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改写作文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畔独步寻花》改写作文(精选11篇)

《江畔独步寻花》改写作文 篇1

只见通往她家的小路上鲜花缤纷。桃花、梨花、玫瑰……都开了;红的、粉的、白的……大的、小的、四瓣儿的……千姿百态,形态万千,似乎在比谁更美呢!

你看,那朵小野花被美丽的桃花比下去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脑袋。再看,桃花开得多么鲜艳,正向我绽放灿烂的笑脸。这时,梨花也露出了笑脸。玫瑰花更美呢,一株株傲然挺立在阳光下,似乎想跟所有的花媲美呢!

看啊!这边一千朵花,那边又一万朵花,似乎要把所有的枝条压到水里去了!

蝴蝶们看到这么美的场景,都不忍离去了。有些停在花朵上闭目养神,准备养足精神去“上班”;有些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还有呢!那些自由自在、娇嫩的黄莺看到这么美丽的花朵,也要停下来看一看,时不时发出欢快地叫声,似乎在说:“美,好美!”

《江畔独步寻花》改写作文 篇2

《江畔独步寻花》,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中的一首古诗。

二、设计思路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古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美景。诗中抒发的是作者一人在江边散步时愉快高兴的思想感情。

读悟这首诗,学生并不吃力。重点是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形成一种能力。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背诵都很感兴趣,应通过诵读使学生理解体悟古诗的意境。

古诗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质疑、探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蹊”,会正确书写“留、娇、莺、恰”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通过诵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赞美春天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情。

五、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诗中用蝶和鸟衬托花之繁茂的写法。

六、教学准备

这首诗的朗读伴奏、朗读录音、相关图片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春天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它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描写你眼中的春天吗?(生回答、交流)

2.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诗人就写下了大量描写春景的诗, 你能说出几首?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4.请学生解题。(春天,诗人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5.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学生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杜甫被奉为诗圣。

6.创作背景: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黄四娘家的花园,看看那儿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准了,读响亮了。(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适时评价。

(若生读得有节奏,则说读得真好,和老师的节奏一样,若读的不对,则说读诗要有节奏,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指导读。)

3.男女生读,齐读。

4.教师强调“蹊”的写法,学生练习。

(三)自主学习字词,理解诗意

1.古诗读通了、读顺了还不够,还要了解它的诗意,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试着学一学。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读诗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蹊留连娇恰恰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联系所查资料和上下诗句理解难句,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

2.生自学。

3.生汇报交流。(联系插图说说哪些词语哪些句子是自己能读懂的。)

(四)进入情境,想象画面

一位诗人说过一句好诗就是一幅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古诗,在头脑中想象其中的画面。(课件———配乐朗读)

1.你头脑中看到什么景,什么物。(花蝶莺)

2.你们觉得这里的花怎么样呀?(多、美)诗句是怎样描述的?(课件)你是从诗句中的哪个字或者词体会到的?你会怎样读出花的多、美?

(重点理解“千朵万朵,满,压” 学生汇报:满:铺满了小路,说明花多,压,不但多而且很茂盛。)

你们看我们只通过简单的“千朵万朵,满,压”就能够让我们浮想联翩,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就是古诗的魅力呀!师读“黄四娘家花满蹊”,生接“千朵万朵压枝低”!

3.看到这景象,让我不由得感慨!出示:啊!花真多呀,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你们能像 老师这样 说一说吗 ? 啊_______ ,(景物)真啊,______指名学生说。

4.这么多这么美又这么香的花儿啊,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赞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5.过渡:千万朵鲜花竞相开放,屡屡花香令人陶醉,让诗人流连忘返,也吸引来了一些昆虫,构成了一幅《戏花图》,请同学们看谁来了?在干什么?(课件:戏花图)

诗句中是怎样形容蝴蝶?谁来读一读。

提问:“留连”是什么意思?(恋恋不舍或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蝴蝶、黄莺、小蜜蜂、诗人)。是呀,留连戏蝶时时舞,板书: 蝶舞。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你能想象一下那蝴蝶可能会对花儿说些什么?

你能读出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指两名学生读。

是呀!蝴蝶在花丛中时而起,时而落,时而左,时而右,正是留连戏蝶———生接“时时舞”。

6.娇小可爱的黄莺也在自由歌唱,(课件)黄莺在歌唱什么?

