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共8篇)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第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功能:
一是规定用于国际间结算和支付手段的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及其来源、形式、数量和运用范围,以满足世界生产、国际贸易和资本转移的需要。二是规定一国货币同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确定与维持方式,以确保各国间货币的兑换方式与比价关系的合理性。三是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确保世界经济稳定与平衡发展。
第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本位币的体系。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支配地位,众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选择钉住美元或钉住以美元为主的货币篮子是现实理性的。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美国凭借美元核心国际货币的地位,通过经常项目逆差大量输出美元,无偿占有外国资源。而其他国家积累的大量美元储备又有相当大的部分重新流回美国投资于低回报率的美国国债,无偿占有外国资金。
2、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发行受美国黄金储备量的制约。各国在一时期的黄金持有量是相对稳定的,加上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国际收支不会持续严重失衡。但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成为事实上的本位币,而且失去黄金拥有量的约束,美元的信用扩张首先是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自利行为。
3、汇率过度波动性。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理性地权衡而确定汇率,汇率政策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宏观调控的工具,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常常导致竞争性汇率贬值或升值,汇率的急剧波动在所难免。
4、国际金融机构的寡头垄断。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七国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构共同监管,而真正的掌控者为美国。在短期内消除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议
1.建立主要储备货币稳定的汇率体系。建立货币汇率稳定协调机制,通过政策调节及充分的协商,保持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其次,在其他相对弱势货币之间,允许其根据自身情况,在钉住、可调节和浮动之间作出恰当的选择。
2.积极推进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加强亚洲货币一体化的研究, 探讨区域性经济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的冲击和维护国际货币秩序稳定。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积极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准备制度条件。
3.进一步改革IMF体制功能。一是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更多地考虑根据一国国际收支状态而不是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降低美国对IMF绝对控制。二是增加IMF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在某国家或地区爆发危机时,增强IMF可动用资金的规模。三是扩大IMF提供援助的范围,增强其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职能。
4.加强国际货币金融的合作和协调。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于协调各方关系的。首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次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三是加强地区间的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另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则包
括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
第四、结论
1.1特里芬难题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 实行国际储备多元化, 美元储备资产占全球储备资产的比例长期稳定在60%以上, 在国际外汇交易中占40%以上, 国际贸易结算中占近50%, 这种“美元特权”使美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 向他国输出美元获取巨额的“铸币税”, 输入他国的实际经济资源, 并可利用美元支付巨额的外债, 减少美国经济资源向国外的转移, 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一国货币同时充当国际货币时的根本矛盾“特里芬难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2美元发行缺少全球利益约束
美元的发行缺少从全球各国利益出发的约束, 只需根据其国内经济需要来决定美元的发行, 但其发行却会对全球经济和美元储备持有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各国不得不按照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政策。由于美元的中心地位及其实行的扩张性经济政策, 创造了大量欧洲美元和亚洲美元, 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动荡, 金融投机日盛, 导致危机频发。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同时, 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 使全球为美国的危机买单。
1.3美元和欧元靠虚拟经济支撑
现行的货币体系中货币与黄金储备脱钩, 各国发行的纸币从此再不用与实物之间保持某种转换关系, 国际货币体制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国际金融的发展是根据自身逻辑, 与世界经济中的贸易和生产性投资不再有直接的联系, 支撑美元和欧元的主要是虚拟经济,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其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 它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传递给了美元和整个世界货币体系。
1.4 IMF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决策权, 仍是关注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IMF被美欧等少数发达国家操纵, 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未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事后调节”的金融援救无法进行早期预警, 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不能履行最终贷款者的职责;提供的援助是货币性质的, 仅仅是帮助危机国恢复对外清偿力, 而不是克服经济衰退, 使危机国家不得不忍受经济紧缩和高失业率, 对国际收支的协调工作效果也不甚理想。
1.5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无序状态
欧元加入世界货币体系之后, 出现了“新‘格雷欣法则’”, “滥币陷阱”的新规律。它同美元一币独大的情况相比, 并没有使得货币滥发的情况得到抑制, 反而使得货币在美元霸主时期的统一性被破坏, 加速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最近俄罗斯卢布、墨西哥比索、印度卢比都试图国际化, 各国竞相争抢国际货币带来的利益, 不考虑应有责任, 造成了货币无政府主义。显然, 如果所有货币都变成世界货币, 只能使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
2超主权货币
超主权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 由两个或多个储备货币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 可能比单一货币的储备体系更糟, 因为这会加上另一个不稳定因素, 也就是几大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因此, 多元化货币体系, 无论是类似“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 还是区域货币联盟, 都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2009年3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该文提出, “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 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正式提出, “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 需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增长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 (Special Drawing Right, 下文简称SDR) 的作用, 由IMF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 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
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强虽然由来以久, 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20世纪40年代就曾提出设想, 即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建立国际货币单位“bancor”, 遗憾的是由于美国在二战后奠定了黄金储备大国和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 凯恩斯的方案不得不让位于怀特方案。事实上,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显示了凯恩斯方案更有远见。早在1969年, 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暴露之初, 基金组织就创设了特别提款权, 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的限制, SDR至今也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但SDR的存在给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指导与启发。
超主权货币不仅能克服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 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 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使全球流动性的他造和调控成为可能, 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 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
3超主权货币的实施难度
笔者认为, 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最终选择, 也是最理想的选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任何重大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超主权货币的建立也非易事。第一, 除非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 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超级大国, 否则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立即消失, 要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还需要历史契机。第二, 面对各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千差万别, 超主权货币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货币政策。第三, 在各国法定货币依然流通的条件下, 超主权货币同英镑、美元一样, 仍然面临如何保持币值稳定的问题。第四, 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价和定值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摘要:当前国际体系具有内生的脆弱性, 而由两个或多个储备货币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 会比单一货币的储备体系更具不稳定性, 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但是基于一系列现实原因, 超主权货币在近期难以实现,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思考。
