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前景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育前景(推荐9篇)

语文教育前景 篇1

专家为大家梳理了教育硕士的五大从业方向。

一、高等教育机构 教育硕士由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迎合很多高校“双师型”教师的需要,但是由于现在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二、普通中小学 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三、特殊教育机构 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四、出版社、报社等新闻机构 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语文教育前景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 语文人格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高玉祥的《健全人格及其塑造》、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等研究成果, 标志着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已初具形态。陈雪茜的《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刘志旭的《中学语文人格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徐建军的《高中语语文人格教育与学生人格建构》等成果的出现, 标志着语文人格教育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上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就这可喜的现状, 对语文人格教育发展的前景作了一些美好的瞻望。

一、有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 语文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人格教育的功能。一方面, 由于社会导向与学校自身办学竞争压力等因素, 高中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目标上, 高中语文教育自然就成了语文考试教育。教室成了工厂, 教学成了大量的考试技术培养与训练, 从而使语文教学坠入“工具主义”泥潭, 失去了应有的动机和活力。另一方面, 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将语文的人文熏陶简单地等同为思想政治教育, 习惯性地将“权威”解读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跪着”读书, 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人格教育的理念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教文育人”的思想。正如于漪老师所指出的:“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 ‘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时刻把“育人”放在首位。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自觉地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格教育素材, 用高尚的情操、感人的事迹感动学生, “在学生心中播洒做人的良种”[3]。因此, 语文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其初步的实践, 能促使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地将语文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社会责任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层面上, 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有效地促进语文教育效率的提高

从现实来看, 语文教学的确存在着少、慢、费、差的低效状况。这其中的低效不仅指学生的语文读、写、听、说等能力低下, 而且指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不佳, 具体体现在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认知肤浅、情感冷漠、思维僵化等。其原因诸多, 但不容忽视的一条是漠视了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作性, 就不能反映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本体特点;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 就等于抽掉了工具性的内容与灵魂。只有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去统一整合, 才能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一方面, 语文人格教育不同于政治教育, 只有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获得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及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 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的养成, 必须建立在一定思想道德水平、思维能力及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 即只有当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养成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总之, 只有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统一起来, 才能走出传统的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 才能发挥其教育实效。因此, 重视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品质的不断优化, 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三、为其他学科的人格教育提供有效的借鉴

学校的各学科教育中都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 人格教育本来应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 但是在我们以往的各学科教育中, 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 而人格教育却被无情地丢弃了。正如朱小蔓所说:“到了近代, 知识成批量地增加, 学校教育开始制度化。知识传播在教育中空前突显, 掩盖、遮蔽了向德的教育本质。随着科技发展, 改造自然大于或高于生命本身, 人的本质、教育本质开始异化。”[4]在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中, 人格教育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 在课程的实施中关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就目前的学校教育实际情况来看见, 人文学科中的人格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理科学科中的人格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容乐观。就整体而言, 在课程的实施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还是不够理想的, 以考试为中心、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还是很普遍。这固然有“指挥棒”作用的原因, 也与学科教育中人格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滞后有一定的关系。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正是对这一困境中的有力突破, 它将为其它学科的人格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上的方法借鉴, 进而推动学校人格教育的全面、有效的落实, 为教育迎来灿烂的明天。

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人格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 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因而传统的将人格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相分离的做法将得到彻底的纠正。就目前而言, 在学校教育中, 将人格教育真正落实到教育上可以说还是任重道远。其原因众多, 既有外部的原因 (如世俗的观念、人才的选拔制度等) , 又有内部的原因 (如课程的建设、评价制度的改进、教育科研的跟进等) 。所以, 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 还有待于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全面跟进。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开展找到了突破口。它尽管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但已涉及有关的教育本质、教育规律、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的问题。这将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班团活动、社会实践, 以及体育、艺术和其它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也为广大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提出崭新的话题, 进而促使人们去思考和研究学校的素质教育。所以, 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以上几点认识是一个基层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当前的语文人格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所作的一些美好瞻望。我相信,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落实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会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会重视语文人格教育这一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并以此为契机, 从更广阔的背景去思考和探索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和语文教育问题, 从而使得“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 也使得语文教书育人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摘要:当前, 语文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已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 积极地实施语文人格教育必将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促进语文教育效率的提高, 为其它学科的人格教育提供宝贵经验, 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人格教育,现状,前景瞻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第二卷) [M].中华书局, 1984:412.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94.

