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本节课,我借助学生熟悉的练字这个情景,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选取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动手操作,经历口算过程,理解算理,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清晰、条理。
从写字的情景出发引出两个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后,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教材在编写上也采用了左右对比的编排方式,演示算理的小棒图和表示口算过程的算是对照,使学生“理清算明”。最后在通过比较计算时的不同,再一次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1页“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例10及做一做, 43页练习八5题、6题。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比较简单, 加上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 学生容易掌握。但是课堂教学不应仅为完成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设计, 而应该在完成具体教学的同时, 立足于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 努力为学生终身发展作准备, 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发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 要结合每一个具体内容的教学, 在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及时进行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并能够正确计算,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 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准备。
2.通过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及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计算加法的经验, 又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 所以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没有多大问题。因此, 通过把“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但是, 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这就必须要让学生说出来。通过“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不仅反映出学生的理解算理的状况, 也有益于促进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把“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定为难点加以突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结合学生实际, 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 (有条件的制成课件) 。
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 可以是生活实际, 也可以是童话式小故事等其他内容, 只要学生喜闻乐见, 能够接受即可。例如, 小麻雀妈妈捉了20条害虫, 小麻雀又捉了4条。
或以例10的购物为背景创设情景:妈妈带着小明去商店买酸奶, “售货员阿姨将酸奶分两次给小明母子:先给30瓶 (3个10瓶, 妈妈接在手上) , 再给2瓶 (小明接过拿在手上) ”。 (以下内容均以例10的“妈妈带小明购物”为背景进行设计。)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实际, 不是成年人人为的“创设的实际”, 而应该是真实的实际, 这个实际, 应该是现实世界在孩子心灵中的反应, 为学生所熟悉;应该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应该携带要学习的新的数学知识所必要的数学信息。所以, 设计“结合学生实际, 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 是因为每个地方的学生、每所学校的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是不同的, 不一定全都利用教科书上的情景。另外, 每位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定兴趣。所以, 在创设情景时, 教师根据自己的班级实际所设定的情景, 更符合学生实际, 学生更感兴趣。
2. 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能是有关“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问题, 也可能不是, 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就要加以鼓励。如果学生提的问题中既有“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问题, 又有其他的问题, 教师就要及时锁定“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问题作为课题明确提出, 并板书课题, 例如: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 我们这节课就研究解决像“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和“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还剩几瓶”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有关问题, 教师要及时提出相应的问题, 揭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为了鼓励、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兴趣和意识, 体现了问题的生成性。
二、探究新知, 明确方法
1. 学习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
(1) 先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 组成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读一读。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认识问题, 感受整体思想, 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再组织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 并找一名学生把算式写到黑板上。
例如:要求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怎样列式?
学生列完算式后, 让其他学生说说算式列的对不对,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就是要把30与2合起来, 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所以要用30加2”。
【设计意图】巩固加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2) 组织讨论计算“30+2=”。
组织学生小组议一议, 说说怎样计算“30+2=”, 教师巡视, 看看学生怎样说, 并对学生的说法及时指导, 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捕捉学生学习的具体信息, 并及时地加以指导, 实现班级授课制下的学困生的个性化教学。同时,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及检查习惯落到实处。
(3) 组织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解决计算“30+2=”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
组织学生对“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这种方法进行评价, 并学会这种方法, 即让每个学生都试着说说“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
对于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 只要正确, 也要肯定。如学生可能用数数的方法, 如30再数2个就是32, 也可能用摆小棒的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 必须要学会用组成的方法, 因为这是这节课的重点, 也是难点。
【设计意图】一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 二是利用班级的训练场效应, 训练每一个学生“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 突破难点。
(4) 组织计算“2+30=”
计算后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30加2等于32, 所以2加30也等于32。”
【设计意图】渗透加法交换率。
2. 学习计算相应的减法
(1) 先组织学生把“一共买了32瓶酸奶”和“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还剩几瓶”连起来, 组成一道完整的数学题。
再组织学生把计算“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还剩几瓶”的算式写到自己的练习本上, 并找一名学生把“32-2=”写到黑板上, 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在学生说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小明喝掉了手中的2瓶, 就要从32里面去掉2瓶, 去掉要用减法, 所以列式是32-2=”。
【设计意图】巩固减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2) 组织学生自己先算一算, 教师巡视, 捕捉学生学习信息, 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巡视, 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及检查习惯落到实处。
(3)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解决计算“32-2=”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 从32里去掉2, 就剩3个十, 所以32减2等于30”。
如果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 只要正确, 也要肯定。
【设计意图】同前面一样, 巩固数的组成, 训练每一个学生“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减法的计算过程”, 突破难点。
3. 加减法对比
组织学生比较“30+2=32”和“32-2=30”, 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认识到“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所以30加2等于32;反过来, 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 从32里去掉2, 就剩3个十, 所以32减2等于30”
【设计意图】强化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三、练习巩固, 培养能力
1. 基本练习
按教师用书要求, 完成41页做一做1、2。
注意及时组织学生照前面的样子在小组或班级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使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照着前面的样子, 利用100以内数的组成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对述说有困难的学生, 要及时辅导、帮助, 发现不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 巩固数的组成, 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2. 综合练习
完成43页练习八5题、6题。 (略)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树卡片、绿色大卡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一年我们学校都要开展一次绿色植树活动。今天,我们班先举行一次植树活动好不好?(板书课题:绿色行动)老师为我们每个小队都准备了一块草地,如果你在这节课表现得好,回答问题积极,就可以为你们小队的绿地栽上一棵小樹。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队树栽得最多。栽树最多的小队将被评为本学期的“优秀植树小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课前准备各种不同的小树卡片和八张绿色卡纸)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你们知道在植树时要做些什么事情吗?(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挖坑、栽树、浇水、挂牌等)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参加植树活动。(出示投影:植树活动)这幅画就是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这些小伙伴们干得多带劲儿!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用的数学问题呢?看看谁发现得最多、最有用。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找到有用的信息,小组内成员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说明根据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组长进行记录。全班交流,选小组到讲台上进行叙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这里一共有多少棵树?
