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共19篇)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

各班队员注意,比赛即将开始,预备!开始!!”广播的声音传到市民的耳里,这是什么比赛呢?哦,经过小记者们的询问,原来是我省福州市鼓楼区钱塘小学屏北分校在20xx年4月27日下午2:15分左右开展了一场三四五六年段的劳动技能大赛。比赛开始了!到处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尽管如此,屏北的学子们并没有为此而松懈、紧张,而是心无旁骛地做着更好利于自己班的动作着:先是由四个班的女生先站上来“打头”——四个班的第一支队伍开始比赛。各项规则都是精准到四个班必须是24个女生参赛,书的大小、重量都相同,甚至连厚度都是精准到毫米都不相差。你瞧!为了创办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屏北小学校方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女生们用着自己芊芊玉手抱起一叠叠重如泰山的书本,脸上不断地留下一颗又一颗留下,大家都汗流浃背,尽管如此,依旧有始有终地完成这场比赛。

“老师加油!老师加油!”听!孩子们正在撕心裂肺地嘶吼着为老师们加油打气。看!老师家长们分为两组,每组三次,只见老师把扁担往脖颈一放,就开始奔跑了!轻巧的绕过了一些列障碍,并登上了由椅子搭起的阶梯。在此时,利益或许不在第一位,而团结是在市民们心中第一位!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2

一、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

1. 要让学生形成劳技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体会劳技课和劳技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给学生讲古时候小寺庙里的小和尚学剃头的故事, 那个小和尚每次练习完总是将刀往各瓜上一插, 最后习惯成自然, 把头当冬瓜, 犯下杀人之罪, 以反例说明不良习惯。我还让学生搜集因为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害人害己的真实事例, 请有过程经验教训的学生现身说法,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2. 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劳动工具。

当前家用电器已十分普及, 初中生必须具备一些起码的家电常识。但与电打交道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在教《电动工具》的一课中, 就必须让学生正确掌握一些常见电工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在学习钳子的使用时, 我让学生对教材, 认识钳工, 钳刀等各个部位, 根据平时的经验说说各部分的用途, 然后动手剪一剪铁丝, 用铁丝弯一弯图形, 使学生对钳子各部分的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还让学生上台演示生活中的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从中认识到, “把钳子当锤子”, 会缩短钳子的使用寿命, 且容易使手柄处的橡胶部分受到损坏, 造成漏电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 教会学生掌握保管常识。

弄清工具盒材料的正确存放、保管方法。例如, 要让学生懂及电源线、有绝缘部分的电工工具要避免与锐器存放在一起, 以免损伤绝缘部分, 小零件之类最好用小盒或玻璃瓶分类存放, 并要做到分类有序。在平时教学中还要注意观察学生使用工具和其它劳技课动手拿工具时注意其方法和要领, 及时指正, 或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醒, 开展“评选安全生产小能手”“劳技操作比赛”等活动, 使学生逐渐养成操作规范、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劳动程序的习惯

1. 要让学生学会统筹安排, 巧妙掌握技巧。实践证明

统筹安排熟能生巧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劳动前让学生开展讨论:完成这次劳动, 在时间上怎样安排最省时, 最合理?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操作才能避免窝工?这次劳动中难度最大的环节是什么?长期这样训练, 就能让学生养成从“小”处着手节省时间的好习惯, 比如, 要使用电烙铁在进行其他工作的时候提前两三分钟把电烙铁插上, 利用等待的两三分钟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劳动的过程比较复杂, 先让学生列一个统筹安排流程表, 把时间安排, 劳动过程按顺序列出表, 争取每次劳动前都让学生对安排做到的心中有数, 杂而不乱。

2. 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劳动离不开协作。分小组就是一种较好的合作形式。为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我在安排学习小组时, 注意各个别层次学生的搭配, 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养成尊重和听取别人的意见, 学生与别人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3. 传授方法,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热爱创造的劳动习惯。

在劳技教学中, 如果只把劳技当作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 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重复, 天长日久, 就会使学生懒于思考疏于创造, 这样的学生将来也只能是一个傀儡式的平庸劳动者, 我们的下一代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在劳技课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鼓励学生思考, 去发明、去创造。

因此,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教会学生如何在劳动中和生活中去寻找发明的创造的课题, 产生发明创造的灵感。例如, 在使用电工工具时, 让学生讨论如何让插头在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有的学生提出把插头的金属部分隐藏起来, 让人在插插头时不接触到。还有的学生提出最好在插座插孔周围安上一个凸起的防护罩头。最后学生把这两个想法结合起来, 创造了一个改良的防触电安全插头。学生完成这个作品后, 我引导学生总结:在生活中, 我们所使用的许多用品总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地方, 如何克服这些“不如意”, 就是创造发明的发明点。

总之, 洒下花籽, 将收获鲜花;播下种子, 将收获粮食;播种良好的习惯, 我们将收获效率与质量, 收获高素质的劳动者。

摘要: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影响着劳动的速度, 也影响着劳动质量。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劳动技能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劳动最光荣?技能更可贵 篇3

日前,湖南省技能人才座谈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日前在长沙会见了第四届湖南省技能大师和第十一届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并做重要指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韩永文,省人大副主任谢勇,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等参加会见。

“劳动最光荣,技能更可贵。”徐守盛说,技能人才是全省产业工人和人才队伍的优秀代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技术技能创新的直接推动者。长期以来,广大技能人才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一线,在学习实践中掌握一项项高超技能,在钻研创新中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在奋发进取中创造一个个辉煌业绩,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技术创新运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生力军。

时代需要人才,事业造就人才。徐守盛指出,当前,湖南省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湖南篇章的关键时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人才作为支撑。新形势、新任务,既对全省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广大技能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他勉励全省各条战线的广大劳动者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诚实守信、勤劳致富,争当技术能手、致富能人和创新创业排头兵。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在座谈时强调,要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助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他说,近年来,湖南省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全省技能劳动者达到37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00万人,但高技能人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在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超市劳动技能大赛主持词 篇4

大家好!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巩固提高应知会达标工作成果,增强门店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以创建优质服务形象迎接旺季的到来,监利分公司特组织此次技能竞赛活动。此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门店的热情积极参与,有八个代表队共32名选手参与竞赛。

此次活动主要在打价机的安装及使用、吸吸果冻和洗洁精陈列、百货上标、混装散货称重的等实践操作进行演练竞赛。具体评分标准为采用10分制,其中:

1、打价机的安装及使用(2分):安装正确 0.5分、打价数值正确1分、部位准确一致0.5分。

2、吸吸果冻和洗洁精的陈列(2分):陈列完成0.5分、按品牌横向陈列0.5分、形状合理0.5分、陈列丰满、先进先出0.5分。

3、百货上标(2分):部位准确1分、牢靠安全1分。

4、混装散货称重(2分):分捡熟拣0.5分、编码熟悉0.5分、称重准确0.5分、金额一致0.5分。

5、时间速度(2分):在竞赛过程中主持人所报分值不包括时间速度分,待所有比赛完毕后根据各参赛队所用时间的多少,确定速度分,时间最短的为满分,依次各减0.15分。介绍评委:

评委:xx 总部运管部专业指导老师 评委:xx 总部运管部专业指导老师 评委:xx 运管部经理 评委:xx 业务物价部经理

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发言稿 篇5

“中国梦·劳动美”20xx年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精心筹备和辛勤努力,今天在这里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大赛组委会向参加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力支持和关心本次大赛的组委会成员单位及为承办本次技术比赛,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市职业技术学校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xx年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共建先锋号、创新促发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以来,全市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我市“十二五”的各项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在全市各行各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得到了各级党委、行政的重视支持和广大职工的热情拥护和积极参与,劳动竞赛的领域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劳动竞赛在推动企业发展、提高职工素质方面的作用不断显现。各基层工会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比武、优质服务、合理化建议和评选“金牌工人”、岗位能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使广大职工学业务、练技能、比贡献、争一流的热情得到有效提升,一大批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广大职工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纷纷落地,现代化生产工艺在许多企业得到推广和使用,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举办本次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的需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企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较高专业技能的优秀岗位人才,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

参加本次技能大赛的选手都是经过各区、各单位层层选拔产生的优秀岗位工人,你们中间有许多人是本单位的技术能手,多次在本单位、本行业、本地区的技术比赛中取得过良好成绩,也有人曾代表乌海市参加过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并取得过优异成绩。希望参赛选手珍惜这次机会,严格遵守比赛规则,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增进友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力争使本次技能大赛成为集中展示我市职工良好精神风貌和高超岗位技能的舞台。同时也希望大赛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大赛组委会的总体要求和大赛规程,认真负责,努力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切实把组织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力争把本次技能大赛办成一届高水准的赛事活动。

最后,祝各位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预祝本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劳动大赛倡议书 篇6

新能源汽车公司作为北京汽车“____”战略发展重要平台,承载着实现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结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为了响应北汽集团和股份公司“二次创业”的伟大号召,实现北京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目标,完成20____年度生产经营任务,取得实质性和突破性进展,公司党政工团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积极投入到“百日立功竞赛”活动中,用我们的激情和汗水,创造不平凡的劳动业绩。在此,我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

一是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公司全员要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公司“百日立功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各项经营举措和工作步骤,认清当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和严峻挑战,增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目标,把年底新能源汽车批量下线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二是建功立业,追求卓越。新能源汽车批量下线最后节点日益临近,这是对全员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为了完成新能源汽车量产这一核心任务,北汽新能源要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公告申请、厂房建设、园区改造、生产准备、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这就要求公司每一名员工都要明确工作目标,积极开拓进取,把握任务的进度要求,争分夺秒,扎实工作,尽职尽责,以优异的工作业绩,确保新能源汽车批量下线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三是立足岗位,甘于奉献。在这次竞赛活动中,共产党员要作表率,共青团员要当先锋,全体员工要争模范。要将“百日立功竞赛”与第三阶段“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上级党委发起的“党内立功竞赛”活动相结合,与上级工会发起的“劳动竞赛”活动相结合,与公司团委发起的“红字号、绿字号工程”活动相结合,弘扬拼搏进取精神、连续作战精神、奋发图强精神,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以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在公司上下掀起一场“百日立功竞赛”的工作热潮。

北汽新能源全体同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挥每一名员工的聪明与才智,在北汽集团和股份公司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无私奉献,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新能源汽车批量下线,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共同开创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美好明天。

倡议人:______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7

一、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缺口较大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测算, 2009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突破1亿人, 其中, 高技能人才达到2630万人 (其中高级工2 122万人, 技师423万人, 高级技师85万人) , 约占技能劳动者的26%, 比2006年增加770万人, 增长了约40%。尽管这几年高技能人才数量有大幅度的增长, 但与经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近40%的比例相比相对偏低;与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相比也明显不足。根据近些年来我国城市技能人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对比可以看出, 在劳动力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 高技能人才却异常紧缺, 从而造成了经常见诸报端的“技工荒”现象 (见表1、表2) 。

表1、表2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历年数据整理得出, http://www.mohrss.gov.cn/gb/zwxx/node_5433.htm.*表1和表2中的高技能人才, 是指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求人倍率是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人数除以求职人数, 求人倍率大于1, 表明劳动力供不应求;求人倍率小于1, 表明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求人倍率越大, 表明劳动力供给的缺口越大.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 自2005年以来城市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但由于使用的是季度的数据, 所以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但无论是哪个时期, 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都大于1, 说明市场上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始终大于供给量, 且缺口较大, 2009年高技能人才缺口高达22.8万人。

一些地方上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也充分证实了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有数据显示:北京高技能人才5.88万人, 占技能人才总量 (147.44万) 的4.0%。其中高级技师1.17万人, 技师4.71万人, 分别占技能人才总量的0.8%和3.2%, 高技能人才缺口达14.7万人。据深圳市人社局副局长刘青介绍, 目前深圳市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为206万人, 但是高技能人才仅有35万人, 仅占技能人才队伍总量的17%左右, 虽然比全省15%的比例高一点, 但与全国25%的水平相比, 差距较大。即使是基础较好的上海, 到2005年末也仅能将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15%, 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是到2004年底才实现全区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产业工人总数6%。这些比例都与发达国家高级技术工人占技工总数的20%-40%的比例, 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和农业实施产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布局中,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供给缺口将长期存在。

二、我国高技能人才结构失衡

1.技术等级结构方面, 高级工占比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显示:在技能人才的求职者中, 具备初级技能资格、中级技能资格和高级技能资格的人数分别为1209 682人、601 503人、384 971人, 各自占比约为55%、28%和17%, 也即高级工比中级工低近11个百分点, 比初级工低近38个百分点, 这基本与我国现有技能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结构相近, 而与发达国家的相应比例15∶50∶35相比相去甚远。

2.年龄结构不合理, 技师、高级技师青黄不接

据全国2 084家企业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 在22岁及以下、23-35岁、36-45岁、46-60岁四个年龄段中, 高级技师的分布比例依次为0.11%、19.28%、38.82%、41.79%。在这里46-60岁年龄段占去了四成多的比例, 而35岁以下的高级技师尚不足两成。在上述4个年龄段中, 技师的分布比例依次为1.02%、21.04%、45.78%、32.16%, 其中虽然36-45岁群体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四成半以上, 但46-60岁群体的比例已愈三成, 仍然较高。而高级工的比例则与技师的比例相似, 4个年龄段依次为1.08%、28.04%、45.85%、25.03%。

上述三组数据不仅说明我国高技能人才年龄构成偏高, 数量偏少, 而且还说明各年龄段之间, 特别是前三个年龄段之间的跨度较大, 高级技师的差额分别为19.17和19.54个百分点, 技师的差额分别为20.02和24.74个百分点, 高级工的差额分别为26.96和17.8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 当相当数量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后, 他们的继任者不仅人数少, 而且存在着批量断档的问题。以北京为例, 35岁以下青年技术工作者仅占28%, 35岁以下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则更低。