[3]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97.

中等职业教育前景可期 篇3

中职教育,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教育。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不能忽视劳动者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更多有用的价值。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

尽管这些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大,但与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的地方教师待遇得不到可靠保证,使得部分教师不愿在中职任教。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迟缓,缺乏必要的教师知识更新。教师队伍面临着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考验,如何让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中职学校授课还面临着很多制度性障碍。

(二)融资渠道单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预算内财政拨款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很有限,而且仅靠国家教育财政支持,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实习设备陈旧,难以为学生提供技能实践锻炼的平台,技能与实践严重脱离,不仅影响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也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职业教育品牌形象缺失,社会认知度低

社会上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观念陈旧,使职业教育淹没在各种教育的浪潮中,在整个教育领域缺乏竞争力。

(四)办学方式单一

课堂上以教学为主,关门办学,缺乏培训设备和场所,学生不能学到立竿见影的技能和知识。

二、中职教育的前景

(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中职学生实行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95%的学生可以享受每人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20%的农村和城镇的贫困家庭学生可以减免学费,大大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家庭困难问题,使很多贫困孩子得以重新迈入校门,学得一技之长,毕业后,他们努力工作,使家庭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2012年,“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中职教育的未来发展目标,表明了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国务院同意,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免学费的受助学生大幅提高,给更多孩子学知识学本领的机会。

将来,中职教育全面免学费将是大势所趋。目前,已经有9个省市区将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中职学生。此举将令学生就学成本明显降低,促进了教育公平。

(二)就业形势喜人

最近,教育部发布了《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目前,社会所需一线技能型人才短缺,企业用工荒制约企业发展,使得蓝领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甚至有了“金蓝领”之称,可见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渴求之盛。大学生“回炉”上职校的现象,就是对职业教育的肯定。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为中职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国家逐步提高农村城市化进程,必定对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高低与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多少与文化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情况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意识和择业观点。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从而影响劳动力的转移。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强调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所以,培养农村能人,用能人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把每一个农村劳动力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人,这就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结束语

教育学就业前景 篇4

万学海文2010-05-27

040104比较教育学

是研究当前不同国家、民主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政治、经济、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共同点、发现规律及其总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上作的认识。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吸取外国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为我们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因此比较教育学有比较多的出国机会,就业层次比较高(但是这也要看自身的学术修养,修养达到了才行),整体来说,就业前景较好。

就业方向:该专业主要培养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学科教学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验教育科研单位、中学等普通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经济部门。

040107 成人教育学

(一)应用性强,时代需求大,前景广阔

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之下,我国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发展十分迅速,各类成人学校急需高层次的成人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因此,本学科属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发展前景看好的一门学科

(二)就业不单做老师

教育方面的职业一度被认为是讲授的职业,往往在小学、中学或者大学里。现在其范围已被大大拓展,在许多专业领域得以发展,据了解,教育学类专业就业率近年在95%左右,学教育的人无论身处何种职位、在何种工作环境下,他们了解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方法论,他们都可对人们在社会、个人和智力的发展方面施加重大影响。

就业方向:除了到各类学校做教师以外,许多毕业生还可以到出版社、电视台、杂志社、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域就业,职业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等。教育类的研究生最普遍的就业方向自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教学、教务、行政岗位上,也可以进入各种私人或民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中从事教育咨询、辅导培训和教务教管之类的工作,有些报刊杂志和出版社的教育版面也很需要一些精通教育学原理的优秀人才。