多么惬意,多么动听的歌声呀,该怎么读,指名读。

是呀,蝴蝶和黄莺为春天增添了无穷的情趣与生机。可是忙碌的黄四娘没有注意到,你们告诉她吧!生读———“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时此刻,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蝴蝶和黄莺的身影,甚至更多。你愿意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你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吗?

(出示:课件,生写话)

7.正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漂亮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可爱得小黄莺在唱着动听的歌,这情景让诗人醉了,我们也醉了。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那就带着这种感情读读整首诗吧。(个别读,齐读。)

8.师:多么美的春景图呀,繁花盛开,莺歌蝶舞。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眼前就有这么一幅美丽的画,咱们踱步走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一起来吟诵:(配乐背)

9.给这诗配上活泼欢快的曲调,那就成了别样的美丽,请欣赏(课件九:古诗新唱《江畔独步寻花》)

10.小结

今天这堂课,老师不仅被古人的诗歌所吸引,更为大家所描绘的春天美景所陶醉,更对同学们的智慧和才华表示钦佩,谢谢大家给我一次美的享受!

(五)拓展练习,深化理解(课件十:作业)

板书:

花千朵万朵压花多

蝶留连舞花美

江畔独步寻花 篇3

真理。

关键词:时事;歌声;诗歌;实践;健全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门艺术,就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多读书、多思考。针对现阶段越来越难教育的初中生,作为班主任的我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活动,慢慢唤醒那些态度冷漠的学生的意识,才能培养他们乐观的性格,丰富他们的智力生活。

一、用时事启迪心智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我也非常赞同这种做法。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它任意翱翔,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无形的高墙。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班会课上,我经常组织学生品一品本周的时事要闻来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如通过集体观看佛山两岁女孩小悦悦惨遭碾压致死的恶性公共事件的视频,强烈谴责13名路人的冷漠无情。讨论分析之余,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一定要从我做起,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化解人情的冷漠;从小事做起,每一个人都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对于青少年而言,一要为国家之强盛而读书,二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三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一次次的关注社会热点、时事要闻,让学生慢慢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的人,能明辨是非,善恶分明。

二、用歌声净化心灵

2012年9月,我在初三接到了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班。成绩差,意识更差,三年换了三个班主任,换了三个英语老师。有学生在作文中怀念初一那段肆无忌惮的岁月,“捣蛋鬼”还给以前的班主任做过墓志铭,唯一算得上优点的是参加学校合唱队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一半以上。陶行知先生提倡榜样的作用,要把开学一个月的精神都集中在训育上,我也是这么践行的。每接一个新的班级,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全班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共同制订班级公约。

针对重重困难,一开始除了给他们立规矩外,还让他们每天练唱歌曲《相亲相爱》: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

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

当别人快乐时好像是自己获得幸福一样

当别人受伤时我愿意敞开最真的怀抱

当别人生气时告诉他就算观念不同不必激动

当别人需要时我一定卷起袖子帮助他

随着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也慢慢领会了: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同时我也旁敲侧击地说希望大家在三年级(4)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相亲相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一开始的细致工作抓扎实了,心慢慢地收回来了,有纪律,班级工作就能有序展开了。经过几个月的有效管理,无论是课间还是自习,学生都能自治了。

三、用诗歌陶冶情操

来自于人的心灵的诗歌,它照耀人的灵魂,涤荡人的思想,点燃人的激情。从古至今,诗歌莫不是诗人人格的写照,莫不是诗人理想与抱负的展示。屈原为寻找真理而赋《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追求自由,不受羁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直到汶川、玉树的地震等等,都能听到诗歌在唤醒民众、鼓励斗志中的作用。其实,诗歌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它不是急功近利地提供给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甚至不是能够让人们哈哈大笑或手舞足蹈的精神产品,它只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润物细无声”,静静地陶冶着人的心灵,从而让人能够更清晰地参悟人生、更热烈地拥抱人生!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每周抽半小时给孩子们念诗,用诗歌陶冶学生的情操。如这次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意象本色,思路飘逸,形式工整,令人意犹未尽。作者想表达的一种人生理想——心底彻底宁静后,选择自由的生活,在尘世获得那种温暖而美好的幸福。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拟想了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真诚善良的祈愿,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中获得幸福。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达成了共识: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那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抬头看路。希望每个学生不但要面对现实努力奋斗,心中还要满怀梦想,在成长路上慢慢收获温暖而美好的幸福人生。