行业方面, 来自于电子信息产业抽样调查显示, 在该产业的500万从业人员中, 其中技术工人约100万。在这100万技术工人中, 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才不过3万多人, 只占3.2%左右, 低于生产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而且, 80%以上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年龄在48岁以上, 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是企业骨干, 但他们之中几乎没有技师和高级技师。

3.学历层次偏低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 我国企业技术工人在本科以上、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依次为0.72%、5.91%、30.22%、29.06%、31.61%、2.48%。据江苏省的一项调查, 企业中占技术工人总数30%以上的人的学历中, 中专、技校、职高毕业占高级技能人才比例为35%, 大专高职毕业占34%, 高中、初中占26%;据对无锡企业抽样调查, 初级文化的占53.5%, 专科以上的1.86%。对衡水市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技能人才在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分别占0.13%、5.2%、24.4%、69%。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工人的文化程度以中等学历为主。

4.行业岗位分布失衡

目前, 我国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机械、交通、餐饮、化工、电子等行业, 而新兴的医药、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分布少, 特别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 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据对杭州市37家企业的一项调查, 当前高技能人才缺口最大的是电子制造、维修保养、汽车制造, 占企业需求的35%、32%、27%。有关台州市的一项调查也显示, 2/3以上的技术工人分布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 但一些先进制造业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信息技术、服装设计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物流、营销、理财规划、职业指导等行业的技能人才依然紧缺。在岗位分布上, 一般通用工种偏多而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种或特殊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偏少。

5.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偏低, 技术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技术工人队伍的技能等级结构相对于发达国家, 初级工超出30%, 中级工缺额10%, 高级工缺额20%。这里的一超一缺, 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技术工人队伍的技能素质现状。在我国确立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以来的10年中, 尽管参加鉴定的人数已从1996年的268万上升到2003年的483万, 累计已有3 500万人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但相对于7000万的技术工人总量来说, 仍然仅占50%。显然, 这不仅是一个制度化规范实施的问题, 它也有一个技术素质问题。

三、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原因分析

1.社会观念误区, 个人投入不够

在“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社会存在重学历文凭轻素质技能, 重仕轻工, 鄙薄技术技能工人, 鄙薄职业教育培训的认识偏见, 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级的教育, 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无奈选择。在现实生活中, 干部和工人在身份、待遇以及将来退休等方面有很大差别, 导致青年学生都愿意上普通高校, 期望将来当白领、做管理, 而不愿选择职业技术院校, 从而导致职业技术院校生源不足, 家庭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少。

2.国家投入不足, 资源分配不合理

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的分配向学历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倾斜。中等和高等职校的办学经费政府投入较少, 主要来源于自筹、企业赞助、行业支持等, 全国各地职教办学经费普遍不足。2005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总额为25 502 370.8万元,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 908 368.7万元,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重约为43%, 而同年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经费总额为3 705 365.2万元,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 185 233.2万元, 相应比重约为32%, 二者相差11个百分点。实际上, 高职高专教育由于需要大量的实习实训基地和设备的支持, 办学成本比一般的普通高校更大, 而政府对其投入却比对普通高校少得多。一方面, 经费不足导致职业院校难以引进优秀人才, 严重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 职业院校实习实训的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 设备设施陈旧老化, 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 进而导致高技能人才储备不足。

3.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 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目前, 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一是技校办学规模已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体制与实践脱节。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不能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进步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 专业设置雷同;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 “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高职和专科院校大多仍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 未与市场需求接口, 没有体现高职生突出的技能特点, 培养特色不鲜明和考核模式滞后, 从而导致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技能型人才。三是企业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还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大部分企业缺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责任意识, 重使用轻培养或只使用不培养的问题较为突出, 企业随意挤占职业培训经费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四是民办职业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社会力量办学已经成为职业培训工作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于缺乏重视和扶持, 这类学校办学规模小, 办学质量低。

4.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 由于没有建立起一套与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 并与职业资格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大部分企业没有把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企业内部人员合理配置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并且长期和岗位聘任、工资待遇、奖励制度、职务晋升等制度相分离。传统的“重级别、轻职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延续至今, 技能工人和干部队伍中的技术员和工程师在身份、待遇、津贴、奖励以及退休等方面都差距悬殊, 高技能人才的津贴制度、住房福利、企业年金、医疗保险等待遇也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制度, 同时,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指导价位, 也没有具体明确不同技能水平之间的工资级差, 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影响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浅谈培智学校劳动技能教育 篇8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劳动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有的人认为,只要参加了劳动,学生们就会自然产生爱劳动的品质,形成劳动习惯,那就大错特错,劳动毕竟是辛苦的,容易使人感到疲劳。所以在进行劳动训练时,要抓住时机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明劳动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自觉地参加劳动,尽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具体地感触到劳动价值,从而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

二、劳动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和特点

劳动的内容应该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这样才便于他们完成,尽快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自信心,形成独立做事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可以要求高一些,让他们多做一些,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对能力差的、手脚不方便的、理解慢的,要求可以低一些,少做一些,教师多帮助一些。对个别学生的个别辅导也很重要。

三、学科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劳动训练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对语文、数学等文化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时又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劳动技能课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常交流信息、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以取得最好的成绩。

四、分解劳动技能教学

智障学生由于接受能力的局限性,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有很多困难。所以,在教学上应一步一步地进行,每一步都做得准确无误后,再把相邻的环节结合起来,最后再把所有的步骤综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不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而且还要把做的过程说出来,达到二者的统一,要求学生把做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育者把每个环节都用准确而明了的语言说清楚,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并能说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而且还有助于矫正他们的言语障碍,促进心智的发展。

五、做好准备工作

在具体操作劳动时,如果教师准备不足,组织不周,就无法维持良好的劳动秩序和纪律,这不但不能完成劳动任务,而且也培养不出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劳动都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参加室外劳动秋季晒白菜,要事先向学生讲清楚目的、要求,准备好工具,合理分工,不能让大家一拥而上。劳动之后进行小结,激励好的学生以后更加努力,引导做得差的学生改正错误和缺点,做好以后的劳动。

上劳动课也是一样,没有备课的教案就不能进课堂,因为没有备课教案,就谈不上精心准备,上课效果就难以保证。备课时,必须考虑新旧内容的前后联系和衔接,学生能不能接受,还要考虑教学方法和劳动技能的各个步骤,以及所需要的设备、教具和材料等。课上要认真观察,哪个学生做得不对,就要立刻给予指导,在改正之后再做,如果有几个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就要求大家都停下来,教师重新对全体学生做必要的示范讲解。对于表现出有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帮助。

六、实际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教育

劳动技能竞赛致辞 篇9

今天,我们在北京隆重举行20XX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这是我国职业培训事业发展中的一件盛事。

我代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竞赛组委会向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部门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全体参赛选手、专家裁判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参与主办大赛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对于提高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是提升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工作,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人才工作总体规划,明确了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建立和完善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我们以“技能中国”为主题,组织开展20XX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

