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教案 教案 可爱的小蜗牛(精选10篇)
可爱的小蜗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大镜等;
3.课前捕捉蜗牛。
四、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幼A:不知道。师:就长在触角上。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幼C:反正我看见的。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幼:(观察)蜗牛爬行。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幼A
: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
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在前一次“蜗牛大 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师:
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幼A:我爸爸帮我去图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师:蜗牛真有趣,我们观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用橡皮泥做蜗牛。
(评析: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文档仅供参考
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办家家(小班)
办家家(小班)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 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四)吃饱了,听音乐《散步》(小班)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 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文档仅供参考
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1、在观察、了解小脚的活动中,逐步产生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交流。
3、保护自己的小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小动物的脚印、一只大脚丫图片、汉字卡
活动过程:
一、观察脚的特征(幼儿脱鞋袜后,自由围坐教师周围)
1、出示脚丫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脚)你们有脚吗?(有),那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把小脚露出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和幼儿一起脱鞋袜)“缩起小脖子,拉长脚鼻子,卷起小身子,住进小鞋子。”小脚请出来了吗?请你摸摸看小脚上有些什么?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脚上有脚趾、有脚趾甲、有脚窝、有脚后跟,还有脚边。(在图上贴上相应的汉字)
2、教师与幼儿做脚趾游戏。儿歌“伸出两只小脚脚,一共十个脚趾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向上摆摆,向下摆摆,向左摆摆,向右摆摆。勾起脚趾头,问个好,大家好。”(评析:这部分活动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知道了脚的一些特征,同时,幼儿在与同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大胆发言的自信心,游戏又使活动气氛显得轻松又自在。)
二、了解脚的功能与保护。
1、小脚有什么用?
2、我们用鼻子闻一闻,我们的脚上还有气味,为什么有气味?(因为我们的小脚平时要做许多的事情,所以有气味。)
3、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小脚呢?
教师小结:经常洗脚,经常剪脚趾甲,让小脚住在舒服的鞋子里。
活动延伸:
1、进一步认识各种小动物的脚印。
2、把自己的脚印画下来,与同伴的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通过模仿乌龟的动作,体验小动物可爱的模样。进一步亲近乌龟等小动物。活动准备:
1、已有饲养乌龟的生活经验。
2、垫子、小奖品等。活动重点:
模仿小乌龟的爬行及翻跟头动作。活动过程:
1、感知了解:
与幼儿一起说说自己饲养小乌龟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体验乐趣:
引导幼儿试探乌龟翻跟头的样子:
——“小乌龟的本领真大,想不想也学学小乌龟翻跟头的样子?” 让幼儿自由学小乌龟翻跟头。
——“谁愿意和乌龟比赛?看谁爬得快?” 幼儿四散找空的地方学乌龟爬行。活动延伸:
阅读活动:乌龟爱吃的东西。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芋头、山芋、枣子等等都成熟了。这些自然材料都成为我们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宝贝。芋头毛茸茸、圆滚滚,一头尖一头圆,真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就设计《小刺猬背枣子》这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芋头的外形特征,尝试用插的方法来制作小刺猬。芋头、红枣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容易取材的,用这些材料既贴近生活又形象逼真。旨在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材料制作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感知芋头的外形特征,学习用插的方法制作小刺猬。
2. 体验自然材料制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用插的方法制作小刺猬。
活动难点:
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插。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小刺猬,了解小刺猬的外形特征。
材料准备:毛芋头、牙签、红枣若干、小刺猬范例、工字钉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秋天到了,枣园里的枣子都成熟了。刺猬哥哥和刺猬妹妹这几天都在忙着收枣子。
你们瞧,他们背着红红的枣子来了。
出示小刺猬,引导幼儿观察。
2.出示小刺猬,感知刺猬的外形特征。
“你们看,刺猬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告诉我呢?”
引导幼儿说出刺猬的身上都是尖尖的刺等等。
师:小刺猬真能干还会被枣子,可是枣子太多了,刺猬哥哥、刺猬妹妹都来不及收。小
朋友,我们快来帮他们吧。我们一起来变出更多的小刺猬吧!
