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人才(精选8篇)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司法系统所需的法学专业人才极其有限,而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却比较大。
因此,法科毕业生就业不应只局限于司法部门,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其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局限于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国内的基本法律,而应该成为既精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一、中国法学院治理机制的改革方向
(一) 法学教育不是职业培训
中国的教育模式仍然局限于招生类型和招生指标的行政范围, 从理论考试到学生的录取, 教育环节, 包括课程定位、编写教材、学习大纲、命题考试和成绩发布等, 都必须遵循教育部门统一的行政制度规范。但是法学教育通过这种行政制度来招生未必是一个高效的方式, 行政模式的培训下产生的是职业培训, 比如说专职的法官学院、律师学院, 而法学院教授学生的是法律知识、案例分析、经验借鉴等等单一教育课程, 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意识、人文精神等领域上涉及甚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 法律职业培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它是法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培养专职人员起到独特的作用。但这仅仅是法学教育的一部分, 并不能代表全部。
在一定程度上, 法学院也发挥了自己的个性优势, 关于法学院院长的选举, 就是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公平投票产生, 透明公开, 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但也有需要改进之处, 法学院应当注重教育资源的分配, 在就业方面遵循学生的意愿, 摒弃自上而下的计划式分配管理模式[1]。
(二) 法学院校领导的定位
目前, 我国法学院的院长一般由学术成就与威望并存的学者担任。拥有学术成就的人更了解学术规律, 能够带领专家团研制出最新的科研成果, 也更受国家重视, 能够为学院争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这部分人经常参加学术活动, 或负责编写国家的法律课题, 有些甚至得过重大科研奖项, 也只有像他们这样, 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与学术能力的人, 才能够带领学院, 推动学院稳步全面的发展。
不过, 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学术成就的人未必就有突出的管理能力, 而管理能力突出的人又不得不牺牲一些学术研究项目去做管理。所以, 在法学院的领导班次中, 院长主要负责行政事务, 至于学术研究方面则由教授自建组成, 院长负责从旁协助。
院长协助学术研究的方式可以是筹集赞助资金, 以改善学院条件, 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也可以是为一些学术机构承办学术会议, 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当然, 院长作为一个管理性人才, 同时还需具备行政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筹集资金能力等[2]。
(三) 学院建立科研教授委员会
学术科研教授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在学院的发展、学术预算、重大战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 委员会主要采取投票表决式来决定会议结果。
由于法学院日常事务繁多, 所以教授委员会一般会设立下属干事委员, 可负责问题的初步商讨。而在教授委员会内部, 则需要做到明确职责, 规范内部行政条例, 完善部门建设等[3]。
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 法学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模式
法学人才资源分配具有多元化特征, 法院的院长、法官、审判官、书记官、执行官, 法警、律师等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因此, 在培养法学人才的同时, 一定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前提,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同时采用其他教学形式的有利价值, 避免教学单一。就我国目前来看, 法学院校不仅开设了教育部规定的基础课, 还加入了各种不同的选修课, 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空间以及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平台的同时, 也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整体来看, 大学期间的法律学习目标明确, 不仅加强了基础教育, 也成功培养了一批通用型人才。但在大学毕业后的硕士阶段则出现了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混淆, 事实上这两种类型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差异。法学硕士具有学术研究性, 可提高学术研究层次, 为培养博士研究生提供资源, 从某一层面来讲, 法学硕士是博士预科。而法律硕士则是推动法律的全方位扩展, 分设商法、知识产权法、财税法、金融法、房地产法等若干法律科目, 使法律硕士毕业生在求职时有专一性和针对性, 为社会需求做出贡献。
(二) 加快新兴法学的发展
法学教育在长期发展中成就了法律的基本学科: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等。随着社会进步, 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新兴法学开始应运而生, 例如环境法学、财税法学、金融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近几年来, 中国主要的一些重点大学已经转向新兴法学的创建与发展。在法学教育中, 中国政法大学创建了比较法、证据法、人权法、法律与经济学, 清华大学设立了商法学、比较法与法文化学等。各高校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获取法学教育资源, 打好基础法学的同时扩展新兴法学, 成就了全新的教育模式。
三、总结
综上所述, 中国法学教育市场很大, 法学院作为社会法学人才的基础支持院校, 在治理机制上应当不断改革与创新, 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选聘有能力、有资历的领导干部建设与发展学院, 并组建科研教授委员会。学院方面也应当加快新兴法学的发展, 创新教育模式, 以培养更多的法学专业人才, 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法学教育已成为一项重点研究科目。法学院虽然为法学教育提供了基础支持, 但其治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讲解法学院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提出改革方向, 明确法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对这种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法学教育,治理机制,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兵, 张淦锋.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S1:104-106.