今年的竞赛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国家级一类竞赛有5项,有关部门、行业举办的国家级二类竞赛共28项,各省、区、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60多项。今年的竞赛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贴近生产,注重实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结合岗位练兵,为企业和劳动者交流提高技能搭建了平台;竞赛项目涵盖了近百个职业(工种),既有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也有航天、航空等先进制造业,还有职业指导、保安等现代服务业。

二是参赛人员多,规模庞大。初步统计,全国将组织近千万人参加竞赛,参赛人员有来自生产一线的技能骨干,也有正在技工院校学习的青年后备技能人才。

三是突出技能,注重选拔。在全年竞赛活动中,将有近万人晋升职业资格,并将评选产生300多名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获得者。

广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途径。希望参与竞赛活动组织的各有关方面精心组织,通力合作,扎实工作,确保各项竞赛活动顺利进行,使之成为培养和选拔中国技能人才的摇篮。希望全体参赛选手努力拼搏,充分展示技能风采,相互切磋交流技艺,共同提升技能水平。

同志们,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相信,通过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通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为加快培养更好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祝愿竞赛取得圆满成功!

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总结 篇10

5月12日下午,学校利用星期三快乐校园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开始时,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负责,在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筹划和周密安排下,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教室前面的空地前在老师组织下开展穿衣服、穿鞋带和系红领巾的比赛。每位小选手都准备充分,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各个蜂拥争先,不甘落后,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有的选手由于取胜心切,把衣服都穿反了,引得同学们一阵大笑。但是笑过之后还不忘为选手鼓劲加油。穿鞋带和系红领巾则是所有同学的强项,鞋带像是长了眼睛,穿梭自如,一眨眼就都穿好了。红领巾也特别争气,整个比赛欢笑声一片。既锻炼了同学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又激发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整个比赛在欢乐的气氛中比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

与此同时,三四年级的同学在六年级的教室开展了整理被褥比赛。比赛每次分两组进行,每组两位同学,有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组成。其他同学则在旁边加油鼓劲,同学们的呐喊声让整个比赛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小选手们的比赛为同学们奉上了一顿饕餮大餐。整理被褥的比赛还没有落下,五、六年级同学的削苹果比赛也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小选手们你追我赶,各个手拿苹果,谁也不甘落后,有的选手从容不迫、有的选手则手忙脚乱,让整个削苹果比赛笑声不断,同学们乐得前仰后合。小选手们拿着自己削的苹果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苹果此时好像变成了一件艺术品,谁也舍不得吃。同学们则被选手们的高超技艺所征服。

在比赛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参加烹饪比赛的同学也已准备完毕。各个磨拳擦掌,准备在全校师生面前露一手。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们齐聚周围,各位选手俨然一副厨师模样,把砧板剁的铛铛作响。油锅里更是翻江倒海,一片火海。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甚至有的同学馋的直流口水。比赛结束了,同学们还恋恋不舍、不忍离去。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1

政府必须保障人才培训和科研所需的资源

峰会发布了由埃森哲咨询公司为比利时企业联合会所做的“教育与就业”研究报告,该报告选取500多家大中小型各类企业的CEO以及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的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就欧盟各国的劳动力技能、市场与就业的问题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显示,欧盟各国再就业问题正在面临两个矛盾:一是大量的企业职位空缺与高失业率并存的矛盾;二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矛盾。数据显示欧洲目前有2450万失业人口,失业率高达10.2%,但是同时还存在400多万职位空缺无法找到技能相匹配的人才;被调查的500多家企业及公共组织中的86%在去年削减或者冻结了在人才培训方面的投资,只有18%的调查对象计划在未来的一年中增加人才技能培训的投入,但是调查对象的43%承认其面临人才技能匮乏,72%认为增加人才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欧盟的青年失业问题严重,在2450万失业人口中,年龄低于25岁的失业人口大约有550万,欧盟青年平均失业率达到22.4%,而在希腊等国青年失业率甚至高达50%,问题非常严峻。

比利时首相迪吕波在演讲中指出,任何经济和金融领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欧盟2020可持续增长战略应当继续推进,但是同时应力求资源效力最大化,并维持社会领域的发展。欧盟各国政府绝不应削减科研基金预算,否则将会导致人才流失。迪吕普指出比利时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才,呼吁欧盟各国的年轻人致力于科学、技术以及工程领域的学习。

意大利总理蒙蒂呼应了迪吕波的演讲,同样认为在财政缩减时期,政府必须保障人才培训和科研所需的资源。技能实践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是解决欧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欧盟劳动力市场改革需要考虑两个目标:一是学徒制应该成为劳动力进入某一行业的通道,而非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二是应推进既灵活又有保障的就业模式,工人应当享有补助金,应提供各种可行的模式帮助失业工人。另外,他还指出推进就业还要依赖于经济增长。意大利力求在2013年实现预算平衡,反对通过增加赤字扩大需求带来的增长。

促进劳动力在各国间流动

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指出,欧洲必须保持其居住和工作的吸引力,为欧洲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此欧洲需要保持“实质性”的经济增长和公平合作对话的社会环境。他认为目前欧洲的经济衰退并不严重,不过各国之间存在差异。现在全球对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欧盟各国的社会、企业及政府需要相互协作,提高就业者和寻求就业者的劳动技能培训,缩小实际工作与课堂教学之间的鸿沟,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力量。范龙佩在讲话中还提及统一的欧盟知识产权制度,现在已经被欧盟采纳,欧盟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消耗的成本是竞争对手的20倍,但是目前欧盟已经在这一问题上逐步达成一致,成本也将会降低。欧盟虽然在商品贸易等各方面实现了市场一体化,但是更需要在劳动力流动方面实现一体化,这是解决欧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最后范龙佩表示,欧盟还将研究扩大欧洲投资银行(EIB)的影响,将其对其他银行的贷款能力新增到600亿欧元,这样就使得得到EIB贷款的银行可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美国驻欧盟大使威廉·柯纳德在闭幕大会的演讲中提出,欧盟和美国都需要复兴制造业,强有力的经济需要有强有力的制造业作支撑,美国奥巴马政府正采取措施大力增加制造业领域的就业。美国三分之一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即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不匹配,现在许多美国的大公司正在设计项目与学校合作,对在校学生提供培训,从而得到所需的合格人才。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2

贫困地区农民接受教育的特点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强, 积极性不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 多数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接受理论知识教育的能力不强; (2) 遵守培训纪律的自觉性差; (3) 农民小农意识严重, 思想观念保守, 求知欲望不高, 难以安心学习; (4) 生产过程科技含量低, 多数农民未尝到科技增产增效的甜头, 对培训效果预期不好; (5) 很难有时间和耐心接受理论培训。

多数农村劳动力有一定外出就业的经历, 尽管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但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对劳动技能提升的潜在需求。

