力推动了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
(五)严格行政许可把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几年来,总局坚持以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为抓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要求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先后修订和完善了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的19类产品的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条件,严格生产许可证发证审查。2009年,全系统共对1750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生产许可审查,其中144家企业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通过审查。同时,注重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加大无证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生产行为。几年来,督促92家水泥企业和18家钢铁企业拆除落后设备,淘汰水泥落后生产能力960万吨,清理注销2215家钢筋、水泥企业生产许可证书,实现了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严格准入、— 4 — 严格审查、严格监管、严格抽查”。
(六)加强节能执法检查,规范节能产品市场秩序。节能执法检查是节约能源法赋予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根据国家的节能法规和产业政策,我们联合有关部门,以打击能源资源浪费为目标,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结合抗震救灾等重要活动,组织开展节约能源法专项执法检查,查处案件183起;开展高耗能产品专项节能执法打假,严厉打击伪造、冒用能效标识、节能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检查企业共1.6万家,查处案件414起;开展煤炭节能执法打假,严厉打击在电煤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违法行为;部署开展钢材等高耗能产品的节能执法打假,查处钢材案件8052起,端掉地条钢窝点97个;开展燃料油节能执法打假,查处涉油案件1896起,促进了节能产品市场秩序的规范。
(七)严格口岸检验把关,严查高耗能设备和产品进出口。各级检验检疫部门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进出口调控目标,切实加强对进出口耗能产品和影响环境产品的检验把关。一方面,通过简化检验检疫程序,促进资源类产品进口,鼓励节能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进口,促进了进出口企业节能生产。另一方面,加强进口用能产品的能效项目检验,严格旧成套设备进口备案和检验。通过规范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程序,有效提升了检验检疫工作效率,切实保障了进口废物原料安全。还组织研究稀土等战略资源出口的加严把关措施,规范了进出口用能产品的检验监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
— 5 — 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各地各部门,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二、深刻认识节能减排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质检系统完成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真研判形势,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一)节能减排是我国基本国策,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
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5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家宝总理指出,近年来国务院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离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3.2%,大大增加了后三个季度的工作压力。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指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
— 6 — 方式的紧迫任务,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的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减弱,必须按期完成。
家宝总理强调,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各国的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这是中国政府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充分展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也是取信于世界的最好答案,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二)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质检部门责任重大。质检部门是技术执法部门,总局是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质检系统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基础、技术支撑和技术执法作用。《节约能源法》7章87条中有十几条都涉及到我们质检系统的职责。今年5月经国务院研究通过的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全部103项任务中,质检总局共承担了14项任务,其中作为牵头部门的6项,配合部门的有8项,包括制定节能标准、开展节能认证、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执法检查、能源计量管理等。我们质检部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艰巨,— 7 — 因此,在这决战之年,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勇挑重担,不折不扣地贯彻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发挥技术、标准、信息优势,积极履行职能,坚决、全面地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
(三)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时间紧任务急,全系统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
中央强调,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现在时间已经过半,质检系统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时间相当紧迫。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质检系统的节能减排工作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一是抓节能减排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同志片面认为节能减排是发改委和环保部门的工作,质检部门是配合、参与,甚至对辖区管理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节能减排现状不了解、不清楚。二是做好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涉及节能减排的质检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制修订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保障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的进出口监管手段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是发挥职能作用,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措施及其效果的评价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国家和事业发展大局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履行质检职能,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 8 — 的全面完成。
三、认真落实质检系统节能减排各项措施,促进国家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
各单位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总局近期下发的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全面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一)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和认证体系。标准是节能减排的技术前提,认证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要加快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关的标准制修订速度,尽快制定强制性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尽快制定高耗能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以及建筑能耗标准,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术进步。要进一步拓展节能减排认证领域,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开展低碳产品认证、生物质能产品认证研究,进一步规范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产品认证等工作。积极推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提高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效性。