[2]李勇军, 欧阳仁根.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课程设置的思考——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与长远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8, 02:232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实践基地
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教师除了要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学知识,使之具备扎实的理论之外,更重要的是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模拟直到真实的司法实践,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获得法律职业所需技能,并让学生在法律知识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忠实于法律、信仰法律并最终形成良好的法律职业品格。
一、现阶段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往往只单纯依靠教师单一传授教学内容的方式来实现法学教学目的,而对于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法学教育来说,纯理论的教学显然是不利于法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为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推行法学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法学学科教学的共识,也有很多人已经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阶段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以下
问题。
1.教学主体定位错误
在当前,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没有将学生定位为实践的主体,不可避免地导致在具体的运作中会出现教师单兵作战、选用教学方法混乱等诸多问题。比如,在一些模拟法庭的实践中,学生往往是根据教师事先设置好的角色,机械地去扮演,并没有实际地将法律知识运用或发挥,只是纯粹的“演员”。
2.没有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化、长期化
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往往是“一时兴起”才开展实践,宏观模式不清晰、系统性较差,没有形成长效、考核机制。如,学生去“两院”实践,教师指导不到位,也没有安排具体的法官或检察官对学生予以辅导或考核,最终学生实践只是交一份实习报告草草了事。又如,在普法宣传中,由于没有形成制度,导致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资料发放”层面,没有深入地思考在实践和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更不用说去解决问题。
3.基地的建设还处于数量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功能上仅仅只是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毕业实习单一问题
事实上,实践基地不但为高年级毕业实习提供平台,而且应成为教学实践环节中的课堂实习、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法律职业规划培训与指导、综合素质提升的第二课堂。
二、法学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运行反思
实践基地平台的搭建不但要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而且还要增强他们直接利用法学基本理论从事学习、交流和初步专业研究及以专业视角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创建一套理论回归实践、指导实践的基地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的主
动性。
1.确立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个性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建立一套与实践基地、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制度,使实践教学体系化、规范化。实现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应避免实践基地的重复性建设,注重学生专业实践和理论学习之间的衔接
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本地资源,克服实践教学推广中模式的简单化和实践教学个人的倾向化,把一般理论与本地实践资源相结合,反复印证推演,以求更细致深入地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
3.要充分考虑到法学实践基地教学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的法学课程根据其特色予以区别,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基地实践与课程相接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避免实践教学改革的两级化,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践提供合适的实践基地平台。
三、实践基地设置的设想与应用
1.模拟法庭基地
为了真正有效发挥模拟法庭的“实验室”作用,应将传统单纯由学生参演的模拟庭审改为以学生模拟庭审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方式,改变过去“教师或少数学生主导,多数学生被动观看”的模式,使学生尝试模拟审判的不同角色。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对学生的模拟审判进行指导,在一定条件下将模拟法庭直接用于法院的真实审判,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审判,便于学生旁听和学习,从而提高模拟法庭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应将模拟审判列入教学计划中。
2.法律援助中心基地
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基地是让学生在一个非控制的现实场景中代理各种法律事务,学习法律执业技能,锻炼法律工作技能,加深对法律的理解,提高法律职业意识。但由于学生知识和实践经验存在不足,因此,應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序地开展如接待来访咨询、电话咨询、进行信函回复等活动,并且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表现应当与教学考核和学习成绩挂钩,在具体安排学生时应根据其年级及知识程度按一定梯度予以安排,并形成长期机制,以此保证学生在援助时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3.两院实习基地
对此可借鉴笔者所在学院即通过结合本地实际,与湖南凤凰县、花垣县、湘西州中级人民检察院和重庆秀山县人民法院共建学生实习与实践基地,以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求参与共建的司法机关应制订或完善本院实习指导规范,将接纳学生的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双方在共建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共同监督实习学生,同时选聘优秀教师挂职基地,一方面促使
教师的处理事务性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实地指导实践学生的实践工作。
4.社会实践基地
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开展低年级学生不定期的社区普法宣传。因为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普法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2)开展高年级学生定期送法下乡。高年级学生经过一两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送法下乡时面对咨询者的提问已经有了一定的解答能力,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3)组织学生对监狱进行长期的帮教活动。在帮教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在押人员,从而形成“帮教—发现不足、解决问题—再学习—再帮教”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振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2]蒋明华.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M].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3]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0).