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的困难

生源难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生源组织工作相当困难, 主要体现在: (1) 从农民接受教育的特点来看, 农村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主动性不强。 (2)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农村劳动力对技能培训的总体认识和了解不深。 (3)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生源组织工作机制存在客观缺陷。农业部门、劳动部门、扶贫部门都是通过下达任务和指标到县、乡两级政府机构, 两级政府机构为了完成任务指标, 只能靠行政指令的方式来组织生源, 由于行政指令性强, 缺少针对性, 致使农村劳动力未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或特长来选择, 而是被动地参与培训, 即使参与培训, 中途退出率也相当高。 (4) 培训机构培训能力不强、培训效果不好、就业安置不理想等导致农村劳动力对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培训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训机构设施设备落后。多数培训机构都是职业技术学校, 由于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较少, 致使职业技术学校仍然沿袭传统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 培训设施设备条件、教师培训能力无法满足技能培训工作的需要。 (2) 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资金管理机制严重存在缺陷, 项目资金报账程序复杂, 牵涉部门较多。培训项目涉及培训机构、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财务核算部门、财务审计部门等, 且各部门之间协作程度差。培训工作又是小而灵活和具体的工作, 财务报账给培训机构带来了很大困难, 有时如借款、报账等工作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才能完成, 培训机构无法预先支付培训工作的全部费用。培训资金使用规定缺少弹性, 培训机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3) 培训项目规定的时间不灵活, 无论针对何种技能培训, 都要按照项目规定的时间完成。 (4)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且水平差异大, 难以在同一水平上开展培训工作。上述几方面原因致使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对培训工作的未来预期不好。

就业安置难就贫困地区而言, 能真正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较少, 经培训机构培训的学员都需要输出到沿海发达城市的企业就业, 这给就业安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具体表现在: (1) 异地安置协调工作难度大、费用高。 (2) 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到企业后, 企业必须进行培训, 必须经过试用期, 使学员感到参加技能培训与不参加培训之间没有区别。 (3) 培训机构在组织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安全风险大, 影响因素多, 稍有不慎便带来各种风险和社会压力。 (4) 培训学员转移过程中, 车旅费问题也是影响就业安置困难的原因之一。 (5) 转移就业缺少社会保障体系和优惠政策。目前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 部分企业未予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有些工作时间过长, 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福利偏差, 一些企业生产季节性明显, 就业岗位没有保证,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求学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此外, 对于开办个体经营的农户, 未能在税收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等。所有这些都关系到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 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策略思考

提高认识,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机制研究对贫困地区而言, 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和长期的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相关问题的调研, 加强对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紧密结合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 构建省、地、县、乡统一步调, 培训机构、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密切配合协调的劳动力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切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 让广大农村劳动力认识到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媒体、乡镇工作部门人员走村串寨等方式进行宣传, 采取扶持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示范户的办法, 真正让农民看到实惠, 真正让农民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要改变广大农村劳动力对培训效果预期不好的局面, 通过切实有效的宣传措施和办法, 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 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强化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与发达地区相比, 落后地区职业教育投入相对要少得多。一方面, 各级政府应采取各种手段和办法,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应通过自身的积累, 通过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等方式, 加大对自身设施设备和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 逐步形成并完善自身培训功能和培训能力提高的运作机制。同时, 在培训过程中, 增加对农民心理、法律、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的教育, 使农民更能贴近城市、贴近企业。

整合培训资金, 打造区域化培训品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各级政府应高度认识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认真分析目前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从长远出发, 从大局出发, 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 统筹和整合农业、扶贫、劳动等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同时, 应淘汰一些培训功能和培训能力较差的培训机构, 集中力量扶持一些基础较好、发展前景较好的培训机构, 加快培训机构的培训功能和能力建设, 结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 力争在几年时间内打造一批紧缺型技能项目的培训品牌,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 让劳动者真正掌握一门技能, 拥有一技之长, 同时结合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内容, 组织劳动者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 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真正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加强培训机构劳务输出能力建设首先, 省、市 (县) 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驻各大城市办事处的功能, 把劳务输出作为各办事处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利用办事处与政府和企业接触的机会多、协调能力相对较强的条件, 初步建立起贫困地区劳动力到发达城市企业就业的意向关系。其次, 培训机构应充分利用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办学的优势, 加强和巩固与企业的联系, 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增强自身劳务输出能力。再次, 应充分利用中央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对贫困地区帮扶的机会, 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联系和衔接, 形成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网点和网络, 营造劳务输出的良好外围环境, 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

逐步完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制度保障, 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首先, 引导用工单位将城镇工伤保险覆盖全体农民工, 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遭遇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问题。其次, 对于进城就业比较稳定的农民工, 可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 对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主要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再次, 要研究并解决农民工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以及退出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养老金权益保障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砚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加强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9) .

[2]黄锟, 楚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特征与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0 (4) .

劳动和技能竞赛创建方案 篇13

一、主持人(**)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区**近期防洪治理完善工程劳动和技能竞赛,劳动和技能竞赛是为了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所开展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劳动和技能竞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切磋技艺、迸发激情、增进友谊的良好平台,是对参赛选手技能水平和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各单位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下面简单介绍本次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项目和规则。

二、竞赛内容

①挖掘机刷坡;②砖砌体砌筑;③测算水准点A、B两点高差,并计算高差闭合差(AB两点距离0.5km);④CAD绘图。

三、评委组成于敏荣(区水务局工会)、高站(龙袍水利站)、王明来(省水咨监理)

四、竞赛规则

(一)挖掘机刷坡

1、竞赛时长:20分钟

2、竞赛内容:刷坡长度10米,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刷坡。

3、参赛人员:一标、二标项目部各派2名参赛人员。

4、评分细则:

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者得5分。超过规定时间每推迟1分钟扣1分,扣完为止。

②坡度检测共5分。刷坡完成后各抽取5个测点进行坡度检测,每个测点1分,陡于设计值扣1分。

③比赛时间与坡度检测得分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坡面平整度评比,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出现包、坑情况扣1分。

5、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二)砖砌体砌筑

1、竞赛时长:30分钟

2、竞赛内容:共计50块标准砖。

3、参赛人员:一标、二标项目部各派2支队伍参赛,每支队伍由1名大工和1名小工组成。

4、评分细则:

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者得3分。超过规定时间每推迟1分钟扣1分,扣完为止。

②砂浆饱满度检测共2分。墙体砌筑完成后各抽取2个测点进行砂浆饱满度检测,每个测点1分,不合格扣1分。

③灰缝厚度(8-12mm)检测共3分。墙体砌筑完成后各抽取3个测点进行灰缝厚度检测,每个测点1分,不合格扣1分。

④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检测共2分。垂直度超过5mm者扣1分,或一处超过8mm者无分;平整度超过8mm者扣1分,或一处超过15mm者无分。

⑤得分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外观评比,墙面清洁的队伍获胜。

5、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三)测算水准点高差

1、竞赛时长:20分钟

2、竞赛内容:测算水准点A、B两点高差,并计算高差闭合差(AB两点距离0.5km)