(二)夯实能源计量及节能检测技术基础。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能源计量工作,夯实能源计量基础。一是要从“配备、记录、分析、使用”四个环节入手,增强计量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有效性。即:帮助企业合理配备满足生产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记录能源计量数据;通过科学分析能源计量数据,解决能源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用能源计量数据指导企业生产,提高工艺水平,实现节能降耗。二是要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在能耗较大行业、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树立节能降耗标杆,积极推进重点行业能源计量对标达
— 9 — 标活动。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对标分析会等活动,带动企业向过程计量管理要效益,促进企业实现节能增效。三是要加强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要不断加大节能检测投入力度,切实提高质检系统节能检测技术装备和水平,满足各地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要支持节能减排、新能源产品国家质检中心的建设,积极推进能源效率测试体系建设,培养和建立稳定的能源效率测试研究队伍。各地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建设能源计量中心,逐步建立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和能源计量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数据监测统计分析体系和能源计量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增效,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提供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
(三)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要在全国继续推进“四个一”节能工程,即开展“1000台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运行能效快速测试方法应用试点,100个安全与节能管理标杆锅炉房建设,10个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试点,10项节能新技术应用示范”。要加快建立完善高耗能特种设备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要结合国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选取节能潜力较大的电力、石油、石化、钢铁等高耗能特种设备集中使用的行业,积极推动工业锅炉(窑炉)、余热利用、区域热电联产、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工程的推广应用。
(四)强化节能产品监管工作。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强化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既要严格审核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许可证申请,又要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要加大对节能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力度,扩大抽查覆盖面,突出能效、寿命、— 10 — 环保等重点项目的检验。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理力度,对能耗或能效达不到要求的,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要加大对淘汰落后产品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对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要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要坚决打击生产“地条钢”等高耗能产品违法行为,打击“土锅炉”等非法制造和使用高耗能设备的行为;组织开展能效标识产品、节能建材产品、家电下乡产品、过度包装商品等专项执法检查,有效打击违反节约能源法的行为。
(五)加强口岸检验把关。各级检验检疫部门要紧密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品出口的检验把关。严格查验进口产品的能效标识,加强进口旧机电等产品的节能评估。加大服务力度,采取检验检疫便利措施,促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和设备特别是成套设备的进口。
同志们,全面落实国务院“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我们全系统要进一步振奋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做到积极主动,奋发有为。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各单位要立足本单位、本地区工作实际,切实加强领导,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二是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督查。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的分工要求,把质检系统承担的14项工作,逐一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做到每项任务有人抓,每项指标有人管,每项责任有人担。要加强检查、监督和考核,总局将对各地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适时将检查情况通报各地。三是结合“两
— 11 — 大”建设,协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涉及各地两局的业务和职责,是各地两局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和平台。各地两局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强与发改、工信、统计等部门沟通、协调,联合开展工作;运用好标准、认证、计量、执法、检测等各种手段,统一谋划、协同工作;重点工作、重要执法可以采取联合部署、共同开展。四是从自身做起,践行节能减排。我们要按照国家《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加强质检系统内部日常生活、办公的节能减排工作。质检系统的基建项目,要优先使用节能材料,优先采购环保标志性产品和节能产品。要将节能减排工作量化、细化到各具体环节的管理工作中,在煤、水、电、气等方面狠抓落实。总局将适时开展督促检查,促进机关内部的节能减排工作。
2008年12月22日,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嘉宾荟萃、宾客云集, 中日节能环保合作论坛 (广东) 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合作论坛以“节能减排、合作发展”为主题,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联合举办。省政府佟星副省长、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中富道隆副理事长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并致辞。省经贸委、日本经团连21世纪政策研究所、省环保局分别就节能、环保做了主题发言。
佟星副省长指出:当今世界, 能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危机已经成为全球面对的共同挑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 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明确提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付诸行动, 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广东作为全国能源资源禀赋差、消耗大的省份, 能源环境压力更为严峻。当前, 广东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采取强有力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了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开始转向科学发展的轨道。在未来的发展中, 广东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把广东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富道隆副理事长指出:日本在克服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官民齐心谋求技术、经营及管理的高度化。日本企业在80年代又迎来了严重的日元升值, 经受了严峻的国际竞争飓风的洗礼。在这种情况下, 日本重新认识到, 与降低成本的同时要达到加强品质管理、提升高新技术的目的, 还是节能环保领域的高度化能直接作用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广东省为首的中国华南地区是制造业基地的同时服务业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被寄予厚望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巨大市场。在金融危机引起全球经济衰退之际, 中国政府通过人民币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措施, 努力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日本期待上述地区在扩大内需之际,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高度化与调整结构的同时, 能积极致力于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及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循环型社会。