随着与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中国迈上新的征程。与前期引入资本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在融入世界的新阶段当中,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而这种双向开放亟需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鉴于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诸多可选择的人民币国际化方案中作出谨慎选择尤为必要:一、货币创造早已进入了信用体系时代,退回到金本位制并不现实;二、全球统一货币相当于全球有统一的央行,面对千差万别的各类经济体,这更不现实;三、继续跟随美元就是对现有不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默认,这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和中美经济结构差异巨大的事实;四、欧元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亚洲各国文化和经济实力上差异巨大,不具备形成“亚元区”的基础;五、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收益难以体现。因此,最现实可行的选择是让人民币成为具有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关键货币,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
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其名著《大萧条》中,认为是金本位制自身存在的紧缩性特征,导致各国货币供给不足和国际传导是1929-1933年大萧条的原凶。事实上,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汇兑本位制向布雷顿森林体系转变是一种进步,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向美元浮动汇率制转变,国际货币脱离了与黄金挂钩,美元本位制正式确立,这给国际经济创造了快速发展的货币条件,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危机根源在货币体系不合理
1981~1982年拉美的货币危机被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是拉美国家固定汇率制度与巨额外债或者内部政策的冲突引起的。但美元本位制的影响、美元走强和美联储大幅提高利率应对高通胀,导致了油价和初级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恶化了拉美国家出口环境,使其经常账户逆差增大,并加剧了外债的偿还负担,也是引发拉美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1992~1993年欧洲的货币危机被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是欧洲国家固定汇率机制的内在不均衡和作为欧洲汇率机制中心的德国货币政策不当引起的(当时德国为了预防通胀提高了利率而不是应其他国家的要求降低利率),并让市场产生了英镑和法郎等欧洲货币要大幅贬值、欧洲主要国家将放弃欧洲汇率机制的预期,从而使欧洲货币危机具有了自我实现(self-fulfill)特征。作为欧洲汇率机制的中心,德国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仅是危机的表面原因。其实,美国与主要工业国家在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中,除了强调巨额贸易盈余的日本货币(日元)大幅升值外,也强迫同样具有较大贸易盈余的德国货币(西德马克)升值。而欧洲汇率机制相对固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调整次数较少,常常未能及时反应变化了的外部情况,这种不均衡压力加上德国统一后莽撞的货币政策给投机者留下了折冲的空间,这是索罗斯为何能在欧洲连连得手的重要原因。
1985年9月后,日元大幅升值,但日本初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所以1986~1987年的衰退较为轻微,但仅靠资产价格泡沫推动经济,最终难以为继。日本央行20世纪90年代初大幅紧缩的货币政策刺破了泡沫,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之中。
日本陷入衰退导致日本金融机构海外放款大幅下降,同期德国统一导致德国资本流出大幅下降,引发1991年美国出现信贷危机并最终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日元升值的压力来自美国,尤其是美国贸易方面的压力。而日本的发展受美国制约,其背景就是美元本位制。
在此期间,东亚(除日本)主要市场经济体逐步形成了美元本位(盯住美元),和日本有点类似。东亚的奇迹主要是承接外部订单并将商品出口到发达市场的结果,也就是出口导向战略的结果。当时东亚经济体既形成了高储蓄率高外汇积累的情况,同时也出现了外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大量流入的局面。
但是,这种繁荣很快耗尽了东亚经济体有限的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其政策空间也因为经验不足、失误较多而被压缩。1996年美国财长鲁宾推出了强势美元政策,东亚资金外流明显,尤其是投机资金迅速外撤,加上日元贬值使日本的商品出口竞争力上升,导致东亚经济体经常账户情况恶化。而美国倡导的华盛顿共识——贸易自由化、金融开放和私有化创造了资金迅速流出流入的通道,这给投机者以可趁之机。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开始向东南亚经济体蔓延,是在资金外流背景下投机者冲击的结果。同样,这里少不了美元本位制。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与以往危机没有本质不同,尽管其发生在美元本位制的中心国。全球货币体系屡屡出现问题,这当然是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着漏洞。因为货币体系中心国无法被监管,可以充分利用美元本位制下的各种福利。
在美联储2001年来低利率政策的刺激下,美国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不断上升,在金融产品贬值的预期下,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出现了肠梗阻,并蔓延到持有大量美国次级债等产品的欧洲金融机构。相应的,在全球美元本位制情况下,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危机。除了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外,新兴市场经济体也险象环生。
但是,美国国债仍然以极低的利率发售,全球资金还在买入“安全的”美国国债,这就是美元本位制给美国带来的益处。在全球央行给市场注资保证流动性和大幅降息情况下,银行贷款收缩有限,因此对经济的影响不如大萧条那样严重。
和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一样,美元本位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变量,但全世界普遍接受它几十年后,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个自变量是如此重要。中心国自身货币汇率的动荡,尤其是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相互协同作用,既是从相应国际体系获益的重要手段,也推动了危机的爆发。因此,以往一系列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和美国对美元信用的滥用。
需增加一两个关键货币国
发达国家通过货币战略巩固自身在全球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发展中国家通过货币选择谋求在全球体系中的生存与发展。英国和美国,通过国家货币战略的实现获得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支配地位,先后确立了英镑和美元的霸权。给英国和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给积极主动适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国家带来了较大利益,给未能主动适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国家带来了诸多灾难。
毋庸讳言,即使美元霸权带来了多次金融灾难,但全球仍然缺乏新的货币体系改革方案来改变这一现状。目前欧元区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尝试,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因为欧元仍然依赖于美元。因此,要制衡美元的霸权,需要一种新思维,这就是笔者提出的增加关键货币国。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而言,这是在全球化和市场化背景下,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国与国之间财富分配不均和消费能力不均的问题。
因为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经济体之间的价格评价体系(货币是经济体内部的价格评价体系),在美元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通过国际货币的创造和扩张,以及对全球生产体系、贸易体系和资金流动的支配,成为财富的集中者。美国信贷创造着大规模的消费需求,这是全球失衡的根源。而真正有效解决根本矛盾则在于增加关键货币国(但不能过多,否则可能导致交易成本大幅上升),增加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发展,促使其财富和消费能力增长,从而逐步实现均衡。否则,国际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度发作。
从金融角度而言,多个关键货币国是制约发达国家肆意创造国际货币而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商品、劳务和资产价格因价格评价体系的改变而过度泡沫化的方案。如果能多一种或两种关键货币,通过竞争性选择,从而稳定国际价格评价体系,并减少过度流动性和资产过度泡沫化。
比较各种货币战略的优势和局限性发现,增加一到两个关键货币国或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单一经济体的货币创造和国际货币的创造,早已进入了信用体系时代。因此退回到金本位制是不现实的,并且会导致全球的货币紧缩和既有金融秩序更大的动荡。全球统一货币,相当于全球有统一的央行,面对千差万别的各类经济体,目前显然无法实现。区域货币一体化对于区域内部的发展和整合有着较强的推动力量,但局限在于对于区域之外经济体的发展推动力量有限。超主权储备货币事实上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货币后,储备资产的收益如何体现,IMF自身不是盈利机构,如何为储备资产付息;第二,如果以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资产,按相应权重配置相应货币,从而获得收益以支付储备资产的利息,这实际上与目前各央行主动将储备资产货币多元化没有太大的差异。
中国成关键国符合多方利益
中国在诸多方面已经具备大国特征,但在金融领域还是一个新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汇率体制的逐步改变,尤其是1994年汇率体制的并轨和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实际上调整了国际价格评价体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价格评价体系,为中国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战略空间,这也是中国跟随美元策略获得的实质性利益。但是,当人民币与美元绑在一起时,路径依赖必然发生,庞大的外汇储备时刻面临着贬值的风险,而国际社会也缺乏制衡美国的力量。
从明代以来,中国过早地丧失了金融主权,金融体系的落后使其自身货币创造能力低下。即使是现在,中国也只是被动地利用国际货币,并且将之作为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创造则无从谈起。
作为地位不断上升的大国,中国必须具有大国思维和全球思维,要从全球发展的角度利用全球化货币战略不断巩固自身的地位,推动全球的发展。由于追求和谐世界和共富共赢的理想,以及自身独特的经济潜力,使其货币战略不可能如发达国家一样继续完全追随美国。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和人民币成为关键货币,应成为未来货币战略的核心内容。
从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霸权的发展来看,从黄金到英镑再到美元,不同阶段不同国家采用了不同的货币战略。现阶段许多国家仍然维护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当然,中国在美元本位制背景下一段时间内获益良多,但问题在于,中国仍然缺乏货币的可自由兑换,缺乏国际货币的创造能力,缺乏把外汇储备资产转换为更有益的外部资产的能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是继续跟随美国美元本位制,还是继续推动超主权储备货币,或者有其他方向,比如区域货币一体化?