040106 高等教育学

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海文专业课教研室梳理了教育学的六大从业方向。

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2、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3、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5、政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

6、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是随着部分高校改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以及高等教育学硕士持续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学硕士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学硕士就业难,而高等教育女硕士就业更难。

040110 教育技术学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高、中等学校,各级电教中心、电视台、网络中心、广告公司以及信息产业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开发等工作。

1、中小学及其他教学单位、2、高等学校

3、机关

4、民营及私营企业

5、部队

6、国有企业

7、其他事业单位

8、科研设计单位

9、金融单位

10、三资企业

040103 教育史

众所周知,文科类毕业生(如文、史、哲专业)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常受到限制,教育史专业就属于其中之一。普通高校是教育史此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此外,教育史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学一些其他方面的技术,向教师、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发展。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去中、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机关、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各级教育出版社任编辑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字等工作。

040101 教育学原理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原理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

1、普通高校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2、中小学校

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3、出版社、报社

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4、政府单位

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

040109 特殊教育学

在我国特殊教育学科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聋哑、盲童、智障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将会像对“天才开发”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就预示着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他们可以到特殊教育的中心、学校为特殊儿童服务,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每一个特殊儿童的家庭,进行直接有效的干预和指导,还可以开发和建立特殊儿童、特殊人群的教育和发展用品的市场,使得特殊教育的服务形式更规模化、规范化,这里将是一片非常有潜力的职业开发市场。现在特殊教育专业还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招生和录取的范围还较小,加之社会上对它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因此报考人数这几年也不是很多。而且我国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学校较少,招生的数量也不多,加上特殊教育所需人才的特定性,一般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总体上来看,就业形式还是不错的。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其发展前景较好。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特殊教育福利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或在中等特殊学校以及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进行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单位、特殊儿童的康复中心以及编辑出版业(如中国盲文出版社)任职。另外,电视台播出手语新闻,也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渠道。由于本专业存在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就业形势一直不错。

040105 学前教育学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哲学、人类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发展的阶段。在幼教领域日趋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骨干幼儿园大专层次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型幼儿园、幼教集团的职业化的园长、园长助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该专业学生有着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未来二十年内,本专业人员将迎来就职的黄金期,从业范围将十分宽泛。

就业方向:在幼儿园从事教师或儿童顾问的职业;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有关政府机关、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任儿童发展评估和指导人员、儿童教育和卫生发展政策制定者、儿童教育咨询专家等;在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任职儿童专栏节目的采编人员、传媒策划与制作等;从事与儿童相关的企业设计制作与营销,各类儿童用品开发的专业顾问或市场调查和分析专业人士等。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问题、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学问。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教育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处于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问题成为千家万户关心的话题,作为技能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未来也将更有发展前景。

教育心理学就业前景 篇5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咨询

报考热度分析:

教育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社会性问题。一方面国家和家长大幅度增加青少年教育投入,另一方面青少年身心状况并不乐观,独生子女问题开始凸显,目前需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的研究,并将相关成果传播给大众。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理论、青少年发展理论,()具有独立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科学研究人员及高层次的社会工作者。

就业方向:

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中小学心理课教师和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以及其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都是可能的去处。

薪金前景:

高校辅导员月薪大约2500元,不包括奖金等其他收入;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大约月薪3000元,不包括讲课费、奖金等额外收入。高校教师收入据统计年薪平均在70000左右。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

语文教育前景 篇6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以及学生所要面对的幼儿都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于高职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来说, 学好语文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未来更好工作的需要,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有高超的语言文字功底, 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 幼儿教师水平的高低、教学方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学习兴趣的养成, 才能影响幼儿, 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其次对于幼儿来说, 学前语文是其较为全面了解母语的一个重要方式, 幼儿语文学习的方法得当, 就会很快产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 从而更快的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从而更好地掌握母语。