[4]康安峰.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现状与变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4).
[5]江海.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一个新探索:“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建设.咸宁学院学报,2009(05).
[6]谭辉旭.实践课程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
[7]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 天津大学,2010.
项目名称:本文系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基地教改探索”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段武城,男,湖南邵阳人,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刑法理论。
尹成祥,男,湖南邵阳人,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理论研究生。
[摘要]现阶段运用型法学人才的法律英语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教学方法的改进尤为重要,法律英语教师如果能改变传统的“重教轻学”做法,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中感受到解决困难的快乐,其学习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出既精通法律又熟悉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法律英语教学方法重教轻学
大学法学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发展设想》对法学教育提出的发展目标,可以明确,我国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是要在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也就是法学教育面临着担负起培养出“高素养、宽基础;懂法律、通经济;有专攻、能应变”的广泛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的重任。[2]现阶段由于法学就业压力的空前增加,大多数高校在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可现阶段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淡化了法律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使法律英语的教和学都面临困境。众所周知,法律也是公益事业,法律教育是训练社会服务人才的教育。英美法学界所公认的法律英语主要是指律师、法官、法学工作者所使用的习惯语言。[3]因此,法律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造就个人谋生的能力,而是在训练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出广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养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法律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与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出。社会对既精通法律又熟悉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日趋增加,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和大城市,此种需求尤为明显,因此培养既精通法律又熟悉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法学教育,尤其是培养运用型人才的法学院系的紧迫任务。此需求给现代的法科学生和法律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法律英语老师,笔者想就法律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型法学人才法律英语教育方法略做研究,以求教于教授法律英语的前辈。现阶段面临的困境
1.难选择合适法律英语教材现阶段法律英语教材和其他法学教材一样,大有蔓延之势,面对林林总总法律英语教材,很难选择出一本难度适中,又能教全面介绍英美法系法律情况优秀教材。
目前高校法律英语教材主要有两种:一是综合法律英语教材;二是法律专业课的英语教材。两种教材各有利弊,综合性法律英语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英语总体词汇量、法律材料的综合阅读与理解能力,但不利于学生法律英语实际能力的提高。而用专业性法律英语教材教学则使其变成了一种专业课教学。一部优秀的教材要求要:(1)语言地道,文字浅显,结构严谨,行文流畅;(2)选材广泛,信息量大(3)编排体例合理,方便读者提高能力。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够掌握法学英语的基础词汇,了解国外法学,特别是英美法系法学研究成果,并能够通过教学实践获得运用法学英语的基本技能,同时能够使学生形成熟练阅读和理解法学文献以及较为严谨法律英汉互译的能力。现阶段,法律英语教材虽比不上其他法学教材的繁荣,但也已经使高校教师无所适从。
2.生词多,学生课后“没时间”由于法律英语中存在大量的法语和拉丁语词汇以及较多的法律术语。这就使得法律英语生词较多,加上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培养,有针对的开展法条竞赛、讲座和其他社会实践等与法律英语无直接关系的活动,学生课后忙于准备其他活动,而无法保证充足的学习法律英语的时间。又由于现在大多数的高校多在第五、六学期开设法律英语,而且是考查课,甚至是选修课。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和法律学英语老师都认为应用型法学人才法律英语的学习无关紧要。即使选择了合适的教材,还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二是。
2、我国的和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3、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4、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5、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6、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为、。
7、享有和
8、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分为 和
9、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强调C对前段的限制D对前段的例外
10、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1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
A危害社会的行为B违法行为C违纪违法行为D犯罪行为
13、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多项选择)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
14、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多项选择)
A行为是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行为后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
B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行为后的法律认为是犯罪
C行为时的法律和行为后的法律均认为是犯罪但行为时的法律处刑比行为后的法律轻
D行为时的法律和行为后的法律均认为是犯罪但行为时的法律处刑比行为后的法律重
15、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多项选择)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的方法 名词解释:
16、犯罪
17、刑法
18、刑法学
问答:
19、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法学专业
民法学(2)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属4分,共20分)1.债
2.不安抗辩权 3.侵权损害赔偿 4.名誉权 5.财产继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
1.在定金担保中,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 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返还定金。
2.保证方式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保证方式分为 ——与—— 两种。
3.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合同可分为——与——。
4.生命健康权包括 ——、——、——。
5.创作是指直接产生 ——、——、—— 作品的智力活动。
6.依中国专利法,专利可分为 ——、——和 ——.
