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成语故事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趣味语文成语故事(推荐13篇)

趣味语文成语故事 篇1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练习簿,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回答:“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李白近视眼

老师问学生:“你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有何感想?”学生:“李白一定是个近视眼。” 遗 传

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说出“一„„一„„”格式的成语。比如:一心一意。画家的儿子:“一笔一画。”

船长的儿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房地产商的儿子:“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想 当 然

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成语:“罗马不是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 历史课上,老师向学生提问:“罗马大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 “夜里。”课堂里响起了一片毫不含糊的回答声。搞 笑 作 文

一同学的作文:我和同学某某一起骑车出门玩,突然他的车气门芯坏了,我就把我的拔下来给他装上,后来我俩一起高高兴兴骑车回家了。搞 笑 答 题

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

答一:碧血洗银枪。(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答二:乱世出英雄。(这位同学是有气魄的)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

答:好酒同品尝。(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 答:人不风流枉少年!(此乃“新新人类”的心里话)试题:“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什么? 答:尚能饭否? 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妙 改 唐 诗

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于疏忽,书法家忘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

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作 弊

“彼得由于作弊被开除了。” “怎么回事啊?”

“在生理卫生考试中,他数自己的肋骨,结果被发现了。” 消毒洗手机

趣味语文成语故事 篇2

一、汉字趣味故事和字音字形教学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当中的要求, 将汉字的读写和认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影响下, 通过多次灌输式教学后, 经过不断地反复抄写和多次默写已经造成教学工作陷入了困境, 实际产生的效果非常不理想。这样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将趣味故事教学方法合理地融入到高中语文汉字教学过程中, 通过趣味故事来提升学生主体的注意力, 带动学生记忆, 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二、汉字趣味故事和文学常识积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学工作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学素质培养过程, 让学生通过日常教学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学常识的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落入到恶性的教学循环中, 很多同学对于所学知识掌握不牢靠, 部分文学作品、写作的方法、文学历史的发展记忆非常混乱, 学生整体处在被动的状态中, 将汉字故事教学和文学积累融合到一起, 能起到更好的融合作用。

1.通过汉字趣味故事记忆知识。比如我国的著名作家老舍, 其原名叫做舒庆春, 字舍予, 通过研究就可以看出其字就是姓的拆分, 其笔名就是通过汉字演化而来的。采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起名字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叫做张长弓、杨木易等等。通过这种巧妙地设计拆分汉字故事讲解, 学生能够迅速记忆相关联的知识点, 保证记忆的准确性, 同时提升记忆效率。

2.记忆作品和文集。在学习作家鲁迅的文章《祝福》的时候, 可以适当地向学生引入我国的辛亥革命发生的故事。运用我国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感受和情感,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品背后所表达出的意义和内容, 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的深刻价值和意义。老师应该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和借用, 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背景, 提高学生印象,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趣味故事和文学魅力结合

1.帮助学生感受文字艺术。汉字形态艺术本身就是对于自然环境万物的一种体现, 也充分表达出了我国人民的思维创造能力。将汉字趣味故事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主体更加直观地感受并且领悟到文字的魅力艺术。比如在学习汉字的发展时候, 通过对单个汉字的结构造型进行研究分析, 给学生讲解具体的象形意义, 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必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2.带领学生领悟传统文化。汉字具有自身的独到之处, 文字中蕴含故事形象。通过汉字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我国的文字艺术。在我国明代的解缙曾被奸人所害, 其在后花园遇见了当时的大臣, 大臣当时指着花园中玩乐的猴子说“两猿截木深山中, 小猴子也敢对锯”, 但是解缙回答说“匹马陷身污泥内, 老畜生怎能出踢”, 充分地利用了汉字的谐音效果, 对奸人的讽刺给予了最有利的回击。

四、趣味故事和课堂教学的融合

老师在讲述汉语故事的时候要掌握故事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联系, 提高故事的趣味性。在正式上课前老师讲小故事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师生之间的关系, 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 方便老师维护课堂秩序。应用汉语趣味故事讲解不能过于平淡, 要充分融合自己的感情,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和学生积极地互动,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汉语故事讲解的时候充分地融合自己的想象力, 将故事内容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 这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考验。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时候, 学生可以自行研究故事的内容, 在自我分析完成后和老师共同进行角色演绎,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深层意义, 这种演绎故事自我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 学习到课文隐含的实际内容, 但是在演绎故事过程中老师要起到正确的引导性作用, 调度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学习性, 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在研究故事和分析故事的基础上, 老师还可以让同学写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故事进行课后的扩展训练, 以此提高自身水平, 培养自身文学素养。

用趣味故事激活语文课堂 篇3

其实激活课堂的“点”很多,笔者在这里列举用讲故事来提高课堂效率的范例。

课堂实录如下:

老师问:“文言虚词‘焉的基本用法有哪些?并且列举我们学过的例子”

学生(抢答):

一、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在哪里)。(《劝学》)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表疑问,哪里,怎么。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三、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石钟山记》

3.用在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老师总结:“焉”字的用法主要有以上三种。所谓“用法”,包括弄清:①虚词的词性;②语法作用;③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要求的文言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并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两个方面比较区别,以掌握其常用义。

巩固练习: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B)

例句:未知生,焉知死?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杀鸡焉用宰牛刀?