师:那你们知道小刺猬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老师示范: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小小芋头躺桌上,尖尖脑袋小小眼,左一只来又一只(教师示范插眼睛左右对称)前插插,后插插;左插插,右插插;插出满身尖尖刺。(示范插刺猬身上的刺)红枣子甜又香,小刺猬真能干,全身背满红枣子。(教师示范插枣子)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要求:
(1)先用工字钉插好小刺猬的眼睛,然后用牙签插在小刺猬的背上,变成尖尖刺。
(2)牙签和钉子都有尖尖的刺,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
4.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的小刺猬身上都背满了枣子,现在我们把小刺猬送回家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习插得方法制作小刺猬,如果单一地示范讲解一定是很乏味的,活动一开始,我设计了刺猬哥哥刺猬妹妹背枣子的情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秋天到了,枣园里的枣子都成熟了。刺猬哥哥和刺猬妹妹这几天都在忙着收枣子。你们瞧,他们背着红红的枣子来了。”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那你们知道小刺猬是怎么变出来的吗?”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于是我就边示范边说儿歌帮助幼儿理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能够灵活的手膝爬。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灵活的手膝爬。
2、难点:能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指令,进行变速爬。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自然角观察乌龟,会说乌龟的儿歌。
2、物质准备:乌龟(5只),爬行手套、小背筐(与幼儿人数相等)、蘑菇和萝卜(多于幼儿人数)、大地垫(4块),独木桥(三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谜语的形式引出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小乌龟,总结乌龟特征。
2、模仿乌龟动作,进行手膝爬练习。
a、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自我保护,爬行时要带爬行手套
b、教师充当乌龟妈妈,带领小乌龟们练习动作手膝爬行—翻身打滚,幼儿模仿练习过程中说儿歌《小乌龟》
c、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妈妈上次和小兔赛跑时,为什么爬的那么快吗?妈妈是这样爬的。”(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强调动作要领)
3、听音乐指令,练习快、慢爬。
4、游戏《给小兔送食物》
a、讲解游戏玩法:师:“孩子们,小兔家种的萝卜和蘑菇,已经快吃完了,咱们给小兔送些食物去吧!你们和妈妈一起要穿过草地、爬过小桥、钻过山洞,将食物送到小兔家。路上很辛苦,你们怕不怕?”
b、幼儿游戏,乌龟妈妈强调爬行要点:抬起头,挺起胸,翘起屁股向前行。
三、结术部分:
师:“孩子们,我们刚才走了那么远的路都累了,快和妈妈一起去休息一下吧。”
附谜语:有种动物真有趣,背着房子到处去,四条小腿爬呀爬,危险缩进硬壳里。
附儿歌:小乌龟,真有趣,背着房子到处去,翻个身,打个滚儿,拍拍肚子伸伸腿,抬起头,挺起胸,跟着妈妈做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活泼新颖的形式能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因此活动中我在教幼儿练习爬的动作时就设计了游戏情境通过龟妈妈、小龟的角色表演创设了一种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让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乌龟爬行”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手膝向前爬、向后爬的方法,还有发展身体手脚动作协调性,体验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这是我这节课的目的。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就想到要给孩子提供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过渡。于是在第一环节中,我化身为乌龟妈妈说要带着乌龟宝宝们出去做游戏,伴着音乐在轻松环境中做到了热身活动,这样既能够达到了体育活动要求的准备部分,又激发了孩子们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第二环节中,我通过和孩子一起探索、练习乌龟走路的方法:手膝着地向前爬、向后爬,达到我教案中的第一个活动目标,在“乌龟捡蛋”的游戏中,孩子的体育既能得到了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并且体验到了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这也达到了我的第二个活动目标。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孩子的情绪还是比较饱满、积极性高、乐于练习,幼儿的爬行能力、手脚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我也和孩子融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爬、一起玩。当然也存在不足:1.在语言上还不简练;2.在引导孩子“快爬慢爬”环节给予的指令不够清晰。如果让幼儿跟着有快慢变奏音乐做游戏,效果可能会更佳。3.在 “小乌龟拣蛋”游戏中,没有把游戏规则交待清楚明了,导致幼儿没按游戏规则“爬”着去拣蛋。4.在个别指导的幼儿基本上,没到位。