7.商标权中的禁止权是指商标注册人所享有的禁止他人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 —— 的商标的权利.
8.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留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 —— 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所立遗嘱为准.
9.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适用——原则;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适用
——原则.
10.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或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惜的 除外.
三、选择题
1.根据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合同可分为()。
A.主合同与从合同
B.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C.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D.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2.信托人依信托合同从事信托业务时可能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信托人是该合同的()
A.中介人
B.代理人
C.当事人
D.利害关系人
3.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营利性演出,除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外,()
A.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B.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C.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D.可以不支付报酬 4.依我国专利法,不能授予专利的领域有().
A.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
B.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C.疾病诊断方法
D.中医药制造方法 5.商标法规定,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6.我国继承法规定处于优先接受继承的方式是()。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扶养协议
D.遗赠
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胎儿().
A.丸没有继承权但应为其保留遗产份额
B.不享有继承权
C.享有继承权
D.享有准继承权
8.甲为了不让乙当上先进工作者,在单位布置评选工作后,到处散布谣言,说乙生活作风有问题,从而使乙在评选先进工作者时受到影响,乙因受刺激生病住院,甲侵犯了乙的()。
A.荣誉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身体健康权
9.张某欠王某二千元债务,同时张为王修理汽车,王应向张支付修理费三千元,在此情况下,张和王之间的债务可以适用().
A.混合B.抵销
C.提存
D.免除
10.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
A.可以免除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B.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C.可以分担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D.不影响侵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
四、问答题(每小10分,共20分)1.要约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简述遗赠与赠与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18分)
某服装厂2005年5月30日接受意大利公司棉布服装10000件的订货合同,约定交货日 期为8月10日,并约定,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货款20%的违约金.为紧急完成任务,6月1日日,服装厂与市乙棉纺厂签订一份棉布供货合同,合同约定在6月15日,棉纺厂向服装厂送交8.8万米棉布,并约定一方不履行时,向对方支付总货款10%的违约金。6月13日,棉纺厂向服装厂表示,由于机器检修等原因,原定15日交货有困难,请求20日交货.服装厂表示不能推迟交货.6月15日棉纺厂未按时交货,6月16日服装厂四处联系棉布供应.当日,服装厂得知某商店存有所需的棉布,立即前去购买3.8万米棉布,且比棉纺厂定价相比多支付2万元,服装厂通知棉纺厂解除合同,棉纺厂不同章解除.于6月20日将3.8万米棉布送到服装厂,服装厂拒收,并要求棉纺厂支付违约金1000元和赔偿差价损失2万元,棉纺厂要求服装厂支付违约金1000元,收货付款。
问:1.服装厂解除合同是否应予以支持?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
试卷代号:209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
民法学(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曰4分,共20分)
1.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义务的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形时,得中止履行自己的义务的权利.
3、侵权损害赔偿,是指侵权人因其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在受害人与行为人之间形成的赔偿权利和义务关系。
4.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
5.财产继承,是根据法律规定把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转移给他人承受的法律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无权要求
双倍
2.一般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
3.诺成合同
实践合同
4.生命权
身体权
健康权
5.文学
艺术
科学
6.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7.相混同
8.最后
最后
9.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
10.所有人
管理人
三、选择(每小2分,共20分,备选答案中,有一或二项以上的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B
2.C
3.AB
4.ABC
5.B
6.C
7.A
8.C
9.B
10.B
四、问答题(每小10分,共20分)
1.要约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要约是订约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另一方作出的意思表示。(4分)依《合同法》 014条规定,要约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成立:
(1)须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要约既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一经对方承诺,台司就成立.因此,作为要约的意思表示应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2分)
(2)须是由特定的当事人向受要约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人必须是特定的,否则受要约人无法承诺.要约人作出要约的目的,只有经受要约人承诺才能实现,要约人应是向特定对象作出订约的意思表示。(2分)
(3)须内容具体确定.确定是指其内容包括足以决定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如一方发出的意思表示并不包括合同的主要条款,而是希望对方提出主要条款,则该意思表示不为要约,只能为要约邀请.(2分)
2.遗赠与赠与的区别在于;
(1)遗赠是遗赠人生前所谓的单方法律行为;赠与则是赠与人和受赠人双方的民亭法律行为.(5分)
(2)遗赠是于遗赠人死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则是赠与人和受赠人生前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5分)
五、案例分析(18分)
1.服装厂解除合同应予以支持,因合同债务人应依法全面、适当履行合同,按约定的期限供货。(3分)
2.债务人迟延履行属于违约,将直接影响服装厂履行与外商签订的合同。(3分)
3.6月20日棉纺厂将3.8万米棉布送到服装厂对服装厂而言已成为不必要,因此服装厂可以依法解除合同。(3分)
4.解除服装厂与棉纺厂的合同关系,应由棉纺厂支付违约金和赔偿因其违约而给服装厂造成的差价损失.(3分)
5.棉纺厂要求服装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是于法无据,不予支持.(3分)
一、目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分类