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D、然力足以至焉。

【解析】例句“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是:活人的事情还没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弄懂,哪里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焉”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意思是:堆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杀鸡焉用宰牛刀”的意思是: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提倡礼乐。孔子到武城听到乐器的弹奏和优美的歌唱,就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解释说:“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礼乐便于管理。”孔子十分赞许他的做法。“焉”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的意思是:盘旋曲折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焉”用在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D、“然力足以至焉”的意思是: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焉”是代词,相当于“之”,表处所。

在分析每项句子的具体意思的时候,例如B项“杀鸡焉用宰牛刀”,给学生讲成语的出处、解释、典故的由来,并联系现实拓展“礼乐”的现代涵义:礼乐兴,则社会发展稳定,社会越文明。现代人们忙碌于生产,礼乐在社会中的融入,使得人们安于生产乐于享受,同时礼乐可以展示国家的强大,使得人们对国家有向心力,对于民族的团结也有促进作用。德育教育和知识积累双管齐下,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学生听故事,感兴趣,在乐中求知,不厌倦课堂,课堂效率在不自觉中就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故事的趣味性怎样在课堂上展现?就需要老师备课时做好精心的准备。首先是教师知识的积累。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博览群书是必须的,天文地理,野史正史,名人轶事,社会趣闻,都要涉猎,方可为课堂激趣做好必要的铺垫,一旦遇到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便随机插入,增添课堂趣味氛围。其次,针对课堂具体的内容做必要的准备。提前查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备好与课文内容的衔接,随时“激趣”。例如,上《兰亭集序》,提前准备好了王羲之的几件轶事:练字吃墨,王羲之书换白鹅,“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老妪卖扇等等,以备上课灵机活用。第三,用故事导课。例如,上《雁门太守行》时,用韩愈的故事导课:有一天,大文学家韩愈正在书房中写作,忽听有人来访。他见天色已晚,想要休息,便回绝了。然而,不一会儿,家人又返回来,递给韩愈一沓诗稿,说:“那个年轻人不肯走,让我求您看看这上边第一首诗。”韩愈读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称赞不已,立刻请那个年轻人进来相见,并对他的诗给予很高的评价。学生听到“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散文家韩愈立刻接见的年轻人,心想这个年轻人究竟写了怎样的一首诗?学生肯定积极投入,学习的欲望肯定极其强烈,那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肯定透彻,课堂效率定会提高。

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备课,关键在找到备课内容的兴趣点,找到这个点,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2.2语文趣味系列故事 篇4

美好的双休日又来临了,真是太舒爽了!我要把快乐和大家分享,这不刚从课外书中网罗到这么一些极品故事推荐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喜欢。看后,如果同学们能谈谈启示就更好了!

一、毛泽东博览群书

毛泽东一生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到最热闹的城门口去看书。无论街上多么喧哗,他仍然能专心致志地看书。夜深人静时,同学们已进入梦乡,他却在走廊或茶炉旁的灯光下看书。严冬时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稍活动一下,又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去了。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不少哲学、政治、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解放后,他身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还要挤出时间来看书。20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北京师大图书馆等单位借阅书多达2000多种5000余册。他那办公室兼卧室的房间里堆满了他喜爱的书籍,好像一个小小图书馆。

二、吃人

李力写作文时有个坏习惯,遇到不会写的字既不查字典,也不肯问别人,宁可空着。一天,他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最近,爸爸身体不好,医生要妈妈买些人给爸爸补补身体。一大早妈妈就和我一起去药店买人。

走进药店,看到有许多人,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我们买了二两人 回到家里,把人切成块,放在锅里蒸。人蒸好了,爸爸就喝人汤,再吃人 渣。也真怪,他吃了人以后,精神百倍,浑身是劲。他给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人真好吃„„

老师看了大吃一惊,急忙找李力来问,才知道„„

(你知道李力漏写了什么字吗?)

三、一笔失万金

改革开放初期,乌鲁木齐市挂面厂在日本花16万元人民币从日本印制来的挂面包装袋,由于多写了一点“乌”写成了“鸟”,全部报废。堂堂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包装袋不能用了,16万元钱付之流水。追查结果,设计师,审批者都是粗心大意的“马大哈”。

四、牛粪能吃吗?

小刚写日记。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表姐和我一起去乡下看望外公、外婆。下车后,我们走在通往外公家的水泥路上,忽然看到一堆好大的牛粪拦在大路上,我吃了一斤(惊),爸爸也吃了一斤,妈妈也吃了一斤„„真恶心呀。

老师看了,给日记写了评语:牛粪能吃吗?这么多人吃,而且一斤一斤地吃。

五、哪里哪里

芳芳10岁生日那天,爸爸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来参加芳芳的生日晚会。爸爸单位里的一位外国朋友也给芳芳送来了生日蛋糕。见面时,外国朋友盛赞芳芳长得漂亮。爸爸谦虚地说:“哪里哪里!”那位外国朋友以为自己讲得不具体,在问他哪里长得漂亮。于是他用生硬的中国话认真地补充:芳芳的脸不是圆圆的吗?眉毛弯弯的,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牙齿白白的,皮肤嫩嫩的„„,在座的亲朋好友听了哈哈大笑,外国朋友弄得莫明其妙,你们在笑什么?原来这里的“哪里”不是疑问词,而是表示谦让的意思。

六、深山藏古寺(写作文要认真审题)

从前,有一位先生给四位画家出题作画,画题是“深山藏古寺”。姓赵的画家画了深山又画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和古寺”;姓钱的画家只画了深山,没有画古寺,结果画成了“深山无古寺”;姓孙的画家画了深山,并画了古寺的一角,这叫“深山露古寺”;只有姓李的画家通过认真审题经过冥思苦想,终于画了一幅符合题意的画;画面上有深山,山脚下有一条小溪,小溪边一个和尚在挑水,一条石阶路由溪边通往深山中„„李画家蠃了!