四、用实践检验真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我也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比如:这是我组织的一次班级实践活动——包馄饨比赛。在活动两天前,我就安排学生每5人自愿组合成一组,推出负责人,负责人开碰头会,商谈具体事宜。各小组把具体物件准备落实到每一个同学,活动时间为周五下午两节活动课。等下午第一节课后,学生马上带好锅碗瓢盆等家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石板小桥,来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旁的空地上。随着我一声令下,各小组都忙活开了。垒灶、烧火、拌馅,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看看哪个组包得快、烧得旺、味最美……终于馄饨出锅了,看着老师和同学代表评分,确定最佳组合,比一比哪一组合作最默契、分工最合理……最后大家在品尝自己胜利的劳动成果时,唱起了欢快的歌,并合影留念。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边上的荒地办野炊——包馄饨比赛,既可以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又能培养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活动中懂事,在集体中成长。注重集体的力量形成合力,使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奋力拼搏,你追我赶,全力以赴地为班级做好事。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能关心他人,奋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始终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的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慢慢发现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比空洞的说教不知要强多少倍。看着一批批孩子顺利地毕业、升学、就业,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对照培养“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1)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2)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3)强健活泼之体格。(4)优美和乐之感情。”我的育人探索之路还很漫长,唯有不怕辛苦,不畏艰难,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才能不断发现其中的奥妙。

参考文献:

[1]谢建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江畔独步寻花》改写作文 篇4

一天,我正在江边散步,突然一阵风送来一缕缕花香,花香清新淡雅,沁人心脾。我很好奇,就顺着花香往前走,香味越来越浓。“哇!”我不由大叫一声。原来,黄四娘家的花园里开满了大大小小的花,它们层层叠叠,数不胜数,把树枝都压弯了。它们争奇斗艳,竟相开放。有的红艳艳的,象小朋友红扑扑的脸;那迎春花金黄金黄的,象铺了一地的金子;桃花也张开了粉红的笑脸,冲着我们微笑......,我完全陶醉在这花涛香海之中。

这时,一阵风微微到吹过,带走了一部分花的芬芳,引来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它们扇动着五彩斑斓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久久不愿离去。小黄莺也拍着翅膀赶来了,它们站在枝头自由自在地唱着婉转动听的歌。黄莺唱歌蝴蝶跳舞,好一派动人的春色图啊!

我突然来了灵感,提笔写下了这首《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篇5

我独自坐在潮湿的房子里已经三天三夜没有洗脸了,而且没有做一首诗了。你是不是想问我是谁?那我就告诉你吧!我就是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的杜甫。我现在应该好好的洗把脸了,可是洗完脸一照镜子,发现头发白了,胡子也白了,看来我是老了不中用了。我想该穿上袍子出去散散步了。

一出门,我就看见了一条小河,一棵高大的树,还有美丽的野花、绿油油的的野草,感到春天已经来了。我不停的走,看见太阳升起来!不一会儿我走到了黄四娘家。他们家的花可真多呀!而且非常的香!可以用成语来形容那就是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啊!花香沁人心脾。花多的都开到小路上来了,桃花红的似火、杏花粉红的似霞、梨花白的似雪、黄色的迎春花赛金,所有的花都像铜钱一样大,成串成片、成百盈千,桃花的样子像公主十分的`骄傲、杏花的样子像个小姑娘十分的害羞、梨花的样子像王后穿着白裙子一样。

我好像到了世外桃源呀!被这美丽的花的世界陶醉了!不一会儿,一阵风吹过有的花被吹落了,还有上面的花都把下面的花压低了。我听到蜜蜂在嗡嗡的叫,知道这是勤劳的蜜蜂在采蜜呀!又见到几只蝴蝶在嬉戏飞舞,飞到我左衣袖上我一扇又飞到右衣袖上。这些蝴蝶真是小机灵鬼呀!我想到小时候在花丛中玩耍时的快乐,要是回到小时候就好了,可是这只是幻想,永远也不可能的。不一会我听到了黄莺在啼叫,非常的动听,这边唱完那边唱,周围都是黄莺在歌唱,好像给我开了一场动听的演唱会,这多么有诗意呀!