(2)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3)挂牌的和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4)挂牌的比浇树的多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这里一共有多少棵树”的问题。同学们,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呢?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列出算式?该如何计算呢?(用课件出示这三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想一想!
组织小组讨论:请你先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认真组织,看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
教师组织全班研讨:哪个小组能把解决方法说给大家听?(对于学生的方法,选择优秀的进行板书,鼓励引导学生学习最佳的方法。)
3.整十数的口算
(1)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
45+30= 10+36=
(2)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3)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些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
三、课堂练习
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这里有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看一看这节课谁学得最棒!
(1)学校要给一些小树挂牌,现在已经做好了23个牌子,还有5个没有做好,你能知道学校一共要给多少棵小树挂牌吗?
(2)如果我们大家要去植树,男同学有18人,女同学有20人,一人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要挖38个坑,男同学已经挖了26个坑,女同学挖了10个坑,我们挖的坑够不够?
2.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做一个“找树叶”的游戏。
小组活动:大树的四个枝上写上不同的得数,树叶上写算式,让学生找一找,看看每片叶子应该长在这棵大树的哪个枝上。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总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复习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况,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在探讨算法时,为学生搭建了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过程:小棒和计数器图→移动小棒和算珠→隐去直观图→看算式说过程。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练习时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6=30+60=60+4= 60+40=
5+20=50+20=9+40= 50+50=
2.填空
(1.) 3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 42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3.) 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
(4.)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
(二)学习新课
1.出示青蛙星期六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只吃了3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4.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35根小棒,再摆3根,一共有38根小棒)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5+3=8,再算30+8=38)
观察分成图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5加3呢?
(因为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5个一和3个一相加得8个一)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算30加8得38。
5.出示青蛙星期天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 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吃了30只害虫。
6.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0= 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7.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5根,右边摆3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师:35+3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
表示3个十)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30=8,再算60+5=65)
8.比较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5+3=3835+30=65
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9.板书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10.观察算式 35+3=38 35+30=65
引导学生对 35+3=38 和35+30=65 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42+3= 40+17=
3+42= 17+40=
2.对比练习(以小青蛙获奖的形式出现三个气球,题目显示在气球上面)
35+ 4 = 42+ 3 = 5+ 21 =
35+40= 42+30= 50+21=
3.课中放松.唱歌《我们都是小青蛙》
4.青蛙妈妈说天空中有很多飞动的气球,气球上面有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图.
我收了27个萝卜,我收了20个萝卜.我们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6.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啄木鸟.出示啄木鸟图.
大啄木鸟:我吃了22条虫子.小啄木鸟:我比你多吃了10条.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
7.小青蛙最后决定去见见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有算示 ).谁算对了苹果就掉下来了.
8.小青蛙准备回家了.看一看回家的路怎么走.
(每一个算式的结果就是下一个算示的第一个加数)
2+21 23+ 10 33 + 3 36+20 56+3 59+40
9.青蛙妈妈说远处的荷花旁有数学题考考小青蛙.出示荷花图和算式.
41+●=47 ■+28=78 50+=91 ▲+ 7 =69
●=( ) ■=( ) =( ) ▲ =( )
10.小青蛙填数字
3 ( ) +4=3( ) ( ) 8+50=( )8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关于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楚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如:在探讨算法时,我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学生很快掌握了其计算原理。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 特别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应该增多一些。
(3)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锤炼和准确。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其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算法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细心的计算习惯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0+20=(你是怎么算的?)60+7=(你是怎么算的?)
12+5=3+40=50+50=11+8=30+60=80+6=
刚才咱们口算时,知道在计算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就是把几个十几个十合起来,在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就是要把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我们今天还要用这些方法学习新的知道。
(本节课是在数的组成基础上学习的加法,开课时就进行数的组成的复习,并归纳出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今天的学习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二、创境激趣:
1.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这幅图,老师要跟同学们发新书了。发了什么书?