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毕志坚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广东既是中国的经济大省, 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能源消耗大省和能源资源匮乏的省份。2007年,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GDP) 30674亿元, 约为全国的1/8;能源消费总量2.19亿吨标准煤, 位居全国前列, 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27%。但是, 全省人均拥有常规能源储量不到全国同类的1/20, 大宗国民经济所需的矿产资源贫乏。2007年全省消耗的100%煤炭、75.9%的石油、21%的电力依靠外省调入或进口。同时, 广东又是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省份。2005年, 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万元, 为当时全国最先进水平。然而, 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 广东能源利用效率仍然比较低, 单位GDP能耗仍然偏高, 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根本上解决能源资源紧缺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广东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国家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 广东单位GDP能耗必须从2005年的0.79吨标准煤/万元, 下降到2010年的0.66吨标准煤, 下降16%, 年均下降率为3.43%, 任务很重。近年来, 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围绕节能目标任务, 扎实做好节能各项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在2006年下降2.93%的基础上, 2007年又下降3.15%;今年前三季度,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79%, 比去年同期多下降4.66个百分点。在推进节能工作中, 我们着力抓好“四个节能”。
首先, 抓好管理节能。我们建立了节能目标责制, 把节能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市、各重点企业并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 实施省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近1000家企业纳入监管范围, 要求这些企业加强节能管理, 完善能源统计和计量, 开展能源审计, 编制节能规划, 加大节能投入, 确保实现节能目标。建立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三个体系”, 定期公布各市主要能耗指标, 并在今年对各市政府、各企业开展节能考核。经考核, 2006-2007年, 国家和省监管的133家企业两年完成节能量共335万吨标准煤, 78%以上的企业完成了节能预期目标。2008年前三季度, 省千家企业产值能耗0.52吨标准煤/万元, 下降15.5%。全省列入国家监管的25家企业, 产值能耗0.82吨标准煤/万元, 同比下降21%。
其次, 抓好技术节能。我们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发、改造和推广, 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节能的支撑作用。实施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鼓励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领域。对年节能量达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按每节约1吨标准煤给予2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其中, 对年节能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技改项目, 推荐申报国家节能技改奖励;年节能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1万吨标准煤以下的节能技改项目, 省安排财政资金给予奖励。2008年共安排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共89个, 财政支持资金8390万元, 带动社会投入25.25亿元。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支持发展一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 鼓励这些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开展节能咨询、审计、诊断、改造等服务工作。对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由节能技术服务机构提出奖励申请, 奖励资金的70%奖励给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单位, 30%奖励给终端用户。
再次, 抓好结构节能。广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促进结构调整, 努力形成结构优化与节约能源“双赢”的格局。一是大力发展高增长、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现代制造业, 建设节能型工业产业体系。2007年, 广东工业九大产业增加值9757亿元, 占全省工业的69%。即使是今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仍保持较快增长, 其单位能耗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4.8%、22%、11.1%和40.7%;而同期非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能耗较高行业增幅回落较大, 个别甚至出现负增长。二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和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 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3450亿元, 占全省GDP的43.3%, 其单位能耗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1.5%。三是加大钢铁、水泥、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全省已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500万吨, 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470万吨, 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45万千瓦。
最后, 抓好体制节能。我们坚持完善节能法规制度,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 努力建立促进节能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完善节能法规标准。推进节能法规的完善, 按照强化奖惩力度的思路推进《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出台了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八个行业重点耗能产品的能耗限额, 规定了重点耗能行业现有项目 (装置) 最高能耗值、新上项目能耗准入值, 建立了项目的市场准入和退出门槛。二是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成立了省节能监察中心, 加强节能执法能力建设, 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活动, 对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现场监察, 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查处, 并将监察情况向全社会公布。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税收、价格等的导向作用。省财政建立了节能专项资金, 支持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对利用“三废”生产出来的产品, 经认定后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全省企业每年据此享受的减免税收约5亿元。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公布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名单, 按国家规定的加价范围、加价标准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政策, 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
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广东节能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 再加上广东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 能源消耗强度大, 能源约束将更加凸显。按照国家的要求, 全省GDP能耗“十一五”期间每年平均必须下降3.43%, 即使今年能够实现下降3.5%的预期目标, 后两年GDP能耗必须每年下降3.8%以上, 任务十分繁重, 不容乐观。同时, 全省节能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 统计、监测、考核“三个体系”建设还不适应当前节能工作的需要, 能源统计数据缺乏, 监测预警滞后, 考核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节能投入及管理力量不足, 一些重要的节能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可以说, 全省节能任务相当艰巨, 必须下更大力气全力推进。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节能工作, 把节约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 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为广东进一步抓好节能工作指明了方向。广东将把节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把节能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加快制度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 遵循“五个结合”原则, 采用“三多”办法, 尽快建立起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资源节约工作机制。