江畔独步寻花作文 篇6

走到去黄四娘家的小路上,一阵香气迎面扑来。这让诗人眼前一亮,有各种各样的花在他眼前呈现:粉红色的桃花,紫莹莹的蝴蝶兰和红艳艳的玫瑰……真是红如火、粉如霞、黄如金。这些花个个争奇斗艳,一朵更比一朵漂亮,连春姑娘这个裁缝都分不出输赢了。那成千上万的花朵把纸条都压低了,摇摇欲坠的样子,杜甫完全沉醉了,好像徜徉在花的海洋里。

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皮肤白皙、闭月羞花的女子,她就是这个屋子的主人--黄四娘。她皮肤细腻,拥有一个樱桃般的小嘴巴,显得格外迷人。她很有礼貌地请杜甫到她家做客,杜甫笑着对黄四娘说:“你为什么要种这么多花呢?”黄四娘羞答答地回答:“因为我喜欢花呀,花可以给人带来好心情,可以供人观赏,所以我十分喜爱种花,我屋子后面还有一个大花园呢!”“哦,原来如此啊!”杜甫说道。

那里的花丛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久久不能离去,漂亮的小黄莺在枝头唱着悦耳动听的歌,它们还在枝头欢快地跳来跳去。

杜甫看到这繁花似锦的景象,情不自禁地说道:“黄四娘家的花果然名不虚传。”

杜甫回到家,深受感触,当即作下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

黄四娘家花满奚,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江畔独步寻花》 篇7

杜甫在江畔上一边欣赏这波光粼粼的江水,一边迈着轻盈的步伐向前走去。突然,他眼前一亮,只见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的欢唱。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着,美不胜收,它们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小娃娃,露出它天真灿烂的笑脸,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它那碧绿的大衣里,不肯让游人看到它那美丽的容貌,还有的像俊俏的仙姑,面对着春天的明镜在梳妆打扮。一些长的高的小草想玩个“恶作剧”,轻轻的压住了自己下面的小草。小花儿们一簇簇,一丛丛,把小路盖住了。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尽显风采。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丛中一边快乐的飞来飞去,一边唱着欢快的歌,于是杜甫诗兴大发,当即作下了这首诗:

黄四娘家花满溪,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篇8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表达了杜甫对生活的热爱。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畏 一作:裹)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

1.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独步:独自散步。

2.彻:已,尽。

3.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4.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5.旬:十日为一旬。

6.稠:密。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一作“里”。

7.行步:脚步。欹(qī):歪斜。实:一作“独”。

8.在:语助词,相当于“得”。一说“在”相当于“时”。

9.料理:安排、帮助。白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10.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11.送:打发。生涯:生活。

12.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13.可怜:可爱。

14.盏:一作“锁”。

15.佳人:指官妓。秀筵:丰盛的筵席。

16.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17.懒困:疲倦困怠。

18.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19.爱:一作“映”,一作“与”。

20.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

21.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22.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23.爱:一作“看”。肯:犹“拼”。一作“欲”,一作“索”。

24.纷纷:多而杂乱。

25.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赏析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第二首:“稠花乱蕊畏江滨”,是承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而来的。江上的花是纷繁的花和杂乱的蕊左右包围着江的两边,浣花溪一片花海。第一首头一句说“江上被花恼不彻”,而这首第二句则说“行步欹危实怕春”。王嗣奭在《杜臆》把颠狂的形态和心理都讲得比较透辟。花之醉人如此,接着写驱使诗酒,“未须料理自头人”。这是写花之魅力,花添诗情酒意,花使青春长在。这是寓有哲理,也合乎情理的。

第三首:“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这两句又是承二首句“稠花乱蕊畏江滨”而来,把大的范围缩到小的范围——两三家。范围缩小了,花却繁忙起来了。诗的起句是写静态,红花白花也平常。而加“多事”两字,顿觉热闹非常。“多事”又是从前面花恼人而生发来的,其奇妙处也是前后辉映。末二句抒情,把春光拟人化。“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似乎有所妙悟,也似有所解脱,但其深情,仍该是爱花。