尽管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但是基于我国高校法学院系自身的特点、综合实力、人才培养定位等的不同, 在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与表述上, 其也各有千秋。总体而言, 这种目标定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法律人才指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理论知识, 能够熟练地将相关法学理论知识积极地运用到法律实践中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才。[1]例如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从塑造法律职业主义和人文道德情怀兼备的法律人出发, 以培养具有专业典范和社会公义的治国之才为目标。吉林大学法学院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要, 德智体美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 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宽泛的法学专业基础, 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法律、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天津科技大学法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公正、廉洁的品质和现代法律精神,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知识结构全面, 具有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 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 在知识产权法学和环境法学方面有专业特长, 实践能力强, 能广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法学人才。
(二) 复合型法律人才目标
复合型法律人才指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或理工学科的知识基础, 同时具有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相应的法学理论知识的法律人才。可以看出, 该类培养目标不仅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精通, 还要求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 并能做到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除此之外, 清华大学法学院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应用能力, 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知识, 适应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三) 兼具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除了以上两种分类外, 还有一些高校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兼具应用型和复合型。例如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质量为先, 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 逐步建成法学门类学科优势明显, 其他相关学科与法学学科交叉发展, 融通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 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多科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黑龙江大学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法学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实践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模糊
目标是灵魂、精神与导向, 其直接贯穿了整个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教学的全部过程及学生能力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 教育目标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只有从国家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角度准确分析, 才有利于促进法律院系认清其人才培养使命, 也才有利于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 从我国目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情况来看, 培养目标定位却并不清晰。如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定位于通识教育, 有的学者则认为法律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 因此应当定位于专业培养目标, 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是学历教育等等。[2]
此外, 无论是国内的重点大学, 还是一般本科院校以及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 很多都在其培养目标中提出培养法律人才一说, 然而, 何为法律人才却没有在其培养目标中得到体现。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辉得在该大学法律学院创立之言甚为精辟:我们创办法律学校的目的, 非在造就许多讼棍;乃欲以严格之训练, 提高其程度, 使将来出校之后, 有高深的学问, 有远大的目标, 有高尚的道德, 若再资以相当之经验, 则无论其为法官, 为律师, 为各种公共事业鲜有不成为造福国家的法学者。[3]
(二) 培养目标无特色
在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法学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也在日益加快, 作为基础的中国本科法学教育, 其培养目标自然应当跟上时代的脉搏和国际潮流。纵观我国高校法学本科培养目标, 多以笼统的话语概述, 一方面, 其内容难以展现本校优势以及本地区所需人才的特色, 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推出的“人才产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法律人精神的模糊与缺失。如为给北京市输送法科人才, 北京联合大学侧重于法学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实践, 其要求学生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 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 能独立从事一般法律事务。
在另一方面, 人才培养目标的狭隘性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 这一趋势必然会对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素质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对国际法律的实践能力即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处理复杂多变的具体涉外关系的综合能力, 应成为法学人才的一项重要素质指标。因此, 培养目标不仅仅应考虑国内环境, 还应当紧跟国际化潮流, 展现国际特色, 如何引导法学人才综合发展和培养处理各种涉外法律关系能力则正是各法学高校本科教育应当考虑的问题。[4]目前来看, 很多高校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学历教育目标, 与世界名校的法学教育相比, 其差距彰而不隐, 这一点充分影响了其教学模式。在英美法系国家, 其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律师, 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多采取案例教学法, 亦被称之为学徒制的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有两大特点:一是课程设置上的职业针对性、教学内容上的重实践而轻理论性;二是上课时用苏格拉底式讨论问题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系统讲授。[5]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法律逻辑思维的形成。相比较而言, 我国许多高校法学本科教学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台上讲, 学生台下听课的“孔夫子”教授模式, 其教学目标的毫无特色也自然造成教学模式的雷同及中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高, 从而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 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名不副实