中国与内部需求潜力不大的日本、内部需求潜力和市场尚需整合的欧盟27国不一样。因为中国市场化时间短,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大,随着产权的明晰和市场化发展,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资产逐步货币化,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推动下,财富日益积累和扩大,消费需求潜力和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这也是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周期具有独特性的根本原因。如此,中国能否具有大国的货币战略思维,并通过恰当的货币战略的实施,进而创造国际货币,对于中国能否成为真正的大国非常重要。
关键货币国有三个特点:一是自身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其他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和财富增加,使其消费能力不断增加;二是自身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并允许存在贸易逆差;三是自身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和计价货币),他国的贸易顺差以自身货币资产的方式存在。
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之一对于世界和中国都十分重要。对于世界而言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第一,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未来发展需要人民币成为美元一样的关键货币,中国要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关键货币国,最终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
第二,人民币成为关键货币,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是解决全球生产与消费这一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全球失衡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限制放任的美元本位制制造的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工具。就目前关键货币国的数量而言,全球至少应该有两个关键货币国,才能形成相互制衡。如果有三个关键货币国,可能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制衡关系,同时有助于解决规模化生产与财富分配不均的矛盾。当然,关键货币国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越多就会存在着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
第三,如果人民币作为关键货币保持基本稳定,就能制约美国滥用美元汇率政策,也能一定程度上限制发达国家过剩的流动性。全球货币战略的核心在于推动更多国家成为关键货币国,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应该是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国的共同意愿。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的战略方向确定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会有所加快,但并不会因此改变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性质。
对于中国而言,也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上升,中国要进一步增强金融控制力,必然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要让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其目的是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以及中国资本帐户的开放,国际化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的储备化是向关键货币国发展的基础。
第二,中国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望,而和谐世界的建设最终需要解决目前全球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以及财富分配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如果仅仅是跟随美国,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加深世界的矛盾,自身也被绑在“贼船”上,被美国所支配。
第三,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核心在于为中国获得内外部发展的战略空间,为中国未来15年左右内部经济潜力挖掘完后做准备,为中国长期持续发展获得外部的战略资源和市场。
因此,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既是全球货币战略的需要,也是自身货币战略的需要。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并非出于挑战美元霸权的目的,而是解决全球失衡问题的必然,是全球长远和谐发展的必要。因此,中国成为关键货币国和人民币成为关键货币,应该能得到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推动和支持。
走向关键货币国的紧迫工作
那么,中国如何走向关键货币国呢?中国向关键货币国的发展路径主要在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人民币的逐步可自由兑换和人民币的储备化,实现制造业链条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形成自由贸易区,接受与欠发达地区产生的适度规模的贸易赤字。实现扩展内需和外需相结合的战略,平衡内外部战略空间,尤其要创造未来中国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比如中国内部潜力空间挖掘之后的外部战略空间。
其次,将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结合起来,在东盟和港澳范围内有限制地推动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人民币资产,从而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逐步成为关键货币国积累重要经验。
最后,人民币作为关键货币本身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生产者、全球消费者和全球投资者,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资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以自主和可控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理念,促进改革开放,以迎接相应的机遇与挑战。
人民币的国际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没有回头路。尽管我们并不预期人民币会很快成为储备货币,但未来的确充满了希望。■
加速人民币区域化
近年来,缅甸、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是仅次于港澳台的人民币流通活跃地区。在中缅边贸中,每年跨境流动的人民币达10多亿元;人民币可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开展人民币存储业务。不过,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尚远没有跟上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的增长。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1058.8亿美元上升到2310.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1.6%。但这意味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人民币的使用潜力巨大。
随着自贸区中绝大部分商品将实行零关税,将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提供契机。商品的自由流动,必然要求货币的自由流动,这就给人民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使用提供了可能。
在推动贸易便利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逐步成为这一区域的结算货币,对于人民币区域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上海等城市已实施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目前中国与越南、老挝的银行也签署了双边结算合作协议。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东盟地区的大力开展,顺应了当地市场对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需求,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投资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东盟地区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和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而美元波动剧烈,其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汇率变动影响损失巨大。而人民币相对稳定,这使东盟国家有利用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的愿望。
此外,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的启动和深化,还将进一步带动其他人民币金融服务,如人民币短期融资、人民币信贷、人民币存款等业务的发展,促进人民币产品多元化。
可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人民币区域化的试验田。
大力将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结合起来,在东盟和港澳范围内以一定额度推动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人民币资产,从而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逐步成为储备货币积累重要的经验。
毋庸讳言,目前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的推行并不太顺利,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量不大。这里面,笔者以为存在着一些理论误区。事实上,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并没有明确的发展阶段可划分。因此,针对已经展开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必须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加快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在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提高消费能力,加强对外投资能力,允许在与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中出现逆差;
二、对于一些国家或地区与中国的贸易中出现的人民币海外留存或贸易顺差,应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早安排投资人民币资产的通道,比如针对一些国家央行或商业银行给予境外合格投资机构(QFII)投资渠道,从而实现人民币的投资化或储备化(初期可规定总额度不超过1000亿人民币,并根据情况调整);
三、允许境外合格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或股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他国家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兴趣;
四、考虑将目前的央行与其他货币当局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转化为储备资产的可能性;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套利操作中,套利者通过即期外汇交易买人高利率货币,同时做一笔远期外汇交易,卖出与短期投资期限相吻合的该货币,这种用来防范汇率风险的方法被称为。A:掉期交易 B:货币互换
C:货币期权交易 D:福费廷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在世界上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科技成就是。A:太阳能的利用 B:杂交水稻技术 C:载人航天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E:事后控制
3、以下关于我国国家金库(简称国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库是中国人民银行储藏金银财宝的仓库 B:国库是办理财政资金收支和存放的专门机构 C: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
D:我国法律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
4、在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不受理的案件是.