3、参赛人员:一标、二标项目部各派1支队伍参加比赛,每支队伍由3名人员组成。

4、评分细则:

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者得3分。超过规定时间每推迟1分钟扣1分,扣完为止。

②能按要求完成水准仪安置得3分:每一不符合项(仪器高度不适宜、安置位置不当、安置时没有蹬踩支架腿踏板、圆气泡不够居中等)扣0.5分。

③高差闭合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得4分,AB两点之间设3个临时水准点。

5、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

(四)CAD绘图

1、竞赛时长:20分钟

2、竞赛内容:参赛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绘制一标项目部平面布置图,要求字体宋体、字号4号字、标注位置居中。

3、参赛人员:一标、二标项目部各派2名参赛人员。

4、评分细则:

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者得5分。超过规定时间每推迟1分钟扣1分,扣完为止。

②尺寸标注清晰规范得3分,标注(字体、字号)、尺寸以mm计,不符合规定1项扣0.5分。

③图形界限2分,未在规定界限内绘图,该项得0分。

5、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附件:CAD绘图

说明:上图为参考图形,单位调整为mm。

附件:水准测量记录手薄

普通水准测量手簿

工程名称:

仪器:

天气:

观测者:

记录者:

日期: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中丝)

每站高差

高程

备注

(立尺点)

后视

前视

(m)

校核计算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4

职业技能培训是以提高劳动者工作技能、创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为目标,是霍城县芦草沟镇促进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芦草沟镇一直在举办就地就近职业技能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给农牧民也带来了一份不错的经济收入。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能更加贴切农牧民的实际需要,自2月8日起,芦草沟镇积极开展了就近就地职业技能培训摸底调查工作,主要针对16周岁到50周岁的农业户口本地群众,培训科目包括了电焊、电工、砌筑、面点、烹调等常用的技术技能。

通过此次摸底调查目前芦草沟镇共有231人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科目,其中选择学习电焊和面点的人数较多。镇党委、政府根据报名参加相关技能科目的人数,以及县人社局的相关近期将安排开设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班。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5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

(一)定点培训机构管理

开展就业或创业培训的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取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办学许可或职业培训资质;具备承担培训任务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等基本条件;师资应当取得规定的专业资格,具备成人教育经验,有与当前培训内容同步的完整教案;开展培训工作两年以上,具有培训专业相应的教学经验,并有培训记录和资料;能够对学员提供较为完善的后续支持服务;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具备开展培训所需的其他条件;近三年没有不良记录和投诉。具备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向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有关专家对培训机构开展实地考察,对其培训能力进行打分,根据考察得分情况以及就业培训工作整体规划布局情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示定点培训机构名单,若无异议,再发文公布,同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培训对象和时间

培训对象指农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青年农民(不包括在校生),均可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时间以1—3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复杂工种可适当延长,每班人数不超过60人。培训学时原则上,A、B、C三类专业分别不得少于160、140、120学时,其中实际操作课时不少于50%。

(三)开班程序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由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企业新招用农民工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由用人单位依托定点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各定点培训机构要在开班前7日内,将开班申请材料报市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开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开班前3日内将审核批准的开班申请材料抄送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日常监管及考核鉴定

批准开班后,定点培训机构要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需的技能,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制培训教案,同时建立健全培训学员考勤制度,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培训质量监管,对审核批准培训班次的培训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有条件的可配备指纹考勤设备,强化考勤管理。对定点培训机构每个培训班次开展不少于3次随机抽查,并向参训学员宣讲相关政策,对不符合规定的学员予以清退。定点培训机构要严格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开展培训,教学计划如有调整,应提前2日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与财政、纪检、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邀请其共同参与对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实行结业考核制度,培训合格者发放全省统一的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编号印制。培训结束后,定点培训机构应及时组织培训学员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参加职业资格鉴定的学员,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

(五)台账管理

定点培训机构必须按规定建立培训台账和就业台账,作为申请补贴资金的主要依据。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管理

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或企业组织新招用农民工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合格后,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一)就业技能培训

培训转移就业前的农村劳动者,个人申请培训补贴应附:培训补贴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复印件、就业证明材料、定点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个人银行账号。对个人垫付或申请培训补贴有困难的,可由定点培训机构,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代为申请培训补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将资金直接拨入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定点培训机构申请培训补贴应附:培训补贴申请表、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复印件、就业证明材料。持街道(乡镇)或社区(村)开具的无收入或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证明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及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属于垫付或申请培训补贴困难人员。

(二)岗前就业技能培训

培训企业新招用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企业委托培训申请补贴应附材料:补贴申请表、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复印件。申请材料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按专业分为A、B、C三类补贴标准,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贴。培训合格后,通过职业能力鉴定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未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应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先根据培训人数和补贴标准拨付培训补贴的80%(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拨付60%);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再根据就业人数拨付所余的20%(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拨付所余的40%)。岗前就业技能培训按培训标准的50%拨付补贴资金。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培训补贴申请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公示(包括享受补贴的单位名称、享受补贴的人员名单、补贴金额等)。申请材料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完成审核和公示后,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抽查和公示情况拨付补贴资金。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要合理安排就业资金的支出结构,用足用好培训补贴资金,并及时对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汇总,每季度末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监督管理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及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不准违规培训,以二三产业就业技能为主,不准突破资金限制,要合理确定培训补贴资金支出比例,确保就业资金使用效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将会同财政对培训和培训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定点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培训机构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对当年未开展培训工作、不遵守培训相关规定、培训合格率低于80%、培训合格后就业成功率低于30%的培训机构,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培训补贴资金,确保培训补贴资金使用管理规范,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定点培训机构要严格遵守培训课时、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师资条件、培训考核等方面的规定,加强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培训规程,自觉接受培训监管,确保培训质量。同时要加强与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及时将学员纳入当地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库,切实发挥好定点培训机构介绍学员就业的主观能动性,也可通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帮助学员就业。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要以适当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开本地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有虚报、套取,私分、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审核不严,违规操作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为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必须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包括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培训对象和时间,开班程序,日常监管及考核鉴定,台账管理等。同时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和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樊晓杰.关于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6(6).

[2]刘艳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质量管理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1).

[3]管红霞,张九玲.关于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J].管理工程师,2016(4).