(二) 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的现状要求实现课程的改革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成效低下是普遍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尚未彻底改变, 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二是师生互相参与、互动的几率较低, 师生之间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以上两种已成为制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教学发展的瓶颈, 因此, 实行课程改革是必然。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进行改革的方式方法

(一) 调整课程设置, 搭建教学模块

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 搭建语文教学模块, 将高职语文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全面开设《大学语文》的基础上, 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 使之升华凝练为符合现代企业文化要求的职业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育科学知识。

(二)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促进语文学科教学的新发展

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进行改革时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两者的结合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新发展, 也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由于目前许多幼儿园在管理上都比较严格, 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亲身感受幼儿教师的

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

3. 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作者简介:

语文教学工作。对于幼儿园缺乏感性认识, 接触学前幼儿时感到紧张、陌生、尴尬, 不知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知识与之沟通。往往在走上工作岗位后, 才开始边干边学, 无形中拉长了学生进入教学状态的时间, 令许多学前儿童在一名“实习教师”的身边渡过了自已的幼儿园生活。甚至有些幼儿教师由于长期工作不顺利, 找不到职业感觉, 最终放弃了幼师工作, 这是对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 在学生们未走上具体的工作岗位之前, 进行实践的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 课外延伸拓展,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课外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特别是能够体现“师范性”的综合能力, 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熟。让我们的教育付出最终能够满足国家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迫切需要。如, 带领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实习实训时, 老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了解幼儿教师职业规范, 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语言进行课堂教学,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摩幼儿园老师开展的活动, 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多角度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等, 将语文教育与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样的话, 既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又可以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此外, 学前教育语文课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师范性”。仅仅让学生提高具体知识技能方面的创新素质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提高幼儿语文教学方面的创新素质。如果一名幼儿教师只会自已欣赏语文, 却不会教幼儿, 不会因材施教, 不能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那么, 在创新素质方面, 也是不合格的。

三、高职学前教育语文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是一门与艺术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在学习氛围相对松散的大学环境里, 学习兴趣更显得犹为重要, 没有学习兴趣做支撑, 仅凭教师的督促和学生的自觉, 很难让学生把一些重要但又深奥晦涩的专业知识掌握在手中。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必须发扬教育教学的艺术性, 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

笔者认为, 在未来的中国, 学前教育会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政府会把针对学前教育的改革方法纳入宏观教育规划的章程里, 让学前教育成为社会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国家会更加注重从幼儿园里发现人才、发掘人才、发展人才。而对于高端人才的定位, 也会从先前的单一型人才和领域型人才发展为复合型人才。未来人才的培养将更加立体化、多元化。所以, 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出的幼儿教师, 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量在未来中国会不断根据需求而拔高, 如果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 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就无法在未来的世界人才竞争市场上站稳脚跟。国家对人才的高质需求, 无疑是对高职教学水平的严峻考验, 但同时也为高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期间, 中国的教育改革将进入中期发展阶段, 而中国的高职教育事业, 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竖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浅析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景 篇7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发展前景;大众化

一、中学音乐教育

中学音乐在中学教育中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时中学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体系中也具有一定的独特内涵。总而言之,中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与中学教育特殊结合的产物。下面,就中学音乐教育的特點进行具体说明。一是,中学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在中学教育大纲的指导下,中学音乐教育担负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学音乐教育的这一思想性也是其教学目标之一。二是,中学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审美性。与中学开展的数理化学科教育不同,中学音乐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教育当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追求审美性的高度。

二、中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发展前景

本人认为,未来的中越音乐教育在面向对象上将转变当前只针对艺术特长生的现状,变得大众化,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将朝着多元化的法相发展。与此同时,中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将呈现多样化,教学手段更加的综合化。

(一)面向对象大众化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作为非主要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出现,但是中学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高,一方面,学生将音乐课当做放松的“休息时间”,或者直接利用音乐课做数理化的习题,;另一方面,不少主要学科的教师长期“借用”音乐课,导致音乐课“名存实亡”。上述现象直接导致当前中学音乐教育成了少数人的教育,也就是艺术特长生的教育,大部分学生或主动或被动的排除在音乐教育之外。