从我国高校的培养情况来看, 近年来法学教育逐渐呈现出虚热的现象, 其因在于许多高校以扩大生源和提升毕业率为目标, 鼓励学生以过司考、考公务员为法学培养最终目的。这种过于实用的法学教育不仅导致受教者将法律当成驭人之术, 更严重的是, 它也导致高校学生缺失法律的信仰精神。从2005年1月1日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服务面向和特点, 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 大力推进因材施教,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来看, 许多法学院实际的培养目标与该文件的主旨相背。因此, 学校自身提出的目标多成了应付政策规定的空文, 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由此, 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 实现理论基础与适用的有机结合, 着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基础牢靠、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正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大体上, 法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职业型法律人才培养;二是通识型法律人才培养;三是精英型法律人才培养, 培养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和广泛的法律知识的精英人才。从国外来看,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将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人才的培育。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高起点、高层次的教育, 相当于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 学生只有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才有机会进行法学教育。德国的法学教育虽然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 但是其包含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司法实务训练两个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或者说德国的法学教育实际上是融合了本科层次的基础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两种形式, 因此其教育时间会更长。日本的法学本科倾向于通识 (才) 教育, 为学生进入职业实训阶段打好人文和法学等多方面的基础, 其可归结为“本科基础教育+本科后的职业训练”的培养模式。由此可见, 主流的国家多将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为法律从业人员的培养, 即一种精英型教育模式。[6]
基于我国的历史传统及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本质上属于通识教育, 即大学教育通常作为现代普通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 我们应将中国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的法律通才, 即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法律人才培养的首要价值标准, 平等、公平、正义的民主思想应是法律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在此标准下, 所培养的学生应在法学学科上既有一定的专长, 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厚实的专业基础, 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以增强其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这种高素养, 既是相对于中等教育的基础素质而言, 同时也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培养的法学本科生的素质及大学专科层次的素质而言。然而, 应明确的是这种高素质教育并不等同于精英教育, 本科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是培养现成的法学家、法律家, 它是大众教育中基础性的个体素质教育。虽然我国有不少学者也提出了精英教学目标, 但是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础, 法学本科毕业生是未来我国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法律服务队伍的基本力量和主力军。是故, 精英式人才培养更适合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育。具体而言, 我国可从以下方面来完善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一) 制定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
2012年5月,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工作会议, 落实于2011年12月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 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 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 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 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突破口, 着力培养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对此, 季立刚教授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年会上的发言中指出, 我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宗旨在于通过改革现有的经院式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根据当今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和国际发展需要, 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全面、法律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处理国际法律事务能力的高层次法律人才。[7]
客观上, 对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应当是以“创新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观为指导, 优化现代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 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语言能力与实践能力强、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应用型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复合型人才是相对于单一型人才而言的, 其特点体现为多学科知识复合与知识与能力复合等;应用型人才是针对理论型人才而言, 特指具备一定的复合型和综合性理论和技术, 并能将其应用于该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类专业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法律人才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如与以前相比, 律师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 非诉业务也逐年递增, 这些都需要律师在掌握完善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具备更多计算机、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方面学科的基础知识。
另外,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法律行业以外的岗位, 如企业中的文秘、人事管理、产品营销等, 对既具备有一定的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知识, 又具有必要的法律知识人才也有较大的现实需求。此外, 法学专业毕业生广阔的就业方向对法律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科后阶段教育角度来看, 具有复合型人才特征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法学院的课堂, 意味着不同知识的交融和对法学发展的推进。那些已经受到其他学科本科教育的人们进入法学院之后, 过去的专业背景并不是他们理解法律知识的障碍, 反而表现出一种动力。可以肯定的是, 伴随着司法制度因社会关系的日趋细腻和专业化, 涵盖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与法律专业交叉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将会越来越明显地发挥他们自身的复合优势。这也进一步表明创新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正是法学本科通识型教育所应当有的目标。