七、作文选材要少而精

《再见了,亲人》节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魏魏写这本书,开始他写了20多个生动的人物事例,同志们看了反映不好,认为“人多而杂”,印象不深。后来删掉了10多个,只留下5个,写完后又删去了两个,只剩下三个。就是我们读到的大娘、大嫂、小金花三人。这件事告诉我们写作选材不在于多,要在于精。写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懂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

八、好语言来自观察与感受

有一次,俄国作家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布宁三人在街上巧遇。于是他们一起走进餐馆吃饭。饭前他们玩了一个游戏:一位顾客进来后,大家观察三分钟,然后每人各说一句话,描写这个人,看谁说得准确、具体、细致、生动。

不一会儿,一位顾客进来了,他们开始观察。3分钟一到,他们一个个开始说了。

高尔基说:“这是一个脸色苍白的人,穿着灰色的西服,长着细长发红的手„„”

安得列耶夫心不在焉,没看清楚什么,只好支支吾吾地胡编了几句,没有说出什么名堂来。

布宁说出了这个人的服装式样、颜色,描绘了他的身材、姿态,并说:“他打的领带还是小白点的,颈上有一块疤痕,眼珠子滴溜溜地东张西望„„我怀疑他可能是个国际骗子。”

刚好服务员来了,他们向他打听那个人的情况,服务员小声说:“这个人呀,不知从哪儿来,常常在街上诈骗别人的钱财,名声坏得很„„”

趣味语文小故事100字 篇5

一天,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突然全身不适,仿佛有些神志不清了,他半闭上眼睛躺着,放下了笔……他的亲友们都很着急。人们把医生请来了。医生耐心细致地检查了福楼拜的心跳、血压、脉搏……然后问他有什么感觉。“恶心、头疼、全身不适。好像——好像是服毒临死的感觉……”福楼拜慢慢地说着。大家都很惊异。医生想了想,又问:“您在病倒前做了些什么事情?”福楼拜微微抬起头来说:“我,我刚刚写了《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服毒死了……”“噢!”医生终于明白了。

趣味语文成语故事 篇6

比如, 在讲授《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 我们可以用“陈独秀剪辫”的故事来导入。 1902年秋, 陈独秀赴日前, 因为守旧学监姚昱骄横无礼, 恶意扰人, 陈独秀遂准备与友人伺机修理他一下。 有一天夜里, 陈独秀等偷袭姚昱的住所。 张继抱腰, 邹容按头, 陈独秀拿剪, “咔嚓”一声, 姚昱的辫子被齐根剪下来。 此后世人评说, 陈独秀一生所做的事, 其实也是“剪辫子”———致力于剪掉国人心中的“辫子”。

“ 陈独秀剪辫” 这个故事, 它就是一个学生捉弄老师并让老师欲哭无泪的故事。 这个故事趣味性很浓。 在故事的讲述中, 学生刚刚上课时的紧张心理慢慢得到放松。 在轻松的氛围中, 教师再循序渐进地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这样使得学生接受新知识更容易, 课堂气氛也更活泼, 从而使我们的历史课也不再是一潭死水。

这个故事也使历史人物更生动。 如果我们就按书上的条条款款讲下来, 陈独秀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的形象大概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物。 ”这样的陈独秀只是一个历史符号, 只是一句话。 但是, 在“陈独秀剪辫”这个故事中, 他好像是同班某个调皮捣蛋的同学, 在毕业之前还不忘捉弄自己老师, 并且让老师哭笑不得。 原来“高高在上”的精神人物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性格的平凡人, 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人物。 这样的陈独秀可能更容易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

趣味故事导入法的应用还是很广的。 比如, 在讲《百家争鸣》中的“老庄之学”这一内容时, 我们可以引用“庄子妻死”这个故事来导入新课。 庄子的妻子死了, 惠子去吊唁, 庄子却像方簸箕一样岔开脚坐着一边敲打瓦盆一边唱歌。惠子说:“你和你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 她死了, 你不伤心不哭泣也就算了, 你反而敲着瓦盆唱起歌来, 你是不是太过分了。”庄子说:“不是这样的, 我妻子刚刚死了的时候我也很伤心。 但是后来仔细一想, 我的妻子原本就不曾出生, 不止不曾出生而且从来就没有形体, 不止是没有形体而且没有形成元气。 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中, 变化有了元气, 元气变化有了形体, 形体变化有了生命, 如今变化有回到死亡, 这跟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样。 死去的那个人实际上还安安稳稳的寝卧在天地之间, 我却呜呜的围着她哭, 这样并不和常理, 所以我没有这样做。 ”