第四首:“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组诗又宕开一层,写洗花溪边的繁花缤纷,这是村居所见之花;作者这时又想象成都少城之花,“百花高楼更可怜”。这句和他后来写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两句前半截极相似,而后三字哀乐迥异。“更可怜”即多可爱的意思。遥看少城之花,本是烟雾迷惘的烟花,但不曰烟花,而曰花满烟,真如《杜臆》所云“化腐为新”了。这样把城中之花再来陪衬江上、江滨村中人家之花,有远望近观之异,而乐事则相同。末二句以发问作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实叹招饮无人,徒留想象,余韵无穷。

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江畔独步寻花》的教案 篇9

五、初读古诗

(一)、指导正确读古诗,并读出节奏感

1. 分组练读。

2 、教师范读。3 、指名读。4 、齐读。

5 、根据自己的理解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蹊: 留连: 。

自在: 。 恰恰。啼:

(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六、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 、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2 、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结合诗句发挥想,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啊, (景物)真 啊,你看

例句: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

过渡语: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朵,花美,引得蜂飞蝶舞,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

(出示图片)图文结合把学生带入春天的美景。

美美地读诗。

七、深化主题

1、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句诗或哪个词感受到的?(组内交流后汇报展示)

2、春天到处都是花,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见,为什么诗人还要到江边赏花呢?(出示背景资料)

同学们学习古诗,不但要了解诗的意思,还要知道诗的背景。

3、在读诗题,读出诗人心情的愉悦。

八、板书设计

花多 花美

江畔独步寻花 蝶舞 爱花 爱春 赞春

莺啼

当堂检测:

1 、填一填

从《江畔独步寻花》“ , ” 两句中,我能感受到春天蜂蝶飞舞、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之情。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篇10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题目的意思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自在江边漫步、赏花。诗中主要描写了邻居黄四娘家花园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作者以“寻花”为题,诗的前两句描写“花”。用“满蹊”来描写花儿开得茂盛,又用“千朵万朵压枝低”来表现花朵的大和多。后两句诗人描写了花儿引来了“戏蝶” 的翩翩飞舞,及“娇莺”的恰恰轻啼。诗人所展现的画面既恬静宜人,又生机盎然,怎么能不让诗人乐在其中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根据古诗想象出景象,领悟意境。

教学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比赛说词,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词语比赛吧?

1、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啊!

2、春花有哪些颜色呢?

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3、春花的数量很多,你能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这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啊!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指着事先写好的课题《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谁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为什么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他到江边寻到花了没有?)从哪里看出来的?再齐读。

(三)初读,感悟诗情。

1、作者介绍:

唐朝诗人杜甫生在战乱历经磨难,看尽人间疾苦、红尘悲情,擅用七律、排律忧黎民,忧天下;他晚年曾“飘泊西南”,臆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任一腔喜悦随风潜入;也曾立于草堂赏早春,听两个黄鹂鸣翠柳,望一行白鹭上青天,把自己的豪情隐藏;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圣”,和李白齐名“李杜”。他忧国忧民,直面战乱后由盛而衰的现实,用沉郁顿挫的风格记录历史。今天,我们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2、好,哪个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否读正确了。(读得正确,流流利,非常好。

3、带着“自学提示”开始自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范读)老师也想通过朗读来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去那个莺歌蝶舞的地方。

5、同学们,睁开眼睛。在老师读的过程中,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很好,请看大屏幕,诗中的景物花、蝶、莺是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作者却能将这些景物写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让我们随着诗人杜甫一起去诗中品味一番。

(四)品读。

1、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景物?请大家在诗中画出来。(花、蝶、莺)板书

哪几句是具体写花的?诗人慢慢前行,边赏边品吧!

2、(课件演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谁来读第一句?这句中点明了什么?(寻花的地点)地点在哪儿?(黄四娘家附近的小路上。)你怎么知道是在小路上?(注释上写着“蹊:小路。”)什么样的小路?(铺满花的小路)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花)什么样的花?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阳光下,你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是啊,让人不由得感慨:

(2)出示“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指名读。你们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出示:“花真 啊,……!”(引导学生从花的颜色、气味、数量、姿态等进行自由表达。)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黄四娘家的花写下来好不好?这么多的花儿都挤在黄四娘家的花园里,整个花园成了花的海洋,好美啊!

A、(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有粉红色的桃花,金灿灿的迎春花,红中带白的杏花,这么多的花让人看了真是心醉哟!)