你是在哪里发现数学书和语文书的信息的?
师整理信息:你能用这三条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要求数学书有多少本要怎样列算式?生:35+3=38
还能提吗?(生: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那该怎样列算式呢?(35+30=65)
(在研读教材时,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直接提出的问题寻找信息,然后尝试让学生根据梳理出来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清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刚才计算出35+3=38,你们同意吗?你是怎样算的?
会算的人小声说一说,其余的人拿出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根小棒,再摆三根,把三根和五根合起来就是八根,再和三十根合起来就是三十八根。
师:五根表示什么,三根又表示什么?
我们就是要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八个一,八个一再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三十八。
师:我们刚才都是把五个一和三个一合起来就是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
还有谁会象他这样说一说。同位互相说一说。
(2)那35+30=65,算得对吗?拿出你们的`小棒,一边摆一边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先摆三十五,再摆三十根,用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六个十,再把六个十和五个一合起来就是六十五。
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就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生)
同位说一说。
(不会算的学生用小棒帮着算,会算的学生可以直接算,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提高。在不断的提问和追问中,在小棒的直观作用下,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理解为什么要把几个一要和几个一合起来,几个十要和几个十合起来。)
(3)咱们再来观察这两道算式,都是35+几,他们在计算时的方法一样吗?第一题先算的是什么,第二题先算的又是什么?
师小结:第一题我们是先把三个一和五个一合起来,第二题我们是先把三个十和三个十合起来。
(让学生观察两道例题的计算方法的不同,教师进行及时的小结,这样的教学策略是这一节课必须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用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你能正确口算吗?
3.内化算法,揭示课题
书中61页做一做。
指名汇报。
观察上面的三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下面的三题都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今天咱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咱们知道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都是把几个一先加几个一,再和几个十合起来,而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都是先把几个十加几个十,再和几个一合起来。
(通过例题和做一做中的对比练习,适时地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来一场口算比赛怎么样?
全对的人为自己奖励一枚智慧果,错了的,改过来也把智慧果奖励给自己。
(2)用咱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不光能正确口算,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教材第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口算下列各题。
30+60x30+6并说出计算过程。
50+20x50+2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2、口答。35=30+(x)x57=7+(x)x65=60=(x)x29=9+(x)
3、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x30+8x35+30x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x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1)、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3)、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
(1)、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3)、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提问: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总结算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也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6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叫学生上黑板做,集体订正。
(2)提高题
(3)拓展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2、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 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5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的第2小节“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中的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有两个例题,共用3节课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对比集中编排,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算理认识,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基础。
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在计算问题的`情境中,动手操作、动脑想、讨论交流探讨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练习设计注意专项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注意变换形式,突出正确率。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值得借鉴的。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说学生】
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整十数加一位数,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法以及刚学习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本节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同时大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一算理层面上来。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操作法、小组合作、演示法。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法和手段,从易到难,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说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熟悉的环境下学习,对学过的知识和新知可以作出比较。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变“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开学发书为情景,充分了“数学生活化”的新理念,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1)、学习:35+3的算法。
(2)、学习35+30的算法。
(3)、比较35+3和35+3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体现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新理念。在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之后,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操作、交流、汇报、从而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问题,而不再是把我们所谓的“最简便的方法”强加给学生。)
3、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6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叫学生上黑板做,集体订正。
(2)提高题
(3)拓展题。
(设计了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尽快进入这次挑战。每个练习题的设计符合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做到自我评价以及肯定他人的意识。)
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儿?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样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的意识)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咱们校园的一角,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这么漂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看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该怎样列式?那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
3、26+30、30+3,追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孩子们,像30+3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得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棵)
师:现在我们知道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30棵花。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护绿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那26+3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也可能拿不准。师: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算一算好吗?)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师:我还有个问题,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
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9(棵)
(5)随机巩固:①24+3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小能手:42+3=
5+33= 54+2=
6+23= 31+8= 44+4=
2.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26+3你们会算了,26+30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提升:对,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次要把3拨在十位上,而不把它拨在个位上?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又把26+30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先算的这一步20+30=50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芳芳和亮亮一共浇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棵)
(5)随机练习①32+20怎样算?
②争当口算大王:35+20=
40+23= 54+10= 60+27= 31+30= 22+7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26+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6+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观察这两道题,想一想,为什么26+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6,框出6), 而26+30的这个3要加在十位上呢(红笔依次框出3,箭头指向2,框出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强调:做这样的加法时要注意: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的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借助对26+3
和26+30的算法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画画算算(先在画有计算器的图上画算珠,再计算33+4和33+40)
2.对比练习:过桥游戏
3.综合练习:跳伞游戏
4.发展练习:课后探究“芳芳、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设计意图】练习和教材情境串连成串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在练习中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对比,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1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1、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习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P63的4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2教学内容:课本第61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一1—4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40+2
50+3050+3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30+835+30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1、书上第61页的做一做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完成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一1—3题
练习十一第四题
20+3=25+3=76+3=
2+30=20+30=69+30=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3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在计算中的不同处。
教学准备:
主题情境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许多数学知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生活中有关我们学过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你们找到了吗?