本人认为,未来的中学音乐教育的面对对象将不再是“少数”的艺术特长生,而将是全体的中学生,当前这种艺术生独享音乐教育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前及爱与部门一再明确指出中学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中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一再表明对大众化音乐教育的重视度。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加偏重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中学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未来,其面向对象必然大众化。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在其内容上主要可以划分为这样几类:歌颂祖国类、校园歌曲类、民歌类、中外名曲类、影视金曲类。从上面的划分来看,中学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一定的“多元化”。本人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学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这种多元化将更加的显著。

中学音乐教育最为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未来,中学音乐教育将以此目标,进一步扩大中外、古今有特色的歌曲,博采众长,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当西方音乐艺术的差异、古典音乐的魅力,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学生在多样性及差异性的音乐氛围中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体会到音乐的内在美。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

中学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动态性。广泛性指的是上文中提到的音乐教育在内容上不仅包括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又包括非西方音乐和西方音乐;动态性指的是音乐教学内容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变动以适应教学的需求。

本人认为,在未来的中学音乐教学中,其教学模式将更加的多样化。中学音乐教师想要在授课过程中完全把握住音乐教育的广泛性与动态性,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水平,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跟的上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手段综合化

本人认为,未来的中学音乐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将呈现综合化的趋势。这里提到的综合性教学指的是将音乐表演以及音乐赏析等教学手段合理的搭配,并科学的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完整的音乐授课过程。综合性教学过程除了包括专业的音乐知识以为,还涉及许多非专业的知识,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与音乐课程教授进行贯通,并购买相应的多媒体播放设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

小结

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中学音乐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地运用大众化、多元化、综合化等先进教学方法,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表演技巧,既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又要熟悉国外著名的音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音乐教师围绕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对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及时调整,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地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鄢燕.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7).

[2]陈洪涛.浅谈如何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7).

[3]井华.解读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1).

厨师前景与教育投资分析 篇8

职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准确的说是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样厨师职业也是如此。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厨师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被称为是“下九流”的职业。文人墨客笔下,记录了无数关于美食的文字,但却很少有关于厨师本身的文字记载。

在旧时代,只有为生活所迫,为了糊口和生存才去干厨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一批批既具有精湛技艺,又具备烹饪科学知识、艺术理论的厨师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烹饪文化的优秀继承人。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大批中国厨师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将中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得到了举世的称赞。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厨师在世界上已成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出色使者。

聊起厨师文化,厨师不单单是做菜点。他们还是画家,在唐五代时期的著名尼姑厨师梵正,将王维所画的辋川别墅图为蓝本,运用瓜果、蔬菜雕刻拼摆成《辋川小样》风景拼盘,让人爱不释手,不忍下箸;他们又是诗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著名厨师杨继林曾把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做成了四道美味佳肴,传为美谈;他们又是医生。药膳大家都不陌生吧,不但好吃,又能治病;他们还是史学家,徐州地区的厨师借用这个历史典故制作了一道鲜味浓厚的佳肴,取名就叫“霸王别姬”,就是为了赞颂推翻暴秦的英雄项羽和虞姬的爱情„„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人能完全概括表达出来。

以文化推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来加强文化修养,现如今餐饮业发展迅速。发展前景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一、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吃饭并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升华到享受层面上来了,这就带来了巨大商机。

现今,在国外,作为餐饮行业的首要从业人员厨师职业,是青年人择业的首要选择。江西新东方人称,厨师职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将是二十一世纪就业的热门职业。当前的餐饮业急需大批高素质、专业技能强的厨师队伍来充实,这给厨师的就业带来了莫大的空间。第二、厨师职业比较稳定,考上大学会有好的出路,但并不代表不上学就会一事无成。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遇到了“寒冬”考验!春节前后,各大城市的餐饮行业还是一如既往的繁荣!这证明中国的餐饮行业正在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据2008年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2008年厨师职业的平均年薪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但没有降,反而增加了2.53%,厨师职业中的一些高级技术人才一直是处于紧俏状态!厨师职业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十大高薪职业之一!