【活动目标】
1、模仿青蛙跳,初步学习双脚定点跳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成一个池塘,地面上有荷叶、小虫。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律动:小蝌蚪游呀游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动,到池塘:“小蝌蚪游呀游,摇尾巴,摇摇头;小蝌蚪游呀游,摇尾巴,摇摇头。”
二、初步练习双脚跳跃的动作
1、引出青蛙跳我的小蝌蚪变成青蛙啦,呱呱呱,这么多的小青蛙,一起叫叫看:呱呱呱,呱呱呱。小青蛙会跳吗?和妈妈一起跳到荷叶上去玩一玩吧。
2、自由练习跳跃的动作看那边,也有一片很大的荷叶呢,我们也跳过去玩玩,好不好,但是要从这些小荷叶上跳过去,不能跳到水里哦。先到的小青蛙,就坐在荷叶上等我们吧。
3、再次练习跳看,我们跳过了那么多小荷叶,来,给自己鼓鼓掌――我真棒,刚才小青蛙都跳的很好,(.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谁愿意来给我们表演一下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下。(这里特别强调有没有都跳起来,特别是要双脚一起跳起来,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应变)我们再一起跳到那片大荷叶上去吧。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和观察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三、游戏练习跳跃:小青蛙捉虫
(一)第一次游戏坐下休息,谈话引出:小青蛙累了,肚子也饿了,要吃虫子了。好,妈妈先去找虫子,你们坐在这里等我。老师示范抓、吃虫子:(儿歌)小青蛙,跳跳跳,抓虫子,本领大。小青蛙,跳跳跳,抓虫子,本领大。呱呱呱,好大的虫子呀,呱呱呱,瞧,吃到肚子里去了。(把虫子贴到衣服上)。看,小荷叶上有很多虫子,你们也来抓虫子吧。注意,每只小青蛙只能捉一条虫子。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
(二)再次游戏
1、荷叶上还有很多虫子,我们也把它捉回来。评价第一次游戏的情况,提出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提问:你抓到几条虫子了?数数看。
四、放松运动
1、小青蛙玩得真开心,呱呱呱,到水里去游一游吧:(儿歌)小青蛙,水里游,游呀游,真快活。
2、出活动室,结束。
教学反思:
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有意识的锻炼和引导幼儿再创编多种玩法,整个活动过程中最好伴随欢快的背景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活动量调整游戏的次数或者在路途中增加一些活动障碍。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幼儿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乐意听信号做动作。
2、学习抛、、走、跑、躲藏、投掷等技能。
3、养成积极动脑,大胆表述的习惯,萌发创新意识。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小方巾(红、蓝、绿三种颜色)大灰狼头饰一个,大鼓一面,磁带;《运动员进行曲》《跟我来》《郊游》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鼓声做动作
师:今天我们跟着鼓声来做运动,鼓声快时,小朋友的动作就要快,鼓声慢时,小朋友的动作就要慢,鼓声停了呢?
二、探索方巾
教师给每人准备了一条漂亮的小方巾。共三种颜色,让幼儿自由选择。
师:我们要用小方巾来学本领、玩游戏,请大家想一想,小方巾可以怎么玩?
三、抛接方巾
教师有意识选择“放礼花”玩法让大家来模仿练习。
1.第一遍,幼儿自由练习“放礼花”。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许多玩方巾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小方巾来玩一玩放礼花的游戏。当老师说“放礼花喽”小朋友就把小方巾向上抛,一边抛,一边说“嘭啪”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第二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礼花”的高、低,共同寻找答案,再“放礼花”。
师:我发现有的“礼花”飞得很高。有的“礼花”飞得很低,为什么?
师:请大家把方巾团紧、揉小一点,再用力向上抛。
四、使用方巾
1、老师幼儿一起去“郊游”,启发幼儿怎样能用方巾保护自己。
过什么地方玩?
①天热了,小方巾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
②下雨了,小方巾可以怎样帮助我们?