这个故事中庄子在他的妻子死后表现如此的与众不同, 而且他一边敲瓦盆一边唱歌的形象也很好笑, 这让学生在接触道家高深哲学思想时却也能轻松掌握。

再如, 讲《汉代儒学》这一课时, 我们也可以用窦太后与儒生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汉朝窦太后喜好黄老之术, 有一次, 儒生辕固生藐视道家学说, 引起窦太后大怒, 命令辕固生去猪圈与猪搏斗。 从这个很好笑的故事中, 我们可以看出汉初儒学被压抑的状况。

这些故事的共同之处都是读起来趣味性很浓, 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放松情绪, 同时故事也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故事也能让历史讲授更加活灵活现, 历史人物更形象、更饱满。 这些无疑都能帮助我们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但是, 在使用趣味故事导入法时我们也要注意几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故事一定要与本堂课的主题密切相关, 如“陈独秀剪辫”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是密切相关的。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 剪掉辫子代表的是用新思想代替腐朽落后的旧思想, 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所在。 “庄子妻死”故事与《老庄之学》这一内容也是密切相关。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而庄子妻子死后他不同凡响的表现正是道家学派主要思想的体现。《汉代儒学 》这一课中 “窦太后与辕固生”的故事主要体现了汉朝黄老之学的盛行而儒学被压抑的情况, 从而展示儒学发展的线索。

我们不要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讲一些与课堂毫无关联的故事。 比如, 讲到《汉代儒学》这一课时与汉朝有关的历史故事有很多,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汉高祖“白登之围”。 汉高祖刘邦进军匈奴, 结果被困在白登七天七夜。为了脱险, 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匈奴冒顿单于的宠妃阏氏进行贿赂, 并献上汉朝美女画像, 告知阏氏中原美女如云, 如果冒顿单于打到中原去, 看到如花美女, 阏氏很可能会失宠。 因此阏氏收下金银珠宝, 使得刘邦得以逃脱。 这则故事也是一桩历史趣事, 但是其内容与《汉代儒学》的主旨关联就不大了, 这里就万万不能使用。 由此可见, 趣味历史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故事的主题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的主题一致。

在使用趣味故事导入法时, 我们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故事的真实性。历史课首先要真实, 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选取一些不真实的史实, 比如“白登之围”中刘邦得以逃脱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因为阏氏害怕冒顿单于灭掉汉朝, 沉迷于汉族美女中呢?我想这种看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至少两兵交战的结果绝对是各种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 冒顿单于之所以放刘邦走, 考虑的更多的是匈奴根本无法统治庞大的汉朝。 同时, 与他有约的韩王信手下王黄和赵利也失约于他。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就有待考证。所以在引用趣味故事导入时首先要推敲这一故事的真实性。

同时, 因为我们是用趣味故事来导入, 所以这个故事的篇幅要短小精炼。比如儒生辕固生因对道家不敬被窦太后下令与野猪搏斗的故事, 短小又生动, 花费的时间就不长, 不会占用正课使用的时间。我曾经使用过英国海盗德雷克的故事来引入英国与西班牙殖民争霸这一课, 德雷克是《海贼王》里X·德雷克的原型, 他的海盗故事也非常有趣, 包括抢劫西班牙黄金运输队, 为英国女王皇冠贡献钻石, 发现德雷克海峡, 帮助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最后被封为英格兰勋爵。无疑这绝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这一篇故事要完整讲完至少需要10分钟, 所以那堂课的效果非常差。所以, 在使用趣味故事导入时, 我们要明确趣味故事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我们即将要讲授的新课内容。 因此, 我们最好选择那些篇幅短小的故事。

在实际历史教学中, 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导入, 但是有趣的, 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又短小精炼的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去收集和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去应用。

参考文献

[1]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4) .

[2]雷明章.浅论新形势下川教版初中历史教学的导入[J].新课程 (上) , 2014 (1) .

[3]翟亮.高中历史教学的事实导入法[J].统计与管理, 2014 (4) .

[4]王晓丽.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法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2 (5) .

[5]傅定忠.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法初探[N].六盘水日报, 2009-09-15.

[6]李雄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初探[J].湘潮, 2009 (8) .

[7]刘小霞.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法初探[J].青少年日记, 2011 (8) .

[8]卓梦玲.也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J].基础教育研究, 2011 (8) .

名人趣味故事 篇7

马克·吐温在圣法朗西士哥《呼声报》工作时,被编辑叫去说:“以后你不必在这里工作了。”

马克·吐温瞪眼望着他,问:“你们到底因为什么缘故不用我呢?”

“因为你太懒,而且一点也不中用。”

“呵,你真蠢得可以了,”马克·吐温笑着回答,“你要用六个月才晓得我太懒且不中用,可我在进来工作那一天便晓得了。”

登记

马克·吐温到一个小城市,想找一家旅馆过夜。旅馆服务员请他将名字写到旅客登记簿上。

他先看了一下登记簿,发现很多旅客都是这样登记的。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仆人……

马克·吐温于是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

“道歉”声明

马克·吐温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养的。”此话公诸于众,华盛顿议员们一定要马克·吐温在报上登个启示,赔礼道歉。马克·吐温写了这样一张启事:

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养的。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当,且不合事实,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成: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养的。

鲸与作家

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青年的来信: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有补于脑,要成为一个举世有名的大作家,必须吃很多鱼才行,不知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哪种鱼?”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成。”

联想和说谎

作家把真人真事编成美妙故事,要有丰富大胆的联想。有一位专门在细节的来源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经常指责马克·吐温说谎。

马克·吐温挖苦他说:“假如您自己不会说谎,没有说谎的本事,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知识都没有,您怎能说我在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说话。您没有这种经验,而且也不可能有。在这方面,您是一窍不通又要充内行的人。”

小错和大错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和大错误有什么区别?