2、请学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小结:原来你们可以找到身边这么多用加法的例子,老师真佩服你们,课后老师一定把你们的例子全部在学习园地里展示出来。
3、我这有一幅图画,是红星小学第一天开学,同学们到学校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主题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1)语文书有多少本?
(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3)数学书有多少本?
(4)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
该怎样列式?
4、承上揭示课题。
30+8我们已经学过了,谁能说说得多少?
对35+3、35+30、38+38怎样计算,我们还没学过吧,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计算像35+3、35+30这样的算式。(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探索1,35+3你会算吗?
(1)先用小棒摆一摆是怎样计算的?再在头脑里想还有什么好方法?
(2)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学生互相交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35+3。
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刚才同学们用数数法,摆小棒法,数的组成法计算35+3,做了一回小小发明家,那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呢?和你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师:在计算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这三种方法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想想它们都是要先算什么?
小结:我们在计算像35+3这样的算式时,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和整十数相加。
(4)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出示“35+3”的变式题“3+35”你会算吗?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探索
(1)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那么35+30该怎样算呢?(学生自己用小棒或自己动脑想)在小组内说说,请生汇报(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算法)
(2)35+30应该先算什么?
(3)小结:在计算35+30这样的算式时,应先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
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1)出示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指一组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书练习十一第3题。
独立做,集体订正。问:为什么用加法?
教学内容:
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CAI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动画片“小兔子拔萝卜”。(CAI出示)
(评:用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将学生带入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引发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
师:刚才的动画片真好看,看着大屏幕上的这幅图画,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并说出算式?
生1:小灰兔拔了30个白萝卜,8个红萝卜,小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算式是30+8。
生2:小白兔拔了35个白萝卜,3个红萝卜,小白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算式是35+3。
生3:小白兔拔了3个红萝卜,小灰兔拔了8个红萝卜,他俩一共拔了多少个红萝卜?算式是3+8
生4:小白兔拔了35个白萝卜,小灰兔拔了30个白萝卜,他俩一共拔了多少个白萝卜?算式是35+30。
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30+83+8
35+335+30
(评: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再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解决。)
二、探索算法
师:上面的这些算式,哪些我们会算,自己试着算一算。
生1:这些我都会算。
生2:35+3和35+30我不会算。
师:35+3和35+30怎样计算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师板书课题)
1、合作摆小棒。
师: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首先请每位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拿出35根小棒。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
生:拿3捆和5根。
师:请同桌小朋友,一位再拿出3根小棒,另一位再拿出30根小棒,一起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35根小棒加3根小棒和35根小棒加30根小棒。怎样摆使我们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看哪俩个小朋友最聪明、最能干,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周围小朋友合作。(教师巡视,给学困生适当指导)
2、展示摆法:
师:谁愿意到投影仪上边摆边说你的方法。
生:35根加3根,把5根和3根放在一起是8根,3捆和8根是38根。
35根加30根,把3捆和3捆放在一起是6捆,6捆和5根就是65根。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的摆法使我们一眼就看出35+3=38,35+30=65,前后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摆法,看谁最棒!
(评: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的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维,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3、整理算法:
师:小朋友们,根据你们摆小棒的摆法,先自己试着说35+3,35+30怎样计算,再前后四人在一起说一说。(小组活动)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大声地告诉大家。
生:35+3我是这样算的,5加3得8,30加8得38。35加30我是这样算的,30加30得60,60加5得65。
结合学生的计算方法,师完成对应板书
35+3=3835+30=65
860
(评:让学生根据自己实践得出的摆法,合理整理出算法,在算法中理解算理,学生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4、算活总结:
师:上面两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1:35加3是先算5加3,35加30是先算30加30。
生2:35加3是把个位相加,35加30是把十位相加。
集体反馈后,师结合CAI指出。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时是先几加几,再几十加几。
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时是先几十加几十,再几十加几。
(评: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及时恰当地进行计算方法的总结,养成学习----总结的良好习惯,较好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应用
师:小朋友们,你们这节课的表现真棒,下面我们轻松一下,邀请小白兔和小灰兔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好吗?