A:某国家机关干部对降级处分不服 B:某企业对行政机关的收费不服
C:某公民对民政机关不发放抚恤金不服 D:某人对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营业执照不服 E:注销库存股
5、如果在记账过程中出现将记账方向记反了,即借方记入贷方、贷方记入借方。应该采取查找错账。A:差数法 B:尾数法 C:除2法 D:除9法
6、总分类、明细分类核算的各种账、簿、卡的保管期限为____年。A:5 B:15 C:10 D:永久
7、当事人就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如果是给付货币,履行地点应当是. A:给付一方所在地 B:接受给付一方所在地 C:合同签订地
D:合同标的物所在地 E:注销库存股
8、在法定的复汇率制中,与金融汇率相比,本币在贸易汇率中相对低估,其目的是____ A:鼓励资本流人 B:抑制资本流入
C:刺激出出口抑制进口 D:刺激进口抑制出口
9、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规模对称原理的动态平衡的基础是____ A:合理经济体制 B:合理经济结构 C:合理经济规模 D:合理经济增长
10、下列()情形出现时,公司不必进行清算。A:公司营业期限届满而解散 B: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C: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 D:公司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11、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形成。A:企业的法人财产 B:出资者的股东权益 C:出资者有支配权的资产 D:企业的固定资产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2、下列哪项财务比率的公式是正确的? A: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B: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C:速动比率=速动资产/速动负债
D:资产收益率=毛利润/资产平均余额 E:现金流量表
13、甲将自己的汽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财产损失险.附加盗抢险.保险金额按车辆价值确定为20万元.后该汽车被盗.在保险公司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之后,该车辆被公安机关追回.关于保险金和车辆的处置方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无需退还受领的保险金.但车辆归保险公司所有 B:车辆归甲所有.但甲应退还受领的保险金 C:甲无需退还保险金.车辆应归甲所有
D:应由甲和保险公司协商处理保险金与车辆的归属 E:注销库存股
14、对跨系统异地汇划款项的核算,若汇出行为双设机构地区,应采用的转汇方式是。
A:先直后横法 B:先横后直法
C:直接通过联行电子汇划清算系统办理 D:先直后横再直法 E:现金流量表
15、一般情况下,基金赎回价格取决于下列哪一天的基金净值 A:赎回日前第三天 B:赎回日前第二天 C:赎回日前一天 D:赎回当日
16、关于金融市场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融通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B:金融市场参与者通过组合投资可以分散非系统风险
C:金融市场借助货币资金的流动和配置可以影响经济结构和布局 D:金融市场承担着商品价格等重要价格信号的决定功能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7、下列不属于金融企业现金管理目标的是。A:交易性需要 B:谨慎性需要 C:投机性需要 D:预防性需要 E:现金流量表
18、下列哪个是直接融资工具? A:商业票据 B:保险单 C:银行本票 D:银行券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9、RAM具有的特点是。A:海量存储
B:存储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断电,存储在其上的信息将全部消失且无法恢复 D: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不能改写 E:以上都不正确
20、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A:某企业在报纸上刊登的商业广告 B: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C:某商场向居民小区散发的商品价目表
D:某单位向经销商发出订购50台最新配置的某品牌电脑的订货单 E:注销库存股
21、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 B:交换 C:分配 D:消费 E:事后控制 22、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____ A:萨缪尔森 B:马歇尔 C:凯恩斯
D:亚当?斯密
23、在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变动中,导致准备金减少的是。A:央行给存款机构贷款增加 B:央行出售证券
C:向其他国家中央银行购买外国通货
D:中央银行代表财政部购买黄金,增加黄金储备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4、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分别重400克和15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从两瓶中应各取出才能兑成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150克。[2008年招行真题] A:甲100克.乙50克 B:甲90克,乙60克 C:甲60克.乙90克 D:甲50克,乙100克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5、相传古时候有两座怪城,一座“真城”,一座“假城”。真城里的人个个讲真话。假城里的人个个讲假话。一位知晓这一情况的旅行者第一次来到其中一个城市.他只要问遇到的第一个人一个答案“是”或“否”的问题,就会明白自己所到的是真城还是假城。以下哪个问题是最恰当的?[2009年建行真题] A:你是真城里的人吗? B:你是假城里的人吗? C:你说真话吗? D:你是说假话的人吗? E:你是这座城市的人吗?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宪法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A:正文 B:序言
C:对宪法草案的说明 D:附则
E:注销库存股
2、下列可以作为保证人的有。A:学校
B:个体工商户 C:自然人 D:医院
E:全国每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3、关于Windows窗口的概念,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屏幕上只能出现一个窗口,这就是活动窗口
B:屏幕上可以出现多个窗口,但只有一个是活动窗口 C:屏幕上可以出现多个窗口,但不止一个是活动窗口 D:屏幕上可以出现多个活动窗口
E:毫无根据地假设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有其他吸引雌孔雀的特征
4、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A:被终止执行 B:被转入后台执行 C:被暂停执行
D:继续在前台执行 E:以上都不正确
5、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B: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C:当事人承认有违法行为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E:全国人大常委会
6、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是。A:数字压缩技术 B:数字解压缩技术 C:网络技术 D:通讯技术 E:功率放大器
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有。A: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
B: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 C: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D:吸收活期存款帮经济发展创造派生存款 E:再贷款
8、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判断企业进入稳定状态的主要标志有。A:现金流量是一个常数
B:有稳定的销售增长率,它大约等于宏观经济的名义增长率 C:投资额为零
D:企业有稳定的净资本回报率,它与资本成本接近E:注销库存股
9、根据某种规律,在下列五个图形中,选出与其他不同类的一个图形。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 E:选项E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 A:擅自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B: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运输的便利条件 C:在同一种商品上将他人注册商标的文字作为商品的名称,并足以造成混淆的 D:销售自己的注册商标标识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1、通货紧缩的危害有。A:导致经济过热 B:加速经济衰退
C: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D: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E:事后控制
12、用“画图”程序绘制的图形,所保存文件的扩展名是。A:WRV B:doe C:bmp D:txt E:以上都不正确
13、下列人员中,有权参加法庭辩论的有。A:公诉人 B:被告人 C:辩护人 D:被害人
E:全国人大常委会
14、根据规定,我国银行汇票的付款期限为。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事后控制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7月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A:负责制 B:管理 C:规范化 D:问责
E:事后控制
16、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附注
E:历史成本
17、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的主要应用有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和。
A: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 B:家庭娱乐 C:电子试卷 D:以上都不是 E:事后控制
18、关于数据透视表报表,可以进行的操作是。A:通过显示不同的页来筛选数据 B:显示所关心区域的明细数据 C:更改数据表中的汇总数据 D:查看对源数据的不同汇总 E:功率放大器
19、下列的视图中能够操作“即点即输”功能的有。A:全屏显示 B:大纲视图
C:Web版式视图 D:页面视图 E:功率放大器
20、对于正常的长期均衡,在这个时期内。A:供给对市场价格形成起主导作用 B:需求对市场价格形成起主导作用 C:需求和供给对市场的作用相等
D:价格取决于市场现有商品的边际效应 E:全国人大常委会
21、银行应对存款人的开户申请书填写的事项和证明文件的进行认真审查。A:真实性 B:完整性 C:合规性 D:及时性
E:注销库存股
22、在Windows中,关于对话框叙述正确的是。A:对话框没有最大化按钮 B:对话框没有最小化按钮 C:对话框不能改变形状大小 D:对话框不能移动 E:功率放大器
23、在Windows中,回收站是。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高速缓存中的一块区域 E:以上都不正确
24、从财政管理体制上,可将国家财政分为。A:中央财政 B:公共财政 C:地方财政 D:建设财政 E:事后控制
25、社会福利不可能再得到增进的一种状态是。A:帕累托改进 B:帕累托最优 C:局部均衡 D:市场效率