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从餐馆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治梦游症

一天,马克·吐温听见好多人在谈论梦游症。其中有一个是远近闻名的梦游症患者。马克·吐温说:“我有治疗梦游症的办法。”

那患者十分高兴地恳求:“先生,请您帮我治疗治疗好吗?”

趣味语文小故事搞笑精选在线阅读 篇8

一天,小青虫正趴在树叶上舒舒服服的晒着太阳,突然,太阳光被挡住了,小青虫好奇的睁开了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两只黄色的鸭子,在他面议论纷纷:“他怎么长的这么难看呀?他这么难看,难怪他没有朋友呢!”鸭子瞟了小青虫一眼,大摇大摆的走了。听了鸭子的话,小青虫也没太在在意。

几天后,小青虫在吃食物时,听到有人在他背后大声议论他,他回过头一看,两只美丽的夜莺在说他:“他那么难看,我碰他一下我都必须洗三次澡!”夜莺用嫌弃的眼神

趣味成语故事ppt素材 篇9

宋真宗听了这两个大臣的意见后,犹豫不决,最后召见寇准,问他说:“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劝我迁都成都,你看该怎么办才好?”寇准一看两边站着的王钦若和陈尧叟,心里早有了数,他声色俱厉地说:“这是谁出的好主意?出这种主意的人,应该先斩他们的头!”他认为只要真宗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就一定能打退辽兵;如果放弃东京南逃,就会动摇军心,敌人也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

宋真宗听了寇准的一番话,也壮了壮胆,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宋军兵马刚刚到韦城,一些随从的大臣听说南下的辽军实力强大,便吓得战战兢兢,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真宗身边唠叨,劝真宗暂时退兵,避一避风头。

宋真宗意志本来就很不坚决,一听到这些意见便动摇起来,于是又召见寇准。宋真宗对寇准说:“大家都说暂时到南方避一避风头比较好,你觉得怎么样呢?”寇准严肃地说:“主张南逃的都是些懦弱无知的人。现在敌人已经迫近,人心动荡。

我们只能前进,决不可后退!如果前进,前方将士便会斗志昂扬;如果后退,全军便会土崩瓦解。到那时,敌人紧紧追赶,陛下就是想到金陵去避难,恐怕也去不成了。”宋真宗听寇准说得义正词严,无话可说,才决定动身到澶州。

在寇准等文武大臣的护卫下,宋真宗渡过黄河,来到了澶州北城。这时候,各路宋军也已经集中到了澶州,将士们看到宋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个个奋勇杀敌,果然大胜。

王钦若当时任副宰相一职,他本来就和寇准不和,现在看到寇准陪着皇帝亲征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真是又妒又恨。于是,他便借一次陪同宋真宗赌博的机会陷害寇准。

王钦若对真宗说:“皇上您知道赌博的时候最危险的是什么吗?”宋真宗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很想知道答案,王钦若就趁机对真宗说:“最危险的是一次将所有的赌本都押上,因为这样一旦输了就可能会输得精光。

上次澶渊之战,寇准分明是将皇上作为赌本押上了,这是把大宋所有的‘本钱’都押上了。

这个寇准丝毫不顾及皇上的安危啊!”宋真宗听了他的这番话后,非常生气,觉得自己被寇准利用了,不久便撤了寇准的宰相之职。

成语中的趣味常识 篇10

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中医指自舌的下部沿胸腔至腹腔的部分)、膀胱、胆。指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六畜兴旺——指马、牛、羊、猪、狗、鸡六种家畜繁殖生长得很快。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者流。后来四字成文,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也泛称江湖上各种行业的人。

五方杂处——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方。处:住。指各地来的人杂居在一起。

不惑之年——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三更半夜——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半夜,12时左右,泛指深夜。

三纲五常——纲: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中居主要或支配的部分。三纲:三项总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常:不变,引申为一定准则。五常:五条准则,旧时说法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

趣味语文成语故事 篇11

一、教学语言趣味化, 打造听觉盛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不经意的话语, 可能就会影响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情绪, 尤其是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可凸显教学者的睿智、才华、情趣, 更充满人格魅力, 感染学生, 引发积极情绪。反之, 如果教学语言生硬、枯燥、呆板, 就如一道未加任何调料的菜肴, 即便富含营养, 吃起来却淡而无味, 甚至难以下咽。这样, 学生又怎会热情高涨, 怎能积极参与。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由教学语言入手, 讲究趣味化、生动性, 给学生制作一道鲜明无比的美味佳肴, 打造一场听觉享受的知识盛宴。