“五个结合”原则是:一要把节能工作与实现科学发展结合起来, 更新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相协调;二要把节能工作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 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实现工业化与节能相协调;三要把节能工作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 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东西两翼和北部等欠发达地区在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 严把项目的节能环保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引进高能耗产业, 实现产业转移与节能相协调;四要把节能工作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加大节能先进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 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自主创新与节能相协调;五要把节能工作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把握国际能源资源形势, 加强能源资源对外合作, 积极学习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节能新机制、新模式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实现对外开放与节能相协调。
“三多”方法是:一是多引导, 充分发挥节能中长期规划的引导作用, 及时发布能源资源利用状况,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积极传播节能技术、经验以及新机制、新模式等节能信息, 加强对节能工作的引导;二是多利用市场手段, 培育发展一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 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鼓励服务机构积极开展能源审计以及节能审核、认证、咨询、诊断、设计、改造、融资、运行管理等服务, 同时, 适时调整能源价格, 充分发挥价格杆杠的调节作用;三是多用法制手段, 完善节能法规、标准、定额, 加强节能执法能力建设,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推动节能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我们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抓两头”:一头抓发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对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重化工业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文化、传媒、信息等市场潜力大、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 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按生态产业链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改造,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排放。抓好产业转移园区建设, 严格控制引进高耗能项目, 提高项目的节能准入门槛, 避免出现能源消耗的简单地区转移。另一头抓压缩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业。加强政府的调控和引导, 建立健全产业退出机制, 积极推动钢铁、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上大压小”,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 确保“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000万吨, 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200万吨, 淘汰小火电机组966万千瓦的目标。
我们将完善节能“三个体系”建设, 夯实节能工作的基础。修改完善节能考核指标体系, 以节能目标完成累计情况为主考核各地节能工作进展情况, 继续完善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考核, 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并对节能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对未完成节能任务的地区和企业落实节能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省千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季报制度, 加强对千家企业节能情况的分析, 及时掌握和分析各地和重点企业能耗变动趋势。
我们将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加大节能投资促进节能工作。按照早启动、早下达的原则, 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投资, 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依托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做法, 充分发挥省市两级的积极性, 共同支持先进制造业以及重点耗能行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支持企业研究和掌握节能关键技术, 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电机系统、能源系统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项目, 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我们将加快完善节能法规标准, 利用经济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工作。争取2009年出台新修订的省节能条例, 尽快出台节能监察管理办法, 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尽快出台钢铁、石化、建材、电力等重点耗能产品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适时推进其他重点耗能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制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实施百家企业节能监察行动, 实行省、市节能监察机构联动, 对100家以上企业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 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完善、节能任务未完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企业进行重点监察, 对浪费能源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我们将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 以企业为主体促进节能工作。采取有力措施, 督促新纳入监管的省千家企业尽快完成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 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 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推动各地对新的省千家企业下达节能目标, 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 切实纳入当地节能部门的管理。推动省千家企业健全能源管理制度, 配备能源管理负责人, 夯实节能统计、计量等基础, 开展能效先进水平对标活动, 确保完成下达的节能目标。
我们将加强节能统筹协调, 形成全省上下齐抓节能的合力。推动交通、建筑、政府、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重点系统节能。建立定期节能形势分析制度, 及时发现节能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完善各市节能工作协调机制, 增加投入, 加强节能管理力量, 形成全省上下齐抓共管的节能工作新局面。同时, 我们还将加强节能宣传培训, 积极发动全社会共同来关心节能、支持节能、实践节能, 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开展节能的对外交流合作。我们代表广东省与瑞士ABB公司签订了《节能降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探讨节能合作途径, 目前这两个公司在广东的节能合作项目已经顺利实施;我们代表广东省与英国辛迪克公司签订了《节能减排合作备忘录》, 欢迎该公司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CDM) 促进广东节能减排工作;与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签署以节能培训为主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计划从明年开始, 三年内共组织三期培训班赴美国进行节能培训;与香港特区政府启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 香港特区政府拨款港币9306万元, 协助及鼓励珠三角的港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在中日两国政府节能环保合作框架下, 我们与日本兵库县签订了循环型城市合作计划。广东节能对外合作的大门是敞开的, 全省广阔的节能市场以及蕴藏的巨大节能商机是开放的, 我们愿意与国外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跨国公司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 开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节能交流与合作。今天, 我们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联合在广州举办节能环保合作论坛, 希望以此为契机, 与日本有关方面在开展政策对话、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示范项目、构建企业技术转让体系、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 进一步加强政府、研究单位和企业之间更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 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午的论坛结束后, 下午随即召开了节能、环保两个小组的分组讨论会, 来自中日双方的节能、环保企业分别参加了两个小组的交流, 起到了很好的深化认识、凝聚共识的作用。此外, 来自日本的25家企业还在讨论会同期进行了现场展示。