简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世界银行巨头们私有的欧美中央银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经济命脉的银行家们所掌握的(欧美中央银行一般是私有的,这些国际银行家们掌握了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这些政府真正的幕后之手)国际金融组织。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华盛顿。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该组织的资金来源于各成员认缴的份额。成员享有提款权,即按所缴份额的一定比例借用外汇。1969年又创设“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记账)单位,作为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以缓解某些成员的国际收入逆差。成员有义务提供经济资料,并在外汇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该组织的监督。
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每年9月举行一次会议,各理事会单独行使本国的投票权(各国投票权的大小由其所缴基金份额的多少决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行使理事会委托的一切权力,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6名由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特阿拉伯指派,其余16名执行董事由其他成员分别组成16个选区选举产生;中国为单独选区,亦有一席。执行董事每两年选举一次;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负责基金组织的业务工作,任期5年,可连任,另外还有三名副总裁。
该组织临时委员会被看作是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和指导机构。该委员会将在政策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在制订中期战略方面的充分发挥作用。委员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与世界银行共同举行年会。
主要出版物有:《世界经济展望》、《国际金融统计》(月刊)、《国际货币基金概览》(周刊)、《国际收支统计》(月刊)、《政府财政统计年鉴》。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代表权。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为33.852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2.34%。中国共拥有34102张选票,占总投票权的2.28%。中国自1980年恢复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后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一名执行董事。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网站: http:///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华盛顿。
宗旨
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该组织的资金来源于各成员认缴的份额。成员享有提款权,即按所缴份额的一定比例借用外汇。1969年又创设“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记账)单位,作为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以缓解某些成员的国际收入逆差。成员有义务提供经济资料,并在外汇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该组织的监督,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着枢纽和核心作用。
主要职能
其主要职能:制定成员国间的汇率政策和经常项目的支付以及货币兑换性方面的规则,并进行监督;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
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等。
基金组织历史
1944年,联合国赞助的财金会议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7月22日,各国在会议上签订了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的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的主要设计者是费边社成员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以及美国副财政部长亨利·迪克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协议的条款于1945年12月27日付诸实行,1946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是为二战完结后之重建计划的一部份,1947年3月1日正式运作。有时国际货币基金、国际清算银行(BIS)及世界银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机构”。差不多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其金融政策均受这三家机构影响。
基金组织机构
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每年9月举行一次会议,各理事会单独行使本国的投票权(各国投票权的大小由其所缴基金份额的多少决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行使理事会委托的一切权力,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6名由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特阿拉伯指派,其余16名执行董事由其他成员分别组成16个选区选举产生;中国为单独选区,亦有一席。执行董事每两年选举一次;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负责基金组织的业务工作,任期5年,可连任,另外还有三名副总裁。
该组织临时委员会被看作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和指导机构。该委员会将在政策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在制订中期战略方面的充分发挥作用。委员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与世界银行共同举行年会。
基金组织设5个地区部门(非洲、亚洲、欧洲、中东、西半球)和12个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汇兑和贸易关系、对外关系、财政事务、国际货币基金学院、法律事务、研究、秘书、司库、统计、语言服务局)。
会员资格
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的申请,首先会由基金的董事局审议。之后,董事局会向管治委员会提交“会员资格决议”的报告,报告中会建议该申请国可以在基金中分到多少配额,以及条款。管治委员会接纳申请后,该国需要修改法律,确认签署的入会文件,并承诺遵守基金的规则。而且会员国的货币不能与黄金挂沟(不能兑换该国储备黄金)
成员国的“配额”决定了一国的应付会费、投票力量、接受资金援助的份额,以及特别提款权SDR的数量。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代表权。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为33.853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2.34%。中国共拥有34102张选票,占总投票权的2.28%。中国自1980年恢复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后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一名执行董事。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
基金组织是“由185个国家参与的组织,致力促进全球金融合作、加强金融稳定、推动国际贸易、协助国家达致高就业率和可持续发展”,除了朝鲜、列支敦士登、古巴、安道尔、摩纳哥、图瓦卢和瑙鲁,所有联合国成员国而且只能是联合国成员国才有权直接或间接成为基金的成员。
IMF的议事规则
IMF的议事规则很有特点,执行加权投票表决制。投票权由两部分组成,每个成员国都有250票基本投票权,以及根据各国所缴份额所得到的加权投票权。由于基本票数各国一样,因此在实际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权投票权。加权投票权与各国所缴份额成正比,而份额又是根据一国的国民收入总值、经济发展程度、战前国际贸易幅度等多种因素确定的。目前IMF的投票权主要掌握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手中,中国的份额甚至不如比利时与荷兰的总和。美国是IMF的最大股东,具有17.4%的份额,中国仅占2.98%,显然不能准确反映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IMF这种以经济实力划分成员国发言权和表决权的做法与传统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显然是背离的,引起了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不满。据统计,基本投票权曾经超过IMF所有投票权的15%,但由于IMF的扩大,现在只占总数的2%。
最新:美国在IMF中占有16.83%的投票权,中国现在增加后只占3.72%。IMF重大议题都需要85%的通过率,因此美国享有实际否决权。即便中国向IMF注资,对在IMF地位的改变也不大。
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SDR)。
特别提款权不是一种有形的货币,它看不见摸不着,而只是一种帐面资产。
特别提款权创立初期,它的价值由含金量决定,当时规定35特别提款权单位等于1 盎司黄金,即与美元等值。1971 年12 月18 日,美元第一次贬值,而特别提款权的含金量未动,因此1个特别提款权就上升为1.08571 美元。
1973 年2 月12 日美元第二次贬值,特别提款权含金量仍未变化,1 个特别提款权再上升为1.20635 美元。1973 年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以后,汇价不断发生变化,而特别提款权同美元的比价仍固定在每单位等于1.20635 美元的水平上,特别提款权对其他货币的比价,都是按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来套算的,特别提款权完全失去了独立性,引起许多国家不满。20 国委员会主张用一篮子货币作为特别提款权的定值标准,1974 年7 月,基金组织正式宣布特别提款权与黄金脱钩,改用“一篮子”16种货币作为定值标准。这16 种货币包括截至1972 年的前5 年中在世界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中占1%以上的成员国的货币。除美元外,还有联邦德国马克、日元、英镑、法国法郎、加拿大元、意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瑞典克朗、澳大利亚元、挪威克郎、丹麦克郎、西班牙比塞塔、南非兰特以及奥地利先令。每天依照外汇行市变化,公布特别提款权的牌价。1976 年7月基金组织对“一篮子”中的货币作了调整,去掉丹麦克郎和南非兰特,代之以沙特阿拉伯里亚尔和伊朗里亚尔,对“一篮子”中的货币所占比重也作了适当调整。为了简化特别提款权的定值方法,增强特别提款权的吸引力,1980 年9 月18 日,基金组织又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简化为5 种西方国家货币,即美元、联邦德国马克、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它们在特别提款权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2%、19%、13%、13%、13%。1987 年,货币篮子中5 种货币权数依次调整为42%、19%、15%、12%、12%。
因此其实现在一单位的特别提款权里包含的已经不止是美元了!