首先, 趣味语言在于随手拈来诗词、格言、幽默故事等, 旁征博引, 让课堂如行云流水, 让学生如坐春风。或者适当口语化, 自然亲切, 掷地有声。其次, 适度幽默, 或点拨思维, 点石成金, 让学生豁然开朗;或震撼心灵, 融洽师生情感, 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解释说明时, 适度运用打比方等幽默手段, 变沉闷为活跃,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分析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与不用的区别时, 某教师打比方说, 如果一个人说“我喜欢你”, 听来太普通, 没意思, 而倘若说“我的目光在你身上停留了整个夏天”, 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呢。遭遇突发情况时, 随机应变, 以幽默语言循循诱导, 化尴尬为热烈、精彩。如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时, 读得不整齐、不清晰, 幽默点评:“你们的神奇之处在于每次多重唱之后, 最后竟然可以合为一声了。”这样, 通过幽默语言, 拉近了师生间距离, 让高中语文学习不再枯燥, 而是充满欢声笑语, 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 营造视觉盛宴

由语文内容看, 其本身蕴含着一定的趣味性, 需要教师善于发掘, 并运用教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灵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发掘, 感受语文学习是饶有趣味的过程。所以, 在高中语文趣味教学中,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与变化教学手段, 给语文课堂增添无限色彩与趣味, 给学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学习热情,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 运用艺术造型板书, 增添趣味。板书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若能灵活变化、精巧构思、科学形象, 同样充满艺术感染力, 给学生以美感、享受, 引发学生联想, 启发学生深沉思索,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辅助知识理解。所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讲究板书艺术, 形象直观地突出内容要点、知识难点, 给学生视觉刺激、方法指导, 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趣味。如教学《雷雨》时, 人物关系是学习难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圆形封闭优势, 以直观图示清晰地呈现人物关系, 即将两个家庭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 再根据血统关系画出两者交叉部分, 而节选部分则为交叉部分中人物的一场戏。这样, 通过富有简洁美感的板书, 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人物关系, 学会总结归纳, 形成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2) 运用电教手段, 增强趣味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等现代化电教手段, 拉近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 给学生视觉、听觉多重刺激, 营造充满美感、富有趣味、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喜欢学习, 乐于学习。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 借助多媒体呈现荣国府院落布置示意图, 引导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想象画面, 在头脑中建立有关贾府的环境。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时, 引导学生欣赏电影节选, 将文字与动态画面有机结合起来, 加深形象理解。

三、教学活动趣味化, 缔造思维盛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除了灵活运用趣味教学语言与教学手段之外, 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 组织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 如课前资料搜索;课堂辩论、讨论;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等。诱导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智慧与才能, 缔造思维盛宴。

如教学《边城》一文后, 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 交流讨论:“在沈从文小说中, 人物可爱是特点之一, 他尤其擅长描写女子, 就如文中可爱的翠翠。然而在课文节选中, 关于翠翠的外貌描写着墨不多, 同学们, 那在你们眼中翠翠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倘若让你们当导演, 将《边城》改编拍摄为电影, 会选择一位怎样的演员来饰演翠翠, 又该怎样给她造型。”这样, 通过开放性问题, 可促使学生自由讨论, 使其大胆发言, 语文教师参与其中, 予以点评。如教学《图片两组》后, 引导学生给有关图片写解说词, 相互交流分享, 感受知识运用的乐趣。教学《琵琶行》时, 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 整理保存, 打印出来, 或者制作演示文稿;结合注解预习课文, 疏通词语;探寻适合的音乐, 便于课堂配乐朗读, 或者自己试着录制配乐朗诵;等等, 这些都是有趣的语文活动。

漫游成语王国趣味成语活动课 篇12

主持人(甲):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

主持人(乙):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流连忘返;

主持人(甲):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

主持人(乙):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

主持人(甲):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就要带领大家一起

主持人(甲乙):漫游成语王国!

主持人(甲):我们将以分组对抗赛的形式进行,左边的同学为绿队,右边的同学为红队 。我暂时充当你们红队的代表,来,把你们的口号(两小组各自商量,统一定好后,告诉小组的所有成员,适当练习,需要整齐地喊出来)大声喊出来!

主持人(乙):那我就当我们绿队的代表了,来,把我们的口号(同上)也大声喊出来!

主持人(甲):既然是对抗赛,裁判是少不了的。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裁判入场!(裁判【杨柳,陈青妍(负责评判答案正误,以及加分情况)】两位入场)

裁判员(只管计分,不参加比赛)宣誓:被选为裁判员,我们很荣幸,我们一定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我们的工作。

主持人(乙):下面我们即将乘坐飞毯飞往成语王国,请同学们闭上眼,和我一起喊秘诀:“芝麻芝麻开门吧,成语王国我来啦!”(生闭上眼跟着喊口号,PPT上出示成语王国城堡图)

主持人(甲):哇!成语王国的大门已经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主持人(乙):咦?这大门怎么不开啊?

主持人(甲):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让我们对八字成语对联(提示: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种,收集的越多越好,两组分别由夏天成、时海越收集整理,整理好后发到班级邮箱或者优盘拷给我,并且将收集到的成语告诉同组的成员)一队出上联,一队对下联,对出者为胜加一分,五个回合后,汇报分数。

主持人(乙):那事不宜迟,赶紧进入我们的挑战第一关——对对联。ye!

二、比赛过程

(一)大门——对八字成语对联 一方出上句,对方对下句。裁判公布结果,并计分。

主持人(甲、乙):汇报两组得分情况。成语大门因为我们的精彩表演打开了!