[4]刘丹.我国人才结构失衡的表现及对策[J].上海经济,2015(7).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6

第一,增加TechHire计划的合作社区。TechHire计划旨在与社区合作,让更多美国人通过网络安全、软件开发、网络管理等传统培训,以及“编码训练营”、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等非传统的创新培训方式,在几个月内快速掌握信息通信技术,以填补高薪的信息通信技术类人才空缺。合作社区的数量已由一年前的21个发展到现在的50个,合作的雇主由一年前的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

第二,延长美国大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国际毕业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国土安全部宣布,从2016年5月10日开始,STEM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在12个月的基础上,可以申请的延长期由原来的17个月增加至24个月,共计3年;所有非STEM专业的学生的实习期间依然为12个月。而且,在美国获得双学位的国际学生,只要其中一个学位是10年内获得的STEM专业学位,也可适用这项新规。据估计,目前有3.4万名学生会从中受益。

第三,发展创客计划。2014年,奥巴马总统发起了全民创客倡议,让更多的学生、企业家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新类型技术,如3D打印、激光切割机、桌面机械工具等。现在,美国教育部发起了一项名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造挑战”的计划。该计划号召美国高中为学生提供需要的材料、工具、环境和指导教师,鼓励他们进行创造、发明、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规划、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 篇17

按照农业部《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要求,根据2013年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北安市劳转办给职教中心学校下达了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人数、补助标准及北安市阳光工程培训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要求,每期阳光工程培训班在开班前要向市劳转办、财政局申报开班申请书,培训前要先期公示,要有阳光工程培训教学工作计划,完备的班委会制度及成员分工等项目。参加培训学员要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码),每期培训班结束后要进行专业技术考试、验收报告单、参加学员满意度测评表等。建立“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台帐”及所有培训专业台帐总汇表。

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主要以涉农专业为主,我校开设培训专业有

1、专业合作社骨干人员

2、美丽乡村骨干人员

3、肥料配方师

4、大豆栽培技术

5、玉米种植等。共五个专业,技能培训人数400人,专项技术培训1500人,总计1900人。为确保阳光工作顺利进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村劳力阳光工程培训组织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具体实施项目由培训处牵头,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保证了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每期培训班都有培训处负责安排,落实各项具体内容,要填写培训学员登记表,复印身份证、照相、台帐汇总,建立完整的学员电子档案等。培训处还制定了阳光工程《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培训教师岗位职责》、培训

学员《作息时间表》等规章制度,经过培训处全体同志努力工作,2013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班七期十一个班次,共计培训1900人,按时完成全年培训工作计划。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8

安静的人群里,举起了四只手,一只是大象的,两只是熊大熊二兄弟的手,还有一只是猴子的手。只见大象用洪亮的声音说:“小意思,我用长鼻子一卷,全部人都败在我的手下,想拿第一还不简单?”猴子瞪着眼珠子骄傲地说:“用长鼻子扛?你是哪个年代的,还用力气来解决,我们猴子用智慧来解决,你们就瞪着在我尾巴后面认输吧!”熊大熊二也不甘示弱:“我们也要拿第一!”话才刚出口,就惹得动物们哈哈大笑起来:“就你们的智商还想拿第一?”

比赛快开始了,狗熊兄弟向光头强借来了汽车,比赛开始。

大象用鼻子卷起木头,大象的力气是大,可跑起步来的速度并不快。当她气喘吁吁地跑到终点时,狮子说:“太慢了,用时18分56秒。”下一个是猴子,猴子用绳子拴住木头,把木头放入水中,用尽全力跑,可水流影响看木头的运行,当猴子跑到终点时,狮子说:“用时15分。”轮到狗熊兄弟了,他们把木头放到了车上,加大马力,向终点开去。一路上,熊二一直在指挥熊大怎么开,当他们到达终点时,总共用时五分钟,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竟然是第一名。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技能大赛) 篇19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就业问题,更显复杂多变之态势。因此,有必要利用现有数据,对可能持续较长市场调整期的劳动力——不同技能水平和不同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趋势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前瞻性的参考。

一、教育分流加重了劳动力人口的结构供给压力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中国人口自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化,从而使家庭——不管是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更易于集中资金投资于子女的教育。这与中国大学的扩招一起,在提升人口素质的同时,也分流了劳动力的供给渠道。

从历史向度而言,中国65岁以上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的55.75%增长到2007年年底的72.78%——这预示着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到了“人口红利”的最高时期。经过这一时期,中国将由“人口红利”转入“人口负债”——那时,老龄型社会的压力,会羁绊中国经济的增速。在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达到72.78%之后,伴随少儿人口所占比重的持续降低,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会急剧下滑。2008年新增劳动力人口为700多万,2009年为600多万,到2014年时会下降到只有100多万。此后,会出现负增长。即在“十二五”的期末,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总数量会在大势上趋于减少。目前,劳动力人口的总量供给压力已开始减弱。

但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压力却日趋严重。伴随最近一段时间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扩招,自初中毕业(因为没有进入更高教育阶段继续学习)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低技能劳动力人口开始减少(2005为667万,在2006年降低为533万,2007年降低为420万)。21世纪初,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扩张正好遇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数量的萎缩,从而刺激了“民工荒”现象的出现。虽然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造成了低技能劳动人口就业压力——挤压出沿海制造业中的农民工,并在2008年年底形成民工的“返乡朝”。目前,刺激市场的大规模投入,以及铁路、公路、民航及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的推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体力劳动者创造就业岗位,缓解蓝领从业人员的就业压力。

因此,结构压力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的突增。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只有413万人,2007年增加到557万,2009年将增加到610万人。再加上2008年没有顺利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届时仅需就业的大学生就会高达约800万人。

另外,职业教育在增加人力资本培育的同时,却以“蓄水池”的方式将本应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中毕业生培养到了高中阶段。2003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16万人,2005年上升到的656万人,2007年达到810万人。提前实现了教育部的规划目标——2010年达到800万,与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持平。这表明:在初中及以下劳动力净增人数缩减的同时,接受过高中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供给人数开始大幅增长,为中国劳动力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增加就业压力的同时,可潜在提高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增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在人口总量供给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达到既有高度之后,由人力资源的培育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已开始显现。这个显现的主要表征,一方面体现为大学生数量供给的剧增;另外一方面则体现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迅速扩展。

但由于中国企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力度慢于职业教育和大学生供给的增速,也由于中国城市化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速度,故在人口转型与经济转轨过程中,整个社会提供的“升级岗位”出现了短缺,并由此阻延了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所以,最近几年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也会伴生中等职业教育产品——接受过高中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择业难。这种“困难”,并不是劳动力人口供给中短期的结构性压力,而是一个可能持续多年的结构性压力。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劳动力管道分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此,国家必须制定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劳动力市场就业指导战略,将教育发展战略置于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并使其在人口转型和社会转型中实现平稳过渡。

二、劳动力人口加速向第二、三产业及在地区之间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的流动趋势强烈地表现着自乡村向城市的净注入。20世纪80年代,城市实行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控制政策,使21世纪初城市户籍人口迅速老化。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与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拉动了农村人口到城镇的就业冲动,加速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仅从最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837万,而乡村减少劳动力69万;2005年城镇新增劳动力835万,乡村减少劳动力230万;2006年城镇新增劳动力999万,乡村减少劳动力404万;2007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40万,乡村减少劳动力450万。再过几年,等农村新增劳动力表现出“90后”特色时,中国乡村劳动力的减少趋势,将进一步显著。

目前,自乡村流动到城镇的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了1.3亿到1.5亿多。这几乎占整个城镇就业劳动力的一半。在乡村人口缩减过程中,接受过较高教育的年轻一代,越来越不愿意作农民,而希望有更多机会在城镇非农就业。这种强烈的心理预期,会使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趋减。同时,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土地集中趋势,将继续加大农村对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推力”。