援助和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基金可能提出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受援助国需要进行改革,参阅华盛顿共识。
批评
冷战后期以来,布雷顿森林机构的角色一直引起争议。有批评指出,基金偏袒与欧美公司有良好关系的资本主义军事独裁者。另有批评称,国际货币基金不重视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这些批评引起社会的讨论,促进了反全球化运动。相反意见认为,国际货币基金促使国家民主化的能力有限,而它的宗旨也没有写明要这样做。有支持者指出,经济稳定是民主的先决条件。
有经济学家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的经济援助都是“有条件地”批出:受援助国需要实行基金建议的经济改革。经济学家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国家的社会稳定,实际上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基金和它的支持者推崇凯恩斯主义。于是,供应学派的支持者通常与国际货币基金唱反调。国际货币基金提倡把货币贬值,被供应学派批评会造成通货膨胀。
大部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组织,例如ATTAC,认为IMF的加深了贫穷问题,也增加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
反对IMF的组织各有不同的立场。例如,供应学派认为,ATTAC提出的政策,理念上与IMF的相差无几。
阿根廷因采用布雷顿森林机构提出的经济政策,而被IMF推崇为模范国家。然而,2001年,该国出现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不少人相信是由IMF倡议的紧缩财政预算和私有化重要资源开发项目所致。紧缩的预算削弱了政府维持基础建设、福利、教育服务的能力。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加深了南美洲国家对IMF的怨恨,他们指责基金要为南美地区的经济问题负责[1]。受到阿根廷经济危机影响,现时南美地区的政府渐走中间偏左的路线,并致力摆脱商业企业对经济政策的压力。
另一个引起争议的国家是肯尼亚。原本肯尼亚的中央银行控制了该国货币的流动,IMF提出协助后,要求放宽货币政策。调整后不但外商投资大减,在贪污官员的腐蚀下,Kamlesh Manusuklal Damji Pattni 亏空了数以十亿计的肯尼亚先令(是为 Goldenberg scandal),肯尼亚的财政状况比之前更差。
国际货币基金亡羊补牢的行动影响了它的声誉:往往当国家已深受经济打击,IMF才伸手援助。其实,这些国家出现经济问题,通常是数十年管理不善的结果,而不为外界所知。管理不善导致国家陷入多年的经济困境,IMF通常于这时提供协助,人们于是把经济崩溃与IMF的介入连系起来。犯政客善于转移视线,利用民族主义和人们对IMF的坏印象,以IMF作自己的代罪羔羊。
虽然IMF成立目的是协助稳定环球经济,但自1980年代以来,超过100个国家曾经历银行体系崩溃,并令GDP下降4%以上,这是史无前例的。IMF对危机的迟缓反应,以及亡羊补牢的做法,令不少经济学家提出要改革IMF。
尽管西方社会对国际货币基金毁誉参半,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亚洲人和70%的非洲人认为,IMF和世界银行对他们的国家有“正面”的影响。
记录片 Life and Debt 以批判的角度描述国际货币基金的政策对牙买加的影响。
基金的功能
(1)外汇资金的融通:会员国家在国际收支困难时,可以向基金申请贷给外汇资金。但其用途限于短期性经常收支的不均衡,各会员国可利用基金的资金,其最高限额为该国摊额的2倍,而在此限额内1年仅能利用摊额的25%。后来,基金已慢慢放宽会员国对于资金利用的限制,以配合实际的需要。
(2)规定各会员国汇率、资金移动和其他外汇管制措施:会员国的国际收支,除非发生基本不均衡,否则不得任意调整其本国货币的平价。所谓基本不均衡,乃指除了因季节性、投机性、经济循环等短期因素外的原因,所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均衡。对于资金移动,基金则规定:各会员国不得以基金的资金,用于巨额或持续的资本流出的支付。对于此种资本流出,会员国得加以管制,但不得因此而妨碍经济交易的对外支付。
(3)对会员国有提供资料和建议的作用:我国在基金的历史较早,1944年的布雷敦森林会议我国便是与会44国之一,并作为大国而摊额十分庞大,仅次于美国的275亿美元及英国的130亿美元,而为55亿美元,与美、英、法、印度并列入摊额最大的国家。1959年基金增资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摊额并未增加,因此不能列入摊额最大的5国之内,1961年单独任命执行董事的资格为西德取代。过去,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的资格由国民党政府当局代表,自从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于198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通过取消台湾当局资格,恢复我国为会员国资格。
(4)基金的平价:国际货币基金对于外汇汇率采取平价制度,规定各会员国均须设定本国货币的平价。基金第4条规定:会员国的货币的平价,概用黄金1盎司(英两)等于35美元表示。各国外汇买卖价格上下变动,不得超过平价的1%。1971年史密松宁协定成立后,此一现货汇率的波动幅度,已扩大为平价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也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至于经基金公布的平价,非经基金同意不得变更。但如果会员国的国际收支发生基本不均衡时,即可向基金提出调整平价的要求。若整幅度在平价的10%以内时,会员国得自行调整后,由基金予以追认。若超过10%以上时,则须先经基金同意才能调整。此种平价制度就是“可调整的盯住汇率”。虽然与金汇兑本位制颇接近,但基金的平价,是基金与会员国所决定,而金汇兑本位制则由黄金含量比率所决定。
与世界银行的区别
国际货币基金主要的角色是核数师,工作是记录各国之间的贸易数字,和各国间的债务,并主持制定国际货币经济政策。至于世界银行,则主要提供长期贷款。世银的工作类似投资银行,向公司、个人或政府发行债券,将所得款项借予受助国。
IMF的成立目的是要稳定各国的货币,以及监察外汇市场。由于IMF不是银行,它不会放款。然而,国际货币基金有储备金,供国家借用,以在短时间内稳定货币;做法类似在往来户口中透支。所借款项必须于5年内清还。
历任总监
根据不明文规定,IMF的总裁来自欧洲,而世银的主席则来自美国。
任期 姓名 国籍
1946年5月-1951年5月6日 Camille Gutt 比利时
1951年8月-1956年10月 Ivar Rooth 瑞典
1956年12月-1963年5月5日 Per Jacobsson 瑞典
1963年9月1日-1973年9月1日 Pierre-Paul Schweitzer 法国
1973年9月1日-1978年6月17日 Johannes Witteveen 荷兰
1978年6月17日-1987年1月16日 Jacques de Larosière 法国
1987年1月16日-2000年2月14日 Michel Camdessus 法国
2000年5月1日-2004年3月4日 霍斯特·克勒 德国
2004年3月4日-2004年5月4日 Anne Krueger 美国(署任,非正式)
2004年5月4日-罗德里戈·拉托 西班牙
主要出版物
卡恩性侵一案突现逆转,原因在于公诉方发现,原告32岁来自几内亚的酒店女服务员在本案中存在屡次说谎的问题,并且可能与毒品交易者和洗钱者有牵扯,堪称“谎话精”。调查者还发现,案发当日,这位酒店女服务员曾经与收监的一位男性通话讨论有关控告卡恩有否裨益的问题。这也使得人们此前的疑问显得合情合理,而我在卡恩案发之后几次接受采访和做节目时也都指出了案情的疑点及原告的问题,并坚信,卡恩即便不是被美方陷害了,也是被原告及其同伙设计了。现在的疑点是,在女服务员及其同谋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势力在操控,毕竟,仅凭她的力量,是很难操作这样大的棋局的。
普京的话言犹在耳。当时,普京力挺卡恩,认为他是一场阴谋的受害人,这是缘于普京收到了一份由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FSB)提供的报告。据称,FSB的报告披露:“5月初卡恩对美国未能及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交割191.3吨黄金感到十分焦虑,因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有人向他提供了美国已没有黄金的消息。”卡恩被捕前发现,美国肯塔基州北部诺克斯堡的所有黄金储备“失踪了”,传闻是美国租借给了投行进行黄金投机活动。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卡恩成为了好莱坞大片中知道得太多的人。据悉,卡恩“掌握这一秘密之后”,“立刻安排了飞离纽约前往巴黎的航班”,期间,法国特工告知卡恩不要携带手机,否则美国特工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追踪到他的具体方位,但卡恩却犯了重大错误,在登机后通过机上电话联系了酒店,结果一部“捉放曹”的大片就这样上演了。
不仅如此,卡恩丢掉IMF总裁的位子,对美国还有双重好处。卡恩在任期间,特别注意新兴经济体的感受,而且锐意改革,而改革矛头直指美国在IMF的话语霸权(即一票否决权)。此外,卡恩在欧债危机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离任对欧洲的经济救援有很大影响,这也是很多人所谈论的美元干掉欧元阴谋论的源起。耐人寻味的是,在IMF理事会最后投票前几个小时,此前扭扭捏捏的美国突然决定支持拉加德,助其当选,等于是卖给拉加德及萨科齐很大的人情,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美国对IMF的影响力。
但美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其一就是司法公信力。令人困惑的是,美国法官在未经审判前,就宣称卡恩有罪,只是在卡恩宣布辞职之后,才给予保释,政治意味极其浓烈。更加旷古奇闻的是,财长盖特纳在案发之处,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认定卡恩有罪,要求卡恩辞职,不仅涉嫌干涉司法公正,而且政治目的过于明显,而在美国,政治家极少对嫌疑人(更何况还是国际组织领导人)如此武断地做出判断,除非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最终,卡恩事件以闹剧收场,也使很多人对美国的司法体系及政府作为感到疑虑,对一个如此重量级的人物的命运视同儿戏,令人心寒。
金融危机之后, 周小川行长认为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足, 因此必须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他提出创造一种与国家主权脱钩, 同时能够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货币, 从而克服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同时他认为特殊提款权SDR具有超主权货币的特质, 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特殊提款权的发行, 逐渐将特殊提款权演变为一种超主权货币。
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并获得了不少学者的赞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一直以来就呼吁改变目前以单一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 认为对全球体系而言, 将储备货币建立在依赖美国经济信心的单一货币基础上是不妥的。我国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对这种观点表示支持。
超主权货币不仅能够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 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但是真正要建立这样一种超主权货币, 却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 超主权货币的选择以及由什么来发行超主权货币。
(一) SDR的缺陷
周小川认为SDR具有国际储备货币的特征, 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 使之成为超主权货币。但是SDR的内在缺陷限制了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最早出现于国际金本位时期。在金本位下, 各国货币以黄金作为后盾, 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各国可以自由铸造黄金, 这样金币就成为了可以自由流通的第一种国际货币。金本位之后, 英镑成为国际货币。英镑之所以能成为主权货币, 是以英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的。由于英国的黄金储备丰富, 币值稳定, 各国货币纷纷与英镑挂钩, 并愿意将英镑作为储备货币。而当英国的经济实力削弱之后, 英镑的国际地位也随之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 美元的地位迅速崛起,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从国际货币的发展来看, 它们都是先在一国内充当法定货币, 执行货币职能, 然后才成为国际货币的。一种货币必须经过市场的考验, 被各国自愿接受, 才能确立其国际地位, 成为国际货币。而SDR既没有黄金的内在价值, 也没有像英镑、美元那样作为一国主权货币流通的历史, 它只是在特殊环境下为了弥补美元的不足产生的, 因此SDR不具有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