【PPT:欢迎你们来到成语王国】 (二)相声表演(马筱菲、顾懿君)

主持人(甲):送走了两位可爱的吉祥物,我们要进入第一个景点——成语动物园。 (三)第一站——成语动物园

主持人(乙): 成语王国的动物可多啦,下面这道题叫“看动物说成语”。请做了动物头饰的同学把头饰拿出来戴在头上。(叶旻晖、刘亦城、赵心怡、马筱菲负责制作头饰,共做8个左右。叶旻晖和刘亦城再收集包含头饰中动物的成语,越多越好,用优盘拷给我或者发至班级邮箱,并告诉本组队员)

主持人(甲):这局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说得多的队为胜,说过的不能重复。(裁判计分,说对一个加一分)

(四)第二站——成语数字国(房佳睿、顾程昊收集关于数字的成语,越多越好,整理好发至班级邮箱或拷给我,并告诉本组组员)

主持人(甲):前方有个数字迷宫,想不想和我一起去探秘?那好,出发吧! 主持人(乙):在成语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由数字组成的成语,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

1.看加减法说成语。

要求:先根据加减法算出得数,再抢答说说含有得数数字的成语,赛一赛哪组说的多。

(五)第三站——趣味成语国

主持人(甲):离开了数字迷宫,趣味成语园早已出现在眼前。

1、看动作猜成语(张伟濠、姜海鑫负责组织成员,每组至少两个)

操作过程: ①两队分别出来两个队员,一个看成语比划动作,另一个根据动作猜出成语 ② 裁判公布比赛结果

(六)第四站——成语故事园(张澍泽、何家诚、吴宇宸、顾懿君总负责编排各组的成语故事表演,所有同学积极参与表演)

主持人(乙):下面我们要进入最后一个景点——成语故事园

1、演一演

操作过程:①各队依次上台表演。红队表演《 》,绿队表演《 》。②两组既竞争又合作:集体出演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所有景点都已游览完毕(裁判员统计结果,评出优胜队、优秀个人奖若干名)

(七)老师总结发言

同学们,漫游了成语王国,你们一定学到了不少成语,而且体验到了成语的无穷魅力。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积累成语,正确运用成语。让中华民族大宝库的这颗闪亮明珠更加璀璨!

主持人(甲):为了让祖国的传统文化更加光彩夺目

主持人(乙): 为了让祖国的明天更加欣欣向荣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成语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

趣味数学故事 篇13

教学目标:通过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数学故事。互相分享。

2、学生代表讲自己所搜集的卖酒的故事。

北宋的一个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计一起堆酒坛。因为近来生意特别好,酒坛自然也就多。老板一边在心里乐,一边盘算着如何发更大的财。他要把酒坛堆得整整齐齐,美观大方,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酒店。

酒坛堆得非常漂亮,一层一层整整齐齐。酒店门口的招幌迎风飘扬,使人不得不驻足逗留,忍不住想进店喝几盅。酒店老板得意扬扬之际,想数数酒坛一共有多少只。可是,数坛子也并不轻松,老板从前面绕到后面,又从后面绕到前面,刚刚擦干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伙计们都笑了

第二天。这堆酒坛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老板望着酒坛,乐不可支。这时,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书生走了过来,面对酒坛,若有所思。老板心想:我昨天为了数清这堆酒坛,花了很大的功夫,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轻人,你知道这堆酒坛一共有多少个吗?”老板半开玩笑地问道。

“这很容易,只要你告诉我这堆酒坛最上面的那层一共几排,每排多少个,一共有几层。根本不用数,我马上就知道这堆酒坛的数目。”年轻人这么说话,显然有十足的把握。

“噢!”老板心想:这位年轻人真会说大话,不妨把他提的条件告诉他,看看他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于是老板爽快地说:

“最上面那层酒坛是四排,每排8个,第二层是五排,每排9个……”

“好了,一共七层,”年轻人打断了老板的话,不加思索地报出了答案,“一共567个酒坛。对吗?” 老板一下子惊得连张开的嘴巴也忘记合拢了。这么快!老板马上把年轻人请进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万分周到。老板真是打心眼佩服这位青年,又是请教姓名,又是讨教数坛的方法。

这位青年就叫沈括。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使他有机会读书,加上他好奇心强,肯钻研,于是他就成了很有才学的人。沈括回答老板说:“我数这坛子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最中间那层共77个,共七层,只要再乘7,最后加上常数28就行了。” 沈括从小对筹算很感兴趣,读了许多数学名著。后来自己写成了一本数学专著《隙积术》,专门研究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问题。沈括数坛的方法就是利用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方法,要比单纯地数方便多了。数学上还可能碰到数字更大,项数更多的题目,用这种方法便可一下子迎刃而解。

3、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组交流)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活动课教案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巩固对“有理数乘法符号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揭示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学习“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学具准备】

扑克牌若干副

【教学组织】

学生四人一组,均衡搭配 【教学流程】

一、算一算(热身准备)

① 3×25×4×2×1=

②(-3)×25×4×2×1=

③(-3)×(-25)×4×2×1=

④(-3)×(-25)×(-4)×2×1=

⑤(-3)×(-25)×(-4)×(-2)×1=

⑥(-3)×(-25)×(-4)×(-2)×(-1)= 解后反思:多个非零数相乘,积的正负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当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二、玩一玩(数学其实很好玩)

说明:在下面的所有游戏中,说“翻动”牌是指“使这张牌一面朝上变为另一面朝上”

游戏1:桌上有7张正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的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观察能否使这7张牌都反面朝上?