B、(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桃花笑红了脸,迎春花儿穿上了金灿灿的黄衣,还有粉中带白的杏花探出了头,好像要跟梨花比美似的!这么多的花儿都挤在黄四娘家的花园里,整个花园成了花的海洋,好美啊!)

C、(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花香扑鼻。吸引了无数的蝴蝶来采花粉。蝴蝶翩翩起舞,这幅景象多美啊!)

贴花(黄四娘家的花可真多,真美啊!让我们把刚才写了话的花片贴到黑板的花枝上吧!学生纷纷上台贴花)黑板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呀。

3、孩子们,当杜甫一个人来到江边,看到这繁花盛开的景象之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高兴的,喜悦的,赞叹的)是呀,那你就应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一读这句吧!

4、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丽的花儿,还看到什么景物?(蝴蝶)你从哪句看出的?

(展示课件)“留连戏蝶时时舞,”

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你是从哪里读懂的?(蝴蝶在花丛中采花粉、跳舞5、蝴蝶可能会对花儿说些什么呢?谁来做只可爱的小蝴蝶飞到花丛中去跟花儿们说说话。

对话预设:

(一生上台)那我们在座的同学可都成了花儿了。生展翅飞舞,飞到了一位学生面前。有礼地说:花儿,花儿你怎么开得这么美!花儿:谢谢你的夸奖,你也很美,你身上的花纹,你那优美的舞姿不知为春天增添了多少光彩。

生展翅又飞到了另一学生面前:花儿,花儿,你们为什么开得这么旺盛。花儿:春天到了,花儿都想看看美丽的春天。(“蝴蝶”恋恋不舍地飞舞着)这么美的花儿,这只“小蝴蝶”都不愿飞走了,这就是——留连戏蝶时时舞”(齐读)

6、蝴蝶不愿飞走了,诗中还有谁也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呢?(黄莺)

出示课件:自在娇莺恰恰啼。(齐读)这一句提到了什么景物?黄莺正在做什么呢?小黄莺可能会唱些什么呢?你能来唱一唱吗?

这么美的景,诗人陶醉了,蝴蝶、黄莺陶醉了,连我们都被陶醉了,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江岸边,春光无限。鲜艳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黄莺,也留了诗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心情十分(欢愉),确实是——“自在娇莺恰恰啼。”)

齐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指导吟诵。

1、同学们,《江畔独步寻花》品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无边的欢乐,那么你们能连起来读一读吗?(课件)

2、听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色彩浓丽的意境之中了,你们的思绪也随着那莺歌蝶舞飞到了迷人的江畔了。

看,小路弯弯,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芬芳四散。杜甫独步西郊,不禁高兴地吟道——全诗(学生齐读)。

看,彩蝶翩翩,留连不去;听,黄莺啼啭,娇柔轻软。杜甫独步西郊,不禁欢快地吟道——全诗(学生齐读)。

这就是独步寻花时那陶醉的杜甫,这就是独步寻花时杜甫的陶醉。

(六)拓展

1、同学们,读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诗题,齐读诗题。读了诗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介绍写作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的。

3、现在,大家知道杜甫为什么要江畔寻花了吗?(战乱中哀鸿遍野、满目疮痍,难得见到这如画的美景。诗人更没心情去寻找这种美景。)

诗人寻找的仅仅是花吗?(他寻找的是一份远离战乱的安宁与和谐)

4、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心中久违的欣慰与欢愉吧!背诵。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以春花为题材,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整首诗对仗工整,作者落笔于一大片花,用戏蝶、娇莺,侧面描写花的娇艳芬芳,表达自己喜悦和赞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诗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过程与方法:

(1)品读诗句,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鸟衬托花之繁茂的写法。

(2)体会、把握古诗的韵味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诗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与美丽,体验诗人的喜悦与赞叹,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追求。

【教学重难点】诵读诗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与美丽。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鸟衬托花之繁茂的写法。

【教学策略】品读词句,抓住景物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读一读”中的《春日》,引读背诵。

师:孩子们,伴着校园的第一抹新绿,我们走进了明媚的春天。(出示1:《春日》,齐读。)

2、师:春日的泗水滨清风拂面,万紫千红。黄四娘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读的——(板课题)

(出示2:《江畔独步寻花》)

二、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的对仗美。

孩子们,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韵律美。这首诗你们已经背熟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1、自读做记号。