第三:国际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厨师已成为全球十大高薪职业之一,成为前景最为广阔的高收入阶层,成为真正的人生金饭碗。改革开放至今,餐饮业一直作为中国增长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引领着国内消费市场。我国餐饮业正向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对餐饮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面对国内餐饮业良好的发展态势,餐饮业人才状况却发生了变化,空前的“人才荒”成为阻碍餐饮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国家餐饮行业调查显示,未来5年,中国厨师需求总量400多万„„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前景论文 篇9

一、从工业构成设计走向信息有机设计

(一)主导性设计在时代物质基础上的演化

在任何时代的各种设计思潮中,总是有某种设计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种主导性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说是受当时的物质创造的制约,与主流的哲学精神相一致的。例如我国在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人们靠天吃饭,流行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占主导的是以朴素的有机论为指导的手工业设计;而近代西方工业构成主义设计的产生(以包豪斯为代表),是与人类社会由自然经济进入工业化时代,尊崇科技理性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工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深入人心,西方的工业构成设计才正式引入我国并得到广泛传播。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应与中国社会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总进程相一致,这就必然地要步入一个发展的转型期,工业设计理念的地位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将被充满活力的“信息设计”所代替。

(二)信息设计和有机设计理念

信息设计是对信息时代设计文明的简称,其具体内涵非常丰富。首先,现代科技提供的数码信息平台使设计工具由鼠标和键盘代替了画笔和纸,设计材料和语言由可视形象变成了看不见的程序、编码、软件芯片和数字化的操作。其次,设计研究的对象范围空前扩大,研究对象包括:网络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虚拟现实设计、数字化产品与环境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数字化艺术表现设计、三维数字动画、多媒体应用艺术设计等。这些变化表明了建立在高新科技基础上的信息设计是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彻底的转“型”设计系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充分认识这一深刻的设计变革,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于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拓展信息设计课程设置,为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成长提供强大支持。信息设计的形成首先表明了设计在时代物质基础上的演化,同时,艺术设计作为人类精神思维总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求着“合理”的文化、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指导理念。一般来说,主导的设计理念总与一个时代主导性的哲学观念相呼应。而在我们的时代,由于对科技理性的崇拜所产生的哲学贫困,导致主导性的设计理念也捉襟见肘,设计界同仁正为此进行不懈探索。在近期《美术观察》上,梅映雪撰文深刻指出在信息社会走向有机设计的内在原由和本质特征,认为有机设计的理念是与当代有机论取代机械论的哲学主导潮流相一致的,其区别于其他设计的本质特征可简括为有机统一、内生协调等几方面,具体讲要做到“张扬生命个性”、“回归自然本体”和使国际文化“多元优化共生”。这种有机设计理念是科技理性时代人们反观自身的困境做出的人性呐喊,表达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深沉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境界和积极融入世界文明的胸襟。有机设计理论值得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中进行进一步地探求。

二、从民族的走向国际的

(一)设计的民族性与国际性

在现时代,民族艺术与国际艺术仍有着很大不同。不同民族艺术有不同的特色,但国际更强调同一的成分。时下流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在我国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并日益广泛而深刻地融入世界的今天,艺术设计要有从民族到国际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图形语言的易感觉、无国界性),来传达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价值理念,让世界了解我们。我们倡导艺术设计从民族的走向国际的,就是希望中国的艺术设计以独特的.民族特色表达超越民族的国际性精神,为我国积极融入国际大家庭做出贡献,而这里面需要有世界艺术文明因子的参与。