游戏2:桌上有7张正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的3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观察能否使这7张牌都反面朝上?

游戏3:桌上有7张正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的4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观察能否使这7张牌都反面朝上?

游戏4:桌上有7张正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的5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观察能否使这7张牌都反面朝上?

游戏5:桌上有8张正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的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观察能否使这8张牌都反面朝上?

游戏6:桌上有8张正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的3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观察能否使这8张牌都反面朝上

说明:每个游戏结束时,都要学生通报结果,确认正确答案后才做下一个游戏。

三、想一想、说一说(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

考:为什么游戏1和游戏3不能使所有的牌都实现“反面朝上”?而游戏2和游戏4却能实现?游戏5和游戏6也可以实现?

拨:我们重点分析游戏1和游戏2。

在游戏1中,如果在每张牌的正面都写1,反面都写-1,考虑所有牌朝上一面的数的积。开始时都是正面朝上,上面的数的积是1。每次翻动2张,那么7张牌朝上的数的积会变吗?

在游戏2中,也在每张牌的正面都写1,反面都写-1,考虑所有牌朝上一面的数的积。开始时都是正面朝上,上面的数的积是1。每次翻动3张,那么7张牌朝上的数的积会变吗?

四、听一听(老师揭秘)

将一张牌翻动一次相当于将一个数变成它的相反数,那么:同时翻动偶数张,相当于改变了偶数个因子的符号,积的符号不变;同时翻动奇数张,相当于改变了奇数个因子的符号,积的符号会变;

五、拓一拓(延伸思考)

1、桌上有7张反面朝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的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能否使这7张牌都正面朝上?

2、桌上有任意奇数张扑克牌,都是反面朝上的,每次翻动其中的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这样一直下去,能否使这些牌都正面朝上?

3、桌面上有m张扑克牌,其中a张正面朝上,b张正面朝下(a+b=m),每次翻动任意n张(n

六、说一说(小结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渗透符号化数学思想,培养符号感。创设各种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进一步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请全班同学推荐两名朗诵水平好的同学,进行配乐朗诵“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听完后回答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对话:

1:“我是数,数与形才是数学王国的真正的主人。”

X:“我是字母,我虽不是具体的数,但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数,我可以代表你1,也可以代表其它的数。”

1:“由我们数组成的式子有确切的大小,例如,人们一见到1+2就知道是1与2的和,你们字母能做到吗?”

x:“有我们字母的式子具有更一般的含义,例如:x+y能表示任何两个数的和,包括1+2,x+y=y+x能表示两个数相加时,可以交换顺序,即加法交换律。”

1:“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根据已知的具体数进行计算,而字母有什么用呢?”

x:“用字母表示数,将字母引进算式,能更方便地表示数量关系,更具有普遍的意义。”

(二)科学的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首先当个“小小发现家”。多媒体出示“小小发现家”一题:

观察下列等式(1)32-12=4 ×2(2)42-22=4×3(3)52-32=4×4

(4)(__)2-(__)2__)2=(__)×(__)

① 填写完整(4)式;② 这些等式反映自然数的某种规律,设n(n≥1)表示自然数,则第n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小组先互助合作,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简析:从特殊到一般的题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的学习方式易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特征,总结数学的规律,在感受到独立探索的乐趣与价值的同时,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尝试到互助成功的喜悦。

(三)师生小结,聚焦课堂:

师生互动:小结本堂课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有知识、情感、学习方法等等方面的体会与感受,最后教师对本堂课知识方面的内容小结成四句话:“字母真神奇,数字它代替,复杂变容易,任意要牢记。

(四)名言导航,养成品质

教师活动:在本堂课结束之时,老师送给大家一句伟人爱因斯坦的名言,愿大家将它作为学习征途中的座右铭,扬起理想的风帆,到达成功的彼岸。

A=X+Y+Z,A:成功;X:艰苦的劳动;Y:正确的方法;Z:少谈空话。

简析: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体现在纯知识的传授上,更体现在意志、品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上;同时名言又用字母公式加以表示,与本堂课相关联,学生更愿意从心灵深处去接受它。

日历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等量关系。

2、通过生动的、有趣的日历问题,让学生认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正确审清题意;二是找准“相等关系”;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判明解的合理性。

3、针对一系列生动有趣且富于挑战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月份的日历 教学过程:

一、分组游戏:学生分组(其一学生给出同一列三个数的和,同伴说出分别是哪三天?)尝试解决:(学生独立练习,根据实际意义判明解的合理性)

(1)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75,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2)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21,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3)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43,那么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 总结归纳: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应符合什么条件?

(范围:大于21小于75 特征:被3整除)

问题:(议一议)用正方形在某月日历中选取相邻四个数的和为76,那么这四个日期分别是多少?

二、做一做:

分组游戏:

1、在各自的日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 4个数。两人分别把自己所圈的四个数之和告诉对方,由同伴求出这四个数。

2、在各自的日历上,求出一个日期与这个日期的上、下、左、右5个日期的和,两人分别把自己所求的和告诉对方,由同伴求出中间这个日期。

上一篇:《丝绸之路》课后练习试题下一篇: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