③如果遇到大灰狼了,我们怎样用小方巾保护自己。
2、第二遍练习,要求幼儿听到大灰狼的声音时,不要慌张,要使用方巾当保护伞保护自己,鼓励幼儿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对付大灰狼。
五、放松,整理
幼儿手拿小方巾,随音乐跳舞,庆祝胜利。
师:刚才我们把小方巾玩脏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好,我们一起回家洗方巾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1、在了解蜗牛习性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尝试用多种材料表现表现蜗牛的动态。
2、根据蜗牛的动态带领蜗牛到合适的地方旅游,并愿意将自己的蜗牛介绍给大家。
活动流程:作品交流→表现蜗牛→分享交流
活动准备:幼儿作品、背景图片、水粉画具、油画帮、记号笔、水彩笔、剪刀、粘纸、糨糊、彩色皱纸、即时贴等等。
活动过程:
一、作品交流:
1、师:前几天,我们到上海昆虫馆去看了各种各样的昆虫和动物,最近我们班上又来了一个有趣的客人,它是——蜗牛。是呀,我们的小朋友还画了可爱的小蜗牛呢,把你的画介绍给大家好吗?(放音乐)
2、交流:你看到的蜗牛是怎么样的呢?
3、师生归纳:我们知道了蜗牛在睡觉时是把软软的身体伸的平平的,闭上眼睛。爬树时的蜗牛是把头抬的高高的。下山的蜗牛是头朝下,贝壳朝下的。当蜗牛遇到危险是,它会把软软的身体缩到壳里,一动也不动。
二、表现蜗牛:
1、多可爱的蜗牛呀,今天我们带着小蜗牛一起到园子里去玩好吗?
2、介绍材料:在你们的身后,有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画画、做做小蜗牛,有的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上面有一颗小星星,稍微难一点的是两颗星星表示的,在难一点的 是用三颗星星表示的,你看看,那种材料比较适合你,我们一起来做有趣的小蜗牛好吗?
3、重点讲解:蜗牛的不同动作。
蜗牛是怎么爬树的呢?(水平、垂直爬)
蜗牛是怎么游泳的呢?(抬头)
蜗牛是怎么睡觉的呢?(闭目、身体是平平的)
难点:利用多种材料表现。
4、幼儿操作,教师巡视观察。(放音乐)
三、分享
交流
1、你的蜗牛正在干什么呢?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教案二:我们的蜗牛朋友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及简单的生活习性。
2、能大胆提问和表达,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探究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观察记录本
活动过程
一、引发问题,激发孩子仔细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老师:我发现孩子们对蜗牛特别感兴趣,你觉得你最想知道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幼儿:我想知道蜗牛的背壳有什么作用?
幼儿:我想知道蜗牛的眼睛在哪里?耳朵在哪里?鼻子在哪里?蜗牛有牙齿吗?它怎么吃饭的?
幼儿:蜗牛有脚吗?如果没有脚,那么它是怎么走路的呢?
(老师的思考:孩子们提出来这么多有趣的问题,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把蜗牛拟人化,把它和小朋友自己的身体功能进行比较,想进一步了解蜗牛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这些问题还真的难到我了,我也需要去查阅资料才能得到答案。纲要也指出:在科学活动中要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何不把问题又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呢)
老师:老师对小朋友提出的这些问题也很感兴趣,那我们以后天天早上都去观察蜗牛,看看蜗牛五官到底在哪儿?再仔细观察蜗牛的没有脚是怎么走路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观察完后我们要一起分享,看哪个小朋友的发现最多。
二、幼儿观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有意观察和简单记录。
老师:孩子,你看到蜗牛的头了吗?看到它的眼睛和鼻子了吗?
幼儿:老师,我只看到一个背壳,没有看到蜗牛的头。
老师:那再等等看,可能蜗牛一会儿就会伸出头来的。
幼儿:老师,我发现蜗牛把头伸出来的时候头上还有两个小黑点。
老师:真的有,看仔细了,长在头部的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赶快把它记录下来吧。
幼儿:老师,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白色的印子。
老师:真的,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它的蜗牛爬过的地方是不是都有一条白色的印子呢?