据悉, 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 广东能源利用效率仍然比较低, 单位GDP能耗仍然偏高, 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根据国家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 广东单位GDP能耗必须从2005年的0.79吨标准煤/万元, 下降到2010年的0.66吨标准煤。下一步, 广东将把节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把节能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加快制度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 遵循“五个结合”原则, 采用“三多”办法, 尽快建立起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资源节约工作机制。
出席论坛的有日本在华南地区机构、日本研究机构、日本节能环保企业、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各市经贸、环保部门、省有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节能环保企业代表共计400余人。
资料链接
广东节能减排取得的主要成效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列入约束性考核指标, 要求广东“十一五”期间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5%。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参与, 密切配合, 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保工程, 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治污减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按照国家核查结果, 截至今年6月底, 全省化学需氧量累计减排5.68万吨, 比2005年下降5.4%, 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35.7%;二氧化硫累计减排11.79万吨, 比2005年下降9.1%, 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60.8%, 为广东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广东坚持以污染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严格环保准入, 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 大力扶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高增长行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固定资产高投入、经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四高一低”粗放型增长方式正在向高增长、高效益、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二高三低”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2007年, 工业高级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2万亿元, 同比增长20%;服务业增长加快, 实现增加值11636.83亿元, 增长13%, 服务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37.6%, 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6个百分点。
二是有效改善了全省环境质量。
广东将污染减排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通过污染减排推动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根据2007年全省环境监测结果显示, 广东大江大河水质总体保持良好, 局部地区有所改善。全省江河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较2006年有明显的提高, 由53.4%提高到61.3%;全省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 0 0 6年分别下降10%、6.9%和1.6%, 所有城市均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酸雨频率较去年下降了8.1百分点, 酸雨污染趋于减缓。
三是推动了重点区域、流域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
广东坚持把污染减排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相结合, 以污染减排为手段促进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问题的解决。自实施污染减排以来, 广东先后对清远市清城区、茂名市茂南区、四会市独水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和流域实行区域限批, 暂停耗水量大、向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通过实施区域限批, 加强了对大燕河流域内161排污企业的整治和监管力度, 对乐排河沿岸9家电镀企业实施了停业关闭;小东江经过限批, 流域水质COD下降约40%。2010年前, 四会独水河流域的11家电镀企业要全部搬迁进入园区, 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的要限期关闭, 污染严重的印染、制革企业要搬出独水河流域。2007年6月,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 (环发[2007]54号) 的要求, 广东对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工业区等十个重点区域环境问题和韶关钢铁厂等十二家企业环境整治进行挂牌督办。各区域、各企业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有效整治, 切实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是增强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广东围绕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的要求, 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省级财政重点加大了对广州、深圳、韶关、汕头、茂名等五个区域中心站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 2007年补助527万元用于区域站建设, 还投入136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各县 (市) 购置环境监测车辆。加快了国控重点源在线监控建设步伐, 目前, 全省已有146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 计划于年底前完成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1.对漫画一反映的问题你有何认识?
2.漫画一与漫画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3.为了履行供货合同,部分企业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4.请为科学引导节能减排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1.①拉闸限电行为违背了节能减排促发展的本意,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②拉闸限电行为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③部分领导对节能减排缺乏正确认识,应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大力支持发展绿色环保企业。④部分领导法律观念淡薄,没有坚持依法行政。⑤部分领导缺乏社会责任感,只重视眼前“政绩”,忽视长远利益。
2.拉闸限电导致了柴油荒,一些地方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纷纷拉闸限电,致使节能减排变成了停电减排。很多企业为了完成产能指标或按时履行供货合同,只好大量购买柴油发电机发电,进而导致了全国范围的柴油荒。
3.①部分企业为了履行供货合同,信守承诺,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点,是具有诚信意识的体现。②企业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续发展。③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导致柴油等能源紧张,进一步增加了能耗,没有达到节能目的。④大量柴油发电机的使用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⑤部分企业只重视自身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漠视国家和群众利益等。
【节能减排会议记录】推荐阅读:
节能减排我行动记录10-01
节能减排演讲稿-节能减排演讲稿06-14
制氢节能减排06-22
节能减排体系06-25
节能减排调研07-18
节能减排知识测试06-12
“节能减排”小论文07-23
节能减排策划书09-20
循环经济之节能减排06-06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