1、钓鱼:碧绿的池水里有好多鱼,每条鱼身上都有一道题,我们自由选题,说出算法,说对了就钓起这条鱼。(CAI出示)
2、争夺智慧星:高高的智慧塔上闪烁着智慧星,沿石阶而上,扫清每一层的障碍,就攀登上智慧塔,摘到智慧星。(CAI出示,每生一张口算卡)
3、品尝胜利果:智慧老人送给我们一个魔力大苹果,苹果上有个数是58,只要我们随便说出两个数相加结果是58,魔力大苹果马列上就变一个大苹果出来,让你品尝。(CAI出示)
4、生活中数学:
师:小白兔和小灰兔觉得数学太有趣了,今天我们学的知识,还能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听听他俩说什么?(CAI)
小白兔说:我拔萝卜的山坡上有6朵红花,23朵黄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小杰兔说:我们班上有23个男生,20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列式计算。
(评:运用CAI课件设计的练习,独具匠心,形式新颖,具有趣味性、应用性、适当地创设竞争机会,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知识得到了强化,又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课总结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2、师:课外请每个同学象兔子们一样去找一找,看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知识的总结,布置的作业巧妙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总评: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片段一:
一、教学例题
1、设置情境。
谈话:小猴最爱吃桃子,看,(出示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0+4 = 4 +30 =
34-30= 34-4 =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分组讨论)指名交流。
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 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
5、第5题。口算。
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评讲。
7、第7题。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
(2)列式计算。
片段二:
巩固练习:
抢答下列各题:
40+8= 59-50= 70+8=
78-8= 8+20= 36-30=
改错
病例:62-2=6 病例:20+6=80
医生: 医生:
开放题
58-( )=50 ( )+( )=98 ( )-( )=( )
教学反思:
每个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新课程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把握这一理念的指导,向学生提供的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而不再是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反思“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课堂上要达到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要具备一下几点:
1.注重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培养他们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例如:巩固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由易到难,针对性强。特别是改错,以病例的形式出示,把学生当成小医生,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巩固练习时,还设计了开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做到课虽结束兴趣还存在。
2.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数学是一个整体,其不同的分支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例如,在教30+4=?时,我是让学生先自己摸索解题方法,感悟今天所学内容与以往的异同——数的组成,这样,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教学内容要生活化。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这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口算,但我并没有直接出示口算题,而是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小猴爱吃桃的情景,力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学习和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提供探索与交流时间和空间。在探索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提出“30+4等于多少”这个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赏识和学习同伴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
船场中心
洪艺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p61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 一:复习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3个一是();3个十是();3个十和5个一是()。2:(口算练习)
30+30=
5+3=
30+4=
50+20=
4+20=
8+30=
3+3=
60+5= 我们班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真多呀!
二:新课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当老师给你们发新书时,你们的心情是不是很高兴呢?现在有一个班级正在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桌子上零星的数学书有3本,语文书有8本。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同桌讨论】
(数学书一共有几本? 语文书一共有几本?
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几本?
桌子上一共有几本书?)
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问题(数学书一共有几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几本?)。
2: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数学书一共有几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呢?(一包数学书35本,零星的数学书有3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谁来说说算式。(35+3)
35+3结果是多少呢?该怎样算?请小朋友们试着算一算,也可以拿出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或者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算完再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办法来解决的,开始吧!【学生小组活动交流】
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呢?(学生到讲台前演示)A:我是接着数的36,37,38;
大家注意听了吗?刚才他在数数时哪一位数上发生了变化?(个位上的数)在个位上依次加1加了3次是吧!那为什么会在个位上加3呢?(3表示3个一,所以在个位上加3)说的真好,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B:我是先算5根+3根=8根,再算3捆+8根=38根
为什么要先算5根+3根呢?(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合起来是8个一,再与3个十合起来是38)【师板书35+3=38】
C:我在计数器上先拨35,因为加3个一所以在个位上再拨上3个珠子就是38.小朋友们表现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35+3=38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是先算5+3),为什么5和3要加在一起呢?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35+3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35+3=38 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出示课件】(2):练习
刚才你们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都会计算了吗?小朋友们打
开数学书63页做第一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3+4=
62+7= 5+31= 86+2= 4+72= 44+3=(学生做在书63页,做完集体讲评)
(3):刚才我们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需要哪些数学信息?(一包数学书35本和一包语文书30本)该怎样列式呢?(35+30)
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35+3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35+30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同桌交流一下该怎么摆,结果是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好吗?
(35用3捆5根表示,30用3捆小棒表示,先算3捆+3捆=6捆也就是60根,再算60+5=65)【师板书35+30=65】
(在计数器上先拨35,在十位上再拨3个珠子。)
刚才35+3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现在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呢?(因为30是表示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
回答得真好,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掌声送给他。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35+30的计算过程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小结:35+30=65 35是两位数,30也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出示课题的后半部分)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出示课件】
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
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35+3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板书】
三:巩固练习
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
吗?
1:学生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出示课件】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有个小朋友名字叫马虎,为什么叫马虎,因为他计算特粗心。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很快就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老师给他批改一下作业好吗?
53+20=55
45+3=75 5+31=81
64+30=67 3游戏:摘苹果
小朋友们真厉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带你们去果园里摘苹果,(出示苹果图)游戏规则:一个小朋友在答题时,其他小朋友就当小法官,每算对一题就奖一个苹果。
四:课后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1)数学书一共有几本?
(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几本?