幼儿:好的。
幼儿:老师,我发现蜗牛真的把我们的菜叶吃掉了,但是我看不见它们是怎么吃的。做操前我只看见它在那儿趴着,喝完牛奶后我再看的时候就看见菜叶上有一个洞了。
幼儿:老师,每次我一伸手要去摸蜗牛的时候,它就把头缩进去了,我都看不到它了。
老师:那赶快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以后和小朋友交流,看他们是否有一样的发现。
(由于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孩子们的观察非常仔细和耐心,除了晨间活动我组织去观察以外,个别孩子自由时间也去观察,下午放学的时候也会去观察,而且观察一次都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还一边观察一边和同伴说着自己的发现。)
三、梳理交流,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其它问题。
老师:你们观察到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它的五官到底长在哪儿?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上来和小朋友进行交流。
(幼儿有的画出来一个圆形的贝壳,有的画出来露出头的蜗牛,还有观察得更仔细的孩子还画出了蜗牛贝壳上的一些花纹。幼儿普遍在露出的头上画了眼睛和嘴巴。观察得细致的幼儿孩子头上画了两个触角。有的幼儿还和小朋友分享了蜗牛走路的动态,爬着一动一动的就往前了)
老师: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和疑惑也可以提出了来,看其它小朋友有没有答案。
(孩子们提出了没看到蜗牛怎么吃东西,怎么听声音,背壳有什么用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通过观察也没有得到答案。)
老师引导: 孩子们,你们提出的蜗牛怎么看、怎么听、怎么吃东西的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你们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得到这些答案呢?
幼儿:上网查询、问爸爸妈妈、看书。
老师:那我们就分头去查资料,明天我们再来交流好吗?
四、分享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老师:你们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呢?
幼儿:我爸爸给我做网上查了的,我爸爸说蜗牛的视力很差,只能看一点点地距离。
幼儿:蜗牛走路的时候是爬着走的,它会分泌粘液,让路湿一点,这样爬着走就不伤身体了。那个白色的印子就是蜗牛分泌的粘液。
幼儿:蜗牛的背壳是保护的作用,它怕光和坏人,看到强光或者危险的东西就把头缩进去。
幼儿:我妈妈说蜗牛有它们自己的语言,碰碰触角就表示它们在说话了。
老师:小朋友都说出来自己的答案,真能干。接下来我们给蜗牛朋友画个像,把我们知道的都告诉别班的小朋友好吗?
1、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2、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3、养成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布置“蜗牛”生活场景。
2、蜗牛图片多幅。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2、讨论、练习蜗牛的制作方法。
(1)教师:蜗牛长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怎样制作蜗牛呢?
(2)师幼共同讨论蜗牛的制作方法。
(3)教师:蜗牛平时生活在哪里?会干些什么?请你们用陶泥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蜗牛。
由于有了图片的加入,因此在此处教师没有进行示范,而是采用和幼儿一起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讲述制作的方法,同时也为后期制作不同的蜗牛奠定了基础。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姿态的蜗牛。
4、活动评价。
幼儿将制作的蜗牛放置于生活场景中,互相评价。教师作点评。
评价环节,教师为幼儿制作的蜗牛创设了一个生活空间,使幼儿制作的蜗牛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这样容易激起幼儿自己讲述的欲望,有利于幼儿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建议:
1.区角活动在美术区开展绘画活动“可爱的蜗牛”;在墙面张贴图片,供幼儿欣赏。
2、初步学会将蜗牛的平面形象用立体形象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蜗牛图片、范作、牙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搓适当长度进行盘圆,用辅助工具表现头与身体的花纹。
【教学方法与手段】示范讲解法;实物辅助教学。
一、激发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1、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这是什么?它长的什么样子?”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橡皮泥制作“蜗牛”。
1、帮助幼儿感知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蜗牛,“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2、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并尝试制作蜗牛。
制作方法:先把橡皮泥挫长;再盘圆;在一侧插上短棒成头;最后在蜗牛身上用牙签刻上花纹。
3、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帮助他们完成蜗牛的制作。
三、结束评讲活动。
1、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2、引导幼儿边欣赏边数一数同伴做了几只蜗牛。
【小班综合教案 教案 可爱的小蜗牛】推荐阅读:
小班综合活动:可爱的小脚丫09-21
可爱的小猫咪小班美术教案10-07
小班语言优质课可爱的小动物教案及反思07-27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钮扣05-27
聪明的小白兔小班语言教案10-09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反思《可爱的鱼》06-04
小班音乐活动《神奇的小蛋壳》教案07-02
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09-07
我喜欢的小动物小班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