(二) 依据自身特色培养社会所需的开放型法律人才
在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目标的总指导下, 充分利用其高校所有的地理优势以及其师资力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例如渤海大学法学院以立志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辽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法律事务咨询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培养目标。武汉东湖学院经过多年建设, 已凝练和培育了知识产权法的特色, 知识产权方向培养具有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专门学科知识, 能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 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 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大中型企业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 应注意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法学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其自身特色, 培养出法律知识系统、全面且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特色法律人才。但培养方式上的特色化并不等于片面化, 而应在法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法学知识的系统性, 避免学生存在某一领域法学知识的盲区或不足。此外,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应当体现出当今时代特色。我国已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标志着我国已步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法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复合应用型的开放性法律人才是治国所需。以湖南大学法学院为例, 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阶段+课程群组”的课程体系, 并设立英语实验班, 对学生采取选拔制, 实施“2+2”模式, 即在法学专业学生完成第二学年的学习后, 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综合测试, 语言能力强者进英语实验班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通过对外语能力训练的加强, 从而促进学生更快更准地把握国际要求, 提升自身素质。
(三)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明确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通识教育的本原, 并不意味着应将法律职业教育的内容从法学教育中完全剔除。世界范围内, 随着各大法系之间日益明显的交叉融合, 我们也应当看到, 模式的划分也并不是绝对的泾渭分明, 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国外大学更加倾向于法学教育和职业教育衔接的培养机制。因此, 在肯定我国法学教育应当包含必要的通识性教育的同时, 我们也应当认可法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性质, 而这也符合法学教育的本质。
从法律的发展来考察, 法律职业的存在与需要推动法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源流上, 自一开始, 法学专业就是为培养法律职业人员服务的。随着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 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际进入法律职业序列, 但是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是他们选择法学专业学习时其实是期望从事法律职业的, 因此, 职业教育性质是法学教育应当具有的特性。[8]此外, 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同法律职业的结合实质上正是通识教育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体现。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和深化, 必将导致法律知识的复杂性不断加深, 这样便使得专业知识与一般常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从内在的特质看, 法学本身便明显表现出了一种实践理性, 它不仅仅是一整套学术性很强的知识体系, 更是一套以针对社会问题为指向的解决冲突与矛盾的方法。它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 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作用, 否则法学教育就不过是一套空洞的理论, 无法与社会实际生活发生真正的联系和契合。[9]
四、结语
勿庸置疑的是, 培养目标是法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理念性的核心问题。对于其重要性是如何夸大都不为过的, 缺乏了目标的法律人才培养不仅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而且也会以一种釜底抽薪的方式使一国的法治文明处于一种摇摆不确定的状态。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呢?这是一个拣选的问题。虽然美英日德等比较成熟的法学教育似乎已给我们提供了现成的模式, 但是全盘移植, 还是中为体外为用式的借鉴? (下转第19页) (上接第16页) 这是时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客观上, 法学教育最终是服务于法律实践的, 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为一国的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量体裁衣的。法律的本土资源性也决定了中国的法学本科人才教育必须契合自己的国情, 服务于时下改革开放与依法治国的要求, 而这也是指导我国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编辑:苏慧]
摘要:依法治国理念下,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当下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前置性问题, 因为目标定向直接影响与决定了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与量。在表象上, 在各种版本的培养计划中, 这一原则性问题似乎已得到解决, 但是源于区域、环境、综合实力、境界等方面的原因, 目标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立于国内与国际的双层视角来剖析具有规范性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我国法学教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进才.应用性、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137.
[2]刘定华.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26.
[3]向佐群.中美法学教育之比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 (6) :132.
[4]汪习根.论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政治与法律, 2001 (1) :12.
[5]万春梅.比较两大法系的法律教育制度——对中国法律教育制度的启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6 (5) :145.
[6]杜志淳.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EB/OL].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org/article/show.asp?id=152, 2012-08-23.
[7]季立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探索[EB/OL].http://www.law.fudan.edu.cn/cn/index/show/?d=124&m=115, 2013-03-05.
[8]邵俊武.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J].法学评论, 2004 (5) :150.