35+3=38(本)
35+30=65(本)
8
课始,给学生看梅花山的场景片断,背诵《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激起学生外出游玩的欲望。然后课件展示课本插图:一辆45座的客车,已经坐了30人。引导学生获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没有束缚的环境中,才乐于参加,敢于表达。这个过程也能让学生逐渐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2.结伴式的探究活动。
结伴式的活动是儿童的需要,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在探究“45-30”的算法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他们所需学具集中放在一起,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需要选择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由于有了小组这个团体的依*,学生没有了胆怯。在一个心理安全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3.超市式的练习形式。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43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二、说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教学过程
1、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课始通过“文字叙述填空”和“一数分两数图示填空”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通过课件展示“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的情景,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3.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幻灯片出示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列出相应的算式,再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随后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找朋友”游戏
在音乐声中让上台的5名同学出示算式依次呼叫找朋友。数学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长进。
5.反馈练习
通过计时计算课本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计算能力,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同时教师在巡查中掌握全班同学对本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6.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提升了一年级小同学的注意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动手实践”数学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长进。充分利用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点,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了常规教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由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是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先安排了数的组成的复习,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另一方面为学习口算和笔算做准备。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习整十数的加、减法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四、说教学思路:
先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口算上学期学过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要求他们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从中选出:求一共有多少本?还剩多少本?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和减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把30+2改成2+30那又怎样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先通过摆一摆,再算一算,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接着比较练习口算。让学生知道把加数的位置交换时,它的结果是不变的。然后分组游戏:做一做的第2题:谁先吃到玉米?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最后做谁错了,请你帮他改过来,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自我检查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有关例10的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1、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是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抽学生回答)
10+4=10+8=9+10=(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4+10=8+10=10+9=16-10=17-7=15-5=[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口算上学期学过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部分的的设计,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看见大家特别爱练字,利用主题图进行演示:老师给大家发练字本,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请问同学们: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从而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
(1)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真是一个爱提问题的好学生。
(2)选择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本?应该怎样计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4)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同桌的讨论)
(5)反馈讨论结果。[让学生看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老师有32本练字本,拿走2本,还剩多少本?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如果老师把30+2改成2+30那又怎样算呢?教师板书:2+30=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一题。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请学生独立摆小棒,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运用操作,让学生尝试练习,是注重“动手实践”的过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程”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2、比较练习口算。(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40+3=50+3=60+7=90+5=3+40=3+50=7+60=5+90=[通过对比的练习,让学生知道把加数的位置交换时,它的结果是不变的。通过说也训练了的学生的说理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
3、做一做的第2题:谁先吃到玉米?(分组游戏)教师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就可以吃到玉米。(游戏规则:四人一组,小组长做熊妈妈,其他同学做小熊,熊妈妈分给小熊3张口算卡片,谁能答对了就可以吃到玉米。)[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4.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
5、谁错了,请你帮他改过来。44-4=4076=60+770+8=8760+5=65[通过改错题的练习,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自我检查能力。]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学生自己起来说一说)
本节课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符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认识规律,也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精神,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联想,思维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其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育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42-43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4、教具、学具准备:玉米卡片、口算卡片、小棒等。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
1、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2、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又拿给小明2瓶,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a.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
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b.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先摆8根,再摆2捆。
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教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两道题的。
[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两题的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
2.做第43页的第6题。
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学生自己起来说一说)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4
【说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初步了解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研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运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讨论交流与实践操作想结合的方法。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小明买牛奶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1.在复习上利用小棒演示复习数的组成,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图出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尤其是通过摆一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计算方法,(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问一共买了多少个?问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了?)然后教师选择30+3和32-2,这两道算式作例题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于例题中30+2=32和32-2=30这两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0+2也就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32-2就是从3个十合2个一里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
(2)还可能出现列数数的算法,对于这种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扬,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的组成上来)。再让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得出算理。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时,有的学生可能还是借助学具,有的不是从数的组成的角度说计算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启发学生结合图意从数的组成角度来解释。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试一试”中的两道题,培养他们的迁移学习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把认知的过程还给学生,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3.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采用了边教学边练习的方法,通过练习巩固今天的新知。
4.组织好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要讲究练习方式,讲究实效。例如:本节课采用看图写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这些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系中提高了计算能力。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十位这个数位的理解,同时也为练习第二题打下了基础。第二题我创设了动物王国举行跳舞大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参赛的小兔子有多少,从而很快的解决问题。
【说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第二册中第41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我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加减法计算奠定基础,通过拼摆和看图列式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整体效果不太好。
1. 从我个人的教学素养方面说,不够成熟,有人听课老觉得慌。
2. 从教学准备上说,准备不够充分,课件打不开,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3. 从教学环节设计上说设计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做到关注让学生去活动。
4. 从突破重点上说,没有对算法进行加强,在解决30+2的例题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抽象出算法时,应多指名学生说说,以加强对算法的理解,这样就不至于感到操作和算法没有衔接,像两层皮,由此造成教学难点没有突破
5. 从教学效果上说,学生虽然会很快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得数,但没有真正理解算法。
6. 从发挥学生的探究意识上,教师过于着急,虽给了学生探究的机会但没有给学生探究的时间。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要上好一节课,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
了解编者的意图,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我想,只有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5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1.说教材内容分析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四单元第41页的内容和练习八第5、6题。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章的最后进行教学,体现了认数和计算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结合计算和认数在本课时安排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既是100以内数的初