中国劳动力自乡村向城镇的转移,还体现着地区结构上从中西部向东南沿海一带的流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了当地存量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吸纳了大量农民工的南移和东移,带来了增量劳动力的积聚,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经济聚集效应。截止到2008年第三季度,东部地区用人需求占全国的比重都在60%左右。东部地区的求人倍率,也大大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1以上。

另外,乡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还直接带来了劳动力人口在三次产业之间配置比例关系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日益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上升。而最近几年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长更快。这强烈地表现着“中国制造”的特色。截止到2007年年底,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40.8%(1978年为70.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到26.8%(1978年大约为17.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32.4%(1978年为12.2%)。

2003年之后,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在出口导向的发展势头被国际市场所限制之后,为求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开始向人工成本和土地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缓慢转移。在前几年的转移中,一度将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带入了中部中国和西部中国。所以,中国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使中国在未来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然在制造业有所作为。在东部地区技术升级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会承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而继续引领“中国制造”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的这种地区转移,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劳动力——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廉价劳动力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梯度发展所促使的企业转移速度,直接决定着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速度,而金融危机及其导致的实体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会加速这一调整的进程。

事实上,中西部地区或者那些劳动力输出大省,正在积极应对这种变化,正以自己的比较优势迎接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如果国家适时施以引导和培育,多予少取、休养生息,在梯度发展中,中西部极有可能以丰富的劳动力优势求得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私营企业已成为解决劳动岗位的主战场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的从业单位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只有7451万人。但到1995年就增长到1.1亿多人。在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裁员分流之后,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开始持续下降。截止到2007年年底,只有6424万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也下降到718万人——与1991年相比,几乎只剩下其时的零头。

但与此同时,城镇私有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却迅速上扬。1993年,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时,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只有186万人。1999年增长到1053万人,2003年增加到2545万人,2005年增加到3458万人;到2007年年底,已经增长到4581万人。此时,城镇个体从业人员,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7年已经增长到3310万人。仅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的数量相加(4581+3310)已经达到7891万人,超过了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之和(6876+718=7594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使其成为我国解决城镇劳动就业岗位的主战场,尤其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战场。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劳动用工需求中,私营企业的需求量,均占27%左右。虽然东部地区出现了私营企业大面积的破产,但在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特色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中,私营企业制造的用工需求,却始终占据首位,并在全国总体劳动用工需求中继续保持了27%左右的比重。所以,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日渐加重,但在用工需求上,内资企业创造的需求一直保持在70%以上,而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用工需求一直没有超过10%。故只要国家采取可行的内需刺激政策,被沿海地区挤压出的“民工返乡潮”或失业问题就不会过于严重。

不仅如此,在我国的农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1.5亿,私有企业从业人员2672万,个体从业人员2187万。也就是说,在农村4.76亿劳动力中,已有将近2亿在企业就业。从事家庭农业生产经营的就业人口,已经下降到2.7亿左右。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变化。

因此,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力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应该是未来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而非权宜之计。为此,我们要通过宣传和利益导向,鼓励自主创业,继续转变那种“千军万马”挤“公务员”之独木桥的观念,为就业人员改善创业环境,着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缓解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

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技能培训及其问题

前已述及,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业已经过教育而分流为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面对着不同的求职市场。但市场的需求,却决定于整个国家宏观产业结构的发展。因此,市场对不同教育管道提供的劳动力,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比重和不同的求人倍率。

如200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仅分别为15.7%、15.3%和15.6%;对“本科”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分别为6.4%、7%和6.8%。2008年第四季度,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为14.3%;对“本科”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为6.4%,均比前三季度有所降低。这本身既与大学毕业者在整个劳动力人口中占据的比重有关,也与中国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相对低下有关。

可让人担忧的是,市场对高等教育毕业生,包括接受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却有渐次走低的态势。如“大专”程度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变低。2008年第一季度为0.99,第二季度为0.89,第三季度为0.87;“大学本科”劳动力的求人倍率,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态势。分别为0.97、0.88、0.87。虽然“研究生”的求人倍率,在经过第二季度的低潮后有所上扬,但仍然达不到第一季度的1.49。

与此相反的是,“初中及以下”和“高中”组劳动力的需求比重,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中一直很平稳。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一直在1/4以上;对“高中”阶段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一直徘徊在40%左右。其求人倍率,也有较好的表现。“初中及以下”组分别为0.97、1.06、1。高中阶段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99、0.98、1.01,也很平稳。但高中阶段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者的求人倍率,则稳健上升,分别为0.97,1.13,1.15,是所有需求中求人倍率最高的。这说明:高中及以下学历劳动者,在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基本都可以找到工作。虽然在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初中及以下”劳动力的求人倍率有所降低,但仍然维持在0.89;但大专、大学、硕士的求人倍率却仅分别为0.78、0.75、0.77。

人力资本的另外一个评级标准,是劳动力的技术等级。这是国家通过权威部门颁发给某个职业技能的就业资格认证。持有此项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仍是企业的“香饽饽”。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也表明:所有取得了职业技能资格的劳动力的求人倍率都大于1。这预示,这些劳动力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中国的“技工荒”局面仍在持续。另外,虽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对低层次职业技能的需求量大于高技能者,但高技能者的需求量少,可供给则更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达到了4.05。这说明市场需要405个工程师,但却只有100个人来申请。

总之,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供给超过了市场之所需。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相当重要:

第一,大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存在脱节现象。为什么职业教育的求人倍率高,而大学生的求人倍率低?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紧跟市场而调整,但大学教育的课程、知识要点和专业配置及老师等,一旦固化,就很难改变。

第二,大学教育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所谓数量增长,质量下滑。很多学校,本不应该升级为大学,但却通过种种渠道,取得了招收大专生和本科生的资质。在老师的教学力量未经提高之前,专科学校向大专院校的改变,大专院校向本科院校的改变,本科院校对研究生招生点和招生名额的“跑”、“要”、“扩”等,不仅使教育质量严重缩水,而且滋生了教育净土的腐败,破坏了文凭资质对就业市场的质量导引机制,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可悲现象。

第三,中国的教育体制,是理论教学式的满堂灌,而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以增长学生技能为目的实践课更少。这种传统式的、重考试轻动手的、在精英教育时期不易暴露的教学缺陷,在大众教育时期已彻底不符现实之所需。

在治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我们过去比较多的强调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强调和引导他们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去,要他们到中小城市或农村去,但却轻视了对大学教育体制的改革,轻视了大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轻视了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轻视了监管部门对课程设计与市场之接轨的检查。这是教育部门需要深刻反思的地方。

所以,为治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一方面必须在需求上,以产业进步创造更多白领职位;另外一方面,也必须在在供给上,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并使之与市场加强联系。而当务之急,在于以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给职业教育如普通教育一般的地位、身份和待遇。

上一篇:材料焊接性能下一篇:礼物的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