当初IMF之所以设立SDR, 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特里芬难题, 解决美元清偿力的不足, 同时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说, 是想通过发行SDR来作为对美元不足的弥补, 缓解美元危机, 因此美国才会支持SDR的发行。而如果IMF想通过夸大SDR的发行使之替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话, 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关注, 美国也是绝对不会允许SDR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的。而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 他们也没有发行SDR的动力。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 国际储备货币已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日元、欧元等货币也应经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 发行SDR已无好处。因此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势也不利于SDR的发展。
要想扩大SDR的作用, 提高SDR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 必须要扩大SDR的使用数量和范围, 为此IMF也曾经做出过努力。例如IMF允许成员国之间不需要经过基金组织的批准就可以进行SDR的交易, 交易的目的也不再限制为调整国际收支。另外SDR的使用范围也被扩大了, 可以直接用于远期业务、信贷、担保等, 但直到现在, 这些用途还没有被使用过。
要增加SDR的使用数量, 必须首先增加对SDR的需求。而SDR得内在缺陷使得各国并不愿意接受SDR作为储备资产。其主要原因在于SDR只是个成员国在IMF的一种记账资产, 并不能用来国际贸易的支付和结算。由于SDR长期不流通, 已经失去了作为货币的基本的支付和结算功能。因此, 不能结算的SDR, 是不可能在国际金融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各国政府也必然不愿意接受SDR作为储备资产, 而宁愿接受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二) IMF的弊端
关于建立超主权货币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由什么机构来发行超主权货币。周小川行长在文章中提到“由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将全球储备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管理”, 但这仅仅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想法。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 要建立一个超脱各国利益之上的国际组织是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有些学者提出将发行SDR的IMF作为发行超主权货币的机构, 但是IMF的弊端也决定了它成为这样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货币的发行要以足够的信用基础作为保证。各国能够发行货币是因为国家政府有税收作为后盾, 有足够的国家信用作为基础。但是作为发行SDR的IMF是不具备这种信用基础的。因为IMF既没有GDP, 也没有税收作为其信用的保证。因此由IMF来发行超主权货币, 其信用的取得时非常困难也是很不牢靠的。从这一点来看, 由IMF发行超主权货币甚至不如一个主权国家发行货币更为可靠。
另外, IMF能否胜任全球中央银行的只能也值得怀疑。因为作为一个国际金融组织, 首先必须保证它是公平公正的, 能够代表全球各国的利益, 无论国家大小、实力如何, 均能公平对待。而IMF距这样一种国际组织还有很远的距离。IMF自成立以来, 就是美国霸权的最好诠释者。美国在IMF拥有16%以上的投票权, 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就决定了IMF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美国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代言人, 而难以承担全球中央银行的职能。因此如果IMF不进行改造, 将难以承担发行超主权货币的重任。因此我们在创造超主权货币之前, 应对IMF进行改造, 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话语权。
►►二、多元货币储备体系
超主权货币的发行虽然能够解决现有货币体系的弊端, 但是就目前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发行还只是我们一个遥远的理想, 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推行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普遍认同。就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情况来看, 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的情况最有可能出现, 这或许也是以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目前, 美元依靠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 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 这一点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欧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也为区域货币一体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而亚洲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成为形成多元货币体系格局的重要一步。
亚洲国家就促成货币合作进行过一系列的努力, 例如2000年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达成《清迈协议》, 旨在促进东亚货币合作和亚洲货币基金的形成。虽然《清迈协议》在促进东亚货币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从总体来看, 亚洲国家货币合作、包括出台的政策都比较松散, 缺乏欧洲货币合作的决心。在这种形势下, 有学者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现实选择。但是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且相对封闭, 这些都决定了人民币在短期内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由此可见, 多元货币体系的形成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相对于发行超主权货币来说, 实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确实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但是多元货币体系也同样存在着风险和弊端。例如多元货币储备体系可能会加剧汇率风险。货币体系多元化虽然解决了美元独霸的问题, 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汇率问题。因为各国的货币政策不同, 汇率波动会加大, 这样就会造成各储备货币之间的投机更加严重。而各关键货币保持相对的汇率稳定是保证多元货币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因此如果不在关键货币之间制定某种规则的话, 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难以维持, 甚至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周小川行长提出的超主权货币是一种遥远的理想状态, 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SDR由于其内在缺陷限制了其成为超主权货币, 而IMF也很难担当起世界性中央银行的重任。因此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 但其实现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且多元化货币体系同样存在风险和弊端。
摘要:金融危机后, 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主权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用超主权货币代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可以克服当前主权货币作为货币的内在风险和缺陷。但是, 建立超主权货币存在着许多现实困难, 比如超主权货币的选择以及其发行机构, 这些实际问题决定了超主权货币在近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 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超主权货币,SDR,IMF,多元货币储备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华勇.关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J].理论参考, 2009;7
[2]黄梅波, 熊爱宗.特别提款权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理论参考, 2009;10
[3]李永宁, 郑润祥, 黄明皓.超主权货币、多元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核心利益[J].国际金融研究, 2010;7
[4]王任之.超主权货币:知易, 行难[J].中国商界, 2010;7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真正难题
“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教授认为,对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问题、国际收支调节机制问题和流动性问题,是任何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实现有效运转都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相对这些一般问题而言,源自国际货币发行国政策变化的国际汇率波动,以及一定程度上由汇率波动驱动的短期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影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加深过程中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给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
首先,对关键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问题正在加深,隐含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巨大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可能性。
1960年,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最先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内在矛盾及其崩溃的必然性。特里芬认为,如果关键货币国家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那么其他国家就无法拥有足够的储备,从而无法支持贸易和交易的扩张,进而导致经济停滞。世界储备适合的增长速度,只能通过关键货币国家债务的不断增加来实现,这会加重对该国清偿债务能力的怀疑,特别是当债务超出其不断减少的黄金储备时。这就是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今天特里芬两难仍然存在,问题的核心变成海外积累的美元债务正在超出美国不断衰减的财政能力。