步概念(旧知)的应用及巩固,又有新内容的教学。教材还通过借助例题图,激活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形成的看图形式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解决问题列式计算。
2.说学情分析
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目前学生已掌握了
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及大小比较等,具备了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有了2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基础,所以本课时的知识应该不是很难理解。因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为什么要制定以上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我个人认为这样确定教学要求,符合本课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新旧知识紧密
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相互参透,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具学具:
计数器,小棒,挂图,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买酸奶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让同桌两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算理,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
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也初步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说教学课程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必要的铺垫。】
(二)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
(旁白)小明可喜欢喝酸奶了!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
去买酸奶。(课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境。)
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课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课件显示
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
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
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是32,从
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解决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1)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①先摆5捆,再摆6根。②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2)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①先摆8根,再摆2捆。②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设计意图: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要求宝宝们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学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意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1)教师和3名学生进行示范:先将12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教师扮演熊妈妈(做裁判),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教师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每人可选四次,先拿到4张卡片的为优胜者。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加入到活动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参与活动。游戏结束后,对每组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四)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材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两道题的。
【设计意图: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的巩固。
】
2、教材第43页的第6题。在这里将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
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使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在此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了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程度较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
3、按顺序填数:教材第43页的第7题。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所给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找到规律后再填数,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即题目中每组数之间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初步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0+2=32
32-2=30
2+30=32
设计目的: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并掌握计算的方法,突出本课的重点。
资源分析
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应用,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设备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远程教育资源中丰富的图片和课件资源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本节课所用的图片都是在中央电化教育馆教学资源库搜索下载,课件也是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资源,结合自己上课的内容加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课件。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这节课的作用: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精心制作课件,图、文、声并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现动态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创设出各种实在而又鲜活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正确的理解。
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我相信远程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教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也一样可以上出精彩的数学课。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6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2—33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②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③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我主要采用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让同桌两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注意把这些计算与非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组成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图出示小猴摘桃、(摘了三筐桃子,每筐有10个,旁边又放了4个桃子)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1、筐里有30个桃子,筐外有4个桃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一共有34个桃子,筐里放了30个桃子,问筐外有多少个桃子?
3、一共有34个桃子,旁边放了4个桃子,问筐里有多少个桃子?)然后教师选择30+4和34—30这两道算式作例题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然后结合这两道算式向学生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告诉学生每个小朋友都有名字,当然我们数学中的算式也有它的名字,你们想和它交朋友的话,就一定要记住它的名字。让学生了解: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里是第一次出现,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可,在今后的的学习中注意经常使用,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求不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于例题中30+4=34和34—4=30这两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0+4就是把3筐桃,每筐10个,和筐外的4个桃合起来,也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合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2、还可能出现列竖式的算法,对于这种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扬,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的组成上来)。再让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得出算理。
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时,有的学生可能还是借助学具,有的不是从数的组成的角度说计算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启发学生结合图意从数的组成角度来解释。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试一试”中的两道题,培养他们的迁移学习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把认知的过程还给学生,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三)组织好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要讲究练习方式,讲究实效。例如:本节课采用看图写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这些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系中提高了计算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做练习时不枯燥乏味,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爱玩游戏的性格,每道练习都创设了一些情境来吸引小朋友,有的是小游戏,有的是比赛,有的是帮助别人等等,让学生在玩中解决了练习,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十位这个数位的理解,同时也为练习第二题打下了基础。第二题我创设了动物王国举行跳舞大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参赛的小兔子有多少,从而很快的解决问题。第五题我创设了大家来比一比,看谁是算题小博士,激起了学生竞争的兴趣。第六题我创设了闯关和他做朋友的情境,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计算当中,解决问题。第七题我创设了帮帮小熊和小猴,激发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7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2—33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让同桌两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注意把这些计算与非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组成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图出示小猴摘桃(摘了三筐桃子,每筐有10个,旁边又放了4个桃子)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1、筐里有30个桃子,筐外有4个桃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一共有34个桃子,筐里放了30个桃子,问筐外有多少个桃子?3、一共有34个桃子,旁边放了4个桃子,问筐里有多少个桃子?)然后教师选择30+4和34—30这两道算式作例题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然后结合这两道算式向学生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告诉学生每个小朋友都有名字,当然我们数学中的算式也有它的名字,你们想和它交朋友的话,就一定要记住它的名字。让学生了解: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里是第一次出现,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可,在今后的的学习中注意经常使用,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求不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于例题中30+4=34和34—4=30这两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0+4就是把3筐桃,每筐10个,和筐外的4个桃合起来,也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合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2、还可能出现列竖式的算法,对于这种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扬,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的组成上来)。再让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得出算理。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时,有的学生可能还是借助学具,有的不是从数的组成的角度说计算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启发学生结合图意从数的组成角度来解释。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试一试”中的两道题,培养他们的迁移学习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把认知的过程还给学生,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要讲究练习方式,讲究实效。例如:本节课采用看图写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这些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系中提高了计算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做练习时不枯燥乏味,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爱玩游戏的性格,每道练习都创设了一些情境来吸引小朋友,有的是小游戏,有的是比赛,有的是帮助别人等等,让学生在玩中解决了练习,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十位这个数位的理解,同时也为练习第二题打下了基础。第二题我创设了动物王国举行跳舞大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参赛的小兔子有多少,从而很快的解决问题。第五题我创设了大家来比一比,看谁是算题小博士,激起了学生竞争的兴趣。第六题我创设了闯关和他做朋友的情境,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计算当中,解决问题。第七题我创设了帮帮小熊和小猴,激发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实践操作,复习旧知
请你用桌上的小棒,听好老师的要求,一起动手摆一摆,比一比谁摆得又好又快。
1、听仔细摆一摆:先摆3捆,是几根?再摆2根,合起来有多少根?