2、指名读古诗,师生点评,引导。(评价: 抑扬顿挫,有古诗的味道)

出示3:(标有停顿的诗)

二、理解古诗的意思。

1、课前预习成果交流。

师:课前,小组长带着组员探究了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哪几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同学注意听,随时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同理解。指名汇报。

2、随机出示4:(教师整理的诗意)

师:这是老师的理解,自由读两遍,让这段话留在你的记忆中。

三、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切入主体问题,整体感知。

孩子们,自读课文,要善于提出问题。课前你们都采用“金钥匙”的方法(出示5:“金钥匙”)对这首诗提出了问题,老师把你们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炼出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出示5:

1、问题一:

(1)出示6:

问题一: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学法推荐:快速浏览课文,用 “○”画出相关词语)

(2)指名汇报,板书“花”“蝶”“莺”。

2、解决问题二:

(1)出示7:

问题二:诗人怎么描写这些景物?诗人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学法推荐:默读古诗,抓住重点词句读一读,回想自己赏花的经历,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行简单的批注。

(2)指名汇报,相机指导感情朗读有关句子。

【a、描写“花”:满 千朵万朵 压 低,这样描写,是为了说明花多、大、美、繁茂)

b、描写“蝶”:戏 时时舞 ; 描写“莺”:娇 恰恰啼

(戏蝶为什么“流连舞”?娇莺为什么“自在啼”?)(因为花多,自然就引来了五彩缤纷的蝴蝶好鸟儿,所以,作者写蝶和鸟是为了衬托花的繁茂。)

c、感情朗读引导:

1——2句:

第一次:孩子们,挨挨挤挤的春花姹紫嫣红,娇艳芬芳,让一路寻来的诗人感到——(学生接:满心欢喜、无比惊喜、眼前一亮、赞叹……)谁愿意当欢乐使者,把作者的满心欢喜传递给大家?(指名一生读)。(点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不愧是大诗人派来的欢乐小天使。)

第二次:你也来试试。(再指名一生读)

繁花似锦,盖满了小路,压弯了枝条,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诗人惊喜(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3——4句:

第一次:引导想象:彩蝶流连戏舞,娇莺自在鸣叫,猜猜看,它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惊喜不已、被春花陶醉了,迷恋春花……)

孩子们,老师特别想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感受到它们的迷恋、它们的惊喜,前两排孩子来试试。

后两排同学敢挑战吗?好,读起来——

3、小结:孩子们,你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们是诗人的知音哪!

三、回归全诗,整体感知

1、创设情境:

(1)出示9:资料再现。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饱受离乱之后,总算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诗人为此感到欣慰。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着江畔散步,在黄四娘家的小路旁,诗人满心欢喜地寻找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这清丽欢快的情景让一路走来的作者惊喜不已——(女生)

(2)此时此刻,诗人迷醉了。春花、戏蝶、娇莺给春天增添了无穷的美丽与生机。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轻松、愉快的诗人已经与春天融为一体,他也要把这感受告诉全体男生——(起来带上动作诵读)

(3)读着这首诗,我们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齐读)

2、出示10:观赏花的图片、听歌曲《江畔独步寻花》

3、多美的春色图呀,你能用哪些词语描绘刚才看到的情景?指名说一说(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出示11:

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国色天香 含苞待放 娇艳欲滴 美不胜收

四、小结

师:积累的词语真不少呢。孩子们,这首诗没有写人,但好像处处有人。诗人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连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连戏舞,黄莺也是自在鸣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已经与春天融为一体,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个“寻”字了得!为了更深层地了解作者的感受,建议大家在课外补背:

出示12:

《江畔独步寻花》(之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五、课堂检测

出示13:

《江畔独步寻花》以春花为题材,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对花、蝶、莺、人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1、孩子们,这节课有收获吗?同桌两人先试着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六、课外语文实践:

出示14: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并搜集相关资料,向老师和同学介绍。

2、到大自然中观赏花草,想办法用花草打扮我们的教室。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

2.《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3.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4.江畔独步寻花 古诗

5.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6.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

7.《江畔独步寻花》改写400字

8.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篇11

1、唐朝时,有位诗人生在战乱历经磨难,看尽人间离苦、红尘悲情,擅用七律、排律忧黎民,忧天下;有位诗人晚年“飘泊西南”,臆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任一腔喜悦随风潜入;有位诗人立于草堂赏早春,听两个黄鹂鸣翠柳,望一行白鹭上青天,把递进的豪情隐藏;有位诗人和李白齐名“李杜”,他忧国忧民直面战乱后由盛而衰的现实,用沉郁顿挫的风格记录历史,他就是——

2、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1、指着事先写好的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对课题的说法有什么疑问吗?