(二)设计的国际有机论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脱胎于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又是从引入西方的包豪斯设计理念开始的,所以从它产生起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系统的左右下,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至今未能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体系。但同时,这又为我们的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艺术设计要走向国际的关键一环是广泛吸收世界各民族的设计文明,根深才能叶茂,扎根的土壤传统文化不是唯一,世界上一切优秀的设计文明都是。传统的艺术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底蕴文化,是原初的文化氧气,灿烂的古代文化滋养着我们,使我们确认自己。面对国际化趋势,艺术设计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背景,设计理念,这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最易于了解的东西,同时将各民族有生命力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文化中,作为本民族精神有机体的一部分。

三、从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走向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设计的学科价值有赖于设计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设计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艺术设计教育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片面的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对其进行专业技能以外的人文素质的提升。我们知道艺术设计是为一定的功能、内容赋形的艺术,没有对设计形式深层支撑的功能、内容的深刻把握,设计就会失去创作的根基和源泉,而流于模仿,也使艺术设计失去了在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跨学科研究中的话语权,因此设计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专业技能教学。设计艺术的学科前途将由从事设计的人自身来决定,只求如何获得技能、如何获得商业利益的所谓“设计教育”是无法真正进入高等教育学科行列的。

(二)设计教育的核心价值:确立积极的价值观和创造性思维在设计者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创造性思维现代艺术设计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生活中,作为无处不在的直观的易于理解的意义系统,其承载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才能使设计富有生命力,对人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和谐人类社会与环境自然;而颓废丑陋的价值观却使所谓的“艺术设计”成为视觉垃圾,严重的会歪曲、毒化人的心灵。所以好的艺术设计作品首先要求设计者要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积极的价值理念。艺术设计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其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正确价值理念的熏养。具有创造性思维是设计者综合素质的又一关键,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另一核心价值。设计的本质是创新,“设计的内涵是一种永远没有重复的思想和一种创造的意志”,模仿不是真正的设计。真正的艺术设计要在创新中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在创新中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鲜的史料、视角与方法;同时,艺术作为一种独立创新的精神思维形式,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引领生活,是其最高价值。没有了创新,就没有了设计。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蓬勃发展的保证。

四、从个人表现走向为人民服务

(一)“设计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当代设计价值取向

在设计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追求个人风格忽视服务对象、追求外在形式忽视功能内涵、追求艺术效果忽视生产成本等不良现象。针对此,《美术观察》发起了“设计为人民服务”的论坛,在讨论中指出“设计是一种文化,是解决生活中不同层面问题的文化”,要“为提高生活质量而设计”。叶萍提倡法国式的“溶化在生活中的平民化的设计。”

(二)使课堂创作与社会相结合

“设计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了解人民的需要,使学生深入生活的教育方式会使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人民需要有较强的感受力,而不是冷漠的,这是设计创作的不竭源泉。在市场经济社会,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的产品为大众服务,因此,为商业需要、消费者需要或为公益需要而设计与为人民服务是一致的。课堂创作走向市场、社会,可以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来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可以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他律意识,深入体会艺术设计的宗旨,是设计走向社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演习。

五、从科技经济崇拜到以人为本的设计走向

(一)科技经济时代与人的存在状态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物化的时代,科技不但实现了对环境自然的深度征服,同时又以其强大的改造力量侵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占据着我们的思维,促使着人们对科技的崇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又处于强大的经济网络的笼罩下,消费主义盛行,人类处在一个被商业竞争的魔力所驱使,把不断刺激消费欲望作为核心任务的经济社会,增长着对经济和消费的崇拜。由于这种科技经济崇拜,使自然环境受到了甚至是不可恢复的破坏,人可能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失去自己的家园;由于这种崇拜,使人对科技经济的掌握变成了科技经济对人的控制,人附属于科技和经济,人的本性受到严重压抑;由于这种崇拜,使人类偏离了生活本质的轨道。

(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上一篇:大学生教育心得下一篇:弱电工程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