关键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马柳颖(1967-),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主任,教授。(湖南?衡阳?4210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29-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法学也经历超速、超规模发展,呈现出一片貌似“繁荣”的景象。然而,“盲目繁荣”缺乏层级性差异性的法学教育,在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出现了法学人才“过剩”,一些特殊需求的法律岗位苦于招不到合适法律人才,而法科学生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2009年6月10日,麦克思公司发布了《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2009)》,这本被称之为就业蓝皮书的报告让诸多媒体得出了一个结论:法学是目前高校中就业率最低、失学率最高的专业。法学专业严峻就业形势,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法学办学规模,不同层次的法学专业无差异的培养模式也是造成法学人才过剩的重要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开设了法学专业,其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一般套用母体院校:人才目标定位相同或高度相似,培养方案几无差异,课程体系和专业教材并无二致,忽视了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学生的个体特性及其自身教学师资保障等因素,使独立学院法科毕业生在与普招法科学生形成“同质”竞争中处于不利或劣势境地。不少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萎缩,有的独立院校不得不停办法学专业,并非是独立院校法学专业没有生存与发展空间,而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或定位不合理情况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个性与特色,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选用不合理,教学方法传统缺乏探究互动的教学理念所致。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基于目标定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因设立的历史较短,缺乏相应的办学经验的积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特点,没有与其他法学专业人才形成一定的层级性、差异性。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上套用母体院校,因缺乏应有层次差异性,所培养出的法学专业人才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首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当前,三本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存在“高而空”现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的基础,什么样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独立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定位过高。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依附于母体院校办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多套用或照搬母体院校,导致两者之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法学教学资源与生源基础的实际情况。如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理论前沿,能够从事法律实务、法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此培养目标定位相对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显得太笼统、太抽象,因目标“高而虚”,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了“夹生饭”,既不是理论人才也非应用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无法落实。二是定位过低。有的独立学院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民办职业院校混同,只强调某一司法技能(如速记技能、调解技能、执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将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与大专、中专混同,降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所培养的法科毕业生过于大众化普法人员,既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所需的法治理念、基本理论基础,又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执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在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差异性和特色性。由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体现其层级差异特征,反映在课程设置上简单套用母体院校课程体系。教育部颁布了《全国高等学院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术》,明确了14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课程对培养理论性、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有效,但对独立学院三本法学人才培养而言,理论课程偏多、法律职业技能课程较少,有的课程社会联系不够紧密,如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课程,而相关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根本用不上。此外,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技能课比例安排失调,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在2∶8或3∶7左右,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较重、实践课程偏轻的倾向。此外,课程体系中选修课设计不合理。选修课相对必修课来讲,所占比例太小。在选修课程中,限选专业课较多,实用性选修课较少。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束缚了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选修课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但为数不少的独立学院由于硬件设施和师资的限制,选修课开出困难,学习内容过于固定统一,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差异性。
再次,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反映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选用上存在不合理。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说教内容为主,法律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内容较少。教学方法上多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一言堂”讲授式,没有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缺乏互动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参入性。专业课程教材基本上沿用母体院校教材,多为针对普通法学本科专业的统编教材。目前,三本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案例分析,缺乏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教材。
三、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独立院校法学专业要培养出核心竞争力法学专业人才,需根据自身资源与优势,对三本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作出合理层级定位,由此进行系列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创新,以契合社会不同层级差异法学专业人才需求和地区行业需要。
首先,合理确立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满足社会层级需求的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该目标的实现需构建差异化具有特色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鲜明,与其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同,导致法学专业人才同质竞争激烈,加剧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就业竞争劣势,压缩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满足社会多元需要的法学人才。围绕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差异化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出契合社会需求的“差别产品”,拓展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发展空间,使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在人才竞争中胜出。
其次,构建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一是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务性实践教学课时。一般法学院校法学专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一般设定在8∶2或7∶3左右。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可扩大至6∶4或5∶5左右,依据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重训练三本法学学生法律职业素养与技能。二是取消原来专业方向限选课,增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尤其是增加法律职业技能选修课,学生必须从中选修最低要求的学分。三是充分发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尝试面向地区、面向法律实务部门、具体岗位需求与当地相关部门或行业联合办学,试行“学徒式”实践教学。四是结合社会行业需求,法律专业方向更加细化,按不同专业方向需求开设相关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实用课程。
再次,教学方法创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现行法学教学把法律学习建立在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缺乏。针对独立学院法学生的特点,引用探究互动性教学,把法律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法律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或引导下,学生以“我”要学的心境投入学习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或有兴趣的承担学习责任的享受和体验。这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发挥个体差异,锻造法律思维能力。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参与,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法律教学中,扩大学生全方位的、深度的体验性必须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去参与、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去感悟,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把学习过程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
最后,选用适合的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教材,配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教材基本上沿用母体院校的教材,不利于独立学院差异性人才培养。目前沿用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材存在过于理论化、缺乏案例分析、与社会联系欠紧密、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因而在选用独立学院法学教材上既要照顾法律职业考试需求又要突出实用性需要。现有独立学院师资配备上,从整体上来说,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且不够稳定,尤其缺乏理论与实际兼备的师资。鼓励中青年法学教师从事司法实务,参加法学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从社会引进专家型人才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充当法学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律实务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吴东汉.契合社会需求推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J].中国大学,
2009,(12).
[2]刘松梅.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J].高校理科研究,2010,(3).
[3]吴济桃.差异化办学模式下的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定位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9).
[4]钟铭佑.应用法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研究 [J].高教论坛,2007,(4).
[5]邓喜莲.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的对策思考 [J].南方论刊,
2010,(3).
[6]傅婵.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 [J].时代教育,
2010,(10).