笔者认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虽然与发展中国家对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依赖有关,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过度依赖美元,或美元的过度强势地位与美国经济基础由强转弱的内在矛盾,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其次,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缺失,国际浮动汇率制度无助于国际收支调节,反而加深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全球流动性的供求矛盾。
当美国通过美元的特殊地位维持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无法要求美国做出任何调整。当发展中国家成为债权国,而国际货币发行国通过发行货币支付商品和债务时,传统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处于瘫痪,IMF尚未找到新的调节手段。
再次,传统意义上的流动性供给问题,已经转变为结构性的储备资产供给问题。
储备资产的积累和使用主要源自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如果仅仅反映中短期经济周期的差异,那么国际社会无须担心,因为对外不平衡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国民福利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平衡如果反映的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对不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做出的审慎反应,那么提供一个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将成为改革的核心。但是对国际社会最为棘手的是,国际收支或世界经济不平衡反映的可能是国家和地区间财富创造能力的差异。
当代真正的难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流动的资本和技术与不流动的劳动力和技术相结合的国际分工,已经造成了实用产品生产能力全球布局的结构性失衡。拥有更高实用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正在将他们的剩余产品借给现期和未来的实用产品生产能力都在下降的国家,其中大部分合约(外汇储备资产)会面临系统性的违约风险。这是当前和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性的结构性根源,也是国际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种改革方案均各有不足
国际社会基本认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在于对美元储备资产的过度依赖。因此除了当代金融发展和金融压抑理论的奠基人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以外,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大部分思路都是如何减少或尽可能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如何减少或尽可能摆脱过度依赖美元的方案又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以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周小川、联合国专家委员会等为代表的从特别提款权(SDR)走向单一世界货币的方案,其中大部分只是粗线条的构想。
这些方案的短期举措主要有三项内容,首先是给发展中国家分配更多SDR以消除其积攒外汇储备的动机。其次是建立替换账户,即各国央行如需出售美元国债,可以通过替换账户向IMF交换SDR,而无须在市场上出售。最后是在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方面主张惩罚盈余国,以促进消费需求从赤字国向盈余国的转移,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
这一短期方案不足之处在于,首先是其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具有内在不对称性:只惩罚盈余方,不惩罚赤字方;只对付通货紧缩,不对付通货膨胀。其次是给发展中国家更多SDR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
这些方案的长期举措是更多发挥SDR的作用,并鼓励创设地区储备货币,最后走向全球单一储备货币体系。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没有探讨与世界中央银行相配套的、世界财政部及其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二是没有探讨美元如何从国际货币流通领域的退出问题。
由此可见,单一世界货币方案虽然理想,但却不太现实。它只有在一种场合可能被采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全面崩溃时,其作为应急方案被联合国大会或被国际货币体系成员国投票通过。
第二种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艾玛纽勒·法黑(Emmanuel Farhi), 法国经济学家Pierre-Olivier Gourinchas 和 Hélène Rey以欧洲众多大学学者组成的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CEPR)名义发表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以IMF为核心提供更多流动性并组建星状全球货币互换网的建议。
笔者认为他们关于以IMF为核心提供更多流动性的方案,需要先解决IMF的治理结构问题,即IMF的合法性问题,包括IMF份额分配和决策机制都必需做出重大变革。目前IMF成员仅美国和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拥有否决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没有话语权。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另外关于全球货币互换网的方案,也只能解决国际贸易平衡状态下的国际结算与清算问题,不能解决由于财富创造能力的结构性失衡所带来的全球经济的持续不平衡。
第三种是构建多极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这是最具现实意义的改革方向,也为大多数国际学者和国际经济智库所认可。多元储备货币体系的优点是给各国提供了分散化的选择,国际货币之间具有竞争性,从而也有助于发行国遵守相应的货币纪律。
有竞争就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在国际汇率自由浮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背景下,地区经济周期的差异和国家之间的兴衰,将引起各国央行储备资产组合的调整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无序波动,给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带来巨大压力。
这一方案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能否有序推进并取得成功,从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具有稳定作用的重要一极。另一个是多极储备体系能否构建起内在的稳定机制。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里的中国任务
中国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以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提出自己的改革倡议,供国际社会讨论,推动亚洲地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形成更多共识。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各类国家集团的磋商,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治理机制的重构。
中国政府应该倡导构建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的多极储备货币体系。这个体系与之前讨论的多极储备货币体系的实质性区别在于具有内在的稳定机制。它有三个规定性:第一是储备货币将由多个大经济体的货币构成,使国际货币体系能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二是鼓励高成长经济体的货币加入其中,加强多极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基础。第三是限制国际汇率波动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以促进多极储备货币内部结构调整。
具体而言,未来10-20年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美元、欧元之外的另一个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加入多元储备货币体系,将实质性地改变目前国际货币体系过度依赖美元的不稳定状态,为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做出贡献。体现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一致性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线,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因为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转型未能完成之前,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只会导致中国本土资产泡沫的快速膨胀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是通过引入三方面的制度安排构建具有内在稳定效应的约束机制。
第一个方面是构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实施监控和协调的机制。
这里笔者对部分国家官员和学者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批评做一点回应。首先,中国实施完全市场化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尚不成熟。当前全球外汇市场高达800万亿-1000万亿美元交易额中,出于贸易等真实经济背景的交易仅30余万亿,这个市场本质上是一个由投机和套利资本支配的市场,完全市场化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交给国际投机资本去支配,这将极大地伤害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
其次,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凯恩斯国际清算联盟允许的正负1%和正负5%的汇率变动区间相比,现行国际浮动汇率制度下双边汇率高达40%-100%波动已经丧失了事实上的合法性。国际社会应该重点关注国际货币之间汇率波动的管理,而不是让发展中大国在国内与国际条件都不成熟的背景下实施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
笔者观点是,中国需要实行与美元脱钩的、可调整的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调低篮子中美元与欧元的权重,增加亚洲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大国以及大宗商品出口国的货币权重。即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国际货币的汇率安排也不必是目前的自由浮动制度。
第二个方面是引入国际浮动汇率目标区管理制度。
这方面已有两个方案可供参考:一个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独立专家课题组提出的CFR报告,可称为宽目标区浮动汇率管理方案。报告建议G-3货币(美元、日元和欧元)采取宽目标区安排,即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汇率上下各浮动10%-15%。G-3政府可通过国际协调,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的方式进行干预。另一个是麦金农的贸易协调加货币协调的窄目标区方案。
第三个方面是建议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征短期资本交易税0.5%-1%,税收可用来建立全球的维稳、维和和发展基金。维稳基金可由IMF用于国际金融救助以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维和基金由联合国用于提供国际安全;发展基金由联合国用于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类共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