(三)初读,感悟诗情。

1、大家带着疑问自由读诗。要读得字正腔圆、通顺。读的时候,还要仔细看看书上的插图和注释 。 自由读,开始。

2、好,哪个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否读正确了。

3、读得正确,流利,非常好。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4、老师对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觉,我想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朗读,去那个莺

歌蝶舞的地方 。

5、同学们,睁开眼睛。在老师读的过程中,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很好,请看大屏幕,诗中的景物花、蝶、莺是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作者却能将这些景物写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让我们随着诗人慢慢前行,边赏边品吧!

(四)品读。

1、出示:“黄四娘家花满蹊,”谁来读第一句?这句中点明了什么?(寻花的地点)地点在哪儿?(黄四娘家附近的小路上。)

你怎么知道是在小路上?(注释上写着“蹊:小路。”)什么样的小路?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花)什么样的花?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阳光下,你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惊叹、赞美)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一句吧!

2、出示:“千朵万朵压枝低。”自由读第二句?你的眼前看到了什么?是啊,让我不由得感慨:出示“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指名读

你们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出示:“花真 啊, !”(引导学生从花的颜色、气味、数量、姿态等进行自由表达。)

(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那里的花多、花美,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

读出你们各自不同的感受吧!

3、孩子们,当杜甫一个人来到江边,看到这繁华盛开的景象之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高兴的,喜悦的,赞叹的)是呀,

那你就应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呀!

4、出示:“留连戏蝶时时舞,”男同学读这一句。这一句中写了什么景物?蝶儿在做什么啊?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儿,你会怎么对杜甫说呢?

对话:杜甫:蝶儿啊,你为什么在这儿飞来飞去啊?

蝶儿:

蝶儿:先生啊,你为什么 ?

杜甫:

(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

(是呀!蝴蝶在花丛中时而起,时而落,时而左,时而右。)

看来,鲜艳芬芳的春花不仅吸引了蝴蝶,让彩蝶蹁跹不舍离开,也让诗人因此留连忘返。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

5、出示:“自在娇莺恰恰啼。”女同学读这一句。这一句提到了什么景物?黄莺正在做什么呢?如果你是杜甫,你会对黄莺怎么说?

对话:杜甫:黄莺啊,

黄莺:

听到黄莺的鸣叫,诗人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的。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心情十分——(欢愉)确实是“自在——(娇莺恰恰啼。)”

6、岷江岸边,春光无限。鲜艳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黄莺,也留了诗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齐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指导吟诵。

1、同学们,《江畔独步寻花 》品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无边的欢乐,那么你们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2、听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色彩浓丽的意境之中了,你们的思绪也随着那莺歌蝶舞飞到了迷人的岷江边了。

看,小路弯弯,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芬芳四散。杜甫独步西郊,不禁高兴地吟道――全 词 (学生齐读)

看,彩蝶蹁跹,留连不去;听,黄莺啼啭,娇柔轻软。杜甫独步西郊,不禁欢快地吟道――全 词 (学生齐读)

这就是独步寻花时那陶醉的杜甫,这就是独步寻花时杜甫的陶醉。

(六)拓展

1、同学们,读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诗题,齐读诗题。读了诗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裘马清狂, 漫游吴越,曾期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仕途失意,忧国忧民,曾愤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战乱被俘,历尽艰苦,曾伤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辞官赴蜀,辗转流亡,曾悲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

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3、现在,大家知道杜甫为什么要江畔寻花了吗?(战乱中哀鸿遍野、满目疮痍,难得见到这如画的美景。诗人更没心情去寻找这

种美景。)诗人寻找的仅仅是花吗?(他寻找的是一份远离战乱的安宁与和谐。)

【《江畔独步寻花》改写作文】推荐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作文06-13

醉在金沙江畔诗歌09-17

上一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六章试题下一篇:毕业论文修改注意事项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