3捆是30根,再添2根是32根
谁来说说()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32?
你能用加法算式来表示3捆和2根小棒合起来的根数吗?还能想到哪道加法?
2、听仔细摆一摆:快快摆出21根小棒。
你是怎么摆的?
先摆2捆20根,再添1根就是21根。
谁来说说21里有()个十和()个一。
从21根里拿走1根,现在有几根?你会用减法算式来表示吗?你能根据这道减法算式想到另一道减法吗?
小结:大家不光动手能力强,回答问题的本领也很强。为了奖励大家,动物王国的成员邀请大家去参加他们的聚会。你们愿意去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观察图,了解信息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小猴子,它为我们准备了礼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例题图)
原来小猴子给我们准备了新鲜的桃子,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的数学信息。
(有3筐桃子,每筐有10个就是30个,筐外还有4个桃子)
你能根据这幅图中的数学信息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想好后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谁愿意来说说你列的四道算式?
30+4=344+30=3434—4=3034—30=4
3、解决加法:
我们先来看两道加法算式:
30+4表示什么意思?34表示什么?
(30表示框里有30个桃子,4表示筐外面有4个桃子合起来一共有34个桃子)
你是怎么计算出30加4的结果是34的呢?
(30里有3个十,4里有4个一,合起来是34)
如果交换加号两边30和4的位置,4+30的结果应该还是34
4、解决减法
我们再来看减法算式:
34—4=30表示什么意思?
(一共有34个桃子,去掉筐外面的4个,还剩筐里的30个)
你是怎么计算的?
(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去掉4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
(因为30+4=34,所以34—4=30)
那么34—10=4表示什么意思呢?
(一共有34个桃子,去掉筐里德30个,还剩下筐外面的4个)
你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34里有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就是4)
(想加算减)
5、介绍各部分名称
(1)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就像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字的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像这里的30+4=34中,相加的两个数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加数。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叫什么呢?(和)(板书)
跟着老师来读一读:加法中的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加数。得到的结果叫——————和。
加数+加数=和
(2)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在34—30=4里,减号前面的数叫什么,你知道吗?
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
减号后面的数又叫什么?(板书: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差)
谁来试着说说看?
大家一起来:被减数—减数=差
(3)比较这两个算式里都有34,为什么它们的名称不相同?
(4)练一练
请你打开数学书,翻到第32页,试一试里的两个算式填写完整后向你的同桌说说每个数的名称。
指名说后板书
小结:我们一起来把这4个算式读一读。像这样有联系的4个算式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一图四式。
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你会根据左右两部分的小棒写出有联系的4道算式吗?
指名回答:40+5=45的含义;5+40的=45各部分的名称;45—5=40的含义和45—40=5各部分的名称。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你们瞧,可爱的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广播操比赛,看他们的队伍多整齐啊!
你能看着图写出有联系的算式吗?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到这4个算式的。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动物王国的国王出题啦,你能很快填出计算结果吗?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报得数,全班学生共同订正。
(3)提问:每组题目中的4题算式有什么联系?
你能根据这三只可爱的动物身上的这3个有联系的数字再说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58、50、8)
恭喜你答对了。你可以得到国王奖给你的大苹果。
4、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把加法和减法分成两类,指导学生观察加法,发现什么?
小结:几十加上几就是几十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整十数加一位数。
再把剩下的减法分成两组,让学生分别观察,说说发现什么?
小结:几十几减几就是几十,如果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与减数相同。那么减得一个整十数。
这就是整十数减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4、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今天我们不光学会了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而且我们还知道了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和名称填出空格吗?
(1)让学生根据每个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在班内共同订正。
5、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动物王国的国王组织我们和动物们进行一场拍球比赛,谁来说说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交流订正口答
6、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
聚会结束了,小动物要上课啦!你看小熊和小猴正在搬椅子呢!
谁来说说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交流订正口答
7、拓展: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坐车回家了。
我们班有43个同学,有3个同学没有来,现在带上这2个动物朋友,坐这辆车回家,够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四、课后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
愿你们用学到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4=3434—4=30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教学反思11-06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反思05-23
三位数乘两位数反思10-05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07-27
两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12-12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单元目标07-27
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11-28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06-26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10-24
中位数和众数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